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先巴扎地区小海子组碳酸盐岩储集层主控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巴什托—亚松迪区块小海子组滩相储层特征研究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巴什托—亚松迪区块小海子组滩相储层特征研究

屑、 砂屑 、 鲕粒 、 团粒 、 团块 、 砾 屑 等 。胶 结 物 以亮 晶
为主 ( 见图 1 ( a ) 、 ( b ) ) 。岩 芯和薄 片也见泥 晶灰
岩, 粉 晶灰 岩 , 粉 晶 白云岩 。总 的来 说小 海 子组 在 该
基金项 目: 中国石化 西北 油 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 院外协项 目( K Y 2 0 1 1一 S一 0 1 3 )
1 储 层 特 征
根据 多 口井岩 芯 观 察 和 薄 片 分 析 , 塔 里 木 盆 地
巴麦 地 区 巴什 托亚 松迪 2个 区块 小海 子组 的岩性 主
要分 为上 部灰 岩段 和下 部 白云岩 段 。岩性 主要 以颗
粒灰 岩 , 颗 粒 白 云 岩 为 主 。颗 粒 种 类 多样 , 常见 生
流, 并且 发现 了巴什托 、 亚 松迪 气 田。
物_ 5 。根据岩芯薄片测井等资料 , 笔 者认 为 巴什
托 一 亚 松 迪 区块 小 海 子组 灰 岩 厚 度 大 , 物 性 参 数 较 好 。属 台 地 边 缘 和 开 阔 台 地 高 能 相 带 环 境 , 台 缘 滩 和 台 内滩 广 泛 发 育 。典 型 的 滩 相 环 境 控 制 着 后期的成岩作 用 , 后 期 有 利 于 储 集 空 间 发 育 的 成 岩作用主要 同生期 白云岩 化作用 , 大 气 淡 水 溶 蚀 作用 , 以及 后期 的热 液 溶 蚀 作 用 , 而 小 海 子 组 热 液
第1 5 卷 第2 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1 3年 4月
塔 里 木 盆 地 巴麦 地 区 巴什 托 一 亚 松 迪 区块 小 海 子 组 滩 相 储 层 特 征 研 究

先巴扎工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储层特征分析

先巴扎工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储层特征分析
[ 摘 要 ] 先 巴扎 工 区石 炭 系小 海 子 组 ( C X ) 是 以碳 酸 盐 岩 为 主 要 储 集 层 的 一 套 海 相 地 层 , 经 多次 成 岩 作
用 形 成 。 区 内 以碳 酸 盐岩 成 岩 作 用 形 成 的 缝 、 洞 型 储 层 为 主 要 储 层 类 型 。通 过 对 C 。 X碳 酸 盐 岩 储 层 的 岩
2 0 1 3 年9 月
的波 阻抗值 结果 分析来 看 ,这 套 层 和 C 。 X中部 的生 屑灰 岩反 演波 阻抗值 差 不 多 ,经过 多 种 分析 结 果推 测 出 ,它
也应 该是 属 于 C X中 部 层 段 的一 套 较 为 有 利 的 储 集 砂
岩。
图 4为研 究 区 C 。 X振 幅属 性 平 面分 布 图 ( 图 4中灰
2 地 层 特 征
先 巴扎工 区 C 。 X主要 为 一 套 碳 酸 盐 岩 沉积 ,整套 地 层 在 工 区 内是 均 匀分 布 的 ,厚 度 多 在 l O O m 左
右 。与二 叠 系南 闸组 ( P n ) 相 比 ,C 。 X白云 岩 相对 较 发 育 ,主 要 为 白云 岩 与灰 岩 、白云 质 灰岩 互 层 夹 泥岩 的一 套沉 积 ,鲕 粒 、砂 屑 、砾 屑 、粉 晶 白云 岩均 有 ,含有 少量 蜓及 有孔 虫化石 ,具 半封 闭 一封 闭台
1 5 0 0 k g /( c m ・ s ) 之 间 。 结合 地 震 属 性 资 料 及 反 演 阻抗 值 分 析 ,对 B T6井 附 近 解 释 的 异 常 体 ,预 测 为C z X 中部 层 段 的孔 隙性 生屑 灰 岩 , 为工 区的 有 利 储 层 。 该 成 果 也 为 下 步 勘 探 指 明 了方 向。

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的储集层的储集物性差异及其在开发中的影响

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的储集层的储集物性差异及其在开发中的影响

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物性差异及其在开发中的影响石工11-2 11021075 杨森世界油气储集层体,在依物质组成划分的三大岩类: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火成岩中均有发育,但以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发育为主。

我国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储集层体是以陆源碎屑岩为主,而古生代含油气盆地储集层体则以碳酸盐岩为主中生代含油气盆地北方以陆源碎屑岩为主,而南方则以碳酸盐岩为主。

所以碳酸盐岩储集层体在我国无论是时代上还是地域分布上都与陆源碎屑岩不同.碎屑岩的储集空间主要是与岩石组构有关,特别是原生孔隙与颗粒的大小、形态、分选性、磨圆度、表面特征等有关,就是次生孔隙也与岩石组构有间接关系。

而碳酸盐岩储集层体的储集空间形成较为复杂,颗粒灰岩与岩石组构有关,而其他储集空隙主要是与成岩作用有关.一.储集层的储集物性差异以下列举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主要区别:(1).碳酸盐储集层1)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主要由8 类岩石构成: (1) 表生期岩溶成因的岩溶角砾泥晶—粉晶白云岩、(2) 早期淡水溶蚀成因的膏盐溶蚀角砾泥晶—粉晶白云岩、(3)含膏盐或膏盐质白云岩、(4) 回流渗透白云岩化成因的粉晶—细晶白云岩、(5) 混合水白云岩化成因的残余结构细晶—粉晶白云岩、(6) 埋藏期酸性地层水再溶蚀成因的各类白云岩、(7) 早期及表生期淡水溶蚀与碎裂成因的去白云石化或去膏化次生灰岩、(8) 构造破裂成因的碎裂泥晶灰岩或白云岩。

2) 盆地内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主要由洞穴、溶洞、孔隙及裂缝构成,根据盆地内储集层中溶洞、孔隙及裂缝的发育程度,储集层储渗类型划分为晶间孔型及裂缝型单重孔隙介质储集层、微孔—溶孔型和裂缝—溶孔型双重孔隙介质储集层以及孔隙—裂缝—溶孔型三重孔隙介质储集层。

3) 根据储集层流动带指标FZI 的大小,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集层可划分为6 类岩石物理相及24 类岩石物理亚相; 在岩石物理相分类的基础上,马家沟组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划分为5 大类7 亚类储集层,其中一类(好储集层) 及二类(较好储集层) 是盆地内赋存天然气的优质储集层,主要发育在马五1、马五4以及马五6段,二类及三类储集层是马家沟组储集层的主要类型,以孔隙为主的二1、三1类储集层主要分布于马五1—马五6段,以裂缝为主的二2、三2类储集层主要分布于马四段。

