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婚俗之一——说媒篇
说媒与议婚
老北京城里市民的婚礼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十分繁琐。
其中包括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合称为“六礼”。
旧时人们奉行早婚早育,有些家庭在儿女十四五岁时就开始托亲友或媒人保亲了。
一般的家长在儿女二十岁以前也开始为儿女张罗婚事,一般都是托亲友给保亲。
社会上也有一些以说媒为职业的媒婆,到时候也主动找上门来牵线说媒。
有的媒婆一人牵两家,给两边说合,也有的是两个媒婆将男女双方分别介绍给对方。
这些媒婆交际广,信息灵,腿脚勤,嘴巴巧,为了提高成功率,还往往故意隐瞒双方的缺点,因此不大可靠。
北京人的月老、红娘更多地是由男女两家的亲戚朋友主动给双方提亲,也有男方的家长看上某家的闺女后,主动找到女方的亲友托其为自己的儿子作媒。
这些媒人可以是亲戚朋友,也可以是家里的仆人、听差。
仆人只是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到了举行正式婚礼时,要另请有身份的亲友担任正式的主婚人、证婚人。
经过媒人的介绍,男女双方的家长大致了解了对方的情况后如果感到满意,就要过门户帖。
当年议婚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清初满、汉两个民族是禁止通婚的,顺治五年时虽然解禁了,但社会上的习俗并不能马上转变过来,满、汉之间仍然较少通婚,也有些满族、蒙古族男子娶汉族女子为妻,但是基本上很少有满族、蒙古族女子嫁给汉族男子为妻的,直到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满汉通婚才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过去人们议婚时对双方的社会地位(包括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看得比较重,上层社会讲究要“门当户对”,要看对方家庭主要成员的爵位、官衔和品级是否与自家相当。
一般来说女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可以比男方低一些,男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则很少有低于女方的。
当时的妇女不愿下嫁而想高攀的思想观念十分普遍。
作为中下层市民家庭,虽然谈不上爵位、官职,但也要关注对方的家产、职业、收入等情况,还有对方的身体是否健壮,容貌是否端正,男方是否有一技之长,女方是否会干家务活(包括烹饪、针线活)。
其中男女双方又各自有所侧重,男方更注重女方的容貌、家教、性情和做家务的本领;女方则注重男方的家产、职业、能力,因此有“郎才女貌”的说法。
湖南结婚习俗
湖南结婚习俗湖南婚嫁习俗之汉族:湖南婚嫁旧俗有说媒、相亲、换庚、过庚、过门、拜堂、闹房、回门等成套仪式。
一、说媒。
这大家都知道,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婚。
即使是自由恋爱,也的在婚前挂靠个媒人做挡箭牌。
二、筛茶。
男的第一次到女的家里,女的如果觉得男的不错,给端一杯茶,男的给一红包。
对上眼了,有戏。
三、过庚。
男女双方交换生庚八字,请先生算命能否相配。
四、订婚,结成婚姻。
五、过门:男方一大早抬花轿来女方门(现在是汽车)彩礼必有三牲。
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先要“辞堂”,陪新娘到堂屋里拜别娘家的祖宗牌位,谢谢娘家的养育之恩。
出堂屋门时,必有新娘兄弟在门前阻挡,不愿意姐姐远去。
新郎只有红包开路。
六、上轿(车)。
必有女方的哥哥或堂哥背她上轿,双脚不沾地,害怕把娘家的运气沾走。
娘家村里的众人送新娘出村门,新郎封红包买糖感谢。
七、到婆家,停轿。
首先念煞。
由德高望重之人围着花轿念念有词,将一公鸡当场宰掉,以阻挡娘家带来的晦气。
然后有德高望重之中年妇女(必须子女都有)搀扶新娘出轿,跨火盆,新郎射箭。
当天宴请宾客时,陪姐姐来的弟弟,哪怕是毛孩子,必坐上席,这是对娘家的尊重。
八、入洞房闹洞房,唱拜堂歌。
九、回门。
第二天若无别的的变故(过去要求新娘是处女),送亲的弟弟陪姐夫、姐姐回娘家,至此婚姻大事完毕。
在湘西、湘南一带,还流行哭嫁之风。
出嫁前一两天,甚至半个月,就开始唱“哭嫁歌”。
在湘南嘉禾县,更发展成一整套“伴嫁歌舞”,有安席歌、哭嫁歌、怨娘歌、骂媒歌、分离歌、送别歌、射歌(历歌)、耍歌、媒婆苦歌、童养媳歌等,采取坐唱、轮唱、合唱、长歌等形式,还有载歌载舞的《伴嫁舞》(包括把盏、香火、走马、划船、卖酒、推磨、娘喊女等舞),舞时所遇之物皆可作舞具。
少数民族婚嫁礼俗概要:在少数民族中,青年男女的择偶、定亲和婚礼比汉族要丰富多彩,有许多还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特色。
少数民族青年互相结识、物色对象常在喜庆节日或赶集赴会的途中。
苗族的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的歌会活动,侗族的“玩山赶坳”,都是青年男女聚会交友的极好机会。
详解俄罗斯婚嫁习俗:从说媒相亲到嫁妆婚礼……
详解俄罗斯婚嫁习俗:从说媒相亲到嫁妆婚礼……一、说媒俄罗斯的传统婚俗像中国的婚俗一样也是由说媒开始的。
传统的说媒可以请专职的媒人来做,当然,也可以是男方的亲属去担任,甚至是自己父亲或教父教母。
按照传统,说媒要选“吉日”,一般选在单日,13号除外,因为俄罗斯人非常不喜欢13这个数字,认为13这个数字不吉利。
一般,媒人受到男方委托通常在晚上到女方家去求亲,为的是避开外人。
媒人到女方家时,在敲门前,要用手或臂膀轻轻地碰下门框,然后再进屋,进屋后要先对着圣像画十字再开口。
若女方双亲同意媒人提得这桩亲事就要同媒人一同绕着桌子三圈,再对圣像画十字,然后就能谈相亲的日期,一般被安排在七天之内举行。
二、相亲传统相亲大多都是男方相女方。
媒人要在相亲这天,把小伙子及其父母领到姑娘家,与姑娘及其双亲见面。
