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 年 3 月全国教资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42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些特征?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 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
这里的“双轨”A.衔接并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1.A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2.C[解析]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提出的,范例教学理论是瓦,根舍因提出的。
所以,答案选C项。
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3.A[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是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的体现。
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 。
A.阶级性B. 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4.D[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题干所述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5.C [解析]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2.C【解析】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提出的,范例教学理论是瓦·根舍因提出的。
所以,答案选C项。
3.A【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是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的体现。
4.D【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题干所述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5.C【解析】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6.C【解析】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这种学制这种学制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学术教育另一轨是职业教育。
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
7.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8.A【解析】略。
9.B【解析】我国新课改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10.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11.B【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12.A【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这种注意方式属于有意注意。
13.C【解析】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了。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学记》的认识。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据考证由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著,撰写于战国末期。
《学记》提出许多教育原则和方法,为后世所学习借鉴。
A项正确。
B项:《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孔子的思想。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大学》相传由曾子所作,其中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
原为《礼记》中的一篇。
相传为孔子之孙孔伋(子思)所作。
内容是宣扬孔子的中庸之道。
南宋朱熹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入《四书集注》。
故正确答案为A2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等几个方面。
其中,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题干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指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即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体现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B项正确。
A项: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体活动或者称之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1)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2)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22317)
2019 年 3 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 30 分 )26.参考答案(1)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2)法国出现了财政危机,政府面临大量财政赤字。
(3)法国森严的社会等级使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4)启蒙思想在法国不断传播,民主革命的呼声日益高涨。
27.参考答案教师在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重视、熟悉、关心、理解、热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保障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人格,以平等的地位处理教学上的师生关系 ;要鼓励学生进行争论和探索,倡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与探究等。
为了更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活动效果,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始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进行指导。
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开展活动,使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开拓学生的思路;对学生活动,教师要进行恰当、客观、全面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既关注活动结果,也要关注活动的过程。
28.参考答案(1)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变学生被动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在立足于初中历史教材的基础上,放眼高中历史教材,理清历史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历史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善于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在立足于课标的基础上,要使高中教学目标与初中教学目标衔接。
教师应该在熟悉理解课标,并且对教材进行系统梳理归纳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教学目标体系。
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一方面贴近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联系实际,使得学习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3)注意初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衔接,贯彻课改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全方面的提高。
2019 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9 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 。
A.阶级性B. 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A.衔接且对应B. 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性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时间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制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予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0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卷六)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卷六)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习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归纳和“王之蔽甚矣”一句结构相同的句子的作业,以下学生给出的作业合格的一项是()。
