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会考复习(二)牛顿运动定律 行星运动 机械能人教版知识精讲

合集下载

高二物理牛顿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物理牛顿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物理牛顿知识点归纳总结牛顿是现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其贡献被广泛应用于力学领域。

在高二物理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重要概念,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这个定律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基础,解释了惯性的概念。

2. 牛顿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它给出了物体运动时的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 = 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指出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彼此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个定律解释了为什么物体在施加力后会有相互作用的反应。

4.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

根据该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呈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即F = G(m1m2/r^2),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5.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净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a ∝ F/m。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会增加其加速度,而增加物体的质量则会减小其加速度。

6. 重力和物体的质量:重力是一种质量引起的引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Fg = mg。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同质量的物体在同一重力场中以相同加速度下落。

7.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物体表面接触时由于摩擦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力成正比。

摩擦力有两种类型: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8. 弹力:弹力是弹簧或其他弹性物体在伸长或压缩时产生的力。

根据胡克定律,弹力的大小与伸长(或压缩)的距离成正比。

在弹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发生振动或弹性形变。

高二选修二物理重点知识点归纳

高二选修二物理重点知识点归纳

高二选修二物理重点知识点归纳一、力学1.牛顿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定义和力的合成)、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平抛运动与斜抛运动:包括空气阻力的考虑,解决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的问题。

3.万有引力定律:介绍引力的概念和计算引力的公式,讲解行星运动的规律。

4.动量和动量守恒:理解动量的定义,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动量问题。

5.动能和功:解释动能和功的定义,计算动能和功的大小。

6.机械能守恒: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和应用。

7.像差和光具:学习球面镜和透镜的光学性质,明白像差的概念和分类。

二、热学1.温度与热量:明确温度的定义,了解热量的流动方式和传递规律。

2.热量传递:包括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传热,学习传热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热力学第一定律: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了解内能、功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4.热力学第二定律:学习热力学第二定律,认识热力学过程的不可逆性和熵增加的概念。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波义耳-马氏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

三、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认识光的传播相对于折射介质的折射规律,解决折射问题。

2.反射与折射: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理解光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3.光的波动理论:了解光的波动理论,解释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4.光的颜色与光谱:学习光的颜色与光谱之间的关系,认识导致光的颜色的因素。

5.光的多层介质:了解光在多层介质中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四、电学1.基本电荷和库仑定律:认识基本电荷的概念和库仑定律,学会计算电荷的大小。

2.静电场与电场力:了解静电场的概念和性质,学习电场力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电容和电容器:理解电容和电容器的概念,学习电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4.电流和电路:理解电流的定义和电流电路中的基本量的关系,学习欧姆定律和基础电路的分析方法。

5.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力:了解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和磁场力的规律,学习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

物理高二会考必背知识点

物理高二会考必背知识点

物理高二会考必背知识点1. 运动学1.1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或变速运动。

其中,匀速运动的速度保持恒定,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变速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用位移-时间曲线表示。

1.2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曲线轨迹上做运动。

其中,圆周运动是一种重要的曲线运动,它有着特殊的运动规律,如轨迹半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力学2.1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包括三个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保持不变,除非有外力作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2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其合力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法则来求解。

合力的方向由其组成力的方向决定,强度由力的矢量代数和来计算。

2.3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被分解成几个力的合力,这些力称为分力。

分解力的过程可以通过三角法或平行四边形法进行。

3. 能量与功3.1 功功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作用,用来量化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物体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之积。

3.2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可以表示为K=1/2 mv²,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3.3 势能势能是物体在某一位置上由于位置、形状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等。

4. 电学4.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物体周围存在电场,电场由电荷产生。

4.2 电流与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它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受到的阻碍,用欧姆定律表示为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高二物理会考复习课件牛顿运动定律

