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B卷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1.如图,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A.剪刀B.起子C.钢丝钳D.镊子2.小明从地上捡起一个普通鸡蛋,缓慢地放在1米高的桌子上,此过程中他对鸡蛋做的功约为()A.0.05J B.0.5J C.5J D.50J3.以下示例所列举的几个力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A.(1)(2)B.(1)(3)C.(2)(3)D.(3)(4)4.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做功少,功率一定少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不一定慢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5.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 ,在均匀杠杆的A 处挂2个钩码,B 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水平平衡。
在A 、B 两处再各加1个钩码,那么( )A .杠杆仍水平平衡B .杠杆的左边向下倾斜C .杠杆的右边向下倾斜D .将A 处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杠杆仍能水平平衡6.下列关于滑轮和滑轮组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使用定滑轮一定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②使用动滑轮有时可能不省力; ③使用滑轮组一定比使用动滑轮省力;④使用滑轮组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⑤使用滑轮组总是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⑥组成滑轮组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数目一定要相等。
A .①④B .②⑤⑥C .②④D .②④⑥7.如图所示,小明用5m 长的长木板搭成一个斜面,帮助爸爸把一个质量为240kg 的重物搬到2m 高的卡车上,他和爸爸沿斜面共用了1200N 向上的力F ,在1min 内将重物匀速推到车上,g 取10N/kg ,下列关于此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他们对重物做了480J 的功B .他们做功的功率为80JC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D .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8.如图所示使用下列三个装置分别用1F 、2F 、3F 匀速提起同样的重物,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则1F 、2F 、3F 的大小关系为( )A .132F F F <<B .123F F F <<C .132F F F =<D .123F F F <=9.某人将一箱书搬上楼,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把所有的书一起搬上楼;二是先搬一部分上楼,再搬剩下的部分。
苏科版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试题(含答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同样的时间,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 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C. 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高D. 做功越多,功率越大2、甲机械比乙机械的功率大,表示两机械在工作时()A.甲做功多B.甲更省力C.甲做功快D.甲用时少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
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A.40牛,20牛B.20牛,40牛C.40牛,40牛D.20牛,20牛4、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料,当把它支在O点时恰好水平平衡,如图,如果沿过O点竖直线将它锯成两段,则()A.两段的重力相等;B.较细的那段重;C.较粗的那段重;D.不能确定哪段重。
5.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G1 = 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B.若G1 = 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C.若G1 = 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6、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把杠杆的两端各加一个钩码,杠杆将()A.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B.右端下降,左端上升C.右端上升,左端下降D.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状态7、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改力F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关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甲<W乙<W丙 B W甲>W乙>W丙C.W甲=W乙=W丙 D. W甲=W乙<W丙8、一体重是500N的同学用重10N的水桶,提起重为100N的水沿楼梯运到5m高的宿舍里使用,完成这一次提水,他做的有用功和额外功分别是()A.500J,50JB.500J,2550JC.500J,2000JD.2550J,50J9.如图所示,用方向不变的力F,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F的大小变化情况有()A.保持不变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无法判定10、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重300 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以0.1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时,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 N(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F及其功率的大小分别为()A.20 N 2 WB.20 N 6 WC.60 N 2 WD.30 N 6 W二、填空题11、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区各个学校都开展“升国旗,唱国歌”的主题活动,如图所示为某学校升旗的情景,旗杆顶装的滑轮是滑轮,它的作用是。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100g,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B点悬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
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应该在A点悬挂 ________个钩码。
(3)若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______(选填“A”或“C”)处竖直向上拉,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
(g取10N/kg)【答案】左 2 C 1.5【解析】【分析】【详解】(1)[1]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哪边高,平衡螺母像哪边调,所以应调节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
(2)[2]一个钩码重力0.1kg10N/kg1NG mg==⨯=假设杠杆一小格为L,A点挂n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1N331N2n L L⨯⨯=⨯⨯解得n=2,所以应该在A点悬挂2个钩码。
(3)[3][4]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能够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A处竖直向下拉或者在杠杆C处竖直向上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B BC CF L F L=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1N31.5N4B BCCF L LFL L⨯⨯===2.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及实验数据记录表:斜面的倾物块重斜面沿斜面拉斜面长机械效斜程度/N G高/h m力/N F /m s率η较缓 10 0.1 5.0 1 20% 较陡 10 0.3 6.7 1 45% 最陡100.58.01(1)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__运动。
(2)比较表中“物块重”和“__”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本题10小题,每小题3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 B.筷子 C.起瓶器 D.独轮车2.中国选手张湘祥在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62kg级冠军,挺举成绩是176kg,下左图为他比赛时的照片.他在挺举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最接近()A.600J B.1200J C.1800J D.3400J3.如上右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拉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别为W A和W B.则() A.F1<F2,W1=W2 B.F1<F2,W1<W2C. F1>F2,W1>W2D.F1>F2,W1=W24. 2018年2月,我国台湾省地震,一个结构坚固的水塔因地基松软而倾斜,为阻止水塔继续倾斜,救援队借助山石用钢缆拉住水塔.下列方案中,钢对水塔拉力最小的是()5.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推力对汽车做了功B.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吊车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D.货车司机沿着斜面将汽油桶推上车厢6.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使机械效率达到100% B.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D.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7. 小梦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下左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 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C.便于正确认识力臂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8. 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A和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与提升B相比,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A的过程()A.额外功较小 B.额外功较大 C.总功较小 D.总功较大9. 如上右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1较小B. F2较大C. 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D. 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F1、F2、F3做的功相等10.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沿直线向前行驶,途中经过一段泥泞路面,如果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则汽车行驶路程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是()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11.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____滑轮, 它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能 (选填:“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如下中图是某风景区的一段盘山公路,之所以要把上山的公路修成这般模样,是因为盘山公路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_____________,使用它可以__________(选填:“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12. 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做功的快慢:方法①:相同的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方法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上右图所示,表示的是用挖土机挖土比人力挖土快得多,所用的是判断方法_________.物理学用功率描述做功的快慢,公式为P=W/t,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________是相同的(以上两空选填“①”或“②”).13.