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恒心】201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参考答案
![【恒心】201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1ed9e6551810a6f5248618.png)
、 一 选 择 题 2 4 . B 2 5 . C 2 6 . D 2 7 . B 2 8 . A 2 9 . A 3 0 . C 3 1 . C 3 2 . B 3 3 . A 3 4 . B 3 5 . D 、 二 非 选 择 题 ( ) , , 。 ( ) 工 业 革 命 后 工 厂 数 量 迅 速 增 加 农 村 人 口 大 量 涌 入 城 市 分 4 0 . 1 3 : ; “ ” 。 ( ) 民 间 致 力 于 建 立 廉 价 住 房 建 筑 商 发 起 模 范 住 宅 运 动 分 3 : ; 。 ( ) 政 府 立 法 规 范 房 地 产 建 设 扩 大 地 方 权 力 支 持 地 方 房 地 产 建 设 分 3 ( ) : 《 》 , ; 原 因 南 京 条 约 使 上 海 成 为 通 商 口 岸 吸 引 大 批 外 国 人 来 沪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造 成 政 2 , ; ; 促 使 周 边 地 区 大 量 人 口 涌 入 上 海 租 界 国 内 外 房 地 产 商 大 量 资 金 投 入 开 发 上 治 动 荡 、 、 。 ( ) 海 外 资 企 业 洋 务 企 业 民 族 工 业 吸 引 大 量 农 民 入 城 工 作 分 8 ) : ; 。 ( ) ( 原 因 银 行 贷 款 推 动 炒 房 房 地 产 商 盲 目 扩 大 开 发 分 3 4 : , ; , 解 救 整 顿 银 行 恢 复 银 行 正 常 的 信 贷 活 动 兴 办 公 共 工 程 以 工 代 赈 提 供 了 大 量 的 就 业 。 ( ) 分 机 会 4 、 , 。 ( ) 信 息 一 唐 朝 以 前 宰 相 籍 贯 主 要 分 布 在 北 方 宋 代 以 后 宰 相 籍 贯 分 布 主 要 在 南 方 分 4 1 . 2 , , ; , 。 ( 唐 代 以 前 经 济 重 心 在 北 方 北 方 经 济 发 达 唐 代 以 后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南 方 经 济 发 达 分 2) 、 , 。 ( ) 信 息 二 唐 朝 宰 相 最 多 秦 朝 宰 相 最 少 分 2 , , ; , , 秦 朝 首 创 宰 相 制 度 独 相 历 经 时 间 短 唐 朝 为 牵 制 宰 相 权 力 实 行 三 省 六 部 制 多 相 历 。 ( ) 分 经 时 间 长 2 、 , 。 ( ) 信 息 三 明 清 时 期 内 阁 和 军 机 处 取 代 宰 相 分 2 , , , , 。 元 朝 中 书 省 权 力 过 大 威 胁 皇 权 明 太 祖 为 加 强 皇 权 废 除 宰 相 制 设 立 内 阁 清 朝 设 立 , 。 ( ) 军 机 处 君 主 专 制 达 到 顶 峰2 分 ( ) : : ; 。 ( ) 原 因 制 度 差 异 中 国 处 在 封 建 专 制 体 制 下 日 本 通 过 明 治 维 新 建 立 近 代 宪 政 国 家 分 4 5 . 1 3 : , ; 文 化 差 异 李 鸿 章 深 受 儒 家 思 想 的 影 响 对 西 学 停 留 在 非 常 浅 薄 的 基 础 上 伊 藤 博 文 既 , , 。 ( ) 接 受 中 国 儒 家 文 化 也 接 受 西 学 文 明 开 化 程 度 高 分 3 : , ; 吸 收 西 法 的 态 度 及 举 措 不 同 李 鸿 章 坚 持 中 体 西 用 只 学 技 术 不 学 制 度 伊 藤 博 文 支 持 “ ” , , 。 ( ) 欧 化 坚 持 文 明 开 化 全 面 学 习 西 方 分 3 ( ) : , 、 , , ( ) 做 法 大 办 洋 务 兴 办 军 事 民 用 工 业 扩 建 北 洋 海 军 推 动 中 国 近 代 化 进 程 分 2 4 : , 。 看 法 不 管 李 鸿 章 的 失 败 还 是 伊 藤 博 文 的 成 功 都 是 时 代 造 成 的 结 果 顺 应 历 史 发 展 趋 , ; 。 ( ) 势 则 推 动 历 史 发 展 反 之 亦 反 分 2 ( ) ( ) “ ” : , 分 业 已 取 得 的 成 就 保 卫 和 巩 固 了 法 国 大 革 命 的 成 果 建 立 了 资 产 阶 级 的 4 6 . 1 5 1 ① , 。 , 立 法 规 范 推 动 了 法 国 资 本 主 义 经 济 和 文 化 教 育 事 业 的 发 展 通 过 对 外 战 争 打 击 了 ② , 。 ( ) “ ” : 欧 洲 封 建 旧 势 力 拓 展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的 影 响 分 新 事 业 的 本 质 为 法 国 对 外 侵 略 6 , 。 ( ) 扩 张 奴 役 欧 洲 民 族 国 家 分 2 ( ) “ ” : ; ; ; 垮 台 原 因 欧 洲 封 建 势 力 的 反 扑 各 国 人 民 的 反 侵 略 正 义 斗 争 失 去 国 内 人 心 军 2 ; 。 ( ) 事 指 挥 的 失 误 个 人 性 格 方 面 的 原 因 等 分 7 — ( ) 文 科 综 合 参 考 答 案 共 页 2 2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4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4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cdee91a5e9856a571260ac.png)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4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主命题:赣州三中丁永发辅命题:鹰潭一中杨晓春贵溪一中艾书英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上交.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梵语(fán)彳亍(chì)契诃夫(hē)椎心痛恨(chuí)B.荷锄(hè)攒射(cuán)血淋淋(xuě)身陷囹圄(yǔ)C.藤蔓(wàn)勖勉(xù)潭柘寺(zhè)饿殍遍野(piǎo)D.癖好(pǐ)傩戏(nuó)白鹄舫(gǔ)戎马倥偬(zǒng)2.下列各组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粘连红阑干皇天厚土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B.频率消锋镝急不暇择仰之弥高,钻之弥坚C.没辄峭楞楞众口铄金事实胜于雄辩D.胁迫钓鱼竿煞费苦心口惠而实不至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B.近日,有关提高语文作为母语学科重要地位的高考改革的言论,在母语教学被忽视的当下,真可谓空谷足音.C.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中,要讲明“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大家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只能雷厉风行,不能存在“量变到质变”.D.秀兰·邓波儿这位六岁就已闻名世界的童星,年仅22岁就因星途黯淡退出演艺圈,其后半生外人知之甚少,与其早期风靡一时不可相提并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爸爸去哪儿》热播后,引发了育儿专家的讨论,指出了父亲带孩子的许多可取之处,比如爸爸懂得适度冒险,善于理性思维等.B.《福布斯》最新公布的2014年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显示,中国亿万富豪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有152位净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闯入全球富豪排行榜.C.冬奥会前不少人对周洋的实力有所怀疑,但成功卫冕1500米桂冠的辉煌战绩,足以证明周洋已经克服了过去四年一系列风波所带来的心理困扰. D.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除了重视宣传教育外,还需依靠加强行人过马路的设施、科学设置红绿灯间隔时间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①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②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③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④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⑤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⑥“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A.③②⑥⑤①④B.②⑥⑤①③④C.③④②⑥⑤①D.②④⑥⑤①③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至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6.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阳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尚书》中就有完整记载.B.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白露、寒露、霜降反映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C.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期,我国人们就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D.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太阳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年共经历24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现在人们把它们统称为“节气”.