男方见到女方后,小伙子及其父母要穿过大堂,在门廊里进行商议。
女方母亲会端来杯蜜糖水给小伙子,如果小伙子接过后一饮而尽,说明相中姑娘;倘若他仅用嘴唇碰一下杯子就把杯子退回去,则没中意。
若是相亲成功,双方要寒暄一番,并绕着桌子走3圈,然后双方会坐下来喝茶及商定彩礼适宜。
彩礼主要包括家具、衣物、首饰、生活用品等。
俄式炉子是富贵的象征,在相亲过程中,还有“看炉子”的习俗。
三、订婚对于订婚,俄罗斯人是非常看重得。
因地区不同订婚仪式还稍有差别。
城市里,在法律上确定双方关系并决定结婚日期之前,男女双方要到结婚登记处办理订婚手续。
登记后女方家里会举行晚会。
餐桌上要摆置一束含苞待放的玫瑰,用以象征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冒着热气的俄式茶炊也要摆在桌上,来预示未来生活充满活力希望。
酒宴的菜肴,由未婚妻烹制,来表现自己有操持家务的能力。
在农村,庆贺仪式会在女方家门口进行。
“面包和盐”会由男方父母向女方的父母奉上。
女方父母要吻一下双手接过的面包,以表示诚心和感谢。
接着,新娘走上台阶宣布自己已经订婚并向大家鞠躬行礼。
按照传统习俗,订婚后的姑娘一般不再参加劳动。
传统婚俗之一——说媒篇_婚丧致辞_
传统婚俗之一——说媒篇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
这种说合,就叫“说媒”。
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
“月老”即“月下老人”的简称。
据《唐人小说》记载,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在月光下翻阅一本大书。
韦固好厅地问他翻检的是什么书。
老人回答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
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
老人回答说:“装着红绳,用它去系男女的脚,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即使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万里的异乡人,也一定会结成夫妇。
”所以,人们便说“千里姻缘一线牵”。
“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
”可见人们对媒人的敬畏。
媒人还被称为“红娘”。
唐代的才子元稹写过一篇《莺莺传》,其中塑造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婢女红娘的形象。
她一再巧设机谋,终于撮合成了张生与莺莺小姐的婚事。
元代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西厢记》,其中红娘的形象更加聪明可爱。
人们以“红娘”代称媒人,显出了对媒人的重视和友好。
说媒不是一件轻松事,这从媒人被人雅称为“冰人”、“冰斧”就可以知道。
据《晋书》记载,孝廉令狐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丫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
索解释这个梦说:“你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这象征着你在调和阴阳,调和阴阳就是做媒介,你将会给别人做媒。
但这媒不容易做,要用你的热情把冰融化了,男女双方才能成婚。
”看来,做媒是需要热情和毅力的。
旧式婚礼中,媒人还称为“伐柯人”,说媒则是“执柯”,这就肯定了媒人是必不可少的角色。
《诗经》咏叹道:“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它的意思是:“怎样才能砍下大的树枝?不用斧头砍不断它;怎样才能取到妻子?没有媒人成不了婚。
说媒
我平时喜欢看些世态风俗的古装喜剧,如近期播放的电视剧《皮五传奇》。
剧中饰演张妈的那位女人,婀娜多姿,好漂亮、好可爱啊!她操一口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说得格外的亲切。
《皮五传奇》第十二集有这样的情节:孙孝继给潘彩臣出了主意,在街上新开了一个叫美满姻缘的荐头店。
店里的媒婆“配天仙”把倪四拉了进去,说他是光顾店里的第一位客人,荐头店不收取费用,并给倪四介绍了一个号称是“京城万贯家财寡妇”的女人,倪四得到了京城寡妇的特别“爱恋”,遇上好运气,交到了“桃花运”,简直是高兴坏了……街上的光棍们看到倪四再也不跟皮五卖麻糖了,天天与京城寡妇吃喝逛街,于是都到这家美好姻缘荐头店来,寻找缘分找婚配。
俗话说:“树要土培根,人要人荐引。
”荐引就是介绍的意思。
在过去,荐头店(行),就相当于现在的职业介绍所(中介),多以雇佣娘姨、保姆等为主。
但也有人说荐头店就是“媒店”、“媒行”,想来,这只能说它是荐头店的一个分支。
解释“媒”,其中有婚姻介绍人,即媒人、媒婆的字意,就像如今婚姻介绍所的红娘。
旧时,荐头店堂供奉有受到商人推崇的关帝圣君,似乎也讲究义气。
而实际上,荐头店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不被看作是正当行业,供人朝街一坐,被挑选的人看中领走,荐头店收取一定的中介费,一笔不亏本的买卖就做成了。
谚云:“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
”古时的婚姻讲究明媒正娶,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谓之郑重其事“三媒六证”,故而媒婆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种职业。
旧时,民间女性职业“三姑六婆”中,就包括有媒婆。
媒婆是三百六十行中很重要的一个行当,媒婆又被雅称为“月老”、“红娘”、“红叶”,从业者以中老年妇女为主。
在我的家乡,又通常以“红人先生”称之。
旧时,私塾老师不分男女,通称为先生。
媒婆因为有德,往往也被人们加有“先生”二字,这当然是对媒婆的尊称。
