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引言 第一章 总论
浅析上市公司治理规范化与内部控制的实质

浅析上市公司治理规范化与内部控制的实质第一章引言上市公司治理规范化与内部控制是当前财经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话题。
在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上市公司治理规范化与内部控制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监管和评价指标。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上市公司治理规范化与内部控制的实质。
第二章上市公司治理规范化的实质上市公司治理规范化是指上市公司在管理、运营等多个方面遵循一定规矩和标准进行管理。
这个标准包括公司章程、规章制度、公告通知和股东会决议等,其中特别注重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分配与职责分工。
上市公司治理规范化的实质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减少内外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按照公司治理规范化的标准进行管理,能够合理分工,优化管理流程,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管理效率。
此外,规范化的管理方案能够防止内部腐败和外部风险,更好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
二、减少内外风险上市公司股票的交易要求高度透明,对投资者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等信息的披露要求非常严格,这使得上市公司更加注重内部治理及有效控制风险。
上市公司治理规范化可以加强内部监管,增强内部控制,从而更好地保障公司股票交易稳健健康。
三、增强市场竞争力上市公司治理规范化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能够提高公司的品牌认知度,增强公司的信誉度,进而赢得更多投资者的肯定和认可。
通过良好的内部治理和规范化的管理,有效控制风险、提高管理效率、打造完美品牌形象,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三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实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是指公司关于财务报告准确性、资产保护、合规治理等方面的安排。
上市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应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公司资金的安全性以及信息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实质是企业保障合规,维护投资者权益,保证公司经营长期稳定。
一、保障合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是公司合规经营的重要手段。
社会福利政策的公平性与效率

社会福利政策的公平性与效率第一章、引言福利政策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社会福利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等。
然而,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仅要考虑效率,还要考虑公平性。
公平性和效率在福利政策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只有同时重视两者,才能达到理想的政策效果。
第二章、公平性的概念与原则公平性是福利政策制定的核心原则之一,它是指是否能够平等地向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公共资源、公共服务。
而实现公平性又有以下原则:1.平等原则:任何人在相同条件下,享有同等福利。
2.需求原则:有需要的人得到更多的帮助,而不是仅仅平等分配。
3.贡献原则:那些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人,应该享受更多的福利。
4.最小化原则:福利政策的目标是最小化社会不公平现象。
第三章、效率的概念与原则效率是社会福利政策的另一重要原则,它是指政策产生的社会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平衡。
那么,福利政策的效率体现在哪些方面呢?1.资源利用效率:福利政策需要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社会收益。
2.服务效率: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缩短等待时间。
3.成本控制效率:福利政策需要使成本最终受益人的效益最大化。
第四章、公平性与效率之间的平衡由于公平性和效率都是福利政策的重要原则,因此需要在它们之间达到平衡。
公平性和效率之间有些紧张关系,如果过注重公平性而忽视效率,会导致政策效果不佳,资源浪费。
而忽视公平性却关注效率则会加剧社会不平等。
因此,要达到公平性和效率的平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维持政策目标的一致性。
2.进行充分调研,客观地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和资源状况。
3.设定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公平性和效率的达成。
第五章、结论在实现福利政策的过程中,公平性和效率是相互作用和互为因果的。
如果只关注公平性,会牺牲效率,而疏忽公平性则会导致社会不公平的加剧。
因此,在制定和执行福利政策时,要尽量平衡公平性和效率,以达到政策的最优效果。
同时,也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来保证公平性和效率的实现。
RFID电动车遥控防盗报警系统方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题RFID电动车遥控防盗报警系统方案设计毕业设计类型□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案设计姓名班级所属系部物流信息系专业物流信息技术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本设计是开发设计一款基于RFID的电动车无线防盗系统,目前市面上基于单片机的电动防盗报警系统基本完善,但是电动车被贼盗走后,车主想要寻回丢失的电动车却很困难,本设计在传统的基于单机片的基础上加了RFID射频识别功能。
设计从总体方案的设计入手,对无线收发模块、信号触发模块、报警电路模块等进行了相关的分析、选择及最终方案的确定。
设计用单机片作为控制单元,震动传感器作信号触发,RFID标签作定位和发送警报,远距离无线收发模块作传输信号,蜂鸣器作报警装置。
当单机片收到无线收发模块发出的预警信号后,进入预警状态,并当弹簧开关在受到外界震动影响后,接通电路,以使报警器报警,以此来威慑犯罪分子,达到保护电动车的目的。
本设计开发设计的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器体积小、结构紧凑、成本低、生产率高、实用性强,适合大部分电动车消费者。
关键词:AT89C51单机片,RFID标签,震动传感器第一章引言 (1)1.1 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研究背景 (1)1.2 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的研究现状 (1)第二章电动车防盗系统组成与设计原理 (4)2.1 总体框架结构体系设计 (4)2.2 遥控器的设计方案 (5)2.3 射频识别部分 (9)2.4 报警模块的设计方案 (10)第三章系统器件选择 (12)3.1RFID (12)3.2 AT89C51(单片机) (15)3.3 振动传感器的选择 (16)第四章软件设计与硬件调试 (20)4.1 软件部分总体设计 (20)4.2 硬件安装与测试 (21)第五章无线遥控报警器的优势与展望 (23)5.1 无线遥控报警器的优势 (23)5.2 无线遥控报警器的成本分析 (24)总结体会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 1 -第一章引言1.1 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研究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动自行车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进一步改善了人们的出行。
007 雷电基础知识

3×105V/m以上
5)雷云电荷分布图
++ +++
正电荷
++
+
区
++ +
+
+
+ ++
+
++
-
+ + ++
++
+
+
+
+
+
负电荷 区
----------------
- -
- -
- -
- -
-
+ -
+ -
++
++
--+-----+-+-++
昨日最强的闪电出现在上
午11时12分,电流强度达 308.5千安。
19
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
二、雷电基本特征参数
4)雷电流波形参数 雷电流波形的波头/波尾定义:
人工模拟雷电流波形和实际雷电流波形的波头(上升沿)一般受雷电放电火花脉冲 影响,很不规则,因此测量起来非常困难,故选取一个视在波头来等效实际波头。如图17所示,视在波头的确定方法是选取上升沿波形上的0.9Im和0.1 Im 二点,连成直线,与横 坐标轴和Im=1.0等高线相交与O1点和C。O1点与C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是视在波头T1。波 形上0.9Im和0.1 Im 二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T。