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二十四节气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D.“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谚语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其中“秋处露秋”分别指的是“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四个节气.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B.民间“冬至饺子夏至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说明夏至、暑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许多民俗活动也在这些节令里开展.C.“惊蛰”用天上初现惊雷和地下蛰伏的虫子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而“寒露”暗示的是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的气温上的变化.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道光癸卯闰秋,吾妻秋芙来归.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余戏举朱彝尊词云:“簸钱斗草①已都输,问持底今宵偿我?”秋芙故饰词云:“君以我不能胜耶?请以所佩玉虎为赌.”下数十子,棋局渐输,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余笑云:“子以玉奴②自况欤?”秋芙嘿然.而银烛荧荧,已照见桃花上颊矣.去年燕来较迟,帘外桃花已零落殆半.夜深巢泥忽倾,堕雏于地.秋芙惧为狗儿所攫,急收取之,且为钉片于梁,以承其巢.今年燕子复来,故巢犹在,绕屋呢喃,殆犹忆去年护雏人耶?夏夜苦热,秋芙约游理安.甫出门,雷声殷殷,狂飙疾作.仆夫请回车,余以游兴方炽,强趣之行.未及南屏,而黑云四垂,山川瞑合,俄见白光如练,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树下,雨霁更行.觉竹风骚骚,万翠浓滴,两山如残妆美人,蹙黛垂眉,秀色可餐.余与秋芙且观且行,不知衣袂之既湿也.秋月正佳,秋芙命丫环负琴,放舟西湖荷菱之间.时余自西溪归,及门,秋芙已出,因瓜皮迹之,相遇于苏堤第二桥下.秋芙方鼓琴作《汉宫秋怨》曲,余为披襟而听.斯时四山沉烟星月在水铮铮杂鸣不知天风声环佩声也琴声未终船已移近漪园南岸矣.因叩白云庵门,庵尼故相识也.坐次,采池中新莲,制羹以进.香色清冽,足沁肠腑,其视世味腥膻,何止薰莸③之别.回船至段家桥,登岸,施竹簟于地,坐话良久.闻城中尘嚣声,如蝇营营,殊聒人耳.桥上石柱,为去年题诗处,近为蚌衣剥蚀,无复字迹.欲重书之,苦无中书.其时星斗渐稀,湖气横白,听城头更鼓,已沉沉第四通矣,遂携琴刺船而去. (节选自清代蒋坦《秋灯琐忆》,有改动)【注】①簸钱斗草:古代的两种游戏.②玉奴:杨贵妃.相传唐玄宗曾与亲王下棋,将输时,杨贵妃放小狗于座侧,将棋局弄乱.③薰莸(xūnyóu)两种草的名称,一香一臭.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妻秋芙来归归:回家B.秋芙惧为狗儿所攫攫:抓走C.殆犹忆去年护雏人耶殆:大概D.其视世味腥膻,何止薰莸之别视:与……相比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君以我不能胜耶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B.秋芙好棋,而不甚精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C.乃止大松树下,雨霁更行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D.余为披襟而听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11.用“/”给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斯时四山/沉烟星月在水/铮铮杂鸣/不知天风声环佩声也/琴声未终/船已移近漪园南岸矣B.斯时四山沉烟/星月在水/铮铮杂鸣/不知天风声环佩声也/琴声未终/船已移近漪园南岸矣C.斯时四山沉烟/星月在水/铮铮杂鸣不知/天风声环佩声也/琴声未终/船已移近漪园南岸矣D.斯时四山/沉烟星月在水/铮铮杂鸣/不知天风声环佩声也/琴声未终船/已移近漪园南岸矣第Ⅱ卷(117分)四、(28分)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余笑云:“子以玉奴自况欤?”秋芙嘿然.而银烛荧荧,已照见桃花上颊矣.(4分)(2)仆夫请回p(1)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4分) (2)此诗的尾联与王勃的《滕王阁诗》的尾联(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无论是在表现手法上,还是在表达的内容上都有着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14.古诗文填空.(8分)(1)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诗经·氓》)(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3),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赤壁赋》)(4)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湘夫人》)五、(6分)15.下列各项中,对有关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微子》中,夫子非常感叹地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桀溺用避世来独善其身,而孔子认为生逢乱世更应该从事改革.B.《大卫·科波菲尔》中阿格妮丝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她是律师维克菲的女儿,她最后与大卫结合,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的气氛.C.《三国演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关羽被围麦城,孤立无援,拒绝了诸葛瑾的劝降,率关平等二百余骑突围,被俘而死.后人人们把办事不成功称为“走麦城”.D.《高老头》结尾写到两个掘墓工人铲了几把土扔到棺木上以后便直起腰来,其中一个向拉斯蒂涅要赏钱.拉斯蒂涅翻遍了口袋,拿出一个法郎给他.这件事虽小,却使拉斯蒂涅伤心不已.16.贾赦要收丫鬟为妾,不想那丫鬟却说:“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那‘宝金’‘宝银’‘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这丫鬟是谁?请简述事情的经过.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你的笑容永远灿烂傅昌尧①老吴醒过来了!②老吴在死亡的隧道里摸索了三天三夜,终于又回到生命的入口.老吴的苏醒让整座城市长长吁了一口气,鲜花和掌声将医院塞得满满的.老吴是个英雄,火海救人的英雄.③老吴很普通,普通得犹如街边的梧桐树,老吴绝对没想到自己今生还做一回英雄.那天,老吴下班本不该从那条街经过,很像是有个导演在故意安排,老吴突然心血来潮要给自己买一条绵绸做的灯笼裤,老吴每天在护城河公园锻炼身体,见人家穿着灯笼裤很精神,就想也来一条.④刚拐进那条卖服装和小商品的步行街,就见有人急赤白脸地往外跑,边跑边喊:“起火了!起火了!”老吴眼睛不太好,一抬头,这才看见不远的一个店铺里有火光,浓烟滚滚.老吴犹豫了一下,准备往后退,可被蜂拥而来的救火的以及看热闹的人流裹挟着,被挤到了起火现场,老吴明显感觉到阵阵热浪的舔舐.有人喊,太危险了,大家往后退,给救火车让道!老吴听到远处消防车的呜叫声越来越近.就在大家纷纷向街对面退去时,老吴突然发现,那起火的店铺里好像有个人.老吴站住了,大叫,里面有人!可没人理会老吴,店铺里不知什么东西爆炸了,人们跑得更快了.⑤老吴的脚挪不动了,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想到,里面那个人是我看见的,我不能跑,跑了,就是见死不救.老吴在冲进火海的一瞬间,后悔今天不该来这里,更不该看见了别人没看见的那个人.⑥老吴抱着那个人从火海里冲出来,简直是个奇迹,当老吴浑身是火在地上打滚时,人们一时怔住了.是赶到的消防兵将老吴身上的火扑灭的.人们立即将老吴送到了医院.老吴的勇敢与奋不顾身,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又通过新闻媒体打动了更多的市民.人们手捧鲜花,络绎不绝地前往医院慰问.老吴受到的拥戴有些异乎寻常.⑦老吴的神志稍稍清醒一点以后,得知从市长到街边捡破烂的盲流都来看过他,心里便忐忐忑忑的.他竭力追忆着那天救人的情形.他问身边的人,救出来的是个什么人?人家告诉他,救出来的是个美丽的姑娘.老吴又问,那姑娘怎么样?人家告诉他,姑娘只受了点轻伤.老吴还问,那是谁家的姑娘?人家还告诉他,那姑娘就是普通人家的姑娘.老吴再问,人家就说,老吴你现在特别需要安心治疗,别消耗精力,因为还处在危险期.老吴便微弱地叹息了一声,心里一堵,又昏了过去.⑧老吴像多数严重烧伤的病人一样,病情反复无常,一些国内著名的专家也被请来为老吴诊治.专家们说,老吴的伤势太严重了,这样的伤势还能活着,简直不可思议,且随时都会……老吴只要一醒过来,就询问那个被救的姑娘,人们越来越难以应付老吴的询问.那天,老吴凑在前来采访的记者耳边问,那个姑娘为什么没来看我?记者怔住了,许久才说,她会来看你的.老吴说,骗人.昏厥.⑨后来,人们找来一个姑娘,对老吴说,这就是你救的姑娘,可老吴连眼睛也没眨一下.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人们决定将真相告诉老吴,这样或许对治疗有好处,因为老吴反复询问那个姑娘,肯定是意识到什么,应该尊重老吴.但医生们却又说,风险同样很大.⑩告诉老吴真相的任务交给了老吴的老伴儿,她噙着泪花,轻轻捧起老吴的头,隔着纱布,说,老头子,人家虽然承认你是个英雄,可你知道吗?你闹了个大笑话,你那天救出来的是个塑料模特!11老吴忽然微笑着,用异常清晰的声音说,其实我知道……说完,老吴就停止了呼吸.人们发现,pA.