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思考
论法官职业保障

论法官职业保障作者:张晓毅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35期摘要近年来,各地相继出现法官离职的报道。
这个在成熟法治社会中享有崇高美誉的职业,为何成为许多优秀法律人才眼中的鸡肋。
作为一名法院干警,笔者从法院工作生活实际出发,正视法官群体职业困境、生活困境以及心理困境,分析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尚未完善的多方面原因。
力争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合理借鉴发达法治国家的经验,提出改革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几点意见,以引起相关人士和部门的重视,为完善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推进司法改革尽一份力。
关键词法官职业保障独立审判作者简介:张晓毅,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
中图分类号:D9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277-02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讲话中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社会法律秩序,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实现上述趋势,需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法官队伍。
但在我国,由于没有意识到法官职业的特殊性,把法官看成了一般化的公务员职业,把法官归入公务员的管理体系,因此相应的职业保障等同于一般公务员,甚至在某些地区还不如一般行政部门公务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的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人员。
他们是履行国家赋予的审判职权的特殊职业群体,肩负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建立和完善法官职业保障机制,有利于推进法院队伍建设以及法官职业化建设,有利于维护法官队伍的稳定,对保障法官依法履行审判职权,建立公正、和谐、稳定的法治社会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缺少关于法官职业化制度的基本构建体系,各地做法不相一致,《法官法》、《公务员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有关法官职业保障的内容规定较为宏观概况,立法之间存在差异,部分规定有欠科学。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文的写作动机。
一、法官职业化定义及内涵根据《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設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法官职业化保障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职业权利;第二职业收入;第三,职业地位。
试论我国法官的职业保障制度

2 0 1 4 年2 月中 第5 期总第5 5 1 期
试 论我 国法 官的职业保 障制度
张 堞
( 乌海职业技 术学院素质教育部 ,内蒙古 乌海 0 1 6 0 0 0 )
【 摘 要】 三 中全会通过 的 《 中共 中央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中就提 出: “ 建 立符 合职业特点 的司法 人 员管理制度 ,完善 司法人 员分类管理制度 ,健全 法官、检察 官、人 民警察职业保 障制度 ”。 司法在 国家政 治经济中所 占的
一
、
体制 、司法腐败 、司法 不公 等现象 ,也透视 出司法权威缺失 的现象 。 三、法官职 业保 障的措 施 ( 一 )提高法官 的待遇 。一个 普遍存 在的现象 是 ,我 国 法院系统 的法官素质整体并 不高 ,原 因之一是法院系统 的待 遇偏低 ,没有足够 的利益来 吸引优 秀的人 才。而法官的素质 直接影响法院在公众心 中的形象 ,在社会 大环 境下 ,只有提 高法官的待遇 ,实行优薪或 足薪养廉 ,吸引更 多优秀的法律 人才愿意 出任法官 ,相应地法官 的素质也 就会 大大提高 ,同 时 ,因为待遇的提高 、优薪 的出现 ,法官也会更加珍惜 这个 职位 ,从 而减 少司法腐败 。 ( 二 )逐 步推迟退休 年龄 。针对 全 民的推 迟退休年 龄很 早就有提 出 ,十八届 三中全会 针对这一 问题提 出 “ 渐 进式 ” 的重要改 革举措 ,它是 中 国经 济社会发展 至今 的内在要求 , 也是对法 官这一职业的一种实际保障 ,推迟法定退休年 龄意 味着 法官 收入 的增加 和法官地位 的提 升。 根据波斯纳的研究 , 法官是更需要 固态智力 的一项工作 , 并且 这种 固态智力 往往在人 到 6 0岁之后 仍然增 长 ,而不是 衰 落 ,可能会 持续 到 8 0岁 。因此 ,在我们 这个司法 知识并 不 丰富的国家 , 在制度上 防止 司法经验 的流失显得更为重要 。 ( 三 )确立 “ 法检省级统管” 。 十 八 届 三 中全 会 作 出 的 《中共 中央关 于全 面深化改革若 干重大 问题 的决定 》 指出 , 要 “ 推 动省 以下地方法 院 、检察 院人财物统 一管理 ” ,即所 谓 “ 省级统管 ” ,具体从两个方面看 : 第一 ,人 事管理 ,法官 的任免 。法院依法独立行使 审判 权受到宪法保 障 ,因此 法官一旦 接受任命 即可终身任职 ,非 因法定事 由并依法定 程序不得免职。也正是 因此 ,法官 的任 命和免职 的权力便显得 十分 关键 。学界一直对法官 的任免有 各种说 法 ,最受 推崇 的是 “ 中央统管 ” ,即由 中央统一 管理
法官的保障制度范文

