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化学肥料(公开课)
《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6.docx

《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一、基本信息课题授课学校授课时间教学设计及授课人二.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屮地位与作川性质:本节课是《盐化学肥料》单兀最后一个课题,从难度上说,不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但是在化学与社会的主题卜,化肥的使用是很重要的內容。
地位:本课的內容可以看做是酸碱盐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学习过程中既用到酸碱盐的知识,又得以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作用:本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肥为増产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利于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合理便用物质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辩证看待间题。
学情分析有利因素:通过之前对于元素化合物以及酸碱盐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对于本课即将学习的化肥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而且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化肥农药残留影响人体健康的事例,对于正确认识农药化肥的作用有一定的帮助,当然这种认识还是片面的,本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去了解化肥农药对于解决粮食紧缺问题作出的重大贡献,从而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起到的正面作用。
不利因素:城市学生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本课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他们对于农业常识知之甚少,对于化肥农药的作用基本没有概念,所以本课如果按照常规教学的方式进行,效率很低,对于学生的学习无法激发出足够的学习兴趣,要尽量改变教学方式,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以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了解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自学,学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通过了解化肥使用的“两面性”学习辩证看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粮食供应不足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
进一步感受化学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重点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难点资料的整理归纳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仪器药品植株两盆,一盆为正常生长,一盆为生长不良。
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

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课题2化学肥料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二是化肥的简易鉴别,介绍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化学肥料的种类很多,所涉及的知识也很复杂,本课题只是简单地对化肥的作用和影响作一概要介绍。
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在课题的引言部分扼要说明化肥对农业增产的作用,并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具体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化肥的增产作用提供理论和事实例证,同时展现化学的价值。
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业生产中的另一重要化工产品——农药的使用。
从而全面而真实地将人类在化肥、农药使用上所面临的问题呈现给学生,不仅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中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还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化肥的简易鉴别,教材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越种越甜”的道理。
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重点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研钵、酒精灯、火柴、烧杯;实物:缺氮肥的包心菜叶片、缺磷的小麦植株(高、矮各1株)、缺钾的大豆叶片;常见化肥样品;电脑及投影仪。
一、新课导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二、新课教学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及收集资料的情况,归纳常见氮肥及其作用、常见磷肥及其作用、常见钾肥及其作用,教师适当补充。
(1)氮肥。
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4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教学(公开课)化学肥料PPT课件

自然界中氮的固定: 途径一: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
11
途径二:雷雨肥庄稼
放电
N2+O2 =或=高==温= 2NO
12
二、磷肥
1、磷肥的主要作用:
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 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 籽粒饱满。
2、主要物质
磷矿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
3、缺乏时的表现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36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37
2
说说看: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你都认识哪些化学肥料?
3
1.阅读本课内容,将知识按表中内容 进行整理。
类别 名称 化学式 主要作用
缺乏时的 影响
常见化肥的名称、化学式及作用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
4
肥料
氮肥 磷肥 化学肥料 钾肥 复合肥料
农家肥料:如厩肥、人粪尿、绿 肥等。
对比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的一些特点
缺氮的马铃薯
思考:我们知道空气中有大量的 氮气,植物能不能吸收氮气并使 之转化为氮肥呢?