媒婆也不容易,要生就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而且还要勤于跑腿,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两人结为秦晋之好。
传统文化细说河北石家庄一带的结婚习俗
传统文化细说河北石家庄一带的结婚习俗传说,石家庄一带的婚俗是由山西大槐树延传过来的,不过我本人未曾考证过。
解放前,在石家庄一带,婚姻大事一般是听父母之命,靠媒约之言。
婚嫁礼俗繁锁且带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
一般的成婚程序和礼俗如下:一、提亲即男家委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则男家再去女家求婚,俗称“说媒”。
旧时重“门当户对”和“以命相择”,流传着“门对门,户对户,豁拉口子对栅栏”的民谣。
一般地说,男方托媒人去提亲时,首先把自己的身份、土地、财产及自己子女情况做个全面的考虑,与女家的情况是否搭配,就是说双方条件差不多。
但也有媒人受人重礼,弄虚作假。
女方父母若有意,就托人探听男方情况,如果认为门户相当,男女两家就各办庚贴。
庚贴有用红纸做的,上写成婚子女的姓名、年庚、三代、籍贯、俗称“四庚贴”,以后双方交换。
二、问名俗称讨八字。
“八字”是根据每个人诞字的年、月、日、时,各用天干、地支的两字相配,四项共有八个字,所以称“八字”。
迷信的人认为根据生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好坏,每个人都属于五行中的某一种“命”,如金命、木命、水命、火命、土命等,凡五行相克者都不能成婚。
媒人先持男贴到女家,将女子的生辰八字,连同彩礼写于男贴之背面,由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命先生“合肖”,占卜吉凶,如男女年庚八字无“冲吉”,双方父母同意,即可订亲。
当然也有其他说道,如“女大一使不得”,“妻大二生一对”,“妻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老母”等。
三、换贴男女双方的婚事说定后,要举行一次换贴仪式,换贴的日期要选吉日进行。
男女先遣媒人向女方议聘。
男方将议订聘金和新郎的庚贴放入小匣子内,并用红布或红绫将小匣包裹,连同彩礼(包括钱币、衣物、食品),由媒人送到女方家。
女家收下聘金、彩礼和男方的庚贴后,女方出将庚贴放入原匣内,连同回送的衣着嫁妆喜果等由媒人转交男家,这一程序叫做换贴。
四、过大礼这是男女两家缔结婚约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的礼仪。
贵州结婚习俗礼仪
贵州结婚习俗礼仪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发展出不同的文化,因此不同地区也就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贵州结婚习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结婚习俗1、请媒请媒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请媒婆提亲了。
男女双方谈情说爱,到了要计划的这一步,父母就要备上一份礼物请媒人为其提亲。
也有媒人主动上门求“生意”,被称为啃猪脑壳。
一般是男家备办一桌酒菜,封个红纸包,恭恭敬敬地请媒人到堂,由男家长辈陪同媒人吃喝,意即犒劳媒人起步动身去说媒。
在吃喝摆笑中,媒人便将将男方家境、意向、要求及亲朋关系等社会背景跟女方亲属叙说。
2、提亲媒人带上一份礼品(糖果1斤,面条1把),谓之“开口茶”,到女方家,谓之“提亲”,女方家听媒人介绍男方情况后,如不同意这门亲事,就会说“我家女儿还小,还要跟大人多住几年,学点见识。
”若是女方父母有意思,就会留媒人吃饭,礼物却不收。
只说:“这事我们还要征求舅家及亲房大人们的意见。
”则表示可再提亲。
此后女方家就要通过媒人对男方进行口头“考察”,女方对男方满意,就要“放话”,收下茶礼。
这样,提亲就算成功。
3、看人户若是女方对男方有意思。
便选一黄道吉日或利用场天,媒人约起姑娘及其母亲,到男方家“考察小伙人品、长相,家境等。
女方到男方家不需备礼品,但男方必须要大酒大肉地热情接待。
回家时,男方送给姑娘一套衣裳,如果女方接受,便向男方索取鞋样,以便缝一双新布鞋送给男娃儿,这亲事也就成。
4、递书子经过媒人促合,男女双方都同意。
男方就用红纸折叠成信封式的书子,内写”天桥已架,鸿沟已清,谨听媒介,一允千金“这样的句子,表示婚事认可,谓之”准书“,由媒人将书子和礼品(糖、果、肉、衣料)送交女方,祖父母、外祖父母及伯叔等内亲均有一份。
递书子,便建立亲家关系,若有大事小务,或农闲时节,互相走动。
逢年过节,准女婿也必须携带礼物敬奉女方父母。
5、讨庚讨八字叫”讨年庚“或”讨庚“。
男方家请阳阳先生看个黄道吉日,把吉日告诉女方家,取得女方家同意。
农村说媒规矩
农村说媒规矩农村作为一个传统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其社会生活中的媒规矩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规矩既是社会风俗的体现,也是农村社会秩序的维护。
本文将从婚姻、交往、礼仪等方面探讨农村的媒规矩。
农村的媒规矩在婚姻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农村,婚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往往需要经过父母、长辈的安排和介绍。
媒人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会根据家庭的背景、经济条件、性格特点等因素,为适龄的男女进行相亲。
在相亲过程中,媒人会为双方提供有关家庭情况、个人品德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他们做出合适的选择。
媒人还会帮助双方家庭进行婚姻的谈判和婚礼的筹备工作,确保婚姻的顺利进行。
