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广度测试实验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记忆广度的测试,探究被试者的记忆能力和认知机制。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测试,包括两个部分:数字记忆和图形记忆。

每个部分包括不同数量的测试项目,被试者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记住并回忆出测试项目中的数字或图形。

实验结果:经过对10名被试者进行测试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被试者的数字记忆能力和图形记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数字记忆能力相对较弱,表现为记忆广度较窄;图形记忆能力相对较强,表现为记忆广度较宽。

此外,被试者的记忆能力和认知机制存在个体差异,有的被试者在数字记忆方面表现较好,有的被试者在图形记忆方面表现较好。

实验结论:被试者的记忆广度受到记忆能力和认知机制的影响,数字记忆和图形记忆能力存在差异,个体差异也是影响记忆广度的重要因素。

这些发现可以为进一步了解人类记忆机制提供参考,并为制定个性化的记忆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 1 -。

试验六记忆广度试验

试验六记忆广度试验
实验六 记忆广度实验
背景介绍

记忆广度又称为“记忆范围”。是瞬时记忆一种重要的品质。它 指对某种材料呈现后能正确复现的数量,个人的记忆广度指 标,简言之,就是个体对记忆材料呈现后能记住的最大量。反 映出其人瞬时记忆能力。 在记忆广度的测试中,数字记忆能力的测试是目前心理学研究 瞬时记忆中简单易行又最为典型的一种方法。它最能体现记忆 广度的特点:是决定记忆材料的数目,而不是材料的意义。 7±2。 目前,公认的记忆广度的平均数为 目前,公认的记忆广度的平均数为7

实验目的
学会应用记忆广度测试仪 测定视觉数字记忆广度
实验仪器

EP805记忆广度测试仪
实验操作程序
� � �
按使用方法完成实验前准备。 实验指导语:实验前向被试者讲明记忆广度实验指导语。 被试者明确指导语后,即可测试。直到蜂鸣器长响时, 主试者按“停蜂鸣”键,改变显示键状态,记录测试成绩。
实验结果
记录数字的记忆广度
思考题

你认为一个人的记忆广度能作为他的记 忆能力指标吗?为联?


数字记忆广度的测试常用方法如下:按固定的顺序逐一呈现 一系列数字后,以个体刚刚能立刻正确再现的数字长度值为 衡量记忆广度的标准值。测试中所呈现的各数字间的时间间 隔必须相等,再现的结果也必须符合原来呈现的顺序才算正 确。 数字记忆广度的测定和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类似,常用最小 变化法,即将刺激数字的长度逐级增加,并以个体能否通过 数字数目来计量。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记忆广度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学实验,旨在测试被试者对不同类型信息的记忆能力。

本文将从实验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验背景记忆广度实验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斯特恩伯格于1966年提出,其主要目的是研究被试者在短时间内对不同类型信息的记忆能力。

这项实验被广泛应用于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领域,对于理解人类记忆机制、提高学习效率、治疗记忆障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被试者在短时间内对不同类型信息的记忆能力,包括数字、字母、单词、图形和颜色等。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了解被试者的记忆广度和深度,进而为提高学习效率和治疗记忆障碍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共有五个测试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不同类型信息的记忆测试。

具体实验过程如下:1. 数字测试:计算机屏幕上随机呈现10个数字,被试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记住这些数字,并在随后的测试中按照呈现的顺序依次输入。

2. 字母测试:计算机屏幕上随机呈现10个字母,被试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记住这些字母,并在随后的测试中按照呈现的顺序依次输入。

3. 单词测试:计算机屏幕上随机呈现10个单词,被试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记住这些单词,并在随后的测试中按照呈现的顺序依次输入。

4. 图形测试:计算机屏幕上随机呈现10个图形,被试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记住这些图形,并在随后的测试中按照呈现的顺序依次选择。

5. 颜色测试:计算机屏幕上随机呈现10个颜色块,被试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记住这些颜色,并在随后的测试中按照呈现的顺序依次选择。

每个测试阶段的时间限制为30秒,每个测试阶段之间有30秒的休息时间。

实验过程中,计算机会自动记录被试者的答题时间和正确率。

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共有30名被试者参加,其中男性15人,女性15人,年龄在18-25岁之间。

