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合集下载

地方院校数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地方院校数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地方院校数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王明礼(邢台学院数学系,河北邢台054001)摘要地方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有诸多不适。

分析地方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思路,提出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构架,优化数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整体优化,以满足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社会需要。

关键词地方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The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on Mathematics Major in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WANG Ming-li(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Xingtai College,Xingtai,054001,China)Abstract:The curriculum setting in mathematics major cannot adapt to the goal of training tal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 in curriculum setting of mathematics major in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explores the ideas of curriculum setting of mathematics major which adapts to the goal of training tal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and puts forward the basic structure for reform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optimizes teaching content of curriculum in mathematics major,adapts to students'various development,perfects students'cognitive structure,and realizes the integrative optimization of students'knowledge system,in order to meet social demands of training compound and applied talents.Key words: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mathematics major;curriculum setting;content of curricu-lum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是学生形成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目前地方院校数学专业课程尽管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课程内容缺少地方特色等问题。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在当今高等教育领域,应用型本科教育逐渐成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当前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等。

因此,构建科学合理、富有成效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并进行持续的改革和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具体而言,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实践操作能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完成各项任务。

2、问题解决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3、创新能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团队协作能力学生能够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职业素养学生能够了解和遵守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职业忠诚度。

二、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多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应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开设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2、实习实训实习实训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应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通过实习实训,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熟悉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3、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具体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一、引言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应用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专业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专科和本科教育机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推动教育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中。

本文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专业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1. 实用性导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大学强调知识传授和理论研究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该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教学模式都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以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 实践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实践教学的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将会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工程实训,通过实际项目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班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采用小班教学的教学模式。

小班教学可以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改革研究1. 课程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和内容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更加注重与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相结合。

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调整和修订相关课程,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也加入了一些前沿的技术和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实践教学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特色,但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上进行了改革。

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

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

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得到了强劲的推进。

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

这些院校以不同的专业为核心,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尽管这些新建院校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是它们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尚未得到深入探讨。

本文将对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很早就开始发展了。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职业技术学院转型升格为本科院校,如北京工商大学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03年,国务院发布《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重点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重要举措。

2005年,教育部发布了《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致办学方向。

此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清晰。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有200多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覆盖了各个省、市、自治区。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经历了初期的尝试阶段,以及转型、提升和升级的多个阶段。

未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前景广阔,有望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优势相较于综合性大学和研究型机构,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着许多显著的优点:(一)专业特色鲜明。

应用型本科院校所涉及的行业和领域不同,其专业设置也有所不同,但都拥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这样的设置不仅有助于区分不同院校之间的差异性,独树一帜,更有助于拓展教育领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培训方向。

(二)培养能力全面。

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用能力。

实践能力包括知识的应用、现场操作、项目管理等,而实用能力则是指通过课堂和实践学习,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综合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这样的培养模式,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增强其竞争力。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论文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论文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文章以地方性本科院校实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中心,在详细辨析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专业发展布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教学平台等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主要做法。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数学与应用数学【abstract】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is to promote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also is our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development need, is also the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ir own competitiveness needs. article in th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realize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 mathematics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objective orientation as the center, i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applied talents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pointed out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 mathematics i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problem ofexistence, put forward to adjus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ayout, optimiz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scheme, innovating th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for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in the main practice.【keywords】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lied talents;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中图分类号】g629.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29-020 引言新建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以来,通过合并、重组或者独立升格的普通本科高校。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和行业 标准 培养 工程 人才 ,强化 培养 学生 的工 程能力 和创 新能 力圄 。 ( 三) 大学生 就业 形势 决定 了实 践教学 的重 要性
近几年我们 国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对 于高校来说 ,学生就是产品,要解决产品的销 路 ,就要生产出对路的产品。因此 ,一方面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使我 们的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更强,更好地适应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小城市 、 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大学生 ,这也要求高校加大与中小企业产学合作 的深度和广度 ,让学生进入 中小企业 实习 ,在实践中增强对 中小企业的认 同感 ,从而推动大学生就业率 的增加。
实习 ,特别是毕业实习环节集中实习比例低 ,分散实习多 ,影响了实习效果。 ( 五) 对实 践教 学 和实验 室 管理 队伍 的重 视程 度不 足
在 从 专科 到本 科 的转 变 过程 中过分 强 调学 科 与专 业建 设 ,实践 教 学长 期依 附 于理 论教 学 ,实践 教学 被
形成 自己的办 学理 念和风 格 。


