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三个维度.kdh
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简介公民意识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和宣传,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以促进公民的积极参与和负责任的行为。
公民意识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
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指公民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和理解,并能够将法律原则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1. 法律知识教育:通过在学校、社区和媒体等渠道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向公民传授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2. 法律案例教育:通过讲解典型案例,引导公民了解法律规定的具体应用情况,增加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3. 司法参观教育:组织公民参观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司法实践,提高对法律的信任和尊重。
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公民的责任意识是指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尊重他人权益,并为社会公共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1. 道德教育: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2.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和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3. 公民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公民参与决策的机制,让公民能够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增加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承担。
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公民的参与意识是指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和公共事务,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1. 公民参与教育:通过开展公民参与教育,向公民传授参与意识的重要性和方法,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和公共事务的热情。
2. 公民参与平台:建立公民参与平台,为公民提供参与讨论和决策的机会,鼓励他们发表意见和建议,实现民主决策。
3. 社会组织支持:支持和鼓励公民参与社会组织的活动,为公民提供实现自己价值和贡献社会的平台。
总结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公民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建设法治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我的公民意识
我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与义务的认同和责任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认知和参与意愿。
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探讨公民意识的内涵和培养方法。
一、个人层面在个人层面,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从自身的行为和态度入手。
首先,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作为公民,我们享有言论自由、参与选举、平等就业等权利,同时也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义务。
只有了解、认同和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才能更好地行使和履行它们。
其次,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培养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并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进步。
这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支持环保和慈善事业等方式来实现。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的力量虽小,但只要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意愿和行动,就能汇聚成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力。
最后,个人层面的公民意识培养还需要注重教育。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肩负起培养公民意识的责任。
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开设公民教育课程,举办模拟选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家庭教育则应该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二、社会层面在社会层面,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依靠社会环境的塑造和规范。
首先,社会应该加强公民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政府和社会团体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活动和社会教育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知识,提高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意愿。
其次,社会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
公民参与决策的渠道和途径应该畅通无阻,让公民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同时,社会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底线的行为应该进行严厉打击和制度约束,让公民明确自己的行为会产生相应的后果,进而促使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和公德。
三、国家层面在国家层面,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国家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教育培养公民意识
教育培养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塑造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人。
公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社会、政治和法律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以及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和参与意愿。
在现代社会,培养公民意识成为了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基础教育阶段的公民意识培养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关键时期。
学校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1. 提供相关知识的教育。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关于社会、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社会的运作机制,认识到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包括民主、平等、尊重他人、合作等,这些价值观是公民意识的核心。
3.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和公益事业,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参与意愿。
二、高等教育阶段的公民意识培养高等教育阶段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学校应该注重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1. 鼓励学生参与公共事务。
高校可以建立学生自治的机制,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决策和管理,培养他们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责任感。
2.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
高校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对社会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形成自己的判断。
3. 提供公共事务知识的教育。
高校可以增设公共事务方面的选修课程,让学生了解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加深他们对公共事务的认识。
三、社会教育机构的公民意识培养除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机构也承担着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责任。
社会教育机构可以开展一些公民教育的活动,包括公民课程、公益讲座、社区服务等,为公众提供相关的知识和培训。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共同培养和弘扬公民意识。
政府应该加强对公民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和制度环境。
媒体应该加强公民教育的报道,引导公众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
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是以培养公民的思想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
