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龄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定量测评及相关因素分析
高龄孕产妇焦虑、抑郁评分调查及心理护理对策分析
高龄孕产妇焦虑、抑郁评分调查及心理护理对策分析目的:通过对高龄孕产妇焦虑、抑郁评分调查,了解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分娩、随访的高龄孕产妇2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进行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及产后1周、5周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评分调查,观察组进行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及产后1周、5周调查发生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心理干预。
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SDS)自评表分别对两组高龄孕产妇进行评分调查,比较各个阶段量表分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经心理干预互殴,孕早期和孕中期SAS 得分、SDS得分均略低于对照组,P均>0.05,无显著性差异;孕晚期及产后1周、5周SAS得分、SDS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孕晚期及产后1周、5周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1。
3 讨论焦虑指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逻辑根据的过分的担忧和恐惧不安的一种情绪状态。
抑郁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患者常常感到心情低落、压抑和无法排遣的郁闷难受,对前途悲观失望,对自己失去信心,对生活缺乏兴趣。
高龄孕产妇在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抚育婴儿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常见的症状有哭泣、心境波动、抑郁、喜悦、失眠、焦虑[2]等。
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高龄孕产妇在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及产后1周、5周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心理干预对孕早期和孕中期影响不明显,可显著性减低孕晚期及产后1周、5周孕产妇的不良情绪。
因此,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对高龄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心理干预,对降低孕期和产后焦虑抑郁均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心理干预的方法,首先,对所有高龄孕产妇进行妊娠分娩相关知识讲解,注重讲解妊娠期间的生理变化及分娩过程,使患者对分娩有系统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紧张[3]。
影响育龄妇女健康因素分析
历年龄为准 。 1 2 调查 方法 .
病患病 率排 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宫颈糜烂 、 宫颈炎、 尿路 感染、 阴道滴虫和 宫颈廊 。 而妇 科疾病 之外 的常 见病排 在前 5 的分 别是胆囊 类疾 病 占 位 2 .%、 炎占42 风 湿关节 炎 占37 结核 占2 2 过敏性 哮喘 45 肝 .%、 .%、 . %和 占1O 未来应在 类似疾病加大定期检 的力度 , .%。 同时要更加重视 育龄 期妇 女的心理健康 , 及时疏导 、 排解她 们的精神和心理压 力。 除此以外 , 充分利用广播 电视 、 书报杂志 、 互联 网等各种媒体 的优势和 币极 作刖 , j J 坚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章 编 号 】 4 0 4 ( 0 )5a-0 9 0 文 1 7 - 7 22 1 0 () 1 - 1 6 0 5 2 3 育龄妇 女其 他疾病 调 查情 况 . 本次 调查结果显示 , 育龄妇女来说 , 科疾 病之外的常 见病排在 对 妇 前五位的分 别是胆囊类疾 病占2 .% 肝 炎占4 、 湿关节炎 占37 、 45 、 . 风 . %
路 感染 、 阴道 滴 虫和 宫颈 癌 , 病率分 别是 1.% 1 .% 87 ,.% 14 ; 年龄 组患 病率不 同, 同年龄 组均 以宫 颈糜 烂 的患病 患 58 、00 、 .% 56 和 .% 同一 不 率最 高。 结论 根据 调 查 中显示 的影响 育龄 妇女健 康 的 因素 , 关社会 部 门应针对 主要 影响 因素 开展妇 女保健 工作 , 强生存 质量 监 相 加 测, 对生活 质量低 的育龄 妇女 开展针对 性保健服 务 , 高生存 质量 。 提
孕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
孕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摘要】目的通过对孕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为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间行健康检查的400例孕妇,采取自编调查问卷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并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结果孕期妇女的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文化程度较高及高龄孕妇的心理问题尤为显著(P<0.01)。
结论及时了解孕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孕期保健,能够有效缓解孕妇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孕妇及胎儿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孕期妇女护理孕期妇女由于生理及社会心理等因素作用,其心理往往发生多种复杂变化,这些变化会对孕妇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部分孕妇出现分娩障碍,产后恢复较慢,甚至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构成危害[1]。
因此,积极了解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孕妇及胎儿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对400例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间行健康检查的400例孕妇,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27.3±4.6)岁;孕周6-40周,初产妇338例,占84.50%,经产妇62例,占62.5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43例,占10.75%,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279例,占69.7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78例,占19.50%;调查对象职业包括农民、工人、个体户、教师、科技人员、干部等。
1.2 方法:所有孕妇均采用书面问卷调查法,内容包括年龄、孕周、孕产次、文化程度、职业、孕期健康状况、经济收入情况、妊娠期心理问题、对婴儿的期望情况、对分娩方式的要求、对家庭及社会的需求等共设了30个问题[2]。
评分标准分为四个级别(分值越高,担心程度越严重),即:不在乎1分,轻微担心2分,中度担心3分,严重担心4分。
孕妇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胎 之间 互影响的 儿 相 关系, 心理疏导〔。 加以 ’ 在眼 〕
想音乐和自 然之声引导中, 身心可以得到充分休息 放松、 消除紧张、 顾虑、 抑郁等不良清 绪。使母儿以 积极的心态进行信息传递、 共享愉悦, 从而达到增加 免疫功能, 提高信心, 使其顺利的度过妊娠期。 总之, 使孕妇身心健康, 对于促进孕期保健 , 降 低围产期发病率, 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结果 显 文 还 示 化程度越高, 心理问 题越重〔。由于 ’ 〕
