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 学 肥 料(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课题2课时1 化学肥料(1)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人教版)

课题2课时1 化学肥料(1)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人教版)
第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
课时1
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3.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想一想 阅读课本P79-82,思考以下问题:
(1)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哪些?哪三种元 素需要量最大?
(2)氮、磷、钾肥分别有什么作用? (3)什么是复合肥? (4)多施化肥、农药就好吗?要注意哪些问题?
9.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 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 B.大量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10.下列鉴别化肥的方法正确的是( D ) A. 碳酸氢铵与氯化钾:加水 B. 硫酸钾与磷矿粉:闻气味 C. 氯化铵与氯化钾:看外观 D. 硫酸铵与硫酸钾: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 C、H、O、N、P、K、Ca、Mg等
C、H、O (从空气和水中获得)
Ca、Mg等 (在土壤中获得)
农作物最需要补 充的是N、P、K
一、化肥简介
1.氮肥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 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 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 的作用。
4.复合肥
有些化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 营养元素,如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 [(NH4)2HPO4]和硝酸钾(KNO3)等,这样的化肥属于 复合肥料。这类肥料的特点是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 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 分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肥料,如 铵磷钾是在磷酸铵基础上添加钾盐配制加工而成的。

课题2 化学肥料

课题2 化学肥料
溶于水后再加氯化钡溶液
③ NH4HCO3 有气体产生
④ (NH4)2SO4 无气体产生
⑤K2SO4 有白色沉淀
⑥ KCl 无白色沉淀
【课堂练习】
【例3】以下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C )
A.K2S04 B.NH4N03 C.KN03 D.Ca(H2P04)2
【例3】某中学组织了一次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从家 中拿来了五种化肥,分别是硫酸钾、氯化钾、碳酸氢铵、 氯化铵和硝酸铵。 第一步:称取五种化肥各10g,分别研细; 第二步:取上述化肥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 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三种铵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别是:① ;② ; ③ 。 第三步:另取三种铵盐各少量,分别盛于三支试管中,再分 别滴入少量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铵和硝酸铵,有气 泡放出的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第四步:另取氯化铵和硝酸铵各少量分别盛于两支试管中, 分别滴入少量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者 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无白色沉淀生成者是 。 第五步:另取两种钾盐各少量分别盛于两支试管中配成溶液, 再分别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钾盐 是 ,无明显现象的钾盐是 。
氮肥的检验方法:
氮肥
加碱 有氨味 无氨味
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
灼烧 燃烧、发亮 熔化、冒烟
尿素
硝酸铵
硫酸铵、氯化铵
溶于水加氯化钡溶液
白色沉淀
(含硫酸铵)
无明显现象
(含氯化铵)
以下是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 式:
2NH 4Cl (固) Ca(OH)2 (固)△2NH3 2H 2O CaCl2
1.土壤的污染 2.对水的污染 3.对大气的污染 4.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怎样减少污染和危害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和种类。

2.掌握化肥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3.了解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4.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肥料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

•难点:掌握化肥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肥料的概念和作用。

例如:•请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化学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板书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化学肥料的种类、主要成分和作用。

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

例如:2.1 化学肥料的种类•无机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

•有机化肥:包括农家肥、堆肥等。

2.2 化肥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氮肥:主要成分为氮,促进植物生长,增加茎叶的生长和绿色部分的发育。

•磷肥:主要成分为磷,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增加植物的吸收能力。

•钾肥:主要成分为钾,增强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情境的案例,让他们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

例如:案例:小明的父亲在家里种了一些蔬菜,但一段时间后发现蔬菜长得不太好。

请问这可能是由于使用化学肥料不当导致的吗?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呢?引导学生讨论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化学肥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要求他们整理出如下信息:•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和作用;•使用该化学肥料的注意事项;•该化学肥料的优缺点。

5. 小结归纳(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他同学的报告进行评价和补充,最后进行小结归纳。

