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届初三一模专题9--一次(反比例)函数题

合集下载

反比例函数经典例题(有答案)

反比例函数经典例题(有答案)

反比例函数专题复习一、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1、直线y=ax(a>0)与双曲线y= 3/x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4x1y2-3x2y1=2、如图1,直线y=kx(k>0)与双曲线y= 2/x交于A,B两点,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则x1y2+x2y1的值为()A、-8B、4C、-4D、0解析:直线Y=KX和双曲线Y=2/X图象都关于原点对称因此两交点A、B也关于原点对称X2=-X1,Y2=-Y1双曲线形式可变化为XY=2,即双曲线上点的横纵坐标乘积为2因此X1Y1=2X1Y2+X2Y1=X1(-Y1)+(-X1)Y1=-X1Y1-X1Y1=-4图1 图2 图3 图4二、反比例函数中“K”的求法1、如图2,直线l是经过点(1,0)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Rt△ABC中直角边AC=4,BC=3.将BC边在直线l上滑动,使A,B在函数 y=k/x的图象上.那么k的值是()A、3B、6C、12D、 15/4解析:∵BC在直线X=1上,设B(1,M),则C(1,M-3),∴A(5,M-3),又A、B都在双曲线上,∴1*M=5*(M-3),M=15/4 即K=15/42、如图3,已知点A、B在双曲线y= k/x(x>0)上,AC⊥x轴于点C,BD⊥y轴于点D,AC与BD交于点P,P是AC的中点,若△ABP的面积为3,则k=解析:A(x1,k/x1),B(x2,k/x2)AC:x=x1 BD:y=k/x2P(x1,k/x2)k/x2=k/2x1 2x1=x2BP=x2-x1=x1AP=k/x1-k/x2=k/2x1S=x1*k/(2x1)*1/2)=k/4=3 k=123、如图4,双曲线y= k/x(k>0)经过矩形OABC的边BC的中点E,交AB于点D.若梯形ODBC的面积为3,则双曲线的解析式为()A、y=1/xB、y=2/xC、y=3/xD、y=6/x三、反比例函数“K”与面积的关系1、如图5,已知双曲线 y1=1/x(x>0), y2=4/x(x>0),点P为双曲线y2=4/x上的一点,且PA⊥x轴于点A,PB⊥y轴于点B,PA、PB分别次双曲线y1=1/x于D、C两点,则△PCD的面积为()图5 图6 图7解析:假设P的坐标为(a,b),则C(a/4,b), D(a,b/4),PC=3/4*a PD=3/4*bS=1/2*3/4*a*3/4*b因为点P为双曲线y2=4/x上的一点所以a*b=4所以S=9/82、如图6,直线l和双曲线 y=k/x(k>0)交于A、B两点,P是线段AB上的点(不与A、B重合),过点A、B、P分别向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C、D、E,连接OA、OB、0P,设△AOC的面积为S1、△BOD的面积为S2、△POE的面积为S3,则()A、S1<S2<S3B、S1>S2>S3C、S1=S2>S3D、S1=S2<S3解析:结合题意可得:AB都在双曲线y=kx上,则有S1=S2;而AB之间,直线在双曲线上方;故S1=S2<S3.3、如图7,已知直线y=-x+3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与双曲线 y=k/x交于C、D两点,且S△AOC=S△COD=S△BOD,则k= 。

(北师大版)北京市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反比例函数》测试题(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北京市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反比例函数》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x =与反比例函数1(0)y x x=>的图象交于点A ,将直线y x =沿y 轴向上平移k 个单位长度,交y 轴于点B ,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C .若3OA BC =,则k 的值为( )A .2B .32C .3D .83 【答案】D【分析】解析式联立,解方程求得A 的横坐标,根据定义求得C 的横坐标,把横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得C 的坐标,代入y x k =+即可求得k 的值.【详解】解:直线y x =与反比例函数1(0)y x x=>的图象交于点A , ∴解1x x=求得1x =±(经检验,符合题意) , A ∴的横坐标为1,A ∴的坐标为(1,1),如图,过C 点、A 点作y 轴垂线,垂足为G ,H ,OA//BC ,∠CGB=∠AHO=90°∴CBG AOH ∠=∠,∴OHA BGC ∽,3OA BC =,∴3OA AH BC GC ==, ∴1=3GC , 解得GC =13, C ∴的横坐标为13, 把13x =代入1y x =得,3y =, 1(,3)3C ∴, 将直线y x =沿y 轴向上平移k 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 x k =+,∴把C 的坐标代入得133k =+,求得83k =, 故选择: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涉及函数的交点、一次函数平移、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求得交点坐标是解题的关键.2.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某段公路,所需时间(h )与行驶速度v (km/h )满足函数关系t =点(0)k >,其图象为如图所示的一段双曲线,端点为(40,1)A 和(,0.5)B m ,若行驶速度不得超过60 km/h ,则汽车通过该路段最少需要( )A .23分钟 B .40分钟 C .60分钟 D .2003分钟 【答案】B【分析】 把点A (40,1)代入t =k v ,求得k 的值,再把点B 代入求出的解析式中,求得m 的值,然后把v =60代入t =40v,求出t 的值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函数的解析式为t =k v 函数经过点(40,1), 把(40,1)代入t =k v ,得k =40, 则解析式为t =40v, 再把(m ,0.5)代入t =40v ,得m =80; 把v =60代入t =40v,得t =23, 23小时=40分钟, 则汽车通过该路段最少需要40分钟;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它们的关系式,注意要把小时化成分钟.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另外两个顶点A 、B 均在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像上,分别过点A 、点B 作y 轴、x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C ,连接OC 并延长OC 交AB 于点D ,已知C (1,2),△BDC 的面积为3,则k 的值为( )A .3B .3C .6+2D .8【答案】C【分析】 过B 、C 分别做BE ⊥x 轴,CF ⊥x 轴,过D 作DG ⊥BC ,DH ⊥AB ,设BC=a ,由点C 的坐标即可表示点B 、C 的坐标,即可得出AC 与BC 的比值,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易证得△COF ∽△DCG ,得出DG 与DH 的比值,得出22ABC BCD ACD SS S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出关于a 的等式,求得a 的值得出B 点坐标,即可求得k 值.【详解】解:过B 、C 分别做BE ⊥x 轴垂足为E ,延长AC 交x 轴于F ,过D 作DG ⊥BC ,DH ⊥AB ,垂足为G 、H .∵ C (1,2)∴ OF=1,CF=2=BE ,则点A 的横坐标为1,点B 的纵坐标为2,设BC=a ,则B (a+1,2)∵B 在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像上, ∴()21k a =+, ∵A 在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像上,且点A 的横坐标为1, ∴A 点的纵坐标为:22y a =+,即点A (1,2a+2), ∴ AC=AF-CF=2a+2-2=2a ,∴ 12AC BC =, ∵ BC//x 轴,CF ⊥x 轴,DG ⊥BC ,∠COF=∠DCG ,∠CFO=∠DGC=90°,∴ △COF ∽△DCG ,∴ 21CF D CG OF G ==,即21DG DH =, ∴ 3BCD ACD SS ==, ∴6ABC S =, ∴162AC BC ⋅⋅=,即1262a a ⨯⨯=, ∴ 6a =∴ B (62),∴ k=22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注意准确作出辅助线,求得点B 的坐标是关键.4.已知反比例函数5y x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其图象经过点(1,5)-B .其图象位于第二、第四象限C .当0x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当1x >- 时,5y >【答案】D【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图像与点的关系,逐一判断即可.【详解】∵反比例函数5y x =-, ∴xy= -5,∵1×(-5)=-5;∴图象经过点(1,5)-,∴选项A 正确;∵k= -5<0,∴图象分布在二、四象限,∴选项B 正确;∵k= -5<0,∴图象分布在二、四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0x < 时,图像分布在第二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选项C 正确;∵当0>1x >- 时,5y >;当0x > 时,y 5<0<,∴选项D 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布,性质,熟记图像分布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若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经过点()2,1-,则该函数图象一定经过( ) A .()1,1-B .14,2⎛⎫ ⎪⎝⎭C .()1,2--D .1,42⎛⎫- ⎪⎝⎭【答案】D【分析】将(2,-1)代入(0)k y k x=≠即可求出k 的值,再根据k=xy 解答即可. 【详解】 解:∵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经过点(2,-1), ∴2×(-1)=-2,A 选项中,-1×1=-1≠-2,故不符合题意;B 选项中,14=222⨯≠-,故不符合题意; C 选项中,1(2)=22-⨯-≠-,故不符合题意; D 选项中142-⨯=-2,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所有在反比例函数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积应等于比例系数.6.下式中表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4y x =--B .2y xC .21y x =D .53y x = 【答案】D【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形如y=k x (k 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函数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 、4y x =--是一次函数,错误;B 、2y x 是二次函数,错误;C 、21y x =中,y 是x 2的反比例函数,错误; D 、53y x=表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定义,关键是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形式.7.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是( )A .B .C .D .【答案】C【分析】分别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以及梯形面积求法得出即可:【详解】A 、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阴影部分面积和为:xy=3.B 、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阴影部分面积和为: |xy|=3 .C 、如图,过点M 作MA ⊥x 轴于点A ,过点N 作NB ⊥x 轴于点B ,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S △OAM =S △OBM =12|xy|=32 , 从而阴影部分面积和为梯形MABN 的面积: 12(1+3)×2=4 . D 、根据M ,N 点的坐标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阴影部分面积为:12×1×6=3 . 综上所述,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是C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等知识,将图形正确分割得出阴影部分面积是解题关键.8.如图,四边形OABC 是矩形,四边形ADEF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点A ,D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F 在边AB 上,点B 、E 在双曲线(0)k y x x=>上,且5BF =,则k 值为( ).A .15B .714C .725D .17【答案】C【分析】 设AO =a ,即可得出B (a ,8),E (a +3,3),依据点B 、E 在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即可得到a 的值,进而得出k 的值.【详解】解:设AO =a ,∵四边形ADEF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BF =5,∴AB =8,OD =a +3,∴B (a ,8),E (a +3,3),又∵点B 、E 在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 ∴8a =3(a +3),解得a =95 , ∴B (95,8), ∴k =95×8=725,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以及正方形和矩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x ,y )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 ,即xy =k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下列函数的图象上存在点(,)(0,0)P m n m n >>的是( )A .2y x=B .1y x =--C .21y x =--D .3y x =- 【答案】A【分析】 先确定P 点在第一象限,分别画出各个选项的图象判定即可.【详解】解:∵(,)(0,0)P m n m n >>,∴点P 在第一象限, 如图所示:只有2y x =的图象过第一象限,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直线y kx b =+与双曲线21(0)m y x x+=>交于()11,A x y ,()()2212,B x y x x <,直线AB 交x 轴于()0,0C x ,下列命题:①1221x x y y =;②当12x x x <<时,21m kx b x++>;③若(,)M t s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012t x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答案】D【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上的点横纵坐标之积相等,可得x 1y 1=x 2y 2,整理即可判断①;结合函数图象一次函数在反比例函数上的的部分可对②进行判断; 根据线段的中点公式可得122x x t +=,联立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整理后得一元二次方程2210kx bx m +--=,根据根与系数关系可得12b x x k +=-,由此可得2t kb =-,由一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可得0b x k=-,由此可判断③. 【详解】 解:∵点A (x 1,y 1),B (x 2,y 2)在双曲线21(0)m y x x+=>上, ∴x 1y 1=x 2y 2=m 2+1, ∴1221x x y y =,①正确; ∵当x 1<x <x 2时,直线y=kx+b 在双曲线21(0)m y x x+=>上方, ∴当12x x x <<时,21m kx b x++>,②正确; ∵M (t ,s )为线段AB 的中点, ∴122x x t +=, 当21m kx b x++=时, 即2210kx bx m +--=, 此时,12b x x k +=-, ∴2t kb =-, 把C (x 0,0)代入y=kx+b 得kx 0+b=0, 解得0b x k=-, ∴x 1+x 2=x 0, ∴012t x =,所以③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判断命题的真假,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理解函数上点的坐标特征,能借助这些特征表示点的坐标是解题关键.③中用到了两个函数交点坐标即联立它们所成方程组的解.11.如图所示,已知菱形OABC,点C在x轴上,直线y x=经过点A,菱形OABC的面积是42,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B,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A.4yx=B.42yx=C.442yx+=D.82yx=【答案】C【分析】过点B作BD⊥x轴,由四边形OABC菱形,直线y=x经过点A,可得∠AOC=∠BCD=45°,得出CD=BD,设CD=BD=x,根据菱形的面积列方程可求出x,进而确定点B的坐标,进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详解】解:过点B作BD⊥x轴,垂足为D,∵四边形OABC菱形,直线y=x经过点A,∴∠AOC=∠BCD=45°,∴CD=BD,设CD=BD=x,则BC2x=OC,∵菱形OABC的面积是2,∴OC•BD=2,即2x=2,解得x1=2,x2=﹣2<0(舍去)∴BC=OC=2∴OD=OC+CD=2,∴点B(2,2),又∵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上, ∴k =2×(+2)=,∴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 =4x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性质,得出点B 的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已知点A (x 1,y 1),B (x 2,y 2)在双曲线y =8x上,如果x 1<x 2,而且x 1•x 2>0,则以下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y 1+y 2>0B .y 1﹣y 2>0C .y 1•y 2<0D .12y y <0 【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可得x 1<x 2,且x 1、x 2同号,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可得y 1>y 2,即可求解.【详解】 反比例函数y =8x的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而x 1<x 2,且x 1、x 2同号,所以y 1>y 2,即y 1﹣y 2>0,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如图,点A 在反比例函数k y x=(k ≠0)的图象上,且点A 是线段OB 的中点,点D 为x 轴上一点,连接BD 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C ,连接AC ,若BC :CD =2:1,S △AD C =53.则k 的值为________.1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90ABC ∠=︒,CA x ⊥轴于点A ,点C 在函数()0k y x x =>的图象上,若1OA =,则k 的值为___.15.如图,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经过矩形ABCD 的顶点D 和BC 边上中点E ,若△CDE 面积为2,则k 的值为_______16.已知反比例函数1m y x-=的图象具有下列特征: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7.将反比例函数y =-1x 作如下变换:令1x =23代入y =-1x中,所得的函数值记为1y , 又将2x =1y +1代入函数中,所得函数值为2y ,再将3x =2y +1代入函数…,如此循环,2021y =_______18.如图,直线AB 交x 轴,y 轴于点A 、B ,交反比例函数()0k y x x=>于点C ,已知点B 是AC 的中点,若ABO 的面积是1,则k =______.19.直线y =k 1x +b 与双曲线y =2k x 交于A 、B 两点,其横坐标分别为1和5,则不等式k 1x +b <2k x的解集是_______.20.分别以矩形OABC 的边OA ,OC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B 的坐标是(4,2),将矩形OABC 折叠使点B 落在G(3,0)上,折痕为EF ,若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恰好经过点E ,则k 的值为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12y y y =+,1y 与1x +成正比例,2y 与x 成反比例.当1x =时,7y =;当3x =时,4y =.求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22.如图,直线11y k x b =+与双曲线22k y x=在第一象限内交于A 、B 两点,已知()1,A m ,()2,1B .(1)求2k 的值及直线AB 的解析式.(2)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21y y >的解集.(3)设点P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D x ⊥轴于点D ,E 是y 轴上一点,当PED 的面积最大时,请求出此时P 点的坐标.23.已知一次函数223y x =+的图象分别与坐标轴相交于A 、B 两点(如图所示),与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相交于C 点.(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2)作CD x ⊥轴,垂足为D ,如果OB 是ACD △的中位线,求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关系式. (3)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在第一象限内,反比例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值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于A (3,0),B (0,﹣3)两点,将直线AB 向上平移7个单位长度后,刚好与反比例函数m y x=(m ≠0)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C ,与y 轴交于点D ,连接AD ,BC . (1)求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2)求点C 的坐标及四边形ABCD 的面积.25.如图,已知矩形OABC 的两边OA ,O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且B (4,3),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与BC 交于点D ,与AB 交于点E ,其中D (1,3).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点E 的坐标;(2)求直线DE 的解析式.26.已知y=1y-2y,y1与x2成正比例,y2与x-1成反比例,当x=-1时,y=3;当x=2时,y=-3.当x=6时,求y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无2.无3.无4.无5.无6.无7.无8.无9.无10.无11.无12.无二、填空题13.8【分析】作AE⊥OD于ECF⊥OD于F由BC:CD=2:1S△ADC=可求S△ACB=由OA=OBS△AOC=S△ACB=设B(2m2n)可得A(mn)由AC在y=上BC=2CD可求k=mnC(m 解析:8【分析】作AE⊥OD于E,CF⊥OD于F.由BC:CD=2:1,S△ADC=53,可求S△ACB=103,由OA=OB,S△AOC=S△ACB=103,设B(2m,2n),可得A(m,n),由A、C在y=kx上,BC=2CD,可求k=mn,C(32m,23n),可推得S△AOC= S梯形AEFC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作AE⊥OD于E,CF⊥OD于F.∵BC:CD=2:1,S△ADC=53,∴S△ACB=103,∵OA=OB,∴B(2m,2n),S△AOC=S△ACB=103,A(m,n),∵A、C在y=kx上,BC=2CD,∴k=mn,∴C(32m,23n),∵S△AOC=S△AOE+S梯形AEFC﹣S△OCF=S梯形AEFC,∴12•(n+23n)×12m=103,∴mn=8,∴k=8.故答案为:8.【点睛】过反比例函数y=kx(k≠0),图像上一点P(x,y),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两垂足、原点、P点组成一个矩形,矩形的面积S=x y k.过反比例函数过一点,作垂线,三角形的面积为12k.所以,对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x轴、y轴的垂线,它们与x轴、y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常数从而有k的绝对值.在解有关反比例函数的问题时,若能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会给解题带来很多方便.14.【分析】作BD⊥AC于D如图先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2BD 再证得四边形OADB是矩形利用AC⊥x轴得到C(12)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计算k的值【详解】解:作BD⊥AC于D解析:2【分析】作BD⊥AC于D,如图,先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2BD,再证得四边形OADB 是矩形,利用AC⊥x轴得到C(1,2),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计算k 的值.【详解】解:作BD⊥AC于D,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是AC的中线,∴AC=2BD,∵AC⊥x轴,BD⊥AC,∠AOB=90°,∴四边形OADB是矩形,∴BD=OA=1,∴AC=2,∴C(1,2),把C(1,2)代入y=kx得k=1×2=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y = k x(k 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 ,y )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 ,即xy =k .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5.8【分析】设E 的坐标是(mn )k =mn 则C 的坐标是(m2n )求得D 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mn 的值即k 的值【详解】解:设E 的坐标是(mn )则k =mn 点C 的坐标是(m2n )在y =中令y =2n解析:8【分析】设E 的坐标是(m ,n ),k =mn ,则C 的坐标是(m ,2n ),求得D 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mn 的值,即k 的值.【详解】解:设E 的坐标是(m ,n ),则k =mn ,点C 的坐标是(m ,2n ),在y =mn x中,令y =2n , 解得:x =2m , ∵S △CDE =2, ∴12|n|•|m−2m |=2,即12n×2m =2, ∴mn =8.∴k =8.故答案是:8.【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矩形的综合,设E 的坐标是(m ,n ),利用m ,n 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关键.16.【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判断出m-1的符号再求出m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所在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m-1>0解得m >1故填:m >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解析:1m【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判断出m-1的符号,再求出m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反比例函数1m y x-=的图象在所在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m-1>0,解得m >1.故填:m >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知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2【分析】算出每一个x 值和y 值找到其中的规律即可解答【详解】将代入中得:∴将代入中得:∴将代入中得:∴将代入中得:……所以可知y 的值每三个为一个循环∵2021÷3=673……2∴故答案为:【点睛】本解析:2【分析】算出每一个x 值和y 值,找到其中的规律即可解答.【详解】 将123x =代入1y x =-中,得:113223y =-=-, ∴21311122x y =+=-+=-, 将212x =-代入1y x =-中,得:21212y =-=-, ∴321213x y =+=+=,将33x =代入1y x=-中,得:313y =-, ∴43121133x y =+=-+=, 将423x =代入1y x =-中,得:432y =-, …… 所以可知y 的值每三个为一个循环,∵2021÷3=673……2,∴202122y y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求反比例函数值,求出每一个反比例函数值再找出其规律,再归纳总结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4【分析】通过作辅助线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得出OA=OD 进而得出CD=2OB 由△AOB 的面积是1表示出△COD 的面积进而求出k 的值【详解】解:过点C 作CD ⊥x 轴垂足为D 连接OC ∵OB ∥CDAB=B解析:4【分析】通过作辅助线,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得出OA=OD ,进而得出CD=2OB ,由△AOB 的面积是1,表示出△COD 的面积,进而求出k 的值.【详解】解:过点C 作CD ⊥x 轴,垂足为D ,连接OC ,∵OB ∥CD ,AB=BC ,∴OA=OD ,CD=2OB ,∵S △AOB =1,∴OA•OB=2,∴S △OCD =12OD•CD=12OA×2OB=2=12|k|, ∴k=4,k=-4(舍去),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0<x <1或x >5【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得一次函数图象在上方的部分可得答案【详解】解:∵直线y=k1x+b 与双曲线y=交于AB 两点其横坐标分别为1和5∴不等式k1x+b <的解集是0<x <1或x >5故解析:0<x <1或x >5.【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得一次函数图象在上方的部分,可得答案【详解】解:∵直线y=k 1x+b 与双曲线y=2k x 交于A 、B 两点,其横坐标分别为1和5, ∴不等式k 1x+b <2k x的解集是0<x <1或x >5. 故答案为:0<x <1或x >5.【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在下方的部分是不等式的解集.20.3【分析】设CE 的长为a 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到EG=BE=4-aED=3-a 在Rt △EGD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a 的值得到点E 的坐标即可求解【详解】过G 作GD ⊥BC 于D 则点D(32)设CE 的长为a 根据折叠解析:3【分析】设CE 的长为a ,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到EG=BE=4-a ,ED=3-a ,在Rt △EGD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a 的值,得到点E 的坐标,即可求解.【详解】过G 作GD ⊥BC 于D ,则点D(3,2),设CE 的长为a ,根据折叠的性质知:EG=BE=4-a ,ED=3-a ,在Rt △EGD 中,222EG ED DG =+,∴()()2224a 3a 2-=-+, 解得:32a =, ∴点E 的坐标为(32,2), ∵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恰好经过点E , ∴3232k xy ==⨯=,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y =12(x +1)+6x【分析】根据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定义设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设y 1=k 1(x +1)(k 1≠0),y 2=2k x (k 2≠0), ∴y =k 1(x +1)+ 2k x. ∵当x =1时,y =7.当x =3时,y =4,∴122127433k k k k +=⎧⎪⎨+=⎪⎩, ∴12126k k ⎧=⎪⎨⎪=⎩,∴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是:y =12(x +1)+6x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熟练准确计算.22.(1)22k =;3y x =-+;(2)01x <<或2x >;(3)33,22⎛⎫⎪⎝⎭ 【分析】(1)依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到m 和2k 的值,再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AB 的解析式;(2)依据直线与双曲线的上下位置关系,即可得到不等式21y y >的解集;(3)设点(),3P x x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出△PED 的面积,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即可得到点P 的坐标;【详解】(1):∵点()2,1B 在双曲线22k y x =上, ∴2212k =⨯=,∴双曲线的解析式为22y x =. ∵()1,A m 在双曲线22y x =, ∴2m =,∴()1,2A .∵直线11:AB y k x b =+过()1,2A 、()2,1B 两点,∴11221k b k b +=⎧⎨+=⎩,解得113k b =-⎧⎨=⎩,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3y x =-+(2)根据函数图象,由不等式与函数图像的关系可得:双曲线在直线上方的部分对应的x 范围是:01x <<或2x >,∴不等式21y y >的解集为01x <<或2x >.(3)点P 的坐标为33,22⎛⎫⎪⎝⎭. 设点(),3Px x -+,且12x ≤≤, 则22113139()222228S PD OD x x x =⋅=-+=--+. ∵12a =-<0,∴S 有最大值. ∴当32x =时,S 最大9=8,33=2x -+, ∴此时点P 的坐标为33,2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3.(1)()30A -,,()0,2B ;(2)()120y x x=>;(3)03x << 【分析】 (1)分别令一次函数解析式中y=0、x=0求出x 、y 的值,从而得出点A 、B 的坐标; (2)由A 、B 点的坐标结合中位线的性质,找出线段OD 、DC 的长度,从而找出点C 的坐标,再由点C 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 ,从而得出结论;(3)观察函数图象,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上下关系结合交点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令一次函数223y x =+中y=0,则23x+2=0, 解得:x=-3,∴点A 的坐标为(-3,0); 令一次函数223y x =+中x=0,则y=2, ∴点B 的坐标为(0,2); (2)∵OB 是ACD △的中位线,∴2224CD BO ==⨯=,3==OD OA ,∴C 点坐标()3,4,∴3412k =⨯=,∴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120y x x=>. (3)由图象可知,当03x <<时,反比例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值.【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找出点的坐标,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反比例系数k 是关键.24.(1)y=x-3;(2)点C 坐标为(-2,2);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17.5 .【分析】(1)把A 、B 的坐标代入y=kx+b 可以得到关于k 、b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k 与b 的值即可得到AB 的函数表达式;(2)由题意可得CD 的函数表达式,与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联立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由判别式等于0可以求得m ,从而得到C 点坐标,然后由四边形ABCD 的面积等于三角形BCD 面积加上三角形BDA 面积可以得到最终答案.【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303k b b +=⎧⎨=-⎩, 解之可得:k=1,b=-3,∴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为y=x-3;(2)由题意可得CD 的函数表达式为:y=x-3+7即y=x+4,∴x+4=m x,即x (x+4)=m , 240x x m ∴+-=, 由题意得:()24410m ∆=-⨯⨯-=,解得:m=-4,∴24402x x x ++==-,,y=-2+4=2,∴点C 坐标为(-2,2),在y=x+4中令x=0得y=4,∴D 点坐标为(0,4),∴四边形ABCD 的面积=BDC ABD S S + =11727322⨯⨯+⨯⨯ =7+10.5=17.5.【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及平移、一元二次方程特殊解的求法、由坐标轴与直线所围图形面积的求法是解题关键.25.(1)3y x =,E 34,4⎛⎫ ⎪⎝⎭;(2)31544y x =-+ 【分析】(1)把点D (1,3)直接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k 的值,进而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在根据点B (4,3)与点E 的横坐标相同,进而可求点E 的坐标;(2)根据点D 、E 两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DE 解析式.【详解】(1)∵ D (1,3)在k y x=图象上, ∴31k =∴3k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3y x =, 反比例函数 3y x=与AB 交于点E ,点B 的坐标为(4,3), ∴点E 的横坐标为:4,把4x =,代入3y x =,得34y =, ∴E 34,4⎛⎫ ⎪⎝⎭. (2)设直线DE 的解析式为y mx n =+.∵D (1,3),E 34,4⎛⎫ ⎪⎝⎭在直线DE 上, ∴3334m n m n =+⎧⎪⎨=+⎪⎩, 解得34154m n ⎧=-⎪⎪⎨⎪=⎪⎩∴直线DE 的解析式为:31544y x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点,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这些性质是解题关键.26.17【分析】(1)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定义,设y 1=ax 2,y 2=1b x -,则y=ax 2-1b x -,再把两组对应值代入得到关于a 、b 的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求出a 、b 的值即可得到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代入求值【详解】解:(1)设y 1=ax 2,y 2=1b x -,则y=ax 2-1b x -, 把x=-1,y=3;x=2,y=-3分别代入得3114321b a b a ⎧-=⎪⎪--⎨⎪-=-⎪-⎩,解得125a b ⎧=⎪⎨⎪=⎩, 所以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21521y x x =-- ∴当x =6时,215618117261y ===⨯--- 【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y=k x(k 为常数,k≠0);把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解析式,得到待定系数的方程;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写出解析式.。