老吴在冲进火海的时候,后悔不该来,更不该看见那个“人”,这样的心理描写能够体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B.小说篇幅虽然短小,但构思严谨,比如所有人中只有老吴看见了那个“人”,就暗示了这有可能是个假人.C.老吴苏醒后,虽然自己处于危险期,却仍然不忘他人的安危,一再追问“女孩”的情况,这表现了他的善良.D.人们之所以找来一个姑娘假扮是老吴救的那个“人”,主要是因为怕刺激老吴,导致病情恶化,这也说明人们是从心底认可老吴的义举,所以才会考虑到每一个细节.E.小说③~⑤段运用比喻、衬托、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为我们形象、生动地叙写出一个普通市民如何蜕变为英雄的过程.七、(15分)21.语言综合表达别里科夫总是把自己装在各种各样的套子里,也总想把别人装进各种各样的套子里.其实,在你我的周围,同样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请你就学习生活中的某种“套子”说说自己的看法.要求:(1)使用“与其说&&&&&&倒不如说&&&&&&”的句式开头;(2)必须使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3)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结尾;(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5)不少于200字.八、(5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位母亲,抱着病逝的儿子去找佛陀,希望能拯救她的儿子.佛说,只有一种方法可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解除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任何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子给我.那被痛苦折磨愚钝了的妇人去了.找遍了全城,竟然没有找回一粒芥菜子.因为,尘世上没有没失去过亲人的家庭.佛说,你要准备学习痛苦.对上述材料你有何体验和感悟,请你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必须写议论文或记叙文;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③不少于700字.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1.C(A梵语fán→fànB血淋淋xuě→xiěD白鹄舫gǔ→hú)2.D(A皇天厚土→皇天后土B消锋镝→销锋镝C没辄→没辙)3.B(A“鱼目混珠”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句中应改为“鱼龙混杂”;C“雷厉风行”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D“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来谈论,应改为“同日而语”.)4.B(A.主语残缺,在“指出”前加“专家”;C.“卫冕”与“桂冠”重复;D.搭配不当,“加强”不能与“设施”搭配.)5.D(文段选自必修四蒙田《热爱生命》,思路为:②放在最前面,与文段开头的句子相衔接;④是②的小结;⑥开启下文;①中的“至于”说明思路的转折,由“他们”说到“我”;③是整个文段的总结.)6.A(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的,应是《淮南子》.)7.B(A缺少限制条件“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C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现象,不是气温的变化;D“秋处露秋”分别指的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四个节气.)8.D(因果倒置.因为二十四节气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所以才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9.A(归:女子出嫁)10.D(D介词,替A认为/按照B表转折/表承接C于是、就/才)11.B12(1)我笑着说:“你这是在拿玉奴比作自己吧?”秋芙默然不语,但烛光闪烁,已照见她的脸红了.(得分点:自况、嘿然、荧荧、桃花上颊各1分)(2)仆人请求驾车转回,我因为游兴正浓,硬要他驱车前行.(得分点:回车、方炽、趣、句意各1分)(3)听到城中的喧嚣之声,感到就像苍蝇在耳边嗡嗡一样,很是让人厌烦.(得分点:尘嚣、如蝇营营、殊、聒各1分)文言参考译文:道光癸卯年的秋天,秋芙嫁到我家来.秋芙喜欢下棋,但棋艺不太精湛.每晚她总是拉我下棋,有时一直下到天亮.我开玩笑地问用《竹坨词》里的话问她:“掷钱斗草都已输,问你今宵拿什么偿我?”秋芙故意拿话掩饰说:“你以我赢不了吗?请让我用所佩带的玉虎作为赌注.”下了几十个子,秋芙的棋局明显失利,她故意让膝上的小狗跳到棋盘上搅乱棋局,我笑着说:“你这是在拿玉奴比作自己吧?”秋芙默然不语,但烛光闪烁,已照见她的脸红了.去年春天燕子来得较迟,屋外的桃花,已经谢落了大半.夜深时屋梁上的燕巢忽然倾倒了,小燕子掉到地下,秋芙害怕小燕子被狗儿抓走,急忙起来把它送回燕巢,并用竹片钉在梁上,加固燕巢.今年燕子又来了,去年的旧巢还在,燕子绕着屋梁呢喃啁啾,大概还记得去年保护小燕子的人吧.苦于夏夜的炎热,秋芙约我到理安寺去游玩.刚出门,雷声隆隆,狂风大作,仆人请求驾车转回,我因为游兴正浓,硬要他驱车前行.还没到南屏山,天空乌云密布,山川昏暗一片,不一会儿,只见闪电像白练一样从独秀峰顶闪过,仿佛离天只有一丈多高,大雨倾盆而下.于是我们在大松树下停车避雨.雨停之后又往前行,只觉得竹林中清风飒飒,山上翠色欲滴,两座山峰就像残妆美人一样,皱着眉头,秀色宜人.我和秋芙边欣赏边赶路,不知不觉衣袖已经湿透了.秋月很好,秋芙让小丫鬟背着琴,到明圣二湖荷花丛中去泛.当时我正从西溪归来,到家时,秋芙已经出了门,因而我靠着瓜皮的指示,追寻她的踪迹.我们在苏堤第二桥下相遇.在船上,秋芙弹着《汉宫秋怨》的琴曲,我为她披上衣裳听她弹琴,这时四周山峦被烟雾笼罩着,星星月亮映在水中,琴声争争鸣响,不知是天风声还是环佩声.琴声还没住,我们的般头已靠近漪园南岸了.下般后去叩白云庵的门,白云庵的尼姑是老相识了,她请我们坐下,便去采池中的新鲜莲子,做莲子羹招待我们.莲子羹芬芳清醇,足以沁人肺腑,如果和世间的腥膻之味比起来,真有天壤之别.回船时我们在段家桥登岸,登岸后放了一张竹席在地上,坐着闲聊了许久,听到城中的喧嚣之声,感到就像苍蝇在耳边嗡嗡一样,很是让人厌烦.桥上的石柱,是我去年题诗的地方,近来被蚌壳剥蚀,字迹已看不见了.我想重写上去,苦于无处可写.这时星斗渐渐稀疏,湖面泛着一层白气,听城头的鼓声,已经通通通地敲了。
201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L
![201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L](https://img.taocdn.com/s3/m/a862de4a804d2b160b4ec065.png)
1.默写(10分)(1)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长歌行》)(2)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4)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山有怀》)(5)予独爱莲之,。
(周敦颐《爱莲说》)(6)杜甫《望岳》中的“,”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
(7)《石壕吏〉》一诗中,一句以对比的手法将差役的冷酷无情与老妇人的悲惨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名句填写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2.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3.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着眼花草等植物,着意表达诗人主观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5.《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孔子提出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8. 写出含有“春”的一个完整的诗句。
1.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①出门前,母亲怯怯地望着天空,一副欲说还休的样子。
三十年了,她们俩面对面时,她总是这样的神态,撒娇亲昵在她们之间从未出现过。
她两岁时被父母送给亲戚收养,原因是他们想要个儿子,她却是第四个女儿。
②因是太近的亲戚,她的身世从未被保密过,依旧喊他们爸爸妈妈,但心的距离,却越隔越远,随着她渐渐长大,她开始怨恨他们,只是用所谓的修养遮掩起来罢了。
每次回去,她找不到回娘家的亲昵之感,而是像做客,他们也像待客般客套,惟恐招待不周。
③无所眷恋,每次离开,她总是匆匆而去,从不回头,惟恐一回首的瞬间,相送的人早已回去,落得更多凄凉在心头。
④这一次,她侧着身体,顶着风沙,向长途车站的方向艰难移动,一种叫做孤独或者落寞的东西在心里挤呀挤的,忽然,她想转身,想知道有没有目光追随在自己背后。
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高三语文六校第二次联考试题
![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高三语文六校第二次联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09564058f5f61fb636666e.png)
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满分值:150分时长:150分钟第I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峥(zhēng)嵘浸渍(zì)讪笑(shàn)按捺不住(naài)B.敛裾(jú)蕈(xùn)菌訾詈(lì)渚(zhǔ)清沙白C.敕(chì)造拓(tò)片榫(sǔn)头畏葸(xí)不前D.迤(yǐ)逦熟稔(rěn)岑(cén)寂雎(jū)园绿竹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菲薄寥廓食不果腹山青水秀B.匏樽砥励不落言筌繁芜丛杂C.拮据妨碍锱铢必较命途多舛D.纨祷反馈孽根祸胎篮田日暖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r )A.在责任和使命面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委员和代表正在身体力行努力去做,用他们最朴素的语言和最朴实的生活,为杭州人民更好的生活呐喊、呼吁。
