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教师资格证科目三初级语文真题答案
教资高中语文科目三真题
教资高中语文科目三真题
高中语文科目三真题
一、选择题
1.()“新西兰有你,流水分外青”中,“新西兰”一词指的是()
A. 一种景色
B. 一种感情
C. 一种氛围
D. 一片场所
2.()下列哪句话能够准确概括《孟子·公孙丑列传》的主旨思想
()
A. 国家要聚民心以凝命运
B. 元九必结以厚存交
C. 血海唯识情义直无极
D. 志士仁人在邦政上扬名
二、填空题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沉沉的气,似海浪把山丘推,又似暴雨把山崩”的比喻表达的是电弧炉形成的()
A. 动力
B. 锋锐
C. 威力
D. 气势
4.《金银岛》一文中引用“吃人怪水”比喻表示,把人放在金银岛上,思想上容易被()。
A.迷惑
B.愚弄
C.诱惑
D.引诱
三、解答题
5.下列哪种讲故事的手法,属于古典文言小说的特色()
A.注重人物内心表达
B.用简练的语言表达
C.力求形象生动有力
D.重叙和从喻的技巧
答案:1. D 2. A 3. D 4. A 5. D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国考笔试真题(科目三)高中语文真题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时间120分钟AAA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师设计“科普之光”专题阅读,围绕专题选择阅读篇目。下列适合的是()
A.茅以升《桥话》
B.冯骥才《珍珠鸟》
C.许地山《落花生》
D.瞿秋白《一种云》
2.学习选修课程“古代诗歌意象”,学生了解到很多意象具有“游子”的含义,大家纷纷举例。下列诗句不恰当的是()
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B.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李白《赠裴十四》)
C.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白居易《答微之》)
D.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王维《伊州歌》)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下列教学行为体现了该要求的是()
A.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并翻译文言课文
B.教师让学生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
C.教师让学生学习并总结“之”的用法
D.教师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文言课文
4.教师讲解文言文专题,要求学生梳理“宾语前置”句式。下列语句符合要求的是()
A.因击沛公于坐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请息交以绝游
D.求人可使报秦者
5.在“魅力广告语”学习活动中,教师出示献血广告“但愿人长久,热血注心田”,请学生参照这个例子,化用诗歌名句仿写。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献血献爱心,血浓情更浓
B.以我热血,点燃他人生命之光
C.鲜血诚可贵,助人价更高
D.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
2018年上教师资格证科目三高级语文真题答案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C项,“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意指之所以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视线,是因为身处于飞来峰的最高层。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即人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应当放眼大局和未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高度决定眼界;等等。
2.【答案】A。解析:A项,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名著之一,作者以讽刺手法塑造了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思想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典型形象。该小说以社会环境描写为主,以夸张、讽刺的表达方式对俄国沙皇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B项,孙犁的小说《芦花荡》主要描写了一个老英雄帮助部队运送资源、护送同志,用自己的本事同敌人英勇无畏地进行抗争的故事。其自然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的气息,雅致隽永,同时又能在小说中起到烘托环境氛围,突显环境险恶,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等重要作用。C项,鲁迅的小说《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对其少年时代在农村观看社戏时所见之景、所遇之人、所赏之戏展开了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故乡景物美、人情美的留恋与怀念之情。小说中出现了多处景物描写,集移步换景、大笔写意以及优美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于一体,既展现了江南水乡月夜之景的美,又体现了作者对童年故乡的爱。D项,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主要描写了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捕鱼时捕获大马林鱼以及与鲨鱼搏斗的种种经历。小说中对海上景象的生动描写,既渲染了情节气氛,又突出了主人公老渔夫在海上捕鱼时的艰难境遇以及他不屈服于命运,即使身在苦难中也能凭借勇气与智慧坚持到底的精神。
教资语文科目三试卷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科目三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
官左丘明所作。
3. B.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
吴、越八国的史实。
4. C.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定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
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谋议或辞说。
5. D.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战
国下至五代末年的历史。
6.答案:D.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
上起战国下至五代末年的历史。
7.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8. A. 侧畔,船的两旁。李白《行路难》中说“直挂云帆济沧海”,与陆游