九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含答案)

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1、函数 y =x -2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OC 的长为 3,宽为 2,则顶点A 的坐标是____。

3、点 P (3,-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________。

4、直线 y =4x -3 过点(____,0)(0,____)5、已知反比例函数 y =-4x 的图像经过P (-2,m ),则 m =____。

6、函数 y =2x,当 x <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____。

7、将直线 y =3x -1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得到直线________。

8、已知:y 是 x 的反比例函数,且当 x =3 时,y =8。

则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

9、一次函数 y =-3x +4 的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

10、如果直线 y =ax +b 不经过第四象限,那么 ab ___0(填“≥”、“≤”或“=”)。

11、近视眼镜的度数 y (度)与镜片焦距 x (m )成反比例,已知 400°近视眼镜片的焦距为0.25m ,则眼镜度数 y 与镜片焦距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

12、某书定价 8 元,如果购买 10本以上,超过 10 本的部分打八折。

请写出购买数量 x (本)与付款金额 y (元)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1、点 P (a ,a -2)在第四象限,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 、-2<a <0B 、0<a <2C 、a >2D 、a <02、在函数 y =3x -2,y =1x+3,y =-2x ,y =-x 2+7 是正比例函数的有( )A 、0 个B 、1 个C 、2 个D 、3 个 3、王大爷饭后出去散步,从家中走 20 分钟到一个离家 900 米的公园,与朋友聊天10分钟后,然后用15分钟返回家里。

2016年北京中考数学一模第23题一次函数专题

2016年北京中考数学一模第23题一次函数专题

2016年北京中考数学一模第23题 (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教师版)海淀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x =-与双曲线ky x=(0k ≠)的一个交点为)P m . (1)求k 的值;(2)将直线y x =-向上平移b (b>0)个单位长度后,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点B ,与双曲线ky x =(0k ≠)的一个交点记为Q .若2BQ AB =,求b 的值.朝阳23.在平面直角坐标xOy 中,直线y x b =+与双曲线my x=的一个交点为A (2,4),与y 轴交于点B .(1) 求m 的值和点B 的坐标; (2) 点P 在双曲线my x=上,△OBP 的面积为8,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东城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k 1x +b 与与x 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C ,与反比例函数2k y x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 (3,1),连接OA . (1)求反比例函数2ky x=的解析式;(2)若S △AOB :S △BOC = 1:2,求直线y =k 1x +b 的解析式.怀柔石景山2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32=-+-k 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k 的取值范围; (2)若k 为负.整数..,求此时方程的根.西城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314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且与双曲线ky x=的一个交点为8,3B m ⎛⎫ ⎪⎝⎭.(1)求点A 的坐标和双曲线ky x=的表达式; (2)若y BC //轴,且点C 到直线314y x =+的距离为2,求点C 的纵坐标.xOA xy房山2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0),B (0,3),C (0,2),点D 在第二象限,且△AOB ≌△OCD .(1) 请在图中画出△OCD ,并直接写出点D 的坐标;(2) 点P 在直线AC 上,且△P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丰台2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5+=kx y (k ≠0)与双曲线xmy =(m ≠0)的一个交点为A ,与x 轴交于点B (5,0). (1)求k 的值;(2)若AB =23,求m 的值.门头沟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A (-1,n ).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如果P 是x 轴上一点,且满足∠APO =45°,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平谷23.直线28y x =-+和双曲线(k y k x=≠B (n ,2).(1)求m ,n ,k 的值; (2)在坐标轴上有一点M ,使MA +MB顺义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x b=+与双曲线ky x=相交于A ,B 两点,已知A (2,5). (1)求k 和b 的值; (2)求△OAB 的面积.通州2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0)my m x=≠的图象交于点A (3,1),且过点B (0,-2).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如果点P 是x 轴上一点,且ABP △的面积是3,求点P 的坐标.延庆22. 如图,点P (-3,1)是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上的 一点.(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设直线y kx =与双曲线my x=的两个交点分别为 P 和P′,当mx<kx 时,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燕山23.如图,直线n x y +=2与双曲线)0(≠=m xmy 交于A ,B 两点,且点A 的坐标为(1,4). (1) 求m ,n 的值;(2) 过x 轴上一点M 作平行于y 轴的直线l ,分别与直线n x y +=2和双曲线)0(≠=m xmy 交于点P ,Q ,若PQ =2QM ,求点M 的坐标.答案海淀23. 解:(1)∵)P m 在直线y x =-上,∴m = ………………………1分∵P 在双曲线ky x=上,∴(6k ==-. ………………………2分图1 图2(2) ∵y x =-向上平移b (0b >)个单位长度后,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0),(0,)A b B b . ………………………3分 作QH ⊥x 轴于H ,可得△HAQ ∽△OAB . 如图1,当点Q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 ∵2BQ AB =,∴3===AB AQOA HA OB HQ . ∵OA OB b ==,∴3HQ b =,2HO b =. ∴Q 的坐标为(2,3)b b -. 由点Q 在双曲线6y x=-上, 可得1b =. ………………………4分 如图2,当点Q 在AB 的反向延长线上时, 同理可得,Q 的坐标为(2,)b b -.由点Q 在双曲线6y x=-上,可得b =.综上所述,1b =或b =. ………………………5分朝阳23.解:(1)∵双曲线xmy =经过点,A (2,4), ∴8=m .………………………………………………………………………1分∵直线y x b =+经过点A (2,4),∴2b =.…………………………………………………………………………2分 ∴此直线与y 轴交点B 的坐标为(0,2). …………………………………3分 (2)(8,1),(-8,-1). .东城23.解:(1)由题意可知21=3k . ∴23k =. …… 1分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3y x=. (2)符合题意有两种情况:○1直线y =k 1x +b 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 S △AOB :S △BOC = 1:2,点A (3,1), ∴ 可求出点C 的坐标为(0,-2).∴ 直线的解析式为2y x =- . .…………3分○2直线y =k 1x +b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由题意可求点C 的坐标为(0,2).∴ 直线的解析式为1-+23y x =. …………5分怀柔石景山21.解:(1)由题意:0∆> , ………………………………………………1分即:()9410k -->. 解得 54k >-. …………………………………………………2分 (2)若k 为负整数,则1k =-, ……………………………………3分原方程为2320x x -+=,解得121,2x x ==.………………………………………………5分西城房山23.(1)图1,正确画出△COD ---------------------------1分(图1) (图2) (图3)点D 的坐标为:D (-3,2). -----------------------2分 (2) 由OC =OA =2,∠AOC =90°, ∴∠OAC =45°. ∵A (2,0),C (0,2)∴过A 、C 两点的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2+-=x y ------------------3分 ① 当CD 为直角边时,如图2,此时,点P 的横坐标为-3.∴P(-3,5). --------------------------------------4分 ② 当CD 为斜边时,如图,此时3,点P 的横坐标为32-. ∴P(32-72). ---------------------------------------5分 ∴在直线AC 上,使△PCD丰台23.解:(1)∵直线5y kx =+与x 轴交于点∴05 5.k =+∴ 1.k =- (2)由题意知,点A 在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当点A 在第一象限时,如图. 过点A 作AC ⊥x 轴于点C ,∵AB =23,∠ABC = 45°, ∴AC =BC =3.x∴点A 的坐标为(2,3). -------- 2分 ∴m =6. -------- 3分 当点A 在第四象限时,如图.同理可得点A 的坐标为(8,-3). -------- 4分 ∴m =-24. -------- 5分 综上所述,m =6或m =-24.门头沟22.(本小题满分5分)解:(1)∵ 点A (-1,n )在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上,∴ n =2.………………………………………………………………………1分 ∴ 点A 的坐标为(-1,2).……………………………………………2分 ∵ 点A 在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上,∴2k k =--. ∴1k =-.∴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1y x =-+.………………………………………3分 (2)点P 的坐标为(-3,0)或(1,0).……………………………………5分平谷23.解:(1)∵点A (1,m )在直线28y x =-+上,∴286m =-+=. (1)∴A (1,6).同理,n =3.………………………………………………………………………2 ∴B (3,2). ∵点A 在双曲线()0ky k x=≠上, ∴k =6.………………………………………………………………………………3 即6y x=. (2)5,02M ⎛⎫ ⎪⎝⎭或(0,5). (5)顺义22.证明:(1)3,10b k ==;(2)12OAB S =△通州22. 解:(1)∵反比例函数(0)my m x=≠的图象过点A (3,1), ∴31m=∴3m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3y x=. ………………… 1分;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点A (3,1)和B (0,-2). ∴312k b b +=⎧⎨=-⎩,解得:12k b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y x =-. ………………… 3分; (2)令0y =,∴20x -=,2x =,∴一次函数2y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C 的坐标为(2,0). ∵S △ABP = 3,1112322PC PC ⋅+⋅=. ∴2PC =,∴点P 的坐标为(0,0)、(4,0). ………………… 5分;延庆22. 解:(1)∵点P (-3,1)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 由31-=k得3-=k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xy 3-=. ……3分 (2)3-<x 或30<<x . ……………………5分燕山23.解:(1) 把点A 的坐标(1,4)代入)0(≠=m x my 得,14m =, ∴4=m . (1)分把点A 的坐标(1,4)代入n x y +=2中,得n +⨯=124,∴2=n . ………………………2分(2) 如图,设点M 的坐标为(a ,0),∵l ∥y 轴,且l 分别与直线22+=x y4Q , ∴P (a ,2a +2),Q (a ,a 4), ∵PQ =2QM , ∴|42||422a a a ⨯=-+|,………………………3分∴aa a 8422=-+,或a a 422=-+化简得,062=-+a a , ① 或022=++a a , ②解方程①得,a =-3,或a =2;方程②无实数根.∴点M 的坐标为(-3,0)或(2,0). ………………………5分。

北京市各区中考数学一模分类汇编--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有答案)

北京市各区中考数学一模分类汇编--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有答案)

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西城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y x =-与y 轴交于点A ,与双曲线ky x=交于点B (m ,2) . (1)求点B 的坐标及k 的值;(2)将直线AB 平移,使它与x 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与点D. 若△ABC 的面积为6,求直线CD 的表达式.东城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0y kx b k =+≠与双曲线6y x=相交于点A (m ,3),B (-6,n ),与x 轴交于点C .(1)求直线()0y kx b k =+≠的解析式;(2)若点P 在x 轴上,且32ACP BOC S S =△△,求点P 的坐 标(直接写出结果).朝阳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2y x b =+与双曲线4y x=的一个交点为(,2)A m ,与y 轴分别交于点B . (1)求m 和b 的值;(2)若点C 在y 轴上,且△ABC 的面积是2,请直接写出点C 的坐标.房山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0(≠+=k b kx y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12=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第一象限,点B 的坐标为(-6,n ),直线AB 轴正半轴上一点,且tan ∠AOE =34.(1)求点A 的坐标;(2)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3)求△AOB 的面积.顺义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1:(0)l y mx m =≠与直线2:(0)l y ax b a =+≠相交于点A (1,2),直线2l 与x 轴交于点B (3,0). (1)分别求直线1l 和2l 的表达式;(2)过动点P (0,n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1l ,2l 的交点分别为C ,D ,当点C位于点D 左方时,写出n 的取值范围.平谷21.在平面直角坐标xOy 中,直线()10y kx k =+≠与双曲线()0my m x=≠的一个交点为A (﹣2,3),与x 轴交于点B . (1) 求m 的值和点B 的坐标;(2) 点P 在y 轴上,点P 到直线()10y kx k =+≠门头沟2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第一象限内,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A (2,1)和另一动点B (x , y ). (1)求此函数表达式;(2)如果1y >,写出x 的取值范围;(3)直线AB 与坐标轴交于点P ,如果PB AB =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海淀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1:l y k x b =+过A (0,3-),B (5,2),直线222:l y k x =+. (1)求直线1l 的表达式;(2)当4x ≥时,不等式122k x b k x +>+恒成立,请写出一个满足题意的2k 的值.丰台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m x y +-=3与双曲线xky =相交于点 A (m ,2).(1)求双曲线xky =的表达式; (2)过动点P (n ,0)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直线m x y +-=3及双曲线xky =的交点分别为B 和C ,当点B 位于点C 下方时,求出n 的取值范围.石景山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0)y kx b k =+≠与双曲线 (0)m y m x=≠交于点(2,3)A -和点(,2)B n .(1)求直线与双曲线的表达式;(2)对于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给出名称叫整点.动点P 是双曲线 (0)my m x =≠上的整点,过点P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直线AB 于点Q , 当点P 位于点Q 下方时,请直接写出整点P 的 坐标.通州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原点O 的直线l 1与双曲线xy 2=的一个交点为A (1,m ). (1)求直线l 1的表达式;(2)过动点P (n ,0)(n >0)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直线l 1和双曲线xy 2=的交点分别为B ,C ,当点B 位于点C 上方时,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怀柔2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x+b 与双曲线ky x=相交于A ,B 两点,已知A (1,3),B(-3,m).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如果点P 是y 轴上一点,且ABP △的面积是4,求点P 的坐标.西城22.解:(1) ∵点B (m ,2) 在直线1y x =-,∴12m -=. 解得 3m =. ∴ 点B (3,2) .又∵点B (3,2)在双曲线ky x=∴6k=. ···························(2) 设平移后的直线的表达式为y =则它与y 轴交于点D (0,)b , ∵ AB ∥CD , ∴ S △ABD =S △ABC . ∴ S △ABD =B x AD •21=6. ∴ AD = 4 .∴ b +1 = 4或 -1-b = 4. ∴ b = 3或 b = -5.∴ 平移后的直线的表达式为:y 东城21.解:(1)由题意可求:m =2,n =-1.将(2,3),B (-6,-1)带入y kx b =+,得32,16.k b k b =+⎧⎨-=-+⎩解得 1,22.k b ⎧=⎪⎨⎪=⎩ ∴ 直线的解析式为122y x =+. …………3分 (2)(-2,0)或(-6,0). …………5分 朝阳22.解:(1)∵点A (m ,2)在双曲线4y x =上,∴2m =.∵点A (2,2)直线12y x b =+上, ∴1b =. (2)(0,3),(0,-1).房山23. 解:(1)过点A 作AH ⊥x 轴于点H ------1分 在△AOH 中,∵34tan ==∠OH AH AOE ,∴可设OH =3m ,AH =4m 即A (3m ,4m ) 其中m >0∵点A 在xy 12=的图象上 ∴解得m=1 (舍负) ∴点A 坐标为(3,4) ------2分(2)∵点B (-6,n )在xy 12=的图象上∴n =-2,即B (-6,-2) ------3分 ∵y=kx+b 的图象经过点A (3,4),B (-6,-2)∴⎩⎨⎧-=+-=+2643b k b k 解得 ⎪⎩⎪⎨⎧==232b k∴一次函数表达式为232+=x y ------4分 (3) 在232+=x y 中令y =0,则x =-3即C (-3,0) ∴BOC AOC AOB S S S ∆∆∆+=92121=⋅+⋅=B A y OC y OC ------5分顺义21.解:(1)∵点A (1,2)在1:l y mx =上,∴2m =.∴直线1l 的表达式为2y x =. …………………………………… 1分 ∵点A (1,2)和B (3,0)在直线2:l y ax b =+上,∴2,30.a b a b +=⎧⎨+=⎩ 解得1,3.a b =-⎧⎨=⎩∴直线2l 的表达式为3y x =-+. ……………………………… 3分 (2)n 的取值范围是 2n <. ……………………………………… 5分平谷21.解:(1)∵双曲线()0my m x=≠经过点,A (﹣2,3), ∴6=-m .···················································································· 1 ∵直线()10y kx k =+≠经过点A (﹣2,3),∴1=-k . .................................................................................... 2 ∴此直线与x 轴交点B 的坐标为(1,0). . (3)(2)(0,3),(0,-1).门头沟21.解(1)设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0)ky k x=≠ ∵此函数过A (2,1) ∴12k=,解得2k = ∴此函数表达式为2y x=; …………2分 (2) 02x << ; …………………………………3分 (3)P (0 ,3)或P (6 ,0) . ……………………………5分海淀21.解:(1)∵ 直线11l y k x b =+:过A (0,3-),B (5,2),∴135 2.b k b =-⎧⎨+=⎩, --------------------------------------------------------------------- 1分∴ 113.k b =⎧⎨=-⎩,------------------------------------------- 2分∴ 直线1l 的表达式为3y x =-. --------------------------------------- 3分 (2)答案不唯一,满足214k <-即可.--------------------------- 5分丰台21.解:(1)∵点A (m ,2)在直线m x y +-=3上,∴m m +-=32,m = -1.……………………………………………………1分∴A (-1,2). ∵点A 在双曲线xky =上, ∴12-=k,k =-2. ∴xy 2-=.………………………………………………………………………2分(2)令x x 213-=--,得到11-=x ,322=x .………………………………3分根据图形,点B 位于点C 下方,即反比例函数大于一次函数时, ∴1<<-n 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人教版)北京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