它强调学生应当在社会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要学会尊重他人、保护环境、负责任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并有能力主动参与社会事务,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让学生明白其所处的社会结构,让他们能够理解政治、法律、道德原则的重要性,从而配合社会的正常运行。
公民意识教育包括宪法和法律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宪法的基本原则、行政结构、民主选举、国家的法律和社会的道德等;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政治学理论、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理念、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文化等;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廉洁自律、国家荣誉、真理正义等;民族文化教育,主要包括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等;以及环境教育,主要包括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
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育人,以提升学生的自觉性、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国主义,从而塑造出一个良好的公民素养。
公民意识教育要求学生做到“热爱家国,尊重法律,珍爱生活,友爱他人,珍惜环境”。
学生在学习公
民意识教育课程时,要重视对公民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尊重宪法、尊重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做到尊重他人、热爱祖国、爱护环境,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担当起自己的公民责任。
公民意识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熟悉社会规则,让学生能够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学会履行自己身为公民的责任。
何为_公民意识_中国_公民意识_概念的官方定义及其特征分析_檀传宝
2015年第5期(总第334期)Vol.44No 5,2015GLOBAL EDUCATION 一、背景在公民教育领域,关于公民教育的定义汗牛充栋。
无论我们怎样定义公民教育,“公民意识”的培育都是公民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因此,什么是“公民意识”?对于各国公民教育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在中国,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领导者,当然也是中国公民教育的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关于“公民意识”的官方定义对于教育政策的制订、学校公民教育实践的影响巨大。
因此,对中国共产党关于“公民意识”概念的官方定义、内涵及其特征的分析,对于准确理解中国公民教育的可能走向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描述中国共产党关于公民意识的内涵界定,并从三个维度展开对于这一概念官方文本的合理解读。
二、文本最近影响公民教育的“公民意识”定义首先来自于2007年10月的中共十摘要“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公民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什么是“公民意识”?对于各国公民教育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文拟以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三个最重要的政策文本为分析样本,解读中国官方对于“公民意识”的理解与界定。
正确解读中国官方关于“公民意识”的界定,需要从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积极吸收世界先进文明这三个角度去进行。
从另外一个维度看,这三个角度也可以被看做中国官方“公民意识”范畴的三大基本特征。
而这三个角度或三大基本特征,实质上也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追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目标在“核心价值观”或“公民意识”教育上合乎逻辑的具体分解。
因此对于中国官方“公民意识”的准确理解,应当是一种“三位一体”的理解。
关键词公民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简介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北京100875)何为“公民意识”?*———中国“公民意识”概念的官方定义及其特征分析檀传宝*本文为作者应邀在哈佛大学上海中心(Harvard Center in Shanghai )主办的“中国公民意识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China )”研讨会(2014)上的交流论文。
培养公民意识
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指个体对社会和国家责任和义务的认知与理解,是公民在社会中扮演角色所必备的素养。
培养公民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教育、法制建设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公民意识。
一、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基础,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公民教育活动,如参观法庭、参观政府机关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运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加强公民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法制建设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保障法制建设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保障,只有一个健全的法制环境,才能让公民在社会中依法行事。
要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可以开展有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宣传活动,增加公民对法律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
同时,要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
三、社会实践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实践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公民能够深入了解社会的现状和问题,并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可以组织志愿者活动,让公民参与到为社会服务的行动中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同时,要鼓励公民参与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的决策和管理中,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公民意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育、法制建设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手段的有机结合。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公民意识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数字公民教育理念的三个维度
数字公民教育理念的三个维度
一、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是数字公民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础,它涉及到在数字化世界中生活、学习、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一个具备数字素养的公民应该能够:
1.1 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进行有效的信息获取、处理和交流;
1.2 在网络环境中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如设置复杂的密码、识别并避免网络诈骗等;
1.3 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常用软件应用,如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社交媒体平台等。
二、道德伦理
道德伦理是数字公民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它强调在数字化世界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一个具有道德伦理意识的公民应该能够:
2.1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进行网络欺凌或散布不实信息;
2.2 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不泄露他人敏感信息或侵犯他人隐
私;
2.3 遵守网络法律法规,不从事非法活动或侵犯他人权益。
三、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是数字公民教育理念的实践层面,它强调公民在数字化世界中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一个具有社会参与意识的公民应该能够:
3.1 利用数字工具和资源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捐款、志愿服务等;
3.2 在网络上发声,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推动社会公正和进步;
3.3 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和解决,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数字素养、道德伦理和社会参与是数字公民教育理念的三个重要维度。