孕期缺乏正确认识, 加上耳濡目染一些有关妊娠知 识, 对有可能发生威胁 自 身和胎儿安全或其他不 良 后果的担忧产生盲目 性和预期性。缺乏自 信心和充 足的心理准备, 因此, 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表现为
11 . 研究对象 选取2 6 0 年6 月至 1 月在我院围 2 产门 诊建保健卡的孕妇2 例, 0 年龄在2一 岁、 0 5 平
正常性生活。由此得知, 和谐的性生活也是孕妇 良
中国优生优育2 7 ) X ( 年6 月第 1 卷第2 3 期 Ci sj r oHa y i &Ci a Vl 3N . Jn 2 7 h e on f e t B h hdC n eu a l l h r t l r o 1 o2 u 0 e . e ( )
及心理因素对围产期的影响。由于孕妇在怀孕期间 的躯体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致使发生状态各异、 程度不等的心理变化, 这些心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孕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健康。更为重要的是 直接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 本研究 目的就是了解这个问题的实际情况, 寻 求开展孕妇身心保健的有效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
参考文献
王 高, 产科抑郁症及治疗.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9 , 19 4
心理健康状况与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研究
心理健康状况与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日常生活习惯发生了许多改变。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如心理健康问题和生殖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具有普遍性,更存在着与育龄妇女的关联。
因此,研究育龄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殖健康状况对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育龄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近年来,城市育龄妇女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感到压力过大的时候无法有效地释放。
大部分人表现不出来,但是也有一些人表现出来,如失眠、焦虑、抑郁、情感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个人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生活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另外,一些妇女在孕期、生产和育儿阶段,也容易出现情绪方面的问题,如产后抑郁等等。
二、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现状与心理健康问题不同,育龄妇女生殖健康问题普遍存在与身体健康的问题。
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会出现不同的生殖健康问题。
如月经困难、怀孕困难、子宫内膜异位等问题。
此外,在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身体和心理状态,也会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产生影响。
比如,电脑辐射和手机辐射等都会对生殖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如何提升妇女的心理健康和生殖健康为增强育龄妇女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能力,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计划。
需多方面结合:如进行心理辅导、物理锻炼、调整饮食习惯、及合理分配工作和生活的时间。
为提升妇女生殖健康方面能力,除心理健康等方面之外,也可在饮食方面进行调整。
如多补充维生素类药物,如叶酸及维生素C,E等,有益于女性生殖健康。
此外,可选择合适的胎教方法并注意环境卫生、避免电脑、手机电磁波对胎儿的影响等。
四、提高社会台阶,提升育龄妇女生活水平提高育龄妇女的心理健康和生殖健康水平,可以通过改善社会环境和建设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来帮助他们。
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为育龄妇女提供更多的照顾和保障。
此外,在医疗保健服务方面也可加强技术和理论的研究,并制定出更有效的保健方案,帮助更多的妇女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分析摘要】目的探索孕妇的心理状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自拟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松江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妊娠满4个月的孕妇483例进行调查。
结果在483例被调查者中,有焦虑症状者118例(24.4%),抑郁症状者78例(16.1%),合并焦虑与抑郁症状者28例(5.8%);孕妇的年龄与SDS总分和SAS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166和0.131,P<0.05),孕妇年龄越大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
孕妇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与年龄、经济问题、以及性格特征等多种因素均有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孕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且与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加以引导和干预。
【关键词】孕妇心理状态焦虑抑郁【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037-02妊娠、分娩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也是一个情感、情绪复杂的多变期。
妊娠本身对孕妇来说是一种较大的生活事件,会使孕妇产生压力,在此过程中,孕妇要经历各种生理上的变化,承受社会的、经济的、家庭以及自身角色的转变,使得孕妇出现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而生理和心理变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孕妇独特的、复杂多样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1]。
孕妇发生焦虑、抑郁不仅对孕妇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对婴儿的情绪、行为和认知发展都有负面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索孕妇的心理状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为进一步开展生殖健康,预防孕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门诊就诊的妊娠满4个月的孕妇,共483例。
年龄20~38岁,平均27.02±2.86岁。
怀孕时间16~39周,平均28.26±2.23周。
均排除了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
孕妇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
孕妇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
孕妇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孕妇心理卫生状况,加强孕期心理保健,促进优生优育.方法通过对100名怀孕16-40周的孕妇进行SCL~90测定.结果孕妇躯体化、焦虑、敌对性等因子分明显高于正常人,初孕妇与有流产或引产史孕妇相比,有部分因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因子分≥3分比例在初孕妇与有流产或引产史孕妇中也存在差异,孕妇阳性项目出现频率最高的项目为容易烦恼和激动,胃口不好等.结论孕妇存在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在妇女保健工作中应针对这些问题力,加强孕期保健工作.