实践 性教 学环 节 的重要 性
( 一 )应用 型人 才培 养 目标决 定 了实践 教学环 节 的重要 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等教育 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理论来源于 实践 ,实践是 内容最丰富的教科书;创新来 自 实践 ,实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源泉【 1 ] 。实践教学环节是贯彻 素质教育最重要 的场所 ,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 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 。
实习经费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投人不足。 ( 二 )实 践教 学方 法手 段 落后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验证性试验多 ,综合性 、设计性实验少。教学 内容相对滞后 ,某些已经失去原有

地方院校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初探

地方院校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初探

地方院校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初探[摘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文章通过分析实践教学的构建形式以及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作用,探讨了实践周课程(活动)设置要遵循的四条原则,提出教学实践周课程(活动)可以通过专业认知、课内实践、从教技能训练、学年论文等活动来实现。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课内实践教学原则《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创新始于问题,问题来自实践,没有经历过实践就提不出新的问题。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都源于实践。

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除了通过理论教学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与科学精神;除了要重视构建专业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外,还应当重视构建与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紧密联系的实践教学环节。

邢台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作为新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上一直沿用传统“模拟+见习+实习”模式,此模式对于当今知识构成多姿多彩的社会,显得非常单薄,不能满足学生走向社会的从业需求。

从2008级开始,我院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增加了实践教学活动时间,将每学期最后两周设为实践教学周,利用相对集中的时间,为学生提供以研究性和实践性活动为主的课程与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周是学校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而采取的一项教学实施形式,它的实行对我校的教学、管理,对广大师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将会面临观念转变、课程安排、学生管理、实习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仅就实践教学的构建、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作用、实践周课程(活动)设置的原则和方法作初步探讨。

一、实践教学的构建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有实验,实习(包括社会实习、教育实习、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等),调查(包括社会调查、教育调查等),实践(包括社会实践、科研实践),论文(包括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传统本科院校培养的大多是理论型人才,而对于实际应用能力较强的人才缺乏供应。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现今社会,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要想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就需要具备实践能力。

传统理论课程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更多的实践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努力的方向。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背景介绍】1.2 问题提出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如何确保实践教学与课堂学习的有机结合,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构建出符合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3 研究意义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通过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课程改革与实践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课程改革与实践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课程改革与实践摘要: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当前,该类院校课程体系存在内容、方法、师资、评价实践性导向不足等问题,必须加强应用性课程的改造。

结合浙江树人大学的改革实践,本文研究阐述了应用性课程体系的目标内涵与特征,提出了应用型设置路径,并分析了该校通过课程标准、项目载体、体系转换以及改革途径等方面开展应用性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课程;课程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普遍将自身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实现课程的应用型转换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性课程体系的重要任务。

一、应用性课程的基本内涵1. 两种基本的课程观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

广义上课程是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教学活动方式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生学习的各门学科和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上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或教学科目。

在大众化之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一个精英化教育模式,大学课程主要以知识本位课程为主导,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倾向于从知识本身的逻辑出发,在课程的组织实施上,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知识化、体系化,课程结构的独立化、专门化和课程知识的结构化。

在课程的评价上,则强调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多数并非面向应用所设。

自扩招以来,大量新建本科院校涌现,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因此,这些大学课程建设多以社会本位课程为主,倾向于从社会的现状出发,强调社会当前需要。

实用主义知识观认为,大学课程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生活的知识、技能,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主张以社会需求为目的,注重实用性、适用性和前瞻性,重视实用技能和与未来工作相关的知识进入学校课程,按照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来选择安排课程,而非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在课程的组织实施上,强调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与具体工作的相适应,主张按照工作本身的程序来组织实施课程,以便于学生自身工作技能的提高;在课程的评价上,以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就业的需要为目标,注重课程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师范专业认证下的地方院校数学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研究

师范专业认证下的地方院校数学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研究

2021年9期192师范专业认证下的地方院校数学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研究尹逊汝,刘伟彦,国忠金(泰山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为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教师队伍素养,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1],并大力推进这一进程。

在此背景和要求下,各高校师范类专业开展了认证工作,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在有关专业认证方面也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如路书红等[2]探析了专业认证视角下的师范专业发展策略,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质量监控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师范专业发展的对策。