高二物理会考复习课件牛顿运动定律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结构
三、超重与失重
1、视重:若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或用一根绳子吊起,他所 受得到支持力或拉力称为视重.
若物体在这些情况下相对于地球静止,则 N(T)=mg,不超重也不失重。
2、超重与失重:如右图,物在拉力T作用下 沿竖直方向作加速运动,取加速度方向为正, 则有:
找到这个力的施力者,就可以知道反作用力的受力 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同的是大小和性质,而不是作用 效果.
4、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关系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都有“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的特点,极易混淆.可从以 下四个方面将它们加以区别: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对象 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一对平衡力 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
力的性质 性质相同 力的变化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性质不一定相同 不一定同时
一个力的反作用力只 力的效果 有一个,对各物体的
作用效果不可抵消, 不可求合力
一个力的平衡力有可能是 一个,也有可能是几个力 的合力,对同一物体产生 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 消,合力为零
5、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和功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个过程中(同一段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基本单 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取米、千克、秒作基本单位.另外, 若使用厘米·克·秒制,则取厘米、克、秒作为基本单 位.高中物理中,还有电流、温度、物质的量等的单位安 培、开尔文、摩尔也是基本单位.
(2)在力学中,如速度单位(米/秒)、加速度单位 (米/秒2)、力的单位(牛)等均为导出单位.
(3)在物理计算时,将所有的已知量都用同一种单位制 的单位来表示,通过正确应用物理公式,所求量的单位就 一定是这个单位制中的相应单位.一切物理量的单位,都 可以通过公式由基本单位组合而成,我们也可以通过单位 与物理量是否相符,来检查所求结论是否有误。

高二物理会考公式大全总结

高二物理会考公式大全总结

高二物理会考公式大全总结如下: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G。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7.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t。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

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at2/2。

10.向心加速度的关系:a=2ra=v2/ra=42r/T2。

11.力对物体做功的计算式:W=FL。

12.动能定理:W=mvt2/2-mv02/2。

13.重力势能的计算式:Ep=mgh。

14.机械能守恒定律:mgh1+mv12/2=mgh2+mv22/2。

15.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Qq/r2。

16.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

17.电势差的定义式:U=W/q。

18.欧姆定律:I=U/R。

19.电功率的计算:P=UI。

20.焦耳定律:Q=I2Rt。

2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F/IL。

22.安培力的计算式:F=BIL。

23.洛伦兹力的计算式:f=qvb。

2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ф/t。

25.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

最新高二物理必修知识点归纳

最新高二物理必修知识点归纳

最新高二物理必修知识点归纳第一篇:牛顿三定律与受力分析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作用力成正比,与合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对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受力分析:分解力或合成力,运用受力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第二篇:功、能量与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功:力沿着物体运动方向产生的效果,计算公式为功=力×位移×cosθ。

2.功率:功对时间的变化率,计算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3.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动能=1/2mv²。

4.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高度改变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重力势能=mgh。

5.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状改变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弹性势能=1/2kx²。

6.机械能守恒定律:孤立系统中,机械能不变。

第三篇:平抛运动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受重力加速度作用。

2. 抛体的运动方程:水平方向运动方程为x=vt,竖直方向运动方程为y=vt-1/2gt²。

3.抛体的最大高度和水平飞行距离:最大高度的竖直速度为零,水平飞行距离等于水平速度乘以飞行时间。

第四篇:牛顿运动定律与加速度有关的实际问题1.牛顿第二定律的推论:a=F/m。

2.等加速度运动: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位移-时间曲线为抛物线。

3. 匀加速度运动的运动方程:v=at,s=v0t+1/2at²,v²=v0²+2as。

4.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做竖直向上或向下的运动。

第五篇:开普勒定律与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一定律:行星运动轨道是椭圆。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速度相等。

3.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的公转周期T的平方与平均半径R的立方成正比。

4.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河南物理高二会考知识点

河南物理高二会考知识点

河南物理高二会考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质与能量转换关系的科学学科。

对于河南物理高二学生来说,熟练掌握物理知识点是参加会考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河南物理高二会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复习。

