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测试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虽对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不可能消除文化的多样性。
回答1-2题。
A 1、报载,当中国年轻人热衷过“洋节”的时候,韩国要与中国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
因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不要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对其理解正确的有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从不同民族的节日中,能够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唯一表现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B 2、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冲突必然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消失②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③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侵略④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文化的发展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文化一经产生对社会影响久远。
回答3-5题。
C 3、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 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C 4、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立国平天下。
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
文化生活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卷
2014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课时总复习24《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复习教案一.考纲考向概览考点考向定位核心提示(一)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文化纵向的积累这一主线,重点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及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2.从试题类型上看:题型以体现类、启示类和措施类选择题为主。
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主要立足于信息的解读,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及如何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考查以启示类、措施类为主一个态度: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一个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四种形式: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四个因素:影响文化发展的四个因素二.高考复习策略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以“文化纵向的积累”为主线,立足传统文化,主要分析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形式及影响。
立足怎样对待传统文化,主要分析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复习本单元我们必须立足“一般意义上文化的发展过程”这一核心,认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的关系,理解文化传播、传承和创新是三位一体、紧密联系的。
复习本课时,要与第五课的文化继承与创新、第六课的中华文化的传承、第七课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第十课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等知识联系起来。
3.本课时的主线是“文化纵向的积累”,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①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等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②结合传统文化诵读活动等,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③结合我国文化建设的具体事例或建设文化强省、强市等具体材料,认识文化的继承性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等。
考点1:传统文化的继承【主干梳理】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________中的、具有____________的文化。
2018届高三一轮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最新真题)
+ 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影响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形式 共性 传统习俗
①都具有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纽带。 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 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 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解析】 D。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这里面并没有。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 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这也是错的,我们只能在传统元素当中加速了流行元素,但是 并且取代它,因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并不是完全取代,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 去发展。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有音乐,有舞蹈,有声光 电,是可以的。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因为它是我国的一项优 秀历史文化。故选D。考点: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考直击】
(1)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首先,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其次,传统文化延伸到现在,仍然存在于现实中。传统文化渗透
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深远
的影响。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高考直击】
10、(2017全国卷II 20)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 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 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 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 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中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轮总复习试卷及答案: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
《易传》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
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2.“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较大的包容性B.较强的保守性C.相对的稳定性D.鲜明的民族性3.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
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
这启示我们()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4.“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
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字)则是前者的表现。
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会无根基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5.“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③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④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中,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和而不同”思想。
高中政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2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随堂达标验收(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选择题1.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B )①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②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③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文化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发展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①③符合题意,②④错误。
故选B。
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文化自身传承因素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下列属于文化自身传承因素的是( C )①社会制度更替②科学技术③思想运动④教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②③符合题意。
社会制度更替属于政治范畴;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①④不属于影响文化传承的自身因素,排除。