法官的保障制度范文法官的保障制度是维护司法独立性和公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保障法官的权益,有效地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司法权威和作用。
法官的保障制度包括从任命、薪酬、任期等多个方面对法官进行保护和规范,下面将就法官的保障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法官的任命形式是法官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
一般而言,法官的任命由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共同参与,以确保法官的选拔合理和公正。
例如,在我国,法官由人大代表会议任命,并经过司法考试选拔,保证了法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此外,在一些司法体系完善的国家,还设立了独立的司法委员会或专门的任命机构,以进一步增强任命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其次,法官的独立性是法官保障制度的核心。
法官需要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外部势力的干扰和影响。
为确保法官的独立,保障制度通常规定法官应当享有法律面前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不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受上级领导的指示干预。
此外,法官还享有不受降级、调动和解雇的保护,确保其职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履行公正的审判职责。
法官的经济保障也是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官应享有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减少外部因素对其生活和审判活动的影响,保障其专注于审判工作。
一般而言,法官的薪酬应该与其职位地位和专业能力相匹配,并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专业人士相当。
此外,法官还应享有合理的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等,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
法官的任期和稳定性也是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
法官的任期通常较长,以确保其独立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司法体系完善的国家,法官的任期甚至可以终身。
这样做的好处是,法官可以在不受外界压力和影响的情况下,依法行使审判权,保证审判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同时,对于犯错误或失职的法官,也应有相应的职务移动或惩罚措施。
此外,法官的培训和提升机制也是法官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不断提高法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保证其公正、高效的审判工作,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官培训和提升机制。
论我国法官责任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论我国法官责任制度的不足及完善我国法官责任制度虽然已经存在多年,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当前法官的责任制度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导致一些法官在履职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逃避责任。
其次,一些地方法院存在违法乱纪、腐败行为,严重损害了法官的形象,破坏了司法公正和廉洁。
最后,当前的法官责任制度缺乏内部监督机制,一些法官履职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负责任、不遵守程序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完善法官责任制度的具体措施有:修订法官责任法,加强监督审核,明确法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确保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完善法官评价考核机制,确保法官履职规范、严肃、责任明确;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保证法官的权利保障和管理规范,让法官以更加专业、公正、公平的态度来审理每一个案件和诉讼。
下面是三个案例,说明了我国法官责任制度的不足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
一、2019年2月,南京市法院判决错案,结果导致当事人利益受到严重损失。
在该案件处理过程中,法官没有认真审查双方当事人的证据,没有当面听取证人证言,也没有调查被告人的职业资格等问题,导致判决错误。
此事件引起了公众广泛的反弹,也暴露了当我们的法官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在审判中的质量控制方面。
完善方法:对于法官在审判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该建立起更为详尽的评价和监管体系,对法官的工作质量和成果进行竞争和比较,鼓励和引导高质量的审判过程,减少判决的错误率。
通过增加透明度和公开性,规范实施,不断推进法律发展,优化法律的适用,提高审判公正度和法律保障水平。
二、2019年12月,遭受舆论压力的一名法官暴打了一名律师。
该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大量讨论,揭示出该法官在行事方式上存在违法行为,既侮辱了律师的权益,也损害了法官权力的形象。
该事件再次证明了对于当前法官权利保护和普及法律教育的不足。
完善方法:应该通过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让法官更好地掌握法律精神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是指为了保障法官的权益和职业发展而建立的一整套制度和政策安排。
法官作为司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责任,因此,建立健全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对于确保司法公正、维护法官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应该确保法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是司法权力的核心内容,确保法官独立性对于司法公正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套可以保护法官免受外部干涉的机制。
例如,应加强对法官的任用和晋升程序的规范化,确保任命和晋升过程的公开透明,消除非法政治干预的可能性。
另外,可以设立专门的法律保障机构,例如独立的法官协会或政府 watchdog,用以监督和保护法官权益。
其次,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应该确保法官的工作条件和保障待遇。
法官的工作条件和待遇直接关系到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一方面,应该提供与法官职责相匹配的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为法官提供一个有利于工作的环境。
另一方面,法官的薪酬应该与其工作成果相匹配,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地位。
此外,法官的福利待遇也应该得到保障,例如,健康保险和退休保障等。
再次,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应该确保法官的职业发展和继续教育。
对于法官来说,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应该为法官参加有关领域的培训、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支持和机会。
同时,应该建立起一套评估和奖励制度,鼓励法官积极参加职业发展活动,提高自身素质水平。
最后,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应该确保法官的权益得到保护和维护。
由于法官的职责特殊,他们容易面临各种压力和威胁。
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保护机制,保护法官的人身安全和权益。
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法官保护机构,加强对法官的安全保障措施,打击对法官的威胁和干扰行为。
在建立健全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制度的设计应该注重平衡法官权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既要保护法官的权益,也要确保司法体系的正常运转。
法官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法官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已经逐渐成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工具。
而在法律运作中,法官作为司法机构的重要建设者和执法执行者,其自身的品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深入探讨了法官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法官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一、存在的问题1.法官职业操守缺失法官职业操守是法官行为规范的核心。
但是,在现实中,一些法官可能因种种原因丧失职业操守,例如受利益驱动、权力膨胀、责任逃避等。
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司法公正,也会损害法官的职业声誉。
2.法官权力滥用法官权力滥用是由于法官滥用审判权、调解权、强制执行权、拘留权等职权,扰乱司法秩序。
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案件当中,某些法官可能会违背法律精神和规定,挑战司法正义,破坏社会稳定。
3.法治意识淡漠在法律社会中,法治观念是法官的最基本素质之一。
但是,某些法官可能因为职业压力和利益诱惑等因素,而淡化对法治的重视,从而打破法治精神。
这不仅损害了社会的正义和稳定,也危害了法官的职业信誉和声誉。
4.职业道德问题法律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法官在职业生涯中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
但是,有些法官可能会因为个人利益、职业地位等原因,背离职业道德,从而导致不公正的判决或者背离法律的判决。
二、建议1. 加强法官教育与培训加强法官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消除法官自身存在问题的一种手段。
不仅可以提高法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还可以帮助法官更好地保持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树立法治意识。
2. 加强法规审查与约束作为职业保障的一部分,法律制度的建设应该更好地维护法律的公正和权威性。
加强法规审查与约束,对于遵循职业道德和实现司法公正都很有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关机制,例如晋升评选、惩罚等措施,确保法官的行为都遵循法规原则。
3. 建设全面的监管体系建设具有强制性的法律监管体系,可以有效减少法官自身不存在的问题。
通过建立相关的体系,例如人事监督、财务监管等,对法官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论法官职业保障

