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种树郭橐驼传预习学案

合集下载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

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

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子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

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中,被贬为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

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学习任务】:
一、课前预习: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驼业种树(2)早实以蕃(3)其筑欲密
(4)长人者好烦以令(5)故病且怠(6)根拳而土易
(7)而木之性日以离(8)爪其肤以验其生枯(9)旦视而暮抚
二、文本解读:
总结:正确的种树之道:
拓展(合作探究):“虽曰爱之,其实害之”,生活中有类似的现象吗?(每组至少想一种)
(二)了解郭橐驼其人
1、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思考:郭橐驼是一个怎样的人,并作简要分析(按照一般答大现代文的方法去简答)
2、拓展(合作探究):结合课文内容,给郭橐驼做个广告,看谁写的能让我们心动。

(三)、完成下表,体会种树之道与为官之道,体会本文写作手法
拓展(合作探究):什么才是正确的做官之道呢
总结: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教学反思。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预习学案:种树郭橐驼传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预习学案: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疏通文章大意,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与文句翻译,训练培养推断词义及翻译的能力。

文言实词:名、病、类、业、孳、致、性、本、筑、拳、苟、验、长、怜、卒、勖、字、遂、烦、蕃、暇文言虚词:虽、因、且、焉、尔文言句式:宾语前置2。

认识传主形象,学习本文的讽喻性特点,理解作者的“养人术”,了解“顺民之性以养民”、“养民”治国的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训练培养分析理解、鉴赏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总结归纳,掌握文言重点字词句。

2、诵读感知,思考讨论、合作交流,教师点拔,理解本文写作目的、现实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的“养人术”,了解“顺民之性以养民”、“养民”治国的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种树郭橐驼传(一)预习任务一、了解相关资料(一)作家与作品柳宗元(773-819年),“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世称柳河东,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

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刺史。

一生创作600多篇作品,有诗有文,如《黔之驴》《小石潭记》《愚溪诗序》《捕蛇者说》《江雪》《渔翁》等,著有《柳河东集》。

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

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张,反映了社会现实。

我国散文史上,他的贡献是很大的。

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

(二)体裁及背景“传”是一种记载人物生平史迹的作品,也称“传记”。

一般是由别人记述或自述生平的。

大致可分为两类:(1)文学性传记。

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采用形象化的艺术手法,而个、非抽象概念的叙述,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如实的再现人物的经历。

种树郭橐驼传精品教案(精选12篇)

种树郭橐驼传精品教案(精选12篇)

种树郭橐驼传精品教案(精选12篇)单元学习重点1、熟读、背诵,理解思想内容,归纳言常用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2、弄清“说”“赋”“疏”“传”四种体的内涵,结合其体特点,理解的思想内容。

3、初步学会区分虚实,辨析积累常见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教学重点:1、学习本的`讽喻性特点,理解作者的“养人术”。

2、掌握“瘘”等18个言实词,归纳“虽”、“因”、“且”、“焉”四个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学生自读与教师导读相结合学法指导:反复诵读—逐层领悟—当堂背诵教学时间:二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语设计古人勤于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

因而激发了历代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

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

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

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

他的散《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二、写作背景本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

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本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的各种杂税。

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的社会背景。

三、解题本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

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完整版)《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答案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答案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内容:《种树郭橐驼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句,翻译时落实文言现象。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文章设事明理的方法。

一、学习情境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已是危机四伏,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

我们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可以看出封建朝廷苛征重税,人民不堪重负,“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作者柳宗元不但揭示了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这一社会现象,还指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那就是清肃吏治,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修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的另一篇文章:《种树郭橐驼传》。

二、知识导学1、关于柳宗元其人: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祖籍河东(今ft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2.关于柳宗元的文章: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

笔锋犀利,论证精确。

代表作《封建论》。

寓言:继承传统,并加以发展。

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

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

如《黔之驴》。

传记: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

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种树郭橐驼传》。

3.柳宗元的诗:幽峭疏淡,用功精细,苏轼认为柳诗在韦应物之上,说他的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也就是杨万里所说“句淡雅而味深长”。

代表作有《江雪》、《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等。

三、自主学习1、识记下列加横线的字音:郭橐驼(tuó)为观游(wéi)名我固当(dàng)窥伺效慕(sì)早实以蕃(fán)木寿且孳(zī)其莳若子(shì)好烦其令(hào)勖尔植(xù)缫而绪(sāo)遂而鸡豚(tún)辍飧饔(sūn;yōng)2、解释下列句加点词语的意思:①.不知始名当初②.驼业种树以……为业③.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即或④.凡植木之性方法⑤.非有能硕茂之也使……硕大⑥.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树干⑦.以子之道,移之官理代词,道⑧.字而幼孩养育⑨.故病且怠穷困⑩.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以之为”,把……作四、拓展阅读:捕蛇者说柳宗元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学习重难点:1、本文寓意的理解。

