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教案1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a1ba61f78a6529647d53c0.png)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数字地球的概念,了解数字地球的提出与发展。
2. 了解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理解数字地球与GIS、GPS、RS之间的关系。
3. 了解数字地球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结合计算机和网络,实际操作Google Earth,感受数字地球的魅力。
2.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数字地球的提出与发展。
3. 通过阅读与分析资料,结合体验Google Earth,自主探究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虚拟现实技术。
4. 通过小组讨论与成果交流,了解数字地球的应用。
5. 通过角色模拟,畅想数字地球的未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数字地球神奇功能及广泛应用领域的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科学探究精神。
2. 通过对中国在数字地球方面取得成就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
3. 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对地理信息技术已有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对数字地球有一定的接触,如数字城市、数字生活等,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本课内容涉及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学习时会有较大的新鲜感和浓厚的兴趣。
3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数字地球的含义及应用
(二)教学难点
数字地球的含义及与3S技术的关系。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4节数字地球课件湘教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4节数字地球课件湘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a032929ff00bed5b8f31d0e.png)
[第(1)题,数字地球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解决与空间位置相 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它需要很多学科,特别是信息 科学技术的支撑,如信息高速公路、大容量的存储技术、高分辨率卫 星影像等,这种海量的数据平台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出来的。第 (2)题,本题考查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 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 RS、GIS、GPS 等各种技 术的综合应用。]
(3)数字地球是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其组成除了地图测
绘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外,还包括地理信息系统。
()
(4)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 )
(5)数字地球最主要的任务是( )
A.提供信息服务 B.处理数据
C.传递知识
D.提供交流平台
提示:(1)× 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 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不是用数字化手段处理 的虚拟地球。
虚__拟__现__实__技术 实技术能够生成虚拟环境,完成各种虚拟过程
高性能计算能 能模拟一些不能观测到的现象
力
2.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 (1)畅想“数字地球”,跨入未来世界 ①掌握各地的治__安__状况,恰当部署警力打击犯罪。 ②模拟环境变化对_濒__危__物__种_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掌握作物病__虫__害__及其生长情况,科学施药、施肥,提高作物 产量。 ④学者们开展学术研究。
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
材料 当她戴上头盔时,就看到地球出现在太空中。然后通过某 个工具,对所看到的影像进行放大。随着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她看见 了大陆,然后是乡村、城市,最后是具体的房屋、树木以及其他天然 或人造的景观。她不受限制地穿越空间和时间。在以虚拟的方式去巴 黎卢浮宫参观后,她又通过对时间的反向推移,借助新闻短片、报纸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教案含解析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教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3a635acc22bcd127ff0ca0.png)
第四节数字地球1.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
2.数字地球各项技术的作用及各项技术的关系。
3.利用生活实例分析数字地球对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数字地球的含义1.含义数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2.制作将有关地球上每一点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
3.优点可以快速、形象地了解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任何方面的信息。
4.核心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人们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有关地球的信息。
5.关键技术(1)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
(2)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
(3)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4)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
(5)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
(6)高性能计算能力。
二、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1.利用数字地球的数据,可掌握各地的治安状况,有助于恰当部署警力打击犯罪。
2.可模拟环境变化对濒危物种的影响,以便于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3.掌握作物病虫害及其生长情况,科学施药、施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4.学者们可以利用数字地球开展学术研究。
[问题探究]读教材P105图3—56,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据图分析怎样理解高分辨率?提示:分辨率分为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是指影像上所能看到的地面最小目标尺寸,用像元在地面上的大小来表示;光谱分辨率指成像的波段范围,分得越细,波段越多,光谱分辨率就越高;时间分辨率是指重访周期的长短,目前一般对地观测卫星的重访周期为15~25天。
[总结深化]1.数字地球的概念2.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3.RS、GIS和GPS与数字地球之间的关系[方法指导] “3S”技术手段的选取(1)“点”与“面”判断GP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四节数字地球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四节数字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a9c84496d1f34693daef3e66.png)
1教学目标1、掌握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战略位置;2、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和北非的自然地理特征;3、掌握西亚和北非的人文地理特征2学情分析学生区域地理的基础很差3重点难点1、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然环境的特征;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2、西亚和北非石油资源的分布以及主要的运输路线。
1、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重要经纬线附近的地理事物:如23.5oN,40o N和30oE,50o E,60oE经过的地区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设问引入二战后至今该地区发生了多次战争如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等,为什么该地区战争多发呢?希望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能找到答案。