氮的固定:
①空气中虽然含有大量的氮气,但植物通常只能吸 收化合物中氮元素,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②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把氮气转化为含氮的 化合物而吸收。 ③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第一课时:化学肥料的种类及用途
1
情景导入:一位老大爷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上世纪70年代刚使用化肥时,生产队里种黄豆, 为确保增产,使用了大量的尿素。夏天黄豆苗 生长的非常旺盛,农民很高兴,到了秋天,黄 豆的结实率很低。相反,漏掉尿素的地方,黄 豆结实却较丰富,令人哭笑不得。同学们,你 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 们就可以来解释了。
化学肥料(公开课)课件

化学肥料(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化学肥料》。
本节课主要介绍化肥的种类、作用以及合理使用化肥的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的特点和作用;复合肥的概念;化肥对农作物的影响;合理施肥的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肥的种类、作用以及合理使用化肥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化肥的种类、作用以及合理使用化肥的方法。
难点:复合肥的概念、化肥对农作物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化肥样品、农作物图片、肥料作用动画。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展示农作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养分。
2. 探究化肥的种类3. 学习化肥的作用通过肥料作用动画,让学生了解化肥对农作物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使用化肥的重要性。
4. 学习复合肥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氮肥、磷肥、钾肥结合起来,从而引出复合肥的概念。
5. 讨论化肥的合理使用6. 实践与应用让学生设计一份化肥使用方案,应用于某种农作物,并说明理由。
六、板书设计化肥的种类与作用氮肥:促进茎叶生长磷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旱能力钾肥:促进作物成熟、提高抗病能力合理施肥原则:根据作物需求、土壤肥力、生长时期合理施用化肥。
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氮肥、磷肥、钾肥对农作物的作用。
2. 解释一下复合肥的概念。
3. 设计一份化肥使用方案,应用于某种农作物,并说明理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动画等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了化肥的种类、作用以及合理使用化肥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实践,对化肥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
但在授课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化肥的合理使用原则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周围农田的施肥情况,分析是否存在化肥滥用现象,并提出改进措施。
精品《课题2化学肥料》教学设计附导学案(比赛课)

《课题 2 化学肥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所教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城镇,极少数来自农村,对化肥知识知之甚少,很多学生只知道提高农作物产量要施用化肥,对化肥名称、施用方法、施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都不了解。
刚学完酸碱盐的知识,来不及消化,又要学习生活中接触较少的化肥,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教材分析】:本课题是第十一单元的最后一个课题,可以看作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
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二是化肥的简易鉴别,介绍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
通过观察和探究常见的化肥,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了解常见化肥在使用和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在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简单鉴别;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思路】:引入新课(民以食为天)→化肥的定义→常见化肥介绍(氮、磷、钾、复合肥)→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善待自然)→化肥的简易鉴别(学生互动)→布置作业(社会调查)【教学过程】教学准备:1、提前一周要求学生搜集常用化肥的种类和有关肥料的民间谚语。
2、教师搜集某些农作物的亩产量和相关图片。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随着人类不断进化,驾驭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逐渐对那些人类可利用、可食用的植物进行栽培,由于早期人口总数少,生产水平低,植物的生长全靠自然调节;而到了现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的产量要求提高,人们可以用很多方式来提高产量。
化肥公开课教案

课题2 化学肥料授课人:秦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能初步了解氮肥,磷肥,钾肥对农作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各种营养元素,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为了增强农作物的产量,我必须对他们施肥。
二、学生自读76—78,完成表格(多媒体显示)
三、展示图片(缺氮,磷,钾肥的植物表现)
四、课堂练习(1、2)
五、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完成书上表格。
教师归纳化
肥的简易鉴别的方法。
六、课堂练习(3、4、5、6)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课本课后练习)。
【精品】课题2化学肥料(第一课时)_0402024317484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第一课时)教学设想1、教材分析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第一课时)内容分析:化学肥料是对本单元课题1盐内容的延伸,是对盐这一概念外延的拓展和加深。
教材通过日常的一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引出化学肥料,简要介绍了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利用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教学方法:问题探讨、小组合作、调查汇报2、教学思路与设计本节课首先通过出示两盆同时种植而生长情况不同的马蹄莲引出课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汇报家庭、农资部门出售的化肥有哪些?在农村我们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水稻、油菜,你知道它们分别在什么时候施肥,这些肥料各起什么作用?进而了解本地区的化肥使用情况,明确这些化肥的分类及其作用。
然后通过学生分组探究知道常见的氮肥、磷肥、钾肥的简易鉴别,了解这些化肥在施用时的注意事项。
最后通过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认识到化肥、农药在促进农业增产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但大量的使用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使学生增强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本节课设计的整体思路是:从农业生产中的作物与化肥的关系中获取化学知识,并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化学与农业的密切关系,学会辨证的看待化肥、农药与人类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肥料的种类、作用及施用时的注意事项;认识到化肥、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和负面效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肥知识的调查研究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化学肥料对农作物的作用,体会化学与农业的密切关系,并增强社会生产意识,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生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训练。
二、教学内容分析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在课堂教学的开始,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通过教师出示两盆同时种植而生长情况不同的马蹄莲,要求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从而自然的引出肥料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一项重要因素,得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注意力指向明确,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题2 化学肥料——精品授课课件

氯化钾(KCl)
探究新知
复合肥料
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如:磷酸二氢铵 (NH4H2PO4)、磷酸氢二铵( NH4)2HPO4、硝酸钾( KNO3)
探究新知
微量元素肥料
(1)硼肥:硼砂、硼酸; (2)钼肥:钼酸铵; (3)锌肥:硫酸锌; (4)铁肥:硫酸亚铁; (5)锰肥:硫酸锰; (6)铜肥:硫酸铜。
氯化钾
无气味
无气味
探究新知
3. 根据上述实验,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 和方法。
看状态
氨水为 液态, 其余都 是固态
比较颜色
氮肥: 白色晶体 磷肥: 灰色固体 钾肥: 白色固体
闻气味 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碳酸氢 铵有强 烈的氨
味
嗅到氨味的是铵 态氮肥
探究新知
资料卡片
氮肥的简易鉴别
有氨味
硫酸铵、 氯化铵、
让我们携手 一起努力!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2 化学肥料
导入新知 下面有两盆同时种植而生长状况不同的马蹄莲,
你能分析一下它们生长不同的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吗?
