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
学前卫生学全部ppt课件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科学的卫生保健措施,保障儿童 身体健康,促进心理发展。
提高儿童生命质量
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
健康的儿童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 有用之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贡 献。
通过预防疾病和提供优质的卫生保健 服务,提高儿童生命质量。
CHAPTER 02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与特点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家庭应关注儿童心理发展,增强其自信心、社交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
社区在儿童健康促进中的功能和服务项目
1 2 3
提供儿童保健服务
社区应承担儿童保健工作,包括定期体格检查、 预防接种、生长发育监测等,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
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
社区应组织针对家长和儿童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 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健康素养 。
动作与运动技能发展
评估学前儿童动作协调性和运 动技能的发展水平,包括粗大 动R 03
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
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
蛋白质
构成和修复组织、调节生理功能、供给能 量。食物来源包括肉类、蛋类、奶类、豆 类等。
矿物质
构成骨骼和牙齿、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食 物来源包括奶类、豆类、绿叶蔬菜等。
CHAPTER 05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任务与目标
任务
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儿童全面发 展。
目标
建立健全卫生保健制度,提高卫生保 健工作质量,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内容
包括儿童健康检查、疾病预防与控制、营养与膳食管理、环境卫生与消毒、心 理健康与行为指导等方面。
学前卫生学
1.晨检: 一看:一般情况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二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三问:询问家长儿童回家后的状况,包括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有无发烧等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晨检记录:晨检后,保健医需将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下来,并与当班教师一起关注当日幼儿情况,如有异常情况,保健医进行临床诊断决定入园或去医院诊治。
2.幼儿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外层骨膜较厚,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称为“青枝骨折”。
3.学前儿童骨骼发育的特点:(1)幼儿的骨骼富于弹性,容易变形。
青枝骨折:由于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
小儿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
(2)幼儿骨膜较厚,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有益于骨的生长和愈合。
(3)幼儿5岁前骨髓全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4)幼儿的骨骼处在骨化过程中。
(5)幼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的伸展及活动范围大于成人,但牢固性差,容易发生脱臼。
4.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学前运动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骨组织的不断骨化;骨富于弹性,易变性;关节、韧带较松弛;肌肉力量差,易疲劳。
(书上)5.新生儿的体重平均为三千克,身高为50厘米,体重公式(2到10岁):体重(千克)=年龄×2+8;身高=(年龄×5)+75 影响儿童体格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营养,锻炼,疾病,生活习惯等6.正常的呼吸次数,根据年龄不同,呼吸的次数也不同。
一般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新生儿每分钟44—40次;6个月—1岁每分钟35—30次;1—3岁每分钟30—25次;4—7岁每分钟25—20次;8—14岁每分钟20—16次,接近成人呼吸次数。
若运动和情绪激动可使呼吸暂时加快,休息或睡眠时呼吸恢复正常。
7.新生儿每分钟心跳次数为140次左右,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约40次8.新生儿的护理1)注意保暖,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差,应注意体温的过高和过低2)保护皮肤,新生儿的皮肤细薄柔软,很容易受伤感染,洗澡水的温度在37到38度最好;3)保护脐带;4)防止感染,有亲友来探望,切忌亲吻新生儿;5)母乳喂养,吃初乳,有利消化,有利增强抵抗力,增进母子感情(初乳是指出生4天以内分泌的乳汁)6)注意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如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2到3天出现黄疸,皮肤,巩膜发黄,大小便正常,一般持续7到10天黄疸即可消退。
学前卫生学
学前卫生学一、名词解释1、哑嗓子,小儿的声带还不够坚韧,假如经常哭喊或扯着嗓子唱歌等,不留意爱护,则声带充血肿胀、变厚,就成了哑嗓子,发音时失去圆润、清亮的音质。
2、齿肉齿:翻齿是因牙齿经常受到口腔内酸的侵袭,牙釉质受到腐蚀而变软变色,渐渐进展为实质缺损而形成瞒洞。
3、牵拉肘:小儿的关节囊比较松弛,关节四周的韧带不够牢固,简洁发生脱臼(俗称吊环)。
当肘部处于伸直位置时,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牵拉肘,这是一种常见的肘关节半脱臼。
它经常是由于大人带着小儿上楼梯、过大路,或帮小儿穿脱衣袖时,用力牵拉、提拎小儿的手臂所造成的。