活动2【讲授】一、地理位置:一运、两洋、三洲、四峡、五海之地——交通要道导读:①西亚北非从纬度位置看,大体在多少纬度之间?属于什么纬度地区?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本区?从他的纬度位置来看,它应该以何种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为主?(纬度处于20oN——40o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西亚和北非南部,绝大部分处于30oN以南的低纬地区,热带气候为主)②西亚和北非周围面临哪些海洋?其中海有几个?大洋有几个?里海是不是海?有哪些主要的海峡、运河?(一运:苏伊士运河;两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亚、非、欧;四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流湖〉)。
③西亚、北非分别属于哪个大洲?(亚、非)除了这两大洲之外,周围还紧邻哪个大洲(欧)西亚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①古代的“丝绸之路”说明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②现代海陆交通要冲A、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航线最便捷的路线?(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B、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想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必须经过哪个海峡?(土耳其海峡)判读下列海峡和运河的名称活动3【讲授】二、范围和国家导读:西亚和北非有哪些国家?(西亚以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分开,北非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亚洲分开,以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分开。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 数字地球学案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 数字地球学案 湘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1da3f057453610661ed9f4fe.png)
第四节 数字地球[学习目标] 1.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2.结合实际,了解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
一、数字地球1.概念: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
2.应用技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
3.核心思想⎩⎪⎨⎪⎧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4.数字地球的建立(1)数字地球的基础:全球网络与分布式存储。
(2)数字地球的最大特征与依据:虚拟现实技术。
(3)数字地球的重要信息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判断1.数字地球的基础是全球网络与分布式存储。
( √ ) 2.数字地球是“地球村”形成的技术支持。
( √ ) 3.数字地球就是“3S”技术的综合。
( × )4.数字地球需要很多学科,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
( √ ) 5.GIS 、GPS 与网络结合,构成数字地球的空间核心技术。
( √ ) 二、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 1.数字地球与可持续发展应用空间分析与虚拟现实技术,建立数字化空间实验室,从全球角度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
2.数字地球与政府决策(1)可为国家大型工程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2)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提供依据。
3.数字地球与百姓生活。
为百姓生活提供方便。
可接受远程教育、进行网上购物、参加交互娱乐项目,游览各国风景名胜等。
思考 为什么说数字地球是“地球村”形成的技术支撑?答案 “数字地球”的出现,实现了信息高速公路和国际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缩小”了我们的生活空间,“缩短”了我们联系交流的时间,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成为一个全球性、同时性的“地球村”。
探究点数字地球的应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数字虚拟生活当你戴上头盔时,就看到地球出现在太空中。
然后通过某个工具,对所看到的影像进行放大。
随着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你看见了大陆,然后是乡村、城市,最后是具体的房屋、树木以及其他天然或人造的景观。
你不受限制地穿越空间和时间。
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课件 湘教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课件 湘教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99bf76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9.png)
5.关键技术
___信__息__高__速_公__路__与高速网络技术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提供最基本的空__间__数据 空__间__信__息__技术:空间核心技术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_空__间__数_据__管__理___体系、空间数据交
换网、_空__间__数__据__交_换__标__准___等 大容量数据_存__储__技术
二、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
利用数字地球的数据可掌握各地的_治__安__状况, 有助于恰当部署__警_力__打击犯罪
可模拟环境变化对濒危物种的影响,以便于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_生__物__多__样__性__ 掌握作物病虫害及其生长情况,科学__施__药_、_施__肥___,
可以提高作物_产__量_____ 学者们可以利用数字地球开展_学__术__研__究____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302022/1/302022/1/301/3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302022/1/30January 3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302022/1/302022/1/302022/1/30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复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案 湘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复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案 湘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3526b2aa26925c52dc5bf40.png)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复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案湘教版必修3一、地理信息系统(GIS)概述1.概念: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2.发展3.组成:由硬件、GIS软件、地理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5个部分组成。
4.工作流程:地理数据输入、存储(数字化过程)→地理数据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
(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2.地理信息系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RS)一、遥感技术1.遥感的概念:一种探测技术,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的发展3.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
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4.工作流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波谱特征)→传感器收集→传输与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应用成果。
5.现代遥感优点: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军事侦察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
第二课时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GPS)一、全球定位系统概述1.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与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的系统。
2.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接收设备)。
GPS信号接收机主要有三种: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
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军事、交通、邮电、地矿、建筑、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管理、旅游探险等等。
