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点与管理方法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点与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2f96e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6b.png)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点与管理方法无公害农产品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然而,要生产出无公害农产品并非易事。
本文将探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点和管理方法。
一、土壤环境保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必须保证土壤的良好质量。
首先,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满足农作物的养分需求。
其次,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农药,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环保的农业措施,以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最后,加强对土壤pH值的调查与管理,维持土壤的酸碱平衡。
二、种子选育与筛选选育优良种子是无公害农产品的基础。
应该注重选育耐病虫害、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新品种。
在种子筛选方面,要对种子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目标作物的病毒、杂质以及其他农药残留等指标。
只有通过合格的种子才能确保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
三、生态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应该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
首先,要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其次,合理规划田间布局,减少土地利用率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同时,通过建立生态农业示范点,加强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植被保护,实现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四、严格的农产品追溯制度建立严格的农产品追溯制度对于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对农产品的种植、生长、加工、运输等环节进行监测和记录,可以追溯产品的来源,查明其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了禁用农药、添加剂等有害物质。
只有建立完善的追溯制度,才能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无公害农产品。
五、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培训农民的技术水平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
政府可以组织农业技术专家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
此外,农民还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共同探讨生产管理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通过持续的技术培训,可以提高农民在生产中的专业素质,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在如今食品安全日益受关注的形势下,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保护土壤环境、选择合适的种子、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追溯制度以及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我们可以生产出更多的无公害农产品,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da1c4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f.png)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控制开始于种植环节。
农民应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农作物品种,控制害虫发生和病害传播。
对于害虫和病害的防控可以采取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或使用有机农药。
同时,农民还应该合理施肥,采用有机肥料,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转基因种子。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控制需要加强农田管理。
农民应该注意用水和用地的合理化,避免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
同时,还需要注意农田灌溉的水质,保证用水的安全卫生。
此外,还要定期检测土壤和水质的污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修复和改善环境。
此外,对于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控制,还需要加强农产品生产的监管和认证体系。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强化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
同时,还需要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和标准体系,对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农产品进行认证,并加以标识和销售。
最后,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控制还需要加强消费者教育。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识和了解,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加大对假冒伪劣农产品的打击力度,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选择。
综上所述,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控制需要在种植环节、生产过程、监管认证、销售和消费者教育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
只有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8124b9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3.png)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一、背景介绍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农药和肥料,同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农产品。
为了保障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二、生产环境控制1. 土壤管理:采取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定期进行土壤检测和调整,确保土壤的养分平衡和健康。
2. 农药使用管理: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只使用符合无公害标准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避免超量使用和不当使用。
3. 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三、生产过程控制1. 种植管理: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进行种植,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和间距,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2. 施肥管理:根据作物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
3. 灌溉管理: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过度灌溉和水分浪费。
4. 采摘和包装:在采摘过程中严格控制人员的卫生状况,避免污染农产品。
采摘后,及时进行包装,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四、质量检测措施1. 农产品抽检:定期抽取无公害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2. 产品溯源: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追溯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种植和养殖环境等信息,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和质量安全。
3. 农产品认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对符合标准的农产品进行认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信任度。
五、市场监管措施1. 建立监测体系: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对市场上的农产品进行抽检,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册等方式,向消费者宣传无公害农产品的优势和安全性,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3. 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进行处罚,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六、总结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3e5d5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6.png)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的农产品。
为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的相关内容。
二、生产环境控制1. 农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无重金属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的农田进行种植,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 水源管理:严格管理农田的灌溉水源,禁止使用污染的水源进行灌溉,确保农产品的水质安全。
3.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的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农产品造成污染。
三、种子和育苗管理1. 种子选择:选择无公害的种子进行播种,确保种子的质量和无公害农产品的产量。
2. 育苗管理:严格控制育苗环境,确保育苗过程中无使用化学肥料和激素等对农产品质量有害的物质。
四、施肥管理1. 有机肥料:使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对土壤和农产品造成污染。
2. 施肥量控制: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合理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
五、农药使用管理1. 农药选择:选择无公害的农药进行使用,避免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农药。