4、青枝骨折:由于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
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
这种骨折被称为青枝骨折,苦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时明显,伤肢还可以做些动作,因此这类骨折简洁被忽视,而未能送去医院治疗,骨折未经复位长上以后,肢体就会消灭畸形,甚至影响正常功能。
所以,小儿肢体受伤后,即便痛得不格外厉害,也要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发生了骨折。
5、基础代谢:人体在糊涂、静卧、空腹和20°C左右的环境中,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基础代谢,一般相对来说,男性基础代谢比女性高,儿童比成年人高。
6、养分素: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儿童与成人的区分是,除了需要养分素以维持生命和一切生理活动以及修补组织损耗外,还需要保证其生长发育之需。
7、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人体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中的蛋白质来供应的氨基酸。
对儿童来说有九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缴氨酸和组氨酸。
对成人来说,组氨酸不是必需氨基酸,只前八种为必需氨基酸。
8、基础免疫:选择几种对小儿威逼较大的传染病的疫苗,在短期内,有方案地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使小儿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并为今后预防要点:①“三早”.一一早发觉、早隔离、早治疗。
学前卫生学
外耳道的皮肤非常娇嫩,和软骨膜连 接很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 耳内的鼓膜非常薄。用发卡、火柴棍、 挖耳勺等用力地掏耳朵,这样很容易伤及 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 力,甚至导致中耳炎。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 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应该请 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不要自 己掏。耳痒时,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揉, 或用棉签轻轻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1、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看电视要有节制 2、为儿童提供良好的采光环境、适宜的读物和教具 看书、画画及写字时,光线应来自左上方避免造成 暗影。 3、注意用眼安全和卫生 不玩有可能伤害眼睛的危险物品,不用手揉眼,手 绢等专用并保持清洁,定期将物品消毒等。 4、定期检查视力(斜视、弱视) 5、供给足够的营养
解释儿童骨折“折而不断”(青枝骨折)现象 儿童骨骼的特点:儿童的髋骨由髂骨、坐 骨和耻骨三块骨头,借助软骨连结在一起。 由于这种特点,就可能使骨头受伤,错位, 使骨盆变形。 儿童骨头有机物和无机盐的比例约为1:1 ,因此与成人骨相比弹性大,硬度小,好比 娇嫩的柳枝,易弯曲,一旦发生骨折,就可 能出现折而不断现象,称为“青枝骨折”
2、有关道德健康的概念
道德健康的内容是指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 的需要,而是能按照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及 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 非概念和能力。
(二)有关“健康”概念的发展理论,这一 发展主要有三方面的预示:
(1)健康的内涵在不断扩大。 (2)由关注自然生命转向关注精神生命。 (3)由关注疾病转向关注精神成长。
5、胰腺
虽不很发达,但所分泌的消化液已经具备成人所 有的消化酶,由于炎热或各种疾病的影响,易 导致幼儿消化不良。
学前卫生学全部课件
• 维护皮肤的屏障功能。
• 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 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 3.脂肪的生理功能 • (1)脂肪是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 • (2)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 (3)脂肪是储存能量、供给热量的重要物质。 • (4)脂肪有保暖和保护作用。 • (5)增进食欲。 • (6)提供必需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多 • 饱和脂肪酸可使血胆固醇增高,促成动脉硬化; • 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
2.必需脂肪酸
有些脂肪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脂肪 酸。人体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主要有三种:亚油酸、亚麻油酸、花 生四烯酸,均为不饱和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 是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缺乏亚油酸可致生长发育迟缓,损害发
蛋白质消化率越高,则被机体吸收利用的可能性越大,其营养价值 也愈高。食品中蛋白质的消化率,是以蛋白质中能被消化吸收的氮 的数量与该种蛋白质含氮总量的比值来表示的。
蛋白质的生物价指蛋白质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的程度,在营养学上称 为蛋白质的生物价。通常以氮在体内的储留量与吸收量之比的百分 数来表示蛋白质被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
合成或在体内合成的量不足,必须由外界供应。 生理功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与酶有密切关系。不提供热能,
不构成机体组织。 根据溶解性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 脂溶性类:包括维生素A、D、E、K • 水溶性类: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
• 1.维生素A
• (1)生理功能
维持正常的视觉。视紫红质=维生素A+视蛋白,具有感受弱光的作 用。
维护上皮细胞组织的健康,增强抗病能力。维护呼吸道、消化道、 泌尿道、泪腺的上皮组织,眼睛的角膜、结膜以及皮肤健康和正常 功能。
最新学前卫生学PPT课件
腹泻 150 1)症状 2)护理要点
口服补液盐用法