开瓶器(图a)可以简化成不计重力的省力杠杆(图b),O 为支点.若动力F1和阻力F2.都与杠杆垂直,且AO=6cm,BO=1cm,F1=25N,则F2= N.14. 如图所示,斜面长4m,高0.6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6s内将重5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00N(忽略绳子的重力).则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__J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物体在斜面上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15.(18湖州)一根均匀的长方体细长直棒重1.5牛,下底面积为20厘米2,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有1/4的长度露出桌面外,如图所示.在棒的右端至少应施加牛的竖直向下的力,才能让它的左端离开桌面.三、解答题:(共4小题,每图3分,17、18每空2分,19题13分,共44分)16. (9分)按要求作图:(1)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 l的力臂以及作用于B点的阻力F2的示意图(2)如图所示,为了让杠杆静止在图中位置,请画出在A点所施加的最小动力F.(3)所示,某人站在A处用一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B,画出最省力的绕线.17.(12分)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1)如图A 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 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 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 .(2)此实验多次改变支点O 两边钩码数量和悬挂位置,收集杠杆平衡时多组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数据,其目的是__________(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3)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 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 做了如图C 的实验,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图 C 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cm ,每个钩码重0.5N ,当弹簧测力计在A 点斜向 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动力臂__________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18.(10分)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钩码,分别做了甲、乙、丙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实验中要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 (选填“快速”或“缓慢”)上升.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 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2)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斜面的机械效率主要与 有关.(3)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3+3+3+4=13分)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在20s 内将重为540N 的重物匀速提升3m ,所用拉力为200N.求:(1)他所做的有用功;(2)他所做的额外功;(3)他拉力的功率;(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一、)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11.定等臂杠杆改变力的方向斜面省力12.做功多少相同比较所用时间①①13.150 14. 400 75% 25N 15. 1.5三、解答题:(共4小题,每图3分,17、18每空2分,19题13分,共44分)16.(略)17.(1)右水平力臂(2)寻找普遍规律(3)能等于18.(1)匀速缓慢不正确(2)物体重力(钩码重)(3)不变19.(1)1620J(2)180J (3)90W (4)90%。
(完整版)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含解析)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1.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名搬运工人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 甲、F 乙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A. F 甲〉F 乙B. F<F 乙C. F>F 乙D. F=F 乙2.某同学从一楼跑上三楼,大约用了10秒钟,他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大约是()A. 30WB. 300WC. 3000WD. 30000W6. 如图所示,滑轮重、绳重、摩擦力均忽略不计,利用两个滑轮提升同一重物到同一高度时,下列组合中3.如图所示的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O - —■ L 3食品夹B..-------------pr4.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 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 5.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的是()B. 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G 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其中用力最小F 田)瓶盖起子C. A. C.一方向僭fi 向匕」最省距离的是()7. 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则()8.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 18N 的物体在5s 内缓慢升高10cm ,拉力大小F=8N ,拉力移动的距离为 25cm .整个过程中所做有用功为 ________________ J ,拉力的功率为 ___________ W ,竖直向9.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10. 图是常用指甲刀的实物及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升降机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C. 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B. 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D.乙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上匀速拉动杠杆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将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A.杠杆ABC 是一个省力杠杆 B 杠杆ABC 的支点是 BB.D.羊角锤 EC. 杠杆OBD是一个费力杠杆D. 指甲刀共有三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两个费力杠杆11. 如图所示,所使用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12.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14.如图所示是列车上常用的手推车,车内货物均匀摆放.车前行时,需经过障碍物.当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若手推车和货物总重比为2 : 3,则服务员作用在扶把上的动力为 _____________ N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 A 时,售货员竖直向上提扶把, 这时支点是 __________ (选填“A ” ““ C 点,这种情况下,手推车可以视为 _______________ 杠杆(选填 省力”D.老虎钳 <1.填空题13•组合机械的斜面长 4m ,高2m ,将重为 100N 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需用的拉力为40N ,需要的时间是5s .那么,将物体从底部拉到顶部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 J,拉力做的总功的功率是200N ,动力臂和阻力臂之A.镊子B.扳手C.羊角锤C. 用碗夹夹取盘子B. 用扫帚扫地15.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 长为1m 重60N,水平放置在 O0'两个支点上.已知AOO' B 长度均为0.25m .则支点0对棒的支持力为 ___________ N ;若把B 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至少需要用力 ________________ N;若把B 端竖16•花匠手握如图所示的修枝剪刀把手的末端, 便可以轻松地剪断树枝。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某商店有一不等臂天平(砝码准确),一顾客要买2kg白糖,营业员先在左盘放一包白糖右盘加1Kg砝码,待天平平衡后;接着又在右盘放一包白糖左盘加1kg砝码,待天平平衡后。
然后把两包白糖交给顾客。
则两包白糖的总质量()A.等于2Kg B.小于2Kg C.大于2Kg D.无法知道2.如下图所示的四种装置中,不能省力的装置是()A.瓶起子B.旗杆顶的定滑轮C.水管上的水龙头D.大门上的门把手3.如图所示,属于费力的简单机械是()A.镊子B.盘山公路C.托盘天平D.定滑轮4.如图所示是“再探动滑轮“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这个滑轮可以省距离B.使用这个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使用这个滑轮一定省一半力D.钩码重力越大,用该滑轮匀速提升它时的机械效率也越大5.如图所示,杠杆AOB可绕O点自由转动,为拉起悬挂于A端的重物G,小明竖直向下拉B端的轻质绳。
在匀速拉起重物G的过程中,小明对绳端施加的拉力F1()A.保持不变B.越来越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6.在下列实验过程中,机械的机械效率会发生变化的是()A.杠杆中,先后将同一重物挂在A、B两点,在末端用竖直向上的力提升到相同的高度B.定滑轮中,改变拉力方向,先后将同样的两个钩码匀速提升到不同的高度C.同一滑轮组中,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到相同的高度D.斜面中,用沿斜面方向的拉力两次以不同的速度将同一重物匀速从B搬到A7.如图所示,使用四种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在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的情况下,所需动力最小的是()A.B.C.D.8.沿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2N,斜面长4m、高1m(g取10N/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B.物体只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C.做的有用功是0.5JD.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9.小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A处挂了4个重为1N的钩码,在B处用竖直向上的力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word版含答案解析)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共22分)
1. 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乙两物体做功的功
率关系是
A. B.
C. D. 时间未知,无法比较
2. 如图所示,杠杆在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下
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 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的滑轮质量相等,用它们分别将相同质量的钩码匀
速竖直提升,在相等时间内绳端、移动相同的距离(忽略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两钩码上升的速度相等
B. 两滑轮组绳端的拉力相等
C. 甲滑轮组的总功比乙少
D. 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4. 某小轿车功率为,某载重大卡车的功率约为。
比较两车的功率,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卡车的功率大,所以卡车做功一定比轿车快
B. 卡车的功率大,所以卡车做的功一定多
C. 轿车的功率小,所以轿车做功时间短
D. 相同时间内,轿车做的功与卡车做的功相筹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的功率越小,其机械效率越低
B. 在相同时间内,效率高的机械做功多
C. 功率大的机械一定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多
D. 功率大的机械一定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快
6. 下列各种机械中,不省力的机械是
A.
钢丝钳
B.
动滑轮
C.
旗杆顶定滑轮
D.