B.很少与外界有接触的王刚在为希望工程捐款500万人民币后,面对新闻媒体的采访,不得不抛头露面向人们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C.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外宣称钓鱼岛国有化,此种危言危行严重伤害中日两国的正常的外交关系。
D.范曾泼墨人物画的出现,使几成绝响的梁楷泼墨人物画,于八百年之后,再次奏出黄钟大吕般的华美乐章。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B.当这些年轻人踏上返京的列车时,他们已是满载收获。
“有没有实践就足不一样。
”杨斌说:“我们会把这次学习到的东西带回去,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种子,向更多人播撒开”C.南勇和杨一民相继落网之后,反赌打黑的风暴也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
昨天,记者从公安机关获悉,专案组的下…步目标将是实德系,2002 2005年的“实德系”窝案将要被清算。
江西省八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江西省八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ba989c284ac850ad0242bf.png)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是
A.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设立国家安全委员
会已是当务之急。
B.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择善而
从。
C.省,一个物产资源丰厚、生态钟灵毓秀的中部省份。长江、江,清流奔涌;山、山、山,群峰竞秀。
C.筵(yàn)席 (chì)傺
() 乘chéng)人之危
D.整饬(chì) 咒zòu ) 语 悲恸(tòng)
(h)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是( )A.震撼
率 仗义执言
B.文身 敛声屏气 宣泄 坚苦卓绝
C.阑珊
自鸣得意 窜改 相辅相承
D.影牒 委曲求全 拓荒 珠光宝器
D.孔子在齐地听到了《韶》乐,当时便听得出神入化,过后还沉浸其中,甚至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是( )
A.李某某案受害人杨女士的律师对记者表示,杨女士因为精神仍处于重度抑郁和重度焦虑状态,无法在8月28日前
去法院出庭作证。
B.近年来,电梯事故时有发生,事故原因均涉及到设备维修、安装和保养不到位,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④从先秦到近代,产生了大量的名作、名家和诗文流派。
⑤从小学起,特别是到了初中和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诗歌、散文,逐年增加。
①②④③⑤ B.②⑤③④① C.③④①②⑤ D.④②⑤③①
(? )(? )⑤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四、(2分)
(1)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C.高三冲刺阶段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都在努力拼搏着,能否获得高考的胜利,取决于同学们冷静沉稳的程度。
201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e27626cfc789eb172dc8ea.png)
201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部分严重的雾霾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逐渐消散。
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2013年12月初,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我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覆盖了将近一半的国土,可谓来势汹汹:不仅有上海PM2.5指数直蹿到‚爆表‛,更有20多个省份、上百座大中城市同时遭遇雾霾的大范围来袭,甚至遵不少被称为‚好山好水好空气‛的城市也难以幸免。
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
气象专家表示,造成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中东部大部地区稳定类大气条件出现频率明显偏多,易造成污染物在进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二是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三是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会加剧雾霾发展,加重大气污染。
那么,该如何治理雾霾?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
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姿副主任李洪说,据《关于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在2013年重点减排企业中,北京共有58家企业实现了停产,完全切断了污染源;41家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减少污染供需,实现30%以上的污染减排。
江西省百所重点中学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有答案
![江西省百所重点中学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834528ccbff121dd368337.png)
江西省百所重点中学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说.客(shuō)憎.(zēng)恨褒.(bǎo)奖曲高和.(hâ)寡B. 蛊.(gǔ)惑纤.(qiàn)夫瞭.(liáo))望道义相勖.(xù)C. 参与.(yù)囹.(líng)圄拓.(tuò)荒乘.(chãng)虚而入D. 殷.(yān)红拱券.(xuàn)浣.(huàn)衣不屈不挠.(rá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荫蔽蜥蜴唱双璜雍容华贵B. 通牒篱笆增值税隔靴瘙痒C. 蹩脚暮霭泼赃水奖腋后进D. 沏茶璀璨起搏器心劳日拙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关于公司从速兴建4G网络的提案,张经理力挺,孙经理也__________,现在就看刘经理的了。
②只要学习状态低迷,成绩糟糕,王宁__________迁怒他人,寻找理由,这也是部分高中生的“通病”。
③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用廉洁的作风、高尚的情操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受腐败侵蚀,__________的战斗堡垒。
A. 复议往往坚不可摧B. 附议往往坚不可摧C. 附议常常无坚不摧D. 复议常常无坚不摧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岁月的河流冲走了我的青春,生活的磨砺让我变得沉稳坚强。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我懂得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如佛所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B. 随着天气晴好、气温不断回升,须浮鸥、各种鹭鸟,灰头麦鸡等夏候鸟大部队将会逐渐取代越冬候鸟,成为鄱阳湖天空中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恒心】201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答题卡
![【恒心】201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答题卡](https://img.taocdn.com/s3/m/fe0f2c6258fafab069dc0218.png)
文 科 综 合 能 力 测 试 卷 答 题 卡
座 位 号
, , 请 在 各 题 目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作 答 在 各 题 目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作 答 超 出 黑 色 矩 形 边 框 限 定 区 域 的 答 案 无 效 请 超 出 黑 色 矩 形 边 框 限 定 区 域 的 答 案 无 效
( )( ) 用 铅 笔 填 涂 用 黑 色 墨 水 笔 书 写 2 B
Hale Waihona Puke 第 卷 Ⅱ1 A B C D 3 ( ) 分 . 2 2 2 A B C D 6 3 A B C D 4 A B C D ( ) ( ) 分 8 5 A B C D 1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 0 A B C D 1 1 A B C D 1 2 A B C D 1 3 A B C D 1 4 A B C D 1 5 A B C D 1 6 A B C D 1 7 A B C D 1 8 A B C D 1 9 A B C D 2 0 A B C D 2 1 A B C D 2 2 A B C D 2 3 A B C D ( ) : ( ) 关 系 分 2 2 4 A B C D 2 2 5 A B C D 2 6 A B C D 环 : 问 题 2 7 A B C D 境 2 8 A B C D 2 9 A B C D ( ) 分 4 3 0 A B C D 3 1 A B C D ) 3 2 A B C D ( 3 3 3 A B C D 3 4 A B C D ( ) 分 8 3 5 A B C D , 请 在 各 题 目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作 答 超 出 黑 色 矩 形 边 框 限 定 区 域 的 答 案 无 效
