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山洪灾害成因及防治措施
山洪灾害预防措施
![山洪灾害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6ffce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0.png)
山洪灾害预防措施山洪灾害是指在山区发生的由降雨、融雪或冰雪融化等原因引发的洪水灾害。
山洪灾害常常伴随着巨大的破坏力和危害力,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山洪灾害的发生和减少损失,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加强山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保持是防止山洪灾害的基础工作,其核心是防止水土流失。
通过植树造林、河道维护等措施,保持山区的自然植被和土壤的稳定性,减少洪水的发生和流速,降低泥石流的发生风险。
另外,建设护坡和固土墙,能有效增加山体的稳定性,减少滑坡和塌方的可能。
其次,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及时准确地获取山洪灾害的发生情况对预防和减轻山洪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监测洪水水位、气象信息、地质变形等方面的数据,以及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应急响应机制。
通过预警系统,及时预测和警报山洪灾害,便于组织疏散和采取紧急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再次,加强治理山洪易发区。
对于那些山洪易发区,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减少山洪灾害的风险。
首先,加强流域的综合治理,控制流域内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能。
其次,对于山洪易发区的河道、水库等水利设施,要加强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并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此外,对于陡坡、险坡和高位安置点,要加强监测和管控,防止滑坡和塌方等灾害的发生。
最后,提高公众的山洪灾害意识和应急能力。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山洪灾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教会公众如何正确应对山洪灾害。
同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提高救援人员的技能和水平,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
在山洪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综上所述,要预防山洪灾害,需要从水土保持、监测预警、易发区治理和公众意识等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全方位的措施,可以减少山洪灾害的发生和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9560b7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2.png)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哎呀,说起洪涝灾害,真是让人头疼啊!这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水灾猛于虎”啊!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出门也不怕遇到“水深火热”的情况了。
我们来看看洪涝灾害是怎么来的吧。
其实,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降雨量过大、地形地貌复杂、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
简单来说,就是雨水下得太多,排不出去,就会变成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防治洪涝灾害呢?这里我给大家支几招:1. 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要想防止洪涝灾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排水问题。
我们可以修建水库、堤坝等设施,将多余的雨水收集起来,然后再通过排水管道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去。
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减轻雨水对地面的压力,降低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
2. 加强植被保护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屏障。
我们应该加大对植被的保护力度,比如种植防风固沙的树木、草皮等,这样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从而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
3. 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防范胜于救灾。
我们应该加强防灾知识的普及,让人们了解洪涝灾害的危害以及如何应对。
比如在暴雨来临前及时撤离危险区域、避免涉水行走等。
只有提高了人们的防灾意识,才能在灾害发生时做到迅速、有序地自救互救。
4. 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也是防洪工作的重要环节。
我们应该合理规划城市的道路、建筑等,避免因为过于密集的建筑群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排放。
还可以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防范洪涝灾害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既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摆脱洪涝灾害的困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当然啦,说了这么多,大家也不要过于紧张。
毕竟,我国在防洪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比如说,近年来我国成功抵御了多次严重的洪涝灾害,这些都离不开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所以呢,大家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我们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我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洪涝灾害的防治工作,做好自己的防范措施。
山洪灾害的成因分析
![山洪灾害的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528e72b8f67c1cfbd6b851.png)
山洪灾害的成因分析山洪灾害同气象条件、地形地势、人为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沙井子灌区而言,突发性局地暴雨是山洪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形成暴雨的原因也是形成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加上地形地势、人为因素的影响,对山洪灾害的形成更起到了促成的作用。
1.1山洪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降水××区所处位置属于高原大½性气候区,降水比较集中,并且分布不均匀,而且降水集中在7~9月,这一时期的降水量可占到全年平均降水的80%。
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高原槽和西北气流的影响,加上沙井子灌区的地形条件比较复杂,在沙井子灌区的北部山区易形成暴雨。
暴雨持续时间短、雨量大、降水不容易下渗,因而汇聚到一起,形成洪流。
其次,夏秋之交容易出现连阴雨天气,连阴雨天历时长,会有地表径流,但却有十分充足的时间形成达到一定厚度的饱和土层,若此时发生较大强度的降雨,就非常容易发生山洪灾害。
1.2山洪灾害发生的基础因素——地势××区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缓慢倾斜,北部依傍的天山支脉哈拉铁克山最高海拔2278米,南部灌区地势较平坦且低,相对高差悬殊。
由于地形的高差较大,气候的垂直变化比较显著,有很大的水平差异,气象灾害多种多样。