在数学上,视在波头T1=1.67T。 另外在波形下降沿上选取0.5Im(下降沿半峰值点)点,该点与上升沿的O1之间的时 间间隔即是视在波尾T2。
V
1.0
C
0.9 1.2/50us波形
问题:为什么定义雷 电压波形?
10/700us波形 0.5
0.3
Im
O O1
T T1
T2
解释:在t 某us些特定场合可以
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第一章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日益关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水利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效、高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成为当今水利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第二章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2.1 前期调研和方案设计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在前期调研与方案设计阶段尤为重要。
前期调研要求充分考虑建设目标、区域特点、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等因素,规避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各种不可预测因素,从而为后续的方案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方案设计阶段更要考虑节约用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设质量和稳定性等方面,以确保水利工程完美达成设计目标。
2.2 施工与监管现代化水利工程施工与监管阶段同样至关重要,这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效率、安全及生产的顺畅进行。
随着现代化施工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如土方、砌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和组装,材料的研发等均出现了许多创新性技术,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大为提升。
同时,强化监管也是现代化施工的重要一环,其作用是把控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保障工程实现设计目标。
2.3 设施运维随着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的完结,设施运维的工作就应该进入实施阶段。
设施运维的重点是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期间需要放弃付出较大的精力和成本。
合理安排工作维护计划,定时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处理隐患问题,保障设施的正常工作,从而实现保障工程效益投资,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第三章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3.1 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水利工程管理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来控制、预测、发现设备维护问题的方法。
支持设施信息化运维和工作流程的信息化处理,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运维资源,使设施运维更加高效、快捷。
3.2 机构化管理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在机构化管理上更加注重流程化、规范化和规划化。
通过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始终保持工作的一致性和执行力,同时æ实现目标的科学性和清晰性,满足企业各方面的需求。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第一章引言目录1 概述 (1)编写手册的目的 (1)手册的内容 (1)手册的使用 (1)公制版和美国通用制版的惯例版本 (2)北美和国际的应用 (2)在线手册 (2)计算软件 (3)2 手册的历史 (3)3 HCM2000的新内容 (4)第一部分:概述 (4)第二部分:概念 (6)第三部分:分析方法 (6)城市道路 (6)信号交叉口 (6)无信号交叉口 (6)行人 (6)自行车 (6)双车道公路 (7)多车道公路 (7)高速公路设施 (7)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7)高速公路交织区 (7)匝道和匝道联接点 (7)立体交叉匝道 (7)公共交通 (7)第四篇:交通走廊和区域分析 (7)第五篇:仿真和其他模型 (7)4 HCM2000的研究基础 (7)5 参考文献 (8)图表目录表1-1 HCM1985版本:编制和修订......................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1-2 HCM 2000的编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1-3 相关研究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编写手册的目的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简称HCM)给交通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套统一的公路和街道设施服务质量的评价评方法。
HCM不是为了各种交通设施、系统、区域、环境制定有关期望的和恰当的服务质量的政策,而是为了对确定交通设施的规模,为了确保从业人员接触到最新研究的成果和提出典型的问题,进而提供一套合乎逻辑的分析方法。
第四版HCM目的是为给出一个系统的、协调一致的基本原则,通过其评价地面交通系统中各种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评价一系列设施组成的系统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评价多个交通设施的组合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
本手册是一本主要的原始文献,它汇集了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分析各种街道、公路、行人和自行车交通设施运行状况的方法。
合作博弈-气候变化国际问题的理论探究

合作博弈——气候变化国际问题的理论探究摘要当今气候变化问题既逐步形成了一些主流理念与规则,也在不断膨胀与争论;既被视为全球性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带有国家、集团利益的色彩;既是环境问题,也不断地被赋予政治、经济、哲学、科学技术等因素。
总之,气候变化问题已是目前各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重点关切的重要问题。
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黯淡落幕,后京都议定书时代气候变化的谈判何去何从,将是大家无法回避,必须去正视的议题。
在此承上启下之际,通过博弈论来研究气候变化国际公约及其谈判进程,能更好地揭开谈判表面纷乱庞杂的面纱,深刻剖析影响谈判的种种因素,指出公约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并为未来谈判的走向和中国在谈判中的策略选择提供一点建议。
本文从非合作博弈理论引入,提出非合作博弈在环境公共治理中“零和”的弊端,然后通过气候变化国际公约及谈判实例的佐证,指出了实现“共赢”的合作博弈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最后,通过与《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影响气候变化合作博弈的三大具体因素:科技、履约机制和公众舆论,并通过这些影响因素对中国未来谈判的选择给予些许启示。
