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玉华中学七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卷
2010年七年级(下)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0年七年级(下)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f3443bb90d6c85ec3ac6e9.png)
包头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09-10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1,∠1=30°,∠B=60°,AB ⊥A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AB ∥CD B .AD ∥BC C .AC ⊥CD D .∠DAB+∠D=180° 2.如图2,已知AB ∥CD ∥EF ,则∠ABD+∠BDF+∠EFD=( )A .540°B .360°C .270°D .180° 3.已知点P 在第四象限,且P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4,则P 点的坐标为( )A .(3,-4)B .(-3,4)C .(4,-3)D .(-4,3)4.将正整数按图3所示的规律排列,若用有序数对(m ,n )表示第m 行从左到右第n 个数,如(4,2)表示整数8,则(8,5) 表示的整数是( )A .31B .32C .33D .415.如图4,从A 处观测C 处的仰角为30°,从B 处观测C 处的 仰角为45°,则从C 处观测A 、B 两处的视角∠ACB 为( )A .15°B .30°C .45°D .60°6.已知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72°,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A .700°B .720°C .540°D .1080°7.若方程组⎩⎨⎧=+=-223y ax y bx 的解是⎩⎨⎧==24y x ,则a 、b 的值为( )A . ⎩⎨⎧-=-=23b a B .⎩⎨⎧=-=315b aC .⎩⎨⎧==20b aD .⎩⎨⎧==11b a 8.为处理甲、乙两种积压服装,商场决定打折销售,已知甲、乙两种服装的原单价共为880元,现将甲服装打八折,乙服装打七五折,结果两种服装的单价共为684元,则甲、乙两种服装的原单价分别是( )A .400元,480元B .480元,400元C .560元,320元D .320元,560元 9.不等式组⎪⎩⎪⎨⎧<+≥+121022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B 1A CD图1BAC D E F 图21 2 3 4 5 6 7 8 9 10 ……图3 A B C D 图4 -1 0 1-1 0 1-1 0 1 -1 0 110.若a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a-3>b-3B .a+m <b+nC .m 2a <m 2b D .c-a >c-b11.下列调查:①调查一批灯泡的寿命;②调查某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情况;③调查某班学生的视力情况;④调查某种药品的药效.其中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2.如图5,AF ∥CD ,BC 平分∠ACD ,BD 平分∠EBF ,且BC ⊥BD ,下列结论:①BC 平分∠ABE ;②AC ∥BE ;③∠BCD+∠D=90°;④∠DBF=2∠ABC.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3.如图6,已知直线a 、b 、c 相交于点O ,∠1=30°,∠2=70°,则∠3= . 14.已知△ABC 的各顶点坐标分别为A (-1,2),B (1,-1),C (2,1),将它进行平移,平移后A 移到点(-3,a ),B 移到点(b ,3),则C 移到的点的坐标为 .15.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a-1,4,则a 的取值范围为 .16.在足球联赛前9场比赛中,红星队保持不败记录,共积23分.按竞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那么该队共胜了 场. 17.图7是根据某校学生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的情况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学生数为1000人,由图可知该校学生共捐款 元.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47分) 18.(7分)解方程组:⎪⎩⎪⎨⎧=+-=-3212321y x y x1 2 3 O abc图6B A FC ED 图 5七年级 32%八年级 33% 九年级35% 各年级学生比率人均捐款数(元)年级七 八 九 10 13 15 图719.(7分)解不等式组:⎪⎩⎪⎨⎧+>-≥--215124)2(3x x x x20.(7分)如图,E 、F 分别在AB 、CD 上,∠1=∠D ,∠2与∠C 互余,EC ⊥AF.求证:AB ∥CD.21.(8分)如图,已知BC ⊥CD ,∠1=∠2=∠3. (1)求证:AC ⊥BD ;(2)若∠4=70°,∠5=∠6,求∠ABC 的度数.F AB C E D 12BCD1 2 3 4O22.(8分)如图,已知△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1,-1),B (-3,-3),C (0,-4),将△ABC 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C B A '''. (1)画出△C B A ''',并写出点A ',B ',C '的坐标;(2)求△ABC 的面积.23.(10分)某校共有1000名学生,为了了解他们的视力情况,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的视力,并将调查的数据整理绘制成直方图和扇形图.(1)这次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扇形图中的a 、b 值分别是多少?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学习的学生占对应被调查学生的比例如下表:A B C O y x视力 ≤0.35 0.35~0.65 0.65~0.95 0.95~ 1.25 1.25~1.55比例54 21 41 81 161 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有多少学生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学习?四、应用题(本题10分)24.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园林部门决定搭配A 、B 两种园艺造型共50个摆放在市区,现有3490盆甲种花卉和2950盆乙种花卉可供使用,已知搭配一个A 种造型需甲种花卉80盆,乙种花卉40盆,搭配一个B 种造型需甲种花卉50盆,乙种花卉90盆. (1)问符合题意的搭配方案有几种?请你帮助设计出来.(2)若搭配一个A 种造型的费用是800元,搭配一个B 种造型的费用是960元,试说明(1)中哪种方案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元?五、综合题(本题12分)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 是直角三角形,∠AOB=90°,斜边AB 与y 轴交于点C.y A0.05 0.35 0.65 0.95 1.25 1.55 20 40 48 频数视力0.35~0.65 0.65~0.950.95~1.251.25~1.55 ≤0.35 ab 28% 24% 10%(1)若∠A=∠AOC ,求证:∠B=∠BOC ;(2)延长AB 交x 轴于点E ,过O 作OD ⊥AB ,若∠DOB=∠EOB ,∠A=∠E ,求∠A 的度数;(3)如图,OF 平分∠AOM ,∠BCO 的平分线交FO 的延长线于点P ,∠A=40°,当 △ABO 绕O 点旋转时(斜边AB 与y 轴正半轴始终相交于点C ),问∠P 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其度数;若改变,请说明理由.xyO EDCB A P MF xyOCBA七年级数学参考答案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BBCCACCBCDBC二、13.80° 14.(0,5) 15.3<a <716.7 17.12590元三、18.⎩⎨⎧==11y x19.x <—720.证∠2=∠D 或∠BEC+∠C=180°21.(1)略 (2)∠ABC=115° 22.(1)A '(1,3),B '(-1,1),C '(2,0) (2)S △ABC =4 23.(1)200名,a=18%,b=20% (2)略 (3)270名 四、24.(1)设搭配A 种造型x 个,则B 种造型为(50)x -个.依题意,得:8050(50)34904090(50)2950x x x x +-⎧⎨+-⎩≤≤解得:3133x ≤≤∵x 是整数,∴x 可取31、32、33. ∴可设计三种搭配方案: ①A 种园艺造型31个 B 种园艺造型19个 ②A 种园艺造型32个 B 种园艺造型18个③A 种园艺造型33个 B 种园艺造型17个.(2)由于B 种造型的费用高于A 种造型,所以B 种造型越少,费用越低,故应选择方案③费用最低,最低费用为:338001796042720⨯+⨯=(元)五、25.⑴∵△AOB 是直角三角形∴∠A +∠B=90°,∠AOC +∠BOC=90° ∵∠A=∠AOC ∴∠B=∠BOC⑵∵∠A +∠ABO=90°,∠DOB +∠ABO=90°∴∠A=∠DOB 即∠DOB=∠EOB=∠OAE=∠OEA ∵∠DOB +∠EOB +∠OEA=90° ∴∠A=30°⑶∠P 的度数不变,∠P=25°.∵∠AOM=90°-∠AOC,∠BCO=∠A +∠AOC 又OF 平分∠AOM,CP 平分∠BCO∴∠FOM=45°-12∠AOC,∠PCO=12∠A +12∠AOC ∴∠P=180°-(∠PCO +∠FOM +90°)=45°-12∠A=25°。
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7e29d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3.png)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人教版七年级下全册。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数中,3.141 59,-38,0.131 131 113…,-π,25,-17,无理数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如图AB∥CD可以得到()A、∠1=∠2B、∠2=∠3C、∠1=∠4D、∠3=∠43.某项统计得到的一组数据有50个,其中最大值为95,最小值为12,取组距为10,可分成()A.10组B.9组C.8组D.7组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5.方程2x﹣1y=0,3x+y=0,2x+xy=1,3x+y﹣2x=0,x2﹣x+1=0中,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A.5个B.4个C.3个D.2个6.不等式的解集x≤2在数轴上表示为()A. B.C. D.7、下列四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8、已知实数x,y满足()0122=++-yx,则yx-等于( )A、3B、-3C、1D、-19.不等式组⎩⎨⎧-≤-->xxx281,32的最小整数解是( )A.-1.B.0C.2D.310、根据以下对话,可以求得嫒嫒所买的笔和笔记本的价格分别是( )A、0.8元/支,2.6元/本B、0.8元/支,3.6元/本C、1.2元/支,2.6元/本D、1.2元/支,3.6元/本AB C D1234(第2题)嫒嫒,你上周买的笔和笔记本的价格是多少啊?哦,…,我忘了!只记得先后买了两次,第一次买了5支笔和10本笔记本共花了42元钱,第二次买了10支笔和5本笔记本共花了30元钱.11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无解,a 的取值范围是( )A.a>2 2B.a ≥ 2a .≤C D.a<2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1,1),B (−1,1),C (−1,−2),D (1,−2).把一条长为2012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 处,并按A ﹣B ﹣C ﹣D ﹣A ﹣…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 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A .(1,−1)B .(−1,1)C .(−1,−2)D .(1,−2)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3.比较大小:13___________3 (填“>,=,<”) ;14. P(3, −4)到y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15.已知二元一次方程2x-3y=6,用关于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______. 16.已知:如图,AB ∥CD ,EF ∥CD,且∠ABC =20°,∠CFE =30°,则∠BCF 的度数是___________.17.若y 同时满足y +1>0与y -2<0,则y 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9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计算(5分)3336463-1125.041-0-27-++19.解方程组(5分)237342x y x y +=⎧⎨-=⎩20.(6分)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90b83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3.png)
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带答案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复习要多做试题,不仅能提高数学成绩,还能为以后的初中数学打下结实的基础。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题共30分)1.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则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 B.C. D.2.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 B. C. D.3. 已知,下列不等式变形中正确的是A. B. C. D.4. 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A. B.C. D.5. 如图,点是直线上一点,过点作,那么图中和的关系是A. 互为余角B. 互为补角C. 对顶角D. 同位角6. 已知是方程的一个解,那么a的值为A.1B. -1C.-3D.37. 为了测算一块600亩试验田里新培育的杂交水稻的产量,随机对其中的10亩杂交水稻的产量进行了检测,在这个问题中10是A.个体B.总体C.总体的样本D.样本容量8. 如图,直线∥ ,直线与,分别交于点,,过点作⊥ 于点,若,则的度数为A.C.B.D.9. 为了解游客在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松山自然保护区、玉渡山风景区和百里山水画廊这四个风景区旅游的满意率,数学小组的同学商议了几个收集数据的方案:方案一:在多家旅游公司调查400名导游;方案二:在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调查400名游客;方案三:在玉渡山风景区调查400名游客;方案四:在上述四个景区各调查100名游客.在这四个收集数据的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 方案一B. 方案二C.方案三D.方案四10. 数学小组的同学为了解“阅读经典”活动的开展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同学,对他们一周的阅读时间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下图.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 中位数和众数都是8小时B. 中位数是25人,众数是20人C. 中位数是13人,众数是20人,D. 中位数是6小时,众数是8小时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16分)11. 一种细胞的直径约为米,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2 计算: .13. 分解因式: .14. 化简(x+y)2+(x+y)(x-y)= .15. 如图1,将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 b),将剩下的阴影部分沿图中的虚线剪开,拼接后得到图2,这种变化可以用含字母a,b的等式表示为 .16. 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两个大小、形状都相同的三角板画平行线AB、CD, 并说出自己做法的依据. 小琛、小萱、小冉三位同学的做法如下:小琛说:“我的做法的依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小萱做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冉做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一种工具.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立”,“卧”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立式,十位用卧式,百位用立式,千位用卧式,以此类推.《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中介绍了一种用“算筹图”解决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如图1,从左向右的符号中,前两个符号分别代表未知数x,y的系数.因此,根据此图可以列出方程:x+10y=26.请你根据图2列出方程组 .18. 如图,由等圆组成的一组图中,第1个图由1个圆组成,第2个图由5个圆组成,第3个图由11个圆组成,……,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列下去,则第9个图形由_______个圆组成,第n个图形由________个圆组成。
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8c6537a2161479171128d2.png)
初一数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若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是4 cm 和10 cm ,则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 )A. 4 cmB. 5 cmC. 9 cmD. 14 cm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 +2a 2=3a 2B .a 8÷a 2=a 4C .a 3·a 2=a 6D .(a 3)2=a 63.下列等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x 2+5x -1=x (x +5)-1B .x 2-4+3x =(x +2)(x -2)+3xC .x 2-9=(x +3)(x -3)D .(x +2)(x -2)=x 2-44. 已知21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21x my +=的一个解,则m 的值为( ) A .3 B .-5 C .-3 D .55.如图,在△ABC 和△DEF 中,AB =DE ,∠B =∠DEF ,补充下哪一条件后,能应用“SAS ”判定△ABC ≌△DEF ( )A .AC =DFB .BE=CFC .∠A =∠D D .∠ACB =∠DFE6. 如图,直线AB ∥CD , 50=∠B , 40=∠C ,则E ∠的度数是( )A . 70B . 80C . 90D . 1007. 下列命题:①同旁内角互补;②若a =b ,则b a =;③同角的余角相等; 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其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第5题) (第6题) (第14题) 8.在数学中,为了书写简便,18世纪数学家欧拉就引进了求和符号“∑”.如记1123(1)n k k nn ==+++⋅⋅⋅+-+∑,3()(3)(4)()n k x k x x x n =+=++++⋅⋅⋅++∑; 已知[]m x xk x k x n k ++=+-+∑=22)1)((22,则m 的值是 ( )A .40-B .8-C .24D .8二、填空题:(每题2题,共16分)9.一种花瓣的花粉颗粒直径约为0.0000065米,将数据0.000006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0.若9,4==n n y x ,则=n xy )( .11.若关于x 的多项式92++ax x 是完全平方式,则=a .12.内角和等于外角和2倍的多边形是 边形.13.若7=+b a ,12=ab ,则=+-223b ab a .14.如图,在ABC ∆中, 50=∠A ,若剪去A ∠得到四边形BCDE ,则12______∠+∠= 15.如图,ABC ∆的中线BE AD 、相交于点F .若ABF ∆的面积是4,则四边形CEFD 的面积是 .(第15题) (第16题)16. 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8==BC AD ,10=BD ,点E 从点D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DA 向点A 匀速移动,点F 从点C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 向点B 作匀速移动,点G 从点B 出发沿BD 向点D 匀速移动,三个点同时出发,当有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其余两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t _______时,DEG ∆和BFG ∆全等.三、解答题:17. 计算: (每题3分,共6分) (1)20170111(3)()2π--+-+ (2) 32423)2(a a a a ÷+⋅-)( 18.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每题3分,共9分)(1)x xy x 3962+- (2)50182-a (3)22241a a -+)( 19.(3分)解方程组⎩⎨⎧=-=+13242y x y x 20.(5分)先化简再求值:222)2)(2(3a a a a --+++)(,其中1-=a .21.(8分)在图中,利用网格点和三角板画图或计算:(1)在给定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C B A '''∆;(2)画出AB 边上的中线CD ;(3)画出BC 边上的高线AE ;(4)记网格的边长为1,则在平移的过程中线段BC 扫过区域的面积为 .22. (7分)若关于y x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2132y x a y x , (1)若1=+y x ,求a 的值为 .(2)若33≤-≤-y x ,求a 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化简2-+a a .23.(6分)如图,已知BE CD ⊥,BE DE =,BC AD =,求证:(1)BEC DEA ∆≅∆;(2)DF BC ⊥.24. (6分)如图,Rt ABC ∆中, 90=∠ACB ,AB CD ⊥于D ,CE 平分ACB ∠交AB于E ,AB EF ⊥交CB 于F .(1)求证:CD ∥EF ;(2)若 70=∠A ,求FEC ∠的度数.25. (8分)为了参加学校举办的“校长杯”足球联赛,某中学八(1)班学生去商场购买了A 品牌足球1个、B 品牌足球2个,共花费210元,八(2)班学生购买了品牌A 足球3个、B 品牌足球1个,共花费230元.(1)求购买一个A 种品牌、一个B 种品牌的足球各需多少元?(2)为响应习总书记“足球进校园”的号召,学校使用专项经费1500元全部购买A 、B 两种品牌的足球供学生使用,那么学校有多少种购买足球的方案?请你帮助学校分别设计出来.26.(10分)已知:Rt ABC ∆中, 90=∠BAC ,AC AB =,点D 是BC 的中点,点P 是BC 边上的一个动点,(1)如图①,若点P 与点D 重合,连接AP ,则AP 与BC 的位置关系是 ;(2)如图②,若点P 在线段BD 上,过点B 作AP BE ⊥于点E ,过点C 作AP CF ⊥于点F ,则CF ,BE 和EF 这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图① 图②(3)如图③,在(2)的条件下若BE 的延长线交直线AD 于点M ,找出图中与CP 相等的线段,并加以证明.(4)如图④,已知4=BC ,2=AD ,若点P 从点B 出发沿着BC 向点C 运动,过点B 作AP BE ⊥于点E ,过点C 作AP CF ⊥于点F ,设线段BE 的长度为1,d 线段CF 的长度为2,d 试求出点P 在运动的过程中21d d +的最大值.图③ 图④。
2010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1]
![2010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953c33deefdc8d376ee327b.png)
总 分奇英教育 2012 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 学 试 卷本次考试内容:七年级 下册(人教版) 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 分. 书写要求:用蓝或黑色笔书写;写错了不准使用涂改液或塑料胶带粘字. 题 分 得分 号 数 评卷人 一、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点 A(-3,2)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 D.第四象限 】 一 二 三 242122232526272. A、 C 是直线 l 上的三点, 是直线 l 外一点, PA=5cm, 若 B、 P 且 PB=4cm, PC=3cm, 则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 A.等于 3cm B.大于 3cm 而小于 4cm C.不大于 3cm 【 】D.小于 3cm3.下列说法中:①对顶角的角平分线成一条直线;②相邻二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③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④邻补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正确的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 B.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D.“娃哈哈”产品的合格率 】 A C 1 3 4 B 5 D 2 【 】 】 】个4.下列统计中,能用“全面调查”的是 A.某厂生产的电灯使用寿命 C.某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5.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 AB∥CD 的是【 A.∠3=∠4 C.∠1+∠4=180° B.∠1=∠5 D.∠3=∠56.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的位置在 A.三角形内 B.三角形外 C.三角形边上D.要根据三角形的形状才能定 【 】7.下列不等式总成立的是 A.4a>2a B.a2>0 C.a2>a D. 1 2 a ≤0 2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8.下列正多边形的组合中,能够铺满地面(即平面镶嵌)的是 A.正三角形和正四边形 C.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 B.正四边形和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9.若二元一次方程 3x-2y=1 有正整数解,则 x 的取值应为 A.正奇数 10.若方程组 B.正偶数 C.正奇数或正偶数 D.0【】3x y 1 3a 的解满足 x y >0,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x 3y 1 a B. a <1 C. a >-1 D. a >1【】A. a <-111.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所形成的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1260°,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 不可能是 A.8 B.9 C.10 D.11 【 】12.如图,AB∥CD,∠BAC 与∠DCA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G,GE⊥AC 于点 E,F 为 AC 上的一点, FA=FG=FC, 且 GH⊥CD 于 H.下列说法: ①AG⊥CG; ②∠BAG=∠CGE; ③S△AFG=S△CFG;④若∠EGH︰∠ECH=2︰7, 则∠EGF=50° .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 (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13.将方程 2x-3y=5 变形为用 x 的代数式表示 y 的形式是 14.若点 M(a+3,a-2)在 y 轴上,则点 M 的坐标是 _____ . . 【 B. ②③④ D. ①②④ A F E C 】 B G D H15.图形在平移时,下列特征中不发生改变的有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 都填上).①图形的形状;②图形的位置;③线段的长度;④角的大小;⑤垂直关系; ⑥平行关系.ax by 4 x 2 16.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 ,则 a+b 的值为 bx ay 5 y 117.如图,将△ABC 沿 CB 边向右平移得到△DFE,DE 交 AB 于点 G.. C E B F已知∠A︰∠C︰∠ABC=1︰2︰3,AB=9cm,BF=5cm,AG=5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2.G A D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18.如图(下左) ,在长方形草地内修建了宽为 2 米的道路,则草地面积为_________.1 310米220米19.如图(上右) ,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 ∠3 等于_____度. 20.如图是某广场用地板铺设的部分图案,中央是一块正六边 形的地板砖,周围是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地板砖.从里向 外的第 1 层包括 6 个正方形和 6 个正三角形,第 2 层包括 6 个正方形和 18 个正三角形,依此递推,第 8 层中含有正 三角形个数是__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dbc42a0242a8956aece4cf.png)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x 3﹣x=x (x 2﹣1)B .m 2+m ﹣6=(m+3)(m ﹣2)C .(a+4)(a ﹣4)=a 2﹣16D .x 2+y 2=(x+y )(x ﹣y )2.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A B E α∠+∠+∠=,DP 、CP 分别平分EDC ∠、BCD ∠,则P ∠的度教是( )A .1902α-B .1902α︒+ C .12α D .15402α︒- 3.若a >b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 −7>b −7B .a+3>b+3C .a 5>b 5D .−3a>−3b4.32236x y 3x y -分解因式时,应提取的公因式是( )A .3xyB .23x yC .233x yD .223x y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 4÷a 3=aB .a 4+a 3=a 7C .(-a 3)2=-a 6D .a 4⋅a 3=a 12 6.已知4m =a ,8n =b ,其中m ,n 为正整数,则22m +6n =( ) A .ab 2B .a +b 2C .a 2b 3D .a 2+b 3 7.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 .x 2+x =1B .2x ﹣3y =5C .xy =3D .3x ﹣y =2z 8.下列图形中,能将其中一个三角形平移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的是( )A .B .C .D .9.下面图案中可以看作由图案自身的一部分经过平移后而得到的是( )A .B .C .D .10.甲、乙二人同时同地出发,都以不变的速度在环形路上奔跑.若反向而行,每隔3min相遇一次,若同向而行,则每隔6min 相遇一次,已知甲比乙跑得快,设甲每分钟跑x 圈,乙每分钟跑y 圈,则可列方程为( )A .36x y x y -=⎧⎨+=⎩B .36x y x y +=⎧⎨-=⎩C .331661x y x y +=⎧⎨-=⎩D .331661x y x y -=⎧⎨+=⎩二、填空题 11.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133411x y m x y m+=+⎧⎨-=-⎩(m 为大于0的常数),且在x ,y 之间(不包含x ,y )有且只有3个整数,则m 取值范围______.12.若多项式x 2-kx +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______.13.若2(3)(2)x x ax bx c +-=++(a 、b 、c 为常数),则a b c ++=_____. 14.一个n 边形的内角和是它外角和的6倍,则n =_______.15.如图,根据长方形中的数据,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 .16.若等式0(2)1x -=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7.如图,//PQ MN ,A 、B 分别为直线MN 、PQ 上两点,且45BAN ∠=︒,若射线AM 绕点顺时针旋转至AN 后立即回转,射线BQ 绕点B 逆时针旋转至BP 后立即回转,两射线分别绕点A 、点B 不停地旋转,若射线AM 转动的速度是a ︒/秒,射线BQ 转动的速度是b ︒/秒,且a 、b 满足()2510a b -+-=.若射线AM 绕点A 顺时针先转动18秒,射线BQ 才开始绕点B 逆时针旋转,在射线BQ 到达BA 之前,问射线AM 再转动_______秒时,射线AM 与射线BQ 互相平行.18.下列各数中: 3.14-,327-,π2,17-,是无理数的有______个. 19.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的最大值为35,最小值为15,若取组距为4,则应该分的组数是为_______.20.计算:22020×(12)2020=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CD ⊥AB ,EF ⊥AB ,垂足分别为D 、F ,∠1=∠2,若∠A =65°,∠B =45°,求∠AGD 的度数.22.