地形地势使洪水势能强大,促使降雨所产生的径流直接顺坡而下,汇集到沟谷,快速形成洪峰,诱发山洪灾害。
1.3山洪灾害发生的加剧因素——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决定了灌区的地层岩性与地形地势,而地层岩性对山洪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沙井子灌区的地质构造主要为石炭系灰岩、泥灰岩、二迭系灰岩、砂岩、页岩,还有第四系的松散沉积层、冲洪积砂卵石、黄土状亚砂土。
这些岩层受河流的下切作用,形成峡谷,遇到强降水的冲刷以及长期的水土流失的影响,导致地层的褶皱发育比较普遍,地层平均倾斜30°左右,更容易加剧山洪灾害。
4山洪的特点和危险山洪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特征,首先是季节性,一般在汛期发生较为频繁;其次是具有突发性,其水流速度快且水量集中,水流中时常夹杂着碎石泥沙;再次是具有群发性,一般来说,一个地方山洪发生之后会导致其连带地方山洪的爆发,因为水流的冲击力大,地质结构复杂,最后,其带来的冲击力极大、破坏性极强,它不仅会对其周围房屋建筑和桥梁公·等造成破坏,也会对人们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威胁,同时,山洪灾害对植被和农田造成严重破坏,对国家经济社会所带来的损失是无比巨大的。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67700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0.png)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不当干预,山洪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山洪灾害带来的损失,各地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密切合作,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进行防治。
本文将对山洪灾害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建立健全预警系统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瞬时性和宏观性的特点,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预警,防止灾害发生,建立健全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至关重要。
这一系统包括监测设备的部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快速传达警报的机制。
通过预警系统,可以提早发现山洪形成的迹象,让人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应对和撤离,从而减少伤亡和损失。
二、加强山区环境保护山洪灾害的发生与山地环境的破坏和失去生态平衡密切相关。
为了减少山洪灾害的发生,必须加强对山区的环境保护。
首先,要限制乱砍滥伐行为,保护植被覆盖,避免水土流失。
其次,要加强山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最后,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水源地,减少山洪灾害的发生。
三、加强河道整治和防洪工程建设河道是山洪灾害发生的重要通道,因此加强河道整治是防治山洪灾害的关键措施之一。
采取打石、铲沙、修堤、疏浚等工程手段,加强对河道的治理和保护,防止河道淤积和堵塞,提高河流的输水能力。
此外,还要加强防洪工程的建设,如修建堤坝、设立闸门等,以及灌溉渠道的规划和改造,提高抗洪能力。
四、加强社会宣传和意识提高灾害防治工作不仅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配合。
因此,要加强对山洪灾害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组织讲座、编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山洪灾害的危害性和防护方法,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破坏山体环境或者违规建设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从源头上杜绝山洪灾害的发生。
五、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山洪灾害突发性强,因此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部门要加强组织和领导,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提前安排人员和物资,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山洪是怎么形成的
![山洪是怎么形成的](https://img.taocdn.com/s3/m/b3169a1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3.png)
山洪是怎么形成的1. 引言山洪是指在山区发生的暴雨或融雪过程中,由于降雨量超过山区地表水系统的自然排水能力而形成的洪水。
山洪常常具有瞬时性和强烈的破坏力,给山区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了解山洪形成的过程是预防和减轻山洪灾害的关键。
2. 山洪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山洪的形成通常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大气环流的不稳定性,产生暴雨;•山区地表的复杂地形,包括陡峭的山坡和峡谷;•土壤的渗透能力受限,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山洪形成的过程大致如下:1.暴雨过程:大气环流不稳定性引发了暴雨过程,在短时间内,降雨量超过山区地表水系统的自然排水能力。
2.地表径流:降雨过程中,部分降水无法通过渗透下渗进地下水和渗透入土壤,形成地表径流。
在陡峭的山坡和峡谷中,地表径流速度加快,积聚为山洪。
3.水流下泄:山洪水流下泄至山区低洼处,如河流、湖泊等。
在下泄过程中,山洪水流会进一步积聚增大,形成规模更大的洪水。
3. 影响山洪形成的因素山洪形成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降雨强度与持续时间:降雨强度越大,时间越长,越容易引发山洪。
•地形和地貌:陡峭的山坡和峡谷有助于地表径流加速,形成山洪。
•流域面积和几何形状:流域面积大、几何形状复杂的地区,更容易形成山洪。
•土壤渗透能力:土壤渗透能力低,水分无法迅速渗透,增加地表径流的形成。
4. 山洪对山区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山洪具有瞬时性和破坏力强的特点,对山区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农田灾害:山洪通过冲击力和沉积物带来的覆盖层,对农田造成淤积、破坏和冲刷,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建筑破坏:山洪冲击力极大,会对山区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倾覆。
•道路中断:山洪造成的水流冲刷和覆盖层堆积会导致山区道路中断,给交通运输带来巨大不便。
•河流泛滥:山洪水流下泄至河流,会引发河流泛滥,造成更大范围的洪水灾害。
5. 指导山洪防灾工作的思路为了预防和减轻山洪灾害的影响,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非常重要。
卓尼县城开发建设中的泥石流灾害防治
![卓尼县城开发建设中的泥石流灾害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98b47277375a417866f8fcd.png)
1 基 本概 况
卓尼县城位居全县 中心 , 是全县政治 、 经济 、 化中心 , 古 文 自 有“ 汉藏走廊” 之称 , 民民族文化特 色。县城始建于明嘉靖十 具藏 七年(58 )是一座具有 40 13 年 , 6 多年历史 的古城 。 I城地处上卓沟 洪积 扇上 , E l 是县城主体 , 新城位 于其东 西两 侧及洮河南岸, 洮河大桥横跨南北。 县城四周青山环抱, 洮河穿城 而过 ,城 区环境清雅别致 。城区面积 0 1m, 0 年底人 口为 . k 20 1 9 2 15 2人 , 56 其中非农业人 口 13 0人 , 16 农业人 口 30 10人 , 暂住人 口 10 人 , 00 特殊人 1 12 , 1 2 0 人 年人 2 1 1 增长率为 3 6 。 . % 4 城区地处高寒山区, 属高寒湿润性高原气候, 四季气候适宜, 年平均气 温 45(, 高 2 .0 , .0 最 3 94( 最低 _ 3 ℃。多年平均 降水 量 3 2. 4 50 m, 最大降水量 5. m 1 分钟最大降水量 1. m 降水 6m 日 4 m ,0 6 51 , m 多集 中在 789 、、 三个月 , 以暴雨形式 出现 。 多 具来势猛 , 历时短的 特征 , 是泥石流形成 的主要促发因素。
1 4 3 I。 0n
3 泥石流灾害防治
31泥 石流 形 成 条 件 分 析 .
