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历史选择题综合练习五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48236dddccda38376baf7d.png)
太原五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2月)高三历史(文)第Ⅰ卷(选择题,共计45分)一.本卷3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
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
”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2.“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下列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3. 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
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 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 D.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4.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于是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
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平衡南北政治势力B.保证区域公正性C.笼络北方知识分子D.维护国家稳定性5. 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https://img.taocdn.com/s3/m/0142c11aaaea998fcc220ed3.png)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4分)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佛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3.(4分)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4.(4分)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5.(4分)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6.(4分)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7.(4分)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8.(4分)“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制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重庆一中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有答案)
![重庆一中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79ceee524de518964b7db5.png)
重庆市一中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最早“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完成了自《吕氏春秋·十二纪》起始的、以儒为主、融合各家以建构体系的时代要求”的思想家是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夫之2.当代史学家喻大华认为,“维新变法的理论主要来自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前者以繁琐考据的方法把维护封建制度的经学论证为‘伪经’,后者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形象,以作为维新变法的护符,并把今文经学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结合起来,说明历史的进化。
”以下关于康有为变法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形式上是新颖的 B.方法上是激进的C.学术上是科学的 D.思想上是落后的3.近代学者徐兆玮在其《棣秋馆辛亥日记卷》中记载,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
《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为《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据此,我们得到的最准确的认识是A.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B.民国初期城市知识分子中共和观念盛行C.辛亥革命推动了报刊杂志的发行D.辛亥革命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4.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的发表A.标志着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B.表明中国的抗战从此得到美英等国的援助C.从国际法角度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地位D.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正式进入全面反攻阶段5.“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他为平民提供在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
山东省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冲刺考试(五)文综历史试题
![山东省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冲刺考试(五)文综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2f15014a7302768e9939e1.png)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山东省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冲刺考试(五)文综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曼德拉的一生充满着传奇。
他出生贵族,却自愿放弃就任部族酋长,积极投身黑人解放事业;他身陷牢狱27年,但始终未改变反对种族主义、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新南非的坚强信念。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人生的价值既在于贡献,又在于索取②精神力最能直接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财富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5.《资治通鉴》第191卷记载:“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
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
”史称“玄武门之变”。
高祖李渊被逼退位,李世民登上皇位,他的做法违反了()①孔子倡导的“礼”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③西周确立的宗法制④唐朝法律的选官制度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26.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
”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7.右图选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园》,图中左侧手指向天的老者为柏拉图,手掌向地的学者为亚里士多德。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师生二人应该是在下列哪一问题上持截然相反的观点()A.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B.学园应该培养城邦的上层人才C.国家的统治者应由哲学家担任D.出色的学者应涉及广阔的学科领域28.生活即历史。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初级中学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初级中学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162b3787c24028915fc3a4.png)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初级中学2014届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新人教版第Ⅰ卷(选择题,共 60分)温馨提示: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带走妥善保管,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41、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起于()A、腊玛古猿B、南方古猿C、海猿D、外星人42、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到“既知其母,又知其父”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B、生产力的发展C、商品的出现D、婚姻关系相对稳定43、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重要的有①古代埃及文明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③古代中国文明④古代印度文明。