第五章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免疫的概念 155 免疫系统组成 156 免疫系统功能 156 非特异性免疫生理功能 157 什么是特异性免疫 157 免疫作用的种类 158 图示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接种对象 159
百白破三联制剂接种对象 160 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注意事项161 什么是基础免疫 161 地球上要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是脊髓灰质炎 地球上已经消灭的第一种传染病是天花 163 什么是种四苗防六病 163
第四章 婴幼儿常见病
小儿四病 125 第一节 早发现疾病 生病的迹象 记住要点 126-128 大便异常 柏油样大便 红果酱样大便 127 尿色异常 桔黄色尿 127 嗜睡为轻度意识障碍 128 体温 低烧 高烧 128
食欲不振的常见原因 131 什么是生理性流涎 132 第二节 预防常见病 维生素D缺乏症 136-138 1)病因 2)根据症状判断该病 3)预防措施
多动症的表现形式、病因及矫治措施 243-244 什么叫智力落后 248 什么是边缘智力 248 智力落后的原因 249-251 孤独症的心理障碍是哪些 254 什么是心身疾病 255 儿童常心身疾病常见种类有哪些 255
第五节 行为疗法
不正常行为表现是哪些 260 什么是系统脱敏法 260 什么是阳性强化法 261 什么是消退法 261
第二节 婴儿喂养
什么是混合喂养?104 添加辅食的目的 105-106 记住要点 添加辅食的原则 108 记住要点
第三节 幼儿膳食
安排幼儿膳食的原则 记住要点 能够理解 109 饮食习惯塑造性格 113 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 记住要点 114 第四节 食物中毒与食物致敏 什么是食物致敏 123
学前卫生学
2021-3-27
目录
CONTENTS
1234
绪论、 学前儿童生 理解剖特点
学前儿童的生 学前儿童意 长发育、学前 外事故防护 儿童营养卫生 与急救、疾
病的处理
学前儿童常见 心理问题、 集体儿童保健
第一章 绪论
1-1 第一节 学前卫生学概述
(一)什么是学前卫生学 (二)学前卫生学的任务 (三)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一、认识泌尿系统
1.肾 2.膀胱
2-6
第六节 泌尿系统
二、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
1.肾功能较成人差 2.膀胱容量小 3.尿道短
2-6
第六节 泌尿系统
三、幼儿泌尿系统的保育要点
1.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 2.保持会阴部卫生、预防泌尿道感染
2-7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
一、认识内分泌系统 二、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 1.脑垂体 (1)侏儒症 (2)巨人症
1-1 (四)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1. 调查统计法
2.实验法
(1)实验观察法
(2)实验室的检查
3.体检法(身体检查法)
4.观察法 2008
2009
2010
20第二节 学前卫生学的回顾与展望
一、我国古代的学前卫生学 1.人类已经意识到幼儿的卫生保健问题 2.认识到了胎教的重要性
2-3
第三节 运动系统
一、认识运动系统
1.骨骼 2.肌肉 3.关节
2-3
第三节 运动系统
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骨骼 2.肌肉 3.关节特点 4.足弓特点
2-3
第三节 运动系统
三、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1.教育幼儿保持正确姿势 2.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 3.衣服要宽松适度 4.供给充足的营养
江苏师范大学学前卫生学答案
江苏师范大学学前卫生学答案一、什么是学前卫生学?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儿童健康和幼儿教育的交叉学科,主要关注儿童在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发展,并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干预措施。
学前卫生学的目标是帮助儿童在幼儿期获得良好的健康状况和全面的发展。
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1. 儿童的生理发展:研究儿童在幼儿期的生理特点和发育过程,了解儿童的生长、营养、运动等方面的特点。
2. 儿童的心理发展:研究儿童在幼儿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探讨儿童的认知能力、情绪管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3. 幼儿保健:关注儿童的健康问题,如疾病预防、免疫接种、营养健康等,提供儿童健康教育和专业的干预措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4. 家庭与社会环境:研究儿童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探讨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等方面的作用。
二、学前卫生学的重要性学前卫生学对儿童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学前卫生学的重要性:1.儿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儿童在幼儿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对其整个人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学前卫生学研究儿童期的健康和发展,有助于及早发现和干预儿童的问题,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健康儿童是学习和成长的基础。
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学习能力和成长发展。
学前卫生学通过提供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促进其学习和发展。
3.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卫生学是与幼儿教育紧密相关的学科,它为幼儿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4.社会发展的需要。
健康的儿童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减少疾病和残疾的发生,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方法学前卫生学的研究主要采用多种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