第四节数字地球一、数字地球的含义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数字地球是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4 数字地球1学案 湘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4 数字地球1学案 湘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61b64eefc4ffe473268ab67.png)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4 数字地球1学案湘教版必修3【反思小结】【课前准备区】①信息化②虚拟对照体③地理坐标④快速⑤形象⑥数字化⑦自然和社会⑧资源⑨信息高速公路⑩空间⑪空间信息⑫空间数据交换标准⑬存储⑭虚拟现实⑮计算⑯治安⑰警力⑱生物多样性⑲施药⑳施肥○21产量○22学术研究【探究点一】1.数字地球,通俗地讲就是建立一个“虚拟地球”,用数字化的方法,将地球上的所有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装入计算机中,实现在网络上流通。
它的应用领域小到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娱乐等,大到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严格地讲,数字地球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海量地球信息对地球进行了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并利用它作为工具来支持和改善人类的活动和生活质量。
2.关键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和高速网络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高性能计算能力。
3.城市设施的数字化、城市的网络化、城市的智能化。
4.意义:能够充分和高效地利用信息,使信息快速流动,提高对城市的管理效率,提高生产和贸易效益,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财富收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人类创造高效的、信息化的工作环境和舒适方便、安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典例解析】C [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都与数字地球有关,但它们并不等同于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涉及诸多关键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和高速网络技术是其关键技术。
数字地球不仅可以处理自然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处理社会问题。
]【探究点二】1.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调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预报气候变化,旱涝、长势、产量预测,提高抗灾能力;农业污染环境状况监测与预报,并提出解决措施等。
2.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地震分布带;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预报;生物分布;生产结构监测等。
金版新学案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4节
![金版新学案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4节](https://img.taocdn.com/s3/m/5beb62df5901020206409c23.png)
第十七页,共41页。
地理 ·X 必修3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自主学习·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知能提升
第十八页,共41页。
地理 ·X 必修3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自主学习·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知能提升
(1)上图为冬小麦各生长阶段的波谱特性示意图,通过分析 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国土”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 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3)在全球(quánqiú)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 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国土”的相关技术?
解析: 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及应用。
第十九页,共41页。
地理 ·X 必修3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自主学习·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课堂互动
2.优点:人们可以__快__速____、__形__象____地了解地球上的
任何一点、任何方面的信息。 3.核心(héxīn):数用字_化_________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
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资利源用________,并使人 们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地有球关________的信息。
(5)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 可视化技术能够将计算机中的抽象数据具体化,以文本、 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它是实 现数字地球与人交互的窗口和工具。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生成虚拟环境,运用视觉、听觉、嗅 觉 、 触 觉 感 官 与 人 体 的 自 然 技 能 ( j ìn én g ) 感 受 逼 真 的 虚 拟 环 境,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完成各种虚拟过程,如虚拟战争、 虚拟旅游、虚拟灾害、虚拟海港等。
第十六页,共4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 3.4名师教案-《数字地球》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 3.4名师教案-《数字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58385dcac8d376eeaeaa3141.png)
数字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2.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3.运用相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在获取和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锻炼学生搜集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提取、整理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探究,解决地理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环境、资源、人口问题的整体认识,形成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数字地球的定义,特点2.理解数字城市的意义教学难点明确3S技术的概念和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导入】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节3S技术吗?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取某区域全面资料的技术。
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能为无人区科学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侯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
GIS: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能对获得的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管理、显示、输出的技术。
【新课讲授】一、认识“数字地球”有了以上的回顾,我们来认识一下数字地球。
1.数字地球的提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所做的“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演讲中首次提出的。
他指出:数字地球是指一个以地理坐标为依据的、具有高分辨率和海量数据、立体显示地球信息的技术系统。
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解决与空间位置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它需要很多学科,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如信息高速公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空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贮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并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相融合。
