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二 非攻 教案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六单元二 非攻 教案10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六单元二 非攻 教案10 Word版含解析

《非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国”“故”“以”等文言词语及其用法;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持正义,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珍爱生命,创造和谐社会的人生价值观念教学重点: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及文中展示的哲理教学难点:如何看待墨子的“非攻”的思想。

教学方法:讲读结合;结合讲解品味文章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背景探源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或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据孙诒让考证,墨子生卒年在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他出身低微,“上无君子之子,下无耕农之难”,可能是一个接近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人。

因而养成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足登“跋跷”。

他注重实践,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齐名。

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逐渐成了孔子和儒家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

人们常把孔墨、儒墨并提。

墨子在战国时代乃是流誉四方、最具影响力的大思想家之一。

墨家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自己使命,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安定民生。

墨子“平生足迹所及,则尝北之齐,西使卫,又屡游楚,前至郢,后客鲁阳,复欲适越而未果。

”(孙诒让《墨子传略》)“席不暖”,“衣不黔”,真有孟子所说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主”的精神。

两千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他止楚攻宋的传说。

正因如此,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博得了历代人民尊敬。

到了汉代,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墨家学派渐趋式微。

但体现墨家思想精华的《墨子》一书得以保存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

《非攻》(节选)部分对打着“义”的旗号侵略他国的战争行为的非正义性予以抨击,表达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二、作品鉴赏和平,众之所求。

先秦诸子对于和平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主要的就是关于仁与义的争论。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六单元二非攻教案2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六单元二非攻教案2Word版含解析
作业设计:
当今社会,朝鲜半岛地区依然动荡不安,朝鲜借口自保频繁实验 核武器,美国借口维和,不惜频繁军演,请运用本课学习的层层推进 的方法劝美韩治国者勿轻易发动战争。
节葬:反对厚葬,反对为了死人而折磨活人。
(儒家特别鄙视这个主张,认为墨家鄙视祖先,是野蛮人)
节用:反对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繁文缛节。
(儒家认为物质的使用与尊贵是成正比的。)
非命:认为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掌握的。(儒家不管你怎么做都不会 改变的,你只能等待被命改变)
生活现象
评判
原因
君子态度
论证方法
窃人桃李
兼爱:墨家主张的兼爱是无差别的。(儒家主张的仁爱是有差别 的。)打个比方说,墨家认为大家都是地球上的人,应该互相爱护; 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而儒家认为我是中国人,我更爱中国 人;我是富县人,我更爱中国人中的富县人。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儒家支持贤能君王发动战争,支持“仁 义”的大国兼并小国,主张“贤人”消灭“不肖”之人)
(不义)
亏人自利
由层
轻层
攘人犬豕
不义又甚
亏人愈多
,知而非之
到推
取人马牛
不义又甚
亏人愈多
重进
杀不辜人
不义又甚
亏人愈多
由类
小比
攻国
大为不义
誉之为义到推大理分论: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生活现象
评判
原因
君子态度1
论证方法

杀一人
不义
—死罪
由层
杀十人
十重不义
十死罪
轻层
知而非之
到推
杀百人
百重不义
百死罪
重进

攻国
大为不义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六单元二 非攻 教案7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六单元二 非攻 教案7 Word版含解析

《非攻》墨子一、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的实词和特殊句式2、引导学生理解类比论说技巧,体会墨子的论辩魅力。

3、树立正确的“战争观”二、学习重点难点:1、文言句式文言实词虚词积累2、理解运用“非攻”思想三、知识链接:墨子思想《公输》四、学习方法:1、诵读法2、勾画标注整理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4、个人展示法5、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一,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