地形条件 : 县城南北两 山属侵蚀 中山地形 , 相对高差大 , 主沟
比降大 , 支沟发育, 山势陡峻, 汇水坡面短等特殊的地地貌条件, 在高强度降雨条件下容易形成泥石流。 松散固体物质分布特征 : 沟谷内松散固体物质包括沟床、 坡
维普资讯
连 靛诅 计
20 年( 5 第6 06 第3 卷 期
排查山洪灾害安全隐患(3篇)
![排查山洪灾害安全隐患(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08e87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7.png)
第1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山洪灾害已成为我国自然灾害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难以预测等特点,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山洪灾害带来的损失,加强对山洪灾害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山洪灾害的成因、危害、排查方法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山洪灾害的成因1. 地形地貌因素: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形陡峭,土壤侵蚀严重,容易形成山洪灾害。
2. 气候因素: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暴雨、大暴雨等,容易引发山洪灾害。
3. 人类活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滥伐滥垦、过度开采等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加剧了山洪灾害的发生。
4. 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带发育,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而引发山洪灾害。
二、山洪灾害的危害1. 人员伤亡:山洪灾害发生时,水流湍急,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2. 财产损失:山洪灾害对农田、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导致经济损失。
3. 环境污染:山洪灾害携带大量泥沙、垃圾等污染物,对水质、土壤等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4. 社会影响:山洪灾害影响社会稳定,加剧贫困,阻碍经济发展。
三、山洪灾害安全隐患排查方法1. 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山洪灾害历史资料、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等数据,分析山洪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2. 实地调查: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情况。
3. 风险评估:根据调查结果,对山洪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重点排查区域。
4. 技术手段: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排查效率和精度。
5. 社会调查:开展问卷调查、访谈等,了解当地居民对山洪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措施。
四、山洪灾害安全隐患防范措施1. 生态修复:加强生态保护,恢复植被,减少土壤侵蚀,降低山洪灾害发生风险。
2. 河道整治: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域的河道进行整治,提高河道泄洪能力。
山洪防治措施
![山洪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9de62f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c.png)
山洪防治措施
山洪防治的措施包括:
保护植被:通过封山育林、植树种草等措施,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修建水库:在山区修建水库,可以有效地调节山洪,将雨季的雨水储存起来,在旱季时进行灌溉,从而减轻山洪的威胁。
疏通河道:定期疏通河道,清理河床垃圾,保证河流畅通,可以有效地减少山洪的发生。
建设防护工程:在山洪易发地区,建设防护工程,如护坡、挡墙等,可以有效地防止山洪的侵袭。
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对天气、水文等信息的监测,及时掌握可能发生山洪的信息,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山洪的流程和方法,确保在山洪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让群众了解山洪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以上是山洪防治的一些常见措施,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当地情况进行选择和实施。
山洪灾害防护措施
![山洪灾害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744172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a.png)
山洪灾害防护措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山洪灾害日益频发。
山洪灾害是指在陡峭的山脉地区,由于较大降雨引起的泥石流、山崩、山体滑坡等灾害。
为了有效预防山洪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详细阐述各项安全措施。
1.洪水逃生预案在山洪来临之前,制定洪水逃生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确定逃生路线,选择高地或者建筑物来躲避洪水。
同时,要尽量避免趟过涨水的河流或者水潭,避免被洪水冲走。
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保护,避免分散,以便能互相提供帮助和照顾。
2.防止土壤侵蚀在山洪灾害的预防中,防止土壤侵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土壤侵蚀是导致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土壤侵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栽植树木和植被来保持土壤,修建沙袋堤防来防止水土流失,采用梯田或者植树造林来减少坡面径流速度与冲刷力。
3.提高排水能力为了预防山洪灾害,提高排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城市和农村区域。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排水能力:修建排水管道和渠道来引导雨水流入河流,清理河道和排水道的杂物及时排除堵塞,完善水利设施,加强工程建设,以提高排水效果。
4.加强监控预警系统为了更加及时有效地预防山洪灾害,建立健全的监控预警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设置水位监测器、摄像头、雷达等设备来监测山区降雨情况,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
同时,还需要建立信息发布系统,将预警信息及时传达给居民,提高警觉性和应对能力。
5.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山洪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可以通过加强教育宣传来实现。
开展山洪灾害防范的宣传活动,包括组织演习、培训课程、发放宣传资料等,提高公众对山洪灾害的了解和防范意识。