只有具备这三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成为真正的数字公民,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如何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指一个人具备的法律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素质。
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育、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
一、教育教育是培养孩子公民意识的第一要素。
学校和教师在这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几个有效的教育方法:1. 民主教育:学校应该重视民主教育,通过学生议会或班级会议等形式,培养孩子参与讨论和表达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学会通过民主方式解决问题。
2. 法治教育:教师要向孩子们灌输法律意识,让他们明白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并了解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作用。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方式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法律的内涵。
3.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庭、警察局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运转的方式和规则,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二、家庭家庭教育是孩子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
家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以下是几个家庭教育的方法:1. 榜样力量:作为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展示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和支持。
这样可以让孩子模仿,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习惯。
2. 家庭讨论:鼓励孩子和家人一起讨论社会问题,培养他们分析和辩论的能力。
通过与父母交流,孩子们能获取更多信息和观点,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其他媒体:可以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书籍、电视节目和电影来引导他们了解社会、了解社会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三、社会社会环境对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以下是几个社会方面的培养方法:1. 社区参与: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如环保义工、邻里活动等。
通过自愿参与,孩子们能够体验到公民责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爱护环境和互助精神。
2. 学校社团: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如学生会、志愿者协会等。
这些社团活动能够培养孩子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并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三个维度
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三个维度龙源期刊网 /doc/a01304087.html,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三个维度作者:段艳丰来源:《老区建设》2017年第12期[提要]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程度关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
只有实现价值追求、生活方式、制度保障三個场域的互动,才能有效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应从观念维度、实践维度、制度维度三个方面着手。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养成生态思维。
倡导生活方式绿色化,践行生态文明行为。
健全生态文明参与制度,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作者简介]段艳丰(1982—),女,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
(江西南昌 330013)[基金项目]抚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15SK42)、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研究中心”的阶段性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之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建设生态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存续和发展。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诚然,政府采取行政措施以及法律手段等固然很重要,但关键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生态城市、生态经济、生态乡镇、生态文化等词汇不断映入人们的眼帘,生态文明意识的程度也日益成为提升评价社会整体生态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其价值取向、行为选择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
审视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发展的过程,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与难点,其中既有公民自身的问题,如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参与不够等原因,也有生态文明相关制度缺位或不完善的问题。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要求公民观念上的转变、行动上的实施以及制度上的保障三个层面共同推进。
本文拟从观念维度、实践维度以及制度维度探讨在当下如何有效地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发挥其主体性作用,使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自觉用实际行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高三毕业生的公民意识培养
高三毕业生的公民意识培养高三是每个学生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人生转折点的开始。
在这一年里,学生们不仅要以优异的成绩完成高考,还需要逐步培养起良好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
下面将从教育、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论述高三毕业生的公民意识培养。
一、教育的角色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作为高三毕业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应当扮演起灌输公民意识的角色。
首先,高三教育应注重公民教育的融入。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公民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民俗文化和社会事务等,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学校应建立学校自治组织。
学生参与学校自治组织的管理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公共事务处理能力。
最后,学校应开展公益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家庭的作用家庭是人们成长和养育的基地,也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首要环境。
家庭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父母亲与孩子之间应注重沟通和互动,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公民意识。
同时,家庭也可以通过组织家庭活动来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
例如,一家人一起参与志愿者活动,或者组织家庭讨论,让孩子们了解社会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庭还可以为孩子提供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社会的引导社会是高三毕业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环境。
社会应为高三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参与机会,激发他们的公民意识。
首先,社会可以提供参与公益活动的平台。
通过志愿者组织和社区活动等途径,向高三毕业生展示社会问题,并提供他们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社会可以鼓励高三毕业生参与公共事务。
例如,鼓励他们参与学校、社区的管理,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公共事务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最后,社会可以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为高三毕业生提供法律知识的普及,让他们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培养五年级孩子的公民意识与责任感
培养五年级孩子的公民意识与责任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是塑造一个良好社会关系的基础,培养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社会参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五年级这个阶段,孩子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各种影响和选择。
因此,教导他们如何树立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成为了家长和教师们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公民意识的培养、责任感的培养以及培养公民意识与责任感的方法。
