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现代化学基础II试题3及答案.优选

合集下载

化工基础模拟习题含答案 (3)

化工基础模拟习题含答案 (3)

化工基础模拟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3题,每题1分,共43分)1.分子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完全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的物质叫()。

A、同族物B、同系物C、同分异构体D、同系列正确答案:C2.下列物质哪种不能由乙烯直接合成()。

A、乙醇B、合成塑料C、乙酸D、乙醛正确答案:B3.苯硝化时硝化剂应是()。

A、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B、稀硝酸C、浓硝酸D、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正确答案:A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A、碳酸氢钠B、氯化钙C、硫酸钠D、甲醇正确答案:A5.以乙烯为原料经催化剂催化聚合而得的一种热聚性化合物是()A、PBB、PEC、PVCD、PP正确答案:B6.下列烯烃中哪个不是最基本的有机合成原料“三烯”中的一个()。

A、丙烯B、乙烯C、丁烯D、1,3一丁二烯正确答案:C7.下列钠盐中,可认为是沉淀的是()。

A、Na2C3B、Na2SiF6C、NaHS4D、酒石酸锑钠正确答案:B8.干燥H2S气体,通常选用的干燥剂是()。

A、浓H2S4B、NaOHC、NaN3D、P25正确答案:D9.烷烃①正庚烷、②正己烷、③2一甲基戊烷、④正癸烷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正确答案:B10.配合物的命名基本上遵循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先命名()。

A、阳离子再命名阴离子B、阴离子再命名阳离子C、阴阳离子再命名阴离子D、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B11.符合光吸收定律的溶液适当稀释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位置()。

A、向短波移动B、向长波移动C、都不对D、不移动正确答案:D1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因素是()。

A、温度B、催化剂C、反应物浓度D、反应产物浓度正确答案:A13.在某一化学反应中,所谓的惰性气体是指()。

A、杂质气体B、不参加化学反应的气体C、氦、氖、氩、氙D、氮气等正确答案:B14.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概念是()。

A、一般反应、分子反应需吸收的能量B、基元反应的反应热C、一般反应的反应热D、基元反应、分子反应需吸收的能量正确答案:D15.下列物质能用铝容器保存的是()。

《基础化学II》题库

《基础化学II》题库

检验α-氨基酸可用水合茚三酮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卤化氢的氢主要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上苯分子中的键角都为120度醇和酚的官能团都是羟基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其逆反应叫做酯的水解反应醚类化合物比较稳定,一般不与普通的酸碱反应炔烃的官能团是碳碳三键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区别丁烯和丁烷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同分异构体双缩脲反应可用于蛋白质的检验蛋白质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所以它具有两性性质区分醇和醚可用金属钠脱羧反应是指从羧酸分子中脱去二氧化碳的反应烷烃的通式是C n H2n+2代表物是甲烷烯烃的通式是C n H2n天然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α-氨基酸氯乙烷遇到硝酸银的乙醇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可用于卤代烃的检验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区别苯和甲苯炔烃都能和硝酸银的氨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物质糖的组成元素为C、H和O有机物中碳原子之间常以共价键相结合叔醇一般不被氧化剂氧化,因为它分子中没有а-氢苯酚具有酸性,但它的酸性比碳酸还要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为20种有机物中碳原子之间常以共价键相结合单糖都是还原性糖,能发生银镜和费林反应各种蛋白质中氮的含量约为16%甲酸又叫蚁酸,分子中既有醛基又有羧基,所以银镜反应,石蕊变红检验酚羟基的存在常用三氯化铁溶液苯的二元取代物有三种位置异构体碘能使淀粉溶液变成蓝色,这个反应很灵敏,常用于检验淀粉的存在醇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多糖√CH3CH2CH3和CH3CH2 CH2CH3属于同系物X蔗糖属于醛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凡是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醇类化合物羧基属于第一类(邻、对位)定位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α-葡萄糖氯乙烷遇到硝酸银的乙醇溶液立即会产生白色沉淀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到140℃,生成的主要产物为乙烯浓盐酸和无水氯化锌配制的溶液称为托伦试剂凡是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醇类化合物苯分子中含有三个不饱和碳碳双键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卤化氢中的氢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上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一定是醛四氯化碳是无色液体,易燃烧,遇热易挥发甲酸的结构比较特殊,分子中既含有羧基又含有醛基大多数有机物完全燃烧的最终产物是CO和CO2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结合而成的。

《现代基础化学》例题与习题参考解答.pdf

《现代基础化学》例题与习题参考解答.pdf

选择题 9)
第五章
Al(OH)3、ZnCl2、NaCl 溶液中离子的质量摩尔浓度近似值分别为 0.4 mol⋅kg −1 、
0.3mol⋅kg −1 和 0.2 mol⋅kg −1 。所以沸点升高度数为 Al(OH)3 > ZnCl2 > NaCl ; 沸点高低次序
1
为 Al(OH)3 > ZnCl2 > NaCl。
=
K
Ο a1
[H 3O+ ]
=
4.36 ×10−7 10 −7.35
=
9.76
当 pH = 7.45 时,[H3O + ] = 10 −7.45 ,
[HCO
− 3
]
=
[H 2CO3 ]
4.36 ×10−7 10 −7.45
=
12.29
选择题 10)

CaCO3
开始产生沉淀时,[CO
2− 3
]
=
K
Ο sp
0.1
因为 pH = 5.60 , 所以[H3O + ] = 2.5 × 10 −6 (mol⋅L −1 )
原溶液
HA + H2O = A − + H3O +
0.25
x
加入 NaOH 平衡时 (0.25-0.05-x) (0.05+ x) (2.5×10 −6 )
6
K
Ο a
(HA)
=
(0.05 + x)2.5 ×10−6 0.25 − 0.05 − x
(2) t = 1 ln cA0 = 2.303 ln cA0 = 1 h
k cA
k
cA
cA = 0.1 mol⋅L −1

