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材料,懂得作文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说真话,吐真情。感悟温暖的母爱与深深的父爱。

2.引领学生善于捕捉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在习作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3.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说真话,吐真情。感悟温暖的母爱与深深的父爱。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

三、前作文准备

每天记日记,记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事,大事、小事、高兴事、烦心事……都可以记录下来,但要注意记好细节。

[意图:作家肖复兴说,作文,首先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捕捉到、发现到的。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指出,习作教学应从“前作文”开始,要教会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本领。习作指导课前,应该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观察、体验、搜集资料等来进行“源头活水”的摄取。由此,打开写作源头。]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畅谈心中的不理解

1.出示:一张全家福

(1)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任务,请大家带一张全家福,谁带来了?照片上都有谁,照片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拍摄的?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

(2)看着张张照片,看着张张笑脸,把你看到的概括成一个词语。

(3)从爸爸、妈妈的眼神里,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是多么爱你!

[意图:出示一张张学生的全家福,其目的之一是:营造一种亲切、自然的氛围,学生才会乐于参与,乐于表达,乐于分享;其目的之二是:出示学生最熟悉的、最亲切的照片,是为了引发学生的联想,引发学生那些酸的、甜的,埋藏在心底的回忆。让学生概括画面,着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从内容、情感入手,为学生完成习作时自拟题目,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2.交流:心中的不解

(1)出示投影:

你的父母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板书:父母的爱),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的时候?请你静静地想一想。

(2)认真地听一听,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他不理解父母的是什么?

(3)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对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理解。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画面。让我们重温一下。

[意图:学生完成习作,首先要知道写什么。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双敏锐的目光,静静地回忆,从生活中选取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分享心中的不解,交流学生心中之结,打通学生情感障碍,这也是这节习作课承载的重要任务之一。让学生概括出同学不理解父母的是什么,这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因为,习作既需要具体地写,也需要概括地写。]

(二)畅谈温暖的母子情

1.聆听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母亲》,用心地阅读画面,仔细地倾听歌词。

2.歌曲中的哪个画面、哪个细节让你最感动?

3.静静地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相似的画面?给我们讲一讲。

[意图:教学的最高境界:大雪无痕。此过程中,“无痕”体现于两点。第一,学生精神层面,由对父母的“不解”到“理解”,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说教,而且让学生静听《母亲》,让其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与学生的生活对接,再现生活中的那些平常的画面,引发学生情感的波动,理解父母;第二,教师与学生聊天,轻松,自然,其真正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选择生活中让心灵颤动的习作素材,引领学生关注到那些平常的画面,回忆那些生活中的让自己感动的小事,只有先让自己感动,才会打听别人。真实的,永远是最精彩的。习作课,就是要建构言意兼得的习作课,让学生在表达的同时,要有心灵上新的感悟。]

(三)品读生动的细节

1.品读《慈母情深》中的细节

(1)我也和大家分享两个画面,第一幅画面出自《慈母情深》,谁来读一读?

出示投影: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2)请同学读一读,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把你听到的转化成一幅画面,你的眼前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意图:阅读文本中的细节,是让阅读与习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再次阅读,一是再次激起学生心中的感动,继续深深地阅读“母爱”。二是让学生细细体悟写法,具体地感受什么叫写“具体”了,写具体,就是刻画出了其形象,也就是“话”中有“画”,而不在于字的多少。]

(3)哪些词语打动了你的小小的心?

[意图:品读动作,品读神态,“直、转过、望”与“疲惫的眼睛”无不刻画出了一位疲惫不堪、过度劳累的母亲形象,做到了言之有物。品读心情,“吃惊”直接写出了母亲的心情,而“我”每看到一幅场景,在心里都要大声地呼唤“我的母亲”,此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辛酸,难过,爱怜……间接写出了我的心情,做到了言之有情。没有真情实感的文字就像一朵纸做的花,吸引不了蜜蜂。]

2.品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细节

(1)出示投影:

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2)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比较一下,体会出了什么?(相同点──爱)这两处语言,对于七、八的孩子来说,能接受吗?

(3)多年以后,作者经过深思,感受到了什么?

(4)出示投影: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5)这份独到的感受源自作者的深刻的思考,用心地体会,一起读这句话,你感受一下爱是什么?

(6)作者的感受是那么真切,细致,独到,这是最宝贵的。

[意图:语言描写,也是细节描写。这两处语言描写存有矛盾,扣人心弦。阅读作者的感受,在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由表及里,看到事情的本质,真正意义上读懂父母的爱。一篇习作,就是要写出自己的感悟,写出真情实感来。]

(7)教师小结:

生活中,能够深深打动我们的往往是这些平凡的小事,毫不起眼的细节,细节是什么?细节是一个个动作,一个个神态,一句句话语,抓住了这些,就做到了言之有物。最能打动我们的还有那朴实真挚的情感。

(四)化开心中的不解

1.此刻,那些对父母的不理解,你有没有理解?谁来讲讲?以前你不理解什么,现在为什么理解了?

2.教师总结:

爱能融化一切,不管爸爸妈妈对你的鼓励,对你说“不”,甚至是爸爸妈妈对你的批评,我敢说,这更包含了爸爸妈妈对你的爱,这份爱更加沉甸甸的。爱之深才会恨之切。

[意图:此环节是学生提高认识的重要环节,解开学生的心中之结,真切体会到父母的爱,让学生拥有美好的情感,他们会成长得更加快乐、向上。这也是学生在谈自己的感悟,读懂“爱”的内涵。]

(五)书写心中的感动

1.铺开稿纸,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习作。

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在课堂上,我们完成片段描写,你可以写你不理解父母的事,也可以写通过哪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第二课时

(一)自读自评自改

1.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