巴麦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巴麦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岩夹 泥 晶灰 岩 为主 ,属于 高能颗 粒灰 岩 ,表现 为一套 台缘 浅滩 相带 的沉 积 ,被 白云石 后期 交代 。上灰 岩 段 在 巴麦广 大 的中东 部地 区主要 为局 限 台地 、台 内洼及 潮坪相 沉积 ,环 境 比较 闭塞 ,水动力 较 弱 ,以泥 晶灰岩 为主 ,生 屑灰 岩夹层 较少 。小 海子组 颗粒 云灰 岩段 是研 究 区有利储 层 发育段 。
[ 关键 词 ] 塔 里 木 盆 地 ; 巴麦 地 区 ;小 海 子 组 ; 储 层 特 征 ; 影 响 因 素 [ 中图 分 类 号 ] T l 2 2 E 2 . [ 献标识码]A 文 [ 章 编 号 ] 10 —9 5 (0 1 3— 0 7— 3 文 0 0 72 2 1 )O 0 3 0
[ 要 ] 通 过 岩 心 观 察 、薄 片 鉴 定 、物 性 分 析 等 手 段 ,研 究 了 巴麦 地 区石 炭 系 小 海 子 组 灰 岩 储 层 的岩 石 类 摘
型 、孔 隙 空 间 类 型 、 物性 特 征 和 影 响 因素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巴麦 西 段 石 炭 系 小 海 子 组 储 集 空 间 以 粒 间 溶 蚀 孔 隙 为 主 ,伴 生 晶 间孔 和微 裂缝 。储 层 物 性 受 高 能 颗 粒 滩 相 控 制 , 沿 裂 缝 发 育 的 白云 岩 交 代 作 用 促 进 了溶蚀 作用 的进 行 , 改 善 了储 集 物 性 。
1 储 集 特 征 研 究
1 1 岩 石 学 特 征 .
小海 子组 划分 出上部 灰岩 段和 下部 白云岩 段 两个岩 性段 。白云岩段 岩 石类 型多样 ,岩 性 以亮 晶生屑
云 灰 岩 ( 1 () 、 亮 晶 砂 屑 云 灰 岩 ( 1 ( ) 、 亮 晶 砂 屑 灰 岩 ( 1 ( ) 、 鲕 粒 云 灰 岩 、 粉 晶 白 云 图 a) 图 b) 图 c)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以塔中奥陶系储集层为例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以塔中奥陶系储集层为例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以塔中奥陶系储集层为例1. 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塔里木盆地作为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其奥陶系储集层的研究对于理解油气成藏机制、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应用流体包裹体技术,对塔中奥陶系储集层油气成藏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该区域的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流体包裹体作为地质流体活动的直接记录者,能够提供油气藏形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

本文首先对流体包裹体的基本概念、形成机制及其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接着,详细介绍了塔中奥陶系储集层的地质背景、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分析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数据,探讨了油气成藏的温度、压力条件及其演化历史。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建立了塔中奥陶系储集层油气成藏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油气勘探前景进行了评价。

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塔中奥陶系储集层油气成藏机制的认识,而且对于指导我国类似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塔中奥陶系储集层地质概况塔中地区位于中国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的东部,是一个典型的油气富集区。

该地区的奥陶系储集层是塔里木盆地内重要的油气储层之一,其发育和分布对于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奥陶系储集层主要由碳酸盐岩组成,包括石灰岩、白云岩和泥质灰岩等。

这些碳酸盐岩在沉积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成岩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储集空间系统。

储集空间主要包括溶蚀孔洞、裂缝和晶间孔等,其中溶蚀孔洞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

这些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分布受到了多种因素的控制,包括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运动以及流体活动等。

在地质历史上,塔中地区经历了多期的构造运动和热液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奥陶系储集层的形成和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构造运动导致了储集层的褶皱和断裂,形成了有利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构造格局。

热液活动则提供了丰富的流体来源和能量,促进了储集空间的溶蚀和扩大,同时也为油气的生成和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揭开塔里木碳酸盐岩储层秘密

揭开塔里木碳酸盐岩储层秘密
1 . 8 % ~4 . 5 % ;基质 :总孔隙度小于
1 . 8 %。
义为均值1 . 4 8 5 e k g / m m / s , 标准偏
孔 隙度之 间关系 的,用非线性的表 变换对非高斯分布概型的数据进行 描述和模拟 ,而不是传统方法中的 线性变换 ,充分考虑 了在单一纵波
差8 . 2 e k g / m m / s , 最大值 l _ 6 8 5 e k g / m 聃 m / s 的对数高斯型概率密度函数; I 类储层定义为均值 1 . 4 e / m 。 * m / s , 标准 偏差 1 . 0 e 。 k g / m m / s , 最 大值 l _ 5 5 e k g / m s m / s 的对数高斯型概率密 度 函数。
本文通过介绍 中国塔里木盆地某一 区块 的实例研究表 明,地质统计 学
反演技术在综合测井 、地震、地质 统计 学 及地 质 认识 等 多方 面 信 息
目 前钻井已经证实,地震的 “ 串
珠型 ”强反射和大型溶洞型储层有 关 ,而地震无法定量评价洞穴型储
地层 “ 串珠型 ”强振幅和背景反射 能量差异太大,个 别较深 的井也不
I T・ 石 油 &I T 应 用
揭 开 塔 里 木 碳 酸 盐 岩 储 层 秘 密
口 谢会文 郑 多明 万效 国 杨鹏飞 /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 田分公司研 究院 郭海晓 王志峰 / 辉固地 球科 技 ( 北京 ) 有 限公司
碳酸盐岩储层在某些地区的地震 资料上表现 为弱振幅背景下的 “ 串 珠型 ”强振幅反射特征,“ 串珠型” 强振 幅是 目前钻井 的主要 目标 ,在 平面上只有 1 0 0  ̄2 5 0 m ,具有极强的 非均质性。利用地震资料可 以比较 准确地定位 “ 串珠型 ”强振幅所指 示储层的空间位置 ,但无法定量刻 画 “ 串珠型 ”强振 幅所指示储层及 背景反射中的低孔储层 的物性 ,依

混积背景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

混积背景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

混积背景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是一套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的地层,不仅沉积序列上表现为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交互沉积,微观结构上也存在陆源碎屑-碳酸盐的混积。

通过岩石学特征研究,重新对混积岩进行了成分分类,分析了研究区每类混积岩的分布。

利用Mount的成因分类方案,对研究区不同混积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在明确混积岩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开展了研究。

利用Vail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法,将研究区石炭系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并且研究了混积岩在层序地层中的分布及其混积成因。

海侵体系域早期和高位体系域晚期的混积岩以相缘混合为主,而发育在海侵体系域晚期和高位体系域早期的混积岩则主要为间断混合和相缘混合。

海平面变化与混合沉积的关系反映在物源输入的数量上,因此高水位体系域是混积最易发生的时期。

研究区石炭系发育障壁滨岸-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

通过对沉积特征的研究,建立了混积潮坪、混积泻湖和混积台地三种沉积模式,提出了混积台地的间断混合与早期成岩变化存在联系。

石炭系混合沉积的普遍发育具有特殊性,与石炭纪处于海西造陆运动中晚期存在多个剥蚀区,以及全球海平面经历了4次升降有关。

本论文旨在研究混合沉积与碳酸盐岩油气储层的关系。

研究区小海子组和生屑灰岩段碳酸盐岩储层均具有混合沉积的背景。

通过储层四性特征研究,明确了有效的油气储集岩为小海子组的残余粒屑/砾屑灰质白云岩/白云岩和亮晶粒屑/砾屑灰质白云岩,以及生屑灰岩段的含膏粉晶含灰白云岩/白云岩,其中均含陆源碎屑,为混积型碳酸盐岩。