2. 农药使用量控制: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病虫害的情况,合理控制农药的使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对农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3. 农药使用时间控制: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合理选择农药使用的时间,避免对农产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六、采收和加工管理1. 采收时机: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成熟度,选择适当的采收时机,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2. 采收工具和容器:使用无公害的采收工具和容器进行采收,避免对农产品的二次污染。
3. 加工环境和设备:确保加工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卫生,避免对农产品的污染。
七、质量检测和认证1. 农产品质量检测:对无公害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农残检测、重金属检测等,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85def5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5.png)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一、背景介绍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和转基因技术,符合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要求的农产品。
为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二、种植环境控制1.土壤管理:选择健康的土壤,进行土壤改良,保持土壤肥沃度。
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避免使用化学肥料。
2.水源管理:确保水源的安全和纯净,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水源。
3.灌溉管理:合理使用水资源,避免过度灌溉和水浪费。
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三、种子和苗木管理1.种子选择:选择无公害农产品种子,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纯度。
2.苗木管理:采用无公害农产品苗木,进行良好的苗木管理,包括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四、农药和肥料管理1.农药使用: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标准和使用剂量进行施药,避免超量使用和滥用农药。
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确保农药使用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肥料使用: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避免使用化学肥料。
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
五、病虫害防治1.预防为主:采取预防措施,如合理轮作、间作、套作,增加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2.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施用生物农药等,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3.监测和预警:建立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六、采收和贮存管理1.采收管理: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采收,避免采收过早或过晚。
采用科学的采收方法,避免对作物造成损伤。
2.贮存管理:采用适当的贮存设施和方法,保持无公害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定期检查贮存设施,避免发生病虫害和霉变。
七、质量检测和认证1.质量检测:对无公害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农残检测、重金属检测等,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2.认证体系: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通过相关机构的评估和认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和证书。
八、市场监管1.建立追溯体系: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的追溯体系,对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监管和追踪。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规定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653f33b4693daef5ff73dc4.png)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规定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第一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进行无公害生产。
第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时,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应用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量。
第三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下列农药使用原则。
1、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或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
2、提倡生物防治和使用生物农药防治。
3、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4、严格按照国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使用农药。
5、使用农药应符合国家的“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要求。
6、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产期内避免重复使用。
第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禁止使用下列化学农药及其混剂。
1、有机氯类:六六六、滴滴涕、氯丹、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三氯杀螨、杀螟威2、有机磷类:甲胺磷、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久效磷(纽瓦克)、磷铵、甲基异硫磷、甲拌磷(3911)、乙拌磷、治螟磷(硫特普、苏化203)、蝇毒磷、水胺硫磷、灭线磷、氧化乐果、高渗氧乐果3、氨基甲酸酯类:呋喃丹(克百威)、灭多威、涕灭威、铁灭威、速灭威、速扑杀4、取代苯类:五氯硝基苯、二溴氯丙烷5、其他:杀虫脒(克死螨)、西力生、赛力散、氰化物、敌枯双、普特丹、培福朗第五农产品生产者必须及时、准确、认真填写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记录。
开封县隆昌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药安全使用承诺书为了确保我基地种植的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生产的质量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本着对消费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郑重承诺: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均符合无公害生产的相关要求,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7c717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a.png)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标题: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引言概述: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重视,无公害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的措施。
一、种植环境的控制1.1 环境检测:对种植环境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土壤、水质、空气等环境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
1.2 农药使用管理: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1.3 农作物轮作:实行农作物轮作制度,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发生,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二、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2.1 种子选择: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种植,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2.2 施肥管理: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农产品中残留有害物质。
2.3 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无公害的方法,减少对农产品的影响。
三、采摘和加工环节的控制3.1 采摘标准:严格按照采摘标准进行采摘,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3.2 运输管理:采取冷链运输等措施,避免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3.3 加工卫生:加工过程中保持卫生,避免污染农产品。
四、质量检测和认证4.1 质量检测:对农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
4.2 无公害认证:通过第三方机构的认证,确保农产品的无公害性。
4.3 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追踪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保证质量可追溯。
五、宣传和监督5.1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无公害农产品的优势,提升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知度。
5.2 监督检查: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质量控制措施的执行。
5.3 建立投诉渠道:建立消费者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消费者反映的问题,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信誉度。
结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e92aa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1.png)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或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兽药、肥料、生长调节剂等物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无害的农产品。