1.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行为、生活方式和表现等来研究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
学前卫生学(第二版)课件全ppt课件
常见心理问题
情绪问题(如过度焦虑、抑郁等),行为问题(如攻击行为、多动症等),睡眠障碍(如夜惊、梦魇等),饮食障碍(如厌食、偏食等),语言障碍(如口吃、语言发育迟缓等)。
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提供心理支持、进行行为疗法、改善睡眠环境、调整饮食习惯、进行语言训练等。同时,家长和教师应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营养素的分类及功能
了解不同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及其生物利用率,为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提供依据。
食物的营养价值评价
掌握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每日所需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以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推荐摄入量。
营养素的摄入量与推荐摄入量
学前儿童膳食指南
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提出具体的膳食建议。
02
01
03
04
05
02
CHAPTER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特点。
生长发育的连续性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速度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波浪式的,有时快有时慢。
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发育不是孤立的,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的发育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
学前卫生学(第二版)课件全ppt课件
目录
学前卫生学概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管理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疾病预防与控制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
01
CHAPTER
学前卫生学概述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0-6岁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卫生、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定义
05
CHAPTER
学前卫生学
学前卫生学简答题:1、简述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
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性。
三、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1、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均衡。
2、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均衡。
3、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均衡。
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个体异性。
五、生长发育的相互关联性。
2、简述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一、构成和修复机体组织;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的基本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二、承担或参与调解生理功能;人体中许多重要生理功能由蛋白质及其衍生物承担或参与调解。
三、供给热能;蛋白质是三大产热营养素之一。
3、简述龋齿的成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方法。
成因:(1)细菌因素:口腔内细菌可溶解牙齿组织中的有机物质,又可作用于牙缝中的食物残渣而产生酸性物质,使牙釉质脱钙,从而使组织缺损形成龋齿。
(2)牙齿本身因素:牙齿的点、隙、裂、沟等薄弱处易患龋齿;发育不良、钙化不良和位置不正的牙齿,也易患龋齿;学前儿童乳牙牙釉质、牙本质较薄更易患龋齿。
预防:(1)重视口腔卫生:教会小儿饭后漱口,及时清除食物残渣。
3岁以后,可学习刷牙,早晚各一次。
(2)坚固牙齿:合理营养,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3)预防牙齿排列不齐;不吮吸干橡皮奶头,纠正吸吮手指、咬铅笔等不良习惯,恒牙萌出时及时拔去泄留的乳牙。
4、儿童孤独症诱因:1、生物学因素,主要指孕期和围产期对胎儿造成的脑损伤,如孕母病毒感染、先兆流产、宫内窒息、产伤等。
2、环境因素:早期生活单调,缺乏情感、语言等丰富和适当的刺激,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也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因素。
矫治:(1)康复训练的重点放在提高患儿基本的生存能力,加强患儿的生活自理训练、语言训练、购物训练等。
(2)为患儿创造正常的生活环境,最好让患儿上普通幼儿园,这样有利于孩子交往能力、语音能力的发展。
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康复计划。
(3)要对患儿的康复充满信心,国内外孤独症康复训练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孤独症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的训练的加强,症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
《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学前卫生学》课程类型:理论课学时:68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五专)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学前卫生学》主要以脑科学、现代医学、生物学、营养学等学科为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的一门学科。
课程主要围绕学前儿童保健工作重点,从理论到实践展开了论述和讨论,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学前儿童,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该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