3.传统的拜年方式是登门拜年,有的晚辈还要下跪磕头。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短信拜年作为一种新的形式,更加适应了这个时代。
这一现象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C ) A.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唯一出路C.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D.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解析] 短信拜年继承和发展了拜年的传统文化,说明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C 符合题意;继承是发展的前提,A错误;B中“唯一出路”说法错误,排除;D夸大了科技的作用,排除。
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C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自信,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 3.4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考向一 传统文化的特点、表现 典例 1 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 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 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 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 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 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为文化发展提供技 术支撑
思想运动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促进文化发展
不断解放思想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
教育
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3.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角度
教育的作用
文化与经 济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能够为经济建设培养各 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 力支持
考点分布
影响文化发展 的主要因素
2017·Ⅰ卷T19
2020·Ⅱ卷T20、
文化继承与发 展的关系
2019·Ⅰ卷T40、 2018·Ⅱ卷T20、 2017·Ⅰ卷T40、
2017·Ⅱ卷T20
命题风向
考情分析: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高 考命题的重点。一般结合具体材料,考 查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 化继承与发展的理解。 关注焦点问题:传统文化的传承、全面 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礼”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 时而变,这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特征,A、C、D都不符合题意。
2020年高考政治专题突破精选试题(文化生活)0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上善若水”语出《老子》,“同舟共济”语出《孙子·九地》,2016 年 ,以“上善若水、同舟共济”为主题的 APEC 文艺演出,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智慧,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热情和中国力量。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
材料二:祖庙百年大修,于城市而言,意味着在传承历史,开创未来中迈出的矫健一步;对于市民而言,则意味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一次具体实践。展望未来,祖庙百年大修工程的圆满竣工既是修缮工程的结束,同时更是一个新的开始。当祖庙在城市厚重的史册中翻开新的一页时,今天的佛山人又将以怎样的智慧浓墨书写时代的绚丽诗篇,无疑值得期待。
①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体现
②表明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有相对稳定性
③是把时代精神注入到传统文化之中
④说明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截然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上图四幅邮票以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呈现了中国古代居官汜直、廉洁内律的历史场景。它们所展示的廉政文化,对当今反腐倡廉有积极意义。这表明
①对“孝顺”的判断和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孝顺”的具体内涵应该因时而变
③“孝”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④情感、知识赡养比物质赡养更重要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7.教育部日前出台意见,要求坚决取消毕业前“清考”。所谓“清考”也就是本科学生毕业前补考,很多学校的清考就是大型“放水”现场,让混日子的学生得以轻松过关,取消清考,让学生重视过程,是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这一做法的原因是
人教版政治学业水平过关测试:必修3【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含答案)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普及委员会副主任凌孜指出:对一个民族来说,能够传承的只有文化,经济等只能作为文化传承的手段和支撑。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具有( ) A.阶级性 B.相对稳定性C.继承性 D.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一个民族能够传承文化,积累文化,即文化具有继承性。
答案:C2.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②传统建筑的继承③传统文艺的继承④传统思想的继承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解析: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对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D3.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的是( ) A.传统文艺 B.传统思想C.传统习俗 D.传统建筑解析: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的是传统思想,故B项正确。
答案:B4.“传统是活着的从前,好的传统文化都与时代相吻合,都是有生命力的。
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孝文化,也要注重在现代生活中的适应性传承,使之传承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年轻化。
”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大千对当代孝道做了如上简要的诠释,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继承性 B.民族性C.相对稳定性 D.历史性解析:依据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的含义(既保留着基本特征,又因时而变)可以选出C项。
答案:C5.端午节这一天,不管是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还是旅居国外的华人家庭,都有挂艾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这种现象说明传统文化( )A.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是促进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C.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D.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影响解析:无论居住在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还是旅居在海外,所有华人都属于中华民族,都有同一传统习俗,体现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A项符合题意。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把握两个特征的内涵和指向:相对稳定性民族性内涵不同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侧重点不同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因及要求——为什么、怎么做:(1)原因:A.必要性: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文化创新的文化根基。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任何人都必须面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B.重要性: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②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其作用也有双重性。
传统文化只有因时而变,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否则就会起到消极作用。
③对民族、国家来说,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对个人来说,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要求:①正确态度:分清其精华与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③要在继承发展中不断创新,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3.细化梳理传统文化的作用:(1)从自身和时代两个角度分析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①从传统文化自身看: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2 新人教版必修3
3-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选择题1.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
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来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团圆;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