先化简,再求值:(3x +2)(3x -2)-5x (x +1)-(x -1)2,其中x 2-x -10=0.23.计算:(1)(12)﹣3﹣20160﹣|﹣5|; (2)(3a 2)2﹣a 2•2a 2+(﹣2a 3)2+a 2;(3)(x+5)2﹣(x ﹣2)(x ﹣3);(4)(2x+y ﹣2)(2x+y+2).24.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4x 2-12x 3(2)x 2y +4y -4xy(3)a 2(x -y )+b 2(y -x )25.如图,已知ABC 中,,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若44B ∠=︒,12DAE ∠=︒,求C ∠的度数.26.阅读下列材料,学习完“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后,善于思考的小铭在解方程组2534115x y x y +=⎧⎨+=⎩时,采用了一种“整体代换”的解法: 解:将方程②变形:4x +10y +y =5,即2(2x +5y )+y =5③.把方程①代入③得:2×3+y =5,∴y =﹣1①得x =4,所以,方程组的解为41x y =⎧⎨=-⎩. 请你解决以下问题:(1)模仿小铭的“整体代换”法解方程组3259419x y x y -=⎧⎨-=⎩. (2)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22223212472836x xy y x xy y ⎧-+=⎨++=⎩,求x 2+4y 2﹣xy 的值.27.如图,已知AB ∥CD ,∠1=∠2,求证:AE ∥DF .28.仔细阅读下列解题过程:若2222690a ab b b ++-+=,求a b 、的值.解:2222690a ab b b ++-+=222222690()(3)003033a ab b b b a b b a b b a b ∴+++-+=∴++-=∴+=-=∴=-=,,根据以上解题过程,试探究下列问题:(1)已知2222210x xy y y -+-+=,求2x y +的值;(2)已知2254210a b ab b +--+=,求a b 、的值;(3)若248200m n mn t t =++-+=,,求2m t n -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因式分解是指将几个多项式的和的形式转化个几个多项式或多项式的积的形式.A 、没有完全分解,还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B 、正确;C 、不是因式分解;D 、无法进行因式分解.考点:因式分解2.A解析:A【分析】根据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由∠A+∠B+∠E=α,可求∠BCD+∠CDE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PDC 与∠PCD 的角度和,进一步求得∠P 的度数.【详解】∵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A+∠B+∠E=α,∴∠BCD+∠CDE=540°-α,∵∠BCD、∠CDE的平分线在五边形内相交于点O,∴∠PDC+∠PCD=12(∠BCD+∠CDE)=270°-12α,∴∠P=180°-(270°-12α)=12α-90°.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整体思想的运用.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A.不等式两边同时减去7,不等号方向不变,故A选项正确;B.不等式两边同时加3,不等号方向不变,故B选项正确;C.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5,不等号方向不变,故C选项正确;D.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不等号方向改变,﹣3a<﹣3b,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知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D解析:D【解析】【分析】分别找出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和相同字母的最低指数次幂,即可确定公因式.【详解】解:6x3y2-3x2y3=3x2y2(2x-y),因此6x3y2-3x2y3的公因式是3x2y2.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公因式的确定,找公因式的要点是:(1)公因式的系数是多项式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2)字母取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字母;(3)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 5.A解析:A【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a4÷a3=a,故本选项正确;B、a4和a3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C、 (-a3)2=a6,故本选项错误;D、a4⋅a3=a7,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的性质,同底数幂的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性质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A【分析】将已知等式代入22m+6n=22m×26n=(22)m•(23)2n=4m•82n=4m•(8n)2可得.【详解】解:∵4m=a,8n=b,∴22m+6n=22m×26n=(22)m•(23)2n=4m•82n=4m•(8n)2=ab2,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7.B解析:B【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得.【详解】解:A.x2+x=1中x2的次数为2,不是二元一次方程;B.2x﹣3y=5中含有2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一次的整式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C.xy=3中xy的次数为2,不是二元一次方程;D.3x﹣y=2z中含有3个未知数,不是二元一次方程;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判断,准确理解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A【解析】【分析】利用平移的性质,结合轴对称、旋转变换和位似图形的定义判断得出即可.【详解】A、可以通过平移得到,故此选项正确;B、可以通过旋转得到,故此选项错误;C、是位似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可以通过轴对称得到,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以及轴对称、旋转变换和位似图形,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结合图案,对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详解】解:A、图案自身的一部分围绕中心经旋转而得到,故错误;B、图案自身的一部分沿对称轴折叠而得到,故错误;C、图案自身的一部分沿着直线运动而得到,是平移,故正确;D、图案自身的一部分经旋转而得到,故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以致选错.10.C解析:C【分析】根据“反向而行,当甲、乙相遇时,甲、乙跑的路程之和等于一圈;同向而行,当甲、乙相遇时,甲跑的路程比乙跑的路程多一圈”建立方程组即可.【详解】设甲每分钟跑x圈,乙每分钟跑y圈则可列方组为:331 661 x yx y+=⎧⎨-=⎩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读懂题意,依次正确建立反向和同向情况下的方程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1.【分析】由中的上式加下式乘以2得到,由中的上式乘以3减下式得到,则可得,再由题意为大于0的常数,在,之间(不包含,)有且只有3个整数得到,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由中的上式加下式乘以2得到解析:04m <<【分析】由2133411x y m x y m +=+⎧⎨-=-⎩中的上式加下式乘以2得到33x m =-,由2133411x y m x y m +=+⎧⎨-=-⎩中的上式乘以3减下式得到52y m =+,则可得3352x m y m=-⎧⎨=+⎩,再由题意m 为大于0的常数,在x ,y 之间(不包含x ,y )有且只有3个整数得到33(52)x y m m -=--+,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由2133411x y m x y m +=+⎧⎨-=-⎩中的上式加下式乘以2得到33x m =-,由2133411x y m x y m +=+⎧⎨-=-⎩中的上式乘以3减下式得到52y m =+,则可得3352x m y m=-⎧⎨=+⎩,因为在x ,y 之间(不包含x ,y )有且只有3个整数,而33(52)25x y m m m -=--+=--,又由于m 为大于0的常数,则x ,y 之差可以为-7,-12-17,即m 的值为1、2或者3,所以可得04m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2.±10【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知-kx=±2×5•x ,求解即可.【详解】解:∵x2-k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kx=±2×5•x ,解得k=±10.故答案为±1解析:±10【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可知-kx=±2×5•x ,求解即可.【详解】解:∵x 2-k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kx=±2×5•x ,解得k=±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相关公式是解题关键.13.-4【分析】由x=1可知,等式左边=-4,右边=,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当x=1时,,,∵,∴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利用了特殊值法解题,抓住当x解析:-4【分析】由x=1可知,等式左边=-4,右边=a b c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当x=1时,()()(3)(2)13124x x +-=+⨯-=-,2ax bx c a b c ++=++,∵2(3)(2)x x ax bx c +-=++,∴4a b c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利用了特殊值法解题,抓住当x=1时2ax bx c a b c ++=++是解题的关键. 14.14【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外角和列出等式,解出n 即可.【详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n-2)×180°,根据题意得:(n-2)×180=360×6解析:14【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外角和列出等式,解出n 即可.【详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n-2)×180°,根据题意得:(n-2)×180=360×6,解得:n=14,故答案为:14.【点睛】本题是对多边形内角和及外角和的考查,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外角和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104【解析】两个阴影图形可以平移组成一个长方形,长为,宽为8,故阴影部分的面积13×8=104,故答案为104.解析:104【解析】两个阴影图形可以平移组成一个长方形,长为15213-=,宽为8,故阴影部分的面积13×8=104,故答案为104.16.【分析】根据非0数的0次幂等于1列出关于的不等式,求出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成立,,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0指数幂的意义,即非0数的0次幂等于1,0的0次幂无意义 解析:2x ≠【分析】根据非0数的0次幂等于1列出关于x 的不等式,求出x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0(2)1x -=成立,20x ∴-≠,解得2x ≠.故答案为:2x ≠.【点睛】本题考查了0指数幂的意义,即非0数的0次幂等于1,0的0次幂无意义.17.15或22.5【分析】先由题意得出a ,b 的值,再推出射线AM 绕点A 顺时针先转动18秒后,AM 转动至AM 的位置,∠MAM=18°×5=90°,然后分情况讨论即可.【详解】∵,∴a=5,b=1解析:15或22.5【分析】先由题意得出a ,b 的值,再推出射线AM 绕点A 顺时针先转动18秒后,AM 转动至AM '的位置,∠MAM '=18°×5=90°,然后分情况讨论即可.【详解】 ∵()2510a b -+-=,∴a=5,b=1,设射线AM 再转动t 秒时,射线AM 、射线BQ 互相平行,如图,射线AM 绕点A 顺时针先转动18秒后,AM 转动至AM '的位置,∠MAM '=18°×5=90°,分两种情况:①当9<t <18时,如图,∠QBQ '=t °,∠M 'AM"=5t °,∵∠BAN=45°=∠ABQ ,∴∠ABQ '=45°-t °,∠BAM"=5t-45°,当∠ABQ '=∠BAM"时,BQ '//AM",此时,45°-t °=5t-45°,解得t=15;②当18<t <27时,如图∠QBQ '=t °,∠NAM"=5t °-90°,∵∠BAN=45°=∠ABQ ,∴∠ABQ '=45°-t °,∠BAM"=45°-(5t °-90°)=135°-5t °,当∠ABQ '=∠BAM"时,BQ '//AM",此时,45°-t °=135°-5t ,解得t=22.5;综上所述,射线AM 再转动15秒或22.5秒时,射线AM 射线BQ 互相平行.故答案为:15或22.5【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完全平方公式,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18.【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在,,,,五个数中,无理数有,,两个.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判断,无理数指无限不循环小数,熟记无理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解析:2【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在 3.14-,π,17-五个数中,无理数有π,两个.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判断,无理数指无限不循环小数,熟记无理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9.5【分析】根据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计算,注意小数部分要进位.【详解】解: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为35,最小值为15,它们的差是,已知组距为4,那么由于,故可以分成5组.故答案为:解析:5【分析】根据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计算,注意小数部分要进位.【详解】解: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为35,最小值为15,它们的差是351520-=,已知组距为4,那么由于2054=,故可以分成5组.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组数的计算,属于基础题,只要根据组数的定义“数据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来解即可.20.1【分析】根据积的乘方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2×)2020=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的逆运算,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分析】根据积的乘方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2×12)2020=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的逆运算,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70°【分析】由CD⊥AB,EF⊥AB可得出∠CDF=∠EFB=90°,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出CD∥EF,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DCB=∠1,结合∠1=∠2可得出∠DCB=∠2,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出DG∥BC,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ADG的度数,在△ADG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AGD的度数.【详解】解:∵CD⊥AB,EF⊥AB,∴∠CDF=∠EFB=90°,∴CD∥EF,∴∠DCB=∠1.∵∠1=∠2,∴∠DCB=∠2,∴DG∥BC,∴∠ADG=∠B=45°.又∵在△ADG 中,∠A =65°,∠ADG =45°,∴∠AGD =180°﹣∠A ﹣∠ADG =7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DG 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22.3x 2-3x -5,25【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第二项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将已知的方程变形后代入即可求值.【详解】原式=()222945521x x x x x -----+=222945521x x x x x ----+-=2335x x --,当2100x x =--,即210x x =-时,原式=()235310525x x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涉及的知识点有: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去括号法则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掌握以上公式及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3.(1)2;(2)7a 4+4a 6+a 2;(3)15x+19;(4)4x 2+4xy+y 2﹣4【分析】(1)首先利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零次幂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进行计算,再算加减即可;(2)首先利用积的乘方的计算法则、单项式乘以单项式计算法则计算,再合并同类项即可;(3)首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计算法则计算,再合并同类项即可; (4)首先利用平方差计算,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8﹣1﹣5=2;(2)原式=9a 4﹣2a 4+4a 6+a 2,=7a 4+4a 6+a 2;(3)原式=x 2+10x+25﹣(x 2﹣3x ﹣2x+6),=x 2+10x+25﹣x 2+3x+2x ﹣6,=15x+19;(4)原式=(2x+y )2﹣4,=4x 2+4xy+y 2﹣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幂的运算及合并同类项,整式的混合运算,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24.(1)4x 2(1-3x )(2)y (x -2)2(2)(x -y )(a +b )(a -b )【分析】(1)直接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可;(2)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3)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详解】(1)()232412413x x x x =--; (2)()()22244442x y y xy y x x y x +-=+-=-; (3)()()()()()2222()()a x y b y x x y a b x y a b a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解因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分解因式. 25.68︒【分析】根据已知首先求得∠BAD 的度数,进而可以求得∠BAE ,而∠CAE=∠BAE ,在△ACD 中利用内角和为180°,即可求得∠C .【详解】解:∵AD 是△ABC 的高,∠B=44︒,∴∠ADB=∠ADC =90︒,在△ABD 中,∠BAD=180︒-90︒-44︒=46︒,又∵ AE 平分∠BAC ,∠DAE=12︒,∴∠CAE=∠BAE=46︒-12︒=34︒,而∠CAD=∠CAE-∠DAE=34︒-12︒=22︒,在△ACD 中,∠C=180︒-90︒-22︒=68︒.故答案为68︒.【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中角度的计算,难度一般,熟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是解题的关键.26.(1)32x y =⎧⎨=⎩;(2)15 【分析】(1)把9x ﹣4y =19变形为3x +2(3x ﹣2y )=19,再用整体代换的方法解题; (2)将原方程组变形为22223(4)2472(4)36x y xy x y xy ⎧+-=⎨++=⎩①②这样的形式,再利用整体代换的方法解决.【详解】解:(1)解方程组3259419x y x y -=⎧⎨-=⎩①② 把②变形为3x +2(3x ﹣2y )=19,∵3x ﹣2y =5,∴3x +10=19,∴x =3,把x =3代入3x ﹣2y =5得y =2,即方程组的解为32x y =⎧⎨=⎩; (2)原方程组变形为22223(4)2472(4)36x y xy x y xy ⎧+-=⎨++=⎩①②①+②×2得,7(x 2+4y 2)=119,∴x 2+4y 2=17,把x 2+4y 2=17代入②得xy =2∴x 2+4y 2﹣xy =17﹣2=15答:x 2+4y 2﹣xy 的值是15.【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属延伸拓展题,正确掌握整体代换的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7.见解析.【分析】首先根据直线平行得到∠CDA=∠DAB ,结合题干条件得到∠FDA=∠DAE ,进而得到结论.【详解】证明:∵AB ∥CD ,∴∠CDA =∠DAB ,∵∠1=∠2,∴∠CDA ﹣∠1=∠DAB ﹣∠2,∴∠FDA =∠DAE ,∴AE ∥D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断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此题比较简单.28.(1)23x y +=;(2)21a b ==,;(3)21m t n -=.【分析】(1)首先把第3项22y 裂项,拆成22y y +,再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得x y 、代入求得数值;(2)首先把第2项25b 裂项,拆成224b b +,再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得a b 、代入求得数值;(3)先把4m n =+代入28200mn t t +-+=,得到关于n 和 t 的式子,再仿照(1)(2)题.【详解】解:(1)2222210x xy y y -+-+=2222210x xy y y y ∴-++-+=22()(1)0x y y ∴-+-=010x y y ∴-=-=,,11x y ∴==,,23x y ∴+=;(2)2254210a b ab b +--+=22244210a b ab b b ∴+-+-+=22(2)(1)0a b b ∴-+-=2010a b b ∴-=-=,21a b ∴==,;(3)4m n =+,2(4)8200n n t t ∴++-+=22448160n n t t ∴+++-+=22(2)(4)0n t ∴++-=2040n t ∴+=-=,24n t ∴=-=,42m n ∴=+=20(2)1m t n -∴=-=【点睛】本题考查的分组分解法、配方法和非负数的性质,对于项数较多的多项式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是一个常用的方法. 首先要观察各项特征,寻找熟悉的式子,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是基础.。
七年级 下 数学期末试卷 含答案
![七年级 下 数学期末试卷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266449f12d2af90342e625.png)
B ′C ′D ′O ′A ′O D C BA (第5题图) 温度/℃时间/时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O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累 分 人得 分卷首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亲爱的同学请相信自己,沉着应答,你一定能愉快地完成这次测试之旅,祝你成功!注意:本试卷共3页,25个小题,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题时用书写蓝色、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由四舍五入得到近似数3.00万是 ( )A .精确到万位,有l 个有效数字B .精确到个位,有l 个有效数字C .精确到百分位,有3个有效数字D .精确到百位,有3个有效数字2. 长度分别为3cm ,5cm ,7cm ,9cm 的四根木棒,能搭成(首尾连结)三角形的个数为( )A .1B .2C . 3D .43.室内墙壁上挂一平面镜,小明站在平面镜前看到他背后墙上时钟的示数在镜中如图所示,则这时的实际时间应是 ( )A .3:40B .8:20C .3: 2D .4:204.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得到近似数3.0×104的是( ) A .29400 B .29500 C .30725 D .308205.已知M 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五次多项式,N 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三次多项式,则M -N 是一个五次多项式的概率为( ) A .14 B .12 C .34D .1 6.如左图,小亮在操场上玩,一段时间内沿M→A→B→M 的路径匀速散步,•能近似刻画小亮离出发点M 的距离y 与时间x 之间关系的图象是右图中的( )7.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 ′O ′B ′等于已知角∠AOB 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 ′O ′B ′=∠AOB 的依据是( ) A .SAS B .ASA C .AAS D .SSS8.如图,ABCDE 是封闭折线,则∠A +∠B +∠C +∠D +∠E 为( )A.180°B.270°C.360°D.54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如图是我市某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 根据图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24℃;②这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16℃; ③这一天中2时至1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升高; ④这一天中只有14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降低.10.现在规定两种新的运算“﹡”和“◎”:a ﹡b=22b a +;a ◎b=2ab,如(2﹡3)(2◎3)= (22+32)(2×2×3)=156,则[2﹡(-1)][2◎(-1)]= .1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4,则该三角形按角分应为 三角形.12.小明同学平时不用功学习,某次数学测验做选择题时,他有1道题不会做,于是随意选了一个答案(每小题4个项),他选对的概率是 .13.若229a ka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等于 .14.如图,两直线a 、b 被第三条直线c 所截,若∠1=50°,∠2=130°,则直线a 、b 的位置关系是 . ……………………………………装………………订………………线………………………………………………………32 1cba(1)ABCE D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1万只15.小明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此刻的实际时间应该是_____.16. 一只蝴蝶在空中飞行,然后随意落在如图所示的某一方格中(每个方格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则蝴蝶停止在白色方格中的概率是 .三、计算与解答题17计算: 32112(20053)()33--++--18.先化简()()()()1x 5x 13x 13x 12x 2-+-+--,再选取一个你喜欢的数代替x ,并求原代数式的值.19. (8分)在正方形网格内,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
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67c132866fb84ae45c8d32.png)