作者:胡庆成田敏尚学兰汤守芳韩静霞作者单位:胡庆成,田敏(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河南,洛阳,471003) 尚学兰(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河南,洛阳,471003;洛阳轴承集团公司医院妇保组,河南,洛阳,471003)
汤守芳,韩静霞(洛阳轴承集团公司医院妇保组,河南,洛阳,471003) 刊名:河南预防医学杂志英文刊名:HEN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年,卷(期):2003 14(4) 分类号:B884.2 关键词:孕妇 SCL~90 躯体化焦虑敌对性。
妊娠妇女情绪焦虑抑郁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人 员做 到早 发现 、早支 持l,为他们 开展 高水平 4 l
华 北 水 利 水 电学 院 学 报 ( 科 版) 20 , 52 9 社 , 0 9 2 (}6 —
7O.
Hale Waihona Puke 科 研 工作 提 供必 要 的环 境 和条 件 。
3 4 高度 重视研 究 生创 新能 力 的培养 . 研 究生
究 ,有 助 于让 学 生 参 与重 大 理 论 和实 际问题 的
( 稿 日期 : 2 收 01 0卜 l 2 2)
( 任 校 对 :彭 鹏 旭 ) 责
妊 娠 妇 女 情 绪 焦 虑抑 郁 情 况 调 查及 相 关 因素分 析
廖 秀媚 杜红梅 姚坤凤 叶素妮
【 摘要 】 目的 初 步了解妊娠妇女 的焦虑 和抑郁现状 , 分析 焦虑抑郁 的影 响因素 , 指导进
746
国际 医药卫 生导报 2 1 0 2年 第 1 卷 第 6期 8
I MHGN,Mac 0 2,Vo.8 N . rh 2 1 11 o6
婚 妇女; 采用焦虑 自评量表(A ) S S和抑郁 白评量表(D )对 妊娠妇女焦虑抑郁状况 及影响 因素进 S S,
行 分析。 结果 妊娠妇女焦 虑 、 抑郁情绪 的发 生率分别为 1%(13 0和 1 %(43 0。 7 5 /0 ) 8 5 /0 ) 学历和家
国 际 医 药 卫 生 导 报 2 2年 第 1 01 8卷 第 6期
I MHGN,Mac 0 2,V0.8 N06 rh 2 1 11 .
