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试卷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 4 页。
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80 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可见古时婚姻A.强调夫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B.强调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C.重视传宗接代,具有宗法色彩D.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2.古代中国的地方官职机构名称各有出处。
宋代以中央朝臣充任各府长官,称作“权知某府事”,即暂时代理该府政事,简称知府。
金代“以户部尚书瓜勒佳必喇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参知政事,行省于辽东”,即行省。
二者体现的相似政治理念是A.王权专制B.中央集权C.权力制衡D.地方分权3.《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
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
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A.郡县制度的发展B.小农经济的产生C.儒家思想的发展D.宗法制度的影响4.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
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
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 B.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5.“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一邦。
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
”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A.宗法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君主专制2. “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
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
”这一观点实质上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3.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主要是指A.官员的职责经常变动并要受制于中央政府B.官员的任职地域经常变动C.官吏来源有一定社会性且由中央任免调遣D.所有官员完全听命于皇帝4.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
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地方机构行政效率提高B.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5.清代学者赵翼认为:“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公大臣承允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为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
”由材料可见A.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中国早期议会的基本特征B.议政王大臣会议在清朝前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C.雍正皇帝因为在东北用兵设立了军机处D.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实现了皇权高度集中6.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7.1083年成都锦院建立,主要出产四种蜀锦:上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要求装饰的动机,人类学家认为是最原始的。
人类学家以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大多数原始民族中,有不穿衣服的民族,而没有不装饰的民族。
我们人类在年幼的时候,喜欢在颈项上围着草珠,或野花环之类的东西,在帽子上插一片羽毛,在身上涂些泥土或色彩。
人猿在行走的时候,带着一根绳子,一块破布,一片草皮,或一条枝杈。
他们使用此种“挂布披荆”的办法,以增加自身的快乐。
无疑的,他们这种举动,与人类具有同一目的——是对于装饰发生兴趣的表示。
人类喜爱装饰的倾向,不但在增加自身的快感,还在扮演一个角色,如同做一种游戏般,激动一些群众,博得同情。
这种美化自己,以引起别人的赞慕的行为,为装饰的主要目的。
但是除了满足自己快乐之外,还含有供人欣赏,以激起人与人间之感情交流的作用。
这种原始民族和年幼儿童,无意为了名誉金钱,而获得的愉快之情,是最初的艺术表现。
这个装饰的动机,渐渐普遍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产生艺术运动。
这种艺术运动,有静的和动的两类,腓赫纳说:“前一类的艺术,是经过静态去求快感的,另一类的艺术是经过动态或转变的形式去求快感的。
所以在前者,是借着静物的变形或结合,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而后者,是用身体的运动和时间的变迁,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
”我们现在就是从静的艺术——造型艺术中的装饰艺术,来做一番研讨。
人既直立了,两手就可以用来抓东西撕东西,同时也就感觉到了东西的质的坚柔,形的大小的区别,并且可以用手将东西堆、砌、聚、散。
久而久之,就有人在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
另外一方面,人的两手养成了拥抱、推拒、攀援、攻击的能力,这些举动一有节奏,就能唤起运动的快感。
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前一种,用手在东西的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的艺术。
我们晓得,虎和鹰,也能用爪抓东西撕东西,猿和熊,也能用足拥抱、推拒、攀援、攻击,但是它们的动作,仅止于此。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文科)试卷一、单选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展开了对中国的局部侵略,自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抗战,九一八事变在哪个地区发生的: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华东地区2.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变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这里的三大战役是:①渡江战役②淮海战役③辽沈战役④平津战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其中,标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事件是:A.第一国际成立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C.巴黎公社诞生D.《共产党宣言》发表4.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
空白处应为:A.新中国的成立 B.苏联的建立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5.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历史发展的图片,这些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 B.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C.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6.费正清的《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提到:“1978年所不同的是:邓现在要走的是一条既要扶持首创精神,又要重建党和政府的新路子。
”“重建党和政府”的措施包括:①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②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确立新时期法制建设的方针及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④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这一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
”对这一构想理解正确的应是:①尊重了香港地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②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奠定基础③为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范例④成功地处理了台湾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1972年,有1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从而形成了一次建交高潮。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附答案)
高二年级历史月考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汤因比说:“如果历史学家是诚实的、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的,并且很擅长反省艺术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将尽最大努力去撰写一部没有偏见的历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
”可见作者认为A.历史作品都带有主观性B.历史学家必须具有自我批评精神C.历史本身不具有客观性D.历史学家应该带着偏见研究历史2.“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墨家的思想基础3.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4.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5.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下列小说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想相符的是: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
大丈夫岂有理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③④6.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7.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学科试卷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答题卡,共 4 页。
满分 80 分,考试用时6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第Ⅰ卷一、选择题(12小题,共48分)1.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等级乐队乐舞王四面八佾诸侯三面(缺北面)六佾卿大夫二面(缺北和东)四佾士一面(只有南面)二佾A.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 B.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C.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 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2.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这主要说明了A.中央集权 B.规范法度 C.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3.《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秦代皇帝制度的内涵 B.封建官僚制度确立的背景C.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 D.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的根源4.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
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
这种现象A.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5.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附答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科试卷出题人:张莹审题人:郭丹王威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说:“历史主要是研究人的,但是在人的生活中,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对历史具有同样意义……只有价值联系才使我们重视此一事件而忽视彼一事件……假使没有这种价值联系,那么我们对人类历史生活中的个别差别,将像对海上的波浪或风中的树叶那样漠不关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历史研究应以个人的活动为核心B.历史研究侧重事件对事件的价值联系C.历史是探索发现孤立的个别事件D.历史研究是人对价值判断的主观体现2.春秋战国时期,平民和贵族的地位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其原因是:①分封制逐步瓦解,世卿世禄制度没落②私学兴起,平民有学习和提升的机会③科举制度盛行,平民有升迁的机会④市镇经济发达,市民经济力量壮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集权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4.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5.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为此,他对中央机构做出的重大调整是A .设立内阁B .废除丞相制度C .实行行省制度 D.设立枢密院6.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
