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
2018抚州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分析
2018抚州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一、考情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教师资格考试当中的高频考点。
考查的内容比较固定,如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与进程、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其本质进行考察,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着重掌握这些史实。
历次考试中针对这一内容的考查形式主要以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方式来呈现,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重点掌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二、知识点呈现(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始动力。
(2)科学技术革命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4)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5)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条件。
(6)跨国组织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推动者。
(7)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高度发展的结果。
(1)从新航路的开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一战到二战中,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因素;(5)二战后期国际经济交往制度化,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的组织,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6)二战后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而相互隔绝;(7)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8)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不断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
2018下半年海南教师资格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8下半年海南教师资格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1.在一份中国考古报告中写道:陶器,除支座外,均为以稻草茎叶、稻壳为羼和料的夹碳黑陶。
由此可推断出土这种陶器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认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庄子D.墨子3.《汉书》载:诏贤良曰: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
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
文中的朕指的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4.下图是古代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局形势图。
这一政局形势出现于A.公元5世纪B.公元6世纪C.公元7世纪D.公元8世纪5.唐朝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两科是A.明经、进士B.秀才、进士C.明经、明法D.明法、明书6.农业著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历史文献属于该分类的是①《沟洫志》②《齐民要术》③《氾胜之书》④《水经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⑧④7.苏轼云: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下列书法作品中为颜公创作的是A.B.C.D.8.两宋时期,风俗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程朱理学影响的扩大C.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D.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9.《新元史》记载:上至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长,汉人南人贰之。
此处的汉人指的是A.所有的汉族人B.随蒙古人西征的汉族人C.原南宋统治下长江以南的汉族人D.原辽、金统治下的汉族人及契丹、女真族人10.史学家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下列使战胜国感到最不满意的是A.中国赔款数量太少B.“修约”要求遭到拒绝C.鸦片贸易未合法化D.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有限11.《全球通史》中写道:(西方的)入侵在各个领域都达到很大的规模,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
2018年下教资考试初中《历史与社会》真题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真题及解析单项选择题1.答案A。
西周初期分封制度惩罚规定严厉2.答案C。
①③④排除“②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3.答案C。
②③②设置伊犁将军;③设置驻藏大臣4.答案B。
《马关条约》5.答案A。
①②①有人乘坐火车;②有人阅读《新青年》6.答案A。
①②①中国共产党做出积极努力;②国共两党都达成停止内战的意向7.答案D。
②③④②红军长征;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8.答案B。
①②④排除“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9.答案D。
③④③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④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10.答案A。
文艺复兴11.答案C。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12.答案B。
①④13.答案C。
②③②《开罗宣言》生命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③两次世界大战都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14.答案A。
杜鲁门主义出台15.答案A。
①③①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③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6答案C。
②③②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③伦敦各月降水较均匀,季节变化小17.答案A。
地形因素。
18.答案D。
③④③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19.答案B。
黑桂。
20.答案D。
④被北回归线横穿。
21.答案D。
③④③港口众多,海运发达,④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
22.答案B。
①②④③缓解城市内涝,②收集大气降水,④有效利用水资源23.答案C。
历史遗址遗迹24.答案A。
地理观测法。
25.答案C。
兼顾时效性二、材料分析题26.参考答案(1)材料一表达的意思是北宋都城开封的居民所仰仗的火源是石炭并非柴木。
当时的情况是上百万的居民集中在一个聚居点上,燃料的供应缺乏,且又处在木柴缺乏的时代,北宋的都城开封陷入缺薪严重的危机。
其生活、生产用能问题就更为突出。
树木虽可再植,但不为古人所重。
因此,煤炭成为北宋都城开封重要燃料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可知,中国虽然是较早利用煤炭的国家,但是受制于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主义政权的影响,未能实现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8下初中历史真题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一份中国考古报告中写道:“陶器,除支座外,均为以稻草茎叶、稻壳为羼和料的夹碳黑陶。
”由此可推断出土这种陶器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认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庄子D.墨子3.《汉书》载:“诏贤良曰:‘……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
’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
”文中的“朕”指的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4.下图是古代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局形势图。
这一政局形势出现于()A.公元5世纪B.公元6世纪C.公元7世纪D.公元8世纪5.唐朝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两科是()A.明经、进士B.秀才、进士C.明经、明法D.明法、明书6.农业著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历史文献属于该分类的是()①《沟洫志》②《齐民要术》③《氾胜之书》④《水经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苏轼云:“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下列书法作品中为“颜公”创作的是()8.两宋时期,风俗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程朱理学影响的扩大C.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D.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9.《新元史》记载:“上至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长,汉人南人贰之。