下列有关它们的文明成就,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①金字塔和象形文字B、②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C、③分封制度和青铜文明D、④种姓制度和《天方夜谭》4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A、尼罗河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B、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的文明C、古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的很好D、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45、关于印度的种姓制度不正确的是()A、婆罗门和刹帝利都是特权等级,享有政治、经济特权B、吠舍和首陀罗同为社会底层人员,承受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C、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D、各个等级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别,下一等级的人可以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46、人类早期文明中明显具有海洋商业文明特质的是()A、古巴比伦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希腊文明D、中华文明47、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
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
2014届浙江省高三文科综合高考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2014届浙江省高三文科综合高考模拟练习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11281b5f0e7cd184253609.png)
图6 2014届浙江省高三文科综合高考模拟练习命题学校:鲁迅中学、慈溪一中、绍兴一中 2014.1.2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生领到试卷后,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2.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
下列对图6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B .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C .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D .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13.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
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A .设“中朝”B .置枢密院C .置刺史D .设内阁 14.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 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
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
” 这种现象( ▲ )A .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B .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C .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D .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15.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 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 .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C .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6.图7所示历史文物或历史文献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历史见证,根据其所反映的历史阶段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①B .②③①④C .②①③④D .①②③④17.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
【解析版】2014年全国名校历史试题重组测试系列05(通用版·第04期)
![【解析版】2014年全国名校历史试题重组测试系列05(通用版·第04期)](https://img.taocdn.com/s3/m/e7c64de5856a561252d36feb.png)
2014年全国名校历史试题重组测试系列05(通用版)(第04期)一、选择题(12小题)。
1.(2014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国学家钱穆指出“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是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
“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A.宗法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2.(201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第一学期期终考试)据《旧唐书•韦温传》载,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任用盐铁判官姚勗(姚勗,唐朝名相姚崇五世孙,又写作“姚勖”。
编者注)权知职方员外郎,制出,尚书右丞韦温执奏任用不当,文宗令中使宣谕韦温奉诏,韦温坚决不奉诏书,文宗只得改任勗检校礼部郎中。
这反映出唐代A.政令执行机关对决策的监督B.决策中枢系统的相互牵制C.政令执行机关向决策机关转化D.君权在决策机制中的日益弱化【答案】A3.(淮北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管仲为安徽颍上人。
他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市也者,劝也(促进),所以起本事(农事)”等。
对这些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劝告统治者要以农为本B.商业兴旺带动农业发展C.提出重农抑商经济政策D.认识到物质的决定作用【答案】C【解析】4.(浙江省绍兴市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测历史试题)《汉书》记载:“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下列对当时商业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草市”成为重要的地方商业中心C.到处都有便利的客舍、邸店和车坊D.繁华商业中心成为交易活动的平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史实再现的能力。
题目材料是对汉代商业发展情况的描述,据所学知只有D符合史实,A、B、C都发生在唐宋时代。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汉代商业发展5、(湖南省怀化市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甘肃省天水三中2014届高三第五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
![甘肃省天水三中2014届高三第五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c743b7fd0a79563c1e7214.png)
历史部分试题(选择题)24. (中国政治制度)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文明是西周创立的B . 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C. 秦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 由血缘政治相官僚政治发展25.“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结论。
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B. “三省”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 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并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D. 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六部执行26. “在京士庶不得衣黑褐地白花衣服并蓝、黄、紫地撮晕花样,妇女不得将白色、褐色毛段并淡褐色匹帛制造衣服……又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之处,勿得为四铺作闹斗八;戴帽酒食器,非官禁勿得用。
”材料说明宋代()A. 妇女追求个性解放B. 财政支出入不敷出C. 市民消费僭越封建等级制度D. 政府严格控制商业活动27.国学大师钱穆说黄宗羲、顾炎武“只研究治道,不研究政体。
跳不出‘封建、郡县’、‘公天下、私天下’固有的概念陷阱。
”不像欧洲的“先贤哲人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源是()A. 地理环境B. 经济基础C. 文化传统D. 科技水平28.晚清政府虽然还在坚持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在传统的军机大臣、六部尚书、直隶总督的基础上,封建官僚体系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北洋大臣”等官职或机构。
这些变化()A. 说明封建官僚体系瓦解B. 无益于中国近代化C. 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D. 是工业文明冲击的必然结果29.《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得转移。
2014年中考历史综合练习题
![2014年中考历史综合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2d5513964bcf84b9d57b69.png)
2014年中考历史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地位”。