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小结的关键词,让他们填写到自己的笔记中,便于复习。

6. 拓展延伸(5分钟)提问学生关于化学肥料的拓展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进一步学习。

课题2化学肥料第一课时

课题2化学肥料第一课时

缺钾
3、 茎秆软弱, 容易倒伏,叶片边 缘和尖端呈褐色, 并逐渐焦枯。
知识归纳:
氮、磷、钾, 叶、根、茎。
合作探究二
先独立学习课本81-82页化肥简易鉴 别以上的内容,然后小组内交流讨 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 哪些环境问题?如何合理使用化 肥?
(1)使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 利: 促进农作物的增产 弊: (1)造成土壤、水、大气等环境污 染 (2)农产品受污染 (3)危害人体健康 (2)如何正确使用化肥与农药
B层题: 3.农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A )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KNO3 B CO(NH2)2 C Ca(H2PO4)2 D K2SO4
4、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 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 了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 最后生成了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的 硝酸盐。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C )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2 4 2 2 4、 3
将下列左项.中项.右项相关的项目用线连 结起来. 左项 中项 右项 碳铵 A磷肥 a促进作物穗多粒满 尿素 B氮肥 b增强作物抗倒伏能力 硫酸钾 C钾肥 c促进作物茎.叶生长 钙镁磷肥
B层题: 3. 某同学家中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 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你认为应该施加下列哪一种化肥:( D ) A. 氯化钾 B. 硝酸钾 C. 过磷酸钙 D. 尿素 4、某星期天,小明同学回家发现自家田里 的小麦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就向其父母 提出了一条合理化建议:明年应在小麦生长 期增施抗倒伏的化肥,你认为增施的化肥是( D ) A.NH4NO3 B.CO(NH2)2 C.Ca(H2PO4)2 D.KCl

第十一单元课题2 第一课时 化肥简介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共46张PPT)

第十一单元课题2 第一课时 化肥简介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共46张PPT)
氮肥 素。氮肥有促进植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一)氮肥
一、常见化肥
铵盐(铵态氮肥)
尿素 CO(NH2)2
碳酸氢铵NH4HCO3
氯化铵NH4Cl
硝酸盐
氨水 NH3·H2O
硝酸铵NH4NO3
硝酸钠NaNO3
一、常见化肥
(一)氮肥
1.尿素:CO(NH2)2
①物理性质:白色、能溶于水、固体。 ②用途:使用量较大的一种氮肥,也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练习
1.硝酸钾、硫酸铵、磷酸铵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硝__酸__钾__和_磷__酸__铵__; 它们所含的营养元素分别是___K____和___N____,___P____和___N____。
2.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可以施用于缺钾的植物中,取一些草木灰 加入盐酸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测草木 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__碳__酸钾_K_2_CO3 或 碳酸氢钾KH_C_O_3__。
化学肥料 (化肥)
以化学方法和物理 方法 制作而成
作物所需元素
需要量 较大
图片来源于片络
(一)氮肥
一、常见化肥
正常的棉花
缺氮的棉花 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一)氮肥
一、常见化肥








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一、常见化肥
分类
主要作用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
(三)钾肥
一、常见化肥
正常的大豆
缺钾的大豆
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三)钾肥
一、常见化肥
正 常 玉 米 茎秆笔直,不易倒伏。

课题2 化学肥料

课题2 化学肥料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 化学肥料【知识回顾】一、化学简介1.化肥:用矿物、空气、水作原料,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化学肥料。

2.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等,其中、、需要量大而土壤中又缺乏,因此、和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注解】铵盐(含NH4+离子)的检验:方法一:将少量待测固体放入研钵与粉末混合研磨,若有气体生成,则含有NH4+离子。

方法二:将少量待测物放入试管与溶液混合,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若试纸由色变成蓝色,则证明待测物质中含有NH4+离子。