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非攻》。

(板书课题)二,墨子其人。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鲁人。

⏹曾师从儒者,但逐渐对儒家繁琐礼制感到厌烦,最终舍弃儒学,自成一派。

⏹一生致力于两件事:(1)广收弟子,宣传自己的学说;(2)反对兼并战争--非攻◆墨子思想:兼爱:兼相爱、交相利、相依存。

◆非攻:墨子认为战争是天下的“巨害”,针对当时诸侯间的兼并战争而提出反战理论。

◆尚同:百姓与天子,上下一心,实行义政。

◆尚贤: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国君。

◆节用节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主张清廉俭朴的生活。

◆敬鬼神:认为天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

“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君主若违天意就要遭受天罚,反之则得天赏。

三,题解及背景介绍。

非:非难、责怪。

非攻:谴责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与一般的非战是有区别的。

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争不仅不反对,而且竭力支持。

《公输》篇中墨子不但去说服公输盘和楚王不要攻宋,还派弟子三百人为宋守城。

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

”(《孟子•尽心下》)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统治的国家进行无休止的兼并战争,大量杀戮敌国人民。

尽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但也不是义战。

墨子《非攻》揭露了这种战争的本质是有积极意义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优秀教案(1课时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优秀教案(1课时4页)

《墨子·非攻》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墨子及墨家的一些思想;2、扫清文中相关字词的读音障碍;3、积累文中典型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通假和词类活用等),能用白话文翻译文句;4、理解文章层层铺垫、类比论证的说理技巧;5、结合现实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设疑探究引导梳理讲练结合(三)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崇尚和平,珍爱生命意识;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战争观。

二、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2、理解文章层层铺垫、类比论证的说理技巧;3、结合现实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

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人类有史以来,战争连年不断。

一部人类史,也是一部人类自相残杀的战争史。

真可谓:生灵涂炭,八荒处处皆孤冢;白骨横野,九州座座是空城。

哪怕是到了新世纪的今天,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唯一的星球仍硝烟不断。

(PPT图片展示)当然,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和平的呼声。

早在2400多年以前的中国,就有一个思想家,就反对不义之战,提出了“非攻”的主张,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非攻》。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同学们,现在我们明确一下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看看学习目标是什么。

(用PPT出示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墨子及墨家的一些思想;2、扫清文中相关字词的读音障碍;3、积累文中典型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通假和词类活用等),能用白话文翻译文句;4、理解文章层层铺垫、类比论证的说理技巧;5、结合现实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

(二)情感目标崇尚和平,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战争观。

三、墨子档案,了解墨子及墨子一些思想。

方法步骤:先叫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PPT出示:四、检查预习扫清字词梳理文意。

(完成学习目标2和3)方法步骤:1、扫清文中相关字词的读音障碍(完成预习检测题);2、扫清文中实词、虚词、通假、特殊句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并翻译文句,理清文意(完成预习检测题)。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二 非攻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二 非攻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非攻学习目标:掌握重要的实词、特殊句式。

树立正确的战争观。

学习重点、难点:实词、虚词积累;理解、运用“非攻”思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战争图片导入,我们很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和平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愿望,在古代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非攻》。

二、作者简介: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兼爱”的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

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论行动,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

周朝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弥兵息战,休养生息。

墨子体察到下层的民情,代表小生产者及广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张三、析题:非:非难、责怪。

非攻:谴责攻打侵略别国的战争。

四、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

园圃(pǔ)犬豕(shǐ)鸡豚(tún)栏厩(jiù)不辜(gū)衣裘(qiú)攘(rǎng)墨翟(dí)姓翟(zhái五、疏通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知识盘点:1、通假字: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通“滋”,更加。

2、词类活用:以亏人自利也。

使动用法,使人亏。

从而誉之。

名词用作动词,赞美。

众闻则非之。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非难,责怪。

3、特殊句式: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省略句,“甚”后省略了“于”。

从而誉之,谓之义。

省略句,“谓之”后省略了“为”字。

六、课文研讨:阅读课文,思考:题目是“非攻”,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明确:不是。