(人教版)北京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式子中表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24y x =-B .y=5x 2C .y=21xD .y=13x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的坐标为()1,1-,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点D 在第三象限的双曲线8y x=上,过点C 作//CE x 轴交双曲线于点E ,则CE 的长为( )A .85B .235C .2.3D .53.关于反比例函数3y x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B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C .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D .若点(,)M a b 在其图象上,则3ab =4.如图,已知双曲线()0k y x x =>经过矩形OABC 的边AB 的中点F ,交BC 于点E ,且四边形OEBF 的面积为2.则k =( )A .2B .12C .1D .4 5.将函数 6y x =的图象沿x 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所相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A .61y x =+B .61y x =-C .61y x =+D .61y x =- 6.如图,正比例函数y = a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的横坐标为2,则不等式ax<kx的解集为()A.x < - 2或x > 2 B.x < - 2或0 < x < 2C.-2 < x < 0或0 < x < 2 D.-2 < x < 0或 x > -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的坐标为(﹣1,1),点B在x轴正半轴上,点D在第三象限的双曲线y=8x上,过点C作CE∥x轴交双曲线于点E,则CE的长为( )A.85B.235C.3.5 D.58.若点A(a,b)在反比例函数2yx的图像上,则代数式ab-4的值为()A.0 B.-2 C.2 D.-69.反比例函数y=kb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 .10.若反比例函数()2221my m x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是( ) A .-1或1B .小于12的任意实数 C .-1 D .不能确定 11.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 (1,2),B (2,5),C (6,1).若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与△ABC 有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A .2≤≤B .6≤≤10C .2≤≤6D .2≤≤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x =-与双曲线k y x=交于A 、B 两点,P 是以点(2,2)C 为圆心,半径长1的圆上一动点,连结AP ,Q 为AP 的中点.若线段OQ 长度的最大值为2,则k 的值为( )A .12-B .32-C .2-D .14-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OABC 的顶点A 在反比例函数1k y x =(x>0) 的图像上,顶点B 在反比例函数2k y x=(x>0)的图像上,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若平行四边形OABC 的面积为8,则k 2-k 1的值为( )A .4B .8C .12D .1614.函数y =x +m 与m y x=(m ≠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以是( ) A . B .C .D .15.如图,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与双曲线18y x=恰好交于BC 的中点E ,若2OB OA =,则ABO S △的值为( )A .6B .8C .12D .16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6.若点()()125,,3,A y B y --在反比例函数3y x =的图象上,则12,y y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17.如图,已知双曲线()0k y x x=>经过矩形OABC 边BC 的中点E ,与AB 交于点F ,且四边形OEBF 的面积为3,则k=________.18.已知点(,7)M a 在反比例函数21y x=的图象上,则a=______. 19.如图,在ABO ∆中,90BAO AO AB ∠==,,且点4(2)A ,在双曲线(0)k y x x=>上,OB 交双曲线于点C ,则C 点的坐标为______.20.函数y =||12m m x --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那么m 的值是_____. 21.反比例函数2(0)m y x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22.若点A (﹣4,y 1),B (﹣2,y 2)都在反比例函数1y x =-的图象上,则y 1,y 2的大小关系是y 1_____y 2. 23.如图,反比例函数( 0)k y x x=>经过,A B 两点,过点A 作 AC y ⊥轴于点C ,过点B 作BD y ⊥轴于点D ,过点B 作轴BE x ⊥于点E ,连接AD ,已知 =2,=2AC BE ,=16BEOD S 矩形,则 ACD S =_____.24.如图,直线y =34-x +6与反比例函数y =k x(k >0)的图象交于点M 、N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A ,作ME ⊥x 轴于点E ,NF ⊥x 轴于点F ,过点E 、F 分别作EG ∥AB ,FH ∥AB ,分别交y 轴于点G 、H ,ME 交HF 于点K ,若四边形MKFN 和四边形HGEK 的面积和为12,则k 的值为_____.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k x(k≠0),经过▱ABCD 的顶点B .D ,点A 的坐标为(0,-1),AB ∥x 轴,CD 经过点(0,2),▱ABCD 的面积是18,则点C 的坐标是______.26.如图,直线y =ax 经过点A (4,2),点B 在双曲线y =k x(x >0)的图象上,连结OB 、AB ,若∠ABO =90°,BA =BO ,则k 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顶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点C 的坐标为()0,3,点A 在x 轴的负半轴上,点M 、D 分别在OA 、AB 上,且2AD AM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点D 和M ,反比例函数m y x =的图像经过点D ,与BC 交点为N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直接写出使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x 的取值范围;(3)若点P 在y 轴上,且使四边形OMDP 的面积与四边形OMNC 的面积相等,求点P 的坐标.28.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交于点()2,m ,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并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29.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经过点A (4,m ),AB ⊥x 轴,且△AOB 的面积为2. (1)求k 和m 的值;(2)若点C (x ,y )也在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上,当-3≤x ≤-1时,求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30.如图,直线y=2x-6与反比例函数kyx的图象交于点A(4,2),与x轴交于点B.(1)求k的值及点B的坐标;(2)求△OAB的面积.。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反比例函数1.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个顶点A、C在反比例函数y= (k≠0)图象上,点B、D在x轴上,且B、D两点关于原点对称,AD交y轴于P点(1)已知点A的坐标是(2,3),求k的值及C点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若△APO的面积为2,求点D到直线AC的距离.【答案】(1)解:∵点A的坐标是(2,3),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个顶点A、C在反比例函数y= (k≠0)图象上,点B、D在x轴上,且B、D两点关于原点对称,∴3= ,点C与点A关于原点O对称,∴k=6,C(﹣2,﹣3),即k的值是6,C点的坐标是(﹣2,﹣3);(2)解:过点A作AN⊥y轴于点N,过点D作DM⊥AC,如图,∵点A(2,3),k=6,∴AN=2,∵△APO的面积为2,∴,即,得OP=2,∴点P(0,2),设过点A(2,3),P(0,2)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得,∴过点A(2,3),P(0,2)的直线解析式为y=0.5x+2,当y=0时,0=0.5x+2,得x=﹣4,∴点D的坐标为(﹣4,0),设过点A(2,3),B(﹣2,﹣3)的直线解析式为y=mx+b,则,得,∴过点A(2,3),C(﹣2,﹣3)的直线解析式为y=1.5x,∴点D到直线AC的直线得距离为:= .【解析】【分析】(1)根据点A的坐标是(2,3),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个顶点A、C在反比例函数y= (k≠0)图象上,点B、D在x轴上,且B、D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可以求得k的值和点C的坐标;(2)根据△APO的面积为2,可以求得OP的长,从而可以求得点P的坐标,进而可以求得直线AP的解析式,从而可以求得点D的坐标,再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以求得点D到直线AC的距离.2.如图,点P( +1,﹣1)在双曲线y= (x>0)上.(1)求k的值;(2)若正方形ABCD的顶点C,D在双曲线y= (x>0)上,顶点A,B分别在x轴和y 轴的正半轴上,求点C的坐标.【答案】(1)解:点P(,)在双曲线上,将x= ,y= 代入解析式可得:k=2;(2)解:过点D作DE⊥OA于点E,过点C作CF⊥OB于点F,∵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BC,∠CBA=90°,∴∠FBC+∠OBA=90°,∵∠CFB=∠BOA=90°,∴∠FCB+∠FBC=90°,∴∠FBC=∠OAB,在△CFB和△AOB中,,∴△CFB≌△AOB(AAS),同理可得:△BOA≌△AED≌△CFB,∴CF=OB=AE=b,BF=OA=DE=a,设A(a,0),B(0,b),则D(a+b,a)C(b,a+b),可得:b(a+b)=2,a(a+b)=2,解得:a=b=1.所以点C的坐标为:(1,2).【解析】【分析】(1)由待定系数法把P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2)C、D均在双曲线上,它们的坐标就适合解析式,设出C坐标,再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CFB≌△AOB△BOA≌△AED≌△CFB,代入解析式得b(a+b)=2,a(a+b)=2,即可求出C坐标.3.如图、在矩形OABC中,,双曲线与矩形两边BC,AB 分别交于E,F两点.(1)如图一,若E是BC中点,求点F的坐标;(2)如图二,若将沿直线EF对折,点B恰好落在x轴上的点D处,求k的值. 【答案】(1)解:矩形OABC中,,,E是BC中点,点 .点E在双曲线上,..点F的横坐标为4,且在双曲线上,,即点;(2)解:过点E做轴于H点,点点, ., .,,,∽ .,,.,,.【解析】【分析】(1)根据E点坐标求出k的值,而后把F点的横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纵坐标;(2)过点E做轴于H点,根据∽,分别用k 表示出DF、AF、AD长度,根据勾股定理构造出关于k的方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不妨把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称为梦之点,例如,点(1,1),(﹣ 2,﹣ 2),(,),…,都是梦之点,显然梦之点有无数个.(1)若点P(2,b)是反比例函数 (n为常数,n≠0)的图象上的梦之点,求这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O的半径是,①求出⊙O上的所有梦之点的坐标;②已知点M(m,3),点Q是(1)中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异于点P的梦之点,过点Q的直线l与y轴交于点A,∠OAQ=45°.若在⊙O上存在一点N,使得直线MN∥l或MN⊥l,求出m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P(2,b)是梦之点,∴b=2∴P(2,2)将P(2,2)代入中得n=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2)解:①设⊙O上梦之点坐标是(,)∴∴=1或 =-1∴⊙O上所有梦之点坐标是(1,1)或(-1,-1)②由(1)知,异于点P的梦之点Q的坐标为(-2,-2)由已知MN∥l或MN⊥l∴直线MN为y=-x+b或y=x+b当MN为y=-x+b时,m=b-3由图可知,当直线MN平移至与⊙O相切时,且切点在第四象限时,b取得最小值,此时MN记为,其中为切点,为直线与y轴的交点∵△O 为等要直角三角形,∴O =∴O =2∴b的最小值是-2,∴m的最小值是-5当直线MN平移至与⊙O相切时,且切点在第二象限时,b取得最大值,此时MN记为,其中为切点,为直线与y轴的交点。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测试卷带答案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测试卷带答案

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是( )A y= 11-x B x y 21= C 22x y = D 2=x y2.关于反比例函数4y x=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必经过点(1,1)B .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C .两个分支关于x 轴成轴对称D .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3.函数2y x =与函数1y 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像是( )4.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6),则下列各点中,此函数图象也经过的点是( ) A. (-3,2) B. (3,2) C. (2,3) D. (6,1)5.若双曲线y=x k 12-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k >21 B. k <21 C. k =21D. 不存在 6.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A (-1,-2).则当x >1时,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是( )A.y >1B.0<y <1C. y >2D.0< y <27. 矩形的长为x ,宽为y ,面积为9,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为( )8. 已知点(-1,1y ),(2,2y ),(3,3y )在反比例函数xk y 12--=的图像上.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 ) A .321y y y >> B .231y y y >> C .213y y y >> D .132y y y >>9. 如图,正比例函数y 1=kx 和反比例函数y 2=2k x的图像交于A (-1,2)、(1,-2)两点,若y 1 <y 2,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x <-1或x >1B. x <-1或0<x <1C. -1<x <0或 0<x <1D. -1<x <0或x >110. 如图,过点C (1,2)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x+6于A 、B 两点,若反比例函数k y x=(x >0)的图像与△ABC 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2≤k ≤9 B. 2≤k ≤8 C. 2≤k ≤5 D. 5≤k ≤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 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过点P (-1,4),则它的函数关系是 .12.若函数xm y 2+=图象在其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3.如图:点A 在双曲线ky x =上,AB ⊥x 轴于B ,且△AOB 的面积S △AOB =2,则k=______.14. 如图,点A 在双曲线1y x =上,点B 在双曲线3y x=上,且AB ∥x 轴,C 、D 在x 轴上,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 .5. 如图,已知第一象限内的图象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一个分支,第二象限内的图象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一个分支,在x 轴的上方有一条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与它们分别交于点A 、B ,过点A 、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 、D .若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8且AB <AC ,则点A 的坐标为 .13题 14题 15题AB Oxy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共5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10分)如图9,已知双曲线kyx和直线y=mx+n交于点A和B,B点的坐标是(2,-3),AC垂直y轴于点C,AC=32;(1)求双曲线和直线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