第一章:运动规律1.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惯性参照系3. 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加速度的关系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5. 重力与重力加速度第二章:力学1. 动能与势能:动能定理、势能转换、机械能守恒2. 动量与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3.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行星运动、卫星运动第三章:振动与波动1. 机械振动:谐振动、简谐运动、阻尼振动2. 波的传播:机械波、电磁波、波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第四章:能量与动力1. 功、功率与机械效率2. 动力学:功、能、功率和机械效率第五章:电学1. 电流与电阻:欧姆定律、串联与并联2. 电压与电能:电场、电势差、电容器3. 磁场与电磁感应:洛伦兹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第六章:光学1. 光的反射与折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2. 光的波动性质:干涉、衍射、偏振第七章:核与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玻尔模型、电子能级2. 放射性衰变:α衰变、β衰变、半衰期第八章:能源与环境1. 能源转换与利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2. 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可持续发展以上是河南物理高二会考的主要知识点。

学生们可以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复习,特别注意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做题、解析题目等方式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大家考试顺利,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册)重点知识点复习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册)重点知识点复习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册)重点知识点复习梳

本文档旨在梳理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册的重点知识点,在复时为学生提供帮助。

以下是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物理学概述
-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
-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和特点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
-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计算方法
-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第四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 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和应用范围- 能量转化和能量损失的原理
第五章:原子物理
- 原子的结构和组成
-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规律
- 原子核的结构和辐射现象
第六章:电学
- 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概念
- 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计算和表示方法- 电容、电阻和电流的关系
第七章:磁学
- 磁场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 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计算方法
- 磁场中力的作用和电流感应的原理
第八章:光学
- 光的传播和反射的规律
- 线性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 光的色散和干涉现象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册的重点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学生的复有所帮助。

如需详细的内容,请参考教材或相关资料。

高二物理《 牛顿第二定律简单运用》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 牛顿第二定律简单运用》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简单运用》知识点总结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ma
3.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瞬时加速度的技巧
在分析瞬时加速度时应注意两个基本模型的特点:
(1)轻绳、轻杆或接触面——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其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
(2)轻弹簧、轻橡皮绳——两端同时连接(或附着)有物体的弹簧或橡皮绳,特点是形变量大,其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性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变.二、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
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
3.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1.两个关键
(1)两类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
(2)一个“桥梁”——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
2.两种方法
(1)合成法:在物体受力个数2个或3个时,一般采用“合成法”;
(2)正交分解法:若物体的受力个数3个或3个以上时,则采用“正交分解法”。

高二物理十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物理十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物理十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它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位移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置变化量;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加速度则是速度的变化率,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快慢。

第二章:力的作用和受力分析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即使物体发生运动或形状发生变化。

受力分析是研究力的作用及其效果的过程,通过分析受力情况可以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平衡条件。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法则,包括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第二定律说明了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表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四章:功和机械能功是描述力对物体进行作用的量,其大小等于力在运动方向上的投影乘以位移;机械能则是物体由于位置和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的,势能则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有关。

第五章: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一种描述,它等于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冲量是力对物体进行作用的效果,等于力的大小与作用时间的乘积。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当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第六章: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物体在固定半径的圆轨道上运动,它包括线速度、角速度和向心力等概念。

线速度是物体在圆周运动中沿圆周轨道的运动速度;角速度则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绕圆心转过的角度;向心力是使物体保持圆周运动的力,它的方向指向圆心。

第七章: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指物体之间由于质量引起的相互吸引力,它遵循万有引力定律。

根据该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第八章:静电场静电场是由于电荷引起的电场,它遵循库仑定律。

根据库仑定律,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电荷的大小成正比。

高二物理会考必须会的知识点

高二物理会考必须会的知识点

高二物理会考必须会的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掌握物理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高二物理会考必须会的知识点。

