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设计准则
钣金件设计规范范文
![钣金件设计规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04e4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0.png)
钣金件设计规范范文一、材料选择1.钣金件的材料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使用环境和功能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
2.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产品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指标。
二、结构设计1.钣金件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确保合理分布载荷,提高产品的强度和刚度。
2.钣金件的结构设计应符合机械设计原理,避免应力集中、应力过高等问题的出现。
三、尺寸精度控制1.钣金件的尺寸精度应符合图纸和设计要求,尺寸偏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确保产品的互换性。
2.设计中应考虑到材料的收缩和变形等因素,合理设置公差,确保尺寸的精度和一致性。
四、工艺要求1.钣金件的工艺要求应明确,包括切割、弯曲、冲孔、焊接、打磨、抛光等工艺的要求和方法。
2.工艺要求应确保产品的加工精度、加工质量和外观要求,避免外表缺陷、毛刺和裂纹等问题的出现。
五、焊接要求1.钣金件的焊接应符合相关的焊接标准和规范,包括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的选择和焊接质量的要求。
2.焊缝应均匀、牢固,焊接点应充分焊透,避免焊缝开裂、气孔和夹渣等问题。
六、表面处理1.钣金件的表面处理应符合使用要求,包括防腐处理、表面喷漆、镀铬、电镀等。
2.表面处理应提供一定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美观性,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
七、装配要求1.钣金件的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装配的精度、装配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2.装配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零件的变形、划伤和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八、质量检验1.钣金件的质量检验应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包括尺寸测量、外观质量、强度检验等方面。
2.质量检验应覆盖产品的各个环节,从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到成品出厂,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合格质量。
以上就是钣金件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与相关的生产工艺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钣金件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0c290460722192e4436f632.png)
钣金件的凸包成形 1.浅凸成形: 冲压工艺可实现一步成形.
钣金件的凸包成形 2.深凸成形: 需多次成形才能实现.
钣金件的卷圆成形 两种卷圆的成形工艺:
压毛边
压平的成形工艺
推平的成形工艺
钣金件的压线工艺
钣金件常用结构的工艺要求
内翻边高度H的规格:
H R
R
H(MIN-MAX)
1.0 3.0-4.4 3.0-6.8 3.0-10.8
1.2 3.6-4.8 3.6-7.5 3.6-11.5
钣金件常用结构的工艺要求
折弯边到孔的最小距离 L:
L
T
T
≦1.0
>1.0
L 3.0 >3T
钣金件常用结构的工艺要求
折弯边到抽牙孔的最小距离 L:
L≧3T
L
钣金件的展开计算
三.180度反折: L: 展开长度
L=A+B+1.57t (B>3t)
4
钣金件的折弯工艺
一.单边折弯:
钣金件的折弯工艺
二.U型折弯:
三.空折:
钣金件的折弯工艺
四.正反折:
钣金件的折弯工艺
五.切折:
钣金件的折弯工艺
钣金件的段曲成形
山折的成形工艺
钣金件的翻边
钣金件的沙拉孔
T 0.8
2.0 5.0 10.0 2.4-3.3 2.4-3.8 2.4-4.2
1.0 3.0-3.5 3.0-4.0 3.0-4.4
1.2 3.6-3.8 3.6-4.2 3.6-4.5
钣金件常用结构的工艺要求
外翻边高度H的规格:
H
R
R
H(MIN-MAX)
钣金设计的基本原则
![钣金设计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51d045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4.png)
钣金设计的基本原则