斜面。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十一章综合测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分)1.要用30N 的力刚好提起重40N 的物体。
下列机械中可以采用的是( )(不计机械本身重和摩擦) A .一个定滑轮 B .一个动滑轮C .杠杆D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用力推讲台桌水平运动,推力对讲台桌做了功B .讲台桌没被推动,推力小于摩擦力C .钢笔吸墨水时,真空把墨水压入钢笔内D .把新鲜的鸡蛋放入清水中会下沉,因为鸡蛋的密度小于清水的密度3.起重机将建筑材料由地面提升到楼顶,第一次用15000N 的竖直拉力1F 将材料甲匀速提升15m ;第二次用10000N 的竖直拉力2F 将材料乙匀速提升15m 。
对于上述两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速度一定等于乙的速度 B .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的质量C .拉力1F 做的功一定等于拉力2F 做的功D .甲运动的时间一定小于乙运动的时间4.两个力同时作用在杠杆上,要使杠杆平衡,则( ) A .这两个力的力臂必须相等B .这两个力的方向必须相反C .力臂较长的那个力必须较大D .两个力使杠杆转动方向必须相反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为G 的物体,图中a 是弹簧秤,不计滑轮和弹簧秤的重力及轮与轴的摩擦,则( )A .G F 3=,a 的读数等于FB .G F 2=,a 的读数等于F C .GF 3=,a 的读数等于GD .GF 2=,a 的读数等于G6.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 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 的大小随时间t 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0~1s内,没有推动箱子的原因是推力小于摩擦力②0~1s内,推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③1~3s内,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300N④3~5s内,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00N⑤3~5s内,木箱移动的距离为2m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④⑤C.只有①③D.只有④⑤7.下列有关简单机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快的机械,其功率不一定大B.简单机械的效率越大,做功越快C.做功快的机械做功不一定多D.有的简单机械既可以省力,还可以省距离8.在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中,物体的机械能总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不计空气阻力)()A.自由下落的苹果B.匀速上坡的汽车C.正在着陆的飞机D.匀速下降的降落伞9.关于滑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方向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C.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10.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5NF 时,恰好可以使物体A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word版含答案解析)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共22分)1. 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乙两物体做功的功率关系是A. B.C. D. 时间未知,无法比较2. 如图所示,杠杆在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B.C. D.3. 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的滑轮质量相等,用它们分别将相同质量的钩码匀速竖直提升,在相等时间内绳端、移动相同的距离(忽略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两钩码上升的速度相等B. 两滑轮组绳端的拉力相等C. 甲滑轮组的总功比乙少D. 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4. 某小轿车功率为,某载重大卡车的功率约为。
比较两车的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卡车的功率大,所以卡车做功一定比轿车快B. 卡车的功率大,所以卡车做的功一定多C. 轿车的功率小,所以轿车做功时间短D. 相同时间内,轿车做的功与卡车做的功相筹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机械的功率越小,其机械效率越低B. 在相同时间内,效率高的机械做功多C. 功率大的机械一定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多D. 功率大的机械一定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快6. 下列各种机械中,不省力的机械是A.钢丝钳B.动滑轮C.旗杆顶定滑轮D.斜面7. 用三种方法来提升同一个重物:()用不计摩擦的定滑轮将重物提高;()沿光滑斜面将重物提高;()用手直接将重物提高。
其中做功大小是A. ()方式做功最少B. ()方式做功最少C. ()方式做功最少D. 三种方式做功一样多8. 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B. 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C. 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D.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9. 下列有关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机械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B. 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C. 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D. 机械的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高10. 在“富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下,大连造船厂建造了首艘国产航空母舰。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钩码提升的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1 1.00.10.80.431.25%2 1.00.20.80.831.25%3 2.00.1 1.20.441.67%4 3.00.1 1.5(1)试验中应沿着竖直方向______(选填“加速”或“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弹簧测力计______时读数;(选填“匀速运动”或“静止”)(2)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第4次实验时绳端移动的距离s=_______m,机械效率η=_______;(3)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4)在忽略摩擦力和绳重的前提下,通过第1次数据可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N;(5)以下选项中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______A.动滑轮的重力 B.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C.物体上升的高度【答案】缓慢匀速运动 0.4 50% 越大 2.2 C【解析】【分析】【详解】(1)[1]为了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等于绳端的拉力大小,试验中应沿着竖直方向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2]假设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测力计没有测出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测得的拉力偏小,即没有考虑到摩擦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所以需要弹簧测力计匀速运动时读数。
(2)[3]从图中可以看到,四条绳子托着动滑轮,第4次实验时,钩码提升的高度是0.1m ,绳端移动的距离是0.4m 。
[4]第4次实验时滑轮组做的有用功3N 0.1m 0.3J W Gh ==⨯=有用功滑轮组做的总功1.5N 0.4m 0.6J W Fs ==⨯=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0.3J100%100%50%0.6JW W η=⨯=⨯=有用功总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50%。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同学们在学校的花园里散步时,看到校工师父在用剪刀修剪树枝,发现他在修剪较粗硬的树枝时,需要把树枝夹在剪刀离轴很近的地方,手放在剪刀离轴最远的末端就会很轻松的剪断粗树枝了,看到这里,同学们就讨论起来了:为什么这样使用,就会很容易剪断树枝呢?于是大家对杠杆的特性进行了如下探究。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当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杠杆处于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2)小明同学用图乙所示的方法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测出此时的拉力大小为1F,发现1122F L F L≠,其原因是:______B:“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如图丙所示装置,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支点处摩擦忽略不计)(3)他将2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1F,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1h、2h,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_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4)他将2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2h,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1F,此次拉力做的功将_____第一次做的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平衡右力臂大小F1的力臂测量错误2112mghF h×100% 大于小于【解析】【分析】【详解】(1)[1]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杠杆静止,所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3]图甲中,杠杆右高左低,说明杠杆的重心偏左,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重心在支点上,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2)[4]图中,拉力1F的方向与水平杠杆不垂直,只有当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时,力臂才能从杠杆上直接读出来,小明误把杠杆的长度L1当成了拉力的力臂,所以小明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苏科版初三上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检测试卷有答案-(物理)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物理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6•枣庄)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时,一定费力的是()A.笤帚B.斜面C.滑轮组D.羊角锤2.(2016•乐山)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分别在A、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m2的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不计杠杆重力,则m1、m2的关系为()A.m1>m2B.m1<m2C.m1=m2D.无法判断3.(2016•滨州)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时候,小明在均匀木板中间挖孔,孔中插一金属杆,固定在铁架台上,木板可以围绕中间自由转动.每个钩码的质量为200g,A、B、C、D、E、F为挂钩,已知AB=BO=OC=CD,ABOCD的连线与EDF的连线垂直.现在B处挂两个钩码,D处挂一个钩码,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下列做法能使木板重新平衡的是()A.在B、D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B.在B处加挂2个钩码、D处加挂一个钩码C.B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E处D.B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F处4.(2016•淄博)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不计摩擦,则()A.