养分来自哪呢? 阳光、水分、温度、养分 ……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2. 知道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学习辩证 认识问题的方法。
无气味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灰白色 粉末
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
酸味 无气味 无气味
溶于水但 溶解性 溶于水 溶于水 难溶于水 有残渣 溶于水 溶于水
探究新知
2. 取下列化肥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 研磨,能否嗅到气味?
加熟石灰 研磨
氮肥
硫酸铵 氯化铵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11课题2化学肥料微课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K2SO4、NH4NO3、NH4HCO3等物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KNO3 。
(2)取上述配方中的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与石蕊溶液
作用显红色。则这种溶液的PH < 7。(填“>”“<”或
“=”)。
碱性
(3)NH4NO3和NH4HCO3肥料不能与
(填“碱性”
或“酸性”)物质混合施用。
知识点二、化肥的鉴别
【典例2】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都是白
色固体,也是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
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 A )
A.氢氧化钙
B.稀盐酸
C.氯化钠
D.水
1.小明发现自家的农田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 查阅资料得知:是由于该农田长久施用化肥——硫 酸铵[(NH4)2SO4]的缘故。硫酸铵属于(A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2.下列肥料不能与草木灰共同施用的是( A ) A.氯化铵 B.硝酸钾 C.尿素 D.过磷酸钙
1.大气污染 2.土壤污染 3.水污染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外观
氮肥
磷肥
钾肥
碳酸 氢铵
白色 固体
氯化铵 磷矿粉 过磷 硫酸钾 氯化钾 酸钙
白色 暗灰色 灰白色 白色 白色 固体 固体 固体 固体 固体
气味
刺激性 无味 气味
无味
无味
无味
无味
溶解性 易溶 易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初步分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办法
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K:CO(NH2)2 氨水:NH3·H2O 铵盐:NH4HCO3、NH4Cl、(NH4)2SO4 硝酸盐:NH4NO3、NaNO3
课题2 化学肥料 (2)

课题2 化学肥料学习目标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重点难点: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知识准备1. 学生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
2.复习初二生物关于植物与无机盐的关系。
3.写出你知道的氮肥、磷肥、钾肥的化学式。
4.铵盐、硝酸盐、磷酸盐、钾盐的溶解性怎样?创设情境1.讲述: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提供优良的种子和增施化肥已经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相关知识。
2.投影:播放养分充足或缺某种养分的植物生长图片。
指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生产、人们吃饭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习研讨:【学生活动】展示学生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由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样品,做简要介绍。
【自主学习】课本80-82页“化肥简介”部分,小组交流完成并展示。
1、植物需求量大,土壤中又缺乏的三种元素是什么?2、填写下表:常用化肥的名称、化学式、作用和性质3、(1)发黄的菜叶与正常的菜叶比较。
(缺)(2)矮小的小麦植株与正常的小麦植株比较。
(缺)(3)叶片边缘发黄的大豆叶与正常的大豆叶比较。
(缺)【师生共同归纳】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⒈常见氮肥及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氨水:NH3.H2O N%=15%--17%碳酸氢铵(气肥):NH4HCO3N%= %硫酸铵(硫铵):(NH4)2SO4 N%= %氯化铵:NH4Cl N%= %硝酸铵(硝铵):NH4NO3N%= %尿素:CO(NH2)2N%= %⒉氮肥的特性(1)铵盐的检验实验:【试管 +(NH4)2SO4或NH4NO3 + NaOH+热,+ 石蕊试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NH4)2SO4+NaOH=Na2SO4+2H2O+NH3↑②NH4NO3+NaOH=NaNO3+H2O+NH3↑小结:①铵盐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氨气遇水生成氨水,氨水是一种弱碱,显碱性,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课题2 化学肥料演示课件

探究实验三:为鉴别NH 探究实验三:为鉴别 4HCO3、(NH4)2SO4、KCl、 、
有氨味 ① NH4HCO3 、 (NH4)2SO4
加盐酸
无氨味 ② KCl、K2SO4 、
溶于水后再加氯化钡溶液
③ NH4HCO3 有气体产生
④ (NH4)2SO4 无气体产生
⑤K2SO4 有白色沉淀
⑥ KCl 无白色沉淀
钾肥
复合肥 磷酸铵、磷 磷酸铵、
缺 氮
缺 磷
缺 钾
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