1. 力学1.1 牛顿三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2 运动学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走的总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瞬间所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增加的量。

自由落体: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

2. 电学2.1 电荷与电场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是电荷的两种属性,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电场:电荷周围产生的力场区域,描述电荷对周围电荷的力的作用。

2.2 电流与电阻电流: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截面的电量。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阻成正比,电压与电流成正比,电阻与电压成反比。

2.3 电路串联与并联: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流之和等于电源电流。

电功与电功率:电功是电能的转化或消耗,电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3. 光学3.1 光的反射与折射平面镜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3.2 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是光的波动性的重要表现。

4. 热学4.1 温度与热量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指标。

热量:物体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4.2 热传导与传热方式热传导:物体内部热量的传递。

传热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是热的传递方式。

5. 波动与振动5.1 机械波机械波:通过弹性介质传播的波动现象。

波长、频率和波速:波长是相邻两个相位相同的点之间的距离,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波动的次数,波速是波动的传播速度。

5.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声源振动使空气分子振动,形成机械波。

最全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整理

最全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整理
八、磁场:(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安培力的作用;磁场对运动电荷有洛伦兹力的作用)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特斯拉(T),1T=1N/A•m
2、安培力:F=BIL(注:I⊥B){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N),I:电流(A),L:导线长度(m)}
3、洛仑兹力:F=qVB(注V⊥B){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秒末速度(合速度) :
秒末位移(总位移):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anβ=
合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2、 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
角速度:=2πf=2πn单位:rad/s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3、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始终不变,为g
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 ):米(m); 角度( ):弧度(rad); 频率(f):赫兹(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⑦同轴转动,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用皮带(无滑)传动的皮带轮,轮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六、万有引力与航天:
1、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 {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4、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和洛伦兹力 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或磁场方向 ————左力右电磁
九、电磁感应: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安徽省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安徽省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安徽省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和现象的科学,是高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面将对安徽省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一、力与运动1. 力的概念与分类: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等效原理)、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 加速度与力:质量、加速度、力之间的关系是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4. 如何求解力学问题:综合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分析、合力求和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能量与动量1. 动能与功: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计算公式为E=1/2mv^2;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计算公式为W=Fs。

2.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说明了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当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3. 动量与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计算公式为p=mv;冲量是力作用时间的乘积,计算公式为J=FΔt。

4.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一组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三、波动与光学1. 机械波与电磁波: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如声波;电磁波不需要介质传播,如光波。

2. 光学:光的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和偏振等性质与现象的理解与应用。

3. 光的成像:平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的理解与计算。

四、电学1. 电荷与电场: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电场是电荷周围所产生的力场。

2. 电场强度与电势:电场强度描述了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电势是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3. 电流与电阻:电流是带电粒子的流动,计算公式为I=Q/t;电阻是电流受到阻碍的程度,计算公式为R=U/I。

4. 电路与电压: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计算方法;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五、核物理1. 原子核的组成与稳定性: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稳定性与核子数目、中子质子比等因素有关。