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J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m/sC.拉力的功率是99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5.(2016•随州)如图,工人沿斜面把一箱货物(重为G)从斜面底端缓慢匀速地拉进车厢,拉力恒为F,斜面高为h,斜面倾角为θ,用此斜面拉升货物的机械效率为η,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总功为W总=Gh B.η=C.η=D.η=6.(2016•烟台)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间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η甲=η乙,W甲=W乙B.η甲>η乙,W甲>W乙C.η甲<η乙,W甲<W乙D.η甲>η乙,W甲<W乙7.(2016•德阳)关于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B.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C.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8.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放两支与B端完全相同的蜡烛,如果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在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直尺AB将()A.蜡烛燃烧过程中A将逐渐上升B.始终保持平衡C.不能保持平衡,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能恢复平衡D.蜡烛燃烧过程中B端将逐渐上升9.如图所示,均匀杆AB长为L,可以绕转轴A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在A点正上方距离L处固定一个小定滑轮,细绳通过定滑轮与杆的另一端B相连,并将杆从水平位置缓慢向上拉起.已知杆水平时,细绳的拉力为T1,杆与水平面夹角为30°时,细绳的拉力为T2,则T1:T2是()A.:1 B.2:1 C.1:D.1:110.如图所示,甲是电工上水泥杆的情景图,乙是电工上水泥杆用的脚扣示意图.脚扣由一根钢条做成约的弧状,在A、B处绑上橡皮,踏脚板D上有一个固定脚的皮带C,A、B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在竖直方向有一个高度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脚扣可等效为一个杠杆,A是支点B.在A、B处绑上橡皮是为了减小摩擦力C.脚踏板做得宽而大是为了减小脚受到的压强D.A、B间有一定高度差是为了减小脚扣对水泥杆的压力11.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图1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0s~1s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0NB.1s~2s内,拉力F做的功是187.5JC.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100WD.2s~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12.航模小组的某位同学在操场上利用如图所示的电动遥控飞机进行训练,他操作遥控器,使重为3N的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飞机先后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然后悬停在距离地面10m 的高度处.飞机竖直上升的总时间为12s匀速上升阶段的速度为1m/s.假设飞机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可以简化为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B.在上升的阶段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C.在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为2.5WD.在悬停阶段飞机升力的功率为3W二.填空题(共10小题)13.(2016•聊城)如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它相当于一个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旅行箱内装满物体且质量分布均匀,其总重为210N,轻质拉杆拉出的长度是箱体长度的二分之一,要使旅行箱和拉杆构成的杠杆水平平衡,则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______N.14.(2016•宿迁)如图,小明在用动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匀速提升不同重物时,记录下了在绳子自由G,如表:F=______;动滑轮重为______N;随着物重的增加,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变______.15.(2016•揭阳)轻质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OA:OB=3:1,A端细线下挂30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使木杆保持水平位置,且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零,在B点要用______N的力竖直向下拉.此木杆为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或“等臂”)杠杆.16.(2016•镇江)如图,轻杆OA可绕O点自由转动,用细线将15N的重物挂在A处,小林在B处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住轻杆,OB和BA长度之比为3:5,下列问题中,轻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1)此杠杆类型与______相同(选填“钓鱼竿”或“羊角锤”);(2)拉力大小为______N;(3)若仅增加物重,则拉力的变化量与物重的变化量之比为______;(4)若拉力方向变为图中虚线所示方向,则拉力将变______.17.(2016•黔西南州)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都为160N,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 A为______N,F B为______N.若与A相连的滑轮重40N,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18.(2016•绥化)将一个重240N的物体匀速推到斜面顶端,人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120N,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3m,上升的高度h=1.2m,则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19.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可看成质点的理想物体相连.另一端受到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开始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小物体从水平面上的A点被拖动到水平面上的B点,A、B距离为L,随后从B点沿斜面被拖动到滑轮O处,B、O距离也为L,小物体与水平面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若小物体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F对小物体做的功W F=______,小物体在BO段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______.20.如图是一种健身器械,AOB可视为杠杆,图中小明同学竖直向下拉杠杆,重物被抬起,此时阻力臂______(选取“大于”,“小于”,“等于”)动力臂.小明同学想通过增大向下的拉力来加大训练强度,请你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21.小华研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他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上,用弹簧测力计、钩码分别进行实验,研究过程如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力为动力、钩码对杠杆的力为阻力,钩码均相同且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实验情况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1)由______(填a、b、c、d)两图中动力与动力臂大小间的关系可初步看出:阻力与阻力臂不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臂越大,所用动力越小.(2)根据四个图中杠杆的平衡与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的关系可知:当______时,杠杆可能平衡;当______时,杠杆不能平衡.22.如图是某商场的自动扶梯.扶梯的部分几何尺寸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小华站在该扶梯上从商场一楼到二楼.已知扶梯以1m/s的速度匀速上行.则扶梯对他做的功是______J,对他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如果站在扶梯上的人数增多,扶梯的效率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三.作图题(共3小题)23.(2016•黔东南州)如图所示杠杆中,O为支点,请画出图中力F1和F2的力臂L1和L2.24.(2016•盘锦)如图,质量分布不均匀的长方形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点是它的重心,如果用力只使物体的一端稍微离开地面,在物体上画出所施加最小力的示意图及其力臂,并标明支点O.25.(2016•贺州)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26.(2016•扬州)从地面上搬起重物我们的常见做法是弯腰(如图甲)或人下蹲弯曲膝盖(如图乙)把它搬起来,哪种方法好呢?下面就建立模型说明这个问题.把脊柱简化为杠杆如图丙所示,脊柱可绕骶骨(轴)O转动,腰背部复杂肌肉的等效拉力F1作用在A点,其实际作用方向与脊柱夹角为12°且保持不变,搬箱子拉力F2作用在肩关节B点,在B点挂一重物代替箱子.用测力计沿F1方向拉,使模型静止,可测出腰背部复杂肌肉拉力的大小.接着,改变脊柱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可改变杠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α,多次实验得出结论.(1)在丙图中画出F2力臂L2.(2)当α角增大时,L2______(变大/不变/变小),F1______(变大/不变/变小).(3)如果考虑到人上半身的重力,那么腰背部肌肉的实际拉力将比丙图中F1要______(大/小).(4)对比甲乙两种姿势所对应丙图中的两种状态,由以下分析可得,______(甲/乙)图中的姿势比较正确.27.(2016•宿迁)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_____.(2)实验过程中,将钩码悬挂于图中A点,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支点O右侧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动力),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1和对应的动力F1,并记录在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出L1与F1的图象,根据图象中实验数据可知,当L1为0.6m时,F1拉力会变大,原因是______.28.(2016•南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2)如图乙所示,在刻度线“2”处挂2个钩码.在刻度线“4“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左拉,杠杆在水平位时平衡时,其示数F2 ______F1(选项“>”、“=”或“<”);再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F3______F1.(3)得到实验结论后,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只借助杠杆上的刻度线,右侧只使用弹簧测力计,左侧只悬挂重物,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2.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通过计算可知,悬挂的重物最重可达______N.29.(2016•聊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提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1 2 0.05 1.0 0.15 66.7%2 4 0.05 1.7 0.15 78.4%3 6 0.05 ①0.15 ②(2)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______,编号②处数据应为______.(3)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______有关.(4)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五.计算题(共2小题)30.(2016•黔南州)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从水中提升物体M,已知被提升的物体M质量为76kg,M的体积为3×10﹣3m3,在M物体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将物体M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0m的高度,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力大小.