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我的雨量器》备课教案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雨量器的构造和作用,学会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掌握雨量器的使用方法,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了解降雨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我的雨量器》为主题,通过制作和使用雨量器,让学生了解降雨量的测量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2 学情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但对雨量器的使用方法较为陌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雨量器的使用技巧。
2.3 教学目标了解雨量器的构造和作用,学会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降雨现象,提问:“你们知道降雨量是如何测量的吗?”引入新课。
3.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雨量器的构造和作用,思考如何正确使用雨量器。
3.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雨量器的使用方法,总结测量降雨量的步骤。
3.4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讲解雨量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5 实践操作学生在户外或教室进行降雨量测量实验,亲身体验雨量器的使用。
3.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雨量器的使用方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提问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雨量器构造、作用和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4.2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了解学生对雨量器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4.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雨量器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小学科学》教材。
5.2 教具雨量器、测量容器、记录表格等。
5.3 课件制作与雨量器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5.4 网络资源查找有关雨量器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科普知识介绍降雨的形成过程、类型及对环境的影响,拓展学生知识面。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雨量器的构造和作用;(2)学会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3)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降雨量的变化规律。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2)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雨量器的构造和作用;2. 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3. 观察和记录降雨量的变化规律。
难点:1. 雨量器的精确使用;2. 数据分析的方法。
1. 教具:雨量器、说明书、数据记录表;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雨量器,记录本、笔;3. 教学场地:户外空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雨量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2)学生分享对雨量器的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雨量器的认识:(1)教师讲解雨量器的构造和作用;(2)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3. 雨量器的使用方法:(1)教师示范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的方法;(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使用方法;(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降雨量的测量与记录:(1)学生分组进行降雨量的测量,并记录数据;(2)教师检查数据记录的准确性,指导学生填写数据记录表。
5. 数据分析:(1)学生观察和分析各自组的数据,总结降雨量的变化规律;(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分组讨论:除了雨量器,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降雨量?2. 教师总结:除了使用雨量器,还可以通过积水法、容器法等方式测量降雨量。
3. 家庭小实验: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降雨量的测量,并与同学分享结果。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雨量器的构造、作用和使用方法。
小学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我的雨量器》教案1
小学科学三年级高效课堂资料我的雨量器【教材分析】本课是继制作风向仪之后又一节制作观测工具的课。
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制作基础,而制作雨量器也不难,因此教科书对制作方法及过程呈现得比较简单,未做详细介绍,没有显示出可以创新制作及制作中的合作交流,但这些应该是制作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制作雨量器的过程申,学生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3.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尺子;大饮料瓶或其他透明大塑料瓶、浇花用的喷壶。
教师准备:下雨时的录像片段、雨量器、(每组一个)、水、水槽、烧坏、雨量器的构造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下雨是我们经常经历的二种天气现象,大家经历过什么样的下雨天?咱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2.学生回忆并交流,充分汇报。