通过岩相学、地球化学等分析手段,对这几类主要储集岩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对储集性影响最大的成岩作用为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自生矿物充填。

混积型碳酸盐岩特殊的成岩作用类型包括石英次生加大和自生地开石/高岭石的沉淀。

碳酸盐岩台地上的混积作用以间断混合为主,通过分析认为研究区石炭纪间断混合的水文驱动力是与巨型季风气候相关的岸流。

塔里木盆地巴楚及塔中地区二叠系层序地层学分析

塔里木盆地巴楚及塔中地区二叠系层序地层学分析

塔里木盆地巴楚及塔中地区二叠系层序地层学分析3刘辰生,郭建华,张琳婷(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沙410083)摘 要:通过钻井、测井以及野外剖面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塔里木盆地巴楚及塔中地区二叠系可识别出6个层序边界。

除B4为Ⅱ型层序边界外,其他各层序边界均为Ⅰ型层序边界,并以侵蚀下切为特征。

根据6个层序边界可将二叠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这些层序均符合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模式。

SQ4层序可识别出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SQ1、SQ2、SQ3、SQ5层序可识别出低位体系域、海(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低位体系域为河流相性质的侵蚀沟谷充填沉积,海(湖)侵体系域为滨浅湖和半深湖沉积,高位体系域为半深湖-滨浅湖以及三角洲沉积,另外,SQ3层序高位体系域上部还发育火山岩。

河流相侵蚀沟谷充填沉积和三角洲沉积主要分布在塔东隆起西部斜坡上。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学;侵蚀沟谷充填;三角洲沉积中图分类号:P534.46;TE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849(2009)0420028206 二叠纪是塔里木盆地由海相转变为陆相的重要时期,早二叠世早期盆地西部及西南部为海相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早二叠世晚期以后盆地发生由东向西的海退[1],盆地开始进入克拉通内坳陷陆相沉积期。

中二叠世由于南天山洋的关闭以及甜水海地块(羌塘地块)与塔里木板块的碰撞作用,盆地内发育大量的火山岩。

晚二叠世盆地大部分地区隆升为陆地[2],仅在塔中和塔西南为弧后前陆盆地,发育河流-湖泊相沉积。

详细研究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特征有助于认识储层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1 沉积特征和层序边界识别塔里木盆地可划分为塔西南、柯坪、塔克拉玛干和南天山4个区域[3],巴楚及塔中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分区,该区二叠系包括南闸组、下碎屑岩段、火山岩段和上碎屑岩段(图1)。

南闸组仅分布在巴楚及塔西南地区,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的泥晶灰岩和颗粒灰岩[4],厚度由塔西南向巴楚逐渐减薄,塔中地区无此层分布[5]。

塔里木盆地BT4井区石炭系层序地层及有利储层分析

塔里木盆地BT4井区石炭系层序地层及有利储层分析

第14卷第2期新疆石油天然气Vol.14No.22018年6月Xinjiang Oil &GasJun.2018文章编号:1673—2677(2018)02—013-04塔里木盆地BT4井区石炭系层序地层及有利储层分析杨玉芳(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以海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塔里木盆地BT4井及地震剖面,识别层序界面、分析层序内部组合、体系域特征,在层序内部分析BT4井区沉积相特征。

以层序和沉积相为基础,通过薄片特征分析有利储层与层序界面、体系域和沉积相的关系。

将本区石炭系分为四个三级层序,三种类型的层序界面。

本区共有三种层序模式:海相碎屑岩缓坡层序模式、碳酸盐岩缓坡层序模式和碳酸盐岩镶边层序模式。

重点分析小海子组的铸体薄片可知,高位体系域的礁滩相灰岩受同生期淡水淋滤和混合水白云岩化作用,形成溶蚀缝、粒间溶孔、粒内溶孔等储集空间。

因此预测BT4井区东北部层序界面控制的碳酸盐岩上倾尖灭的异常体是可能的有利目标。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石炭系;高位体系域;层序模式中图分类号:TE121.3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22修改日期:2018-04-02作者简介:杨玉芳(1977-),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地质研究工作。

BT4井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麦盖提斜坡西北部(图1)。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由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小海子组,石炭系的层序地层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3],但就本区层序地层格架对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控制的研究,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模式分析,总体而言尚处在资料积累阶段[4,5]。

本文在建立研究区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分析碳酸盐岩层序模式分布和演化,与碳酸盐岩有利储层形成、发育和展布的关系。

1层序地层特征在前人对塔里木盆地的石炭系层序的研究基础上[2,3],通过钻/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建立了BT4井区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四个三级层序,总结了层序界面及其内部特征。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关键技术与效果--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藏为例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关键技术与效果--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藏为例

爲比勺夭然毛此仏第42卷第3期OIL&GAS GEOLOGY2021年6月文章编号:0253-9985(2021)03-0717-11doi:10.11743/ogg20210316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关键技术与效果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藏为例林煜1,李相文1,陈康2,张银涛3,减殿光1,郁智1(1.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0;2.中国石油集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1;3.中国石油集团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841000)摘要:以储层定量化预测为核心的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表征技术是实现该领域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

中国的油气勘探开发在早期阶段主要集中于中-浅层陆相碎屑岩领域,近二十年来,随着塔河、普光和安岳等西部大气田的发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开发前景才逐步明朗。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年代更加古老、地表条件更加复杂、非均质性更强,这些都为储层定量预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礁滩型储层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储层为例,在对2类储层地质特点与地震研究难点充分剖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针对性的地震预测思路与关键配套技术。

目前,随着“两宽一高”地震采集、井控高保真宽频处理以及相控地震波阻抗反演等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已经由定性逐渐转变为半定量,由简单描述转变为储渗单元精细刻画。

此次研究也将为国内外其他碳酸盐岩油气藏精细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两宽一高”地震采集;高保真宽频处理;储层预测;礁滩型储层;缝洞型储层;深层碳酸盐岩;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中图分类号:TE122.2文献标识码:AKey seismic techniques for predicting deep marine carbonate reservoirs and the effect analysis:A case study on the Sinian-Cambrian reservoirs inthe Sichuan Basin and the Ordovician reservoirs in the Tarim BasinLin Yu1,Li Xiangwen1,Chen Kang2, Zhang Yintao3,Zang Dianguang1,Yu Zhi1(1.Bureau of Geophysics Prospecting Inc.,PetroChina,Zhuozhou,Hebei072750,China;2.Southwest Oil and Gas Field Company,PetroChina,Chengdu,Sichuan610051,China;3.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aseachInstitute under Tarim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Bayingol Mongolian Autonomous Prefecture,Xinjiang841000,Ch加a)Abstract:The seismic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ate reservoirs with th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at its core is key to reserve growth and production enhancement.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have formerly been focused on middle-t o-s hallow terrestrial clastic rocks.In the past two decades,deep marine carbonate rocks,however,start to shine with the discovery of Tahe,Puguang,Anyue and other large-scale gas fields in the west of the country.In comparison to other countries,the deep marine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China are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more complex surface conditions, longer history,and higher heterogeneity,all of which have posed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quantitative reservoir prediction.Based on the practices in the Ordovician fractured-vuggy reservoirs in the Tarim Basin and Sinian-Cambrian reef-shoal reservoirs in the Sichuan Basin,we systematically expound on seismic prediction approaches and key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targeting at dealing with the difficulties specific to the two types of deep carbonate reservoirs. With continuous progress in technologies such as seismic acquisition with u wide azimuth and broadband as well as high density”(2W1H),high fidelity and broadband data processing for well control,pre-stack impedance inversion constrained by sedimentary facies and other key technologies, the reservoir prediction of deep marine carbonate rocks in China has changed from qualitative description into semi-quantitative prediction,and from simple description into fine depiction of reservoir flow units.The study is also of guiding value to the fine development of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both收稿日期:2019-ll-04;修订日期:2021-04-16o第一作者简介:林煜(1985—),男,高级工程师,油气藏精细描述与油藏地球物理。