《游山西村》中“从今若许闲乘月”的“乘月”意思相同。
9. B. 县令,指一县的行政长官,多用口语,如“令月、令日”即指美好的月
份和好天气,“令名”即指美好的名声等。
10.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可尊称
对方,“卑职”是谦称自己的职位,“大兄”是尊称对方的年纪大于自己的人。
11. D.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孟冬”是指冬季的第一个月,
即农历十月;“仲春”是指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12.答案:D.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孟冬”是指冬季的第一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科目三:专题3: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考查方式:单选
考查方式:课内文本、作家+文本内容
部编版+人教+课外推荐
1.鲁迅:
呐喊,彷徨(小说集)
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
三闲集,二心集,坟,热风,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且介亭杂文集课本内容:记念刘和珍君(散文)(华盖集续编)
拿来主义(且介亭杂文)
为了忘却的纪念
阿Q正传(呐喊)(批判精神胜利法)
祝福(彷徨)(封建时代的吃人本质,底层百姓哀而不自哀的麻木)2.沈从文
边城(湘西,民俗民风,人性之美)
3.郭沫若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天狗(女神)
4.冯至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散文,语言美,含蓄诗意,哲理意味)
蛇(比喻幽深,想象奇特,象征)
5.茅盾
子夜(吴荪甫)(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典型)
林家铺子
森林中的绅士(豪猪,语言风趣幽默,意味深长)
冥屋(民俗民风,时代的印痕也烙在这些封建的迷信的仪式上)
6.徐志摩
再别康桥(新月派,现代诗代表作,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7.戴望舒
雨巷(象征,朦胧意味浓厚)
8.巴金
小狗包弟(随想录)
捉鬼,祖孙之间(家)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9.老舍
北京的春节(民风民俗,语言朴素)
茶馆(人物形象丰富,象征意义)
骆驼祥子(批判现实)
10.萧红
呼兰河传(乡土人生,小城故事,看客,批判现实)
11.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山药蛋派,华北农村)
12.王愿坚
党费(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纪实性,无私奉献)
13.孙犁
荷花淀(白洋淀纪事,特殊时期农村妇女)
亡人逸事
14.曹禺
中国的莎士比亚
雷雨(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批判现实)
日出(太阳不是我们的)
北京人
15.朱自清
荷塘月色(抒情散文,渴望自由与超脱,修辞:比喻,通感,语言隽永,画面感强)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试题答案全解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试题答案全解
一、选择题
1. A
正确答案是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 B
正确答案是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3. C
正确答案是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4. D
正确答案是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5. A
正确答案是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在
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二、填空题
1. 教书育人
2. 素质教育
3. 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4. 教育教学活动
5. 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三、简答题
1. 教师的职业理念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的职业理念主要包括: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2.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3.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有哪些规定?
2018年上教师资格证科目三初级数学真题
2018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5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
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有理数对于乘法运算封闭B.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
C.有理数集是实数集的子集D.有理数集是有界集
2.设a,b 为非零向量,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a×b 垂直于a B.a×b 平行于a
C.a·b 平行于a D.a·b 垂直于a
3.设ƒx 为[a,b]上的连续函数,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ƒx 在[a,b]上有最大值B.ƒx 在[a,b]上一致连续
C.ƒx 在[a,b]上可积D.ƒx 在[a,b]上可导
4.若矩阵a b
c d 与
a b u
c d ν
的秩均为2,则线性方程组
ax + by = u,
的解的个数是()。
cx + dy = ν
A.0 B.1 C.2 D.无穷
5.边长为4 的正方体木块,各面均涂成红色,将其锯成64 个边长为1 的小正方体,并将它们搅匀混在一起。随机取出一个小正方体,恰有两面为红色的概率是()。
A.3
8B.1
8
C.9
1t
D.3
1t
6.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双曲柱面x2 — y2 = 1 与2x — y −2=0 的交为()。A.椭圆B.两条平行直线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三(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三(含答案)
评析以下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案例】指向“写什么”的课堂提问。
师:课文中最大的“书”是指什么?快读课文,并从文中找一找。(孩子们马上行动起来,很快,小手举起来了。
生:岩石就是书呀!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师:那么“书”上的字是什么?
