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5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通用14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通用14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的相关学问,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与句式,培育归纳整理字词的力量和习惯。
2.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同学初步鉴赏文言文的力量。
3.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课时支配】二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曹孟德有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旧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
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位让我们鄙视不已的人。
二、《左传》介绍《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具体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
由于《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具体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最终鲁哀公二十七年)。
记事比《春秋》具体而详细。
《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大事,同时也较为详细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
以其敏锐的观看力,深刻的熟悉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很多大小历史大事,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
《左传》擅长描写战斗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晰,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经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
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三、介绍故事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
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关心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爱岗敬业的给大伙儿收集的9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探究拓展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
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们来看烛之武退秦师。
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二、第一个人物——郑伯。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
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
(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
(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启发学生思考,找人回答。
明确: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三、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
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
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编辑为大伙儿收集的9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三)情感与态度: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
未能被“早用”,“今急”才被“求”的年过70的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
《烛之武退秦师》共有4个段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2个自然段: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国的虎狼之师。
二、课文赏读(一)朗读3、4段。
(二)3、4段文本分析:说退秦师——迫晋撤兵1、先看结果:原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篇二【学习重点】1、重点词语──若、说、辞、鄙、微、之。
2023最新-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优秀4篇】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优秀4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
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
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4篇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篇一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说教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自动撤离的故事。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
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讲读课文。
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
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因此,我把该文教学重点确定为把握文章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则是对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赏析。
说教法在教法上,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两种教法,一是对于文言文词句方面的知识,采取学生质疑、教师点拨的方法;学生质疑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烛之武退秦师》课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学习《左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掌握若、说、辞等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设计】1、介绍文学文化常识,学生自读自译一课时;2、教师指正译文,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一课时。
【教学过程】布置预习:请学生熟读全文。
第一课时一、《左传》及其背景介绍1、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文献不足,说法不一。
2、体例: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通史。
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
4、内容:以《春秋》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记述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整个春秋时代各国所发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5、地位: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史散文的典范。
二、请学生自读课文,并试图口译全文1、重、难点句子解释: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了。
⑵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⑶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
⑷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不必要灭掉郑以增加邻邦晋的土地呢?⑸假如放弃灭掉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的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短缺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又没有什么害处。
⑹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⑺秦国受损而晋国收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2、请学生试着完成课后第三题,教师指正:(略)三、小结四、布置作业熟记常用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优秀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优秀6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思路设计:本文所记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前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
此前两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曾经大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
郑国在战争中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是晋楚联合围郑的直接原因。
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大夫烛之武奉命,去说服秦穆公撤围。
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秦伯撤走围郑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
最后晋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本文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赞扬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这是一篇古代记叙散文。
这些文章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换,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
学习这样的文章,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
文言散文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反复朗读,悉心体会,要提要勾玄的方法,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化简为繁,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习目标:1、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3、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
