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平衡上课用
等效平衡课件
平衡时各物质的量或浓度对应相等, 即“一边倒”后起始量相等。
动态等效平衡
定义
在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 达到平衡时任何相同组分的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均相同。
特点
平衡时各物质的量或浓度成比例,即“一边倒”后起始量成比例。
不同类型间转换关系
01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等效平衡定义
在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无论进行正向反应还是 逆向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任何相同组分的含量(体积 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均相同。
等效平衡类型
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和恒温恒压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
探索新反应路径
通过等效平衡原理,可以预测和发现 新的反应路径和反应机理,推动化学 反应的深入研究。
实际应用场景举例
工业催化反应
通过调节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 应温度、压力等条件,实现不同 催化反应体系之间的等效平衡,
提高催化效率和产物选择性。
药物合成
利用等效平衡原理,优化药物合成 路线和条件,提高合成产率和纯度 ,降低合成成本。
等效平衡课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等效平衡概念及意义 • 等效平衡类型与特点 • 实现等效平衡条件与方法 • 等效平衡计算方法及实例解析 • 实验验证与结果讨论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目录
CONTENTS
01
等效平衡概念及意义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等效平衡课件
(2)N2O5 分解的速率v=0.12p(N2O5) kPa·h-1,
t=10 h时,p(N2O5)=_2_8_._2_0_ kPa,v=__3_.3__8__kPa·h-1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下同)。
(3)该温度下2NO2(g) N2O4 (g)的平衡常数Kp=__0_.0_5__kPa-1。
达到平衡时间 达到平衡能
/min
量变化
① 恒容 1
3
0
10
放热0.1a kJ
② 恒压 1
3
0
t
放热b kJ
A.对于上述反应,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不同
B.①中:从开始至10 min内的反应速率v(X2)=0.1 mol·L-1·min-1
√CD..② b>中0.1:a X2的平衡转化率小于10%
8.CO2催化重整CH4:(Ⅰ)CH4(g)+CO2(g) 2CO(g)+2H2(g) ΔH1, 副反应:(Ⅱ)H2(g)+CO2(g) CO(g)+H2O(g) ΔH2>0, (Ⅲ)4H2(g)+CO2(g) CH4(g)+2H2O(g) ΔH3<0。 恒容反应器中按体积分数 V(CH4)∶V(CO2)=50%∶50% 充入气体,加入催化剂,平衡时
8c-2d 则t ℃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_(_b_+_____3____)_b(用字母表示)。
12. 容积均为1 L的甲、乙两个容器,
其中甲为绝热容器,乙为恒温容器。
相同温度,分别充入0.2 mol的NO2, 发生反应:2NO2(g) N2O4(g) ΔH<0, 甲中NO2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0~3 s内,甲容器中NO2的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 _0_~__3_s_内__温__度__升__高__对__速__率__的__影__响__大__于__浓__度__降__低__的__影__响___。
等效平衡教案
等效平衡教案教案标题:等效平衡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等效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等效平衡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等效平衡的定义和意义。
2. 等效平衡的计算方法。
3. 等效平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等效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2. 运用等效平衡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
2. 教学材料:等效平衡的相关教材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否知道什么是等效平衡?等效平衡在哪些领域中有应用?请举例说明。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定义等效平衡:等效平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两个或多个物体或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状态。
2. 等效平衡的原理:等效平衡的原理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和合力矩为零。
步骤三:计算方法(15分钟)1. 计算合力:合力是指多个力合成后的结果,可以通过向量法或分解法进行计算。
2. 计算合力矩:合力矩是指多个力合成后对某一点产生的力矩,可以通过力的大小、方向和力臂的长度进行计算。
3. 计算等效平衡:根据合力和合力矩的计算结果,判断物体是否处于等效平衡状态。
步骤四:应用实例(15分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析,让学生运用等效平衡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例如:问题:一个悬挂在绳子上的物体,绳子上有两个力分别为10N和15N,求物体的等效平衡状态。
解答:首先计算合力,合力=10N+15N=25N;然后计算合力矩,选择合力作用点为参考点,力臂为绳子的长度,合力矩=10N×L+15N×L=25NL;根据合力和合力矩的计算结果,判断物体处于等效平衡状态。