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塔 里木 盆 地 轮 古 东奥 陶 系碳 酸 盐 岩 储 层 特 征 与 主 控 因素
胡 风, 剑 蔡振忠, 青, 建军, 马 李 司 , 疆 库尔勒 8 10 ) 新 4 0 0
摘要 : 塔里木 盆地 轮古东地 区奥 陶系碳 酸盐岩礁 滩复合体 油气藏是塔 里木 油田分公 司近 期重 点勘探 区带之 一。 油气藏 的储 集岩 主要 有亮 晶颗粒 灰岩、 晶颗粒灰 岩 、 晶颗粒 灰岩 、 晶灰 岩 , 中亮 晶颗 粒灰岩 的储 集性 能较 好 ; 粉 泥 泥 其 储层 的基 质孔 隙不发育 , 主要 的孔 隙空间为溶蚀孔 洞和裂缝 ; 储层 分为洞 穴型 、 洞型 、 孔 裂缝 型和 裂缝一孔 洞 型 , 其发 育程度 主要 受沉积相 、 溶蚀作用 和破裂作 用控制。形 成 了轮古 东地 区奥 陶 系碳 酸 盐岩礁 滩 复合体 储 层叠 置连 片 、 广泛 发 育 的分 布
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维普资讯
沾-天然乞比 - 5
第2 8卷 第 6期
O L& G SG O 0 Y I A E L G 20 0 7年 1 2月
文章编号 :2 3— 9 5 20 )6— 76— 8 0 5 9 8 (0 7 0 0 7 0
HuJ ne g C i hnh n , aQn ,i i jn H a gLn cn ,i ah a i fn , a Z e zo g M ig L J nu , u n o ga g L B o u a a
(e ac stt o eoem xlrt nadD v om n ,ai Ole o p n ,e o hn ,ol ,i i g8 10 ,hn ) Rs rhI tu e n i e fP t l Epoai n ee p etT r r u o l m i l C m a yP t C ia K r X na 4 0 0 C i i f d r a jn a

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Ab s t r a c t : The Yu qi Bl oc k i s a n i mpo r t a n t oi l a nd g a s e x pl o r a t i o n p l a y i n t h e Ake ku l e u pl i f t . Th e hy d r o c a r b o n a c c u mu l a t i n g c on d i t i o ns i n t he Yi n gs h a n F or ma t i o n a r e s t u d i e d a n d t h e a c c um u l a t i o n mo d e l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u s i n g t h e t e c h ni q u e s o f b a s i n a n a l y s i s , r e s e r v o i r pr e di c t i o n,f l u or e s c e n c e t hi n s e c t i o n a n d lu f i d i nc l u s i o n . Th e oi l a nd ga s i n t he Yu qi Bl o c k c o me f r o m t h e Ca mb r i a n t o Lo we r Or d o v i c i a n s ou r c e r o c ks i n t he s ou t h e r n Ak e ku l e u p l i f t . Yi ng s h a n For ma t i o n r e s e v oi r r s a r e o f c a v e, f r a c t u r e - p o r e a n d f r a c t u r e t y pe s,a nd t h e i r ph y s i c a l p r o pe r t i e s a r e i nt e r me d i a t e .Th e s e a l c o nd i t i o ns o f Lo we r Ca r b o ni f e r o u s mud s t on e s a r e f a i r ,bu t