注意:农业生产上施用铵态氮肥时,不要与______性物质混合施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合肥料---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①磷酸二氢铵:NH4H2PO4;③磷酸二氢钾:KH2PO4;②磷酸氢二铵:(NH4)2HPO4;④硝酸钾:KNO3。

与单一肥料相比复合肥料具有以下优点:①养分含量高,一次施用可以同时供给多种养分;②副成分少,可节省运输费用;③改善肥料的理化性状,常制成颗粒状,吸湿少,不结块,易使用,便于保存。

5.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但不合理使用化肥会形成潜在的污染,还会造成土壤退化和、的污染。

滥用农药也会带来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危害。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1.看__________:氮肥、钾肥大多为________色晶体,磷肥是_____________色粉末;2.加水________:氮肥、钾肥全部_____________于水,磷肥大多数___________于水或部分______________于水;3.加___________研磨:___________肥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与钾肥研磨后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

4.灼烧:灼烧后立即燃烧,且冒浓烟的是___________肥,灼烧后只是跳动,不冒烟的是______________肥。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化学肥料(第1课时)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化学肥料(第1课时)公开课-课件

抗 能力,能促进作 物提早成熟,
钾 硫酸钾 、 植物的组成元素, 茎干软弱,容易 ,
肥 氯化钾 等 促进植物生长、增强 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
抗 和抗 能力
褐色,严重时并焦枯
复合 磷酸二氢铵 、 同时含有 或 的营养元素,能同时均 肥 磷酸氢二铵 、 匀地供给多种养分,有效成分高。
硝酸钾 。
(2)常见化肥的种类与作用
(1)农业生产中为什么要使用化肥
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 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
最初使用的肥料是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 天然有机肥料。随着人们对化学元素与植物生长关 系的了解,出现了以的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含农作 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现在,施用化肥 已经成为了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施用化肥的 增产作用占各增产因素总和的30%—60%。
3、下列物质可以直接做肥料施用的是( B )
A. 磷酸(H3PO4 ) B. 氨水(NH3.H2O) C. 氢氧化钾(KOH)
D. 硝酸(HNO3)
中强酸 腐蚀性 弱碱性 强碱 腐蚀性 强酸 腐蚀性
只要含营养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能用来做 化肥。
四人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4、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多选题) ( CD)
的磷酸盐)、 抗寒抗旱能力,能促
过磷酸钙等 进作物提早成熟,
钾 硫酸钾K2SO4、 不是植物的组成元素,茎干软弱,容易倒伏,
肥 氯化钾KCl
促进植物生长、增强 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
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 褐色,严重时叶脉呈

淡棕色,并焦枯
复合 NH4H2PO4、 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能同 肥 (NH4)2HPO4 、 时均匀地供给多种养分,有效成分高。

化肥教案

化肥教案

教案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常见的化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3)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学习好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
常用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化肥的作用。

[教学方法]
阅读自学,引导讲解,分析,归纳,实际应用。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多媒体电脑。

[板书设计]:
课题2 化学肥料(一)。

人教九下化学第11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第一课时)

人教九下化学第11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第一课时)

KNO3
NH4H2PO4
(NH4)2HPO4
施用化肥时的注意事项
1.NH4HCO3 、 NH4NO3 、 NH4Cl 等 铵 盐 能 与 碱 反 应 放 出氨气,故铵态氮肥不能与 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否则会 降低肥效。
施用化肥时的注意事项 2.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的水溶液显碱性,故 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以免降低肥效。 3.硝酸铵受热易分解,经高温或猛烈撞击后易发生爆 炸,所以当硝酸铵结块时,不要用重锤砸碎。 4.硫酸铵不宜长期大量施用,以免使土壤酸化、板结。
B.KCl D.CO(NH2)2
2.某地小麦大面积植株矮小,根系不发达,应适当补
充下列物质中的 ( D )
A.NH4NO3
B.K2SO4
C.KNO3
D.Ca(H2PO4)2
解析: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
抗旱能力。小麦大面积植株矮小,说明缺少磷元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农药在自 然界中的 转移
(吸入) (皮肤渗透)

