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高职教育发展的关系
浅析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关系
浅析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关系[摘要]中国的高职教育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大众化高等教育形式。
它与区域经济相互依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理清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找准教育定位,针对迅速提升教学质量,使其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依存共生关系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一个热点话题。
现今的世界,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正逐渐明显。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也越发的显著,已达到之前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程度。
实践证明,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已不再是我们传统上认为的土地、资源、资金等,而更多地依靠人才资源,依靠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依靠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中国的高职教育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大众化高等教育形式。
它与区域经济相互依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理清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找准教育定位,针对迅速提升教学质量,使其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1]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是依存共生的(一)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产生高职教育的直接原因经济是社会存在及发展的基础,经济对整个社会系统各要素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下是学术化的,因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劳动生产技能只能通过师徒传授或家族祖传的方式传承。
随着社会化大工业生产的发展,社会出现了对大量工业劳动力的需求,逐渐产生了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随后又有了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于是社会便形成了管理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不同类型的人才结构。
显然,同类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不同的教育配套,社会便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教育体系,专门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便应运而生。
(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高职教育的作用首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发展状况取决于区域经济为其提供多少社会剩余产品,提供多少受教育的对象和提供多少时间用于智力活动。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一)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助推器高等学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传承文化、培养和造就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而专业建设是履行高校职责、实现目标的基本载体。
随着我国社会逐步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将加速各产业内部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
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地方服务的,区域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掌握科学技术的大批人才,从而使各产业内部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各高职院校的高水平专业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将会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生直接作用和影响,并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大力发展的助推器。
(二)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人才作为支撑,而高职院校担负着重要使命,即为区域产业转型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即使一个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也会逐渐走向退化,需要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然要求地方高职教育做出协调发展响应并作为驱动器,把地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纳入到区域产业结构的规划中,力争保持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
通过高职教育提升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产生高度耦合作用,区域产业能够得到其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智力支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从而保证经济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因此,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职业结构也产生不断的变化,与区域经济紧密对接的高职教育就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最有活力的增长极。
(三)区域经济的增长决定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同时,也影响到该地区的办学规模和层次。
高职教育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为宗旨,在为区域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会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及时调整自己的服务内容、手段,不断优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重视技术研发,先导性地开发前沿或潜在的专业,使自身处于不断变革与调整中,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结构的协调发展。
浅谈高职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
积 极 的 促 进 作 用 。 着 生 产 和 科 学 技 术 的 随
管 理 是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重 要 手 段 , 以 雒 所
发 展 , 代 社 会 对 劳 动 力 素 质 的 要 求 越 来 坊 市 各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要 特 别 重 视 加 强 实 现
紧 缺 高 职 专 科 专 业 , 适 应 潍 坊 经 济 的 发 市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提 出 了 几 点 建 议 。 以
展需求 。 2. 注 重专 业 技术 技 能的培 养 3 ( ) 大 实 验 、 践课 的 比 例 。 学 过 程 1加 实 教
( ) 职 教 育 促 进 了经 济 的 发 展 。 育 2高 教
型人才 。
走 新 型 工 业 化 道 路 和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校 内 实 训 基 地 方 面 ,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院 应 各
( ) 育 的 目标 与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相 适 1教
管 理 制 度 , 善运 行 机 制 , 保 学 生 职 业 技 完 确 能的培养 质量 。
发展的需要 , 活调整和 设置专业 。 灵
根 行 与 状 况 、 会 对 毕 业 生 需 要 的 制 约 , 制 定 教 局 , 据 自身 条 件 适 应 地 区 、 业 经 济 社 会 学 生 的 职 业 培 训 , 企 业 合 作 开 展 应 用研 社 在 究 和 技 术 开 发 , 企 业 在 分 享 学 校 资 源优 使 近年来 , 坊的企业发 展很是迅速 。 潍 一 势 的 同时 , 大 对 高 职 院 校 的 支 持 力 度 , 加 使 些大型企业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学校 在校 企合作 中创新人 才培养模式 , 像 巨 提
对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
对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职业教育是国家的战略性举措,也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培育人才的重要手段。
而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总和,也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 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职业教育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不同行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其次,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为不同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同时,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企业盈利。
最后,职业教育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可以为大众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帮助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得到自我提升。
