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文言文《三峡》复习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卷+课外文言文+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卷+课外文言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ee09d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d.png)
八(上)第13课《三峡》测练卷(120分)班级 姓名 学号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每空2分 共34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 )2.略无阙.处 ( ) 3.自.非亭午..夜分( )( ) 4.不见曦.月( ) 5.或.王命急宣( ) 6.绝. .多生怪柏 ( )( ) 7.飞漱.其间 ( ) 8.良.多趣味 ( ) 9.晴初霜旦. ( ) 10.林寒涧肃.( ) 11.属.引凄异 ( )12. 沿溯..阻绝( )( ) 13.乘奔御..风( ) ( ) 二、 用课文的语句填空(每空2分,共24分)1.写三峡两岸的山长又多的句子是:□□□□□□□,□□□□,□□□□。
2.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3.写出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意思差不多的句子:□□□□□□,□□□□,□□□□□□,□□□□□,□□□□。
三.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每句3分,共15)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选择题(28分)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乘奔.御风(奔驰)C.夏水襄.陵(河岸) D.属.引凄异(连续)2、选出与“络绎不绝”的“绝”意思相同的一项()A、沿溯阻绝B、绝多生怪柏C、哀转久绝D、巧妙绝伦3、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清.荣峻茂(水清)B、林寒.涧肃(清凉)C、其间.千二百里(相距) D清荣峻茂.(茂密)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A.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八语上《三峡》复习12题
![八语上《三峡》复习12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5202a6f46527d3250ce094.png)
《三峡》复习卷班级:姓名:学号: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乘奔.御风(飞奔的马)B、晴初霜.旦(下霜)属.引凄异(连接)C、或.王命急宣(有时)良.多趣味(甚、很)D、飞漱.其间(冲荡)回清.倒影(清波)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夏水襄.陵(冲上,漫上)不以疾.也(快)B、清荣峻茂.(茂盛)素湍.绿潭(急流)C、略无阙.处(空隙,缺口)沿溯.阻绝(逆流而上)D、林寒涧肃.(肃杀,凄寒)属.引凄异(延长)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乘奔.御风(奔驰)C夏水襄陵.(河岸) D属引.凄异(连续)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 B.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上)C.其间千二百里(间,相距)D.清荣峻茂(荣,茂盛)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C、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虽.乘奔御风虽.我之死C、其.间千二百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绝.巘多生怪柏8、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9、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练习题 附加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练习题 附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5e22404693daef5ff73dad.png)
《三峡》练习题一、课文梳理1、标注字音。
阙()曦()襄()溯()漱()2、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略无..阙处()或.王命急宣()属引..凄异()良.多趣味()3、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理解识记5、《三峡》是____所著的《水经注疏》中的一段。
《水经注》是______的著作。
6、《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三、美景品析7、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_____”的句式说一说吗?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
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
(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示例:语文的描写手法美,下面描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
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外拓展9、下列几段文字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1)、陆游《入蜀记》:“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20190317_111556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20190317_111556](https://img.taocdn.com/s3/m/679529fb360cba1aa911da16.png)
2017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三峡》复习题(含答案)--MY
![2017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三峡》复习题(含答案)--MY](https://img.taocdn.com/s3/m/bace3be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2.png)
2017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三峡》复习题(含答案)--MY三峡》这篇文章选自《水经注疏》,作者是我国北魏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XXX。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指即使骑上飞奔的马,(仍然)不认为快。
2.“XXX”中的“寒”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清凉;“肃”也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寂静。
3.“空谷传响”中的“空谷”是名词作状语,表示在空荡的山谷里。
4.“素湍绿潭”中的“湍”是形容词用作名词,表示急流的水。
5.“至于夏水襄陵”中的“夏水”是指汉江在夏季的水位。
6.“略无阙处”中的“阙”通“缺”,表示几乎没有空缺的地方。
7.“重岩叠嶂”形容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8.“沿溯阻绝”表示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则会受到阻碍。
9.“飞漱其间”表示冲刷。
10.“绝巘多生怪柏”形容险峻的山崖或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11.“属引凄异”表示连续不断。
1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形容山峰高而陡峭,植被茂盛,有很多趣味。
13.“每至XXX”表示每到晴朗的早晨。
14.“巴东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形容在巴东三峡的巫峡中,听到XXX三声长啸,感人至深。
15.“哀转久绝”表示婉转动听。
1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子夜时分,就看不见月亮。
17.“绝”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分别表示隔绝、消失、极。
18.“自”在不同的句子中也有不同的意思,分别表示从、由、如果。
19.“属”在不同的句子中也有不同的意思,分别表示连续、类。
20.“以”在不同的句子中也有不同的意思,分别表示认为、用。
21.“阙”在不同的句子中也有不同的意思,分别表示空缺、宫殿。
22.“或”在不同的句子中也有不同的意思,分别表示有时、有的人。