钣金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合理性和安全性:钣金设计应保证结构合理,能够承受设计要求的荷载,且满足安全性要求。
2. 经济性:钣金设计应尽可能降低成本,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材料使用和制造成本。
3. 可制造性:钣金设计应考虑到生产制造的难易程度,尽可能避免加工复杂、工艺繁琐的结构。
4. 可维护性:钣金设计应方便维护和检修,易于更换维修部件。
5. 美观性:钣金设计应具备较高的外观美观度,符合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消费者审美需求。
6. 可重复性:钣金设计应考虑到产品的批量生产,尽可能保证工艺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总之,钣金设计应该以合理、安全、经济、可制造、可维护、美观和可重复等原则为基础,以满足客户要求和市场需求为目标,力求实现最佳的产品设计与制造。
经典钣金结构设计规范标准
![经典钣金结构设计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8cd5a1efe4733687f21aa21.png)
经典钣金结构设计工艺规一、目的:公司为了统一各产品部设计人员对钣金工艺知识的认知和运用,推进设计的标准化,保证所设计产品合理的加工工艺性,特制定本规,本规含十项容。
● 板材选用规 ● 孔缺结构设计规 ● 弯曲结构设计规 ● 焊接结构设计规 ● 结构缝隙设计规 ● 表面涂层种类选用规 ● 表面镀层种类选用规 ● 图纸工艺性分析和审查规 ● 图纸尺寸标准规 ● 非喷涂不锈钢结构设计规二、围:本原则适用各产品部的板厚 6mm 的钣金结构设计工作。
三、容:1.板材选用规:1) 为了保证材料利用率和冲折最少的换模次数,同一结构上 4mm 的板材厚度规格最多不超过三种,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结构可以采用在薄板上压筋或焊接加强筋的方式来实现(如图1,如图2);图1 图22) 板材应优先选用《结构公司常用材料明细表》上登录的材料规格,如必须选用该表以外的材质或板厚,则必须经由工艺室确认后方可选用;(附表1)3) 应避免零件的展开尺寸与原材料的外廓尺寸相等,以此避免原材料误差平行转移;4) 对于有装饰面要求非喷涂板材,同类产品花纹方向应一致,有条状纹路(如拉丝不锈钢)的板材,以人立于的产品正前方为视角标准,纹路方向优先选择竖向(上下)和纵向(前后),对于次要零部件或产品的次要部位,为了保持材料利用率可适当采用横向纹路;5) 对于折弯性能差的厚热板件(如电梯门机件)、硬铝、有功能性回弹的零件(如电插座簧片)等,应有纤维方向的技术要求,对于有避免折弯裂纹要求的零件,料单上应有剪切毛刺方向及折弯方向的要求。
R =tR ≥3tt2.孔缺结构设计规:1) 板材上的各种孔优先选用数控或冲压通用模具表格上登记的规格(附表2,附表3)。
2) 钣金结构零件应倒圆,这从安全和模具寿命均有利。
短的突出宽度b 2t ,长的窄条宽度B 3t 。
零件圆角、孔径等的最小尺寸值参照(如图3,附表4)。
≥3图3附表4 推荐的最小尺寸(见图2)3) 按图2(d ),当D1 1.5t(有色金属),D1 2t(黑色金属)时,将园孔或方孔开通成右侧的“U ”型缺口即可保证良好的工艺性。
钣金设计原则
![钣金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fc607b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2.png)
钣金设计原则
钣金设计原则是指在钣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强度、耐久性和美观性。
下面是钣金
设计原则的几个要点:
1. 结构合理性:钣金结构应该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载荷情况、
安全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以保证其结构牢固、稳定性好。
2. 材料选型合理性:合理选用合适的材料,以满足产品的强度、
硬度、韧性、耐腐蚀等要求。
3. 加工工艺合理性:制造过程要考虑生产效率和质量,尽量减少
加工工艺中的缺陷和误差,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制造效率。
4. 制造精度和表面处理: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尺寸公差、形状
公差等,同时考虑产品外观美观度,实现仪器表面光洁度的要求,使
产品体现高科技、高品质。
5. 模具选择和设计:模具是制造钣金制品的重要工具,应关注模
具选型,通过模具设计、优化加工工艺、缩短制造周期和提高产品质量。
以上就是钣金设计原则的几个要点,当设计师能够遵循这些原则
进行钣金结构设计时,可以提高钣金制品的质量和性能,同时也让用
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钣金件设计规范标准
![钣金件设计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55e6199c850ad02df8041d7.png)
3.1.2 冲孔边缘离外形的距离(孔边距)过小时,会影响冲件的质量甚至模具的
3.1.5冲裁件凸出和凹入部分的最小宽度与其长度及材料厚度有关。
设计冲裁件