《学前卫生学》与学前教育专业后续开设的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以及各科教学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前卫生学》中的学前儿童生理特点为上述学科在生理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它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的设计主要是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结构的要求及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制定的。
根据这些标准,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懂得对学前儿童进行营养管理、懂得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与预防及托幼园所的卫生与保健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将《学前卫生学》课程的内容定为下面五大模块: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学前儿童的营养管理、学前儿童健康评价、学前儿童疾病的护理与预防、集体儿童的卫生与保健等五方面。
接着再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每一模块下面选择了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以项目为载体,每一个具体的项目都提出相应掌握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
最后根据拟定的这些内容、项目,再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在查找中发现《学前卫生学》(2004年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较符合我校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在学前卫生方面的要求,与既定的五大模块内容较为接近,因此选择《学前卫生学》为本课程的教材,同时还参考了其他相关的资料,对教材进行调整、重组与补充,形成了《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
自学考试-《学前卫生学》课件
培训与考核
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 水平和能力。
学前教育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培训与考核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学前卫生 学、儿童常见疾病防治、传染病
防控、营养学、急救知识等。
考核标准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对 卫生保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 能进行评估和考核。
培训形式
培训形式可以采取线上或线下 培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 的培训方式。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对幼儿的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幼儿的健康问 题。
学前教育机构卫生环境建设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1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疾病的发生。
保持环境整洁
02
定期清洁和消毒教育机构内的环境,包括教室、寝室、卫生间
等。
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03
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安全、愉快的心理环境,促进幼
学前卫生学可以参与到公共卫 生项目中,如儿童营养计划、 免疫接种计划等,为提高全民 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学前卫生学在监测和预防传染 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 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采取有 效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
学前卫生学可以通过宣传和教 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儿童 健康和公共卫生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增强全社会的公共卫生 意识。
学前教育机构卫生保健人员职责
01
02
03
04
制定卫生保健计划
根据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和要 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卫生保健 计划,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幼儿的健康状况进行监 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 在的健康问题。
健康教育
向家长和幼儿传授卫生保健知 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和生活方式。
学前卫生学
(3)脊柱:我们把人体从上到下的四道弯曲,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 (颈部前弯、胸部后弯、腰部前弯和骶尾部后弯)。
二、学前卫生学的任务
根据学前卫生学的目的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学 前卫生学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1、要研究幼儿年龄相关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 的规律。 2、要研究外界环境和教育对幼儿身体的影响,以及 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3、要研究如何采取合理的卫生措施和组织幼儿教育, 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创造良 好的卫生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学前卫生学
第一章 绪论
学前卫生学的概念 学前卫生学的任务 学前卫生学的内容 学前卫生学的方法
一、什么是学前卫生学?
