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两次工业革命对比简表

合集下载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
③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事件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重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
电力的广泛运用
发明家
哈格里夫斯、瓦特、
富尔顿、史蒂芬孙
贝尔、马可尼、卡尔·本茨、莱特兄弟、爱迪生
科技成果
珍妮纺纱机、蒸汽机、
汽船、火车
电话、无线电报、汽车、
飞机、电灯
交通工具
汽船、火车
汽车、飞机、
动力
蒸汽机
内燃机

电力、石油
发展快国家
英国
美、德
意义
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对中国影响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相同点
①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都推动了社会进步
③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⑤两次工业革命中国都无从受益。
不同点
①第一次首先发生在英国,后波及到其他国家;第二次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范围广。
②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基本上都是基层的手工业者,与科学技术联系不紧密。第二次的发明者大多是科学家,科学起了推动作用,第二次成就更突出。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表(详细版)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表(详细版)
★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原料。
★殖民掠夺、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
★手工场时期积累了技术。
【表现】
★电的广泛使用,电灯、电话、发电机、电车的出现。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与使用。
★化学工业、钢铁工业、通讯行业等等。


★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英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资本主义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
相同点
★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
★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进入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产生了新的组织方式——工厂。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阶级的形成。
★推动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加速了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与殖民掠夺。
★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确立。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
★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重大变化,
重化工业取代了轻棉纺织业,成为
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对中国的影响
★欧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与商品销售市场。
★列强入侵,迫使清政府探求救国之路(洋务运动)。
★列强入侵,外商企业在中国建立,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引起了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高中历史厘清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高中历史厘清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高中历史厘清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含义: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中、社会领域中都引起根本性变化。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前提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其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②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资本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扩大(直接和必要条件)三、工业革命的进程1、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问世2、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动力革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2)交通运输的发展:美国人富尔顿——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4、工业革命的拓展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等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主要发明:领域发明国别发明人新兴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英国哈格里夫斯动力革新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交通运输工具汽船美国富尔顿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四、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工具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提高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注意:生产工具的变革是指从手工工具到珍妮机再到蒸汽机。

2、生产手段、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1)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制度出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3)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发展。

(4)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革①新的阶级关系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

特点: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各地 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地位: 英国成为“世界 工厂”,在世界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第一、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世界联系日趋紧密,初步成为一个整体。
第三、西方列强借工业革命的优势,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 掠夺,给这些地区造成更大的灾难。同时,也使这 些地区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
——《共产党宣言》
请概括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 直接原因:
18世纪以来,英国的海外市场 需求不断扩大,要求人们改革 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
重大发明
瓦 特
影响: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 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大大推 动了机器的发明与使用,带来 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 城市之母。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机 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 试航成功。
感受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
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
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
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遍布东印度群
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 点?从中看出当时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
第二、世界联系更加紧密,20世纪初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第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变成殖民 地或半殖民地。
第四、新的生产方法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如标准化生产方 法和流水线生产方法。
第五、列强争夺世界的斗争更加激烈,后来引发第一次世界 大战。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或“技术 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是资本主义 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 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 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帝国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战争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

具体原因:两大对立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扩军备战。

﹡战争的根本目的: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①三国同盟:德国(核心)、意大利、奥匈帝国;②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俄国。

5、形成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二、大战的爆发﹡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概况:①1914年8月,日本加入协约国作战;②1915年3月,意大利宣布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③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④1917年8月,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⑤1917年11月,俄国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空前的灾难(坦克是一战中英国使用的新式武器)(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伤亡人数更多。

﹡战争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历史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性质: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特点:首次世界大战,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十分残酷。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A、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极大损失和破坏。

B、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欧洲衰落,美日崛起。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D、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E、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整体化进程。

五、一战期间,在中国发生的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答:①日本怂恿中国政府对德宣战,出兵山东,抢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并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②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③新文化运动兴起,并最终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

初三历史两次工业革命对比

初三历史两次工业革命对比

时 间 背景 条件 主要 成就 特点
影响
1、生产力迅猛发展; 2、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 3、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 期; 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格局发生改变
二、迁移和运用:两次工业革命背景条件比较
次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开始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 的确立; 2、资本-海外贸易、奴 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3、劳动力-圈地运动; 4、技术-国外市场不断 扩大; 5、市场-先后打败西、 荷、法,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第二次 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开始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 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 破性进展; 3、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 民地的掠夺; 4、市场-德、意、日等国的 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世界市 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 的需求
第二次 工业革命
1、生产力迅猛发展; 2、社会关系:垄断与垄 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 3、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 分世界,殖民侵略进入以 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 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比格 局发生改变。
影响
二、迁移和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两次工业革命有何联系与区别?
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实例
英国曼彻斯特、伯明翰地区 德国鲁尔工业、英国中部工 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原苏联的欧洲部分工业区域
单项选择题
1、读图判断,与第 一次工业革命无关 的是:( C)
A
B
C
D
谢谢
时 间 背景 条件 主要 成就
特点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表格)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表格)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含义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这场在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叫做工业革命(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又叫蒸汽革命,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及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也叫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