这样能够增强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减少损失。
6.加强防淤库泄洪工程建设针对河流的泄洪工程建设是预防山洪灾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修建防淤库、泄洪道,能够有效地控制山洪的流速、减少洪灾的致灾因素。
这项工程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配合地质勘探工作,确保泄洪工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山洪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山洪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950f2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2.png)
山洪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山洪灾害是指由于山区降雨过多、河流湖泊等水域防洪能力不足,导致水体暴涨,形成猛烈的水流,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
山洪灾害的发生往往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
本文将对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以及预防方法进行详细探讨。
一、山洪灾害的原因1. 自然环境因素(1)地形地貌:山区地势陡峭,沟壑纵横,地表坡度大,这些特点使得山洪水能迅速集聚并加快流速,增加溃坡、崩塌和山体滑坡的风险。
特别是在陡峭的河谷地形中,山洪的危害性更为严重。
(2)气象条件:降雨是山洪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强降雨是山洪灾害的主要诱因,特别是持续性降雨或暴雨,如集中降雨量超过本地区降水量的50%以上,将会使地表产生大量径流,增加山洪的危险性。
(3)地质条件:山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岩石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河床堆积物性质差异大,易形成狭窄、深切的河道,水流通畅受阻,增加溃决和冲刷的可能。
2. 人类活动因素(1)乱砍滥伐:过度的森林砍伐和滥伐导致植被减少,土壤流失加剧,使得山区土壤质量降低,抗冲击力减弱,增加了山洪灾害发生的风险。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山区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有限,往往存在农田压缩、山地开荒等问题,土地过度利用增加了山洪发生的可能。
此外,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也可能使得城市成为水的“漏斗”,加剧山洪的危害。
(3)水库囤积:大规模水库建设和囤积导致水体堆积,加剧了山洪的冲击力,一旦水库溃坝则会造成更大的灾害。
二、山洪灾害的预防方法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大力发展水土保持工程:通过植树造林、草地建设、沟道治理等措施,提高山区的植被覆盖率,增强土壤的抗冲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2)完善防洪设施:加强河道治理和堤防加固,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
在河道交汇处设置泄洪闸门,合理引导洪水流向,减少冲击力。
2. 建立科学监测系统(1)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体系:对于降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早预警强降雨,提前准备应对措施。
山洪灾害防治应急预案
![山洪灾害防治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6853c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0.png)
山洪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山洪灾害是由于强降雨或融雪引发的河流、沟渠泛滥或坡地山谷形成的泥石流或洪水等自然灾害。
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有效应对山洪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目的及原则1. 目的:山洪灾害发生时及时有序地组织救援和抢险工作,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原则:快速响应、集中指挥、协同作战、科学救援。
二、应急预案内容1. 预警机制建立通过气象部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地区和居民注意防范措施。
2. 应急资源整合各级政府部门、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协同合作,及时调集救援力量和物资储备,保障应急救援的顺利进行。
3. 人员疏散和避险安排制定合理的疏散方案和避险安排,确保居民安全有序地离开受灾区域,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4. 救援措施的实施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救援方案和行动计划,实施组织有序的救援行动,保障被困群众的安全。
5. 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灾后恢复重建是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加强对受灾地区的评估和处置工作,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秩序。
三、应急预案执行1. 预案启动机制当山洪灾害预警发布时,按照预案要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力量投入救援工作。
2. 分工协作各级政府部门、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应根据预案要求,做好各自的分工,协同配合,保证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3. 指挥调度建立统一指挥调度中心,对救援工作进行全面的指挥和协调,确保信息畅通、指挥顺畅。
4. 问题处理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调整救援策略,合理分配救援资源,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应急预案评估改进1. 定期演练各级政府部门和救援队伍要定期组织山洪灾害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实施效果,不断完善预案。
2. 救援经验总结每次救援行动结束后,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经验总结,针对问题进行改进,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3. 预案完善调整根据救援演练和实际救援工作的反馈意见,及时完善和调整山洪灾害防治应急预案,保证应急措施的科学、有效性。
浅议山洪灾害的成因与防治
![浅议山洪灾害的成因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018482112cc58bd63086bdc7.png)
浅议山洪灾害的成因与防治摘要:山丘区阵性降雨特征明显,易产生暴雨洪水,洪水暴涨暴落,导致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