3.数字地球的特点(1)数字地球具有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这三者的融合统一,是数字地球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4数字地球课件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4数字地球课件湘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6e258dba9b6648d7c0c746d1.png)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4数字地球课件湘教版必修3
2021/4/17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4数字地球课件湘教版必 修3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四节 数字地球
课基堂础巩训练固
时间:20分钟
知识点一 数字地球的含义
“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建者魏格纳曾预言:“只有将所有地 球科学提供的信息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才寄希望于确定‘真 理’。”今天,魏格纳所期盼的这个“时候”正在悄悄来临,这 就是数字地球。据此完成 1~2 题。
(2)“数字江苏”不仅能够高效、快速地利用信息资源,提高 行政管理效率,而且能大幅度提高生产和贸易效益,扩大生产规 模,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解析:第(1)题,从狭义上讲,数字区域主要是指利用地理空 间的数字信息构筑一个平台,把一个城市、省区乃至一个国家的 经济和社会信息加载上去,从而为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 因此数字区域的建设主要包括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方面。 第(2)题,主要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回答。
信息化 数字化
组成
实例
建筑设施、管线设施、环境设 基础设施
施、交通设施
各级政府、海关税务、公安消 政府管理
防、城市和乡村规划
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新闻出 文教卫生
版、运动场馆、名胜古迹
制造业、服务业、信息产业、 产业平台
金融业、旅游业
网络化
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与因特网 三网连接
互联、互通 数据处 多种数据的融合与立体表达、 理平台 仿真与虚拟技术 数据库与
7.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在构建数字地球系统中的作 用是( A )
A.传输分散在众多数据库中的数据 B.把卫星搜集到的各种数据输送到地球 C.传输计算机网络中的抽象化数据 D.传输和模拟地球上图像的数据信息
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4节数字地球学案3
![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4节数字地球学案3](https://img.taocdn.com/s3/m/a4c73be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b.png)
第四节数字地球[生活链接]2019年是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召开的第二十年.2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数字地球科学技术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和灾害应急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核心素养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了解:谷歌地球、街景地图等数字地图.知道: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
理解:数字地球各项技术的作用及各项技术的关系。
应用:学会利用生活实例分析感受数字地球的发展对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综合思维:了解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
地理实践力:运用电子地图,查询学校、附近城镇、交通、旅游等信息。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一、数字地球的含义1.含义:数字地球是错误!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错误!虚拟对照体。
2.制作:将地球上每一点的信息,按地球的错误!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3.优点:可以快速、形象地了解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任何方面的信息。
4.核心:用错误!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错误!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错误!资源,并使人们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有关地球的信息。
5.关键技术错误![自我探究]“3S"与数字地球有何关系?[答案]“3S”是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和核心,一方面数字地球的研究和建设为“3S”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3S”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地球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自我探究]“地球村”与“数字地球"有什么相关性?[答案]“数字地球”的出现,实现了信息高速公路和国际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缩小"了我们的生活空间,“缩短”了我们联系交往的时间,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成为一个全球性、同时性的“地球村".1.数字地球即()A.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B.用数字度量半径、体积、质量等的地球C.用经纬网络描述的地球D.“信息高速公路”答案A解析数字地球是将地球上每一点的信息经过数字化后呈现出的虚拟地球。
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Word版含答案
![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44359c3169a4517723a3d7.png)
数字地球[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数字地球的概念、关键技术。
2•了解数字地球与GIS、GPS、RS之间的关系。
3•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数字地球对生活的影响。
一、数字地球的含义【自主预习】1 •概念数字地球是①信息化的、虚拟的地球,即将有关地球上每一点的信息,按地球的②地理坐标加以整理,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
2 •核心思想:用③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人们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有关地球的信息。
3.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1) ④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
(2)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
(3) ⑤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⑷⑥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
(5) 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
(6) 高性能计算能力。
4 .思考教材P104活动提出的问题。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英国一个小偷将“谷歌地球”当成作案工具,利用它锁定不少建筑的铅质屋顶,盗走大约价值14万美元的铅。
借助“谷歌地球”,小偷还事先找好“撤离路线”。
这个小偷的行为自然可恨,但是他巧妙利用Google为自己服务的思路倒是值得借鉴。
实际上,利用GoogleEarth可带你飞往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可以在Google地球上看到卫星图像、地图、地形和3D建筑以及大洋、峡谷,包括外太空的银河系。
可以探索丰富的地理知识,保存你游览过的地点,并将其与他人分享。
(1) GoogleEarth有哪些具体功能?(2) 有人直接把GoogleEarth翻译成数字地球,这种说法科学吗?(3) 数字地球涉及的关键技术各有哪些主要功能?答案(1)结合卫星图片、地图以及强大的Google搜索技术,可获得地球上的任何地理信息。
如从太空漫游到邻居一瞥,搜索学校、公园、餐馆、酒店等,获取驾车指南,提供3D地形和建筑物,其浏览视角支持倾斜或旋转,保存和共享搜索和收藏夹,添加自己的注释等。
(2)不科学。
数字地球是地球数据信息的数字化,然后用三维成像的方式展示出来,是纯数字虚拟化;GoogleEarth是把卫星图片按照三维数据拼接起来,是原本实体图片的立体化。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四节 数字地球教案 湘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四节 数字地球教案 湘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91ee4d6f78a6529657d53c7.png)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教案湘教版必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教案湘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教案湘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四节数字地球【学习目标】1、掌握数字地球的概念,了解数字地球的提出背景.2、了解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了解数字地球与RS、GIS、GPS技术之间的关系。