这篇文章描绘了三峡的壮美景色,山峰高耸险峻,沿溯而下,绝巘多生怪柏,空谷传响,飞漱其间,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三峡》(原卷版)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三峡》(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8f902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a.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经典练习一.整体把握课文1.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 描绘了三峡()、()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2.说说作者描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观?答:二.基础知识积累3.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B.绝巘/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4.读课文《三峡》,体现三峡山河秀丽的句子()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三峡七百里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D.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读课文《三峡》,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A.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C.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D.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读课文《三峡》,下列各句翻译错误的是()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D.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7.读课文《三峡》,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8.对文章《三峡》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9.文学常识填空。
《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________(朝代)地理学家。
本文选自《________》,这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略无阙.处()(2)夏水襄.陵()(3)良.多趣味()(4)属.引凄异()(5)沿溯.阻绝()(6)飞漱.其间()11.翻译下列句子.(1)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答:(2)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答:(3)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答:12.按提示默写句子.(1)总写三峡峰峦重叠、山势雄伟峻拔的句子是: (2)« 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 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的句子是: (3)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是:三.重点语段阅读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之《三峡》课后练习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之《三峡》课后练习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14a662e518964bce847c23.png)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三峡》强化训练一.文学常识。
1.《三峡》选自《》。
本文作者是,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家、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
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二.语音略无阙处()重岩叠嶂()不见曦月()沿溯阻绝()乘奔御风()素湍绿潭()绝巘多生怪柏()飞漱其间()林寒涧肃()属引凄异()三.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通“ ”,。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4.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五.一词多义。
绝①沿溯阻绝()②哀转久绝()③绝巘多生怪柏()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属*①属引凄异()*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以*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能以径寸之木()阙:*①略无阙处(“阙”通“缺”)*②不知天上宫阙()或:*①或王命急宣()*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六.重点词语解释。
1.略无阙处略无:。
略,。
“阙”通“”,。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非:。
自,。
[亭午]。
亭,。
[夜分]。
[曦(xī)]。
这里指。
3.重岩叠嶂:[嶂(zhàng)]。
4.至于夏水襄陵:[襄(xiāng)]。
5.沿溯阻绝:[沿]。
[溯(sù)]。
6.或王命急宣:[或]。
[宣]。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
[御]。
[疾]。
8.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
[湍]:。
[回]。
9.绝巘多生怪柏:[巘(yǎn)]。
10.飞漱其间:[漱(shù)]。
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荣]。
[峻]。
[良多]。
良,。
12.属引凄异:[属(zhǔ)引]。
属,。
引,。
13.不见曦月:[曦]。
15.哀转久绝:[哀]。
[转(zhuǎn)]。
1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旦]。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综合复习卷+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综合复习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e9b71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a.png)
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综合复习练习卷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句子翻译。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fa502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c.png)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hù)阻绝。
B.春冬之时,则素湍.(tuán)绿潭,回清倒.(dào)影。
C.绝.(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
D.常有高猿长啸.(xiào),属.(shǔ)引凄异,空谷传响。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略微没有)绝巘多生怪柏(山峰)B.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不以疾也(疾病)C.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属引凄异(连接)D.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或王命急宣(或者)3.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愿为市.鞍马C.每至晴初霜.旦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B.绝嫩/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5.以下四个选项,是小文同学在传统文化论坛中整理的知识点,请你选出他整理错误的一项()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
B.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
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阳”。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D.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6.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给人一种婉转悦耳、余音绕梁的感觉。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曰”的内容,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急的特点。
