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古诗《古诗三首》的主题和意境。
2.能够通过诵读和朗读古诗来感受古诗的韵味。
3.能够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古诗。
4.能够简单描述古诗的意境和格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古诗三首》的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古诗。
三、教学准备1.教材:《古诗三首》课文。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录音机。
3.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看到题目《古诗三首》,询问学生对古诗的了解,并引导他们谈一下自己对古诗的想法。
2. 学习新诗1.让学生单独阅读第一首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并朗读。
2.引导学生讨论古诗的主题、情感以及意象等内容。
3.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构思和表达方式。
3. 讲评1.教师对第一首古诗进行点评,指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关键词、核心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古诗的主旨。
4. 学习第二首古诗1.让学生朗读第二首古诗并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第二首古诗的情感表达和意蕴。
3.让学生分组进行古诗朗读比赛,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5. 学习第三首古诗1.学生认真阅读第三首古诗,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
2.学生群体讨论古诗的语言运用和诗意表达。
3.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首古诗,体验古典诗歌之美。
6. 教学反思1.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本堂课的感想和收获。
2.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完善。
3.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古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授《古诗三首》,让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课上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让学生在朗读古诗中感受语言之美和情感之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审美情感的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古诗的内涵。
同时,教师在点评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表现,帮助每位学生在诗歌朗诵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这一单元,共收录了三首古诗词,分别是《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三首诗都是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教材通过对这三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体会诗词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词,对诗词的基本格式和韵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感受诗词的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了解诗词的基本格式和韵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词,培养学生感受诗词意境美、体验诗人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格式和韵律。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美,感受诗人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等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音乐等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遐想。
2.新课教授:分别对三首古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基本格式和韵律,体会诗词的意境美。
3.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情感体验:让学生闭上眼睛,配乐朗读诗词,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诗词的美。
5.课后拓展: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学习,下节课分享。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1. 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if-件展示诗句.)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2. 板书诗题,读题.3. 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2. 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3. 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诗句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4. 指名交流.(我觉得诗写得很关,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5. 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 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2. 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3. 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4. 同桌之间互读、练说.5. 指数名学生说.6. 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7. 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8. 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 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9. 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10. 1◆.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高山.(学生口述)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17.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1. 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2. 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3. 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4. 学生上台指明.(老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 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5. 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6. 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7. 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1. 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 练习背诵.3. 王安石简介第二课时一、乐调情1. 播放歌曲《故乡的云》.2. 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二、读入情1. 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2. 指数名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聒”.)3. 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4. 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5. 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三、品悟情1. 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2.指名答.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4. 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5. 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6. 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7.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8. 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9. 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 ◆.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10.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11.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12.全班交流,师引导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四、议深情: 1. 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2. 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3. 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五、记生字1. 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2. 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3. 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4. 学生练写.。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教案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词。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意境之美。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诗词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艺术特色,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2、讲解法:对诗词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含义。
3、想象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诗词所展现的画面,体会其中的意境。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词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展示一些古代诗词的书法作品,或者讲述一个与古诗词相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词1、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注意节奏和韵律。
3、学生再次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
(三)理解诗意1、学生对照注释,自主理解诗词的意思。
2、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补充和纠正。
3、教师对重点词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含义。
以《泊船瓜洲》为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隔着几重山峦。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在讲解“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绿”字的精妙之处,它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到来时江南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体会诗情1、引导学生思考每首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2、让学生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例如,《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要求:插图要富有创意,能够体现出诗词的主题和情感,色彩搭配和谐。
4.研究性学习:分组研究一位古诗人,了解其生平、作品特点、艺术成就等,撰写一篇研究报告。
要求:报告内容要详实,观点明确,论述清晰,体现出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
5.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古诗词相关的书籍,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要求:做好阅读笔记,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同学分享阅读感悟。
4.学会运用关键词、关键句进行诗词解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美感。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乐、动画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诗词接龙、角色扮演、创意绘画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3.教师强调古诗词在文学素养、审美情趣、价值观等方面的意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词,提高语文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本章节《古诗词三首》的学习既有兴趣,也存在挑战。兴趣方面,学生对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有较高的欣赏欲望,愿意主动去学习、品味;挑战方面,古诗词的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盼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扶植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一)第一课时(《牧童》)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根底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逍遥自由、逍遥自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介绍诗人,激发爱好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
吕洞宾究竟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的确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
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
后来唐代爆发了黄巢指导的农夫起义,时局动乱,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
最终不知所终,传闻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留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应并质疑。