北京市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反比例函数》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反比例函数》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正比例函数1y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2y 的图像相交于点(2,4)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比例函数2y 的解析式是28y x=-B .两个函数图像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2,4)C .当2x <-或02x <<时,12y y <D .正比例函数1y 与反比例函数2y 都随x 的增大而增大2.一次函数y kx b =+和反比例函数xby k =的部分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可能为( ) A . B . C . D .3.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像过点(2,3)-,那么下列各点也在该函数图像上的是( ) A .(2,3)B .(2,3)--C .(1,6)D .(6,1)-4.如图,菱形ABCD 的边AD 与x 轴平行,A 、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和3,反比例函数y=3x的图象经过A 、B 两点,则菱形ABCD 的面积是( )A .42B .4C .22D .25.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 =abx与一次函数y =ax+b 的图象可能是( ) A . B .C .D .6.如图,O 为坐标原点,菱形OABC 的顶点A 的坐标为(34)-,,顶点C 在x 轴的负半轴上,函数(0)ky x x=<的图象经过顶点B ,则k 的值为( )A .12-B .27-C .32-D .36-7.如图,直线l x ⊥轴于点P ,且与反比例函数11(0)k y x x=>及22(0)ky x x =>的图象分别交于点A ,B ,连接OA ,OB ,已知△OAB 的面积为2,则12k k -的值为( )A .2B .3C .4D .58.对于反比例函数21k y 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B .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C .若A (-1,y 1)、B (1,y 2)、C (2,y 3)是图象上三个点,则y 1<y 3<y 2D .P 为图象上任意一点,过P 作PQ ⊥y 轴于Q ,则△OPQ 的面积是定值9.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3,4),则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分别是( ) A .412,3y x y x == B .412,3y x y x=-=- C .412,3y x y x=-= D .412,3y x y x==- 10.下列函数中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的是( )A.y=﹣3x﹣2 B.y=2xC.y=﹣2x+1 D.y=3x+211.当0x<时,反比例函数2yx=-的图象()A.在第一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B.在第二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C.在第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D.在第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12.已知点A(x1,y1),B (x2,y2)是反比例函数kyx=(k<0)的图象上的两点,若x1<0<x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y1<0<y2B.y2<0<y1C.y1<y2<0 D.y2<y1<0二、填空题13.有5张正面分别有数字-1,14-,0,1,3的卡片,它们除数字不同外全部相同,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随机的抽取一张.记卡片上的数字为a,则使以x为自变量的反比例函数37ayx-=经过二、四象限,且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230ax x-+=有实数解的概率是__________.14.某药品研究所开发一种抗新冠肺炎的新药,经大量动物实验,首次用于临床人体实验,测得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y(微克/毫升)与服药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即2,(04)32,(4)x xyxx≤≤⎧⎪=⎨>⎪⎩,若血液中药物浓度不低于4微克/毫升的持续时间不低于7小时,则称药物治疗有效.请根据图中信息计算并判断:血液中药物浓度不低于4微克/毫升的持续时间为______个小时,这种抗菌新药________(“可以”或“不可以”)作为有效药物投入生产.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0)y kx k=>分别交反比例函数1yx=和9yx=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于点A,B,过B作BD x⊥轴于点D,交1yx=的图象于点C.若BA BC=,则k的值为________.16.如图,A 、B 两点在双曲线()30y x x=>,分别经过A 、B 两点向坐标轴作垂线段,已知1S =阴影,则12S S +=______.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2y x =-+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有2个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8.如图,已知双曲线()0ky x x=>经过矩形OABC 边BC 的中点E ,与AB 交于点F ,且四边形OEBF 的面积为3,则k=________.19.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与镜片焦距x (米)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5米,则眼镜度数y 与镜片焦距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无需确定x 的取值范围)20.如图,B(2,﹣2),C(3,0),以OC ,CB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OABC ,则经过点A 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k 是常数,且0k ≠)的图象经过点(,3)A b . (1)若4b =,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3,3)B b b 也在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求b 的值.22.数学活动:问题情境: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120y x x x ⎛⎫=+> ⎪⎝⎭的图象与性质. 乐乐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120y x x x ⎛⎫=+> ⎪⎝⎭的图象和性质进行探究,下面是乐乐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补全下表,并在坐标系中补全描点法应描的点,然后画出函数()120y x x x ⎛⎫=+> ⎪⎝⎭的图象;x⋅⋅⋅ 14 13 121 2 3 4⋅⋅⋅ y⋅⋅⋅1722034203 172⋅⋅⋅(3)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函数4y x =的图象,并根据图像直接写出0x >时关于x 的不等式142y x x x ⎛⎫=+⎪⎝>⎭的解集:______.23.如图,直线AC 与函数()0ky x x=<的图象相交于点()1,6A -,与x 轴交于点C ,且45ACO ∠=︒,点D 是线段AC 上一点. (1)求k 的值;(2)若DOC △与OAC 的面积比为2∶3,求点D 的坐标; (3)将OD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OD ',点D 恰好落在函数()0ky x x=<的图象上,求点D 的坐标.24.如图,一次函数y=ax+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交于M (-3,1),N (1,n )两点.(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过动点C (m ,0)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交于D 、E 两点,当点E 位于点D 上方时,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25.某校园艺社计划利用已有的一堵长为10m 的墙,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212m 的矩形园子.(1)如图,设矩形园子的相邻两边长分别为()x m 、()y m . ①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 ②当4y 时,求x 的取值范围;(2)小凯说篱笆的长可以为9.5m ,洋洋说篱笆的长可以为10.5m.你认为他们俩的说法对吗?为什么?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四边形DOBC 是矩形,且D (0,4),B (6,0).若反比例函数11k y x=(x >0)的图象经过线段OC 的中点A ,交DC 于点E ,交BC 于点F .设直线EF 的解析式为y 2=k 2x+b . (1)求反比例函数和直线EF 的解析式;(温馨提示:平面上有任意两点M (x 1,y 1)、N (x 2,y 2),它们连线的中点P 的坐标为(121222x x y y ++,))(2)求△OEF 的面积; (3)请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k 2x -b ﹣1k x>0的解集.【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由题意可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由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分别进行判断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 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的图象相交于点A (2,4),∴正比例函数12y x =,反比例函数28y x=, ∴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2,−4), ∴A ,B 选项错误;∵正比例函数12y x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反比例函数28y x=中,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D 选项错误;∵当x <−2或0<x <2时,y 1<y 2, ∴选项C 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熟练运用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2.C解析:C【分析】运用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逐项分析即可.先观察反比函数看k、b是同号还是异号,再由一次函数图象判断k、b是同号还是异号,如果两者相一致就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详解】【点睛】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特点.其关键是要弄清图象特点与关系式中k、b同号还是异号.3.D解析:D【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kyx=经过点(-2,3)求出k的值,再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反比例函数kyx=经过点(-2,3),∴k=-2×3=-6.A、∵2×3=6≠-6,∴此点不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B、∵(-2)×(-3)=6≠-6,∴此点不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C、∵1×6=6≠-6,∴此点不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D、∵6×(-1)=-6,∴此点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A解析:A【分析】作AH⊥BC交CB的延长线于H,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A的坐标、点B的坐标,求出AH、BH,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如图,作AH⊥BC交CB的延长线于H,∵反比例函数y=3的图象经过A、B两点,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和3,x∴A、B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3和1,即点A的坐标为(1,3),点B的坐标为(3,1),∴AH=3﹣1=2,BH=3﹣1=2,由勾股定理得,AB=22+=,2222∵四边形ABCD是菱形,∴BC=AB=22,∴菱形ABCD的面积=BC×AH=4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的几何意义、菱形的性质,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A的坐标、点B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D【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得出a、b的正负,由此即可得出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再与函数图象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结论.【详解】∵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一、二、四象限,∴a <0,b >0, ∴ab <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故A 选项错误, ∵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一、三、四象限, ∴a >0,b <0, ∴ab <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故B 选项错误; ∵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一、二、三象限, ∴a >0,b >0, ∴ab >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故C 选项错误; ∵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a <0,b <0, ∴ab >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经过一、三象限,故D 选项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6.C解析:C 【详解】 ∵A (﹣3,4),∴, ∵四边形OABC 是菱形,∴AO=CB=OC=AB=5,则点B 的横坐标为﹣3﹣5=﹣8, 故B 的坐标为:(﹣8,4),将点B 的坐标代入k y x=得,4=8k -,解得:k=﹣32.故选C .考点:菱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7.C解析:C 【分析】据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可知:△AOP 的面积为12k ,△BOP 的面积为22k,由题意可知△AOB 的面积为12k −22k . 【详解】根据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可知:△AOP 的面积为12k ,△BOP 的面积为22k , ∴△AOB 的面积为12k −22k , ∴12k −22k =2, ∴k 1-k 2=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k 的几何意义,本题属于中等题型,8.B解析:B【分析】先判断出k 2 +1的符号,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 、∵k 2+1>0,∴它的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故本选项正确;B 、∵它的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C 、∵它的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1=-1<0,∴y 1<0,∵x 2=1>0,x 3=2>0,∴y 2>y 3,∴y 1<y 3<y 2故本选项正确;D 、∵P 为图象上任意一点,过P 作PQ ⊥y 轴于Q ,∴△OPQ 的面积=12(k 2+1)是定值,故本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知反比例函数y=k x(k≠0)中,当k >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B解析:B【分析】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两个函数表达式即可.【详解】解:设正比例函数为y =kx ,将(-3,4)代入,得4=-3k ,解得43k =-, ∴正比例函数为43y x =-, 设反比例函数为k y x=, 将(-3,4)代入,得43k =- 解得k =-12,∴反比例函数为12y 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表达式和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C解析:C【分析】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一次函数y =﹣3x ﹣2中,k=-3<0,b=-2<0∴一次函数y =﹣3x ﹣2的图象经过第三象限,故选项A 不符合题意;∵反比例函数y0,∴反比例函数y B 不符合题意; ∵一次函数yx +1中,0,b=1>0∴一次函数yx +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项C 符合题意;∵一次函数y =3x +2中,k=3>0,b=2>0,∴一次函数y =3x +2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故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记两类函数的各种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B解析:B反比例函数2y x =-中的20k =-<,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利用0x <判断即可. 【详解】 解:反比例函数2y x=-中的20k =-<, ∴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又0x <,∴图象在第二象限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对于反比例函数()0k y k x=≠,(1)0k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一、三象限;(2)k 0<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内. 12.B解析:B【分析】首先根据系数判定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再根据x 1<0<x 2,可比较出y 1、y 2的大小,进而得到答案.【详解】 解:由反比例函数k y x=(k <0),可知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 ∵x 1<0<x 2,∴A (x 1,y 1)在第二象限,y 1>0,B (x 2,y 2)在第四象限,y 2<0,∴y 2<0<y 1,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x+3=0有实数解列出不等式求出a 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出a 的值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3 解析:25【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2x+3=0有实数解,列出不等式求出a 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出a 的值,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3a-7<0,解得73a <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2x+3=0有实数解,则△=4-12a≥0,且a≠0,解得:,a≤13,且(a≠0),综上,a≤13,且(a≠0), ∴ a 可取-1,-14, ∴使以x 为自变量的反比例函数37a y x -=经过二、四象限,且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2x+3=0有实数解的概率是25. 故答案为:2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根的判别式、概率公式,熟记性质以及判别式求出a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4.6不可以【分析】分别求出y =4时的两个函数值再求时间差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当y =4则4=2x 解得:x =2当y =4则4=解得:x =8∵8﹣2=6<7∴血液中药物浓度不低于4微克/毫升的持续时间为6解析:6, 不可以【分析】分别求出y =4时的两个函数值,再求时间差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当y =4,则4=2x ,解得:x =2,当y =4,则4=32x,解得:x =8, ∵8﹣2=6<7, ∴血液中药物浓度不低于4微克/毫升的持续时间为6小时,这种抗菌新药不可以作为有效药物投入生产.故答案为:6,不可以.【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待定系数法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得点ABC 的坐标(用k 表示)再讨论再由AB =BC 即可解题【详解】点是和的交点解得:(舍去)代入可得:点的坐标为又点是和的交点解得:(舍去)代入可得:则点解析:7【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得点A 、B 、C 的坐标(用k 表示),再讨论再由AB =BC 即可解题.【详解】点B 是y kx =和9y x=的交点, 9y kx x∴==, 解得:1x =,2x = ∴代入可得:k =∴点B 的坐标为, 又点A 是y kx =和1y x=的交点, 1y kx x∴==, 解得:1x =,2x =代入可得:y =A 的坐标为, BD x ⊥轴,∴点C 的坐标为⎛⎭,BA BC =,则22BA BC =, 222⎛∴+= ⎝⎭,解得:7k =..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计算,考查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交点的计算,本题中用k 表示点A 、B 、C 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6.4【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求出S1+S 阴影和S2+S 阴影求出答案【详解】解:∵AB 两点在双曲线上∴S1+S 阴影=3S2+S 阴影=3∴S1+S2=6-2=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解析:4【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求出S 1+S 阴影和S 2+S 阴影,求出答案.【详解】解:∵A 、B 两点在双曲线3y x=上, ∴S 1+S 阴影=3,S 2+S 阴影=3,∴S 1+S 2=6-2=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向两条坐标轴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就等于|k|. 17.且【分析】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消去y 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由两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得到根的判别式大于0列出关于k 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得到k 的范围【详解】联立两解析式得:消去 解析:1k <且0k ≠【分析】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消去y 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由两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得到根的判别式大于0,列出关于k 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得到k 的范围.【详解】 联立两解析式得:2y x k y x =-+⎧⎪⎨=⎪⎩, 消去y 得:220x x k -+=,∵两个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24440b ac k =-=->,即1k <,则当k 满足1k <且0k ≠时,这两个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 故答案为:1k <且0k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把两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转化成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8.3【分析】设表示点B 坐标再根据四边形OEBF 的面积为3列出方程从而求出k 的值【详解】设则均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解得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的难点是根据点E 的坐标得到其他点的坐标准确掌握反比例函数k 值的解析:3【分析】设(),E a b ,表示点B 坐标,再根据四边形OEBF 的面积为3,列出方程,从而求出k 的值.【详解】设(),E a b ,则k ab =,()2,B a b ,F E 、均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2COE AOF k S S ∴==△△, COE AOF OABC OEBF S S S S =--△△矩形四边形,2OABC S OA AB ab ==矩形3222k k k ∴=--,解得3k =,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的难点是根据点E 的坐标得到其他点的坐标,准确掌握反比例函数k 值的几何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解析】根据题意得xy =025×400=100∴ 解析:100y x =【解析】根据题意得xy =0.25×400=100,∴100y x=. 20.y =【分析】设A 坐标为(xy )根据四边形OABC 为平行四边形利用平移性质确定出A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出解析式即可【详解】解:设A 坐标为(xy )∵B (2﹣2)C (30)以OCCB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O解析:y =2x【分析】设A 坐标为(x ,y ),根据四边形OABC 为平行四边形,利用平移性质确定出A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出解析式即可.【详解】解:设A 坐标为(x ,y ),∵B (2,﹣2),C (3,0),以OC ,CB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OABC ,∴x+3=0+2,y+0=0﹣2,解得:x =﹣1,y =﹣2,即A (﹣1,﹣2), 设过点A 的反比例解析式为y =k x, 把A (﹣1,﹣2)代入得:k =2,则过点A 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x , 故答案为:y =2x. 【点睛】 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12y x =;(2)13b = 【分析】(1)把A 点代入反比例函数即可求解;(2)把A 、B 两点代入反比例函数列出方程组即可求解;【详解】解:(1)∵4b =,∴A (4,3),把A 点代入反比例函数得:34k =, 即k=12,∴函数解析式为:12y x=; (2)把A 、B 代入反比例函数得:333k b k b b ⎧=⎪⎪⎨⎪=⎪⎩①② 解得:13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1)见解析;(2)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3)01x <<.【分析】(1)求出当x=12,x=2的函数值即可补全表格,利用表格描点把自变量确定为点的横坐标,函数值为纵坐标,描点,连线即可;(2)性质较多写出一条即可①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②当0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③当1x =时,4y =最小位;④当0x >时,互为倒数的两个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相等;(3)利用图像法解不等式的解集,找交点,看位置上大下小,定范围即可.【详解】解:(1)当x=12时,1122252y x x ⎛⎫⎛⎫=+=+= ⎪ ⎪⎝⎭⎝⎭, 当x=2时,1122252y x x ⎛⎫⎛⎫=+=+= ⎪ ⎪⎝⎭⎝⎭, 补全表格: x … 14 13 121 2 3 4 … y … 172 203 5 4 5 203 172 …答图①答图②描点、连线画出函数的图象如答图①:(2)观察该函数的图象,写出函数的性质(一条即可):①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②当0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③当1x =时,4y =最小值④当0x >时,互为倒数的两个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相等,(3)不等式124x x x ⎛⎫+> ⎪⎝⎭,如图②根据函数图象y=12x x ⎛⎫+ ⎪⎝⎭图像在y=4x 图像上方, 两图像的交点是x=1,在x=1直线左侧,y 轴右侧y=12x x ⎛⎫+ ⎪⎝⎭图像在y=4x 图像上方, 不等式124x x x ⎛⎫+> ⎪⎝⎭的解集为01x <<. 【点睛】本题考查复合函数的图像画法,是初等函数的拓展,掌握好初等函数图像的画法,列表、描点、连线基本步骤,会观察图像写性质增减性,最值等,会利用函数图解不等式是难点,关键是找交点,分上大下小定范围是解题关键.23.(1)k=-6;(2)(1,4);(3)(3,2)或(2,3)【分析】(1)将点()1,6A -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k 的值;(2)过点D 作DM ⊥x 轴于M ,过点A 作AN ⊥x 轴于N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比可得23DM AN =,再根据点A 的坐标即可求出DM ,然后证出ACN 和DCM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OM ,从而求出结论;(3)过点D 作DM ⊥x 轴于M ,过点A 作AN ⊥x 轴于N ,过点D 作D G ⊥x 轴于G ,设点D 的纵坐标为a (a >0),即DM=a ,然后用a 表示出OM ,利用AAS 证出△G D O ≌△MOD ,即可用a 表示出点D 的坐标,将D 的坐标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a 的值,从而求出点D 的坐标.【详解】解:(1)将点()1,6A -代入k y x=中,得 61k =- 解得k=-6;(2)过点D 作DM ⊥x 轴于M ,过点A 作AN ⊥x 轴于N∵DOC △与OAC 的面积比为2∶3∴12 2132OC DMOC AN=∴23DMAN=∵()1,6A-∴AN=6,ON=1∴DM=4∵45ACO∠=︒∴ACN和DCM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N=AN=6,CM=DM=4∴OM=CN-CM-ON=1∴点D的坐标为(1,4);(3)过点D作DM⊥x轴于M,过点A作AN⊥x轴于N ,过点D作D G ⊥x轴于G设点D的纵坐标为a(a>0),即DM=a∵ACN和DCM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N=AN=6,CM=DM=a∴OM=CN-CM-ON=5-a∴点D的坐标为(5-a,a)∵∠D GO=∠OMD=∠D OD=90°∴∠G D O+∠D OG=90°,∠MOD+∠D OG=90°,∴∠G D O=∠MOD由旋转的性质可得D O=OD∴△G D O≌△MOD∴G D=OM=5-a,OG=DM=a∴D的坐标为(-a,5-a)由(1)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06y xx=-<将D的坐标代入,得56aa-=--解得:122,3a a==∴点D 的坐标为(3,2)或(2,3).【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大题,掌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和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4.(1)y=3x -;2y x =--;(2)m >1或-3<m <0 【分析】(1)把M 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得k 的值,然后求得n 的值,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先画出两函数的图象,再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结合交点的横坐标即可得出m 的取值范围.【详解】(1)∵点M (-3,1)和N (1,n )在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上, ∴3k =-,3n =-.∴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3x=-, 点N 的坐标为N (1,3-),∵点M (-3,1)和N (1,3-)在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上,∴313a b a b -+=⎧⎨+=-⎩, 解得12a b =-⎧⎨=-⎩, ∴一次函数表达式为2y x =--;(2)一次函数2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相交于点M (-3,1)和N (1,3-),观察函数图象可知:若过动点C (m ,0)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分别与反比例函数图象和一次函数图象交于E 、D 两点,当点E 位于点D 上方时,则m 的取值范围是:m >1或-3<m <0.【点睛】本题是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找出不等式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25.(1)①1265y x x ⎛⎫=⎪⎝⎭,②635x ;(2)小凯的说法错误,洋洋的说法正确. 【分析】(1)①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②构建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 (2)构建方程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①由题意xy =12, 1265y x x ⎛⎫∴= ⎪⎝⎭②y ⩾4时,124x ≥,解得3x ≤ 所以635x . (2)当1229.5x x +=时,整理得:2419240,0x x -+=∆<,方程无解. 当12210.5x x+=时,整理得2421240,570x x -+=∆=>,符合题意; ∴小凯的说法错误,洋洋的说法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①中需注意,因为墙的宽度为10m ,所以y≤10,据此可求得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②中求得x 的取值要与①中取公共解集;(2)能根据根的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是解决此问的关键.26.(1)62,53y y x x ==-+(2)454(3)x <-6或-1.5<x <0 【分析】(1)根据点A 是OC 的中点,可得A (3,2),可得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1=6x ,根据E (32,4),F (6,1),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直线EF 的解析式为y=-23x+5; (2)过点E 作EG ⊥OB 于G ,根据点E ,F 都在反比例函数y 1=6x的图象上,可得S △EOG =S △OBF ,再根据S △EOF =S 梯形EFBG 进行计算即可; (3)根据点E ,F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别为(-1.5,-4),(-6,-1),可得不等式k 2x-b-1k x >0的解集为:x <-6或-1.5<x <0. 【详解】(1)∵D (0,4),B (6,0),∴C (6,4),∵点A 是OC 的中点,∴A (3,2), 把A (3,2)代入反比例函数y 1=1k x ,可得k 1=6,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1=6x , 把x=6代入y 1=6x ,可得y=1,则F (6,1), 把y=4代入y 1=6x ,可得x=32,则E (32,4), 把E (32,4),F (6,1)代入y 2=k 2x+b ,可得 2234216k b k b⎧+⎪⎨⎪+⎩==,解得2235k b ⎧-⎪⎨⎪⎩==, ∴直线EF 的解析式为y=-23x+5; (2)如图,过点E 作EG ⊥OB 于G ,∵点E ,F 都在反比例函数y 1=6x 的图象上, ∴S △EOG =S △OBF ,∴S △EOF =S 梯形EFBG =12(1+4)×92=454; (3)由图象可得,点E ,F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别为(-1.5,-4),(-6,-1), ∴由图象可得,不等式k 2x-b-1k x >0的解集为:x <-6或-1.5<x <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交点问题以及矩形性质的运用,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把两个函数关系式联立成方程组求解.解题时注意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练习题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练习题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练习题解题步骤: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初三数学中经常会遇到与反比例函数相关的练习题。

本文将通过一些典型的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练习题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该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题目一:已知函数y与x满足y = k/x,当x = 2时,求y的值。

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反比例函数y = k/x,我们可以使用代入法求解。

将x = 2代入函数中,得到y = k/2。

由此可见,当x = 2时,y的值等于k/2。

题目二:已知函数y与x满足y = 3/(2x+1),当x = 3时,求y的值。

解析:同样地,我们使用代入法求解该题。

将x = 3代入函数中,得到y = 3/(2*3+1)。

计算得到y = 3/7。

因此,当x = 3时,y的值等于3/7。

题目三:已知函数y与x满足y = 4/x,当y = 2时,求x的值。

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反比例函数y = 4/x,我们需要求解x的值。

将y = 2代入函数中,得到2 = 4/x。

通过化简方程,可得到x = 2。

因此,当y = 2时,x的值等于2。

题目四:已知函数y与x满足y = 5/(3x-2),求函数的定义域。

解析:函数的定义域指的是函数中变量x的取值范围。

对于反比例函数,为了避免出现分母为零的情况,需要确定分母不等于零。

因此,我们需要求解3x-2≠0,即x≠2/3。

因此,函数的定义域为x ≠ 2/3。

题目五:已知函数y与x满足y = 2/(x-1),求函数的值域。

解析:函数的值域指的是函数y的取值范围。

对于反比例函数,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分母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函数y = 2/(x-1),可得x-1≠0,即x≠1。

因此,当x≠1时,函数的值域为实数集R。

通过以上五个典型的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练习题,我们可以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学们在学习和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做一些类似的练习题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特性和应用。

专题9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

专题9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

(1)求k的值;
(2)求△BMN面积的最大值.
解:(1)把 A(8,1)代入反比例函数
y=k,得 1=k,∴k=8.
x
8
(2)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k1x+b. 把 A(8,1),B(0,-3)代入,

8bk=1+-b3=,1,解得
k1=12, b=-3.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1x-3. 2
∴△ACD 的面积为 18.
答图
(3)-4≤x<0或x≥2.
类型 3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结合
例3 如图,已知矩形OABC 的一个顶点B的坐标是(4,2),反比 例函数y=kx(x>0)的图象经过OB的
中点E,且与边BC交于点D.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点D的坐标; (2)若过点D的直线y=mx+n将矩形OABC的面积分 成3∶5的两部分,求此直线的解析式.
类型 1 函数图象在网格中的作图题
例 1 已知反比例函数 y=kx(x<0)与一次函数 y=-x+b 的图象交于点(-1,2).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在图中 画出一次函数 y=-x+b 的图象; (2)将一次函数 y=-x+b 的图象向下平移 2 个单 位长度后与反比例函数 y=kx的图象交于点 P.
∴OC=OA,∠OCN=∠OAM=90°.
∴12OC·CN =12OA ·A M .∴A M =CN =3.
7.(2019 许昌一模)如图,
将□ ABCD 放置在平面直角坐
标系 xOy 中,已知 A(-2,0), B(2,0) , D(0,3) , 反 比 例 函 数
y=kx(x>0)的图象经过点 C.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能否通过平移□ ABCD,使它的两个顶点恰好

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汇编:反比例函数(含解析)

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汇编:反比例函数(含解析)