, 请 在 各 题 目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作 答 超 出 黑 色 矩 形 边 框 限 定 区 域 的 答 案 无 效
[套卷]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套卷]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58d028eff9aef8941e0698.png)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分第I卷(选择题,共36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一、基础知识题(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A.轻佻.(tiāo)饿殍.(piǎo)剔.除(tī)大雨滂.沱 (pāng)B.拘泥.(nì)穴.居(xuè)聒.噪(guō)病入膏肓.(huāng)C.渐.染(jiān)悚.然(sǒng)凫.水(fú)汗流浃.背(jiá)D.篡.位(cuàn)精髓.(suǐ)隽.永(jùn)不假.思索(ji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慰藉安详凑合融汇贯通绵里藏针B.脉搏辐射防碍一成不变相辅相成C.诀别赋予凄厉气喘吁吁随声附和D.裨益缅怀笼络暗度陈仓两全齐美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阿Q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________的,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那个时代国民精神的一些弊病。
②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公路大桥(深圳侧)通航孔桥段的最后一片钢箱梁开始吊装,经过1个多小时,吊装工作完成,大桥通航孔桥段正式________。
③我想象,最后的一场暴风雨袭来,树倒了下去,树梢的枝条重新深深地陷进泥土。
________到了这种地步,生命也并没有结束。
④帮助受难的矿工家属子女走出矿难阴影,把目光投向未来,并解决他们实际的生活困难,政府部门________,不能随意把他们推到社会上去。
A.原型合拢即使责无旁贷B.原形合拢虽然义不容辞C.原型合龙即使责无旁贷D.原形合龙虽然义不容辞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B.我无法查证汉字中的“闲”是哪位古人所创。
不过,这个“闲”字的古体字是“门”字里有一个“月”字,这个构思实属巧妙:门里望月,焉能不“闲”?C.《意林》出版社在2008年新书征订公告中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楚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购买的书名、册数)。
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 语文 扫描版
![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 语文 扫描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eb89dbc1c708a1284a449f.png)
上饶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B(A.“捺”读作“nàC.葸xǐD。
睢sūi)2.答案:C(A青---清B励---砺D篮---蓝)3.答案:D解析:A 项,“身体力行”的意思是“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与句中的“努力去做”重复。
B 项,“抛头露面”指某人公开露面,多含贬义。
C项,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D 项,“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
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4. 答案:C解析:A. 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B.冒号改为逗号;D.前两个逗号均改为问号。
5答案:A解析:B.语序不当,应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更是科学管理和决策重要的基础性工作”;C.成分赘余,“因病”与“对症”重复,删掉“因人、因病”。
D.搭配不当,“越来越激烈的升学竞争和越来越重的课业负担”。
6.A(小大卫改为小艾米莉)7.C解析:A第二段“处于半清醒状态”B第六段“在梦境里按计划完成任务”可知为“计划中的工作”D由第六段开头句“人们不能轻易进入他人梦乡,但控制自身梦境的过程却与影片描述相似”可知。
8.B解析: B项,“近年来”,由第③段第一句可知,应为“早年间”,混淆时间。
9.D解析:A项,清醒梦不能轻易进入他人梦境。
B项,“完全相同”错误。
C项,“轻而易举”和“利用梦境的功能”不合文意。
10. C[解析] 应译为“遗留”。
11.A[解析] A.均为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B.①介词,凭……身份/②介词,用;C.①动词,成为/②动词,认为;D.①助词,的/②动词,到,往。
12.C[解析] 原句:穆至谕旨,煜辞以疾,言曰:“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
”13.(1) 李穆带着母亲到弟弟那里居住,虽然生活非常贫困,但与兄弟共同学习,心志淡泊。
(“就”“虽”“相与”各1分,语意准确1分)(2) 又因为替秦王赵廷美草拟朝辞笏记,被谏官所弹劾,降职授予司封员外郎。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c53b78b307e87100f69627.png)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叨陪(dāo) 趑趄(jū) 抹不开(mò) 不着边际(zhuó) B. 翩跹(pián) 翘楚(qiáo) 汗涔涔(cén) 曲水流觞(qū) C. 瓦楞(lèng) 蓍草(shì) 潭柘症落没有量入为出电光火石鸿鹄之志纲举目张没有不正确不恰当不正确夫人公子皆布衣淫造赙相同 B.且莲芡或不岁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而而以江南巡抚内迁大司空以 B.赁居委巷,御寒只一羊裘 C.焚其札,毙奴于杖 文正治事之暇时造其庐,以志景幕 D.上衣敝蓝丝袄,下著褐色布裤 17.文章第①段叙述了什么内容?在文章结构上,本段起到什么作用?(4分) 18.请结合全文内容,概况叶圣陶先生的性格特点。
(6分) 19.本文叙述叶圣陶的事例时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找出其中三处。
(3分) 20.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过:“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有人说本文就是这么一篇“大家之作”,你如何看待?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5分) 七、(15分) 21.语言综合运用。
(15分) 《诗经?小雅?采薇》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读来凄婉动人,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
请发挥你的想象、联想,按照下列要求将这一章进行改写。
要求: (1)使用第一人称,侧重在描写中抒情。
(2)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4)不少于200字。
八、(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50分) 孟子的观点对我们这些生活在当代的人依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江西省上饶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江西省上饶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981f283968011ca30091c6.png)
江西省上饶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江西省上饶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第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说客(shu)拱券(xun)不啻(ch)乘(chng)虚而入B.剔(t)透亲(qng)家珐(f)琅一暴(bo)十寒C.颓圮(p)黝(q)黑渊薮(su)直言贾(g)祸D.毗(p)邻分泌(m)掂(din)量封妻荫(yn)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插座惊蜇九重霄计日程功B.城垣发轫唱双簧和衷共济C.文牍囹圄冷不妨放诞无礼D.肄业寥廓增值税白浪涛天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013年,王立军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不上诉。
你尽可以放心,他这个人不失信,今天他一定会按照约定的内容把你的事情办好。
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用廉洁的作风、高尚的情操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受腐败侵蚀,的战斗堡垒。
