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 比例-比例尺的应用 教案
(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尺-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比例尺-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 学习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和具体应用。
2. 进一步理解比例关系,加深对比例的认识。
3. 能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
教学重点:1. 练习在不同比例尺下读尺子和测量实际距离。
2. 控制相应的比例尺信息,达到正确的结果。
教学难点:1. 根据比例尺测量实际长度。
2. 确定与比例尺相应的比例比。
教学准备:1. 合适的测量用品,如尺子、直尺、倒角尺等。
2. 利用计算器熟悉计算方法,比如除法和乘法。
3. 利用实物或图形演示比例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0分钟)介绍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列出如下示例:“比例尺1:1000”意味着每个单位东西在地图上表示1000个单位。
因此,1千米在地图上表示1厘米。
“比例尺1:50”意味着1个单位的测量相应于地图上的50个单位。
因此,2厘米在地图上表示100米。
“比例尺1:2”表示1个单位在比例上相当于2的尺度。
因此,4个单位在地图上表示8个单位。
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如何使用。
第二步:掌握比例尺(50分钟)1.练习使用比例尺的能力。
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实物比例尺和地图比例尺。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比例尺测量实际长度。
比如:珂朵莉树的实际长度是20 米,比例尺是1:25。
请计算出它在地图上表示的长度。
谷歌地图中1英里等于多少英尺?2.练习手指测量技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尺,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出一些物体或图形,让学生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其具体尺寸。
比如:1. 如果一个标尺上的圆点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那么图形中表示1条边的距离是多少?2. 如果你要制作一个10英寸直径的圆,那么它的直径应该是多少吗?3.如果你需要制作一个宽度为8.5英寸的墙纸,那么你需要多少英寸的墙纸?第三步:解题实践(15分钟)最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和绘制图形的方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比如:1. 如果你需要绘制一个标准2米长的直线,而你只有一个15厘米长的尺子,你将如何进行测量?2. 如果一条铁路线距离城市5英里,你用比例尺测量后,表示为四分之一英尺,你需要出发多少个一英尺进行测量?3. 一个8岁的孩子要自己建造一个木制积木雕塑。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比例尺的应用教案苏教版(最新整理)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线段比例尺的含义.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教学难点: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2、在一幅地图上南京到上海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30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你能画出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吗?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7。
(1)出示例7,明确题意,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告诉了比例尺,又告诉了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2)说一说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3)根据对1:8000的理解让学生尝试练习。
(4)交流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算法以及之间的联系。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哪个比相等?你能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列出比例式?注意:最后的单位要换算成“米"作单位的数.2、做“试一试”。
(1)独立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2)讨论怎样把医院的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
(3)在图中表示医院的位置。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45页“练一练”.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完成教材第46页“练习八”第5题.师:仔细读题,已知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师:要在图中画出桃林小学的位置,那么先要求出什么?大众超市呢?3。
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八”第7题。
先让学生读题,仔细看清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指名汇报。
(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尺的应用-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比例尺的应用-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应用,掌握常见比例尺的画法和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比例尺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测量与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比例尺的应用,让学生获得探究和发现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比例尺的应用,包括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画法和计算方法,应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和绘图等。
三、教学重难点1. 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应用。
2. 常见比例尺的画法和计算方法。
3. 应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和绘图。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1.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2. 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 案例分析和练习题的教学方法。
4. 前置知识串讲和复习巩固的教学方法。
5. 录制教学视频并使用比例尺进行实地测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先展示一些比例尺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比例尺有哪些应用。
取其中一个例子,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
2. 学习新知: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包括含义、作用、种类等。
接着,讲解比例尺的画法和计算方法,包括长线、中线、短线、箭头等,以及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和练习:结合实例和图示,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比例尺进行实际测量和绘图。
完成一些练习题,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4. 巩固练习:让学生利用新掌握的知识,设计一张比例尺的地图或建筑图纸。
在画图纸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细致态度和创造力。
5. 总结回顾:在讲解掌握比例尺的基础知识后,对比例尺的应用进行简单总结,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提醒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要多注意比例尺的使用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总结掌握了孰能生巧的技能,能应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和绘图。
2. 教师通过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案例分析和练习环节中,认真解答练习题,并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积极的回答,表现较为突出。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整个单元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整个单元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是对比例知识进行深入讲解的一个单元。
本单元主要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计算方法以及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内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对比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2.难点: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知识。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比例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比例相关的的生活情境图片、例题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幅水果店的水果图片,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发现苹果和香蕉的价格比是3:2。
2.呈现(10分钟)介绍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比例的意义。
例如,讲解比例的定义,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如3:2=6:4。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每组分配一定的任务,如计算购买苹果和香蕉各需要花费多少钱。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能够通过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和分数的基本知识,对于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他们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通过操作活动来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比例尺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能够通过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3.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能够通过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巩固比例尺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比例尺图示等。
2.学具准备:学生作业本、尺子、画图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概念。
如展示一张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比例尺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如展示比例尺的图示,解释比例尺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应用比例尺。
如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巩固比例尺的应用。
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际问题,使用比例尺来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拓展比例尺的应用。