现代化学基础Ⅰ试题3及答案

现代化学基础Ⅰ试题3及答案

《现代化学基础》(Ⅰ-Ⅱ)试题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已知下列两个反应均按正向进行:FeCl 3SnCl 2FeCl 2SnCl 4KMnO 4FeSO 4H 2SO 4MnSO 4Fe 2(SO 4)3K 2SO 4OH 22+2+(1)(2)+210+82+5++8在上述这些物质中,最强的氧化剂是…………………………………………( ) (A) FeCl 3 (B) SnCl 4 (C) KMnO 42. 假设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 φ (H +/H 2)= 1V ,则测得下列原电池:))()((|)1(||)1(|)(2332+⋅⋅--+-+Pt p H dm mol H dm mol Zn Zn 的标准电动势 E 和锌标准电极电势φ (Zn 2+/Zn )的数值变化为 ……………………………………( )(A) E 和锌标准电极电势φ (Zn 2+/Zn )各增加1V(B) 标准电动势E 和锌标准电极电势φ (Zn 2+/Zn )各减少1V (C) 标准电动势E 不变,锌标准电极电势φ (Zn 2+/Zn )增加1V (D) 标准电动势E 不变,锌标准电极电势φ (Zn 2+/Zn )减少1V (E) 标准电动势E 和锌标准电极电势φ (Zn 2+/Zn )均不变3. 在电极反应_2428222SO e O S =+-中,下列叙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282O S 是正极,_24SO 是负极(B) -282O S 被氧化,_24SO 被还原 (C) -282O S 是氧化剂,_24SO 是还原剂(D) -282O S 是氧化型,_24SO 是还原型4. 下列电极反应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其有关离子浓度减半时,电极电势增大的电极是……………………………………………………………( )(A) Cu e Cu =++22 (B) -=+I e I 222(C) Ni e Ni =++225. 根据反应式拟定出来的电池,如果计算出来的电动势E < 0,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 这种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反应 (B) 实现这一反应必须电解(C) 这个反应条件不是平衡状态 (D) 安排出来的电池不能供电 6. 已知下列数据:φ (I 2/I -)=0.535 V ,φ (Fe 3+/Fe 2-)=0.770V试判断反应+-++=+322222Fe I Fe I 在标准状态下进行的方向………( ) (A) 向逆方向 (B) 向正方向 (C) 维持现状 (D) 不能确定7. 放射性 Pb 201的半衰期为8h ,问1g 放射性Pb 201在24h 后还剩下…( )(A) g 81 (B) g 41(C) g 31(D) g 218. 在描述一级反应的特征时,那一点是不正确的……………………( ) (A) c ln 对时间t 作图将为一条直线(B) 半衰期21t 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成反比(C) 反应物消耗的百分数相同时,所需的时间一样(同一反应) (D) 速率常数的单位为(时间)-19. 对弯曲液面(非平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 ) (A) 一定等于零 (B) 不一定等于零 (C) 一定大于零 (D) 一定小于零10. 憎液固体,其表面不能为液体所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θ………( ) (A) ︒=0θ (B) ︒>90θ(C) ︒<90θ (D) θ可以为任意角 11.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移动的现象称为……( ) (A) 电渗 (B) 电泳 (C) 流动电势 (D) 沉降12. 在温度一定时,若电池反应-++=+Cl Cu Cl Cu 22122121的标准电动势为1E 电池反应-++=+Cl Cu Cl Cu 222的标准电动势为E则1E 2E 的关系为:………………………………………………………( )(A) E /2E 1E 2E =2 (C) E /2E 1E 2E =113. 下列分析测试技术不属于光谱分析的是:………………………( ) (A)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锌 (B) 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 (C) 可见分光光度法(D) 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14. 下列哪一单元不属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和可见分光光度仪所共有的………………………………………………………………( ) (A) 光源部分 (B) 分光单元 (C) 原子化单元 (D) 信号检测单元 15.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反应的活化能增加; (B) 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 (C) 反应物的浓度增加 (D) 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今有密闭抽空容器中有过量固体 NH 4Cl ,且有下列分解反应: NH 4Cl(s) = NH 3(g) + HCl(g),求:此系统的物种数S = ,系统的独立化学平衡关系数R = ,系统的浓度变数间的限制条件数R ’= ,系统的独立组分数C = ,系统达到相平衡时的相数φ= ,系统达到相平衡时的自由度f = 。

大学化学2练习题及答案.doc

大学化学2练习题及答案.doc

大学化学2练习题及答案、选择题1. • . . 5... .. 10. 11. 12.13. 1415.16. 17. 18. 19. 0. 1. 2. 3. 4.5. 6. 7. 8. 29. 30. 1.. 3. ... 37. . 39. 0. 41.. 3.4. 5. .7.48. .50.1. . 3..5. . 7. . . 0. 1. 2. 3. 4. 5.6.7. 68.9. 0. 1.- ----- 填空题1. 增加不变减小减小.增大,变小,变大,不变.5. ? 10-mol4. Ag+ + e? - Ag AgBr + e? - Ag + Br? Ag+ + Br? -AgBr. > > >6.因为Fe3+具有氧化性,而I?具有还原性,所以Fe3+ 和 I?不能共存。

. . ? 105mol - dm-38. 碱的强度减小顺序:02?, OH?, S2?, HS?, NH3, H20 ?酸的强度减小顺序:H30+, NH4, H2S, HS?, H20 9. Ni3 + e?二 Ni + OH Cd +0H = CdO + HO +e7+ uw 0H+ +H+^OS-S£7 ISOSH+^OW 6 £—mp ・lomj-oi 6• 'OS09 ,8 ‘990 P ,61 却,巍剧 ,81 EHN9H9。

ZHNZ '£HN 'ZHN 71 666 槌'隘曾*91 OSH+ +7 uw 二 SH+ H+ 以计0UW+ 96 0 & :戴燃°VH-叫即 / :W I3H IT :戴燃 ^VH W+Z宥 69 + +护H OSH+ +海。

