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六年级数学上册1分数乘法单元分析新人教版.doc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材分析本文无明显格式错误,但有一些语句可以进行改写,具体如下: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教学内容:1.分数乘法的意义2.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3.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是整数乘法的扩展,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数和小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3.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研究的能力,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一)主要变化1.进一步厘清分数乘法的意义。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的扩展,二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只是表述方式不同。
例如,5×3既可以表示5个3相加,用“倍”的语言来描述就是“3的5倍”;也可以表示3个5相加,同样可以说成“5的3倍”。
类似地,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来讨论“3×”,它既可以表示3个相加,即“的3倍”;也可以表示“3的”。
从表面上看,“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种全新的表述,但实际上,它只是省略了“3的倍”中的“倍”字,把“一个数的几倍”扩展到“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从另一个角度看,“3的”和“个3”表示的意思完全相同,例如,一根绳子长3m,“它的长多少米”和“根绳子长多少米”说的是一个意思。
因此,不管是整数乘法还是分数乘法,其意义都可以归结为“几个几”,只不过,这里的两个“几”都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根据这样的思路,教材编排了三道例题来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
例1让学生计算3个m是多少,学生可以直接利用整数乘法的意义,转化成连加进行计算。
例2是例3的铺垫,让学生根据整数乘法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数量=总量”列出“1桶水12L,桶是多少升”的算式是12×,然后结合直观图和分数的意义,发现12×在这里表示的就是12L的,进而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可以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结论。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分数乘法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
利用分数乘法的计算,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以及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地说,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问题解决。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一)分数乘法的意义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之和是多少,这和求几个相同整数相加之和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是整数乘法意义的延续。
第二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这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
例如,一桶水12 L,求这桶水的是多少升和求半桶(桶)水是多少升,意义是完全相同的,列式都是。
因此,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求几分之几个单位“1”是多少,只是我们一般更习惯于采用前一种表述。
把这两种情况综合起来看,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的意义的扩展,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求几个相同的数之和,这里的“几”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相同数”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此外,学生以前学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等数量关系,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这里的“几倍”可以是“整数倍”,也可以是“小数倍”,但一般是指倍数大于1的情况。
当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倍数”小于1时,一般就不说“几倍”而说成“几分之几”。
例如,“甲是乙的3倍”,我们一般就说“乙是甲的”,而不说“乙是甲的倍”,但二者的数量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所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只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一种延伸而已。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1单元 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1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一. 教材分析分数乘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具有挑战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分数乘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如何将分数乘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与实例相关的道具,方便学生直观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做披萨,引入分数乘法的概念。
提问:“如果一个披萨分成8份,每份是1/8,现在有2个同学,如何分配这个披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如a/b × c/d = (ac)/(bd)。
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步骤。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乘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4.巩固(10分钟)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一. 教材分析分数乘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以及分数乘分数。
这些内容不仅涉及到分数的四则运算,还涉及到分数的比较、大小判断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知识,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数乘法方面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的运算规则理解不透彻,对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更是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
2.整数乘分数的运算规则。
3.分数乘分数的运算规则及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数乘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分数乘法的意义。
2.自主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乘法运算规则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乘法的运算过程及实例。
2.练习题:准备分数乘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分数模型,用于直观展示分数乘法的运算过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分数乘法,如:妈妈做了若干个蛋糕,每个蛋糕平均切成若干份,小明吃了其中的几份,问小明吃了几个蛋糕?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从而引出分数乘法的概念。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说课稿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单元的内容《分数乘法》的第一部分--分数乘以整数。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及作用1、地位《分数乘法》是人教实验版六年制上册第一单元的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这个内容中,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整数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变成了分数,同时分数乘整数又是分数乘分数、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2、作用本部分教材内容是继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后的又一分数运算,它既与整数的乘法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期进一步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乘法的基础。
(二) 教学目标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熟练掌握它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创设故事情景,导入问题,引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和探究,探寻分数乘法的意义,总结出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利用课堂习题练习和闯关练习题,使学生在实际解题中理解和掌握其运算法则,以及熟练计算涉及约分与化简的计算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故事进入课堂问题,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目标,以及我对学情的分析,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会在计算题中加以运用。
难点:在计算分数乘以整数的式子中,涉及约分与化简的计算题的运算。
二、说教学法(一)说教法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根据本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节课教学内容,我在课前准备了线段单位“1”纸和PPT两种教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2课时)》主要介绍了同分母分数相乘和异分母分数相乘的方法。
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基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分数乘法知识,对于同分母分数相乘和异分母分数相乘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于如何运用分数乘法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相乘和异分母分数相乘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相乘和异分母分数相乘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2.练习题:准备相应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掌握。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分数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一家餐厅的披萨,大小相同的披萨,一个有2/3的面积是芝士,另一个有3/4的面积是芝士,问这两个披萨哪个芝士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乘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单元 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一. 教材分析分数乘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本单元共安排了4个教学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以及分数乘分数。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后,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部分学生在计算分数乘法时,容易混淆概念,对计算法则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整数和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
