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0《爬山虎的脚》导学案设计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精选多篇)一. 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脚》是一篇关于自然科学的课文,描述了爬山虎是如何依靠其特殊的脚来攀爬的。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写,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生活习性和结构特点,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本文语言优美,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自然科学也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学生对爬山虎的了解可能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生活习性和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爬山虎的生活习性和结构特点的掌握。

3.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写作练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教案。

2.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3.生字词卡片。

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激发学生对爬山虎的好奇心,从而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述了爬山虎的哪些特点?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通过卡片进行认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巩固对爬山虎的了解。

如:爬山虎是如何攀爬的?它的脚有什么特点?5.拓展(10分钟)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第1篇】设计意图:《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

”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学生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

《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结合组文读写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我把这方面拟定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学校附近有爬山虎,课前我组织学生实地观察。

观察前我布置了观察提纲:(1)爬山虎给你一个什么印象?(2)对着那爬满一堵墙的爬山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借用数学尝试法的做法,要求学生以日记形式写观察日记;在课内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共同评议学生的一两篇日记(选用写作水平中等学生的习作)。

这样处理有利于通过实践和对比,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等静态的东西,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容易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样在墙上爬的,我制作了多媒体软件,较形象地显示了爬的过程。

为体现精要教学法的原则,力求围绕重点设计了多项训练内容,使学生在课内由老师指导下进行训练,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1、(1)实地观察爬山虎。

(2)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

2、投影片。

3、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新词;3、给课文分段;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案(精选多篇)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案(精选多篇)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藤蔓”、“滴水”、“脚步”等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情感和语气。

3.了解动词、名词、形容词在课文中的运用。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揣摩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认读生字词。

2.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

难点1.理解文章中比喻的含义。

2.理解文章中存在的含蓄之意。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让学生回顾上一课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猜测本课内容。

二、学习新课《爬山虎的脚》1.听课文录音,让学生整体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和停顿。

3.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三、课文分析与讨论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存在的比喻和隐喻,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感和故事背后的含义。

四、课文内容拓展1.分组讨论“保护自然”的主题,让学生提出保护自然的具体做法。

2.学生自由发挥,绘制描写自然景观的图画。

五、课堂小结1.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鼓励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反思和总结。

四、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片段,保证朗读流畅。

2.撰写一篇关于“爬山虎的脚”这个标题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板书设计分类词语含义名词藤蔓爬山虎的藤条动词滴水水滴从高处落下形容词脚步脚的步伐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得到了培养,理解了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

在教学中,要更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重点学习第2~5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学习作者细心、连续观察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连续的观察方法,增强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一)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

(二)师:课题是《爬山虎的脚》,那文章中哪几个自然段直接写了爬山虎的脚?生:3、4、5自然段(三)快速浏览课文看看3、4、5自然段中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介绍爬山虎的脚师:那我们就直奔主题、直奔重点,请同学们先把目光聚焦到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二、读文画“脚“(一)读一读?1、咱们先看第三自然段,在这一段中老师想请同学们注意一句话——读“今年,我注意了”。

“注意”是什么意思?(认真看的意思)师:那么作者注意了什么呢?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认真听,找出作者注意了什么?生:爬山虎的脚是长在茎上的,这是写是爬山虎脚长的位置。

生:爬山虎的脚像蜗牛的触角,这是写是脚的形状。

师:作者还注意了什么?生:颜色跟刚长出来的嫩叶差不多师:这是写是脚的颜色。

师:男生读脚的位置,女生读脚的形状,全班一起读脚的颜色。

师:现在,我们弄清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你们能把它画下来吗?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

(二)画一画?1.教师板画?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一根茎和两片嫩叶。

师:这是爬山虎的茎……这是爬山虎的叶柄,那谁来画一画脚。

2.指名到黑板上画“脚”。

(三)议一议学生评议,纠错师:谁有不同的意见呢?来说一说师:那请你来画一画。

过渡:如此细小的脚,作者却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作者观察细致)三、品词析句,探究体验,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一)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1.读文画词。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1.以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为主要手段,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设计说明】本单元的主题是“处处留心皆学问”,绕语文要素时“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围绕语文要素“准确表达,学会观察”。

《爬山虎的脚》其实是叶老专门为孩子们写的一篇观察范文。

文章的结构非常的清晰,先写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再写“引人注意”的爬山虎的叶子,最后写爬山虎的脚。