关键词:气候变化,京都议定书,博弈论,合作博弈COPERATIVE GAME——THEORETICAL STUDY ON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ISSUEABSTRACTNowadays, climate change issue has gradually shaped some major ideas and rules, while arguments are still existing. It is treated as a global problem, but increasingly involved with national and group interests. It is naturally an environmental issue, but now more like a political, economic, philosoph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one. In conclusion, climate change is an important issue deeply concerned by all nations and even the whol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ith the gloomy completion of Copenhagen Conference (COP15),how to handle the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 during the post-Kyoto Protocol era will be an inevitable problem, which should be solved as soon as possible. So studying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conventions and its negotiation course with game theory can better uncover the intricate veil of negotiation, deeply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negotiation, figure out the key elements leading to the successful negotiation, and then based on these analysis, it will be easier to estimate the trend forfuture negotiation and also be helpful for China to choose its own strategies in the future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This paper is introduced with 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 pointing out the defects of “zero-sum” of non-cooperative game in the public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And then, taking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convention and its negotiation course as the example, indicates the necessity and channel towards the “win-win” cooperative game. Finall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with Montreal Protocol, it discovers 3 key factors that impact cooperative game on climate change issu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chanism for performance guarantee, and public opinion, which can thus leave China some enlightenment for its future negotiation on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Kyoto Protocol, Game Theory, Cooperative Game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1)第二节选题意义 (2)第三节研究现状综述 (2)第四节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5)第五节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5)第二章气候变化国际问题的博弈理论基础 (7)第一节博弈基本理论概述 (7)一、博弈论的提出 (7)二、博弈论的主要内容 (8)三、博弈论的基本原理 (9)第二节环境公共治理问题中非合作博弈的缺陷 (12)一、“公地的悲剧”揭示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3)二、“智猪博弈”揭示了搭便车现象的原因 (15)三、“狩猎博弈”揭示了信任和强制规则的意义 (17)第三节合作博弈——解决环境公共治理问题的理性选择 (20)第三章气候变化国际问题与合作博弈 (22)第一节气候变化国际问题的现状与博弈困境 (22)第二节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是一种合作博弈行为 (25)第三节制度和利益是实现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博弈的关键 (26)第四节影响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博弈的利益因素分析 (27)一、气候变化博弈各方的利益结构 (28)二、气候变化博弈各方对未来的预期 (31)三、气候变化博弈参与者的数量 (33)第五节影响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博弈的制度因素分析 (36)一、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博弈的次数 (36)二、气候变化国际制度中的威慑机制 (37)三、气候变化国际制度中的信息传递机制 (38)四、气候变化国际制度中的监督机制 (40)第四章从《蒙特利尔议定书》看气候变化国际问题的解决之道——基于合作博弈的分析 (42)第一节《蒙特利尔议定书》——环境保护领域合作博弈的典型范例 (42)第二节《蒙特利尔议定书》对气候变化国际问题合作博弈的启示 (43)一、通过科学性的论证改变博弈的利益预期 (44)二、通过条约机制的完善改变博弈的制度规则 (46)三、通过实现公众参与改变博弈者的策略选择 (48)第三节《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博弈论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50)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及其博弈理论分析 (50)二、中国参与未来国际气候合作的若干建议 (54)第五章结论 (57)参考文献 (59)致谢 (6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3)第一章引言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当今气候变化问题既逐步形成了一些主流理念与规则,也在不断膨胀与争论;既被视为全球性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带有国家、集团利益的色彩;既是环境问题,也不断地被赋予政治、经济、哲学、科学技术等因素。
007工作制度

007工作制度一、引言007工作制度是一种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方式,它允许员工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自由安排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007工作制度的背景、目的、实施方法以及优缺点。
二、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固定办公时间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和员工的需求。
员工需要更多自主权和弹性来平衡工作与生活,而企业也希望通过灵活的工作制度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007工作制度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新型办公模式。
三、目的007工作制度旨在提高员工的生产力和满意度,同时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员工自主决策能力:通过给予更多自由空间,鼓励员工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
2.提高员工幸福感:通过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减少工作压力。
3.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自主安排工作时间,员工可以在自己最高效的时段进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促进团队协作:虽然员工的上下班时间有所不同,但通过合理安排团队会议和沟通时间,可以保证团队协作顺畅。
四、实施方法007工作制度的实施需要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制定明确的政策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007工作制度政策,包括具体的工作时间要求、考勤方式、沟通机制等。
政策应该与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相一致,并且公平公正地适用于所有员工。
2. 建立适当的评估机制为了确保007工作制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企业需要建立适当的评估机制。
可以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绩效评估等方式来收集反馈和数据,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