()①赔款2100万银元②五口通商③割让香港岛④协定关税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下列有关孙中山的伟大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兴中会,成立同盟会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提出了三民主义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3、在《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在界内居住D.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各国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下列两国中,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方面相同的是()A、英国、俄国B、法国、日本C、美国、日本D、俄国、日本5、19世纪60年代,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对本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其相同之处是()A、都摆脱了民族危机B、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C、都实现了国家富强D、都促进本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6、美国南北战争和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在作用上的不同之处是()A、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B、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C、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D、推动了世界革命7、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33年,公元纪年应该是()A、1945年B、1944年C、1943年D、1942年8、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改变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②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③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④建立了中华民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下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莫斯科保卫战②斯大林格勒会战③诺曼底登陆④柏林战役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④③②D、①②④③10、1、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是()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简答题:1、中国人民取得1840年以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什么?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写出战争中英勇抵抗的将领及相关战役两例。
201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7d38b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c.png)
201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解答第 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4.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15.《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开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6.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C.从中国全民族利益出发D.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17抗日战争时期,在徐州会战保卫滕县的战斗中,壮烈殉国的川军将领是A.王铭章B.佟麟阁C.赵登禹D.李宗仁18.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只等闲②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③钟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19.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依据下列图片农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图①农民积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图②广大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图③农民在领取包产到户的合同书)(图④人民公社化时期毛泽东在河南视察)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2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C.“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21.以下各项最能说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是A.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流B.使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C.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D.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22.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
2014届中考学业考试综合模拟卷历史与社会(含答案)
![2014届中考学业考试综合模拟卷历史与社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c058df240c844769eaeeb7.png)
2014届中考学业考试综合模拟卷历史与社会(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是()A、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B、总体和平,局部战乱C、欧洲加快一体化进程D、各国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2、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诺曼底登陆60周年,法国邀请了近20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纪念活动。
美国总统布什并没有因为美国当年组成盟军解放法国而受到礼遇,相反他走到哪里都会听到谴责他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声音。
一些美国人也专程到巴黎参加抗议活动,他们高举美国国旗和示威标语。
标语上写着:“美国人反对战争”“光荣——1944,耻辱——2004”等。
据此我们可以感觉到世界大多数人民的感情()A、反对落后,鼓励先进B、消除贫困,谋求发展C、反对战争,渴望和平D、反对专制,争取民主3、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的是()A、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B、波士顿倾茶事件C、来克星顿的枪声D、攻占巴士底狱4、在“保护环境”网上论坛中有如下内容,你认为观点正确的有()①碧水蓝天说:“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②天晴朗说:“我们发展经济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③草花香说:“非常赞同,我们还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不毛之地说:“管他呢,只要能挣钱,保不保护环境与我无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清朝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治理,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有()①册封达赖和班禅②金瓶掣签制③设立驻藏大臣④设西藏自治区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6、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②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③发挥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④不利于社会稳定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7、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因情节感人,旋律优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这告诉我们()A、中国的科技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B、要全部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C、要拒绝一切外来文化D、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能促进其发展8、在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方面,我们应该坚持的方针是()A、先污染、后治理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C、先治理、再污染D、综合治理为主、预防为辅9、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是()A、欧盟B、联合国C、世界贸易组织D、北约10、“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2014高三历史文综试卷(五)
![2014高三历史文综试卷(五)](https://img.taocdn.com/s3/m/8c051cd450e2524de5187e2f.png)