农产品





典例2 某班同学就“施用化肥的利与弊”进行辩论,
正方观点是施用化肥有利,正方的下列观点中不科学
的是( C )
A.化肥的肥效较快
B.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产
化肥的不合理
C.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施用会污染土 壤、水体等
D.复合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元素
缺氮的农作物
豆类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 化合物而吸收,故豆类植物无需或只需施用少量氮肥 就可以满足生长所需。
2.磷肥
磷矿粉 Ca3(PO4)2
钙和镁 的磷酸盐 Ca(H2PO4)2+CaSO4

课题2 化学肥料(共2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课题2  化学肥料(共2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新课讲解
“雷雨发庄稼”
N2+O2
2NO
2NO + O2 = 2NO2 NO2 → 硝酸盐
空气中的氮气不利于植物直接吸收,但是有两种天然固氮形式: 1、介绍豆科类植物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吸收。 2、雷雨天在闪电情况下,氮气可以转化为可吸收的化合物。 这就是雷雨发庄稼的道理。
新课讲解
水的富营养化
如厩肥、人粪尿、绿肥等
新课讲解
阅读教材P80、P81,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及功效。
分类
化学成分(填化学式)
主要作用 缺乏时的表现
含氮化合物:尿素[ CO(NH2)2]、促进植物 茎、
氨水(NH3·H2O)、铵盐[如碳酸

植株矮小、瘦
生长茂
氮肥 氢铵(NH4HCO3
)和氯化铵
弱,叶片发黄、
盛,叶色浓绿,
新课讲解
注:故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3.检验铵盐的方法:
取待测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放出的气体,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则待测样品中有铵根离子
新课讲解
3.检验铵盐的方法: 取待测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 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放出的气体,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则待测样品中有铵根离子 注意:
归纳总结
鉴别化肥的简单方法和步骤
氮肥
钾肥
一看: 二闻 三溶: 四加碱
液态的是氨水,白色 小球状的固体是尿素, 其它氮肥是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
刺激性气味 碳酸氢铵
无味
全部溶于水
放出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NH3)
无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放出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 课件(共27张PPT)

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A)
A.氢氧化钙
B.稀盐酸
C.氯化钠
D.水
3.小明发现自家的农田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查
阅资料得知:是因为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硫酸
铵[(NH4)2SO4]的缘故。硫酸铵属于( A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2 化学肥料
随着人类不断进化,驾驭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逐渐对那些人类可利用、可食用的植物进行栽培, 由于早期人口总数少,生产水平低,植物的生长 全靠自然调节;而到了现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 长,对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的产量要求提高,人们 可以用很多方式来提高产量。改变基因就是一种 方法,比如现在油菜就有两种:黑油菜和黄油菜, 前者的产量就要高些。而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另一 种常见的方法:施用化学肥料。什么是化学肥料?
灰白色 粉末
无气味 无气味
灰白色 粉末
无气味
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 无气味 无气味 溶于水 溶于水
注意:碳酸氢铵(NH4HCO3)易分解,所以铵味最浓。 NH4HCO3 NH3 +H2O +CO2
2.根据给出的化肥样品:硫酸铵 0.5 g 、氯化铵 0.5 g 、 硫酸钾 0.5 g 、氯化钾 0.5 g,完成下面的实验。
答:农家肥大多是有机肥料。人的粪尿、 牧畜的粪尿、厨余垃圾(剩菜剩饭)、 厩肥、绿肥、堆肥和沤肥等。
2.什么是化肥? 答: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制造
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 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 肥、微肥、复合肥料等。
3.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农家肥虽然含营养成分的种类比较广泛,但是 含量比较少,而且肥效较慢,不利于作物的直 接吸收。 化肥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 某些肥料有酸碱反应;一般不含有机质,无改 土培肥的作用。化学肥料种类较多,性质和施 用方法差异较大。