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某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0.000 000 94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是()A.9.4×10﹣7m B.9.4×107m C.9.4×10﹣8m D.9.4×108m2.如图,在10×6的网格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将△ABC平移到△DEF 的位置,下面正确的平移步骤是()A.先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B.先把△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C.先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D.先把△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3.已知a>b,则下列不等关系中,正确的是()A.ac>bc B.a+c2>b+c2C.a﹣1>b+1 D.ac2>bc2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a2=b2,那么a=bB.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C.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项角D.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20位同学在植树节这天共种了52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B.C.D.6.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第三边长为偶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以是()A.10 B.11 C.16 D.267.如图,平面上直线a,b分别过线段OK两端点(数据如图),则a,b相交所成的锐角是()A.20°B.30°C.70°D.80°8.已知32m=8n,则m、n满足的关系正确的是()A.4m=n B.5m=3n C.3m=5n D.m=4n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9.如图是由射线AB、BC、CD、DE、EA组成的图形,∠1+∠2+∠3+∠4+∠5=.10.已知是方程2x﹣ay=3的一个解,则a的值是.11.命题“若a>b,则a2>b2”的逆命题是.12.由4x﹣3y+6=0,可以得到用y表示x的式子为x=.13.由方程组,可以得到x+y+z的值是.14.已知不等式组有解,则n的取值范围是.15.如图,边长为a、b的矩形,它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则a2b+ab2的值为.16.如图,四边形ABCD中,∠A=100°,∠C=70°,点M、N分别在AB、BC上,将△BMN沿MN翻折,得△FMN.若MF∥AD,FN∥DC,则∠B的度数为°.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68分)17.计算:(1)(3.14﹣π)0+(﹣)﹣2﹣2×2﹣1(2)(2a2+ab﹣2b2)(﹣ab)18.先化简,再求值:2b2+(b﹣a)(﹣b﹣a)﹣(a﹣b)2,其中a=﹣3,b=.19.分解因式:x4﹣2x2y2+y4.20.解方程组:.21.解不等式:2x﹣1≥3x+1,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解不等式组:,并写出所有的整数解.22.把下面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已知:如图:△ABC'中,AD⊥BC于点D,EF⊥BC于点F,EF交AB于点G,交CA的延长线于点E,AD平分∠BAC.求证:∠1=∠2证明:∵AD⊥BC于点D,FF⊥BC于点F(己知)∴∠ADC=90°,∠EFC=90°(垂直定义)∴∠ADC=∠EFC(等量代换)∴AD∥EF()∴∠1=∠BAD()∠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D平分∠BAC(己知)∴∠BAD=∠CAD()∴∠1=∠2()23.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已知:.求证:.24.如图,AD为△ABC的高,BE为△ABC的角平分线,若∠EBA=32°,∠AEB= 70°.(I)求∠CAD的度数;(2)若点F为线段BC上任意一点,当△EFC为直角三角形时,则∠BEF的度数为.25.某蔬菜经营户从蔬菜批发市场批发蔬菜进行零价,其中西红柿与西兰花的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如表.(1)第一天该经营户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两种蔬菜共300kg,用去了1520元.这两种蔬菜当天全部售完后,一共能赚多少钱?(请列方程组求解)(2)第二天该经营户用1520元仍然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要想当天全部售完后所赚钱数不少于1050元,则该经营户最多能批发多少千克的西红柿?26.现有一种计算13×12的方法,具体算法如下:第一步:用被乘数13加上乘数12的个位数字2,即13+2=15.第二步:把第一步得到的结果乘以10,即15×10=150.第三步:用被乘数13的个位数字3乘以乘数12的个位数字2,即3×2=6.第四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所得的结果相加,即150+6=156.于是得到13×12=156.(1)请模仿上述算法计算14×17 并填空.第一步:用被乘数14加上乘数17的个位数字7,即.第二步:把第一步得到的结果乘以10,即.第三步:用被乘数14的个位数字4乘以乘数17的个位数字7,即.第四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所得的结果相加,即.于是得到14×17=238.(2)一般地,对于两个十位上的数字都为1,个位上的数字分别为a,b (0≤a≤9,0≤b≤9,a、b为整数)的两位数相乘都可以按上述算法进行计算.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上述算法的合理性.27.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C、BC上(不与点A、B、C重合),点P是直线AB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A、B重合).设∠PDA=x,∠PEB=y,∠DPE=m,∠C=n.(1)如图,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且n=90°时①若PD∥BC,PE∥AC,则m=;②若m=50°,求x+y的值.(2)当点P在直线AB上运动时,直接写出x、y、m、n之间的数量关系.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某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0.000 000 94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是()A.9.4×10﹣7m B.9.4×107m C.9.4×10﹣8m D.9.4×108m【考点】1J: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 000 94=9.4×10﹣7.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2.如图,在10×6的网格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将△ABC平移到△DEF 的位置,下面正确的平移步骤是()A.先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B.先把△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C.先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D.先把△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考点】Q1: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专题】24 :网格型.【分析】根据网格结构,可以利用一对对应点的平移关系解答.【解答】解:根据网格结构,观察对应点A、D,点A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即可到达点D的位置,所以平移步骤是:先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利用对应点的平移规律确定图形的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3.已知a>b,则下列不等关系中,正确的是()A.ac>bc B.a+c2>b+c2C.a﹣1>b+1 D.ac2>bc2【考点】C2:不等式的性质.【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不等式两边都乘以c,当c<0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故A选项错误;B、不等式两边都加上c2,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B选项正确;C、不等式的两边一边加1一边减1,不等号的方向不确定,故C选项错误;D、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c2,当c=0时,变为等式,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例重在考查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特别是性质3,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一定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这条性质是初学者最易出错也经常出错的地方.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a2=b2,那么a=bB.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C.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项角D.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考点】O1:命题与定理.【分析】利用平方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及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如果a2=b2,那么a=±b,故错误,是假命题;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才想到,故错误,是假命题;C、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项角,故错误,是假命题;D、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正确,是真命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方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及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知识,难度不大.5.20位同学在植树节这天共种了52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B.C.D.【考点】99: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12 :应用题.【分析】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男女生人数为20,共种了52棵树苗,列出方程组成方程组即可.【解答】解: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得,.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运用,找出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第三边长为偶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以是()A.10 B.11 C.16 D.26【考点】K6: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先确定第三边的范围,进而就可以求出第三边的长,从而求得三角形的周长.【解答】解:设第三边为acm,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2<a<12.由于第三边的长为偶数,则a可以为4cm或6cm或8cm或10cm.∴三角形的周长是5+7+4=16cm或5+7+6=18cm或5+7+8=20cm或5+7+10=22cm.故选C.【点评】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要注意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当题目指代不明时,一定要分情况讨论,把符合条件的保留下来,不符合的舍去.7.如图,平面上直线a,b分别过线段OK两端点(数据如图),则a,b相交所成的锐角是()A.20°B.30°C.70°D.80°【考点】K8: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相交所成的锐角=100°﹣70°=3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已知32m=8n,则m、n满足的关系正确的是()A.4m=n B.5m=3n C.3m=5n D.m=4n【考点】47: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直接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32m=8n,∴(25)m=(23)n,∴25m=23n,∴5m=3n.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9.如图是由射线AB、BC、CD、DE、EA组成的图形,∠1+∠2+∠3+∠4+∠5=360°.【考点】L3: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可知,∠1+∠2+∠3+∠4+∠5=360°,故答案为:36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是解题的关键.10.已知是方程2x﹣ay=3的一个解,则a的值是.【考点】9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分析】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可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a的值.【解答】解:∵是方程2x﹣ay=3的一个解,∴2×1﹣(﹣2)×a=3,解得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解的定义,掌握方程的解满足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1.命题“若a>b,则a2>b2”的逆命题是若a2>b2则a>b.【考点】O1:命题与定理.【分析】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即可得到其逆命题.【解答】解:“若a>b,则a2>b2”的条件是“a>b”,结论是“a2>b2”,其逆命题是若a2>b2则a>b.【点评】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12.由4x﹣3y+6=0,可以得到用y表示x的式子为x=.【考点】93:解二元一次方程.【专题】11 :计算题;521: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分析】把y看做已知数求出x即可.【解答】解:方程4x﹣3y+6=0,解得:x=,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y看做已知数求出x.13.由方程组,可以得到x+y+z的值是3.【考点】9C: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根据方程组,三个方程相加,即可得到x+y+z的值.【解答】解:∵①+②+③,得2x+2y+2z=6,∴x+y+z=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得关键是明确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答方法.14.已知不等式组有解,则n的取值范围是n<1.【考点】C3:不等式的解集.【分析】根据不等式解集是小于大的大于小的,可得答案.【解答】解:不等式组有解,则n的取值范围是n<1,故答案为:n<1.【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15.如图,边长为a、b的矩形,它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则a2b+ab2的值为70.【考点】59:因式分解的应用.【专题】36 :整体思想.【分析】应把所给式子进行因式分解,整理为与所给周长和面积相关的式子,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a+b=7,ab=10,∴a2b+ab2=ab(a+b)=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既考查了对因式分解方法的掌握,又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的方法,同时还隐含了整体的数学思想和正确运算的能力.16.如图,四边形ABCD中,∠A=100°,∠C=70°,点M、N分别在AB、BC上,将△BMN 沿MN翻折,得△FMN.若MF∥AD,FN∥DC,则∠B的度数为95°.【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首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MF=80°,∠FNB=70°,再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FMN=∠BMN=50°,∠FNM=∠MNB=35°,进而求出∠B的度数以及得出∠D的度数.【解答】解:∵MF∥AD,FN∥DC,∠A=100°,∠C=70°,∴∠BMF=80°,∠FNB=70°,∵将△BMN沿MN翻折,得△FMN,∴∠FMN=∠BMN=50°,∠FNM=∠MNB=35°,∴∠F=∠B=180°﹣50°﹣35°=95°,故答案为:9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多边形内角和定理以及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FMN=∠BMN,∠FNM=∠MNB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68分)17.计算:(1)(3.14﹣π)0+(﹣)﹣2﹣2×2﹣1(2)(2a2+ab﹣2b2)(﹣ab)【考点】4A:单项式乘多项式;2C:实数的运算;6E:零指数幂;6F:负整数指数幂.【分析】(1)根据0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即可解答.(2)根据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即可解答.【解答】解:(1)(3.14﹣π)0+(﹣)﹣2﹣2×2﹣1=1+4﹣2×=1+4﹣1=4.(2)(2a2+ab﹣2b2)(﹣ab)=.【点评】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18.先化简,再求值:2b2+(b﹣a)(﹣b﹣a)﹣(a﹣b)2,其中a=﹣3,b=.【考点】4J: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分析】先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原式=2b2+a2﹣b2﹣a2+2ab﹣b2=2ab,当a=﹣3,b=时,原式=2×(﹣3)×=﹣3.【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的应用,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19.分解因式:x4﹣2x2y2+y4.【考点】54: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分析】首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解答】解:x4﹣2x2y2+y4=(x2﹣y2)2=(x﹣y)2(x+y)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公式是解题关键.20.解方程组:.【考点】98: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11 :计算题;521: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分析】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①×5+②得:14y=14,即y=1,把y=1代入①得:x=2,则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1.(1)解不等式:2x﹣1≥3x+1,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解不等式组:,并写出所有的整数解.【考点】CC: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C4: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C6:解一元一次不等式;CB: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1)先再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为1即可;(2)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然后写出范围内的整数解即可.【解答】解:(1)2x﹣1≥3x+1,2x﹣3x≥1+1,﹣x≥2,x≤﹣2,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为:(2),由①得,4x+4≤7x+10,﹣3x≤6,x≥﹣2,由②得,3x﹣3<x﹣3,x<0,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0,所以,原不等式的所有的整数解为﹣2,﹣1.【点评】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注意系数化为1时,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同时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其简便求法就是用口诀求解.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22.把下面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已知:如图:△ABC'中,AD⊥BC于点D,EF⊥BC于点F,EF交AB于点G,交CA的延长线于点E,AD平分∠BAC.求证:∠1=∠2证明:∵AD⊥BC于点D,FF⊥BC于点F(己知)∴∠ADC=90°,∠EFC=90°(垂直定义)∴∠ADC=∠EFC(等量代换)∴A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B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C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D平分∠BAC(己知)∴∠BAD=∠CAD(角平分线定义)∴∠1=∠2(等量代换)【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求出∠ADC=∠EFC,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D∥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BAD,∠2=∠CAD,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BAD=∠CA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证明::∵AD⊥BC于点D,FF⊥BC于点F(己知),∴∠ADC=90°,∠EFC=90°(垂直定义),∴∠ADC=∠EFC(等量代换),∴A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B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C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D平分∠BAC(己知),∴∠BAD=∠CAD(角平分线定义),∴∠1=∠2(等量代换),故答案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AD,角平分线定义,等量代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定义,垂直定义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3.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已知:△ABC.求证:∠BAC+∠B+∠C=180°.【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14 :证明题.【分析】画出画图,已知△ABC、求证:∠BAC+∠B+∠C=180°.过点A作EF∥BC,利用EF∥BC,可得∠1=∠B,∠2=∠C,而∠1+∠2+∠BAC=180°,利用等量代换可证∠BAC+∠B+∠C=180°.【解答】解:已知:△ABC,求证:∠BAC+∠B+∠C=180°,证明:过点A作EF∥BC,∵EF∥BC,∴∠1=∠B,∠2=∠C,∵∠1+∠2+∠BAC=180°,∴∠BAC+∠B+∠C=180°.即知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故答案为:△ABC;∠BAC+∠B+∠C=180°.【点评】本题考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做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24.如图,AD为△ABC的高,BE为△ABC的角平分线,若∠EBA=32°,∠AEB=70°.(I)求∠CAD的度数;(2)若点F为线段BC上任意一点,当△EFC为直角三角形时,则∠BEF的度数为58°或20°.【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2)分∠EFC=90°和∠FEC=90°两种情况解答即可.【解答】解:(1)∵BE为△ABC的角平分线,∴∠CBE=∠EBA=32°,∵∠AEB=∠CBE+∠C,∴∠C=70°﹣32°=38°,∵AD为△ABC的高,∴∠ADC=90°,∴∠CAD=90°﹣∠C=52°;(2)当∠EFC=90°时,∠BEF=90°﹣∠CBE=58°,当∠FEC=90°时,∠BEF=180°70°﹣90°=20°,故答案为:58°或2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25.某蔬菜经营户从蔬菜批发市场批发蔬菜进行零价,其中西红柿与西兰花的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如表.(1)第一天该经营户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两种蔬菜共300kg,用去了1520元.这两种蔬菜当天全部售完后,一共能赚多少钱?(请列方程组求解)(2)第二天该经营户用1520元仍然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要想当天全部售完后所赚钱数不少于1050元,则该经营户最多能批发多少千克的西红柿?【考点】9A: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1)设批发西红柿xkg,西兰花ykg,根据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两种蔬菜共300kg,用去了1520元钱,列方程组求解;(2)设批发西红柿akg,根据当天全部售完后所赚钱数不少于1050元,列不等式求解.【解答】解:(1)设批发西红柿xkg,西兰花ykg,由题意得,解得:,故批发西红柿200kg,西兰花100kg,则这两种蔬菜当天全部售完一共能赚:200×1.8+100×6=960(元),答:这两种蔬菜当天全部售完一共能赚960元;(2)设批发西红柿akg,由题意得,(5.4﹣3.6)a+(14﹣8)×≥1050,解得:a≤100.答:该经营户最多能批发西红柿100kg.【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和不等关系,列方程和不等式求解.26.现有一种计算13×12的方法,具体算法如下:第一步:用被乘数13加上乘数12的个位数字2,即13+2=15.第二步:把第一步得到的结果乘以10,即15×10=150.第三步:用被乘数13的个位数字3乘以乘数12的个位数字2,即3×2=6.第四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所得的结果相加,即150+6=156.于是得到13×12=156.(1)请模仿上述算法计算14×17 并填空.第一步:用被乘数14加上乘数17的个位数字7,即14+7=21.第二步:把第一步得到的结果乘以10,即21×10=210.第三步:用被乘数14的个位数字4乘以乘数17的个位数字7,即4×7=28.第四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所得的结果相加,即210+28=238.于是得到14×17=238.(2)一般地,对于两个十位上的数字都为1,个位上的数字分别为a,b (0≤a≤9,0≤b≤9,a、b为整数)的两位数相乘都可以按上述算法进行计算.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上述算法的合理性.【考点】1C:有理数的乘法;19:有理数的加法.【分析】(1)仿照以上四步计算方法逐步计算即可;(2)对于(10+a)×(10+b),先按照上述方法逐步列式表示,再根据整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验证其正确性.【解答】解:(1)计算14×17,第一步:用被乘数14加上乘数17的个位数字7,即14+7=21.第二步:把第一步得到的结果乘以10,即21×10=210.第三步:用被乘数14的个位数字4乘以乘数17的个位数字7,即4×7=28.第四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所得的结果相加,即210+28=238.于是得到14×17=238.故答案为:14+7=21,21×10=210,4×7=28,210+28=238;(2)对于(10+a)×(10+b),第一步:用被乘数10+a加上乘数10+b的个位数字b,即10+a+b.第二步:把第一步得到的结果乘以10,即10(10+a+b).第三步:用被乘数10+a的个位数字a乘以乘数10+b的个位数字b,即ab.第四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所得的结果相加,即10(10+a+b)+ab=100+10a+10b+ab.又(10+a)×(10+b)=100+10b+10a+ab,故上述算法是合理的.【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寻找计算规律是前提,并加以运用和推广是关键,主要考查了数学的类比思想,整式的运算是解题的基础.27.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C、BC上(不与点A、B、C重合),点P是直线AB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A、B重合).设∠PDA=x,∠PEB=y,∠DPE=m,∠C=n.(1)如图,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且n=90°时①若PD∥BC,PE∥AC,则m=90°;②若m=50°,求x+y的值.(2)当点P在直线AB上运动时,直接写出x、y、m、n之间的数量关系.【考点】KY:三角形综合题.【分析】(1)①证明四边形DPEC为平行四边形可得结论;②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列等式求出x+y的值;(2)根据P、D、E位置的不同,分五种情况:①y﹣x=m+n,如图2,点P在BA的延长线上时,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定理列等式,化简后得出结论;②x﹣y=m﹣n,如图3,点P在BA的延长线上时,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定理列等式,化简后得出结论;③x+y=m+n,如图4,点P在线段BA上时,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列等式,化简后得出结论;④x﹣y=m+n,如图5,同理得出结论;⑤y﹣x=m﹣n,如图6,同理得出结论.【解答】解:(1)①如图1,∵PD∥BC,PE∥AC,∴四边形DPEC为平行四边形,∴∠DPE=∠C,∵∠DPE=m,∠C=n=90°,∴m=90°;②∵∠ADP=x,∠PEB=y,∴∠CDP=180°﹣x,∠CEP=180°﹣y,∵∠C+∠CDP+∠DPE+∠CEP=360°,∠C=90°,∠DPE=50°,∴90°+180°﹣x+50°+180°﹣y=360°,∴x+y=140°;(2)分五种情况:①y﹣x=m+n,如图2,理由是:∵∠DFP=n+∠FEC,∠FEC=180°﹣y,∴∠DFP=n+180°﹣y,∵x+m+∠DFP=180°,∴x+m+n+180°﹣y=180°,∴y﹣x=m+n;②x﹣y=m﹣n,如图3,理由是:同理得:m+180°﹣x=n+180°﹣y,∴x﹣y=m﹣n;③x+y=m+n,如图4,理由是:由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得:180°﹣x+m+180°﹣y+n=360°,∴x+y=m+n;④x﹣y=m+n,如图5,理由是:同理得:180°=m+n+y+180°﹣x,∴x﹣y=m+n;⑤y﹣x=m﹣n,如图6,理由是:同理得:n+180°﹣x=m+180°﹣y,∴y﹣x=m﹣n.【点评】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能根据动点位置的不同准确列出各角之间的关系式并化简即可.。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03b70133d4b14e8424685b.png)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ab 2)2=a 2b 4B .a 2+a 2=2a 4C .a 2•a 3=a 6D .a 6÷a 3=a 22.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并且它的一个外角与一个内角的比为1:3,则这个多边形为(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六边形 D .八边形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 3.a 2=a 6B .a 2+a 4=2a 2C .(a 3)2=a 6D .224(3)6a a =4.已知()22316x m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可能是( ) A .7-B .1C .7-或1D .7或1-5.小红问老师的年龄有多大时,老师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4岁,等你像我这么大时,我就49岁了,设老师今年x 岁,小红今年y 岁”,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449x y y x y x-=+⎧⎨-=+⎩B .449x y y x y x -=+⎧⎨-=-⎩C .449x y y x y x-=-⎧⎨-=+⎩D .449x y y x y x -=-⎧⎨-=-⎩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不是同位角的是( ) A .B .C .D .7.已知方程组5430x y x y k -=⎧⎨-+=⎩的解也是方程3x -2y=0的解,则k 的值是( )A .k=-5B .k=5C .k=-10D .k=10 8.若(2x+3y)(mx-ny)=9y 2-4x 2,则m 、n 的值为 ( )A .m=2,n=3B .m=-2,n=-3C .m=2,n=-3D .m=-2,n=39.如图,A ,B ,C ,D 中的哪幅图案可以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 )A .B .C .D .10.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A .考察南通市民的环保意识 B .了解全国七年级学生的实力情况 C .检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D .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二、填空题11.若(3x+2y )2=(3x ﹣2y )2+A ,则代数式A 为______.12.实数x ,y 满足方程组2728x y x y +=⎧⎨+=⎩,则x +y =_____.13.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样大小的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小红看见了,说:“我也来试试.”结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了如图(2)那样的正方形,中间还留下了一个洞,恰好是边长为5mm 的小正方形,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2mm .14.甲、乙两种车辆运土,已知5辆甲车和四辆乙车一次可运土140立方米,3辆甲车和2辆乙车一次可运土76立方米,若每辆甲车每次运土x 立方米,每辆乙车每次运土y 立方米,则可列方程组_________.15.如图,根据长方形中的数据,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 .16.已知2x +3y -5=0,则9x •27y 的值为______.17.已知m 为正整数,且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10320mx y x y +=⎧⎨-=⎩有整数解,则m 的值为_______.18.如图,将边长为6cm 的正方形ABCD 先向上平移3cm ,再向右平移1cm ,得到正方形A ′B ′C ′D ′,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cm 2.19.把长和宽分别为a 和b 的四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如图的图形,若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均为3,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0,则()2a b -的值为_____.20.已知x2a+y b﹣1=3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b=_____.三、解答题21.因式分解:(1)x4﹣16;(2)2ax2﹣4axy+2ay2.22.探究与发现:如图1所示的图形,像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圆规.我们不妨把这样图形叫做“规形图”,那么在这一个简单的图形中,到底隐藏了哪些数学知识呢?下面就请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解决以下问题:(1)观察“规形图”,试探究∠BDC与∠A、∠B、∠C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请你直接利用以上结论,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如图2,把一块三角尺XYZ放置在△ABC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XY、XZ恰好经过点B、C,若∠A=50°,则∠ABX+∠ACX=°;②如图3,DC平分∠ADB,EC平分∠AEB,若∠DAE=50°,∠DBE=130°,求∠DCE的度数;③如图4,∠ABD,∠ACD的10等分线相交于点G1、G2…、G9,若∠BDC=140°,∠BG1C=77°,求∠A的度数.23.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1)上述操作能验证的等式是.(请选择正确的选项)A.a2﹣b2=(a+b)(a﹣b)B.a2﹣2ab+b2=(a﹣b)2C .a 2+ab =a (a +b )(2)若x 2﹣y 2=16,x +y =8,求x ﹣y 的值; (3)计算:(1﹣212)(1﹣213)(1﹣214)…(1﹣212019)(1﹣212020).24.如图,AB ∥CD ,点E 、F 在直线AB 上,G 在直线CD 上,且∠EGF =90°,∠BFG =140°,求∠CGE 的度数.25.解下列方程组(1)29321x y x y +=⎧⎨-=-⎩.(2)34332(1)11x y x y ⎧+=⎪⎨⎪--=⎩.26.分解因式:(1)3222x x y xy -+; (2)2296(1)(1)x x y y -+++;(3)()214(1)mm m -+-.27.己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21x y kx y +=⎧⎨+=-⎩的解互为相反数,求k 的值。