在农村的交往中,也存在着一些媒规矩。
在农村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往是以邻里关系为基础的。
在与邻居交往时,农村人注重互助和友好。
媒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他们会帮助人们解决邻里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促进和谐的邻里关系。
媒人还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赛龙舟、放风筝等,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
在农村的礼仪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媒规矩。
农村人注重礼仪,讲究礼貌待人。
在与他人交往时,农村人会遵循一些礼仪规范,如问候、致谢、赠礼等。
媒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示范和引导的作用,他们会传授一些礼仪知识,教人们如何正确地进行社交活动。
媒人还会帮助人们筹备一些重大的庆典活动,如婚礼、丧礼等,确保这些活动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农村的媒规矩在农村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在婚姻、交往和礼仪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重和遵守这些规矩,有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农村的媒规矩,传承和发扬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嫁娶“六礼”
中国传统嫁娶“六礼”
婚嫁“六礼”是指中国传统嫁娶的礼仪,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纳采”俗称议婚或说媒,请媒人到女方说媒,了解女方的心意,看看这门亲事有没有成功的希望。
媒人到女方家提亲时,通常以活雁作礼,象征忠贞不二。
“问名”,俗称“合八字”,先由媒人送女方的八字庚帖到男方家,上面写着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男方必需放在祖先案上观查几天,如果家中这几天都平安无事,就再将男方的八字送到女方家。
女方接受了男方八字之后的三天内,每天早晚要在家中神佛前烧香拜拜。
在这几日内,男女双方的家中,如果有任何一方发生被偷盗、物品损毁、或家人生病等不祥之事,那么婚事就不成了。
“纳吉”又称“小定”或“文定”,也就是订婚。
问名后如果卜得吉兆,男方就请媒人到女方家致赠礼物,并通知女家决定这门亲事,同时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送给新娘枚金戒子。
“纳徵”俗称大聘或完聘,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
纳
徵通常在婚礼前十日至一个月内进行,除了要准备聘金外,还要有六件或十二件礼,聘礼名称都有吉祥的涵意,数量为双数,取成双成对的意思。
“请期”俗称择日,由男家选定婚期大喜之日,并请求女方家的同意。
“亲迎”正式举行婚礼。
把新人的八字都写在红纸上,请择日师择定黄道吉日,并由媒人奉送双方同意后,举行迎亲仪式。
传统婚俗之一说媒篇
传统婚俗之一说媒篇说媒婚俗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通过媒人进行婚姻介绍和撮合的方式,让有意结婚的男女能够相互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伴侣。
说媒一般是由长辈或专业媒人来负责,他们会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人脉来寻找合适的对象,然后进行介绍。
说媒的过程往往包括了相互了解、考察以及商讨婚事等环节。
说媒婚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它在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婚姻被视为一种家族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
因此,为了保证婚姻的稳定和和谐,家族成员往往会通过说媒来选择合适的伴侣。
说媒一般由家族长辈或媒人来负责,他们会依靠自己的社会关系来寻找合适的对象,并进行介绍。
在说媒的过程中,双方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和人品等方面会被重点考察,从而确保两个家庭的利益得到保证。
说媒的方式和流程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当男方的家庭有意向给儿子介绍对象时,会找到合适的说媒人。
说媒人往往是一些通情达理、有经验且信任的长者或专业的婚媒机构。
然后,说媒人会收集有关男方家庭条件、儿子的个人资料以及儿子的婚姻要求等信息。
接下来,说媒人会根据这些信息寻找合适的女方,并与女方的家人进行联系。
在与女方家人进行初步沟通后,如果女方家人对男方有意愿,就会安排男女双方相互了解和见面。
在见面的过程中,男女双方会通过交流来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以确定是否适合结婚。
如果两个家庭达成共识,就会商议婚事,包括婚期、婚礼形式以及婚礼费用等细节。
最后,如果一切顺利,男女双方就会正式订婚并开始准备婚礼。
虽然在现代社会,婚姻的自由和个人选择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说媒婚俗依然在某些地区和家庭中存在。