”此处的“汉人”指的是()A.所有的汉族人B.随蒙古人西征的汉族人C.原南宋统治下长江以南的汉族人D.原辽、金统治下的汉族人及契丹、女真族人10.史学家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下列使战胜国感到最不满意的是()。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8下高中历史真题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一份中国考古报告中写道:“陶器,除支座外,均为以稻草茎叶、稻壳为羼和料的夹碳黑陶。
”由此可推断出土这种陶器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2.《汉书》载:“诏贤良曰:‘……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
’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
”文中的“朕”指的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3.在历史上,自率部曲百余家,冶铸兵器,渡江作战,收复黄河以南失地的事件是()。
A.祖逖北伐B.恒温北伐C.张浚北伐D.岳飞北伐4.农业著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历史文献属于该分类的是()。
①《沟洫志》②《齐民要术》③《水经注》④《氾胜之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唐朝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两科是()。
A.明经、进士B.秀才、进士C.明经、明法D.明法、明书6.苏轼诗曰:“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下列书法作品中为“颜公”创作的是()。
7.两宋时期,风俗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程朱理学影响的扩大C.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D.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8.《新元史》记载:“上自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长,汉人南人贰之。
”此处的“汉人”指的是()。
A.所有的汉族人B.随蒙古人西征的汉族人C.原南宋统治下长江以南的汉族人D.原辽、金统治下的汉族人及契丹、女真族人9.古代中国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
”这位思想家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10.史学家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真题
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1.【单项选择题】《诗经·大雅》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从中可以看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以礼乐(江南博哥)制维持社会安定B. 以为政有德强化天子的统治地位C. 以井田制保证财政收入D. 以血缘亲疏维系天子与诸侯关系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题干中“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怀德维宁,宗子维城”的意思是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天子怀有仁德之心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宗族成员是国家的城垒。
这句话强调的是周天子通过血缘关系和分封制来巩固统治。
A、C两项分别说的是礼乐制度和井田制,B项说的是周天子借助为政有德强化统治地位。
这三项与题干所引材料内容不符。
2.【单项选择题】《全球文明史》写道:“席卷整个中国的战争对正在兴起的官僚精英和平民来说,都是一次较大的挫折。
在这个时代,军事技能和体能被看作比士所具有的文学和礼仪才能更有价值。
”文中的“这个时代”是指()。
A. 春秋战国时期B. 三国时期C. 南北朝时期D. 宋金对峙时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官僚精英”。
官僚制度是伴随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而正式形成的。
由材料中的“正在兴起的官僚精英”可以推断“这个时代”应早于秦朝。
3.【单项选择题】下图是东汉画像石拓片,从中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 播种工具的出现B. 铁制农具的发明C. 牛耕技术的运用D. 灌溉技术的进步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通过东汉画像石拓片中的“二牛抬杠”可知,东汉时期牛耕技术已得到运用。
播种工具的出现与灌溉技术的进步在拓片中没有体现,排除A、D两项。
铁制农具在东汉之前就已发明,排除B项。
4.【单项选择题】史载:“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
”文中“习俗”指的是()。
A. 郡国并行B. 内阁专权C. 地方割据D. 门阀政治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东晋时期的政治状况。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高级中学);注:;1.2018年教师资格笔试报名在9月4日开始;2国家实行教师资格统一考试,提高教师认定门槛,加大了考试难度,笔试通过率只有30%左右;;3.想考证的小伙伴抓紧时间准备吧!备考的同学请认真看下下面的考试大纲,作有针对性的复习,预祝考试成功!主页中有2017年的国考考试真题,建议下载熟悉题型。
一、考试目标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2.历史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准确地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历史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基本史实,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掌握人类历史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成果。
2. 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3.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熟悉主要历史载体的特征;能够运用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对所搜集的历史信息进行辨析和阐释,运用可靠的证据对历史进行评析;了解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2018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一(高级中学)-答案
2018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一(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答案】C。
解析:材料的意思,礼能保持社会等级有序,乐能保持社会关系和睦,故乐的作用是有利于维系社会和谐,因此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礼能保持社会等级有序,强调等级,不能体现民主观念,排除B项;D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不符合“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故排除。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秦始皇始置”“以监察、执法为主要执掌”联系所学可知秦朝的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故C项正确。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故AB两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郡守为地方官职,与题干不符,故D项排除。
3.【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故C项正确;耦犁出现在汉代,故A项排除;曲柄锄出现在汉代,故B项排除;翻车是灌溉工具,故D项排除。
4.【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民主因子”。
唐代政事堂中“群相议政”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协商”,故答案为B。
元代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明代废除丞相、清代设军机处加强了君主专制,都不能体现“民主”,排除ACD。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城市中饮食娱乐设施的发达,体现出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故B项正确。
材料强调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没有涉及奢靡风气的信息,故A项错误。
宋朝时坊市界限分离,但不等于坊市的管理彻底取消,故C项错误。
在春秋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故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地方官在“盗贼”临城时放弃抵御,开城犒赏,是由于地方政权军事实力弱小,无力抵抗,是宋朝强干弱枝政策带来的结果。
故答案为B项。
A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中的“极度尖锐”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018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考点分析(初中历史).doc