2024北京初三一模数学汇编反比例函数一、单选题1.(2024北京东城初三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反比例函数(k 是常数,)的图象上.下列各点中,在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是( )A .B .C .D .2.(2024北京顺义初三一模)已知y 是x 的函数,下表是x 与y 的几组对应值:x …124…y…421…y 与x 的函数关系有以下3个描述:①可能是一次函数关系;②可能是反比例函数关系;③可能是二次函数关系,所有正确描述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3.(2024北京东城初三一模)已知三个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其中,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4.(2024北京丰台初三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则m 的值为 .5.(2024北京平谷初三一模)如图,反比例函数经过点、点,则 .6.(2024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 (填“”“”或“”).xOy ()1,2P ky x=0k ≠()2,0-()1,2-()1,2--()1,2-1(x 1)y 2(x 2)y 3(x 3)y 2y x=-1230x x x <<<2130y y y <<<1230y y y <<<3210y y y <<<3120y y y <<<()0ky k x=≠(),6A m ()3,4B -()0ky k x=≠A B m =xOy ()11,A y ()23,B y 0ky k x=>()1y 2y ><=7.(2024北京燕山初三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若,则的值为.8.(2024北京房山初三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 (填“”,“”或“”).9.(2024北京通州初三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双曲线交于点,则k 的值是.10.(2024北京大兴初三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和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的值为 .11.(2024北京西城初三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 则n 的值为.12.(2024北京顺义初三一模)已知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m 的值.13.(2024北京海淀初三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则的值为 .三、解答题14.(2024北京朝阳初三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1)求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当时, 对于x 的每一个值, 函数的值都大于反比例函数 的值,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15.(2024北京人大附中初三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函数()的图象交于点.xOy ()0ky k x=≠()12,P y -()2,Q m y 120y y +=m xOy 1(1)A y -,2(3)B y -,3y x=1y 2y >=<xOy y x =ky x=(,3)P m xOy (5,2)A (,2)B m -(0)ky k x=≠m xOy ()0ky k x=≠()1,8-()2,n ()13,A y ()2,B m y 6y x=12y y >xOy (0)ky k x=≠(,2)A a (,2)B b -a b +xOy ()0y mx m =≠()0ky k x=≠()24A ,3x >()0y mx n m =+≠()0ky k x=≠xOy 2y x =my x=0x >()1,2A(1)求m 的值;(2)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l ,直线与直线l 交于点B ,与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D .①当点C 是线段的中点时,求b 的值;②当时,直接写出b 的取值范围.2y x b =+my x=0x >BD BC BD >参考答案1.C【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关键是掌握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 ,即.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k 的值,再分别计算出四个选项中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积,等于k 的值的就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反之则不在.【详解】解:∵点在反比例函数,∴,A .在x 轴上,而反比例函数图象与坐标轴没有交点,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 .,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C【分析】本题考查了用列表法表示函数关系,函数关系的判定,根据表格数据的特点判断出三点不共线,且三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积都为4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图表数据可知,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即可判断不是一次函数可能是二次函数,三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积都为4,即可判断可能是反比例函数.【详解】解:观察可知,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故①错误,③正确;三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积都为4,故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故②正确;故选:C .3.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再根据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反比例函数中,,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增大.,,,,两点在第二象限,点,在第四象限,.故选:D .4.()x y ,xy k =()1,2P k y x=122k =⨯=()20-,1222-⨯=-≠()122-⨯-=()1222⨯-=-≠4y x=1230x x x <<< 2y x=-20k =-<∴y x 1230x x x <<< 1(x ∴1)y 2(x 2)y 3(x 3)y 3120y y y <<<∴2-【分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k 是常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 ,即.据此求解即可.【详解】解:∵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故答案为:.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把点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进而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将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详解】解:由图可知,,将代入,得:,,将代入得:,解得:,故答案为:.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判断即可,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详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一、三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又∵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故答案为:.7.【分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上点的坐标特征,先将点和代入函数解析式得出,,结合题意可得,即可求解.【详解】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ky x=0k ≠()x y ,xy k =()0ky k x=≠(),6A m ()3,4B -634m =-⨯2m =-2-2A k 3,2B m ⎛⎫⎪⎝⎭()3,1A --3,2B m ⎛⎫⎪⎝⎭()3,1A --()0ky k x=≠()()313k =-⨯-=∴3y x=3,2B m ⎛⎫⎪⎝⎭332m =2m =2>0k >y x ()11,A y ()23,B y 0ky k x=>()013<<12y y >>2P Q 12y k =-2k y m=02k km+=-()0ky k x=≠()12,P y -()2,Q m y∴,,又∵,∴,即;即的值为.故答案为:.8.【分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由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出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结合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故答案为:.9.9【分析】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交点坐标满足两个函数解析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点在直线上,,,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故答案为:9.10.【分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先把代入求出再把代入,求出.【详解】解:把代入得:,解得,12y k =-2k y m=120y y +=02k km +=-2k k m =m 22<y x 310-<-<3y x= 30k =>∴y x 310-<-< 12y y ∴<< (,3)P m y x =3m ∴=()3,3P ∴()3,3P 339k ∴=⨯=5-(5,2)A (0)ky k x=≠10,k =(,2)B m -10y x=5m =-(5,2)A (0)k y k x=≠25k =10,k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把代入,得:,解得,,故答案为:11.【分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和点,都满足解析式,即可求解.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解得:故答案为:.12.4(答案不唯一)【分析】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根据题意得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即可求解.【详解】解:反比例函数,∵,∴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或,∴满足条件的m 的值可以为4,故答案为:4(答案不唯一).13.0【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满足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将点和代入之中得,,由此可得的值.【详解】解: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10y x=(,2)B m -10y x=102m -=5m =-5-4-()1,8-()2,n ()0ky k x=≠()0ky k x=≠()1,8-()2,n 182n -⨯=n =-44-y x 6y x=60k =>()13,A y ()2,B m y 12y y >3m >0m <(,2)A a (,2)B b -(0)k y k x=≠2k a =2kb =-a b+ (0)ky k x=≠(,2)A a (,2)B b -2k a∴=2k b -=2ka ∴=2k b =-()022k ka b ∴+=+-=故答案为:0.14.(1),(2)【分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1)将点坐标代入两个函数解析式求出值即可;(2)当时,,,根据题意,解出不等式解集即可.【详解】(1)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2)当时,,,当时,对于的每一个值,函数的值都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解得.15.(1)(2)①②【分析】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1)待定系数法求出的值即可;(2)①根据平行得到点纵坐标为2,直线与轴的交点,得到的纵坐标为0,中点,得到点纵坐标为1,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点坐标,再把点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求解即可;②求出时的坐标,求出此时的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把代入函数,得:.∴;(2)①过点C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E .由题意,得:轴,∴点纵坐标为2,∵直线与x 轴交于点D ,∴点纵坐标为0,当点C 是线段的中点时,则:点C 的纵坐标为1,2y x =8y x=103n >-A ,m k 3x =26y mx n x n n =+=+=+883y x==863n +> (0)y mx m =≠(0)ky k x=≠(2,4)A 422m ∴==428k =⨯=∴2y x =8y x=3x =26y mx n x n n =+=+=+883y x== 3x >x (0)y mx n m =+≠(0)ky k x=≠863n ∴+>103n >-2m =3b =-3b >m B x D C C C BC BD =C b ()1,2A my x =21m =2m =AB x B 2y x b =+D BD由(1)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把代入函数中,得.∴点C 的坐标为,把C 代入函数中得:,解得;②∵,∴点在点的上方,当时,此时点为的中点,同①法可得:点的纵坐标为,当时:,∴,∴,把代入,得:,∴,∵,∴.2y x=1y =2y x=2x =()2,1()2,12y x b =+14b =+3b =-BC BD >C A BC BD =B CD C 44y =24x=12x =1,42C ⎛⎫ ⎪⎝⎭1,42⎛⎫⎪⎝⎭2y x b =+1422b =⨯+3b =BC BD >3b >。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一、综合题1.已知:如图1,函数y1=kx 和y2=xk(k>1)的图象相交于点A和点B .(1)求点A和点B的坐标(用含k的式子表示);(2)如图2,点C的坐标为(1,k),点D是第一象限内函数y1的图象上的动点,且在点A的右侧,直线AC、BC、AD、BD分别与x轴相交于点E、F、G、H .①判定△C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②点D在运动的过程中,∠CAD和∠CBD的度数和是否变化?如果变化,说明理由;如果不变,求出∠CAD和∠CBD的度数和.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把横坐标和纵坐标相等的点叫“梦之点”,例如点(1,1),(-2,-2),(√2,√2),…都是“梦之点”,显然“梦之点”有无数个.(1)若点P(2,m)是反比例函数y=nx(n为常数,n≠0)的图象上的“梦之点”,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函数y=3kx+s-1(k,s为常数)的图象上存在“梦之点”吗?若存在,请求出“梦之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如图,点A是坐标原点,点D是反比例函数y=6x(x>0)图象上一点,点B在x轴上,AD=B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交反比例函数y=6x(x>0)图象于点E.(1)平行四边形BCD 的面积等于 ;(2)设D 点横坐标为m ,试用m 表示点E 的坐标;(要有推理和计算过程) (3)求 CE:EB 的值; (4)求 EB 的最小值.4.如图,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交于点A (﹣3,m+8),B (n ,﹣6)两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5.已知双曲线y=1x (x >0),直线l 1:y ﹣√2=k (x ﹣√2)(k <0)过定点F 且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设A (x 1,y 1),B (x 2,y 2)(x 1<x 2),直线l 2:y=﹣x+√2. (1)若k=﹣1,求△OAB 的面积S ; (2)若AB=52√2,求k 的值;(3)设N (0,2√2),P 在双曲线上,M 在直线l 2上且PM ∥x 轴,求PM+PN 最小值,并求PM+PN 取得最小值时P 的坐标.(参考公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A (x 1,y 1),B (x 2,y 2)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AB=√(x 1−x 2)2+(y 1−y 2)2)6.已知反比例函数y=1−2mx( m为常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1)求m的取值范围.(2)如图,若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 ABCD的顶点D,点A,B的坐标分别为(0,3),(-2,0).①求出反比例函数表达式;②设点P是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若OD=OP,则P点的坐标为▲ .若以D,O,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 .7.绘制函数y=x+1x的图象,我们经历了如下过程: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列表﹣﹣描点﹣﹣连线,得到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x …-4 -3 -2 -1 −12−13−141413121 2 3 4 …y …−414−313−212−2−212−313−4144143132122 212313414…观察函数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函数图象在第象限;(2)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是A.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B.只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C.不是轴对称图形,而是中心对称图形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3)在x>0时,当x=时,函数y有最(大,小)值,且这个最值等于;在x<0时,当x=时,函数y有最(大,小)值,且这个最值等于;=−2x+1是否有实数解?说明理由.(4)方程x+1x8.菱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E恰好在y轴上,过点D和BC的中点H的直线交AC于点F,线段DE,CD的长是方程x2﹣9x+18=0的两根,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点D的坐标;(k≠0)的图象经过点H,则k= ;(2)若反比例函数y= kx(3)点Q在直线BD上,在直线DH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点F,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设P(x,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它与原点的距离为y1.(1)求y1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的图象与函数y1的图象相交于点A,且点A的纵坐标为2.(2)若反比例函数y2=kx①求k的值;②结合图象,当y1>y2时,写出x的取值范围.10.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运城市某化工厂从2020年1月开始产量下降.借此机会,为了贯彻“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工厂效益”的绿色发展理念;管理人员对生产线进行为期5个月的升级改造,改造期间的月利润与时间成反比例函数;到5月底开始恢复全面生产后,工厂每月的利润都比前一个月增加10万元.设2020年1月为第1个月,第x个月的利润为y万元,其图象如图所示,试解决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该化工厂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前后,y与x的函数表达式.(2)到第几个月时,该化工厂月利润才能再次达到100万元?(3)当月利润少于50万元时,为该化工厂的资金紧张期,问该化工厂资金紧张期共有几个月?11.(如图,四边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其四个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1=nx 与y2=4nx的图象上,对角线AC⊥BD于点P,AC⊥x轴于点N(2,0)(1)若CN=12,试求n的值;(2)当n=2,点P是线段AC的中点时,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直线AB与y轴相交于E点.当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时,请求出OE的长度.12.如图点A、B分别在x,y轴上,点D在第一象限内,DC⊥x轴于点C,AO=CD=2,AB=DA= √5,反比例函数y= kx(k>0)的图象过CD的中点E.(1)求证:△AOB≌△DCA;(2)求k的值;(3)△BFG和△DCA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其中点F在y轴上,试判断点G是否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13.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且与反比例函数y=m的图象在第二象限交于点C,CD⊥x轴,垂足为点D.若OB=2OA=3OD= x12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两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E,连结DE,求△CDE的面积;(3)直接写出不等式kx+b≤m的解集.x与y2= 14.某校九年级数学小组在课外活动中,研究了同一坐标系中两个反比例函数y1=k1xk2(k2>k1>0)在第一象限图象的性质,经历了如下探究过程:x操作猜想:(1)如图①,当k1=2,k2=6时,在y轴的正方向上取一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y1于点B,交y2于点C .当OA=1时,AB=,BC=,BC AB =;当OA=3时,AB=,BC=,BCAB=;当OA=a时,猜想BCAB=(2)在y轴的正方向上任意取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y1于点B、交y2于点C,请用含k1、k2的式子表示BCAB的值,并利用图②加以证明.(3)如图③,若k2=12,BCAB =12,在y轴的正方向上分别取点A、D(OD>OA)作x轴的平行线,交y1于点B、E,交y2于点C、F,是否存在四边形ADFB是正方形?如果存在,求OA的长和点B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如图,直线y=2x+2与y轴交于A点,与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交于点M,过M作MH⊥x轴于点H,且tan∠AHO=2.(1)求H点的坐标及k的值;(2)点P在y轴上,使△AMP是以AM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 点坐标;(3)点N(a,1)是反比例函数y=kx(x>0)图象上的点,点Q(m,0)是x轴上的动点,当△MNQ的面积为3时,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m的值.16.如图,双曲线y1=k1x与直线y2=xk2的图象交于A、B两点.已知点A的坐标为(4,1),点P(a,b)是双曲线y1=k1x上的任意一点,且0<a<4.(1)分别求出y1、y2的函数表达式;(2)连接PA、PB,得到△PAB,若4a=b,求三角形ABP的面积;(3)当点P在双曲线y1=k1x上运动时,设PB交x轴于点E,延长PA交x轴于点F,判断PE与P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1)解:由题意,联立{y=kxy=xk,解得{x=ky=1或{x=−ky=−1,∵点A在第一象限,点B在第二象限,且k>1,∴A(k,1),B(−k,−1)(2)解:①△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0x+b0,将点B(−k,−1),C(1,k)代入得:{−kk0+b0=−1k0+b0=k,解得{k0=1b0=k−1,则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k−1,当y=0时,x+k−1=0,解得x=1−k,即F(1−k,0),同理可得:点E的坐标为E(1+k,0),∴CF=√(1−k−1)2+(0−k)2=√2k,CE=√(1+k−1)2+(0−k)2=√2k,EF=1+k−(1−k)=2k,∴CE=CF,CE2+CF2=4k2=EF2,∴△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由题意,设点D的坐标为D(m,km),则m>k>1,∵△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FE=∠CEF=45°,∴∠BFH=∠AEG=135°,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1x+b1,将点B(−k,−1),D(m,km )代入得:{−kk1+b1=−1mk1+b1=km,解得{k1=1mb1=k−mm,则直线BD的解析式为y=1m x+k−mm,当y=0时,1m x+k−mm=0,解得x=m−k,即H(m−k,0),同理可得:点G的坐标为G(k+m,0),∴DH=√(m−k−m)2+(0−km )2=km√1+m2,DG=√(k+m−m)2+(0−km )2=km√1+m2,∴DH=DG,∴∠DHG=∠DGH,∵∠DHG=∠BHF,∴∠DGH=∠BHF,∴∠CAD+∠CBD=∠AEG+∠DGH+∠CBD,=∠BFH+∠BHF+∠CBD,=180°,即∠CAD与∠CBD的度数和不变,度数和为180°2.【答案】(1)解:根据题意,“梦之点”就是有关函数图象与直线y=x的交点,其坐标就是对应的方程组的解.由题意可得:m=2由点P(2, 2)在反比例函数y=nx图象上,可得n=2×2=4故所求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4x(2)解:由题意可得:(Ⅰ)当k=0时,y=s−1,此时“梦之点”的坐标为(s−1, s−1 ) . (Ⅱ)当k≠0 时, (3k−1)x=1−s显然,此方程的解的情况决定函数y=3kx+s−1的图象上“梦之点”的存在情况,当k=13, s≠1时,方程无解,不存在“梦之点”;当k=13, s=1时,方程有无数个解,此时存在无数个“梦之点”,“梦之点”的坐标可表示为(ℎ,ℎ)(ℎ为任意实数);当k≠13时,得{x=1−s3k−1y=1−s3k−1,即“梦之点”的坐标为(1−s3k−1, 1−s3k−1)3.【答案】(1)12(2)解:由题意D(m,6m),由(1)可知AB=2m,∵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D=AB=2m,∴C(3m,6m) .∵B(2m,0),C(3m,6m),∴直线BC的解析式为y=6m2x−12m,由{y=6xy=6m2x−12m,解得{x=(√2+1)my=6√2−6m或{x=(1−√2)my=6(1+√2)m(舍弃),∴E((√2+1)m,6√2−6m);(3)解:作EF⊥x轴于F,CG⊥x轴于G . ∵EF//CG,∴CE BE=FG BF=√2+1)m (√2+1)m−2m =√2√2−1=√2 ;(4)解:∵CEBE =√2 ∴BE =√2+1 ,要使得 BE 最小,只要 AD 最小, ∵AD =√m 2+36m 2=√(m −6m )2+12 ,∴AD 的最小值为 2√3 , ∴BE 的最小值为√3√2+1=2√6−2√3 .4.【答案】(1)解:将A (﹣3,m+8)代入反比例函数y= mx 得,m −3=m+8,解得m=﹣6, m+8=﹣6+8=2,所以,点A 的坐标为(﹣3,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6x ,将点B (n ,﹣6)代入y=﹣ 6x 得,﹣ 6n =﹣6, 解得n=1,所以,点B 的坐标为(1,﹣6),将点A (﹣3,2),B (1,﹣6)代入y=kx+b 得, {−3k +b =2k +b =−6 , 解得 {k =−2b =−4,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 ﹣4; (2)解:设AB 与x 轴相交于点C , 令﹣2x ﹣4=0解得x=﹣2, 所以,点C 的坐标为(﹣2,0), 所以,OC=2, S △AOB =S △AOC +S △BOC , = 12 ×2×3+ 12 ×2×1,=3+1, =4.5.【答案】(1)解:当k=-1时,l 1:y=﹣x+2√2, 联立得,{y =−x +2√2y =1x ,化简得x 2﹣2√2x+1=0, 解得:x 1=√2﹣1,x 2=√2+1,设直线l 1与y 轴交于点C ,则C (0,2√2). S △OAB =S △AOC ﹣S △BOC =12•2√2•(x 2﹣x 1)=2√2;(2)解:根据题意得:{y −√2=k(x −√2)y =1x 整理得:kx 2+√2(1﹣k )x ﹣1=0(k <0), ∵△=[√2(1﹣k )]2﹣4×k ×(﹣1)=2(1+k 2)>0, ∴x 1、x 2 是方程的两根, ∴{x 1+x 2=√2(k−1)k x 1·x 2=−1k①, ∴AB=√(x 1−x 2)2+(y 1−y 2)2=√(x 1−x 2)2+(1x 1−1x 2)2=√(x 1−x 2)2(1+1x 12·x 22)=√[(x 1+x 2)2−4x 1x 2](1+1x 12·x 22),将①代入得,AB=√2(k 2+1)2k 2=√2(k 2+1)−k (k <0),∴√2(k 2+1)−k =5√22,整理得:2k2+5k+2=0,解得:k=﹣2,或 k=12;(3)解:∵直线l1:y﹣√2=k(x﹣√2)(k<0)过定点F, ∴ F(√2,√2).如图:设P(x,1x ),则M(﹣1x+√2,1x),则PM=x+1x ﹣√2=√(x+1x−√2)2=√x2+1x2−2√2(x+1x)+4,∵PF=√(x−√2)2+(1x −√2)2=√x2+1x2−2√2(x+1x)+4,∴PM=PF.∴PM+PN=PF+PN≥NF=2,当点P在NF上时等号成立,此时NF的方程为y=﹣x+2√2,由(1)知P(√2﹣1,√2+1),∴当P(√2﹣1,√2+1)时,PM+PN最小值是2.6.【答案】(1)解:根据题意,得1−2m>0,解得m<12,∴m的取值范围是m<12.(2)解:①∵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0,3),B(−2,0),∴D(2,3) .把D(2,3)代入y=1−2mx ,得3=1−2m2,∴1−2m=6 .∴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6x;②(3,2)或(-2,-3)或(-3,-2);4 7.【答案】(1)一、三(2)C(3)1;小;2;−1;大;−2(4)解:方程x + 1x =﹣2x +1没有实数解,理由为:y =x + 1x 与y =﹣2x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无交点.8.【答案】(1)解:x 2﹣9x+18=0, (x ﹣3)(x ﹣6)=0, x=3或6, ∵CD >DE , ∴CD=6,DE=3,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AE=EC= √62−32 =3 √3 , ∴∠DCA=30°,∠EDC=60°, Rt △DEM 中,∠DEM=30°, ∴DM= 12 DE= 32 , ∵OM ⊥AB ,∴S 菱形ABCD = 12 AC •BD=CD •OM , ∴12×6√3×6 =6OM ,OM=3 √3 , ∴D (﹣ 32 ,3 √3 ) (2)解:(3)解:如图1,①∵DC=BC ,∠DCB=60°, ∴△DCB 是等边三角形, ∵H 是BC 的中点,∴DH⊥BC,∴当Q与B重合时,如图1,四边形CFQP是平行四边形,∵FC=FB,∴∠FCB=∠FBC=30°,∴∠ABF=∠ABC﹣∠CBF=120°﹣30°=90°,∴AB⊥BF,CP⊥AB,Rt△ABF中,∠FAB=30°,AB=6,∴FB=2 √3 =CP,,√3);∴P(92②如图2,∵四边形QPFC是平行四边形,∴CQ∥PH,由①知:PH⊥BC,∴CQ⊥BC,Rt△QBC中,BC=6,∠QBC=60°,∴∠BQC=30°,∴CQ=6 √3,连接QA,∵AE=EC,QE⊥AC,∴QA=QC=6 √3,∴∠QAC=∠QCA=60°,∠CAB=30°,∴∠QAB=90°,∴Q(﹣92,6 √3),由①知:F(32,2 √3),由F到C的平移规律可得P到Q的平移规律,则P(﹣92﹣3,6 √3﹣√3),即P(﹣152,5 √3);③如图3,四边形CQFP是平行四边形,同理知:Q(﹣92,6 √3),F(32,2 √3),C(92,3 √3),∴P(212,﹣√3);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92,√3)或(﹣152,5 √3)或(212,﹣√3).9.【答案】(1)解:由题意y1=|x|.函数图象如图所示:(2)解:①当点A在第一象限时,由题意A(2,2),∴2=k2,∴k=4.同法当点A在第二象限时,k=−4,②观察图象可知:当k>0时,x>2时,y1>y2或x<0时,y1>y2.当k<0时,x<−2时,y1>y2或x>0时,y1>y2.10.【答案】(1)解:由题意得,设前5个月中y= kx,把x=1,y=100代入得,k=100,∴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100x(0<x<5,且x为整数),把x=5代入,得y=20,由题意设5月份以后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0x+b,把x=5,y=20代入得,20=10×5+b,解得:b=-30,∴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0x-30(x>5且x为整数);(2)解:在函数y=10x−30中,令y=100,得10x−30=100解得:x=13答:到第13个月时,该化工厂月利润再次达到100万元.(3)解:在函数y=100x中,当y=50时,x=2,∵100>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y<50时,x>2在函数y=10x−30中,当y<50时,得10x−30<50解得:x<8∴2<x<8且x为整数;∴x可取3,4,5,6,7;共5个月.答:该化工厂资金紧张期共有5个月.11.【答案】(1)解:∵点N的坐标为(2,0),CN⊥x轴,且CN=12,∴点C的坐标为(2,12).∵点C在反比例函数y1=nx的图象上,∴n=2×12=1.(2)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理由如下:当n=2时,y1=nx=2x,y2=4nx=8x.当x=2时,y1=2x=1,y2=8x=4,∴点C的坐标为(2,1),点A的坐标为(2,4).∵点P是线段AC的中点,∴点P 的坐标为(2, 52 ). 当y = 52 时, 2x = 52 , 8x = 52 , 解得:x = 45 ,x = 165 ,∴点B 的坐标为( 45 , 52 ),点D 的坐标为( 165 , 52 ), ∴BP =2﹣ 45 = 65 ,DP = 165 ﹣2= 65 , ∴BP =DP .又∵AP =CP ,AC ⊥BD , ∴四边形ABCD 为菱形.(3)解:∵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AC =BD ,且点P 为线段AC 及BD 的中点. 当x =2时,y 1= 12 n ,y 2=2n ,∴点A 的坐标为(2,2n ),点C 的坐标为(2, 12 n ),AC = 32 n , ∴点P 的坐标为(2, 54 n ).同理,点B 的坐标为( 45 , 54 n ),点D 的坐标为( 165 , 54 n ),BD = 125 . ∵AC =BD , ∴32 n = 125 , ∴n = 85 ,∴点A 的坐标为(2, 165 ),点B 的坐标为( 45 ,2).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b (k ≠0),将A (2, 165 ),B ( 45 ,2)代入y =kx+b ,得: {2k +b =16545k +b =2 ,解得: {b =65k =1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x+ 65 . 当x =0时,y =x+ 65 = 65 , ∴点E 的坐标为(0, 65 ),∴当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时,OE的长度为6.512.【答案】(1)证明:∵点A、B分别在x,y轴上,点D在第一象限内,DC⊥x轴,∴∠AOB=∠DCA=90°,在Rt△AOB和Rt△DCA中,AO=CD,AB=DA∴Rt△AOB≌Rt△DCA(HL)(2)解:在Rt△ACD中,CD=2,AD= √5,∴AC= =1,∴OC=OA+AC=2+1=3,∴D点坐标为(3,2),∵点E为CD的中点,∴点E的坐标为(3,1),k=3×1=3(3)解:点G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理由如下:∵△BFG和△DCA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BFG≌△DCA,∴FG=CA=1,BF=DC=2,∠BFG=∠DCA=90°,而OB=AC=1,∴OF=OB+BF=1+2=3,∴G点坐标为(1,3),∵1×3=3,∴G(1,3)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13.【答案】(1)解:∵OB =2OA =3OD =12 ∴OA =6,OD =4 ∴A(6,0),B(0,12)把 A(6,0),B(0,12) 分别代入 y =kx +b 得: {6k +b =0b =12 ,解之得: m =−4×20=−80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2x +12 令 x =−4 ,则 y =20 ∴C(−4,20)把 C(−4,20) 代入 y =mx 得:m =−4×20=−80∴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80x ; (2)解:解方程组 {y =−2x +12y =−80x 得: {x 1=−4y 1=20,{x 2=10y 2=−8∴E(10,−8)∴S ΔCDE =S ΔADC +S ΔADE=12AD ⋅(CD +|y E |)=12×(4+6)×(20+8) =140(3)解:如图:当x <-4时, y =mx 的图象在 y =kx +b 的下方,即 kx +b > mx ; 当 −4 ≤ x <0 时, y =mx 的图象在 y =kx +b 的上方,即 kx +b ≤ mx ; 当0<x <10时, y =mx 的图象在 y =kx +b 的下方,即 kx +b > mx ; 当 x ≥10时, y =mx 的图象在 y =kx +b 的上方,即 kx +b ≤ mx ; 综上可得,不等式 kx +b ≤ mx 的解集为 −4 ≤ x <0 或 x ≥10. 14.【答案】(1)2;4;2;23;43;2;2 数学思考: (2)BCAB =k 2−k 1k 1证明:∵AB ·OA =k 1 , AC ·OA =k 2 , ∴AC ·OA −AB ·OA =BC ·OA =k 2−k 1 ,∴BCAB =BC·OAAB·OA=k2−k1k1.推广应用:(3)解:若四边形ADFB是正方形,设点B的坐标为(a,b)(a>0,b>0),则有DF=DA=AB=a,OA=b,OD=a+b,∴点F的坐标为(a,a+b) .∵k2=12,BCAB =k2−k1k1=12,∴12−k1k1=12,解得:k1=8 .∵点B在y=8x 图象上,点F在y=12x图象上,∴ab=8,a (a+b)=12,∴a2=12−8=4,∴a=2,∴b=4,∴OA=4,点B的坐标为(2,4) .15.【答案】(1)解:由y=2x+2可知A(0,2),即OA=2,∵tan∠AHO=2,∴OH=1,∴H(1,0),∵MH⊥x轴,∴点M的横坐标为1,∵点M在直线y=2x+2上,∴点M的纵坐标为4,即M(1,4),∵点M在y=kx上,∴k=1×4=4;(2)解:①当AM=AP时,∵A(0,2),M(1,4),∴AM=√5,则AP=AM=√5,∴此时点P的坐标为(0,2﹣√5)或(0,2+ √5);②若AM=PM时,设P(0,y),则PM=√(1−0)2+(4−y)2,∴√(1−0)2+(4−y)2=√5,解得y=2(舍)或y=6,此时点P的坐标为(0,6),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0,6)或(0,2+ √5),或(0,2﹣√5);(3)解:∵点N(a,1)在反比例函数y=4x(x>0)图象上,∴a=4,∴点N(4,1),延长MN交x轴于点C,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mx+n,则有{m+n=44m+n=1,,解得{m=−1n=5,∴直线MN的解析式为y=﹣x+5.∵点C是直线y=﹣x+5与x轴的交点,∴点C的坐标为(5,0),OC=5,∵S△MNQ=3,∴S△MNQ =S△MQC﹣S△NQC=12×QC×4﹣12×QC×1=32QC=3,∴QC=2,∵C(5,0),Q(m,0),∴|m﹣5|=2,∴m=7或3,故答案为7或3.16.【答案】(1)解:把点A(4,1)代入双曲线y1=k1x得k1=4,∴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1=4x;把点A(4,1)代入直线y2=x k2得k2=4,∴直线的解析式为y2=14x(2)解:∵点P(a,b)在y1=4x的图象上,∴ab=4,∵4a=b,∴4a2=4,则a=±1,∵0<a<4,∴a=1,∴点P的坐标为(1,4),又∵双曲线y1=4x 与直线y2=14x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点A的坐标为(4,1),∴点B的坐标为(−4,−1),过点P作PG∥y轴交AB于点G,如图所示,把x=1代入y2=14x,得到y=14,∴点G的坐标为(1,14),∴PG =4−14=154 , ∴S △ABP =12 PG ( x A −x B )=12×154×8=15 (3)解:PE=PF .理由如下:∵点P ( a , b )在 y 1=4x 的图象上,∴b =4a ,∵点B 的坐标为( −4 , −1 ), 设直线PB 的表达式为 y =mx +n , ∴{am +n =4a −4m +n =−1, ∴{m =1a n =4a −1, ∴直线PB 的表达式为 y =1a x +4a −1 , 当 y =0 时, x =a −4 ,∴E 点的坐标为( a −4 ,0), 同理:直线PA 的表达式为 y =−1a x +4a +1 , 当 y =0 时, x =a +4 ,∴F 点的坐标为( a +4 ,0),过点P 作PH ⊥x 轴于H ,如图所示,∵P 点坐标为(,∴H 点的坐标为( a ,0),∴EH =x H −x E =a −(a −4)=4 , FH =x F −x H =a +4−a =4 , ∴EH=FH ,∴PE=PF .。