注:孔公差取表中公差值,冠以“+”号;轴公差取表中公差值,冠以“-”号;长度、孔中心距、孔边距
3.2.4 工艺切口(槽)可防止弯件成型时发生局部畸变。
欲冲孔的弯曲坯料,当
3.3.2 引伸件的形状应尽量设计成对称。
3.4挤压件,挤压件的横断面应尽量设计对称,避免剧烈的断面变化。
3.5补充
自攻螺钉的孔,当壁厚δ<1.2时,应翻孔,孔径为φ3.2+0.10;当δ≥1.2时,可不翻孔,孔径为φ3.2±0.05;
电机支架上电机螺孔,当壁厚δ为1.2时仍应设计成翻边孔,以保证安装电机的牢固,避免螺钉打滑。
减少底脚与底盘的焊接接触面,增加喷粉有效面积,底脚设计应开方孔和增加高度,避免喷粉死角,防止生锈。
底盘的底部,需多设加强筋,以增加强度,若强度不够,则易引起振动及变形。
蒸发器边板、冷凝器右边板翻边的高度应小于6mm,否则上线焊接时,会挡住火焰。
销柜机室机左右侧板可使用冷轧板,所有其他钣金件则使用镀锌钢板。
钣金件的结构设计说明
![钣金件的结构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3c22b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f.png)
钣金件的结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简单形状准则:切割面的几何形状越简单,切割下料越方便、简单、切割的路径越短,切割量也越小。
如直线比曲线简单,圆比椭圆及其它高阶曲线简单,规则图形比不规则图形简单。
2. 节省原料准则:在薄板构件的设计中,要尽量减少下角料。
冲切弃料最少以减少料的浪费。
特别在批量大的构件下料时效果显著,减少下角料的途径有:减少相邻两构件之间的距离;巧妙排列;将大平面处的材料取出用于更小的构件。
3. 足够强度刚度准则: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
两孔之间的距离若太小,则在切割时有产生裂纹的可能。
零件上冲孔设计应考虑留有合适的孔边距和孔间距以免冲裂。
4. 工艺性:孔的尺寸不宜过小,孔间距不宜过小,孔与工件直壁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小。
尽量减少零件对模具的磨损,注意节约原材抖。
弯折件的圆角半径应大于板料许可的最小弯曲半径。
弯折件的直边高度不宜过小。
避免畸形孔。
5. 美观性:钣金件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美观性,包括形状、表面处理、颜色等方面。
在满足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尽量使设计看起来更加美观。
6. 功能性:钣金件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性。
例如,如果钣金件是用于支撑或固定其他部件的,那么其形状和尺寸应该能够满足这些功能要求。
7. 环保性:在现代设计中,环保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钣金件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其在使用和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应选择环保的材料,如可回收材料,而不是有害的材料。
8. 经济性:钣金件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其制造成本和价格。
在满足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应选择成本较低的材料和制造方法,以降低产品的价格。
9. 安全性:钣金件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例如,如果钣金件是用于保护人身安全的,那么其结构和材料应该能够满足这些安全要求。
10. 可维护性:钣金件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可维护性。
例如,如果钣金件需要定期清洁或更换部件,那么其结构和设计应该方便维护和更换。
钣金件结构设计知识
![钣金件结构设计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274f8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5.png)
钣金件结构设计知识钣金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的零部件,其结构设计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钣金件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
一、结构设计原则1.符合功能要求:结构设计应符合产品的功能要求,例如强度、刚度、密封性等。
同时要考虑到产品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简化结构:结构设计应尽量简化,减少部件的数量和复杂性。
简化结构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更容易进行维修和维护。
3.优化工艺:结构设计应考虑到钣金件的生产工艺特点,设计合理的连接方式、成形工艺和加工工艺,以便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和效率。