别动句和省略句。
4、欣赏烛之武的言说技巧5、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学习难点:烛之武形象、烛之武的言说技巧。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设想:1、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
应该利用文言文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有一种文言文不难学的感觉。
本文故事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
因此在学习中加强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
2、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左传》的内容2、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文章内容。
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教案课件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人物、情节、主题及写作特色。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烛之武的忠诚、智慧、勇敢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了解古代战争史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主题思想。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如何评价烛之武的忠诚、智慧、勇敢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知识。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讲解。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3. 比较阅读:选取类似题材的现代文进行比较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表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形象分析。
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1、问题式。
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探究式。
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
烛之武、邹忌、魏征、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1、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3、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相关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了解《左传》《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解说《春秋》)《左传》《公羊传》《谷粱传》三、推进新课该环节主要是疏通情节,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由学生自主完成。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5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理解并学习烛之武的论辩艺术。
3、学习作者的叙事艺术。
教学重点:1、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清文章的脉络。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烛之武的论辩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性学习法板书安排: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许之示之以弱退晓之以害大智大勇(形象)烛之武说服秦伯动之以利挑之以隙郑国转危为安写作特点:伏笔与照应波澜起伏详略得当一、诵读课文,复习文言知识。
1、泛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注意字音、停顿)3、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纠正读音、停顿)4、教师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进一步熟悉课文。
二、知识点导入昨天,同学们已经跟着我把《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梳理了一遍,上节课我们已经明确学习古文的意义何在,那就是:1、学语言:中国的古代典籍是我们古老文化的载体,要想将我们的文明传承下去,就要更好地读古书,学习古代汉语。
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障碍,常常也是因为不懂其中一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因此,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2、学智慧:当战争一触即发之际,一位老翁竟能以言辞退却敌兵,战争的风云消弭于无形,干戈化为玉帛。
这除了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之外是无法办到的。
这样的智慧应当是我们学习古文的精神精髓。
3、学写作:大家看这篇课文,不足600字的短文,却将战事、人物刻画得如此生动,情节曲折、层次井然,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写作的地方。
那么,明确了这三个学习古文的目的之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春秋时代,去感受古人的风采!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6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一[学习重点]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
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习赏识]《左传》是我国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
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有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
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
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
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
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篇10文本分析:《烛之武退秦师》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章中国古代记叙散文部分,古代记叙散文则或是记叙古代各国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是记叙杰出人物的英雄事迹,文章结构严谨,叙事委婉曲折。
面向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是叙事散文名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提高同学的古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熟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握文章大意。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常识;(教学重点)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教学难点)(二)过程与方法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4、能够学会抓住关键词,概述文章叙事脉络,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5、领略烛之武的才华和品德。
教学层次设计一、导入(2分钟)二、文学常识(8分钟)三、相关史实及背景介绍(15分钟)四、初步感知课文(15分钟)五、作业及五分钟机动时间教学过程一、导入去年红极一时的清宫剧《甄嬛传》同学们看过了吗?在最后一集的时候,已经成为皇帝的四阿哥弘历还是担心自己的皇位,不放心六阿哥。
他当时是怎么跟太后说的,你们还记得吗?对,他用了《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来暗示。
大家知道吗?这篇文章其实来自于《左传》。
这本书记叙了春秋时期大量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
在本文开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基本文学常识。
二、文学常识1、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记叙散文,那么什么是散文(体裁)呢?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文学体载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
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2、中国古代散文可以分为哪几类呢?先秦时期散文主要有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二)诵读法,点拨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1、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难点: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第3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文赏析第3段(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
(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3)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以小组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采取小组回答问题加分的形式)实词: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古今异义词: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烛之武退秦师语文教案优秀5篇
烛之武退秦师语文教案优秀5篇烛之武退秦师语文教案(精选篇1)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
郑国被秦晋包围,危在旦夕,郑国大夫佚之狐力荐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只身前往说服秦伯。
秦伯不仅撤退走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军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全文语言浅显易懂,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是一篇以记述行人辞令为主的散文佳作。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一些了解。