生:你看,这是雨点留下的痕迹,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些透明闪光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师:那么“书”上的画又是什么?
生: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呢!
孩子们说着,教师引导他们读着,交流着,孩子们明白了最大的书就是指岩石,书上的字和画都是大自然创造的。接着,教师请孩子们自己选择人物,或者当川川,或者当叔叔,两个人对读。孩子们练习读后,教师又请男孩女孩分开读,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于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参考答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该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提问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教师以“提问”代替讲解,把复杂的科学知识融入于一个个简单的问题,学生能通过阅读课文找到答案。学生学完课文,不管是哪个水平的学生只要略做思考,便能得出结论。这种连续性提问,意在化难为易,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而且更重要的是无形中又训练了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资科三试题
教资科三试题
以下是一个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三的样题及答案:
1. 实施“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教师向学生推荐的作品,下列合适的是()。
A. 《边城》
B. 《东方》
C. 《雪国》
D. 《红字》
答案:B
2. 学习“外国诗歌”学习任务群后,教师组织学生了解外国诗人的其他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
A. 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
B. 艾略特《荒原》
C. 普希金《致恰达耶夫》
D. 雪莱《西风颂》
答案:A
3. 教学戏剧单元,让学生根据台词撰写人物内心并设计人物动作、表情,然后在班内交流。其作用是()。
A. 可以打破对文本的唯一解读,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B.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台词对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作用。
C.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戏剧冲突并深刻理解作品主题。
D. 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来训练提升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答案:A;B;C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样题,实际考试中的题目会更复杂、更具挑战性。为了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您需要全面、深入地理解所教科目的内容,并掌握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
2018年上教师资格证科目三初级语文真题答案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A项诗句出自李白《月下独酌》,诗歌主要描写了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独斟独酌时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B项诗句出自陆游《游山西村》,诗中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C项诗句出自李煜《相见欢》,作者借“月”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D项诗句出自苏轼《水调歌头》,该词是苏轼在中秋节怀念弟弟子由时所写,表达了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2.【答案】B。解析:A项,《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小说作品,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群象。B项,《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先生创作的散文集,该散文集中主要记录了作者返乡途中所遇之人与所见之事。C项,《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斯诺先生所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品重点描述了毛泽东和陕北红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D项,《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
3.【答案】C。解析:A项,鲁迅的《社戏》用抒情的笔语描写了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致和淳厚的民风,赞美了农民子女的优秀品质。文中演社戏、看社戏的习俗风情散发出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体现了江浙地区社戏的民俗文化。B项,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展现了黄土高原上的民俗文化。C项,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是作者对济南冬天天气状况以及自然风光的描述,没有涉及民俗文化。D项,汪曾棋的《昆明的雨》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事物,穿插了对昆明风土人情的描写,体现了西南地区的民俗文化。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国考笔试真题(科目三)初中数学真题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与向量a=(2,3,1)垂直的平面是()
A.x-2y+z=3
B.2x+y+3z=3
C.2x+3y+z=3
D.x-y+z=3 2.0tan 3lim cos x x x x
→的值是() A.0B.1C.3D.∞
3.函数f(x)在[a,b]上黎曼可积的必要条件是f(x)在[a,b]上()
A.可微
B.连续
C.不连续点个数有限
D.有界
4.定积分()0,0a a a b ->>⎰的值是() A.ab π B.