( 一) 职 业 地 位 不稳 固
现 社会 公平 正 义 、 维 护社 会秩 序 等 的重要 使命 和 责任 。 建立 和 完
虽 然我 国宪法 强调 了法院 的独立 审判 权 , 但 从法 院与其他 国
善 法官 职业保 障机 制 , 有 利于 推进 法院 队伍建 设以及法 官职业 化 家 机关 的关系 来看 , 法 律没 有对保 障独立 审判 的基本 条件进行规
( 二) 职业 权 力无法 充分行 使
法官 的职 业权 力体现 在运 用法 律知 识 , 在 分析 、 评价案 件事 实 的基 础 上 , 形成 自己法 官 内心 的确 信 , 最 终对 自己的承办 的案
。
{ I } l J 占缸会 2 0 1 3・1 2 ( 中)
。 。 。 。 。 ’ 。 ’ ’ ’ 。 。 。 。 。 ‘ 。 。 ‘ 。
◆理 论 新探
论 法官职业保 障
张 晓毅
摘 要 近年 来 , 各地 相继 出现 法 官 离职的 报道 。这 个在 成 熟法治 社会 中享有 崇高 美誉 的职 业 , 为何成 为许 多优 秀法律 人 才眼 中的鸡肋 。作 为一 名 法院 干警 , 笔 者从 法院 工作 生活 实 际 出发 , 正视 法 官群体 职业 困境 、 生 活 困境 以及 心理 困境 , 分析 我 国法 官职业 保 障制度 尚未 完善 的 多方 面 原 因。力 争立足 于我 国的 国情 , 合理 借 鉴发达 法 治 国家的 经验 , 提 出改革我 国法 官职 业保 障制 度 的几 点意 见 , 以 引起 相 关人 士和 部 门的 重视 , 为 完善 我 国 法官职 业保 障制度 , 推进 司法改 革尽一 份 力。
中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研究——以新一轮司法改革为背景的思考

摘 要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中需要完善的众多司法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完善不但是对法官职业群体职业付出的回报和尊重,更是维护社会法治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比较研究等法律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来分析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内涵、意义及全面观察比较中外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现状,最后提出对我国法官职业保障的建构意见。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介绍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内涵及其意义。
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笔者在第一部分将着重阐释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包括的基本内容,站在整个司法制度构建的全局来观察分析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对于司法公正运行、法官队伍建设、司法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是对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问题考察。
通过最新和尽量全面的基础性的数据来真实反映出当前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全貌,以及我们对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构建思路和认识上的一些经验和误区,在制度建立上的一些问题和亟需完善的方面,着重分析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对国外法官职业保障制度考察及启示。
介绍国外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概况。
相比于以往对国外法官职业保障制度介绍中单纯的介绍西方发达国家职业保障制度不同,笔者也力求更多引入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在法治建设进程中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概况,从而为构建立足于我国国情、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第四部分是对于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健全完善的原则及设计思考。
首先,确立完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原则,把握住完善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正确前进路径。
在此基础上,结合前面三部分内容对于我国法官职业保障中权力保障、经济保障等全方位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建构提出笔者的想法。
关键词:法官;职业保障;司法改革AbstractThe judge's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judicial system which needs to be perfected in the judicial reform of our country. The perfection of the judge's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justice of the rule of law,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justice. This paper mainly uses empirical analysis, comparative study of law method, the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the judge occupation guarantee system significance comparing the judge's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opin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judge occupation protection.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judge's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A regular speech is not suitable, so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first part will mainly explain the judge's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including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stand in the entire judicial system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judge's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is important to the operation of justice, the judge team building, the development of judicial civilization.The second part i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f the judge's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Based on the new and comprehensive data to try to reflect China's current judge's professional secur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cture, and we judge occupation guarantee system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idea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on some problems and need to improve aspects,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judge in the occupation guarantee system in our country.The third part is the investigation of foreign judges'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judges'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foreign judge's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introduced in a simple introduction to different occupation guarantee system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the author also tries to introduce more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Brazil, India, in Russi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le of law in the process of the judge's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our country and our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udge's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for construction.The fourth part is about 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our country's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First of all,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principle of perfecting the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of judges, and grasp the correct way to improve our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author's idea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judge's profession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such as the protection of the power of the judge, the economic security and so on, with the former three parts.Keywords:Judge, Professional Protection, Judicial Reform目 录引言 (1)一、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内涵及其意义 (3)(一)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内涵 (3)(二)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意义 (5)二、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问题考察 (7)(一)问题所在 (7)(二)原因分析 (14)三、国外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及其启示 (16)(一)法官审判权力保障 (16)(二)法官身份保障 (17)(三)法官经济保障 (19)(四)法官荣誉保障 (20)(五)法官人身安全保障 (20)(六)法官工作条件保障 (21)四、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22)(一)基本原则 (22)(二)具体制度设计 (23)结语 (33)参考文献 (34)作者简介 (36)致谢 (37)引 言2014年6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标志着本轮司法体制改革正式开启。
法官工作制度

法官工作制度一、引言法官工作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法官工作制度主要包括法官的选拔、任用、考核、培训、晋升、待遇等方面的规定。
本文将对我国法官工作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法官工作制度的建议。
二、我国法官工作制度的现状1.法官的选拔和任用我国法官的选拔和任用主要采取公开考试、面试、考察等方式进行。
近年来,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法官的选拔和任用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例如,实行了法官助理制度,为法官队伍提供了更多的后备力量;提高了法官的任职资格要求,增加了法学教育背景的比重。
2.法官的考核和培训我国法官的考核制度主要包括年度考核和任职考核。
年度考核主要对法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评价;任职考核主要对法官的任职资格和能力进行评价。
法官培训制度主要包括岗前培训、业务培训和晋升培训。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法官培训工作,提高了法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
3.法官的晋升和待遇我国法官的晋升主要采用逐级晋升的方式,分为初级法官、中级法官和高级法官。
法官的待遇主要包括工资、福利、退休待遇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逐步提高了法官的待遇,使其与职业地位相匹配,激发了法官的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法官工作制度的建议1.进一步完善法官的选拔和任用制度(1)提高法官的任职资格要求,增加法学教育背景的比重;(2)扩大法官的选拔范围,引进优秀人才;(3)实行法官助理制度,为法官队伍提供更多的后备力量。
2.加强法官的考核和培训制度(1)完善法官考核指标体系,突出业务能力和廉洁自律;(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法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3)建立法官培训长效机制,持续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
3.优化法官的晋升和待遇制度(1)完善法官晋升机制,实现公平竞争;(2)提高法官的工资待遇,使其与职业地位相匹配;(3)加强法官的福利待遇,关心法官的生活和工作压力。
四、结语法官工作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法院措施保障法官依法履职