大部分植物不能把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 大部分植物不能把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但豆科植物利用根 部的根瘤菌却能将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 部的根瘤菌却能将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这类植物无需或只需 少量施肥。因此,有经验的农民常把其它植物与豆科植物种在一起。 少量施肥。因此,有经验的农民常把其它植物与豆科植物种在一起。 这种将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 这种将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
实验探究二: 实验探究二 氮肥 钾肥 1硫酸铵 2氯化铵 3硫酸钾 4氯化钾 硫酸铵 氯化铵 硫酸钾 氯化钾 加熟石 灰研磨
放出刺激性气 味气体
无味
(NH4 )2SO4+Ca(OH)2= CaSO4+2NH3 +2H2O 2NH4Cl+ Ca(OH)2=CaCl2+2NH3 +2H2O 注意:铵态氮肥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在一起 注意 铵态氮肥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在一起
课题2 课题 化学肥料
乐昌新时代学校 范林祥
阅读课本P76—78,思考下列问题 , 阅读课本
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2、农民或你家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 、农民或你家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 3、化肥的种类有哪些? 、化肥的种类有哪些? 4、不同的化肥对农作物有什么作用? 、不同的化肥对农作物有什么作用?
课题2化学肥料(第一课时)_2012050109325993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 化学肥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3.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活动方案】活动一:初步认识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右图为玉米中主要元素组成(干重%)图,回答下列问题:1.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化学元素。
其中,需要量最大的三种元素是什么?可以从哪儿摄取?2.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其他元素主要要从土壤里吸收,而土壤里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量往往难以满足作物的需要。
如果你是一名农技工作者,你准备怎么办?3.结合下图,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化学元素在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活动二: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1.根据提供的各种化肥样品,阅读教材P76-77,填写下表:表1:表2:他知道自己家里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茎叶细小,也出现了倒伏现象。
能供买化肥的钱只有300元,小明同学选购了两个品种的化肥,而且花钱最少,化肥中营养元素含量最多。
试问:⑴小明同学的庄稼缺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
(填“N”“P”“K”)⑵该同学买了碳铵(NH4HCO3),你能说出他的依据?(通过计算说明)他买的另一种化肥是。
3.案例分析:70年代刚使用化肥时,生产队里种黄豆,为确保增产,施用了大量尿素。
夏天时,黄豆苗生长非常旺盛,农民很高兴。
结果,到了秋天,黄豆的结实率很低。
相反,漏掉施尿素的地方,黄豆结实却较丰厚,令人哭笑不得。
请你说说其中的道理。
4.通过以上研究,谈谈你在使用化肥时应注意哪些因素?活动三:认识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阅读课本P78-79,回答下列问题:⑴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为什么会带来土壤、水、大气环境的污染?⑵我国推广持续农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⑶说说农药是如何在自然界中转移的?2.小组辩论“使用化肥的利与弊”。
要求每一小组任选一观点,收集理由进行辩论。
【课堂反馈】1.为了使某地区的农作物增强抗寒、抗旱的能力,专家建议最好施用磷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化肥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及合理使用方法等。
强调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化肥。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化肥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除了教材中提到的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还可以介绍一些特殊的化肥,如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料等。这些化肥在农业生产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准备一些植物幼苗和土壤样品,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还可以准备一些实验仪器,如显微镜、试管等,让学生进行化肥的溶解和分析实验。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例如,可以将教室布置成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进行实验和讨论时能够更好地合作和交流;还可以设置一些实验操作台,让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和设备进行操作。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源于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2,即化学肥料的相关知识。具体内容包括各种肥料的分类、作用以及如何合理使用化肥等。此部分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要求学生在掌握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化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过度使用化肥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重点题型整理