3.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和教学课件。
2.练习题和答案。
3.教学黑板和粉笔。
4.教学辅助工具(如教具、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分数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个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2.呈现(15分钟)讲解分数乘整数和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通过PPT和教学课件,展示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计算方法。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第1单元分数乘法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包括分数的乘法、分数混合运算、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三部分内容。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分数这一抽象概念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对乘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进一步的认知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处理实际问题。
二、知识结构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一、教材简析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这十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认识了在一个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以及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基础上展开。
本章将系统地讲解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看出,“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小学的进一步渗透,难度要大于“用数对确定位置”(直角坐标在小学的初步渗透)。
学习了本章的知识能为后面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
二、知识结构第3单元分数除法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包括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三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乘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完分数除法的计算,学生就基本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
随后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结构第4单元比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比的简单知识,认识比的意义,求比值,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以及解决有关比的实际问题,为后期比例的学习提供铺垫。
比是学习比例相关知识的必要基础,比与分数、除法有重要的联系,把比单独设置为单元,有利于学生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去认识比,而不仅仅从运算的角度去理解比。
二、知识结构第5单元圆一、教材简析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小学数学人教版 六年级上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教材分析

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4
教材 内容
1 例题 2 习题 3 插图
1
2 3
例1:分数乘法意义的第一种形式:几个相同分数相加是多少
本例实际是整数乘法的意义、分数加法计算等已 有知识经验在分数乘整数教学中的应用。
从吃蛋糕的实际问题引入,借助圆形直观图帮助 学生理解题意,探究计算方法。
能力因素: 思维能力(归纳)、计算能力 数学思想: 归纳、数形结合
教材通过线段直观地表示出“婴儿每分钟心 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的意思,揭示两个 数量之间的关系。
能力因素: 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抽象) 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 数学方法: 线段
习题 设置
习题设置合理,层次分明。每一课时知 识点学完,都会有一两道习题练习,难 度适中,紧扣教学内容;
几个课时学完之后,有练习题进行巩固, 查漏补缺;
利用分数乘法的计算,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 问题,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 础。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 法的计算、利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材编排的特点
1.关于乘法的意义,教材通过直观与操作来强化体会意义; 一共2个例题和5个习题。 2.关于计算方法,教材没有呈现计算法则,意在减少学上中普遍 存在的机械记忆和背诵式表达,一共5个例题和42个习题。 3.第三部分内容是“解决问题”,一共2个例题(例八、九)和12 个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 单元分数乘法
前言
本单元是小学生一进入六年级就需要学习的内 容,属于“数与代数”部分,可以用11-12课时 进行教学,教材没有给出每一课时的具体知识 点,而是通过例题导入。
Contents
目录
1
编排体系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分数乘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意义和性质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
利用分数乘法的计算,不仅能够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和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地说,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式、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问题解决。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一)分数乘法的意义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能够分为两种情形。
第一种,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上和是多少,这和求几个相同整数相加上和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是整数乘法意义的延续。
第二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能够用乘法计算,这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
例如,一桶水12 L,求这桶水的是多少升和求半桶(桶)水是多少升,意义是完全相同的,列式都是。
因此,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求几分之几个单位“1”是多少,只是咱们一般更适应于采用前一种表述。
把这两种情形综合起来看,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的意义的扩展,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求几个相同的数之和,这里的“几”既能够是整数,也能够是分数,“相同数”既能够是整数,也能够是分数。
另外,学生以前学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等数量关系,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这里的“几倍”能够是“整数倍”,也能够是“小数倍”,但一般是指倍数大于1的情形。
当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倍数”小于1时,一般就不说“几倍”而说成“几分之几”。
例如,“甲是乙的3倍”,咱们一般就说“乙是甲的”,而不说“乙是甲的倍”,但二者的数量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所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只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一种延伸算了。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讲义)-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乘法(思维导图+知识梳理+典例分析+高频真题+答案解析)【分数乘法-知识点归纳】1、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2、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3、分数乘法法则:(1)带分数乘法: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结果是假分数时,要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2)(2)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为了使计算简便,在计算的过程中,能够约分的,要约分.(3)分数乘以整数或整数乘以分数:由于任何整数(0除外)都可以化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分数乘以整数或整数乘以分数,都可以转化成分数乘以分数的形式.因此,在计算中,是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不变.在乘的过程中,如果有可以约分的数,可以先约分,这样,可以使计算的数字缩小,从而使计算变得简便.【分数乘整数-知识点归纳】1、分子乘整数,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而分数单位的个数其实就是分子乘整数的积,因此整数乘分子作分子。
求几个分数单位的和,分数单位不变,也就是分母不变。
2、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也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3、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其实就是计算分数单位的个数。
【整数乘分数-知识点归纳】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3、方法总结;(1)、整数与分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2)、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
【分数乘分数-知识点归纳】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整数和分数相乘:整数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和分数相乘: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典例1】在“世界无烟日”健康知识竞赛中,小星答对了50道题,小铭答对的题数比小星少15。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单元分析及计划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单元分析及计划一、单元分析1.1 知识点梳理在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第一单元主要围绕分数乘法展开教学。