2. 地方政府角色的重要性地方政府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投资等方式,为职业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面向企业和社会创业者,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和资源,增加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3.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对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是: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对方。
协调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
首先,通过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立足于为区域发展需要培育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个方面,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建立和完善区域职业教育网络,优化职业教育格局。
其次,实行校企合作,推动学校和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做好企业用人需求和职业教育人才培训的衔接。
4.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挑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首先,职业教育机构资源不充分,有些职业教育机构基础薄弱,缺乏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其次,职业教育机构培训模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
浅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摘要: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高职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地域经济的发展规律。
发展高职教育,必须与当地的区域经济,特别是现代区域经济相结合,两者是依存共生的关系。
发展高职教育必须同时遵循教育和经济两大规律,才能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得以发展,增强高职教育服务于现代区域经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6-0264-01一、引言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是经济发展最紧密的教育,它的生命力在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和服务性。
在产业结构转型其和新经济条件下,中国高职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经济调整的需求,实现自身的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领域关注问题。
因此,探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必要。
二、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职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与区域经济最为密切的一个系统,它是知识传播与知识物化的重要基地,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多个环节。
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生产与再生产。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区域经济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高职教育又肩负起为农村人口进入第二、三产业进行职业培训、为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及为企业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使命。
同时,也为地方下岗职工再就业和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提供培训基地。
随着传统的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型和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起,许多只有中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人被迫下岗,而高新技术工种岗位又大量缺人。
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同时,企业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岗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接受继续教育,进行岗位培训、知识更新、介绍国内外本行业的最新成果、预测发展趋势、适应转产咨询等。
论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高职教育发展的关系
论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高职教育发展的关系发表时间:2012-05-15T10:56:59.247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张丽丽齐素红[导读] 这些,无疑将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张丽丽齐素红(潍坊科技学院山东潍坊262700)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必要,同时处理好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是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及我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县域经济经济发展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而教育的发展又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直接、更加密切,从而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与完善的职业教育之间也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
一、高等职业教育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位于山东半岛的寿光经济发达,2009年在全国百强县中名列第29位。
可以说寿光的经济有今天,蔬菜有今天,教育功不可没。
近年来寿光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均进入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作为全省唯一的一所县办大学,潍坊科技学院在推动寿光经济发展方面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高等职业教育是加速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途径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近代社会生产中的技术更新和管理的改善主要是依靠科研来推动的。
但这种科研成果到生产技术更新的推广必须有一个“桥梁”、“纽带”,那就是职业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持。
2010年2月21日,省教育厅公布的2010年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山东省将启动实施“高校内涵提升计划”,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五大重点带动战略,调整专业布局,积极发展工科类和涉海类专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其他专业,对就业率低的长线专业予以调整或改造,为全省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级专业人才。
县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
县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上,而我国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归根结底是由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储备及开发水平落后造成的,这也必然导致西部教育对县域经济贡献远远落后于东部教育对县域经济的贡献。
为此,本文以人口、面积相近的东部地区的山东省和西部地区的四川省为例,对东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业教育贡献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和西部职业教育的完善有所裨益。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贡献关系分析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区域为载体,以县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网络、以农村为腹地、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以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的经济系统。
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与完善的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
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教育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普遍提高可以培养造就出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而推动经济向前发展,进而为县域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因为随着高素质劳动力向区域经济的各产业的输入,将会加速各产业内部劳动力由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转变,从而可以提高各产业内部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增强了县域的经济实力。
这反过来又促进县域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从而改善职业教育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普及率。
在这种局面下,职业教育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最终二者形成良性循环与良性互动。
就县域经济来说,通过职业教育,可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