二、学习新课:探究活动:活动一:认识雨量器。
1.谈话:看来,同学们经历过的下雨天可真不少,老师前段时间录制了一次下雨的场景,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2.师播放正在下雨时的情景,学生观看。
3.谈话:观看了这场雨大家想说点什么?4.学生对雨进行感觉上的描述。
5.谈话:大家从好多方面进行了描述,你有什么闽问题要问吗?6.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雨量大小及”类似的问题。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降水量-呢?”当然,对“降水量”这个词语学生可能不太熟悉,提不出“怎样准确知道降水量这一问题,但只要学生能提出这场雨到底下得有多大?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遭雨下得有多大?”等问题即可。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我的雨量器》优秀教案
17.我的雨量器【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制作雨量器的过程申,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3.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制作雨量器能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教学难点:理解降雨条件相同,雨量器口径大小与测量结果无关。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尺子;透明的大饮料瓶、浇花用的喷壶。
教师准备:下雨时的录像片段、雨量器、水槽、烧坏、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提出问题谈话: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呢?学生自由发言。
看来有不少同学喜欢下雨天,老师也喜欢下雨天。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也喜欢下雨。
他还画了一幅雨天的画呢。
(出示图)。
他看到外面的雨说:“雨下的真大呀!”。
提出问题:同学们这场雨到底下的有多大呢?学生各抒己见,凭借经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雨量的大小。
可能会发生争议,让他们说出各种的判断理由。
学生交流,从雨滴大小观察到的、从地面积水猜到的……。
小结:看来生活中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能描述雨量的大小。
不过,你认为你们说法精确吗?这些都是大家观察或猜测到的,在一定时间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称为降雨量,降雨量用毫米表示。
要确定一场雨下得究竟有多大,是有标准的。
气象部门把降雨量划分为好几个等级。
课件出示:降雨等级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105.0——170.0175.0——300.0特大暴雨>140.0>250.0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标准,气象台的叔叔阿姨是怎么得到降雨量的具体数据的,从而来判断降雨等级的呢?学生交流,达成共识:使用专门的仪器测量降雨量。
揭示课题:他们有一种专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雨量器。
(板书:雨量器)你想了解关于雨量器是哪些知识?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小学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我的雨量器》教案2
小学科学三年级高效课堂资料我的雨量器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能根据雨量器的特点,小组合作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降水等级名称及不同等级的判定标准;认识雨量器,简单了解雨量器各部分的构造特点、用途和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雨量器;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活动一:观察雨量器,了解雨量器的组成和特点。
这都是大家的感受,其实要确定一场雨究竟下得有多大,是有标准的。
请看屏幕,这是一张降雨等级表,在12小时时间范围内,降雨量小于5mm的为小雨,在5.1mm—15mm之间的为中雨……(学生根据教师的解说,了解图表中的内容。
)师:你们知道气象台的叔叔阿姨使用什么仪器收集雨量的数据吗?(学生猜测。
)师:他们是用雨量器完成测量的。
大家见过雨量器吗?想看看真正的雨量器吗?(将雨量器展示在同学面前。
)师:请大家围拢过来仔细观察一下,看看我们都能发现什么。
组织交流。
(交流观察所得──雨量器的组成与特点。
)活动二:学生自制雨量器,了解使用方法。
师:根据雨量器的特点,如果让你自己来做一个雨量器,你想怎么做?”(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使用何种工具以及制作步骤与方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师:雨量器做完了,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上台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师:有了雨量器,怎么用?(学生简单陈述)师:讲的有道理,老师也有几点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
(出示幻灯片并作讲解。
)师:完成了雨量器的制作,并知道了使用方法,接下来最想做的是什么?活动三:用自制的雨量器模拟测量降水量。
活动四:拓展延伸。
师:我想大家一定盼望着下一次的降雨吧,也好把我们的雨量器派上用场,但是别忘了做好记录!板书设计:17.我的雨量器雨量器量筒量杯单位:毫米教学反思:。
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我的雨量器_科学_小学(说课、试讲、教案集)
“名师优课”《我的雨量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四制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的雨量器》。
【教材分析】《我的雨量器》这节课是在制作风向标之后又一节制作观测工具的课。
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制作基础,而制作雨量器也不难,因此教科书对制作方法及过程呈现得比较简单,未做详细介绍,没有显示出可以创新制作及制作中的合作交流,但这些应该是制作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能对降雨量有全面科学的认识,能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在过程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激发他们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