房栋等[3]对如何更好实现师范专业发展与认证需求相衔接从落实专业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出发进行了论述。

王芸[4]以广西为例,阐述了广西地区进行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现实背景和实践情况。

数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近年来,关于数学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大学数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5-10]。

国内多数同类院校从师范专业认证视角下,以各个角度进行了解读和本院校存在的问题,对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后续发展需要培养的方向模式手段等充分进行了论证。

在专业认证的这一背景下,数学师范专业应进一步审视修订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融合课程内容,反馈质量评价。

对于地方院校而言,由于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在专业认证中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在深度分析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核心要求的基础上,从专业课程体系指导思想,构建思路,体系内容等入手进行研究。

当前来看,常见的问题如下。

一、数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认证理念的脱节“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即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以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基于此理念,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并能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

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

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机构,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这类院校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与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定位不明确、特色不鲜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为这类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将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进行概述,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当前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发展成果和经验教训。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办学理念、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挑战。

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提出促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征与定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股新兴力量,其特征与定位既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反映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

特征方面,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和职业性。

这些院校在教育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同时,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更加灵活,能够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定位方面,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这些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行业优势,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也注重与国内外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征与定位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通过背景介绍引出问题概述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接着阐述了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

然后详细介绍了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性。

在总结了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和构建原则,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得出了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指导,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特点、重要性、原则、主要组成部分、案例分析、总结、展望、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类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等,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构建高效、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迫切需求。

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更新实践设备、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措施,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旨在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2 问题概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实践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重视的问题。

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不足、实践环节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等。

这些问题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无法很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学体系不完善所致。

很多实践环节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缺乏真正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实际的应用能力。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现实背景,提出了体现应用办学定位、服务应用培养方案和加强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介绍了分专业修订教学大纲、开展应用型案例教学、建立“N+2”过程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取得的初步成效。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

高等数学作为应用型专业中最基础的课程,如何正确处理好数学学习与专业学习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一、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现实背景1高等数学教学的困惑。

课题组通过对安徽15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调研发现,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是这类高校普遍感到比较困惑的一门课程:一是学时数少与教学任务量大形成尖锐矛盾,工科类专业平均教学时数低于150,课程内容包括一元微积分、多元微积分、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级数、微分方程,部分专业还包括场量与矢量分析等:二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不明,调查显示只有30%的教师、10%的同学能够勉强说清高等数学对专业学习的具体作用;三是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数学的兴趣不浓及畏难情绪普遍存在;四是高等数学课程的通过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低效与其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很不协调。

2导致困惑的原因分析。

我们认为困惑的根源在于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但课程教学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没能及时作出调整。

首先是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变了,学术型高校与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沿袭前者的内容体系去实现后者的培养目标,从逻辑上必然产生混乱。

其次是课程的功能作用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等数学作为专业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在于和其他课程一起,去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一个特定的能力或素质。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特色培育实践研究——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特色培育实践研究——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
通过立项 研究 , 出了我 院专业结构调整 的初步方案 。 目前 , 提 西
学院 自升格为本科 院校后 ,高度重视本科专业结构的调整
与优化 , 积极拓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紧密联 系的应用 型专业 。
....— —
安文理学院《十二 ・ ” “ 五 发展规划》 经过 西安 市政府 常务会通过 ,
1 业 建设 特 色化 推 动 了人 才 培 养模 式 创 新 . 专
学 院以“ 三个 符合度 ” 为指导 思想 , 3次修订 了本科人 才方 案, 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 合学 院定位 和办学 实际 , 符合西安一 陕西经济社会 发展。方案提 出以学生 “ 知识一 能力一 『感 ” 青 均衡
发展为重点 , 注重基础 , 以“ 拓宽专业 口径和学生选 择空间 , 出 突
落实教育部专业认证 与评价制度 ,通过定期开展专业专项 检查 , 建立专业建设检 查评估 制度 , 范专 业建设与管理 , 规 促进 专业建设规划的落实 , 推动各专业的建设 和发展 , 保证专业建设 目标的实现 , 提升专业 内涵 。对新专业建设 实行立项管理 , 保障 新专业建设所必需 的人力 、 物力和财力 , 确保新专业 建设 健康 、
展哪些专业, 重点发展 哪些 专业 , 是否要 建设 特色专业, 建设特色
专业 的 目的是什 么, 哪些专业要 建成特 色专业, 特色专业 建设 战 略方针 、 建设原则 、 总体建设 目标是什么等 等。 其次 , 在选取拟建 专业的具体操 作上 , 采取 院系申报 , 学校审批的方式 。学院优先
之路 . 是新 建 本科 院校 实现 内涵 升本 的 首要 任 务 与核 心 内容 。 西安 文理 学院是 一 所 地 方新 建 本 科 院校 .近 年 来通 过 新 办 专业 、 整 专 业 布局 与 结 构 、 色专 业建 设 、 调 特 专业 整 合 与 专业 集 群 建 设 积极 探 索 专 业特 色培 育和 内涵 发展 。 通 过 专业 特 色培 育 和 建设 , 学院 在人 才培 养模 式 创新 、 实践 教 学 改革 、 才 培养 质 量 等方 面取 得 了一 定成 果 。 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1. 引言1.1 背景现在请你输出【引言】中关于【背景】的内容。