69+ +H珏 + TIZSO^D-S说,01 71 R 'H | +H || +河 | ng *nH)笊罚v f荫vol62 2+-3-3+-3- Pt | S024, H2S03, H -32+-3+-3II Mn0?4, Mn, H | PtE?= 1. 4- 0.20 - 1.2 K - 1. 8? 1021 降低。

2020学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化学

2020学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化学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解析: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故A正确;B.生物柴油通常是指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生产的、以不同脂肪酸甲酯组成的混合物,故B 正确;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0,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D.“地沟油”中含有动植物油脂,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故D正确。

答案:C2.(6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解析:A.苯的硝化反应: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故A 正确;B.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也可发生加成反应,所以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故B正确;C.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C 正确;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发生的是侧链上的氢原子被取代,不能得到苯环上氢原子被取代的产物2,4﹣二氯甲苯,故D错误。

答案:D3.(6分)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 L 1.0 mol•L﹣1 的NaAl0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 N A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 N A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 N AD.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 A解析:A、1.0 L 1.0 mol•L﹣1 的NaAl02水溶液中,含有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2 N A,故A错误;B、石墨烯中每一个六圆环平均含有2个碳原子,12g石墨烯物质的量为1mol,含六元环的个数为0.5 N A故B正确;C、溶液体积不知不能计算微粒数;D、1 mol的羟基﹣OH含有电子数9 N A,1 mol的氢氧根离子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 N A,故D错误。

现代化学基础II试题1及答案

现代化学基础II试题1及答案

《现代化学基础》II 试题-1一、选择题:(20分)1.在等温等压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 A .ΔG θ<0 B. ΔH<0 C. ΔS>0 D. ΔG<02.不可逆过程热温商与熵变ds 的关系是( )A .相等 B. T Q ds δ>C. 为零D. ds ≥T Qδ3.量子力学中所说的原子轨道是指( ) A .波函数ψ(n, l, m) B. 电子云 C .波函数的平方|ψ|2 D. 波函数ψ(n, l, m, m s )4.确定波函数的形状,并在多电子原子中与主量子数n 共同决定电子能量的量子数是( ) A .l B. m C. m s D. l 和m 5.下列条件改变,影响平衡常数K 改变的是( ) A .总压力 B. 分压力 C. 温度 D. 浓度6.n 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恒压下温度从T 1变到T 2,ΔH 等于( )A .nC p ΔT B. nC v ΔT C. nR ΔT D. nRln 12T T 7.原子晶体微粒之间作用力为( ) A .共价键 B. 静电引力 C. 分子间作用力 D. 氢键8.在已经产生了AgCl 沉淀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能使沉淀溶解的试剂溶液是( ) A .AgNO 3 B. HCl C. NH 3·H 2O D. NaCl9.任何客观物质,其焓值H 和内能值u 的关系为( ) A .H = U, B. H>U C. H<U D. 不能确定 10.下列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 A .Zn B. NaCl C. SiH 4 D. SiC11.在等温等压时,两相平衡的条件为( )A .βB αB μμ<B. βB αB μμ>C. βB αB μμ=D. 0μαB =12.下列表达式中,被称为偏摩尔量的是( ) A .B C V T B n F ≠⎪⎪⎭⎫⎝⎛∂∂.. B.BC P S B n H ≠⎪⎪⎭⎫⎝⎛∂∂..C.B C V S B n U ≠⎪⎪⎭⎫ ⎝⎛∂∂..D. B C P T B n G ≠⎪⎪⎭⎫ ⎝⎛∂∂.. 13.下列分子中,具有顺磁性的是( ) A .B 2 B. N 2 C. O 2D. F 214.已知下列反应平衡常数H 2(g)+S (s)==H 2S (g) θ1KS (s)+O 2(g)==SO 2(g) θ2K则反应H 2(g)+SO 2(g)==O 2(g)+H 2S (g)的平衡常数为( )A .θθ21K K + B. θθ21K K - C. θθ21K K ⋅ D.θθ21/K K15.若N 2(g)+3H 2(g)==2NH 3(g),63.0=θK 。

现代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现代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现代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A. 钠B. 镁C. 铝D. 钾答案:A2. 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表示什么?A. 质量B. 物质的量C. 体积D. 能量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是电解质?A. 酒精B. 蔗糖C. 氯化钠D. 二氧化碳答案:C4. 根据元素周期表,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属于哪一族?A. ⅠA族B. ⅡA族C. ⅢA族D. ⅣA族5. 以下哪种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酸碱中和反应B. 置换反应C. 复分解反应D. 合成反应答案:B6.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磷酸答案:C7.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什么原则?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洪特规则C. 能量最低原理D. 所有上述原则答案:D8.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氯化钠B. 氧化钠C. 氢氧化钠D. 二氧化碳答案:D9. 以下哪种元素是过渡金属?B. 钠C. 铁D. 氦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弱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氢氧化铵D. 氢氧化镁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包含镧系和锕系元素。

答案:62. 摩尔是表示______的单位。

答案:物质的量3. 化学反应中,______是反应前后不变的量。

答案:原子总数4. 元素的电子排布遵循______规则。

答案:洪特规则5.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______反应。

答案:中和6.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物通常是______化合物。

答案:离子7.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族元素具有最高价。

答案:ⅦA8.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______电子。

答案:最外层9.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答案:610.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族元素通常具有金属性。

答案:Ⅰ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什么是化学键,并举例说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现代化学基础II试题2及答案