以下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2014-2015人教版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一中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日期:4月26 日完卷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50分)1. 妫满系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封妫满于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妫满在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 B.妫满可按照喜好来选择继承人C.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姓贵族 D.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2.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宋鲁两国可以通婚 B.晋国是姬姓封国C.秦国国君是周王室贵族 D.秦鲁两国可以通婚3.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反映的实质是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D.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4. 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铁器。
铁器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有①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②促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③促使“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④促进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①③④D. ①②5.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以上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精耕细作的特点 B.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C.注重因地制宜 D.发展尊重自然规律6. 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
……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
”上述现象应开始大量出现在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7. 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附答案)
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出题人:杨文平审题人:郑海坤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1、“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
”《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①秉笔直书②言必有据③论从史出④以小见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3、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强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B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C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D弥合君相矛盾是稳定之基4、(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根本问题之所在。
在中国古代,最能体现“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的“某种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度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6、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7、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
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182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
这说明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D宋朝对外贸易发达8、“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
姓名班级学号考号长春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科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诗经·大田》诗的大意是:“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旱的甘霖啊!多多洒上我的私田。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当时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 B 、奴隶主贵族十分关心私田的收成 C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开始动摇 D 、封建土地私有制完全确立 2. 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 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 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③ 3.一般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A .废井田,开阡陌 B .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 .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4. 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 A .“诏断北语,一从正音” B .制定官员的俸禄制 C .颁布均田令 D .迁都洛阳 5.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 .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 .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 .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6.“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仲淹字希文)。
”这首流行于北宋东京的歌谣反映了 A .范仲淹等人推行的“庆历新政”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B .“庆历新政”取得了成功 C .“庆历新政”推行期间,京城相当平静 D .“庆历新政”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 7.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录取 A .背诵诗赋词章 B .学习“四书五经” C .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 D .依靠“恩荫” 8.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更戍法”带来的弊端的措施是 A .保甲法 B .保马法 C .将兵法 D .设军器监9. 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 D .①②③10. 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募役法 D .市易法11. 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A.实行地税改革B.开化社会文明C.引进欧美科技D.鼓励工商贸易12.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唐至清安徽境内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统计示意图。
它反映了安徽A.科考状元人数名列全国前茅 B.两宋时期科考状元显著增加C.科考变化的趋势受理学影响 D.经济思想文化发展变迁情况2.当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这两个国家。
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
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楚的国力大大削弱。
这些战争A.促进了区域统一和社会大变革 B.属于周初分封国间争权夺利的斗争C.加速了汉族与南方民族的融合 D.说明分封制和宗法制已经彻底瓦解3.周代的乐舞,经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宗教仪式中,主要表现武王伐纣、平复南国等史事,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这表明周代的乐舞A.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 B.形成重视传承的社会风尚C.满足官僚政治的文化需要 D.开创乐舞追颂功德的先河4.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
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A.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开始分离 B.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知C.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5.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
高二历史上期中-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
”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A.与时代同行B.有历史观引导C.为现实服务D.充分掌握史实2.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A.“是非之心”,人皆有之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制天命而用之”3.下图是一副“光盘”行动的宣传画,下列人物会对该画大力宣传的是()A.老子B.墨子C.荀子D.孔子4.“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也。
”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A.道家B.儒家C.法家D. 墨家5.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
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A.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 B.思想博大精深但具有封闭性C.以追求天理为治学目标D.其治学方法是格物致知6.他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
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
“他”指的是()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7.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礼的观念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8.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二者的评价正确的是()A.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要求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C.都具有民主色彩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9.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比较适宜()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推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者的政策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农耕经济高度繁荣C.中外文化的交流D.科学家的刻苦、奉献精神11.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④魏晋时期的书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10-1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
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梭伦改革中按财产划分等级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实现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真正平等②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③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④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庇西特拉图在雅典建立了僭主政治后,他不仅没有废除梭伦改革的成果,反而把改革推向深入。
这充分说明:A.梭伦改革适应了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B.雅典的民主政治极为完美C.庇西特拉图统治从本质上看不是个人独裁D.改革总是有利于社会发展3.下列对梭伦改革的影响,评价正确的是:A.彻底消除了氏族血缘关系的影响B.公民享有的权力取决于他的出身C.既有利于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又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D.使雅典政权从贵族转移到人民手中4.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主法庭以荒唐的罪名处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