【学情分析】本节课属单元以“天气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测量、记录体验各种天气现象,形成欣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喜欢大胆想象和动手制作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细心、耐心观测,重证据的意识和关注天气对人的影响,正确对待自然现象的品格。
降雨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对降雨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具备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
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于雨量器有极大的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活动,通过观察了解雨量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理解降雨量的概念,会使用区分降雨强度的雨量分级表。
2.学生动手的能力得到提高,能动手制作雨量器,能够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3.能对制作的雨量器进行自评和互评,用比较精确的语言评价作品的优缺点,并能进行修改,以提高作品质量。
4.在实验探究中,养成勇于探索、善于交流、分工合作的优良品质;能体会到科学探究来源于生活,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会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教学难点】自制雨量器时,对饮料瓶底部不平的处理。
【教学准备】教具:雨量器、课件、雨量杯(毫米)学具:(每个小组)水盆、浇花用的喷壶、大烧杯500 毫升、剪刀、尺子、抹布、彩笔、大饮料瓶、透明胶或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导入教学情境。
21.我的雨量器-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的雨量器-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雨量器的作用、结构和使用方法。
2.能够制作简单的雨量器。
教学重点1.雨量器的作用、结构和使用方法。
2.雨量器的制作。
教学难点1.制作雨量器的过程。
2.如何正确使用和读取雨量器的数据。
教学准备1.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2.课件:雨量器制作及使用PPT。
3.细沙、饮料瓶、钢尺、胶带等制作用具。
教学内容及步骤教学内容一:雨量器的作用、结构和使用方法1.引入学生对雨的的理解,让学生自主发言。
2.向学生介绍雨量器的作用,并引导学生了解其基本结构。
3.向学生解释如何正确使用和读取雨量器数据的方法。
教学内容二:雨量器的制作1.向学生展示制作所需材料与工具。
2.讲解制作雨量器的方法和步骤:•将细沙倒入饮料瓶中,约占一半瓶子的高度。
•用钢尺在瓶子的外部固定一条直纹,并将固定点记录下来。
•将瓶子放置在水平面上,直纹为指向地面的一条直线。
•在对面与直纹相交点处铅笔做记号。
•将胶带粘在瓶口处,即可完成制作。
教学内容三:雨量器的数据收集与分析1.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观察雨量器,并记录收集到的数据。
2.引导学生使用表格进行数据统计与对比。
3.帮助学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
2.讨论式教学。
3.合作式学习。
教学评价1.针对性测试。
2.观察总结。
3.自我评价。
教学后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极高地兴致,他们积极参与制作和记录数据的过程,并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和总结,加深了对雨量器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通过教学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式,提高了效果。
《我的雨量器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雨量器》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我的雨量器》,学生能够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环境珍爱的认识。
一、课先导学
1. 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只雨量器,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
2. 进修目标:让学生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关注和珍爱认识。
3. 进修重点: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
4. 进修难点:如何利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二、进修过程
1. 导入:让学生观察雨量器,讨论它的外形特点和可能的作用。
2. 进修:通过PPT或教科书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雨量器的作用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它通过收集雨水的方式来记录降雨情况。
3. 实验:老师准备一些水和量杯,让学生模拟雨水的流量,用雨量器来测量水的容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体会雨量器的原理。
4. 讨论:让学生讨论雨量器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利用雨量器来珍爱环境。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雨量器的作用和环境珍爱的重要性。
三、课后作业
1. 完成《我的雨量器》的阅读,写一篇读后感。
2. 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器,并在家中实验测量降水量。
3. 观察周围的环境,思考如何通过雨量器来珍爱环境。
四、延伸拓展
1. 邀请环保专家或气象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环境珍爱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珍爱环境的乐趣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关注和珍爱认识,为未来的环保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我们的学生都成为关爱环境、热爱大自然的小卫士!。
青岛小学科学三上《21 我的雨量器》word教案
我的雨量器【教材分析】本课是继制作风向仪之后又一节制作观测工具的课。