第四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对无公害农产品实行认证制度。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五条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规定,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和管理制度。
第六条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使用国家允许的农业生产资料,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
第七条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农产品受到污染。
第三章加工管理第八条加工无公害农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和技术能力,保证加工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
第九条加工无公害农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可追溯。
第四章销售管理第十条销售无公害农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销售记录,确保销售的无公害农产品来源可追溯。
第十一条销售无公害农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销售场所明显位置标明“无公害农产品”字样,并提供相应的认证证书。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无公害农产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第六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国家农业农村部负责解释。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虚构的管理办法示例,实际的管理办法应由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经过法律程序审批和发布。
(产品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产品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50fa785022aaea988f0f81.png)
(产品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第壹章总则第壹条为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且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第三条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由政府推动,且实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工作模式。
第四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及质量监督工作,由农业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三定”方案赋予的职责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分工负责,共同做好工作。
第六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应当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组织无公害农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第七条国家鼓励生产单位和个人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范围由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确定、调整。
第八条国家适时推行强制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
第二章产地条件和生产管理第九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壹)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二)区域范围明确;(三)具备壹定的生产规模。
第十条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壹)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标准要求;(二)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三)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且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
第十壹条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严格按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
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
第十二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树立标示牌,标明范围、产品品种、责任人。
第三章产地认定第十三条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的规定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认定工作。
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
![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eb0225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a.png)
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化学物质或者严格控制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农产品。
为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
一、管理制度的背景与意义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是保护农民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需要,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符。
因此,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准入管理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准入管理是指对使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化肥、农药、激素等投入品进行严格审核和准入控制。
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严格的准入审核制度,确保所有投入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定期对投入品进行抽检,确保其质量稳定。
(3)建立投入品供应商黑名单,对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进行限制或取消合作。
2. 投入品使用管理投入品使用管理是指对使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化肥、农药、激素等投入品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详细的使用规范,明确投入品的使用方法、使用量和使用时机。
(2)建立投入品使用记录,记录每次投入品使用的时间、地点、投入量等详细信息。
(3)定期对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和核查,确保其合规性。
3. 投入品追溯管理投入品追溯管理是指对使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化肥、农药、激素等投入品进行全程追溯。
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投入品使用档案,记录每次投入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情况。
(2)对重大投入品事件进行调查和追溯,确保问题投入品能够及时找出并处理。
(3)建立投入品追溯系统,对每批投入品进行编号和标识,方便追溯。
4. 监督与检查监督与检查是指对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实施。
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投入品管理部门,负责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工作。
(2)定期对投入品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
![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4448a6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d.png)
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一、前言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以无污染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为基础生产出的农产品,其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或者只使用少量的化学农药、化肥和其他药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农产品。
为了保障农民和消费者的权益,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制定的投入品管理制度必须基于科学研究结果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确保投入品的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没有负面影响。
2.公正性原则: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必须公正、透明,保护农民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干预和不公平竞争。
3.可行性原则:制定的投入品管理制度必须考虑到农民实际生产条件和能力,并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农民能够顺利实施管理制度。
4.监督性原则: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投入品的购买、使用和销售进行监管,及时发现违规行为并进行处理。
三、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投入品审批制度设立投入品审批机构,负责对农药、化肥和其他农业投入品进行审批。
审批机构必须具备科研和技术评估的能力,确保审批的投入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
2.投入品标准制定制定投入品的使用标准,明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允许使用的农药、化肥和其他投入品的种类、用量和使用方法。
同时,也要明确禁止使用的投入品和限制使用的投入品。
3.投入品使用配方制定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推荐的投入品使用配方,包括农药和化肥的配合使用,以及投入品的使用时间和方法。
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确保农民正确、科学地使用投入品。
4.投入品购买和使用记录农民在购买和使用投入品时,必须填写相应的购买和使用记录,包括投入品的名称、生产厂家、购买数量、使用时长和使用面积等信息。
农民必须遵守使用记录规定,及时报备相关信息。