4.方便装配:结构设计应考虑到钣金件的装配方式和步骤,尽量减少装配难度,提高装配速度和准确性。
5.考虑材料特性: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所选用材料的特性,例如强度、刚度、韧性、耐腐蚀性等,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材料失效。
二、常见结构设计要素1.板件形状:钣金件往往由平面板件构成,其形状通常为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应根据产品的实际要求合理选择板件形状和尺寸。
2.连接方式:钣金件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焊接、螺栓连接、铆接、槽连接等。
连接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产品的要求和钣金件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
3.折弯方式:钣金件的折弯方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结构和外观质量。
常见的折弯方式有V形折弯、U形折弯、Z形折弯等,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折弯方式。
4.强度增强结构:一些情况下,为了提高钣金件的强度和刚度,需要采用一些强度增强结构,如加强筋、折边、加强块等,以增加钣金件的强度和刚度。
5.表面处理:钣金件的外表面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例如喷涂、电镀、防腐处理等。
结构设计应考虑到表面处理的要求和方法,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耐腐蚀性。
三、常见结构设计问题1.焊接变形:焊接过程中,钣金件往往会发生变形,导致结构不稳定或不符合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设计阶段考虑到焊接变形的因素,合理选择焊接顺序和焊接位置,使用适当的辅助工具和夹具。
钣金设计方法讲解
![钣金设计方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42ce6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0.png)
钣金设计方法讲解钣金设计是指在制造钣金零件时,根据所需的功能、强度、刚度和外观要求,采用适当的设计方法和工艺流程,完成零件的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和成本估算。
钣金设计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下面将从设计原则、工艺流程和常用工具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钣金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结构合理性:设计时要考虑零件的使用条件和工作环境,合理确定零件的形状、尺寸和位置,以满足功能要求和力学性能要求。
2.材料选择: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钣金材料。
常用的材料包括冷轧板、热轧板、不锈钢板和铝合金板等,选择时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刚度、耐腐蚀性和成本等因素。
3.工艺可行性:设计时要考虑到钣金加工的可行性,合理确定板材的尺寸、工艺规程和加工工艺。
尽量减少材料的消耗和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4.简化结构:在设计时尽量简化零件的结构,减少焊接、铆接和弯曲等连接方法,以提高零件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减少工艺难度和成本。
钣金设计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零件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要求,确定零件的结构形式、尺寸和位置。
2.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钣金材料,考虑材料的强度、刚度、耐腐蚀性和成本等因素。
3.工艺规程设计:根据零件的结构和材料,确定钣金加工的工艺规程,包括切割、冲孔、折弯、成型和焊接等工艺。
4.图纸设计: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工艺规程,绘制详细的钣金图纸,包括三视图、剖视图、局部放大图和工艺标记等。
5.成本估算:根据材料消耗量和加工工艺,估算零件的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和人工成本等。
常用的钣金设计工具包括以下几种:1. CAD软件:用于绘制和修改钣金图纸,方便进行结构设计和工艺规程设计,常用的CAD软件有AutoCAD和SolidWorks等。
2.仿真软件:用于模拟和分析钣金零件的成形、变形和受力情况,以确定零件的强度和刚度,常用的仿真软件有ANSYS和ABAQUS等。
钣金结构设计准则