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制作基础,而制作雨量器也不难,因此教科书对制作方法及过程呈现得比较简单,未做详细介绍,没有显示出可以创新制作及制作中的合作交流,但这些应该是制作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制作雨量器的过程申,学生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3.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尺子;大饮料瓶或其他透明大塑料瓶、浇花用的喷壶。
教师准备:下雨时的录像片段、雨量器、(每组一个)、水、水槽、烧坏、雨量器的构造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下雨是我们经常经历的二种天气现象,大家经历过什么样的下雨天?咱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2.学生回忆并交流,充分汇报。
二、学习新课:探究活动:活动一:认识雨量器。
1.谈话:看来,同学们经历过的下雨天可真不少,老师前段时间录制了一次下雨的场景,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2.师播放正在下雨时的情景,学生观看。
3.谈话:观看了这场雨大家想说点什么?4.学生对雨进行感觉上的描述。
5.谈话:大家从好多方面进行了描述,你有什么闽问题要问吗?6.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雨量大小及”类似的问题。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降水量-呢?”当然,对“降水量”这个词语学生可能不太熟悉,提不出“怎样准确知道降水量这一问题,但只要学生能提出这场雨到底下得有多大?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遭雨下得有多大?”等问题即可。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基本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雨量器的作用。
2. 雨量器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 雨量器的正确使用。
2. 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处理。
四、教学准备:1. 雨量器若干个。
2. 记录本若干个。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雨量器吗?它有什么作用?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雨量器的作用和基本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测量降雨量。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个雨量器,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测量降雨量。
4. 数据记录与处理:学生将测量到的降雨量数据记录在记录本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5. 课堂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雨量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数据记录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天气变化,定期使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记录本上。
7. 板书设计:雨量器的作用与使用方法作用:测量降雨量使用方法:1. 放置在开阔地面。
2. 降雨开始时,记录时间。
3. 降雨结束时,记录时间。
4. 计算降雨量。
六、教学延伸: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降雨量测量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实地了解气象工作的开展。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雨量器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准确记录和处理降雨量数据。
3. 学生对气象观测产生浓厚兴趣。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使用的雨量器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听取学生对本次课程的评价和建议。
3. 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让学生学习其他气象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温度计、湿度计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气象变化,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掌握程度如何。
青岛版科学三上我的雨量器备课教案
21我的雨量器教学目标:一、科学探讨: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自己研究进程和结果;能按照雨量器的特点,小组合作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良;培育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进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思考与操作的方式,体验科学探讨的乐趣,维持和发展探讨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愿意合作与交流。
3、科学知识:初步了解降水品级名称及不同品级的判定标准;熟悉雨量器,简单了解雨量器各部份的结构特点、用途。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降水品级名称及琐品级的判定标准;了解雨量器各部份的结构特点、用途。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子、直尺、彩笔、纸条、透明胶。
教学进程:导入新课:师:同窗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来描述一下。
学生对天气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单描述。
师:那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呢?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回答。
(一般会有学生喜欢下雨。
)师:看来有很多同窗喜欢下雨,老师也喜欢下雨。
老师还知道小明也喜欢下雨,这不他还画了一幅画呢。
(课件出示)画里画的是小明自己,他看到外面的雨说“雨下的真大呀!”。
咱们同窗感觉这雨下的大吗?生答。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雨下的大的?生答。