内容的字数要求为2000字。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实践教学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而设立的。

与传统的理论课程相比,应用型数学课程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数学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教学的推动下,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探索,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一步了解实践教学在数学课程中的作用,为提高数学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数学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的特点,探讨实践教学在这种特定背景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探究实践教学在数学课程中的作用,了解实践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影响机制。

3. 探讨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和指导。

4. 探讨实践教学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为检验实践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5. 分析具体的实践教学案例,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院校的数学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本研究旨在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推动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2. 正文2.1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的特点1. 实践性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建设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应用型技能、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实践教学占据了重要地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特色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为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本研究拟深入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和特点: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特点、问题及存在的挑战,从而为制定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策略提供依据。

(2)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内容: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内容设置与教学计划,分析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差异,探索实践教学的创新与优化。

(3)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方法: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包括教学场所与设备、教学人员的培训与支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等。

(4)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效果: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不同实践教学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发现问题所在,提出对策与建议。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与调查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收集和归纳相关数据。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资料研究:收集和归纳相关文献,包括国内外的专业书籍、期刊、学位论文等,从而了解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和问题。

(2)调查问卷调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教育需求、教育满意度等,以此来补充和验证文献资料研究的结论。

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专业课程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专业课程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实 践结合 、 多种 方法灵 活运 用的教 学模式 。
近 几年 来 ,临沂 师 范学 院立 足地 方 院校 的实 际. 围绕应 用型 人 才 的培养 目标 . 照 市场 经 济 的 按

数 学 专 业 课 程 创 新 的 主 要 内容
众 所周 知 , 传统 的精 英教 育模 式 下 , 学本 要 求 , 在 大 确定 了 “ 出 口往 回找 ” 从 的新课 程 建设 思 路 。 科 专业 教 育 的价值 基础 是学 科 知识 理 论 ,其 人才 积 极 推进 应用 型人 才 国际 化培 养模 式 改革 ,构建
( 学 教 学 研 究 ) 单 一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建 适 应 关 于 人 才 培 养模 式 和课 程 创 新 的 成 果 在 2 0 数 的 构 0 7级
新 形势 的 、 以应 用型人 才为 主的多 元化培 养模式 。
的机 遇 与挑 战 , 承学 校 的两 个 承诺 . 让更 多 的完整 性 和系统 性 、 秉 即“ 重理 论 轻应 用 的弊 端 . 注重 学 的沂 蒙子 弟有上 大 学 的机 会 .让在 临 沂 师范 学 院 科 基础 、 应用 能 力 、 行业 技 能与 素质 拓展 培 养 的有
就读 的学 生接 受优 质 的本科 教 育 ” 遵循 学 校具 有 机 结 合 , 建 “ 基 础 、 口 径 、 应 用 、 创 新 ” . 构 厚 宽 重 促 的 国际视 野 的应用 型 人 才培养 目标 的定位 和课 程 创 专业课 程体 系
作者简 介: 刁科 凤(95 )女 , 东沂 水人 , 沂 师 范 学 院教 授 , 士 研 究 生 , 事教 学运 行 管理 、 16 一 , 山 临 博 从 图论 及 其 应
用 研 究