该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1.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与意义2.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3.分数乘法与分数加减的联系4.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2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理解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2.掌握分数乘法与分数加减的联系,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在于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并能够准确运用到计算中。
二、学习计划2.1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与意义•第二课: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第三课:分数乘法与分数加减的联系•第四课: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2 教学方法与手段针对上述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1.结合教材,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
2.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感受分数乘法的运算过程。
3.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3 学习评估与反馈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课堂练习、作业布置等方式进行学习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反馈。
通过定期的检测和考试,检验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总结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有机会了解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到不同的实际问题中。
教师应该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对分数乘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应用。
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计算比例、分摊费用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分数乘法时,容易将整数的乘法运算规律迁移到分数乘法中,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突破思维定势,正确掌握计算法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应用。
2.教学难点: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如购物时商品的折扣、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乘法。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探究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1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这一课时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深入学习分数运算的重要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分数乘法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两个分数相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分享各自的方法和思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运用所学的分数乘法知识,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4.拓展应用: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法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比较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法的应用等。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概念和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乘法方面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入,对于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实物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分数乘法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分数乘法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知识。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分数乘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分数的乘法、分数混合运算、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三部分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可以促进学生对分数这一抽象概念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对乘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进一步的认知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处理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掌握分数的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3.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相应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4.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思维能力。
5.经历画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过程,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6.经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的过程,体验对比、迁移的研究方法。
重点:1.掌握分数乘法的算理。
2.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按次。
难点: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熟练运用运算定律准确地进行计算。
2.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思路。
教学指导1.通过讲授活动,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这两部分内容。
先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通过具体例子,知道一个数乘分数不能再用整数乘法的意义来解释,需要扩展乘法的意义。
然后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要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起来。
最后着重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时,也要紧密结合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突出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做好准备。
2.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时,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计算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有着丰富的现实背景。
老师要立足现实基础,把计算问题还原到需要通过分数乘法计算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到掌握数学计算能力的必要性。
3.抓住本单元的知识重点,给学生提供探究与交流的空间,在探究的进程中,了解算理和算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名师单元分析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分数乘法
教材分析
教材课时建议
1.单元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能应用这些知识进行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提高和发展运算能力。
(3)经历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单元学习时间约1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 ……………… 3课时
分数乘小数 ……………………………… 2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3课时
问题解决……………………………………3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乘法》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数、小数;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使学生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经历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
考虑到“倒数的认识”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更为紧密,此次修订把“倒数的认识”移至“分数除法”单元。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以及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
利用分数乘法的计算,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之和是多少,这和求几个相同整数相加之和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是整数乘法意义的延续。
第二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这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
例如,一个苹果重100g ,求这个苹果的重多少和求半个(个)苹果重多少,意义是完全相同的,列式都是100×。
因此,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求几分之几个单位“1”是多少,只是我们一般更习惯于采用前一种表述。
把这两种情况综合起来看,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求几个相同数之和,这里的“几”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相同数”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此外,学生以前学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等数量关系,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这里的“几倍”可以是“整数倍”,也可以是“小数倍”,但一般是指倍数大于1的情况。
当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倍数”小于1时,般就不说“几倍”而说成“几分之几”。
例如,“甲是乙的3倍”,我们一般就说“乙是甲的,而不说“乙是甲的倍”,但二者的数量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所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只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一种延伸而已。