师:咱们同窗观察的真仔细,看得出来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不过,这些都是大家观察到的,其实要肯定一场雨下得究竟有多大,是有标准的。
(课件出示)咱们来看大屏幕,这是一张降雨品级表,在12小不时间范围内,降雨量小于5毫米的为小雨,在5——15毫米之间的为中雨。
生读:15——30毫米之间的为大雨,30——70是暴雨,70——14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140毫米是特大暴雨。
师:在24小时的时间范围内,不同的品级又有不同的标准。
那你们知道气象台的叔叔阿姨是利用什么仪器搜集雨水取得具体数据,从而来判断降雨品级的吗?生答。
师:对,他们有一种专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雨量器。
(板书:雨量器)学习新课:活动一:观察雨量器,了解雨量器的组成和特点。
大家见过雨量器吗?咱们一路去看看吧!(课件出示雨量器图片)师:咱们先从外面看,你有什么发现?生回答。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我的雨量器》教学设计
《我的雨量器》教学设计(一)、幻灯片导入新课师:图片欣赏完了,你最想问或者最想说的是什么?(生:想知道雨下的有多大)师:判断一场雨下的究竟有多大是有标准的,不能仅仅靠我们的感觉。
幻灯片出示降雨量等级表师: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个表来判断雨的大小。
师:那么你们知道气象台的叔叔阿姨是用什么工具来测量降水量的吗?师:气象台有一种专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做雨量器。
板书(雨量器)1、幻灯片认识雨量器2、观察雨量器师:通过观察,请你说一说它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漏斗师:漏斗有什么作用?(漏斗可以防止雨水溅出来。
)生:储水桶(铁筒用来储存雨水)(特点:上下粗细相同)生:三脚架(起支撑作用,不易被风吹倒,使铁筒保持稳固水平)师:这就是雨量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了这些我们可以测降雨量了吗?其实雨量器还有一个配套装置叫量杯,(量杯上面有刻度,刻度是从0开始的,一个格代表一毫米)利用量杯就知道这个储水桶中究竟有多少雨水了。
师:刚才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仔细观察,自己发现了雨量器的构造特点及使用方法。
那么你们想不想拥有一个自己的雨量器?板书:我的雨量器(二)学生讨论并制定计划幻灯片分组讨论:1、使用什么材料制作?如:可乐瓶2、使用什么工具?如:要比较精确地画出刻度,要用直尺;如果利用瓶颈做雨水积聚口时,要用切割工具。
师:现在小组可以讨论一下,看看谁最有办法。
好了,看来大家都已经胸有成竹了。
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设计方案。
(三)、制作雨量器(1)提出合作要求,小组合作制作。
师:看来还是人多智慧大,设计了这么多制作雨量器的方案,老师真为你们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
想亲自动手试试吗?不过老师有几个要求,看看哪个同学坐得最好,记得最明白。
幻灯片出示实验要求:(2)小组开始制作下面比比看哪个小组制作的雨量器快而且实用。
3、汇报交流学生交流,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幻灯片出示使用雨量器应注意的问题1:雨量器应固定在相对开阔的、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
青岛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1 我的雨量器》word教案
我的雨量器【教材分析】本课是继制作风向仪之后又一节制作观测工具的课。
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制作基础,而制作雨量器也不难,因此教科书对制作方法及过程呈现得比较简单,未做详细介绍,没有显示出可以创新制作及制作中的合作交流,但这些应该是制作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制作雨量器的过程申,学生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3.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尺子;大饮料瓶或其他透明大塑料瓶、浇花用的喷壶。
教师准备:下雨时的录像片段、雨量器、(每组一个)、水、水槽、烧坏、雨量器的构造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下雨是我们经常经历的二种天气现象,大家经历过什么样的下雨天?咱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2.学生回忆并交流,充分汇报。
二、学习新课:探究活动:活动一:认识雨量器。
1.谈话:看来,同学们经历过的下雨天可真不少,老师前段时间录制了一次下雨的场景,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2.师播放正在下雨时的情景,学生观看。
3.谈话:观看了这场雨大家想说点什么?4.学生对雨进行感觉上的描述。
5.谈话:大家从好多方面进行了描述,你有什么闽问题要问吗?6.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雨量大小及”类似的问题。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降水量-呢?”当然,对“降水量”这个词语学生可能不太熟悉,提不出“怎样准确知道降水量这一问题,但只要学生能提出这场雨到底下得有多大?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遭雨下得有多大?”等问题即可。
【2019年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的雨量器》教学设计(
《我的雨量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制作雨量器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3、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尺子、大饮料瓶或其他透明大塑料瓶、浇花用的喷壶。
教师准备:下雨时的录像片断、雨量器(每组一个)、水、水槽、烧杯、雨量器的构造图。
教学过程:(一)谈话直接引入谈话:下雨是我们经常经历的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经历过什么样的下雨天?咱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学生回忆并交流,充分汇报。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认识雨量器。
谈话:看来,同学们经历过的下雨天可真不少,老师前段时间录制了一次下雨的场景,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师播放正在下雨时的情景,学生观看。
谈话:观看了这场雨大家想说点什么?学生对雨进行感觉上的描述。