7.文中的“”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而“”以雅致的笔调写出了山水、草木的秀丽和富有趣味。
初二语文上册《三峡》文言文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初二语文上册《三峡》文言文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4ad9f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5.png)
初二语文上册《三峡》文言文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积累与综合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阙处( quē ) xī ( 曦) 月xiāng ( 襄) 陵涧肃( jiàn ) 叠zhàng ( 嶂) 飞漱( shù)沿溯( sù) 属引( zhǔ ) 绝yǎn ( 巘)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 1 ) 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 2 ) 自非亭午夜分亭:正( 3 ) 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4 ) 至于夏水襄陵襄:升到高处( 5 ) 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 6 ) 则素湍绿潭湍:急流( 7 ) 清荣峻茂荣:茂盛( 8 ) 良多趣味良:甚,很( 9 ) 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 10 ) 属引凄异属:连接( 11 ) 空谷传响响:回声3.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 1 )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 连词,假如,如果)( 2 ) 绝哀转久绝( 消失,停止)绝多生怪柏( 极,非常)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
( 1 ) 虽乘奔御风( 动词用作名词,这里指飞奔的马)( 2 ) 空谷传响( 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中)6.翻译下列句子。
( 1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是看不见日月的。
( 2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 3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 4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 5 )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
( 6 )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八年级上册 文言文《三峡》复习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 文言文《三峡》复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4d928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6.png)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复习练习题三峡》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___。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___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___,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三声泪沾裳!”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自:表示“从”,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②疾:速度、快慢的意思。
③绝:极其、非常的意思。
④___:___中的一位菩萨。
⑤韦编三绝:指___的《凤求凰》、___的《长恨歌》、___的《临江仙》三篇诗文,被誉为汉朝的三大绝唱。
⑥绝境:绝处、极端的境地。
②至:到达、到达某个地方。
②至于:到了、到了某个地方。
①疾:疾病的意思。
②至:到达、到达某个地方。
①属:引起、引导的意思。
②属:属于、归于的意思。
⒊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请写出你所喜欢的古诗文中描写山水的佳句,并简要分析。
答案因人而异。
⒌回答下列问题⑴“猿鸣三声泪沾裳”中“三”的意思是确数,写出两个含有相同意义的带“三”字的成语:三思而行、三令五申。
⑵第二段末引用“渔者歌”是为了证明什么?证明当地居民对___的感受和评价。
⒍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A.或/___急宣B.至于/夏水襄陵C.其间/千二百里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答案:D。
7.试对比《三峡》、《答谢中书》、《早发白帝城》里的猿鸣的表达效果。
答案因人而异。
⒋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联想到唐代诗人___的哪两句诗?答案:“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三峡》练8.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楚辞》是、和的总称,属于楚辞的“离骚”。
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___,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景色,句字,(朝代)学家。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训练练习题 附加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训练练习题 附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1ea1fee518964bce847cb5.png)
①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险峻的句子:②描写三峡春冬美景的句子:③描写三峡猿猴鸣叫的句子:④描写三峡秋景的句子:林寒涧肃四、美景品析1、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_____”的句式说一说吗?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4分2、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
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
(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3分+3分A、动静结合:例句作用B、语言简洁:例句作用五、问答:本文描写三峡景色时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顺序描写,而是先写夏季、后春冬、最后秋季?5分答:六、文章结尾引用民歌有何作用?5分答:三峡练习一、解释文章中括号前面的字,在横线上注音40分自(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完全)无阙(缺)处。
重岩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隐天蔽日。
自(如果)非亭午(中午)夜分,不见曦(太阳)月。
至于(到)夏水襄(上)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断)。
或(有)王命急宣(宣布传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白帝,到江陵)间千二百里,虽(即使)乘奔(快马)御风,不以(如)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白)湍(急流的水)绿潭,回清倒影。
绝(极)巘(山峰)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冲刷)其(怪柏)间。
清荣峻茂,良(的确)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早晨),林寒涧肃(寂静),常有高猿长啸,属(连续)引(延长)凄异,空谷传响(回声),哀转(声音曲折)久绝(停)。
故(所以)渔者歌曰:“巴东三(多)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翻译下列句子28分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船行得快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复习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e72e1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3.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复习练习题含答案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1.解释下列词语。