那么,文中列举了那些行为?(分组讨论)(天下君子如何看待“攻国”?)板书:类比论证攻国。

大不义。

(论点)七、从中可看出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层层铺垫,对照鲜明。

文章的主旨表现不是开门见山,而是层层铺垫。

先说情节极其轻微的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为严重的取人牛马,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越来越严重,不义程度也越来越深。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二非攻教案9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二非攻教案9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全面了解非攻思想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实践非攻思想。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非攻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探讨一个主题,如“非攻思想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3.学生在理解《非攻》中较为抽象的论证和深层次的道德理念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对于如何将墨子的非攻思想与现实生活中的国际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相结合,可能会感到挑战。此外,对于文本中的古汉语表达和修辞手法,部分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本,方便课堂阅读与讨论。
-观看纪录片,了解墨子思想的历史背景和现代评价,探讨其在国际和平、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研究墨家历史故事,分析墨子及其弟子们的行为如何体现非攻思想,并尝试将这种思想应用到个人生活中。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如解答学生在阅读和观看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墨子思想。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拓展学习成果,促进思想交流和知识深化。
2.辅助材料:准备墨子及墨家思想的介绍资料,包括相关图片、图表,以及布置:将教室分为阅读区、讨论区,便于学生分组学习和交流。设置多媒体设备,以便展示辅助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非攻》思想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墨子》中的“兼爱”、“尚贤”、“节用”等篇章,以深化对墨子思想体系的理解。
-视频资源:关于墨子的纪录片,介绍墨子的生平及其思想在现代世界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优质教案非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墨子及其《墨子》的思想主张。

2.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习体会墨子文章层层推理,逻辑性强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坚持正义,热爱和平,创造和谐社会的人生价值观念。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断句能力,理解文中阐发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讲读结合,结合讲解品味文章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无情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站出来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而竭力支持,《公输》篇中墨子不但去说服公输盘和楚王不要攻宋,还派弟子三百人为宋守城。

孟子曾说“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

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统治的国家进行无休止的兼并战争,大量杀戮敌国人民。

尽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但也不是义战,墨子《非攻》揭露了这种战争的本质是有积极意义的,中篇兴史事说明好战必亡。

下篇肯定禹伐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义战,并且主张先利天下诸侯,援小国、立信义,宽吾众,信吾师,然后能天下无敌,由此可知墨子从不反对正义战争。

二、初读课文,尝试断句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原文,大致了解原文意思,凭借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再集中分析难断句子。

1.表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2.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答案显示:1.表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孙之/何所履行2.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3.学生自读,完整为课文断句。

断句方法指导:①先反复诵读把握文章大致意思,然后通过找主语,先断开能断的句子;②抓一些标志性词语,如发语词、语气词、关联词等;③通过修辞断句,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比、互文、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以此断句,准确性更高;④还要懂古代文化常识,如年龄、纪年纪日、称谓、职官等可帮助断句三、再读课文,疏通文义(一)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6.2 非攻1-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6.2 非攻1-人教版

《非攻》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字词“兹”“情”“说”等2、理解翻译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墨子层层推进说理的艺术3、探讨“非攻”思想对现在社会的意义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墨子层层推进说理的艺术难点:探讨“非攻”思想对现在社会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不义之战是人类的一个可怕的梦魇,它往往使战争的承受者遭受深重的灾难。

近代以来,我们祖国多次遭列强侵略,生灵涂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的正义事业献出了生命。

今天,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尽管人类已经取得了了不起的进步,可是不义之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这使我们更加怀想墨子这位大力宣扬“非攻”的思想家。

(二)阅读文选1、师:那我们来看到文选部分,首先大家来齐读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生:大家齐读课文。

教师点评2、字词解释师:那同学们现在自由阅读文章几分钟,借助参考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

(2分钟)师:同学们有没有难以理解的字词,需要老师帮忙才能理解的?(有就老师帮忙解释)师:那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个字词,看一下是否理解这些字词?a:其不仁兹甚。

(通“滋”。

更加)B:情不知其不义也。

(情,实在,的确)C:故书其言以遗后世。

(遗,留传)师:那没有字词字义的疑问的话,我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翻译一下这篇文章举手,请一位同学翻译(译文)3、内容结构探究(重点分析)师:这篇文章墨子重在证明自己“天下之君子”不知道义与不义的区别的观点,同时言明了战争的最大的不义的观点,来表达自己“非攻”的思想主张。