法院措施保障法官依法履职法院作为国家的司法机关,其职责是依法审理案件,保障公正司法。
而法官作为法院的核心力量,其依法履职是保障公正司法的关键。
为了确保法官能够依法履职,法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法官的权益和工作条件。
首先,法院为法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法院的办公场所要求安全、整洁、舒适,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和信息技术设备。
法官的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设备都应保证正常运行,以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法院还配备有专门的研究室、会议室和法律图书馆,供法官进行研究和学习。
其次,法院为法官提供了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法官作为司法工作的专业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此,在入职前,法院会对法官进行全面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和专业能力。
而在任职期间,法院也会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学习活动,以帮助法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司法水平。
此外,法院还为法官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措施。
作为司法人员,法官涉及的案件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敏感问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为了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法院会为其提供必要的保护,为法官的身体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同时,法院建立了相应的应急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确保法官的安全。
另外,法院还为法官提供了合理的劳动和休息制度。
司法工作对法官而言是一项高度紧张和劳动密集的工作,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容易导致法官的身心疲劳。
为此,法院会规定法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保证法官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身心状态。
此外,法院还会制定相应的值班制度,确保法官能够在必要时随时出现在法院工作岗位上。
最后,法院还为法官提供了必要的职业发展机会。
法官作为司法工作的核心力量,其职业发展是法院重点关注的对象。
因此,法院会根据法官的工作表现和能力,提供适当的晋升和岗位调整机会。
同时,法院还会为法官提供相关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机会,以便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司法素养。
总之,法院为保障法官依法履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浅谈我国法官保障制度

Legal Sys t em A nd Soci et yf叁箜I』圭塾金三!!!竺!!望里。
ii■■圜麴圆啊凌谈皱圈法官儡障别度庄莉琴摘要法官的保障制度是体现法官崇高地位的需要,是确保司法公正的需要,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需要。
本文从法官保障制度的概念和内涵人手,结合国外有关的理论实践,分析了中国法官保障制度的现状和缺陷,针对现在我国法律保障制度的空白点,探索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来维护司法公正,保障社会文明。
关键词法官保障制度司法公正中图分类号:D9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0—045—02一、法官保障制度的概念及内涵所谓法官的保障制度,就是国家以法官职业化建设为目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和全面落实法官的权力、身份、收入等,保护法官的人身安全及其它合法权益,增强法官职业的荣誉,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
法官保障制度的内涵极为丰富,笔者认为,具体包括法官权力保障、身份保障、经济保障、教育保障、安全保障等内容。
权力保障即保障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非法的干扰:身份保障即法官一经依法选举、任命,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更换,不得随意被免职、降职、辞职或者处分;经济保障即保证法官在物质生活方面享有与其制度化社会地位相应的制度利益;教育保障即国家应为法官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让法官充分享有系统化的职业培训;安全保障即法官不因依法履行职务而受到任何打击报复、诬告、陷害等安全威胁。
二、我国法官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一)法官权力保障有待加强就法院外部而言,虽然地方各级法院是国家设在地方的法院,但地方权利机关和行政机关却一直将法院视为其下属职能部门,加之地方各级法院的人财物等均受制于地方党政部门,法院独立审判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就法院内部而言,由于院庭长审批案件等制度的存在,法官所在庭的庭长、分管副院长、院长均可以按某种约定俗成的内部规则合理地干预法官对案件的最终裁判。
做好法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建议

做好法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建议
做好法官权益保障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加强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建设: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包括严格的职业操守要求、合理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稳定的职业生涯和晋升机制等,以确保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 强化法律保护措施:在法律层面上,应当细化规定,如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等,以明确对于侵犯法官职业权益的行为应当被惩罚,确保法官权益得到有力保护。
3. 提高整体维权意识:鼓励法官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维权自觉性和有效性。
同时加强对于法官合法权益的宣传教育,以帮助公众正确理解法官的职能与权利。
4. 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建立高效的内部投诉处理机制和公众举报机制,及时接收和调查涉及法官职业权益的举报、投诉和诉求,并组织专门的调查机构进行处理,最大化保障法官合法权益。
5. 推动司法体制的改革完善:引导司法体制的改革完善,建立科学、合理和高效的司法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以保证法官的公正裁判和合法权益得
到充分保障。
论法官司法良知的制度保障