![钣金结构设计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26f652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c.png)
钣金结构设计准则前言钣金加工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钣金产品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比如汽车零部件、家电外壳、航空航天器零件等等。
钣金产品要求材料强度高、刚度大、耐磨性好、外观美观等特点。
因此,钣金结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设计要点、等方面探讨钣金结构设计的准则,以期为钣金结构设计工作者提供一些指导。
材料选择钣金结构设计的材料选择应基于以下几点:1.机械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
2.制造工艺要求: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难度,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和加工工艺。
3.经济性:材料成本、加工难度等要考虑成本效益。
4.环保性: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将有助于改善生产环境和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
设计要点下面介绍钣金结构设计中的设计要点。
结构设计1.钣金零件尽可能使用整体冲压制作,以保证结构的强度和刚性,减少接点和焊缝数量。
2.面积大,刚性要求高的钣金零件外形要求规则,尺寸一致。
3.螺孔位置,间距,孔径要考虑工艺加工,尽量不要使用过于密集的螺丝。
工艺设计1.U 型弯边和 Z 型弯边的结构尽可能设计成整体结构,以加强强度和刚性。
2.焊接采用 TIG 焊或者 CO2 焊,保证焊接缝的质量和焊接强度。
3.大型钣金零件的加工前要进行仿真分析,保证加工准确度和工艺合理性。
4.焊接前要进行材料的清洗和打磨,保证焊接质量。
智能化设计1.钣金结构设计要应用于智能化设计软件,如 CAD、UG 等,以提高效率和设计准确性。
2.部分产品的设计可以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等手段,以更好地优化钣金结构设计。
本文从材料选择、设计要点、智能化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钣金结构设计的准则。
作为一个设计工作者要能够理解不同加工工艺和材料的选择,结合智能化设计工具,为客户提供优秀的产品。
希望本文能够对钣金结构设计工作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钣金件设计基本要求
![钣金件设计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55e0f32fe4733687e21aaba.png)
钣金件设计基本要求1.范围规定了钣金件设计的一般要求2.相关标准GB/T 13914-1992 冲压件尺寸公差QJ/MK05.022-2002 冷轧板喷涂件技术条件QJ/MK 05.912-2001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3.内容3.1 冲裁件3.1.1 冲裁件最小冲孔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厚度、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冲孔方式有直接关系。
在设计方孔、圆孔、长方孔、椭圆孔、异形孔等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自由凸模冲孔的最小尺寸见表—1,精冲圆孔的最小孔径见表—2,精冲腰形孔的emin/t见表—3。
表—1 自由凸模冲孔的最小尺寸注:t为材料厚度,冲孔最小尺寸一般不小于0.3mm。
表—2 精冲圆孔的最小孔径注:薄料取上限,厚料取下限表—3 精冲腰形孔的emin/t3.1.2 冲孔边缘离外形的距离(孔边距)过小时,会影响冲件的质量甚至模具的寿命,最小孔边距见表—4。
表—4 最小孔边距注:精冲时薄料取上限,厚料取下限3.1.3 在设计弯曲件和引伸件上的孔时,孔边缘与工件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3.1.4 冲裁件转角处需设计合适的圆角半径,冲裁件的最小圆角半径见表—5、表—6。
表—5 普通冲裁件的最小圆角半径注:当t<1 mm时,以t=1 mm计算表—6 精冲件的最小圆角半径3.1.5 冲裁件凸出和凹入部分的最小宽度与其长度及材料厚度有关。
设计冲裁件时需考虑此因素,普通冲裁件凸出和凹入部分的尺寸见表—7。
表—7 普通冲裁件凸出和凹入部分的尺寸注:聚氨酯冲裁件的局部凸、凹宽度一般大于2—4t3.1.6 设计冲裁件时要考虑合理的精度等级范围及合理的尺寸公差。
表—9 冲裁件的尺寸公差(GB/T 13914-1992)注:孔公差取表中公差值,冠以“+”号;轴公差取表中公差值,冠以“-”号;长度、孔中心距、孔边距取表中公差值之半,冠以“±”号。
3.2 弯曲件3.2.1 弯曲半径过小时,变形区材料易产生畸变和微裂。
钣金结构设计规范标准详课件