1.化肥的分类及作用
【题型】请根据化肥的组成元素,将以下化肥分类:尿素、硫酸钾、过磷酸钙、磷酸二铵、氯化铵。
【答案】尿素、氯化铵属于氮肥;硫酸钾、磷酸二铵属于钾肥;过磷酸钙属于磷肥。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下册第11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增强作物抗病虫害 和抗倒伏能力。 (茎)
2.复合肥: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营养元素,如磷酸二氢铵、硝酸钾等。
3.任何事物都有利也有弊,如不合理使用化肥和
农药就会造成:(1) 土壤 、__大__气_____
、水
等环境污染;(2)农产品受污
染;(3)化肥和农药残留成分通过食物链进入
人体,危害人体健康。但是化肥、农药目前还不
B.尿素
C.氯化铵
D.磷酸钙
5.只用一种试剂一次鉴别氯化钠、氯化镁、
氯化铵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D )
A.碳酸钠
B.稀盐酸
C.紫色石蕊溶液
D.氢氧化钠
课后练案
6.公园里部分植物的枝叶枯黄,茎也比较纤
细。建议工作人员最好给这些植物施用的一
种化肥是( B )
A.NH4HCO3 C.Ca(H2PO4)2
3.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
_N__H_4C_l__+__N_a_O_H__=_=△_=_=_=_N_a_C_l_+___N_H_3_↑__+__H_2_O_______
课堂导案
课堂导案
知识点2: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 取少量待检物质于试管中,加入碱性物质,如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并在试管口放一张湿 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___变__蓝_____,说明
NH4HCO3 (NH4)2SO4
化学肥料-公开课教学设计

观察氮、磷、钾肥的颜色、状态和溶解性。观察现象并填教科书 P83 的表。
(2)两学生 B、C 演示步骤 2:学生 B 在硫酸铵中加熟石灰研磨。学生 C
在氯化铵中加熟石灰研磨。观察现象并填课本上的表。
(3)两学生 D、E 演示步骤 3:学生 D 在硫酸钾中加熟石灰研磨。学生 E
在氯化钾中加熟石灰研磨。观察现象并填教科书 P83 的表。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 磷酸二氢钾 KH2PO4、硝酸钾 KNO3 微量元素肥料——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等
知识模块三 化肥的简易鉴别
阅读教科书 P82~83,了解“探究”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学习“常用氮
肥、磷肥、钾肥的简易鉴别”。实验指导:
(1)学生 A 演示步骤 1:以硫酸铵、碳酸氢铵、磷矿粉、氯化钾为代表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板书设计
课题 2 化学肥料
一、化学肥料简介
1.农家肥料 2.化学肥料
二、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土壤污染 2.大气污染 3.引起水体污染
三、合理使用化肥
1.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化肥
2.农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
四、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
作 业 《学法》64-65 页 1-10 题。 布置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化肥对人类的贡献 1.阅读教科书 P79,思考:什么叫化肥?化肥有什么作用? 2.展示学生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由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样品, 作简要介绍。 知识模块二 化肥的简单介绍 1.阅读教科书 P80~81“化肥简介”部分,小组交流完成并展示。 2.植物需求量大、土壤中又缺乏的三种元素是什么?N、P、K。 3.填空: (1)发黄的菜叶与正常的菜叶比较。缺氮 (2)矮小的小麦植株与正常的小麦植株比较。缺磷 (3)叶片边缘发黄的大豆叶与正常的大豆叶比较。缺钾 4.氮肥: 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1)常见氮肥及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氨水:NH3·H2O:N%=15%~17% 碳酸氢铵(氮肥):NH4HCO3:N%=% 尿素:CO(NH2)2:N%=% (2)氮肥的特性: ①铵盐的检验: 实验:试管+(NH4)2SO4 或 NH4NO3+NaOH 加热。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NH4NO3+NaOH===NaNO3+H2O+NH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已知某藻类的化学式为C106H263N16P,该藻类过度生长,是导 致“水华”(“水华”主要是指水中某些植物营养元素含量过 高,以致藻类疯狂生长、水质恶化而造成的水体污染现象)的 原因之一。下列与此信息相关的叙述中,你不赞成的是( ) A.该藻类由碳、氢、氮、磷4种元素组成
B.若使用无磷洗衣粉,可有效防止该藻类的过度生长
三、化肥的简易鉴别
直接看包装
• • • • 产品名称 养分含量 等级、商标、净重 ……
• P79 活动与探究