那么墨子是如何说理的呢?同学们独立思考探究一下。

(学生思考探究并打草稿组织语言3分钟)师:“同学们谁来说一下,墨子是怎么说理的?”(举手表达自己看法)明确:墨子是采用层层推进及类比说理。

先从情节极其轻微的窃人桃李说起,说到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到情节较为严重的取人马牛,再说到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是越来越严重,不义的程度也是越来越深,这些行为的确受到程度越来越深的惩罚。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第六单元《非攻》教案设计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第六单元《非攻》教案设计

《非攻(节选)》教学设计方案【学习目标】1、掌握“何”“则”等文言词语及其用法。

2、了解墨子的生平及《墨子》的思想内容。

3、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及文中展示的哲理。

【目标重点难点】掌握给文言文加标点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断句能力。

【相关材料】1.作者简介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

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

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

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②天志明鬼。

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

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化,还对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

因“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

对于鬼神,墨子不仅坚定信其有,而且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也会赏善罚暴。

③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

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

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

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

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

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④节用。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

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而且要求墨徒在这方面也要身体力行。

2.语言知识【难读字】园圃(pǔ)鸡豚(tún)栏厩(jiù)衣裘(qiú)兹(z ī)甚不辜(gū)【古今异义】众闻则非之(非,非难。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二非攻教案10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二非攻教案10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古文文本的理解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古代词汇和句式的理解;对诸子思想的深层含义的理解难度,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需要进一步激发,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板书设计简洁明了:
-用简洁的词语或句子概括先秦诸子的思想,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利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先秦诸子的思想发展脉络,增强视觉效果。
3.板书设计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运用生动形象的插图、漫画等形式展示先秦诸子的生活环境和思想精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有趣的板书题目,如“诸子思想大比拼”、“穿越时空的对话”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反思与改进
今天上的《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二节,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先秦诸子的智慧。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探讨了诸子的思想,学生们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热烈。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知识讲解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古文文本的理解存在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文本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内涵。同时,我也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多读多练,提高他们的古文阅读能力。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先秦诸子的语言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学生能够分析并评价诸子的思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古文文本,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体验诸子思想的实际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2.思维品质:通过对诸子文章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见解。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二非攻教案13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二非攻教案13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子》和《庄子》等先秦诸子的思想,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将通过学习墨子的非攻思想,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于先秦诸子思想的认知,特别是墨家的思想观念。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也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古代思想史相联系,有助于学生对古代思想史的整体把握。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非攻》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请谈谈非攻思想的重要性。
-请举例说明非攻思想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场合的应用。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非攻思想对你的影响。
-请简述非攻思想的定义与内涵。
-非攻思想的定义与内涵是:不攻伐无罪之人,不侵略无功之地,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暴力和冲突。
-非攻思想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非攻思想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避免无谓的战争和冲突,社会能够更加和平、安宁。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非攻》知识点和非攻思想的应用。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二非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二非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非攻【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目标:(1)能翻译课文,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

(2)学习体会墨子文章层层推理,逻辑性强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加强诵读,整体感知,相互探究,把握主旨。

3、情感看法及价值观目标: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并思索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树立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1、依据课文内容,驾驭断句的技巧。

2、理解墨子“非攻”的政治主见。

【教学难点】解读墨子“非攻”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朗读法探讨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

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中有一个人主见“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斗争,他就是墨子。

二、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会断句,学习墨子散文擅长推理,逻辑性强的特点。

2、理解墨子“非攻”的政治主见3、树立和评意识,反对不义之战,反对侵略斗争,更加酷爱和平的世界。

三、介绍墨子及《墨子》:1、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

战国初期思想家、教化家、科学家、军事家。

曾为宋国大夫。

早年接受儒家教化,后渐渐成了儒家的反对派。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②天志明鬼。

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

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确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改变,还对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