《新疆石油地质》2023年第44卷总目次

《新疆石油地质》2023年第44卷总目次

第44卷 第6期新疆石油地质Vol. 44,No.6 2023年12月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Dec. 2023《新疆石油地质》2023年第44卷总目次·油气勘探·塔北地区三叠纪拗陷湖盆异重流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仲米虹,唐武 (1-1)塔河油田岩溶峡谷区伏流坍塌型古暗河缝洞系统…………………………………………张长建,吕艳萍,马海陇,耿甜,张晓 (1-9)玛湖凹陷与沙湾凹陷上乌尔禾组储集层差异及成因…………………况昊,周润驰,王钧民,刘豪,谭先锋,蔡鑫勇,肖振兴 (1-18)川西坳陷须二段次生石英形成机理及其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章顺利,杨映涛,张玲,操延辉 (1-25)塔里木盆地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分层分段特征及构造演化…………………………陈平,能源,吴鲜,黄诚,王来源,郭曼 (1-33)共轭走滑断裂形成演化的控制因素及物理模拟实验……………………代兰,邬光辉,陈鑫,朱永峰,陈思锜,罗鑫,胡明 (1-43)塔里木盆地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变形特征及有利区评价………………………………李海英,韩俊,陈平,李媛,卜旭强 (2-127)玛湖凹陷乌尔禾组致密砂砾岩沸石特征及储集层识别…………………………………秦志军,操应长,毛锐,张浩,冯程 (2-136)苏里格气田盒8段辫状河储集层构型空间展布……………………………………………………………刘金库,胡杨,伍燚(2-144)玛湖凹陷三工河组油层低阻成因………………………………………………………………齐媛,韩东威,杜引鱼,周伟军 (2-151)甘泉油田长8油藏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钙质夹层特征及成因……崔耀科,杜贵超,王凤琴,王聪娥,陈奕阳,王颖,黄杏雨 (2-161)吐哈探区深层油气勘探进展及潜力评价…………………………………………支东明,李建忠,陈旋,杨帆,刘俊田,林霖 (3-253)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石钱滩凹陷石钱滩组层序划分…………………康积伦,付国斌,韩成,梁辉,马强,梁桂宾,陈高潮 (3-265)吐哈盆地胜北洼陷中—下侏罗统致密油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刘锋,赵红静,金颖,甘应星,曾雁,温旺彪,徐桂芳 (3-277)胜北洼陷三间房组致密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周港,程甜,李杰,陈安清,李富祥,徐慧,徐胜林 (3-289)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细粒岩储集层微观特征……………………………秦恩鹏,张君莹,张生兵,刘俊田,张小芹,陈永慧 (3-299)三塘湖盆地煤炭地下气化地质评价与有利区域………………………………王兴刚,范谭广,焦立新,东振,曹志雄,韩波 (3-307)陇东地区HQ区块东部长8致密砂岩储集层成岩相划分………………彭晓勇,刘国利,王兵,魏涛,任利剑,王巍,任江丽 (4-383)川中地区大安寨段陆相页岩岩相对孔隙结构的控制作用………………孔祥晔,曾溅辉,罗群,谭杰,张芮,王鑫,王乾右 (4-392)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5亚段储集层特征及成因…………………………………高景云,丁晓琪,祁壮壮,田胤瑜 (4-404)陆相混积型页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周新锐,王喜鑫,李少华,张昌民,胡凯,严春景,倪雪儿 (4-411)塔北、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异常高压形成、保存与分布…………段永贤,宋金鹏,郇志鹏,杨连刚,周鹏,吕端川,田志宏 (4-421)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太原组碳酸盐岩气藏富集规律…………………………李妍蓉,李靖,苏文杰,石磊,孙睿,朱玉双 (5-509)西湖凹陷C油田花港组浅水三角洲储集层构型…………………………………何贤科,娄敏,蔡华,李炳颖,刘英辉,黄鑫 (5-517)黔东北铜仁地区牛蹄塘组烃源岩成熟度评价…………………………………………刘奎勇,吴滔,卢树藩,盘应娟,安亚运 (5-528)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裂缝特征及其控藏作用…………………………………肖正录,路俊刚,李勇,张海,尹相东,周翔 (5-535)沉积岩中沸石类矿物成岩演化特征及其意义………………………………左如斯,曾翔,曹忠祥,蔡进功,张奎华,张关龙 (5-543)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特征及其挖潜……………………………石耀东,王丽琼,臧苡澄,张吉,李鹏,李旭 (5-554)古龙凹陷姚一段致密油藏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刘萍 (6-635)塔河油田海西运动早期岩溶水系统划分及特征………………………………张长建,杨德彬,吕艳萍,张娟,李杰,丁立明 (6-646)2023年新 疆 石 油 地 质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浅水三角洲砂体分散体系特征……………………………………………………………赵春晨,刘豪 (6-657)玛湖凹陷风城组碱性矿物特征及天然碱测井评价……………………………毛锐,赵磊,申子明,罗兴平,陈山河,冯程 (6-667)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6段致密砂岩孔喉结构及演化………………………严敏,赵靖舟,黄延昭,杨振亚,方越,吴和源 (6-674)·油 藏 工 程·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水气体积比及水侵预警………………柴小颖,王燕,刘俊丰,陈汾君,杨会洁,谈志伟 (1-51)基于核磁共振的天然气驱储集层孔喉动用下限……………………………………………………白振强,王清华,宋文波 (1-58)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藏油井合理产能优化方法及应用……………………顾浩,康志江,尚根华,张冬丽,李红凯,黄孝特 (1-64)新型油水相渗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李婧,范晖,刘春茹,杨芳 (1-70)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混积型页岩油可动性实验………………………郭海平,吴承美,张金风,徐田录,肖佃师,郭雪燚 (1-76)南海油田惠州潜山裂缝性凝析油气藏控水实验……………………………邱浩,文敏,吴怡,幸雪松,马楠,李占东,郭天姿 (1-84)砂砾岩储集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与可压性评价………………………………刘向君,王小军,赵保伟,熊健,梁利喜 (2-169)玛北斜坡百口泉组致密砾岩水力压裂裂缝表征……………………李向阳,季汉成,卞腾飞,陈亮,陈亮,郭心舒,李梦凯 (2-178)玛湖砾岩油藏水平井效益开发压裂关键参数优化…………………………………张景,虎丹丹,覃建华,王英伟,唐慧莹 (2-184)顺北一区断溶体油藏溶解气驱开发特征………………………………刘学利,谭涛,陈勇,解慧,朱苏阳,吴昊镪,向东流 (2-195)顺北一区超深断控油藏注天然气开发的可行性………………………………………………………陈勇,朱乐乐,刘学利 (2-203)强非均质超稠油SAGD 储集层升级扩容数值模拟………………………………………孟祥兵,孙新革,罗池辉,马鸿,王青 (2-210)临兴低阻气藏高不动水饱和度成因及其对气层电阻率的影响……刘再振,李洋冰,胡维强,冷捷,蔡瑞豪,谢岚,柳雪青 (2-217)吐哈探区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策略………………………………………………………………………徐君,杨春,孟朋飞 (3-314)油藏型储气库与天然气驱油协同建设实验——以葡北油田三间房组油藏为例……司宝,闫茜,刘强,张彦斌,付春苗,齐桓 (3-321)鄯善油田特高含水期CO 2吞吐增油与埋存试验…………………………………………李艳明,刘静,张棚,公学成,马建红 (3-327)葡北油田三间房组油藏天然气重力驱特征及影响因素 ………………………肖志朋,齐桓,张艺桢,李宜强,姚帅旗,刘通 (3-334)吐哈探区稠油油藏注气吞吐适应性评价…………………………………………夏正春,赵健,刘锋,秦恩鹏,蔡必金,王奇 (3-341)低孔低渗稠油油藏注水增能效果影响因素……………………………………………………………万海乔,王盛,刘学良 (3-347)多区块累计生产指标叠合对预估采收率的影响……………………………………………宋成元,杨小璇,袁玉英,李艳明 (3-352)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井网优化………………………………………胡文革,李小波,杨敏,鲁新便,刘学利,刘洪光 (4-429)基于动态渗流阻力的注水调整方法………………………………………………单高军,王承祥,王治国,姜雪岩,郭军辉 (4-435)沉积岩致密油藏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及产能模型…………………………………王小兵,胡炎射,李森,陈敏,王路,朱晨阳 (4-442)塔河油田块状底水砂岩油藏开发特征及挖潜对策………………………………刘丽娜,曹飞,刘学利,谭涛,郑小杰,刘蕊 (4-450)顺北油田顺北4号断裂带中段断控储集体连通性评价……………………………刘军,廖茂辉,王来源,龚伟,黄超,查明 (4-456)陆梁油田呼图壁组多层系砂岩油藏分层注水调控……………………………党思思,孙志雄,裴帅,吴丛文,牟蕾,周玉辉 (4-465)广义气水混驱特征曲线的建立及应用……………………………………………………贾蕊,袁泉,汤欣,吕奇奇,高文君 (5-562)三塘湖盆地马中区块致密油藏CO 2吞吐提高采收率……………李世瑞,赵凯,徐江伟,木尔扎提·艾斯卡尔,徐金禄,张星 (5-572)某油田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加密及跟踪调整提产………………………………………………………………………周佳美 (5-577)碳酸盐岩裂缝-孔隙型储集层水侵特征及残余气分布规律…………………………………谢鹏,陈鹏羽,赵海龙,徐建亭 (5-583)··2第44卷 第6期《新疆石油地质》2023年第44卷总目次姬塬油田黄3区长8超低渗油层CO 2驱埋实验…………………………………陈小东,王进,宋鹏,刘建,杨卫国,张宝娟 (5-592)压裂直井产量公式…………………………………………………李传亮,庞彦明,周永炳,战剑飞,臧伟,陆慧敏,朱苏阳 (6-683)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聚集度表征方法…………………………………赵晨云,窦松江,窦煜,柳朝阳,黄博,王振宇,李刚 (6-690)顺北油气田含水高含凝析油凝析气井产能评价………………………………………………………………………李冬梅 (6-696)顺北油田超深断控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实践………………………………………李小波,魏学刚,刘学利,张艺晓,李青 (6-702)缝洞型油藏一井多靶分段压裂开发效果数值模拟………………………………………耿宇迪,刘礼军,王立静,郭天魁 (6-711)页岩水平井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及防窜三维地质模拟…………………………王挺,汪杰,江厚顺,续化蕾,姚自义,南冲 (6-720)砂泥岩互层水力压裂裂缝穿层扩展影响因素数值模拟……………………………吕照,潘丽燕,郝丽华,邹娜娜,邹志坤 (6-729)·应 用 技 术·克拉美丽气田火成岩天然裂缝漏失压力模型…………………………………杨虎,薛晓军,陈向辉,李秀彬,解俊昱,张伟 (1-93)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储集层堵塞机理及解堵技术应用……………………廖丽,欧宝明,陈君,吴程,姜琪,倪勇,赵玉 (1-100)华池—南梁油田长8油藏高阻水层解释方法……………………………张德梅,段朝伟,李高仁,李永胜,陆敬武,林伟川 (1-105)对标产能的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分类评价——以塔里木盆地托甫台地区一间房组为例…唐军,何泽,申威,齐戈民,郭为民 (1-112)基于双平方根算子的速度建模方法及应用…………………阿力甫江·热合木吐力,潘龙,李献民,林娟,马晶晶,窦强峰 (1-119)库车坳陷博孜气藏超深致密砂岩储集层现今地应力预测……………张辉,鞠玮,徐珂,宁卫科,尹国庆,王志民,于国栋 (2-224)基于小样本数据深度学习的砂体厚度预测方法及应用……………………………陈雨茂,赵虎,杨宏伟,魏国华,罗平平 (2-231)塔河油田缝洞型储集层类型综合识别……………………………………………………………巫波,杨文东,吕晶,罗君兰 (2-238)基于动态有效应力系数的地层压力估算方法 ………………………………周云秋,贺锡雷,林凯,秦思萍,张陈强,刘宗杰 (2-245)稀油油藏密闭取心流体饱和度校正方法…………………………………………朱永贤,姚帅旗,张彦斌,韩继凡,赵瑞明 (3-359)油气藏产量旋回泛函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门海文,张静,魏海军,赵阳,高文君 (3-365)基于低频模型优化的相控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及应用 ……………………石楠,刘源,冷玥,文一华,潘海峰,孙博,王兵 (3-375)陆相页岩储集层岩石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特征…………………………………甘仁忠,熊健,彭秒,刘向君,梁利喜,丁乙 (4-472)碳酸盐岩裂缝型储集层全直径岩心水侵规律实验………………………胡勇,乐平,郭春秋,陈鹏羽,肖云,屈思敏,王鑫 (4-479)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原位转化对储集层的改造能力…………………………………………………韦自健,盛家平,张潇 (4-485)煤层气井两层合采气水同产井底流压计算方法……………………………张鹏,曾星航,郑力会,张吉辉,王相春,彭小军 (4-497)基于数据驱动的油藏流场重构方法………………………………冯高城,李金蔓,刘玉明,尹彦君,魏志勇,张强,孟凡坤 (5-598)深大断裂控制油藏油柱高度计算方法………………………………汪如军,王培俊,牛阁,王怀龙,张洁,梁芮晗,赵欣玥 (5-608)不同成因岩溶储集体氮气辅助重力驱实验………………………………………………………………………………程洪 (5-613)碳酸盐岩储集层岩溶洞穴垮塌的力学机制…………………………………………………张骥跃,康志宏,陈华鑫,康志江 (5-618)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西段高精度地震成像………………………………………张向全,谷永兴,刘军,裴家定,顾小弟 (5-626)·综 述·中国老油田二次开发现状及前景…………………………………付亚荣,窦勤光,刘泽,焦立芳,季俣汐,杨亚娟,尹后凤 (6-739)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对比………………………………………周立明,张道勇,姜文利,张臣,张晨朔,张昊泽,郑媛媛 (6-751)··3。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储层类型及主控因素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储层类型及主控因素