步骤五:巩固练习(15分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步骤六:总结和拓展(10分钟)总结等效平衡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并与学生一起思考等效平衡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机械平衡、化学平衡等。
例析等效平衡原理及其应用讲课教案
例析等效平衡原理及其应用例析等效平衡原理及其应用一、等效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无论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或质量分数)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包括“相同的平衡状态”)。
对概念的几点说明:⑴外界条件相同:通常可以是①恒温恒容②恒温恒压;⑵“等效平衡”与“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不同:“等效平衡”只要求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或质量分数等)对应相同即可,而对于物质的量、浓度、压强、反应速率等可以不相同;⑶平衡状态只与始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只要物料相当,就能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二、等效平衡建立的条件及类型1.恒温恒容的等效平衡⑴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即△V≠0的体系):若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方程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等,则两平衡等效;⑵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即△V=0的体系):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2.恒温恒压的等效平衡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若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方程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三、等效平衡在解化学平衡试题中的应用1.求不同起始状态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例1、在一定温度下,把2molSO2和1molO2通入一个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
如果a、b、c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百分含量仍跟上述平衡完全相同,请填写下列空白:⑴若a=0,b=0,则c= 。
等效平衡课件上课
练习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2mol A、1mol B,发生反应:A(气)+B(气) 2C(气)达 到平衡时,C的质量分数为W。在相同 (T、V)条件下,按下列情况充入物质达到平衡 时C的质量分数仍为W的是( C.D ) A.2mol C B.3mol C
C.4mol A、2mol B
D.1mol A、2mol C
练习1: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 和1molB ,发生下述反应:
2A(气)+B(气)
3C(气)+D(气)
达到平衡时, C的体积分数为a% 。维持容器的体积 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 后,C的体积分数为a%是( A、B )
A、3mol C+1mol D
B、1mol A+0.5mol B+1.5mol C+0.5mol D C、1mol A+0.5mol B+1.5mol C D、4mol A+2mol B
A、3mol C+1mol D
B、1mol A+0.5mol B+1.5mol C+0.5mol D C、1mol A+0.5mol B+1.5mol C D、4mol A+2mol B
2、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可变容积的密闭容 器中充入3LA和2LB,发生如下反应:
3A(气)+2B(气) xC(气)+yD(气)
(2)恒定T、P: >0 [1]若X=0、Y=0,则Z-----------。 =2.25mol ≥0 [2]若X=0.75,则Y---------,Z---------------。 Y=3X,Z≥0 [3]X、Y、Z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等效平衡(上课用)
A.4mol A + 2mol B B.2mol A + 1mol B + 3mol C + 1mol D (2+2)molA+(1+1)molB C.3mol C + 1mol D +1mol B 2molA +(1+1)molB D.3mol C + 1mol D 2molA+1molB
催化剂 加热
充入1molSO2、0.5molO2和 充入 1molSO3与途径一 和途径 等效 与途径一1和途径 和途径2等效 吗?
2SO3
途径2 途径 开始 2mol SO3
平衡状态 SO2 a% O2 b% SO3 c% 平衡状态
SO2 a% O2 b% SO3 c%
探究一
恒温恒容条件下等效平衡的条件
1、恒温恒容条件下等效平衡的条件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 气体分子数发生变化 也就是△n(g)≠0的可逆反应 也就是△n(g)≠0的可逆反应
2SO2 + O2
途径1 途径 开始 2mol SO2 1mol O2 平衡状态 SO2 a% O2 b% SO3 c%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条件 有关,与途径无关, 有关,与途径无关, 2.建立平衡状态有 条途径: 建立平衡状态有4 2.建立平衡状态有4条途径: ①正向建立③从中间某状态建立 正向建立③ ②逆向建立④分批加入反应物等 逆向建立④
恒温恒容
等效平衡建成条件的探究二
恒温恒容下, 恒温恒容下,H2 (g)+I2 (g) + 途径1起始 2 mol 1mol 途径 起始 途径2起始 4mol 2mol 途径 起始 2HI(g) 0 0 途径2与 途径 与 途径1 途径 等效吗? 等效吗?