学前卫生学是一门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医学(以卫生 学为主)的研究方法,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 规律,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保育措施,为学前儿童创造良好的发 展环境,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 科学。
肌肉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 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 点,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骨 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 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随意肌。
(二)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2.实验法:即有目的的,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在各种条件中,观察幼儿身 心的变化。可分为: (1)实验观察法:研究者在有计划地控制外界环境条件下,观察、检查实验对 象的身心变化状态。此方法可以研究生活制度或饮食营养对幼儿的体质和健 康的作用,也可以研究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健康和智力发展的影响, 以及体育锻炼、环境因素对幼儿身体的作用等。 (2)实验室的检查:通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细菌学等方法对搜集来 的实物标本和材料进行检验和分析。例如,对幼儿的食物、饮水等进行检验 分析,对活动室的空气、照明检查测定,对环境污染及噪音的检查测定。
学前卫生学
2.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以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为宗旨,内容:一健康与健康促进、二疾病与预防、三膳食与营养、四保护与照料。
3.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文献研究法(二)调查法(三)观察法(四)个案研究法(五)行动研究法4.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如何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
5.文献研究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搜集、梳理和分析文献资料而进行的研究。
它在学前卫生学中常用于研究某些问题,或制定某项政策、开展某项工作前收集信息。
6.调查法是调查者采用访谈、问卷、测验、座谈、测量等多种方式收集所要研究对象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统计学或理论分析(定量或定性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7.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景或预设情境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8.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践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目标的一种研究方法。
9.健康是学前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健康为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和心智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
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托幼园所保健工作的根本任务。
10.生物医学模式产生于19世纪初。
医学模式认为,健康是人体、环境与病因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个体便会患病并出现细胞、组织、器官或功能的改变。
11.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认为,人体是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者共同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三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人的健康状况。
12.苏联学者布赫曼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亚健康”概念。
13.健康概念和健康内涵演变的特点:一,健康概念是不断变化、演进的。
二,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是永恒的,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
三,健康是多元的、广泛的,并且是相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生理基础第一节小儿的生理特点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1.什么是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胳肌三部分组成,是人们从事劳动和运动的主要器官。
骨骼还有保护内脏的作用。
骨与骨的连结叫骨连结。
有的骨连结为不动连结,例如颅骨;有的骨连结为微动连结,例如脊椎骨;有的骨连结可以活动,叫关节,例如,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等。
骨骼肌可以受意识支配,附着在骨骼上.但如肠道等上的平滑肌则不受意识控制.这是骨骼肌的一个特点.2.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1)婴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①骨骼在生长: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
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营养(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出维生素D)。