3. 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培训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培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利用007工作制度。
这包括培训员工自我管理技能、沟通技巧以及灵活工作的最佳实践等。
4.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在实施007工作制度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非常重要。
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团队会议、在线协作平台等方式来促进团队协作和信息流动,确保员工之间的沟通畅通无阻。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货币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让学生了解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货币的定义和起源货币的演变过程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货币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1.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第二章:货币的定义和起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定义和起源。
2.2 教学内容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起源和发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货币的定义和起源。
2.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第三章:货币的演变过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货币的演变过程。
3.2 教学内容实物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纸币货币阶段数字货币阶段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货币的演变过程。
3.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第四章: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货币在交易中的作用货币在储蓄和投资中的作用货币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4.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货币的本质和作用。
让学生展望货币的未来发展趋势。
5.2 教学内容货币的本质和作用总结货币的未来发展趋势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总结货币的本质和作用。
采用讲授法,讲解货币的未来发展趋势。
5.4 教学评估学生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作业和考试的表现第六章:货币的职能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
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其他职能。
6.2 教学内容货币的交换职能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货币的基本职能。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货币的其他职能。
007-公司理财 吴世农(吴是罗斯公司理财的译者)

Corporate Finance
财务分析三
Fifth Edition
三、财务杠杆(长期偿债能力) 债务增大具有双重性:风险和收益 负债比率 = 总 负 债 总资产 负债权益比 = 总 债 务 总权益 权益乘数 = 总 资 产 总权益 利息保障倍数 = 息前税前利润 利息费用
资本市场 (长期) 长期证券市场 长期存放市场
. .
一级
Irwin/McGraw-Hill
二级
©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99
第二章 会计报表与现金流量
Fifth Edition
Corporate Finance
Ross Westerfield Jaffe
Corporate Finance
Ross
$1,423 $1,274 -550 -460 873 814 245 221 $1,118 $1,035
$117 471 $588
$104 458 $562
Westerfield 资产总计 Jaffe
. .
$1,879
$1,742
$39 $39 55 32 347 327 390 347 -26 -20 $805 $725 $1,879 $1,742
Irwin/McGrawl Companies, Inc., 1999
表2-2 美国联合公司损益表
Fifth Edition
美国联合公司 损益表 (19X2年) 单位:百万美元
Corporate Finance
Ross Westerfield Jaffe
科技工作者职业伦理问题研究

科技工作者职业伦理问题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工作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科技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科技工作者的职业伦理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专业性强、按类划分章节等角度出发,对科技工作者职业伦理问题进行研究。
第二章:职业伦理的基本原则职业伦理是指职业行为中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它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
职业伦理的基本原则包括:1. 尊重他人:科技工作者应该尊重他人的意愿和人权,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和自由。
2. 保护环境:科技工作者需要遵守相关法规,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3. 诚实守信:科技工作者应当诚实守信,不得隐瞒信息和虚报成果。
4. 自我约束:科技工作者需要自我约束,不得追求非法利益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章:科技工作者的职业伦理问题科技工作者的职业伦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造假:为了获得资格、奖励或者其他利益,一些科技工作者会改变或者捏造数据,甚至进行剽窃等不道德行为。
2. 侵犯隐私: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工作者能够轻松获得他人的隐私信息,但是他们有可能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不正当行为。
3. 私自泄露商业秘密:一些科技工作者为了谋取私利,或者出于个人好奇心,可能会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这不仅对公司造成巨大损失,还违反了职业伦理。
4. 研究方向不当:科技工作者在研究中可能会选择错误的方向,建立问题模型不当,或者对研究中的一些实验结果进行滥用或者歪曲。
5. 离职后利用信息:离开公司的科技工作者有可能将公司的技术和商业机密带出去,这对公司的商业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第四章:职业伦理问题的应对措施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针对科技工作者的职业伦理问题,需要对科技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2. 建立专业伦理机制: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专业伦理机制,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和执行。
3. 提高职业伦理意识:提高科技工作者的职业伦理意识,扩大职业伦理影响面,促进职业道德建设。
网络安全内网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安全内网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章:引言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网络对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带来了许多与网络安全相关的问题。
其中,内网安全监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内网是指公司、学校、政府机构等单位内部的局域网,它是连接这些单位的各种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组合。
由于内网涉及到机密和重要的业务数据,内网安全监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网络安全的内网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
第二章:系统设计2.1 系统整体设计本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通过多个内网安全监测节点和一台中心监控服务器组成。