略无襄陵素湍良多趣味沿溯属引自非乘奔御风2.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溯:________(2)属引凄异属:________(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许:________(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________ 奔:________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经纶:________ 反:________ 3.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嘤嘤成韵()窥谷忘反()在昼犹昏()直视无碍()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 《三峡》出自________时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________写的《________》6. 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
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
7. 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
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________________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李白歌:“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吟:“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适唱:“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在他们的诗里,三峡景物中,猿啼是最难忘的。
A.诗人笔下的“猿啼、泪尽、肠断”令人心伤。
B.唐诗中使人向往的猿啼之声。
C.我以为就是那可见可闻的猿影、啼声。
D.请领略唐代诗人孤寂伤感的情怀。
8. 从抒情方面来看,《三峡》的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矛盾心情?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文后第9至11题。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三峡》复习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三峡》复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7a159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a.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三峡》复习题一、请在横线上写上相应的句子1.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
2.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 不以疾也 。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 。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 良多趣味 。
5.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二、链接中考建安五年,曹公①东征,禽②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③,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日:“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辽以报曹公,曹公义之。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④其所赐,拜书告辞。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注释]①曹公:即曹操。
下文的“羽”和“绍”分别为关羽、袁绍。
②禽:通“擒”。
③白马:地名。
④封:封存。
1.下列句中解词错误的一项是( C )(2分)A 、及‧羽杀颜良 及: 到,等到B 、曹公义‧之 义:认为……仁义C 、曹公知其必去‧ 去:到D 、遂‧解白马围 遂:于是,就2.句式与例句“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不一样的是( C ) (2分)A 、蒙辞以军中多务B 、求二石兽于水中C 、有时朝发白帝D 、何陋之有3.下列划线词与“禽羽以归”中“禽”的用法不同的是( D )(2分)A 、无他,但手熟尔B 、徐以杓酌油沥之C 、略无阙处D 、空谷传响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D )(2分)A 、曹操活捉了关羽后,待他非常客气,并任命他为偏将军。
B 、关羽策马驰入千军万马之中刺杀颜良,割下颜良首级回到营中,解了白马之围。
C 、曹操十分佩服关羽的为人,但知道其并无久留之意,便让张辽去试探关羽。
D 、虽然曹操厚遇,但关羽还是呈书告辞,退还曹操给他的赏赐,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练习(word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练习(word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20e1a5a8956bec0875e3c4.png)
人教版八上文言文《三峡》练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文学常识《三峡》作者__________,字善长,__________(填朝代)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二、词语归类(一)解释加点的字1.略无..阙处略无:_____________2.不见曦.月曦:_____________3.至于夏水襄.陵襄:_____________4.则素湍.绿潭湍:_____________5.飞漱.其间漱:_____________6.良.多趣味良:_____________7.沿溯..阻绝沿:_____________;溯:_____________8.属引..凄异属:_____________;引:_____________(二)通假字略无阙处。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2.虽.乘奔御风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四)一词多义(1)自:自.峡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绝: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衷转久绝.()(3)清:回清.倒影()清.荣峻茂()(4)其:其.间千二百里()飞漱其.间()(五)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奔:____________________2.回清.倒影清:____________________3.素湍.绿潭湍:____________________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复习检测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复习检测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33be2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c.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复习检测题(附答案)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自()三峡七百里中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太阳)月至于(到)夏水襄(上)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绝()巘()多生怪柏飞漱()其()间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二、翻译句子: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文分析:1.文学常识:《三峡》是___________所著的《水经注疏》中的一段。
9《三峡》练习题与答案
![9《三峡》练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3cf0086edb6f1aff001f2d.png)
9 《三峡》练习题一、课文梳理1、标注字音。
阙()曦()襄()溯()漱()2、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略无..阙处()或.王命急宣()属引..凄异()良.多趣味()3、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理解识记5、《三峡》是____所著的《水经注疏》中的一段。
《水经注》是______的著作。
6、《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三、美景品析7、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_____”的句式说一说吗?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
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
(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示例:语文的描写手法美,下面描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