A.学生甲: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B.学生乙: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C.学生丙:帝感其诚(《愚公移山》)D.学生丁: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2.教师讲解朱熹《观书有感》时,列举蕴含哲理的诗歌,下列古诗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A.王之涣《登鹳雀楼》B.白居易《望月有感》C.苏轼《题西林壁》D.王安石《登飞来峰》3.教学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时,教师指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景的美好感受和对美好春光欣赏和赞美的思想感情,并举例相同或类似情感的诗歌进行阅读推荐,下列举例不合适的是()。
A.白居易《钱塘湖春行》B.贺知章《咏柳》C.杜甫《春望》D.叶绍翁《游园不值》4.教授完契诃夫《变色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整理文学作品中具有“变色龙”特点的人物,下列不合适的是()。
A.《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C.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D.《范进中举》中的胡屠夫5.教师在讲解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说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高尔基莫泊桑欧·亨利B.乙: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C.丙:高尔基契诃夫莫泊桑D.丁:莫泊桑高尔基契诃夫6.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带有插图的教科书的教学效果要优于纯文本的教科书。
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插图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个系统?()A.助读系统B.练习系统C.范文系统D.知识系统7.教师教学完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后,对课后的“词义和语境”部分进行了拓展学习。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与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最新整理)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題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论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A阶级性 B生产性C目的性 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 B不平衡性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A衔接且对应 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 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性 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时间活动课程为主 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 B长善救失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制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 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予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0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2019上全国教资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些特征?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
这里的“双轨”A.衔接并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 年 3 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 30 分 )26.参考答案(1)人生来且始终都是平等的。
(2)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
(3)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5)天赋人权及主权在民。
27.参考答案(1)概念:以“述”为主,重在交代史实。
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地叙述或描述,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
(2)特点:① 教师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述,能有效节省时间,使学生较快掌握基本史实。
② 历史讲述法比较适用于生动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
③ 在使用讲述法时,需要注意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
而且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往往是内容繁复、彼此关联的,应用讲述法时要正确,注意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知识结构。
④ 根据各课不同的历史教学目标和内容,讲述法可以灵活地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实行交互策应,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8.参考答案(1)历史通俗读物。
历史通俗读物比较简单易懂,能将历史知识做到深入浅出,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充历史知识的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各类通史。
通过各类通史的阅读,可以较为系统地梳理出历史线索和脉络,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史观的形成,如唯物史观和全球化史观等。
(3)断代史、专门史书籍。
阅读断代史、专门史书籍可以深入地去探索和了解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某一专门史相关知识。
(4)史学研究论文。
史学研究论文的研读也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历史史实、结论都不是不负责任的随心所欲的主观认识,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严肃科学性的、严密逻辑性的、高度思辨性的基础人文学科。
三、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6 分,共 48 分 )29.参考答案第一问 :(1)材料一主要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视角进行叙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王朝已经无力抵抗农民军的进攻,对农民起义持肯定的态度。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2 分)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1.A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2.C[解析]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提出的,范例教学理论是瓦·根舍因提出的。
所以,答案选C 项。
3.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3.A[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是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的体现。
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B. 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4.D[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题干所述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5.C [解析]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9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照答案及分析一、单项选择题【分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讲堂中心。
【分析】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提出的,教课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提出的,典范教课理论是瓦·根舍因提出的。
所以,答案选 C 项。
【分析】个人本位论以为,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人的天性,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天性,发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公司或阶级服务。
卢梭以为“小孩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是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的表现。