求:(g=10N/kg)(1)求物体M的重力?(2)求动滑轮下端挂钩上的绳子拉力?(3)求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31.吊车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如图,吊车正在对一辆交通事故车实施救援作业.该事故车总质量为1290kg,吊车要将该车向上吊起3米,水平向右移动6米后放到道路事故救援车上运回交警队.(1)该事故车的重力是多少?(取g=10N/kg)(2)吊车施救过程中对该车做了多少功?(3)起重臂下有3股钢丝绳绕在动滑轮和框架上,钢丝绳上的拉力为5000N,起重机起吊该汽车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解:A、笤帚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正确;B、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故B错误;C、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C错误;D、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分析】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杠杆在0A水平放置,m1对杠杆的拉力为竖直向下,所以m1对杠杆拉力的力臂即为杠杆AO的长度,m2对杠杆拉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但OB不是处于水平,所以m2对杠杆拉力的力臂小于OB的长度,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即可得出两个物体质量的大小.【解答】解:杠杆示意图如下: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G1L1=G2L2,m1gL1=m2gL2,即m1L1=m2L2,力与相应的力臂成反比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力臂L1>L2,所以物体的重力G1<G2,即m1<m2.故选B.【点评】杠杆平衡条件是解决杠杆平衡问题的重要依据,解题时要找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分析】(1)符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杠杆平衡,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力和力臂乘积大的一端下沉.(2)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把钩码挂在E处、F处杠杆水平平衡时,力臂均和钩码挂在D处的力臂相等.【解答】解:设AB=BO=OC=CD=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A.在B、D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时,杠杆左侧力与力臂的积为3G×L,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G×2L,因3G×L≠2G×2L,所以木板不会平衡,故A错误;B.在B处加挂2个钩码、D处加挂一个钩码时,杠杆左侧力与力臂的积为4G×L,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G×2L,因4G×L=2G×2L,所以木板会平衡,故B正确;CD.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E处或F处,杠杆右侧的力臂不变,仍为OD长,杠杆左右两侧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所以木板会平衡,故CD正确.故选BCD.【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不能只看力或只看力臂.4.【分析】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为总功,根据W=Gh求出有用功和总功,根据P=求出拉力的功率,根据η=×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利用v=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解答】解: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W有=Gh=300N×3m=900J,故A错误;拉力做的功:W总=(G+G动)h=(300N+30N)×3m=990J,拉力的功率:P===99W,故C正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90.9%,故D错误;由图可知,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h=2×3m=6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0.6m/s,故B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功和功率、机械效率、绳端移动速度的计算,明确有用功和总功是关键.5.【分析】根据W=Gh求出有用功;根据W=Fs求出总功;根据三角函数关系找出s、h、θ的关系,根据η=求出机械效率.【解答】解:有用功:W有用=Gh;总功:W总=Fs;拉力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重力沿竖直向下,因此由三角函数可知s、h、θ的关系为:h=sinθs;机械效率:η===,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关键会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得出s、h、θ的关系.6.【分析】(1)对于滑轮组,最钩码做的功是有用功,即W有=Gh;(2)此题中克服滑轮重做的功是额外功;(3)W总=W有+W额;【解答】解:此题中,钩码的重力相同,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据W有=Gh可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此时对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不计绳子和摩擦,滑轮相同,即额外功相同,即W额是相同的,据W总=W有+W额可知,所以W总是相同的,故拉力做的功相同,即W甲=W乙,机械效率η=×100%,故也是相同的,即η甲=η乙.故选A.【点评】知道对谁做的是有用功、对谁做的是额外功及机械效率的计算是解决该题的关键.7.【分析】①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大则做功快;功率与效率大小没有关系;②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与做功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解答】解:A、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做功多两者的比值不一定大,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A错误;B、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它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不一定大,故B错误;C、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小的机器,其做功慢,故C正确;D、功率等于功和做功时间的比值,功率大,做功的多少不确定,所以做功时间也不确定,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机械效率、功率这两个物理概念的理解;要充分考虑选项中的条件,可以适当运用公式进行判断.8.【分析】在本题中由于蜡烛对直尺的重力作用,故而构成了一个杠杆:蜡烛对直尺的作用力等于蜡烛的重力,由于杠杆是在水平方向平衡,故而力臂的长度则等于蜡烛距离O点的距离,然后结合杠杆平衡的条件可以求解.【解答】解:设一只蜡烛的质量为m,直尺长度为L,∵2m×L=m×L,∴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三支蜡烛同时点燃,并且燃烧速度相同,∴三支蜡烛因燃烧减少的质量m′相同,∵2(m﹣m′)×L=(m﹣m′)×L,∴在燃烧过程中直尺仍能平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到燃烧的速度相等反应出来的蜡烛的质量减少的速度以及能得出燃烧过程中直尺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都相等是本题的关键.9.【分析】找出杠杆即将离开水平位置和把吊桥拉起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时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然后结合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别求出T1、T2的大小.【解答】解:(1)杆在水平位置时,如图,△AOB和△ABE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E=BE∵BE2+AE2=AB2∴AE=L,由杠杆平衡可得:T1×AE=G×AC,T1===G.(2)把吊桥拉起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时,如图,△ABO为等边三角形,AB=L,BE′=L,∵BE′2+AE′2=AB2∴AE′=L,在△ACC′中,∠CAC′=30°,CC′=AC=L,∵AC′2+CC′2=AC2,∴AC′=L,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T2×AE′=G×AC′,T2===G;∴T1:T2=G:G=: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考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题意画出两种情况下的杠杆示意图是本题的关键,数学是基础!10.【分析】(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可以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2)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3)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4)通过支点的力,对杠杆的转动没有影响.【解答】解:A、脚扣可以看成一个杠杆,B点为支点,故A错误;B、在A、B处绑上橡皮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加摩擦力,防止脚扣在电线杆上滑动,故B错误;C、脚踏板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使电工踩在上面更舒服些,故C正确;D、A、B之间形成高度差是为了改变力作用的角度,使力不会通过支点,否则对杠杆就不起作用了,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脚扣考查了有关杠杆、摩擦力、压强等方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各自的影响因素.11.【分析】由滑轮组的结构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s=3h.(1)已知滑轮组绳子的段数n和拉力F拉,物体静止,设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其关系为F拉=(F′+G);动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G减去整个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2)由F﹣t图象得出在2~3s内的拉力F,由v﹣t图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速度,求出拉力F的作用点下降的速度,利用P=Fv求拉力做功功率,知道拉力F和物重G大小,以及S与h的关系,利用效率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由F﹣t图象得出在1~2s内的拉力F,由h﹣t图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高度,求出拉力F的作用点下降的距离,利用W=Fs求此时拉力做功.【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在0~1s内,拉力F=30N.取动滑轮和重物为研究对象,受到向下的重力G和G动,向上的支持力F支,及三根绳子向上的拉力F′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对重物的支持力F支=G﹣F′=G﹣3F拉+G动=100N﹣3×30N+G动=G动+10N;故A错误;(2)由图可知在2~3s内,重物做匀速运动,v3=2.50m/s,拉力F3=40N,因为从动滑轮上直接引出的绳子股数(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所以拉力F的作用点下降的速度v3′=3v3=3×2.50m/s=7.5m/s,拉力做功功率(总功率):P总=F3V3′=40N×7.5m/s=300W,故C错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83.33%,故D错误;(3)在1~2s内,拉力F2=50N,重物上升高度h2=1.25m拉力F的作用点下降的距离s2=3h2=3×1.25m=3.75m,拉力做的功:W=F2S2=50N×3.75m=187.5J;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涉及到功、功率、机械效率、压强的计算,能从题目提供的图中得出每秒内的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12.【分析】A、当飞机在地面上,压力最大,等于飞机重,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压力减小,当离开后压力为0;B、飞机在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升力与重力关系在变化;C、在上升阶段,升力所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又知道上升用的时间,利用功率公式求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D、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先判断升力是否做功,再确定功率大小.