实验结果如下:1. 数字测试:被试者平均正确率为80%,平均答题时间为18秒。

记忆的广度实验报告

记忆的广度实验报告

记忆的广度实验报告记忆的广度实验报告导言记忆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记忆的广度,即在给定时间内个体能够记住的信息的数量。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记忆的特点和限制。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采用了随机呈现的字母序列作为刺激材料,参与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记住这些字母。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练习阶段,旨在熟悉实验过程和刺激材料;第二阶段为正式实验阶段,记录参与者在给定时间内记住的字母数量。

实验过程在练习阶段,参与者被要求观看一系列字母序列,每个序列呈现时间为10秒。

参与者需要在序列呈现结束后尽可能多地回忆刚刚呈现的字母。

实验者会记录参与者正确回忆的字母数量,并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在正式实验阶段,参与者需要记住一系列不同长度的字母序列。

序列长度从3个字母开始,逐渐增加到10个字母。

每个序列的呈现时间也为10秒。

与练习阶段类似,参与者需要在序列呈现结束后回忆刚刚呈现的字母。

实验者记录参与者正确回忆的字母数量,并将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数据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参与者在不同长度字母序列下的平均正确回忆数量。

结果显示,参与者在记忆3个字母的序列时,平均能够回忆出2个字母;在记忆4个字母的序列时,平均能够回忆出3个字母;在记忆5个字母的序列时,平均能够回忆出4个字母;以此类推,参与者在记忆10个字母的序列时,平均能够回忆出7个字母。

讨论与结论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记忆的广度随着刺激材料长度的增加而降低。

参与者在记忆较短的序列时,能够回忆出较高比例的字母;而在记忆较长的序列时,回忆能力下降明显。

2. 人类记忆存在一定的容量限制。

参与者在记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记忆溢出的情况,导致无法准确回忆所有刺激材料。

3. 记忆的广度可以通过训练和练习进行提升。

在实验中,参与者在练习阶段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和指导,这有助于他们在正式实验阶段提高回忆能力。

字母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字母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一、引言记忆广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个体能够准确记忆并复述的刺激材料的数量。

它是衡量个体短时记忆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旨在通过字母记忆广度实验,探讨不同条件下个体短时记忆能力的差异,并分析影响记忆广度的因素。

二、实验目的1. 测定被试的字母记忆广度。

2. 探讨不同呈现方式、不同难度条件下,被试记忆广度的差异。

3. 分析影响记忆广度的因素。

三、实验方法1. 被试招募3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为随机排列的字母,包括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共100个。

3. 实验步骤(1)将被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人。

(2)第一组:视觉呈现方式。

实验者将字母随机排列在屏幕上,被试需在短时间内观察并记忆字母。

(3)第二组:听觉呈现方式。

实验者朗读字母,被试需在短时间内记忆字母。

(4)第三组:视觉+听觉呈现方式。

实验者同时呈现视觉和听觉刺激,被试需在短时间内记忆字母。

(5)每组实验结束后,让被试尽量复述记忆的字母,记录复述的正确个数。

四、实验结果1. 不同呈现方式下的记忆广度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视觉呈现方式、听觉呈现方式和视觉+听觉呈现方式下的记忆广度存在显著差异(p < 0.05)。

其中,视觉+听觉呈现方式下的记忆广度显著高于视觉呈现方式和听觉呈现方式。

2. 不同难度条件下的记忆广度实验设置了不同难度条件,包括易、中、难三个等级。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不同难度条件下的记忆广度存在显著差异(p < 0.05)。

其中,难度越低的条件下,被试的记忆广度越高。

五、讨论1. 不同呈现方式对记忆广度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视觉+听觉呈现方式下的记忆广度显著高于视觉呈现方式和听觉呈现方式。

这可能是由于同时使用两种感官通道进行信息输入,能够提高记忆效率。

2. 不同难度条件对记忆广度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难度越低的条件下,被试的记忆广度越高。

这可能是由于难度低的条件下,被试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减少干扰,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幼儿记忆广度实验