一、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意识是指个体对于国家和社会所属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在五年级,孩子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公民意识:1. 学习国家历史和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国家历史和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民族精神,增加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参观纪念馆和博物馆:带领孩子们参观纪念馆和博物馆,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国家的发展,从而增强对国家的关注和理解。
3. 参与社区活动:鼓励孩子们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如清洁活动、义务劳动等,让他们了解社区的重要性,培养公民责任感。
二、责任感的培养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负责的意识和能力。
在五年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1. 激发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责任。
家长和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我管理和负责任的学习态度。
2. 分担家务:鼓励孩子们主动分担家庭的一部分责任,如整理房间、洗碗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体会到责任和付出的重要性。
3. 培养社交责任感:教导孩子们在与人交往中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感受,遵守社交规则,形成友善、负责任的交往方式。
三、培养公民意识与责任感的方法除了上述具体的培养方式,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全面培养孩子们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1. 榜样的力量:鼓励孩子们关注公民典型人物的事迹,如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等。
通过让孩子们了解这些榜样人物的付出和奉献,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公民意识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度,还能够塑造他们的人格品质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教育、社会参与和家庭教育这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一、教育教育是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该将公民意识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中,使其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部分。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公益事业,如定期清洁环境、志愿服务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学校应该在各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如通过历史课程教授国家法律、政治课程教授公民权利等。
最后,学校可以组织模拟法庭、模拟选举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法律程序和民主制度,激发他们的公民参与意识。
二、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区组织、学生会、志愿服务团体等活动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首先,学生可以加入青少年组织,如少先队、共青团等,通过参加组织的活动了解社会并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
其次,学生可以参加学校举办的志愿者培训,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义务劳动、环保活动等。
这样的参与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责任,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基础。
家长应该引导和教育孩子,让他们明白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首先,家长可以通过身教来影响孩子,例如自己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关心社会问题等,让孩子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让他们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责任感。
最后,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社会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综上所述,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需要从教育、社会参与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着手。
学校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观念;社会参与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家庭教育则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基础,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
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指每个公民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有明确认知并能够积极履行的意识。
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育、参与公共事务和维护法律法规三个方面讨论如何培养和发展具备良好公民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
一、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公民意识与教育有密切关系。
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其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和社会价值观。
在学校里,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公民知识、推广公民道德和引导学生参与公民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提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此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环节。
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社会应该加强对公民意识的普及教育,提醒人们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是展现良好公民意识的一种表现。
公共事务包括但不限于社区事务、环境保护、公益慈善、志愿者服务等等。
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不仅能够帮助个人提升社会责任感,还能够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参加社区会议、志愿者活动、捐款、参与环保行动等多种途径表达自己的公民意识。
同时,公共事务的参与也需要遵循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以确保公共事务的有效推进,并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三、维护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必须遵守和维护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保障,也是公民行为的规范。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乱纪的行为。
同时,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还意味着我们要积极参与到维护法律法规的行动中,例如,举报违法行为、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等。
通过维护法律法规,我们才能够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结而言,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维护法律法规则是具体体现良好公民意识的方式。
国旗下的公民意识
国旗下的公民意识在一个国家的国旗下,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基于对国家法律、道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认同,以及对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和担当。
这种意识的培养不仅关乎一个人的行为,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本文将从教育、参与和责任三个方面,阐述国旗下的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教育在培养公民意识方面,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当加强相关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
例如,可以在课程中开设公民道德与法律常识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主题班会、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国家制度和社会运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参与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将公民参与社会事务作为重要手段。
公众参与的渠道需要畅通无阻,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项目、社区议事会等形式,让公民有机会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过程。