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发源地英国①(原因)棉纺织部门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兴起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瓦特——英)电力革命——电气时代重大发明1、瓦特的新型蒸汽机2、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1、电动机—格拉姆(比利时)18702、电话—贝尔(美国)18763、电灯—爱迪生(美国)1879“发明大王”4、汽车:本茨(德)1885 戴姆勒(德)1886福特(美)20世纪初“汽车大王”莱特兄弟(美)1900~1902影响1、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飞跃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工业化出现,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3、资本主义开始超越东方并逐渐统治世界4、社会关系发生变化,产生了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5、城市化开始,出现贫富分化,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1、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英国2、生产力取得了又一次的飞跃,人类进入电气时代3、率先发展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4、亚非拉国家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开展了自救的改革,和民族独立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实力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国家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注重科技创新,重视人才关于世界整体趋势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走向整体2、20世纪初(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或工业革命完成后)整体世界最终形成备注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进行的原因: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的生产。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中国仍处于清朝封建统治之下,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又一次错过机遇
1、电气时代,以重工业为主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德国3、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4、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影响
①造了巨大的生产力②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③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④消极影响,带来环境问题
道理启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
1、国家: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同时注意保护环境
2、个人:要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
2、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如洋务运动),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对中国发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掀起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中国错过的原因
中国受到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排斥先进科技和生产方式
重要发明
1、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2、1783年瓦特改良蒸汽机3、1807年美国富尔顿发明汽船4、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1、1879年美国爱迪生发明电灯2、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发明汽车3、1913年美亨利·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4、191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特点
1、蒸汽时代,以轻工业为主2、首先发生在英国,后扩展到欧美3、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19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开始-----20世纪初背景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2、资金和原料: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3、劳动力:圈地运动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经验;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专利制度的设立5、市场:海外市场日益扩大使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商品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2、资金和原料: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3、劳动力: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4、技术: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为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并且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去奠定了基础5、市场:美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发源地英国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主要成就1、开始:棉纺织;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3、交通工具:汽船(美富尔顿)蒸汽机车(英史蒂芬孙)1、电力的广泛应用2、动力: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3、交通工具:汽车、飞机4、化学工业的发展5、钢铁工业的进步特点1、生产经验总结(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许多发明成就都出自英国,一枝独秀3、以轻工业为主导1、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2、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3、以重工业为主导能源煤石油影响1、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生产力: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3、经济结构:推动工业化进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增加4、思想:自由主义(自由发展、贸易、竞争亚当斯密《国富论》)、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5、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贫富分化、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6、社会关系: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人运动兴起7、世界市场:初步形成8、世界格局:东方从属于西方9、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上: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渐沦为两半社会(2)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渐瓦解,近代民族工业产生(3)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主张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4)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2、生产组织形式: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生产结构:重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4、世界市场:最终形成5、世界格局: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爆发)6、工人运动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发展,产生列宁主义7、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上:侵略---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成为了两半社会;反抗:中国人民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农民阶级发动了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和黄金时期(3)思想上: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侵略方式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相同点(1)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都推动社会发展变化。

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简表

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简表
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飞机等工业兴起,钢铁工业得以技术改进;开始由轻工业转化为以重工业为主导,欧美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
工业布局
工厂由分散走向集中
世界工业带和工业城市群形成
工业生产组织形式
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中小企业占多数,规模小
大企业时代到来,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日趋国际化,工厂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增强,形成垄断组织




工业化进程
进入工业时代
欧美主要国家完成工业化
生产力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经济格局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权
欧美其他工业国崛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思想
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
城市进程
工业城市兴起
城市进程加快,大和规模
直接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
劳动力
英国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削弱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自然科学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大大提高
社会环境
英国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国际环境相对稳定




工业动力
蒸汽动力代替自然力
电力和内燃机动力代替蒸汽动力
动力机器
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工业结构
纺织、机器制造、铁路运输、煤炭、钢铁等工业兴起;各国以轻工业为主导,促进工业化进程
资本主义制度
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即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矛盾加剧,导致战争。
自然环境日益险恶。




①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启动。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着开始。
②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
③动力:瓦特改进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发明。
电机的发明和运用
钢铁冶炼技术发展,钢材现。