幼儿记忆广度实验
202X
幼儿记忆广 度实验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 阐述你的观点
实验背景及目的
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对象及材料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实验结果与分析
目录
Page 2
背景: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记忆是幼儿积累经 验和知识的基本手 段,也是幼儿高级 认知过程形成和发 展的基础。
与婴儿期相比,幼 儿的记忆已有了很 大的发展,主要表 现为记忆容量的增 大。
由于短时记忆在记 忆理论和生活实践 中所处的特殊地位, 所以关于记忆容量 发展的研究主要集 中于短时记忆容量 的发展上。
目地:通过实验了 解不同年龄幼儿的 记忆广度的情况。
Page 3
目地:通过实验了解不同年龄幼儿的记忆广度的情况。
实验对象:
3-6岁幼儿(小班、中班、大班)
实验材料:
○ 数字卡片(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六位数、 七位数、八位数、九位数的数字卡片各三张,卡片上的 数字随机选取)。Fra bibliotek验方法与步骤:
主试按每秒1位数的速度朗读表中的数字,随后 让幼儿立即复述。记录幼儿正确复述的最多位数。 (将同一位数的数字三次跟读正确的最多位数作 为幼儿的数字记忆广度) 1、小班(3-4岁):依次朗读2-5位数数字,幼 儿复述,测试者记录。 2、中班(4-5岁):依次朗读3-6位数数字,幼 儿复述,测试者记录。 3、大班(5-6岁):依次朗读4-7位数数字,幼 儿复述,测试者记录。 注意事项: 主试朗读语速适中,声音稍大,能吸引幼儿注意 力;测试环境安静;被试幼儿情绪良好。
实验结果
Page 6
年龄
3 3 3 4 4 4 5 5 5 6 6 6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STM)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指的是在刺激停止后,信息在脑中保持的时间大约在几秒到一分钟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关键环节。

本实验旨在通过记忆广度法测定被试的短时记忆广度,探讨不同记忆材料对短时记忆广度的影响,并分析个体差异。

二、实验方法1. 被试选择:选择我校心理系大二学生86人为被试,年龄、性别、智力等因素基本均衡。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分为两组,一组为无关联数字,另一组为有意义数字。

每组数字均随机排列,共20个数字。

3. 实验程序:1. 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无关联数字和有意义数字的记忆广度测试。

2. 测试前,向被试说明实验目的和操作方法,并确保其理解。

3. 测试过程中,主试逐个读出数字,被试听到后立即将其写下。

4. 当被试无法继续记忆时,主试停止读数,记录被试记忆的数字数量。

4.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1. 无关联数字组:平均记忆广度为5.6个数字。

2. 有意义数字组:平均记忆广度为6.8个数字。

四、分析与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有意义数字组的短时记忆广度显著高于无关联数字组,说明记忆材料的性质对短时记忆广度有显著影响。

2. 本实验的被试均为心理系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实验结果可能与普通人群存在一定差异。

3. 短时记忆广度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与被试的年龄、性别、智力等因素有关。

4. 短时记忆广度与注意广度密切相关,注意广度越大,短时记忆广度也越大。

五、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记忆材料的性质对短时记忆广度有显著影响,有意义数字组的短时记忆广度高于无关联数字组。

此外,短时记忆广度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与被试的年龄、性别、智力等因素有关。

实验结果为认知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短时记忆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六、实验局限性1. 实验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

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实验报告doc

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实验报告doc

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实验报告篇一: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实验研究报告摘要本实验采用棒框仪测量6名大二心理系学生的认知方式,并用excel与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性别差异的问题采用了配对T检验的统计方法。

结果发现男性与女性的认知方式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男性和女性都明显倾向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

一、引言记忆广度是指按一定顺序逐一呈现一系列刺激之后,被试能够按刺激呈现顺序正确再现刺激系列的内容。

一般是呈现后,要求立刻再现。

该方法是测定短时记忆容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呈现的材料不同,短时记忆广度也会有所差异。