A.伏法向来坚不可摧B.服法从来坚不可摧C.伏法从来无坚不摧D.服法向来无坚不摧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专家认为,中国各上市银行2014年利润增长率将不到10%,这将是自2005年以来的首次,原因包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金融改革等多方面。
B.H7N9禽流感病毒于去年3月出现,据世卫组织发言人于20日通报的情况显示,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已有199人被感染,其中52人死亡。
C.连日来,南昌市东湖区劳动就业部门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走进社区,采取现场互动、排难答疑、SYB创业培训,向人们传授创业成功经验。
D.尽管法国科学家和美国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科研机构正在火星上寻找依靠水生存的生命,但其他科学家提供的证据却表明,生命未必需要水。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周作人与鲁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就他们对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而且是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A.B.C.D.6.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觉新把觉民不愿娶冯乐山的侄孙女为妻的意见向高老太爷解释了一下,高老太爷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那个敢说不对?我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家》)B.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挺身而出,揭露了希普的阴谋。
【江西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9)及答案解析
![【江西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9)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f6d9294b35eefdc8d33336.png)
高频考点训练(十九)时间:25分钟分值:100分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1.(2013·广东省六校联合模拟)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悼.念/倒.爷俘虏./掳.掠非难./难.免B.蜕.化/褪.色蹉.跎/嗟.叹果脯./胸脯.C.炽.热/炙.烤诀.别/联袂.创.伤/开创.D.歼.灭/悭.吝犒.劳/蒿.草押解./解.差解析A.dào/dǎo, lǔ,nàn/nán。
B.tuì,cuō/jiē,fǔ/pú。
C.chì/zhì,juã/mâi ,chuāng/chuàng。
D.jiān/qiān, kào/hāo,jiâ。
答案 C2.(2013·湖北省黄冈市期末测试)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婆娑惺忪学以至用殒生不恤B.磐石砥砺不假思索旁稽博采C.缭草倩影豁然开朗偃苗助长D.斑驳恶梦开城布公骇人听闻解析A.至—致;生—身。
C.缭—潦;偃—揠。
D恶—噩;城—诚。
答案 B3.(2013·河南省罗山县第二次模拟)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一点也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其实是如.履薄冰...,危机是显而易见的。
B.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认真的研究,专家们对这个名胜区的山川结构、地形地貌已一目..了然..。
C.黄山之美绝无仅有,描写黄山的诗文不少。
在这些作品中,《黄山记》是一篇自出机...杼.的佳作。
D.近几年,他用经营养殖场赚来的钱帮乡里兴建了10所希望小学,人们都称赞他是位从善如流....的企业家。
解析A.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B.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应改为“了如指掌”。
C.自出机杼:比喻写文章、诗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到,有新意。
D.从善如流: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语文】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4b9376a98271fe910ef965.png)
本试卷满分150分,分第I卷(选择题,共36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一、基础知识题(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A.轻佻.(tiāo)饿殍.(piǎo)剔.除(tī)大雨滂.沱 (pāng)B.拘泥.(nì)穴.居(xuè)聒.噪(guō)病入膏肓.(huāng)C.渐.染(jiān)悚.然(sǒng)凫.水(fú)汗流浃.背(jiá)D.篡.位(cuàn)精髓.(suǐ)隽.永(jùn)不假.思索(ji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慰藉安详凑合融汇贯通绵里藏针B.脉搏辐射防碍一成不变相辅相成C.诀别赋予凄厉气喘吁吁随声附和D.裨益缅怀笼络暗度陈仓两全齐美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阿Q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________的,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那个时代国民精神的一些弊病。
②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公路大桥(深圳侧)通航孔桥段的最后一片钢箱梁开始吊装,经过1个多小时,吊装工作完成,大桥通航孔桥段正式________。
③我想象,最后的一场暴风雨袭来,树倒了下去,树梢的枝条重新深深地陷进泥土。
________到了这种地步,生命也并没有结束。
④帮助受难的矿工家属子女走出矿难阴影,把目光投向未来,并解决他们实际的生活困难,政府部门________,不能随意把他们推到社会上去。
A.原型合拢即使责无旁贷B.原形合拢虽然义不容辞C.原型合龙即使责无旁贷D.原形合龙虽然义不容辞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B.我无法查证汉字中的“闲”是哪位古人所创。
不过,这个“闲”字的古体字是“门”字里有一个“月”字,这个构思实属巧妙:门里望月,焉能不“闲”?C.《意林》出版社在2008年新书征订公告中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楚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购买的书名、册数)。
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doc
![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0f60aa56bcd126fff6050b66.png)
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峥(zhēng)嵘浸渍(zì)讪笑(shàn)按捺不住(naài) B.敛裾(jú)蕈(xùn)菌訾詈(lì)渚(zhǔ)清沙白C.敕(chì)造拓(tò)片榫(sǔn)头畏葸(xí)不前D.迤(yǐ)逦熟稔(rěn)岑(cén)寂雎(jū)园绿竹【答案解析】B(A.“捺”读作“nàC.葸xǐD。
睢sūi)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菲薄寥廓食不果腹山青水秀B.匏樽砥励不落言筌繁芜丛杂C.拮据妨碍锱铢必较命途多舛D.纨祷反馈孽根祸胎篮田日暖【答案解析】C(A青---清B励---砺D篮---蓝)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r)A.在责任和使命面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委员和代表正在身体力行努力去做,用他们最朴素的语言和最朴实的生活,为杭州人民更好的生活呐喊、呼吁。
B.很少与外界有接触的王刚在为希望工程捐款500万人民币后,面对新闻媒体的采访,不得不抛头露面向人们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C.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外宣称钓鱼岛国有化,此种危言危行严重伤害中日两国的正常的外交关系。
D.范曾泼墨人物画的出现,使几成绝响的梁楷泼墨人物画,于八百年之后,再次奏出黄钟大吕般的华美乐章。
【答案解析】D(A项,“身体力行”的意思是“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与句中的“努力去做”重复。
B项,“抛头露面”指某人公开露面,多含贬义。
C项,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D项,“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
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江西省2014届部分高中高三语文9月联合摸底考试试卷及答案(word版)
![江西省2014届部分高中高三语文9月联合摸底考试试卷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8337b6bed5b9f3f80f1c4a.png)