等效平衡说课稿
等效平衡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等效平衡的概念,掌握等效平衡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等效平衡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等效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匡助学生理解等效平衡的原理,并能够运用等效平衡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一份详细的说课稿,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
2.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和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讲解、练习和总结四个环节。
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入等效平衡的概念,比如讲解一个物体平衡的情况,引导学生思量如何确定物体平衡的条件。
2. 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者板书等方式,详细讲解等效平衡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使用图示或者实例来匡助学生理解等效平衡的概念。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等效平衡的规律和特点。
3. 练习(20分钟)教师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练习题可以包括计算等效平衡的问题,也可以包括应用等效平衡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便调整练习题的难度和数量。
4. 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等效平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思量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量和探索等效平衡的相关问题。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予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等效平衡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匡助学生建立起对等效平衡的理解;通过练习题的训练,巩固学生对等效平衡的掌握,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听讲情况、参预讨论的积极性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课本、幻灯片、黑板、笔记本和计算器等。
等效平衡上课
平衡状态 H2 a% I2 b% 平衡状态 HI c% 平衡状态 H2 a% I2 b%
2mol H2 2mol I2 1mol H2 1mol I2
H2 a%
I2 b% HI c%
HI c%
?
(2)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 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 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两平 衡等效。
A、3mol C+1mol D
B、1mol A+0.5mol B+1.5mol C+0.5mol D C、1mol A+0.5mol B+1.5mol C D、4mol A+2mol B
[例2]将2molSO2和2molSO3气体混合于固定 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平衡时SO3为nmol. 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相同体积的密 闭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 量小于nmol的是( A )
1、A、B两容器,A容器容积固定, B容器容积可变。一定温度下,在A 中加入2molN2和3molH2,当 N2 (g)+3H2 (g) 2NH3 (g)反应达 平衡时,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为m。 相同温度下,保持B的容积为A的一 半,并加入1molNH3,当B中反应 达平衡时要使B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 与上述A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相同,则 0.5 起始时应加入 molN2 和 molH0 2
四、化学平衡与转化率
判断: 1、温度或压强的变化,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升高,反之亦然。( )
2、浓度变化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 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 思考:浓度变化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 物的转化率如何变化?
等效平衡课件
速率方程与等效平衡
要点一
速率方程
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动力学模型的核心 内容。
要点二
等效平衡与速率方程的关系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反应的速率方程,可以判断是否达到 动力学等效平衡。
动力学系统的平衡条件
动力学系统的平衡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参数。 在不同条件下,动力学系统的平衡状态可能不同。
等效平衡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等效平衡简介 • 化学平衡基础 • 物理等效平衡 • 热力学等效平衡 • 动力学等效平衡 • 等效平衡的应用
01
等效平衡简介
定义与概念
定义
等效平衡是指对于同一可逆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的起始状 态最终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概念
在反应过程中,不同的起始投料 状态会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这 种状态称为等效平衡。
01
平衡条件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条件是指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不存在宏观的能量传递
和物质传递,即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宏观性质达到稳定。
02 03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了能量传递和转化的规律,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描 述了自然过程中能量传递的方向性。这两个定律共同确定了热力学系统 的平衡条件。
达到平衡的条件
温度等效平衡
定义
温度等效平衡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物理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表现为相同的 物理效应。
VS
原理
温度等效平衡基于分子热运动的能量分布 与温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物理系统的 分子热运动能量分布相同,因此表现为相 同的物理效应。
04
热力学等效平衡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热力学等效平衡是指对于两个热力学系统, 如果它们在平衡态时的宏观性质相同,则称 这两个系统处于热力学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教案
等效平衡教案教师科目化学时间2013 年月日学生年级高二学校课题所属:化学高二年级目标知识点1 等效平衡的概念2 恒温恒容的等效平衡3 恒温恒压的等效平衡4 知识的总结知识类别考点1、恒温恒容的等效平衡;2、恒温恒压的等效平衡重难点等效平衡课程纲要:引入:问题:脸上的油脂与水的关系?回答:化学平衡解释(酯化过程)一、等效平衡1、概念:相同条件下,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若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含量相同,这样的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2、特征:相同组分的含量相同。
3、概念的理解:(1)相同条件:通常是①同T同V,②同T同P(2)含量相同,指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或质量分数相同,(3)平衡状态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二、等效平衡的类型(一)恒温恒容:(极限转换一边倒法:按化学计量数关系将生成物量转化为反应物量)1、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不等体反应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若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系数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平衡时相同物质的含量(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n、C、相同)(全等平衡)练习1、有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 + B(g)3C(g) + 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DE )A.4mol A + 2mol B B.2mol A + 1mol B + 3mol C + 1mol DC.3mol C + 1mol D +1mol B D.3mol C + 1mol DE、1molA+0.5molB+1.5molC+0.5molD练习2、将2molSO2和2molSO3气体混合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气)+O2(气) 2SO3(气),平衡时SO3为n mol。
等效平衡课件
01 02
等效平衡定义
在等温等容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 逆反应开始,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任何相同组分的含量(体积分数 、物质的量分数等)均相同。