![钣金结构设计规范标准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83e86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0.png)
有限元分析法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将整体结构划分为多个小的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受 力分析,从而得出整体结构的受力特性和变形情况。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有限元分析法是一种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将结构离散化为 有限个小的单元,利用数学方程描述每个单元的力学行为 ,再通过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条件,形成整个结构 的力学模型。这种方法能够模拟结构的复杂变形和应力分 布,为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实例一:机箱结构设计
详细描述
机箱结构设计应遵循以下规范标 准
强度要求
根据设备重量和使用环境,合理 设计机箱的承重结构和连接方式 ,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散热设计
考虑设备运行时的散热需求,合 理布置散热孔、散热风扇等散热 设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温度。
总结词
机箱作为电子设备的重要承载部 件,其结构设计需满足强度、散 热、电磁屏蔽等多方面要求。
铝合金板
铝合金板质轻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常用作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
钣金材料的特性
冷轧钢板
铝合金板
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但 容易生锈。
质轻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但强度较低。
不锈钢板
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但加 工难度较大。
钣金材料的选用原则
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室 内使用可选用不锈钢板,室外使用则需考虑 防锈问题。
承重设计
根据设备重量和数量,合 理设计机柜的承重梁和立 柱结构,确保机柜的整体
承载能力。
布线管理
为便于设备连接和布线管 理,机柜应设置合理的线 缆通道和理线装置,保持
内部整洁有序。
实例三:支架结构设计
详细描述
钣金结构设计规范标准详课件
![钣金结构设计规范标准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92f2e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a.png)
实例二:机柜门板设计
总结词
考虑密封性、开闭便捷性、安全性
详细描述
机柜门板作为设备的重要防护部件,其密封性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防止灰尘和水的侵入 。同时,门板应具备良好的开闭便捷性,方便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在安全性方面,门板
应满足抗挤压、抗冲击等要求,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实例三:支架结构设计
总结词
考虑承重能力、稳定性、可调节性
经济性原则
总结词:成本优化
详细描述:钣金结构设计应注重成本优化,通过合理的材料利用、减少加工难度 、降低制造成本等方式,提高产品的经济性。
安全性原则
总结词
保障人员安全和产品稳定性
详细描述
钣金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员安全和产品稳定性,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同时保证产品的可 靠性。
03
料。
加工性能
材料的可加工性能决定了其是 否易于切割、折弯、焊接等加
工操作。
成本
不同材料的价格差异较大,选 用时境
根据产品使用环境选择耐腐蚀 、耐候性能良好的材料。
加工要求
根据产品加工工艺要求选择易 于加工的材料。
成本预算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 量选择价格合理的材料。
加强成本控制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 制,如降低能耗、减少废 品率等,以达到降低制造 成本的目的。
THANKS
感谢观看
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
在满足材料弯曲极限和工艺要求的前提 下,最小弯曲半径应尽可能小,以减少 材料浪费和成本。
VS
弯曲极限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弯曲极限,需根据材 料的机械性能和工艺特性进行选择和确定 。弯曲极限的确定需考虑材料的抗拉强度 、伸长率、弹性模量等参数。
汽车钣金工艺准则