苏教版数学六下《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下《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下《比例尺的应用》是小学数学的拓展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尺问题,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比例尺的概念理解不深,对比例尺的计算方法掌握不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用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尺问题,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尺问题,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难点: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尺问题,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感受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引导发现法:在讲解例题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份练习册,一份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地图、平面图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是通过比例尺来对应的。
第四单元《比例尺的意义》(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四单元《比例尺的意义》(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比例尺的意义》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我们将会学习比例尺的定义,了解比例尺是表示地图或图纸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2. 比例尺的应用: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学习如何使用比例尺来计算实际距离,以及如何根据实际距离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了解比例尺的应用,并能够使用比例尺来计算实际距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以及如何根据实际距离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地图、图纸、直尺。
学具:地图、图纸、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给学生展示一张地图,并提出问题:“你们能告诉我,地图上的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吗?”学生将会发现他们无法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存在比例关系。
2. 概念讲解:我将利用黑板和粉笔,向学生解释比例尺的概念。
我会说:“比例尺是表示地图或图纸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比例尺通常表示为一个分数,例如1:10000,这意味着地图上的1单位长度代表实际距离的10000单位长度。
”3. 实例讲解:我将给学生展示一个实际的地图,并指出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然后,我将使用直尺和比例尺来计算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
我会问学生:“你们能帮我想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计算这个实际距离吗?”学生将会发现,他们可以通过将地图上的距离乘以比例尺的分母来计算实际距离。
4. 随堂练习:我将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他们使用比例尺来计算实际距离。
我会指导他们如何使用直尺和比例尺,并鼓励他们互相讨论和合作。
5. 板书设计:我将利用黑板和粉笔,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比例尺计算公式,并将其展示给学生。
公式为: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 比例尺。
6. 作业设计:1. 图上距离:5厘米,比例尺:1:100002. 图上距离:8厘米,比例尺:1:5000答案:1. 实际距离:50000厘米 = 500米2. 实际距离:40000厘米 = 400米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比例尺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使用比例尺来计算实际距离。
(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比例尺-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四单元比例尺-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用途;•掌握计算比例尺的方法;•能够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实践运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发掘数学知识的美和实用价值;•形成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第四单元:比例尺。
主要内容包括比例尺的概念和用途,计算比例尺的方法以及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用途;•掌握计算比例尺的方法;•能够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概念和用途的理解;•计算比例尺的步骤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 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本单元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当的教学环节和对策。
2. 思维导图教学法在探究比例尺的概念和用途时,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并形成团队合作意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3. 合作学习学生需要分组合作完成一些练习和实际问题,鼓励小组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
4. 课前导学在开始学习比例尺之前,通过课前导学,引发学生的兴趣,预习知识,为下课作好准备。
5. 完成练习、讨论答案、展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综合活动方式,帮助学生检查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和检测途径1. 教学资源•电子课件;•数学试题;•实物比例尺。
2. 检测途径•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检测;•设计评价方案,对孩子的学业、发展、情感和品德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心得与收获通过本次的教学活动,我认识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性和优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讨论答案、组织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形成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的应用》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的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例尺的应用》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以及如何将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进行转换。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一些几何概念,他们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如何将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进行转换。
3.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
2.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比例尺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数据,用于讲解和练习。
2.准备一些比例尺的图示和实例,用于直观演示。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它们进行转换。
从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比例尺的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数据,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转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一道综合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6课时《比例尺的应用》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6课时《比例尺的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6课时《比例尺的应用》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学会如何应用比例尺进行实际距离的计算。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比例尺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尺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例尺进行距离计算,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中的单位换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理解比例尺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应用。
2.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比例尺进行距离计算。
3.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中的单位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等。
2.学具:学生手册,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例如,某城市地图上两地的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100公里,求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上台展示,并解释比例尺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在地图上应用比例尺,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会用到比例尺?让学生举例说明。
苏教版数学六下《比例尺的应用》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下《比例尺的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下《比例尺的应用》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比例尺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比例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比例尺的概念,并初步了解了如何运用比例尺。
但部分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仍较模糊,对实际问题中比例尺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帮助他们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了解比例尺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应用;2.难点:如何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幅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知道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呢?从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应用。
如:地图上的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的10公里。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有关比例尺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如:一张地图上,3厘米表示50公里,求地图上1厘米表示多少公里?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题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进行点评,总结解题技巧。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解答。