主 要 用 于技 术 平 台的建 立 、交叉 学 科 研 究 的支 研 究 ;同时 ,要注重 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 、潜 心研 持 、重点重 大项 目的培育 、优 秀人才 的培 养等方 究 、严谨治 学的学风 ,注意 引导和激发 学生创 新 面 ,与此 同时 ,还要进一 步加强科 研经费使 用 的 思维 ,弘扬创 新精神 ,鼓励探索 ,宽容 失败 ,力 绩 效 评估 ,确 保 科研 经 费 使 用 的投 向最优 化 和 戒 浮躁 ,营造 出有 利 于创 新 的文 化氛 围。 效 益最 大化 。 高 校 是 培 养 高层 次创 新 人 才 的主 要 基 地 , 33 以人 为本 ,加 快 优秀 拔尖 人才 培养 . 充 分 是 国家基 础 研 究 的主 力军 和 高技 术 领 域 原 始创 发 挥创 新 人 才 在科 技 发 展 中 的核 心作 用 ,激 发 新 的 源头 ,高 校科 技 工 作应 以提 高 自主创 新 能 科 技人 员 的创 新精 神 和 创 业潜 能 ,要 创造 良好 力 为 核心 ,以重 大科 技 前 沿 和 国家 重 大 需求 为 环 境 和条 件 ,培养 和凝 聚 各类 科 技 人 才特 别 是 导 向 ,以科技创 新平 台为载体 ,大力提 升高校 的 优 秀拔 尖人才 ,努力建设 一支数量 充足 、结 构合 知识 贡献 能 力 和社 会 服 务水 平 ,坚 持走 产 学 研 理 、富有 创新能力 的高层 次人才 队伍 ,为实现 学 合作 的道 路 ,充 分 发 挥 高校 在 科 技 创新 中 的支 校 的总体 目标 提供 充分 的人 才支 撑和智 力 保证 。 撑 作 用 重 点加 强 学 校 现有 人 才 的 培养 ,鼓励 和倡 导 人
孕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6月在 奉化区妇幼觥就行较产检并WK意 参与调查的孕妇,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调查方法采用自编设计的调查问卷 和GAD-7焦虑筛查量表、PHQ-9抑郁筛 查量表在产检门诊、孕妇学校对孕妇心理 健康状况进行书面问卷调查,当场回收。 1.3调查内容及工具
基金项目:宁波市奉化区科学技术局
重点项目(B02-社会发展科技项目) 作者单位:315500宁波,宁波市奉化
区妇幼保健院
通信作者:孙银洁,Email: 492845880©
整;(3)孕产期心理上最希望获得谁的支 持;⑷有了心理问题对做心理咨询的看 法;⑸心理咨询对解决心理问题是否有 帮助;(6)更喜欢哪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学 习和交流;(7)平时有了烦恼如何应对; ⑻心理问题如何解决较好;⑼目前心 理问题求助途径是否方便。 1.3.4焦虑和抑郁情况本研究釆用世 界卫生组织推荐应用的GAD-7焦虑筛 查量表主要用于评定过去两周内出现的 焦虑症状频率。量表共7个条目,最高 得分21分,最低0分;如果得分35分, 提示可能近期存在焦虑。PHQ-9抑郁筛 查量表用于评定过去两周内出现的抑郁 症状出现的频率,共9条目,最高分27 分,最低分0分;如果得分35分,提示近
FV0.05)。见表 2。 2.3孕产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带来 心理困惑的主要因素前5位分别是怀孕 (57.5%)、人际关系(37.7%)、工作(31.1%)、 经济(29.4%)和个性27.9%)。见表3。 2.4孕期心理健康需求有了心理问
现代实用医学2020年3月第32卷第3期
• 343 •
项目
增加(P < 0.05)。孕早期和孕晚期孕妇 焦虑情况较凸显,孕中期心理较平稳,发 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孕 妇的文化程度、职业与焦虑情况均有关 (均 P < 0.05) „ 见表 1. 2.2孕妇抑郁情况与个人一般情况的 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高,孕妇抑郁水平 增加(P < 0.05),孕早期和孕晚期孕妇 抑郁发生率高于孕中期(P < 0.05),孕 妇文化程度、职业均与抑郁水平有关(均
不同孕周孕妇1032名心理健康评估、相关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
不同孕周孕妇1032名心理健康评估、相关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摘要目的:了解营口市广大孕妇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顺位。
方法:对建孕妇保健册的孕妇采取自愿随机的原则,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妊娠早期焦虑抑郁发生率最高,中期下降,晚期又稍增高;不同孕周的孕妇1年内LES总分超过20分和32分的百分率都稍高于普通正常人(5%和1%);妊娠早期與晚期的孕妇SSRS得分低于妊娠中期。
出现焦虑抑郁的孕妇相关因素顺位是孕妇本人工作状况、非愿意性妊娠(未做好孕前准备)、孕期因病用药、不良孕产史、婚姻及家庭经济状况、年龄。
结论:孕妇在不同孕周受很多因素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关注孕妇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孕妇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干预资料与方法2009年3月~2011年5月对来建孕妇保健册孕妇,采取随机自愿的原则,对1032名不同孕周的孕妇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其中早期妊娠329人,中期妊娠356人,晚期妊娠347人。
研究方法:采用统一的心理评定量表以问卷形式进行测试评定。
主要有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
①焦虑自评量表(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
SAS含有20个项目(5个反向评分项),即20个症状。
若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粗分1、2、3、4分。
反向评分题则为4、3、2、1分。
主要指标是粗分和标准总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注意评定时间范围是最近1周的实际感觉,一次评定在10分钟内完成。
②抑郁自评量表(SDS)由Zung与1965年编制。
SDS含有20个项目(10个反向评分项),即20个症状。
SAS的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级。
妇女人口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妇女人口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近年来,妇女人口健康状况备受关注。
从传统的家庭抚养子女到现代女性的多重角色转变,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然而,妇女人口健康却一直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对妇女人口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首先,妇女的生育状况是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育率一直在下降。
这反映了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女性事业追求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延迟生育或不生育,以追求个人发展和事业成功。
这一趋势对妇女的人口健康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妇女的生殖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
妇科疾病在女性人口中十分常见,如乳腺癌、子宫颈癌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与女性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需要加强基础医疗服务的普及,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宣传,使妇女能够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获得治疗。
此外,妇女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妇女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如何应对工作、家庭和个人生活之间的平衡,成为现代妇女面临的挑战。
研究表明,妇女的心理健康与其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以及经济状况等密切相关。