记忆广度的研究最早是由贾克布斯(Jackobs,1887)根据艾宾浩斯发明的系列回忆加以改动后创造的。

关于记忆广度的计分方法有多种:1.设每种刺激长度呈现3次,每通过一次得1/3分,以3次都能通过的长度数为基数,加上其后面未能完全通过长度的通过比率。

如:6位时3次都通过(作为基数),7位时通过2次,8位通过1次,而9位3次均未通过,则记忆广度为6+2/3+1/3=7。

2.如8位能够通过(只要有一次就可以),而9位时3次未能通过,则记忆广度为8.5。

3.采用奥伯利(Oberly 1982)的直线内样法。

即以系列长度为横轴,以被试的正确回忆数目转换成正确百分率为纵轴,在 50%处向曲线作平行线,在交点处再作垂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即为被试记忆广度数。

本实验使用的是第一种计分方法。

二、目的1.通过测定数字和字母两种实验材料的记忆广度,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

2.探讨实验材料与记忆广度之间的关系。

三、仪器与材料1.仪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2.材料:(1)字母:随机排列的大写英文字母,长度4~15。

(2)数字:随机排列的0到9的数字,长度4~15。

3.被试:华东师范大学09级本科生生6名,年龄均在20岁左右四、方法1. 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单击呈现实验简介。

位置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位置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记忆广度实验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旨在探讨人类记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位置记忆广度实验是其中的一种,通过测量被试者在特定空间内对物体位置的记忆能力,来评估其工作记忆容量和空间认知能力。

本实验旨在探究空间位置记忆广度与被试者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1. 探究空间位置记忆广度与被试者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2. 分析不同记忆策略对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的影响。

3. 评估工作记忆容量与空间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场所:实验室,面积为10m×10m,地面划分为100个等面积的方格。

2. 实验材料:100个相同的小球,颜色和大小一致。

3. 实验工具:计时器、测量尺、随机数表。

四、实验方法1. 被试选择:随机选取30名年龄在18-60岁之间的志愿者,其中男性15名,女性15名。

2. 实验步骤:a. 将被试者分为两组,每组15人,分别进行实验。

b. 将100个小球随机放置在实验场所的100个方格内。

c. 要求被试者在30秒内记住所有小球的位置。

d. 记录被试者记住小球位置的时间,即空间位置记忆广度。

e. 采用不同的记忆策略(如视觉编码、听觉编码、空间编码等)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策略对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的影响。

f. 分析工作记忆容量与空间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年龄与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呈下降趋势。

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工作记忆容量和空间认知能力逐渐下降。

2. 性别与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实验结果显示,男女在空间位置记忆广度上无显著差异。

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3. 记忆策略与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视觉编码策略的被试者空间位置记忆广度较高,其次是听觉编码策略,空间编码策略效果最差。

4. 工作记忆容量与空间认知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工作记忆容量与空间认知能力呈正相关,即工作记忆容量越大,空间认知能力越强。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测试受试者的记忆广度和注意力水平,探究其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实验方法:选取一组受试者,要求其在一个特定时间内观看一幅由多个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图形,然后关闭图形,要求受试者尽可能地回忆所见内容。

每组实验的数字和字母数量不同,以此测试受试者的记忆广度。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的记忆广度和注意力水平与所观看图形中信息数量成正比。

随着信息数量的增加,受试者的记忆广度和注意力水平也相应提高,但是同时也容易出现信息遗漏或混淆的情况。

实验结论:记忆广度和注意力水平是可以通过训练和练习而提高的,受试者可以通过不断地训练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记忆广度和注意力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信息处理需求。

同时,在处理大量信息时,注意力集中和信息分类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 1 -。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探究短时记忆的广度特点,通过对被试者进行一系列记忆测试,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记忆表现,以期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和规律。

实验一,数字串记忆。

在本实验中,被试者需要记忆一系列数字串,每个数字串包含5个数字。

在每轮测试中,被试者需要记忆的数字串长度逐渐增加,从5个数字逐渐增加到9个数字。

实验结果显示,被试者在短时记忆数字串方面的表现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数字串长度的增加,被试者的正确记忆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这一结果表明,短时记忆在数字串记忆方面存在一定的广度限制,随着记忆负荷的增加,被试者的记忆表现逐渐下降。

实验二,单词列表记忆。

在本实验中,被试者需要记忆一系列单词列表,每个单词列表包含10个单词。

与实验一类似,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单词列表长度的增加,被试者的正确记忆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短时记忆在广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无论是数字串还是单词列表,被试者在面对较长的记忆材料时,都表现出记忆能力的下降。