一个数乘分数与分数的意义是相通的,就是用更小的单位去度量。
如,c ×就是把c 平分成a 份,取其中的b 份。
当a =1时,就是整数乘法。
小数和分数相乘,既可以把小数改写成分数后进行相乘,如果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相乘。
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小数,如果小数和分数的分母可以直接约分,可以采用更为简便的计算方法。
这样的计算技能对学生来说是有必要掌握的,因此,本次教材修订时,把此类问题编入教材。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在这方面,教材的编排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探究、迁移类推的空间。
与分数乘法相关的现实问题分为三类。
第一类问题,数量关系是以前学过的,只是相关数据变成了分数,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可以直接列式;第二类问题,数量关系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材把这两类问题编排在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解决分数乘法计算的过程之中,避免了过多的重复。
在此基础上,教材又编排了第三类问题: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和求比一个数多(少)1212121313b a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这两类问题都是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为基础的,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虽然问题的复杂度提升了,但基本的数量关系其实没有改变,只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中的“一个数”和“几分之几”根据情境不同而改变。
2.教材编排特点。
(1)加强了分数乘法意义的教学。
分数乘法的意义虽说只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但由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表述形式,学生理解起来尚有一定难度。
因此,教材在修订时单独编排了例2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已知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原理。
至此,把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之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都纳入到学生原有的乘法意义的认知体系。
(2)重视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
注重在实际情境中教学计算问题,是本套教材的编写特点。
教材中的例1、例3、例4、例5都是通过实际情境引出需要用分数乘法计算的问题,其中,例1、例4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数量关系,只是数据换成了分数而已,而例3、例5的数量关系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这样的编排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分数与整数、分数、小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更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为后面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直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对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
因此,需要借助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如例3,在例2的基础上解决了列式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如何计算×。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引导学生参与折纸、涂色等操作活动,借助直观,手脑并用,数形结合,使学生在理解分数乘法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同时注意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在关键处加以提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计算方法,归纳总结计算法则。
(4)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实验教材在“分数乘法”单元的例题和练习题中均未编排小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1215修订后加强了小数与分数相乘的内容,倡导算法多样化,根据分数和小数的数据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算法。
通过比较,感悟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例6和例7,在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尤其是例6,通过比较两种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一方面巩固了多步计算的、带小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把整数乘法运算推广到分数乘法作铺垫。
这样安排,既有助于巩固和提高分数混合运算的熟练程度,又为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打下较好的基础,有利于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5)提高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2和例3,使学生理解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在例4和例5这两个例题中,对这一数量关系又有了更深的体会。
而在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之后,再安排例8和例9,让学生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例8是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例9是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这两个例题中,都注重利用直观图示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明确每一步计算时把谁看作单位“1”,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样循序渐进地安排,既突出重点,又分散难点,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掌握分析和解答的策略,养成回顾与反思问题解决过程的习惯。
(三)教学建议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
《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
例如,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的扩展,因此,在让学生学习表示“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分数乘法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根据已学的分数加法进行推导。
再如,解决例8、例9等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时,都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例2、例3中所学的如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基本模型去思考,学会根据具体的情境确定谁是单位“1”。
此外,分数乘法的计算,还要用到学过的约分等知识。
所有这些内容,教师都应注意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知识。
2.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
《标准(2011版)》指出:“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相联系,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数学理解。
”教材在编排计算内容时,注意与现实情境有机结合。
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尤其是练习中丰富的现实素材,也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借助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经历探索分数乘法计算的过程。
3.通过操作和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分数乘法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让学生记住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尤其是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是教学的难点。
此时,就需要借助直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推理等探索性的活动,理解分数乘分数结果中的分母和分子分别是怎样来的。
学生通过直观图示和抽象推理,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算理,更重要的是慢慢养成凡事求理、实事求是的数学科学态度。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4.紧密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列式。
分数乘法的意义有两种不同的表述,其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
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两个相比较的量,分析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这类基本问题的解题思路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分数除法”单元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直接支持。
5.有效运用画图策略,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标准(2011版)》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画图既可以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加以外显,又可以将现实情境抽象为数学模型,帮助分析和解决问题。
因此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一,首先应明确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并用图(表、符号或操作等)将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表示出来。
如连续求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用线段图等方式可以比较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要有效运用画图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可以先从会看示意图入手,逐步学会画图分析数量关系,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学时注意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标准(2011版)》指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想蕴涵于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教学时,要注意时时处处加以渗透。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时,教师应注意渗透数形结合、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在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渗透数形结合、对应等数学思想方法。
此外,还应注意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