![汽车钣金工艺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38c0259271fe910ef12df8bc.png)
当突台或加强筋到翻边的距离>50mm时,突台或加强筋处要布焊 点。 L>50mm 翻边
突台
机舱总成
前壁板总成
左前纵梁总成
右前纵梁总成
前端模块总成
6 冲压件拔模角设计原则 ① 冲压件翻边的拔模角度一般设计为5度
翻边
② 冲压件突台的拔模角度一般设计为45度,强 度比较好,有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定义拔模度 数。
二 焊点工艺篇
1 焊接钣金件数量原则: 钣金件最多只能3层钣金同时焊接,2层钣金件一起焊接称为2层焊接,3 层钣金件一起焊接称为3层焊接。焊点尺寸一般为Ø 6mm
2层焊
3层焊
无法焊接
2 焊点布局原则:
L=8mm(经验值,最好最合理) L=8mm
d 2d
L=40mm─60mm(特殊情况 下最小不能<20mm)
L=40mm─60mm(特殊情况 下最小不能<20mm)
当突台或加强筋到翻边的距离<50mm时,突台或加强筋处不用布 焊点。 L<50mm 翻边 突台
汽车钣金工艺准则
一 设计篇
1 圆角原则: 钣金冲压件上的圆角(内角),其公式为 R=2t+1<4mm ,t为钣金料厚。经 验值为R=5mm or R=6mm,这个数值的倒角最漂亮最合理。
R=2t+1<4mm
t
2 突台设计原则:
>6mm
3 加强筋设计原则:
Ø 6─Ø 8
4 冲压件翻边设计原则
h=2mm─3mm
钣金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一
![钣金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一](https://img.taocdn.com/s3/m/3021cc34284ac850ac024279.png)
钣金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一一:钣金类产品结构设计(1)钣金设计的基本原则钣金零件都是由平整的片材加工而成,所以在设计钣金的时候,要保证所设计的钣金件能够在一个平面上展开,没有相互干涉。
如下图:钣金的厚度从0.03~4mm各种规格都有,但厚度越大越难加工,在满足强度和功能的前提下,越薄越好,对于大部分产品,钣金厚度控制在1.0mm以下。
1、冲裁冲裁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冲裁件的加工工艺性也有所不同。
通信产品结构件一般只用到普通冲裁。
1.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1.2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尖角会影响模具的寿命,在直线或曲线的连接处注意要有圆弧连接,圆弧半径R≥0.5t。
(t为材料壁厚)1.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冲裁件的凸出或凹入部分的深度和宽度,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1.5t(t 为料厚),同时应该避免窄长的切口与和过窄的切槽,以便增大模具相应部位的刃口强度,b≤1.5t1.4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冲孔时优先选用圆孔,由于受到冲头强度的限制,冲孔的直径不能太小,不然容易损坏冲头,冲孔最小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有关。
材料圆孔直径b矩形孔短边宽b高碳钢 1.3t 1.0t低碳钢、黄铜 1.0t 0.7t铝0.8t 0.5t* t为材料厚度,冲孔最小尺寸一般不小于0.3mm。
小于0.3mm的孔一般采用其他加工方法,如腐蚀,激光打孔等1.5 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钣金件设计时,孔与孔之间,孔与边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以免冲压时破裂。
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不平行时,该最小距离应不小于材料厚度t;平行时,应不小于1.5t1.6 折弯以及拉伸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折弯件或拉深件冲孔时为了保证孔的行位精度,也为了保证模具的强度,其孔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1.7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螺钉、螺栓过孔和沉头座的结构尺寸按下表选取取。
钣金件设计11个要点
![钣金件设计11个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9d1f2c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c.png)
钣⾦件设计11个要点
1.依据成品所要求的机能决定其形状、尺⼨、外观和材料;
2.设计成品必须符合模具原则,即模具制作容易,成形以及加⼯容易,但仍然不影响机构功能;
3.钣⾦折边总⾼⾄少4个料厚
4.开孔孔缘离折弯墙不能⼩于3T;
5.抽芽铆合沙拉离料边3.00~5.00mm;(冲压中“沙拉”是指什么?指沉头孔,如图)
6.展开⽆⼲涉