让学生以品读感悟,想像画面为主要手段,去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以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为主要手段,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开启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前两段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图片我们通过这些准确形象的语句,感受到了叶圣陶爷爷细致的观察,这节课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在一起学习爬山虎的脚吧!二、研读3、4自然段,交流体会1.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1)读文画句①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脚的有关句子。

学生读句子后,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你们看,叶圣陶爷爷写得多清楚啊!如果你也学着叶圣陶爷爷此时在观察爬山虎的脚,你发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观察的呢?(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上来具体描写的)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爬山虎脚的样子(提出比喻句,仿写比喻句)(2)读文画“脚”1.学生用自己的话再次复述爬山虎脚的样子,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脚。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继续练习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准备爬山虎的教学挂图,设计爬山虎的画(隐去它的脚),也可制作演示的课件。

布置学生课余观察爬山虎,对照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学习完第25课《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由学生自由汇报) 1、应注意正确书写的字有:隙、漾、茎、逐、瞧。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3、将预习中画出的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讨论。

着重讨论空隙、漾、均匀、重叠、蛟龙、蜗牛、休想等词语。

4、预习中还遇到哪些问题?(有些问题同学之间当时能解决就解决,有些可放在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读读课文,想想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爬山虎的?(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特点等。

)2、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自然段写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第二自然段写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和样子;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爬山虎脚的特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共两句话,第一句讲学校里的爬山虎,第二句讲家里的爬山虎。

)3、这段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爬山虎的特点?(爬)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五、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四上《10 爬山虎的脚》第2课时导学案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四上《10 爬山虎的脚》第2课时导学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0.爬山虎的脚(第2课时)【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地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思维能力: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审美创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学写观察记录。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地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难点: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知识梳理】一、爬山虎的叶子1.叶美: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________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________的。

长大了的叶子绿得那么________,看着非常舒服。

2.叶密而匀: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爬山虎的叶尖一顺儿朝下,是说它的叶子没有朝另一个方向的,长得非常整齐。

( )(2)“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儿空隙”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子铺得均匀,将叶子又多又密的特点表现得十分形象。

( )(3)“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叶子被风吹过的动态美,巧妙地写出了叶子的勃勃生机。

( ) 二、爬山虎的脚1.脚的特点:填空。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爬的过程:选择。

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A.变圆片→触墙→巴住墙→贴在墙上→细丝拉住B.触墙→变圆片→巴住墙→细丝拉住→贴在墙上C.变圆片→贴在墙上→细丝拉住→触墙→巴住墙3.与墙的关系:连线。

触着墙枯萎了没触着墙存活了【自主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和生长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初读和研读,掌握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修辞手法,并且能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篇爬山虎的学习,一方面建立起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建立起对身边大自然的喜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

三、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学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图片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来玩猜一猜游戏,大家想不想玩啊? 生:想。

师:好,那大家可都看仔细了啊,老师手上有一些图片,同学们来猜猜这是什么?(教师模拟第一张图片)大家看看这个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呀?我们来看看那个同学平时最善于观察了。

(这时学生思考,纷纷举手想要回答)就这样通过小猫脚图片、小鸭子脚图片、小狗图片和爬山虎脚的图片,引出脚这个话题。

师:同学们,其实不光是我们的动物有脚,我们的植物也有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脚,看看它怎么走路的,好不好?生:好。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研读课文1、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拉朗读,勾画出不会、不懂得字词,同座之间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相互帮助学习。

2、再度课文,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先自己勾画出爬山虎脚的描写句子,然后四人通过讨论合作的方式得出爬山虎的特点?从哪些方面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引导学生从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和如何爬的这四个方面去寻找)。

3、深入研读课文整体阅读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例如:叶圣陶爷爷为什么要这么仔细的描写爬山虎啊?)感知作者写这篇课文的目的,以及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在这过程中,通过分析句子来介绍文中所用到的一些新的修辞手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以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为主要手段,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初步感受连续观察,培养学生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同学们,大家一起看单元导语页,回顾一下在这个单元里对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第一条是阅读方面的要求,第二条是习作要求。

上节课我们已经从《古诗三首》中感受到作者从颜色、气味、不同角度等方面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方法。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叶圣陶笔下《爬山虎的脚》,继续学习观察和表达的方。