【预习思考】【探究一】阅读教材内容,探究以下问题:1、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其核心是什么?2、数字地球涉及到哪些关键技术?3、数字地球与RS 、 GIS、 GPS技术之间的关系?4、根据你的理解与认识,请你用精练的语言,分别从几个角度,抽象概括“数字地球”,畅想“数字地球".【探究二】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球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进行广泛研究。
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
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2)(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归纳总结】(知识、规律、方法、技巧)【课堂评估】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GIS技术地图的延伸B.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C.GPS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D.GIS技术可分析、处理RS技术及GP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2.“数字地球”的核心技术包括()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现代通信技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关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国际互联网的具体体现 B.能够综合处理图、文、声、像各种信息C.英国最早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D.集电话、光纤、电脑等功能于一体4.国际互联网是一种( )A.电网 B.信息网 C.电子商务 D.通信网5.某制鞋厂为了得到世界流行的新款鞋样,通过网站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它这种行为属于( )A.贸易洽谈 B.签订合同 C.广告宣传 D.电子商务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教案1湘教版必修3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教案1湘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f80b602284254b35eefd34fd.png)
数字地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
2、了解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
3、了解数字地球技术在我们生活当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与核心思想。
2、通过播放视频并设置疑问导入新课,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
3、通过多媒体素材(视频与图片)直观感受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广泛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用我国超级计算机“太湖之光”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2、引用峰峰二中附近区域不同年份卫星遥感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同学们爱校、爱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最后一节,其与前面三节内容联系密切。
同时本节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教材分“数字地球的含义”和“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两部分阐述,两者之间呈现的是概念和应用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关键是对数字地球的含义和涉及的关键技术的了解。
但是其中数字地球的含义与核心思想和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中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比较抽象。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除本节课外,已经完成了必修全部内容的学习。
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3S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本节内容中数字地球的空间核心技术-空间信息技术教学难度不大。
但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因为抽象,所以必须列举学生容易理解的生活化的案例来对比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四、教学准备:1、教师查阅搜集大量资料,图片为本节课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2、学生课下完成了导学案,初步明确了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
五、设计思路:1、前面三节课已经学习了地理信息技术的“3S”技术,本节课的内容建立在前面三节内容的基础之上。
基本概念相对简单,但是比较抽象通过多媒体手段,利用Google 地球的截图、与百度地图的截图,让同学们对于数字地球产生直观的印象。
2、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中部分内容,学生难以建立其概念,因此找到一些与其较为接近的生活化案例帮助同学们建立起概念。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教案湘教版必修3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教案湘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6ff4a500f90f76c660371a11.png)
数字地球一、基本说明1模块:高中地理必修32年级: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某某教育4所属的章节:第三章第四节5学时数: 40分钟(教室授课)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数字地球的概念;能说出构筑数字地球关键技术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翻译教材相关内容,并上网搜索,了解数字地球的源起和含义;通过例举身边事例,感受数字地球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展望数字地球的发展前景,激发求知欲和对科学技术的热情2、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最后一节,也是地理必修3的最后一节,与前面三节内容联系密切;同时本节内容比较简单,教材分“数字地球的含义”和“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两部分阐述,两者之间呈现的是概念和应用的关系,教学时可不必过分探究,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关键是对数字地球的含义和涉及的关键技术的了解。
3、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3S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本节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学习难度不大,只须教学手段得当,是比较容易达到上述教学目标的。
4、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浅显易懂,没有认识和思维障碍,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形成一定的概念,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即高中地理必修模块的结束章节,因此自始至终笼罩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我便顺势利导,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教学。
2、“畅想数字地球跨入未来世界。
”环节受学生知识面所限,没有充分展开,本在预想之中,但拘泥于教材,不敢大胆弱化,今后教学应予以注意。
3、知识检测环节,学生反映难度大,思维不能展开,其实面对高一学生,熟悉问题的提出和解答问题的方法比正确回答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教师的点拨显得极其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教案1
湘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获取和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锻炼学生搜集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提取、整理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探究,解决地理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环境、资源、人口问题的整体认识,形成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数字地球的定义,特点。
2.理解数字城市的意义。
教学难点
明确3S技术的概念和区别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节3S技术吗?