初一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初一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c9e7a60975f46527d3e1a2.png)
初一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每个学期快结束时,学校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进行该学期知识掌握的检测,这便是期末考试。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初一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希望大家喜欢!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之和为A. 180°B.270°C.360°D.720°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A.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B.若a>b,则>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D.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下列各计算中,正确的是A.a3÷a3 =aB.x3+x3=x6C.m3?m3 =m6D.(b3)3=b64.如图,已知AB// CD//EF,AF∥CG,则图中与∠A(不包括∠A)相等的角有A.5个B.4个C.3个D.2个5.由方程组,可得到x与y的关系式是A.x+y=9B.x+y=3C.x+y=-3D.x+y=-96.用四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宽分别设为x、y)拼成如图所示的大正方形,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36,中间空缺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则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x+y=6B.x-y=2C.x?y=8D.x2+y2=367.用长度为2cm、3cm、4cm、6cm的小木棒依次首尾相连(连接处可活动,损耗长度不计),构成一个封闭图形ABCD,则在变动其形状时,两个顶点间的最大距离为A.6cmB.7cmC.8cmD.9cm8.若3×9m×27m=321,则m的值是A.3B.4C.5D.69.如图,已知AB∥CD,则∠a、∠B和∠y之间的关系为A.α+β-γ=180°B.α+γ=βC.α+β+γ=360°D.α+β-2γ=180°10.若二项式4m2+9加上一个单项式后是一个含m的完全平方式,则这样的单项式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化简▲ .1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逆命题是▲ .13.如图,在△ABC中,∠A=60°,若剪去∠A得到四边形BCDE,则∠1+∠2= ▲ °.14.已知x-y=4,x-3y=1,则x2-4xy+3y2的值为▲ .15.已知二元一次方程x-y=1,若y的值大于-1,则x的取值范围是▲ .16.如图,已知∠AOD=30°,点C是射线OD上的一个动点.在点C的运动过程中,△AOC恰好是等腰三角形,则此时∠A所有可能的度数为▲ °.17.如图,将正方形纸片ABCD沿BE翻折,使点C落在点F 处,若∠DEF=30°,则∠ABF的度数为▲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内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内含答案(K12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47c4cbf312b3169a551a48e.png)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内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内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内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果点P(m ,1—2m)在第四象限,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A .210<<mB .021<<-m C .0<m D .21>m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A .13cmB .6cmC .5cmD .4cm3、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
等边三角形4、若x y >,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A .33x y ->-B .33x y ->-C .32x y +>+D .33x y>5、如图,A ,B 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 平移至11AB ,则a b +的值为( ) A .2B .3C .4D .56、如图,已知AB ∥CD,BE 平分∠ABC ,且CD 于D 点, ∠CDE=150°,则∠C 为( )A.120°B.150°C.135°D.110°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40° B 。
初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53b9db4a7302768f99397f.png)
初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选择题1.4分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位置是A. 一个实数B. 一个整数C. 一对实数D. 有序实数对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比如实数2和3并不能表示确定的位置,而有序实数对2,3就能清楚地表示这个点的横坐标是2,纵坐标是3.解答:解: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位置是有序实数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表示一个点要用有序实数对的概念.2.4分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A. x2+x=1B. 2x+3y﹣1=0C. x+y﹣z=0D. x+ +1=0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只含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解答:解:A、x2+x=1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因为其最高次数为2,且只含一个未知数;B、2x+3y﹣1=0是二元一次方程;C、x+y﹣z=0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因为含有3个未知数;D、x+ +1=0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因为不是整式方程.故选B.点评:注意二元一次方程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方程中只含有2个未知数;2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一次;3方程是整式方程.3.4分已知点P位于y轴右侧,距y轴3个单位长度,位于x轴上方,距离x轴4个单位长度,则点P坐标是A. ﹣3,4B. 3,4C. ﹣4,3D. 4,3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题意,P点应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为正,再根据P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确定点的坐标.解答:解:∵P点位于y轴右侧,x轴上方,∴P点在第一象限,又∵P点距y轴3个单位长度,距x轴4个单位长度,∴P点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4,即点P的坐标为3,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位置判断方法及点的坐标几何意义.4.4分将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4cm,3cm,5cmB. 1cm,2cm,3cmC. 25cm,12cm,11cmD. 2cm,2cm,4cm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看哪个选项中两条较小的边的和大于最大的边即可.解答:解:A、3+4>5,能构成三角形;B、1+2=3,不能构成三角形;C、11+12<25,不能构成三角形;D、2+2=4,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应用.判断是否可以构成三角形,只要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和小于最大的数就可以.5.4分关于x的方程2a﹣3x=6的解是非负数,那么a满足的条件是A. a>3B. a≤3C. a<3D. a≥3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此题可用a来表示x的值,然后根据x≥0,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2a﹣3x=6x=2a﹣6÷3又∵x≥0∴2a﹣6≥0∴a≥3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根的取值范围,将x用a的表示式来表示,再根据x的取值判断,由此可解出此题.6.4分学校计划购买一批完全相同的正多边形地砖铺地面,不能进行镶嵌的是A. 正三角形B. 正四边形C. 正五边形D. 正六边形考点:平面镶嵌密铺.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看哪个正多边形的位于同一顶点处的几个内角之和不能为360°即可.解答:解:A、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为60°,6个能镶嵌平面,不符合题意;B、正四边形的每个内角为90°,4个能镶嵌平面,不符合题意;C、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08°,不能镶嵌平面,符合题意;D、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20°,3个能镶嵌平面,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考查一种图形的平面镶嵌问题;用到的知识点为: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平面,正多边形一个内角的度数能整除360°.7.4分下面各角能成为某多边形的内角的和的是A. 270°B. 1080°C. 520°D. 78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可知,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整倍数,由此即可找出答案.解答:解:因为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n≥3且n是整数,则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整倍数,在这四个选项中是180的整倍数的只有1080度.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是需要识记的内容.8.4分2002•南昌设“●”“▲”“■”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现用天平称了两次,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A. ■●▲B. ■▲●C. ▲●■D.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本题主要通过观察图形得出“■”“▲”“●”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解答:解:因为由左边图可看出“■”比“▲”重,由右边图可看出一个“▲”的重量=两个“●”的重量,所以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不等式及杠杆的原理解决问题.填空题9.3分已知点A1,﹣2,则A点在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点A1,﹣2在第四象限.故答案为:四.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0.3分如图,直角三角形ACB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若AC=8cm,BC=6cm,那么△ACD与△BCD的周长差为 2 cm,S△ADC=12 cm2.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过C作CE⊥AB于E,求出CD= AB,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CE,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过C作CE⊥AB于E,∵D是斜边AB的中点,∴AD=DB= AB,∵AC=8cm,BC=6cm∴△ACD与△BCD的周长差是AC+CD+AD﹣BC+BD+CD=AC﹣BC=8cm﹣6cm=2cm;在Rt△ACB中,由勾股定理得:AB= =10cm,∵S三角形ABC= AC×BC= AB×CE,∴ ×8×6= ×10×CE,CE=4.8cm,∴S三角形ADC= AD×CE= × ×10cm×4.8cm=12cm2,故答案为:2,12.点评:本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关键是求出AD和CE长.11.3分如图,象棋盘上“将”位于点1,﹣2,“象”位于点3,﹣2,则“炮”的坐标为﹣2,1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首先根据“将”和“象”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再进一步写出“炮”的坐标.解答:解:如图所示,则“炮”的坐标是﹣2,1.故答案为:﹣2,1.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以及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12.3分2021•菏泽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砖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4n+2 块.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通过观察,前三个图案中白色地砖的块数分别为:6,10,14,所以会发现后面的图案比它前面的图案多4块白色地砖,可得第n个图案有4n+2块白色地砖.解答:解:分析可得:第1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4×1+2=6块.第2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4×2+2=10块.…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4n+2块.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的能力.此题属于规律性题目.注意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此题的规律为:第n个图案有4n+2块白色地砖.解答题13.5分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把第二个方程整理得到y=3x﹣5,然后代入第一个方程求出x的值,再反代入求出y的值,即可得解.解答:解:,由②得,y=3x﹣5③,③代入①得,2x+33x﹣5=7,解得x=2,把x=2代入③得,y=6﹣5=1,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点评:本题考查了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从两个方程中的一个方程整理得到y=kx+b的形式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4.5分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x的系数相同,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即可.解答:解:,①﹣②得,12y=﹣36,解得y=﹣3,把y=﹣3代入①得,4x+7×﹣3=﹣19,解得x= ,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或构造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的未知数.15.5分解不等式:≥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首先去分母,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求得原不等式的解集.解答:解:去分母,得:32+x≥22x﹣1去括号,得:6+3x≥4x﹣2,移项,得:3x﹣4x≥﹣2﹣6,则﹣x≥﹣8,即x≤8.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简单不等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学生往往在解题时不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这一点而出错.解不等式要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6.5分解不等式组,并求其整解数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再其公共解集内找出符合条件的x的整数解即可.解答:解:,由①得,x<1,由②得,x≥﹣2,故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在数轴上表示为:故此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2,﹣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实心圆点与空心圆点的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5分若方程组的解x与y相等,求k的值.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由y=x,代入方程组求出x与k的值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y=x,代入方程组得:,解得:x= ,k=10,则k的值为10.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18.2分如图,△ABC中,D在BC的延长线上,过D作DE⊥AB于E,交AC于F.已知∠A=30°,∠FCD=80°,求∠D.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将求∠D转化为求∠CFD,即∠AFE,再在△AEF中求解即可.解答:解:∵DE⊥AB已知,∴∠FEA=90°垂直定义.∵在△AEF中,∠FEA=90°,∠A=30°已知,∴∠AFE=180°﹣∠FEA﹣∠A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80°﹣90°﹣30°=60°.又∵∠CFD=∠AFE对顶角相等,∴∠CFD=60°.∴在△CDF中,∠CFD=60°∠FCD=80°已知∠D=180°﹣∠CFD﹣∠FCD=180°﹣60°﹣80°=40°.点评: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9.2分已知:如图,E是△ABC的边CA延长线上一点,F是AB上一点,D点在BC的延长线上.试证明∠1<∠2.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知∠2=∠ABC+∠BAC,∠BAC=∠1+∠AEF,从而得证.解答:证明:∵∠2=∠ABC+∠BAC,∴∠2>∠BAC,∵∠BAC=∠1+∠AEF,∴∠BAC>∠1,∴∠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外角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作图题20.6分如图,在△ABC中,∠BAC是钝角,请按下列要求画图.画1∠BAC的平分线AD;2AC边上的中线BE;3AB边上的高CF.考点:作图—复杂作图.专题:作图题.分析: 1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边AB、AC两边分别相交于一点,再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这两点距离的为半径画弧相交于一点,过这一点与点A作出角平分线AD即可;2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连接BE即可;3以C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BA的延长线于两点,再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这两点间的长度的为半径画弧,相交于一点,然后作出高即可.解答:解:1如图,AD即为所求作的∠BAC的平分线;2如图,BE即为所求作的AC边上的中线;3如图,CF即为所求作的AB边上的高.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杂作图,主要有角平分线的作法,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都是基本作图,需熟练掌握.解答题21题5分21.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中表示下面各点A0,3,B1,﹣3,C3,﹣5,D﹣3,﹣5,E3,5,F5,71A点到原点O的距离是 3 .2将点C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它与点 D 重合.3连接CE,则直线CE与y轴位置关系是平行.4点F分别到x、y轴的距离分别是7,5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先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描点.1根据两点的距离公式可得A点到原点O的距离;2找到点C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的点即为所求;3横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的直线与y轴平行;4点F分别到x、y轴的距离分别等于纵坐标和横坐标的绝对值.解答:解:1A点到原点O的距离是3﹣0=3.2将点C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它与点D重合.3连接CE,则直线CE与y轴位置关系是平行.4点F分别到x、y轴的距离分别是7,5.故答案为:3;D;平行;7,5.点评:考查了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概念、平移时点的坐标变化规律,及坐标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本题是综合题型,但难度不大.解答题7分22.7分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准备租用汽车运输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两种货车的情况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甲种货车辆数辆 2 5乙种货车辆数辆 3 6累计运货吨数吨 15.5 35现租用该公司3辆甲种货车及5辆乙种货车一次刚好运完这批货,如果按每吨付运费30元计算,则货主应付运费多少元?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专题:图表型.分析:本题需知道1辆甲种货车,1辆乙种货车一次运货吨数.等量关系为:2辆甲种货车运货吨数+3辆乙种货车运货吨数=15.5;5辆甲种货车运货吨数+6辆乙种货车运货吨数=35.解答:解:设甲种货车每辆每次运货xt,乙种货车每辆每次运货yt.则有,解得 .30×3x+5y=30×3×4+5×2.5=735元.答:货主应付运费735元.点评:应根据条件和问题知道应设的未知量是直接未知数还是间接未知数.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2辆甲种货车运货吨数+3辆乙种货车运货吨数=15.5;5辆甲种货车运货吨数+6辆乙种货车运货吨数=35.列出方程组,再求解.23.7分探究:1如图①,∠1+∠2与∠B+∠C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把图①△ABC沿DE折叠,得到图②,填空:∠1+∠2= ∠B+∠C填“>”“<”“=”,当∠A=40°时,∠B+∠C+∠1+∠2=280°;3如图③,是由图①的△ABC沿DE折叠得到的,如果∠A=30°,则x+y=360°﹣∠B+∠C+∠1+∠2=360°﹣300°= 60°,猜想∠BDA+∠CEA与∠A的关系为∠BDA+∠CEA=2∠A.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探究型.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是180度可得出,∠1+∠2=∠B+∠C,从而求出当∠A=40°时,∠B+∠C+∠1+∠2=140×2=280°,有以上计算可归纳出一般规律:∠BDA+∠CEA=2∠A.解答:解:1根据三角形内角是180°可知:∠1+∠2=180°﹣∠A,∠B+∠C=180°﹣∠A,∴∠1+∠2=∠B+∠C;2∵∠1+∠2+∠BDE+∠CED=∠B+∠C+∠BDE+∠CED=360°,∴∠1+∠2=∠B+∠C;当∠A=40°时,∠B+∠C+∠1+∠2=140×2=280°;3如果∠A=30°,则x+y=360°﹣∠B+∠C+∠1+∠2=360°﹣300°=60°,所以∠BDA+∠CEA与∠A的关系为:∠BDA+∠CEA=2∠A.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和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和定理,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a098e5b90d6c85ed3ac683.png)
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下列各图的△ABC 中,正确画出AC 边上的高的图形是( )A .B .C .D .2.若2200.3,3,(3)a b c -==-=-,那么a 、b 、c 三数的大小为( ).A .a c b >>B .c a b >>C .a b c >>D .c b a >>3.如图,ABC ∆中,100ABC ∠=︒,且AEF AFE ∠=∠,CFD CDF ∠=∠,则EFD ∠ 的度数为( )A .80°B .60°C .40°D .20° 4.如果 x 2﹣kx ﹣ab =(x ﹣a )(x +b ),则k 应为( )A .a ﹣bB .a +bC .b ﹣aD .﹣a ﹣b 5.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6.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a 2)3=a 5B .a 8÷ a 2=a 4C .(2a )3=6a 3D .a 2+ a 2=2 a 2 7.已知,()()212x x x mx n +-=++,则m n +的值为( )A .3-B .1-C .1D .38.某中学现有学生500人,计划一年后女生在校生增加3%,男生在校生增加4%,这样,在校学生将增加3.4%,设该校现有女生人数x 和男生y ,则列方程组为( ) A .500(14%)(13%)500(1 3.4)x y x y +=⎧⎨+++=⨯+⎩ B .5003%4% 3.4%x y x y +=⎧⎨+=⎩C .500(13%)(14%)500(1 3.4%)x y x y +=⎧⎨+++=⨯+⎩D .5004%3%500 3.4%x y x y +=⎧⎨+=⨯⎩9.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a 8÷a 2=a 4B .(﹣m)2•(﹣m 3)=﹣m 5C .x 3+x 3=x 6D .(a 3)3=a 610.下列等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22816(4)m m m -+=- B .323346(46)x y x y x y y +=+C .()22121x x x x ++=++ D .22()()a b a b a b +-=- 二、填空题11.计算()()12x x --的结果为_____;1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差是1260°,则这个多边形边数是.13.若关于x 、的方程()2233b a ax b y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b a =_______14.多项式4a 3bc +8a 2b 2c 2各项的公因式是_________.15.已知2x +3y -5=0,则9x •27y 的值为______.16.把一根 9m 长的钢管截成 1m 长和 2m 长两种规格均有的短钢管,且没有余料,设某种截法中 1m 长的钢管有 a 根,则 a 的值可能有_____种.17.若满足方程组33221x y m x y m +=+⎧⎨-=-⎩的x 与y 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为_____. 18.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32)(23)11100a x a y a +----=,无论a 取何值,方程都有一个固定的解,则这个固定解为_______.19.若a +b =4,a ﹣b =1,则(a +1)2﹣(b ﹣1)2的值为_____.20.把长和宽分别为a 和b 的四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如图的图形,若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均为3,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0,则()2a b -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21.解不等式(组)(1)解不等式 114136x x 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解不等式835113x x x x ->⎧⎪+⎨≥-⎪⎩,并写出它的所有整数解.22.若x ,y 为任意有理数,比较6xy 与229x y +的大小.23.计算:(1)(y 3)3÷y 6;(2)2021()(3)2π--+-.24.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4x 2-12x 3(2)x 2y +4y -4xy(3)a 2(x -y )+b 2(y -x )25.在校运动会中,篮球队和排球队共有24支,其中篮球队每队10名队员,排球队每队12名队员,共有260名队员.请问篮球队、排球队各有多少支?(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26.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网格中,Δ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ΔA B C ''',图中标出了点B 的对应点B ',点A '、C '分别是A 、C 的对应点.(1)画出平移后的ΔA B C ''';(2)连接BB '、CC ',那么线段BB '与CC '的关系是_________;(3)四边形BCC B ''的面积为_______.27.如图,在方格纸内将ABC ∆水平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 B C ∆.(1)补全'''A B C ∆,利用网格点和直尺画图;(2)图中AC 与''A C 的位置关系是: ;(3)画出ABC ∆中AB 边上的中线CE ;(4)平移过程中,线段AC 扫过的面积是: .28.先化简,再求值:(1)()()()462a a a a --+-,其中12a =-; (2)2(x 2)(2x 1)(2x 1)4x(x 1)+++--+,其中13x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判断.【详解】解:AC 边上的高就是过B 作垂线垂直AC 交AC 的延长线于D 点,因此只有C 符合条件,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熟练掌握三角形高线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高.2.B解析:B【分析】先根据乘方运算法则、负整数指数幂及零指数幂分别计算,再判断大小即可得.【详解】解:a=0.32=0.09,b= -3-2=19-,c=(-3)0=1, ∴c >a >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乘方运算法则、负整数指数幂及零指数幂.3.C解析:C【分析】连接FB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和外角知识,进行角度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FB ,∵AEF AFE ∠=∠,CFD CDF ∠=∠,∴AEF AFE EFB EBF ∠=∠=∠+∠,CFD CDF BFD FBD ∠=∠=∠+∠ ∴AFE CFD EFB EBF BFD FBD ∠+∠=∠+∠+∠+∠,即AFE CFD EFD EBD ∠+∠=∠+∠,又∵180AFE EFD DFC ∠+∠+∠=︒,∴2180EFD EBD ∠+∠=︒,∵100ABC ∠=︒, ∴180100=402EFD ︒-︒∠=︒,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和外角定义,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两内角之和是解题关键. 4.A解析:A【分析】根据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知(x ﹣a )(x +b )=x 2+(b ﹣a )x ﹣ab ,据此可以求得k 的值.