板书课题和作者二、简介爬山虎爬山虎又叫“常春藤”、“巴山虎”。

它的茎如果不攀援在别的物体上就无法向上生长。

爬山虎的茎上有卷须,卷须生有许多分枝,每根分支的末端都有吸盘,能够附着在墙壁上、大树上或岩石上。

爬山虎附着在墙壁上非常牢固,如果不用大力气,很难将它扯下来。

爬山虎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如果在墙边栽一棵,它的茎很快就会蔓延整个墙壁。

另外爬山虎具有美化环境、遮挡强光、降低噪音、保持空气湿度等作用。

图片三、出示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初步感受连续观察,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四、自主读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6页,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写了有关爬山虎的哪些事情?检测学习成果。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你会读吗?均匀叶柄蜗牛枯萎弯曲你会写吗?虎占茎柄萎隙操嫩顺固瞧叠大家读得真认真,敢接受老师的检测吗?你会读这些词语吗?先自己试着读一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第【1】篇〗一、情境导入,预习交流(3)1. 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了吗?(指名:爬山虎)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板书题目,齐读)2.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什么?(生答:叶子)有什么特点?(生答:绿均匀)。

(师随机板书)3. 这一墙的爬山虎美不美?(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齐读第二自然段)1.你们知道爬山虎的叶子长得这样茂盛,这么美是因为爬山虎哪个部位的功劳吗?(爬山虎的脚)是的,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叶圣陶老先生是如何写爬山虎的脚的。

二、自主阅读,导学问难(6-8)1.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一读。

教师讲解自学方法及要求。

(a.带着问题默读课文3-5自然段。

b.找出相关语句,圈出重点词语并在空白处用简练的话进行概括)2.生默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

3.同学们刚才自学的非常认真,下面咱们就来小组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综合答案)三、互动研究,精读体验(一)第三自然段(12)师: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小组代表汇报1.(1)交流脚的`位置,相机板书: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同时强调“反面”(a.你从哪句话找到的?(你能读读这句话吗?)B.再读这句话,继续寻找答案b.其他组补充)(2)(师板书)注意“茎”和“柄”的写法,茎字为上下结构,捺要变为点,“柄”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

(师板书,生注意观察并练写:“茎上长叶柄的反面”)2.(1)交流脚的样子,相机板书: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同时强调“枝状”“细丝”(学法同上)(2)蜗牛的触角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说)说明此时爬山虎的脚(很柔软)3.交流脚的颜色,相机板书:嫩红4.师总结:脚的位置、形状、颜色,那就是它的特征。

谁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爬山虎的特征。

(随学生复述,师指板书:脚的位置、形状、颜色)5.爬山虎的脚引人注意吗?(生答:不引人注意),所以叶圣陶老爷爷说以前也没注意到爬山虎的脚。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脚》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作者观察爬山虎的过程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叶子、爬山虎的脚以及它是如何爬墙的。

本文语言朴实,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同时也能体会到自然界的奇妙。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身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同时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但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观察爬山虎的过程,学会通过观察、描述来培养自己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从而达到学习的效果。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激发学生对爬山虎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插图、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实物:准备一些爬山虎的叶子和枝条,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触摸。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爬山虎吗?它是什么样子的?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优质课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优质课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优质课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背景。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4.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关键词汇:“爬山虎”、“嫩绿色”、“紫红色”等。

2.了解课文中描述自然风光的部分。

3.理解课文的寓意和主题。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抽象的比喻和意象。

2.能够通过课文理解自然界的美好与神奇。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熟悉课文内容,做好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的准备。

2.学生准备:提前阅读课文,准备笔记和问题。

五、教学过程导入•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爬山虎的脚”可能指的是什么?学习理解•逐段解读课文,注重语段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和比喻的含义。

思考拓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于‘爬山虎’的现象?”•引导学生想象“爬山虎的脚”其实代表了什么。

总结评价•综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六、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爬山虎的脚”寓意的作文。

2.熟背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3.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爬山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对《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神奇。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精品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精品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精品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故事内容,理解主要情节。