2、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

学习建议:本文为自读课文,且书下注解也比较详细,所以以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分两课时学习,第一课时着重解决重点字词,疏通文意;第二课时,分析课文,理解寓意,体会注重现实问题的风格。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知道“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是愈和柳宗元。

他们两位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着相同的见解,但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我们刚学过他的《师说》,还知道他的《谏迎佛骨表》;而柳宗元则注重反应社会现实问题,如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蛇者说》,就反应了“苛税给人民带来重压”这一社会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他的《种树郭橐驼传》,看他又针对什么社会问题,表达什么政治观点。

二、作者简介柳宗元(公元773一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今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

又官至刺史,也称“柳”。

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

自小喜欢读书,当其四岁就熟读了十几篇深奥的古代辞赋,十岁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二十一岁考取进士。

曾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

顺宗时,和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主革新的政治集团。

“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迁刺史。

多年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倍受伤害,四年后病逝于任所。

柳宗元的政论文和哲理性散文都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的观点。

如《封建论》、《夭对》等。

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

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预习学案:种树郭橐驼传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预习学案: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疏通文章大意,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与文句翻译,训练培养推断词义及翻译的能力。

文言实词:名、病、类、业、孳、致、性、本、筑、拳、苟、验、长、怜、卒、勖、字、遂、烦、蕃、暇文言虚词:虽、因、且、焉、尔文言句式:宾语前置2。

认识传主形象,学习本文的讽喻性特点,理解作者的“养人术”,了解“顺民之性以养民”、“养民”治国的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训练培养分析理解、鉴赏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总结归纳,掌握文言重点字词句。

2、诵读感知,思考讨论、合作交流,教师点拔,理解本文写作目的、现实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的“养人术”,了解“顺民之性以养民”、“养民”治国的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种树郭橐驼传(一)预习任务一、了解相关资料(一)作家与作品柳宗元(773-819年),“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世称柳河东,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

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刺史。

一生创作600多篇作品,有诗有文,如《黔之驴》《小石潭记》《愚溪诗序》《捕蛇者说》《江雪》《渔翁》等,著有《柳河东集》。

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

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张,反映了社会现实。

我国散文史上,他的贡献是很大的。

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

(二)体裁及背景“传”是一种记载人物生平史迹的作品,也称“传记”。

一般是由别人记述或自述生平的。

大致可分为两类:(1)文学性传记。

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采用形象化的艺术手法,而个、非抽象概念的叙述,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如实的再现人物的经历。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docx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docx

《种郭橐》学案一、基累(一)下列加点字注音橐( tu ò).伺( kuīs ì)..( zhǎng)人者.(二)文言知累病( l òu).孳(zī).飧饔( sūny ..移徙(xǐ).( shì).ōng)( shu ó)茂蕃(fán)..勖( xù)(sāo)豚(tún)...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早而,早而, 字而幼孩,遂而豚。

(而,通“ ” ,你)2、解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古今异)( 1)故人号之“ ”(故,所以;,里)..( 2)不抑耗其而已(其,它;,果)..( 3)其害之(其,那;,上)..( 4)得养人(养,治理;人,百姓)..3、解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活用)( 1)名作①不知始何名.(叫)②病瘘,隆然伏行(患病).③名我固当(称呼).④早以蕃(果).⑤橐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活得久)⑥其也若子.(育子女,待子女)⑦甚者爪其肤以其生枯(用爪抓,掐).⑧ 其事以官戒(作).⑨而卒以.(,受到害)⑩移之官理可乎(做官).( 2)名作状①旦而暮(旦,在早上;暮,在晚上).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 3)形容用作① 人者好.其令(使⋯⋯繁多,不断地布)② 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保全)③遂而豚(遂,成,喂大).( 4)使用法①非有能茂之也(使⋯⋯大茂盛)..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使⋯⋯(果)早;使⋯⋯(果)多)..③ 鼓而聚之(,使⋯⋯出响声,敲响;聚,使⋯⋯聚集)..④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繁荣,子旺;安,使⋯⋯安)..( 5)意用法种(以⋯⋯).4、解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一多)( 1)① 伺效慕.② 曰之.( 2)故(即使)(然)①其土欲故.②故不我若也.( 3)(旧)(所以)①早以蕃.②不抑耗其.而已③其害之.( 4)若(果,名作)(果,名作)()①其置也若弃.②若不焉不及.③故不我若也.(像)(如果)(如,及,比得上)( 5)而① 鼓而聚之.②字而幼孩.③旦而暮.(表承接,一表目的,可不。

