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语文26《手术台就是阵地 》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出示课件15)结合内容梳理,出示填空,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描写了_______年春,在_______战斗中,_______大夫冒着生命危险坚守_______,直至战斗胜利结束的故事。
三、指导书写,巩固练习
1.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出示课件16)指名认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3.了解抗日战争。
(1)指名学生自由说说对抗日战争有哪些了解。
(2)(出示课件5)出示相关资料,指名读:抗日战争是指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到1945年结束,时间长达14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后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
【教学目标】
1.认识“棒、恩”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会写“术、斗”等11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
3.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4.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教学重点】
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
(3)读准多音字“斗”“大”。(出示课件10)
引导学生在词语中辨析读音。比如,“战斗”的“斗”读dòu,“斗笠、一斗米”的“斗”读dǒu;“白求恩大夫”的“大”读dài,“大小”的“大”读dà。
(4)进行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11)
3.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此外,课文对环境的描写突显越来越严峻的战争形势,与对人物的描写形成强烈的对比。比如,“硝烟滚滚”“弹片纷飞”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做手术,说明此时的白求恩眼中只有手术台,只有手术台上的病人;在炮弹将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的时候,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继续做手术,充分体现了他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和坚守信念的革命精神。
2.引导学生学习描写白求恩的语句,交流对白求恩的印象。(出示课件29-33)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引导学生理解“两天两夜”说明白求恩工作了很长时间,“布满了血丝”说明他已经非常疲惫,迫切需要休息。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白求恩救治伤员时的忘我精神。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过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3.(出示课件43、44)引导辨析“陆续、继续、连续”三个词语的异同。
4.(出示课件45)指导有感情朗读全文,体会白求恩工作环境的恶劣,感受白求恩的高贵品质。
五、拓展延伸,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
(1)(出示课件47)引导学生阅读毛泽东写的《纪念白求恩》(节选),感受白求恩无私奉献、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质。
2.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棒、恩”等10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斗、大”,会写“术、斗”等11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2)(出示课件48)播放《时代楷模白求恩》视频片段,了解救死扶伤的白求恩对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及医疗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2.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9-51)
3.布置作业。(出示课件52)
(1)积累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2)完成本课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美好品质”,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本课主要是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所以,我将这点设计为教学目标的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我在导入新课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这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指导学生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时,我循序渐进进行引导,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寻找描写战斗激烈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情况越来越危险。然后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寻找描写白求恩大夫工作的句子。以学生为主体,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题目“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感受到了白求恩大夫的坚守岗位、不怕牺牲,与中国人民生死与共的国际主义精神。
(2)提问:情况越来越危急了,白求恩却还在“争分夺秒”地为伤员做手术,你是如何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的?
预设1:我结合词语中的关键字来猜测词语的意思。
预设2:我是通过联系实际,通过联想来猜测的。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争分夺秒的意思是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时间抓得很紧。
(3)引导:“争分夺秒”中“争”和“夺”都是抢的意思。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含有一组近义词语的四字词语。
课 题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
主备教师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关注课文结构:本文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写了事情的起因,第2~4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经过,第5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恳求”的?
预设1:我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恳求的意思。
预设2:我是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知道的。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从师卫生部长在请求白求恩撤离时态度非常恳切,所以“恳求”应该是恳切地请求。
过渡:面对师长的恳求,白求恩又说了什么?
出示相关句子: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预设:粉身碎骨眼疾手快千辛万苦胡言乱语欢天喜地狂风暴雨
3.教师小结:无论小庙周围环境如何危险,白求恩仍旧坚持在手术台上做手术,像战士一样坚守住自己的岗位,把手术台当作自己的阵地。
4.品味白求恩说的话,再次体会“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出示课件34-37)
引导:面对危险的环境,师长决定让白求恩离开这里,白求恩是怎么回答的?
(2)(出示课件17)教师归类指导书写。
提醒:“仍”“险”等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术”和“匆”的最后一笔都是点。
(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
2.抄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3.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8-20)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斗情况及白求恩的语句。
2.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阅读资料
1.(出示课件3、4)先出示白求恩医生的一些图片,再播放歌曲《白求恩》,教师引入:歌曲里的白求恩医生你听说过吗?他有怎样的故事?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今天的课文,一起来认识这位把手术台当成阵地的医生吧!