1鹤壁市高中宏达年级历史日考试题命题人 焦伟 校对人 孙慧玲 11月21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一观点应当属于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2.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
” “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畏。
下列选项中,对“天”的理解与上文不一致的是 ,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天人相感,阴阳相和” C .“灾者,天亡谴也,异者,天亡威也” D .“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3.图中《琅琊台刻石》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
碑刻铭文有:“维二十八年(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
以明人事,合同父子。
圣智仁义,显白道理。
……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 A .反映出秦始皇曾经对儒家学说有所利用B .碑刻内容带有批评秦始皇专制统治的色彩C .铭文应是小篆,字体特点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D .该碑刻已成为后世书法爱好者研究的极品4.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
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由此可见,董仲舒 A .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 B .宣扬阴阳家的学说 C .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 D .摆脱先秦儒学影响 5.“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
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
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这主要表明A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使分封制崩溃B .诸侯争霸促成百家争鸣的局面C .儒家学说在诸侯争霸下的窘境D .孟子使儒家学说发扬光大 6.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安徽省望江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 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望江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 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a939611eb91a37f1115cfd.png)
望江中学201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陈虎审题:陈良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
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
”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A.维护了社会公平 B.有利于专制统治C.促进了文化融合 D.加强了民族团结2.观察《马王堆汉墓帛画》邮票(右图)后,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可以印证汉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B.可以印证汉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C.可以印证汉代家庭手工业的发展状况D.可以印证汉代绘画艺术的发展状况3.余英时说:“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
”其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A.格物致知 B.心外无理C.心即理也 D.知行合一4.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A.认识到太平天国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B.看到了太平天国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C.未看到太平天国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5.表1为《近代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销量统计表》,就其反映的现象,表述不正A.农业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不断减少B.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始终处于出超地位C.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D.商品经济在近代中国得以进一步发展6.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史学成果,如《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4届高三第四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4届高三第四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361fa41e518964bcf847c95.png)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4届高三第四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
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
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A.墨家 B.纵横家 C.儒家 D.农家2.史载: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
”据此可得出A.楚是第一个被灭掉的诸侯国 B.黔中郡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C.司马错是秦朝的第一任太尉 D.秦统一前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已经出现3.“治国初期的中央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中央王国的权威。
”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西周B.秦朝C.西汉D.唐朝4.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感,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材料反映了孔子A.以人为本 B.因材施教C.启发引导D.教学相长5.历史留给历史无尽的讽刺:30僭主(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于斯巴达,斯巴达扶植“30僭主”执政,其统治的暴虐导致后世把“僭主”直接译为“暴君”)恨苏格拉底入骨,但不敢杀他,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杀死了苏格拉底。
从苏格拉底之死可看出:A.雅典民主政治不及僭主政治开明公正B.过多的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容易导致人民独裁C.雅典民主程序的公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D.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6.有学者谈到“坊巷的开放,坊市的混一,展现了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的开放的特点,显示了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代那样以政治管理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目的。
天津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五校联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五校联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264043fe4733687e21aa43.png)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五校联考高三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
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注】无适:没有嫡子。
钧:均等。
)这段记载说明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2.“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
因为万民法A.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特权B.内容侧重于急需的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法原则D.能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3.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
……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B.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D.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会址——革命圣地延安5.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
……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
’”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A. “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6.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