Vo L 33. .2 NO
M a . 20 r 11
21 0 1年 3月
论 法 官 司法 良知 的制 度保 障
雷 虹
( 两 警 官 职 业学 院 法 律 系 ,陕 西 西 安 7 0 4 ) 陕 1 0 3
摘 要 : 徒 善 不 足 以 为 政 . 法不 足 以 自行 ” 法 律 需 要 有 一 批 精 通 法 律 、 良好 职 业 道 德 的 法 律 人 去 实 施 。 在 我 “ 徒 , 有 国 目前 成 文 法 的 框 架 下 , 律 相对 于 判例 法 国家 来 说 , 内容 更 加 具 有 普 遍 性 和 一 般 性 。 对 法 官 的 司 法 良 知 予 以 法 其 制 度 保 障 , 以更 好 地 发 挥 法 官 的 自由裁 量 权 , 可 真正 实 现 法 律 的 公 平 和 正 义 。 本 文 从 我 国 目前 法 学 教 育 中存 在 的
( ) 学教 育 中存 在 的 问题 一 法
众 所 周 知 . 于 历史 等方 面 的 原 因 , 期 以来 , 国政 法 由 长 我
难想象, 如果 社 会 不 认 为 法 官 职 业 的 重 要 , 认 为 审 判 职 能 不 的 重要 , 不 会 对 法 官 职 业 提 出 以 上 特 别 严 格 的要 求 。 在 司 就 法 实践 中 , 官 在 审 理 案 件 时 , 法 自身 的 职 业 道 德 修 养 和 司法 良知对 于 公 正 、 学 的 裁 判 案 件 , 确 起 着 至关 重 要 的作 j 科 的 扫。
的 作 用 。法 官 的 司 法 良知也 不 是 主体 本 身 就 具 备 的 , 首 先 它
是 经 过 法 学 教 育 , 其 是 丰 富 而 全 面 的 法 律 实 践 能 力 的培 养 尤
浅谈健全司法行政队伍职业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

浅谈健全司法行政队伍职业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健全司法行政队伍职业保障体系对于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就具体措施展开阐述,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首先,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制度。
司法行政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要加强对司法行政队伍的培训工作。
应该建立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培训机构,提供针对不同岗位和职称的培训课程,为司法行政人员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能力水平。
其次,加强工作环境和待遇保障。
司法行政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工作环境和待遇必须得到保障。
首先,加强工作场所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和工作设施,确保司法行政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其次,合理调整薪酬待遇,根据工作量和工作质量进行合理的薪酬分配,并设立绩效奖励制度,激励司法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建立健全的职业晋升和评价机制。
司法行政队伍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业晋升和评价机制,根据司法行政人员的实际工作表现和业绩进行评价,进行职称晋升和岗位晋升。
同时,要加强对司法行政人员的考核和监督,建立起一个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的机制,确保司法行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能够不断提高。
第四,加强司法行政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
司法行政工作需要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要加强对司法行政人员的道德教育和培养。
要强化对司法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约束,严肃查处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
最后,要加强司法行政队伍的权益保护。
司法行政队伍承担着维护法律和社会稳定的责任,因此应该得到合理的权益保护。
要完善司法行政人员的权益保障制度,建立起一个健全的司法行政队伍工会组织,维护司法行政人员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健全司法行政队伍职业保障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包括职业培训、工作环境和待遇保障、职业晋升和评价机制、职业道德建设以及权益保护等方面。
只有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健全的司法行政队伍职业保障体系,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公正司法的堡垒:如何保证法官的独立性?

公正司法的堡垒:如何保证法官的独立性?在一个民主法治社会中,司法独立是确保正义实现的基石。
法官的独立性是司法独立的核心要素之一。
作为执法者,法官必须能够独立地履行职责,不受外界压力和干扰。
为了保证法官的独立性,必须建立一系列制度和机制,确保法官能够在审判过程中持续保持中立、公正和自主。
首先,法官的任命程序应该是透明、公正和非政治化的。
政治任命或者任命程序的不透明会给法官带来潜在的政治压力,从而影响他们的独立性。
因此,确保任命程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对于维护法官独立性至关重要。
除了公开任命程序,应该建立一个独立的委员会或机构负责筛选和选拔合格的法官候选人,以确保独立和专业性。
其次,法官的薪酬待遇应当合理并与其他政府官员相平等。
如果法官的薪酬过低,可能会导致法官面临经济困境或诱惑,从而干扰其独立思考和判断。
另一方面,如果法官的薪酬过高,也可能引发贪污和腐败的问题。
因此,确保法官的薪酬待遇合理平等,既能保证他们的经济独立性,又能防止腐败的滋生。
第三,法官应该享有充分的安全保障。
司法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法官可能因为自己的判决或裁定而遭受威胁甚至是暴力行为。
因此,提供必要的安全措施对于确保法官的独立性至关重要。
这包括建立安全机构或部门,提供针对法官的安全培训和保护,以及追究任何对法官的威胁或暴力行为的责任。
第四,加强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伦理规范。
法官作为执法者,必须坚守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保持公正和廉洁。
为此,应该加强对法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建立独立的法官伦理监督机构,监督法官行为,并严肃处理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以维护法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最后,加强司法制度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司法决策是公众利益的体现,因此,司法制度应该让公众能够了解和监督。
这可以通过增加审判过程的公开性,公开审判记录和判决结果,以及允许媒体和公民进行监督来实现。
透明和公开的司法制度不仅能够提高公众对法官的信任,也能够避免滥用权力和腐败的发生。
法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法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法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摘要:作为司法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法官在维护司法公正和维护司法稳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在法官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供一些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改进法官的工作效率和司法质量。
1. 法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司法独立受到质疑司法独立是法官履行公正审判职责的基石。
然而,一些法官可能受到政治或利益集团的干预,导致司法判决受到质疑。
这不仅损害了司法声誉,也损害了社会的公信力。
1.2 职业道德缺失法官应该是职业操守高尚、道德品质过硬的典范。
然而,一些法官在工作中存在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如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行为。
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司法公正,扭曲了法律框架。
1.3 工作负荷过重法官面临的案件数量庞大,工作负荷过重,导致审判时间过长。
这不仅延误了当事人的诉讼权益,也使司法效率降低。
此外,法官还需要处理各类案件,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等,要求法官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
1.4 制度缺失在一些司法体系中,法官的选拔和任命制度不完善,容易导致人员素质的不稳定和职能的不全面。
此外,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监督难以落实,从而引发一些违法犯罪行为。
2. 解决法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建议2.1 加强司法独立保障为了确保司法独立,政府应该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并确保法官在经济利益上的独立性。
同时,应加强对法官的培训和监督,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2 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官职业道德规范,并加强对法官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
对发现的职业道德缺失行为要严肃处理,并进行公开曝光,以引起舆论和社会的关注。
2.3 配备足够的法官政府应增加法官数量,减轻法官工作负担。
通过优化审判程序和引入技术手段,提高审判效率和质量。
此外,可以通过推行司法辅助人员制度,为法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4 完善选拔和监督机制建立透明、公正的法官选拔制度,确保选拔人员的公正性和能力。
法官的责任制度