生产力:英国拥有“世界工厂”称谓,促进欧美国家迈入工业化道路
社会经济形态:从农业社会跨入工业社会。
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不断扩大。
阶级关系:形成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化趋势与生活节奏加快、生活质量总体提高。
消极影响:工业社会时代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问题。
为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更加进步的社会文明。
两次工业革命简表
名称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含义
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阶段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阶段的一次飞跃,也是人类历史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关系的革命
依靠科技的新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一个新时期。
标志
蒸汽时代
电力时代





①君主专制政府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②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驱动力;
③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④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积累了资本;
⑤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提供了技术条件.
欧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基本完成,证据相对稳定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美主要国家实现了初步工业化,积累了资本。

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简表

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简表
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简表
比较内容
开始时间 理论基础 标志发明 第一次 工业革命 18 世纪 60 年代 牛顿力学 第二次 电力革命 19 世纪 70 年代 电磁学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爱因斯坦相对论 原子能、计算机、空间 技术的广泛应用 美国 信息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 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使用 英国 蒸汽时代 美国、德国 电气时代
兴起国家 时代特征
兴起国家 时代特征
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简表
比较内容
开始时间 理论基础 标志发明 第一次 工业革命 18 世纪 60 年代 牛顿力学 第二次 电力革命 19 世纪 70 年代电磁学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爱因斯坦相对论 原子能、计算机、空间 技术的广泛应用 美国 信息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 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使用 英国 蒸汽时代 美国、德国 电气时代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表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表
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发电机、电动机、发明电灯)——最主要特征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内燃机驱动的汽车、飞机)
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开始部门
纺织业(轻工业)
电力(重工业)
领先国家(发生时空)
英国(首发英国然后向其他国家扩展)
美国、德国(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
发明者(主要身份)
工匠、技师
科技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动力
@
蒸汽动力(改良的蒸汽机)
能源

交通工具
Hale Waihona Puke 火车、汽船(轮船)新兴工业部门
机器制造业、采煤业、纺织业、冶金等
.
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
进入的时代(实质)
蒸汽时代(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主要经济侵略方式
以商品输出为主
世界市场
2.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3.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4.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主要成就
棉纺织:哈格里夫斯的标志工业革命开始;
标志性成果:瓦特改良(1785年 )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

交通运输:1807年(美,富尔顿);1814年(英、史蒂芬孙)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表》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
世纪年代——世纪年代
世纪年代——世纪末世纪初
背景条件(出现原因分析)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历史上的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历史上的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以 棉 纺 织 等 轻 工 业 为 以重工业,电力,通讯 主 等领域为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迁移和运用: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比较
次第
第一次工业革命
项目
第二次 工业革 第三次工业革命 命
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生产力迅猛发 1生产力迅猛发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力,资本主义制度的 展; 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 巩固与广泛建立; 巩固与广泛建立; 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的手段改变; 社会关系: 2社会关系:垄 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2社会结构发生重大 社会结构发生重大 断与垄断组织形成,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 断与垄断组织形成,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 变革, 变革,社会日益分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为两大对立阶级; 为两大对立阶级; 进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进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3经济结构发生重大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 3帝国主义列强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 生活发生变革; 变化,开始了城市化 变化, 加紧瓜分世界,殖 生活发生变革; 加紧瓜分世界, 进程; 进程; 民侵略进入以资本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 推动了国际经济格 的调整--扩大了发 -- 4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 输出为主的时期; 局的调整--扩大了发 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输出为主的时期; 东方从属于西方; 东方从属于西方; 4政治经济发展 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 家的经济差距. 的不平衡加剧, 的不平衡加剧,世 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 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界力量对比格局发 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 界力量对比格局发 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 起来, 起来,殖民侵略进入 又是挑战. 又是挑战. 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生改变. 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生改变.