2.掌握生词“认真”,“盯着”等的意义。

3.能够描写山峰气势恢宏的景象。

4.发表对山的感觉和想法。

二、课前准备1.讲台前摆放准备好的教材课本。

2.复习备选生词“认真”,“盯着”等的意义。

3.准备展示山峰图片,带动学生参与讨论。

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引导学生展示对山的印象和感受,引发学生思考。

2.介绍《爬山虎的脚》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部分:学习1.学习生词“认真”,让学生讲解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2.听读课文,充分理解故事情节,发现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分组讨论山峰气势恢宏的描写,展示学生对景象的描绘能力。

第三部分:拓展1.展示真实山峰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山的景象。

2.引导学生探讨作者通过故事中的内容想传达什么样的思想。

第四部分:总结1.总结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2.鼓励学生进行课文感想的发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四、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内容,尽量准确地复述故事情节。

2.完成练习册上与《爬山虎的脚》相关的习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爬山虎的脚》的理解更加深入,学会表达对山的感觉和思考。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地考察或者其他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风景,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想象力。

希望这份导学案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

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谜语:⑴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⑵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2、导语: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

)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拿自己和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3、对课题质疑:读课题,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

(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⑴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优秀教研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优秀教研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优秀教研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篇章的结构、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文段意思、归纳故事主题。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探索与认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探求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篇章结构,掌握故事情节。

2.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主题,理解作者的用意。

三、教学准备1.课文《爬山虎的脚》课本、多媒体设备、图片、PPT等辅助教材。

2.准备教学反馈评价表格,对学生进行听力及阅读理解评估。

3.制定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爬山虎的形态,激发学生对于故事背景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回顾前几篇的学习内容,为本课知识打下基础。

第二步:学习篇章(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跟读。

2.分段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讨论和分析。

第三步:深化理解(20分钟)1.提出主题问题,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归纳,激发学生兴趣。

3.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和价值。

第四步:课堂练习(10分钟)1.布置针对《爬山虎的脚》内容的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程度。

2.提供学习小组互相讨论、协作解答,鼓励学生合作思考。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1.整理学生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观点,让学生分享心得体会。

2.强调故事主题和作者用意,引导学生综合思考。

五、教学反馈1.收集学生学习反馈,用评价表格记录学生的听力阅读理解情况。

2.提供及时的批评和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提高意识。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篇章结构和故事主题,培养对自然的探索精神。

同时,教师要通过反馈评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统编版教材《爬山虎的脚》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统编版教材《爬山虎的脚》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统编版教材《爬山虎的脚》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均、柄、蜗”等5个生字,会写“虎、操、占”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爬山虎、操场、叶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尤其是爬山虎脚的特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

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

学习作者如何有顺序、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实物或者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爬山虎的外形、生长环境等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在讲解爬山虎的叶子时,展示不同生长阶段的叶子图片,让学生观察叶子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的变化。

2.朗读法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朗读、分段朗读、有感情朗读等。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之美,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同时也有助于记忆课文内容。

例如,在讲解爬山虎脚的生长过程时,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生动。

3.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学习爬山虎脚的形状时,问学生“作者是怎样描写爬山虎脚的形状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深入文本寻找答案。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问题、交流想法。

例如,在探究爬山虎为什么能够在墙上爬得那么牢固时,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生活引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植物。

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种很特别的植物,它常常会爬满墙壁或者架子,远远看去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植物呢?(引导学生根据描述猜测,引出爬山虎)1.2图片展示展示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爬山虎的整体形态,包括茎、叶等部分。

四年级上册语文《10爬山虎的脚》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10爬山虎的脚》教案

《10 爬山虎的脚》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特别是它的脚如何生长、如何攀爬。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美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和攀爬方式,理解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理解爬山虎脚的结构和攀爬过程的描述,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爬山虎的图片、视频资料)、实物或模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生字新词卡片。

第一课时一、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复习之前学过的课文,引出与植物相关的话题。

2.展示爬山虎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爬山虎的形象。

3.提问学生:“你们见过爬山虎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它是怎么爬上墙的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学生跟读、识记。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和意思。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3.爬山虎是如何攀爬的?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

3.教师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1.第一部分(1-2自然段):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和它的叶子。

2.第二部分(3-5自然段):详细描写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和如何攀爬。

3.第三部分(6-7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后的变化和作者的感叹。

四、深入阅读探究1.引导学生重点阅读第二部分,画出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和攀爬过程的句子。

2.讨论:作者是如何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进行描述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四上《10 爬山虎的脚》第1课时导学案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四上《10 爬山虎的脚》第1课时导学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0.爬山虎的脚(第1课时)【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会认5个生字,会规范书写“虎、操”等13个生字。