5.投入品销售和追溯体系建设投入品销售商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合法经营,并建立投入品的追溯体系,确保投入品的来源可追溯,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5f7367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c.png)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标题: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引言概述: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农产品。
为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的五个方面措施。
一、农产品生产环境的控制1.1 选择适宜的土壤温和候条件:确保土壤富含养分,气候条件适宜作物生长。
1.2 合理施肥: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避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
1.3 控制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二、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2.1 严格遵守生产标准: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2 定期监测农产品质量:对农产品进行定期的质量监测,确保产品不受污染。
2.3 建立档案管理: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生产过程和质量检测结果。
三、农产品采摘和包装的控制3.1 选择适当的采摘时间:在作物成熟期采摘,确保产品口感和营养价值。
3.2 采用无公害包装材料: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避免使用有毒物质。
3.3 严格遵守包装规范:按照包装规范进行包装,确保产品质量和卫生。
四、农产品运输和储存的控制4.1 选择专业的运输公司:选择有资质的运输公司进行农产品运输,确保产品安全到达目的地。
4.2 控制运输温度和湿度:控制运输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产品变质。
4.3 定期检查储存条件:定期检查农产品储存条件,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五、农产品销售和追溯的控制5.1 建立销售渠道:选择有信誉的销售渠道销售农产品,确保产品畅销。
5.2 提供产品追溯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追溯服务,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
5.3 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及时改进生产措施。
结论: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促进农产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川省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四川省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375cd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e.png)
四川省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2003年3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69号发布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加强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以下简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经营及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符合国家或者省有关标准的要求,并经认证合格的农产品。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会同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协调有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政策措施。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组织制定和修订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抽查、监管并查处无公害农- 1 -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产品加工中违反质量安全法规的行为。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市场交易秩序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查处假冒无公害农产品。
经贸、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环保、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相关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业产业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利于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规划、措施和优惠政策。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外销和出口。
第五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具有明确的区域范围,露地种植达到1000亩以上,温室、大棚等设施种植达到20亩以上的生产规模。
第六条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生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书面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申请人的姓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二)产地的区域范围、生产规模;(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计划;(四)产地环境报告;- 2 -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五)其他有关材料。
种植业产品安全管理制度
![种植业产品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49d504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7.png)
一、总则为保障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种植业生产单位,包括种植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种植业产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
2. 设立种植业产品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 各生产单位设立安全生产小组,负责本单位种植业产品安全管理工作。
四、管理制度1. 生产资料管理(1)严格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种子、种苗、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
(2)建立生产资料采购、验收、入库、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
(3)对生产资料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2. 生产过程管理(1)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制度,详细记录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2)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规定,确保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
(3)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4)合理施肥,控制化肥使用量,推广有机肥和生物肥料。
3. 产品质量安全检测(1)建立健全产品检测制度,定期对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立即停止销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建立产品追溯制度,确保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
4. 人员培训与管理(1)定期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2)加强对生产人员的管理,确保其遵守安全生产规定。
5. 应急处理(1)建立健全应急处理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应对。
(2)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五、监督检查1. 主管部门定期对种植业产品安全管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生产单位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种植业产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024年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
![2024年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fd0915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2.png)
2024年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引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增加,无公害农产品成为了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为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2024年将会出台一套全面严格的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制度的背景和目的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整个种植或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和生长促进剂等投入品,或者仅使用指定的有机投入品。
这样的农产品除了对人体健康无害外,还对环境没有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然而,在现实生产中,由于投入品的不规范使用和管理,很多自称为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品并不符合相关标准。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24年的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得以制定。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和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的投入品,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内容和要求1. 投入品注册和准入制度无公害农产品所使用的投入品必须经过注册和准入程序。
投入品的注册需提供相关的验收报告和实验数据,确保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准入制度将定期发布投入品目录,只有列入目录的投入品才能被允许使用。
2. 投入品标签和说明书要求所有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必须有明确的标签和说明书,并标明使用方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标签和说明书应清晰易读,并注明所适用的作物或畜禽。