具体来说,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主要为:一是可以为县域内的农民提供致富技术。
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农业,通过职业教育来培养大量具有高科技文化素质的农民,这也是解决农民问题,进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二是可以为县域工业发展培养和输送大批技术工人。
工业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技术教育可以为工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并形成人力资本。
关于县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和谐发展的思考
经 济 发展 呼 唤职 业 教 育 支 撑
教 育 对 经 济 产 生 的 作 用 . 通 过 培养 人 才 来 实 现 的 。 职 业 教 育 是 在 培 养 人 才 的 社 会 实 践 中 是 以进 行 职 业 技 能 培 养 为 基 本 特 征 的 . 使 受 教 育 者 通 过 学 习 并 掌 握 专 门 的 知 识 和 技 能 . 高 人 是 提 的 劳 动力 素 质 . 为社 会 需 要 的应 用 型 人 才 。在 市 场 经 济 中 。 成 教 育 同 产 业 的 结 合 愈 来 愈 密 切 。 论 是 发 达 国家 . 是 新 兴 工 业 无 还 化 国家 . 把 发 展 职 业 教 育 作 为 振 兴 经 济 、 强 国 力 的 战 略 选 都 增 择 。这 是 因 为 国 家核 心 竞 争 力 的增 强 , 要 拥 有 大 量 高 素 质 、 需 适 应性 强 的 技 能 型 人 才 。要 提 高 我 国 的 劳动 者 素 质 . 巨 大 的人 把 口压 力 转 化 为 人 力 资 源 优 势 . 必 须 加 强 职 业 教 育 。 就 再 次 . 业 教 育 是 造 就 科 技 和 管 理 人 才 的基 本 途 径 。 一 般 职 劳 动 力 是 学 习 掌 握 既 成 的技 术 工 艺 . 用 现 代 的机 器 设 备 进 行 使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苏华江20150129)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秀山职教中心:苏华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密切相关,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助推作用。
根据生态保护发展区域功能定位,我县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区域特色生态经济,我县职业教育理应主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抢抓机遇,服务新常态,寻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
一、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秀山委发〔2012〕22号),推进了职业教育科学持续发展。
目前,我县有定点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1个,累计投入1.2亿元建设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所,职教基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师资队伍得到切实加强,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中高职”衔接通道逐年拓宽,职业教育质量节节攀升。
2014年,县职教中心高考180人上线,其中82人上本科线;实现1176人专业对口就业,年均就业稳定率达95.7%、专业对口率91.2%;开展驾驶员、农民工岗前、扶贫创业等培训4万余人次。
可见,职业教育在分流普通高中教学压力,提升教育水平,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我县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职业技能培训部门多而散,多头培训、重复培训,培训效果、标准、教材不统一,职教中心配套经费按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教师总量和结构不尽科学,教育层次偏低等问题,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以县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一)抓住新机遇,正确认识职业教育1.明确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发展,要围绕教育发展总体方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立足生态保护发展区域功能定位,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更新时间:2011-11-10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大力发展县域职业技术教育,切实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对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和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期,县政府办公室(政研室)组织人社、教育等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先后赴洪湖、石首等地,就两地发展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进行了考察学习。
随后,又对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会同人社、教育、卫生等部门,就如何加快我县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认真的商讨。
一、洪湖、石首两地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两天的考察学习,通过认真听取经验介绍、实地参观校园、实训基地等,我们深刻感受到两市职业教育发展各具特色,都创造了不同类型而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
其发展经验我们概括为四个字,即“强、大、好、优”。
1、创新发展实力强。
走进两所院校,迎面扑来的是那种高等学府的优雅气息,其气势之恢宏、实力之强大,不仅令人羡慕不已,更让人深深折服,一个中部地区的县级市,能办出一所这样高水准的职业学校实属不易。
洪湖职校全称为洪湖职业培训学院(简称洪湖职院),2005年组建,隶属于洪湖市人社局。
学院坐落于洪湖市经济开发区茅江大道东侧,校园占地面积180余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集教学楼、实训实验楼、图书馆、艺体馆、学生公寓、多功能学生餐厅等建筑群于一体,总投资逾亿元。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1人,在校学生1400余人,7大类专业,28个班。
石首职校全称为石首高级技工学校(简称石首职校),1980年创办,隶属于石首市人社局。
学校占地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开设三大重点专业,开办有实习工厂,建有现代化的实习车间和模具研发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和图书室,现有教职工100余人,在校学生3000余人。
两院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石首职校)、2008年(洪湖职院)两校被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5年(石首职校)、2009年(洪湖职院)两校被国家人社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009年两校又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在提升人才素质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研究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有必要深入探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为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对于如何加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合、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将有助于完善相关政策和实践。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探讨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旨在揭示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支持关系。
最终,通过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为加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合提供理论支持,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为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3 研究意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深入研究这一关系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地区的人力资源质量和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加强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地区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增强地区产业竞争力,推动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地区经济的不断壮大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于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加。
职业教育需要根据地区经济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探究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探究作者:李玉春来源:《职业·下旬刊》 2011年第5期文/李玉春高职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
发展高职教育,必须与相应的区域经济相结合。
笔者从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十大关系入手,揭示高职教育在区域性职业教育中的推进作用,探讨高职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方面的策略,以求增强高职教育服务于现代区域经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社会功能关系区域经济决定着区域高职教育的发展状态、层次和水平,高职教育业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益和速度。
区域性高职教育将在与地方经济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和推进。