高中文言教学要求比初中要高,一方面要结合课文,根据文言教学的特点,落实文言字词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还要提高鉴赏能力,落实到本课教学就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分析、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的分析,探究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
目标:1、学习文言诵读,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3、学习本文精彩的语言艺术以及起伏跌宕的情节安排。
4、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第一课时一、旧课导入,了解《左传》1、由初中学习过的《曹刿论战》导入,学生回顾,教师补充,并齐诵《曹刿论战》的精彩语句,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复习《左传》常识,教师补充。
《左传》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
因与《公羊传》《谷梁传》均为解说《春秋》而作,故并称“春秋三传”。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
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一(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大意。
2、翻译1-2段,初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互助合作,完成1-2段文言文的翻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知识链接(3分钟)1、简介《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参考。
★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秦晋围郑背景:见《全优设计》“走近文本”预习检测:(10分钟)(一)朗读展示:1、学生自渎: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教师或学生范读:边听边思考各自然段的大意。
3、学生集体朗读。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概述本文的故事。
2、归纳各段段落大意。
(用简洁的短语概括)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学法指导:(2分钟)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力求直译,字字落实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①人名、地名、国名、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②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③补出省略的成分,④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文本探究:(20分钟)1、课题《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是什么意思?2、翻译第一段(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①且贰于楚也②晋军函陵③以其无礼于晋(2)口译第一段:(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3、翻译第二段(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无能为也已③是寡人之过也(2)口译第二段:(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布置作业:把一、二段译文写在作业本上(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翻译3-4段,巩固学习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2)能够把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用法;(3)能够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4)能够领悟文中的道理和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思维导图、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3)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友谊、忠诚、勇敢等品质的重要性;(2)培养爱国情怀,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3)学会关爱他人,尊重差异,培养和谐人际关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2. 把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用法;3. 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2. 文中成语、典故的诠释;3. 对文中道理和哲理的领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2)提示学生关注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中古代文化知识;(2)诠释文中成语、典故;(3)引导学生领悟文中道理和哲理。
5. 实践拓展:(1)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2)组织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2. 收集与《烛之武退秦师》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文中道理和哲理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复述《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文中的重要词语和成语,正确运用到日常表达中。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精选20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人们常用“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来形容那些纵横捭阖的外交家,用“不战而屈人之兵”来形容那些高明的谋略家,这并非溢美之词。
相信大家学习本文将会感受到这种风采。
一、检查课前预习1.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同“供”。
供给。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3)秦伯说。
(说,同“悦”。
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
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字音氾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瑕xiá阙quē秦杞qǐ子逄páng孙3文常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史著作。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他还作了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春秋三传”二、课文探究1.解题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烛之武退秦师》全文。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的意思。
(3)分析并评价烛之武的形象特点和他在故事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从烛之武的形象中,认识到了解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去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烛之武的形象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2. 文中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的意思。
3. 古代文化常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 烛之武的辩论技巧和策略。
3. 学生如何将文中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的意思,分析烛之武的形象特点和他在故事中的作用。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实践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烛之武的智慧和勇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和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掌握关键词语。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烛之武的形象特点和他在故事中的作用。
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支持的论据,对烛之武的辩论技巧和策略进行剖析。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朗读和背诵课文,并对文中一些生僻词语进行解释。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5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重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理解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学习他的自信心、大局意识和过人胆识。
【教学重点】文言知识的积累、游说艺术及人物评价。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与学生一道探讨本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教师板书主要内容)板书内容:背景知识,文学知识,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文言实词、虚词,特殊文言句式),课文朗诵及文意理解,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及对烛之武的评价。
二、听录音范读(两遍),然后自读一遍1、第一遍:注意字音和断句。
2、勾画文中的通假字。
3、学生自读课文一遍,整体感知文意。
三、指导识记文学知识《左传》(见课下注解):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指导学生关注介绍中的关键信息,可适当展开,如“编年体”与“国别体”“纪传体”之比较) 评价:“左氏之传,史之极也。
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四、通假字的掌握1、请学生逐一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厌(餍)。
2、将其总列在教材上方或笔记本上。
五、讲读课文一、二段,强调对关键词语、句式的理解和掌握1、讲读第一段:强调“以”“于”“军”等词语及状语后置句。
明确:此段文字主要揭示背景。
(归纳:大敌当前)2、讲读第二段:⑴学生中较难理解的句子,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⑵结合文句,强调“于”“使”“之”“是”等词及省略句式。
明确:此段文字主要写烛之武奉命出使秦军。
(归纳:临危受命)第二课时一、齐读课文一、二段,小结主要内容,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二、讲读课文三、四两段1、讲读第三段:⑴指导理解文段中的难句。