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学生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围绕“非常激烈”“陆续”体会战斗的激烈以及伤员的多,了解这也暗示了白求恩大夫非常忙碌。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从“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我们看到了战斗的环境特别恶劣,十分危险。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播放“敌机轰炸”的音频,引导学生围绕“不断”体会战斗更加激烈,环境更加危险的场景。
(板书:对工作负责对同志热忱国际主义精神)
四、读第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白求恩的品质
1.(出示课件41)请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体现白求恩大夫工作时间长的词语,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他的什么精神。
2.指名学生回答。(出示课件42)
预设:“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体现了白求恩大夫工作时间很长,我感受到了他坚守阵地的革命精神。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8)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手术台是谁的阵地?他在“阵地”上做了什么?
2.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出示课件9)
(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
教师相机正音:“撤”是翘舌音,“速”是平舌音,“棒”是后鼻音,“恩”“险”“帘”“迅”是前鼻音。
教师小结:白求恩大夫放弃国内的优越条件来到中国抗日,是因为他不仅把自己看作是一名医生,也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在抗日战争中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战士。作为一名战场上的医生,他认为什么都比不上给战士做手术重要。因此对他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表现了白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对工作极度负责、对同志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仍然”这个词的。
预设: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仍然”就是“仍旧”“还是”的意思。
(2)提问:从“镇定”“接过”“敏捷”“取出”“丢”等词语,你觉得白求恩是一位怎样的医生?
预设:沉着冷静、医术高超。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1)引导学生理解“仍然”“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无私忘我的精神。
3.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21)
教师叙述: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白求恩大夫。
二、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
1.(出示课件22)请学生联系齐会战斗背景,结合课文插图,默读第1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
2.(出示课件23)引导学生圈画时间、事件、地点,了解课文开门见山,点出了故事起因。(板书:战斗打响)
三、重点读第2~4自然段,感悟品质
1.(出示课件24)请学生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感受阵地的特点,说说从哪里能看出“手术台就是阵地”,画出相关句子讨论讨论。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引导学习。
(1)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交流阅读感受。(出示课件25-28)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指名学生说一说对“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这句话的理解。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这句话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更强烈,强调了自己不撤退、与战士共同进退的信念。
仿写反问句: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预设: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引导学生联系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火灾场景,想象当时情况的危急。几发炮弹落到小庙的周围后,庙的一角开始掉瓦片,接着门口的布帘也烧着了,向着手术台扑了过来,危险步步紧逼,就在跟前。
(板书:战斗情况——弹落庙前→周围爆炸→火苗扑来)
(1)(出示课件1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手术台是谁的阵地?(白求恩。)
他在“阵地”上做了什么?(给伤员做手术。)
(2)(出示课件13)请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课件14)学生交流,教师梳理:本文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写了事情的起因,第2-4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经过,第5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显而易见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4.了解齐会战斗。(出示课件6)
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一带,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
5.了解白求恩。(出示课件7)
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胸外科医师。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战争,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为战士们做了许许多多个手术。1939年因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出示相关句子: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引导学生体会白求恩要和战士共进退的决心。
过渡:白求恩同志不肯离开,部长再次恳求白求恩同志撤离。
出示相关句wenku.baidu.com:
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
(板书:白求恩——镇定→继续→争分夺秒)
(出示课件38)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欣赏,感受白求恩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和坚守阵地的革命精神。
(出示课件39、40)分别出示白求恩在加拿大的优越住处和在中国的简陋住处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
学生交流,体会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八路军战士来到中国的,他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坚守在手术台上,就是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关注语言特点:课文主要通过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白求恩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忘我工作的情形。比如,第2自然段中,“眼球上布满了血丝”等语句表现了长时间没有休息的白求恩身体的疲惫,“接过”“敏捷”“取出”“丢”等词语表现了白求恩的沉着冷静、医术高超;第3自然段中,师卫生部长的“恳求”与白求恩的回应,充分表现出白求恩对工作极其负责的敬业精神。
这篇课文描写了_______年春,在_______战斗中,_______大夫冒着生命危险坚守_______,直至战斗胜利结束的故事。
三、指导书写,巩固练习
1.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出示课件16)指名认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3.了解抗日战争。