3. 投入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监管投入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必须遵守相关管理规定,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政府将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投入品生产和销售企业进行定期检查,查处违规行为。
4. 投入品使用的管理投入品使用需遵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确保投入品的正确使用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农民需经过培训和持证上岗,控制使用投入品的方法和用量。
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农民的指导和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5. 投入品残留物的检测和监控政府将加强对农产品的监测和抽检,确保投入品残留物的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
![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aca107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c.png)
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无公害农产品是一种以保护农作物、土壤、水源和自然生态为基础生产的农产品,同时还要求农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中不使用任何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投入品,并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目前,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广阔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因此,在不少地区,无公害农产品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紧要的农产品生产和经济进展方式。
而实现无公害的农产品生产过程,其莳植和养殖投入品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是至关紧要的。
一、条例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有什么投入品可以使用,什么不行使用,对使用投入品规定的检测标准及检测时间,还有对后续果蔬农药残留的检测等内容。
这些规定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指南和企业标准等形式提出。
二、选择优质的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早在20世纪80时代,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就对有机肥料的使用进行了调查,结果发觉这种肥料能够大大提高作物产量,同时又不影响水源和土地的质量。
此外,有机肥料还具有加添土壤有机质数量、促进微生物繁殖和抗旱的作用等。
相比较而言,化学肥料在使用过程中则会对环境造成肯定影响,包括土地、空气和水源等等。
因此,对于无公害农产品而言,有机肥料是特别紧要的投入品之一、三、选择无公害的农药无公害农产品必需要保证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农药残留,而这就要求在生产的过程中选择无公害的农药来进行处理。
首先,选择可储存时间长、稳定性好、毒性低的农药。
其次,应当遵从农药施用的标签规定,使用正确的农药,并依据农产品的生长周期、莳植时间和地理位置等因素订立相应的农药掌控计划。
此外,在农药使用期间要注意防止人体直接接触,定期检测农药残留量等等。
四、防治病虫害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是特别紧要的。
除了选择无公害的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外,也可以通过提高作物自身的抗病虫害本领来进行防治。
例如,可以选用抗虫蛋莳植,加添虫类天敌的数量,如喜蛛、杨梅蛹等。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整治方案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e43bb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9.png)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整治方案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整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政策支持和组织领导。
政府应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其中。
同时,农业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动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生产标准和监管体系。
国家可以参考国际上先进的生产标准和经验,制定具体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并与农民约定生产任务和质量要求。
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三,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示范。
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效益。
同时,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推广站点,向农民展示先进的技术和模式,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
第四,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对供应市场的农产品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标识和追溯体系的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
第五,要加大对农民培训和宣传教育的力度。
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普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知识,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引导农民主动参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
第六,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结构,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加强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评价认证工作,保护农民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在消费者中形成良好的消费信念。
综上所述,要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整治,需要政府、农民、科研机构和市场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无公害食品种植的管理制度
![无公害食品种植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92f16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9.png)
无公害食品种植的管理制度一、管理概述无公害食品种植是指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也不使用转基因技术,保持土壤和环境的自然平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和生态的破坏,生产出对人体健康无害的食品。
无公害食品的种植管理制度是确保种植过程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的重要保障,是提高食品质量和保障消费者健康的必要措施。
二、管理主体1.政府部门政府应当加强对无公害食品种植的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对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的农产品及生产流程进行认定和监管,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测机制,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水平。
同时,政府应当对无公害食品种植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无公害食品的认识和接受度。
2.农民农民是无公害食品种植的主要生产者,他们应当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的标准进行生产,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采取有机耕作和生态种植等绿色种植技术,保持土壤和环境的自然平衡,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企业企业是无公害食品的加工和销售主体,他们应当与无公害食品的种植者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推动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做到真正“从源头做起”,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无公害食品。
三、管理内容1.土壤管理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平衡对于生产无公害食品至关重要。
农民应当采用有机耕作和生态种植技术,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保持土壤的自然肥力和营养平衡。
2.作物管理选择适合的品种是种植无公害食品的基础,农民应当选择具有抗病、抗虫、适应性强的品种,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农民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治方法,不使用化学农药。
3.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管理对于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农民应当根据作物的需要,合理安排灌溉的时间和量,避免因过度灌溉或缺水导致土壤贫瘠和作物生长不良。
同时采用雨水集中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8833a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d.png)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和转基因技术,且符合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要求的农产品。
为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一、土壤管理措施无公害农产品的土壤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
首先,要进行土壤的养分调查和分析,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值等指标,根据土壤的特性进行合理施肥。
其次,要采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如农家肥、畜禽粪便等,避免使用化学肥料。
此外,要加强对土壤的保护,避免土壤侵蚀和污染。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无公害农产品的病虫害防治要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生物防治包括利用天敌、益虫和微生物等进行病虫害的控制,如利用蜘蛛捕食害虫、利用昆虫寄生虫控制害虫等。
物理防治包括利用陷阱、覆盖网等物理手段防止病虫害的侵害。
三、种子管理措施无公害农产品的种子要选择符合标准的优质种子,避免使用转基因种子。
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种子传播病虫害。