每个内网安全监测节点负责采集本地网络流量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中心监控服务器。
中心监控服务器负责对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而发现潜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本系统采用可扩展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监测节点以及中心监控服务器的数量。
同时,该系统也支持实时监测和历史数据查询功能。
2.2 内网安全监测节点设计内网安全监测节点主要负责采集本地网络流量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中心监控服务器。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节点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采集本地网络流量数据。
(2)通过协议分析技术,提取数据包中的关键信息。
(3)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中心监控服务器。
(4)本地存储数据以备份和查询。
2.3 中心监控服务器设计中心监控服务器主要负责对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识别网络中的异常流量、不合规流量和恶意攻击等。
中心监控服务器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支持多个内网安全监测节点上传数据。
(2)对上传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统计。
(3)自动识别、记录和报错网络异常情况。
(4)支持实时监测和历史数据查询功能。
(5)可扩展,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监测节点以及中心监控服务器的数量。
第三章:系统实现3.1 节点采集数据实现节点采集数据的实现主要依赖于Libpcap和WinPcap这两个库,并通过编程实现协议分析技术来提取数据包中的关键信息。
007系列最语录

007系列最语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唯美句子、经典句子、励志句子、名人名言、搞笑说说、个性说说、语录大全、祝福短语、生活短句、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data, such as aesthetical sentences, classic sentences, inspirational sentences, celebrity quotes, funny words, personalized words, quotations, blessing phrases, life sentences, other data,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007系列最语录1.死灰如果有机会复燃,你就是只有一把尿一泡屎,也得赶紧把它浇灭。
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第一章引言1.1 问题的背景在现代社会中,监督检查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对于保障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监督检查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及时的整改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2 问题的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明确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可行的整改措施和建议,以期提高监督检查的效果和质量。
第二章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2.1 检查程序不规范监督检查中存在检查程序不规范的问题。
检查人员在执行检查任务时,常常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造成监督检查的不严密和不公正,易引发争议和误判。
同时,部分检查人员对法律法规的不熟悉,导致监督检查程序错误。
2.1.1 缺乏明确的操作指南和规范为解决检查程序不规范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制定明确的操作指南和规范,明确监督检查的流程、程序和要求。
同时,应加强对检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1.2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监督检查行为的监督和评估,对存在问题的检查人员进行追责和处罚。
同时,要加强对检查程序的监督,确保检查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2.2 执法不公正在监督检查中,存在执法不公正的问题。
部分检查人员在执行检查任务时,存在不公正对待的现象,对不同的被检查对象实施不同的执法措施,破坏了监督检查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2.1 提高监督检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解决执法不公正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对监督检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监督检查人员的考核和评估,对存在不公正行为的人员进行追责和处罚。
2.2.2 建立监督机制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监督检查行为的监督和评估,对执法不公正的行为进行查处和处罚。
同时,要加强对被检查对象的权益保护,确保监督检查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青年创新精神培养及实践研究

青年创新精神培养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引言青年一代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青年创新精神逐渐成为了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创新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青年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已经成为了当前重要的任务。
本文旨在研究青年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为培养青年创新能力做出探讨和分析。
第二章:青年创新精神的培养青年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涵盖面广的教育方式和手段都需要得到很好的运用。
2.1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面对不同的知识和技术时,青年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利用自身学习资源的能力,而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是通过自主学习锻炼培养出来的。
学校可以构建自主学习培养模型,在讲授基础课程的同时激发青年的学习兴趣,独立思考和管理技能。
2.2 加强实践教育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时,实践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实践能够更好的了解知识背后的本质,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
学校应该做好实践教育的组织和指导工作,为青年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同时保证实践教育与授课内容的紧密相连,以达到实践教育和知识学习的高度协调。
2.3 团队合作在创新实践中,团队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通过团队合作,青年可以学会沟通和协商、分享思想和经验、充分利用长处类似或互补的团队成员的能力等。
学校可以利用团体建设、实现创新和特殊课程等方式促进学生团队默契,并建立长期有影响力的团体。
2.4 培养自信心创新实践中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青年需要勇气和自信。
在培养青年的创新精神时,要注重对青年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
学校可以在课程中同时注重教育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促进他们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
第三章:实践研究基于创新理念,实践研究成为培养青年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实践研究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素质,也有利于对社会的服务。
在这一章中,主要探讨实践研究在培养青年创新精神中的应用。