下列对上述主张的价值判断正确的是(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保持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彻底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答案] C[解析] 在社会发展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故选C。
2.时下有些地方,有些领域很流行向老祖宗讨饭吃。
影视清一色的古代格格、皇帝、皇太子秘史等;书法清一色颜体、柳体等;教育思想清一色孔孟之道。
很多有识之士担忧:中国文化,特别是文艺将何去何从?下列对传统文艺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典型建筑为代表B.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传统文艺的造诣,现代人是很难突破的D.对传统文艺要坚决抛弃[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A、C、D三项表述错误。
3.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许多城市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远景,提炼和培育出了自己的城市精神,如北京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精神,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精神,湖南的“心忧天下、厚德致远、脚踏实地、敢为人先”精神等。
可见,城市精神( )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②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未来③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时代性④根植于各地优秀传统文化之中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许多城市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远景,提炼和培育出自己的城市精神,可见,这些城市精神植根于各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城市精神的提炼和培育是对各地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体现了城市精神的继承性和时代性,也体现了城市精神的区域性特征,故③④正确。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自我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自我检测题(四)时间:45分钟总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1.下面两块牌匾的内涵主要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的(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C.传统思想 D.传统文艺答案 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两块牌匾表达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C 正确。
2.“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土已被拆〞,这是流行的老百姓对盲目进行旧城改造而撤除传统特色建筑行为的感慨。
时下,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不禁使人对乡村古建筑的衰落感到惋惜。
之所以令人惋惜,是因为( )①要重视现代文化的作用,防止文化开展上的守旧主义②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开展④未能清楚认识乡村文化的落后性和外来文化的先进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 C解析“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不禁使人对乡村古建筑的衰落感到惋惜〞强调的是要继承好传统文化,而不是强调文化的开展,故①与题意不符合,排除;④说法错误,乡村文化未必落后,外来文化也未必先进,故排除。
②③正确,故此题答案选C。
3.浙江省实施传统戏剧保护振兴方案,开展濒危剧种守护行动,建立传统戏剧非遗工程保护传承专项资金。
之所以重视保护传统戏曲,是因为( )①传统戏曲表达了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②传统戏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④传统戏曲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答案 A解析②③均是重视保护传统戏曲的原因,入选;中国古代文学表达了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①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错误。
4.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回家过年仍然是不变的选择,他们过年俗,买年货。
即使路途再远,交通再难,但仍然是“年年恐归年年归〞。
这说明( ) A.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B.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C.传统文化对社会开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D.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永恒不变的答案 B解析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人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A错误;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错误;传统文化的内涵会因时而变,D错误。
高中政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人教版必修3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大观园。
上述材料表明()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民族的多样性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是有差异的③文化是民族的④思想理论是最正确的文化形式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思路解析:材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民族文化是存在差异的,正是有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才会有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因此,本题选C。
答案:C2.文化需要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积累。
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我们称之为()A.传统习俗B.传统思想C.传统建筑D.传统文艺思路解析: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我们称之为传统习俗。
因此,本题应当选A。
答案:A3.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稳定性B.历史性C.阶级性D.民族性思路解析: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因此,本题应选D。
答案:D4.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是什么?思路解析: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我们不能因为讲继承而否定发展,也不能因为讲发展而否定继承。
首先要回答你对继承的理解;其次要指出两者的关系;再次要明确态度。
答案:(1)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2)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3)我们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
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
这是因为()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021-2022年高二政治课件及试卷:文化生活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高考考纲展示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考向分析】1、从知识的考察看,试题立足于文化纵向的积累这一主线,重点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及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
2、从试题类型上看,题型以体现类、启示类和措施类选择题为主。
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主要立足于信息的解读,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及如何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启示类、措施类考查为主。
【自主探究】1.重点检查(小组互查,教师抽查)(1)传统文化继承有哪些表现形式?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2)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处理二者关系?(4)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判断正误(1)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2)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 )(3)传统文化是在世代相传中保留下来的,因此,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 )(4)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5)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写出要点;合作讨论,完善要点;点评点拨,总结规律方法)1.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是国人的传统习俗,然而,燃放烟花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可忽视。
对于重大节日是否取消燃放烟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观点二认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会导致空气污染和资源浪费。
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是否应取消燃放烟花爆竹。
(可以任选一种观点论述)1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