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观念较为保守的地区,说媒仍然是重要的婚姻形式之一。
对于一些年纪偏大、条件一般的男女来说,说媒是他们寻找合适伴侣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他们能够获得家长认可和支持的一种方式。
三媒六聘指的是什么
三媒六聘指的是什么
三媒六聘指的是:三媒是指古代包办婚姻中出现的三个媒人,1、男方家庭的媒人,2、女方家庭的媒人,3、双方搭线牵桥的媒人。
六聘的意思是古代结婚时必备的六个程序:1、纳采,2、问名,3、纳吉,4、纳徵,5、请期,6、亲迎。
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
三媒具体是指:男方聘请的媒人、女方聘请的媒人还有就是给双方牵线搭桥的中间媒人。
六聘具体指:
1、纳采:俗称说媒,和现代结婚的提亲是一样的。
即男方请媒人去那孩子家提亲,会带上纳采礼与父母到女方家中。
2、问名:俗称合八字,准备合婚事宜。
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去测算二人八字是否合适,婚姻运如何等。
3、纳吉:男方知道吉兆后,男方准备结婚的相关礼品,然后通知女方,婚事初步的相关事宜商议。
4、纳征:又称为过大礼,简单来说就是男方选定吉日和礼品,和新娘订婚。
5、请期:选择黄道吉日完婚,以前选择吉日一般为双月双日,不喜欢选择三,六,十一月等。
将算好的婚期告知女方,并且征得女方的同意,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好日子。
6、亲迎:这是最后的程序了,在婚礼当天男方带着迎书去迎娶心爱的新娘,表达对女方的尊重。
中式婚礼风俗
中式婚礼风俗一、说媒定亲。
要请媒人吃“允亲面”,先到女家吃,吃过喜面,即为女方肯定。
再到男家吃,除面之外,有的男家还让吃双层蒸饼中间夹菜的“双合子”。
二、换帖、纳彩。
龙凤喜帖是男女缔结姻缘的凭据。
所以,双方交换庚帖之后,男方还必须下“求婚帖”,托媒人向女家求婚。
如女家同意也要回“允婚帖”,贴上写明三代名讳及与婚姻有关的情况。
纳彩,俗称过礼,男方要给女方一定的财物,如银元、绸缎衣服、八副罗裙、鞋面、红绿手帕等,一般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
女方也回奉一些简单的礼物,如“莲生贵子”面人一个,面石榴十个,纸包麸、盐十包,其民俗象征意义是预祝婚后连生贵子,多子多福。
食盐带回男方后,要撒在公婆和妯娌身上,表示婆媳、姑嫂之间有“严(盐)法。
”,全家老少有“福(麸)气”,同时,盐与缘谐音,包含有缘份的意思,希冀婆媳、妯娌关系亲密。
这些赠品礼轻意重,寄托着人民的善良愿望。
三、请期、亲迎。
请期,民间俗称“看日子”。
结婚那天,新郎带着乐队和娶亲人马到岳家迎娶新娘,谓之“亲迎”。
其情形颇为壮观:前面是彩旗招展的仪仗队,旗上绘有“飞虎”、“青龙”图象,接着是一群吹鼓手鸣锣开道,有的挑着灯笼,有的举着”迎避”、“肃静”的大牌,紧跟着的是为新娘准备的“花轿”和新郎乘坐的“官轿”,沿途鼓乐齐鸣,旗旗招展,浩浩荡荡,气势非凡。
迎娶的队伍到了女家,新郎先叩拜神子,再叩拜岳父岳母和亲朋好友。
然后起轿返回。
返回的时间,洪洞、新绛都是傍晚,沿袭古代“婚礼必用昏,以其阳往而阴来也。
”(《酉阳杂俎》)其根源可视为初民时代抢婚制的遗风。
新娘上轿前坐过的凳子,母亲要赶快坐上,以防止把娘家的福气带走。
新娘从家门到上轿都要在地上铺席,脚上穿着绣花鞋,鞋底贴着红纸鞋样,上轿后才剥掉。
新娘上轿时,照例都要号啕大哭,谓之“哭嫁”。
这一方面是真情的表露,新娘自幼生长在父母身旁,骨肉情长,猛然分别,女儿将做人妻,出于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与恐惧,想到昔日父母的恩情,自然情意绵绵、难分难舍,不由得涕泪交流,痛哭一场。
古代结婚间的礼仪(中国古代婚嫁礼仪有那些)
古代结婚间的礼仪(中国古代婚嫁礼仪有那些)文章目录[+]古代婚嫁的礼仪婚礼嫁娶,古今中外都被认为是人生中更大的礼仪。
和其他习俗相比,婚嫁礼仪随世情而多变。
从一定的程度反映出了人类当时文明教化的程度。
古代的婚姻中间有许多繁琐的程序,尽管如此人们却也都认认真真,绝不马虎,目的只有二个:一是使婚姻得到社会的确认,二是为新婚夫妇清除邪恶,祈求美满幸福的生活。
时下有一部分年轻人在结婚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婚礼与众不同,又有一部分开始走向了传统。
在这里我将我国古代的婚嫁礼仪与大家做一下介绍,以作为大家的参考。
一、说媒“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在传统的婚姻中,男女双方必须经过媒人的说合才能喜结连理。
媒人可以主动的揽活,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也可以是受人之托,成人之美。
还有一句话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批八字与推生肖古人十分讲究婚配,若男家要娶媳妇,先向女家取得女子的八字,然后便交给算命先生推算,看与儿子合不合,俗称“夹吾夹”。
如果女命克夫或与儿子的八字相冲,两家便不能结成姻亲了。
也可以将写有女子生辰八字的帖子置于男方家的神前暨祖先案上,卜吉。
三日内,如家中平安无事,男女双方能成为亲家。
关于推生肖,民间有许多俗谣,相合的有:青兔黄狗古来有,红马黄羊寿命长,黑鼠黄牛两兴旺,青牛黑猪喜洋洋,龙鸡更久长……蛇盘兔,必定富等等。
不合拍的有: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担挑,蛇虎如刀挫,龙兔怕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等等。
三、定聘定及定议,聘又称小聘,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定婚礼。
定聘时必须用一种大帖,故乡人称定定日为回大帖或者是压大帖。
帖之外又有聘书,俗称婚书。
聘书一般都由男家备办。
定聘之前一切礼金都已定列成礼单。