文章从山洪的成因、类型、成灾特点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论述,对山地区域了解和防治山洪灾害提出了方法建议,可为相关部门防灾减灾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标签:山地地貌区;暴雨洪水;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因;防治措施1 山洪的定义和类型山丘区地形海拔高程变化幅度较大,不同高程之间气温差异亦较大。
雨云层遇此地势在抬升期间因云层温度降低而降雨。
较大量级降雨在坡面地表径流汇集成的冲沟或河谷洪水称山洪。
由于山区坡陡、沟床比降大、沟谷短、汇流迅速,因此,山洪具有暴涨暴落,历时短、流速大,又常含大量泥沙的特点。
根据水流含沙量大小,山洪可分为两种类型。
(1)高含沙水流:水流含沙量在5%~30%之间。
其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含大量泥沙的地表径流汇集沟谷而形成;二是泥石流流出沟谷后,大量粗颗粒泥沙沉积,细颗粒泥沙随水流进入河道形成。
这种类型的山洪常常严重破坏山区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造成河流改道或河床严重淤积,洪水漫堤及水库漫坝失事等灾害。
(2)洪水:水流含沙量小于5%。
这种类型山洪,在大范围降雨后,洪水进入冲积扇上较大河流,由于河床坡度突然变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影响洪水下泄,造成洪水泛滥。
2 山洪灾害分类2.1 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大量土体或岩体,因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入,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速度一般缓慢,但其对村庄及其他工程设施的危害相当大。
2.2 崩塌:俗称啸山、片山、山崩。
是山丘斜坡上的土体、岩体稳定失衡,急剧发生快速移动现象。
2.3 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含大量泥沙石块的流体,具有暴发突然、历时短暂、搬运、冲击、淤埋能力都很强的特点。
能在很短时间内将数百万或千万立方米砂石碎块,连同其所经地段冲毁破坏的一切物体推出沟谷,堆积于平缓地带或倾泻于河道中,是破坏性最强烈的山洪灾害。
3 山洪灾害主要成因各类山地洪灾主要是由山地的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决定的。
山洪防范的主要措施
![山洪防范的主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9a45e2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1.png)
山洪防范的主要措施引言山洪是指山区发生的洪水,其特点是水量大、流速快、破坏力强,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山洪灾害带来的损失,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山洪防范。
本文将介绍山洪防范的主要措施,包括山区生态治理、河道整治、预警系统建设以及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
一、山区生态治理山区生态治理是山洪防范的首要任务之一。
山区植被的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进而造成山洪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保护和恢复山区的生态环境是防止山洪灾害的重要手段。
1. 植被保护在山区进行植被保护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植被的护持,可以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山洪发生的可能性。
在进行植被保护时,需要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加强植被的管理和保护。
2. 林业防护林带建设为了加强山区的防洪能力,可以在山脚下或山区河流两侧建设防护林带。
这些林带能够起到拦截水流、固定土壤、减缓洪水流速的作用,从而减轻山洪的危害。
在建设林带时,需要选择能够适应山区环境的树种,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密度控制。
二、河道整治河道整治是山洪防范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山区河道的整治,可以增加河道的排水能力,减少山洪的形成和发展。
1. 河道疏浚对于已经存在的山洪河道,需要进行定期的疏浚工作。
通过清理河道内的泥沙和杂物,增加河道的通水能力,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山洪。
疏浚工作主要包括机械疏浚和人工疏浚两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
2. 河道加固对于水流较大的山洪河道,需要进行加固工程,以增加河道的稳定性和抗洪能力。
加固工程可以采用石垒、混凝土护坡等方式,通过加固河岸、修复堤防,保证河道在山洪来临时能够有效抵抗冲刷和侵蚀。
三、预警系统建设预警系统的建设对于及时有效地防范山洪灾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可以提前监测、预测山洪的发生,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1. 监测和预测预警系统的核心是监测和预测技术。
洮河干流甘南州卓尼县城段堤防工程研究
![洮河干流甘南州卓尼县城段堤防工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8c47e3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b.png)
洮河干流甘南州卓尼县城段堤防工程研究洮河干流甘南州卓尼县城段堤防工程研究一、引言洮河是甘肃省甘南州的母亲河,流经卓尼县的城段是洮河干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卓尼县城的防洪形势日益严峻。
为了保护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卓尼县政府决定进行一项重要的工程——卓尼县城段堤防工程。
二、背景卓尼县城段堤防工程起自卓尼县上团结村,止于下团结村,全长约10公里。
该段堤防是目前该地区最重要的防洪工程,也是维护卓尼县城安全的重要保障。
根据实地考察和相关数据统计,卓尼县城段堤防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存在着堤坝老化、地基沉降、涵管严重破损等问题,亟需进行修复和加固。
三、工程设计和建设方案1. 工程目标本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卓尼县城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
2. 工程范围与布局卓尼县城段堤防工程范围包括上团结村至下团结村的河道和附近的土地。
工程将以堤防加固、修复、防渗、涵管疏浚、护坡、警示标志等形式进行。
3. 工程设计(1)堤防加固:对现有的堤防进行加固处理,包括加固土质、设置排水系统等。
(2)修复:对已破损的堤防进行修复,保证堤体的完整性。
(3)防渗:采用合适的防渗材料,提高堤防的渗透能力,减少渗水对堤防的冲刷影响。
(4)涵管疏浚:对河道内的涵管进行疏浚,提高水流的通畅度,减少涵管堵塞对水位上升的影响。
(5)护坡:在河道两侧修建护坡,防止河道的侵蚀和坡面塌方。
(6)警示标志:在堤防两侧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防洪,增加安全意识。
四、工程进展自工程启动以来,已完成了详细的设计方案和工程施工图纸的编制,并顺利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核。
目前,工程施工已经开始,预计将耗时两年完成。
五、工程带来的影响卓尼县城段堤防工程的建设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 增加城市安全性:堤防的加固和修复将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减少洪水对城市的危害。