等效平衡判断方法
极限转化法、一边倒法等。
03
等效平衡应用
利用等效平衡原理,可以快速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以及计算平衡时
各组分含量。
效率。
其他行业应用前景展望
环保领域
运用等效平衡思想研究废气、废水处理工艺,降 低污染物排放。
新能源领域
基于等效平衡原理开发高效太阳能电池、燃料电 池等新能源技术。
冶金、建材等行业
利用等效平衡法优化生产过程中的反应条件、设 备配置及废弃物利用,实现节能减排。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气体分离过程
基于等效平衡原理设计吸附剂及工 艺条件,提高目标气体纯度及回收 率。
制药行业中等效平衡应用案例
药物合成过程
利用等效平衡理论指导反应条件 优化,提高药物收率和纯度。
药物制剂过程
采用等效平衡法研究药物载体及 工艺参数,实现药物缓释和控释
效果。
生物制药过程
应用等效平衡原理优化细胞培养 条件及产物分离纯化,提高生产
04 实验验证与结果讨论
实验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验证等效平衡原理,探究不同条件下 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变化。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按照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
实验原理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同一可逆反 应,只要起始时加入物质的量换算成 同一半边的物质的量完全相同,则达 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原理应用
等效平衡的上课用ppt课件
【练习】
1.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加入2mol A、1mol B,发生
反应:A(气)+B(气) 2C(气)达到平衡时,C的质量分数为
W。在相同(T、V)条件下,按下列情况充入物质达到平衡
时C的质量分数仍为W的是( ) C、D
A.2mol C
B.3mol C
C.4mol A、2mol B
D.1mol A、2mol C
例如: N2(g)+3H2(g) 2NH3(g)
起始量: 1mol 4mol
0
等效于: 1.5mol 6mol
0
等效于: 0
0.5mol 1mol
起始量: amol bmol
cmol
则:(a+c/2) ∶(b+3c/2)=1∶4是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
二、类型 2.恒温、恒压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练习】 1.恒温恒压时,判断哪些是等效平衡?
例如: CO(g)+H2O(g) CO2(g)+ H2(g) 起始量: 2mol 2mol 0mol 0mol 等效于: 1mol 1mol 1mol 1mol 等效于: 0mol 0mol 2mol 2mol 起始量: amol amol bmol bmol
a、b均为大于零的任何数。
等效平衡
二、类型 1.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A B)D
N2 + A.2mol B.0mol C. 0.5mol
D. 1mol
3H2 6mol 0mol 1.5mol 3mol
2NH3 0mol 4mol 1mol 2mo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等效平衡
二、类型 1.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2.在一定温度下,把2 mol SO2和1 mol O2通入一个一定容积的密 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 2SO2+O2 2SO3 当此反应进行到一 定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现在该容器中,维 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质 的量(mol)。如果a、b、c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 相互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百分含 量仍跟上述平衡时的完全相同。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a=0,b=0,则c=_2__________。 (2)若a=0.5,则b=___0_._2_5___,c= ___1_.5_____。 (3)a、b、c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用两个方程式表示, 其中一个只含a和c,另一个只含b和c):a_+_c_=_2__,_2_b__+_c_=_2。
等效平衡教案
等效平衡教案什么是等效平衡?等效平衡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各种力量或因素相互作用,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使得系统中各个部分的作用力或因素相互抵消,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状态。
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中,等效平衡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等效平衡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等效平衡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等效平衡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等效平衡教学的基本原理等效平衡教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或多个关键点上,从而达到平衡的效果。
这些关键点可以是某个概念、某个公式、某个实验结果等等。
通过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关键点上,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等效平衡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等效平衡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突出重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重点上。
这些重点可以是某个概念、某个公式、某个实验结果等等。
通过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重点上,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强化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这些联系可以是某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也可以是某个公式与实验结果之间的联系等等。
通过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 适当重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重复某些知识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某个概念、某个公式、某个实验结果等等。
通过适当重复某些知识点,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 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这可以通过讲解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等效平衡教学的优点等效平衡教学有以下几个优点:1. 提高学习效果等效平衡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等效平衡五》课件
等效平衡的分类
等效平衡可以分为两类:等温等压下的 等效平衡和等温等容下的等效平衡。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 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从正反应或逆 反应开始,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相 同,但是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
。
在等温等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 分子数变化的可逆反应,从正反应或逆 反应开始,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和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 剂,包括烧杯、量 筒、化学试剂等。
实验步骤3
将溶液分别倒入不 同的烧杯中,并记 录初始浓度。
实验步骤5
反应结束后,测量 各组分浓度,并进 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01
02
03
04
实验结果1
不同浓度的反应物溶液在相同 条件下进行反应,最终达到平
衡时各组分的浓度相同。
详细描述
在化学反应中,等效平衡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温度、压力 、浓度等因素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通过比较在不同条 件下化学反应的速率,我们可以了解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从而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
等效平衡在化学平衡常数中的应用
总结词
等效平衡原理在化学平衡常数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的值,判断反应条件对化学 平衡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不同投料情况下达到平衡时的各物质浓度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 属于等效平衡。
恒温恒容与恒温恒压的转换
在某些情况下,反应可能需要在恒温 恒容和恒温恒压两种条件下进行,这 两种条件下的等效平衡判断方法有所 不同。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如果反应前后气 体分子数不相等,则无论投料如何变 化,只要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就属于 等效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A) M>N
(B) M=N
(C) M<N
(D)无法确定
若是恒温恒压呢?( ) 若是反应2HI H2+ I2 呢?