如:一名同学家到学校地图上距离20厘米,求实际距离是多少公里?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的应用》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学会运用比例尺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于比例尺的概念和运用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比例尺,对于比例尺的换算和计算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学会运用比例尺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比例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学会运用比例尺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2.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比例尺,并进行比例尺的换算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尺的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例题和实际问题,以及比例尺的计算工具。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尺子、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比例尺的定义和例题,让学生初步认识比例尺,并学会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第6课比例尺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3.各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及时反馈。
4.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例尺的定义、表示方法、换算技巧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强调在比例尺换算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精确性和计算的准确性。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比例尺知识,发挥想象,解决实际问题。
1.教师组织学生总结自己在比例尺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形成自我评价。
2.学生通过反思,找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制定合理的目标。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强调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4.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教师展示学校周边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地图上的比例尺。
2.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比例尺在地图上的表示方式,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本节课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比例尺的知识。教师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运用。
在本节课中,我们以学校周边地图为背景,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掌握比例尺的换算方法。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尺∣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尺∣苏教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第四单元“比例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计算以及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笔记本、尺子、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拿出一个地图,问学生们:“你们知道这张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有什么关系吗?”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了比例尺的概念。
2. 讲解比例尺:3. 例题讲解:我出示了一道例题,要求学生们运用比例尺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学生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4.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几道随堂练习题,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进一步巩固了比例尺的知识。
5. 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比例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通过板书,学生们能够清晰地了解比例尺的知识结构。
六、作业设计1. 请用笔记本记录下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学生们在比例尺的实际应用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
于是,我布置了一道拓展延伸题:请你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计算你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
通过这道题,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比例尺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我选择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四单元“比例尺”进行讲解。
这一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计算以及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我特别强调了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因为这一部分是学生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下数学《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下数学《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下数学《比例尺的应用》是小学数学的拓展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能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下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图示信息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比例尺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换算还需加强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学会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比例尺的概念,能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2.难点: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比例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本、尺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幅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比例尺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介绍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练习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二是解决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两城市距离是多少千米?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比例尺还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路。
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比例尺的概念及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一是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二是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千米?8.板书(5分钟)比例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第四单元《比例》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比例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2.教学方法:采用总结、归纳、反思等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3.教学步骤: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和趣味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比例知识;
2.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3.创设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比例的魅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3)作业完成后,及时检查,确保答案正确;
(4)对于拓展练习,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教学步骤:
(1)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2)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比例的概念;
(3)教师展示一些与比例相关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比例的定义、性质、简化与扩写方法。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演示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比例的相关知识。
(2)作业评价: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及时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时进行测试,全面了解学生对比例知识的掌握情况;
(4)家校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4.教学策略:
(1)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第6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换算方法。
-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本质,并能灵活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以及根据需求调整比例尺。
-将比例尺知识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解决综合性的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利用学生熟悉的地图、平面图等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比例尺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5.总结反馈,巩固提高:
-在课堂尾声,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比例尺知识点的掌握。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及时解答,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将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地图,包括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以及我们所在城市的地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地图,并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地图上的距离是如何表示的吗?它们与实际距离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
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第6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和应用,能准确地通过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地图、建筑设计图、平面图等,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与比例尺相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四 比例 比例尺的应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四比例比例尺的应用|苏教版
主题:学习比例和比例尺的应用
知识点
•掌握比例的概念和性质,能够根据已知比例等比绘制图形
•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思考题
1.家里的房子占地300平方米,比例尺为1:75,如果将房子的实际尺寸缩小到图上的大小,请问房子在图上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辆小车从A点出发,到达B点的实际路程为60千米,绘制在1:80000的地图上距离为多少厘米?