氮肥 磷肥 钾肥
碳酸氢铵 氯化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外 观 气 味 溶 解 性
NH4HCO3常温下就能分解: 白色 白色 灰白色 灰白色 白色 NH4HCO ↑ +H O+CO ↑ 3 2 2 晶体 晶体 3=NH 晶体 粉末 粉末
C.过量排放含有氮肥的农田水,也可能造成该藻类的过度生长 D.禁止使用化肥是防止“水华”的最好方法 6.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91%,假定人尿中不含其他含氮 物质,则人尿中含尿素[CO(NH2)2]的质量分数为( ) A.0.91% B.1.95% C.23% D.46% 7.为提高染发剂染色效果,一般先用碱剂等对头发预处理。某 碱剂在染发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 蕊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 ) A.CO2 B.O2 C.NH3 D.H2
有些品种化肥如长期大量 施用能使土壤板结
二、化肥与环境
• 1. 有利:提高农作物产量 • 2. 不利: • (1)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 性物质,污染土壤; • (2)因某些成分的积累、流失或变化,引 起土壤酸化、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大气环境 的污染。 • 3. 注意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化学产品(如化肥、农药)的使用,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不当使用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 环境产生危害。
含氮量:≥ 17.5%
防高温,防潮 XX化学工业公司
• • • • • •
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1)观察样品的颜色和气味: 颜色为灰白色粉末且不易溶于水的为磷肥; 有明显氨臭味的是碳酸氢铵。 (2)加熟石灰研磨: 能放出有刺激性气体的为铵态氮肥(铵盐)。
• 思考: • 鉴别四种氮肥: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 NH4Cl、硝酸铵NH4NO3、尿素CO(NH2)2 • 方案: • ①OH- [ NaOH 或 Ca(OH)2 ]; • ②Ba2+ [ BaCl2 或 Ba(NO3)2 ]; • ③Ag+ [ AgNO3 ] • P80 资料 氮肥的简易鉴别
• 雷雨肥庄稼(氮的固定) N2+O2 ===== 2NO
或高温
放电
2.磷肥
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 的组成元素,参与各种重要的代谢活动,与植物的 细胞分裂、生成及有机物的转化等有密切的关系。 磷可促进作物生长,使之穗粒饱满,还可增强抗寒、 抗旱能力。
作物缺磷的表现:生长迟缓、产量降低。
注意!施用铵盐时不要和碱性物质一起施用
• 化肥使用的注意点: • (1)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免减 低肥效; • (2)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pH>7) 不能淋雨,不能与铵盐混合使用以免减低肥效; • (3)氮肥要早晚施、开沟施,并及时盖土,避 免失效。 • (4)硫酸铵、硝酸铵等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 免增加土壤酸性;
• 污染地下水源, • 污染生活饮用水。
• 造成土壤板结, 破坏土壤内部的 空间结构。
水的富营养化
• . 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D ) 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的长期接触 ②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液和废渣的随意排放 ③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当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8.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右图所示。 (1)硝酸铵属化学肥料中的 (填序号):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2)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3)硝酸铵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为: NH4NO3+NaOH=NaNO3+NH3↑+X,则X的化学式是: ; 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 (填“酸”或“碱”)性物质混 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叶尖及叶缘发黄, 常见的钾肥: 甚至叶肉坏死。 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
缺钾使柑桔变小
4.复合肥料
复合化肥: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如: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 (NH4)2HPO4、硝酸钾(KNO3)
缺钾
茎秆软弱,易倒伏,叶片边 缘和尖端呈褐色,逐渐焦枯
硝酸钾
对比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的一些特点
化学肥料
所含营养元素种类少,但 营养元素的含量大
农家肥料
常含多种营养元素,营养元 素含量较少
一般易溶于水,易于被作 物吸收,肥效较快
便于工业生产,成本较高
一般较难溶于水,经腐熟后 逐步转化为可溶于水、能被作物 吸收的物质,肥效较慢但较长 便于就地取材,成本低廉 能改良土壤结构
提高题: 为鉴别NH4HCO3、(NH4)2SO4、KCl、K2SO4四种化肥,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方案,请你根据每步实验现象将 有关化肥的化学式填写在下图相应的空格中。 NH4HCO3、KCl、 (NH4)2SO4 、 K2SO4
加澄清石灰水 有氨味 ① 加盐酸 ② 无氨味
溶于水后再加氯化钡溶液
想一想
• 下列植株的症状说明缺 乏氮、磷、钾元素中哪 种元素?