2016秋北师大九年级上《反比例函数》章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2016秋北师大九年级上《反比例函数》章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章末复习(六) 反比例函数知识结构反比例函数⎩⎪⎨⎪⎧定义图象和性质实际应用本章知识在中考中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内容主要涉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如:2013毕节第13题和第20题考查的都是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2014六盘水第16题考查的也是这个内容.分点突破命题点1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下列函数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的是( ) A .y =4x (x<0) B .y =-x +3C .y =-1x (x>0)D .y =1x(x>0)2.已知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点(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B .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C .当x<0时,y<0D .点(-2,-3)不在此函数的图象上3.(兰州中考)若点P 1(x 1,y 1),P 2(x 2,y 2)在反比例函数y =kx (k>0)的图象上,且x 1=-x 2,则( )A .y 1<y 2B .y 1=y 2C .y 1>y 2D .y 1=-y 24.(天津中考)已知反比例函数y =6x ,当1<x <3时,y 的取值范围是( )A .0<y <1B .1<y <2C .2<y <6D .y >6命题点2 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5.如图,点P 是反比例函数y =kx(k ≠0)图象上的一点,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A .y =-3xB .y =-12xC .y =-23xD .y =-6x命题点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6.(云南中考)将油箱注满k 升油后,轿车行驶的总路程s(单位:千米)与平均耗油量a(单位:升/千米)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s =ka (k 是常数,k ≠0).已知某轿车油箱注满油后,以平均耗油量为每千米耗油0.1升的速度行驶,可行驶700千米.(1)求该轿车可行驶的总路程s 与平均耗油量a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平均耗油量为0.08升/千米时,该轿车可以行驶多少千米?命题点4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7.(曲靖中考)如图,双曲线y =k x 与直线y =-12x 交于A 、B 两点,且A(-2,m),则点B 的坐标是( )A .(2,-1)B .(1,-2)C .(12,-1)D .(-1,12)8.如图,一次函数y 1=k 1x +b 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 2=k 2x 的图象交于A(1,2),B(-2,-1)两点,若y 1<y 2,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综合训练9.关于x 的函数y =k(x +1)和y =kx(k ≠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10.反比例函数y =6x 与y =3x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作一条平行于x 轴的直线分别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连接OA 、OB ,则△AOB 的面积为( )A.32B .2C .3D .111.(永州中考)已知点A(-1,y 1),B(1,y 2),C(2,y 3)都在反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象上,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y 1,y 2,y 3).12.(衡阳中考)某药品研究所开发一种抗菌新药,经多年动物实验,首次用于临床人体试验,测得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y(微克/毫升)与服药时间x 小时之间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4≤x ≤10时,y 与x 成反比例). (1)根据图象分别求出血液中药物浓度上升和下降阶段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问血液中药物浓度不低于4微克/毫升的持续时间多少小时?13.(巴中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1=ax+b(a,b为常数,且a≠0)与反比例函数y2=错误!(m为常数,且m≠0)的图象交于点A(-2,1),B(1,n).(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连接OA,OB,求△AOB的面积;(3)直接写出当y1<y2<0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C 2.C 3.D 4.C 5.D 6.(1)由题意得a =0.1,s =700,代入反比例函数关系s =ka 中,解得k =sa =70.所以函数关系式为s =70a .(2)将a =0.08代入s =70a ,得s =70a =875.故该轿车可以行驶875千米. 7.A 8.x <-2或0<x<1 9.D 10.A 11.y 1 y 3 y 2 12.(1)当0≤x<4时,设直线表达式为y =kx ,将(4,8)代入,得8=4k.解得k =2.故直线表达式为y =2x.当4≤x ≤10时,设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 =a x .将(4,8)代入,得8=a4.解得a =32.故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 =32x .综上:当0≤x ≤4时,y =2x ;当4≤x ≤10时,y =32x .(2)当y =4时,4=2x ,解得x =2.当y =4时,4=32x ,解得x =8.∵8-2=6(小时),∴血液中药物浓度不低于4微克/毫升的持续时间为6小时. 13.(1)由题意,得点A(-2,1)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1=m -2,m =-2.∴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 2=-2x .又∵点B(1,n)也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n =-21=-2.∵点A ,B 在一次函数图象上,∴⎩⎪⎨⎪⎧1=-2a +b ,-2=a +b.解得⎩⎪⎨⎪⎧a =-1,b =-1.∴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 1=-x -1.(2)设线段AB 交y 轴于C ,∴OC =1.分别过点A ,B 作AE ,BF 垂直于y 轴.∴S △AOB =S △AOC +S △BOC =12OC ·AE +12OC ·BF =12×1×2+12×1×1=32.(3)当y 1<y 2<0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x >1.。

初三数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反比例函数综合附答案

初三数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反比例函数综合附答案

初三数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反比例函数综合附答案一、反比例函数1.如图,一次函数y=kx+b(k<0)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相交于点C,已知点A(4,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OB(O是坐标原点),若△BOC的面积为3,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答案】(1)解:∵点A(4,1)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m=4×1=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解:∵点B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设点B的坐标为(n,).将y=kx+b代入y= 中,得:kx+b= ,整理得:kx2+bx﹣4=0,∴4n=﹣,即nk=﹣1①.令y=kx+b中x=0,则y=b,即点C的坐标为(0,b),∴S△BOC= bn=3,∴bn=6②.∵点A(4,1)在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上,∴1=4k+b③.联立①②③成方程组,即,解得:,∴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3【解析】【分析】(1)由点A的坐标结合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m的值;(2)设点B的坐标为(n,),将一次函数解析式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找出n、k的关系,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表示出来b、n的关系,再由点A在一次函数图象上,可找出k、b的关系,联立3个等式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出结论.2.如图,已知点D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过点D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B (0,3).过点A(5,0)的直线y=kx+b与y轴于点C,且BD=OC,tan∠OAC= .(1)求反比例函数y= 和直线y=kx+b的解析式;(2)连接CD,试判断线段AC与线段C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点E为x轴上点A右侧的一点,且AE=OC,连接BE交直线CA与点M,求∠BMC的度数.【答案】(1)解:∵A(5,0),∴OA=5.∵,∴,解得OC=2,∴C(0,﹣2),∴BD=OC=2,∵B(0,3),BD∥x轴,∴D(﹣2,3),∴m=﹣2×3=﹣6,∴,设直线AC关系式为y=kx+b,∵过A(5,0),C(0,﹣2),∴,解得,∴;(2)解:∵B(0,3),C(0,﹣2),∴BC=5=OA,在△OAC和△BCD中∴△OAC≌△BCD(SAS),∴AC=CD,∴∠OAC=∠BCD,∴∠BCD+∠BCA=∠OAC+∠BCA=90°,∴AC⊥CD;(3)解:∠BMC=45°.如图,连接AD,∵AE=OC,BD=OC,AE=BD,∴BD∥x轴,∴四边形AEBD为平行四边形,∴AD∥BM,∴∠BMC=∠DAC,∵△OAC≌△BCD,∴AC=CD,∵AC⊥CD,∴△A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MC=∠DAC=45°.【解析】【分析】(1)由正切定义可求C坐标,进而由BD=OC求出D坐标,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由A、C求出直线解析式;(2)由条件可判定△OAC≌△BCD,得出AC=CD,∠OAC=∠BCD,进而AC⊥CD;(3)由已知可得AE=OC,BD=OC,得出AE=BD,再加平行得四边形AEBD为平行四边形,推出△OAC≌△BCD,∴AC=CD,∵AC⊥CD,∴△A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MC=∠DAC=45°.3.如图,四边形OP1A1B1、A1P2A2B2、A2P3A3B3、…、A n﹣1P n A n B n都是正方形,对角线OA1、A1A2、A2A3、…、A n﹣1A n都在y轴上(n≥1的整数),点P1(x1,y1),点P2(x2,y2),…,P n(x n, y n)在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并已知B1(﹣1,1).(1)求反比例函数y= 的解析式;(2)求点P2和点P3的坐标;(3)由(1)、(2)的结果或规律试猜想并直接写出:△P n B n O的面积为 ________ ,点P n的坐标为________ (用含n的式子表示).【答案】(1)解:在正方形OP1A1B1中,OA1是对角线,则B1与P1关于y轴对称,∵B1(﹣1,1),∴P1(1,1).则k=1×1=1,即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解:连接P2B2、P3B3,分别交y轴于点E、F,又点P1的坐标为(1,1),∴OA1=2,设点P2的坐标为(a,a+2),代入y=得a=-1,故点P2的坐标为(-1,+1),则A1E=A2E=2-2,OA2=OA1+A1A2=2,设点P3的坐标为(b,b+2),代入y=(>0)可得b=-,故点P3的坐标为(-,+)(3)1;(-,+)【解析】【解答】解:(3)∵=2=2×=1,=2=2×=1,…∴△P n B n O的面积为1,由P1(1,1)、P2(﹣1, +1)、P3(﹣,+ )知点P n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1、(﹣, +).【分析】(1)由四边形OP1A1B1为正方形且OA1是对角线知B1与P1关于y轴对称,得出点P1(1,1),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连接P2B2、P3B3,分别交y轴于点E、F,由点P1坐标及正方形的性质知OA1=2,设P2的坐标为(a,a+2),代入解析式求得a的值即可,同理可得点P3的坐标;(3)先分别求得S△P1B1O、S△P2B2O的值,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最后依据规律进行计算即可.4.已知点P在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b>0)的图象上,将点P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Q,点Q也在该函数y=kx+b的图象上.(1)k的值是________;(2)如图,该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图象交于C,D两点(点C在第二象限内),过点C作CE⊥x轴于点E,记S1为四边形CEOB的面积,S2为△OAB的面积,若 = ,则b的值是________.【答案】(1)﹣2(2)3【解析】【解答】解:(1)设点P的坐标为(m,n),则点Q的坐标为(m﹣1,n+2),依题意得:,解得:k=﹣2.故答案为:﹣2.(2)∵BO⊥x轴,CE⊥x轴,∴BO∥CE,∴△AOB∽△AEC.又∵ = ,∴ = = .令一次函数y=﹣2x+b中x=0,则y=b,∴BO=b;令一次函数y=﹣2x+b中y=0,则0=﹣2x+b,解得:x= ,即AO= .∵△AOB∽△AEC,且 = ,∴.∴AE= AO= b,CE= BO= b,OE=AE﹣AO= b.∵OE•CE=|﹣4|=4,即 b2=4,解得:b=3 ,或b=﹣3 (舍去).故答案为:3 .【分析】(1)设出点P的坐标,根据平移的特性写出Q点的坐标,由点P,Q均在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b>0)的图象上,即可得出关于k,m,n,b的四元次一方程组,两式作差即可求出k的值;(2)由BO⊥x轴,CE⊥x轴,找出△AOB∽△AEC.再由给定图形的面积比即可求出==,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用含b的式子表示出OA,OB,由此即可得出线段CE,AE 的长,利用OE=AE﹣AO求出OE的长,再借助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得出关于b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反比例函数综合及答案