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外拓展9、下列几段文字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1)、陆游《入蜀记》:“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
八上《三峡》针对性训练【附答案】
![八上《三峡》针对性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51b87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9.png)
《三峡》针对性训练一、文学文化常识:称。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的文学价值。
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说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二、基础知识巩固(一)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嶂: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 ()曦: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陵: ()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 ()8.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飞漱: ()9.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荣: ()良: ()10.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肃: ()1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绝: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的相同字。
(1)①沿溯阻绝②绝巘多生怪柏③哀转久绝④佛印绝类弥勒⑤韦编三绝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3)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君有疾在腠理(4)①至于夏水襄陵②每至晴初霜旦(5)①属引凄异②神情与苏、黄不属(三)、翻译下面句子:(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简答题(1)“猿鸣三声泪沾裳”中“三”的意思是___(A.概数 B.确数),写出两个含有相同意义的带“三”字的成语:____、_____。
(2)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山的高峻特点的?(3)写三峡四季的水,为什么先从夏水写起?(4)第二段是如何描写夏水的。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中的“趣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6)文章在描写三峡春冬之景时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7)第四段写“猿鸣”有何作用?(8)(教参变式设问)文末引用渔人歌谣有什么作用?《三峡》针对性训练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
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
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⒉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⑴①沿溯阻绝绝:②绝巘多生怪柏绝:
③哀转久绝绝:④佛印绝类弥勒绝:
⑤韦编三绝绝: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
⑵①自三峡七百里中自:②自非亭午夜分自:
⑶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②君有疾在腠理疾:
⑷①至于夏水襄陵至:②每至晴初霜旦至:
⑸①属引凄异属:②神情与苏、黄不属属:
⒊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请写出你所喜欢的古诗文中描写山水的佳句,并简要分析。
⒋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联想到唐代诗人李白的哪两句诗?
⒌回答下列问题
⑴“猿鸣三声泪沾裳”中“三”的意思是(A.概数 B.确数),写出两个含有相同
意义的带“三”字的成
语:。
⑵第二段末引用“渔者歌”是为了证明什么?
⒍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或/王命急宣
B.至于/夏水襄陵
C.其间/千二百里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试对比《三峡》、《答谢中书》、《早发白帝城》里的猿鸣的表达效果。
8.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
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字,(朝代)学家。
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是:,,。
,,,。
9.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②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今义:
10.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
(试用两个字概括)
11.“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1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13.试分析一下夏天水势特征的。
1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15.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16.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
(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
(3)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
17.请写出语段中描写春夏秋冬景物最具特征的句子。
春冬:夏:
秋:
18、在第三段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记承天寺夜游》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
2、作者“欣然起行”是因为“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寻张怀民”是由于“________”,作者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文中对月夜的描写有何特点,能够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4、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5、作者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的原因是什么?
6、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
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7、作者赏月是抒发内心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从中感悟到了作者哪些复杂微妙的感情?
8、你如何理解文中的“闲”字?
9、填空
①《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字通明,号。
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
时人称他为“”。
②《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写四时“山川之美”的句子
是,早、晚“山川之美”的句子是。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翻译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4、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5、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写他有什么深意?
6、“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7、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
8、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9、“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之美。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之美。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之美
10、“书”的意思是____ 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12、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