法官的责任制度作为司法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法官在维护法律公正和保障公民权利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为了确保法官的公正、公平和独立,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法官责任制度。
本文将探讨法官的责任制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其在不同司法体系中的具体内容。
一、法官的责任制度的定义法官的责任制度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和行为准则,确保法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遵循公正、公平和独立的原则,并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和追究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保证司法公正,维护法律权威,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二、法官的责任制度的重要性法官的责任制度对于司法体系的健康运行和公正裁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保障了法官的独立性,使其能够在审判过程中不受外界压力干扰,保持中立和客观的立场。
其次,责任制度确保了法官的公正和客观判决,防止个人偏见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再次,它增加了司法机构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升了人们对司法体系的信任和尊重。
最后,责任制度也为当事人提供了救济途径,以保障其合法权益。
三、法官的责任制度在不同司法体系中的具体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司法体系在法官的责任制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法官责任制度的具体内容:1. 法官资格审查法官在任职前需要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包括学历、专业背景、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考核。
这样可以确保法官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以履行其职责。
2. 法官行为规范法官需要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包括廉洁奉公、中立公正、勤勉尽责等。
他们必须在审判过程中遵循法律原则,并且不受外界利益干扰。
同时,法官还要遵守审判程序的要求,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 法官监督机制为了确保法官的行为符合规范,许多国家建立了独立的法官监督机制。
这些机制包括法官评议委员会、法官事务检察部门等,负责对法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4. 法官违法违纪处罚制度当法官违法或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被发现时,必须追究其责任。
这包括对其进行适当的纪律处分,如警告、罚款、停职甚至解职等。
完善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

完善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建设公平正义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司法人员作为执法机关的重要成员,其在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中起着核心作用。
为了保证司法人员的公正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完善司法人员的职业保障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完善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司法人员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人员,因此需要一套健全的职业保障制度来确保其独立性和公正性。
司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需要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而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职业待遇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此外,司法人员的职业保障制度还应包括预防和应对职业风险的措施,如身体健康检查、人身安全保障等,以确保司法人员的身心健康。
第二,完善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有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体系的核心价值之一,而司法人员的职业保障制度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稳定和可靠的职业保障制度可以保证司法人员免受各种压力和影响,使其能够独立行使职权,遵循法律和职业道德准则。
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相信司法是公正的,司法机关是可信的。
反之,如果司法人员的职业保障制度不完善,容易造成腐败和不公正的行为,进而破坏司法公信力。
第三,完善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可以提高司法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一个好的职业保障制度应该包括职业培训和进修机制,以不断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司法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办案经验,同时还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公正决策的能力。
通过完善职业保障制度,可以为司法人员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和提高。
第四,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提高司法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形象。
如果司法人员没有一个稳定和可靠的职业保障制度,他们可能会遭受各种压力和威胁,从而影响天下香烟报价无法打开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而一个完善的职业保障制度将有助于减少这些干扰和干预,使司法机关能够更加专注于办案工作,并提高其工作效率。
某法院对于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情况调研报告

某法院对于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情况调研报告某法院关于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加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导致群众对法律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应的法院乃至法官群体的司法能力面临更为严格的考验和挑战。
法官职业作为一项特殊的职业,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其已经成为了一项高风险的职业,在目前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探讨法官职业保障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近日,XX法院对法官职业保障制度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XX法院的基本情况11、编制情况。
XX法院目前共有干警xx人,(正式干警xx人,临聘干警xx人),按照政法编制,定编xx人,缺编xx人。
在现有的xx名正式干警中,从事审判工作的一线法官有xx人,不从事审判工作的在职法官xx人,法警xx人,其它办案辅助人员22人。
22、工资情况。
在从事审判工作的法官中,全年总收入xx元,其中基本工资xx元,法官审判津贴xx元,办案人员岗位津贴xx元,其它津补贴xx元,全年一次性奖金xx元,县上目标考核xx元。
不从事审判工作的法官待遇和一线法官差别不大,其他办案辅助人员除了没有法官审判津贴外,其他津补贴和奖金、考核一样。
法院干警的总收入平均在xx元左右,除去扣缴的住房公积金、医保、社保,年收入xx元左右。
法院干警的收入和当地普通公务员的收入基本没有差距,法官的收入在当地仍处于中低水平。
二、我院法官职业保障的现状现阶段,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对法官的职业权利和职业保障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法律规定多停留在文字的层面,并没有制定形成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致使法官的部分职业权利和职业保障没有落实或没有完全落实。
一是法官的收入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规定,法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审判工作特色,由国家规定。
法官实行定期增资制度。
目前,法官的工资制度和增资制度一直使用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定期增资的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从公共管理视角浅谈员额制背景下法官职业保障