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反比例函数综合及答案

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反比例函数综合及答案一、反比例函数1.如图,反比例函数y1=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 x的图象交于点A、B,点B的横坐标是4,点P(1,m)在反比例函数y1= 的图象上.(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观察图象回答:当x为何范围时,y1>y2;(3)求△PAB的面积.【答案】(1)解:把x=4代入y2= x,得到点B的坐标为(4,1),把点B(4,1)代入y1= ,得k=4.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1=(2)解:∵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A的坐标为(﹣4,﹣1),观察图象得,当x<﹣4或0<x<4时,y1>y2(3)解:过点A作AR⊥y轴于R,过点P作PS⊥y轴于S,连接PO,设AP与y轴交于点C,如图,∵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OA=OB,∴S△AOP=S△BOP,∴S△PAB=2S△AOP.y1= 中,当x=1时,y=4,∴P(1,4).设直线AP的函数关系式为y=mx+n,把点A(﹣4,﹣1)、P(1,4)代入y=mx+n,则,解得.故直线AP的函数关系式为y=x+3,则点C的坐标(0,3),OC=3,∴S△AOP=S△AOC+S△POC= OC•AR+ OC•PS= ×3×4+ ×3×1= ,∴S△PAB=2S△AOP=15.【解析】【分析】(1)把x=4代入y2= x,得到点B的坐标,再把点B的坐标代入y1=,求出k的值,即可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观察图象可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不等式y1>y2的解集;(3)过点A作AR⊥y轴于R,过点P作PS⊥y轴于S,连接PO,设AP与y轴交于点C,由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得出OA=OB,那么S△AOP=S△BOP,S△PAB=2S△AOP.求出P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P的函数关系式,得到点C的坐标,根据S△AOP=S△AOC+S△POC求出S△AOP= ,则S△PAB=2S△AOP=15.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交于点A(﹣2,3)和点B(m,﹣2).(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直线x=1上有一点P,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有一点Q,若以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A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答案】(1)解:∵点A(﹣2,3)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形上,∴k=﹣2×3=﹣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点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形上,∴﹣2m=﹣6,∴m=3,∴B(3,﹣2),∵点A,B在直线y=ax+b的图象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解:∵以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A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AB=PQ,AB∥PQ,设直线PQ的解析式为y=﹣x+c,设点Q(n,﹣),∴﹣ =﹣n+c,∴c=n﹣,∴直线PQ的解析式为y=﹣x+n﹣,∴P(1,n﹣﹣1),∴PQ2=(n﹣1)2+(n﹣﹣1+ )2=2(n﹣1)2,∵A(﹣2,3).B(3,﹣2),∴AB2=50,∵AB=PQ,∴50=2(n﹣1)2,∴n=﹣4或6,∴Q(﹣4. )或(6,﹣1)【解析】【分析】(1)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进而求出点B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解析式;(2)先判断出AB=PQ,AB∥PQ,设出点Q的坐标,进而得出点P的坐标,即可求出PQ,最后用PQ=AB建立方程即可得出结论.3.如图,点P(x,y1)与Q(x,y2)分别是两个函数图象C1与C2上的任一点.当a≤x≤b 时,有﹣1≤y1﹣y2≤1成立,则称这两个函数在a≤x≤b上是“相邻函数”,否则称它们在a≤x≤b 上是“非相邻函数”.例如,点P(x,y1)与Q (x,y2)分别是两个函数y=3x+1与y=2x﹣1图象上的任一点,当﹣3≤x≤﹣1时,y1﹣y2=(3x+1)﹣(2x﹣1)=x+2,通过构造函数y=x+2并研究它在﹣3≤x≤﹣1上的性质,得到该函数值的范围是﹣1≤y≤1,所以﹣1≤y1﹣y2≤1成立,因此这两个函数在﹣3≤x≤﹣1上是“相邻函数”.(1)判断函数y=3x+2与y=2x+1在﹣2≤x≤0上是否为“相邻函数”,并说明理由;(2)若函数y=x2﹣x与y=x﹣a在0≤x≤2上是“相邻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3)若函数y= 与y=﹣2x+4在1≤x≤2上是“相邻函数”,直接写出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答案】(1)解:是“相邻函数”,理由如下:y1﹣y2=(3x+2)﹣(2x+1)=x+1,构造函数y=x+1,∵y=x+1在﹣2≤x≤0,是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函数有最大值1,当x=﹣2时,函数有最小值﹣1,即﹣1≤y≤1,∴﹣1≤y1﹣y2≤1,即函数y=3x+2与y=2x+1在﹣2≤x≤0上是“相邻函数”(2)解:y1﹣y2=(x2﹣x)﹣(x﹣a)=x2﹣2x+a,构造函数y=x2﹣2x+a,∵y=x2﹣2x+a=(x﹣1)2+(a﹣1),∴顶点坐标为:(1,a﹣1),又∵抛物线y=x2﹣2x+a的开口向上,∴当x=1时,函数有最小值a﹣1,当x=0或x=2时,函数有最大值a,即a﹣1≤y≤a,∵函数y=x2﹣x与y=x﹣a在0≤x≤2上是“相邻函数”,∴﹣1≤y1﹣y2≤1,即,∴0≤a≤1(3)解:y1﹣y2= ﹣(﹣2x+4)= +2x﹣4,构造函数y= +2x﹣4,∵y= +2x﹣4∴当x=1时,函数有最小值a﹣2,当x=2时,函数有最大值,即a﹣2≤y≤ ,∵函数y= 与y=﹣2x+4在1≤x≤2上是“相邻函数”,∴﹣1≤y1﹣y2≤1,即,∴1≤a≤2;∴a的最大值是2,a的最小值1【解析】【分析】(1)y1﹣y2=(3x+2)﹣(2x+1)=x+1,构造函数y=x+1,因为y=x+1在﹣2≤x≤0,是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x=0时,函数有最大值1,当x=﹣2时,函数有最小值﹣1,即﹣1≤y≤1,所以﹣1≤y1﹣y2≤1,即函数y=3x+2与y=2x+1在﹣2≤x≤0上是“相邻函数”;(2)y1﹣y2=(x2﹣x)﹣(x﹣a)=x2﹣2x+a,构造函数y=x2﹣2x+a,因为y=x2﹣2x+a=(x﹣1)2+(a﹣1),所以顶点坐标为:(1,a﹣1),又抛物线y=x2﹣2x+a的开口向上,所以当x=1时,函数有最小值a﹣1,当x=0或x=2时,函数有最大值a,即a﹣1≤y≤a,因为函数y=x2﹣x与y=x﹣a在0≤x≤2上是“相邻函数”,所以﹣1≤y1﹣y2≤1,即0≤a≤1;(3)当x=1时,函数有最小值a﹣2,当x=2时,函数有最大值,因为函数y=与y=﹣2x+4在1≤x≤2上是“相邻函数”,﹣1≤y1﹣y2≤1,即1≤a≤2,所以a的最大值是2,a 的最小值1.4.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上,点B,D的坐标分别为B(1,0),D(3,3).(1)点C的坐标________;(2)若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经过直线AC上的点E,且点E的坐标为(2,m),求m的值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若(2)中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CD相交于点F,连接EF,在直线AB上找一点P,使得S△PEF= S△CEF,求点P的坐标.【答案】(1)(3,0)(2)解:∵AB=CD=3,OB=1,∴A的坐标为(1,3),又C(3,0),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ax+b,则,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 x+ .∵点E(2,m)在直线AC上,∴m=﹣ ×2+ = ,∴点E(2,).∵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E,∴k=2× =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3)解:延长FC至M,使CM= CF,连接EM,则S△EFM= S△EFC, M(3,﹣0.5).在y= 中,当x=3时,y=1,∴F(3,1).过点M作直线MP∥EF交直线AB于P,则S△PEF=S△MEF.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y=a'x+b',∴,解得,∴y=﹣ x+ .设直线PM的解析式为y=﹣ x+c,代入M(3,﹣0.5),得:c=1,∴y=﹣ x+1.当x=1时,y=0.5,∴点P(1,0.5).同理可得点P(1,3.5).∴点P坐标为(1,0.5)或(1,3.5).【解析】【解答】解:(1)∵D(3,3),∴OC=3,∴C(3,0).故答案为(3,0);【分析】(1)由D的横坐标为3,得到线段OC=3,即可确定出C的坐标;(2)由矩形的对边相等,得到AB=CD,由D的纵坐标确定出CD的长,即为AB的长,再由B的坐标确定出OB的长,再由A为第一象限角,确定出A的坐标,由A与C的坐标确定出直线AC的解析式,将E坐标代入直线AC解析式中,求出m的值,确定出E的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求出k的值,即可确定出反比例解析式;(3)延长FC至M,使CM=CF,连接EM,则S△EFM=S△EFC, M(3,﹣0.5).求出F(3,1),过点M作直线MP∥EF交直线AB于P,利用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得到高相等,再利用同底等高得到S△PEF=S△MEF.此时直线EF与直线PM的斜率相同,由F的横坐标与C横坐标相同求出F 的横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确定出F坐标,由E与F坐标确定出直线EF斜率,即为直线PM的斜率,再由M坐标,确定出直线PM解析式,由P横坐标与B横坐标相同,将B横坐标代入直线PM解析式中求出y的值,即为P的纵坐标,进而确定出此时P的坐标.5.对于某一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p,当其自变量的值为p时,其函数值等于p,则称p为这个函数的不变值.在函数存在不变值时,该函数的最大不变值与最小不变值之差q 称为这个函数的不变长度.特别地,当函数只有一个不变值时,其不变长度q为零.例如:下图中的函数有0,1两个不变值,其不变长度q等于1.(1)分别判断函数y=x-1,y=x-1,y=x2有没有不变值?如果有,直接写出其不变长度;(2)函数y=2x2-bx.①若其不变长度为零,求b的值;②若1≤b≤3,求其不变长度q的取值范围;(3)记函数y=x2-2x(x≥m)的图象为G1,将G1沿x=m翻折后得到的函数图象记为G2,函数G的图象由G1和G2两部分组成,若其不变长度q满足0≤q≤3,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1)解:函数y=x-1没有不变值;∵函数有-1和1两个不变值,∴其不变长度为2;∵函数有0和1两个不变值,∴其不变长度为1;(2)解:① 函数y=2x2-bx的不变长度为0,方程2x2-bx=x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1)2=0,b=-1,②∵2x2-bx=x,∴,1≤b≤3,1≤ ≤2,函数y=2x2-bx的不变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q≤2.(3)1≤m≤3或m<-【解析】【解答】解(3)依题可得:函数G的图像关于x=m对称,∴函数G:y=,当x2-2x=x时,即x(x-3)=0,∴x3=0,x4=3,当(2m-x)2-2(2m-x)=x时,即x2+(1-4m)x+(4m2-4m)=0,∴△=(1-4m)2-4×(4m2-4m)=1+8m,当△=1+8m0时,即m-,此方程无解,∴q=x4-x3=3-0=3;当△=1+8m 0时,即m -,此方程有解,∴x5=, x6=,①当-m0时,∵x3=0,x4=3,∴x60,∴x4-x63(不符合题意,舍去),②∵当x5=x4时,∴m=1,当x6=x3时,∴m=3,当0m1时,x3=0(舍去),x4=3,此时0x5x4, x60,∴q=x4-x63(舍去);当1m3时,x3=0(舍去),x4=3,此时0x5x4, x60,∴q=x4-x63(舍去);当m3时,x3=0(舍去),x4=3(舍去),此时x53,x60,∴q=x5-x63(舍去);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1m3或m < -,【分析】(1)根据题目定义即可得出函数y=x-1没有不变值;再分别求出函数、函数的不变值,从而求出其不变长度.(2)① 由已知条件得方程2x2-bx=x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根的判别式△=(b+1)2=0,从而求出 b=-1;②由题意得2x2-bx=x,求出方程的根,再根据1≤b≤3,即可求出函数y=2x2-bx的不变长度的取值范围.(3)依题可得:函数G的图像关于x=m对称,分情况讨论写出函数G的解析式,根据定义和一元二次方程求出值,再分情况讨论即可得出答案.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 x与反比例函数y=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相交于点A(m,3).(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2)将直线y= x沿y轴向上平移8个单位后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相交于点B,连接AB,这时恰好AB⊥OA,求tan∠AOB的值;(3)在(2)的条件下,在射线OA上存在一点P,使△PAB∽△BAO,求点P的坐标.【答案】(1)解:∵点A(m,3)在直线y= x上∴3= m,∴m=3 ,∴点A(3 ,3),∵点A(3 ,3)在反比例函数y= 上,∴k=3 ×3=9 ,∴y=(2)解:直线向上平移8个单位后表达式为:y= x+8∵AB⊥OA,直线AB过点A(3 ,3)∴直线AB解析式:y=﹣ x+12,∴ x+8=﹣ x+12,∴x= .∴B(,9),∴AB=4在Rt△AOB中,OA=6,∴tan∠AOB=(3)解:∵△APB∽△ABO,∴,由(2)知,AB=4 ,OA=6即∴AP=8,∵OA=6,∴OP=14,过点A作AH⊥x轴于H∵A(3 ,3),∴OH=3 ,AH=3,在Rt△AOH中,∴tan∠AOH= = = ,∴∠AOH=30°过点P作PG⊥x轴于G,在Rt△APG中,∠POG=30°,OP=14,∴PG=7,OG=7∴P(7 ,7).【解析】【分析】(1)先确定出点A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先求出直线AB解析式,进而得出点B坐标秒即可得出结论;(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P,进而求出OP,再求出∠AOH=30°,最后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7.如图,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反比例y= (k为常数,且k≠0)的图象交于A(1,a),B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点B的坐标;(2)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答案】(1)解:∵点A(1,a)在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上,∴a=﹣1+3=2,∴点A(1,2).∵点A(1,2)在反比例y= (k为常数,且k≠0)的图象上,∴k=1×2=2,∴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联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成方程组,得:,解得:,,∴点B(2,1)(2)解:作B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B′(2,﹣1),连接AB’,交x轴于点P,连接PB,如图所示.∵点B、B′关于x轴对称,∴PB=PB′.∵点A、P、B′三点共线,∴此时PA+PB取最小值.设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mx+n(m≠0),将A(1,2)、B(2,﹣1)代入y=mx+n,,解得:,∴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3x+5.当y=﹣3x+5=0时,x= ,∴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0).【解析】【分析】(1)将x=1代入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中即可求出点A的坐标,由点A 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联立两函数表达式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B的坐标;(2)作B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B′(2,﹣1),连接AB’,交x轴于点P,连接PB,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出此时PA+PB 取最小值,根据点A、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8.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 在的左侧),与轴交于点,点与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的坐标:(2)点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动点,当的周长最小时,求出点的坐标; (3)点在轴上,且,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答案】(1)解:根据题意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点与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点的坐标为(2)解:连接点与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为定值,当的值最小即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的周长最小由解得,在的左侧,由两点坐标可求得直线的解析式为当时,当的周长最小时,点的坐标为(3)解:点坐标为或【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n,利用对称性C、D关于对称轴对称即可求出点D坐标.(2)A,P,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PAC的周长最小,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即可解决问题.(3)分两种情形①作DQ∥AC交x轴于点Q,此时∠DQA=∠DAC,满足条件.②设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E,直线DE与x的交点为Q′,此时∠Q′DA=′CAD,满足条件,分别求解即可.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4),B(-2,-2),C(4,-2),D(4,4).(1)填空: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当双曲线(k≠0)与正方形ABCD有四个交点时,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已知抛物线L: (a>0)顶点P在边BC上,与边AB,DC分别相交于点E,F,过点B的双曲线(k≠0)与边DC交于点N.①点Q(m,-m2-2m+3)是平面内一动点,在抛物线L的运动过程中,点Q随m运动,分别求运动过程中点Q在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时的坐标.②当点F在点N下方,AE=NF,点P不与B,C两点重合时,求的值.③求证:抛物线L与直线的交点M始终位于轴下方.【答案】(1)36;0<k<4或-8<k<0(2)解:①由题意可知,,当m=-1,最大=4,在运动过程中点Q在最高位置时的坐标为(-1,4)当m<-1时,随m的增大而增大,当m=-2时,最小=3,当m>-1时,随m的增大而减小,当m=4时,最小=-21,3>-21,∴最小=-21,点Q在最低位置时的坐标(4,-21)∴在运动过程中点Q在最高位置时的坐标为(-1,4),最低位置时的坐标为(4,-21)②将点B(-2,-2)代入双曲线得,∴k=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N点横坐标x=4,代入得,∴N(4,1)由顶点P(m,n)在边BC上,∴,BP= ,CP=E点横坐标x=-2,F点横坐标x=4,分别代入抛物线可得E ,F ,∴BE= ,CF= ,∴,又∵AE=NF,点F在点N下方,∴化简得,∴③由题意得,M ,,∵二次函数对称轴为m=1,,∴当m=1时,取得最小值为,当或4时,最大为,当m=4时,抛物线L为,E点横坐标为-2,代入抛物线得,∴EF点横坐标为x=4,代入抛物线得,∴∵E点在AB边上,且此时不与B重合,∴,解得∴,∴当时,抛物线L为同理可得E ,F∵F在CD边上,且此时不与C重合∴,解得,∴,∴综上,抛物线L与直线x=1的交点始终位于x轴的下方.【解析】【解答】(1)解:由点A(-2,4),B(-2,-2)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为6,∴正方形面积为36;当反比例函数在一、三象限时,若经过B(-2,-2)则,若经过D(4,4),则,根据图像特征,要有4个交点,则0<k<4;当反比例函数在二、四象限时,若经过A(-2,4)则,若经过C(4,-2)则,根据图像特征,要有4个交点,则-8<k<0,综上,k的取值范围是0<k<4或-8<k<0.【分析】(1)由坐标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即可求出面积,讨论反比例函数在一、三象限和二、四象限时,利用数形结合求出k的范围;(2)①由题意可知,,分,和分别讨论Q点符合条件的坐标;②将点B(-2,-2)代入双曲线,可求k=4和N(4,1),再表示出点 E 和 F ,可推出BE= ,CF= ,,再根据AE=NF可推出,进而可求的值;③由题意得,M ,,当m=1时,最小为,当或4时,最大为,再分别讨论当m=4时,根据E点不与B点重合,列出不等式可得,当时, F点不与C点重合列出不等式可得,即可得证.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P和Q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称点P与点Q是一个“和谐点对”,表示为[P,Q],比如[P(1,2),Q(﹣1,﹣2)]是一个“和谐点对”.(1)写出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一个“和谐点对”;(2)已知二次函数y=x2+mx+n,①若此函数图象上存在一个和谐点对[A,B],其中点A的坐标为(2,4),求m,n的值;②在①的条件下,在y轴上取一点M(0,b),当∠AMB为锐角时,求b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y=,∴可取[P(1,1),Q(﹣1,﹣1)];(2)解:①∵A(2,4)且A和B为和谐点对,∴B点坐标为(﹣2,﹣4),将A和B两点坐标代入y=x2+mx+n,可得,∴;②如图:(ⅰ) M点在x轴上方时,若∠AMB 为直角(M点在x轴上),则△ABC为直角三角形,∵A(2,4)且A和B为和谐点对,B点坐标为(﹣2,﹣4),∴原点O在AB线段上且O为AB中点,∴AB=2OA,∵A(2,4),∴OA=,∴AB=,在Rt△ABC中,∵O为AB中点∴MO=OA=,若∠AMB 为锐角,则;(ⅱ) M点在x轴下方时,同理可得,,综上所述,b的取值范围为:或.【解析】【分析】(1)由题目中所给和谐点对的定义可知P、Q即为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找出两点即可;(2)①由A、B为和谐点对可求得点B的坐标,则可得到关于m、n的方程组,可求得其值;②当M在x轴上方时,可先求得∠AMB为直角时对应的M点的坐标,当点M向上运动时满足∠AMB为锐角;当点M在x轴下方时,同理可求得b的取值范围.11.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B(0,3)和C(0,﹣),点A在x轴正半轴上,且满足∠BAO=30°.(1)过点C作CE⊥AB于点E,交AO于点F,点G为线段OC上一动点,连接GF,将△OFG沿FG翻折使点O落在平面内的点O′处,连接O′C,求线段OF的长以及线段O′C的最小值;(2)如图2,点D的坐标为D(﹣1,0),将△BDC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得BC⊥AB于点B,将旋转后的△BDC沿直线AB平移,平移中的△BDC记为△B′D′C′,设直线B′C′与x轴交于点M,N为平面内任意一点,当以B′、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时,求点M 的坐标.【答案】(1)解:如图1中,∵∠AOB=90°,∠OAB=30°,∴∠CBE=60°,∵CE⊥AB,∴∠CEB=90°,∠BCE=30°,∵C(0,- ),∴OC= ,OF=OC•tan30°= ,CF=2OF=3 ,由翻折可知:FO′=FO= ,∴CO′≥CF-O′F,∴CO′≥ ,∴线段O′C的最小值为(2)解:①如图2中,当B′D′=B′M=BD= 时,可得菱形MND′B′.在Rt△AMB′中,AM=2B′M=2 ,∴OM=AM-OA=2 -3 ,∴M(3 -2 ,0).②如图3中,当B′M是菱形的对角线时,由题意B′M=2OB=6,此时AM=12,OM=12-3,可得M(3 -12,0).③如图4中,当B′D′是菱形的对角线时,由∠D′B′M=∠DBO可得,所以B′M=则在RT△AM B′中,AM=2B′M= ,所以OM=OA-AM=3 - ,所以M(3 - ,0).④如图5中,当MD′是菱形的对角线时,MB′=B′D′= ,可得AM=2 ,OM=OA+AM=3 +2 ,所以M(3 +2 ,0).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M的坐标为(3 +2 ,0)或(3 -12,0)或(3 -,0)或(3 +2 ,0)【解析】【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求出∠CBE的度数,由垂直的定义可求出∠BCE的度数,由点C的坐标求出OC的长,再在Rt△OCF中,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OF的长;然后利用折叠的性质,可得到FO′的长,然后根据CO′≥CF-O′F,可求出线段O′C的最小值。

2016北京中考一模拟一次函数雨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2016北京中考一模拟一次函数雨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2016年西城一模)22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314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且与双曲线k y x =的一个交点为8,3B m ⎛⎫ ⎪⎝⎭. (1)求点A 的坐标和双曲线ky x=的表达式; (2)若y BC //轴,且点C 到直线314y x =+的距离为2,求点C 的纵坐标.(2016年西城一模)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1C y x bx c ++:=经过点()2,3A -,且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30B ,.(1)求抛物线1C 的表达式;(2)D 是抛物线1C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点E 的坐标为()0m ,,其中0m >,ADE V 的面积为214. ①求m 的值;②将抛物线1C 向上平移n 个单位,得到抛物线2C ,若当0x m ≤≤时,抛物线2C 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n 的取值范围.(2016年海淀一模)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与双曲线ky x=(0k ≠)的一个交点为. (1)求k 的值;(2)将直线向上平移b (b>0)个单位长度后,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点B ,与双曲线ky x =(0k ≠)的一个交点记为Q .若,求b 的值.(2016年海淀一模)26.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小东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成:(1)函数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下表是y 与x 的几组对应值.①m =;②若M (7-,720-),N (,720)为该函数图象上的 两点,则;(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 (),B ()为该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A 为范围内的最低点,A 点的位置如图所示.①标出点B 的位置;②画出函数()的图象.y x =-)P m y x =-2BQ AB =(1)(2)(3)y x x x =---(1)(2)(3)y x x x =---(1)(2)(3)y x x x =---n n =xOy ,A A x y ,B A x y -23x ≤≤(1)(2)(3)y x x x =---04x ≤≤(2016年海淀一模)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0m ≠)的顶点为A ,与x 轴交于B ,C 两点(点B 在点C 左侧),与y 轴交于点D . (1)求点A 的坐标; (2)若BC =4,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将抛物线在C ,D 之间的部分记为图象G (包含C ,D 两点).若过点A 的直线与图象G 有两个交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k 的取值范围.xOy 224y mx mx m =-+-+(0)y kx b k =≠(2016年石景山一模)26.阅读下面材料:上课时李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任意实数x ,关于x 的不等式2210x x 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小捷的思路是:原不等式等价于221x x a -->,设函数2121y x x =--,2y a =,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的示意图,于是原问题转化为函数1y 的图象在2y 的图象上方时a 的取值范围. 请结合小捷的思路回答:对于任意实数x ,关于x 的不等式2210x x a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参考小捷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关于x 的方程34a x x--=在04x <<范围内有两个解,求a 的取值范围.x(2016年石景山一模)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C :142++=x mx y . (1)当抛物线C 经过点()5,6-A 时,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顶点坐标; (2)当直线1+-=x y 与直线3+=x y 关于抛物线C 的对称轴对称时,求m 的值;(3)若抛物线C :142++=x mx y )0(>m 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都在1-和0之间(不包括1-和0),结合函数的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2016年顺义一模)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x ax 2y 2-=的对称轴x = - 1 . (1)求a 的值及x ax 2y 2-=与x 轴的交点坐标;(2)若抛物线m 2y 2+-=x ax 与x 轴有交点,且交点都在点A (-4 ,0),B (1,0)之间,求m 的取值范围.xyO(2016年通州一模)27.已知二次函数2y x mx n =++的图象经过点A (1,0)和D (4,3),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 ,与y 轴交于点C .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顶点坐标;(2)将二次函数2y x mx n =++的图象在点B ,C 之间的部分(包含点B ,C )记为图象G .已知直线l :y kx b =+经过点M (2,3),且直线l 总位于图象G 的上方,请直接写出b 的取值范围;(3)如果点()1,P x c 和点()2,Q x c 在函数2y x mx n =++的图象上,且12x x <,2PQ a =. 求21261x ax a -++的值;(2016年门头沟一模)27.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 2+(3m +1)x +3=0. (1)求证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如果抛物线y =mx 2+(3m +1)x +3与x 轴交于A 、B两个整数点(点A 在点B 左侧),且m 为正整数, 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y =mx 2+(3m +1)x +3 与y 轴交于点C ,点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D ,设此抛物线在-3≤x ≤12-之间的部分为图象G ,如果图象G 向右平移n (n >0)个单位长度后与直线CD 有公共点,求n 的取值范围.。