《种树郭橐驼传》的学案

《种树郭橐驼传》的学案

《种树郭橐驼传》的学案【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业、如、性、理、尔、病”等词语。

2.理解文章的深刻寓意。

3.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一、知识连接1.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

二十一岁登进士第,三十一岁官拜监察御史,仕途较顺。

顺宗即位后,王叔文集团执政,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与王叔文、刘禹锡等一道积极从事政治革新运动。

后来革新失败,他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又改调柳州任刺史,四年后在柳州含恨离世,年仅四十七岁。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哲学家。

曾与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散文成就较高,著名作品有《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创作成就也较高,有《柳河东集》。

2.写作背景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娟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3、内容结构梳理柳宗元的这篇文章,通过对种树者郭橐驼善种树又善管树的“养树术”的记叙,说明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由此推论出“养人”也必须“顺性”,不能“好烦其令”的道理,反映了作者建立安定社会秩序,使百姓能各务其业而不受烦扰的改革愿望。

第一段:通过描述郭橐驼的外貌和语言,表现出其豁达的性格,使得读者愿意了解关于他的更多的信息,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段: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郭橐驼种树技艺的高超,引出下文对其种树真谛的询问。

第三段:用正反对比的手法突出郭橐驼种树的根源——顺木之天而致其性。

“他植者”的做法又引起了下文对官理的看法。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2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2

(完整版)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种树郭橐驼传》;(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技巧;(3)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涉及到的农业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3)通过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2)培养学生勤劳务实、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种树郭橐驼传》的原文及翻译;2. 文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技巧的分析与欣赏;3. 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农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文词汇的理解;2. 文中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及其内在联系;3. 课文中所体现的哲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课文原文、翻译及文言文词汇的解释;2. 讨论法:用于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技巧;3. 实践法:用于农业知识的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课文《种树郭橐驼传》的背景及作者;2.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原文,解释文言文词汇,分析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技巧;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所体现的农业知识,分享学习心得;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农业知识的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种树郭橐驼传》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技巧的分析与欣赏能力;3. 学生对农业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实践操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种树郭橐驼传》的原文及其翻译;2. 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农业知识资料;3.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八、教学资源1. 课文《种树郭橐驼传》原文;2. 农业知识资料;3. 教学课件;4. 教学道具。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文翻译 (2)四、中心思想 (4)五、读文感知 (5)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6)一、学习目标理解文章所蕴含的哲理。

通过研读郭橐驼种树之道,我们应学会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领悟“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深刻内涵。

同时,文章所传达的“为官治民”的智慧,也是我们需要认真体会和学习的。

此外,通过学习本文,我们还应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为后续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种树郭橐驼传》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__。

2.郭橐驼的姓名由来是因为他“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因此乡人号之“__________”。

3.郭橐驼种树的技术特点是“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这体现了他__________的种树理念。

二、选择题1.下列对《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A.赞美郭橐驼的种树技术B.揭示种树与治国的相通之处C.讽刺当时官员的无能和不作为D.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和生态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土欲故(故:旧的,原来的)B.既然已(已:停止)C.旦视而暮抚(旦:早晨)D.虽曰爱之(虽:虽然)三、简答题1.请简述郭橐驼种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2.文章通过种树这一小事,阐述了哪些关于治国养民的大道理?三、全文翻译《种树郭橐驼传》译文如下: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乡里人称呼他“橐驼”。

橐驼听说后,说:“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于是他索性舍弃原名,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观赏游玩的富豪人家,以及种树卖果的商贾,都争着迎接雇佣他。

看郭橐驼栽的树,或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

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他的。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109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109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作品写作背景。

2.翻译课文1—3段,积累“优、业、蕃、舒、顾”等文言实词的含义。

学习重点: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2.学习文章对比和映衬的写法。

学习过程:1、导入2、自学指导指导一:用3分钟时间阅读下面的材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柳宗元,字_______(73-819年),原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________。

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公元815-819年)刺史,也称________。

在柳州期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

他病死柳州之后三年,建有罗池庙祭祀他。

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

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这个主张,为当时散文的写作树立了榜样,我国散文史上,他的贡献是很大的。

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娟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指导二:准确流畅地诵读课文1—3段,翻译本部分内容,完成下列检测题。