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
②腕骨没钙化好:腕骨共8块,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
所以婴幼儿的手劲儿小,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
③骨盆还没长结实: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
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
比如,幼儿从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伤着骨盆的骨头,使骨盆变形。
④骨头较软(好比鲜嫩的柳枝):成人的骨头好比干树枝,不易弯曲。
而婴幼儿的骨头硬度小,好比鲜嫩的柳枝,易发生弯曲。
所以,要注意培养幼儿有好的姿势。
如注意坐姿、站姿的正确。
⑤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
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
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
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
上述生理性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
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这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
在脊柱未完成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所以在幼儿园应注意做到十个字: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
婴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有①骨骼在生长;②腕骨没钙化好;③骨盆还没长结实;④骨头较软;⑤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
(2)关节和韧带①勿猛力牵拉婴幼儿的手臂:婴幼儿肘关节较松,当肘部处于伸直位置时,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牵拉肘”(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
②预防扁平足:婴儿会站、会走以后逐渐出现脚弓。
脚弓的作用一是增加人站立的稳定性;二是保护脚底的神经和血管,减少地面对身体的冲击力。
产生平足的原因主要是幼儿脚底的肌肉、韧带还不结实。
学走路时运动量不合适,方法不适当或鞋不适合儿童.这些容易使脚弓塌陷,形成“平脚”,即“扁平足”。
扁平足的矫正具体矫正方法有:1.“脚尖走、脚跟走”训练;2.坐姿训练:“脚掌夹乒乓球”训练。
3.严重的扁平足鞋要特制。
(3)保育要点①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光是长骨骼的“营养素”。
②教育孩子不要从高处往硬地上跳,避免伤着骨盆。
③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形。
④勿猛力牵拉孩子的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
⑤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脚弓的形成。
二、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1.什么是呼吸系统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
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气体交换的场所)组成。
(1)鼻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是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
鼻腔对空气起着清洁、湿润和加温的作用。
鼻还是嗅觉器官。
(2)咽咽是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
是三岔口。
会厌软骨在吞咽时盖住气管入口,以防止食物滑入气管。
小孩会厌软骨反应不灵敏。
因此异物容易入气管导致疾病,应特别注意饮食。
(3)喉喉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
呼出的气流使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若发音失去圆润、清亮的音质,表示声带发生病变。
(4)气管气管上与喉相接,下入胸腔,分为左右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的上皮细胞具有纤毛,灰尘、微生物被粘液粘裹,经纤毛的运动,被扫到咽部,吐出来就是痰。
痰是呼吸道的垃圾。
因此小孩既不能咽痰,也不能随地吐。
(5)肺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血液里的废气(二氧化碳)被呼出,吸入的氧气进入肺泡,再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完成“吐故纳新”的任务。
胸腔有节律的扩大与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呼吸的快慢与年龄和活动强度有关。
2.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年龄特点及保育要点(1)鼻腔狭窄易发生鼻阻塞婴幼儿鼻腔狭窄,伤风感冒就会使鼻子不通气,以致影响睡眠和进食。
护理感冒的病儿,要按医嘱给病儿用滴鼻药(如麻黄素溶液),鼻子通气了,才能吃饭香、睡觉踏实。
小孩打鼾是怎么回事?小孩鼻腔后壁的淋巴组织发炎,把鼻腔的通路堵住了,空气不能流通,小孩睡熟以后就鼾声大作。
注意:小儿打鼾,查查鼻咽。
(2)教会幼儿擤鼻涕擤鼻涕的正确方法:轻轻捂住一侧鼻孔,擤完,再擤另一侧。
擤时不要太用力,不要把鼻孔全捂上使劲地擤。
因为鼻腔里有一条条“暗道”与“邻里”相通。
如鼻泪管与眼相通;耳咽管与中耳相通等。
如果擤鼻涕时太用劲,就可能把鼻腔里的细菌挤到中耳、眼、鼻窦里,引起中耳炎、鼻泪管炎、鼻窦炎等疾病。
(3)保护嗓子婴幼儿的声带还不够坚韧,如果经常喊叫或扯着嗓子唱歌,不注意保护,金嗓子将失去圆润、清亮的音质,变成“哑嗓子”。
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不在有较大尘土或冷风的环境里唱歌;唱适合儿童的歌;注意饮食;感冒后若上呼吸道感染多喝水,少说话。
(4)急性喉炎症状:小孩忽然呼吸困难,吸气时憋气,嘴唇发青,咳嗽时声音发空,医学上称“犬吠”。
这是因为喉部声带附近喉头水肿,叫做“急性喉炎”。
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去医院,赶快治疗,否则可能有生命危险。