7.冲⽅形孔时,四⾓尽量圆⾓,避免尖⾓;
8.折弯避免在斜边上
9.零件防呆,即容易反装的零件设计成左右不对称;
10.凸包边缘留料过少,不能成型后剪切,只有当⽑边在切如⽅向时容易加⼯
11.凸边折弯时,在拐⾓处容易出现撕裂;
欢迎⼤家在评论处补充你认为⽂章中有解释不对或⽋缺的部分,这样下⼀个阅读的⼈就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家需要的。
钣金折弯件的结构设计原则
![钣金折弯件的结构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ccdda66804d2b160a4ec01a.png)
钣金折弯件的结构设计原则1、板件最小弯曲半径板件弯曲时,若弯曲处的圆角过小,则外表面容易产生裂纹。
若弯曲圆角过大,因受到回弹的影响,弯曲件的精度不易保证。
为此规定最小弯曲半径。
见表。
2、弯曲的直边高度不宜过小,否则不易成形足够的弯矩,很难得到形状准确的零件。
其值h≥R+2t方可。
见图二。
3、弯曲边冲孔时,孔边到弯曲半径R中心的距离L不得过小,以免弯曲成型后会使孔变形。
其值L≥2t方可。
见图三。
4、当a<R时,弯曲后,b面靠a处仍然有一段残余圆弧,为了避免残余圆弧,必须使a≥R。
5、在U形弯曲件上,两弯曲边最好等长,以免弯曲时产生向一边移位。
如不允许,可设一工艺定位孔。
如图五。
6、防止侧面(梯形)弯曲时产生裂纹或畸形。
应设计预留切槽,或将根部改为阶梯形。
槽宽K≥2t,槽深L≥t+R+K/2。
7、防止圆角在弯曲时受压产生挤料后起皱,应设计预留切口。
如室外机侧板(上端、下端)圆角处切口形式。
8、防止弯曲后,直角的两侧平面产生褶皱,应设计预留切口。
9、防止弯曲后,产生回弹的切口形式。
10、防止冲孔后,弯曲产生裂纹的切口形式。
11、防止弯曲时,一边向内产生收缩。
可设计工艺定位孔,或两边同时折弯,还可用增加幅宽的办法来解决收缩问题。
12、弯成直角的搭接形式。
13、凸部的弯曲若像a图那样弯曲线和阶梯线一致,有时会在根部开裂变形。
所以使弯曲线让开阶梯线如图b,或设计切口如c、d那样。
14、防止弯曲时,弯曲面上的孔受力后会变形,孔边距(至底根部)其值A≥4方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
薄板指板厚和其长宽相比小得多的钢板。
它的横向抗弯能力差,不宜用于受横向弯曲载荷作用的场合。
薄板就其材料而言是金属,但因其特殊的几何形状厚度很小,所以薄板构件的加工工艺有其特殊性。
和薄板构件有关的加工工艺有三类:(1)下料:它包括剪切和冲裁。
(2)成形:它包括弯曲、折叠、卷边和深拉。
(3)连接:它包括焊接、粘接等。
薄板构件的结构设计主要应考虑加工工艺的要求和特点。
此外,要注意构件的批量大小。
薄板构件之所以被广泛采用是因为薄板有下列优点:
(1)易变形,这样可用简单的加工工艺制造多种形式的构件。
(2)薄板构件重量轻。
(3)加工量小,由于薄板表面质量高,厚度方向尺寸公差小,板面不需加工。
(4)易于裁剪、焊接,可制造大而复杂的构件。
(5)形状规范,便于自动加工。
2结构设计准则
在设计产品零件时,必须考虑到容易制造的问题。
尽量想一些方法既能使加工容易,又能使材料节约,还能使强度增加,又不出废品。
为此设计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制造方面事项。
钣金件的工艺性是指零件在冲切、弯曲、拉伸加工中的难易程度。
良好的工艺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序数目少,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高,产品质量稳定。
在一般情况下,对钣金件工艺性影响最大的是材料的性能、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
如何在薄板构件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加工工艺的要求和特点,这里推荐几条设计准则。
2.1简单形状准则
切割面几何形状越简单,切割下料越方便、简单、切割的路径越短,切割量也越小。
如直线比曲线简单,圆比椭圆及其它高阶曲线简单,规则图形比不规则图形简单(见图1)。
(a)不合理结构(b)改进结构
图1
图2a的结构只有在批量大时方有意义,否则冲裁时,切割麻烦,因此,小批量生产时,宜用图b所示结构。
(a)不合理结构(b)改进结构
图2
2.2节省原料准则(冲切件的构型准则)
节省原材料意味着减少制造成本。
零碎的下角料常作废料处理,因此在薄板构件的设计中,要尽量减少下脚料。
冲切弃料最少以减少料的浪费。
特别在批量大的构件下料时效果显著,减少下角料的途径有:
(1)减少相邻两构件之间的距离(见图3)。
(a)不合理结构(b)改进结构
图3
(2)巧妙排列(见图4)。
(a)不合理结构(b)改进结构
图4
(3)将大平面处的材料取出用于更小的构件(见图5)。
(a)不合理结构(b)改进结构
图5
2.3足够强度刚度准则
⑴、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
⑵.两孔之间的距离若太小,则在切割时有产生裂纹的可能。
零件上冲孔设计应考虑留有合适的孔边距和孔间距以免冲裂。
零件的冲孔边缘离外形的最小距离随零件与孔的形状不同有一定的限制。
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不平行时,该最小距离应不小于材料厚度t;平行时,应不小于1.5t。
最小孔边距和孔间距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