【分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此刻教育自己的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与其余社会心识形式的平行性。
题干所述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分析】人的发展既表现出量的累积,又表现出质的飞腾。
当某些代表新质因素的量累积到必定程度时,就会致使质的飞腾,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分析】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这类学制。
这类学制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学术教育,另一轨是职业教育。
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连接。
【分析】题干的描绘表现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分析】略。
【分析】我国新课改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联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分析】题干的描绘表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分析】道德评论法是经过对学生道德进行必定或否认的评论而予以激励或克制,促进其道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
它包含奖赏、处罚、评选和操行评定等。
【分析】存心注意也称任意注意,是有早先目的、必需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必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这类注意方式属于存心注意。
【分析】忘记的进度是不均衡的,其趋向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快,且到必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忘记了。
【分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脑筋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进而增添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1.撰写于我国战国末期,被认为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活动3.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
这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人口变化D.文化传统4.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生活服务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C.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的发展服务5.我国唐代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其入学条件中明文规定不同级别官员的子孙进入不同的学校。
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哪一特征()。
A.继承性B.等级性C.历史性D.民族性6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欧洲古代教育内容中的“七艺”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7.2001年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行()。
A.国家一级管理B.国家、地方二级管理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D.国家、地方、学校、教研室四级管理8.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论争,其根本分歧是()。
A.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以理论教学为主还是以实践教学为主C.以学科教学为主还是以活动教学为主D.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9.班主任王老师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学生学习、品德、体育锻炼等各方面的日常表现,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3. 材料分析题 4. 教学设计题单项选择题1.据先秦典籍记载,有一位思想家在论述仁义问题时,提出“仁者无敌”“仁人无敌于天下”的观点。
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墨子C.孟子D.荀子正确答案:C解析:题目中的思想家提出“仁者无敌”“仁人无敌于天下”的观点,这与孟子的“仁政”观点一致。
老子的主要观点是道法自然。
墨子的观点是尚贤、兼爱、非攻等。
荀子的主要观点是隆礼、重法。
2.下列选项,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①耦耕的推广②《九章算术》成书③党锢之祸④始设西域都护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正确答案:C解析:耦耕是西周时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①不符合题目要求。
《九章算术》经过长期补充和修改,在东汉和帝时期最终定型成书,②符合题目要求。
党锢之祸是发生在东汉末期的士大夫、太学生反抗宦官专权的政治运动,③符合题目要求。
西域都护的最初设立时间是在西汉宣帝时期,④不符合题目要求。
3.杜佑《通典》记载:“贞观五年……增筑学舍千二百间。
国学、太学、四门亦增生员,其书、算各置博士,凡三千二百六十员。
其屯营飞骑,亦给博士,授以经业。
无何,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
于是国学之内八千余人。
”当时的办学特色是()。
A.官学与私学并举B.学制完备C.官办教育具有开放性D.开始设文武博士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唐太宗重视发展教育,中央官学(国学、太学、四门)招收学生的数量增加,接纳周边国家贵族子弟进入中央官学接受教育。
这说明当时的办学特色是官办教育具有开放性。
4.中国古代名窑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产品。
下列以冰裂纹瓷器著称的是()。
A.汝窑B.哥窑C.邢窑D.钧窑正确答案:B解析:冰裂纹瓷器是宋代哥窑烧制的青瓷中的一种。
5.据《明史·职官志》载:“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出的哲学道理是()。
A.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C. 规律是主观的,是思维的产物D. 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规律的客观性。
选项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
这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即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A符合题意。
选项B,虽然规律是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但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规律的客观性,而非其作为本质联系的特性,故B不符合题意。
选项C,规律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也不是思维的产物,故C错误。
选项D,材料主要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不是强调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故D不符合题意。
2、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该制度的核心是()。
A. 皇权至上B. 三公九卿C. 郡县制D.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选项A,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权为核心的制度,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权至上,故A项正确。
选项B,三公九卿是秦朝中央官制,虽然与皇权密切相关,但并非该制度的核心,故B项错误。
选项C,郡县制是秦朝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与皇权至上的核心地位相比,其重要性稍逊一筹,故C项错误。
选项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部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并非该制度的核心,故D项错误。
3、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这部书被誉为“万世宝典”,张仲景也被尊称为“医圣”。
下列关于张仲景及其著作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家B. 《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C.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D. 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是因为他的医德高尚答案:A;C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考查张仲景及其著作的相关知识。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模拟卷: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卷一含答案解析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模拟卷: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卷一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涂抹、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D.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2.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从这个论断看,毛泽东当时的意图是为了()。