从公共管理视角浅谈员额制背景下法官职业保障摘要:员额制改革后,我国法院员额法官比例控制在30%-40%,院、庭领导由于行政事务繁忙,办案系数相应降低,法官助理不能独立办案,绝大部分的办案任务落在一线员额法官身上,案多人少矛盾更加突出。
为了保持法官队伍的纯洁性和稳定性,必须要完善和落实法官职业保障机制。
关键词:职业保障;员额制;司法改革;法官职业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因此,法治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有效的执行。
人民法官是在国家司法机关中依法行使审判权的人员,是司法权的执行者,是法律规范的践行者,他们担负着调整社会关系、解释社会相关法律条文的重要职责。
当前的司法改革旨在通过改革释放的红利吸引更多优秀的司法人才,将他们配置于司法审判的最前沿并赋予其独立审判权,通过科学管理法官及审判队伍,来提高审判工作质效,法官员额制作为本轮司改的一项基础性内容。
法官作为司法权运行的核心,更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风险。
从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法官的五个层级需求,法官的生理需要即衣食住行能得到满足。
安全层次的需求首先是指职业本身较稳定,即工作性质和收入的稳定。
第三层次是法官的社交需求,即子女和朋友。
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法官必须从内心感受到职业带来的威严与尊荣。
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法官能不受外界干扰独立行使权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表现。
一、员额制改革后法官职业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1.法官经济保障不到位(1)行政化模式下法官的薪酬体系不健全。
根据《法官法》的规定,法官的基本工资与其行政级别相挂钩。
现行薪酬体系让部分法官为了追求高薪酬,以追求职级和职务的晋升为首要目标,势必会分散办案精力。
审判工作专业性强,员额制之后法官的压力剧增,建立一套与法院的工作相适应的薪酬体系是大势所趋。
(2)司法地方化弱化了加薪的自主能动性。
我国法院各项机制设定偏于行政化,法院人员的经费与其他行政机关相同,经费的发放与否要综合考虑地方党委政府对法院工作的满意程度、当地的财政状况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建立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思考法官的职业保障既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量法官职业化的重要指标。
是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根基。
笔者结合基层法院和当前法官待遇的实际,就加强法官的职业保障,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法官职业保障之基本内涵和相关规定(一)法官职业保障之基本内涵法官职业化是指“法官以行驶国家审判权为专门职业,并具备独特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职业地位。
”如何理解和提高法官职业保障,我国《法官法》和《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所谓法官职业保障,是指法院通过法官职业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法官的职业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法律赋予法官的职业权力和职业地位,从制度上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同时依法保障法官的职业收入,保护法官的人身安全和合法利益,增强法官职业的尊荣,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
法官职业保障的内涵较为丰富,它包括法官的职业权力保障、职业地位保障、职业收入保障、职业安全保障、职业教育保障和职业监督保障等内容。
职业权力保障是指保障法官应当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坚决排除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任何个人的干预,坚决排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职业地位保障是指法官一经任用,除正常工作变动外,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职业收入保障是指法官应拥有相对丰厚的经济收入和稳定可靠的物质生活保障,以免后顾之忧,防止钱物的诱惑;职业安全保障是指法官不因履行职责而受到任何打击、报复、诬告、伤害等安全威胁;职业教育保障是指国家和法院应为法官提供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会以及完善和教育培训设施相应的教育培训经费;职业监督保障是指法院通过建立健全符合法官职业特点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法官的自律与他律,完善既能严肃查处法官违法违纪行为,又能充分保障法官申诉、控告权利的程序,以确保法官依法履行职能,公正司法。
(二)法官职业保障的有关规定我国现行法律关于法官职业保障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一些:我国《法官法》在总则第4条中明确规定:“法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定了法官享有的职业保障权利,即:一是法官在依法履行职责时应当具有法定的职权和工作条件;二是法官依法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三是法官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四是获得劳动报酬、享受保险、福利待遇的权利;五是法官的人身、财产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六是参加培训的权利;七是提出申诉和控告的权利。
法官的职业收入保障见于《法官法》第34条至第36条规定,具体内容为:法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审判工作特点,由国家规定。
法官实行定期增资制度,经考核确定为优秀、称职的,可以按照规定晋升工资,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前晋升工资。
法官享受国家规定的审判津贴,地区津贴,其他津贴以及保险和福利待遇。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法官法》赋予法官的职业权利,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至今有些职业权利尚未落实或没有完全落实。
因此,亟待通过法官职业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法官的职业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法律赋予法官的职业权利和应享受的职业待遇,维护法官职业应有的尊荣,确保法官依法履行职权。
二、法官职业保障的现状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意识到法官职业的特殊性,把法官看成了大众化的职业,国家干部成为所有包括法官在内公职人员的统一称谓。
所以法官的职业保障等同于一般公务员,甚至在一些贫困地区还赶不上一般行政部门。
《法官法》颁布以后,法官的任职、惩戒、待遇、身份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从全国来看,法官的职业保障有了明显的进步。
但各地发展并不平衡。
在经济发达地区,《法官法》的各项法官职业保障制度贯彻的比较好,但在经济贫困地区,仍然没有得到要本性改善。
他们仍屈服于各种地方势力之下,在生计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谈司法公正、独立审判等问题显得言不由衷、勉为其难。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笔者从事基层审判工作多年,认为法官职业保障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障碍。