现代化学基础II试题2及答案

《现代化学基础》II试题-2大题一二三四五总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配制pH=3的缓冲液,选择下列哪种物质与其共轭碱较合适()(A)ΘHCOOHK=×10-4(B)ΘHAcK=×10-5(C)ΘNH4K=×10-10 (D)ΘHCOOHK=×10-42.下列溶液中,酸度最大的是:()(A)·dm-3HAc溶液(B)·dm-3HAc溶液和等体积蒸馏水溶液(C)·dm-3HAc溶液和等体积蒸馏水溶液(D)·dm-3HAc与·dm-3NaAc的混合溶液3.H2O的共轭酸是()(A)H+(B)H3O+(C)OH-(D)不存在4.难溶电解质A2B的溶度积为KSP,它在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S等于()(A)(KSP /4)1/3(B)KSP(C)(KSP)1/2 (D)(KSP)1/35.对于银锌电池(一)Zn|Zn+||Ag+|Ag (+),已知(Zn2+/Zn)=-,(Ag+/Ag)=,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A)(B)(C)(D)6.标准氢电极指的是:()(A)Pt | H2(PH2= P)| OH-(a=1)(B)Pt | H2(PH2= P)| H+(a=1)(C)Pt | H2(PH2= P)| H+(a=10-7)(D)Pt | H2(PH2= P)| OH+(a=10-7)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能增加反应物的转化率(B)催化剂能增加反应的平衡常数(C )催化剂只能增加正反应的反应速度(D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反应速度8.对于元反应2NO 1—→2NO+O 2,其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 ( )(A )2NO kC ν= (B )2NO 2kC ν=(C )22NO CO kC ν=(D )2NO kC ν= 9.两种金属混合物形成低共熔点时的自由度为 ( )(A )4(B )1(C )3(D )O10.由CaCO 3(s)、CaO(s)、BaCO 3(s)、BaO(s)及CO 2(g)构成的平衡系统的自由度f 为( )(A )2(B )1(C )O(D )3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已知浓度为C 的H 2CO 3的两级电离常数分别为Ka 1和Ka 2,则溶液中H +的浓度近似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CO 32-的浓度近似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基础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基础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 6B. 8C. 16D. 18答案:C2.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钙D. 氯化钠答案:B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种类不变B.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 原子种类不变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4. 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A. +1B. -1C. +2D. -2答案:A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能够中和盐酸的是: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硫酸D. 氯化钠答案:A6.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够:A. 与酸反应生成氢气B. 与碱反应生成氢气C. 与盐反应生成氢气D. 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答案:A7.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具有氧化性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氯化钠答案:A8.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条件中能够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催化剂D. 降低温度答案:A9.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洪特规则C. 能量最低原理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10. 根据化学键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氯化钠C. 甲烷D. 氮气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______,其中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1s²2s²2p²,42.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

答案:盐,水3.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时,化学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答案:正反应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氧化剂在反应中被______,还原剂在反应中被______。

答案:还原,氧化5.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______、______和______。

最新现代化学基础II试题3及答案.优选甄选

最新现代化学基础II试题3及答案.优选甄选

最新现代化学基础II 试题3及答案.优选 《现代化学基础》II 试题-3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一、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n 摩尔理想气体恒压从T 1升高到T 2,ΔU 等于:( )A .nC p ,m ΔT B. nC v ,m ΔT C.nRΔT D. nRln (T 1/ T 2) 2.水在100℃、101325Pa 时汽化,该过程为零的是:( ) A .ΔH B. ΔG C. ΔS D. ΔF3.在0.05mol·dm -3的HCN 溶液中,若有0.01%的HCN 电离了,则HCN 的电离常数为:( )A .5 ×10-12 B. 5×10-8 C. 5×10-5 D. 5×10-104.难溶电解质A 2B 的溶度积为Ksp ,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为:A .KspB.34/KspC.32/KspD.2/Ksp5.在可逆绝热过程中,下面正确的是:( ) A .ΔH =0 B. ΔG=0 C. ΔS=0 D. ΔF=0 6.下面有4组描述原子轨道的量子数,其中正确的是:( )A .n=3,l=3,m=0B 、n=3,l=0,m=-1C .n=3,l=2,m=1D 、n=3,l=1,m=27.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 2(g )+S (s )=H 2S (g ) K 1S (s )+O 2(g )=SO 2(g ) K 2则反应2H 2(g )+2SO 2(g )=2O 2(g )+2H 2S (g )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B 、K 12/K 22C 、K 1×K 2D 、K 1/K 28.下列各组元素电负性大小次序正确的是( )A 、N< O <F<B B 、H<O<N<FC 、B<N< O <FD 、O<N<F<H9. HCO 3-的共轭酸是( )A .H 2CO 3B . CO 32-C .CO 2D .不存在10. 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A.NaCl B.RbCl C.CsCl D.KCl二、判断并改错(10分,每题1分)1.自发过程都是熵增过程。

现代化学基础II试题4及答案

现代化学基础II试题4及答案

《现代化学基础》II试题-4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题(25分,每空1分)1.氧化还原反应中,E>0,反应;E=0;反应;E<0,反应。

2. 对于元反应NO2(g)+CO(g)=NO(g)+CO2(g),其反应速率方程为V= ;反应级数为。

若将反应体积增加为原来的两倍,反应速率为原来的倍。

3. 已知Eθ(Fe2+/ Fe)=-0.447V,Eθ(Sn2+/ Sn )=-0.1375V,Eθ(I2/ I-)=+0.5355V,Eθ(MnO4/ Mn2+)=+1.507V,则氧化态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还原态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4. 当水、水蒸汽和冰三相共存时,该平衡系统的独立组分数为,自由度为。

5. 固体NH4Cl处于真空容器中分解达到平衡,该平衡系统的相数为,独立组分数为,自由度为。

6. 在一定温度时,甲醇和乙醇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P1*和P2*,甲醇在甲醇和乙醇混合溶液中的摩尔组成为0.2,则平衡系统的总蒸汽压力为,甲醇在平衡系统气相中的分压和组成分别为和。

7.化学反应速率方程能写为-dCA /dt=knCAn的条件之一为;和。

8. 已知一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k的单位为s-1,由此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半衰期为。

二、问答题(20分)1.试用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概念说明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分)2.已知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如下图所示。

DS线为由物质A和B生成的化合物。

(1) 标出各相区的相态和水平线EF、GH体系的自由度。

(5分)(2) 绘出a和b表示的两个体系由T1温度冷却到T2的步冷曲线。

(5分)(3) 使体系P降温,说明达到M、N、R点时体系的相态和相数。

(5分)三、计算题(共55分)1.已知一有机物在水溶液中发生分解反应,283.15 K 时,k1=1.08×10-4s-1,333.15 K 时,k2=5.48×10-2s-1,请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及在303.15K时的反应数率常数。