【解答】解:A、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在减小,故A错;B、飞机在加速时,升力大于重力;在匀速时,升力等于重力;在减速时,升力小于重力,故B错;C、在上升阶段,升力所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W=Gh=3N×10m=30J,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P===2.5W;故C正确;D、在悬停阶段,有升力,但没移动距离,升力不做功,功率为0,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功和功率的计算,对飞机做出正确的受力分析是本题的关键,难点在飞机上升阶段升力的计算.二.填空题(共10小题)13.【分析】由示意图分析动力和阻力,然后看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确定杠杆种类;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计算求出竖直向上的力.【解答】解:竖直向上的力F为动力,箱体的重力为阻力,支点在箱体中心,故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当旅行箱和拉杆构成的杠杆水平平衡时,如图所示:由题意知,L1=3L2,因为F1L1=F2L2,所以竖直向上的拉力为F==G=×210N=70N.故答案为:省力;70.【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及平衡条件的应用,明确阻力臂的大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分析】(1)设动滑轮重力为G轮,由表中数据可得F=(G+G轮),据此求动滑轮重力,再利用F=(G+G)得出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式;轮(2)不计绳重和摩擦,提高动滑轮效率的方法:一是增大提升的物重,二是减小动滑轮重力.【解答】解:(1)设动滑轮的重力为G轮,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拉力F=(G+G轮),由表中第1组数据可得:0.7N=(1N+G轮),解得G轮=0.4N,则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式是:F=(G+0.4N);(2)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η===,若所提物重G的增加,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变大.故答案为:(G+0.4N);0.4;大.【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动滑轮拉力的计算以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能从表中得出相关信息求出动滑轮重力是关键.15.【分析】(1)已知OA和OB的关系,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重物对杠杆的拉力大小;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重物受到杠杆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和重力作用,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据此计算出压力大小;(2)根据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对杠杆进行分类.【解答】解:由题知,OA:OB=3:1,则OA=3OB,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G×OA=F×OB,则F===3G=3×300N=900N;图中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故答案为:900;费力.【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正确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16.【分析】(1)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动力大于阻力,杠杆是费力力杠杆;(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直接求出动力F1的大小;(3)若仅增加物重,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直接求出;(4)若拉力方向变为图中虚线所示方向,阻力的力臂不变,拉力的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的变化.【解答】解:由图可知,O点为支点,OA为动力臂,OB为阻力臂,阻力大小等于所挂物体的重力,在A点的拉力为动力;(1)由图可知,OB小于OA,即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钓鱼竿就是此杠杆类型;(2)已知OB和BA长度之比为3:5,则OB:OA=3:8,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OB=G•OA,所以,F==×15N=40N;(3)若仅增加物重,则F2=G+△G,F1=F+△F;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1•OB=F2•OA,即:(F+△F)•OB=(G+△G)•OA,所以,F•OB+△F•OB=G•OA+△G•OA,由于F•OB=G•OA,所以,△F•OB=△G•OA,则==;。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考试时间:4 5分钟满分:1 0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如图所示是人的手臂骨骼与肌肉的生理结构示意图,实质上可将手臂看成一个杠杆,当手中托的物体静止时,重物对手的压力可看成对杠杆的阻力,二头肌收缩产生的力可看成对杠杆的动力,肘部O点可看成杠杆的________,从图中可看出人的手臂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杠杆。
”2.如图所示,杠杆AC(刻度均匀,不计杠杆重)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点挂一重为G的物体。
为使杠杆平衡,应在杠杆上的________点施加一个作用力,才能使作用力最小,该最小作用力与物重G的比值是________。
3.用自身质量忽略不计的定滑轮匀速吊起500 N的重物,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的拉力是________N,拴滑轮的天花板受到的力是________N。
4.如图所示,斜面高为l m,长为3 m,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0 N的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推力做了________J的功,机械效率为________:5.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相同的两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1和F2分别作用在ab和cd的中点,使它们缓慢的竖直起来,且砖不在地面上滑动,当砖的边ab、cd刚离开地面时F1________F2(选填“>”、“<”或“=”),在ab边不断抬高的过程中,F1的大小将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如图所示装置,用两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重为60N,水平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为20N,不考虑其他摩擦,则F=________N,F2=________N7.俄制米一2 6 TS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直升机,它在四川地震灾区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工程完成后的撤离行动中,把质量约14 t的挖掘机在30 s内匀速提升到距工地600 m的空中,在这个过程中它对挖掘机所做的功是________J,功率是________W(<g取10 N/kg)。
物理苏科版九年级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及答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单选题1.班里组织一次比赛活动,从一楼登上三楼,看谁的功率最大。
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①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②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③每个同学的质量或体重④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A. ②④B. ①④C. ①②③D. ②③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筷子夹菜时,筷子是省力杠杆B. 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C. 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加大使液体(锅内的水)的沸点升高D. 相距较近的两艘船平行向前快速行驶时容易相撞,是因为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3.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用20N的水平拉力使其在10s内匀速前进了10m,在此过程中()A. 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B. 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C.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0WD.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4.如图所示,用如图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A. B. C. D.5.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电工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由两个费力杠杆组合而成B. 手柄上的橡胶套可以防止触电事故发生C. 刀口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D. 橡胶套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6.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B. 抱着书不动C. 沿水平地面推动小车D. 推石头没有推动7.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B.有用功是800JC.拉力F的功率是80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53.3%8.如图所示,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m.已知G=18N,F=10N.(不计摩擦和绳重)这一过程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 动滑轮重为2NB. 绳子自由端上升0.4mC. 拉力F做功2JD. 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9.如图所示,小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 W1 = W2,η1=η2B. W1 = W2,η1<η2C. W1 > W2,η1>η2D. W1 < W2,η1>η210.如图所示,利用一个轻质滑轮拉着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移动3m,所用时间为3s;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60N.已知拉力F为40N,物体A重为200N,则在这个过程中()A. 拉力F做了120J的功B. 重力做了600J的功C. 机械效率为80%D. 拉力F的功率为80W11.如图所示,在大小为500 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将800 N的重物提升了l m。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卷B卷提优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B.裁纸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C.钢丝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D.核桃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2020·衡阳)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 50g,为
hA=sB
物体上升的高度
hB=
1 2
s
A 图中有用功 W 有甲=GAhA=Fs
乙图中有用功
W
有乙=GBhB=(2F-G
动)
1 2
s=Fs- 1 2
G 动 sW 有甲>W 有乙
3
甲图中机械效率η甲=
W有甲 W总
=
Fs Fs
100%
乙图中机械效率η乙= W有乙
=
Fs-
1 2
G动s
(1 G动 ) 100%
B. 他做的总功为 1200J
C. 他做的有用功为 800J
D. 他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为 60W
【答案】A
【解析】
此过程中他做的有用功为W Gh 150N 4m=600J
他做的总功为W Fs=F nh 100N 2 4m=800J
他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为 P W = 800J =80W t 10s
【答案】省力;1620. 【解析】 (1)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等于 2 倍阻力臂的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 (2)使用动滑轮,n=3,拉力端移动距离 s=3h,利用 W=Fs 求拉力做的功。