2ab π C.3ab
π D.4
ab
π 5.与向量()()1,0,1,1,1,0αβ==线性相关的向量是()
A.(3,2,1)
B.(1,2,1)
C.(1,2,0)
D.(3,2,2)
6.设f(x)=acosx+bsinx 是R 到R 的函数,V={f(x)|f(x)=acosx+bsinx,a,b ∈R}是线性空间,则V 的维数是()
A.1
B.2
C.3
D.∞
7.在下列描述课程目标的行为动词中,要求最高的是()
A.理解
B.了解
C.掌握
D.知道
8.命题P 的逆命题和命题P 的否命题的关系是()
A.同真同假
B.同真不同假
C.同假不同真
D.不确定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9.求过点(a,0)的直线方程,使该直线与抛物线y=x 2+1相切。
10.设2513D ⎛⎫= ⎪⎝⎭,''x y ⎛⎫ ⎪⎝⎭表示x y ⎛⎫ ⎪⎝⎭在D 作用下的象,若x y ⎛⎫ ⎪⎝⎭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科目三答题模板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科目三答题模板
题目:
(题目内容)
参考范文:
一、解决问题型
(1)题目分析
本道题型要求考生解决某一问题,如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等。注意要对题目中所涉及的关键词进行解释和说明。
(2)答题模板
本题要求考生解决XX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问题的原因,我认为……
其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XX问题:
1.(措施一)
2.(措施二)
3.(措施三)
最后,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控制和管理XX问题:
1.(方面一)
2.(方面二)
3.(方面三)
通过以上的措施和方案,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有效地解决XX 问题。
二、论述型
(1)题目分析
本道题型要求考生对某一问题或某一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考生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要清晰表述自己的观点。
(2)答题模板
本题要求考生对XX进行论述,我的观点是……
首先,我认为……
其次,我想说的是……
再次,我认为……
总之,我的观点是……(照搬题目)
三、分析对比型
(1)题目分析
本道题型要求考生对两个或多个事物、人物、观点等进行分析和对比,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2)答题模板
本题要求考生对XX进行分析和对比,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我想说的是……
其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事物进行比较和分析:
1.(方面一)
2.(方面二)
3.(方面三)
最后,我认为……
通过以上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XX,对我们的思维和认识都有重大的意义。
四、引用阐述型
(1)题目分析
本道题型要求考生引用某些名人或权威人士的言论或文章,对某一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考生对原文进行准确理解并言简意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资格证语文科目三题型
教师资格证语文科目三题型
1.阅读理解题: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短文或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或做出相关推断。
2. 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语法和语境,填写正确的单词或词组,补全句子或段落。
3. 改错题:要求考生在一篇文章中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进行修改,涉及语法、标点、用词等方面。
4. 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题目或素材,写出一篇符合语文规范的文章,涉及文体、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5. 语法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句子结构和语境,填写正确的词语或语法形式,补全句子或段落。
6. 表达理解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素材或文本,对其中的思想、情感或意义进行分析和表达。
7. 诗歌鉴赏题:要求考生阅读一首诗歌,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涉及诗歌运用的语言、意象、节奏、韵律等方面。
8. 短文写作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题目或素材,写出一篇符合规范的短文,涉及文体、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 1 -
2023教资上半年中学笔试科目三初中语文
2023教资上半年中学笔试科目三初中语文
【教资上半年中学笔试科目三简介】
教资上半年中学笔试科目三,全名为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三,主要测试考生具备的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及教育教学能力。其中,初中语文科目三着重考察考生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语文考试内容概述】
初中语文科目三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目标:考察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以及对课程目标的设定和实施。
2.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考察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以及教学策略的制定和调整。
3.初中语文教材分析与使用:考察对教材内容、结构、特点的分析,以及对教材的合理使用。
4.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与管理:考察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以及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5.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应用:考察与初中语文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6.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评价:考察对教育教学评价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考试重点与备考策略】
1.重视课程理念与目标:深入了解新课程理念,明确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掌握目标导向的教学方法。
2.研究教学方法与策略: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3.分析教材内容:熟练掌握教材分析的方法,深入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特点,提高教材使用效果。