(师适时板书并答复学生的质疑)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光明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沟通学习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展“小组学习”。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展自主学习,沟通讨论。
)2.反应:你读懂了什么?3.依据学生答复,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隐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开心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应,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材中的第九课,标题为《古诗三首》。
本课程主要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使学生能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内容和作者;–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能够背诵并朗读《古诗三首》。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诗三首》的内容和作者;2.培养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感悟生活、体味人生。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0分钟)通过一段简短的音视频或小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好奇。
二、学习《古诗三首》(30分钟)1.理解《将进酒》中的“大盘铺”、“盖厮陶”等词语的意义;2.分组合作分析《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表达的意境;3.朗读《滚滚长江东逝水》并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叹。
三、表演与欣赏(20分钟)学生分组表演所学古诗,展示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和欣赏。
四、激发思考(15分钟)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感受和收获,展开思考和讨论。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写古诗感悟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导入引发兴趣、合作学习、表演展示等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还能培养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感。
五下语文人教版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
五下语文人教版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五下语文人教版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篇1设计理念: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
在破解文义的设计中,重点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字眼,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韵味,轻松地理解诗意。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
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
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
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通过评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doc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篇一一、教学设计:1、认识古诗生字,指导书写“蓑”,准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
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大意。
3、通过对诗歌的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的心。
二、教学重点:能通过读、想象,体验诗歌的境界。
三、教学难点:是人的心理,并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诗人导入,整体感知1、导入: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两位诗人(板书:吕岩、杨万里)。
吕岩,我们对他很陌生;杨万里呢?(引导背诵杨万里的小诗)。
看来大家很熟悉它们了。
但是老师要说,看似陌生的诗人,其实我们早已耳闻他的大名;看似熟悉的杨万里,但我们并未真正走进他的内心。
相信吗?不信,等我们认真学完它们的古诗,你一定会恍然大悟。
2、你们说,怎么学?(读准-〉读懂-〉读出感受)。
请同学们慢慢地,认真、仔细地将这两首诗读三遍以上。
(老师板书课题)3、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两首诗。
(评价、正音。
指导书写“蓑”字:手和老师一起书空,默记5秒钟)4、故事读正确,读通了,我们还应该争取把诗歌——(读懂)。
请大家借助注释,理解故事的大意。
同学们可以单独思考,也可以前后左右相互提醒学习,还可以询问老师。
5、学生说故事大意,老师纠正。
6、从刚才同学对故事的理解,你能发现这两首诗有很多共同点吗?(1)、都是些孩童的故事。
(2)、都是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
(3)、都表达了诗人向往孩童生活的闲适。
(学生如果说不全:老师相信同学们学完他们的两首古诗,一定还会有更多地发现)(二)、从形象入手,教学《牧童》1、让我们先来认识第一位孩童,他是一位——(牧童),大家在电视动画片中看过牧童吗?你印象中的牧童是怎样的?2、让我们认真地读,没读懂,细细体会,你一定会从诗句中找到牧童的形象。
3、大家说你从古诗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预设一]: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材内容1. 《古诗词三首》的选取在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有一篇名为《古诗词三首》的教材内容。
这三首古诗分别是:《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春晓》。
这些古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
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古诗词三首》,使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意境,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准备•课本《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古诗词三首》的课文内容•准备书写工具,如铅笔、笔记本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频等多种方式引入《古诗词三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登鹳雀楼》教师可以以解释古诗词的意义和背景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登鹳雀楼》的内涵和表达技巧,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深意和情感。
3. 学习《望庐山瀑布》通过分析诗句,引导学生了解《望庐山瀑布》的描写手法和意境,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4. 学习《春晓》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春晓》中的清新、明亮和生机勃勃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诗词朗诵、诗歌创作等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反思与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不断调整和反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诗词三首》的内容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的详细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对该教材内容的教学把握和实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教案3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教案3篇PEP fifth grade volume 2 Chinese lesson 5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教案2、篇章2:舟过安仁范文(基础版)3、篇章3:清平乐村居范文(通用版)篇章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并能够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借助挂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诗句体现的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有感情的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预习1.查阅书籍或上网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2.借助相关资料尽可能弄懂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3、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也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那你眼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唐代诗人吕岩的七言绝句《牧童》,感受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说课稿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引入与古诗相关的趣味故事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的意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互动式教学法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和问答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启发式教学法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五年级的孩子们,他们正处于童年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可以理解和感悟古诗中的美好情感和深刻哲理,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形象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他们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较高,学习习惯也在逐渐形成,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诗文的韵律和节奏把握有一定的困难。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古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布置的作业包括:1.背诵三首古诗,要求准确无误地背诵并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2.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解读,解释其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并写一篇简短的解析文章;3.创作一首古诗,可以是以本节课所学内容为灵感,也可以是自己的原创作品,要求有一定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通过这样的作业布置,我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文,具备一定的前置知识。但他们在理解古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以及古诗文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和深刻哲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朗读、背诵和创作方面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1.通过引入与古诗相关的趣味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讨论和互动中感悟古诗的意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3.设置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让学生自己创作古诗,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4.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词三首牧童9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牧童9篇古诗词三首牧童 1教学目标:1、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激趣: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关于描写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一背。
二、初读诗文,展现画面1、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请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
2、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三、精读诗文,走近画卷1、你最喜欢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
2、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
3、老师参与学生的研究。
四、品读诗文,走进画卷1、学习第一首诗。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感受到了什么?朗读。
释义: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
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读。
释义: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弄”,一个“卧”。
(可爱、调皮、疲倦)(4)、再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把两句诗意连起来说,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2、学习第二首诗。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说说诗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释义: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释义:十分奇怪为什么没有雨,他们也把伞张在那儿,原来他们是在遮雨,而是别出心裁,用伞试风。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4.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人的情感世界,体会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古诗的兴趣,养成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三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背景和意义,掌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源自语文)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三首经典古诗:《静夜思》、《春晓》和《寻隐者不遇》。教学内容如下:
1.《静夜思》: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体会月光的描写手法。
2.《春晓》: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了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景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诵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寻隐者不遇》:引导学生了解寻访隐者的故事背景,感受诗人对隐者的敬仰之情。
课程设计将围绕这三首古诗展开,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境,提高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古诗三首》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了解古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山行》、《江上渔者》、《泊船瓜洲》三首古诗。
2.掌握古诗中的生字词,了解其含义和用法。
3.分析古诗的意境、情感和表达技巧。
4.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背诵三首古诗。
2.教学难点:分析古诗的表达技巧,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山行》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登山吗?登高望远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登山的古诗,看看诗人有什么独特的体验。
2.学习古诗学生自读《山行》,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教师解释生字词,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等。
学生齐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3.分析意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画面,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体会情感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5.背诵古诗学生自主背诵《山行》。
第二课时:《江上渔者》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渔民的生活吗?他们在江上捕鱼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渔民的古诗,看看诗人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学习古诗学生自读《江上渔者》,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教师解释生字词,如“往来”、“箬笠”、“蓑衣”等。
学生齐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3.分析意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画面,如“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描绘了怎样的场景?4.体会情感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说“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5.背诵古诗学生自主背诵《江上渔者》。
第三课时:《泊船瓜洲》1.导入同学们,你们坐过船吗?在船上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泊船的诗,看看诗人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学习古诗学生自读《泊船瓜洲》,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教师解释生字词,如“泊船”、“瓜洲”、“京口”等。
学生齐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3.分析意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画面,如“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体会情感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背诵古诗学生自主背诵《泊船瓜洲》。
人教版五年级下《古诗词三首》语文板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古诗词三首》语文板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
2.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体会古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等。
2.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2.如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江南春》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江南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学生自主观察诗句中的意象,如“江南春”、“水乡”等。
(三)学习《静夜思》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静夜思》,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静谧美。
2.学生自主观察诗句中的意象,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如“床前明月光”代表着夜晚的宁静,“疑是地上霜”则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四)学习《春晓》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春晓》,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生机美。
2.学生自主观察诗句中的意象,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
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如“春眠不觉晓”代表着春天的美好,“处处闻啼鸟”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五)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古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六)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词。
2.选择一首最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诗句解析,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江南春》、《静夜思》和《春晓》三首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韵律美、意象美和情感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课堂气氛有时显得较为沉闷,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教案一、课时内容本课时主要围绕《古诗三首》这一部分展开教学,具体内容包括三首古诗的朗读、理解和赏析。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古诗三首》中的每一首古诗。
2.能够理解古诗表达的含义,感受其中的意境与情感。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
4.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对古诗的感悟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古诗三首》的朗读和理解。
2.古诗中的含义和意境。
难点1.理解古诗中抽象的意象和情感。
2.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会,表达对古诗的理解与赏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音频或视频播放器播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古诗,让学生先感受一下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 学习1.讲解第一首古诗,解释生僻词汇及句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2.学生跟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的地方。
3.分组讨论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展示每组的讨论成果。
3. 练习1.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首古诗,体验不同角度理解诗歌的感受。
2.老师针对学生朗读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4. 拓展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首类似风格的古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会。
2.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古诗创作,分享理解与感悟。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体会到古诗之美,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与情感,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与创作欲望。
六、课后作业1.复习《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古诗,准备下节课的朗读。
2.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古诗三首》的读后感,包括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安排,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与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
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 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if-件展示诗句.)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 板书诗题,读题.
3. 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 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
3. 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诗句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4. 指名交流.(我觉得诗写得很关,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 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 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2. 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 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 同桌之间互读、练说.
5. 指数名学生说.
6. 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
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 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 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 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9. 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 1◆.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高山.(学生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
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世上无
难事,只怕有心人.”
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 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 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 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 学生上台指明.(老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 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5. 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 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
7. 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 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
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 练习背诵.
3. 王安石简介
第二课时
一、乐调情
1. 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 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二、读入情
1. 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 指数名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3. 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
4. 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 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
三、品悟情
1. 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 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 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6. 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7.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8. 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 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 ◆.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
10.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1.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2.全班交流,师引导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四、议深情: 1. 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
2. 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3. 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
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五、记生字
1. 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 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3. 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4. 学生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