《基础化学II》复习题

《基础化学II》复习题

第七章烃第一节烷烃一、填空题1.具有同一,相似,且在组成上相差及其整数倍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

2.有机物分子中,连接在伯、仲、叔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分别称为、和。

3.烷烃分子中的的被其他原子或取代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被卤原子取代的反应称为。

4.在有机化学中,通常把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或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5.烷烃的通式为. 。

烷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通常不与、和作用。

6.甲烷分子的立体构型为,4个氢原子占据的4个顶点,碳原子处在。

7.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组成上含有、、、等元素。

8.烃是指由和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1.分子式,结构,CH2,同系物2.伯氢、仲氢、叔氢3.氢原子,原子团,卤代反应4.加氧,失氢5.C n H2n+2,强酸,强碱,强氧化剂6.正四面体结构,正四面体,正四面体的中心7.碳,氢,氧,氮8.碳,氢二、选择题1.有机物分子中的重要化学键是()A.离子键 B.共价键 C. 配位键 D.氢键2.下列物质中属于烷烃的是()A C2H2B C5H12C C2H4D C6H6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决定于()A.组成分子间的聚集状态B.所含官能团的种类、数目和分子量C.构成分子的各原子间的组成比例D.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空间排列4.己烷的异构体中哪一个沸点最高()A.己烷B.2-甲基戊烷C.2,3-二甲基丁烷D.2,2-二甲基丁烷5.烷烃卤化反应机理是通过生成何种中间体进行的()A.碳正离子B.游离基C.碳负离子D.协同反应无中间体6.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COB.CH4C.H2CO3D.NaCO37.烷烃分子的结构特点是()A.含双键B. 含三键C.含苯环D. 只有碳氢单键8.某烃的分子式为C5H12,其构造异构体有A.2种B.3种C.4种D.5种9.脂肪族化合物是指A.开链化合物B.直链化合物C.碳环化合物D.含苯环的化合物10.下列物质中,在光照条件下,能与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是A.H 2B.H 2OC.HBrD.Cl 2答案:B 、B 、B 、A 、B 、B 、D 、B 、A 、D三、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1和3中各碳原子的级数1.2.(CH 3)3CCH 2CH 33.4. CH 3C (CH 3)35.(CH 3)2CHCH 2C(CH 3)36.7.8.答案:1. 3,3-二甲基己烷2. 2,2-二甲基丁烷3. 3-甲基己烷4. 2,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5. 2,2,4-三甲基戊烷6. 2,7,8-三甲基癸烷7. 3-甲基-4-乙基己烷8. 2,2,4,5-四甲基庚烷CH 3|CH 3CH 2CH 2-C -C 2H 5|CH 3CH 3|CH 3CH 2CH 2-CH -C 2H 5CH 3CH (CH 2)4-CH -CH -C 2H 5| | |CH 3 CH 3 CH 3四、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2,3-二甲基己烷2. 2,4-二甲基-3-乙基戊烷3. 2,3,4-三甲基-3-乙基戊烷4. 2,2,5-三甲基-4-乙基己烷五、写出己烷(C6H14)构造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现代化学考试试题

现代化学考试试题

现代化学考试试题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对现代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下是一组现代化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以下哪种材料是新型高分子材料?()A 聚乙烯B 聚氯乙烯C 聚苯乙烯D 聚酰亚胺2、绿色化学的核心原则是()A 减少污染B 原子经济性C 循环利用D 降低能耗3、纳米技术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纳米药物载体B 纳米传感器C 纳米级芯片制造D 纳米催化剂4、下列关于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工作时发生燃烧反应B 能量转化效率低C 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能源D 只适用于小型设备5、现代化学分析方法中,能够确定物质分子结构的是()A 红外光谱B 紫外光谱C 核磁共振D 质谱6、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常见的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一氧化二氮7、以下哪个是合成药物中常用的有机反应?()A 加成反应B 消去反应C 取代反应D 聚合反应8、现代化学研究中,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的主要目的是()A 预测化学反应结果B 设计新的化合物C 优化实验条件D 以上都是9、生物化学领域中,DNA 测序技术的发展基于()A 化学合成B 电泳原理C 酶催化反应D 分子杂交10、下列关于超导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低温下电阻为零B 主要成分是金属C 应用前景广阔D 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现代化学中,用于表征物质表面形貌的技术是__________。

2、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__________实验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现代化学工业中,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

5、高分子材料按性能和用途可分为塑料、橡胶、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1、简述现代化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化学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化学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化学基础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钠B. 镁C. 铝D. 钾答案:A2. 物质的量浓度(mol/L)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那么1 mol/L的溶液中,每升溶液含有多少摩尔的溶质?A. 1B. 0.5C. 2D. 0.1答案:A3.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A. NaClB. MgOC. H2OD. Fe2O3答案:C4. 根据元素周期表,以下哪种元素属于过渡金属?A. 氢B. 氧C. 铁答案:C5. 哪种反应类型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合成、分解、置换、复分解)?A. 氧化还原反应B. 酸碱中和反应C. 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D.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答案:A6.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氢氧化钠B. 氨水C. 氢氧化钙D. 碳酸钠答案:A8.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盐?A. NaClB. HClC. KNO3D. MgSO49. 以下哪种物质在室温下是气体?A. 铁B. 水C. 氧气D. 汞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半导体材料?A. 硅B. 铜C. 银D. 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该周期元素种类数的周期是第____周期。

答案:六2. 元素的化合价是指元素与其他元素化合时,原子的得失电子数目,氢的化合价通常为____。

答案:+13.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任何物质都包含约____个基本微粒。

答案:6.02×10^234.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电子被氧化,还原剂得到电子被还原,那么在反应2H2 + O2 → 2H2O中,____是氧化剂,____是还原剂。