江西省2014届部分高中高三语文9月联合摸底考试试卷及答案江西省部分高中2014届高三9月联合摸底测试卷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选出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A.青荇(xíng)一蹴(cù)瞠(chēng)目讣(fù)告B.怂(sǒng)恿揠(yà)苗发酵(jiào)斡(wó)旋C.堤(dī)坝鞭笞(tà)踣(bó)倒抽搐(chù)D.逮捕(bǔ)咄咄(duō)良莠(xióu)遒(qiú)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羞涩袅娜歌声缈茫荷塘薄雾B.霜天廖廓峥嵘岁月浪遏飞舟C.细腻箫索落蕊残叶秋蝉嘶叫D.嫩黄葱茏婆娑起舞繁茂苍翠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
B.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
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是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D.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A.中俄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
在发展双边关系、处理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两国的契合点很多,合作共赢的机会很多。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e1c74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11.png)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上饶市2024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既有模型的基础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数据训练和引导不断更新模型,初步展现出人类的创造性。
这种强大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不仅代表着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定冲击。
关于技术对人类的取代过程,法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认为,技术对人的取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人技艺知识的剥夺,对人生活知识的剥夺,对人理性知识的剥夺。
整个剥夺过程被斯蒂格勒称为人的“无产阶级化”。
在斯蒂格勒看来,“无产阶级化”并非指人的经济状况的贫穷,而是指技术的“智能化”导致的人的“愚钝化”,抑或“废人”化。
也就是说,技术发展不仅能够取代人类身体,代替人类的生产劳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提供生活选择设计选项,让人们在其中作出价值选择,甚至代替人们选择如何生活。
那些失去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的人会被视为“废人”,因为他们不再拥有可以自给自足的知识,甚至也失去了“生活的知识”。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理性思考能力以及逻辑判断能力会不断下降,越来越趋于平庸化、扁平化。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对人的取代已逐渐接近斯蒂格勒描述的第二、三阶段——越发剥夺人的理性知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人的理性判断能力。
但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带来了机遇。
生成式人工智能催生了人们的危机意识,使人的自主性、人与他者关系、人与世界关系等问题变得越发重要。
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220b4f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a.png)
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佚名
【期刊名称】《读写月报:高中版》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解析]这首诗纯用比体,寄寓深意。
全诗紧扣题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
“望”字一篇之中凡三见.诗意在用字重复的过程中步步深化。
这种反复咏叹突出主题的手法.形象地再现了作者的思归之情,含蓄地表达了他坚贞不渝的志向。
陈师道称其为“语虽拙而意工”。
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所列诗歌鉴赏例题有好几道带有探究性质,故此题予以演练。
【总页数】8页(P49-54,47,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305
【相关文献】
1.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卷名著阅读题的新变化及备考对策
2.200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3.200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4.200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5.2014年高考风向标:2014高考语文考纲解读——2014年高考语文命题趋势与备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上饶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说客(shuō)拱券(xuàn)不啻(chì)乘(chéng)虚而入B.剔(tī)透亲(qìng)家珐(fà)琅一暴(bào)十寒C.颓圮(pǐ)黝(qū)黑渊薮(sǒu)直言贾(gǔ)祸D.毗(pí)邻分泌(mì)掂(diàn)量封妻荫(yìn)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插座惊蜇九重霄计日程功B.城垣发轫唱双簧和衷共济C.文牍囹圄冷不妨放诞无礼D.肄业寥廓增值税白浪涛天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2013年,王立军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不上诉。
②你尽可以放心,他这个人不失信,今天他一定会按照约定的内容把你的事情办好。
③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用廉洁的作风、高尚的情操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受腐败侵蚀,的战斗堡垒。
A.伏法向来坚不可摧B.服法从来坚不可摧C.伏法从来无坚不摧D.服法向来无坚不摧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专家认为,中国各上市银行2014年利润增长率将不到10%,这将是自2005年以来的首次,原因包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金融改革等多方面。
B.H7N9禽流感病毒于去年3月出现,据世卫组织发言人于20日通报的情况显示,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已有199人被感染,其中52人死亡。
C.连日来,南昌市东湖区劳动就业部门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走进社区,采取现场互动、排难答疑、SYB创业培训,向人们传授创业成功经验。
D.尽管法国科学家和美国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科研机构正在火星上寻找依靠水生存的生命,但其他科学家提供的证据却表明,生命未必需要水。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周作人与鲁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①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②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③而且是就他们对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④而且是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⑤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⑥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A.②⑤①④⑥③ B.⑥③①④②⑤ C.⑥③②①⑤④ D.⑥③②⑤①④6.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觉新把觉民不愿娶冯乐山的侄孙女为妻的意见向高老太爷解释了一下,高老太爷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那个敢说不对?我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家》)B.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挺身而出,揭露了希普的阴谋。
贝特西小姐为感谢他,资助他去了澳大利亚,他在那儿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大卫·科波菲尔》)C.孔子胸怀天下,追求高远。
周游列国时,每到一邦,“必闻其政”,他曾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矣,三年有成。
”仪封人曾赞之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D.堂吉诃德认为两头狮子是魔法师派来对付他的,因此不顾桑丘的劝告,执意让押送人打开车笼,要与狮子决战。