男家只纳礼金的一小半,俗称上半礼。
定聘时也可以以金戒指为定聘礼的。
定聘的那一天男女两家皆设宴席,宴请亲朋好友,参加者只凑热闹,并不送礼。
四、送礼送礼大约在婚娶前二十日或一两个月内进行,送礼最重要的是送礼金。
中国传统婚俗礼仪
中国传统婚俗礼仪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其在人生过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仪礼。
以下是干货资源社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传统婚俗礼仪,供大家参考!相亲子女尚未成年,父母即命媒说亲。
一经中意,双方登门相亲、看厝。
其间,相亲者吃下对方煮的鸡蛋、线面,就算婚事说成了。
接着,双方商量聘金、嫁妆、彩礼等条件。
断八字男女双方经媒婆说中撮合后,由媒婆从中传递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的生辰贴,请算命先生决断吉凶。
定聘在双方谈妥条件后,由男方选择吉日,备办金戒指、首饰、部分聘金等礼物及糖果、香烟等礼品,送到女方家。
女方父母收下礼物,并将礼品分赠亲友、邻居,表示女儿已经许配人家。
择日男方把择定的婚期写在红纸帖上送到女方家,男女双方开始择吉裁衣。
送嫁姑娘出嫁时,亲友为其赠送一批衣料或生活用品表示祝贺,俗称“送嫁”。
姑娘接受礼物后,则应将夫家定亲时所送之“石榴”面包、白糕、红(米团)、猪肉等分赠亲友,以表谢意。
催嫁俗称“起轿脚”,即在婚期前两天,男方应按商定的礼品项目和数量,全数送至女方家,礼盘多至八个。
迎亲迎亲前夕,新郎新娘都要“绱头”、沐浴斋戒。
新娘的绱头是开脸(用细绳绞去面上的汗毛)、梳妆、缚高髻;新郎只剪发、剃脸、戴礼帽,并在帽上扎一圈红髻线,插上两朵红玫瑰花,身穿长衫马褂。
迎亲的早上,男方用红轿或花轿、彩旗,请十音八乐队迎亲。
拜堂新娘轿到新郎家门首时,除新郎外,其他家庭成员都要回避,并熄灭灶堂里的柴火,寓意“新娘入门无火气,亲人不犯轿头冲”,以后全家就会和睦相处。
新娘下轿后,由媒婆和两个小孩引至厅堂拜堂。
出厅拜堂后,新娘由新郎、“花女”(即女傧相)和媒婆引进洞房。
新郎在媒婆的导演下用扇子把新娘的“幔罩”向上搅三下,新娘才卸下幔罩,并脱去外衣罩。
接着梳妆,涂脂搽粉,围上珠屏,插上金银首饰和红花。
然后在媒婆的陪同下慢步出厅堂,行“出厅礼”。
礼毕,新郎、新娘由媒婆引去拜见翁姑和前来贺喜的长辈亲友。
中外婚礼的习俗比较
中外婚礼的习俗比较作为一名婚礼工作者,我想来谈谈中国与国外在婚礼仪式上的习俗之间的差别与联系首先先谈一下中国的婚礼婚通昏,我们的祖先选择黄昏时间进行婚礼,正是符合天人合一,阴阳渐替,古有云“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因此婚礼一定要着汉服,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礼仪。
一、1、中国婚礼--传统婚俗之说媒: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
这种说合,就叫“说媒”。
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
2.汉民族的婚礼形式:周代有一整套婚礼仪式。
据《仪礼"士昏礼》规定,媒聘婚有六道程序是为六礼。
包括:1)纳采:男家清媒人到女家说亲,得到女方应允后派使者送上雁作为礼物,向女家正式提出缔婚要求。
2)问名:男方使者问女子生母之名,以分嫡庶,并问女子名字、排行、出生年月,以用占卜。
3)纳吉:男方占卜,获吉兆后派人带着雁到女家报喜,行纳吉礼后,婚约正式确定,凶兆则无须纳吉.4)纳征:亦称纳成,向女方送聘礼。
5)请期:男方占卜选好结婚吉日后,征求女方同意。
6)亲迎:到婚期,新郎乘黑驱车亲往女家迎娶。
这一套纷繁复杂的婚礼程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映射出我们民族的智慧。
3.婚俗礼节的含义1)新郎亲自前往娶亲一是重视夫妻感情;二是对女方的尊重与保护,同时便于应对娶亲路上可能出现的意外;三是运用天地、阴阳、刚柔的理论,主张先天于地,阳先于阴,刚先于柔;四是抢劫婚时代的婚礼风俗遗存。
新郎是抢亲的发起人。
2)新娘哭嫁:最初是由于被抢感到恐惧流泪,后来形成了一种婚俗,代代相传。
封建时代哭嫁是不满于包办婚姻,在婚姻恋爱自由的时代,哭嫁是对养育自己的父母的依依不舍。
3)新娘的红盖头:相传汉魏时期,战争连年不断,民间娶亲根本无法照正常仪式进行。
说媒的规矩及流程
说媒的规矩及流程
说媒是一种传统的婚配方式,其规矩和流程也十分讲究。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说媒流程:
1. 纳采:男方请媒人前往女方家提亲,女方同意后,男方准备彩礼前往女方家求婚。
2. 问名:媒人代双方交换庚贴,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时等情况。
3. 纳吉:男方根据女方的生辰八字卜得吉兆后,由媒人通知女方,确定婚姻关系是否可以成立。
4. 纳徽:男方选吉日请媒人送聘礼给女方,以确定婚姻关系。
5. 请期:男方择定婚期,请媒人通知女方,征得女方同意。
6. 亲迎:媒人陪同新郎及众位亲朋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
在某些地区,媒人完成说媒任务后,会得到猪头作为酬谢。
以上是传统意义上的说媒流程和规矩,不同地区和家庭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现代社会中,虽然自由恋爱已经成为了主流,但依然有很多人会通过媒人说亲的方式完成婚配。
中国传统婚嫁习俗及禁忌_中国传统婚俗礼仪
中国传统婚嫁习俗及禁忌_中国传统婚俗礼仪中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
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婚嫁习俗及禁忌,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中国传统婚嫁习俗一、说媒与提亲在中国古代,在民间子女到了适婚之龄,做父母的就得着手托媒牵线搭桥,为他们提亲择偶。