答案:O2;H25.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是能够释放质子(H+)的物质,碱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水(H2O)既能释放质子也能接受质子,因此水是一种____。

《现代化学基础II》2 (1)

《现代化学基础II》2 (1)

《现代化学基础II 》模拟试卷1.在相同大气压下,分别在水面和汞面上收集等体积氢气,在这两种液面上收集的氢气质量 ( ):A .相等B .在汞面上收集的氢气的量较多C .在水面上收集的氢气的量较多D .无法判断2.以公式V p Q U ∆-=∆表示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其适用条件是( ): A .封闭系统B .封闭系统,不做非体积功C .封闭系统,不做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D .封闭系统,不做非体积功的等温等压过程 3. 关于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298K 时,纯物质的m S Θ= 0 B .一切单质的m S Θ= 0C .对孤立体系而言,r m S Θ∆>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值增大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1分)4.不可逆过程热温商与熵变ds 的关系是( ):A .相等B .T Q s δd >C .为零D .TQs δd ≥ 5.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热不能自动从低温流向高温B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做功而无其它变化C .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D .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6.下列哪种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向正向进行( ): A .∆H < 0, ∆S > 0 ; B .∆H > 0, ∆S > 0 ; C .∆H < 0, ∆S < 0 ; D .∆H > 0, ∆S < 07. 已知 A + B = M + N ,r m H Θ∆ = 35kJ/mol ;2M + 2N = 2D ,r m H Θ∆= -80kJ/mol , 则 A + B = (1/2)D 的r m H Θ∆是( ):A .-10 kJ/molB .-45 kJ/molC .-5 kJ/molD .25 kJ/mol 8. 三组分系统最大自由度数f max 和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Φmax 为( ): A .3,3max max =Φ=f B .4,3max max =Φ=f C .4,4max max =Φ=f D .5,4max max =Φ=f9. A 物质在α相和β相的化学势分别为A αμ和A βμ,若发生A 物质从α相自发地向β相迁移,下列正确的是( ):A .A A αβμμ=B .A A αβμμ>C .A A αβμμ<D .无确定关系10.下列各式表示的化学势,其中不正确的是( ):A .,,j i S V n U n ⎛⎫∂ ⎪∂⎝⎭B .,,j i T p n H n ⎛⎫∂ ⎪∂⎝⎭C .,,j i T V n A n ⎛⎫∂ ⎪∂⎝⎭D .,,ji T p n G n ⎛⎫∂ ⎪∂⎝⎭ 11.方程d d m mH P T T V βαβα∆=∆适用于以下哪个过程( ): A .43NH Cl(s)=NH (g)+HCl(g) B .4NH Cl(s)溶于水形成溶液 C .22H O(s)=H O(l) D .2H 和2O 化合为水12.已知在298.15 K 时,某一由氢气和氮气合成氨反应的反应热为ΔH = -92.22kJ·mol -1 (f m 3ΔNH , g 298.1, 5 K H ()θ= -46.11 kJ·mol -1),则该反应按下列化学反应计量式:223N (g)+3H (g)NH (g)→2进行的 为( )mol : A. 1 B. 2 C.12D. 不确定 13.某反应的速率方程是r = k [A]x [B]y ,当[A]减少50%时,r 降低至原来的1/4, 当[B]增加到2倍时,r 增加到1.41倍则x 、y 分别为( ): A .x = 0.5,y = 1 B .x = 2,y = 0.7 C .x = 2,y =0.5 D .x = 2,y = 2 14. 在描述一级反应的特征时,那一点是不正确的( ): A .速率常数的单位为(时间)-1 B .c ln 对时间t 作图将为一条直线 C .半衰期12T 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成反比D .反应物消耗的百分数相同时,所需的时间一样(同一反应) 15.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 A .对峙反应 B .平行反应 C .连串反应D .基元反应16.在实际中,为了研究方便,常将分散系统按粒子大小分类,胶体粒子的大小范围是( ):A .直径为100nm ~10000nmB .直径>10000nmC .直径>100nmD .直径为1nm ~100nm 17. 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附加压力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成正比 B .附加压力与液体的曲率半径成反比 C .微小液滴的蒸汽压小于大液滴的蒸汽压D .开尔文公式表明液珠半径越小其饱和蒸气压越大 18.兰谬尔吸附定温式适用于( ):A .物理吸附B .化学吸附C .单分子吸附D .多分子吸附 19.区分溶胶和溶液的基本特性是( ): A .丁达尔效应B .布朗运动C .电泳现象D .扩散20. 对一胶粒带正电的溶胶,使用下列电解质聚沉时,用量最少的是( ): A .KCl B .KNO 3 C .K 2C 2O 4 D .K 3[Fe(CN)6]21. 用外推法测定电解质溶液无限稀释时摩尔电导率的方法只适用于 ( ):A .强电解质B .以乙醇为溶剂的电解质溶液C .弱电解质D .以水为溶剂的电解质溶液 请将答案直接填于试题空中22. 拉乌尔定律的表达式是 。