同时,政府应当及时公开信息,提供公民监督的机制,让公民对国家事务了解更加透明,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参与的过程不仅能使公民了解国家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问题,也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认同感。
三、责任公民意识的培养离不开个人的责任担当。
每个公民都应当意识到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并主动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这包括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问题,并通过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公民责任的体现可以是小到不乱扔垃圾、文明出行,也可以是大到参与环境保护、义务劳动等。
只有每个公民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形成社会和谐稳定的氛围,从而使公民意识得以真正践行。
总结起来,国旗下的公民意识需要通过教育、参与和责任的方式来培养。
只有公民意识得到普遍的提升,国家的法制秩序才能更加健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维护,整个国家才能更加繁荣和富强。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任务现代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公民意识是指个体对社会共同利益的认同和责任感,是一个人作为公民在社会中应有的意识和行为准则。
通过公民意识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负责任、关心社会的态度和行动。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教学内容应当围绕着国家法律、公共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展开。
首先,学生应该了解国家法律的基本知识,明白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法律知识普及等方式,向学生灌输法治观念,培养他们的遵守法律的意识。
其次,教育应该加强对公共道德的教育。
学生应该明白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应该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最后,教学内容还可以涉及社会责任的培养,学生应当了解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他们作为公民的责任。
二、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到如果违反法律和公德会对社会造成的后果,进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社区参观和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学生会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并且增强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培养他们的批判和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公民意识的内涵。
三、教育环境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至关重要。
首先,学校应该提供一个有利于培养公民意识的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有益于学生公民素质培养的活动,如学生自治组织选举、社会实践项目等。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加深他们对公民意识的认同。
其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公民意识,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学生。
另外,学校应该与社会各界联动,营造一个全面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有机会与社会接触和互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三个维度
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三个维度
赵黎明
【期刊名称】《中国青年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公民是社会成员的法律身份,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
公民意识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反映。
没有公民意识的主体自觉,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赵黎明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
【相关文献】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与公民意识教育 [J], 柯雯琼;郑文海
2.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建设路径研究 [J], 赵建华
3.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与他国借鉴\r——以转型期突发事件公民意识缺失为视角 [J], 吴云
4.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历史实践及其思考 [J], 刘欢
5.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与他国借鉴——以转型期突发事件公民意识缺失为视角[J], 吴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民意识教育的应然与实施
公民意识教育的应然与实施随着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管理的目标,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知。
公民意识是指人们在法律体系、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普遍而且永恒的工作,对于培养高素质公民、推动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公民意识教育的应然包含了以下几点内容。
一是法治意识。
法治是我们国家的最基础和根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公民应该在行动中保持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轻易犯法。
二是民主意识。
民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支撑。
公民应该自觉地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社会管理和决策,并通过法制手段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是文明意识。
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基于和谐社会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公民应该注重文明素质,自觉地遵守公共道德规范、文明礼仪,为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公民意识教育要着重解决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问题。
公民意识教育应该贯穿于教育体系的各个层面,贯穿于各个社会领域,从家庭、学校、社区、机关、企业到全社会,形成教育和管治的合力。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是基础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在基础教育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加强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的建设。
同时,加强家庭教育,让家庭也成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是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补充,应该加强社会教育的实施,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宣传来提高公民的意识和素质。
三是制度建设。
加强公共生活场所和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提供更加便利和高质量的服务,并建立全面、完善的民主制度和法治保障机制。
公民意识教育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
加强和改进公民意识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文明、法治的社会环境,提高公民素质、加强社会管理、推动社会进步。
培养公民意识
培养公民意识近年来,作为一个社会发展成熟的国家,培养公民意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于自身权利和责任的认知,以及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意愿。
本文将从教育、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公民意识。
教育方面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学校作为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塑造的场所,有责任教育学生成为有公民意识的人。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公民教育课程的设置。
公民教育课程应该包括法律、道德、公共事务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
这些活动可以是参观政府机构、社区服务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运转的过程,增强他们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
最后,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生自治组织和社团组织,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同时提高他们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度。