小学阶段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阶段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能力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素质,对个人的发展和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沟通能力不强、自信心不足、缺乏合作精神等。
急需对小学阶段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进行实践与研究,以提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践与研究,提出有效的小学阶段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方法,探索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新途径,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二章研究方案2.1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实验法对小学阶段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和建议。
2.2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为某市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范围为6-12岁。
2.3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小学阶段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收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资料,了解小学阶段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和问题。
(2)设计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实验项目,包括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3)组织实验,通过实验项目对小学阶段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
(4)收集实验数据,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评估。
(5)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第三章方案实施3.1 实施步骤(1)收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资料,对小学阶段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研究。
(2)设计实验项目,确定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流程。
(3)与某市小学合作,选择实验对象和实施地点。
(4)组织实验,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5)收集实验数据,设计问卷进行调查。
(6)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3.2 实施计划本研究的实施计划如下:(1)收集资料阶段:1个月(2)实验设计阶段:2个月(3)与小学合作、实施实验阶段:3个月(4)数据收集阶段:1个月(5)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阶段:2个月第四章数据采集和分析4.1 数据采集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观察法进行数据的采集。
公共管理中的政策实施与效果评估

公共管理中的政策实施与效果评估第一章引言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执行和协调公共政策、规则和程序;并且它解决了社会问题、促进了公共利益、保护了公共价值。
公共管理中之一项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执行政策,并评估执行结果。
政策的实施和效果评估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大问题,这是因为公共管理决策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有重大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公共管理中政策实施和效果评估的问题。
在本文中,将介绍政策实施和效果评估的概念、方法和相关问题。
第二章政策实施政策实施是指将政策变成现实的过程,这是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政策实施涉及到职责分配,计划和预算,组织和执行。
政策实施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确定执行者和负责人。
政策实施的效果取决于执行者的素质、工作态度和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执行者需要时刻关注政策目标和执行计划的评估,以及关键绩效指标的监控和汇报。
政策实施需要遵守政策和程序规定,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体系,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成果可追溯性。
第三章效果评估政策效果评估是指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目标、影响和结果进行评价,旨在解决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政策效果评估采用的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方法。
其中,定量评估包括前后实验设计、对照实验设计、差异差分设计等;定性评估则主要是基于访谈、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讨论等。
政策效果评估可以评估政策实施的成效、政策分配的公平性、支出的合理性以及政策绩效的影响等问题。
同时也可以找出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第四章相关问题政策实施和效果评估面临的实际问题也相当复杂,需要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分析和解决。
政策实施和效果评估可能受到政府部门间的协调不足、执行者素质不高、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问题的影响。
因此,政策实施和效果评估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因素,寻找政策目标与公众需求之间的平衡点。
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也是衡量政策实施和效果评估的重要指标,需要考虑政策的长期影响和对社会的整体福利作出判断。
危险源与危险源的预防控制范文(二篇)

危险源与危险源的预防控制范文1.引言在日常生产和工作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源,它们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必须对这些危险源进行预防与控制。
本文将以____字的篇幅,分析几种常见的危险源,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2.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是工作中最常见的危险源之一。
如切割机械、起重设备等,常常发生机械事故导致人员伤亡。
为了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设备选用合适的安全设施,如安装防护罩、警示灯等,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配件,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3)确保员工接受足够的机械操作培训,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设立机械事故应急预案,包括救援措施和紧急疏散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3.化学危险品在许多行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化学危险品。
如有毒气体、可燃物等,这些物质有可能对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
为了防止化学危险品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正确储存和标识化学危险品,将其放置在专门的储存区域,并采用合适的容器和包装材料。
(2)提供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减少人员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
(3)定期检查和维护化学危险品的储存设施,确保其完好无损,防止漏洞和泄漏的发生。
(4)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各种化学危险品的特性和处理方法,提高其应对化学事故的能力。
4.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是许多工作场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也是潜在的危险源。