现代化学基础Ⅰ试题及答案

现代化学基础Ⅰ试题及答案

《现代化学基础》(Ⅰ-Ⅰ)试题1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下列量子数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 n=3, l=1, m= -1 ② n=3, l=0, m=0 ③ n=2, l=2, m=-1 ④ n=2, l=1, m=0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⑥ D. ①②③ 2. 下列各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硼1S 22S 3B. 铍2S 22P 2C. 铁1S 22S 22P 63S 23P 64S 23d 6D. 钾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3. 下列分子中具有平面三角形构型的是( ) A. NF 3 B. CH 4 C. ClF 3 D. BF 2Cl 4. H 2和O 2在绝热瓶中生成水,为零的是( ) A. ∆H B. ∆U C. ∆S D. ∆G5. 液态水在100℃和101.325KPa 下汽化,该过程( ) A. ∆H=0 B. ∆S=0 C. ∆F=0 D. ∆G=06. 对任何客观物质,其焓值H 和内能值u 的关系是( ) A. H>U B. H=U C. H<U D. 不能确定7. 使一过程∆S=0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可逆绝热过程 B. 等容绝热过程 C. 绝热过程 D. 等压绝热过程8. n 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恒压升为温度从T 1到T 2,∆H 等于( )A. nCp ∆TB. nCv ∆TC. nR ∆TD.21ln T nR T 9. 已知某温度下,反应22()()2()H g Br g HBr g +的K θ = 4×10-2,则反应211()()()22HBr g H g Br g +的K θ为( )A. 5B. 12C. 25D. 12510. 等温等压下,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 A. ∆G θ<0 B. ∆H<0 C. ∆S>0 D. ∆G<011. 下列各对分子间存在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和氢键的是( ) A. C 6H 6和CCl 4 B. H 2和H 2O C. HCl 和HI D. NH 3和HF12. 不可逆过程热温商QT δ与熵度ds 的关系是( )A. 相等B.Q ds T δ>C. 为零D.Qds T δ≥13. 下列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 A. KCl B. Zn C. CCl 4 D. SiC14. 系统从环境吸热600KJ ,对环境做功450KJ ,系统内部能量的改变量为( )A. 1050KJB. 150KJC. -150KJD. -1050KJ 15. 下列表达式中,被称为偏摩尔量的是( )A. ..B T V C B F n ≠⎛⎫∂ ⎪∂⎝⎭B. ..B T P C B G n ≠⎛⎫∂ ⎪∂⎝⎭C. ..B S P C B H n ≠⎛⎫∂ ⎪∂⎝⎭D. ..B S V C B u n ≠⎛⎫∂ ⎪∂⎝⎭ 16. 在高温等压时,两相平衡的条件为( )A. B B αβμμ>B. B B αβμμ<C. a B B βμμ=D. a B B βμμ=17. 下列分子中,具有顺磁性的是( ) A. B 2 B. N 2 C. O 2 D. F 218. 下列几组等体积混合溶液中,不是缓冲溶液的是( ) A. 0.1mol ·dm -3HAC 和0.05mol ·dm -3NaAC B. 0.1mol ·dm -3HAC 和0.05mol ·dm -3NaOH C. 0.1mol ·dm -3HAC 和0.15mol ·dm -3NaAC D. 0.1mol ·dm -3HAC 和0.15mol ·dm -3NaOH19. 已知反应221()()()()2NO g CO g N g CO g +=+的m rH θ∆(298.15K )=-373.2kJ ·mol -1,要有利于取得有素气体CO 和NO 的最大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 低温低压B. 高温高压C. 低温高压D. 高温低压20. H 2PO 4-的共轭碱是( ) A. H 3PO 4 B. PO 43- C. HPO 42- D. P 2O 5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二水溴化二溴四水合钴(Ⅲ)的化学式是 , 配合物的中心离子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化学基础》II 试题-3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一、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n 摩尔理想气体恒压从T 1升高到T 2,ΔU 等于:( )A .nC p ,m ΔT B. nC v ,m ΔT C.nRΔT D. nRln (T 1/ T 2) 2.水在100℃、101325Pa 时汽化,该过程为零的是:( ) A .ΔH B. ΔG C. ΔS D. ΔF3.在0.05mol·dm -3的HCN 溶液中,若有0.01%的HCN 电离了,则HCN 的电离常数为:( )A .5 ×10-12 B. 5×10-8 C. 5×10-5 D. 5×10-10 4.难溶电解质A 2B 的溶度积为Ksp ,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为:A .Ksp B.34/Ksp C.32/Ksp D.2/Ksp5.在可逆绝热过程中,下面正确的是:( ) A .ΔH =0 B. ΔG=0 C. ΔS=0 D. ΔF=0 6.下面有4组描述原子轨道的量子数,其中正确的是:( )A .n=3,l=3,m=0B 、n=3,l=0,m=-1C .n=3,l=2,m=1D 、n=3,l=1,m=27.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 2(g )+S (s )=H 2S (g ) K 1S (s )+O 2(g )=SO 2(g ) K 2则反应2H 2(g )+2SO 2(g )=2O 2(g )+2H 2S (g )的平衡常数为:( ) A 、K 1-K 2 B 、K 12/K 22 C 、K 1×K 2 D 、K 1/K 28.下列各组元素电负性大小次序正确的是( )A 、N < O <F<B B 、H <O <N<FC 、B <N< O <FD 、O <N<F<H 9. HCO 3-的共轭酸是( )A .H 2CO 3B . CO 32-C .CO 2D .不存在 10. 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NaClB .RbClC .CsClD .KCl二、判断并改错(10分,每题1分)1.自发过程都是熵增过程。

2.在HCl 分子之间存在着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3.N 的电负性比O 的电负性小,O 的电负性比F 的电负性大。

4.在酸碱质子理论中,NaHCO3是盐。

5. 标准条件下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等于零。

6. 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决定于主量子数n。

7. 金刚石中存在独立的碳原子。

8. 磁量子数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9.分子间力和氢键相同,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10.在混合气体系统中,标准态指的是系统总压为100kPa,温度为298.15K。

三、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K3[Fe(CN)6]的名称是,中心离子为,其杂化轨道类型为,配位体为,配位原子为,配位体数目为,该配位化合物为轨型配合物。

2.H2S的K1=9.1×10-8,K2=1.1×10-12,则0.1mol·dm-3H2S的C(S2-)为。

3.原子序数为29的元素名称为,化学符号,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4. 反应2CO(g)+O2(g)=2CO2(g)为放热反应,在一密闭容器内,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向体系内加入CO2(g),平衡移动;若降低温度,平衡移动;若加入催化剂,平衡移动;5.氮原子2P轨道上的三个电子的运动状态用四个量子数(n,l,m,m s)来描述分别为、、。

6. 已知ΔGθ(NaCO3(s),298K)= -1048kJ.mol-1ΔGθ(NaHCO3(s),298K)= -851.8kJ.mol-1,则在298K的稳定性:NaCO3(s) NaHCO3(s)。