因“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

对于鬼神,墨子不仅坚决信其有,而且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也会赏善罚暴。

③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

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

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

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2非攻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2非攻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

非攻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二课,在墨子提出兼爱思想的根底下的一个重要的军事理论思想,本文由小的不义行为一层层说到大的不义行为,层层进逼,一再强调,损害别人就是不义,而攻打别人的国家对人的损害最沉重,所以是最大的不义、最大的罪过,最终的目的在于批评攻打别人的国家。

二、学情分析我带的高二五班是个理科班,学生语文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学习很被动,特别是学习习惯极差,意志力缺乏。

由于我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缘故,学生上课谨言慎行,为了提升上课的效果,课前我准备导学案,帮助学生完成预习内容。

三、教学目标1.熟悉文意,理解墨子“非攻〞思想的内涵和根据。

2.学习墨子“先天下之忧〞的远大理想。

3.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树立和平意识。

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学重点理解墨子之所以非攻的根据何在。

七、教学难点深入理解非攻思想的内涵八、教具1.配合教学自制PPT。

2.自制微视频?非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九、教学方法教法:朗读法、质疑法、点拨法、检查法学法:探究法、拓展法、练习法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国之大,好战必亡〞,不义战争是人类可怕的梦魇,也给交战双方带来严重的兵燹,正是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墨子痛心疾首地呼吁“非攻〞发出了一声声啼血之唤:不要战争要和平。

〔二〕播放自制小视频?非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三〕课堂检测1.复述文意2.学生断句齐读下面一段文字。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假设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那么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假设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三〕学生熟悉文意自主完成下面表格〔四〕合作探究1.文中表达墨子怎样的思想价值观?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据何在?2.墨子“非攻〞思想表达他哪些可贵的精神?〔五〕课堂练习欣赏下面这幅图画,完成练习。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六单元二非攻教案2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六单元二非攻教案2Word版含解析

<<非攻 >>教课方案学习目标1、经过与儒家对照 , 进一步认识墨子及墨家思想。

2、朗诵课文 , 弄清文意 , 掌握重要的实词和特别句式。

(要点)3、在频频朗读的基础上 , 理解本文层层推动 , 类比说理的技巧, 提升自己谈论文的写作水平。

(难点要点)4、建立正确的“战争观”。

教课过程:目标一经过儒墨两家思想的对照, 加深对墨子思想的认识。

兼爱:墨家主张的兼爱是无差其他。

(儒家主张的博爱是有差其他。

)打个比方说 , 墨家以为大家都是地球上的人 , 应当相互爱惜;爱他人和爱父亲母亲应当是同样的。

而儒家以为我是中国人 , 我更爱中国人;我是富县人 , 我更爱中国人中的富县人。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儒家支持贤良君王发动战争 , 支持“仁义”的大国吞并小国 , 主张“圣人” 消灭“不肖”之人)节葬:反对厚葬 , 反对为了死人而摧残活人。

(儒家特别歧视这个主张, 以为墨家歧视先人 ,是野蛮人)节用:反对铺张浪费 , 劳民伤财 , 繁文缛节。

(儒家以为物质的使用与尊贵是成正比的。

)非命:以为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掌握的。

(儒家不论你怎么做都不会改变的 , 你只好等候被命改变)非儒:反对儒家的亲疏尊卑之别, 反对儒家依据死者与当事者的亲密程度区分服丧守孝的限期。

兄弟死了 , 要求你服丧一年;你兄弟的老婆死了, 你能够根本不用理她。

教课过程:目标二学生联合讲解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字词句式须得掌握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 并指名学生翻译以下句子。

(要点突出)1、情不知其不义也 , 故书其言以遗后代;若知其不义也 , 夫奚 / 说/ 书其不义 / 以遗后代哉?译文:他们的确不知道攻打别国是不义的, 所以写下他们赞成攻打别国的话来留传给后代;假如他们知道攻打别国是不义的, 那怎样解说他们写下这些不义来留传给后辈呢?2、此堪称知义与不义之辩乎?译文:这能说天下的君子知道义和不义的差异吗?3、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 , 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优秀教学设计(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优秀教学设计(3页)