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取某区域全面资料的技术。
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能为无人区科学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侯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
GIS: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能对获得的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管理、显示、输出的技术。
新课
一、“数字地球”的含义
有了以上的回顾,我们来认识一下数字地球:
1.数字地球的提出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所做的“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演讲中首次提出的。
他指出:数字地球是指一个以地理坐标为依据的、具有高分辨率和海量数据、立体显示地球信息的技术系统。
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
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解决与空间位置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它需要很多学科,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如信息高速公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空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贮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并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相融合。
3.数字地球的特点
(1)数字地球具有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这三者的融合统一,是数字地球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2)数字地球可以迅速充实和联网。
(3)数字地球是一种开放式的数据平台,它采用动态、仿真和虚拟等先进的技术,具有立体和动态显示数据的能力。
(4)数字地球以图像、图形、图表、文本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局部或全球范围的数据、信息、知识方面的服务,其中提供信息服务是最主要的任务。
(5))数字地球的服务对象覆盖整个社会层面。
4.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
引导学生思考,说出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
主要有:预测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防灾减灾、保持生物多样性、解决政治或经济危机、增加农业产出等。
二、“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
美国:全国约有60个城市正在进行数字化建设。
现已建成一批“智能化生活小区(数字社区)”的示范工程;卫生医疗行业建立的“健康网络”,“计算机医生”通过Internet向病人提供会诊和保健咨询;许多学校已开始转向多媒体教学;大多数银行通过电视、计算机和自动出纳机开展业务,并逐步转变成为“虚拟银行”;集成化的全国性各种电子化系统,为公众和政府间的互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
目前,联邦政府、州已全部上网,几乎所有县市都建有自己的站点,并在2003年实现政府管理电子化。
中国:一些城市也在积极投入数字城市建设、并制定了相应的目标。
例如:“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智能济南”等。
其中,北京市明确提出“数字北京”
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建设宽带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首都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系统,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构建起秘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信息化软环境;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设信息化社区。
1、建立“数字城市”的意义
(1)城市发展:建立数字城市,实现城市信息化,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城市现代化,增强城市的聚集和扩散功能,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
信息化还将带动全球化,是城市融入全球化浪潮的必要条件。
(2)区域发展:城市信息化给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技术、资金和信息上的支撑,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从而带动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信息化、现代化和全球化。
(3)日常生活:城市信息化使得智能化交通、智能化住宅小区、数字化企业、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娱乐等成为可能,还带动了生态城市和花园城市建设,为居民生产、生活和学习创造更方便、舒适、高效和安全的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未来校园------“数字校园”
数字校园的概念数字校园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对校园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通过整理加工,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地运转,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
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校园内,又面向社会的一个超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学校,使更多的人能够共享教育资源。
数字校园的内容在数字校园中,将建成属于自己的校园网络。
通过网络,教师不论在校内还是家中,都能进行电子备课要。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操作,如进行视频点播,以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计算机上看到学生的作业和答卷,并进行评阅工作。
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参加教学活动。
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信息,学生可以自己调出学习课件,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可以由计算机进行辅导,借助计算机巩固课堂已学会的知识。
遇到特殊情况时,学生在自己的家中借助互联网接受远程教育,并通过实时的考查系统检查学习效果。
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时,只需在计算机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学号以及所需图书名称,计算机屏幕上就会立刻显示该书在图书馆的位置和编号,管理人员能很容易找出,并办理借阅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