谈话:大家从好多方面进行了描述,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雨量大小”及类似的问题。
谈话:对呀,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这场雨下得有多大呢?那么,谁能来说一说,这场雨下得到底有多大?如果大家没注意观察,我可以再播放一次录像。
(教师再次播放刚才的录像)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凭经验描述雨量大小。
(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谈话:还是人多智慧多,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应用了很多对比参照描述雨量的大小,但你们认为你们的说法精确吗?学生肯定会认识到自己的说法只是估测,是不精确的,这时教师再继续引导:有没有办法能让我们准确地知道降雨量呢?学生讨论、交流。
最后,引导学生达成共识:使用专门的仪器,把雨量测出来,从而引到对“雨量器”的研究上来。
谈话:看来,用专门的仪器对所下得雨进行测量,这种办法大家认为最好。
用什么仪器?怎样研究?相信大家一定又有了主意,那就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再说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听一听吧。
青岛版科学三上《我的雨量器》备课教案
青岛版科学三上《我的雨量器》备课教案教育背景本备课教案适用于青岛市小学三年级科学课程《我的雨量器》教学备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将会:•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种类;•能够制作自己的雨量器;•学会如何测量和记录降雨量;•了解雨水的用途。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雨量器的作用和种类;•制作雨量器;•测量和记录降雨量;•雨水的用途。
教学准备为了顺利地进行本课的教学,教师需要准备以下物品:•瓶子(250毫升以上),透明的瓶子最好;•塑料尺或铅笔等可以测量长度的工具;•纸和笔;•水。
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雨量器的作用和种类首先,教师要用课件或简单的PPT介绍雨量器的作用和种类。
让学生了解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降雨量的一种仪器,有多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雨量器。
第二步:制作雨量器1.分发材料给学生,指导他们制作雨量器。
2.应用已准备好的水清洗瓶子,确保其表面干净。
3.在瓶子的一侧用永久性标记笔绘制一个水平线,作为标准高度线。
4.在标准高度线下方1cm处,再绘制一个与标准高度线平行的横线,作为雨水累计的水平面。
5.在横线下方,继续绘制几个距离横线等间隔的线。
6.用针、钉或牙签等尖锐物品将几个小孔钻在瓶盖上,以允许雨水流入到瓶里。
7.将瓶子盖好并外放在户外,确保其放好后不出现倾斜等情况,避免误差。
第三步:测量和记录降雨量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每次降雨量。
2.每天早晨,记录员需要首先检查雨量器内的水平线,并根据高度线的高度,在记录表格中记录当天雨水的高度,他们须进行近实时的记录。
3.如果出现连续降雨,记录员需要在测量后的24小时内将水位高度记录下来。
记录表格应该纪录日期、高度和观测员的名字。
学生可以同时使用白板和笔进行实时记录。
第四步:探索雨水的用途1.让学生在小组间分享,讨论有哪些利用雨水的方法和途径。
2.学生可以在白板上画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将笔和纸等书写工具发给同伴,陈述雨水的用途。
最新青岛小学科学三上《21 我的雨量器》word教案
我的雨量器【教材分析】本课是继制作风向仪之后又一节制作观测工具的课。
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制作基础,而制作雨量器也不难,因此教科书对制作方法及过程呈现得比较简单,未做详细介绍,没有显示出可以创新制作及制作中的合作交流,但这些应该是制作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制作雨量器的过程申,学生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3.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尺子;大饮料瓶或其他透明大塑料瓶、浇花用的喷壶。
教师准备:下雨时的录像片段、雨量器、(每组一个)、水、水槽、烧坏、雨量器的构造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下雨是我们经常经历的二种天气现象,大家经历过什么样的下雨天?咱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2.学生回忆并交流,充分汇报。
二、学习新课:探究活动:活动一:认识雨量器。
1.谈话:看来,同学们经历过的下雨天可真不少,老师前段时间录制了一次下雨的场景,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2.师播放正在下雨时的情景,学生观看。
3.谈话:观看了这场雨大家想说点什么?4.学生对雨进行感觉上的描述。
5.谈话:大家从好多方面进行了描述,你有什么闽问题要问吗?6.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雨量大小及”类似的问题。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降水量-呢?”当然,对“降水量”这个词语学生可能不太熟悉,提不出“怎样准确知道降水量这一问题,但只要学生能提出这场雨到底下得有多大?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遭雨下得有多大?”等问题即可。
17. 我的雨量器-青岛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的雨量器-青岛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雨量器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如何使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雨量的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认识。
教学内容雨量器的定义和作用1.环境保护知识答题,引出本课目标;2.讲解雨量器的定义和作用。
自制的雨量器1.老师向学生展示自制的雨量器,并解释器材和用途;2.学生们自行动手制作雨量器;3.学生们现场根据教材给出的做法进行实验,记录下所测得的数据;4.学生们根据数据,填写实验报告。
集体小结老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本节课学习了的内容,概括雨量器的作用和自制的步骤,并强调定期检查和维护自制的雨量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实践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索和互动交流。
教学流程上课准备•纸张、铅笔、尺子、剪刀等教学器材。
•茶杯和水壶。