7.H2O(l)在298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285.83kJ.mol-1,则H2(g)在298K 时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

8.冰在100℃、101325Pa熔化时,ΔS0。

环四、问答题(15分,每题5分)1.试问在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AgCl(s)的溶解度是增加还是减小,为什么?2. 请简要说明反应系统的压力和温度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

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中心原子可能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并预测其分子的几何构型?五、计算题(共45分)1.将1.20molSO2和2.00molO2的混和气体,在800K和100kPa的总压力下,缓慢通过V2O5催化剂使生成SO3,在恒温恒压下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物中生成的SO3为1.10mol。

试求反应2SO2 (g) +O2 (g) =2SO3 (g) 的Kpθ、Δr G mθ及SO2的转化率。

(10分)2.在烧杯中盛放20.0cm30. 100mol·dm-3氨的水溶液,逐步加入HCl溶液,K a(NH4+)=5.65 ×10-10。

计算:(10分)(1)当加入10.00cm3HCl后,混合液的pH值;(2)当加入20.00cm3HCl后,混合液的pH值。

3. 已知反应CH4(g)+2O2(g)= CO2(g)+2H2O(g)Δf Hθ(298K/kJ.mol-1)—74.85 —393.50 —241.82Sθ(298K/J.mol-1.K-1)186.27 205.03 213.64 188.72求此反应在标准态下的ΔHθ(298K)、ΔSθ(298K)和ΔGθ(500K)各为多少?(10分)4.1mol理想气体在298K时由1000kPa等温膨胀至100kPa,试分别计算下列各过程的ΔU、ΔH、ΔS、ΔG、ΔF、Q和W。

(15分)(1)可逆膨胀;(2)在待外压力100kPa下膨胀;(3)向真空膨胀。

《现代化学基础》II试题-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D4. B5. C6. C7. B8. C9. A 10. A二、判断并改错1. ×2. √3. ×4. ×5. ×6.√7. ×8. √9. ×10. ×三、填空题 1. 六氧化铁(Ⅲ)酸钾, Fe 3+ d 2sp 3CN -C 原子 6 内2.1.1×10-12 3.铜Cu 3d 104s 14.向左向右不5.(2,1,0,21)(2,1,1,21)(2,1,-1,21)6.>7.-285.83 kJ·mol -1 8. <四、问答题1.答:AgCl(s)的溶解度减小。

因为在AgCl(s)饱和溶液中存在如下的溶解平衡:AgCl(s)=====Ag +(aq)+Cl -(aq)在上述溶液中加入NaCl 固体,Cl -浓度增加,使溶解平衡向左移动,从而导致AgCl(s)的溶解度减小。

2.答:反应系统的压力改变,使反应商Q 变化,从而使Q≠Θk ,引起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而温度变化,使平衡常数Θk 改变,从而使Θk ≠Q ,引起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3.五、计算题 1.解:2SO 2(g)+O 2(g)====2SO 3(g)n 始/mol 1.20 2.0 n/mol-1.10-1.10/2+1.10n 平/mol +0.101.45 1.10P i ,平总P 65.21.0总P 65.245.1总P 65.210.12221.450.01 2.651.12.651.45)2.650.1((1.1/2.65))/P (P )/P (P )/P (P K 222ΘO 2ΘSO 2ΘeqSO ΘP223=⨯⨯=⋅==由∆r G Θm (800K )=-RTln ΘK 得∆r G Θm (800K )=-8.314×800×ln222=-3.59×104 (J·mol -1)%7.91%10020.11.1的起始量SO 已转转化的SO α22SO 2=⨯==量2.解:首先发生H ++NH 3===NH 4+,H +与部分NH 3中和生成NH 4+。

(1)溶液中+4NH C=301.010⨯=0.033 (mol·dm -3)300.110C 3NH ⨯==0.033 (mol·dm -3)9.250.0330.033lg)10lg(5.65C C lgPK PH 10NH NH NH a,344=-⨯-=-=-++(2)H +与NH 3完全中和,H ++NH 3===NH 4+溶液中400.120C4NH ⨯=+=0.05 (mol·dm -3)0.05105.65C K C10a H⨯⨯==-+=5.3×10-6 (mol·dm -3)+-=H lgC pH =-lg(5.3×10-6)=5.273.解: (1)ΘΔH (298K )=Θ(g)CH f ΘO(g)H f Θ(g)CO f 422H ΔH 2ΔH Δ-+Θ(g)O f 2H 2Δ-=(-393.50)+2×(-241.82)―(―74.85)―2×0=-802.29(kJ/mol)(2)ΘΔS (298K )=Θ(g)O Θ(g)CH ΘO(g)H Θ(g)CO 24222S S 2S S --+=213.64+2×188.72-186.27-2×205.03=-5.25(J·mol -1·K -1)(3)ΘΔH (298K )=ΘΔH (500K ),ΘΔS (298K)= ΘΔS (500K)ΘΔG (500K) =ΘΔH (500K)-500×ΘΔS (500K)=ΘΔH (298K)-500×ΘΔS (298K)=-802.29-500×(-5.25)×10-3 =-799.665 (kJ/mol)4.解:(1)理想气体等温膨胀∆U=0, ∆H=021lnp p nRT W Q =-==(1 mol )(8.314 J ·K -1·mol -1)(298.15K )×ln 100kPa 1000kPa=5707.7 J∆F=∆U -T ∆S=(―298.15K )×19.14 J ·K -1=―5707.7 J ∆G=∆H ―T ∆S=(―298.15K )×19.14 J ·K -1=―5707.7 J (2)等外压等温膨胀 ∆U=0, ∆H=0⎪⎪⎭⎫⎝⎛-==-=12外外p nRT p nRT p ΔV p W Q =(1mol)(8.314J ·K -1·mol -1)(298.15K)(100kPa))1000kPa 1100kPa 1(-=2 230.9 J∆S ,∆F ,∆G 和过程(1)可逆膨胀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