课题2化学肥料(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课题2化学肥料(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1.重难点一:化肥的分类、定义及作用
-学生需掌握氮肥、磷肥、钾肥的分类、定义及作用,了解其他常见化肥的特点。
-通过对比分析、实例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各类化肥的作用及适用作物。
2.重难点二:化肥的化学式、分子结构识别
-学生需学会正确书写化肥的化学式,了解其分子结构。
-通过化学式练习、实物模型展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化肥化学式的识别能力。
课题2化学肥料(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肥的概念、分类及用途,掌握氮肥、磷肥、钾肥的定义和作用。
2.学会识别常用化肥的化学式、分子结构,并能正确书写化肥的化学式。
3.掌握化肥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合理施用原则,了解过量使用化肥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3.学生对化肥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及合理施用原则了解不足,需要结合生活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4.学生在环保意识方面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化肥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5.学生在合作探究、动手实践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具备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化肥这一课题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学生对化肥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梳理。
2.学生在化肥的化学式识别、分子结构分析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强针对性教学和练习。
4.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施肥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农业生产习惯,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化肥为主题,围绕化肥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一课时)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苏智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放热、吸热等现象,能列举一些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的实例,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2)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化石燃料,不可再生。

(3)知道煤是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有氢、硫、氮等元素;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沸点不同的产品。

(4)能说出甲烷的主要物理性质(色、味、态、密度、溶解性),知道甲烷可以燃烧,能写出其化学方程式;知道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其纯度;知道甲烷是天然气、沼气、瓦斯的主要成分,并知道利用废弃农作物可生产沼气,知道城市下水道中容易积聚沼气,并产生一定的危险。

(5)知道使燃料充分燃烧要考虑的两个因素,即足够多的空气和空气充分的接触面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感受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并在列举出一些放热或吸热的化学反应实例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既有物质种类的变化,也有能量的变化”的观念。

(2)通过和利用图片、讨论等形式,通过学生阅读、思考和交流来认识化工燃料的用途。

并结合自已对生活的认识来认识充分燃料的方法。

(3)通过对燃料充分燃烧方法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和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意识。

(2)通过对化石燃料形成和利用的了解,树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2.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的种类、组成、特点及综合利用。

初中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2 课题2 化学肥料 习题课件(含答案)

初中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2 课题2 化学肥料  习题课件(含答案)
返回
优素养
步骤三:另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配成溶液,滴加 图 中 的 __硝__酸__银__(或___A_g_N__O_3_) __ 溶液 , 有 白色 沉 淀生 成 , 则 猜 想 ____①____成立。
返回
优素养
【拓展应用】 铵盐可作氮肥,它会与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硝酸铵 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返回
练技法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_____尿__素_______;B___碳__酸__氢__铵_____; C_____氯__化__铵_______。
返回
练技法
(2)如果实验Ⅱ中 B、C 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__无_____ (选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 B、C 两种样品,___能_____(选填“能”或“不能”) 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返回
一、化肥简介
3.钾肥: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 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常用的钾肥有硫酸钾 (___K_2_S_O_4___)、氯化钾(___K__C_l__)等。 4.复合肥:化肥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___两__种___或 __三__种____营养元素,如____硝__酸__钾____(KNO3)、磷酸二氢铵 (NH4H2PO4)等。
用尿素[CO(NH2)2],尿素是一种( A )
A.氮肥
B.复合肥
C.磷肥
D.钾肥
返回
学知识
2.(2020·重庆中考B卷)下列肥料中,能与尿素[CO(NH2)2]加工配
制成复合肥料的是( B )
A.(NH4)2SO4
B.KCl
C.NH3·H2O