2014届高三模底考试历 史 试 题(含部分答案)
![2014届高三模底考试历 史 试 题(含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537badb0717fd5360cdcbf.png)
2014届高三模底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E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宽松文化政策促成的战国“百家争鸣”,为中华精神文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回答l~2题。
1.“崇尚自然”,“不急功、不媚俗”,“追求精神独立”,这些是以下哪位思想家的写照()A.孟子B.庄子C.董仲舒D.王阳明2.《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A.人情关系B道德规范C.法制建设D.礼仪秩序3.《苟子·议兵》载:“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商鞅变法的内容与此有关的主要是()A.奖励耕织B.奖励军功C.整顿吏治D.实行连坐4.北魏孝文帝下诏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为此,他决定()A.将无主的荒地分给农民B.采取重文轻武政策C.大量引进南方优秀人才D.南下并定都于洛阳5.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渐变和突变的统一。
宋元时期科技取得突破性进展表现在()①指南器具②印刷技术③造纸技术④火药武器图1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14届九年级历史学业质量检测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14届九年级历史学业质量检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72419edaef5ef7ba0d3c8b.png)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14届九年级初中生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扫描版)2014年三元区初中生学业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改错辨析题(4×3分 + 4分 = 16分)21.错误:战争,订正:改革; 22.错误:台儿庄战役,订正:百团大战;23.错误:所有剥削阶级,订正:地主阶级;24.错误:欧盟,订正:美国;(以上4题,每题3分)25.错误:齐唱《国际歌》,理由:《国际歌》是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以后,才创作的,不可能出现在1848年。
(本小题4分)三、材料解析:(10 + 12 = 22分)26.(1)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或者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2分);(2)贡献: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或者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2分);(3)谏臣:魏征(2分);(4)政策: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5)评价: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或者封建帝王、军事家)(2分);27.(1)“一超多强”,多极化(2分);(2)经济实力(2分);(3)和平与发展(2分);(4)海尔、联想、KFC、麦当劳、索尼、宝马、戴尔(答到一个即得2分);(5)世界贸易组织(2分);(6)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2分)。
四、综合题:(10 + 12 = 22分):28.(1)D(2分);(2)如:火药,传入欧洲,成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重要武器。
或者,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或者,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为实现欧洲航海家环球航行和发现新大陆,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
(答到一个即得2分);(3)莱特兄弟(2分);(4)如:克隆技术,属于生物工程领域(答到一个即得2分);(5)国际互联网(2分);29.(1)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每个1分,2分);(2)洋务派,江南制造总局(2分);(3)“实业救国”,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4分);(4)“一五计划”,重工业(2分);(5)国家要强盛,必须发展工业;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之路艰难曲折;民族独立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从国情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的工业化强国之梦一定能够实现(答到一点,即得2分);(答案不惟一,只要符合题意,均可酌情给分)一检。
2014届高三历史训练题及答案
![2014届高三历史训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a3080deff9aef8941e069a.png)
2014届高三历史训练试题 2013.10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周公把商贵族徽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
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 B.拉拢并控制商贵族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2.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3. 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这种“不服输”反映出A.不了解世界形势 B.坚定的民族气节C.痛恨清廷腐败 D.主张发展近代军工企业4. 1934年,国民党的一位高官批判某历史事件时说“大部分均系破坏工作,以致吾国同有之文化摧毁无余”。
他批判的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日本侵华5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C.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D.推动中国的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6.1871年12月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某记者在广州的一篇游记,描写广州“宽阔的珠江、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大厦、仓库、商铀等等,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成街道,而是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
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
”下列关于当时广州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广州是唯一的对外开放城市B.广州传统的商品经济已经瓦解C.广州是中西合璧的对外开放城市D.西方文化的传播导致传统文化已消失7.下列三幅图片体现了新中国外交史发展的历程,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图1毛泽东会见斯大林图2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图3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A.中美中苏关系的变化B.美苏对峙格局的演变C.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D.中国综合国力的变化8.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福建省永春三中2014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福建省永春三中2014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006e0916fc700abb68fc43.png)
福建省永春三中2014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1.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
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
通常是指()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2.《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
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皇权的独尊 C.等级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3.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C.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4.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①始终没有实权②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③最初是临时机构④始终由高官任职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5.《十二铜表法》第五表中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这反映出罗马法从根本上()A.保护私有财产 B.追究刑事责任 C.体现公共意志 D.保护监护人权利6.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
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小国寡民、等级森严C.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7.有人认为1832年英国议会的选举制度中,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