缺氮
缺磷
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 绿色,并出现紫色
小结
常见化肥的种类与作用
种类
物质
尿素、氨水、 铵盐、硝酸盐
磷矿粉、钙镁 磷肥、过磷酸 钙 硫酸钾、氯化 钾
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 盛,叶色浓绿
• 练习:李明同学到舅父家做客,看到一个化 肥“蛇皮袋”上印有如图所示的商标,还嗅 到一股刺鼻的气味。他向舅父解释说: • 1、这包化肥是_____肥,能促进作物茎叶生 长茂盛、叶色浓绿,每袋化肥中含该元素的 质量至少为_____kg。 • 2、该化肥______时容易分解, • 在施用是不能与____性 碳酸氢铵:NH4HCO3 • 的物质混合。 净重:50Kg
3.高温或猛烈撞击均会使化肥硝酸铵发生剧烈的分解反应,生 成大量气体,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发生爆炸。已知硝酸铵爆炸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H4NO3=2N2↑+O2↑+4X,则X的化学式是 。 4.某学生家乡的水稻出现倒伏现象,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主要 原因是缺少 肥(填元素名称),建议农民适量施用草木灰 或者 (填化学式)。并指出过多施用草木灰会使土壤的pH 大于7,显 性,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 强抗寒抗旱能力,能促进 作物提早成熟,子粒饱满 能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 利进行
缺乏时的表现
植株矮小瘦弱,叶 片发黄,严重时叶 脉呈淡棕色
植株特别矮小,叶 片呈暗绿色,并出 现紫色 茎干软弱,容易倒 伏,叶片的边缘和 尖端呈褐色,并焦 枯。
氮 肥
磷 肥 钾 肥
复合 磷酸二氢铵、 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能同时均 磷酸氢二铵、 匀地供给多种养分,有效成分高。 肥
3.(09福州)植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 需施用的化肥是( ) A.KCl B.NH4HCO3 C.K2CO3 D.Ca(H2PO4 )2 4.我国研制的大型激光器“神光二号”用了磷酸二氢钾(KH2PO4)晶 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磷酸二氢钾也可用作复合肥料 B.磷酸二氢钾是一种氧化物 C.磷酸二氢钾中含有氢气 D.磷酸二氢钾中磷元素为+4价
说说看: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你都认识哪些化学肥料?
CO(NH2)2
Ca(H2PO4)2 和CaSO4
K2SO4
(NH4)2HPO4
NH4HCO3
钙和镁的 磷酸盐
KCl
KNO3
1.阅读本课内容,将知识按表中内容 进行整理。
常见化肥的名称、化学式及作用 类别 名称 化学式 主要作用 缺乏时的 影响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
③ 有气体产生
④ 无气体产生
⑤ 有白色沉淀
⑥ 无白色沉淀
作业交流:
1.农作物生长需要多种元素,其中需求量较大,而土壤中常缺少 的主要是 、 、 等元素。常见的化肥 有 、 、 、 .
2. 下列化肥中不属于盐的是( ) A.NH4NO3 B.NH3· H2O C.NH4HCO3 D.(NH4)2SO4
态氮肥
氮肥
钾肥
硫酸铵 氯化铵 尿素 硫酸钾 氯化钾 (NH4)2SO4 NH4Cl CO(NH2)2 K2SO4 KCl
加 熟石灰 研磨
有氨味
有氨味
无气味
无气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气味
铵盐与碱的反应:
(NH4+的鉴定方法)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浓碱溶液
铵盐
铵盐和碱的反应原理:
2NH4CI+Ca(OH)2=CaCI2+2H2O+2NH3 ↑
氮肥
磷肥
化学肥料 钾肥 复合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如钼肥、锌肥、 锰肥等 农家肥料:如厩肥、人粪尿、绿肥等。
肥料
对比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的一些特点
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氮
磷
钾 微量元素
锰 铜 钙 铁 镁
硼
硫
钼
锌
1.氮肥
氮肥的作用: 氮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农 作 物 缺 氮 的 表 现 :
碳铵中氮元素的质量= 185.2千克×17.7﹪=32.8千克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 80千克×46.7﹪=37.4千克 答:买尿素化肥中所含的氮元素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