4.优化教学过程:关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注重师生互动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5.充实学科知识:系统学习初中语文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科素养,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国考笔试真题(科目三)高中地理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图一为我国四地景观图,若走最短线路(2分)
正确答案:D.丁
2、……经过几天的西藏行,西藏自治区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是(2分) 正确答案:A.位于河谷地带
3、……现代文化迁移扩散的主要特征是(2分)
正确答案:C.空间上不连续
4、……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功能特征是(2分) 正确答案:D.空间分析
5、……图中所示河段的最大落差约是
(2分)
正确答案:B.199米
6、……在山顶可能看到的村庄是
(2分)
正确答案:B.甲村
7、……下列自然带更替方向中。以热量为主的是(2分)
正确答案:A.甲、丙
8、……图中有一处具有明显的非地带性分异,他可能是(2分) 正确答案:D.丁
9、……本届大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位置的区间是
(2分)
正确答案:A.①→②
10、……在此期间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
正确答案:B.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
11、……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
(2分)
正确答案:A.坡面流、下渗、壤中流
12、……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因素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2分)
正确答案:B.植被越茂盛,下渗雨量越多13、……下列说法与图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2分)
正确答案:D.②是湿气团
14、……下列城市中一定会瘦图1影响的是(2分)
正确答案:A.伦敦
15、……下列属于石环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的是
(2分)
正确答案:B.①③
16、……下列地区中可能有石环发育的时候
(2分)
正确答案:C.青藏高原
17、……甲乙丙丁代表的工业企业,可能是
2018年上教师资格证科目三高级语文真题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体悟其多样的内涵。下列含有“云”意象的诗句,意图表现人生哲理的是()。
A.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引入其他相关小说名作,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妙处。下列作品不适合
...的是()。
A.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B.孙犁《芦花荡》
C.鲁迅《社戏》D.海明威《老人与海》
3.教研组准备在高一年级开展散文专题教学,围绕“乡土情怀”选择阅读篇目。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B.贾平凹《秦腔》
C.蒙田《热爱生命》D.富尔格姆《信条》
4.学完《雷雨》,教师向学生介绍欧洲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创作原则。下列遵循这一原则的代表作是()。
A.关汉卿《窦娥冤》B.郭沫若《屈原》
C.莫里哀《伪君子》D.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5.研读古代文化经典时,教师提醒学生梳理文中重要字词。下列字词释义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A项诗句出自李白《月下独酌》,诗歌主要描写了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独斟独酌时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B项诗句出自陆游《游山西村》,诗中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C项诗句出自李煜《相见欢》,作者借“月”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D项诗句出自苏轼《水调歌头》,该词是苏轼在中秋节怀念弟弟子由时所写,表达了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2.【答案】B。解析:A项,《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小说作品,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群象。B项,《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先生创作的散文集,该散文集中主要记录了作者返乡途中所遇之人与所见之事。C项,《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斯诺先生所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品重点描述了毛泽东和陕北红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D项,《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
3.【答案】C。解析:A项,鲁迅的《社戏》用抒情的笔语描写了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致和淳厚的民风,赞美了农民子女的优秀品质。文中演社戏、看社戏的习俗风情散发出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体现了江浙地区社戏的民俗文化。B项,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展现了黄土高原上的民俗文化。C项,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是作者对济南冬天天气状况以及自然风光的描述,没有涉及民俗文化。D项,汪曾棋的《昆明的雨》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事物,穿插了对昆明风土人情的描写,体现了西南地区的民俗文化。
4.【答案】D。解析:题干诗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全句可译为“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我的头发,贴我的花黄”。A、B、C三项诗句均未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D项诗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全句可译为“将军和都护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他们难以穿着”。
5.【答案】A。解析:题干例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紫藤萝花比作流动的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多与美。B、C两项虽然含有喻词“好像”“像”,但并没有把“父亲”“我”比作某一样事物,句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只是介绍了风的变化,没有涉及比喻的修辞手法。