⑵强调“既”“越”“鄙”“焉”“为”“李”“济”“之”“封”“阙”“以”等词语及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等句式。
明确:此段文字写烛之武游说成功。
(归纳:智退秦师)2、讲读第四段:强调“微”“夫”“因”“敝”“与”“武”“其”等文言词的意义及用法。
明确:此段写结果。
(提示背诵此段内容)三、齐读全文,加强整体感知四、探讨烛之武的说辩艺术,并评价其人物1、说辩艺术:⑴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真心实意地为对方着想。
⑵理由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2、人物评价:自信;有大局意识;有过人胆识。
五、作业布置课后二、三题,做在书上。
第三课时一、文学知识《左传》。
二、字:强调识记通假字及所在的文言语境三、词:实词(含词类活用)、虚词文言实词:1、晋军函陵2、是寡人之过也3、越国以鄙远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5、朝济而夕设版焉6、何厌之有7、既东封郑8、若不阙秦,将焉取之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文言虚词:1、以:⑴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又:“扶苏以数谏故”)⑵敢以烦执事(用,拿。
又“以乱易整,不武”)⑶越国以鄙远(表目的或结果。
又如“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
)⑷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为”连用,把……作为)⑸“何以战”(凭,凭借。
又:“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⑹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2、于:⑴以其无礼于晋(对。
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等)⑵且贰于楚也(词缀。
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译)⑶皆以美于徐公(形容后,引进比较对象,相当于“比”)⑷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⑸赵氏求救于齐(介入对象。
“向”)⑹青取于之蓝,而青于蓝。
(从)3、之:⑴公从之(代词。
佚之狐的建议)⑵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无实义)⑶邻之厚,君之薄也。
(结构助词“的”。
又:“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⑷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⑸送孟浩然之广陵(动词,到……去。
又:“辍耕之垄上。
”)⑹久之,目似瞑,意睱甚。
(音节助词,无实义)4、焉: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⑵焉用亡郑以陪邻?(如何)⑶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又如:且焉置土石)⑷又何间焉?(句末疑问语气。
又“万钟于我何加焉?”)5、而:⑴夜缒而出。
(表修饰。
又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⑵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表承接关系。
又:今急而求子)⑶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并列。
又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⑷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
又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⑸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关系。
并且)四、特殊文言句式1、状语后置句:⑴以其无礼于晋⑵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
2、省略句:⑴辞曰⑵许之⑶夜缒而出3、判断句:⑴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⑵邻之厚,君之薄也4、宾语前置句:⑴夫晋,何厌之有?⑵子何恃而往?五、记诵精美文句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六、教材二、三大题难点处理七、听读材料(可另安排时间)1、广播剧剪辑:《秦晋之好》(10分钟)2、广播剧剪辑:《烛之武退秦师》(11分钟)《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总课时数第节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并把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借助语境来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学习__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参考语文教学参考书鼎尖教案授课方法学讲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无专用教室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一、朗读课文学生诵读指定的片段,看看谁的诵读最能准确表达感情。
诵读时注意句子的整散和长短,内容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对秦伯说的一段话。
二、讨论:分析人物形象1、烛之武人物性格事件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临危受命(义)↓烛之武夜缒而出(勇)秦军乃还智说秦伯(智)↓转危为安----------------------晋亦去之明确: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两方交战,成败难料。
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他的义无反顾的精神展示了其“勇士”性格;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
在揭露了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后,又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最终与郑国结盟。
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
可见,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更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2、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1、课前5分钟演讲2、分析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个别展示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3、郑伯(1)善于纳谏----“公从之”(2)勇于自责------“是寡人之过也”(3)长于言辩-------“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够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具有雄才大略。
三、把握文意拓展阅读问题6、解释成语大意,并用以下成语来概括《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内容。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解说:秦晋联军大兵压境,弱小的郑国孤立无援而危于累卵,正像佚之狐所言“国危矣”。
【从谏如流】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解说:郑伯在国家亡危急存亡的时候,没有开门投降,没有匆忙地发布迎战命令,而是听取佚之狐的建议,与名不见经传的烛之武坦诚相见,以自己的诚意打动烛之武,让他去说服秦伯。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解说:在国家需要自己时,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欣然受命,表现出了顾全大局的精神和面对强敌的大智大勇。
【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解说:秦晋两国虽世代互为婚姻,但是两国之间却貌合神离,尤其是秦伯的狐疑两端,这些都让烛之武看得一清二楚。
【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解说:在了解秦伯具有狂妄自大、利令智昏、动摇不定等心理的前提下,烛之武先向秦伯示弱,满足其虚荣心,解除了他的戒备心理,为自己的成功说服扫除了障碍。
【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解说:烛之武知己知彼,因势利导,以利害关系说动了秦伯。
秦伯的单方面退兵,使秦晋联盟分崩离析,郑国的倒悬之危终于在烛之武一番细针密线的论说中迎刃而解。
四、【小结】在郑国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郑伯从谏如流,委派烛之武去见秦伯。
临危受命的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洞若观火,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终于说退秦师,化险为夷。
五、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
3、分析成语,学会用成语概括文中的内容。
4、将这些成语串成一段话,概括__内容。
课外作业教学小结《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3【设计说明】1、指导思想:⑴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并且应当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
所以,在新课程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
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设疑、答疑,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对文本的解读与知识的落实。
2、主要特点:本篇教学设计,力求准、稳、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将老师的教转化为导,通过情境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探究,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之间形成积极互动的局面,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产生活跃的心理状态和兴奋的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
作为文言文教学,加强诵读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把握人物的重要方法,因此,本篇设计注重诵读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
【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__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1、朗读法。
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
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__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
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