2. 促进经济发展:工程的建设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防灾减灾宣传知识:山洪灾害知识科普
![防灾减灾宣传知识:山洪灾害知识科普](https://img.taocdn.com/s3/m/5ebd7dd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7.png)
防灾减灾宣传知识:山洪灾害知识科普山洪灾害是指在山区地势陡峭、地形复杂的区域,由于降雨过程中雨水的迅速集中和下泄而引发的一种自然灾害。
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规模大、破坏性强的特点,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山洪灾害和如何应对,下面将介绍一些山洪灾害的知识和防灾减灾措施。
一、山洪灾害的形成原因1. 暴雨:强降雨是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暴雨会导致河流和水库水位急剧上涨,从而形成山洪。
2. 雷雨:雷雨时常会导致大量的雨水瞬间降落在山区,由于山地地势陡峭、土壤疏松,雨水很容易形成山洪。
3. 高原湖泊倒灌:在高原地区,由于湖泊水位上升或者水体突然释放等原因,湖水会迅速流入山区,滞留在山谷中形成洪水。
4. 冰川崩塌:冰川融化、崩塌也会形成洪水,尤其在夏季和雪融期间,需要时刻警惕可能的冰川泄洪。
二、山洪灾害的危害1. 危害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山洪灾害来势汹汹,突如其来,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2. 破坏基础设施:山洪会冲垮桥梁、道路,破坏房屋、农田等基础设施,给交通运输和农田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3. 影响生态环境:山洪冲刷土壤,破坏植被,导致大量泥沙和污染物流入河流和湖泊,污染水质,破坏生态平衡。
三、山洪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1. 加强监测预警:设立山洪监测站,对山洪形势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前预测洪水的形成和到达时间,告知可能受灾人员提前采取逃生措施。
2. 加强疏散避险:山区居民要避险高地,不要在河道、河滩、山谷等危险地带居住。
一旦接到山洪预警,要立即疏散到安全地带。
3.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加强河道的整治和防洪堤坝的修建,提高防洪能力,减小山洪灾害的损失。
4. 引导合理利用山洪资源:对于一些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可以通过引导、蓄洪等手段,利用山洪资源,给当地农田灌溉和供应饮水。
四、个人防护措施1. 增强灾害防范意识,定期关注天气预报信息,特别是降水过程的情况。
如果发生短时间内大范围降雨,要提前做好防范准备,确保自身安全。
山洪灾害防范和应急预案
![山洪灾害防范和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dbc6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e.png)
山洪灾害防范和应急预案引言山洪灾害是一种常见且具有破坏力的自然灾害。
因此,制定山洪灾害防范和应急预案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山洪灾害的特点,并提供一套全面且有效的防范和应急预案。
山洪灾害特点山洪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其特点如下:1.产生原因:山洪灾害通常由于大雨、融雪或水库调度等原因引发。
这些因素使得山体土壤饱和,导致大量水流失去渗透性,形成暴雨集中流失。
2.破坏力强:山洪灾害破坏力大,容易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同时,山洪灾害还会摧毁道路、房屋和农田,对人民生活和经济带来巨大影响。
3.发生突然:山洪灾害发生通常迅速,遗留时间短暂,给人们的逃生和抢救工作增加了难度。
山洪灾害防范措施为了防范山洪灾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土地利用规划:在山区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洪水和泥石流等山洪灾害的风险。
避免在易发生山洪灾害的地区进行人口密集区域、工业区和农田建设。
2.水土保持措施:加强山区的水土保持工作,采取防护林、植被覆盖等措施,增加土壤的抗冲刷能力和保水能力,减少土壤流失。
3.水库建设和调度:合理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库,能够有效调节山区洪水的发生和流速,减轻洪峰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4.河道整治:对于河道中的淤泥和障碍物进行清理,确保水流通畅,减少水流堵塞和溢出引发的问题。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制定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可以有效应对灾害发生时的紧急情况。
以下是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1.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山洪灾害的预警系统,包括监测站点和预警中心。
及时收集和分析气象和水文数据,提前预警山洪灾害的发生。
2.预警发布与宣传:在山洪灾害即将发生时,向受影响的地区发布预警信息,并通过各大媒体传播预警信息,引导民众采取应对措施。
3.疏散和救援:根据预警信息和灾情评估,组织疏散工作,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同时,调集救援力量和物资,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灾后重建:在灾害发生后,及时组织灾后重建工作,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道路和农田。
甘肃卓尼县暴雨统计参数计算及合理性分析
![甘肃卓尼县暴雨统计参数计算及合理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9d760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4.png)
甘肃卓尼县暴雨统计参数计算及合理性分析何秋明【摘要】甘南州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属黄河主要支流洮河流域,属洮河中游区.境内车巴河、卡车沟河、大峪沟、康多峡河等大小26条支流呈网状分布,水流充足,,地表水资源总量达14.461亿m3,地下水蕴藏丰富.境内设多坝水文站、大峪牧场雨量站和大日卡雨量站三处主要水文站点,在收集各水文站1958~2012年期间10 min、30 min、1 h、3 h、6 h、24 h时段长系列最大暴雨雨量资料基础上,对该县历年暴雨统计参数进行计算,并对结果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卓尼县各水文雨量站暴雨参数计算结果,经与《甘肃省暴雨洪水图集》和《甘肃省暴雨特性研究》中的参数值分析比较,计算值与历年统计结果基本接近.各时段雨量均值随时段增长而增加,各时段最大雨量系列的最大值也随时段的增长而增加,最大值也随时段的增长而增加,在其它影响因素相同的条件下,长历时暴雨只能大于或等于较短历时暴雨量.经分析,符合该地区的暴雨特性.【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7(039)005【总页数】4页(P157-160)【关键词】暴雨统计参数;计算;合理性分析;卓尼县【作者】何秋明【作者单位】甘肃临洮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红旗水文站,甘肃临洮 73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3.2甘南州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县域属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西部。