实验三,图形记忆。

在本实验中,被试者需要记忆一系列图形,每轮测试中,图形数量逐渐增加。

实验结果显示,被试者在记忆图形方面的表现也呈现出类似的规律,随着图形数量的增加,被试者的正确记忆数量逐渐下降。

这一结果再次印证了短时记忆在广度方面的特点,无论是数字串、单词列表还是图形,被试者在面对较多的记忆材料时,都表现出记忆能力的下降。

综合实验结果可知,短时记忆在广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随着记忆负荷的增加,被试者的记忆表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这一结论对于我们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记忆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结:通过本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析,我们对短时记忆的广度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无论是数字串、单词列表还是图形,被试者在面对较长的记忆材料时,都表现出记忆能力的下降。

这一结论对于我们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记忆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工作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工作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工作记忆广度实验报告篇一:记忆广度实验数字、字母、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实验报告12级心理系师范班10120330131 李敏摘要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容量称为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这个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本实验通过对华师大12级10名被试的数字与字母的短时记忆实验和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测定了各个被试的不同材料记忆广度,比较个体差异、材料差异、性别差异等影响因素,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探索性别间的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差异。

发现数字记忆广度大于字母记忆广度,数字记忆广度同样大于空间位置记忆广度,记忆广度存在被试间差异和性别差异。

关键字记忆广度短时记忆字母数字空间位置1 引言人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其中,短时记忆有以下性质:第一,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约在15秒钟内会遗忘。

心理学家对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做过实验。

当人被传入一个信息后立即对其进行检查,其回忆是准确无误的。

随着保持时间的处长,回忆成绩就急速下降。

当延长到15秒钟时,信息的再现率约为10%。

但是超过15秒钟以后,再现率便不再下降,一直维持在10%的接近值上。

第二,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7±2个信息组块。

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以一种非常奇妙的形式被固定好了的,即无论哪一种形式的信息几乎都只能保持7个左右的项目即组块。

这个发现的意义是,如果把低层次信息组块适当地再编排为数量较少的高层次信息组块,则将使短时记忆的容量大幅度地增加。

短时记忆的容量成为记忆广度(memory span)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按一定顺序逐一呈现一系列刺激之后,被试能够按刺激呈现顺序正确再现刺激系列的内容,一般是呈现后,要求立刻再现,被试所能记住的材料数量是有个限量的。

有研究表明,不同性质材料的短时记忆容量不同,以汉字、图形、数字、位置4种性质特征的材料来说,数字类短时记忆容量最大,其次是图形类,再次是汉字类,位置类的短时23记忆容量最小。

瞬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瞬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瞬时记忆(也称为感觉记忆)是指信息在感觉器官接收后,在短暂时间内保持的记忆。

它是记忆系统中的第一个阶段,对信息的快速处理和初步编码至关重要。

瞬时记忆广度是指个体在瞬时记忆中能够保持的信息数量。

本实验旨在探究瞬时记忆广度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并分析影响因素。

二、实验目的1. 探究瞬时记忆广度在不同刺激类型(视觉、听觉)下的表现;2. 分析瞬时记忆广度与个体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3. 研究不同任务难度对瞬时记忆广度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数字、字母、汉字等视觉刺激,以及音节、单词等听觉刺激;2. 实验对象:招募3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在18-25岁之间,男女比例均衡;3. 实验设计:采用2(刺激类型:视觉、听觉)×2(任务难度:简单、困难)×3(年龄组:18-22岁、23-25岁、26-30岁)的混合设计;4. 实验步骤:(1)被试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人,分别进行视觉、听觉和混合刺激类型的实验;(2)每组被试先进行简单任务难度实验,然后进行困难任务难度实验;(3)实验过程中,被试需尽可能多地回忆出呈现过的刺激项目;(4)实验结束后,记录被试的回忆正确率,计算瞬时记忆广度。