eav —
i t y — f r ac t ur e t ype, f r a c t ur e t ype, po r e — c a vi t y — f r a c t ur e t y pe a nd po r e — c a vi t y t yp e . Spe c i f i c a l l y. r e s e r v oi r s i n t he uppe r p ar t of t he Low e r Or d ovi c i an Yi ngs ha n For ma t i on ar e c ont r ol l e d by m ul t i — pe r i o d unc o nf or mi t i e s a nd mi d—t O hi gh— a ngl e f r a c t ur e s, w hi l e r e s e r v oi r s i n t he l o we r Yi ngs ha n For ma t i on a nd t he Pe ngl ai ba For m at i on ar e c l o s e l y r e l a t e d t O dol om i t i z a t i o n a nd de ve l opm e nt
( 1 .S i n o pe c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e t r o l e u m Exp l o r a t i o n & Pr o du c t i o n,Be i 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2 .Exp l o r a t i o n &
塔 里 木 盆 地 玉 北 地 区奥 陶 系储 层 类 型及 主控 因素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
Ja ew i i o W i e 一,L u in O Xi xa g 一,Z o a y a h u Yu n u n 一,Ha in a ,Xin a g n a d Z a e n Ja f o g F n mi g n h o Vu
( . olg G ocew s hn n ri f erlu 1C l e e esi e ,C ia U i st r e )o P t e m,B ln 0 2 9,C ia; 2 tt e a oaoy P t l m o e g 124 i t hn .SaeK ) L b rtr er e ou R su ̄ n rset g,B in 0 2 9, hn eo read P op ci ‘ n e ig 12 4 C ia; 3 erlu x lrt nⅡ d Deeo me t eerhlsi t erC ia j .P t e m E poai n vl o o p n sac ntu .P t hn R t o T r ed C m a ),K r ai Oi l o p n m ol a,X nin 4 0 0, hn i a g 8 1 0 C ia; 4 u ev in( dMa a e e tC ne ,P t C ia j .S p rio n g m n e tr er hn s n o
连 片 , 向叠 置 ” 纵 的分 布 特 征 , 集 性 能 相 当 进 一 步分 析 认 为 , 酸 盐 岩 优 质 储 层是 在 沉 积 一改 造 双控 作 用 下 发 育 的 。 塔 锫 碳 中 西部 平 台 区和塔 中 I 带 内带 的 岩 溶 坎 高地 与岩 溶 上 斜 坡 , 有 优 质 储 层 发 育 的 有 利 条 件 , 油 气聚 集 的有 利 区 带 , 号 具 是 勘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岩特征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岩特征
维普资讯
第2 9卷 第 3期
20 0 7年 6月
文 章 编 号 :0 1 6 1 ( 0 7 O —0 1 ~O 10 — 1 22 0 ) 3 2 7 7

石 油 察 驺 沾 履
PETRoLEUM GE0 LoGY & EXPER I ENT M
盐 岩成岩作 用等 , 并进 行了评价。塔里木盆地古生代碳酸盐岩储集岩类型主要有 古岩溶 风化壳型 、 礁滩 型 、 鲕粒 滩型及 白云岩
型 4 。 5 构造 运 动形 成 了 5 古 岩 溶 储 集体 , 下 寒 武 统 一 上 震 旦 统 、 类 期 期 即 中奥 陶 统 一 上 奥 陶 统 、 留 系一 奥 陶 系 、 炭 系 与 下 志 石 伏 地层、 三叠 系一 前 三 叠 系 之 间 的 古 岩 溶 。碳 酸 盐 岩 储 集 空 间 类 型 主 要 分 为 孔 隙 一 孔 洞 和 裂 缝 2大 类 型 。 孔 隙 一 孔 洞 包 括 微 孔 隙 、 间孔 隙 、 蚀孔 隙 和溶 蚀 孔 洞 ; 晶 溶 裂缝 主 要 有 成 岩 裂 缝 、 区域 构 造 有 关 的 裂 缝 、 褶 皱 有 关 的 裂 缝 、 断 裂 有 关 的裂 缝 、 与 与 与 与 深 部地 层 负荷 和孔 隙压 力有 关 的 裂 缝 等 。 碳 酸 盐 岩 储 层 主 要 成 岩 作 用 有 压 实 、 溶 、 结 、 云 化 、 结 晶 、 化 和 溶 蚀 等 。 压 胶 白 重 硅
Vo . 9 No 3 12 . .
J n ,0 7 u . 2 0
塔 里木 盆 地 古 生代 海 相碳 酸 盐 岩储 集 岩 特征
康 玉 柱
( 国 石 油 化 工 股 份 有 限公 司 石 油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京 中 北 10 8 ) 0 0 3