正确理解“漾起、新鲜”等词语。

思维能力: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审美创造: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5个生字,会规范书写“虎、操”等13个生字。

正确理解“漾起、新鲜”等词语。

难点: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知识梳理】一、字词句1.我会读以下生字并写出拼音均()窝()萎()柄()固()2.我会写本课生字3.同音字辨析占:字义:据有,用强力取得。

如,占据。

组词:(占据)(霸占)(鸠占鹊巢)馅:字义:立,久立。

如,站立。

组词:(站立)(站岗)(站不住脚)运用:战斗前,我军抢险占据了一块高地,将军和参谋站在制高点观察地形。

二、理解词语:均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它是怎样用“脚” _____________的。

【自主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cāo chǎnɡ zhàn yǒu nèn hónɡɡēn jīnɡ kū wěi二、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触:A.接触;碰;撞 B.触动;感动1.看了《西游记》,我感触.很深。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10 爬山虎的脚 精华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10 爬山虎的脚 精华版教案

10 爬山虎的脚【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能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

语言运用: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样一步步往上爬的,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

思维能力:感受并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准确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连续观察的能力。

审美创造: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解析】关注作者:叶圣陶(1894—1988),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本名叶绍钧。

《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描写植物的经典之作。

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向我们生动描述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生长变化,以及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是美的发现者。

关注作者连续观察:叶圣陶先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位置、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的脚及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过程。

通过品读描写叶子的语句,感受作者的连续观察;品读描写爬山虎脚及攀爬过程的语句,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关注提示观察方式的词语,加深体会。

体会作者不仅细致地观察事物,还在不同的时间点对事物进行了连续观察,看到了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有序地写下来的。

【教学目标】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重点)3.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

(难点)4.学写观察记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导入:你见过爬山虎吗?你知道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吗?能用你的语言为我们描述这种植物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脚》。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0爬山虎的脚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0爬山虎的脚教案教学设计

10 爬山虎的脚课题爬山虎的脚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 课时1.生疏“均、柄、蜗”等 5 个生字,会写“操、占、嫩”等 13 个生字。

正确读写“引人留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教学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构造,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目标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看方法和表达方法,培育留心观看四周事物的力量。

教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重点教学学习作者观看方法和表达方法,培育留心观看四周事物的力量。

难点第一课时〔课件出示 1〕1.把握本课生字词。

教学目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构造,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具预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提醒课题,导入课刚看到课文题目,你或许认为爬山虎是一只老虎,其【设计意图:激发兴实爬山虎是一种植物。

〔课件出示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导入观看。

〔教师板书: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分爬山虎:一种攀爬在墙壁上的供欣赏的植物,也叫巴钟山虎、地锦、常春藤、属葡萄科。

高攀的落叶藤本植物,卷须前端有吸盘。

夏季开花,花蕊小,黄绿色。

产于我国各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也有。

茎和根可以入药。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请大家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留意:(1)圈出课文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a.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要鼓舞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均、柄、蜗、曲、萎”(课件出示 3)“曲”是多音字,读qǔ和qū;“萎”是上形下声。