从社会功能方面来讲,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培训服务、促进创新、提升文化、拉动消费等方面。
一个地区的科学发展,必定是整体性、内涵性、协调性的发展,若离开高职教育的有力支持,则是欠缺的、被动的、迟缓的。
社会实践证明,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其高职教育也与之同步发达;凡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其高职教育也与之同步落后。
二、发展定位关系高职教育由高职院校承担,高职教育的定位实际上也就是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
发展是重要的,定位尤为重要。
定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
科学定位是学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
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其实质就是要回答“办一所什么样的高职院校”的问题。
高职院校必须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视角进行科学定位。
从区域发展的视野来看,高职院校的科学定位,至少包括服务面向、人才培养、办学特色、办学层次、办学模式、发展方向等各个层面,主要涉及如何培养适应区域或行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如何在高教性、职业性、区域性三性结合中寻找特色,如何追求升格到错位发展,如何由自组织性到产学研合作,如何将正规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行等问题。
三、产学合作关系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衔接和互动之中,高职院校与产业界各类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则是最为重要、最为急需的。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互相依赖的关系。
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提供技能人才供给,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培养,以满足不断提高的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要求。
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提供优质的技能人才供给。
随着现代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的教育体系往往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职业教育则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专业和灵活的人才。
只有有足够的技能人才供给,企业才能够顺利进行生产和创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通过职业教育的培养,学生能够获得具体岗位所需的实际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这不仅有助于个人就业和职业发展,也为区域经济提供了具备高技能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职业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产业的需要和市场的变化。
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可以促进产业经济的繁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和对市场需求的及时了解,职业教育可以及时调整培养方向和内容,培养出更符合产业需要的人才,为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市场需求,推动了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教育质量,以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得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在相互发展中共同壮大。
高职教育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高职教育助力区域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应用型的职业教育,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本文将从培养适应区域经济需求的人才、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资源开发等方面探讨高职教育如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一、培养适应区域经济需求的人才高职教育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需求的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导向性特点,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
通过与企业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高职教育能够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相适应。
这不仅可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还能够为区域经济提供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支持。
二、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
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职院校还可以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
三、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资源开发高职教育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区域资源开发。
高职院校紧密结合区域特色和产业需求,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开展相关专业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开设与当地特色产业相关的专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开展相关科研项目,整合区域资源,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为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通过培养适应区域经济需求的人才、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努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将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稳健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也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重要性。
1. 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市场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职业教育系统则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出实用性和适应性强的专业人才。
2. 产业升级的促进职业教育可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不需要高技能的行业已经被机器代替,这也就要求我们培养更加高品质的人才,提高其技术和工作能力。
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多层次、多领域、多方面的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全面支撑。
3. 落实产业发展战略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实现产业发展战略。
各地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条件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及相关的战略型新兴产业。
而职业教育则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助力当地产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要贴近实际,紧密结合行业特点,才能帮助学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2. 科技创新意识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勇于实践的人才。
职业教育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探究产业现状,培养自我创新能力和科技创业精神,以提升地方经济的创新竞争力。
3. 促进产教融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是产业和人才相互配合的良好机制。
职业教育要提高与地方产业相结合的能力,加强产教融合,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推动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发展速度。
三、结论本文通过探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正因为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应用性人才和推动产业升级,所以它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区域经济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关系的理性解读
区域经济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关系的理性解读[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建设关系密切。