高二政治教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后练习一、最佳选择题(每题3分,共72分)1.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它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a.传统习俗 b.传统思想 c.传统道德 d.传统习惯2.下列哪种传统文化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3.下列不属于传统思想范畴的是 a.理论观点 b.学术思想c.道德观点 d.古代文学4.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的,每到这一天,人们会吃棕子、赛龙舟,这说明①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④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身处何方,在过节的时候,中国人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这表明传统文化a.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d.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6.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
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
这是因为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7.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总保留着基本特征。
这说明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 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c. 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 d. 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8.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地媒体有关“国学启蒙班”、“少儿读经(典)热”的报道此起彼伏,仿佛让人感到“复兴传统文化”热浪袭人。
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这种行为不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b.这是对传统文化重视的一种表现c. 这是一种复古主义,在今天不值得提倡 d.有利于文化的创新9. 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 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b.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d. 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10.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①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
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开展练习一、选择题1.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中极重祭祀 ,祭祀死者 ,使生者的品德更高尚。
?论语?里的一句经典即是此义: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这说明〔〕A.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C.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D. 要全面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2.“天人合一 ,顺时而食。
〞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 ,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 ,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 ,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送的时令点心。
这说明〔〕①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③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3.家规是孩子行为培养的根基。
老北京也有很多家规 ,例如:不许吧唧嘴儿;不许叉着腿儿;不许搅菜碟儿;不许筷插碗儿;不许不称长辈您;不许说瞎话儿;未嫁姑娘不许站在窗前往外看……对于这些传统的家规 ,我们应该①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②固守传统 ,独树一帜③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④摒弃传统 ,顺应时代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徽派古村落、古民居是徽文化的“活化石〞。
在长期保护实践中 ,黄山不仅创造了异地搬迁的“潜口模式〞 ,还创造了西递、宏村的整体保护开发和呈坎等原地保护重点维修成片开发等多种模式。
黄山重视保护古村落、古民居是因为〔〕①传统建筑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③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承袭中国传统文化④传统建筑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中国人闹洞房习俗由来已久 ,而如今婚闹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恶俗陋习。
这启示我们 ,对待传统文化 ,应该〔〕A.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B.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C. 推陈出新 ,革除传统D. 各取所需 ,求同存异6.2019年7月8日 ,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中国申遗工程--“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正式通过世界遗产大会的终审 ,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工程。
高中政治每课滚动检测四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新人教版必修3
每课滚动检测(四)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1.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 F )点拨: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 T )3.科技发展必然使先进文化代替落后文化。
( F )点拨:科技发展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科技发展也为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支撑。
4.文化继承等于文化传播。
( F )点拨: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对本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传播主要是侧重于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5.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就是文化的发展。
( F )点拨: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表现为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
但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不一定是文化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只有健康的、先进的新文化取代落后的、腐朽的旧文化才是文化发展。
6.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 F )点拨: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选择题7.安徽省安庆市是黄梅戏的发源地,当地以戏曲为媒,希望通过发展黄梅戏,把海峡两岸及海内外华人的心维系在一起,实现文化为根,统一为上,和谐万邦。
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传统文化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③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C 通过发展黄梅戏把海峡两岸及海内外华人的心维系在一起,最终实现统一,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④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③错误。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测试卷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测试卷一、选择题:1.近年来,平面媒体、电视直播、网站新闻,早已是奥运报道的传统形式,网站视频,甚至微博都已经是一种常态,因为3D、二维码、微信等新技术已加入到奥运转播的大家庭。
形式和介质的多样化,使得奥运会传播的已不只是体育比赛,还包括旅游、文化、历史、地理等,让人如身临其境、触手可及。
这表明( ) A.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生产批量化、规模化、产业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C.大众传媒的发展使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D.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解析:电视、网站、手机、微信等属于大众传媒,故C项符合要求;A、B、D三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C2.电视连续剧《潜伏》以主人公的信仰为主线,将爱情、信仰、情节、明星等影视审美元素成功地糅合在一起,被观众称为“无法按快进键”的电视剧。
这启示我们发展大众文化( )A.必须设法满足大众的各种需要B.要尊重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和多方面的特点C.必须以商业化、娱乐化为准则D.就是发展流行的、时尚的、通俗的文化解析:A项“各种需要”错误;C项“商业化为准则”错误;D项“就是”说法绝对化。
答案:B3.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这说明我国文化市场要( )A.严格规范,整齐划一B.言论自由,顺其自然C.加强管理,正确引导D.全面开放,海纳百川解析:由于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因此我们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故C项符合题意;A项“整齐划一”违背了多元化的方针;B项“顺其自然”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C4.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我国民间美食作为窗口,将美食和历史巧妙地掺绊在一起,通过美食展现历史的醇厚,展现中国人的人生百味。