北京北关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反比例函数》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北京北关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反比例函数》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经过点A (﹣2,3),则此图象一定经过下列哪个点( ) A .(3,2) B .(﹣3,﹣2) C .(﹣3,2) D .(﹣2,﹣3)2.已知反比例函数2y -x=,点A (a-b ,2),B (a-c ,3)在这个函数图象上,下列对于a ,b ,c 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 .a <b <cB .a <c <bC .c <b <aD .b <c <a 3.若点A (a ,b )在反比例函数2y x =的图像上,则代数式ab-4的值为( ) A .0 B .-2 C .2 D .-64.如图,过y 轴上一个动点M 作x 轴的平行线,交双曲线y=4x- 于点A ,交双曲线10y x=于点B ,点C 、点D 在x 轴上运动,且始终保持DC =AB ,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A .7B .10C .14D .28 5.若反比例函数()2221my m x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是( ) A .-1或1B .小于12的任意实数 C .-1 D .不能确定 6.下列函数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y =11x +B .y =21xC .y =﹣12xD .y =﹣2x 7.已知电压U 、电流I 、电阻R 三者之间的关系式为:U IR =(或者U I R=),实际生活中,由于给定已知量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可能图象,图象不可能是( )A .B .C .D .8.反比例函数k y x =经过点(2,1),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k = B .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C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9.下列函数中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的是( )A .y =﹣3x ﹣2B .y =2xC .y =﹣2x +1D .y =3x +2 10.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y 1=x 与反比例函数y 2=9x的图像交于A 、C 两点,AB ⊥x 轴,垂足为B , CD ⊥x 轴,垂足为D .给出下列结论:①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其面积为18;②AC =32;③当-3≤x<0或x≥3时,y 1≥y 2;④当x 逐渐增大时,y 1随x 的增大而增大,y 2随x 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①④B .①③④C .①③D .①②④11.如图,函数y =kx (k >0)与函数2y x=的图象相交于A ,C 两点,过A 作AB ⊥y 轴于B ,连结BC ,则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 )A .1B .2C .k 2D .2k 212.函数y =x +m 与m y x =(m ≠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以是( ) A . B .C .D .二、填空题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0)y kx k =>分别交反比例函数1y x=和9y x=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于点A ,B ,过B 作BD x ⊥轴于点D ,交1y x =的图象于点C .若BA BC =,则k 的值为________.14.如图,已知双曲线()0k y x x=>经过矩形OABC 边BC 的中点E ,与AB 交于点F ,且四边形OEBF 的面积为3,则k=_______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6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以AB 为边在第一象作正方形ABCD ,则过D 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16.如图,在ABO ∆中,90BAO AO AB ∠==,,且点4(2)A ,在双曲线(0)k y x x=>上,OB 交双曲线于点C ,则C 点的坐标为______.17.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与镜片焦距x (米)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5米,则眼镜度数y 与镜片焦距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无需确定x 的取值范围)18.如图,函数y =1x 和y =﹣3x的图象分别是l 1和l 2.设点P 在l 1上,PC ⊥x 轴,垂足为C ,交l 2于点A ,PD ⊥y 轴,垂足为D ,交l 2于点B ,则△PAB 的面积为_____.19.设A (x 1,y 1),B (x 2,y 2)为函数21k y x-=图象上的两点,且x 1<0<x 2,y 1>y 2,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20.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Rt 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90,ABC =∠CA x ⊥轴, 点C 在函数()0ky x x =>的图象上.若2,AB =则k 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0y kx b k =+≠与反比例函数()0m y m x=≠的图像交于点()3,1A ,且过点()1,3B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根据图像直接写出当m kx b x +>时,x 的取值范围. 22.如图,一次函数1522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AOM ∆面积为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出A 、B 两点坐标,并直接写出不等式1522k x x <-+的解集. (3)在x 轴上找一点P ,并求出PA PB -取最大值时点P 的坐标.23.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x=2时,y=4,(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当x=6时,求y 的值.24.已知A (-2n ,n )、B (n ,-4)两点是一次函数y kx b =+和反比例函数m y x=图像的两个交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 的面积;(3)观察图像,写出不等式0m kx b x+->的解集.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反比例函数y =m 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k (x -2)的图象交点为A (3,2),B (x ,y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C 是y 轴上的点,且满足△ABC 的面积为10,求C 点坐标.26.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6(0)y x x=>的图象交于(),6A m ,()3,B n 两点.(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60kx b x+-<的x 的取值范围; (3)求AOB 的面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解.【详解】解:∵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A(﹣2,3),∴k=﹣2×3=﹣6,将四个选项代入反比例函数y=kx的解析式,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根据A点的坐标求出k值.2.B解析:B【分析】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2(a-b)=-2,3(a-c)=-2,则a-b=-1<0,a-c=-2 3<0,再消去a得到-b+c=-13<0,然后比较a、b、c的大小关系.【详解】∵点A(a-b,2),B(a-c,3)在函数2y-x的图象上,∴2(a-b)=-2,3(a-c)=-2,∴a-b=-1<0,a-c=-23<0,∴a<b,a<c,∵-b+c=-13<0,∴c<b,∴a<c<b.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3.B解析:B【解析】试题∵点(a,b)反比例函数2yx=上,∴b=2a,即ab=2,∴原式=2-4=-2.故选B.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4.C解析:C【分析】设出M点的坐标,可得出过M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为y=m,将y=m代入反比例函数y=4x-中,求出对应的x的值,即为A的横坐标,将y=m代入反比例函数10yx=中,求出对应的x的值,即为B的横坐标,用B的横坐标减去A的横坐标求出AB的长,根据DC=AB,且DC 与AB平行,得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过B作BN垂直于x轴,平行四边形底边为DC,DC边上的高为BN,由B的纵坐标为m得到BN=m,再由求出的AB的长,得到DC的长,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可得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详解】解:设M的坐标为(0,m)(m>0)则直线AB的方程为:y=m,将y=m代入y=4x-中得:4xm=-,∴A(4m-,m)将y=m代入10yx=中得:10xm=,∴B(10m,m)∴DC=AB=10m -(4m-)=14m过B作BN⊥x轴,则有BN=m,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S=DC·BN=14m×m=1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综合题.5.C解析:C【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方程221m -=-且210m -<求解即可.【详解】解:22(21)m y m x -=-是反比例函数,∴221m -=-,210m -≠,解之得1m =±.又因为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所以210m -<, 解得12m <,即m 的值是1-.故选:C .【点睛】 对于反比例函数()0ky k x =≠.(1)0k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一、三象限;(2)k 0<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内.6.C解析:C【分析】直接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分别判断得出答案.【详解】解:A 、y =11x +是y 与x+1成反比例,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 、y =21x ,是y 与x 2成反比例,不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 、y =﹣12x ,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 、y =﹣2x是正比例函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分析】在实际生活中,电压U、电流I、电阻R三者之中任何一个不能为负,依此可得结果.【详解】A图象反映的是UIR=,但自变量R的取值为负值,故选项A错误;B、C、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现实生活中函数图象的确立,注意自变量取值不能为负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C解析:C【分析】将点(2,1)代入kyx=中求出k值,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详解】将点(2,1)代入kyx=中,解得:k=2,A.k=2,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k=2﹥0,反比例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此书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k=2﹥0且x﹥0,函数图象位于第一象限,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此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k=2﹥0且x﹥0,函数图象位于第一象限,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理解函数图象上的点与解析式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9.C解析:C【分析】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一次函数y=﹣3x﹣2中,k=-3<0,b=-2<0∴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经过第三象限,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反比例函数y0,∴反比例函数y=x的图象的一支在第三象限,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一次函数yx+1中,0,b=1>0∴一次函数yx+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项C符合题意;∵一次函数y=3x+2中,k=3>0,b=2>0,∴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记两类函数的各种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分析】先求出AC两点的坐标,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函数图象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1=x与反比例函数y2=9x的图象交于A、C两点,∴A(3,3)、C(-3,-3),AB⊥x轴,垂足为B,CD⊥x轴,垂足为D,∴AB=CD,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S▱ABCD=3×6=18,故①正确;②∵A(3,3)、C(-3,-3),∴=,故本小题错误;③由图可知,-3≤x<0或x≥3时,y1≥y2,故本小题正确;④当x逐渐增大时,y1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每一象限内y2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本小题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涉及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特点等知识,难度适中.11.B解析:B【分析】设点A坐标2,xx⎛⎫⎪⎝⎭,根据点A,C关于原点对称,可得出点C坐标,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即可.【详解】设点A 坐标2,x x ⎛⎫ ⎪⎝⎭,则点C 坐标2,x x ⎛⎫--⎪⎝⎭, ∵AB ⊥y 轴, ∴()114222ABC A C S AB y y x 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双曲线是关于原点对称,两个分支上的点也是关于原点对称是解题的关键.12.B解析:B【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出m 取值,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m 的取值,二者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详解】A .由函数y =x +m 的图象可知m <0,由函数y m x =的图象可知m >0,相矛盾,故错误; B .由函数y =x +m 的图象可知m >0,由函数y m x =的图象可知m >0,正确; C .由函数y =x +m 的图象可知m >0,由函数y m x =的图象可知m <0,相矛盾,故错误; D .由函数y =x +m 的图象可知m =0,由函数y m x=的图象可知m <0,相矛盾,故错误.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 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得点ABC 的坐标(用k 表示)再讨论再由AB =BC 即可解题【详解】点是和的交点解得:(舍去)代入可得:点的坐标为又点是和的交点解得:(舍去)代入可得:则点【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得点A 、B 、C 的坐标(用k 表示),再讨论再由AB =BC 即可解题.【详解】点B 是y kx =和9y x=的交点, 9y kx x∴==, 解得:1x =,2x =∴代入可得:k =∴点B 的坐标为, 又点A 是y kx =和1y x=的交点, 1y kx x∴==, 解得:1x =,2x =代入可得:y =A 的坐标为, BD x ⊥轴,∴点C 的坐标为3⎛⎭,BA BC =,则22BA BC =, 222⎛∴+= ⎝⎭,解得:7k =..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计算,考查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交点的计算,本题中用k 表示点A 、B 、C 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4.3【分析】设表示点B 坐标再根据四边形OEBF 的面积为3列出方程从而求出k 的值【详解】设则均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解得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的难点是根据点E 的坐标得到其他点的坐标准确掌握反比例函数k 值的 解析:3【分析】设(),E a b ,表示点B 坐标,再根据四边形OEBF 的面积为3,列出方程,从而求出k 的值.【详解】设(),E a b ,则k ab =,()2,B a b ,F E 、均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2COE AOF k S S ∴==△△, COE AOF OABC OEBF S S S S =--△△矩形四边形,2OABC S OA AB ab ==矩形3222k k k ∴=--,解得3k =,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的难点是根据点E 的坐标得到其他点的坐标,准确掌握反比例函数k 值的几何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y=【分析】作DF ⊥x 轴于点F 先求出AB 两点的坐标故可得出OB=6OA=2再根据AAS 定理得出△OAB ≌△FDA 可得出OF 的长进而得出D 点坐标把D 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k 的值即可求得解析式解析:y=16x【分析】 作DF ⊥x 轴于点F ,先求出A 、B 两点的坐标,故可得出OB=6,OA=2,再根据AAS 定理得出△OAB ≌△FDA 可得出OF 的长,进而得出D 点坐标,把D 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k 的值即可求得解析式.【详解】解:作DF ⊥x 轴于点F .在y=-3x+6中,令x=0,则y=6,即B (0,6),令y=0,则x=2,即A (2,0),则OB=6,OA=2,∵∠BAD=90°,∴∠BAO+∠DAF=90°,∵Rt △ABO 中,∠BAO+∠DAF=90°,∴∠DAF=∠OBA ,在△OAB 与△FDA 中,DAF OBA BOA AFD AB AD ∠∠⎧⎪∠∠⎨⎪⎩=== ∴△OAB ≌△FDA (AAS ),∴AF=OB=6,DF=OA=2,∴OF=8,∴D (8,2),∵点D 在反比例函数y=kx (k≠0)的图象上, ∴k=8×2=16,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16x , 故答案为y=16x.【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正方形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得B 得坐标联立方程即可求得C 得坐标【详解】解:将A 点代入得k=8∴双曲线y =(x >0)设点B (mn )m >0∵△ABO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O =BO =OB ∴且m >0解得即解析:(6263) 【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得B 得坐标,联立方程即可求得C 得坐标.【详解】解:将A 点代入得4=2k , k=8, ∴双曲线y =8x(x >0), 设点B (m ,n )m >0 ∵△ABO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AO =BO =22OB ∴()()()222242416{2416n m m n -+-=++=+,且m >0 , 解得62m n ⎧⎨⎩==,即B (6,2),∴直线OB 得解析式为 y =13x , 联立方程138y x y x ⎧=⎪⎪⎨⎪=⎪⎩,且x >0解得x y ⎧=⎪⎨=⎪⎩∴C点的坐标为:(3)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解析】根据题意得xy =025×400=100∴ 解析:100y x =【解析】根据题意得xy =0.25×400=100,∴100y x=. 18.8【详解】解:∵点P 在y=上∴|xp|×|yp|=|k|=1∴设P 的坐标是(a )(a 为正数)∵PA ⊥x 轴∴A 的横坐标是a ∵A 在y=﹣上∴A 的坐标是(a ﹣)∵PB ⊥y 轴∴B 的纵坐标是∵B 在y=﹣上∴代解析:8【详解】解:∵点P 在y =1x上, ∴|x p |×|y p |=|k |=1, ∴设P 的坐标是(a ,1a )(a 为正数), ∵PA ⊥x 轴,∴A 的横坐标是a ,∵A 在y =﹣3x上,∴A的坐标是(a,﹣3a),∵PB⊥y轴,∴B的纵坐标是1a,∵B在y=﹣3a上,∴代入得:1a =﹣3x,解得:x=﹣3a,∴B的坐标是(﹣3a,1a),∴PA=|1a ﹣(﹣3a)|=4a,PB=|a﹣(﹣3a)|=4a,∵PA⊥x轴,PB⊥y轴,x轴⊥y轴,∴PA⊥PB,∴△PAB的面积是:12PA×PB=12×4a×4a=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能根据P点的坐标得出A、B的坐标,本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19.﹣1<k<1【分析】根据函数值的大小关系判别函数的图象位置根据位置判定比例系数的大小再解不等式【详解】因为A(x1y1)B(x2y2)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x1<0<x2y1>y2所以函数图象分支在二解析:﹣1<k<1【分析】根据函数值的大小关系,判别函数的图象位置,根据位置判定比例系数的大小,再解不等式.【详解】因为A(x1,y1),B(x2,y2)为函数21kyx-=图象上的两点,且x1<0<x2,y1>y2,所以函数图象分支在二、四象限所以k2-1<0解得﹣1<k<1故答案为:﹣1<k<1【点睛】考核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数形结合,熟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关键.20.4【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AC的值根据等面积法求出OA 的值OA 和AC 分别是点C 的横纵坐标又点C 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2∴BC=2解得解析:4【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AC 的值,根据等面积法求出OA 的值,OA 和AC 分别是点C 的横纵坐标,又点C 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2∴BC=2,AC ==1122BC AB OA AC ⨯⨯=⨯⨯ 112222OA ⨯⨯=⨯⨯解得:∴点C 的坐标为 又点C 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 ∴4k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解题关键是根据等面积法求出点C 的横坐标.三、解答题21.(1)y =3x ,y =x ﹣2;(2)当﹣1<x <0或x >3时,kx +b >m x . 【分析】(1)先把A 点坐标代入m y x =中求出m 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结合函数图象,写出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详解】解:(1)∵反比例函数()0m y m x =≠的图象过点A (3,1), ∴m =3×1=3,∴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3x;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点A (3,1)和B (﹣1,﹣3),∴313k b k b +=⎧⎨-+=-⎩,解得12k b =⎧⎨=-⎩,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2;(2)当﹣1<x <0或x >3时,kx +b >m x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以及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掌握解答的方法是关键.22.(1)2y x =;(2)()1,2A ,14,2B ⎛⎫ ⎪⎝⎭,解集为14x <<或0x <;(3)()5,0 【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得出12|k|=1,进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解析式联立求得A 、B 的坐标,根据图象即可求得不等式1522k x x <-+的解集; (3)一次函数1522y x =-+与x 轴的交点即为P 点,此时|PA−PB|的值最大,最大值为AB 的长;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得点P 的坐标.【详解】(1)∵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过点A ,过A 点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AOM ∆面积为1, ∴1|k |12=, ∵0k >, ∴2k =, 故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 (2)由15-222y x y x ⎧=+⎪⎪⎨⎪=⎪⎩,解得12x y =⎧⎨=⎩或412x y =⎧⎪⎨=⎪⎩, ∴()1,2A ,14,2B ⎛⎫ ⎪⎝⎭, ∴不等式1522k x x <-+的解集为14x <<或0x <; (3)一次函数1522y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即为P 点,此时PA PB -的值最大,最大值为AB 的长.∵一次函数1522y x =-+, 令0y =,则15022x -+=,解得5x =, ∴P 点坐标为()5,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与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确定|PA−PB|的值最大时,点P 的位置,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3.(1)8y x =;(2)43.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2)将6x =代入(1)的结论即可得.【详解】(1)∵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设(0)k y k x=≠, ∵当2x =时,4y =, ∴42k =, 解得8k ,故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8y x =; (2)将6x =代入8y x =得:8463y ==, 即y 的值为4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关键.24.(1)8y x =-,2y x =--;(2)6AOB S ∆=;(3)4x <-或02x << 【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意一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相等可得到-2n²=-4n 求出n 的值,进而确定A 、B 两点坐标,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先求出直线y=-x-2与x 轴交点C 的坐标,然后利用S △AOB =S △AOC +S △BOC 进行计算;(3)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 <-4或0<x <2时,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据此可得不等式的解集.【详解】解:(1)由“反比例函数上任意一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相等”可知:-2n²=-4n ,求得n=0(舍去)或n=2,∴A(-4,2),B(2,-4),∴m=-4×2=-8,故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8y x=-, 将A 、B 两点代入一次函数y kx b =+中: ∴2442k b k b =-+⎧⎨-=+⎩,解得12k b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 =--, 故答案为:8y x=-,2y x =--; (2) y=-x-2中,令y=0,则x=-2, 即直线y=-x-2与x 轴交于点C (-2,0),∴S △AOB =S △AOC +S △BOC =112224622⨯⨯+⨯⨯=, 故答案为:6; (3)0m kx b x+->,变形为:m kx b x +>, 观察图形,即要求一次函数的图像在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上方,∴解集为:x <-4或0<x <2,故答案为:x <-4或0<x <2.【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满足两函数的解析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5.(1)y =6x ,y =2x -4;(2)C 点的坐标为()0,1或()0,9-. 【分析】(1)将点()3,2A 分别代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中,求得参数m 和k 的值,即可得到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联立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得B 的坐标,再利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得一次函数与y 轴交点的坐标点M 的坐标为()0,4-,设C 点的坐标为(0,y c ),根据12×3×|y c -(-4)|+12×1×|y c -(-4)|=10解得y c 的值,即可得到点C 的坐标. 【详解】(1)∵点()3,2A 在反比例函数y =m x 和一次函数y =k (x -2)的图象上, ∴2=3m ,2=k (3-2),解得m =6,k =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6x,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4. (2)∵点B 是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另一个交点, ∴6x =2x -4,解得x 1=3,x 2=-1, ∴B 点的坐标为()1,6--. 设点M 是一次函数y =2x -4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则点M 的坐标为()0,4-. 设C 点的坐标为(0,y c ),由题意知12×3×|y c -(-4)|+12×1×|y c -(-4)|=10, ∴|y c +4|=5.当y c +4≥0时,y c +4=5,解得y c =1;当y c +4<0时,y c +4=-5,解得y c =-9,∴C 点的坐标为()0,1或()0,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函数的解析式以及直线AB 与y 轴的交点坐标.26.(1)28y x =-+;(2)当01x <<或3x >时,60kx b x+-<;(3)8 【分析】 (1)把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6y x=中,求得m ,n 的值,即可确定A ,B 两点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将不等式60kx b x+-<转化为6kx b x +<,找出图象中一次函数图象低于反比例函数图象部分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 (3)设一次函数图象分别与x 轴和y 轴交于点D 、C ,C 、D 的坐标都可以求得,则S S S S AOB COD COA BOD =--,求解即可.【详解】解:(1)分别把()(),6,3,A m B n 代入6(0)y x x =>得66,36m n ==, 解得1,2m n ==,所以A 点坐标为()1,6,B 点坐标为()3,2,分别把()()1,6,3,2A B 代入y kx b =+得632k b k b +=⎧⎨+=⎩, 解得28k b =-⎧⎨=⎩, 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8y x =-+; (2)60kx b x +-<,即 6kx b x +<,即要找一次函数图象低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部分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所以当01x <<或3x >时,60kx b x+-<; (3)一次函数图象分别与x 轴和y 轴交于点D 、C ,如图,当0x =时,288y x =-+=,则C 点坐标为()0,8,当0y =时,280x -+=,解得4x =,则D 点坐标为()4,0,所以S S S S AOB COD COA BOD =--111488142222=⨯⨯-⨯⨯-⨯⨯ 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交点的问题,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割补法求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初三一模专题7---一次、反比例函数
1顺义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x+b 与双曲线k
y x =相交于A ,B 两点,
已知A (2,5). (1)求k 和b 的值; (2)求△OAB 的面积.
2房山2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0),B (0,3),C (0,2),点D 在第二象限,
且△AOB ≌△OCD .
(1) 请在图中画出△OCD ,并直接写出点D 的坐标; (2) 点P 在直线AC 上,且△P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
P 的坐标.
3平谷23.直线28y x =-+和双曲线()0k
y k x
=
≠交于点A (1,m )
,B (n ,2). (1)求m ,n ,k 的值;
(2)在坐标轴上有一点M ,使MA +MB
4通县2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
图象交于点A (3,1),且过点B (0,-2).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如果点P 是x 轴上一点,且ABP △的面积是3

求点P 的坐标.
x
答案:
1顺义22. 解:(1)把A (2,5)代入y=x+b 中,得2+b =y ,解得b =3……..….1分
把A (2,5)代入k y x =
中,得52
k
=,解得k =10……………….….…….2分 (2)过点A 、B 分别作AD ⊥x 轴于D ,BE ⊥x 轴于E ,
由(1)可得,y=x+3,10
y x
=,
∴B (-5,-2),点C 坐标为(-3,0),OC =3. 又∵AD =5,BE =2, ∴ 1115
35222
AOC s OC AD =
=⨯⨯= △……………………3分 11
32322
BOC s OC BE =
⋅=⨯⨯=△…………..…4分 21
2
OAB AOC BOC s s s =+=
△△△………….……….…5分 2房山23.(1)图1,正确画出△COD
--------------1分
(图1) (图2) (图3)
点D 的坐标为:D (-3,2). -----------------------2分 (2) 由OC =OA =2,∠AOC =90°, ∴∠OAC =45°. ∵A (2,0),C (0,2)
∴过A 、C 两点的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2+-=x y ------------------3分 ① 当CD 为直角边时,如图2,此时,点P 的横坐标为-3.
∴P(-3,5). --------------------------------------4分
x
② 当CD 为斜边时,如图,此时3,点P 的横坐标为32
-. ∴P(32-
7
2
). ---------------------------------------5分 ∴在直线AC 上,使△P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 坐标为:(-3,5)或(32-,7
2
). 3平谷23.解:(1)∵点A (1,m )在直线28y x =-+上,
∴286m =-+=.………………………………………………………………1 ∴A (1,6).
同理,n =3.………………………………………………………………………2 ∴B (3,2). ∵点A 在双曲线()0k
y k x
=
≠上, ∴k =6.………………………………………………………………………………3 即6
y x
=
. (2)5
,02M ⎛⎫ ⎪⎝⎭
或(0,5). (5)
4通县22. 解:(1)∵反比例函数(0)m
y m x
=
≠的图象过点A (3,1), ∴31m =
∴3m =.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3
y x
=
. ………………… 1分;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点A (3,1)和B (0,-2). ∴31
2
k b b +=⎧⎨
=-⎩,
解得:12k b =⎧⎨=-⎩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y x =-. ………………… 3分; (2)令0y =,∴20x -=,2x =,
∴一次函数2y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C 的坐标为(2,0). ∵S △ABP = 3,11
12322
PC PC ⋅+⋅=. ∴2PC =,
∴点P 的坐标为(0,0)、(4,0). ………………… 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