A.揭示各阶层团结的重要性B.肯定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C.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D.纪念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3.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一部分有远见的政治家深切地意识到,雅典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要解决兵源和财源问题,扩大雅典公民团体势在必行。
这从侧面印证了雅典()。
A.贵族寡头左右政治B.政治体制弊端逐渐暴露C.阶级矛盾趋向缓和D.开放公民权日益占主导4.厦门市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
下列同学对其两个纲领共同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A.体现了农民的诉求B.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5.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黄金时代,其中原因之一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C.南北战争结束分裂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盛行6.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有内与外的互相推动,有政治与经济的互相促进,有区域与世界的互相呼应。
下列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正式提出③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新型区域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A.②③①④B.③②④①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7.英国首都伦敦曾经被称为“雾都”,因为那里一年中有四分之一的日子大雾笼罩。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文中所说“礼”的含义是()。
A.生活礼节B.国家政权C风俗习惯D政治制度答案: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
材料选自于《论语》,大意是指“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这段话实际上说明了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袭的,礼仪制度属于政治制度,D项正确。
2.《史记》记载:“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这反映西汉统治者的主要意图是()。
A.加强阜帝专制统治B维护“家天下"统治C鼓励百姓建功立业D.加强对地方政权控制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初的政治体制。
结合所学可知,汉初的政治体制基本沿劳奏制,但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又恢复了泰朝已废除的分封制,采用郡县与封国并行的体制。
根据材料可知,刘邦在登上皇位后害怕被夺权,并为了使其后代不用受到功臣的压迫,订立白马之盟,这反映其拥有着"家天下"的私欲。
B项正确。
3.在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由下而上推荐人才的制度是()。
A世官制B科举制C察举制D军功爵制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选官制度。
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察举制是根据人才的才能和品德,由地方官推选为官的制度,是一种由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c项正确。
A 项:世官制,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排除。
B 项: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排除。
D 项:军功爵制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时所实行的封爵制度。
不符合题干,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政局形势图(局部)。
此图反映的时期是()。
上半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考试答案-教师.doc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考试答案-教师资格考试“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考试答案”由发布,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请微信搜索“万题库教师资格考试”或访问教师资格网。
2019上半年教师真题答案|真题答案下载|对答案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答案《初中历史》1.答案:C。
②牧野之战④秦朝灭亡2答案:D。
门第高低3答案:B。
①管仲④黄宗羲4.答案:C。
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③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④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5答案:B。
破旧图新不够彻底6答案D。
掠夺和侵略中国7答案:D。
劳工主义的胜利8答案:B。
①冲破了“两个凡是”束缚③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9答案:B。
①佛教④阿拉伯数字10.答案:D。
③四大发明传入欧洲④伊斯兰教广泛传播11.答案A。
①文艺复兴②科学革命③启蒙运动12答案C。
资本主义的扩展13答案A。
①拓展中国市场③列强在华利益均沾14答案B。
凯末尔革命15答案:A。
①天山山脉16答案:A。
甲区域17答案:B。
②18答案:C。
③19答案:D。
③港口众多海运发达④气候湿润土壤肥沃20.答案:D。
雪山青稞奶茶香21答案:C。
逐水草而居22答案:A。
①地形②气候23答案:D。
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24.答案:C。
凯洛夫教学模式25答案:A。
秧田型教师资格真题答案完整版第一次考试就顺利通过。
考前2个月我才参加了网校的学习,看来辅导的效果极好,谢谢网校提供的学习平台。
网校的课程不错,帮助很大,一次通过,哈哈。
我原来一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都没有,但是史老师和刘老师的讲课通俗易懂,感谢两位老师的热心辅导!史老师,我通过今年教师资格考试了,您讲的教育学(中学)真是讲的太好了,感谢网校提供这么多宝贵的学习资料!通过考试了,嘿嘿,多谢网校的各位老师。
分数线终于出来了,顺利通过拿证,马上就就能上岗了哈哈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确实费劲不少,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复习还算顺利,考试也通过了,感谢老师,感谢网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3 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
26.参考答案
(1) 人生来且始终都是平等的。
(2) 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
(3)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5) 天赋人权及主权在民。
27.参考答案
(1) 概念:以“述”为主,重在交代史实。
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
统地叙述或描述,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
(2) 特点:①教师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述,能有效节省时间,使学生较快掌握基本史实。
②历史讲述法比较适用于生动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
③在使用讲述法时,需要注意
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
而且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往往是内容繁复、彼此关联
的,应用讲述法时要正确,注意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知识结构。
④根据各课不同的历史教学目标和内容,讲述法可以灵活地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实行交互策应,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8.参考答案
(1) 历史通俗读物。
历史通俗读物比较简单易懂,能将历史知识做到深入浅出,通过阅
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充历史知识的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 各类通史。
通过各类通史的阅读,可以较为系统地梳理出历史线索和脉络,有利于
锻炼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史观的形成,如唯物史观和全球化史观等。
(3) 断代史、专门史书籍。
阅读断代史、专门史书籍可以深入地去探索和了解某一历史