因为不正确的使用和维护电气设备可能导致电击和火灾等事故。
为了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购买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2)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保持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
(3)确保员工接受足够的电气安全培训,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并且了解安全操作规程。
(4)制定并实施电气事故应急预案,包括断电和紧急疏散等措施,以保障员工安全。
第一章 非参数统计分析(研究)

通常在正态总体分布的假设下,关于总体均值的假设 检验和区间估计是用与t检验有关的方法进行的。然而, 在本例中,总体分布是未知的。为此,首先看该数据的直 方图从图中很难说这是什么分布。
30
20
10
Std. Dev = 18.09
Mean = 96.5
成功:X-M大于零,即大于中位数M,记为“+”;
失败: X-M小于零,即小于中位数M,记为“-”。
令 S+=得正符号的数目 S—=得负符号得数目
可以知道S+或S— 均服从二项分布B(65,0.5)。则和可 以用来作检验的统计量。
检验统计量 P-值 检验的结果
H0 : M 99 : H1 : M 99 H0 : M 99 : H1 : M 99
S+=23
S+=23
p(S 23) =0.0124
2 p(S 23) =0.0248
拒绝零假设
拒绝零假设
结论
中位数小于99
中位数不等于99
23
p(S 23) C6i5(0.5)i (1 0.5)65i 0.0124 i0
〔例2〕 在我国的工业和商业企业中随机抽取22家企 业进行资产负债率行业差异分析,其1999年底的资产负债 率(%)如下:
VA R00004 1.4 545 12 10 22 6 -2. 384 .01 7
〔例3〕我们利用EVIEWS模拟一个污染的正态 分布。以了解污染正态分布的特性。
在不知总体分布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数据所包含 的信息呢?一组数据的最基本的信息就是次序.如果 可以把数据点按大小次序排队,每一个具体数目都 有它的在整个数据中(从最小的数起)的位置或次序, 称为该数据的秩(rank).数据有多少个观察值,就 有多少个秩.在一定的假定下,这些秩和它们的统 计量的分布是求得出来的,而且和原来的总体分布 无关.这样就可以进行所需要的统计推断。注意, 非参数统计的名字中的“非参数(nonparametric)” 意味着其方法不涉及描述总体分布的有关参数;它 被 称 为 和 分 布 无 关 (distribution—free) , 是 因 为 其推断方法和总体分布无关;不应理解为与所有分 布(例如有关秩的分布)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古典学派的财政学说
• 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代表新兴
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
• 主要代表人物是包括威廉· 配第、亚当· 斯密
和大卫· 李嘉弟。
• 古典学派财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自由放
任”学说,认为实际工资率与就业都由劳 动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劳动的需求量由 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来决定,其供给量则由 实际工资决定。
• 重商主义的财政学说的内容包括:国防财 政论、赋税转嫁论、保护关税论、限制王 室经费论、赋税立法论。
二、重农学派的财政学说
• 重农学派是18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形成的代
表农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理论。
• 创始人是弗朗斯瓦· 魁奈,代表人物有杜尔
哥和布呵吉尔贝尔等。
• 重农学派的财政学说主要内容包括:赋税 论、平等关税论、平等纳税论、直接税和 间接税的利弊论、国家经费论、公债论。
• 更好地发挥财政金融在改革发展和宏观调
控中的作用;
• 弄清财政金融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
• 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 了解并熟悉有关财政税收、货币金融的一些最 基本的业务知识; • 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技能,以教会学生在市场经 济大海中游泳的本领。
二、《财政与金融》课程的内容
财政、金融和宏观调控三大部分组成,分为
经济政策去实现稳定,恢复平衡。
• 发展是通过物质生产增长来满足不断增长的
人们基本需要。 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增长.
• 经济稳定是短期目标,经济增长是长期目标。财
政政策就是要协调两方面目标。
• 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互有矛盾。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不能同时存
在。菲利普斯曲线则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能够 并存 。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月国际收支平衡之间有矛盾.
•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包括: (1)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 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 效率; (3)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 资源配置的核 心是效率问题。
(二)收入分配职能
• 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的分配, 即国民收入
产生后通过分配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
达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率最佳化,
于是需要公共经济去解决市场失效问题。
公共经济就是财政。
•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一方 面是指作为一种区别于其它相关经济范畴的 特殊的分配活动,即共性;另一方面是指财 政作为一种分配活动所体现的分配关系,即 特殊性。
• 综上,财政是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以
19章。
• 财政部分,采用支、收、管体系安排,包括
第1~10章,有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① 财政总论,第1章;
② 财政支出,第2章;
③ 财政收入,第3~6章,其中税收是重点;
④ 国家公债,第7章,国债兼有收支两个方 面的性质,故单独列为的一章; ⑤ 财政管理,第8~10章,包括国家预算、 财政政策、财政管理体制等内容。
三、如何学好《财政与金融》这门课程 ① 弄清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②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③ 掌握财政金融的基本业务知识 。
以下是财政部分
第一章 财政总论
学习目的
• 了解财政相关概念及西方财政学说发展历程。 • 理解财政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和发展三 方面职能。 • 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
一、财政现象
• 经济活动由市场和政府财政两个社会系统
支持。由于“免费搭乘”存在,对于社会
公共需要的满足,市场系统往往失去效力,
更多由财政系统发挥其作用。
二、财政的起源
• 国家分配说认为: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劳动的社会
分工,产生了剩余产品,因而存在了私有制,进而
社会上的人分裂为不同的阶级,为了维护阶级的统
• 西方国家采用“帕累托效率”概念。即在
给定要素价格下,要素投入的重新配置已 不能增大经济总产量,或在给定收入初次 分配状况下,不能通过再分配,达到某些 人过得更好,却又不便任何其它人过得更 坏的结果。其建立基础为边际效用价值论。
(二)财政与效率的关系
财政与效率的关系,就是财政收支状况和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的相互作
• 金融部分,按货币信用——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金融业务的体系来安排,包 括第11~19章。该部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 容:
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11章;
② 信用利息,包括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等, 第12章;
③ 金融市场,第13章; ④ 金融机构,第14章; ⑤ 金融业务,包括保险业务、国际金融业务 等,第15~17章; ⑥ 货币供求与均衡,第18章。
国家为主体,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
成的集中化分配关系.