塔里木盆地塔中I号坡折带中上奥陶统台缘礁滩体储层主控地质因素分析

塔里木盆地塔中I号坡折带中上奥陶统台缘礁滩体储层主控地质因素分析
带 。
1 岩性和岩相组合是储层发育的重要基础
岩性是储 层发育的重 要基础 , 沉积相控 制 岩 石的结构和 岩性 , 从而控制岩 石原 生孔 隙的 发 育程度 , 并在很大 程度上影 响溶 蚀孔 隙的发
育。
1 1岩 性与有利储层 在 台地边缘外带 , 育生物 礁灰岩 和颗粒 发 岩类 。生物 礁灰 岩 中发 育 了大 量的 原生骨 架 孔 洞 和 层 状 品 洞 构 造 ,残 余 孔 洞 孔 隙度 在 6 %~l %左右 , 0 是优 质的储集 层。粒 屑灰岩 , 经岩溶作 用后 , 储层孔隙 度保 持在 3 %~6 %左 右, 也是优 质储集 层。 研 究表明 , 丘和粒 屑滩 容易形成 优质储 礁 层 , 与礁丘 形成环境相关 的生 屑滩 、生物 砂 而 砾 屑滩 更形成 优 质储层 。 因此与之 相 关的 岩 性如生 屑灰岩 、 生物 砂砾屑灰岩 、骨架岩 、生 屑粘结岩是 优质储集 岩类 , 见表 l 。 1 2 岩相组 合与有利储层 . 沉积 环境 对碳 酸盐 岩储 层 的发 育具有 重 要 的控 制 作用 。不 同的沉 积相 类型 及其组 合 决 定不 同类 型储 层的 形成 和分 布。 从本 区沉 积微相类 型与常 规物性的关 系来 看 , 见表 2储 , 层孔隙度 和渗透率在 不同井区有 一定的差异 , 表 l 塔中 I 号坡 折 带上 奥陶 统礁 滩体 不 同 岩 石 类 型 物 性 分 布 表
维普资讯
垫 塑 Q :
Sci ence an d Techn Ogy Of Con su(i Her d t ng al
工 程 技 术
塔 里木 盆地塔 中 l 号坡折带 中上奥陶统 台缘 礁滩 体储层 主控地 质 因素 分析
王振 宇 ’ 陈文 ’ 李丹 ’ 孙 崇浩 ’ 邬光辉 ’ 李新生 ( . 1 西南石 油大学 : 2 塔里木 油田分公 司) 摘 要: 中晚奥陶世塔 中 I 号坡折带处 于台地 边缘 相带的礁 滩镶 边体 系中, 发育 了多个礁( 、滩的沉 积旋 回组合 , 丘) 总厚达 1 0 3 0 其 m, 0 0 单 个 旋 回 的礁 滩 体 皆 为 有 利 的 油 气 储 集 体 。 研 究表 明 , 区礁 滩体 岩 性 、 岩 相 的 组 合 是 储 层 发 育 的 重要 基 础 ; 型 岩 性地 貌 隆 起 和 海 该 礁 平 面相对 变化 所控 制的成 岩早期暴露溶 蚀是控 制储层 发育分布的主要 因素 ; 多期 油气运 聚及其伴随 的埋 藏溶 蚀作 用的改造改 善 了礁 滩体 储层 孔隙的储集性 能 ; 后期 构 造 破 裂作 用增 加 了礁பைடு நூலகம்滩 体 储 层 的 连 通 性 和 渗 透 能 力 。 关 键 词 : 滩 复 合 体 台地 边 缘 碳 酸 盐 岩储 层 主 控 地 质 因 素 塔 中地 区 礁 中图分类号 : 4 . F I I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0 8 ( 0 8 0 ( ) O 6 — 2 1 7 - 9 x 2 0 ) 2b - 0 4 0

巴麦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巴麦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6麦 1 、 O井 的镜下 薄片分 析 , 发现该 亚相 的白云岩 化作用 较弱 , 并且 溶蚀 孔 隙不发 育. 阔 台地可进 一 步划 开 分 为 : 台 内浅滩 . ① 发育 于 台地 内部 , 开 阔 台地 环 境 中的浅 水 或 静 水 环境 的相 对 高 能 地带 , 屑 较 为 丰 为 粒

次规模 最 大的海 侵E_ 海侵 的范 围覆盖 整个研 究 区 , 1, 6 在该 层顶 部形 成大 面积 分 布 的灰 岩. 究 区水 体 整 研
体较 安静 , 除在局 部地 区发育 局 限台地 相和高 能 台地边 缘 浅滩 相外 , 余 为开 阔台地 相 沉 积. 其 相对 于 巴楚
组, 小海 子组 高能 台地边 缘相 范 围有所增 加 ( 图 1 . 见 )
1 沉 积 相 特 征
塔里 木盆 地 巴麦地 区石 炭系包 括 巴楚 、 拉沙依 与小 海子 组. 究 区 目的层 小海 方 1井 区缺失外 , 、 在其 他地 区有 分布 . 小海 子组沉 积期 , 是继 砂泥 岩 段海 退后 发 生 的
富, 以亮 泥 晶粒 屑 灰岩 为主 , 夹亮 晶粒 屑灰岩 . 研究 区 的康 1 一康 2 巴探 5井 区及 玉北 1 一 一胜 和 2井 区可
收 稿 日期 :0 2一 4 8 编 辑 : 雅 玲 2 1 O —1 ; 陆 基金 项 目 : 国石 化 西 北 分 公 司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协 作项 目( 中 KY2 1 一 S 0 3 01 一 1) 作者 简 介 : 筱 聪 (9 7 , , 士 研 究 生 , 要从 事 储 层 地 质 及 储 层 地 球 化 学 方 面 的研 究 范 18 一) 女 硕 主
1 1 开 阔 台 地 相 .
巴麦 地 区的大 部分 地 区为开 阔 台地 相. 相海 域广 阔 , 该 海水 循 环较 好 , 深 较大 , 合 各种 生 物 生长 , 水 适 除在开 阔 台地 边缘 和开 阔 台地 内部 的局 部地 区分 布有 各 种 高 能 滩体 外 , 总体 上 为低 能环 境 . 过 对 巴探 通

古气候与古海洋对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的控制

古气候与古海洋对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的控制

2017年03月古气候与古海洋对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的控制陈俊杰(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摘要: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发育主要离不开干热/干燥或湿热/湿润两类气候。

海水的化学成分曾经在显生宙时期具有过明显周期性变化,其中循环交替出现方解石海和文石海。

在塔里木盆地等进行实地油气勘探发现,古气候和古海洋对碳酸盐岩储集层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其发育特征和孔隙类型均与此有关。