【详解】解:∵(x ﹣a )(x +b )=x 2+(b ﹣a )x ﹣ab ,又∵x 2﹣kx ﹣ab =(x ﹣a )(x +b ),∴x 2﹣kx ﹣ab =x 2+(b ﹣a )x ﹣ab ,∴﹣k =b ﹣a ,k =a ﹣b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熟记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D【详解】解:A 、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B 、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C 、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D 、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需要一个四边形旋转得到,符合题意. 故选D .6.D解析:D【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积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A 、(a 2)3=a 6,故此选项错误;B 、a 8÷ a 2=a 6,故此选项错误;C 、(2a )3=8a 3,,故此选项错误;D 、a 2+ a 2=2 a 2,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以及积的乘方运算等知识,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7.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即可化简求解.【详解】∵()()2212222x x x x x x x +-=-+-=-- ∴m=-1,n=-2,故m n +=-3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整式的乘法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8.C解析:C【分析】本题有两个相等关系:现有女生人数x +现有男生人数y =现有学生500;一年后女生在校生增加3%后的人数+男生在校生增加4%后的人数=现在校学生增加3.4%后的人数;据此即可列出方程组.【详解】解:设该校现有女生人数x 和男生y ,则列方程组为()()()50013%14%5001 3.4%x y x y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找准相等关系是解题关键.9.B解析:B【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及合并同类相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积的乘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A 、a 8÷a 2=a 4不正确;B 、(-m )2·(-m 3)=-m 5 正确;C 、x 3+x 3=x 6合并得2x 3,故本选项错误;D 、(a 3)3=a 9,不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及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性质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0.A解析:A【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可得答案.【详解】解:A 、属于因式分解,故本选项正确;B 、因式分解不彻底,故B 选项不符合题意;C 、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C 不符合题意;D 、是整式的乘法,故D 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二、填空题11.【分析】原式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原式=x²−2x−x+2=x²−3x+2,故答案为:x²−3x+2.【点睛】点评: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解析:2-32x x【分析】原式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原式=x²−2x−x+2=x²−3x+2,故答案为:x²−3x+2.【点睛】点评: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2.12【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得(n-2)•180-360=1260,解得:n=11.那么这个多边形是十一边形.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解析:12【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得(n-2)•180-360=1260,解得:n=11.那么这个多边形是十一边形.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13.1【解析】根据题意得:,解得:b=3或−3(舍去),a=−1,则ab=−1.故答案是:−1.解析:1【解析】根据题意得:2121{30baab-=+=≠+≠,解得:b=3或−3(舍去),a=−1,则ab=−1.故答案是:−1.14.4a2bc【分析】多项式的公因式的系数是指多项式中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详解】多项式4a3bc8a2b2c2的各项公因式是4a2bc.故答案为:4a2bc解析:4a2bc【分析】多项式的公因式的系数是指多项式中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详解】多项式4a 3bc +8a2b2c2的各项公因式是4a2bc.故答案为:4a2bc.【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型,注意一个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的公共因式是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15.243【解析】【分析】先将9x•27y变形为32x+3y,然后再结合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进行求解即可.【详解】∵2x+3y−5=0,∴2x+3y=5,∴9x27y=32x解析:243【解析】【分析】先将9x•27y变形为32x+3y,然后再结合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进行求解即可.【详解】∵2x+3y−5=0,∴2x+3y=5,∴9x⋅27y=32x⋅33y=32x+3y=35=243.故答案为:243.【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同底数幂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16.4【分析】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设2m的钢管b根,根据题意得:a+2b=9,∵a、b均为正整数,∴,,,.a 的值可能有4种,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运解析:4【分析】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设2m的钢管b根,根据题意得:a+2b=9,∵a、b均为正整数,∴14ab=⎧⎨=⎩,33ab=⎧⎨=⎩,52ab=⎧⎨=⎩,71ab=⎧⎨=⎩.a 的值可能有4种,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运用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的知识点,运算准确是解此题的关键.17.【分析】把m看做已知数表示出x与y,代入x+y=0计算即可求出m的值.【详解】解:,①+②得:5x=3m+2,解得:x=,把x=代入①得:y=,由x与y互为相反数,得到=0,去分母解析:【分析】把m看做已知数表示出x与y,代入x+y=0计算即可求出m的值.【详解】解:33221x y mx y m+=+⎧⎨-=-⎩①②,①+②得:5x=3m+2,解得:x=325m+,把x=325m+代入①得:y=945m-,由x与y互为相反数,得到3294+55m m+-=0,去分母得:3m+2+9﹣4m=0,解得:m=11,故答案为:11【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方程组的解法及相反数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8.【分析】根据题意先给a取任意两个值,然后代入,得到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得到x、y的值,再代入原方程验证即可.【详解】∵无论取何值,方程都有一个固定的解,∴a值可任意取两个值,解析:41 xy=⎧⎨=⎩【分析】根据题意先给a取任意两个值,然后代入,得到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得到x、y的值,再代入原方程验证即可.∵无论a 取何值,方程都有一个固定的解,∴a 值可任意取两个值,可取a=0,方程为23110x y +-=,取a=1,方程为5210x y +-=,联立两个方程解得4,1x y ==,将4,1x y ==代入(32)(23)11100a x a y a +----=,得(32)4(23)111101282311100a a a a a a +⨯--⨯--=+-+--=对任意a 值总成立, 所以这个固定解是41x y =⎧⎨=⎩, 故答案为:41x y =⎧⎨=⎩. 【点睛】 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带有参数的方程的解法是解答的关键. 19.12【分析】对所求代数式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整体代入求值.【详解】解:∵a+b=4,a ﹣b =1,∴(a+1)2﹣(b ﹣1)2=(a+1+b ﹣1)(a+1﹣b+1)=(a+b解析:12【分析】对所求代数式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整体代入求值.【详解】解:∵a+b =4,a ﹣b =1,∴(a+1)2﹣(b ﹣1)2=(a+1+b ﹣1)(a+1﹣b+1)=(a+b )(a ﹣b+2)=4×(1+2)=12.故答案是:12.【点睛】本题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即可解答. 20.8【解析】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即可写出等式.【详解】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问题推理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根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即可写出等式.【详解】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2(4)a b a b ab +-=-. ()22()204384a b a b ab ∴+-==-⨯=-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问题推理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图示找出大正方形,长方形,小正方形之间的关键. 三、解答题21.(1)x ≤2,图见详解;(2)22x -≤<;-2、-1、0、1.【分析】(1)由题意直接根据解不等式的步骤逐步进行计算求解,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2)根据题意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取公共部分得出其解集从而写出它的所有整数解即可.【详解】解:(1)去分母,得 6x+2(x+1)≤6-(x-14),去括号,得 6x+2x+2≤6-x+14,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9x ≤18,两边都除以9,得 x ≤2.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2)835113x x x x ->⎧⎪⎨+≥-⎪⎩①② 解①得:2x <,解②得:2x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2x -≤<.它的所有整数解有:-2、-1、0、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注意掌握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22.2296x y xy +≥【分析】根据题意直接利用作差法对两个代数式进行大小比较即可.【详解】解:∵x ,y 为任意有理数,22296(3)0x y xy x y +-=-≥,∴2296x y xy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加减,注意掌握利用作差法对两个代数式进行大小比较以及配方法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3.(1)y 3;(2)12.【分析】(1)先计算幂的乘方,然后计算同底数幂除法;(2)分别利用负整数指数幂、零次幂、乘方计算,然后合并.【详解】解:(1)原式=y 9÷y 6=y 3;(2)原式=4﹣1+9=12.【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运算与实数的运算,熟练运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4.(1)4x 2(1-3x )(2)y (x -2)2(2)(x -y )(a +b )(a -b ) 【分析】(1)直接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可;(2)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3)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详解】(1)()232412413x x x x =--; (2)()()22244442x y y xy y x x y x +-=+-=-; (3)()()()()()2222()()a x y b y x x y a b x y a b a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解因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分解因式.25.篮球队14支,排球队10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有24支队”和“260名运动员”,列方程组求解即可.【详解】设篮球队x 支,排球队y 支,由题意可得:241012260x y x y +=⎧⎨+=⎩解的:1410x y =⎧⎨=⎩答:设篮球队14支,排球队10支【点睛】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应用题一般情况下题中要给出2个等量关系,准确的找到等量关系并用方程组表示出来是解题的关键.26.(1)见解析;(2)平行且相等;(3)28【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画出点A 、C 平移后的对应点A '、C '即可画出平移后的△A B C '''; (2)根据平移的性质解答即可;(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答即可.【详解】解:(1)如图,ΔA B C '''即为所求;(2)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BB '与CC '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3)四边形BCC B ''的面积为4×7=28.故答案为:2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和平移作图,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关27.(1)图见详解;(2)平行且相等;(3)图见详解;(4)28.【分析】(1)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A B C'''即可;(2)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出AC与A C''的关系;(3)先取AB的中点E,再连接CE即可;(4)线段AC扫过的面积为平行四边形AA C C''的面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底为4,高为7,可得线段AC扫过的面积.【详解】解:(1)如图所示,△A B C'''即为所求;(2)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C与A C''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3)如图所示,线段CE即为所求;(4)如图所示,连接AA',CC',则线段AC扫过的面积为平行四边形AA C C''的面积,由图可得,线段AC扫过的面积4728=⨯=.故答案为:2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进行作图,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28.(1)-8a+12,16;(2)x2+3,1 3 9【分析】(1)直接利用多项式乘法去括号,进而合并同类项,再将已知数据代入求出答案;(2)直接利用多项式乘法去括号,进而合并同类项,再将已知数据代入求出答案.【详解】解:(1)原式=a2-4a-(a2-2a+6a-12)=a2-4a-(a2+4a-12)=a2-4a-a2-4a+12把12a=-代入得:原式=-8×(1-2)+12=16;(2)原式=x2+4x+4+4x2-1-4x2-4x =x2+3把13x=代入得:原式=(13)2+3=139.【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法,合并同类项,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细心运算是解题关键.。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84ab22e510661ed9ac51f35c.png)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一、选择题1.如图,P 1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P 1的右上端剪去一个直径为1的半圆后得到图形P 2,然后依次剪去一个更小的半圆(其直径为前一个被剪去的半圆的半径)得到图形P 3、P 4…P n …,记纸板P n 的面积为S n ,则S n -S n +1的值为( )A .12nπ⎛⎫ ⎪⎝⎭B .14nπ⎛⎫ ⎪⎝⎭C .2112n π+⎛⎫ ⎪⎝⎭D .2112n π-⎛⎫ ⎪⎝⎭2.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A=∠CDE ;④∠A+∠ADC=180°.其中,能推出AB ∥DC 的条件为( )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①③④ 3.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32a a a ÷=B .()225a a =C .236a a a =D .()3326a a =4.下列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2,2,4B .3,4,5C .1,2,3D .2,3,65.新冠病毒(2019﹣nCoV )是一种新的Sarbecovirus 亚属的β冠状病毒,它是一类具有囊膜的正链单股RNA 病毒,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 病毒中最大的,也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其粒子形状并不规则,直径约60﹣220nm ,平均直径为100nm (纳米).1米=109纳米,100nm 可以表示为( )米. A .0.1×10﹣6B .10×10﹣8C .1×10﹣7D .1×10116.如图1是//AD BC 的一张纸条,按图1→图2→图3,把这一纸条先沿EF 折叠并压平,再沿BF 折叠并压平,若图3中24CFE ∠=︒,则图2中AEF ∠的度数为( )A .120︒B .108︒C .112︒D .114︒7.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a 2-5=(a+2)(a-2)-1B .(x+2)(x-2)=x 2-4C .x 2+8x+16=(x+4)2D .a 2+4=(a+2)2-48.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④9.△ABC 是直角三角形,则下列选项一定错误的是( )A .∠A -∠B=∠CB .∠A=60°,∠B=40°C .∠A+∠B=∠CD .∠A :∠B :∠C=1:1:210.一天李师傅骑车上班途中因车发生故障,修车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了单位,下图描述了他上班途中的情景,下列四种说法:李师傅上班处距他家2000米;李师傅路上耗时20分钟;修车后李师傅的速度是修车前的4倍;李师傅修车用了5分钟,其中错误的是(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二、填空题11.若a m =5,a n =3,则a m +n =_____________. 12.计算()()12x x --的结果为_____;13.如图,图(1)的正方形的周长与图(2)的长方形的周长相等,且长方形的长比宽多acm ,则正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的差为_____(用含有字母a 的代数式表示).14.实数x ,y 满足方程组2728x y x y +=⎧⎨+=⎩,则x +y =_____.15.计算(﹣2xy )2的结果是_____.16.若29x kx -+是完全平方式,则k =_____.17.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样大小的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小红看见了,说:“我也来试试.”结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了如图(2)那样的正方形,中间还留下了一个洞,恰好是边长为5mm 的小正方形,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2mm .18.阅读材料:①1的任何次幂都等于1;②﹣1的奇数次幂都等于﹣1;③﹣1的偶数次幂都等于1;④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试根据以上材料探索使等式(2x+3)x+2016=1成立的x 的值为_____.19.每个生物携带自身基因的载体是生物细胞的DNA ,DNA 分子的直径只有0.0000002cm ,将0.00000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 20.已知代数式2x-3y 的值为5,则-4x+6y=______.三、解答题21.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在杭州举行,“丝绸细节”助力杭州打动世界.杭州丝绸公司为亚运会设计手工礼品,投入W 元钱,若以2条领带和1条丝巾为一份礼品,则刚好可制作600份礼品;若以1条领带和3条丝巾为一份礼品,则刚好可制作400份礼品. (1)若24W =万元,求领带及丝巾的制作成本是多少? (2)若用W 元钱全部用于制作领带,总共可以制作几条?(3)若用W 元钱恰好能制作300份其他的礼品,可以选择a 条领带和b 条丝巾作为一份礼品(两种都要有),请求出所有可能的a 、b 的值. 22.(类比学习)小明同学类比除法240÷16=15的竖式计算,想到对二次三项式x 2+3x +2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15162401 6 8080 0 2221322222 0x x x x x x x x +++++++ 即(x 2+3x +2)÷(x +1)=x +2,所以x 2+3x +2=(x +1)(x +2). (初步应用)小明看到了这样一道被墨水污染的因式分解题:x 2+□x +6=(x +2)(x +☆),(其中□、☆代表两个被污染的系数),他列出了下列竖式:22262(2)62 0x x x x x x x x +++++-++☆☆☆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深入研究)小明用这种方法对多项式x 2+2x 2-x -2进行因式分解,进行到了:x 3+2x 2-x -2=(x +2)(*).(*代表一个多项式),请你利用前面的方法,列出竖式,将多项式x 3+2x 2-x -2因式分解.23.如图 1,直线GH 分别交,AB CD 于点 ,E F (点F 在点E 的右侧),若12180︒∠+∠= (1)求证://AB CD ;(2)如图2所示,点M N 、在,AB CD 之间,且位于,E F 的异侧,连MN , 若23M N ∠=∠,则,,AEM NFD N ∠∠∠三个角之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 3 所示,点M 在线段EF 上,点N 在直线CD 的下方,点P 是直线AB 上一点(在E 的左侧),连接,,MP PN NF ,若2,2MPN MPB NFH HFD ∠=∠∠=∠,则请直接写出PMH ∠与N ∠之间的数量24.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 (1)画出△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A 1B 1C 1; (2)图中AC 与A 1C 1的关系是:_____. (3)画出△ABC 的AB 边上的高CD ;垂足是D ; (4)图中△ABC 的面积是_____.25.已知:如图,直线BD 分别交射线AE 、CF 于点B 、D ,连接A 、D 和B 、C ,12180∠+∠=,A C ∠=∠,AD 平分BDF ∠,求证:()1//AD BC ;()2BC 平分DBE ∠.26.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 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1)画出△ABC 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的△A 1B 1C 1; (2)画出△ABC 的中线AD ;(3)画出△ABC 的高CE 所在直线,标出垂足E : (4)在(1)的条件下,线段AA 1和CC 1的关系是 27.计算: (1)21122⎛⎫⎛⎫-⨯- ⎪ ⎪⎝⎭⎝⎭; (2)m 2•m 4+(﹣m 3)2; (3)(x +y )(2x ﹣3y ); (4)(x +3)2﹣(x +1)(x ﹣1).28.3321130y x --=,|1|24z x y -=--+,求x y z ++的平方根.【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首先分析题意,找到规律,并进行推导得出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得,n ≥2, S 1=12π×12=12π, S 2=12π﹣12π×(12)2, … S n =12π﹣12π×(12)2﹣12π×[(12)2]2﹣…﹣12π×[(12)n ﹣1]2,S n +1=12π﹣12π×(12)2﹣12π×[(12)2]2﹣…﹣12π×[(12)n ﹣1]2﹣12π×[(12)n ]2, ∴S n ﹣S n +1=12π×(12)2n =(12)2n +1π. 故选C . 【点睛】考查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的能力.2.D解析:D 【详解】解:①∵∠1=∠2,∴AB ∥CD ,故本选项正确; ②∵∠3=∠4,∴BC ∥AD ,故本选项错误; ③∵∠A=∠CDE ,∴AB ∥CD ,故本选项正确; ④∵∠A+∠ADC=180°,∴AB ∥CD ,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3.A解析:A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逐项判定即可. 【详解】解:32a a a ÷=,A 正确,()224a a =,B 错误,235a a a =,C 错误,()3328a a =,D 错误,故选:A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熟练掌握运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 【解析】试题分析:A 、2+2=4,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 、3、4、5,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C 、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 、2+3<6,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5.C解析:C【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100nm=100×10﹣9m=1×10﹣7m,故选:C.【点睛】本题是对科学记数法知识的考查,熟练掌握负指数幂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C解析:C【分析】设∠B′FE=x,根据折叠的性质得∠BFE=∠B′FE=x,∠AEF=∠A′EF,则∠BFC=x−24°,再由第2次折叠得到∠C′FB=∠BFC=x−24°,于是利用平角定义可计算出x =68°,接着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A′EF=180°−∠B′FE=112°,所以∠AEF=112°.【详解】如图,设∠B′FE=x,∵纸条沿EF折叠,∴∠BFE=∠B′FE=x,∠AEF=∠A′EF,∴∠BFC=∠BFE−∠CFE=x−24°,∵纸条沿BF折叠,∴∠C′FB=∠BFC=x−24°,而∠B′FE+∠BFE+∠C′FE=180°,∴x+x+x−24°=180°,解得x=68°,∵A′D′∥B′C′,∴∠A′EF=180°−∠B′FE=180°−68°=112°,∴∠AEF=11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画出折叠前后得图形.7.C解析:C【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详解】A、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定义,能熟记因式分解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8.C解析:C【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得答案.【详解】解:图①中的∠1与∠2是同位角,图②中的∠1与∠2是同位角,图③中的∠1与∠2不是同位角,图④中的∠1与∠2是同位角,所以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图①②④中的∠1和∠2是同位角....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属于基础概念题型,熟知概念是关键.9.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B+∠C=180°,和选项求出∠C(或∠B或∠A)的度数,再判断即可.【详解】解:A、∵∠A﹣∠B=∠C,∴∠A=∠B+∠C,∵∠A+∠B+∠C=180°,∴2∠A=180°,∴∠A=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A选项是正确的;B、∵∠A=60°,∠B=40°,∴∠C=180°﹣∠A﹣∠B=180°﹣60°﹣40°=80°,∴△ABC是锐角三角形,故B选项是错误的;C、∵∠A+∠B=∠C,∠A+∠B+∠C=180°,∴2∠C=180°,∴∠C=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C选项是正确的;D、∵∠A:∠B:∠C=1:1:2,∴∠A+∠B=∠C,∵∠A+∠B+∠C=180°,∴2∠C=180°,∴∠C=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D选项是正确的;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辨析能力.10.B解析:B【分析】观察图象,明确每一段行驶的路程、时间,即可做出判断.【详解】由图可知,当时间为离家20分钟时,李师傅到达单位,所以说法一和说法二正确;从出发到10分钟时,李师傅的速度为1000÷10=100(米∕分钟),在出发后15分钟到20分钟,李师傅的速度为(2000-1000)÷(20-15)=200(米∕秒),修车后李师傅的速度是修车前的2倍,所以说法三错误;在出发后10分钟到15分钟,李师傅修车用了15-10=5(分钟),所以说法四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会从图象中提取有效信息,理解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二、填空题11.15【分析】根据幂的运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am=5,an=3,∴am+n= am×an=5×3=15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底数幂的逆运解析:15【分析】根据幂的运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a m=5,a n=3,∴a m+n= a m×a n=5×3=15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底数幂的逆运算.12.【分析】原式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原式=x²−2x−x+2=x²−3x+2,故答案为:x²−3x+2.【点睛】点评: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解析:2-32x x【分析】原式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原式=x²−2x−x+2=x²−3x+2,故答案为:x²−3x+2.【点睛】点评: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3.【分析】设长方形的宽为xcm,根据“图(1)的正方形的周长与图(2)的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求得正方形的边长,最后由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的差.【详解】解:设长方解析:24a 【分析】设长方形的宽为xcm ,根据“图(1)的正方形的周长与图(2)的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求得正方形的边长,最后由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的差.【详解】解:设长方形的宽为xcm ,则长方形的长为(x +a )cm ,∵图(1)的正方形的周长与图(2)的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正方形的边长为:2()242x a x x a +++=, ∴正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的差为:22()2x a x x a +⎛⎫-+ ⎪⎝⎭ 222444x ax a x ax ++=-- =24a . 故答案为:24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整式的混合运算,关键是读懂题意,正确列出代数式. 14.5【分析】方程组两方程左右两边相加即可求出所求.