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的需求;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又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关系[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736X(2008)04-0107-0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Gou Zengqiang(Cangzhou Advanced Normal College of Hebei Province, Cangzhou, Hebei 061001)Abstract: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closely connected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construction. The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vides high-quality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coordinate development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s well needed.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construc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一、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1999年6月,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的教育,并且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及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
《剖析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关系》
《剖析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关系》[摘要]本文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研究与数理研究相结合,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呈现高度正相关比例。
通过对**省的情况分析,试图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因素相关的“三维——八卦”动态数学模型。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等职业相关研究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分析在xx—202x年间,**高等教育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毛入学率从7.5%提升到16%,可见,**的高等教育是跨越式的超常规发展。
到202x年2月为止,**共有各种普通高校105所,而高职院校只有44所,去掉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独立高职院校只有33所,高职生所占比例只有35.33%。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普通高校的发展速度。
同时,**省作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农业大省要在中原崛起,离不开经济实力的增强,离不开大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职业技术院校正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因此,**省应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从根本上改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单一、教育形式单一的格局,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省6年内经济发展和人口生活的变化分析xx年**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省内生产总值4565亿元,比去年增长8.0%。
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4%,全年净增人口72万。
202x年**省国民经济增长加快。
生产总值增长9.4%,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66.26元,考虑价格因素,上年实际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x.82元,考虑价格因素,比去年实际增长 3.9%,年末全省总人口达948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1%。
202x年**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省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67元,比去年实际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98元,比去年实际增长4.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高职教育发展的关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讨高
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必要,同时处理好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县
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是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及我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县域经济经济发展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而教育的发展又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它与经济发展的
关系更加直接、更加密切,从而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与完善的职业教育之间也存在
着良性互动关系。
一、高等职业教育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级应用
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
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位于山东半岛的寿光经济发达,2009年在全国百强县中
名列第29位。
可以说寿光的经济有今天,蔬菜有今天,教育功不可没。
近年来
寿光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均进入全
省乃至全国前列,作为全省唯一的一所县办大学,潍坊科技学院在推动寿光经济
发展方面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高等职业教育是加速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途径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近代社会生产中的技术更新和管理的
改善主要是依靠科研来推动的。
但这种科研成果到生产技术更新的推广必须有一
个“桥梁”、“纽带”,那就是职业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职业教育事业得
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持。
2010年2月21日,省教育厅公布的2010年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山东省将启动实施“高校内涵提升计划”,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
区等五大重点带动战略,调整专业布局,积极发展工科类和涉海类专业以及经济
社会发展急需的其他专业,对就业率低的长线专业予以调整或改造,为全省经济
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级专业人才。
3.高等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技术和信息资源基地
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
创新、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
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通
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经济发
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正确处理高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提高认识是正确处理高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前提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
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加强职业教育
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
2.深化改革是正确处理高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为我省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上,
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的形势下,职业教育已暴露出很多不适应,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是办学体制的改革,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扩大职业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同时要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作为学校和其他办学单位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3.狠抓落实是正确处理高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关键
为了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全国第三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这些,无疑将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但是这些方针、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却亟待各级机构、各类部门的积极努力,也只有上下一致、同心协力,把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真正做到实处,才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着县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高等职业教育又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认识并处理好这种关系,制订各项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陈宣庆我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况与发展思路措施意见[EB/OL].国家发改委网站,2006年,9月。
2.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EB/OL].中国县域经济网。
3.全国“百强县”排名,山东20个县市领跑齐鲁经济[EB/OL].中国·农产品加工网,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