B
在一个 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 1molB ,发 生下述反应:2A(g)+B(g) 3C(g)+D(s) 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 1.2mol/L , C的体积分数 为a% 。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 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是 1.2mol/L的是
等效平衡
练习:在一个 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A 和 1molB ,发生下述反应: 2A(g)+B(g) 3C(g)+D(g)
达到平衡时, C 的体积分数为 a% 。维持容器 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 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是
A、3molC + 2molD C、1molA + 0.5molB + 1.5molC D、4molA + 2molB
2mol 1mol 2mol 1mol
B (6 B + 2mol C(3 C + 1mol D(3 D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1 2 1
0 2 0 0
0) 0) 0) 0)
恒温恒压呢?
AD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 如下平衡:H2(g)+I2(g) 2HI(g) 已知 H2 和 I2 的起始浓度均为 0.10 mol/L 时 ,达平衡时 HI 的浓度为 0.16 mol/L 。若 H2 和 I2 的起始浓度均变为 0.20 mol/L ,则平 衡时HI的浓度(mol/L)是 A. 0.16 B. 0.08 C. 0.32 D. 0.02
C
在一恒容的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 发生反应2A(g)+ B(g) x C(g),达 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 容器中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 的量:A为0.6 mol,B为0.3 mol,C为 1.4 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 积分数仍为W%,则x的值为 A .只能为2 B.只能为3 C.可能是2,也可能是3 D.无法确定
投料换算成相 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 恒温恒压 同物质表示时 量、c相同,n同比例变 等比例 化(相似平衡)
B
B、1molA + 0.5molB + 1.5molC + 0.5molD
A、B两容器,A容器容积固定, B容器容积可变。一定温度下,在A中 加入2molN2和3molH2,当 N2(g)+3H2(g) 2NH3 (g)反应达平 衡时,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为m。相 同温度下,保持B的容积为A的一半, 并加入1molNH3,当B中反应达平衡时 要使B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与上述A容 器中达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应加 入 0.5 molN2 和 0 molH2
A、3molC + xmolD(x>0)
C
B、1molA + 0.5molB + 1.5molC + xmolD(x>0)
C、2molA + 1molB + xmolD(x≥0)
D、1molA + 0.5molB + 4.5molC + xmolD(x>0.7)
等效平衡小结
条件 等效条件 结果
恒温恒容 投料换算成相 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 同物质表示时 量、n、c均相同 (全等 △n(g)≠0 物质的量相同 平衡) 投料换算成相 两平衡时各组分百分量 恒温恒容 同物质表示时 相同,n、c同比例变化 (△n(g)=0) 等比例 (相似平衡)
B
A
将3molA和1molB放入恒温恒容的密闭容 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 2C(g)+D(g),达到平衡后C 的含量为w%,若维持温度和体积不变,按下 列4种配比投料,平衡后C的含量仍为w%的是
D
A. B. C. D.
6mol 3mol 1mol 2mol
A A B C
+ + + +
C
一个真空密闭恒容容器中盛有1molPCl5, 加热到200℃发生如下反应:
PCl5(g) PCl3(g)+Cl2(g)
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PCl5体积分数为M%, 若同一温度的同一容器中,最初投入2 molPCl5, 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 N%。则M和N的关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