地方高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地方高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针对 新课程 改 革 的 需要 开设 了一 些 新 的课 程 , 如
《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系的扩充与复数的 、 数
引入》《 、数学教育改革与实践研讨》《 、线性规划》 、
《 运筹学》《 、图论初步》 《 、应用统计》《 、矩阵论》 等。 对《 数学分析》 的基本理论体系与阐述方式进行再
实现教育观念 的重建和教育制度的创新 。《 纲要》
特别强 调 :师范 院校和其 他 承担基 础教 育师 资培 “
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
教育课 程改革 的 目标与 内容 , 调整 培养 目标 、 专业
设置 、 课程 结 构 , 改革 教 学 方 法 。 因此 , 范 院校 ” 师
实提高学生的从师能力、 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 培 养适应基础教育需要 的优秀数学人才。我们认
为, 本项 目的成 果 不 仅 可 以为 地 方 师 范 院校 提供

必须改 变传统 的 自上 而下 的办 学 模 式 , 试 自下 尝 而上 的教师人 才 培 养 思路 , 即密 切 关 注 基 础 教育
思考 , 改革 旧的体 系 , 把若 干反 映 当代数 学 的发展 趋 势 的分析 内容纳 入 分 析 系 列选 修 课 中 , 设 了 增
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 、 课程 内容 和教学方
法 的改 革研究 , 在 此基 础 上 建 立 了新 的课 程 体 并
改革 的动 向和 需 要 , 合 现 实教 学 实 践 的特 点 和 结
种切实 可行 的数 学教 师 教 育 培养 模 式 , 且 也 而
能辐射其 他学 科 , 各 学科 教 师 人 才 培养 提 供 参 为
教师专业 化发 展 的 规律 , 重建 教 师 教 育 的新 的课

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应用数学领域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数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将围绕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展开研究,从现状分析、需求分析、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现状分析目前,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现行的教学体系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应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数学理论的掌握比较熟练,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能力不足。

课程设置单一,无法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同背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实践教学中学生很难接触真实的应用场景,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二、需求分析针对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需求分析,我们可以从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需求。

对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中去。

他们渴望通过实践教学能够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社会需求。

社会对应用数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的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存在实际能力不足的问题。

社会需要大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行业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数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但传统的数学专业教学往往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数学专业人才。

三、课程体系建设四、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在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探索适合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往往以单一的实习或实训形式为主,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我们可以探索“课程—实践—项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案例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者 简 介 :黎 勇 ( 1 9 7 3  ̄) , 男, 壮族 , 广 西 靖 西人 , 百 色学 院数 学 与统 计 学 院 副 教 授 , 研究方向: 最优化理论 、 数学教育。
1 3 6
黎 勇/ 地 方 新 建 本 科 院 校 应 用 数学 专 业 实践 教 学 课 程 体 系 改 革研 究
的 改革 , 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 , 成 为 摆 在 广 大 高校 数 学 教 育 工作 者 面 前 的 一 个 亟 待 解
决 的问题 。
体 系 是课 程教 学 体 系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 实 践 教 学课 程 体 系 的构 建 和 实 践教 学 的安 排科 学 、合 理 与 否 ,
1 . 以应 用型 人 才培 养为 中 心
的摆在 广 大 高等 教 育工作 者 面 前 . 即大学 毕 业 生 的
就业 难 与社会 用工 荒 的矛 盾 却 日益 突 出 。这一 问题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反 映我 国 高 校 的所 培 养 的人 才 还 不 能满 足 社 会需 求 , 各 高校 还 没有 真 正 的建 立 起 与大 众 化 高 等 教 育 相适 应 的 满 足社 会 需 求 的人 才 培 养
黎 勇
( 百色 学 院 数 学与 统计 学 院 , 广 西百 色 5 3 3 0 9 9 )
摘 要 : 文章 结合新 建地 方本 科 院校特 点 , 提 出以应 用型人 才培 养 为 中心 , 以 岗位 适 应能 力培 养 为主 线 ,
以 满足社 会 需求 为导 向 ,以能 力模块 设 置为 手段 的 实践教 学课 程体 系改革 原则 ;并根 据应 用数 学专 业 的特 点 和应 用型人 才培 养的要 求 . 给 出 了按 照课 内外 结 合 、 校 内外相 结合 、 产 学研 相 结 合 , 实验 、 实训 、 实 习相 结
模式 , 这是 导 致大 学 生就 业 形 势 日趋严 峻 的重要 原
随着 《 国家 中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2 0 1 0 — 2 0 2 0年 ) 》 的 颁布 实施 , 结 合新 建 地方 本 科 院校 的办 学 实 际 . 应用 型 人 才 培 养成 为新 建 地方 本 科 院校 生存 与发 展 的必 然选 择 。新 建地 方 本 科 院 校 应 该 牢 固树 立 适 合 应 用 型人 才 培养 的 教 育 教 学理 念 。 紧 紧 围绕 “ 应用 型人 才培 养 ” 的办学 定 位, 以应 用 型人 才 的 培 养 为 中 心 , 结 合 应 用 型 人 才 培养 的特 点及 要 求 , 构 建 以应 用 为 主 线 , 以能 力 为 核心 , 以培 养 生 产 、 建设 、 服务和管理第一线 , 具 有 “ 基础实、 素养 好 、 能力 强 、 后 劲足 ” 特点 的高 级 专 门 人 才 为 目标 的应 用 型本科 人 才培 养体 系 。
第2 8 卷第3 期
Vo1 . 2 8-N O. 3