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

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

• 6. 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你认为不 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 妥的是( 妥的是( D ) • A、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生产 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 效益 • B、对大棚中的植物施加适量的二氧化碳, 对大棚中的植物施加适量的二氧化碳, 以促进光合作用 • C、种植养殖和制沼气相结合,既可给农作 种植养殖和制沼气相结合, 物提供营养,又可提高农畜牧业的产量。 物提供营养,又可提高农畜牧业的产量。 • D、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使用,既可给农 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使用, 作物提供营养元素,又能降低土壤的酸性。 作物提供营养元素,又能降低土壤的酸性。
9. 近年来某市郊区的一些河流发生严重的“水华”现 近年来某市郊区的一些河流发生严重的“水华” 水华” 象,“水华”现象主要指向水中投入或排入了生物 所需的营养物质后,水中某些营养物质含量过高, 所需的营养物质后,水中某些营养物质含量过高, 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狂生长、繁殖, 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狂生长、繁殖,水质恶化而有 腥臭味造成鱼类死亡的现象。 腥臭味造成鱼类死亡的现象。 已知藻类的化学式为C (1)已知藻类的化学式为C106H263N16P,则组成藻 类的元素有 4 种,每一个藻类分子中有 386 原 子,藻类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90 。
故铵盐化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注:故铵盐化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二、磷肥: 磷肥:
1、磷肥的作用: 磷肥的作用: 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 促进作物根系发达, 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 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 粒增多,仔粒饱满。 粒增多,仔粒饱满。
2、常见的磷肥: 、常见的磷肥:
• 4. 某同学家中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 某同学家中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 叶片发黄,有的叶脉呈淡棕色, 叶片发黄,有的叶脉呈淡棕色,你认为应该施加 下列哪一种化肥( 下列哪一种化肥( )D A. 氯化钾 B. 过磷酸钙 C. 硫酸钾 D. 尿素 • 5. 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D ) 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天然水与空气、 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的长期接触 工业生产中的废气、 ②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液和废渣的随意排放 农业生产中化肥、 ③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当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课题2 化学肥料 (2012新版教材同步课件)

课题2 化学肥料 (2012新版教材同步课件)

5.使用化肥的利与弊
利: 农业增产的最有利措施 弊: 化肥中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 物和放射性物质. 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造成: <1>.土壤污染;<2>.水污染<3>.大气污染
赤潮
水遭污染鱼遭劫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探究初步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氮肥 磷肥 钾肥 碳酸 氯化 磷矿 过磷 硫 氯 氢铵 铵 酸钙 酸钾 化钾 粉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状 白色晶体
知识拓展
铵根离子的检验:
1、把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在研钵中混 合后研磨,闻放出的气味。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在一支试管中放入硫酸铵固体,加入氢氧 化钠浓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观察试纸颜色的改变情况。 (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3.下列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D)
D.KNO3
A.CO(NH2)2
B.K2SO4
C.NH4Cl
能力源于运用 当堂训练
4.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CO(NH2)2、(NH4)2SO4和NaNO3均可做氮肥 B.加熟石灰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磷肥的性质 C.区分各种化肥一般先观察外观、溶解性,再观 察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D.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水域氮和磷含量 升高
第十一元 盐
化肥
§11.2
说说看: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你都知道哪些化学肥料?
一、化肥简介
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 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施用化肥已经成 为了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化学肥料教案

化学肥料教案

化学肥料教案化学肥料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

2、过程与方法: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了解常见化学在使用和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在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点: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验准备: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熟石灰、水、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试管、药匙、铁架台、酒精灯、铁片、研钵;火柴。

教学过程:一、引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提供优良的种子和增施化肥已经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相关知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以小黑板或投影的方式呈现)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出1——2例。

了解农药、化肥的负面影响。

2、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了解常见化肥的性质、贮藏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学习“化肥简介”部分1、出示自学指导:阅读教材,找出黑板上检测题的答案,在书上相应地方做记号,记号不要太多。

2、出示自学检测题1:1)植物需求量大,土壤中又缺乏的三种元素是什么?2)列举常见的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各2~3种。