四、实验结果1. 不同刺激类型对瞬时记忆广度的影响:视觉刺激下的瞬时记忆广度显著高于听觉刺激,说明视觉瞬时记忆广度优于听觉瞬时记忆广度;2. 年龄对瞬时记忆广度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瞬时记忆广度逐渐降低,说明年龄是影响瞬时记忆广度的一个重要因素;3. 性别对瞬时记忆广度的影响:性别对瞬时记忆广度无显著影响;4. 任务难度对瞬时记忆广度的影响: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瞬时记忆广度逐渐降低,说明任务难度是影响瞬时记忆广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五、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视觉瞬时记忆广度优于听觉瞬时记忆广度,这与斯珀林的部分报告法实验结果一致;2. 年龄是影响瞬时记忆广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瞬时记忆广度逐渐降低,可能与大脑神经递质、神经元连接等因素有关;3. 任务难度对瞬时记忆广度有显著影响,任务难度越高,瞬时记忆广度越低,这与认知资源分配有关;4. 本实验结果还表明,性别对瞬时记忆广度无显著影响,这与部分研究结论不一致,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doc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doc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doc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人类记忆广度的基本特征,了解个体在记忆信息方面的能力差异,为理解人类记忆系统提供更多实证依据。

二、实验原理记忆广度是指个体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刺激数量。

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个体的年龄、智力、情绪状态等。

通过测量不同条件下个体的记忆广度,可以深入了解记忆系统的内部机制。

三、实验步骤1.选取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20名年龄在18-60岁之间、智力正常的健康成年人,其中10名为男性,10名为女性。

2.实验材料:实验采用随机生成的一组数字作为刺激材料,每个数字长度为5位。

3.实验程序:(1)首先,实验者向被试者呈现一个5位数字,让被试者记住并复述。

(2)然后,实验者呈现下一位数字,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被试者无法记住为止。

(3)记录被试者能够记住的最多数字,即为该被试者的记忆广度。

(4)重复以上步骤,对其他19名被试者进行测试。

4.数据处理: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平均数、标准差等。

四、实验结果次实验条件下,大多数人能够记住的数字数量为6个左右。

然而,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部分被试者能够记住的数字数量高达9个,而部分被试者仅能记住3个数字。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20名被试者的记忆广度,发现个体在记忆信息方面的能力存在差异。

这可能与个体的年龄、智力、情绪状态等因素有关。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大多数人在学习状态下能够记住的数字数量为6个左右。

然而,这一结论并不能推广到所有情况,因为记忆广度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因素对记忆广度的影响机制,以便为提高人类记忆能力提供更多指导。

研究记忆的实验报告(3篇)

研究记忆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记忆是人们获取、存储和提取信息的重要能力,对于个体认知发展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究记忆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本研究设计了一项记忆研究实验,旨在探讨不同条件下记忆效果的变化。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记忆方法对记忆效果的影响;2. 探究记忆材料的特点对记忆效果的影响;3. 分析个体差异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招募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年龄在18-25岁之间,无严重心理疾病。

2. 实验材料:选择10组记忆材料,每组材料包含5个词汇,其中3个词汇为高频词,2个词汇为低频词。

3. 实验设计:采用2(记忆方法:复述法、联想法)× 2(记忆材料:高频词、低频词)的混合实验设计。

4. 实验步骤:(1)实验前:向实验对象介绍实验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其了解实验要求。

(2)实验过程:① 复述法:实验对象阅读每组材料,并在阅读完毕后,尽量回忆并复述出材料中的词汇。

② 联想法:实验对象阅读每组材料,并在阅读完毕后,尽量根据材料中的词汇进行联想,将词汇与生活中的事物或情境联系起来。

(3)实验后:对实验对象进行记忆测试,测试其记忆效果。

四、实验结果1. 不同记忆方法对记忆效果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发现,记忆方法对记忆效果有显著影响(F(1, 28) = 5.36, p < 0.05)。

联想法组的记忆效果优于复述法组。

2. 记忆材料的特点对记忆效果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发现,记忆材料的特点对记忆效果有显著影响(F(1, 28) = 7.89, p < 0.05)。

高频词组的记忆效果优于低频词组。

3. 个体差异对记忆效果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发现,个体差异对记忆效果有显著影响(F(2, 56) = 3.25, p < 0.05)。