《非攻》教学设计陇县中学曹寅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国”“故”“以”等文言词语及其用法;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持正义||,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珍爱生命||,创造和谐社会的人生价值观念【教学重点】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及文中展示的哲理【教学难点】如何看待墨子的“非攻”的思想||。

【教学方法】讲读结合;结合讲解品味文章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孟子曾经说过:“春秋无义战||。

”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统治的国家进行无休止的兼并战争||,大量杀戮敌国民众||。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非攻》||。

二、解题非:非难、责怪||。

非攻:谴责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与一般的非战是有区别的||。

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争不仅不反对||,而且竭力支持||。

《公输》篇中墨子不但去说服公输盘和楚王不要攻宋||,还派弟子三百人为宋守城||。

三: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非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一下字的读音园圃(pǔ)鸡豚(tún)栏厩(jiù)衣裘(qiú)兹(zī)甚不辜(gū)2.学生自由朗读3.学生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并解决下列问题:1.找出通假字||。

①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兹”通“滋”||,更加)②拖其衣裘(“拖”通“脱”||,强夺或费力取得)③白黑之辩(“辩”通“辨”||,分别)2.找出词类活用词语||,并理解||。

①众闻则非之形容词用作动词||,非难||。

②以亏人自利也||。

使动用法||,使人亏||。

③从而誉之名词用作动词||,赞美||。

3.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6.2 非攻6-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6.2 非攻6-人教版

《非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内涵;2. 分析并理解“非攻”思想对当代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墨子反对不义之战的思想基础,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非攻与兼爱思想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从古到今,一说起战争,就是无尽的杀戮和灾难。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人站出来,提出“兼爱”“非攻”的主张,反对不义战争,希望人们互助互爱,他就是墨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墨子》的节选篇目——《非攻》。

板书标题:非攻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理解“非攻”的思想内涵;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非攻”思想在当代世界的意义。

二、走近墨子墨子,名翟(dí),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出身平民(墨子及门徒出身于侠,周朝分裂后他们由为天子诸侯封建主服务的武士沦为平民,用司马迁的话讲“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救人于困厄”),基本思想是“兼爱”“非攻”“尚贤”“天志”“节用”等,其核心是“兼爱”。

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家也是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之一。

墨子死后,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三、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教师强调个别字的读音及句读3.解题:非:非难、责怪。

非攻:谴责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提示:注意关键词“是以”。

明确: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辨义与不义之乱也。

四、质疑解疑——夯实文言知识(一)质疑解疑(二)总结1.通假字2.解释词语意思 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五、研读课文1.阅读全文,墨子为什么说天下之君子不辨“义与不义”?明确:对于偷人家的桃子李子、偷人家的鸡狗猪、偷人家的牛马、杀死人家夺取人家的衣物等行为,天下君子都指责这种不义的行为,然而对于攻打别人的国家天下之君子却不知道予以指责,反而跟着加以赞誉,并且称之为正义行为。

如果说偷人桃李、取人牛马是不义行为,那么荼毒生灵、戕害百姓,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攻国行为凭什么符合道义?如果天下君子知道并指责偷人桃李等行为是不义的,又怎么能认为攻国是正义的?如此自相矛盾、不合常理,怎能说是懂得义和不义的区别呢?2.在墨子看来,“攻国”为什么是不义的?明确:因为偷人桃李、杀人夺人东西等行为给人造成损害,而攻国所造成的损害最大,罪孽最重。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二、非攻》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二、非攻》

《非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汉台中学吴保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翻译课文,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

(2)学习体会墨子文章层层推理,逻辑性强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疏通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合作探究,理解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2、理解墨子“非攻”的政治主张。

【教学难点】解读墨子“非攻”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不义之战是人类的一个可怕的梦魇。