所以提亲是古代传统婚姻的第一步。
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婚姻大事身不由己,“男不亲求,女不亲许”,悉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成为缔结婚姻所不可缺少的中介。
古代时媒人有官媒、私媒两种,以私媒为多见,官媒是由地方政府设置的,私媒则有职业为媒与临时作媒之分,媒人几乎全由上了年纪的女性充当,所以民间俗称媒婆。
媒婆大多能说会道,善于左右逢源。
一些原本并不相配的婚事,经媒婆摇唇鼓舌、瞒天过海,居然得以说合成功。
于是求媒说亲者都不敢怠慢媒人,对媒人的招待都很周到和丰厚。
提媒过程,通常先由男家请媒人到自认为中意的女家攀亲,女方家长若无异议,便会应媒人所求,开具女儿出生的年月日时,俗称“开庚帖”,或称“开生庚”等。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婚姻自主尚未完全实现,旧俗遗风在某种程度上仍继续存在。
许多以自由恋爱结下情愫的青年男女,最后都得征求父母的意见。
二、合婚与六礼合婚是古代的婚嫁礼俗,男女双方的结合,除了三媒六礼之外,还要进行卜筮与合婚,生辰八字属相要匹配方可成婚。
古代的传统婚俗讲究“六礼’。
所谓的六礼,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按现今的语言来解释,纳彩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说媒”。
问名,即所谓的“讨八字”。
女方庚帖由媒人带回男家,进行“合婚”,这相当于“六礼”的“问名”,合婚主要是对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合算”,看是否相合,有无相冲。
八字相合与否,主要根据五行和生肖,以及生辰八字。
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失传。
现在,所谓“合婚”对大多数青年来说已很陌生,有些青年男女相恋之后,其父母会在暗中为他们合对八字,对婚姻的成败一般不起制约作用。
河北结婚有哪些习俗
河北结婚有哪些习俗提亲即男家委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则男家再去女家求婚,俗称“说媒”。
可你知道河北地区的结婚有什么习俗吗?下面就随店铺一起来了解下吧!河北结婚的7大习俗河北结婚习俗一、提亲即男家委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则男家再去女家求婚,俗称“说媒”。
旧时重“门当户对”和“以命相择”,流传着“门对门,户对户,豁拉口子对栅栏”的民谣。
一般地说,男方托媒人去提亲时,首先把自己的身份、土地、财产及自己子女情况做个全面的考虑,与女家的情况是否搭配,就是说双方条件差不多。
但也有媒人受人重礼,弄虚作假。
女方父母若有意,就托人探听男方情况,如果认为门户相当,男女两家就各办庚贴。
庚贴有用红纸做的,上写成婚子女的姓名、年庚、三代、籍贯、俗称“四庚贴”,以后双方交换。
河北结婚习俗二、问名俗称讨八字。
“八字”是根据每个人诞字的年、月、日、时,各用天干、地支的两字相配,四项共有八个字,所以称“八字”。
迷信的人认为根据生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好坏,每个人都属于五行中的某一种“命”,如金命、木命、水命、火命、土命等,凡五行相克者都不能成婚。
媒人先持男贴到女家,将女子的生辰八字,连同彩礼写于男贴之背面,由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命先生“合肖”,占卜吉凶,如男女年庚八字无“冲吉”,双方父母同意,即可订亲。
当然也有其他说道,如“女大一使不得”,“妻大二生一对”,“妻大三抱金砖”等。
河北结婚习俗三、换贴男女双方的婚事说定后,要举行一次换贴,换贴的日期要选吉日进行。
男女先遣媒人向女方议聘。
男方将议订聘金和新郎的庚贴放入小匣子内,并用红布或红绫将小匣包裹,连同彩礼(包括钱币、衣物、食品),由媒人送到女方家。
女家收下聘金、彩礼和男方的庚贴后,女方出将庚贴放入原匣内,连同回送的衣着嫁妆喜果等由媒人转交男家,这一程序叫做换贴。
河北结婚习俗四、过大礼这是男女两家缔结婚约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的礼仪。
送过彩礼的婚约才算正式生效。
传统婚俗之一——说媒篇
---------------------------------------------------------------范文最新推荐------------------------------------------------------传统婚俗之一——说媒篇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
这种说合,就叫“说媒”。
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
“月老”即“月下老人”的简称。
据《唐人小说》记载,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在月光下翻阅一本大书。
韦固好厅地问他翻检的是什么书。
老人回答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
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
老人回答说:“装着红绳,用它去系男女的脚,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即使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万里的异乡人,也一定会结成夫妇。
”所以,人们便说“千里姻缘一线牵”。
“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