2018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考点分析(初中历史)考点•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考点•百家争鸣1.内容2.影响(1)它是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诸子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1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1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考点•两税法和一条鞭法1.两税法(1)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减少,均田制、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国家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
(2)内容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两税法规定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3)意义%1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
%1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1两稅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2.一条鞭法(1)目的: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2)内容:1581年开始实行,把田税、丁税、杂税合一,按田亩的多少征收,用银两交纳。
(3)结果: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
(4)意义: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同时,一条鞭法的施行,标志着赋税制度由繁到简、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
考点•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1)耕地面积扩大,农作物种类增多。
玉米原产于美洲,16世纪传入中国,至明末种植已十分普遍,番薯原产地也是美洲,万历年间传入中国。
2018抚州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
2018抚州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考情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历史学科教师资格笔试考试的重要专题,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考点的内容较为丰富,主要包含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特点、影响等内容。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多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考查形式出现。
二、知识呈现(一)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主要措施1.废丞相,设内阁(1)丞相制度的废除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影响:秦朝以来的丞相制度宣告废除。
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特点和影响1.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
(2)内容详尽而全面。
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
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
(4)体现了时代特征。
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防止割据,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进民族融合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持久性。
(2)消极影响:绝对的君主专制,难免出现失误;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地方上人浮于事,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实行文化专制,钳制思想,摧残文化;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8年下教资考试《历史学科(初中)》真题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真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
河姆渡遗址2答案:B.孔子3答案D。
汉武帝4答案,公元6世纪5答案A。
明经、进士6答案A④《沟洫志》②《齐民要术》③《氾胜之书》7答案:B。
《多宝塔碑》8答案A。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9答案:D原辽、金统治下的汉族人及契丹、女真族人10答案:D。
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有限11答案B。
戊戌变法12答察D,遵义会议13.答案C。
全面抗战时期16答案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17.答案A。
文艺复兴18答案A。
19答案A,达尔文20.答案B。
农业集体化运动21答案D。
无限制潜艇战22答案C。
“冷战”开始时的局势23.答案:B。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24答案D。
清朝25答案C。
04~0.6二、简答题26.参考答案(1)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提供美国爱迪生发明电灯。
(2)交通工具的创制: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创制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世纪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
提供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3)通讯手段的发明: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19世纪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实验无线电报取得成功。
(4)化工技术的进步: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改良成无烟火药。
27.参考答案(1)板书是教学中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可以提炼知识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提供清晰适当的板书,有助于学生把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结构化、要点化,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板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复杂的历史内容,便于学生记忆。
(3)板书的内容能刺激学生注意,调控学生的思维方向,有一定的启发性。
28.参考答案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2018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考点分析(初中历史)
2018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考点分析(初中历史)考点·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考点·百家争鸣1.内容2.影响(1)它是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诸子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①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②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 2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考点·两税法和一条鞭法1.两税法(1)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减少,均田制、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国家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
(2)内容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 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两税法规定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3)意义①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③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2.一条鞭法(1)目的: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2)内容:1581 年开始实行,把田税、丁税、杂税合一,按田亩的多少征收,用银两交纳。
(3)结果: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
(4)意义: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同时,一条鞭法的施行,标志着赋税制度由繁到简、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
考点·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1)耕地面积扩大,农作物种类增多。
玉米原产于美洲,16 世纪传入中国,至明末种植已十分普遍,番薯原产地也是美洲,万历年间传入中国。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历史考试大纲
希赛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网:/ntce/《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2.历史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准确地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历史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基本史实,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掌握人类历史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成果。