(一)司法权地方化的障碍受司法与行政合一的中国传统诉讼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司法机关在设置上按行政区域化分逐级设立,且各级法院的人事权现阶段主控于地方组织人事部门,经费保障依赖于地方政府,依照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人权与财权的失缺在逻辑上就必然导致司法权的非独立性——即“司法权地方化”,这与司法权作为一种国家公权力应具的统一性相悖,也与必须以司法部门为主体支撑的法官职业化建设模式相离。
在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历程中,没有司法部门相对独立的人事管理机制与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法官实质性上的职业独立性便仅具有了法律概念上的意义,这种与法官职业化理念相悖的职业保障机制将从根本上制约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与未来,不得不令人担忧。
据笔者了解到实际情况,基层法院的经费保障、人事任免、职级评定、人才选拔与交流等都受到地方相关部门不同程度的制约,甚至基本上由地方党政部门全盘掌握,法院作为具体的用人部门却实际上没有用人的选择权,或者说法院系统至上而下并不注重人事权力的把握,仅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
仅就这一点,我们可从近10年人民法院不开展人材招录工作而由地方组织人事部门随意调入的实际情况中可见一斑,体制上的受控或者人为的放弃决定了法院法官职业保障在现阶段只是一种理想的期待,在基层法院谈法官职业化建设更是任重道远。
(二)司法权行政化的障碍法官职业化是指法官以行使国家审判权为专门职业,并具备独特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职业地位。
这种职业的特定性要求职权的行使也必须具有特定的职业保障机制,即符合司法审判工作运行规律的司法独立机制。
但受现行司法体制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司法权在法院内部也被高度行政化。
从法官职业保障的角度分析,司法权行政化的体制因素需要重点从二个方面加以研究:其一,对法官人事的行政化管理。
法官是一种很独立性和专业性的职业,是司法权的法定载体,具有主体地位。
因此,对法官的人事管理必须不同与对行政人员的管理,但从司法实践来看,对法官的业绩考核、选拔任免、交流调整等全部移置了行政机关对行政干部的管理模式,法官被客体化成了行政化管理的对象,这种管理体制并不符合法官职业特点,不利于法官职业化建设发展。
其二,对法官职权的行政化运作。
法官依法办案是法官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核心,但从基层法院的实际看,多数法院在审判权的行使上采取了一种“折衷”手段,即法官依法审判与领导审核把关相结合,这表面上看是对审判权的慎重行使,但实质上却是对法官依法办案的一种行政限制,裁判文书的逐级签发既是对法官职权的一种行政化剥夺,也潜在地降低了法官的司法责任心,影响法官对审判权行使的严谨性。
即使在实行审判长选任制后,这种司法权的行政化行使在基层法院仍没有根本改变。
(三)法官职业社会化的障碍审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法官职业具有不同与其他公务员的特殊性。
但现实情况是,法官职业与其本应具有的职业特性相比,相距甚远,大多属改良而来的法官本质上并不具备法官职业化或法官精英化的要求,社会对其大众化的衡量与评判并不是信口开河。
在特定历史阶段或社会空间中,孤独地强调法官职业保障必然让人无法信服。
并且,从法官职业广义的角度分析,在社会把法院工作与法官职业相等到同的情形下,法院队伍建设在没有实质性突破的前提下而过于强调其职业的神圣,要求职业的保障,这显然没有说服力。
因此,从价值学理论角度看,法官本身的精英化与否是法官职业保障是否落实的重要前提。
三、完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具体设想法官职业保障与独立审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因果。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建立应当以法院独立审判为前提。
能否真正确立独立审判制度,法官职业保障就成为其一个重要方面。
这需要建立体制保障,在西方国家体制保障被称“背景保障”,体制保障的主要方面就是司法独立。
在这样的背景保障下,法官才能成功地担当起只服从法律的正义使者之角色,其职业保障才会有基础。
(一)克服法院外部关系上的地方化、解决法院内部管理上的行政化、实现对法官职业监督的规范化,建立起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审判的职业权力保障制度1、改革现行司法体制,建立和完善确保审判独立、法官独立的法院外部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是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法院的人、财、物均受制于地方的管理和制约,从而使司法带有浓郁的地方行政色彩,“尽管立法上给予一定独立,但考虑到种种实际因素,法官作出决策自难避免干扰,即使法院独立审判在现实生活中也大打折扣。
推进司法改革进程中,要紧紧围绕落实法院和法官依法独立审判这一目标,有步骤地采取措施。
(1)建立独立、统一的司法经费保障制度。
切实解决地方法院在财、物等方面依赖于地方行政机关的问题,从根本上避免地方行政权力对司法的干预。
(2)建立独立、统一的司法人事管理制度。
改革现行的法官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新的法官遴选、任用管理制度,既保证法官队伍的高素质,又减少地方人事管理权对法官独立审判的制约和影响。
2、完善法院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审判的内部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审判活动的自身性质、规律和特点,法院内部管理也基本上套用行政管理模式,没有使审判真正独立和有别于行政管理而张扬其职业个性,如案件层层汇报请示、法官审判事务与行政事务的不分、对法官绩效的行政化考评,等等。
在法院内部建立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审判的职业保障制度,必须尊重法官审判权力的独特品格和权力运作的特殊规律,凸现法官在审判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1)全面落实队伍分类管理,建立确保法官专司审判的人事管理制度。
法官的主要职责是裁判案件,具体表现为主持庭审和拟写法律文书,除此之外的审判辅助工作、行政事务都应当从法官身上分离出去,由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及其他行政人员来承担。
因此,应尽快落实法官员额定编和法官助理制度,推行书记员、司法警察、司法行政人员单独序列管理,通过对法院“干警”队伍科学规范地分类管理,使法官真正独立于非裁判事务、独立于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等非审判人员。
(2)全面落实合议庭、独任庭职权,理顺法官审判职务和行政职务的关系。
规范明确合议庭的职、责、权。
院、庭长平时行使行政管理职责,只有在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或依法指导合议庭办案时,才能履行审判职责。
庭长或院长的观点与合议庭判决意见不一致时,应该建议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不得擅自更改合议庭意见。
(3)规范审判委员会职能,解决“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问题。
大力推行院、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直接担任审判长开庭审理案件的做法。
转变审判委员会职能,逐步过渡到只负责审判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应有审判委员会委员组成合议庭审理或旁听庭审后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真正落实审判的亲历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