在播种过程中,要注意种子的密植程度和深度,保证良好的发芽和生长环境。
四、农药使用控制措施无公害农产品要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
首先,要进行农药的登记和备案,确保农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使用农药时,要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使用,避免超量使用和频繁使用。
同时,要做好农药的存储和管理,避免农药的污染和风险。
五、采收和加工措施无公害农产品的采收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避免过早或过晚采收。
采收后要进行分类和清洗,去除杂质和残留农药。
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二次污染。
六、质量检测措施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检测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
检测结果要进行记录和备案,确保产品的质量可追溯。
七、标识和宣传措施无公害农产品要进行标识,以便消费者识别和选择。
标识内容包括产品的名称、生产地、生产者信息、无公害认证标志等。
同时,要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宣传,提高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令第55号
第一条为加强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四川省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69号),结合自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自贡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以下简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经营及监督管理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及产品符合国家或省有关标准的要求,并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的认可机构认证合格的种植业农产品。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会同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协调制订有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政策措施。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组织制定和修订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抽查、监管并查处无公害农产品加工中违反质量安全法规的行为。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市场交易秩序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查处假冒无公害农产品。
经贸、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环保、卫生、药监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相关工作。
第四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业产业政策,结合实际,制定有利于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规划、措施和优惠政策。
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销售。
第五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具有明确的区域范围,露地种植达到1000亩以上,温室、大棚等设施种植达到20亩以上的生产规模。
第六条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生产所在
地县(区)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书面申请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二)产地的区域范围、生产规模;
(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计划;
(四)产地环境报告;
(五)其他有关材料。
县(区)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在5个工作日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初审工作并报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复审。
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有关材料之日起,在10个工作日内依据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完成对产地环境的现场检查并报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由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有资质资格的检测机构对产地环境质量进行检测,凡经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合格的,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认定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八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依据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设立标示牌,标明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名称、面积、范围、认定单位、认定时间、生产责任人等内容。
第九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单位或个人应当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遵守四川省公布的禁止使用、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的规定。
第十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单位或个人应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档案,如实记录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发生情况,种子、农药、肥料及植物激素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以备查验。
第十一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技术协会、专业技术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指导、服务工作,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第十二条禁止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排放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
禁止向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销售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
第十三条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单位或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专门从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提出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二)产品品种、产地的区域范围和生产规模;
(三)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或有关专家的评审材料;
(五)生产档案;
(六)具有资质资格的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
(七)其他有关材料。
第十四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在生产经营场所和产品的包装、广告、说明书等宣传资料、物品上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第十五条鼓励设立无公害农产品专卖点、专卖店、专卖柜等专卖场所。
无公害农产品专卖场所应当标明以下内容:
(一)无公害农产品品名;
(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号;
(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号;
(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者;
(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地点。
批量购买者向销售者索要有关资料的,销售者应当提供能证明前款内容的书面资料。
零星购买者要求了解有关情况的,销售者应当出示前述书面资料。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专卖场所的无公害农产品进行抽检。
第十六条未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农产品,不得以无公害农产品名义宣传、销售。
第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转让、买卖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产品认证证书、标志。
第十八条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的监督检查。
发现有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等情形的,应当责令改正;情节严重或确已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的,提请发证单位取消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产品认证证书。
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处罚:
(一)伪造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的,责令改正,销毁其伪造品并处2万元以下罚款。
(二)转让、买卖、冒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的,责令改正并分别处转让者和冒用者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罚款:
(一)未取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或违反该证书的内容设立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标示牌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二)擅自扩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范围的,处5000元以下罚款。
(三)使用农业投入品违反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禁止使用、限制使用农业投入品规定的,处5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致使农产品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或致使产地环境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的,提请发证单位取消其认证证书或认定证书。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以无公害农产品名义销售未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农产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