三次工业革命

三次工业革命

影 1、是一次技术革命,极大地提 1、对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 响 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 力,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 发展; 义各国统治基础,自由资本 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 2.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 主义发展起来; 现工业化,人类社会进入电气 结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 2、社会结构(阶级结构)的变 时代; 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 革: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工业 2、对社会关系:形成垄断组织, 生变革;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 3.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 3、城市化进程开始,生活方式 益的代表者,资本主义进入帝 发展; 和价值观变化; 国主义阶段; 4.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4、世界格局变化:密切世界各 3、对世界格局:资本主义各国加 5.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地之间的联系,确立资产阶 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 6.社会思想发展:可持续发展观 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 系最终形成,东西方联系更密 和科学发展观形成。 于西方;客观上传播先进的 切但差距拉大。 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对 1、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 1、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 中 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 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国 半封建社会。 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2、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 的 2、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先进的 半封建社会。 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 影 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 果累累。 响 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对 工 业 布 局 的 影 响 能 源 利 用 经 济 结 构 背 景 相 同 点 影 响 相 同 点 对 策 由于蒸汽动力代替水力, 工业布 局开始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 在 煤铁产地和交通方便地区形成 工业区, 工业布局由分散趋向集 中,由河流峡谷走近煤炭产地。 “煤铁复合型” 工业布局方式出 现。 如英国曼彻斯特、 伯明翰地 区。 煤 由于内燃机、电力的广泛应用,生 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垄断, 工业布局进入高度集中的阶段。大 部分企业仍然属于“煤铁复合型” 工业布局。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 业地带,如德国鲁尔工业、英国中 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微电子技术、 核电技术、 超高压 输电技术的应用, 工业布局进一 步摆脱能源和地域限制, 由集中 趋向分散, 形成新工业区, 出现 临空型工业布局。 美国西部、 南 部电子工业, 宇航等智力密集型 工业,如硅谷、日本九州岛、英 国苏格兰、 德国慕尼黑的电子宇 航工业。 核能、太阳能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整合【易记】一览表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整合【易记】一览表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
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
在英国确立
欧美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条件
资金、市场、劳动力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内容
自然科学
科学与技术尚
未真正结合
科学与技术结合紧密
动力
蒸汽动力代替自然力
电力和内燃机
代替蒸汽动力
影响
产业结构
轻纺工业为场
垄断组织兴起
经济格局
英国成为世界工
厂,建立经济霸权
欧美多个工业国崛起
殖民活动
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抢占市场、资本
输出、瓜分世界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整合【易记】一览表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新人教版必修2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PPT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PPT

D、感性认识有利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 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完成双重使命 ;一个是 破坏性的使命,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
所谓“破坏性使命”是指资本主义的侵略 掠夺破坏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原有经济制 度和政治制度.即消灭了旧的社会.
思考: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破坏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命” 表现在哪些方面?
政治 经济 思想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
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输出资本,中国 的自然经进一步瓦解.
传统教育思想不再适应时代发展, 科举制度被废除.
所谓“建设性使命”是指客观上资本主义国家 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 产方式,为建立西方式的社会奠定基础.
思维延伸:第二工业革命中国影响及中国反应。
⑴对中国影响:
⑵中国的反应: ①实业救国,民族资义的初步发展。 ②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
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提示:(1)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政:中国开始沦为双半社会,开始成为西方资义 经济的附庸。 ②经:中国的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近代工业产生。 ③思: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1、此时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形成时期.民族资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 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符合资本主义 发展的政治制度.
2、进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颁布了一系 列措施以采用工业革命的成果.
3、列强不愿意中国强大,因而没把先进技术
设备引入中国,反而通过战争和资本输出
在中国继续掠夺.
4、由于资产阶级自身软弱,维新变法和辛亥 革命先后失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性质一直未能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 果也就不可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得到应用.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部平衡加剧
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实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电气化到自动化智能化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网络信息时代
发明家
瓦特、斯蒂芬森、科尔特
本茨、戴姆勒、爱迪生、莱特兄弟
主要发明(成果)
(最重要发明:蒸汽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发明汽船
斯蒂芬孙发明火车
最重要发明:电机、内燃机
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报等,
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
共同影响
1、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都改变了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我国的对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国家主权独立是发展经济、科技的必要前提;认清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经济、科技的保证;要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方针政策。
三次
比较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电力革命)
第三次(新的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下半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盛行
凯恩斯主义出现
社会关系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主要影响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专题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自主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结构及世界格局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如直接把人类带入工业文明社会、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恶化自然和人类环境等。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革命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中期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家有些国家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等标志成就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动力机械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工业动力工业部门科技含量蒸汽动力代替自然力集中在轻工业部门电力内燃机动力集中在重工业部门发明者多为工匠成果大多数来源于经发明者多为科学家与工程师自然科学新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发展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了技术进步最重要推动力经济组织经济思想社会关系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自由主义盛行垄断组织出现进入大企业时代凯恩斯主义出现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业无产阶级主要影响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不同点: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中期)
革命进程
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国家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标志成就
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
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等
动力机械
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 Nhomakorabea工业动力
蒸汽动力代替自然力
电力、内燃机动力
工业部门
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科技含量
发明者多为工匠,成果大多数来源于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发明者多为科学家与工程师,自然科学新发展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了技术进步最重要推动力
经济组织
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
垄断组织出现,进入大企业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