其中,高年级学生的记忆效果优于低年级学生。

五、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联想法在提高记忆效果方面优于复述法。

这可能是因为联想法能够将记忆材料与生活中的事物或情境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记忆的持久性和提取速度。

测量记忆广度_实验报告

测量记忆广度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记忆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 探讨记忆广度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3. 分析记忆广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60名志愿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男女各半;2. 实验材料:随机生成的数字序列,每位志愿者随机分配;3. 实验步骤:(1)志愿者阅读实验指导语,了解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2)志愿者进行记忆广度测试,包括数字序列记忆、图片记忆等;(3)记录志愿者在测试过程中的正确答案数量;(4)对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信息;(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1. 记忆广度测试结果:(1)数字序列记忆:平均正确答案数量为7.5个;(2)图片记忆:平均正确答案数量为5.2个;2. 记忆广度与年龄的关系:(1)随着年龄的增长,数字序列记忆的正确答案数量逐渐减少;(2)图片记忆的正确答案数量在40-50岁之间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3. 记忆广度与性别的关系:(1)男性在数字序列记忆和图片记忆的正确答案数量上均高于女性;(2)性别对记忆广度的影响在不同年龄段存在差异;4. 记忆广度与教育程度的关系:(1)教育程度越高,数字序列记忆的正确答案数量越高;(2)教育程度对图片记忆的正确答案数量影响不大。

四、讨论1. 记忆广度与年龄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功能逐渐退化,记忆力也随之下降,导致数字序列记忆的正确答案数量逐渐减少。

图片记忆的正确答案数量在40-50岁之间达到峰值,可能与这一年龄段的人具有较高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有关。

2. 记忆广度与性别的关系:男性在数字序列记忆和图片记忆的正确答案数量上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女大脑结构、认知方式等因素有关。

3. 记忆广度与教育程度的关系:教育程度越高,数字序列记忆的正确答案数量越高,说明教育对记忆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结论1. 记忆广度是衡量记忆力的重要指标,受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2. 通过提高教育程度、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可以改善记忆广度;3. 记忆广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重要应用,如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工作效率等。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短时记忆广度是指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能够记忆和处理的信息数量。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测量一个人的短时记忆广度,并且探究不同因素对短时记忆广度的影响。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来测量短时记忆广度,以便更准确地了解个体的记忆能力。

在实验中,我们招募了一百名参与者,他们被要求观看一系列数字和字母的序列,然后在短时间内回忆出他们所看到的序列。

我们记录下每个参与者能够正确回忆的数字和字母的数量,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者的短时记忆广度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显著差异。

有些参与者能够记忆和处理更多的信息,而另一些参与者则表现出较低的记忆广度。

通过对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和认知能力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年龄、学历和认知能力对短时记忆广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年龄较小、学历较高、认知能力较强的参与者往往表现出更高的短时记忆广度。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因素对短时记忆广度的影响。

比如,注意力集中程度、情绪状态以及疲劳程度都会对短时记忆广度产生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参与者在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往往能够表现出更好的短时记忆广度。

而当参与者处于疲劳或分心状态时,他们的短时记忆广度则会显著下降。

通过这些实验结果,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短时记忆广度的特点,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比如,在教育领域,我们可以根据参与者的年龄和学历水平,设计更合理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短时记忆广度。

在心理学领域,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情绪状态和注意力水平,帮助个体提高短时记忆广度,从而改善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总的来说,短时记忆广度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短时记忆广度的方法,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启发和可能性。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改善。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心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名称:时间位置空间广度实验日期:12年10月17日指导老师:刘洋学生姓名:陈润琪班级:心理11-3 学号:1107243111、摘要:本实验以学习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的测量方法,测定空间位置记忆能力为目的。

此次被试为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系11级72名学生,有效数据62个,其中男性23名、女性39名。

2、关键词:空间位置记忆短时记忆广度3、前言:英文名称:SPACESPAN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是指按固定顺序呈现一系列位置之后,被试刚刚能够立即再现的空间位置系列的长度。

被试再现的顺序必须符合原来呈现的顺序。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在实践中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职业能力测评的一个指标。

有研究表明,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受性别、年龄及居住地区等的影响。

名词解释: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操作定义是指按固定顺序呈现一系列位置之后,被试刚刚能够立即再现的空间位置系列的长度。