总的来说,干热/干燥的文石海环境下,有利于孔隙-孔洞型白云岩储集层的形成;干热/干燥的方解石海环境下,有利于蒸发盐铸模孔隙型白云岩储集层的形成;湿热/湿润的方解石海环境下,有利于大型溶洞型储集层的形成。

由此可见,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发育受古气候与古海洋的联合控制。

本文基于对我国塔里木盆地等的实地勘探结果,对古气候与古海洋对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的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古气候;古海洋;方解石海;文石海;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虽然据有关研究证明,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发育受古气候和古海洋的影响很大,然而关于这方面的专门探讨目前尚比较少,尤其缺乏对控制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与沉积的相关地质背景的研究。

笔者以我国塔里木盆地等为例,通过实地勘探,对野外剖面和岩心进行观察,并做一系列实验分析,发现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发育受古气候与古海洋的联合控制,二者均对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以下就来浅要分析一下相关问题。

1干热/干燥环境下孔隙-孔洞型白云岩储集层的发育白云岩的发育形成,大部分都是受白云石化的作用,而对这方面的研究难点,主要集中在白云岩发育形成所需要的Mg 2+来源。

现阶段,一般认为白云岩发育形成所需要的Mg 2+乃是来源于海水、黏土矿物及深层岩浆热液等,其中,最原始和最主要的来源是海水。

白云岩与蒸发岩往往具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准同生期,这类白云岩发生交代作用,文石泥或泥晶高镁方解石即为被交代的沉积物。

在干热/干燥环境下,由于强烈的蒸发而成的富含Mg 2+的浓缩海水,形成了白云石化流体。

R-Q因子分析法在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为例

R-Q因子分析法在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为例

准确的分类结果,从而对储集层进行分类评价。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研究区主要集中在塔中地区
POR
素进行
特征值与其所携带的信息量成正比,当累计贡献率大

图1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测井参数R-Q 
因子分析点聚图
图2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 
ω(AC)-ω(POR)交会图
Ⅳ类点群主要分布于密度因素周围,此类地层密度较高,孔隙度、渗透率、声波时差值极低,为微孔隙型储层。

微孔隙是主要储渗空间,不具有明显的储层四性关系,这类储层属于差储层或直接定义为非储层。

5 结论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R-Q因子分析结果与钻井取芯结果表明,分类结果一致,说明了R-Q 因子分析用于判别划分碳酸盐岩储层的准确性与可靠性,R-Q因子分析可应用于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与划分。

根据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测井数据分析,将该区碳酸盐岩储集层划分为四大类,即孔洞裂缝组合储层、裂缝溶洞组合储层、含裂缝的孔隙型储层和微孔隙型储层,依次对应Ⅰ类好储层、Ⅱ类好-中等储层、Ⅲ类一般储层和Ⅳ类差储层。

该分类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对储层预测和区带评价具有一定的参
中点群密度,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大部分为中到差储层,物性好的储集层数量极少,说明研究区碳酸盐岩普遍储集性一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中国石化 西北 油田分 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 乌鲁 木齐 8 3 0 0 1 1 ; 0 6 2 5 5 2 ) 2 . 中国石油集 团 渤海钻探 工程有 限公司 第二录井分公司 , 河北 任 丘
摘要 : 通过岩心 、 薄片鉴定 、 扫描 电镜 、 测井 、 储层地球化学等大量资料 , 分析 了巴楚先 巴扎地 区石炭系小海 子组储层 基本特 征及
Ma y, 2 01 5
d o i : 1 0 . 7 6 0 3 / s 4 0 9 7 2 — 0 1 5 — 0 0 4 6 一 Y
塔 里 木 盆 地 先 巴 扎 地 区小 海 子 组 碳 酸 盐 岩 储 集 层 主 控 因 素 分 析
马 中远 , 杨素举 , 徐勤琪 , 张 黎 , 张君 子2 , 黄 苇
铁和大量溶蚀孔洞的发育等现象是暴露 溶蚀 的重要证据 , 而萤石 、 针状溶蚀孔洞 、 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异常等均指示埋 藏岩溶 的存
在; 白云 岩 化 在 一 定 程 度 上促 进 了储 集层 的 发育 ; 构 造 破 裂 作 用 是 最 重 要 的 储 集 层 发 育 的 控 制 因 素 之一 , 有 利 于 裂 缝 型 储 集 层 的
控 制 因 素 。 小海 子 组 储 集 层 岩 性 主要 为 灰 岩 、 云质灰岩 、 灰 质 云 岩 和 白云 岩 , 储 集 空 间类 型 主要 为 粒 间溶 孔 、 粒内溶孑 L 、 晶 间溶 L
和裂缝 , 储层类 型主要 为裂缝一 孔隙型和裂缝型。小 海子组 碳酸盐 岩储 集层受 控于多 重因素 的影响 , 沉积 相是储集层 形成 的基 础, 研究区内台内滩是有利储层发育 的相带 ; 溶蚀作用包括暴露溶蚀和埋藏溶蚀 , 是储集层 发育的重要 控制 因素 , 渗 流粉砂 、 氧化
发育 , 并为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 良好的渗 流通道 . 扩大溶蚀作用范 围。 关键词 : 碳酸盐岩 ; 主控因素 ; 小海子组 ; 石炭系; 先 巴扎地 区; 塔里木盆地
中 图分 类 号 : T El 2 2 . 2 文献标志码 : A
Ma i n c o n t r o l l i ng f a c t o r s o f c a r bo n a t e r e s e r v o i r s
c o mp o s e d o f l i me s t o n e s ,d o l o mi t i c l i me s t o n e s ,c a l c a r e o u s d o l o mi t e s a n d d o l o mi t e s .T h e r e s e r v o i r p o r o s i t y
( 1 . 胍 8 甜 j 珊 拓 u 把o fP e t r o l e u mE x p l o r a t i o n& P r o d u c t o i n , S I N O P E CN o r t h w e s t C o m p a n y ,U r u m q i , X i n j i a n g 8 3 0 0 1 1 , C h i n a ;
第 3 7卷第 3 期
2 0 1 5年 5月
文章编号 : 1 0 0 1 - 6 1 1 2 ( 2 0 1 5 ) 0 3 - 0 3 0 0 — 0 7
石 油 雾 驺 弛 质
P ETRoLEUM GEoLoGY & . 3
Abs t r a c t :Th e b a s i c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c o n t r o l l i ng f a c t o r s O ±t h e Ca r b o n i f e r o u s r e s e r v o i r s o f t h e Xi a o h a i z i F o r ma t i o n i n t h e Xi a n b a z ha a r e a o f t h e Ta r i m Ba s i n ha v e b e e n s t u di e d b a s e d o n c o r e a n d t h i n s e c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s c a n n i n g e l e c t r o n mi c r o s c o py,we l l l o g g i n g a n d r e s e r v o i r g e o c he mi c a l d a t a.Th e Xi a o h a i z i r e s e r v o i r s a r e ma i n l y
2 . S e c o n d o l g g i g n c o m p a n y o fB o h a i D r i l l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om C p a n y , C N P C, R e n q i u H e b e i 0 6 2 5 5 2 , C h i n a )
o f Xi a o h a i z i Fo r ma t i o n i n Xi a nba z ha a r e a,Ta r i m Ba s i n
Ma Z h o n g y u a n , Y a n g s u j u ,X u Q i n q i , Z h a n g L i , Z h a n g J u n z i , H u a n g We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