押送人被迫放出狮子,堂吉诃德和桑丘落荒而逃。
(《堂吉诃德》)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而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后精神上得到的自由感。
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获得的最高享受,也是人类心灵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美感一方面是主体对对象的美的反应,是随着对象的变换而在内心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它受着对象审美潜能的制约。
另一方面,美感又受到人的生理结构、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是一种积极的内心活动,体现了人的创造性,具有社会性意义。
美感离不开美,但美感的范围比美更广阔、更丰富、更复杂。
从美到美感,有许多中介环节。
美感是通过这类中介环节对美的一种反映。
因此,美感不是美的简单的、消极的反映,离开了中介环节,即使有了对象的美,也不能产生美感。
同时,美不断处于变迁和创造过程中,美的不断变迁、不断创造,既有对象的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美感就是创造美的主观原因。
与对象的美相比,美感具有主观性的特征。
卢浮宫的美,不论有人或无人都同样存在。
我们不能因个别人没有见过,就否认对象的美的存在。
因此,要否认美的客观性,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是美感不同于美。
美感是人的主观对于美的感受。
卢浮宫的美虽然客观存在,我们如果没有到过卢浮宫,就不能对卢浮宫的美产生美感。
因此,对象的美的存在是客观的,而美感的存在须在人经历以后才能获得。
同时,美感具有社会性的特征。
由于时代、民族、人的个性和文化素养等的差异,有人感受到具体对象的美,有人感受不到具体对象的美,或是各人对美的感受不尽相同。
这就是说,人对于同样的审美对象,会产生不同的美感。
美感是怎样产生的呢?人为什么会产生美感呢?人有爱美的天性,生来就有感受美的能力。
这种天性是在人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由人们的社会历史实践形成的。
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人是自然的动物,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都具有自然属性。
但是,人的美感和动物的快感有着本质的区别。
动物的快感,是在自己生命力发展的过程中追求的对环境适应的一种感觉。
当环境适应动物的时候,它就感到快适;反之,就感到不快适。
一些动物对于某些形状、颜色、声音,具有敏感性,就有这种快感的反应。
动物的快感是本能性的。
动物的快感只是它整个种族的特征,而不是个体动物的特性。
人类的美感,不仅是一种种族的生理上的快感,而且是有个性的,是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审美对象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这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以人的种族的自然禀赋为基础,但不只是自然的禀赋,而且是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的过程中,经过世代的积累,所形成的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的本质力量。
这种人的本质力量,与人的族类本能有着根本的区别。
正是这种人的本质力量,构成了人的爱美的天性。
因此,人的美感不只是人的自然的禀赋,而且是在人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
(摘自《美学原理》,有删改)7.下列关于“美感”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美感就是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而产生的和谐感以及人们暂时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后精神上得到的自由感。
B.美感和美关系密切,密不可分,但美感的范围比美更广阔、更丰富、更复杂,而且比美更能体现人的创造性。
C.美感既受对象审美潜能的制约,又受到人们生理结构、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具有社会性意义。
D.美感既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获得的最高享受,又是人类心灵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它的产生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美感是通过中介环节对美的反映。
如果离开中介环节,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美如卢浮宫等就不可能转变为美感。
B.美感具有主观性的特征,而美具有客观性的特征,人们不能因为没有见过卢浮宫就否认卢浮宫的美的存在。
C.动物的快感,是在其生命力发展的过程中追求的对环境适应的一种感觉。
环境不适应它时,它就会感到不快适。
D.人类的美感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摆脱了种族的自然禀赋而形成的,它和动物的快感有本质的区别。
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美感是主体对对象的美的反应,随着对象的变换,人们会在心中产生不同的美感。
B.面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美感,这主要是因为美感具有主观性的特征。
C.人们爱美的天性是在人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由人们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形成的。
D.动物的快感仅是整个种族的特征,没有个体的特性;而人类的美感却是有个性的。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
项王欲听之。
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
”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
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
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
见使者,阳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
”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
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
愿赐骸骨归卒伍。
”项王许之。
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汉将纪信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
”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
纪信乘黄屋车,傅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
”楚军皆呼万岁。
汉 王 亦 与 数 十 骑 从 城 西 门 出 走 成 皋 项 王 见 纪 信 问 汉 王 安 在 曰 汉 王 已 出 矣。
项王烧杀纪信。
汉王之出荥阳,南走宛、叶,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复入保成皋。
汉之四年,项王进兵围成皋。
汉王逃,独与滕公出成皋北门,渡河走修武,从张耳、韩信军。
楚遂拔成皋,欲西。
汉使兵距之巩,令其不得西。
是时,彭越渡河击楚东阿,杀楚将军薛公。
项王乃自东击彭越。
汉王得淮阴侯兵,欲渡河南。
郑忠说汉王,乃止壁河内。
使刘贾将兵佐彭越,烧楚积聚。
项王东击破之,走彭越。
汉王引兵复取成皋,军广武。
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
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也。
”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项王令壮士出挑战。
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
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易与耳与:对付B.阳惊愕曰阳:假装C.王可以间出间:悄悄D.老弱罢转漕罢:停止11.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能够表明项王“无谋”和“有勇”的一组是A.项王欲听之项王烧杀纪信B.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乃自被甲持戟挑战C.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D.项王乃自东击彭越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汉王已出矣B.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汉王已出矣C.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汉王已出矣D.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汉王已出矣第Ⅱ卷(共114分)四、(31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
(4分)译文:(2)汉使兵距之巩,令其不得西。
(4分)译文:(3)项王东击破之,走彭越。
汉王引兵复取成皋,军广武。
(4分)译文: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