家庭方面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社会的地方,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对培养公民意识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价值观。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道德学校,家长应该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其次,家庭应该给孩子提供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参观社会机构,了解社会的运转方式,同时鼓励孩子参与到一些社会公共事务中,比如社区志愿者活动等。
最后,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参与公共事务非常重要,家庭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为他们参与公共事务打下基础。
社会方面社会环境也对培养公民意识起到重要的影响,社会各方面应该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宣传和推广。
政府可以组织一些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并倡导大家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
其次,媒体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报道社会公共事务,引导公众关注社会问题,并提供参与的途径。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方法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方法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至关重要。
公民意识是指通过教育和培养,使学生具备关心社会、尊重他人、遵纪守法的意识和思想。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方法。
高质量的公民教育课程公民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基础。
一个高质量的公民教育课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公德教育通过教育学生了解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包括尊重他人、关心弱势群体、主动参与公益活动等。
教师可以通过教案设计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法律意识教育通过教育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入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具体应用。
3.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辨别是非和权衡利弊。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意见和观点。
4.社会问题讨论通过讨论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并提出个人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热情。
5.实践体验和社会实习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社会的运作和问题,通过实践体验和社会实习,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企事业单位、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等途径,直接接触社会,并从中学到知识和经验。
一个高质量的公民教育课程与教师的角色密不可分。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于社会实践的教育活动学生将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他们学到的公民教育知识。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问题,学会合作与沟通,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公民意识。
以下是几种基于社会实践的教育活动。
1.社区服务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关注社区的问题,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并从中体验公民责任和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研究版公民是社会成员的法律身份,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
公民意识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反映。
没有公民意识的主体自觉,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对公民意识的重视。
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正步入新的历史起点,主要呈现为公民意识教育的新发展、新视野和新要求。
一、公民意识教育的新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公民教育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已被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采纳,作为培养下一代、使之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公共生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合格公民的主要形式。
在我国20世纪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教育实践中,曾长期开设过公民教育课程,后因种种原因而中断。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广大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为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奠定了政治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在多数场合只提素质教育,没有提公民教育。
国外常用的公民教育,我们是用思想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来代替的。
实际上,我国的素质教育也就是公民的素质教育,与国外常用的公民教育是同义语。
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涵,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公民意识教育,属于素质教育一个基础性的内容。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58年间,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从无到有,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17年,我国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公民意识教育的初步确立。
1954年9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设立并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
”公民身份在法律上的确认,人民自我的主体意识高度觉醒,使公民意识教育初步具备了条件。
这个阶段,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是寓于思想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之中。
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公民权利受到侵犯和公民意识教育遭遇严重挫折。
公民意识教育被当作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受到批判,公民课程全部被取消。
1975年宪法更是删除了1954年宪法中“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等基本宪法原则和若干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
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时期,这是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恢复发展以及现代公民意识的初步具备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公民意识再次被唤醒和倡导,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曾决定在初中开设公民课,并组织编写了公民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
但由于种种原因,公民课课程计划未能如愿实施。
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坚持不懈地普及法律常识,增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首次提到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概念。
1990年代以后,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赵黎明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三个维度发展战略Fa Zhan Zhan Lue广,一些省市开始在初中开设公民课,把公民课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上海市和浙江省。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1994年拟定的《关于试办农村综合初中的实验方案》,也把公民课列为农村综合初中的八门必修课程之一。
公民课进入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使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公民教育性质得以凸现。
此后,1995年原国家教委修订的《中学德育大纲》,强调德育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德育内容中强调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教育。
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强调要“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根据这些纲要的要求,一些地方和学校进行了公民课教育的实践探索。