提高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促进女性的社会参与和发展。
此外,妇女的饮食和营养问题也是妇女人口健康状况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能导致妇女患上许多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
适当的营养摄入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因此,提高妇女的饮食和营养水平需要广泛的健康宣传和教育,让妇女了解如何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对她们的人口健康状况也有重要影响。
相较于以往,如今的妇女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和权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独立性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这些因素对妇女的人口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受教育的妇女更能够认识到保持健康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行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
产妇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估研究
产妇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估研究产妇心理健康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促进母亲与婴儿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有助于恢复身体和保持家庭和谐。
然而,在产妇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情况并不罕见,这对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评估产妇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对于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评估产妇心理健康干预效果时,可以考虑使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量表测量产妇心理健康相关指标,比如焦虑、抑郁和自尊等。
而定性分析可以通过深度访谈和观察等方法,获取产妇在干预后的主观感受和行为变化。
一个典型的产妇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估研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选择研究对象,通常是分娩后的产妇,根据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随机分组。
然后,实施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可以包括心理咨询、支持团体、认知行为疗法等。
干预期间,可以通过定期的量表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干预结束后,对两组产妇进行心理健康指标的比较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如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来评估干预效果的差异。
然而,在评估产妇心理健康干预效果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产妇心理健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特征、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等。
因此,在干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其次,产妇的心理健康指标可能存在主观性和主客观性的问题,因此,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量表和工具来评估干预效果。
最后,产妇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需要长期的干预和跟踪,因此,对于长期干预效果的评估也是必要的。
产妇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评估对于制定干预策略和改善产妇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干预效果评估的基础上,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制定更好的政策和计划,为产妇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
此外,对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来说,评估干预效果也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产妇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估研究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领域。
已婚育龄女性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已婚育龄女性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而对于已婚育龄女性来说,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对于个人和家庭的健康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已婚育龄女性的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入手进行分析,以及探讨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已婚育龄女性的健康意识,为她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已婚育龄女性保健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为了解已婚育龄女性的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职业等因素进行了调查统计。
结果显示,大部分已婚育龄女性对于自身的保健知识了解并不充分,比如在月经周期、孕期保健、产后恢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知识盲区。
而在女性健康问题的日常预防和保健知识中,包括艾滋病、乳腺癌、子宫颈癌等重要疾病的防护知识,也有一定程度的欠缺。
一部分受访者在保健知识咨询方面,更倾向于听取家人、朋友的建议,而忽视了专业医生的指导。
已婚育龄女性在保健知识方面的知晓情况并不容乐观。
1. 教育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教育程度与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呈正相关。
受访者中,高学历的女性在保健知识的了解方面更为全面,而低学历女性在保健知识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盲区。
这也说明了教育程度对于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
2. 媒体影响媒体在传播保健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部分已婚育龄女性来说,在媒体上获取的保健知识相对较少,而大部分是由家人、朋友口口相传。
这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3. 社会环境已婚育龄女性在社会环境中的角色和身份也会影响她们对于保健知识的了解。
部分女性在家庭角色中扮演主要的照顾者,自身的健康问题往往会被忽视,导致对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不足。
4. 医疗资源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也是已婚育龄女性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在一些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女性在获取保健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教育课程等途径,提高已婚育龄女性对于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