(1)指名学生自由说说对抗日战争有哪些了解。
(2)(出示课件5)出示相关资料,指名读:抗日战争是指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到1945年结束,时间长达14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后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
【教学目标】
1.认识“棒、恩”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会写“术、斗”等11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
3.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4.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教学重点】
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
(3)读准多音字“斗”“大”。(出示课件10)
引导学生在词语中辨析读音。比如,“战斗”的“斗”读dòu,“斗笠、一斗米”的“斗”读dǒu;“白求恩大夫”的“大”读dài,“大小”的“大”读dà。
(4)进行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11)
3.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此外,课文对环境的描写突显越来越严峻的战争形势,与对人物的描写形成强烈的对比。比如,“硝烟滚滚”“弹片纷飞”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做手术,说明此时的白求恩眼中只有手术台,只有手术台上的病人;在炮弹将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的时候,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继续做手术,充分体现了他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和坚守信念的革命精神。
2.引导学生学习描写白求恩的语句,交流对白求恩的印象。(出示课件29-33)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引导学生理解“两天两夜”说明白求恩工作了很长时间,“布满了血丝”说明他已经非常疲惫,迫切需要休息。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白求恩救治伤员时的忘我精神。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过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3.(出示课件43、44)引导辨析“陆续、继续、连续”三个词语的异同。
4.(出示课件45)指导有感情朗读全文,体会白求恩工作环境的恶劣,感受白求恩的高贵品质。
五、拓展延伸,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
(1)(出示课件47)引导学生阅读毛泽东写的《纪念白求恩》(节选),感受白求恩无私奉献、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质。
2.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棒、恩”等10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斗、大”,会写“术、斗”等11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2)(出示课件48)播放《时代楷模白求恩》视频片段,了解救死扶伤的白求恩对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及医疗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2.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9-51)
3.布置作业。(出示课件52)
(1)积累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2)完成本课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美好品质”,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本课主要是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所以,我将这点设计为教学目标的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我在导入新课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这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指导学生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时,我循序渐进进行引导,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寻找描写战斗激烈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情况越来越危险。然后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寻找描写白求恩大夫工作的句子。以学生为主体,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题目“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感受到了白求恩大夫的坚守岗位、不怕牺牲,与中国人民生死与共的国际主义精神。
(2)提问:情况越来越危急了,白求恩却还在“争分夺秒”地为伤员做手术,你是如何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的?
预设1:我结合词语中的关键字来猜测词语的意思。
预设2:我是通过联系实际,通过联想来猜测的。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争分夺秒的意思是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时间抓得很紧。
(3)引导:“争分夺秒”中“争”和“夺”都是抢的意思。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含有一组近义词语的四字词语。
课 题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
主备教师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关注课文结构:本文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写了事情的起因,第2~4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经过,第5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恳求”的?
预设1:我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恳求的意思。
预设2:我是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知道的。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从师卫生部长在请求白求恩撤离时态度非常恳切,所以“恳求”应该是恳切地请求。
过渡:面对师长的恳求,白求恩又说了什么?
出示相关句子: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预设:粉身碎骨眼疾手快千辛万苦胡言乱语欢天喜地狂风暴雨
3.教师小结:无论小庙周围环境如何危险,白求恩仍旧坚持在手术台上做手术,像战士一样坚守住自己的岗位,把手术台当作自己的阵地。
4.品味白求恩说的话,再次体会“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出示课件34-37)
引导:面对危险的环境,师长决定让白求恩离开这里,白求恩是怎么回答的?
(2)(出示课件17)教师归类指导书写。
提醒:“仍”“险”等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术”和“匆”的最后一笔都是点。
(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
2.抄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3.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8-20)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斗情况及白求恩的语句。
2.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阅读资料
1.(出示课件3、4)先出示白求恩医生的一些图片,再播放歌曲《白求恩》,教师引入:歌曲里的白求恩医生你听说过吗?他有怎样的故事?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今天的课文,一起来认识这位把手术台当成阵地的医生吧!