总之,这个阶段公民意识教育出现了专门开设的公民课,但并不普遍,公民意识教育还是潜隐的,主要寓于思想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或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之中。
党的十七大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新起点,将公民意识教育带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鲜明地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不仅继承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优秀传统,借鉴了国外公民教育的有益经验,而且抓住了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基础性环节。
使用公民意识教育,而没有使用公民教育,不仅使之与我们正在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相承接,而且赋予了中国特色。
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将实现由不成形的零散教育到长期的系统教育、从潜隐的教育到明确的正规化教育的重大转变,预示着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视野公民意识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开启了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视野。
第一,对公民意识教育作用的新概括。
改革开放之前,人们一般从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角度来认识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意识缺乏的弊端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许多有识之士曾不断呼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党的十七大将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明确提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是“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性条件,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关系到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第二,对公民意识教育地位的新提升。
新中国建立以来,公民意识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公民意识教育地位的认识不到位。
这就使公民意识教育流于形式或被其他教育所挤占,尽管在不同时期对公民意识教育作了改革和创新,但公民意识教育体系不完善,效果都不太如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民意识的缺失和淡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了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地位,即公民意识教育不仅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础性环节,而且是提高全社会政治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党十七大对公民意识教育地位的深刻论述,必将把公民意识教育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公民意识教育的加强,这两者的良性互动必将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期待。
第三,对公民意识教育内涵的新拓展。
公民意识的内涵比较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公民的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平等意识等,它们是同公民身份的本质属性紧密相关、直接反映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地位的内容。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不能被思想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的内容所覆盖。
过去公民意识教育过分注重道德和法制教育等,当然这些毫无疑义都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
但是,对公民权利、义务和平等等意识引导不够,对公民的权利保障不足等长期制约着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和深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一句后面紧接着就是“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新内涵。
它克服了将公民意识教育局限在道德领域和法制领域的弊端,使公民意识教育实现了由道德领域和法治领域向政治文明范畴的递进。
这是党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鲜明体现,也表明在经历了30年经济快速增长之后,党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问题的高度重视。
调查研究版第四,对公民意识教育对象的新厘定。
从公民教育的对象来看,这里的公民显然是指全体具备中国公民资格的人。
改革开放以前,公民意识主要表现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和顺从,目标人群限定为人民而非全体公民,更多的是指向普通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而且将青少年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对象。
当然,只要是公民都应该接受公民意识的教育,我们也决不能忽视对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教育。
当前,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人群科学界定为所有公民,实现了由政治性人群到全体人群的历史性演进。
从年龄层次看,既包括青少年,又包括成年人;从职业属性看,既包括社会普通民众,更包括公务员和各种公职人员。
但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看,公务员队伍和各种公职人员所肩负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因此他们理应更多地接受这方面的教育。
只有公务员队伍和各种公职人员树立起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更好更顺畅地建立起来。
公务员和各种公职人员公民意识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普通民众公民意识的成长。
因此,党的十七大在对公民意识教育对象进行科学厘定的基础上,确认了公务员和各种公职人员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关键群体。
三、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要求要达成公民意识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既要克服现有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不足和弊端,又要积极改善和创新,满足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要求。
第一,从教育的发展过程看,公民意识教育要实现青少年时期的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
青少年时期是公民意识奠定基础和获得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
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刚起步之时,就积极在各级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当今许多国家设置了独立的或综合的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在青少年中培养和强化公民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现代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必须进行持续教育和培养,形成公民意识教育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第二,从教育的实施机构看,公民意识教育要实现国民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公民意识教育要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各级学校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相对集中的实施机构,既要开设专门的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又要把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其他学校课程之中。
公民意识教育作为终身教育,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各个单位、组织、机构、社区等都必须承担起公民意识教育的职责和功能,特别是以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为目标和活动内容的政府、社区组织、公众团体、传播媒介及家庭等等更要负担起公民意识教育的直接责任。
在国民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中,家庭打基础,学校建主体,单位促强化,社会保氛围。
第三,从教育的途径看,公民意识教育要实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实践是联结环境与主体的桥梁和中介,主体的实践活动是公民意识形成的现实基础。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个体的尊重和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是公民意识教育实践的源头和基础;在学校教育中,诱导和启发学生公民意识觉悟的同时,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使公民意识转化成为一种实际参与技能,是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延伸与发展;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法律保障创造一系列保障公民权利的有效措施和切实可行的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层面和最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