6.【答案】D。解析:A项,孙鸿的《枣儿》台词中“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融入了民谣元素。B项,老舍的《龙须沟》台词中“乖小妞,好小妞,小妞住在龙须沟。龙须沟,臭又脏,小妞子象棵野海棠。野海棠,命儿短,你活你死没人管。北京城,得解放,大家扭秧歌大家唱。只有你,小朋友,在我的梦中不唱也不扭……”融入了唱词元素。C项,魏明伦的《变脸》台词中“芦花丛,白头翁,娃娃敬我酒三盅。往日独叹黄昏冷,今朝笑看夕阳红。沾阳光,乘好风,老少有缘巧相逢。呼爷爷,唤公公,甜蜜蜜,乐融融”融入了民谣元素。D项,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属于西方戏剧作品,未融入中国戏曲中的唱词、民谣、快板等元素。
7.【答案】B。解析:A项诗句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揭示了要想更全面、更深刻地看清问题的本质,就要学会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或把握事物的大局和整体的哲理。B项诗句出自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描绘了诗人远在他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并未涉及哲理。C项诗句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揭示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在生活中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的哲理。D项诗句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并不是无情之物,它能够化成春天的泥土,呵护花朵的成长”,揭示了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尽管道路曲折,但依然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哲理。
8.【答案】A。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可从中提取主要信息点如“书报杂志”“鉴赏”“精神世界”等。B项过度解读,题干材料只提及阅读书报杂志能够丰富精神世界,但并未体现出“影响更为强烈”等内容。C项无中生有,题干材料未涉及“写作素材”方面的内容。D项说法与新课标要求相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非“同样的个性化体验”。
9.【答案】B。解析:A项说法错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不同学段提出了不同的写作要求。C项说法过于绝对,写作评价可以用“书面评价”“口头评价”等多种方式呈现,且不一定要分等级呈现,评价中说明写作优点和不足,为学生后期习作明确方向即可。D项说法错误,写作评价过程应该做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10.【答案】A。解析:题干练习思考题要求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探究“高超的箭法”背后真正的原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整合信息、质疑探究、思考讨论的积极性以及表达个人观点的热情,而不是让学生体味文言文语言、感受文章思想情感,故练习思考题的设置意图并不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
11.【答案】B。解析:题干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国”字字形及词义,明确“国”对杜甫的
深刻意义,但未做相关繁体字的识记、积累、拓展教学,A项说法错误。题干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从“国”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以及《说文解字》的相关词义解释入手,剖析“国”字的意义;通过参考相关研究资料等方式,统计“国”字在杜甫诗歌中出现的频次及其释义,有助于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同时,掌握解读文字、解释词义的方式、方法,B项说法正确。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学情,学生在第二阶段已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初中学段学生不必重复学习并“学会查字典方法”;此外,题干教师并未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词义,C 项说法错误。教师虽然对“国”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结构进行了分析,但并未提及造字法的相关内容,D项说法错误。
12.【答案】C。解析:题干教学反思中,教师重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梳理情节,加深对整部作品的主题、情感的理解,抓住这一关键信息,即可进行判断。A项,配画是为了促进学生对名著的深入理解,材料中明确指出,“安排学生在周末选择作品中最打动自己的三个情节来配画”,说明学生只是给某一片段配画,并不需要梳理全书情节。B项,“阅读量必须有统一的要求”说法错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自行选择阅读材料、安排阅读进度。C项,名著阅读导读需要教师的指导,可以有限定,也需要自主选择,正确。D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13.【答案】A。解析:教师甲侧重于讲解写作说明文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事物进行说明,A项说法正确。教师乙则侧重于学完《中国石拱桥》之后的情感升华,并未总结说明对象的特征,B项说法错误。教师甲的课堂小结侧重说明文的写作,并没有诠释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乙的课堂小结只是针对《中国石拱桥》一课的情感升华,并不适用于所有说明文,C、D两项说法都有失偏颇。
14.【答案】C。解析:在材料中,教师针对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将习作方法简单罗列出来,并举出相关的例子,其中涉及一些习作的知识,如空间顺序、动静关系等;所举例子中,既包括课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提到了课外材料,体现了课程资源的互补,A、B、D三项说法正确。C项“教科书选文均可作为训练习作层次的典型材料”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中表述为“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剖析教科书选文中某些段落的层次关系。”
15.【答案】C。解析:A项,活动一意在引导学生理解匾额中错别字的独特寓意,并未涉及识字写字任务。B项,活动二侧重训练学生的归纳对比能力,使学生理解不同场合应悬挂不同的匾额,并未涉及逆向发散思维能力。C项,活动三中学生小组讨论,结合了实际生活中见到的匾额,能够体现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理念,说法正确。D项,活动四重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非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案例分析题
16.【参考答案】
(1)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发挥教师在学习中的引导、点拨作用,结合上述案例,该教师在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