2024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4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4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024年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力和运动1. 力和质量:- 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惯性、质量的概念与特性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和应用- 牛顿第三定律与作用-反作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物体的动量、冲量、动量守恒定律3. 加速度和运动的图像法:- 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和位移-时间图像的表示和应用- 匀加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位移-时间和加速度-时间图像- 匀变速圆周运动的规律与应用4. 万有引力和牛顿定律:- 质点在重力场中的运动特性- 万有引力定律和计算方法-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规律与计算- 行星运动和人造卫星的轨道计算二、能量和动量1. 功、能和机械能:- 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功的正负与物体的运动方向- 功的数量和功率的关系-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2. 功与能的转化:- 功率和能量转化的关系- 平衡力和非平衡力对功率的影响- 能量转化的效率和能量损失3. 动量和动量守恒:-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动量守恒定律应用- 爆炸和火箭运动的动量守恒定律应用4. 能量守恒与机械能转化:- 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功的正负与物体的运动方向- 功的数量和功率的关系-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三、波动与光学1. 机械波:- 机械波的传播和性质- 波的分类和波长、频率的关系- 波速和波长的计算方法- 弦上的简谐波和面波的性质与计算- 声波的特性和计算2. 光与光学现象:- 光的传播和性质-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球面镜和薄透镜的成像规律和计算方法-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及其应用- 光的偏振和光电效应的原理与应用四、电磁学1. 静电学:- 电荷的概念和性质- 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 电场的概念和性质- 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计算方法- 均匀带电球壳和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场计算和应用2. 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流强度和电荷的关系- 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和计算- 阻值、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计算和应用- 欧姆定律和功率的计算方法3.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的概念和性质- 磁场线、磁感应强度和磁感应线的规律- 安培定律和洛伦兹力的计算方法- 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中的诺恩定律和楞次定律的应用4. 交直流电和电磁波:- 交流电的特性和计算方法- 电感、电容和阻抗的概念和计算- 电路中的功率和能量转化- 电磁波的传播和性质- 光的电磁波性质和光的颜色以上就是2024年高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二物理会考牛顿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会考牛顿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牛顿定律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1、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力是该变物体速度的原因;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4、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二、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唯一决定;3、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的物理量;三、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数学表达式:a=F合/m;2、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四、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根本区别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高二物理学习方法一、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物理解题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这些信息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题目本身,通过审题而获得;二是来自我们大脑,包括物理的概念、规律、思维方法和已经解过的问题及结论等。

它们贮存在解题者大脑的记忆中,要通过回忆提取出来,这就是“联想”。

解题就是解题者这个信息处理系统与问题的相互作用,也是题目信息与大脑中的贮存信息的相互沟通、相互结合的过程,当我们面对一个物理试题时,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将头脑“记忆库”中的相应知识与题目建立正确的联系,并进一步应用这些知识分析、推理,最后完成解题。

提高物理解题能力的前提是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强化知识间的综合联系。

高二物理人教版知识点

高二物理人教版知识点

高二物理人教版知识点一、力的作用和效果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平动、转动或变形等效果。

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或多个力合力为零的情况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不为零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

其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来简化计算和分析。

1.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

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通过将多个力的长度和方向相连的方法,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对角线则表示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拆解为多个力。

常用的方法有正交分解和平行分解。

正交分解是将力按照垂直和水平方向进行拆分,而平行分解是将力按照平行和垂直于某一方向的方向进行拆分。

三、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其中包括描述物体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

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是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是矢量量,可以是平均速度或瞬时速度。

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也是矢量量。

2. 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保持不变,即速度恒定。

可以通过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为零来描述这种运动。

3. 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增加或减少相等。

可以通过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为常数来描述这种运动。

高二会考必背物理知识点

高二会考必背物理知识点

高二会考必背物理知识点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通过对物质以及能量的研究,揭示了世界的运行规律。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是我们必须牢记和掌握的。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高二会考必背的物理知识点。

一、力学1.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表示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作用力都有相等而反向的反作用力。

2. 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合力的过程,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力学中的重要方法。

4.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沿直线以恒定速度运动。

5. 抛体运动: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包括水平抛体、竖直上抛体和斜抛体。

6.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F = G * (m1 * m2) / r^2,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m1和m2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

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热能的传递方式。

2. 热传递方式:热传递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能守恒定律,它表明在物体内热能转化的总量等于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之和。

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5. 比热容:物体的比热容表示单位质量物体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三、光学1. 光的传播方式: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2. 光的反射定律:光线与物体表面发生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会发生全反射。

4.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使得通过它的光线会聚,凹透镜使得通过它的光线发散。

5. 球面反射和球面折射:光线通过球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需要根据球面的半径和入射角来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会考复习(二)牛顿运动定律 行星运动 机械能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会考复习(二)牛顿运动定律 行星运动 机械能二. 知识要点: (一)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 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ma F =∑。