【详解】解:,①②得:,则,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解析:5【分析】方程组两方程左右两边相加即可求出所求.【详解】解:2728x y x y +=⎧⎨+=⎩①②,①+②得:3315x y +=,则5x y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15.4x2y2.【分析】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2xy)2=4x2y2.故答案为:4x2y2.【点睛】本题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解析:4x 2y 2.【分析】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2xy )2=4x 2y 2.故答案为:4x 2y 2.【点睛】本题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6.【分析】根据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两数积的2倍,等于两数和或差的平方,即可求出的值 .【详解】解:∵是完全平方式,即.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 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解析:6±【分析】根据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两数积的2倍,等于两数和或差的平方,即可求出k 的值 .【详解】解:∵29x kx -+是完全平方式,即()2293x kx x -+=±236k ∴=±⨯=±.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 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是解本题的关键17.【分析】设小长方形的长是xmm ,宽是ymm .根据图(1),知长的3倍=宽的5倍,即3x=5y ;根据图(2),知宽的2倍-长=5,即2y+x=5,建立方程组.【详解】设小长方形的长是xmm ,宽解析:2375mm【分析】设小长方形的长是xmm ,宽是ymm .根据图(1),知长的3倍=宽的5倍,即3x=5y ;根据图(2),知宽的2倍-长=5,即2y+x=5,建立方程组.【详解】设小长方形的长是xmm ,宽是ymm ,根据题意得:3525x y y x =⎧⎨-=⎩ ,解得2515x y =⎧⎨=⎩∴小长方形的面积为:22515375xy mm【点睛】此题的关键是能够分别从每个图形中获得信息,建立方程. 18.﹣1或﹣2或﹣2016【分析】根据1的乘方,﹣1的乘方,非零的零次幂,可得答案.【详解】解:①当2x+3=1时,解得:x =﹣1,此时x+2016=2015,则(2x+3)x+2016=12解析:﹣1或﹣2或﹣2016【分析】根据1的乘方,﹣1的乘方,非零的零次幂,可得答案.【详解】解:①当2x+3=1时,解得:x =﹣1,此时x+2016=2015,则(2x+3)x+2016=12015=1,所以x =﹣1.②当2x+3=﹣1时,解得:x =﹣2,此时x+2016=2014,则(2x+3)x+2016=(﹣1)2014=1,所以x =﹣2.③当x+2016=0时,x=﹣2016,此时2x+3=﹣4029,则(2x+3)x+2016=(﹣4029)0=1,所以x=﹣2016.综上所述,当x=﹣1,或x=﹣2,或x=﹣2016时,代数式(2x+3)x+2016的值为1.故答案为:﹣1或﹣2或﹣2016.【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乘方运算,特别是乘方的结果为1的情况,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9.210-7【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整数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解析:2⨯10-7【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整数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0.000 0002=2×10-7,故答案为:2⨯10-7.【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20.-10【分析】原式前两项提取-2变形后,将已知代数式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2x-3y=5,∴原式=-2(2x-3y)=-2×5=-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解析:-10【分析】原式前两项提取-2变形后,将已知代数式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2x-3y=5,∴原式=-2(2x-3y )=-2×5=-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领带的制作成本是120元,丝巾的制作成本是160元;(2)可以制作2000条领带;(3)42a b =⎧⎨=⎩ 【分析】(1)设领带及丝巾的制作成本是x 元和y 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 (2)由600(2)W x y =+与400(3)W x y =+可得到43y x =,代入可得2000W x =,即可求得答案;(3)根据44600(2)300()33x x ax bx +=+即可表达出a 、b 的关系式即可解答. 【详解】解:(1)设领带及丝巾的制作成本是x 元和y 元, 则600(2)240000400(3)240000x y x y +=⎧⎨+=⎩解得:120160x y =⎧⎨=⎩答:领带的制作成本是120元,丝巾的制作成本是160元.(2)由题意可得:600(2)W x y =+,且400(3)W x y =+,∴600(2)400(3)x y x y +=+, 整理得:43y x =,代入 600(2)W x y =+ 可得:4600(2)20003W x x x =+=, ∴可以制作2000条领带.(3)由(2)可得:43y x =, ∴44600(2)300()33x x ax bx +=+ 整理可得:3420a b +=∵a 、b 都为正整数,∴42a 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综合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对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变形.22.[初步应用]5,3;[深入研究]x 3+2x 2-x -2=(x +2)(x +1)(x -1);详见解析;【分析】[初步应用]列出竖式结合已知可得:2☆-6=0,2-=☆,求出□与☆即可.[深入研究]列出竖式可得x 3+2x 2-x -2÷(x +2),即可将多项式x 3+2x 2-x -2因式分解.【详解】[初步应用]∵多项式x 2+□x +6能被x +2整除,∴2☆-6=0,2-=☆,∴☆= 3,□=5,故答案为:5,3;[深入研究]∵2323212222 22 0x x x x x x x x x -++--+----, ∴()()()()()3222221211x x x x x x x x +--=+-=++-.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除法;理解题意,仿照整数的除法列出竖式进行运算是解题的关键.23.(1)证明过程见解析;(2)12N AEM NFD ∠=∠-∠,理由见解析;(3)13∠N+∠PMH=180°. 【分析】(1)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判定AB ∥CD ;(2)设∠N=2α,∠M=3α,∠AEM=x ,∠NFD=y ,过M 作MP ∥AB ,过N 作NQ ∥AB 可得∠PMN=3α-x ,∠QNM=2α-y ,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到3α-x =2α-y ,化简即可得到12N AEM NFD ∠=∠-∠; (3)过点M 作MI ∥AB 交PN 于O ,过点N 作NQ ∥CD 交PN 于R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PM=∠PMI ,由已知得到∠MON=∠MPN+∠PMI=3∠PMI 及∠RFN=180°-∠NFH-∠HFD=180°-3∠HFD ,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PRF=∠FNP+∠RFN=∠FNP+180°-3∠RFM ,化简得到∠FNP+2∠PMI-2∠RFM=180°-∠PMH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PMI+∠FNP+∠FNH=180°及3∠RFM+∠FNH=180°,两个等式相减即可得到∠RFM-∠PMI=13∠FNP,将该等式代入∠FNP+2∠PMI-2∠RFM=180°-∠PMH,即得到1 3∠FNP=180°-∠PMH,即13∠N+∠PMH=180°.【详解】(1)证明:∵∠1=∠BEF,12180︒∠+∠=∴∠BEF+∠2=180°∴AB∥CD.(2)解:12N AEM NFD ∠=∠-∠设∠N=2α,∠M=3α,∠AEM=x,∠NFD=y 过M作MP∥AB,过N作NQ∥AB∵//AB CD,MP∥AB,NQ∥AB∴MP∥NQ∥AB∥CD∴∠EMP=x,∠FNQ=y∴∠PMN=3α-x,∠QNM=2α-y∴3α-x=2α-y即α=x-y∴12N AEM NFD ∠=∠-∠故答案为12N AEM NFD ∠=∠-∠(3)解:13∠N+∠PMH=180°过点M作MI∥AB交PN于O,过点N作NQ∥CD交PN于R.∵//AB CD,MI∥AB,NQ∥CD∴AB∥MI∥NQ∥CD∴∠BPM=∠PMI∵∠MPN=2∠MPB∴∠MPN=2∠PMI∴∠MON=∠MPN+∠PMI=3∠PMI∵∠NFH=2∠HFD∴∠RFN=180°-∠NFH-∠HFD=180°-3∠HFD∵∠RFN=∠HFD∴∠PRF=∠FNP+∠RFN=∠FNP+180°-3∠RFM∴∠MON+∠PRF+∠RFM=360°-∠OMF即3∠PMI+∠FNP+180°-3∠RFM+∠RFM=360°-∠OMF ∴∠FNP+2∠PMI-2∠RFM=180°-∠PMH∵3∠PMI+∠PNH=180°∴3∠PMI+∠FNP+∠FNH=180°∵3∠RFM+∠FNH=180°∴3∠PMI-3∠RFM+∠FNP=0°即∠RFM-∠PMI=13∠FNP∴∠FNP+2∠PMI-2∠RFM=∠FNP-2(∠RFM-∠PMI)=180°-∠PMH∠FNP-2×13∠FNP=180°-∠PMH13∠FNP=180°-∠PMH即13∠N+∠PMH=180°故答案为13∠N+∠PMH=18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通过运用平行线性质得到角之间的关系.24.(1)画图见解析;(2)平行且相等;(3)画图见解析;(4)8【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的对应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平移的性质解答;(3)延长AB,作出AB的高CD即可;(4)利用△ABC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如图所示,(2)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C与A1C1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3)如图所示,(4)△ABC的面积=5×7-12×7×5-12×7×2-12×5×1=8.25.(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求出1BDC∠=∠,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B C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 EBC∠=∠,求出A EBC∠=∠,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FDA AD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FDA C∠=∠,ADB DBC∠=∠,C EBC∠=∠,求出EBC DBC∠=∠即可.【详解】()12180BDC∠+∠=,12180∠+∠=,1BDC∴∠=∠,//AB CF∴,C EBC∴∠=∠,A C∠=∠,A EBC∴∠=∠,//AD BC∴;()2AD平分BDF∠,FDA ADB ∴∠=∠,//AD BC ,FDA C ∴∠=∠,ADB DBC ∠=∠,C EBC ∠=∠,EBC DBC ∴∠=∠,BC ∴平分DBE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考查了学生运用性质进行推理的能力,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是: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然.26.(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4)平行且相等【分析】(1)利用网格特点和平移的性质画出A 、B 、C 的对应点A 1、B 1、C 1即可;(2)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3)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4)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如图,△A 1B 1C 1即为所作图形;(2)如图,线段AD 即为所作图形;(3)如图,直线CE 即为所作图形;(4)∵△A 1B 1C 1是由△ABC 平移得到,∴A 和A 1,C 和C 1是对应点,∴AA 1和CC 1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作图,平移的性质,三角形的高和中线的画法,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1)18-;(2)2m 6;(3)2x 2﹣xy ﹣3y 2;(4)6x +10.【分析】(1)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2)先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和幂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再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计算;(3)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再合并同类项;(4)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再合并同类项.【详解】解:(1)21122⎛⎫⎛⎫-⨯- ⎪ ⎪⎝⎭⎝⎭=312⎛⎫- ⎪⎝⎭ 18=-; (2)m 2•m 4+(﹣m 3)2=m 6+m 6=2m 6;(3)(x +y )(2x ﹣3y )=2x 2﹣3xy +2xy ﹣3y 2=2x 2﹣xy ﹣3y 2;(4)(x +3)2﹣(x +1)(x ﹣1)=x 2+6x +9﹣x 2+1=6x +10.【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幂的运算性质和整式的运算,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8.【分析】根据题意得到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x y z ++,最后求平方根即可.【详解】0=,|1|z -=,=|1|0z -=,∴2113024010y x x y z -+-=⎧⎪-+=⎨⎪-=⎩,解得231x y z =⎧⎪=⎨⎪=⎩,则6x y z ++=,∴x y z ++平方根为.【点睛】本题考查相反数的意义,非负数的表达,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求平方根等知识,综合性较强,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
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22de10bb4cf7ec4afed0e3.png)
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计算(﹣2a 2)•3a 的结果是( )A .﹣6a 2B .﹣6a 3C .12a 3D .6a 32.从边长为a 的大正方形板挖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纸板后,将其裁成四个相同的等腰梯形(如图甲),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乙),那么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的公式为( )A .()222a b a b -=-B .()2222a b a ab b +=++C .()2222a b a ab b -=-+D .()()22a b a b a b +-=- 3.已知∠1与∠2是同位角,则( )A .∠1=∠2B .∠1>∠2C .∠1<∠2D .以上都有可能 4.已知4m =a ,8n =b ,其中m ,n 为正整数,则22m +6n =( )A .ab 2B .a +b 2C .a 2b 3D .a 2+b 3 5.如图,∠ACB >90°,AD ⊥BC ,BE ⊥AC ,CF ⊥AB ,垂足分别为点D 、点E 、点F ,△ABC 中AC 边上的高是( )A .CFB .BEC .AD D .CD6.一元一次不等式312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A .B .C .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同位角相等②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部③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就增加180°,④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A .1个B .2个C .3 个D .4个8.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④ 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6x x x ⋅=B .224(2)4x x -=-C .326()x x =D .55x x x ÷= 10.已知x a y b =⎧⎨=⎩是方程组24213x y x y -=⎧⎨+=⎩的解,则32a b -的算术平方根为( ) A .4± B .4 C .2 D .2±二、填空题11.如图,直线//AB CD ,直线GE 交直线AB 于点E ,EF 平分AEG ∠.若∠1=58°,则AEF ∠的大小为____.12.如果42x -与231x mx ++的乘积中不含x 2项,则m=______________.13.一种微粒的半径是0.00004米,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14.若(x 2+x-1)(px+2)的乘积中,不含x 2项,则p 的值是 ________.15.科学家发现2019nCoV -冠状肺炎病毒颗粒平均直径约为0.00000012m ,数据0.000000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_______.16.()7(y x -+________ 22)49y x =-.17.某校七年级社会实践小组去商场调查商品的销售情况,了解到该商场以每件80元的价格购进某品牌衬衫500件,并以每件120元的价格销售400件.该商场准备采取促销措施,将剩下的衬衫降价销售,每件衬衫至多降价______元,销售完这批衬衫才能达到盈利45%的预期目标.18.若2a +b =﹣3,2a ﹣b =2,则4a 2﹣b 2=_____.19.比较大小:π0_____2﹣1.(填“>”“<”或“=”)20.已知x 2a +y b ﹣1=3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b =_____.三、解答题21.杨辉三角是一个由数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数表,一般形式如图所示,其中每一横行都表示(a+b)n (此处n=0,1,2,3,4...)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杨辉三角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组成的,而其余的数则是等于它肩上的两数之和.…… ……(1)请直接写出(a +b )4=__________;(2)利用上面的规律计算:①24+4×23+6×22+4×2+1=__________;②36-6×35+15×34-20×33+15×32-6×3+1=________.22.如图,∠A=65°,∠ABD=30°,∠ACB=72°,且CE 平分∠ACB ,求∠BEC 的度数.23.先化简,再求值:(x ﹣2y )(x +2y )﹣(x ﹣2y )2,其中x =3,y =﹣1.24.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1)画出△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A 1B 1C 1;(2)图中AC 与A 1C 1的关系是:_____.(3)画出△ABC 的AB 边上的高CD ;垂足是D ;(4)图中△ABC 的面积是_____.25.(1)已知2(1)()2x x x y ---=,求222x y xy +-的值. (2)已知等腰△ABC 的三边长为,,a b c ,其中,a b 满足:a 2+b 2=6a+12b-45,求△ABC 的周长.26.好学的小红在学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后,遇到下列4个问题,请你帮她解决.如图,在ABC ∆中,点I 是ABC ∠、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点D 是MBC ∠、NCB ∠平分线的交点,,BI D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1)若50BAC ∠=︒,则BIC ∠= °;(2)若BAC x ∠=︒ (090x <<),则当ACB ∠等于多少度(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时,//CE AB ,并说明理由;(3)若3D E ∠=∠,求BAC ∠的度数.27.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①如图a ,若//AB CD ,点P 在AB 、CD 外部,则BPD ∠、B 、D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解:BPD B D ∠=∠-∠.证明:∵//AB CD ,∴B BOD ∠=∠,又∵POD BOD ∠+∠=______,在POD 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____________180POD ∠+∠+∠=︒, 故______BPD D ∠=∠+∠,从而得BPD B D ∠=∠-∠.②若//AB CD ,将点P 移到AB 、CD 内部,如图b ,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则BPD ∠、B 、D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③在图b 中,将直线AB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 于点Q ,如图c ,则BPD ∠、B 、D ∠、BQD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8.在南通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中,某校计划购进一批电脑和电子白板,经过市场考察得知,购买1台电脑和2台电子白板需要3.5万元,购买2台电脑和1台电子白板需要2.5万元.(1)求每台电脑、每台电子白板各多少万元;(2)根据学校实际,需购进电脑和电子白板共31台,若总费用不超过30万元,则至多购买电子白板多少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用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详解】解:(-2a 2)·3a=(-2×3)×(a 2·a)=-6a 3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单项式乘单项式,掌握运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D解析:D【分析】分别表示出图甲和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二者相等,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图甲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2a b -, 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4=22a b a b a b a b -+⨯⨯⨯+-, 甲乙两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 22()()a b a b a b ∴-=+-∴可以验证成立的公式为22()()a b a b a b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属于基础题型,比较简单.3.D解析:D【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解:∵只有两直线平行时,同位角才可能相等,∴当没有限定“两直线平行”时,已知∠1与∠2是同位角可以得出∠1=∠2或∠1>∠2或∠1<∠2,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理解同位角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两直线平行”这个前提条件易遗漏.解析:A【分析】将已知等式代入22m+6n=22m×26n=(22)m•(23)2n=4m•82n=4m•(8n)2可得.【详解】解:∵4m=a,8n=b,∴22m+6n=22m×26n=(22)m•(23)2n=4m•82n=4m•(8n)2=ab2,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5.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形,BE是△ABC中AC边上的高.故选B.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6.B解析:B【解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详解】-3x-1>2,-3x>2+1,-3x>3,x<-1,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能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7.A解析:A【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三角形垂心的定义及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平行线的性质逐一判断可【详解】解:①只有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同位角才相等,故此结论错误;②只有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故此结论错误;③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就增加180°,此结论正确;④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可能相等,也可能互补,故此结论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同位角、三角形垂心及多边形内角和、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基本定义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得答案.【详解】解:图①中的∠1与∠2是同位角,图②中的∠1与∠2是同位角,图③中的∠1与∠2不是同位角,图④中的∠1与∠2是同位角,所以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图①②④中的∠1和∠2是同位角....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属于基础概念题型,熟知概念是关键.9.C解析:C【解析】解:A.x2⋅x3=x5,故A错误;B.(-2x2)2 =4 x4,故B错误;C.( x3 )2=x6,正确;D.x5÷x =x4,故D错误.故选C.10.B解析:B【分析】把方程组24213x yx y-=⎧⎨+=⎩的解求解出来即可得到a、b的值,再计算32a b-的算术平方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4 213 x yx y-=⎧⎨+=⎩①②把①式×5得:248x y -= ③,用②式-③式得:55y = ,解得:y=1,把1y = 代入①式得到:24x -= ,即:6x = ,又x a y b =⎧⎨=⎩是方程组24213x y x y -=⎧⎨+=⎩的解, 所以61a b =⎧⎨=⎩, 故3216a b -=,所以32a b -的算术平方根=16的算术平方根,4==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以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用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61°【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EB 的度数,进而得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得答案.【详解】解:,,.EF 平分,.故答案为:6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解析:61°【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EB 的度数,进而得AEG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得答案.【详解】解://AB CD ,158GEB∴∠=∠=︒,18058122AEG∴∠=︒-︒=︒.EF平分AEG∠,61AEF∴∠=︒.故答案为:6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和平角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2.【分析】先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展开,再根据题意,二次项的系数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解:(4x-2)(3x2+mx+1)=12x3+(4m-6)x2+(4-2m)x-2,∵不含x2项,解析:3 2【分析】先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展开,再根据题意,二次项的系数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解:(4x-2)(3x2+mx+1)=12x3+(4m-6)x2+(4-2m)x-2,∵不含x2项,∴4m-6=0,解得m=32.故答案为3 2 .【点睛】此题考查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需要熟练掌握,不含某一项就让这一项的系数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13.4×10-5【解析】试题分析:科学计数法是指a×10n,且1≤|a|<10,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则n的相反数就是几.考点:科学计数法解析:【解析】试题分析:科学计数法是指a×,且1≤<10,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则n的相反数就是几.考点:科学计数法14.【分析】先按照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再把同类项合并,利用不含项即这一项的系数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而上式不含项,,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同时解析:2.-【分析】先按照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再把同类项合并,利用不含2x 项即这一项的系数为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32212222x x px px x px x px +-+=+++--()()32222px p x p x =+++--而上式不含2x 项,20p ∴+=,2,p ∴=-故答案为: 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同时考查多项式的概念中的项的次数,及不含某项的条件,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 是解析:71.210-⨯【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解: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0.00000012=71.210-⨯故答案为:71.210-⨯.【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科学记数法,掌握科学记数法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6.【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解答.【详解】解:∵49y2-x2 =(-7y)2-x2,∴(-7x+y)(-7x-y)=49y2-x2.故答案为-7x-y.【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解析:7y x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解答.【详解】解:∵49y 2-x 2 =(-7y)2-x 2,∴(-7x+y)(-7x-y)=49y 2-x 2.故答案为-7x-y.【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7.【分析】设每件衬衫降价x 元,正好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销售收入-成本=利润,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每件衬衫降价x 元,正好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题意得:120解析:20【分析】设每件衬衫降价x 元,正好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销售收入-成本=利润,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每件衬衫降价x 元,正好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题意得:120×400+(120-x )×(500-400)-80×500=80×500×45%,解得:x=20.答:每件衬衫降价10元,正好达到预期目标.【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8.-6【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求得题目中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2a+b=﹣3,2a﹣b=2,∴4a2﹣b2=(2a+b)(2a﹣b)=(﹣3)×2=﹣6,故答案为:﹣6.