时期,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某一专门史相关知识。
(4) 史学研究论文。
史学研究论文的研读也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历史史实、结论都不
是不负责任的随心所欲的主观认识,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严肃科学性
的、严密逻辑性的、高度思辨性的基础人文学科。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16 分,共48 分)
29.参考答案
第一问:
(1) 材料一主要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视角进行叙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王朝已经无
力抵抗农民军的进攻,对农民起义持肯定的态度。
(2) 材料二是从明王朝的视角进行叙述的,作者认为明朝的灭亡是由于农民军和清军的
共同进攻造成的,称农民军为“流寇”,对农民起义持反对的态度。
第二问:
材料一选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该书于20 世纪60 年代在大陆地区出版,作者受阶级史观的影响,同情农民运动,因此对明末农民起义主要站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立场上
进行叙述。
材料二选自傅乐橙《中国通史》,该书于20 世纪60 年代在台湾地区出版,作者由于
身处台湾,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受政治影响,对农民起义持对立观点,并且认为明朝的灭亡是由于内乱和外敌入侵造成,将国民党政府的失败和明朝的灭亡并列。
总之材料一和材料二出现的不同是由于作者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导致的史学观点的
差异所带来的。
30.参考答案
第一问:
(1) 课文辅助系统以体现教学方法为主。
(2) 课文辅助系统能够把教学内容以科学、合理、有效的形式编排起来,使学生能够掌
握知识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体现教科书的工具性。
(3) 课文辅助系统依附于课文系统,但却具有相对独立性并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构成成
分。
我国历史教科书的课文辅助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图表、课旁提要、课文注释、课文思考
题、课后习题等。
第二问:
(1)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课文辅
助系统中的问题设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学习。
(2) 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清晰地获取历史信息;通过对历史形式图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到当时的时局,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辛亥革命的隐患。
(3) 帮助学生感知历史对象,形成历史表象和历史概念,并认识到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探究历史事件的本质;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的背景等历史知
识,并且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看到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
(4) 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
学生结合地图,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核
心素养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培养。
30.参考答案
第一问:
该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环节丰富多样,包含个体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和总结提
升四个环节。
丰富的环节设置,有利于提升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坚持了循序渐进性的原则,可操作性强。
教学活动从最简单易
行的个体学习开始,之后是需要具备较高历史能力的小组交流和合作探究环节,最后为需要教师参与的总结提升环节。
该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性明确,各项活动均围绕本课的学习主题进行。
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坚持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的主导性体
现在教师的引导组织较明确,步骤清晰,合作探究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资料引导学生
进行合作探究,活动最后设计了相关总结提升环节。
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设计
都是围绕学生而展开的,学生一直作为活动的主体参与各个教学环节。
第二问:
(1) 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师还
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
内在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2) 学生在开展自主学习前应制定相关计划,其学习的计划要有可操作性。
(3) 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而设置。
(4) 为实现自主性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自评,并将教师和其他同学
的评价结合进来,以形成自主性学习的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机制。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32 分)
31.参考答案
环节一:导入新课
诗歌导入法。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李白“秦亡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的诗句请学生朗读,并提问:这说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学生可根据所学回答是秦始皇歼灭六国,实现大一
统。
教师继续设问:秦统一全国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疆域,又是如何巩固统治的?顺势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诗句请学生朗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
情景。
问题引导增加了课程的悬念,有利于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介绍:为了加强对全国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皇帝制
教师展示统治者称号变化图表,提问:秦始皇为什么要称自己为皇帝?
学生思考回答:为了突出个人功绩,显示个人权势和地位,秦始皇规定国家的最高统
治者称为皇帝,意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教师补充:嬴政自称“始皇帝”,规定自己死后传位给子孙,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
于万世。
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章称“玺”等等,这都体现了皇帝独尊。
(二)三公九卿
教师追问:治理国家仅靠皇帝一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批文武大臣。
为此,秦
朝设置了哪些中央官员?他们的名称、职责和地位分别是什么?教师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进
行归纳,之后引导学生以关系脉络图的形式来呈现,并选学生代表进行讲解。
学生回答: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
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三)郡县制
教师指导学生识读“秦朝疆域图”,提问:秦朝在地方的管理上较之前有又怎样的变化? 组织学生前后四人为小组进行8 分钟的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交流后进行回答: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
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 郡,后增至40 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
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郡县制的相关纪录片,请学生结合课下所搜集的资料谈谈对郡县制
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就牢牢控制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利,
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
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组讨论弥补了学生学习能力上的不足,也提高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32.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
33.作业:搜集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更多资料,下节课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开放式作业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