第二节 财政的职能
一、财政职能的概念
• 财政职能又称政府职能, 是指政府活动所固 有的经济功能. • 政府从事消费、生产和分配活动必然对经 济产生影响,改变经济的原来状态。(改变 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参与收入再分配,影响 总价格水平)
二、财政职能的分类 (一)资源配置职能 • 通过对现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资 产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 的合理化,使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获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引言
一、为什么要设置《财政与金融》这门课程? ①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到处都存在财政金融 现象,时时都会遇到财政税收、信用银行、 货币金融这类问题。 ② 财政金融理论是经济理论体系一个重要的 组成部分。 ③ 财政金融政策是一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 之一。
学习《财政与金融》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 认识财政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治产生了国家,而国家的产生导致了实现其经济分
配职能的国家财政的产生。
• 价值分配说认为:随着商品交换及其内在矛盾的发 展,当货币充当支付手段的职能扩展商品流通之外, 才产生价值余产品说认为:剩余产品是财政关系产
生的物质基础,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而产
生的社会职能组织占有剩余产品的过程。
• 政策主张否定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 主张实施“供给管理”政策。
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
• 财政上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公平分配。
• 衡量公平分配的标准重要指标是洛伦茨曲
线和基尼系数。
洛伦茨曲线用
来描述一国财 富和收入分配 性质。洛伦茨 曲线向下弯曲 越大,收入分 配越不公平。
基尼系数 =
A ——— A+B
当基尼系数接近于零时,收入分配便接近
于绝对平等;当基尼系数接近于1时,收入
第四节 西方财政学说的发展
• 西方财政学说从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经
过诸多学派的发展,逐渐形成在当今世界
各国制定财政政策时所通行的各种理论。
一、重商主义的财政学说
• 重商主义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 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 以“贸易顺差论”为中心内容。
• 代表人物:托马斯· 曼;孟德斯鸠;拜切尔等。
五、凯恩斯学派的财政学说 • 1936年凯恩斯撰写《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
论》,主张国家干预主义。
• 主要代表人物有汉森、萨谬尔森、罗宾逊
和卡尔多等。
• 凯恩斯主义主要内容有: 就业量是总有效需求的函数,取决于一国的 总支出。总需求不足会在消费不足或储蓄过 度下出现。储蓄可能导致失业等,从而减少 资本形成。消费和投资一同增减。利息率不 能使储蓄和投资产生均衡。国民经济均衡优 于财政平衡。
• 社会共同需要说认为:财政是为满足社会
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
这一分配关系在原始社会已经形成。
三、财政概念的总结
• 基于国家分配论: 国家凭借其自身的政治权力,
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而取得
自身履行职能所需的社会产品,从而产生财
政分配。
• 基于公共经济论:单靠市场机制的调节难以
用关系。
二、财政与公平 • 公平与分配联系,关键是分配依据。 • 西方财政学认为“效率经由市场,公平通
过政府”,国家政府对公平问题,直接通
过税收和政府支出进行国民收入、财富和
社会福利的再分配。
• 我国财政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的做法:
(1)征收个人所得税,防止收入差距过大。
(2)征收财产税干预社会财富分布。
• 财政金融宏观调控,是宏观经济中的重大 问题,也是贯彻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 和手段。这部分内容即第19章,具体包括:
① 财政、信贷平衡和财政信贷与社会总供求 的平衡;
②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配合问题; ③ 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该部分既有财政与 金融自身的独立的内容,更多的则是财政 与金融间“结合部”的内容。
分配接近于绝对不平等。
• 收入分配的财政机制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手段有: (1)明确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加强税收调节;
(3)通过转移性支出 。
(三)稳定和发展职能
• 经济稳定包括:充分就业,物价水平稳定,国际
收支平衡.市场体系无法有效协调其自身的
所有活动使之达到平衡,政府可以运用宏观
六、货币学派的财政学说 • 货币学派是上世纪50-60年代,通货膨胀不 断加剧背景下产生的极力反对凯恩斯学派 的赤字财政政策学派。
• 反对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鼓吹恢复“自 由放任”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 货币学派政策主张:应最大限度地依赖市 场的力量;控制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有 意义;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AA曲线表明失业与 通货膨胀的短期均衡。 由AA至BB,D点为
新的均衡。说明相对
于某一水平的失业率,
将有一个更高的通货
膨胀率。
失业率
第三节 效率与公平
一、财政与效率
(一)效率的概念
• 我国采用“经济效益”概念。即在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