地貌大部分为中低山地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东西长115 km,跨经1°22′,南北宽113 km,跨纬1°。
最高点为南部札伊克嘎峰,海拔4 920 m,最低为东北部藏巴哇地区,海拔2 000 m,高低相差2 920 m。
该县南部为东西走向的迭山山脉,构成县境内的屋脊;迭山以北为洮河水系切割的中岱地形,除海拔3 600 m以上部分为裸露岩石外,其余为茂密森林和山地草场,河谷地带则形成许多冲淤滩地;中部为高原丘陵地貌为主,河谷开阔;北部由武当山等诸多山峰形成北部屏障,呈破碎的高山地貌形态。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d07207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7.png)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引言山洪灾害是指当山区发生强降雨时,因陡坡、缺乏植被覆盖等因素,导致河流水位急剧上升,造成洪水泛滥,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的自然灾害。
为了减少山洪灾害对人民的伤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降低山洪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植被恢复与治理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是预防山洪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种植耐旱性强、深根性强的植物,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洪水流量。
同时,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增加土壤的抗冲性,减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
因此,加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对于预防山洪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河道疏导与堤坝建设河道的疏导和堤坝的建设是减少山洪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河道进行疏浚和改造,使其能够容纳更多的洪水,减少洪水的泛滥范围和深度。
此外,修建防洪堤坝也能有效地控制洪水的扩散,降低洪水对下游地区的损害程度。
因此,在山区进行河道疏导和堤坝建设,能够有效地减少山洪灾害的危害。
早期预警系统建设早期预警系统的建设对于山洪灾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及时获取气象和水文等数据,可以对山洪灾害进行预测和预警。
预警系统能够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群众,采取相应的避灾和救援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因此,加强早期预警系统的建设,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山洪灾害对人民的伤害。
教育宣传与灾后复原教育宣传和灾后复原工作也是山洪灾害防治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山洪灾害的知识普及和培训活动,提高人民对山洪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同时,加强灾后的复原工作,包括重建基础设施、修复受损农田等,可以帮助灾区人民尽快从灾害中恢复过来。
因此,教育宣传和灾后复原工作是山洪灾害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山洪灾害防治是一项复杂而紧迫的任务。
通过加强植被恢复与治理、河道疏导与堤坝建设、早期预警系统建设、教育宣传与灾后复原等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地减少山洪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然而,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山洪灾害特点及防御措施
![山洪灾害特点及防御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5a15ccfbb4cf7ec4afed09b.png)
一、山洪灾害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溪河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水利工程溃决引起的灾害也属于山洪灾害。
二、山洪灾害特点(1)季节性强,频率高。
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特别是主汛期。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
山洪主要发生于山区、丘陵、岗地,暴雨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来势迅猛,成灾快。
山丘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汇流快、流速大,降雨几小时后即可形成山洪灾害。
(4)破坏性强,危害严重。
山洪灾害往往会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悲剧。
三、山洪灾害防御措施1、广泛宣传,增强意识;2、制定预案,落实责任;3、发生暴雨,高度警惕;观察房屋周围、山体、水位有无异常,特别是晚上更要警觉,随时准备转移。
4、及时预警,迅速传递;观测到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降雨量,要立即采取鸣锣、打电话、广播等预先设定的报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胁的居民传递警报信息。
当听到约定的报警信号要立即转移。
5、山塘水库,加强防范;6、遭遇山洪,果断躲避;(1)水位上涨:沿高处跑。
(2)对泥石流:沿河谷两侧山坡跑。
(3)山体滑坡:向滑坡两侧高处跑。
7、组织转移,有条不紊;8、洪水围困,理性求救;9、住宅被淹,有效避险;(1)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2)设法发出呼救信号;(3)利用竹木等漂浮物逃生。
10、住宅基地,合理选线;11、修路架桥,科学选线;12、行洪河道,严禁堵塞;13、自然生态,人人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卓尼县山洪灾害成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卓尼县,是甘肃省山洪灾害多发区之一,因特殊的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层岩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以及局部强对流性天气产生的暴雨洪水和由此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山洪灾害,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期山洪地质灾害在卓尼发生概率逐步增大,因此开展山洪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地质灾害基本特征成因防治措施
1 卓尼县基本概况
卓尼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东接岷县、漳县、北靠渭源、康乐、和政,南邻迭部、四川省若尔盖县,西通碌曲、中部与临潭县插花环接。
地理位置为E102°40′~103°02′N34°10′~35°10′,海拔2000~4920米,全县总土地面积5419.7平方公里,15个乡(镇),总人口10.3万人[1]。
2据县民政局灾情统计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山洪、泥石流、滑坡
2.1小流域洪水灾害