活动一:课堂讲解1.让学生交流老师先引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交流自己对“雨量器是干什么用的?”的看法。
2.解释雨量器的定义和作用老师向学生解释雨量器的定义和作用。
活动二:自制雨量器1.老师展示自制的雨量器老师向学生展示自制的雨量器,并介绍工具和用途。
2.学生们制作雨量器学生们自己制作雨量器,按照老师的指导和教材的要求制作。
3.使用雨量器测量雨量学生们在户外根据雨量器自带的刻度,记录下所测得的数据,并且记录在笔记本中。
活动三:集体小结1.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次活动,强调雨量器的作用和定期维护的重要性。
2.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学生们用笔记本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下课准备老师帮助学生们放好教具,并安排下次课的学习任务。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们掌握了雨量器的作用、自制的方法以及雨量的测量方法。
此外,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们养成定期检查和维护自制雨量器的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加深了他们对天气变化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我的雨量器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自己研究过程和结果;能根据雨量器的特点,小组合作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思考与操作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愿意合作与交流。
3、科学知识:初步了解降水等级名称及不同等级的判定标准;认识雨量器,简单了解雨量器各部分的结构特点、用途。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降水等级名称及琐等级的判定标准;了解雨量器各部分的结构特点、用途。
教学准备:
大饮料瓶、剪刀、直尺、彩笔、纸条、透明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来描述一下。
学生对天气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单描述。
师:那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回答。
(一般会有学生喜欢下雨。
)
师:看来有不少同学喜欢下雨,老师也喜欢下雨。
老师还知道小明也喜欢下雨,这不他还画了一幅画呢。
(课件出示)画里画的是小明自己,他看到外面的雨说“雨下的真大呀!”。
我们同学觉得这雨下的大吗?
生答。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雨下的大的?
生答。
师:我们同学观察的真仔细,看得出来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不过,这些都是大家观察到的,其实要确定一场雨下得究竟有多大,是有标准的。
(课件出示)我们来看大屏幕,这是一张降雨等级表,在12小时时间范围内,降雨量小于5毫米的为小雨,在5——15毫米之间的为中雨。
生读:15——30毫米之间的为大雨,30——70是暴雨,70——14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140毫米是特大暴雨。
师:在24小时的时间范围内,不同的等级又有不同的标准。
那你们知道气象台的叔叔阿姨是使用什么仪器收集雨水得到具体数据,从而来判断降雨等级的吗?
生答。
师:对,他们有一种专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雨量器。
(板书:雨量器)
学习新课:
活动一:观察雨量器,了解雨量器的组成和特点。
大家见过雨量器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雨量器图片)师:我们先从外面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回答。
(1、有个三角架。
2、是圆柱形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追问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好处?板书:三角支架
师:我们观察了外面,再让我们把它拆开挖掘里面的秘密吧!(课件出示雨量器结构图)
生回答。
(1、上面有一个漏斗。
2、有一个盖。
3、下面有一个瓶子)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并讲述各部分正确的名字,及作用。
同时板书:筒盖、漏斗、储水瓶:上下一样粗。
师总结:这些就是组成雨量器的主要部分。
那么就凭这些我们能判断出一场雨的雨级吗?
生思考。
师:对,其实雨量器还有一个配套的量杯,利用它我们就能测出储水筒中雨水的高度是多少毫米,从而来判断雨级了。
(课件)
活动二:学生自制雨量器。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雨量器的结构特点,如果让你来做一个自己的雨量器,你需要哪些材料?你打算怎么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板书课题:我的雨量器。
小组交流。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设计,每组派一名同学到前面领取自己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准备好你们就可以制作了。
学生制作,老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的雨量器都做完了,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上台来交流一下,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小组代表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追问补充。
(如零刻度为什么不在瓶子底部、刻度的标法。
)
师:雨量器做好了,接下来大家想干什么?由此引出使用雨量器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回答。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在这里,老师也有几点要提醒大家注意。
有的刚才大家已经提到了。
(课件出示)
生齐读。
谈话:我们有了雨量器,又知道了如何使用雨量器,接一来你最想做什么?
生答。
(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用喷壶做人工降雨,让学生用雨量器实际测量一下。
)
活动三:展示作品
将小组作品摆在讲台上,同学之间进行评价,指出存在问题及改正措施。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有什么感受和新的发现。
学生交流。
活动四:拓展延伸
谈话:我想大家一定盼望着下一次的降雨吧,好让我们的雨量器派上用场,但到时可别忘了记录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