(二)万有引力定律 1. 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1)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其表达式为:k TR =23,其中R 是椭圆的轨道的半长轴,T 是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2. 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

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公式:221rm m GF =。

其中2111067.6m N G ⋅⨯=-2/kg ,称为万有引力恒量。

(3)注意:严格来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物体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大小时,公式也近似适用,但此时它们间距离r 应为两物体质心间距离。

3. 引力常量的测定: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4. 物体的重力随离地面高度h 的变化情况:物体的重力近似为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即近似等于G2)(h R Mm+,可见物体重力随h 的增大而减少。

5. 重力加速度g 随离地面高度h 的变化情况:==mFg 2)(h R M G+,可见g 随h 增大而减少。

(三)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1. 求天体质量M 、密度ρ的方法;通过观测天体卫星运动的周期T 、轨道半径r ,把卫星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向心力来源于万有引力得:r T m rMm G 22)2(π=。

∴ 2324GT r M π=。

如果知天体的半径R 可得天体的体积为3/43R V π=。

∴ 32332323)34/(4/RGT r R GT r V M πππρ===(如果卫星在天体表面运行,R r =,23GTπρ=)。

2. 研究天体运动情况的一般方法:把天体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于万有引力,即:r f m r T m r m r mv rMm G 22222)2()2(ππω====。

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公式进行分析,必要时还可用到物体在天体表面时受到的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即:mg R MmG=2。

3. 海王星及冥王星的发现:(见课本)(四)人造卫星、宇宙速度1.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s km /9.7。

是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推导(1):当卫星在地球附近运行时,地r r ≈,由地地r v m r Mm G 22=得==地r GM v 62411104.61098.51067.6⨯⨯⨯⨯-)/(109.73s m ⨯= 推导(2):当卫星在地球附近运行时,mg F =引,地r r ≈。

由地r v m mg 2=得6104.68.9⨯⨯==地gr v ⨯=9.7)/(103s m 。

2.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s km /2.11,使物体可以挣脱地球吸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或飞到其他行星上去)的最小发射速度。

3.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s ,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的最小发射速度。

4. 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1)由r v m rMm G 22==得:r GM v =即rv 1∝;(r 越大v 越小) 可见第一宇宙速度也可以说成是卫星环绕地球的最大速度。

(2)由r m r Mm G22ω=得:3r GM =ω即31r ∝ω;(r 越大ω越小)(3)由r T m r Mm G 22)2(π=得:GM r T 324π=即3r T ∝。

(r 越大T 越大)5. 地球同步卫星:运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24h ),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均在赤道平面内,且轨道半径和环绕速度均相同。

推导:由r T m r Mm G 22)2(π=得:3224πGMTr =。

∵ T 恒定,∴ r 恒定。

(五)功1. 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 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在力方向发生的位移。

3. 功的计算公式:(1)F 和s 同方向情况:W=Fs 。

(2)F 和s 不同方向的情况:θcos Fs W =。

(θ为F 与s 的夹角) 4. 功的单位:焦耳(牛·米),符号J (N ·m )5. 功的正负判定方法:功是表示力对空间积累效果的物理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功的正负既不是描述方向也不是描述大小而有另外意义。

(1)当︒<≤900θ时,1cos 0≤<θ,W 为正值,力对物体做正功,力对物体的运动起推动作用。

(2)当︒=90θ时,0cos =θ,W=0,力对物体不做功,力对物体的运动既不推动也不阻碍。

(3)当︒≤<︒18090θ时,0cos 1<≤-θ,W 为负值,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力F 做功,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6. 在曲线运动中,功的正负判定方法:看力F 与速度v 的夹角θ。