设沿斜面移动的距离为 s,高为 h,拉力为 F,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f。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Gh
A.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水平地面上有一重5N的球,小孩用20N的力踢球,球离脚后在地面上滚动了15m,那么小孩踢球过程中对球做的功是()A.75J B.0J C.300J D.无法确定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B.机械效率大的功率一定大C.机械做功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D.机械做功时间短的,功率一定大3、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数据④中,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30JB.由数据①可知,实验所用滑轮组承重绳段数n=2C.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钩码重的关系,可选用数据①②④D.对比数据③④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距离有关4、在图中,物体A的重力为G,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人对绳的拉力F的大小等于()A.0.5G B.2G C.0.5f D.2f5、早上到校后,小陈同学背着重50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从建兰门口出发走了30m,又登上大约10m 高的三楼才到教室,则他在上学的过程中对书包所做的功约为()A.0J B.500J C.1500J D.2000J6、关于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会继续运动,且速度越快惯性越大B.给正在飞行的足球再踢一脚,足球一定会运动得更快C.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没有力对它做功D.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旋转着前进时能转弯绕过人墙,是因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7、图所示为某同学在生命科学实验中使用镊子夹取玻璃盖片的场景,使用此镊子()A .省力且省距离B .省力但费距离C .费力且费距离D .费力但省距离8、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重为G 的钩码挂在铁质杠杆A 点上,弹簧测力计作用于C 点,现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拉力为1F ,杠杆的机械效率为1η,不计摩擦,则( )A .仅将测力计移到B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机械效率为η2,则21ηη=B .仅将钩码移到B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机械效率为η2,则31ηη=C .仅将测力计移到B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拉力为F 2,则21F F =D .仅将钩码移到B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拉力为3F ,则31F F =9、提高热机效率的有效途径是( )A .采用优质的燃料B .减少热机的各种热损失,保证良好的润滑C .使热机具有良好的散热D .避免使用热机10、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B卷 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B卷)(测试时间:45分钟测试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铡刀、钢丝钳、扫帚、天平、镊子这些工具或仪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___________.2.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帽时,图______的握法更有利于拧紧或松开螺帽,原因是_______.3.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OB=3:2,用竖直向下的力F=30 N压杠杆A端,A端下降了15 cm,F所做的功W=_________J,物体重G=_________N.4.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脚踏和牙盘构成一个轮轴,脚踏的轴心的距离R=20 cm,牙盘半径r=15 cm.若脚踩脚踏所用的力F=15 N,那么链条上产生的拉f=________N.5.用一只动滑轮匀速提起800 N的重物.若动滑轮重200 N,所用的拉力F=_____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如果用它提起更重的物体,则它的机械效率将_____(增大/减小/不变).6.一台抽水机的动力的功率是:12 Kw,抽水时的机械效率是80%,那么5min抽水机动力做的功为________J,5 min内它可以把_________N的水抽到10 m高的水塔上去.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7.坐在跷跷板上的两个小孩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 ( ) A.两小孩重力一定相等 B.两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C.两小孩质量一定相等 D.小孩的重力和他们各自到支点距离的乘积相等8.下列有关案秤和天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天平没有游码,而案秤有游码 B.天平没有砝码盘,而案秤有砝码盘C.天平是等臂杠杆,而案秤是不等臂杠杆D.天平可以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而案秤不能调节9.一根直棒(自重不计)作为杠杆使用,已知动力作用点和支点在直棒的两端.阻力作用点在直棒的中点,则该杠杆( )A.一定是省力的 B.一定是省距离的 C.可能是省力的 D.既省力又省距离10.下列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越小 B.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C.功率越大,做功一定越快 D.功率不同,做功多少一定不同11.某人用50 N的力把冰面上一个重为10 N 的冰块沿冰面踢出去,冰块在冰面上滑行40 m后停下来.对于冰块在滑行过程中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对冰块做了2 000 J的功 B.冰块自身的重力对冰块做了400 J的功C.人和冰块自身的重力都没有对冰块做功D.人和冰块自身的重力共对冰块做了1600 J的功12.用滑轮组提升重物,下列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加提升的高度,从而增大有用功 B.增加动滑轮个数,使滑轮组更省力C.增加被提升物体的重力,从而增大有用功 D.增大提升的速度,从而减小额外功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 B.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多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14.为了将重400 N的物体提到高处,工人师傅用两只滑轮组成滑轮组,用该滑轮组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至少为( )A.100 N B.200 N C.133 N D.100 N15.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水平位置B,力F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16.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尺长的三分之一,当在B端挂5 N的重物P时,直尺A端刚刚开始翘起,则此直尺的重力为A.2.5 N B.5 N C.10 N D.无法确定 ( )三、作图与实验题(第17题2分,第18题5分,第19题6分,第20题8分,共21分)17.如图所示,杠杆OA在F1,F2两个力的作用下平衡,图中已经画出了杠杆A端受到的力F1.如果虚线OO′是力F2的力臂,请在杠杆上画出力F2的示意图,并标出F2的作用点B(图上保留应有的作图痕迹).18.如图所示,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时,应尽量使拉力的方向________,并使物体________上升.(2)若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15 cm,则物体向上移动_______cm.(3)若被提升的物体是钩码,每只钩码重均为2 N ,每只滑轮重均为0.5 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5 N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19.用若干个相同的滑轮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成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组,分别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g 取10 N /kg) 滑轮组钩码的质量/g 钩码上升的高度/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 甲200 0.1 1.5 0.2 乙 200 0.2 1.0 0.8(2)本次测量中,滑轮组甲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滑轮组乙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3)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给你提供这样一些器材:若干个质量相同的滑轮,若干质量不同的物体,足够长的线,铁架台.请你完成探究“滑轮组中动滑轮的轻重是否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要求: (1)画出实验时所用滑轮组的示意图;(2)设计实验记录表格;(3)简要写出实验步骤,有关物理量用相应字母表示.四、应用与计算题(第21题6分,第22题9分,第23题6分,第24题8分,共29分)21.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把一个重95 N 的物体吊到5 m 高处,人拉绳所用的力为100 N .(1)人拉绳的力为什么不是95 N ,而是100 N 呢?请回答原因.(2)求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总功及机械效率分别是多少?22.如图所示,用此滑轮组来提升重物.(1)作图与填空:①请在图上画出绕绳方式,要求使滑轮组工作时最省力;②这种情况下,承担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是_________段.(2)按照最省力的绕法,若用300 N 的拉力,在5 s 内将重为810 N 的物体提高1 m ,求:①拉力做的功;②拉力的功率;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小明同学认为:根据题目条件,还可以求出动滑轮重.他求解的过程如下:由()13F G G =+拉动物得:G 动=3F 拉-G 物=3×300N -810N=90N . 你认为小明这样求解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3.如图所示,物块重200 N,物块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地面阻力为40 N.(1)若不考虑滑轮重及摩擦,物块以0.2 m/s的速度匀速移动,拉力F的功率是多大?(2)如果这个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则拉力F是多大?24.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的小汽车,下表是小汽车的有关参数.总质量 600 kg 牵引力的额定功率 40kW 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50 cm2每行驶100 km耗油量 10L 汽油密度 0.75×103kg/m3******* *******(1)小汽车行驶100 km,它的耗油量为多少千克?(2)小汽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它对路面的压力、压强分别是多大?(3)若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速度为90 km/h,则10 min内牵引力做了多少功?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200N 和300N 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
若将两边
物重同时增加50N ,则杠杆 A .左端下沉 B .右端下沉 C .仍然平衡 D .无法确定
2. 在图1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3. 下列有关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 机械效率总小于1
C. 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 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4. 一个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则它称得的质量比被称物体实际质量 ( ) A .小. B .大
C .相等
D .无法判定
5.如图11.B.2所示杠杆, O 是支点, 中间挂一重物G, 如果在杠杆 的另一端M 处加一个力F 使杠杆平衡, 且要求所加的力要最小,
则这个力
A. 应沿MQ 方向 B . 应沿MP 方向
C .应沿MN 方向
D . 可沿任意方向
6.甲、乙两台机器,甲做的功是乙做的功的2倍,而乙所用的时间是甲所用的时间的2倍,则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关系是
A .P 甲:P 乙=4:1
B .P 甲:P 乙=1:4.