(5)腹式呼吸为主婴幼儿胸部肌肉不发达,胸腔狭小,肺的容量也小,所以只能以加快呼吸的频率来代偿。
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
在呼吸时,几乎看不到胸部在运动。
观察幼儿的呼吸次数,要观察腹部的起伏。
呼吸系统保育要点总结①鼻腔是第一道防线,要让孩子用鼻呼吸,不要用嘴呼吸;②“寒从脚下起”,注意不要让孩子的足部受凉。
否则可能引起鼻黏膜缺血,鼻腔抵抗力下降。
③从夏天开始早晨用冷水洗脸,晚上用温水洗脸。
坚持到冬天,鼻腔对温度的变化适应可增强。
④注意合理膳食,补充维生素A。
⑤家长不应在家抽烟,使孩子被动吸烟,削弱其呼吸系统功能。
三、循环不已的运输流——循环系统1.什么是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的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1)心脏①心脏的外形及位置:大小约等于拳头大小。
外形象一个倒置的桃,心尖部略朝左。
心脏大部分位于胸部正中,因为心脏收缩时有一个向左旋转的力量,因此用手摸胸部左侧能感到心跳。
②心脏的内部构造:心脏上部叫心房,下部叫心室。
在左心房与右心房之间有房间隔;在左心室与右心室之间有室间隔,使之不能相通。
因为静脉血回流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从右心室再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吐故纳新”;而左边是肺里的干净的、充满氧气的血液回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从左心室进入动脉到全身。
因此可以说心脏右侧是“脏血”,左侧则是“新鲜血”,彼此不能相通。
③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发病率约为6%。
以此估计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大约有10万人患此病。
大部分原因可能是母亲在怀孕前几周不知道其已经怀孕,照样抽烟、喝酒等。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孕妇感染风疹。
因此怀孕早期孕妇应特别注意,而且尽量早发现、早治疗。
④心音与脉搏:心音的出现是因为瓣膜的关闭。
瓣膜是心房与心室之间的“门”,其只能朝一个方向开。
心跳和脉搏是一致的。
所以可以通过摸脉搏反映孩子的心跳速度。
(2)血液血液是存在于心脏和血管里的液体,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
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成。
血细胞的功能:①红细胞:过去也叫红血球,呈圆盘状。
由球蛋白和含铁的血红素组成,叫血红蛋白,过去也叫血色素。
贫血时红细胞数量会减少。
里面所含的血红蛋白数量也会减少。
②白细胞:可分为噬中性白细胞、噬酸性白细胞和噬碱性白细胞。
噬中性白细胞最为重要,它可以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或病毒。
吞噬了细菌的白细胞即脓细胞。
通过检查白细胞数目还可以诊断感染物类别。
③血小板:起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2.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1)心脏①年龄越小,心律越快婴幼儿因为心肌薄弱,心腔小,心跳要比成人快。
新生儿可达140次/分钟;一岁时约120次/分;两岁时约110次/分;三四岁时约105次/分;六七岁时约95次/分;成人则一般为60-75次/分。
心脏在胚胎初期就成型了,因此要特别注意孕早期对心脏的保护。
②锻炼可强心,但运动量要适度经常锻炼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每次心跳可搏出更多的血液。
从小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
中国名医华佗曾说:运动可以使血脉流通,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现代微循环的研究也证实运动可以增加毛细血管网的开放,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
但锻炼应注意适量,否则可能反而损伤机体。
③预防动脉硬化始于婴幼儿预防动脉硬化关键在于一个“早”字。
因为婴幼儿时期是包括饮食习惯在内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的时期。
为他们提供合理的膳食,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受益终身。
(2)血液①血液量随年龄增长很快儿童时期,血液量(指在全部循环系统中所有血液的总量),随着年龄增长很快刚出生幼儿血液量约300毫升1岁幼儿的血液量约600毫升10岁的孩子血液量约2000毫升血液总量增加,造血需要的原料也随之增加。
造红细胞需要的原料:蛋白质和铁,如果缺少这两种物质,则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成熟所需要的原料:维生素B12和叶酸,如果缺少这两种物质,则会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这种红细胞不仅“幼稚”而且易死亡。
②慎用合霉素、氯霉素等药物。
合霉素、氯霉素等药物有抑制骨髓造血的功能。
③空气污染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如果幼儿居住的地点或者幼儿经常活动的场所空气污染很严重(铅尘污染),那么就会影响到幼儿骨髓的造血功能。
如白血病。
(3)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淋巴系统的组成:淋巴管、淋巴结淋巴管里有淋巴细胞。
淋巴管是输送淋巴液的。
淋巴结呈圆形,有消灭病菌的作用,几个淋巴结在一起成为淋巴结群。
人体表面容易摸到的淋巴结群有:颈部、枕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群等。
淋巴结正常与异常的区别:如果淋巴结像黄豆大小,可略微活动,摸上去软软的,压上去不疼,不粘连在一块,就是正常的淋巴结。
如果淋巴结比较大,摸上去比较硬,一嘟噜粘连在一起,就不是正常的淋巴结。
如果全身的淋巴结肿大,那就是严重的疾病了。
四、食品加工管理——消化系统1.什么是消化系统消化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的。
消化管与消化腺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等。
消化腺有导管与消化管相通,使消化液流入消化管。
消化液中的主要成份是酶。
酶可以加快消化过程的速度。
高士其先生关于消化系统各部分的文章。
我们这一所细菌大饭店,一开前门便是切菜间,壁上有自来水,长流不息,菜刀上下,石磨两列,排成半圆形,还有一个粉红色活动的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