7. 注意:讲“功”,一定要指明是哪个力对那个物体的功,功是标量。

8. 恒力做功的求法:θcos s F W ⋅=中的F 是恒力,求恒力所做的功只要找出F 、s 、θ即可。

9. 合力做功(总功)的求法:一种方法是先求出合力再用θcos s F W 合总=求总功,另一种方法是ΛΛ++=21W W W 总即总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这两种方法都要求先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后一种方法还要求把各个功的正负号代入运算。

10. 一些变力(指大小不变,方向改变,如滑动摩擦阻力,空气阻力),在物体做曲线运动或往复运动过程中,这些力虽然方向变,但每时每刻与速度反向,此时可化成恒力做功,方法是分段考虑,然后求和。

(六)功率1. 功率的概念: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功率。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

单位是瓦(W )。

2. 功率的计算方法(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求法)。

tWP =是平均功率,对功率v F P ⋅=,当v 为平均速度时,P 为平均功率,当v 为瞬时速度时,P 为瞬时功率,因此求功率时要分清是求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

对于力F 与速度v 不在同一直线时,不能直接用v F P ⋅=而应用θcos v F P ⋅=。

3. 机械额定功率概念:机械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最大功率。

4. 机车以恒定功率起动情况:P 一定,v 变大,F 变小,a 变小,当a=0时,v 不变,机车匀速运动,这时阻f F =,而阻额f P v m =为机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5. 机车以加速度a 匀加速起动情况:a 一定,F 也一定,P 随v 增大而增大,当P达到额P 后,F 、a 不能维持,开始减小,但速度还要增大,直到0=a ,v 达最大阻额f P v m =。

(七)动能,动能定理1. 能的概念:粗浅地说,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界做功,我们就说物体具有能量。

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2. 功和能的关系:各种不同形式的能可通过做功来转化,能转化的多少通过功来量度,即功是能转化的量度。

注意:功是过程量,能量是状态量。

3.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4. 动能表达式:221mv E k =。

5. 注意:动能是状态量,只与运动物体的质量以及速率有关,而与其运动方向无关,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单位是焦耳(J )。

6. 动能与动量的联系:∵ 2/2mv E K =和mv P =,∴ K mE P 22= (注意:动量是矢量,两个矢量相同,必须要大小、方向相同)。

7. 动能定理的推导:设物体质量为m ,初速度为1v ,在与运动方向同向的恒定合外力F 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 ,速度增加到2v 。

由ma F =和as v v 22122=-联立解得:21222121mv mv Fs -=。

8. 动能定理公式:初末k k k E E E W -=∆=。

注意:W 为外力做功的代数和,k E ∆是物体动能的增量;k E ∆为正值时,说明物体动能增加,k E ∆为负值时,说明物体动能减少,涉及质点的位移与速度关系问题时,可优先考虑应用动能定理。

9. 应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题的一般步聚: (1)确定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2)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明确各个力是否做功,是正功还是负功;(3)明确起始状态和终了状态的动能(可分段、亦可对整个运动过程)。

(4)用12k k k E E E W -=∆=总列方程求解。

(八)重力势能1. 重力势能的概念:受重力作用的物体具有与它的高度有关的能称为重力势能。

2. 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能量,其数值mgh E p =与参考面的选择有关,式中的h 是物体重心到参考面的高度,当物体在参考面之上时,p E 为正值,当物体在参考面之下时,P E 为负值。

一般可选地面或某物体系中的最低点为零势能参考点。

物体在两位置间的势能差与参考面的选择无关。

注意:势能的正、负可用来表示大小。

3.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大。

4. 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移动路径无关,只跟物体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有关。

21mgh mgh W C -=。

物体下降时,mgh W C =。

物体上升时mgh Wc -=;物体高度不变时,0=C W 。

5. 弹性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与它的形变量有关的势能称为弹性势能。

(九)机械能守恒定律1. 机械能E 的概念: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机械能。

即P k E E E +=。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1)推导:① 定性推导:物体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运动过程中,只是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系统在只有系统内相互作用弹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是动能和系统内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② 定量推导:(见选修课本)(2)内容: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只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或者说在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