【点睛】解析:-6【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求得题目中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2a+b=﹣3,2a﹣b=2,∴4a2﹣b2=(2a+b)(2a﹣b)=(﹣3)×2=﹣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平方差公式求值,掌握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9.>【分析】先求出π0=1,2-1=,再根据求出的结果比较即可.【详解】解:∵π0=1,2-1=,1>,∴π0>2-1,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实数的大小比较解析:>【分析】先求出π0=1,2-1=12,再根据求出的结果比较即可.【详解】解:∵π0=1,2-1=12,1>12,∴π0>2-1,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实数的大小比较.理解任意非零数的零次方等于1和熟记负指数幂的计算公式是解题关键.20.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式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x 、y 的指数均为1,这样就可以分别求出a 、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所以x 、y 的指数均为1∴2a=1,解析: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式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x 、y 的指数均为1,这样就可以分别求出a 、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2a b-1x +y =3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所以x 、y 的指数均为1∴2a =1,b-1=1,解得a =12,b =2, 则ab =122⨯=1, 故答案为:1.【点睛】该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即含有两个未知量,且未知量的指数为1,将其代数式进行求解,即可求出答案.三、解答题21.(1)++++432234a 4a b 6a b 4ab b ;(2)①81;②64【分析】(1)根据杨辉三角的数表规律解答即可;(2)由杨辉三角的数表规律和(1)题的结果可得所求式子=(2+1)4,据此解答即可; ②由杨辉三角的数表规律可得所求式子=(3-1)6,据此解答即可.【详解】解:(1)()4432234464a b a a b a b ab b +=++++;故答案为:++++432234a 4a b 6a b 4ab b ;(2)①24+4×23+6×22+4×2+1=(2+1)4=34=81;故答案为:81;②36-6×35+15×34-20×33+15×32-6×3+1=(3-1)6=26=64;故答案为:64.【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的乘法和完全平方公式的拓展以及数的规律探求,正确理解题意、找准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2.131°【解析】【分析】先根据∠A=65°,∠ACB=72°得出∠ABC的度数,再由∠ABD=30°得出∠CBD的度数,根据CE平分∠ACB得出∠BCE的度数,根据∠BEC=180°-∠BCE-∠CBD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在△ABC中,∵∠A=65°,∠ACB=72°∴∠ABC=43°∵∠ABD=30°∴∠CBD=∠ABC﹣∠ABD=13°∵CE平分∠ACB∴∠BCE=∠ACB=36°∴在△BCE中,∠BEC=180°﹣13°﹣36°=131°.【点睛】本题考察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两个三角形中,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3.4xy﹣8y2,﹣20【分析】先根据整式的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详解】(x﹣2y)(x+2y)﹣(x﹣2y)2=x2﹣4y2﹣(x2﹣4xy+4y2)=x2﹣4y2﹣x2+4xy﹣4y2=4xy﹣8y2,当x=3,y=﹣1时,原式=4×3×(﹣1)﹣8×(﹣1)2=﹣20.【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化简求值,涉及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等知识,熟练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和乘法公式的运用是解答的关键.24.(1)画图见解析;(2)平行且相等;(3)画图见解析;(4)8【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 、B 、C 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的对应点A 1、B 1、C 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平移的性质解答;(3)延长AB ,作出AB 的高CD 即可;(4)利用△ABC 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如图所示,(2)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C 与A 1C 1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3)如图所示,(4)△ABC 的面积=5×7-12×7×5-12×7×2-12×5×1=8. 25.(1)2;(2)15.【分析】(1)先化简条件,再把求值的代数式变形,整体代入即可,(2)利用两个非负数之和为0的性质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后分类讨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 2(1)()2x x x y ---=,222,x x x y ∴--+=2,y x ∴-=2222222()2 2.2222x y x xy y y x xy +-+-∴-==== (2) a 2+b 2=6a+12b-45,226912360,a a b b ∴-++-+=22(3)(6)0,a b ∴-+-=3,6,a b ∴==当3a =为腰时,三角形不存在,当6b =为腰时,三角形三边分别为:6,6,3,∴ △ABC 的周长为:1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代数式的求值,熟练整体代入的方法,同时考查非负数之和为零的性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6.(1)115;(2)180-2x ,理由见解析;(3)45°.【分析】(1)已知点I 是两角∠ABC 、∠ACB 平分线的交点,故()()()11118018018018090222BIC IBC ICB ABC ACB A BAC ∠=︒-∠+∠=︒-∠+∠=︒-︒-∠=+∠ ,由此可求∠BIC ;(2)当CE ∥AB 时, ∠ACE=∠A=x °,根据∠ACE=∠A=x °,根据CE 是∠ACG 的角平分线,推出∠ACG=2x °,∠ABC=∠BAC=x °,即可求出ACB ∠的度数.(3)由题意知:△BDE 是直角三角形∠D+∠E=90°,可求出若∠D=3∠E 时,∠BEC=22.5°,再推理出12BEC BAC ∠=∠,即可求出BAC ∠的度数. 【详解】(1)∵点I 是两角∠ABC 、∠ACB 平分线的交点,∴()180BIC IBC ICB ∠=︒-∠+∠ ()11802ABC ACB =-∠+∠︒ ()11801802A =-︒︒-∠ 1901152BAC =+∠=︒; 故答案为:115.(2)当∠ACB 等于(180-2x )°时,CE ∥AB .理由如下:∵CE ∥AB ,∴∠ACE=∠A=x °,∵∠ACE=∠A=x °,CE 是∠ACG 的角平分线,∴∠ACG=2∠ACE=2x °,∴∠ABC=∠ACG-∠BAC=2x °-x °=x °,∴∠ACB=180°-∠BAC-∠ABC=(180-2x )°;(3)由题意知:△BDE 是直角三角形∠D+∠E=90°若∠D=3∠E 时∠BEC=22.5°,∵90BEC BDC ∠=︒-∠190902BAC ⎛⎫=︒-︒-∠ ⎪⎝⎭ 12BAC =∠, ∴45BA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平分线的夹角大小与原三角形内角的关系,要充分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性质转换.27.①见解析;②BPD B D ∠=∠+∠,证明见解析;③BPD B D BQD ∠=∠+∠+∠,证明见解析.【分析】①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 BOD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可得180POD BO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180POD BPD D ∠+∠+∠=︒,最后根据等量代换即可得证;②如图(见解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 BQD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BPD BQD D ∠=∠+∠,然后根据等量代换即可得;③如图(见解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BED B BQD ∠=∠+∠,BPD D BED ∠=∠+∠,再根据等量代换即可得.【详解】①BPD B D ∠=∠-∠.证明:∵//AB CD ,∴B BOD ∠=∠,又∵180POD BOD ∠+∠=︒,在POD 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180POD BPD D ∠+∠+∠=︒,故BOD BPD D ∠=∠+∠,从而得BPD B D ∠=∠-∠;②BPD B D ∠=∠+∠,证明如下:如图,延长BP ,交CD 于点Q ,∵//AB CD ,B BQD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BPD BQD D ∠=∠+∠,BPD B D ∴∠=∠+∠;③BPD B D BQD ∠=∠+∠+∠,证明如下:如图,延长BP ,交CD 于点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BED B BQD BPD D BED∠=∠+∠⎧⎨∠=∠+∠⎩, 则BPD B D BQ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关键.28.(1)电脑0.5万元,电子白板1.5万元;(2)14台【分析】(1)设每台电脑x 元,每台电子白板y 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2)设购进电子白板m 台,则购进电脑()31m -台,根据总费用不超过30万元,列出不等式,根据m 实际意义即可求解.【详解】(1)设每台电脑x 元,每台电子白板y 元,则2 3.52 2.5x y x y +=⎧⎨+=⎩,解得0.51.5x y =⎧⎨=⎩故每台电脑0.5万元,每台电子白板1.5万元;(2)设购进电子白板m 台,则购进电脑()31m -台,由题意得 1.50.5(31)30m m +-≤解得14.5m ≤,又因为m 是正整数,则14m ≤,故至多购买电子白板14台.【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综合性较强,难度不大,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关键.。
数学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数学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020fd103d8ce2f0166235b.png)
数学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下列各图的△ABC中,正确画出AC边上的高的图形是()A.B.C.D.2.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并且它的一个外角与一个内角的比为1:3,则这个多边形为()A.三角形B.四边形C.六边形D.八边形3.计算(﹣2a2)•3a的结果是()A.﹣6a2B.﹣6a3C.12a3D.6a34.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A.x3﹣x=x(x2﹣1)B.m2+m﹣6=(m+3)(m﹣2)C.(a+4)(a﹣4)=a2﹣16D.x2+y2=(x+y)(x﹣y)5.把多项式x2+ax+b分解因式,得(x+1)(x-3),则a、b的值分别是()A.a=2,b=3 B.a=-2,b=-3C.a=-2,b=3 D.a=2,b=-36.小红问老师的年龄有多大时,老师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4岁,等你像我这么大时,我就49岁了,设老师今年x岁,小红今年y岁”,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449x y yx y x-=+⎧⎨-=+⎩B.449x y yx y x-=+⎧⎨-=-⎩C.449x y yx y x-=-⎧⎨-=+⎩D.449x y yx y x-=-⎧⎨-=-⎩7.新冠病毒(2019﹣nCoV)是一种新的Sarbecovirus亚属的β冠状病毒,它是一类具有囊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也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其粒子形状并不规则,直径约60﹣220nm,平均直径为100nm(纳米).1米=109纳米,100nm可以表示为()米.A.0.1×10﹣6B.10×10﹣8C.1×10﹣7D.1×10118.不等式3+2x>x+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9.计算12x a a a a ⋅⋅=,则x 等于( ) A .10 B .9 C .8 D .4 10.七边形的内角和是( )A .360°B .540°C .720°D .900°二、填空题11.一个五边形所有内角都相等,它的每一个内角等于_______.1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 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13.若二次三项式x 2+kx+8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 ________.14.已知某新型感冒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00823米,将0.00000082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15.已知2x =3,2y =5,则22x+y-1=_____. 16.()a b -+(__________) =22a b -.17.若2a +b =﹣3,2a ﹣b =2,则4a 2﹣b 2=_____.18.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剪去∠C 得到四边形ABDE ,且∠C =40°,则∠1+∠2的度数为_____.19.有两个正方形,A B ,现将B 放在A 的内部得图甲,将,A B 并列放置后构造新的正方形得图乙.若图甲和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1和12,则正方形,A B 的边长之和为________.20.若a +b =4,a ﹣b =1,则(a +1)2﹣(b ﹣1)2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21.认真阅读下面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所夹角的探究片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探究1):如图1,在ΔABC中,O是∠ABC与∠A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通过分析发现∠BOC=90º+12∠A,(请补齐空白处......)理由如下:∵BO和CO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1=12∠ABC,_________________,在ΔABC中,∠A+∠ABC+∠ACB=180º.∴∠1+∠2=12(∠ABC+∠ACB)=12(180º-∠A)=90º-12∠A,∴∠BOC=180º-(∠1+∠2)=180º-(________)=90º+12∠A.(探究2):如图2,已知O是外角∠DBC与外角∠E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则∠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应用):如图3,在RtΔAOB中,∠AOB=90º,已知AB不平行与CD,AC、BD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又CE、DE分别是∠ACD和∠BDC的角平分线,则∠E=_______;(拓展):如图4,直线MN与直线PQ相交于O,∠MOQ=60º,点A在射线OP上运动,点B在射线OM上运动,延长BA至G,已知∠BAO、∠OAG的角平分线与∠BOQ的角平分线及其延长线交于E、F,在ΔAEF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4倍,则∠ABO=______.22.解方程或不等式(组)(1)24 231 x yx y+=⎧⎨-=⎩(2)2151132 x x-+-≥(3)312(2)15233x xx x+<+⎧⎪⎨-≤+⎪⎩23.某公司有A、B两种型号的商品需运出,这两种商品的体积和质量如表所示:体积(m3/件)质量(吨/件)A两种型号0.80.5(1)已知一批商品有A 、B 两种型号,体积一共是20m 3,质量一共是10.5吨,求A 、B 两种型号商品各有几件;(2)物流公司现有可供使用的货车每辆额定载重3.5吨,容积为6m 3,其收费方式有以下两种:按车收费:每辆车运输货物到目的地收费900元; 按吨收费:每吨货物运输到目的地收费300元.要将(1)中的商品一次或分批运输到目的地,该公司应如何选择运送方式,使所付运费最少,并求出该方式下的运费是多少元. 24.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xy 2-4xy (2)x 4-8x 2y 2+16y 4 25.因式分解: (1)16x 2-9y 2 (2)(x 2+y 2)2-4x 2y 226.某口罩加工厂有,A B 两组工人共150人,A 组工人每人每小时可加工口罩70只,B 组工人每小时可加工口罩50只,,A B 两组工人每小时一共可加工口罩9300只. (1)求A B 、两组工人各有多少人?(2)由于疫情加重,A B 、两组工人均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名A 组工人和一名B 组工人每小时共可生产口罩200只,若A B 、两组工人每小时至少加工15000只口罩,那么A 组工人每人每小时至少加工多少只口罩? 27.阅读材料:求1+2+22+23+24+…+22020的值.解:设S =1+2+22+23+24+...+22020,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 2S =2+22+23+24+25+ (22021)将下式减去上式,得2S ﹣S =22021﹣1,即S =22021﹣1. 即1+2+22+23+24+...+22020=22021﹣1 仿照此法计算: (1)1+3+32+33+ (320)(2)2310011111 (2222)+++++. 28.启秀中学初一年级组计划将m 本书奖励给本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n 名同学,如果每人分4本,那么还剩下78本;如果每人分8本,那么最后一人分得的书不足8本,但不少于4本.最终,年级组讨论后决定,给n 名同学每人发6本书,那么将剩余多少本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判断.【详解】解:AC边上的高就是过B作垂线垂直AC交AC的延长线于D点,因此只有C符合条件,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熟练掌握三角形高线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高.2.D解析:D【分析】一个外角与一个内角的比为1 : 3,则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即可求得多边形的内角的度数,依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360°×3=1080°.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1080,解得:n=8.即这个多边形是正八边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注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不随边数的变化而变化.3.B解析:B【分析】用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详解】解:(-2a2)·3a=(-2×3)×(a2·a)=-6a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单项式乘单项式,掌握运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4.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因式分解是指将几个多项式的和的形式转化个几个多项式或多项式的积的形式.A、没有完全分解,还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B、正确;C、不是因式分解;D、无法进行因式分解.考点:因式分解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乘法,先还原多项式,然后对应求出a、b即可.详解:(x+1)(x-3)=x2-3x+x-3=x2-2x-3所以a=2,b=-3,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关系,利用它们之间的互逆运算的关系是解题关键.6.D解析:D【分析】根据题设老师今年x岁,小红今年y岁,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解答即可.【详解】解:老师今年x岁,小红今年y岁,可得:449x y yx y x,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和理解题意能力,关键是知道年龄差是不变的量从而可列方程求解.7.C解析:C【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100nm=100×10﹣9m=1×10﹣7m,故选:C.【点睛】本题是对科学记数法知识的考查,熟练掌握负指数幂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A解析:A【分析】先解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判断即可.【详解】解:移项,得2x-x>1-3,合并同类项,得x>﹣2,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关键.9.A解析:A【解析】【分析】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知:a2+x=a12,∴2+x=12,∴x=1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要注意是指数相加,底数不变.10.D解析:D【分析】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把多边形的边数代入公式,就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详解】(7﹣2)×180°=90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需要熟记的内容.二、填空题11.【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再用360°除以边数可得每一个外角度数,进一步得到每一个内角度数.【详解】每一个外角的度数是:360°÷5=72°,每一个内角度数是:180°−72°解析:108【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再用360°除以边数可得每一个外角度数,进一步得到每一个内角度数.【详解】每一个外角的度数是:360°÷5=72°,每一个内角度数是:180°−72°=108°.故答案为:10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注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不随边数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固定值360°.12.5×10-6【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析:5×10-6【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0.0000025=2.5×10-6,故答案为2.5×10-6.【点睛】本题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3.【分析】由是完全平方式,得到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方法一、 方法二、 由是完全平方式, 则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完全平方式 解析:18±【分析】由281x kx ++是完全平方式,得到()22819,x kx x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方法一、()2222281991881,x kx x kx x x x ++=++=±=±+ 18,kx x ∴=±18.k ∴=±方法二、由281x kx ++是完全平方式,则2810x k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40,b ac ∴=-=1,,81,a b k c ===241810,k ∴-⨯⨯=2481k ∴=⨯,18.k ∴=±故答案为:18.±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完全平方式的特点,掌握完全平方式的特点,特别是积的二倍项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4.23×10-7【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解析:23×10-7【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0000823=8.23×10-7.故答案为: 8.23×10-7.【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5.【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可得答案.【详解】解:22x+y-1=22x×2y÷2=(2x)2×2y÷2=9×5÷2=故答案为解析:45 2【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可得答案.【详解】解:22x+y-1=22x×2y÷2=(2x)2×2y÷2=9×5÷2=452故答案为:452.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的逆用,熟记法则并根据法则计算是解题关键.16.【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解析:a b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2222()()a b a b a b a b -+--==---,故答案为:a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7.-6【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求得题目中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2a+b=﹣3,2a ﹣b =2,∴4a2﹣b2=(2a+b )(2a ﹣b )=(﹣3)×2=﹣6,故答案为:﹣6.【点睛】解析:-6【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求得题目中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2a +b =﹣3,2a ﹣b =2,∴4a 2﹣b 2=(2a +b )(2a ﹣b )=(﹣3)×2=﹣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平方差公式求值,掌握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8.22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1=∠C+∠CED,∠2=∠C+∠EDC,∴∠1+∠2=∠C+∠CED+∠EDC+∠C,∵∠C+∠CE解析:22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1=∠C+∠CED ,∠2=∠C+∠EDC ,∴∠1+∠2=∠C+∠CED+∠EDC+∠C ,∵∠C+∠CED+∠EDC =180°,∠C =40°,∴∠1+∠2=180°+40°=220°,故答案为:220°.【点睛】本题考查剪纸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知识,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9.5【分析】设正方形A ,B 的边长分别为a ,b ,根据图形构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设正方形A ,B 的边长分别为a ,b .由图甲得:,由图乙得:,化简得,∴,∵a+b>0,∴a+b解析:5【分析】设正方形A ,B 的边长分别为a ,b ,根据图形构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设正方形A ,B 的边长分别为a ,b .由图甲得:2()1a b -=,由图乙得:22()()12+--=a b a b ,化简得6ab =,∴22()()412425+=-+=+=a b a b ab ,∵a +b >0,∴a +b =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正方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组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0.12【分析】对所求代数式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整体代入求值.【详解】解:∵a+b=4,a ﹣b =1,∴(a+1)2﹣(b ﹣1)2=(a+1+b ﹣1)(a+1﹣b+1)=(a+b解析:12【分析】对所求代数式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整体代入求值.【详解】解:∵a+b =4,a ﹣b =1,∴(a+1)2﹣(b ﹣1)2=(a+1+b ﹣1)(a+1﹣b+1)=(a+b )(a ﹣b+2)=4×(1+2)=12.故答案是:12.【点睛】本题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即可解答.三、解答题21.【探究1】∠2=12∠ACB ,90º-12∠A ;【探究2】∠BOC =90°﹣12∠A ,理由见解析;【应用】22.5°;【拓展】45°或36°.【分析】【探究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12∠ABC ,∠2=12∠ACB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1+∠2=90º-12∠A,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探究2】如图2,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OBC=1 2(∠A+∠ACB),∠OCB=12(∠A+∠ABC),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应用】延长AC与BD,设交点为G,如图5,由【探究1】的结论可得∠G的度数,于是可得∠GCD+∠GDC的度数,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角的和差可得∠1+∠2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结果;【拓展】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角的定义可得∠EAF=90°,然后分三种情况讨论:若∠EAF=4∠E,则∠E=22.5°,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BO=2∠E,于是可得结果;若∠EAF=4∠F,则∠F=22.5°,由【探究2】的结论可求出∠ABO=135°,然后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判断此种情况不存在;若∠F=4∠E,则∠E=18°,然后再由第一种情况的结论∠ABO=2∠E即可求出结果,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探究1】理由如下:∵BO和CO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1=12∠ABC,∠2=12∠ACB,在ΔABC中,∠A+∠ABC+∠ACB=180º.∴∠1+∠2=12(∠ABC+∠ACB)=12(180º-∠A)=90º-12∠A,∴∠BOC=180º-(∠1+∠2)=180º-(90º-12∠A)=90º+12∠A;故答案为:∠2=12∠ACB,90º-12∠A;【探究2】∠BOC=90°﹣12∠A;理由如下:如图2,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OBC=12(∠A+∠ACB),∠OCB=12(∠A+∠ABC),在△BOC中,∠BOC=180°﹣∠OBC﹣∠OCB=180°﹣12(∠A+∠ACB)﹣12(∠A+∠ABC),=180°﹣12(∠A +∠ACB +∠A +∠ABC ), =180°﹣12(180°+∠A ), =90°﹣12∠A ;【应用】延长AC 与BD ,设交点为G ,如图5,由【探究1】的结论可得:∠G=1901352O ︒+∠=︒, ∴∠GCD+∠GDC=45°, ∵CE 、DE 分别是∠ACD 和∠BDC 的角平分线,∴∠1=12∠ACD=()11802GCD ︒-∠,∠2=12∠BDC=()11802GDC ︒-∠, ∴∠1+∠2=()11802GCD ︒-∠+()11802GDC ︒-∠=()136045157.52︒-︒=︒, ∴()1801222.5E ∠=︒-∠+∠=︒;故答案为:22.5°;【拓展】如图4,∵AE 、AF 是∠BAO 和∠OAG 的角平分线,∴∠EAQ+∠FAQ=()111809022BAO GAO ∠+∠=⨯︒=︒, 即∠EAF=90°,在Rt △AEF 中,若∠EAF=4∠E ,则∠E=22.5°,∵∠EOQ=∠E+∠EAQ ,∠BOQ=2∠EOQ ,∠BAO=2∠EAQ ,∴∠BOQ=2∠E+∠BAO ,又∠BOQ=∠BAO+∠ABO ,∴∠ABO=2∠E=45°;若∠EAF=4∠F ,则∠F=22.5°,则由【探究2】知:19022.52F ABO ∠=︒-∠=︒,∴ ∠ABO=135°, ∵∠ABO <∠BOQ=60°,∴此种情况不存在;若∠F=4∠E ,则∠E=18°,由第一种情况可知:∠ABO=2∠E ,∴∠ABO=36°;综上,∠ABO=45°或36°;故答案为:45°或36°.