b.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虎、操、占、嫩、顺、均、叠、隙、茎、柄、萎、瞧、固” (课件出示 4)指导书写:“操”的最终一笔捺要伸展;“嫩”三局部都要窄长,束字中间是一扁口、不要写成下框、末笔捺变为一点;“均”的最终一笔是提;“叠” 上窄下宽,中间是冖、横要长、上边没点,且字稍扁、里边是两横;“隙”右边三局部要扁,上边小字中间一竖不带钩,下边小字竖课要带钩;“瞧” 笔画多要写紧凑,目字要窄,右上边有一教学〔〕点、下边是四横不能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自学时,教师可提示学生对照问题,找到相关段落仔细阅读,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动手画一画,看看理解得是否准确。
三、汇报交流,深入理解(用时:12分钟)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爬山虎的叶子。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得这么美?(课件出示满墙爬山虎的图片。)
2.爬山虎的脚。
(1)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是什么样的?
2.(1)重点抓住“茎上长叶柄的地方……也是嫩红的”这句话,边读边想象爬山虎的脚。观察教师提供的爬山虎实物,直观理解:叶、叶柄、反面、细丝样的脚。动笔画一画,进一步感知它的样子。
(2)到黑板上用手模仿爬山虎爬的动作。自由读第4自然段,体会“触、巴、拉、贴”几个动词用得准确。
(3)用手演示爬山虎脚的变化。体会爬山虎的生长与墙的密切关系。
2.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独立思考问题。
(2)小组内交流,完成学生活动卡设计(一),明确作者是从“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及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等方面来写爬山虎的。
(3)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提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其他组同学帮助解决,最后理出课文的表达顺序。
2.把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抄下来。
3.阅读并交流课后“资料袋”内容,激发留心观察生活和事物的兴趣。学写观察日记,交流明确格式、内容。
本环节可以让学生学着作者的观察方法用自己的话对爬山虎脚的特点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进行描述,并用一段话写下来。目的是巩固所学的内容,再用所学的方法去实践。
学习方法小提示:
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你们“以勤为径”,认真学习,用心做题,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一个人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加油吧,孩子们!
2.学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
1.爬山虎的实物,课上引导学生观察。(教师)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3.查找有关爬山虎的资料和作者叶圣陶的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谜语揭题,交流资料(用时:5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是虎不是虎,有脚只会爬,紧贴墙上绿,离墙便枯死。引导学生思考,猜出谜底。
2.板书课文题目。课件出示爬山虎的图片。
3.课件出示叶圣陶的图片,教师提问:是哪位作家这样善于观察,发现了爬山虎的脚?
1.仔细读谜语,猜谜底是爬山虎。
2.齐读课文题目。学生结合图片,交流爬山虎的资料,简单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习性和用途。
3.交流作者叶圣陶的资料,简单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代表作。
由于爬山虎这种植物比较常见,建议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爬山虎的特点,没有条件观察的可以上网查找资料。
3.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
四、回归整体,感悟写法(用时:12分钟)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样生动?
2.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内容,学写观察日记。
1.讨论问题,进行交流: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这个意思,作者进行细心而连续的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使爬山虎的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组长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
1.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进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如何分工与合作,使学生能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有感情地练习朗读课文,对于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要注意文体的差别。就本文而言,引导学生语调自然平实即可。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用时:3分钟)
(2)开火车读词语卡片,熟记字形。
(3)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仔细观察字形,认真书写:“叠”字要注意它的结构比较特殊,而且笔画较多,“虎自由读,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在书写环节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习得书写的方法,用心观察,发现规律,发现要点。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用时:22分钟)
1.课件出示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懂的字词。
2.教师重点强调“茎、均匀、重叠”的读音。
3.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虎、叠、茎”。
1.明确学习任务。自由读课文,再同桌互读,纠错,达到语句通顺。同时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汇报交流:
(1)读课文,正音。
(2)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的词可以改变位置吗?为什么?
(3)触着墙的和没触着墙的脚有什么不同?
根据学生活动卡设计汇报学习收获:
1.(1)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空隙”等词语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体会观察的重要和用词的准确。
(2)看图片,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爬山虎的叶子的美。
三、熟读课文,理清顺序(用时:10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读熟课文。
2.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提出要求:
(1)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爬山虎的?
(2)完成学生活动卡设计(一)。
(3)组织学生汇报,解决组内没解决的问题。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以轮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读课文,达到熟练、流利的程度。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用时:10分钟)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第2~5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的?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爬的?爬山虎的脚与墙有什么关系?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学生活动卡设计(二)。
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合作完成活动卡设计(二)。
10 爬山虎的脚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爬山虎的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体会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1.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连续。
1.启发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题目质疑。
1.默读课文,思考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2.默读课文,提出疑问,引起下文。
学贵有疑,根据课文题目质疑,就是让学生各自找到自己阅读的突破口,要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概括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1.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2.熟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畅谈本课的收获并不是没有标准的杂谈,而是要引导学生抓住本课习得的几个关键点,如生字新词,合作学习的方式等。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回顾导入,设疑启思(用时:6分钟)
1.首先要读懂作者描写的妙处,比如在写叶子时用词的准确,描述的细致,同时可以反过来思考,这些确切的描述都是在确切地观察的基础上诞生的。
2.“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是课文学习的重点。教师应结合课文和实物让学生们观察思考,再用自己的话说出爬山虎是用什么来爬墙和怎么爬的。然后回顾课文中作者又是怎样来介绍的,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