”可见人们对媒人的敬畏。
媒人还被称为“红娘”。
唐代的才子元稹写过一篇《莺莺传》,其中塑造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婢女红娘的形象。
她一再巧设机谋,终于撮合成了张生与莺莺小姐的婚事。
元代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西厢记》,其中红娘的形象更加聪明可1 / 6爱。
人们以“红娘”代称媒人,显出了对媒人的重视和友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婚俗之一——说媒篇
传统婚俗之一——说媒篇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
这种说合,就叫“说媒”。
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
“月老”即“月下老人”的简称。
据《唐人小说》记载,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在月光下翻阅一本大书。
韦固好厅地问他翻检的是什么书。
老人回答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
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
老人回答说:“装着红绳,用它去系男女的`脚,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即使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万里的异乡人,也一定会结成夫妇。
”所以,人们便说“千里姻缘一线牵”。
“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
”可见人们对媒人的敬畏。
媒人还被称为“红娘”。
唐代的才子元稹写过一篇《莺莺传》,其中塑造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婢女红娘的形象。
她一再巧设机谋,终于撮合成了张生与莺莺小姐的婚事。
元代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西厢记》,其中红娘的形象更加聪明可爱。
人们以“红娘”代称媒人,显出了对媒人的重视和友好。
说媒不是一件轻松事,这从媒人被人雅称为“冰人”、“冰斧”就可以知道。
据《晋书》记载,孝廉令狐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丫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
索解释这个梦说:“你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这象征着你在调和阴阳,调和阴阳就是做媒介,你将会给别人做媒。
但这媒不容易做,要用你的热情把冰融化了,男女双方才能成婚。
”看来,做媒是需要热情和毅力的。
旧式婚礼中,媒人还称为“伐柯人”,说媒则是“执柯”,这就
肯定了媒人是必不可少的角色。
《诗经》咏叹道:“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它的意思是:“怎样才能砍下大的树枝?不用斧头砍不断它;怎样才能取到妻子?没有媒人成不了婚。
”
说媒是一种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妇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地提亲,而且必须做到既基本上准确地向男妇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情况,又要尽可能隐恶扬善,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从而乐于达成嫁娶的协议。
就是说,要生就一张“媒婆嘴”。
做媒人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往来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
习惯上男女两家都有义务招待媒人,乡下人说“媒百餐”并不是夸张。
可见其奔走撮合之勤。
媒人在旧式婚礼中是一个重要角色。
在男女两家对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之后,他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换庚贴,带领男方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一直到“新人进了房”,才把“媒人抛过墙”。
媒说得好,双方都满意,以后常来常往,成为故旧;媒说得不好,双方不满意,往往归咎于媒人,从此视为路人。
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
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方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连同送给媒人的鸡、肘子、鞋袜、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
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圆媒”或“启媒”、“发媒”。
谢媒钱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少,均需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或“包封”。
红包上习惯写上“包封签子”。
传统婚俗之一——说媒篇
《传统婚俗之一——说媒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