2. 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3.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熟悉主要历史载体的特征;能够运用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对所搜集的历史信息进行辨析和阐释,运用可靠的证据对历史进行评析;了解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4.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高中历史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理解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了解多种类型的历史教学材料。
5.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以指导历史教学及教研活动。
2018抚州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
2018抚州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一、考情分析在历年教师考试中,中国现代史部分的考查离不开改革开放,无论是单项选择题还是材料分析题,都会经常考到。
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常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历史事件的时间记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对于改革开放、对外开放的意义则常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要知识点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含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责任形式。
(2)具体形式:包干到户、包产到户。
(3)评价把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从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2.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1)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8年在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意义:①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②成功推动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
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起了示范和导向作用。
(2)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在其中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沿海开放城市的开放加快了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3)沿海开放区1985年起,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沿海开放区。
(4)浦东的开发1990年,开放浦东,设置上海浦东新区,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继续扩大1992年,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开放成都,昆明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
2013年9月29日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浦东开发区。
3.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与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三、考题再现1.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
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 (历史学科)-初级中学考前必做
目在时序的基础上进行混编。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的第1小题通常为学科知识与能力题目,后2题为教学
能力题目。教学设计题固定为最后一题,22分,考查教学设计能力。预计17年上半年仍会延续此规律。
学科知识与能力题目难度介于中考与高考之间,难度不大,17年上半年的该部分难度总体上和往年保
能力多通过简答题与材料分析题进行考查,与大纲基本保持一致。
1
(三)命题规律
1.题型题量及难度
随着教师资格考试逐年的正式化和规范化,近年来笔试考试题型题量及试题难度已基本固定。
题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
题量25331
分值50304822
分值比重33%20%32%15%
题型题量的分布为单项选择题25道、简答题3道、材料分析题3道、教学设计题1道。其中单项选择
①是近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中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诉讼原则,甚
至政治制度的某些方面也来源于罗马法。
②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如:英国的《权利法
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以罗马法的理论为基础。
述、学习活动的组织、正确思想导向的引导及教学资源的整合。
教学评价能力突出考查以下内容:对学生历史学习(过程、结果)的评价、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功
能、分类及运用)的掌握、教学反思、改进措施的提出等内容。
(二)试卷结构
教师资格笔试考试的考试时间统一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大纲规定的试卷结构如下:
模块比例题型
力模块内容是单项选择题考查的主要内容,占90%以上的比重;3道简答题中一般会出现1-2道学科知识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抚州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
【第一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1)贫富差距扩大(2)股票投机活动(3)分期付款方式的隐患(4)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特点:(1)范围广(2)时间长(3)破坏性大
3、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动乱;德国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反而恶化
【第二课: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
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
3、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2)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蓝鹰行动(3)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4)社会制度
4、罗斯福新政的意义:(1)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3)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政府的权力扩大;社会体系初步建立(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5、新政的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新政的前提: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
6、特点:指导思想方面:放弃自由放任思想,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内容方面:国家加强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预;影响方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诞生。
【第三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了解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表现:
战后二十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政策有: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延续并发展社会福利政策。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涨”。
80年代,里根上台后,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建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复苏。
90年代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经济进行改革,经济持续增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2、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表现: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时期:(1)政府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残余势力,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同时实行非军事化,集中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2)政府采取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社会三者相结合的经济政策,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3)美国的扶持政策,通过马歇尔计划对德国提供大量援助。
60年代,德国经济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