教学步骤
第一步:复习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复习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其基本概念和性质。
第二步:讲解等比绘制图形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具体的图形绘制方式,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已知比例等比绘制图形,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动手练习。
第三步: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计算和练习,以便掌握其应用技巧。
第四步:引导学生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掌握了比例和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灵活应用比例和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考试和测试中逐步提高学生对比例和比例尺的运用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 比例尺的应用9-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 比例尺的应用9-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2.能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3.能够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2.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3.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用照片或地图向学生介绍比例尺的概念,引出本课内容。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3. 计算练习(2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地图,告诉学生比例尺的比例,并口头或书面提问:1.如果A点与B点的距离在地图上是5cm,实际上是多少千米?2.如果C点与D点的距离在地图上是6cm,实际上是多少千米?3.如果E市离F市的距离在地图上是4cm,实际上是多少千米?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并现场纠正错误答案。
4. 综合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一份图纸,其中有一个建筑物的平面图,要求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5. 图形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地图或平面图,引导学生根据比例尺识别透视图中不同建筑物或地貌的位置。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习题;2.在家中以比例尺绘制一幅地图,并计算其中两个城市间的距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练习和图形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作用和应用。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设计,巩固了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苏教版6下第4单元《比例尺应用》教学设计
第6课时比例尺应用【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材第44页例7、第45页试一试、练一练和第46-47页练习八中的3-9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比基本性质,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应用比例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认识,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用比例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尺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比例尺的结合学生课后整理的知识点,学生展示交流。
提示:比例尺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依然表示两个数的比,不是一个具体的数。
2.谈话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用比例尺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7出示例题,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2.结合预习情况,小组合作学习(1)思考:比例尺1:8000表示什么?(2)交流:你打算怎样求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3)尝试练习:明华小学到体育馆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在书上量一量,再计算。
3.小组交流汇报:(1)重点方法指导方法一:通过交流,我们可以通过比例尺含义算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
方法二:这道题还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
你能根据比例尺的含义写出怎样的等式?(2)尝试列式:如果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怎样根据上面的等式列出相应的比例式?试着列式并求解。
5:X=1:8000交流反馈:这里要强调求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的厘米数,还要把它换算成以米为单位数量。
4.对比应用:说说怎样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呢?5.尝试练习出示试一试(1)比较:说说这道题和例题有什么不同呢?(2)思考:怎样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呢?试着独立完成解题,并在图上标出医院的位置。
三、练习巩固1.完成练一练(1)整理题目中条件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使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在一幅地图上扬州到南京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100千米,你能找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吗?
2、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理解明确、实践运用
1、出示例7,明确题意
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
2、分析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
X| k |B| 1 . c|O |m
引导分析:比例尺1:8000,说明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
倍。
也可以理解为比例尺1:8000也就是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米。
3、尝试列式
根据对1:8000的理解你能尝试列出算式吗?
师:交流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算法,为什么会这样列式,关键是要让学生根据对比例尺的意义的理解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算法以及之间的联系。
)
4、归纳、选择、
教师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选择方法进行解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5、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哪个比相等?你能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列出比例式?
三、尝试练习、巩固提高
1、做“试一试”。
先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
再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把医院的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
2、做“练一练”先独立解题,在组织交流
3、做练习八第4题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测两地之间的距离和在地图上如何找比例尺。
4、做练习八第5题。
引导学生确定合适的比例尺。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
四、全课总结、回顾反思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你能给同学提出什么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