(12分钟)(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勖(xù)病瘘(lǔ)病且怠(dài)B.豚(tún)抑耗(háo)织而缕(lǚ)C.孳(zī)窥伺(sì)实以蕃(fán)D.缫(sāo)飧饔(yōnɡ)长(zhǎnɡ)人者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孔子(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学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学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梳理一、读准字音橐.驼(tuó) 病偻.(lǚ) 早实以蕃.(fán) 寿且孳.(zī) 勖.尔植(xù) 早缫.而绪(sāo) 飧饔..(sūn yōnɡ) 莳.(shì) 长.人者(zhǎnɡ) 二、一词多义(1)病⎩⎪⎨⎪⎧病.偻,隆然伏行(动词,患病、得病)故病.且怠(形容词,穷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动词,担心,忧虑)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孟子》)(形容词,疲累,倦困) (2)顾⎩⎪⎨⎪⎧去不复顾.(动词,看)相如顾.召赵御史(《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回头)顾.吾念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不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动词,拜访) (3)且⎩⎪⎨⎪⎧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连词,而且)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副词,将近)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副词,姑且) (4)而⎩⎪⎨⎪⎧非有能早而.蕃之也(并列连词,并且)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转折连词,然而)字而.幼孩(代词,你们的) 三、词类活用(1)名.我固当(名词作动词,起名) (2)早实.以蕃(名词作动词,结果实) (3)根拳.而土易(名词作动词,拳曲,伸展不开) (4)其筑.欲密(名词作动词,捣土) (5)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名词作动词,用指甲划破) (6)故乡人号.之“驼”(名词作动词,称呼,称作) (7)而卒以祸.(名词作动词,造成灾祸) (8)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9)旦.视而暮.抚(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10)驼业.种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11)非有能早.而蕃.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果早;使……果实多)(12)非有能硕茂..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四、古今异义(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古义:暗中观察。

《种树郭橐驼传》预习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种树郭橐驼传》预习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种树郭橐驼传》预习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预习指导】独立研读文本《兰亭集序》,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独立疏通文本,熟读成诵。

2.梳理作者“乐——痛——悲”的情感变化,运用评点法记录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初步体悟王羲之对人生的思考。

3.在诵读中培养语感,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重点难点】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2.诵读全文,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乐也”→“痛哉”→“悲夫”【情景导学】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王羲之,关于他的小故事有很多,同学们快来讲一讲吧一、作者及有关介绍1作者介绍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

字逸少。

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

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

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

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钟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

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

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

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

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后世誉之为书圣。

2文体知识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

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作用:说明书籍著述或者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也有对作者的作品进行评论,或者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

3习俗和写作背景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祭祀、沐浴、采兰),称为修禊。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社会名士41人集会于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修禊。

一群名人雅士,列坐曲水两侧,将酒杯置于清流之上,顺水任游,停于谁前,则赋四、五言诗各一首,否则罚酒。

据载,这次聚会有26人作诗37首,合为《兰亭集》。

王羲之为之作了一篇序文,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1.1.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柳宗元文题解说记种树的人郭橐驼。

题目题目点明了文体是一篇传记,主人公是一位点明了文体是一篇传记,主人公是一位姓郭的驼背,姓郭的驼背,他的职业是种他的职业是种树。

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作品简介这是一篇寓言体的传记,属柳宗元早年时期的作品。

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本文是作者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写的,被后世学者认为是设事明理之作。

者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写的,被后世学者认为是设事明理之作。

【背景资料】【背景资料】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以致民不聊生。

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课文全解【原句】郭橐驼【原句】郭橐驼[1][1][1],不知始何名。

,不知始何名。

【译文】郭橐驼其人,不知原名什么。

【译文】郭橐驼其人,不知原名什么。

【原句】病偻[【原句】病偻[22],隆然[],隆然[33]伏行,有类[]伏行,有类[44]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译文】他患有伛偻病,行走时背脊高起,弯着腰行走时,就像骆驼,所以乡里人给他取了个“驼”的外号。

个“驼”的外号。

【原句】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甚善,名我固当”表现了郭橐驼的豁达、身残而自信。

)【译文】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给我取这个名字挺恰当。

”【原句】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原句】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55]。

]。

【译文】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名,也自称橐驼。

【译文】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名,也自称橐驼。

《种树郭橐驼传》公开课预习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种树郭橐驼传》公开课预习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种树郭橐驼传》公开课预习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在充分预习、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认真研读导学案。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阅读初体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想一想,自己从课文中能学到什么?用红笔在课文中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预习案】——再读课文,高效预习【知识链接知人论世】柳宗元(773--819)唐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世称柳河东。