它往往使战争的承受者(甚或战争的双方)蒙受兵燹(iǎn),遭受深重的灾难。

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多次遭列强侵略,生灵涂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的正义事业献出了生命。

今天,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尽管人类已经取得了了不起的进步,可是不义之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这使我们更加怀想墨子这位大力宣扬“非攻”的思想家,上节课我们疏通了课文内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探究课文的主旨。

二、复习回顾:1、“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与一般的非战是有区别的。

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争不仅不反对,而且竭力支持;2、提问学生,巩固文言知识。

三、学生朗读文章,整体感知:四、分组合作,讨论探究:1、如何理解墨子“非攻”的含义?明确:“攻”有特定的含义,是指侵略战争,即以强凌弱,侵犯攻打无罪的国家。

所以,“非攻”就是反对侵略战争的意思。

墨子主张“兼相爱”,墨子认为“攻”是最大的不相爱,也就是最大的不义行为。

春秋战国之际,列国纷争,相互攻伐剧烈频繁,给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的灾难。

墨子“非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要求过安定生活的善良愿望。

2.墨子认为战争给人们带来哪些灾难?明确:墨子还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无尽的灾难:①贻误农时,破坏生产,斩断了老百姓的衣食之源。

②抢劫财富,不劳而获。

窃人桃李,抢人犬豕鸡豚、牛马,杀人越货者,“谓之不义”,攻小国,“入其沟境,刈其庄稼,斩其树木”,同样是“不与其劳就其实,以非其所有而取”的不义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与儒家对比,进一步了解墨子及墨家思想。

2、朗读课文,弄清文意,掌握重要的实词和特殊句式。

(重点)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本文层层推进,类比说理的技巧,提高自己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难点重点)
4、树立正确的“战争观”。

教学过程:目标一
通过儒墨两家思想的对比,加深对墨子思想的了解。

兼爱:墨家主张的兼爱是无差别的。

(儒家主张的仁爱是有差别的。

)打个比方说,墨家认为大家都是地球上的人,应该互相爱护;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

而儒家认为我是中国人,我更爱中国人;我是富县人,我更爱中国人中的富县人。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儒家支持贤能君王发动战争,支持“仁义”的大国兼并小国,主张“贤人”消灭“不肖”之人)节葬:反对厚葬,反对为了死人而折磨活人。

(儒家特别鄙视这个主张,认为墨家鄙视祖先,是野蛮人)节用:反对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繁文缛节。

(儒家认为物质的使用与尊贵是成正比的。


非命:认为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掌握的。

(儒家不管你怎么做都不会改变的,你只能等待被命改变)
非儒:反对儒家的亲疏尊卑之别,反对儒家根据
死者与当事者的亲近程度划分服丧守孝的期限。

兄弟死了,要求你服丧一年;你兄弟的妻子死了,你可以根本不用理她。

教学过程:目标二
学生结合注解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字词句式须得掌握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指名学生翻译下列句子。

(重点突出)
1、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译文:他们确实不知道攻打别国是不义的,所以写下他们赞同攻打别国的话来留传给后世;如果他们知道攻打别国是不义的,那如何解释他们写下这些不义来留传给后代呢?
2、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译文:这能说天下的君子知道义和不义的区别吗?
3、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译文:因此知道天下的君子在分辨“义”和“不义”的问题上是混乱的。

教学过程三:目标三——学生小结课文,完成结构框架图学生自己结合课文总结文章结构,并在小组内交流,修改。

1、班内展示
每组选一名学生在班内投影交流,师生点评。

2、教师展示(并板书)
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更加仰视墨子,因为他的非攻思想在今天这个战乱频发的社会依然熠熠生辉,难能可贵;他的逻辑清晰,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对我们写作议论文依然帮助很大,我们应该感谢他,希望我们同学能做正义之人,能写出漂亮文章。

作业设计:
当今社会,朝鲜半岛地区依然动荡不安,朝鲜借口自保频繁实验核武器,美国借口维和,不惜频繁军演,请运用本课学习的层层推进的方法劝美韩治国者勿轻易发动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