3)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有什么危害。

4)用自己的话说出农药进入人体的1-2条途径。

3、学生自学。

4、小组交流(主要是针对上述四个自学检测题交流)。

5、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根据情况点拔(学生能解决的由学生自己解决)。

1)化肥的种类可以从化学式来确定,含氮元素的叫肥,含磷元素的叫肥,含钾元素的叫肥。

含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的叫肥。

一般说来,磷肥的名称中有一个“磷”字,钾肥的名称中有一个“钾”字,氮肥的名称有什么规律呢?2)一方面,化学肥料及农药促进农作物增产,体现了化学科学的价值,另一方面,从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危害,我们也看出科学发展中尚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曹县五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0

曹县五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0

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第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走访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有关化学农药使用利弊的思考,训练学生的辩证法思维,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解决原有问题,促进社会和生产的同时,往往又可能会引出新的问题,因此,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是永无止境的。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化肥、农药的利弊了解。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预习导学1.农作物增产最有利的措施是。

2.含农作物营养元素的最主要的化学肥料有、、。

3. 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化肥的作用。

4.阅读教材完成下表: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内容有何疑问?。

二、交流探究1.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最大量的使用化肥,行吗?为什么?2.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如蔬菜、水果中农药高残留等。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农药的使用问题?3.持续农业运动的中心是什么?农药、化肥如何使用才能符合其宗旨?三、精导精讲1.化肥种类。

2.农药、化肥正确使用。

四、运用提升1.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尽量多施用B.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肥效高C.长期施用硫酸铵、硫酸钾会使土壤板结,酸化D.最主要的化肥是氮肥、磷肥、钾肥2.湖南洞庭湖平原被誉为“鱼米之乡”,某张大爷发现他种的水稻出现生长迟缓、叶色淡黄的现象,你认为应追加下列哪种肥料缓解这种症状()A.K2SO4B.CO(NH2)2C.Ca3(PO4)2D.NH4H2PO43.某农民发现自己种的庄稼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降低,此时应该施用的化肥是()A.NH4HCO3B.NH3·H2OC.钙镁磷肥D.KCl4.李大爷家栽种的棉花叶片细小,须及时补充氮肥,小明自告奋勇为李大爷选取一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则他应选用()A.NH4NO3B.NH4·ClC.NH4HCO3D.CO(NH2)25.某化学兴趣小组调查农田水土污染问题时,发现一般在大片农田旁的农排沟中,水藻大片疯长,请你解释其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2化学肥料(第一课时)
南京市江宁区铜井中学魏红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肥料的种类、作用及施用时的注意事项。

2.认识到化肥、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和负面效面。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化肥知识的调查研究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化学肥料对农作物的作用,体会化学与农业的密切关系,并增强社会生产意识,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训练。

教学模式:调查汇报式
流程结构:合作探究,收集资料→汇报交流,感受新知→分析对比,理解新知→归纳小结,形成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盆生长情况不同的马蹄莲
学生准备:分小组进行农村化肥使用情况的调查
1.调查内容:(1)调查家庭、农资部门化肥的品种及农村常见农作物的化肥使
用情况,并展示收集到的化肥样品;(2)调查化肥农药使用的利与弊;(3)
调查本镇复合肥厂的生产情况。

2.调查途径:家庭、农资部门、工厂、互联网。

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四、资料分析,得出利弊
教学资源
教学反思
在《化学肥料》教学设计中进行如下思考:化学肥料在农村的使用非常广泛,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如果靠单纯的讲解和阅读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在设计时紧密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在课前让学生分小组开展专题调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汇报,这样不仅重视了知识的结果,更重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中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教学目标达成较好。

专家点评: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有效地整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在教学设计上注重知识的动态生成,在真实而复杂的问题背景下展开教学,过程细腻、开放而鲜活,十分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同时,对乡土资源的利用也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化学的距离,为一不可多得的亮点。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教研室龚颖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