建立起健康知识宣传的多渠道平台,让女性更易获取并了解到相关的保健知识。
已婚育龄女性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已婚育龄女性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已婚育龄女性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析已婚育龄女性对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并探讨影响因素。
结论部分将对已婚育龄女性保健知识知晓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已婚育龄女性在保健知识方面的需求和挑战,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已婚育龄女性,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因素,研究,背景,目的,了解情况,总体评价,展望,未来,女性健康1. 引言1.1 研究背景已婚育龄女性的健康状况对整个家庭的幸福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已婚育龄女性在家庭生活和事业发展中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已婚育龄女性的保健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保健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已婚育龄女性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减少患病风险,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幸福。
目前已婚育龄女性对于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不尽人意,存在着许多不足和误解。
本研究旨在探讨已婚育龄女性对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已婚育龄女性的健康保健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已婚育龄女性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计划提供理论依据,为提高已婚育龄女性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已婚育龄女性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已婚育龄女性的健康素养和保健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一、调查已婚育龄女性对于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包括预防疾病、保健方法、营养知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二、分析影响已婚育龄女性保健知识知晓的因素,例如教育水平、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等因素对保健知识的学习和传播的影响程度;三、探讨已婚育龄女性对保健知识的需求和意识,了解她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案;四、提出针对已婚育龄女性的保健知识宣传和教育策略,以提高她们的健康保健意识和行为,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幸福生活水平的提升。
农村育龄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育龄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孔令涵;郑文贵;周成超;梅林;赵秀秀;杜亚慧;徐融飞;于小龙【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年(卷),期】2013(030)006【摘要】目的:了解农村育龄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利用自制居民健康状况调查表和Kessler 10心理疾患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访谈式调查,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山东省农村育龄期妇女924人,其K10总体分布为14.63±5.57,32.04%的农村育龄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Kessler 10量表评分在16 ~ 50分);分析结果显示,欠有外债、被列为低保户/贫困户、患有妇科病/慢性病、自评健康状况一般、经常失眠、遭受过性别歧视、遇到私人问题时总是无人诉说,以及由于各种问题而造成的压力大是农村育龄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结论:山东省农村育龄期妇女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总页数】4页(P463-466)【作者】孔令涵;郑文贵;周成超;梅林;赵秀秀;杜亚慧;徐融飞;于小龙【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5【相关文献】1.山东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李敏;郭继志;贾君杰;朱宇航;胡善菊;庄立辉;董毅;罗盛2.农村育龄期妇女对家庭暴力的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张晓;郑文贵;孔令涵;周成超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J], 任金杰;黄丽颖4.甘肃山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陇南市为例 [J], 杜柏玲5.老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李冬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结果分析报告
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结果分析报告发表时间:2014-08-27T09:43:31.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6期供稿作者:杜慧君徐娟[导读] 在妇女生殖保健工作中,要加强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杜绝不良的生活行为,以保障身心健康,生活幸福。
杜慧君徐娟(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茶店计划生育服务站 724214)【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270-01 开展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是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切实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体现。
我站在县政府及县人口和计生局精心安排部署下,历时12个月时间顺利将此项工作完成了。
现将检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对象辖区内14个村3595例20岁以上的已婚妇女。
(2)方法按照检查项目要求,体检内容包括一般项目的检查、妇科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宫颈刮片防癌普查,电子阴道镜检查,盆腔B超检查、红外光乳腺诊断。
(3)诊断标准按照《全国疾病调查统一诊断标准》。
2、结果(1)3595例已婚妇女中,检出患病人数1294人,患病率35.99 %。
各种妇科病1509例,乳腺疾病345例。
检出情况见表1。
表1 3595例妇科普查结果(2)各年龄组疾病构成比较已婚妇女最常见的疾病是慢性宫颈炎、慢性阴道炎、乳腺小叶增生、慢性附件炎、慢性盆腔炎。
而30~49岁年龄组的总体发病率高于其它年龄组,表明该年龄段是患病的高峰期,同时显示患病情况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而不同年龄段在患某些疾病上有明显的差异,也表明妇女的生理特点是引起疾病易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见表2。