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学生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围绕“非常激烈”“陆续”体会战斗的激烈以及伤员的多,了解这也暗示了白求恩大夫非常忙碌。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从“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我们看到了战斗的环境特别恶劣,十分危险。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播放“敌机轰炸”的音频,引导学生围绕“不断”体会战斗更加激烈,环境更加危险的场景。
(板书:对工作负责对同志热忱国际主义精神)
四、读第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白求恩的品质
1.(出示课件41)请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体现白求恩大夫工作时间长的词语,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他的什么精神。
2.指名学生回答。(出示课件42)
预设:“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体现了白求恩大夫工作时间很长,我感受到了他坚守阵地的革命精神。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8)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手术台是谁的阵地?他在“阵地”上做了什么?
2.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出示课件9)
(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
教师相机正音:“撤”是翘舌音,“速”是平舌音,“棒”是后鼻音,“恩”“险”“帘”“迅”是前鼻音。
教师小结:白求恩大夫放弃国内的优越条件来到中国抗日,是因为他不仅把自己看作是一名医生,也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在抗日战争中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战士。作为一名战场上的医生,他认为什么都比不上给战士做手术重要。因此对他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表现了白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对工作极度负责、对同志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仍然”这个词的。
预设: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仍然”就是“仍旧”“还是”的意思。
(2)提问:从“镇定”“接过”“敏捷”“取出”“丢”等词语,你觉得白求恩是一位怎样的医生?
预设:沉着冷静、医术高超。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1)引导学生理解“仍然”“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无私忘我的精神。
3.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21)
教师叙述: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白求恩大夫。
二、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
1.(出示课件22)请学生联系齐会战斗背景,结合课文插图,默读第1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
2.(出示课件23)引导学生圈画时间、事件、地点,了解课文开门见山,点出了故事起因。(板书:战斗打响)
三、重点读第2~4自然段,感悟品质
1.(出示课件24)请学生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感受阵地的特点,说说从哪里能看出“手术台就是阵地”,画出相关句子讨论讨论。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引导学习。
(1)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交流阅读感受。(出示课件25-28)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指名学生说一说对“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这句话的理解。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这句话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更强烈,强调了自己不撤退、与战士共同进退的信念。
仿写反问句: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预设: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引导学生联系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火灾场景,想象当时情况的危急。几发炮弹落到小庙的周围后,庙的一角开始掉瓦片,接着门口的布帘也烧着了,向着手术台扑了过来,危险步步紧逼,就在跟前。
(板书:战斗情况——弹落庙前→周围爆炸→火苗扑来)
(1)(出示课件1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手术台是谁的阵地?(白求恩。)
他在“阵地”上做了什么?(给伤员做手术。)
(2)(出示课件13)请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课件14)学生交流,教师梳理:本文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写了事情的起因,第2-4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经过,第5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显而易见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4.了解齐会战斗。(出示课件6)
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一带,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
5.了解白求恩。(出示课件7)
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胸外科医师。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战争,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为战士们做了许许多多个手术。1939年因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出示相关句子: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引导学生体会白求恩要和战士共进退的决心。
过渡:白求恩同志不肯离开,部长再次恳求白求恩同志撤离。
出示相关句wenku.baidu.com:
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
(板书:白求恩——镇定→继续→争分夺秒)
(出示课件38)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欣赏,感受白求恩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和坚守阵地的革命精神。
(出示课件39、40)分别出示白求恩在加拿大的优越住处和在中国的简陋住处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
学生交流,体会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八路军战士来到中国的,他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坚守在手术台上,就是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关注语言特点:课文主要通过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白求恩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忘我工作的情形。比如,第2自然段中,“眼球上布满了血丝”等语句表现了长时间没有休息的白求恩身体的疲惫,“接过”“敏捷”“取出”“丢”等词语表现了白求恩的沉着冷静、医术高超;第3自然段中,师卫生部长的“恳求”与白求恩的回应,充分表现出白求恩对工作极其负责的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