色 学

学 报.
2 0 1 5年 5月
Ma y . 2 0 1 5
J OURNA L OF B AI S E UNI VE RS I TY
地 方新 建本 科 院校应 用数 学专 业 实 践 教 学 课 程体 系 改 革 研 究
根据 国家 对高 等 教育 进 行 分类 指导 的原 则 , 地 方 新建 本 科 院校 作 为应 用 型 人才 培 养 的重 要 力 量 ,
新, 才 能探 索 出一 条 适合 地 方 院校 自身 发展 的应 用
型人 才培养 之路 。数学 与 应用 数学 专业 作 为具 有悠 久 办学 历 史 的专 业 , 在 新 的历 史 条 件 下 , 如 何 顺 应
肩 负 着 为地方 经济 社会 发 展 培养 面 向生 产 、服 务 、 管 理 和建设 一线 的优 秀应 用 型人 才的 重任 。课程 教
学 是实 现 人 才培 养 目标 的主要 途 径 , 实践 教 学 课 程
社 会 和 经 济发 展 的需 求 . 加 大 对 实践 教 学 课 程体 系
合 .课 内系统 综合 性 实践课 程 与课 外 自主性 开放 实 习实践相 结
合。 基本技 能训 练 、 专业技 能训练 、 综合 技 能训 练 、 创新 能 力训 练相 结合 的 实践教 学课 程体 系改革 思路 。 关 键词 : 应 用数 学专业 ; 实践教 学 ; 课 程 体 系: 应 用型 中图分 类号 :G 4 2 3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3 — 8 2 3 3 ( 2 0 1 5 ) 0 3 — 0 1 3 6 - 0 4
关 系 到应 用 型 人才 培养 目标 的 实现 , 关 系到 应 用 型
人 才 培养 的质 量 。因 此 , 高 等 院校 各 专业 应 当构 建



实 践 教 学 课 程 体 系改 革 的 原 则
套 与应 用 型人 才 培 养相 匹 配 的 实 践 课 程 教 学 体 数 学 与 应 用 数 学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课 程 体 系 的改 革 ,必 须 紧 紧 围绕应 用 型人 才 培 养这 一 中心 工作 , 坚 持 以 市 场需 求 为 依 据 , 树 立 以就 业 为导 向 、 以能
系 。地 方新 升 本科 院校 由于发展 起 步晚 、 底 子薄 、 起 点低 , 在本科办学经验 、 实验条件 、 师资力量 、 教 学 模式 、 生源 质量 等方 面都 较 老 牌本 科 院 校有 较 大 的
差 距 。新 建本 科 院校要 办 出特 色 , 可 持续 发 展 , 必 须
力 和素 质 提高 为 核 心 的理 念 , 强 调 理论 与 实 践 的联
系, 突 出实践 动 手能力 的培养 。
在 实 践 教学 课 程体 系 改革 中摒 弃 旧 观 念 ,大 胆 创
收 稿 日期 :2 0 1 5 — 5 — 6
基金 项 目: 百 色 学 院教 学研 究立 项 项 目( 2 0 1 2 J G 0 9 ) , 2 0 1 3 年 度 广西 高 等教 育 教学 改 革工 程 项 目( 2 0 1 3 J G B 2 3 5 ) ; 广 西 高 等 教 育 本 科 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 目( 2 0 1 5 J G Z 1 6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