C .P 甲:P 乙=2:1;
D .P 甲:P 乙=1:1
7.某学生从底楼匀速走上二楼,第一次花费30s ,第二次花费20s 。
则两次上楼过程中,
学生所做的功 A .第一次较大 B .第二次较大
C .两次一样大
D .不知楼高不好判断
8.甲用50N 水平力推动一个重100N 的箱子在水平地板上前进1m ,所用时
间为1s ;乙匀速举高这个箱子1m ,所用时间为2.4s .比较甲推箱子、乙 举箱子所做的功W甲、W乙和做功的功率P甲、P乙,有 A.W甲>W乙,P甲>P乙 B.W甲<W乙,P甲<P乙
C.W甲>W乙,P甲<P乙 D.W甲<W乙,P甲>P乙
9.一个物体由A 点自由下落时,相继经过B 、C 两点,如图11.B.3所示,已
知AB =BC ,物体在AB 段重力做功W 1,功率P 1;在BC 段重力做功W 2, 功率P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W 1=W 2,P 1>P 2 B .W 1=W 2,P 1=P 2
C .W 1=W 2,P1<P 2
D .W 1≠W 2,P 1≠P 2
10.如图11.B.4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 ,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 拉至位置B ,力F 在这个过程中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11.一台机器的机械效率为80%,当它完成1000J 的总功时,所做的有用功为
图11.B.1
图11.B.4
A
B
C 图11.B.3
A.1000J B.800J
C.400J D.200J
12.如图11.B.5所示物体重G=180N ,若将物体匀速提高h=2m ,需要
用F=80N 的拉力.则拉力F做的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A.360J ,75% B.480J ,75%
C.320J ,88.9% D.480J ,133%
13.分别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到相同高度,做的有用功
A .杠杆最多.
B .斜面最多.
C .滑轮组最多.
D .一样多.
14.如图11.B.6所示,甲物重5N ,乙物重3N ,甲、乙均保持
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
则甲受到的合力和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 .0,3N
B .0,5N
C .2N ,5N
D .2N ,3N 二、填空题
15. 重
400N 的物体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5s 内沿水平面匀速
前进2.5m ,已知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0N ,则此过程中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J ,功率______。
16. 如图11.B.7所示:用滑轮组拉着一只木块P 沿水平面以
0.5m/s 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4N 。
若每只滑轮重1N
,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在2s
内拉力F 做的功为____J 。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为___,
17. 在撬道钉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0倍,当撬道钉用
力______N 恰能将道钉撬起,此时道钉受到的阻力为 300N 。
(不计道钉自身的重力) 18. 一根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5:3,要使杠杆平衡, 则动力和阻力之比为 。
这是一个 杠杆。
(省力、费力或等臂)
19. 一装置如图11.B.8所示,已知物体拉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
不计滑轮重,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 ,则拉力F= N 20.重300N 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受到阻力是物重0.02倍,若重物在水平外力作用下,
恰能以5m /s 匀速运动,则在外力作用下1分钟内做功____J ,此时外力做功的功率_____W 。
21. 用11.B.9所示的滑轮牵引小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已知小车的重量G=100N ,拉力
大小F=15N ,则物体与地面之间摩擦力f = N 。
22. 如图11.B.10用三种方法把砂子运上三
楼,根据图中数据算出三种方
法所做有用功的大小均为___ __J , 其中一种方法做的总功最少, 等于___ __J 。
图11.B.5
图11.B.10
三、作图题
23. 如图11.B.11所示,杠杆OA 在F 1、F 2两个力作用下平衡,图中已画出了杠杆A 端受
的力F 1。
如果虚线OO 1是力F 2的力臂,请在杠杆上标出F 2的作用点B ,并画出力F 2
的示意图。
24. 物体
12
位置静止,试在A 点作出使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
时的最小力(O 为支点)。
25. 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汽车拉出来,试在图11.B.13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四、实验与设计题
26.用一段细线将粗细均匀的直铁丝吊起后,直铁丝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若将右端折叠一段。
(1)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2)你猜想此现象的依据是 。
27. 班级里组织登楼比赛活动,比一比谁登楼的功率最大.为此,在活动中必须测量的物
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所用滑轮组中动滑轮、定滑轮的最少个数分别为:动滑轮为 个;定滑轮
为 个。
(2)第二次实验得出的机械效率的大小为η2= 。
(g=10N/kg )
29.一根长1 m 左右、粗细均匀的细木棒,一个已知质量为m 的钩码,一把刻度尺,还有
一些细绳和一只铅笔。
只用这些器材如何测出这根细棒的质量?写出实验步骤及导出计
算这根细棒的质量的表达式。
30.(1)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在未挂钩码时,螺母A .B 的作用是__________。
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不平衡,则应____________。
(2)下表是小王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测量结果,请在空格
中填入适当的值。
(每个钩码质量为50g ,g=10N/kg )
图11.B.9
F
C
图11.B.11 图11.B.13
在本次实验课的总结中,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实验中在使杠杆处于平衡状
态后,如果再在两边钩码下方再各加挂一只相同的钩码,放手后将会出现什么现
象?
小明认为,杠杆仍能保持平衡;小华认为,杠杆将顺时针转动;小兵认为,杠杆
将逆时针转动。
对于此,你的观点是杠杆将
五、计算与应用
31. 电气化铁路的高压输电线,无论在严冬还是盛夏都要绷直,才能使高压线与列车的电
极接触良好,这就必须对高压线施加恒定的拉力。
为此,工程师设计了如图11.B.14所示的恒拉力系统,其简化原理图如图28所示。
实际测量得到每个水泥块的体积为
1.5×10-2m3,共悬挂20个水泥块。
已知水泥块的密度为
2.6×103kg/m3,g取10N/kg。
(1)请指出图11.B.14中的动滑
轮和定滑轮分别是哪个?
(2)每个水泥块的重力是多少?
(3)滑轮组对高压线的拉力是多大?
图11.B.14
【参考答案】
单元测试B卷
一、选择
1.A
2.D
3.B
4.B
5.A
6.B
7.C
8.D
9.C
10.A11.B12.B13.D14.A
二、填空
15.100;20W16.5;80%;17.15;
18.3:5;19.5;20.1800;30;
21.45;22.900;1125;
三、作图
23-25题略
四、实验与设计
26.(1)铁丝未折的一端向下坠(2)杠杆原理
27.每级台阶的高(登楼高度);登楼时间;个人体重
28.(1)1;1;(2)74.1
29.略
30.(1)实验前调节杠杆平衡;调整钩码位置或改变钩码重
(2)2;小明和小华的观点都有可能
五、计算与应用
31.(1)A、B为定滑轮,C为动滑轮
(2)3.9×106N(3)2.34×107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