3 讨论(1)结果表明,妇科疾病的患病率与年龄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30~49年龄段妇女是妇科疾病的高发人群,原因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如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社会活动相对较多,接触各种用品机率多、感染机会较大,性生活相对频繁等。
50岁以上妇女总体发病率较低,但老年性阴道炎的患病率较高,可能与闭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糖原减少、阴道粘膜变薄、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和pH值上升而容易导致细菌感染有关。
芜湖市育龄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芜湖市育龄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张安慧;王幼玲;石小孟;应承月;何海燕【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it ’ 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women in child-bearing period in Wuhu City . Methods Totally 1 223 samples were chosen by stratified cluster-based sampling method from 2 counties and 6 towns.Self-evaluate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women in child -bearing period .Results Among 1 223 cases a total of 174 cases (14.2%) were found with anxiety symptoms , including mild cases (13.2%), moderate cases (0.7%) and severe cases (0.3%).There were 309 cases (25.3%) with depression symptoms, including 24.9% with mild degree, 0.2% with moderate degree and 0.1%with severe degree.Women who were married or widowed had higher detection rate of anxiety symptoms than unmarried women (χ2 =24.24, P<0.01) and had higher detection rate of depression symptoms (χ2 =9.65,P<0.01).The detection rate was higher in surveyed subjects with higher cultural level , higher cultural level of husband , self-reported good or rather good economic status , and 5 or more family member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 value was 13.37, 15.00, 7.86 and 15.00, respectively, all P<0.05).Conclusion Women in child-bearing period in Wuhu City have certain degree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 which should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authorities to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ld -bearing women .%目的:了解芜湖市育龄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0~30岁女性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20~30岁女性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意识的提高,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幼儿教育的从业人员,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引人关注。
本文以20~30岁女性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结果1. 压力来源在调查结果中,女性幼儿教师普遍存在精神压力,主要来源于教育教学、人际关系和工作时间等方面。
其中,教育教学压力占比最高,达到了68.5%;其次是人际关系压力,占比达到了19.3%;工作时间长的压力占比只有12.2%。
2. 心理健康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女性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
其中,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失眠等问题比较突出,分别占比为39.6%、32.9%、27.1%、24.2%。
3. 应对措施女性幼儿教师在应对心理压力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打球锻炼、听音乐、与朋友聚会、看电影等方式。
其中,打球锻炼是最受欢迎的应对方式,占比达到了42.3%;其次是听音乐,占比为25.1%;与朋友聚会和看电影的占比分别为18.7%和13.9%。
二、分析女性幼儿教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教育教学方面。
这表明女性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人际关系和工作时间也是女性幼儿教师的压力来源,对于这些问题也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女性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其中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失眠等问题容易影响工作和生活。
这说明女性幼儿教师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注重心理健康,学会放松和释放压力。
女性幼儿教师采取了多种方式来应对心理压力,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打球锻炼。
这表明锻炼身体是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方式,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听音乐、与朋友聚会、看电影等方式也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三、建议针对以上调查和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知识和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析等 。
2 结 果
女 K0 1 得分高于无外 债的育龄妇女 , 则可能与欠 债家庭 的育 龄
妇女面 临更大的外部经 济压力有关 。
223 躯体健康状 况与育龄期妇女 心理健 康的 关系 。表 4的 .. 分析结果表 明 , 调查前 两周 内患病 、 患有慢性疾病 、 调查前 一年 内有住 院史 、 自我评 价健康状况较差 、 睡眠质量 差 、 常失眠 的 经 育龄妇女 , K0 其 1 平均得分显 著高于无此种情况 的其 他育龄妇 女。说 明躯体 健康 状 况差 的 育龄妇 女 , 心 理健 康 状 况 也较 其
我 国育龄期妇女 的人 口基数 大 , 在人 口构成 中占有较 高的
比重 , 育龄期妇女 的健 康状 况对于其 个 人 、 家庭 和社 会都有 着 重要 的影 响。本文在威海市居 民健康 状况调查资 料的基础上 , 利用 K s el esr0心理疾患量表 中对 育龄 期妇 女 的心理健 康状 况 l 进行 了测量 , 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育龄期 妇女心理健康 的因素进 行 了分析 , 以期 为制定相关 的育龄期 妇女心理卫生 干预计划和 卫生 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
调查 资料 。本研究共调查 l 9岁 育龄 妇女 30 5~4 23人 , 中城 其
市 育龄期妇女 79人 , 5 农村 24 人 。 44
12 调 查 工 具 .