【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角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熟练掌握上述知识、灵活应用整体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2.(1)21x y =⎧⎨=⎩;(2)1x ≤-;(3)13x -≤< 【分析】(1)根据加减消元法解答;(2)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解答即可;(3)先分别解两个不等式,再取其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得结果.【详解】 解:(1)对24231x y x y +=⎧⎨-=⎩①②, ①×2,得248x y +=③,③-②,得7y =7,解得:y =1,把y =1代入①,得x +2=4,解得:x =2,∴原方程组的解为:21x y =⎧⎨=⎩; (2)不等式两边同乘以6,得()()2216351x x --≥+,去括号,得426153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11x -≥,不等式两边同除以﹣1,得1x ≤-;(3)对()312215233x x 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3,解不等式②,得1x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3x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是关键.23.(1)A 种商品有5件,B 种商品有8件;(2)先按车收费用3辆车运送18m 3,再按吨收费运送1件B 型产品,运费最少为3000元【分析】(1)设A 、B 两种型号商品各有x 件和y 件,根据体积一共是20m 3,质量一共是10.5吨列出方程组再解即可;(2)分别计算出①按车收费的费用,②按吨收费的费用,③两种方式混合用的花费,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1)设A 、B 两种型号商品各有x 件和y 件,由题意得,0.82200.510.5x y x y +=⎧⎨+=⎩, 解得:58x y =⎧⎨=⎩, 答:A 、B 两种型号商品各有5件、8件;(2)①按车收费:10.5÷3.5=3(辆),但车辆的容积为:6×3=18<20,所以3辆车不够,需要4辆车,此时运费为:4×900=3600元;②按吨收费:300×10.5=3150元,③先用3辆车运送A 商品5件,B 商品7件,共18m 3,按车付费3×900=2700(元). 剩余1件B 型产品,再运送,按吨付费300×1=300(元).共需付2700+300=3000(元).∵3000<3150<3600,∴先按车收费用3辆车运送18m 3,再按吨收费运送1件B 型产品,运费最少为3000元. 答:先按车收费用3辆车运送18m 3,再按吨收费运送1件B 型产品,运费最少为30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24.(1)()4xy y -;(2)()()2222x y x y -+.【分析】(1)提出公因式xy 即可得出答案;(2)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解:(1)()244xy xy xy y -=-; (2)()()()()()22222242246=2842221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步骤:一提,二套,三分组,四检查,分解要彻底;熟练掌握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5.(1)(43)(4-3)x y x y +;(2)22()(-y)x y x +.【分析】(1)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分解即可; (2)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即可.【详解】(1)原式2243))((x y =-(43)(43)x y x y =+-;(2)原式2222)()(2x y xy =-+2222(2)(2)x y x y xy y x ++=+-22()()x y x y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26.(1)A 组工人有90人、B 组工人有60人(2)A 组工人每人每小时至少加工100只口罩【分析】(1)设A 组工人有x 人、B 组工人有(150−x )人,根据题意列方程健康得到结论; (2)设A 组工人每人每小时加工a 只口罩,则B 组工人每人每小时加工(200−a )只口罩;根据题意列不等式健康得到结论.【详解】(1)设A 组工人有x 人、B 组工人有(150−x )人,根据题意得,70x +50(150−x )=9300,解得:x =90,150−x =60,答:A 组工人有90人、B 组工人有60人;(2)设A 组工人每人每小时加工a 只口罩,则B 组工人每人每小时加工(200−a )只口罩;根据题意得,90a +60(200−a )≥15000,解得:a ≥100,答:A 组工人每人每小时至少加工100只口罩.【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7.(1)21312-;(2)101100212-. 【分析】(1)仿照阅读材料中的方法求出所求即可;(2)仿照阅读材料中的方法求出所求即可.【详解】解:(1)设S =1+3+32+33+ (320)则3S =3+32+33+ (321)∴3S ﹣S =321﹣1,即S =21312-, 则1+3+32+33+…+320=21312-; (2)设S =1+2310011112222+++⋯+, 则12S =231001011111122222+++⋯++, ∴S ﹣12S =1﹣10112=101101212-,即S =101100212-, 则S =1+2310011112222+++⋯+=101100212-.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探索运算规律题,根据已知材料中的方法,探索出运算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8.38本【分析】先表示书的总量,利用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4788(1)84788(1)4n n n n +--⎧⎨+--≥⎩< ①② 由①得:12n >19由②得:1202n ≤∴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11922≤<n 20 n 为正整数, 20,n ∴=478158,m n ∴=+= 15820638.∴-⨯= 答:剩下38本书.【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组的应用,掌握利用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
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b7c14880eb6294dc886c45.png)
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 如图,A ,B ,C ,D 中的哪幅图案可以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 )A.B.C.D.【答案】D【解析】解: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必须与图案①完全相同,角度也必须相同, 观察图形可知D 可以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 故选:D .根据平移的性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是: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2.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同位角相等②√16的平方根是±4③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④点P(a,0)一定在x 轴上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A【解析】解: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错误; ②√16的平方根是±2,错误;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错误 ④点P(a,0)一定在x 轴上,正确; 故选:A .根据同位角,平方根、平行线判定和坐标进行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同位角,平方根、平行线判定和坐标,难度不大.3. 若a =√3b −1−√1−3b +6,则ab 的算术平方根是( )A. 2B. √2C. ±√2D. 4 【答案】B【解析】解:∵a =√3b −1−√1−3b +6,∴{1−3b ≥03b−1≥0∴1−3b =0,∴b =13,∴a =6,∴ab =6×13=2, 2的算术平方根是√2, 故选:B .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b 的值,再求出a 的值,最后根据算术平方根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算术平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b 的值.4. 如图,已知a//b ,a ⊥c ,∠1=40∘,则∠2度数为( )A. 40∘B. 140∘C. 130∘D. 以上结论都不对【答案】C【解析】解:如图,延长c ,交b 于一点, ∵a//b ,a ⊥c , ∴∠3=90∘,又∵∠4=∠1=40∘,∴∠2=∠3+∠4=90∘+40∘=130∘, 故选:C .延长c ,交b 于一点,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3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5. 如果点P(a +b,ab)在第二象限,则点Q(−a,b)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答案】D【解析】解:∵点P(a +b,ab)在第二象限, ∴a +b <0,ab >0, ∴a 、b 同为负, ∴−a >0,∴点Q(−a,b)在第四象限, 故选:D .根据条件可得a +b <0,ab >0,进而判断出a 、b 同为负,再进一步判断可得点Q(−a,b)所在象限. 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6. 足球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足球队共进行了6场比赛,得了12分,该队获胜的场数可能是( ) A. 1或2 B. 2或3 C. 3或4 D. 4或5 【答案】C【解析】解:设该队胜x 场,平y 场,则负(6−x −y)场,根据题意,得:3x +y =12,即:x =12−y3, ∵x 、y 均为非负整数,且x +y ≤6,∴当y =0时,x =4;当y =3时,x =3; 即该队获胜的场数可能是3场或4场, 故选:C .设该队胜x 场,平y 场,则负(6−x −y)场,根据:胜场得分+平场得分+负场得分=最终得分,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根据x 、y 的范围可得x 的可能取值. 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要熟练根据未知数的范围确定方程的解.7. 某校在开展“节约每一滴水”的活动中,从八年级的100名同学中任选20名同学汇总了各自家庭一个月的节水节水量x/t0.5~x ~1.51.5~x ~2.52.5~x ~3.53.5~x ~4.5人数6 4 8 2 A. 180t B. 230t C. 250t D. 300t 【答案】B【解析】解:利用组中值求平均数可得:选出20名同学家的平均一个月节约用水量=1×6+2×4+3×8+4×220=2.3, ∴估计这100名同学的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大约是=2.3×100=230t . 故选:B .利用组中值求样本平均数,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样本平均数、组中值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 若方程组{2x −y =2a x+4=y中的x 是y 的2倍,则a 等于( )A. −9B. 8C. −7D. −6【答案】D【解析】解:由题意可得方程组{x +4=y①2x −y =2a②x =2y③,把③代入①得{x =−8y=−4,代入②得a =−6. 故选:D .根据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出x ,y 的值代入含有a 的式子即求出a 的值. 本题的实质是考查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需要对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方程组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的未知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三元一次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了解把“三元”转化为“二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的思想方法,从而进一步理解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和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消元.解题之前先观察方程组中的方程的系数特点,认准易消的未知数,消去未知数,组成元该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9. 不等式组{x <a 5x−3<3x+5的解集为x <4,则a 满足的条件是( )A. a <4B. a =4C. a ≤4D. a ≥4 【答案】D【解析】解:解不等式组得{x <a x<4,∵不等式组{x <a 5x−3<3x+5的解集为x <4, ∴a ≥4. 故选:D .先解不等式组,解集为x <a 且x <4,再由不等式组{x <a 5x−3<3x+5的解集为x <4,由“同小取较小”的原则,求得a 取值范围即可.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情况:①同大取较大,②同小取较小,③小大大小中间找,④大大小小解不了.10. 如图,AB//CD ,∠P =90∘,设∠A =α、∠E =β、∠D =γ,则α、β、γ满足的关系是( )A. β+γ−α=90∘B. α+β+γ=90∘C. α+β−γ=90∘D. α+β+γ=180∘ 【答案】B【解析】解:过P 点作PF//AB ,∵AB//CD ,∴AB//CD//PF ,∴∠EOB =∠EPF ,∠FPD =∠PDC , ∵∠EPD =90∘,∴∠EPD =∠EPF +∠FPD =∠EOB +∠PDC =∠A +∠E +∠PDC =α+β+γ=90∘, 故选:B .过P 点作PF//AB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作出辅助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11. 计算:−12+√643−(−2)×√9+√(−2)2=______. 【答案】11【解析】解:−12+√643−(−2)×√9+√(−2)2=−1+4+2×3+2=11.故答案为:11.直接利用立方根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2. a 、b 分别表示5−√5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则a +b =______. 【答案】5−√5【解析】解:∵2<√5<3, ∴−3<−√5<−2, ∴2<5−√5<3,∴a =2,b =5−√5−2=3−√5; ∴a +b =5−√5, 故答案为:5−√5先求出√5范围,再两边都乘以−1,再两边都加上5,即可求出a 、b .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解答.13. 如图,C 岛在A 岛的北偏东50∘方向,C 岛在B 岛的北偏西40∘方向,则从C 岛看A ,B 两岛的视角∠ACB 等于______度.【答案】90【解析】解:∵C 岛在A 岛的北偏东50∘方向, ∴∠DAC =50∘,∵C 岛在B 岛的北偏西40∘方向, ∴∠CBE =40∘, ∵DA//EB ,∴∠DAB +∠EBA =180∘, ∴∠CAB +∠CBA =90∘,∴∠ACB =180∘−(∠CAB +∠CBA)=90∘. 故答案为:90.根据方位角的概念和平行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此类题需要从运动的角度,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14. 已知:如图所示的长方形ABCD 沿EF 折叠至D 1、C 1位置,若∠CFC 1=130∘,则∠AED 1等于______度.【答案】80【解析】解:∵长方形ABCD沿EF折叠至D1、C1位置,∴∠CFC1=∠EFC=130∘,∵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BEF=50∘,∴∠D1EF=∠BEF=50∘,∴∠AED1=180∘−100∘=80∘,故答案为:80.先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求出∠EFC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EF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图形的折叠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图形折叠后哪些角是对应相等的.15.如图,AB//DE//GF,∠BCD:∠D:∠B=2:3:4,则∠BCD等于______度.【答案】72【解析】解:∵∠BCD:∠D:∠B=2:3:4,∴设∠BCD=2x∘,∠D=3x∘,∠B=4x∘,∵AB//DE,∴∠GCB=(180−4x)∘,∵DE//GF,∴∠FCD=(180−3x)∘,∵∠BCD+∠GCB+∠FCD=180∘,∴180−4x+2x+180−3x=180,解得x=36,∴∠BCD=72∘,故答案为:72首先设∠BCD=2x∘,∠D=3x∘,∠B=4x∘,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表示出∠GCB、∠FCD的度数,再根据∠GCB、∠BCD、∠FCD的为180∘即可求得x的值,进而可得∠BCD的度数.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6.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O,如果∠EOD=35∘,则∠AOC的度数为______.【答案】55∘【解析】解:如图:∵OE⊥AB,∴∠BOE=90∘,∵∠EOD=35∘,∴∠BOD=∠BOE−∠EOD=90∘−35∘=55∘,∴∠AOC=∠BOD=55∘(对顶角相等),故答案为:55∘先根据垂直的定义求出∠BOE=90∘,然后求出∠BOD的度数,再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AOC的度数.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对顶角相等,要注意领会由垂直得直角这一要点.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0,1),A2(1,1),A3(1,0),A4(2,0),A5(2,1),A6(3,1),…,按此规律排列,则点A2018的坐标是______.【答案】A2018(1009,1)【解析】解:观察图形可知:A2(1,1),A6(3,1),A10(5,1),A15(7,1),…,∴A4n+2(1+2n,1)(n为自然数).∵2018=504×4+2,∴n=504,∵1+2×504=1009,∴A2018(1009,1).故答案为A2018(1009,1).据图形可找出点A2、A6、A10、A14、…、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的变化可找出变化规律“A4n+2(1+2n,1)(n为自然数)”,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点的坐标,根据点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4n+1(2n,1)(n为自然数)”是解题的关键.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18.某汽车专卖店销售A,B两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上周售出1辆A型车和3辆B型车,销售额为96万元;本周已售出2辆A型车和1辆B型车,销售额为62万元.(1)求每辆A型车和B型车的售价各为多少万元.(2)甲公司拟向该店购买A,B两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共6辆,且A型车不少于2辆,购车费不少于130万元,则有哪几种购车方案?(3)试说明在(2)中哪种方案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元?【答案】解:(1)每辆A型车和B型车的售价分别是x万元、y万元.则{2x+y=62x+3y=96,解得:{y=26x=18,答:每辆A型车的售价为18万元,每辆B型车的售价为26万元;(2)设购买A型车a辆,则购买B型车(6−a)辆,则依题意得18a+26(6−a)≥130,解得a≤314,∴2≤a≤314.a是正整数,∴a=2或a=3.共有两种方案:方案一:购买2辆A型车和4辆B型车;方案二:购买3辆A型车和3辆B型车;(3)方案一的费用为:2×18+4×26=140(万元)、方案二的费用为:3×18+3×26=132(万元),所以方案二的费用最低,最低费用为132万元.【解析】(1)每辆A型车和B型车的售价分别是x万元、y万元.构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2)设购买A型车a辆,则购买B型车(6−a)辆,则依题意得18a+26(6−a)≥130,求出整数解即可;(3)分别计算出所得方案的费用即可得.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7分)19.(1)计算:|√3−2|+|√3−1|−(1−√2)(2)已知某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a+3和2a−9,求这个数.【答案】解:(1)|√3−2|+|√3−1|−(1−√2)=2−√3+√3−1−1+√2=√2;(2)∵某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a +3和2a −9, ∴a +3+2a −9=0, 解得:a =−1, 故a +3=2, 则这个数为:4.【解析】(1)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去括号法则化简进而得出答案; (2)直接利用平方根的性质得出a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以及平方根,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0. (1)解方程组:{3x −4y =5x+2y=5(2)解不等式组:{2x −3<x1−x 3≤x+126【答案】解:(1){3x −4y =5 ②x+2y=5 ①,①×2+②得5x =15,解得x =3,把x =3代入①得3+2y =5,解得y =1. 故方程组的解为{y =1x=3;(2){2x −3<x①1−x 3≤x+126②, 解不等式①得x <3, 解不等式②得x ≥−2.故不等式组的解为−2≤x <3.【解析】(1)根据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求解;(2)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即可求解.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方法与步骤:①求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②利用数轴求公共部分.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同时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1. 已知:如图,直线AB 与CD 被EF 所截,∠1=∠2,求证:AB//CD .【答案】证明:∵∠2=∠3(对顶角相等), 又∵∠1=∠2(已知), ∴∠1=∠3,∴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析】根据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和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2. 已知:AB//CD ,∠1:∠2:∠3=1:2:3,求∠BDF 的度数.【答案】解:∵∠1:∠2:∠3=1:2:3, ∴设∠1=x ∘,∠2=2x ∘,∠3=3x ∘, ∵AB//CD ,∴∠2+∠3=180∘, ∴2x +3x =180, ∴x =36,即∠1=36∘,∠2=72∘,∠3=108∘. ∵AB//CD ,∴∠1+∠2+∠BDF =180∘,∴∠BDF =180∘−∠1−∠2=72∘.【解析】设∠1=x ∘,∠2=2x ∘,∠3=3x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3=180∘,推出方程2x +3x =180,求出x ,再由AB//CD 得∠1+∠2+∠BDF =180∘,据此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用了方程思想,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3. 已知:如图,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BEF 的平分线与∠DF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PE ⊥PF ,试探索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AB//CD ,理由: ∵PE ⊥PF , ∴∠P =90∘,∵∠PEF +∠PFE +∠P =180∘, ∴∠PEF +∠PFE =90∘,又∵∠BEF 的平分线与∠DF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 ∴∠BEF =2∠PEF ,∠DFE =2∠PFE , ∴∠BEF +∠DFE =180∘. ∴AB//CD .【解析】依据PE ⊥PF ,即可得出∠PEF +∠PFE =90∘,再根据∠BEF 的平分线与∠DF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即可得到∠BEF +∠DFE =180∘,即可得到AB//CD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4.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升级换代,手机己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解中学生在假期使用手机的情况(选项:A.和同学亲友聊天:B.学习:C.购物:D.游戏:E.其他),端午节后某中学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进): 选项 频数 百分比 A 10 m B n 20% C 5 10% D p 40% E 5 10%合计100%(1)m =______,n =______,p =______;(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中学约有800名学生,估计全校学生中利用手机购物或玩游戏的共有多少人?【答案】20%;10;20【解析】解:(1)因为调查的总人数为5÷0.1=50(人),所以m=10÷50×100%=20%,n=50×0.2=10,p=50×0.4=20.故答案为:20%、10、20.(2)由(1)知总人数为50人,补全图形如下:(3)800×(0.1+0.4)=400(人).答:估计全校学生中利用手机购物或玩游戏的共有400人.(1)先根据C选项频数和频率求出总人数,再根据频率=频数÷总数分别求解可得;(2)根据表格中数据即可补全条形图;(3)总人数乘以样本中D、E的频率之和即可得.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c1cb5eb9f3f90f77c61b49.png)
P D
A
C E
B
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答案
BC
二、填空题
序号
7
答案
4
序号
12
答案 ±3
三、计算题
3
4
5
6
D
D
D
C
8
9
10
11
锐角 3.397 ×107
550
1
4
13
14
15
2m-3
11
相交于点 O。求证: OB=OC.
5
A
E
D
B
C
20、(10 分) 在班上组织的 “元旦迎新晚会 ”中,小丽和小芳都想当节目主持
人,但现在只有一个名额.小芳想出了一个用游戏来选人的办法,她将一
个转盘 ( 均质的 ) 平均分成 6 份,如图所示.游戏规定:随意转动转盘,若
指针指到偶数,则小丽去;反之,则小芳去.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 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18 分)
1
1、给出下列图形名称:( 1)线段 (2)直角 (3)等腰三角形 (4)平行
四边形 (5)长方形,在这五种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1 个 B 、 2 个 C 、 3 个 D 、4 个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5 a 5 a 10 B 、 a6 a 4 a 24 C 、 a0 a 1 a D 、 a 4 a 4 a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玉华中学七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7 、5、12
B 、6、8、15
C 、8、4、3
D 、4、6、5
2.如图,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直线l ,在l 外任取一点Q
过点Q 且与l 垂直的直线。
这样的直线能折出( )
A 、0条
B 、1条
C 、2条
D 、3条
3.若点P 在x 轴的下方,y 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
都是3,则点P 的坐标为( )
A 、()3,3
B 、()3,3-
C 、()3,3--
D 、()3,3-
4.已知点M(3a-9,1-a)在第三象限,且它的坐标都是整数,则a=( )
A.1
B.2 C .3 D .O
5.若3a -<2
a -,则a 一定满足( ) A 、a >0 B 、a <0 C 、a ≥0 D 、a ≤0
6.△ABC 中,∠A=13∠B=14
∠C,则△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都有可能
7.把不等式组110
x x +⎧⎨-≤⎩>0,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 A B C D
8.商店出售下列形状的地砖:①正方形;②长方形;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若只选购其中某一种地砖镶嵌地面,可供选择的地砖共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9.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2(122)1(327y x y x 有以下步骤: ①:由⑴,得23
7-=x y ⑶ ②:由⑶代入⑴,得32
3727=-⨯-x x
③:整理得 3=3 ④:∴x 可取一切有理数,原方程组有无数个解
以上解法,造成错误的一步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地理老师介绍到:长江比黄河长836千米,黄河长度的6倍比长江长度的5倍多1284千米,小东根据地理教师的介绍,设长江长为x 千米,黄河长为y 千米,然后通过列、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正确的求出了长江和黄河的长度,那么小东列的方程组可能是( )
A 、⎩⎨⎧=-=+128465836
y x y x B 、⎩⎨⎧=-=-128456836y x y x C 、⎩⎨⎧=-=+128456836x y y x D 、⎩⎨⎧=-=-128456836x y y x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正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0800,则n = ,一个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 。
12.如图④,AB ∥CD ,∠BAE = 120º,
∠DCE = 30º,则∠AEC = 度。
13.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之长分别为3,6,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4.请写出一个在第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____________.
15.在△ABC 中,∠A=3∠B ,∠A -∠C=30°,则此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____ ___。
16.已知直线a ∥b,点M 到直线a 的距离是5cm,到直线b 的距离是3cm,那么
直线a 和直线b 之间的距离为____ ___.
17.如左下图,如果∠C=70°,∠A=30°,∠D=110°,那么∠1+∠2=___ __度.
18.如右下图,则____A B C D E ∠+∠+∠+∠+∠=
19.阅读下列语句:
①对顶角不相等; ②今天天气很热;③同位角相等;④画∠AOB 的平分线OC ;⑤这个角等于
30°吗?在这些语句是,属于真命题的是_____ _____(填写序号)
20.已知关于y x ,的二元一次方程+x 2y =7中,y 的系数已经模糊不清,但已知⎩⎨⎧-==1
2y x 是这个方程的解,那么原方程是_________ _______。
-1 1 -1 0 1 -1 -1 0 1
三、解答题(共50分)
21、(本小题6分) .解下列方程组: (1) 131,222;x y x y ⎧-=⎪⎨
⎪+=⎩ (2) 2525,
4315.x y x y +=⎧⎨+=⎩
22. (本小题8分)解不等式(组):
(1) x 取哪些非负整数时,
325x -的值大于213x +与1的差
(2) 236,
145 2.x x x x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2、(本小题6分)一个长方形足球场长为xm ,宽为70m.。
若它的周长大于350m ,面积小于7560m ,求其x 的范围。
我们知道用于国际比赛的足球场的长在100m 到110m 之间,宽在64m 到75m 之间,请你判断该球场是否可以用作国际足球比赛。
23、(本小题6分)如图,A E 为B A D ∠的角平分线,C F 为B C D ∠的角平分线,且//A E C F ,试说明B D ∠=∠.
F D
24、(本小题8分)如图△ABC 中,AD,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B=42°,∠DAE=14°.求∠CAD 和∠C 的度数。
25、(本小题8分)是否存在整数m ,使关于x 的不等式1+3x
m >x
m +9
m 与关于x 的不等式x+1>23x m
-+的解集相同?若存在,求出整
数m 和不等式的解集;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6、(本小题8分)光明中学9年级甲、乙两班在为“希望工程”捐款活动中,两班捐款的总数相同,均多于300元且少于400元.已知甲班有一人捐6元,其余每人都捐9元;乙班有一人捐13元,其余每人都捐8元.求甲、乙两班学生总人数各是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