卓尼县有黄河一级支流洮河贯穿全县境内174公里,洮河一级支流较大的有26条构成了流域内大大小小的水系网。
由于地形的限制和生存条件的需求,自古以来沿河两岸就是农牧民聚居地,一遇大(暴)雨,所有的洮河一级支流流量增大,再加人为河道改造,河流洪水陡涨,促使洮河水位骤升,洪水迅猛下泄,最容易遭受洪水灾害。
2.2泥石流灾害
因卓尼地形条件特殊,区域内河流密布,局部对流性天气频繁,极易发生暴雨并引发山洪在山区沟谷或山坡上夹带大量砂石泥土、具有强大冲击力的特殊洪流所造成的灾害。
经卓尼县水利部门调查统计,泥石流易发沟壑有52条,从地形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部一带。
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卓尼县柳林镇上卓沟、冰角沟和所藏沟[3]。
2.3滑坡灾害
由于卓尼县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非常特殊,大部分地区一经暴雨或洪水冲击,发生滑坡等灾害的可能性非常大,据县水利部门统计,有35处滑坡地段,主要集中在藏巴哇、扎古录、阿子滩、洮砚、柳林镇一带。
3山洪灾害的基本特点
山区洪水来势猛、涨水快、流速大、破坏力强,造成房屋、道路、桥梁的毁灭性灾害。
据县民政局灾情统计表明,从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每年都有不同乡镇不同程度的山洪灾害发生。
特别是80年代以来,山洪灾害越发频繁,损失越来越大,有显著加剧的趋势,严重影响卓尼县经济的发展。
境内山洪灾害主要有以下特点:
3.1山洪突发性强、预报预防难度大
据县气象站34年降水资料以及近几年区域站降水反映为1小时降水量达35.3mm,10分钟降水量14.3mm,(洮砚、藏巴哇区域站)由于沟深坡陡,地貌支离破碎,很难存蓄降水,一遇强降水,很快就汇集成洪流,从降雨到山洪形成一般只几个小时,甚至在一个小时以内,较难进行准确的预报和防治。
3.2成灾快,破坏性强、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卓尼县暴雨发生常具有突发性,因山高坡陡,洪水汇流快,流速大,加之人口和财产分布在有限的低平地上,往往在洪水过境的短时间内即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988年7月6日19时30分,卓尼县城周围突降暴雨,前10分钟降雨量达18毫米,20时上卓沟、冰角沟和所藏沟暴发灾害,半小时雨量约60毫米,造成以柳林镇为重灾区死亡41人,冲毁房屋483间,冲倒围墙10538米,死亡牲畜684头,冲毁淤埋农田2253公顷等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75万元[2]。
3.3山洪灾害发生的季节性强、频率高、具有周期性特点
降水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原因,卓尼县降水大多数集中在5-9月,这个时段是山洪灾害的多发期,7-8月是地质灾害尤其是泥石流的多发期。
4山洪灾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山洪灾害的发生主要与气象、地形地貌和人为因素等有关。
对于卓尼县而言,突发性的局地大(暴)雨是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因素,大(暴)雨形成原因也就是洪水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再加之人为因素、地形地貌的影响,更促成了山洪灾害的形成。
4.1降水是引发山洪灾害的最直接原因
卓尼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分布不均,降水量大多集中在6-9月,占年平均降水的80%。
主要原因一是受高原槽与西北气流影响,再加上卓尼县山区地形条件复杂,往往在卓尼县西南和东北部山区形成大(暴)雨,雨量大,时间短,降水不易下渗而成洪流,容易形成山洪泥石流。
二是夏秋之交因连阴雨天气,历时很长,无地表径流,却又有充足时间形成一定厚度饱和土层时,若再发生较大强度降雨,则最易暴发山洪泥石流。
4.2地形是导致山洪灾害的基础因素
卓尼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呈“V”
字型。
境内最高峰扎伊克嘎海拔4920米,最低的洮河出境处的东北部藏巴哇乡柳林村河谷谷底海拔2000米,相对高差达2920米,山峦重叠,沟谷纵横。
因地形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平差异大,气象灾害种类多,陡峭的地形地貌为洪水、泥石流、滑坡提供了强大的势能,促使降雨产生的径流顺坡而下,向沟谷汇集,快速形成强大的洪峰流量,进而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的发生。
4.3复杂的地层岩性是加剧山洪灾害的内部因素
地质构造决定流域的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而地层岩性又直接影响山洪灾害的形成和发展。
卓尼县地质构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洮砚、藏巴哇、恰盖、康多乡地层主要由石炭系(C1)灰岩、泥灰岩、二迭系砂岩、二迭系(P)灰岩、页岩构成[3],因河流久经下切,形成峡谷,加之当地村民无序毁林开荒造田,遇强降水冲刷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二是洮河流经过的地方柳林镇、木耳乡、藏巴哇乡、洮砚乡、扎古录镇、纳浪等乡镇地层由覆盖深厚的第四系松散的沉积层,黄土状亚砂土、冲洪积砂卵石构成,因长期水土流失,地层褶皱剧烈,皱曲现象发育普遍,地层倾斜平均为30度左右[3],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和塌陷等地质灾害。
4.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加剧山洪灾害的重要因素
卓尼县原先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存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森林尚且“松木搓牙,群兽替伏”,绵亘几百里,后来由于对森林资源不合理利用,毁林开荒以及西部大开发,建设山区道路、开矿弃渣和村镇建设挤占河道,再加上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计划生育优惠政策,使人口增长过快,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当地农牧民大面积开荒造地,使自然植被损毁异常严重,导致了水土流失和环境的持续恶化。
使草原植被变成裸露地面,从而加剧了山洪灾害,增加了险情。
5目前山洪地质灾害形势严峻
经卓尼县民政局野外调查统计评估,自1949年以来,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113人,伤68人,直接经济损失3909.30万元,截至2010年底,经调查划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近2641.9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山区,目前仍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达39061人,资产预评估39785.22万元,全县需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33处,涉及藏巴哇、阿子滩、申藏、木耳、喀尔钦、洮砚、柳林、刀告等11个乡(镇)[3]。
随着气候变暖,今后一段时期极端气象事件将频发,强对流性天气引发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概率加大,给卓尼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的压力仍然很大。
6 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
根据卓尼县暴雨特点、地形地质条件、经济状况、人员分布、交通及通信条
件等实际情况,对山洪灾害的防治可采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防治。
6.1工程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