在对着屏幕咽口水的同时,不难发现,除了烹饪好的美味摆在面前之外,影片中更多的是介绍劳动者如何对食材进行采掘、加工、制作。
自开播后,该片就力压众多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成为同时段全国收视冠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测试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就如同一幅幅图画,无论是拍照、拍电影,都美不胜收。
但是,有一部分中国人却不懂得欣赏、珍惜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知一味盲目崇洋,把祖宗的遗物大拆大毁,而以呆板、粗鲁、古怪、一点也不雅致的高楼大厦来代替。
这一做法 ( )A.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B.是正确的,因为这样有利于发展新文化C.是错误的,因为对传统文化不允许批判 D.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北京四合院是堪称最能体现北京特色的建筑,北京现存大约2000座四合院,其中约600多座已被挂牌保护。
这说明 ( )A.保护古老民族文化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B.北京四合院具有很好的考古价值C.这是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相交融的需要 D.北京四合院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3.关于中国传统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它是在长期历史沉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B.它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应全面继承并运用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 D.它凝结了传统文化的精华4.教育部决定从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
对于京剧进课堂,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有利于全面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B.有利于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D.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5.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与2300万台湾人民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
这说明 ( )①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③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④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6.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
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
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 ( )A. 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7.(2012山东卷)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
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
这说明 ( )A. 每次社会变革,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艺工作者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会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9.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
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
这启示我们 (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10. 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
这说明()A.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B. 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D.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11. 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
这表明科技进步 (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12.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
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 )A. 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13.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化为养料轻松地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作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
这种观点说明()①人们需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②人们需要把传统文化化做养料吸收③人们对待传统文化有不同的观点④人们需要把外来文化化做养料吸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14.第十一届全运会火炬的设计紧紧围绕“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赛事主题,火炬外形借鉴中国传统吉祥物件如意加以提炼,取“如意和谐,吉祥美好”的寓意。
和谐而鲜明的设计,强烈地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的交融,这说明 ( )A.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B.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C.文化发展必须否定传统文化 D.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源泉和动力15.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西欧,中鼓纪末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
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
这段文字说明 ( )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C.生产力推动历史文化的发展 D.社会实践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16.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到北京三十五中看望师生,并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
他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因为 ( )①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③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④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7.(2011高考山东卷20)“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目消费。
关于图7“好图7①民族节目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A.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8.(2011高考天津卷5)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
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
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
这一事迹表明 (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二、非选择题:19.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烟台市提出既要继续发展以海洋文化、民俗文化等为特色的文化,又要积极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并以国际动漫艺术节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动漫产业发展步伐,努力打造国家级动漫创意产业基地。
结合材料,说明烟台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是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的?(10分)20.(2011高考广东卷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
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
(9分)21.(2011高考浙江卷40)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作品制作运用了面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有国际口味。
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10分)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测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9题答案: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②烟台一方面积极开发利用海洋文化、民俗文化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发展动漫产业等新兴文化产业,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20题答案:不恰当的开发、利用会损害传统文化内在的功能和价值;有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扭曲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文化创新;不利于传统文化内蕴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感召力的发扬;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发展先进文化。
21题答案: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平的动漫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身患色彩等方面的创新。
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