这是因为()A.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B. 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普选权C. 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取得了更多席位D. 明确规定了限制国王的条款8.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50b7df76eeaeaad1f330bc.png)
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
”符合上述观点的说法是( )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实现了国家统一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创立三公九卿制2.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
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
”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3.凤凰网载文《谁才是中国传统经济解体的幕后黑手?》中指出:“另外还有社会的发展,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改变等等,也被认为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但是,许多人忽视了自然经济解体的真正黑手——厘金(商业税)。
”作者认为()A.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传统经济解体的主因B.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冲击了传统经济C.重农抑商传统是传统经济解体的主因D.传统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4.下列三幅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5.有学者认为,政治体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一一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一一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C.毛泽东模式一一具有全面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性D.邓小平模式一一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6.下列图片反映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综合练习五
1、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
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
为
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
”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A.监察官吏 B.征收赋税 C.行政管理 D.笔录政事
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3、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
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4、“字母,就算是用金子写成,也添附于纸和羊皮纸……如果蒂丘斯在你的纸或羊皮纸上写了一首诗、一段历史或一篇演说,对这一整体,不是蒂丘斯,而是你将被判定为所有人。
……如果某人在他人的木板上作画,有些人认为木板添附于画;另一些人则认为,画,无论是怎样的,添附于木板。
但朕(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认为,木板添附于画较好。
”这一罗马法原始文献反映了该法()
A.强调恶意添附的人不能取得所有权B.鼓励文字作品的传播和绘画的创作
C.重视对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的保护D.认可新物的归属取决于皇帝的裁量
5、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开放五个口岸 B.要求设立公行 C.规定五口通商 D.中国自开商埠
6、读下图,分析造成图示现象的原因有()
①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②政府鼓励发展经济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号召④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7、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
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
着一种‘小’和不足。
”该“不足”是指()
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8、图6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对于图案设计理念理解不准确的是()
A.民族团结原则B.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C.民族平等原则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认
9、英国著名探险家、航海家和制图学家詹姆斯·库克的一段话:“我们诱使他们精神堕落,我们带给他们物品和疾病,只能搅乱他们和他们的祖先一直以来享受着的幸福安详,此外别无他用。
如果有谁不信这一事实,那么请他告诉我,当欧洲人进行贸易,美洲土著人究竟得到了什么?”詹姆斯·库克这段话不能说明的是:
A.西欧的殖民扩张给美洲人带去了疾病 B.欧洲人的到来破坏了美洲的土著文化
C.美洲土著人在殖民者到来前过着比较安详的生活
D.库克直接声讨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负面影响
10、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并促成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
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德国出现领导力量“错位”的主要表现是()
A.德意志的四分五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B.俾斯麦的雄才大略,推行“铁血政策”
C.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D.普鲁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发展迅速
11、根据苏联报纸所做的估计,苏联妇女平均每天花两小时排队购物,全国合计一年浪费掉一百亿小时在排队上,相当于一千五百万人一年工作五十周,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的时间。
此项统计反映了()
①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人力的浪费严重②苏联妇女喜欢借购物时机联谊交友③苏联物质匮乏,供需失衡④苏联物价上涨过快,出现抢购风潮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③④
12、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
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
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
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
对于两位学者的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根据,真实可靠
C.两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
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综合练习五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A
4、B[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木板等书画材料是否添附于画等文艺作品的争论现象。
关键信息:“木板添附于画较好”。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恶意”这一概念,A项排除;“木板添附于画较好”强调画的价值与意义,具有鼓励文字作品的传播和绘画的创作的意义,B项正确;C项易因“而是你将被判定为所有人”这一信息,误认为是正确的选项;题干强调的是查士丁尼认为“木板添附于画较好”,并不意味着新物的归属取决于皇帝的裁量,D项为片面理解。
5、答案:C
6、C[解析] 图表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在政府政策鼓励、实业救国思想号召和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迎来了短暂春天,②③④说法正确,故选C。
在这期间,美、日加紧了对华经济侵略,排除含有①的选项A、B、D。
7、D[解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成功的,但农民个体经营妨碍了现代化大生产,无法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是它的不足,选D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生产经营权问题,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A、
B、C三项不符合题意。
8、答案:D 9、答案:D
10、C[解析] 本题考查德意志的统一及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
容克地主贵族的实力强大,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这本应该由资产阶级完成的任务,却因为实力悬殊而错位,C项正确。
11、C[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计划经济体制下,物品短缺,苏联妇女排队购物耽误了大量时间,说明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根据材料情境,结合所学苏联模式的特点和消极作用,排除②④,选C项。
12、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