22 影 响育龄期妇 女心理健康的单 因素分析 . 221 人 口学 因素与育龄期妇女心 理 经济 因素与育龄期妇女 心理健康 的关 系。本研 究 中分 .. 别 以家庭 人均年纯 收入 、 是否欠有外债衡 量育龄妇女 的收入水
平及外部经 济压力 的大小 。表 3的结果 显示 经济 因 素是 育 龄
妇女 心理 健康 影 响 因素之 一 : 收入 较高 家庭 的育 龄 妇女 , 1 K0 得分高 于低 收入家庭 的育龄妇女 , 这可 能与高收入 家庭多为城 镇家 庭 、 育龄妇 女的 工作压力大 有关 ; 家庭欠 有外 债 的育龄妇
中 国卫生事 业管理 2 9 筮 期( 塑 0年 0 璺筮
育 龄 期 妇 女 心 理 健 康 状 况 的定 量 测 评 及 相 关 因素 分 析 来
郑 文 贵 李 向云 徐 凌 忠 周成 超 ’ , , , ( . 东大学社会 医学与 卫 生事 业 管理研 究所 , I山 山东 济 南 20 1 ;. 5022 潍坊 医学院预 防 医学 系)
算每个访谈 对象的心理得分值 ( I 导分 )并 对心 理疾患 的危 K O{ , 险水平进行 分级 :0 5分为心 理健康 状 况 良好 ,6 1分为 1 ~1 1 2 心理健康状 况一般 ,2 2 分 为心理 健康 状况 较差 ,0—5 2—9 3 0分 为心理健 康 状 况差 【 。根据 数 据 资 料 类 型 , 用 SS 1 . 卜 利 PS3 0
[ 摘要 ] 目的 :了解育龄 期妇女 的心理健康 水平 , 讨 育龄期 妇女 心理健 康 的影响 因素 。方法 :采 用分层整 群 随 探 机抽 样方 法抽取样 本, 用 自制居 民健康调查 问卷和 K sel 利 es r l 0量表进行 访谈式调 查。结果 : 海市育龄妇女 的 K 0平均 威 1
得 分为 1 . ±4 8 育龄 妇女整体心理健康 状况较好 ; 因素及 多因素分析 结果 显示城镇 育龄 妇女 、 27 ., 单 文化 层 次高 、 体 健 躯
康状况差 、 家族 内有心理疾病患 者 、 家庭 生活不和睦 、 我评 价心理 状 态差 以及 生活 、 自 工作 、 学习压 力 大等 因素是 育龄 期 女 性心理健康 的危 险因素。结论 : 针对 育龄期妇女 的不同特点 , 定和实施有针对 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 制 [ 关键词 ] 育龄妇女 ; es r1 K O 心理 因素 ; 况调 查 K se 0( I ); l 现 [ 中图分类号 ] R13 R 9 . 7 ; 35 6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0-6 32 0 )1 5 —0 044 6 {090 —07 4 心理 健康状况 较好 , 心理 健 康状 况 良好 的妇 女 占调 查人 数 的
况) 和其它 相关 信息( 如生 活行 为方式 、 社会支持等 )。
122 居 民心 理健 康状况调查表 : .. 采用 K sel es r0(K 0)量表 l 1
女的、1 得分高 于其他妇 女。进一 步分析小 学及 以下文 化程 K0 度的女性 K 0得分 略高的 原 因, 1 发现 该组 人 群 中 4 4 5 9岁育
1 资 料 来 源 与 方 法
8.% ,1 % 的 妇 女 心 理 健 康 状 况 一 般 , 别 有 51 和 1 8 1. 5 分 .% 16 .%的育龄妇女心理健康 状况等级为较差 、 很差 。见表 1 。
表 1 育龄期 妇女心理健康基本状 况
1 1 资料来 源 .
本研究资料来源 于 20 年 1 05 月威 海市居 民健 康状况 现场
调查育龄期 妇女的人 口学特 征见表 2 。分析 结果 显示 : 镇女 城 性、 年长者 、 离婚/ 偶者 、 丧 受教 育程 度高 、 业/ 业 等育 龄 妇 无 失
12 1 居 民健 康状况调查表 : .. 主要 包括 应答者 的一般信 息 ( 如
年龄、 职业等 )、 康状况 信息 ( 健 如患病 情 况 、 卫生 服务 利 用情
龄妇女所 占的 比重 (38 高于其 他组 别 ( =2 259 P= 4 .%) 4 .1 , 0oo , .o ) 考虑其 K 0得分高是 由于年 龄混 杂因素的作用 。 1
测量居 民的心理健 康状 况 。K 0量 表 含有 1 项 目, 1 O个 内容 为
在过去 四周 中经历 的焦 虑和压 力水平 等特 异性 心理 健康状 况 相 关 症 状 的 频 率 l 3。 卜 l 13 资料分析方法 . 对 资料进行逻辑校对 , 并对异常值进 行处理 。对 K 0量表 1 的每个 条 目采用 5 评分法进行量化 , 级 用截断 分值计分方 法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