在长期的谪贬生活中,柳宗元接近了人民,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

后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

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韩柳”。

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强调创作态度必须严肃认真,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柳宗元的诗文具佳,就散文说,形式多样化,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他的创作以山水游记、寓言和传记的文学成就最高。

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义深远,《三戒》(《黔之驴》)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

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渔翁》、《江雪》)的创作上。

他的诗不同于其他人的山水田园诗,而是借诗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自身不幸的感叹。

他寓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

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刘并作了序。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当时作者正在长安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

在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安史之乱,成为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散文选修编号使用日期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种树郭橐驼传>>预习学案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尹霞审批:王坡
一、预习目标:
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作品写作背景。

2.疏通文意,积累“业、蕃、莳、顾”等文言实词的含义。

二、相关常识
1、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郡解县(今山西永济县),世称“柳河东”。

他出生于长安,少精敏而有文名,出入经史百子。

21岁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

26岁第博学鸿词科,任集贤殿正字,博览群书,通观古今。

贞元十七年(801)调任蓝田尉,得以了解世风民情。

贞元十九年(803)任监察御史里行。

顺宗即位,他参与王伾、王叔文等人的永贞改革,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

改革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途中,改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司马,前后长达十年之久。

他寄情山水,交往佛释以遣苦闷,并关心现实,写了大量文章驳难政敌。

元和十年(815),被召入京,他满心以为可一展才志,不料又远放柳州刺史。

在柳州任上,他关心民瘼,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解民倒悬,深得民心。

元和十四年卒于任所,故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是中唐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他具有进步的历史观和朴素的唯物思想,反对天命论。

他和韩愈一起领导古文运动,认为文章应辅物及时,其文学主张与韩愈大同小异。

他的散文创作立意新颖,章法严谨,以杂文、寓言、山水游记等成就最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歌清新峻洁,似淡实浓,自成一家。

有《柳河东集》行世。

2、解题
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

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3、课文析读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虽名为“传”,但并不是一般的人物传记,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篇借“传”立说的讽喻性寓言。

文章由事及理,以小见大,极富哲理,通过贴切的比喻,鲜明的对比和恰当的类比,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我们阅读时应认真借鉴。

所谓寓言,即寓意于言。

也就是通过讲故事来阐明道理。

《种树郭橐驼传》是通过谈论种树之理,来阐明治国之道的。

即文章以郭橐驼种树为喻进一步阐明为政要顺应民心,要使人民休养生息的政治观点。

这反映了柳宗元期望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使老百姓能各务其业而不受烦扰的改革愿望。

社会背景。

三、知识梳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橐.驼( ) 病偻.( ) 实以蕃.( ) 勖.( )植鸡豚.( ) 缫.(.)丝飧.( )饔.( )长.( )人者孳.( ) 莳.(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病偻名我固当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其莳也若子
根拳而土易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移之官理勖尔植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故病且怠
驼业种树早实以蕃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3)通假字
(1)既然已()
(2)字而幼孩()
(4)古今异义的词
1、故乡人号之“驼”(古义:今义:)
2、既然已(古义:今义:)
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今义:)
4、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今义:)
5、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古义:今义)
四、预习达标: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致其性焉尔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凡植木之性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其培欲平,其上欲故
D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传其事以为官戒
古代诗歌散文选修编号使用日期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种树郭橐驼传>>课堂探究案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尹霞审批:王坡
一、学习目标
1、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3、体会本文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Array
4、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二、课堂探究
(1)一词多义
1、业:驼业种树
术业有专攻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如:莫能如
沛公起如厕
日初出大如车盖
洛阳亲友如相问
3、性: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
性行淑均
4、且:且壮士不死则已。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故病且怠。

5、虽: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
6、因:因舍其名
以为号焉
7、且: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2)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
2、驼业种树
3、且硕茂早实以蕃
4、非有能硕茂之也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3)句式
1、故不我若也
2、吾又何能为哉
三、文本探究
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两种写作手法阐明事理的?
2、文章直接点出写作意图的一句话是什么?写作意图是什么?
四、课堂达标练习
1、翻译句子
(1)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译:
(2)吾又何能为哉
译:
(3)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译:
(4)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译:
2、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名我固当②驼业种树③早实以蕃
④其筑欲密⑤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⑦爪期肤以验其生枯
⑧故木之性日以离矣⑨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A①③④⑦/②/⑤⑥⑨/⑧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3、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A既然已,勿动勿虑B官命促尔耕
C早缫而绪D字而幼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