被试再现的顺序必须符合原来呈现的顺序。

4、方法:4.1研究对象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11级学生,学生人数72,有效数据人数62,其中男生数据23个、女生数据39个。

平均年龄为19.24 +0.764.2具体方法4.2.1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自变量:在各数目级的正确率因变量: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控制变量:性别4.2.2步骤1、主试指导被试阅读指示语,说明反应方法。

2、被试开始测定。

3、在某个广度做了3次之后,如果不是全错,则广度加1后继续,直到某个广度连续3次都错或完成数目为12的任务为止。

4.2.3试验材料在psysley系统进行。

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一个5×3的绿色表格,然后在这15个格中的某几个格中随机呈现粉色亮点(从一次连续呈现3个格开始),要求被试尽量记住圆点出现的位置及顺序。

在圆点出现完之后,要求被试按照刚才圆点呈现的位置顺序点击表格,并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输入。

在某个广度做了3次之后,如果不是全错,则广度加1后继续,直到某个广度连续3次都错或完成数目为12的任务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忆广度测试实验实验报告
学号:02A14541 姓名:庄加华日期:2014.11
摘要:
实验以2名大学生为被试,以数字为识记材料。

来探究大学生的数字记忆广度。

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数字记忆广度在9-11之间;(2)不同人之间对于顺序、逆序记忆的结果差异较大。

引言:
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一地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正确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

记忆作为人大脑的重要功能,在人类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多少位数字对人的记忆是合适的?超过多少位会使记忆受到较大影响?不同顺序下如何调节记忆信息的长度?这些在工业的设计中都要从人的切身体会出发,才能给人更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本次实验将初步探讨这些问题。

方法:
使用BD-Ⅱ-407型记忆广度测试仪(Memory Span Tester),在顺序和逆序两种情况下测被试能记忆的最长数字位数、所用时间、得分和错误次数。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收集多组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分析:
1.根据两位被试在两种测试方式下的平均得分作图如下。

由表中可以大致看出,两名被试顺答的平均分为8.19左右,逆答的平均分为7。

此外,大体上顺答的平均分比逆答高约1分左右。

不同的人之间存在差异
以及可以发现顺答与逆答的计位数都在10左右。

但不同被试之间顺答、逆答的计位数差异较大。

有被试顺答比逆答多了几近两位数字,也有被试逆答比顺答的计位数还多。

但数据中,不论哪种答题方式都超过了9,即高于数字记忆广度均值7±2。

这个结果是因为后者的测试对象是各个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因此能反映普遍情况,而本次实验的被试都是19岁左右的大学生,因为年龄和平常的学习的关系,得到的结果比普遍情况下的平均值高。

2.前面两组数据大体反应了本次实验的均值,期间可能存在造成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有:被试的主观因素、周围环境的干扰程度、机器的系统误差等。

根据查阅资料,发现人的数字记忆广度与人的衰老教育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测验的最高成绩在16-19岁组,回归分析表明数字工作记忆广度随年龄的对数呈抛物线变化[2].
结论:
记忆是大脑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本次实验选取数字作为记忆信息,在仪器的工作下,检测不同顺序下被试对于数字短时记忆的得分和计位数。

从而得知数字记忆广度。

实验中得到的平均记忆广度约为10±1,超过平均的7±2。

这个结果可能与被试的年龄、性别、职业有关系。

如果需要加以验证,需要寻找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被试进行测试。

实验中顺序对结果的影响明显,但个体差异较大。

除去外在条件因素,测试结果的不同还与被试采用的记忆方式有关系。

常见的是复
述策略和组块化策略[3]。

讨论:
本次试验中对于数据的选取尚有不足之处,比如两名被试的性别都是男,只能从一个方面反应实验结果。

严格来说,实验还不够严谨,得出的数据不全面。

参考文献:
[1].郭伏、钱省三主编.人因工程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2]. 李德明.刘昌等. 数字工作记忆广度的毕生发展及其作用因素. 心理学报:2003.35(1):63~68
[3]. 刘万伦. 大学生数字短时记忆广度及加工策略的研究.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6:8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