这件事反映了雅典:A.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B.民主政治得到充分体现C.民主政治存在局限性,导致国家权力误用D.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5.《诗经·十月之交》中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句子,反映了春秋以来的社会剧烈变革。
下列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特征的是:①周王室衰微,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壮大自身②权力下移,血缘纽带开始松散,宗法分封制不能维持社会正常运转③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被逐渐破坏,土地私有化程度日益加深④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①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特权②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③用俸禄制取代封邑制④以中央集权制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7.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对生产关系的变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促进了封建剥削方式的产生B.使小农经济为主要的经济模式形成C.小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D.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私有制8.之所以说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是因为这次变法:A.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B.巩固了奴隶制度C.健全了国家机器的职能D.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建立了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制度9.导致魏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是:①宗主督护制②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③民族关系的合理调整④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碰撞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治的实质是:A.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C.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11.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②均田制确立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③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兼并④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⑤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⑤12.我们之所以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13.《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说:“历史主要是研究人的,但是在人的生活中,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对历史具有同样意义……只有价值联系才使我们重视此一事件而忽视彼一事件……假使没有这种价值联系,那么我们对人类历史生活中的个别差别,将像对海上的波浪或风中的树叶那样漠不关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历史研究应以个人的活动为核心B.历史研究侧重事件对事件的价值联系C.历史是探索发现孤立的个别事件D.历史研究是人对价值判断的主观体现2.春秋战国时期,平民和贵族的地位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其原因是:①分封制逐步瓦解,世卿世禄制度没落②私学兴起,平民有学习和提升的机会③科举制度盛行,平民有升迁的机会④市镇经济发达,市民经济力量壮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集权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4.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5.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为此,他对中央机构做出的重大调整是A .设立内阁B .废除丞相制度C .实行行省制度 D.设立枢密院6.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
以下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7.“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
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 反映了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C. 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D. 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8.在今天的收藏领域,官窑瓷器比民窑瓷器更受青睐,拍卖价格也更高。
这主要是因为官窑产品A.年代久远B.存世量大C.造型别致D.工艺高超9.明清时, 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B.出现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C.经济结构发生彻底变化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10.某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
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B.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C.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11.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④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A. ①②③B. ②④C. ①③D. ②③④12.“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 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 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 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13.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刘彻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14.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
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维护专制统治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15.下图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发明是A.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C.书写材料中的一次伟大革命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16.将“神七”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A .《史记》B .《汉书》C .《唐书》D .《清史稿》17.下表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成就分布领域及数量,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结果 B .儒家思想重视民生的表现C.传统手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D.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产物18.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古方,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
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B .《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19.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
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20.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①喜欢写意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④喜欢听京剧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21.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中日战争22.蒋廷黻(1895—1965)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后还不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气象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这反映了作者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B.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23.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侵略权益,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协定关税②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 .①④③②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③②④24.2011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中国深圳胜利举办,这为中国南京成功举办2014年世界青奥会提供了经验。
为迎接青奥会,某中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史相关的网页。
请你阅读下列有关图片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图1 图2 图3 图4A .图l: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 .图2:《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 .图3:中华民国的建立,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 .图4:渡江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25.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A .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B .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C .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D .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26.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
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八国联军侵华C .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革命27.《药》发表于1919年4月。
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
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
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A .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B .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C .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D .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28.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 .第一次历史巨变是鸦片战争以后社会性质改变B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 .第二次历史巨变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D .五四运动是思想层面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29.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而引起。
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所依据的条约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C.由英、美、俄、德等多国共同参与签订D.标志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0.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
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二.非选择题 (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材料一: 宋代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
在宋元时代, 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