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丁质结合蛋白介绍

合集下载

几丁质简介讲稿(附有相应PPT,配合使用,名为《几丁质简介》)

几丁质简介讲稿(附有相应PPT,配合使用,名为《几丁质简介》)

(第2张幻灯片)》》1811年,法国学者布拉克诺首次从蘑菇中发现甲壳质,命名为Fungine(蕈素)。

》》1823年,法国科学家奥吉尔从昆虫外壳中发现甲壳质,命名为几丁质(Chitin)。

================================================================== 词条解释:⏹Chitin在《英汉化学化工词汇》(第三版)中译为“几丁质”、“壳多糖”、“聚乙酰氨基葡糖”、“甲壳质”;⏹《辞海》中称其为“甲壳质”、“甲壳素”、“壳糖”;⏹中文期刊和报纸上除了以上几种名称外还有“几丁”、“蟹壳素”、“蟹壳多糖”、“甲壳胺”、“几丁聚糖”、“几丁糖”、“明角质蛋白”、“明角质”、“壳蛋白”等等,十分混乱。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以下我都叫它几丁质================================================(第3张幻灯片)简介:它是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一种多糖,同时,也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

其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节肢动物,主要是甲壳纲如虾、蟹、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海藻及真菌等中, 另外在动物的关节、蹄、足的坚硬部分, 肌肉与骨结合处, 以及低等植物中均发现有几丁质的存在。

(第4张幻灯片)这是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大家简单看一下就行,下面重点介绍它的化学性质和实际应用。

化学结构:这是它的化学结构;几丁质是N-乙酰-2-脱氧-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形式连接而成的多糖;(第6张幻灯片)这就是N-乙酰-2-脱氧-D-葡萄糖(第7张幻灯片)几丁质的化学结构和植物纤维素非常相似。

都是六碳糖的多聚体。

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D-葡萄糖,它是由D-葡萄糖通过β-l,4糖甙链连接而成的聚合物。

甲壳质的基本单位是N-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它是由乙酰葡萄糖胺残基通过β-1,4糖甙链相互连接而成聚合物。

几丁质的结构特点与生物活性

几丁质的结构特点与生物活性

修正牌甲壳素胶囊
谢谢!
降血糖作用
强化胰岛素的活性;3、提高
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4、控 制餐后高血糖。
生物活性
美容的功效 几丁质对细胞无排斥力,具 有修复细胞的功效,并能减 缓皮肤过敏、活化细胞,防 抗肿瘤作用 实验表明,每天按每干 止细胞老化。几丁质中亦含 有高效保湿成份,可以使皮
外科
几丁质可以镇痛止血,加 速人体伤口愈合,具有良 好的生物相容性、无生物
生物活性
降血压作用 1、体液调节:几丁质溶解 后形成与氯离子结合排出体 外,削弱了转换酶的作用, 降血脂作用 几丁质通过三个途径 产生驱脂作用:1、阻碍 脂类的消化吸收; 2、有利 于胆固醇转化;3、升高血液 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血压则无法升高。2、降血脂 的同时,血管内壁弹性转佳, 促使血压下降。 1、促进胰岛素的分泌;2、
肤保湿。 克体重投喂50mg甲壳质, 病鼠的治愈率都是67%, 喂卡介苗的对照组却全 都死亡。
毒性,且价格低廉、机械
强度较好。
生物活性
• 通过对甲壳素的 不断认识和研究, 它会发挥重大作 用,对人类的生 • • • • 1、 清除胆固醇 2、 降血压 3 、降血糖 4、 抗菌抗感染 5 、抗病毒作用 6 、抗肿瘤作用 7 、清除自由基 8、 清除肠道毒素 9、 清除重金属离子 10、减肥作用
纤维素VS几丁质
相同点 甲壳质的化学结构和植物纤维素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六碳糖的多 聚体,分子量都在100万以上。都会构成纳米纤维或细毛状的晶 体结构。
不同点 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它是由约8000个葡萄糖经β-1,4-糖苷 键连接而成的; 几丁质的基本单位是乙酰葡萄糖胺,它是由乙酰葡 萄糖胺残基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几丁质

几丁质

几丁质大家好!我是胡兵。

也许我们是第一次以这种方式见面,也许您已经听过我分享的其它产品,但是我还是先作一下自我介绍。

我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从事的是食品科学专业。

毕业之后我一直就职于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做质量管理。

现在我在天津尚赫保健用品有限公司商品部做产品经理。

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款尚赫的几丁质产品。

几丁质是一种非常好的产品。

那么它好在哪里呢?我们要了解这款好的产品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几丁质?要知道几丁质,就必须要先知道它的来源。

我们说在螃蟹壳中有35%的蛋白质、30%的钙和无机盐,剩下的就是35%的甲壳质,那么甲壳质是否真是几丁质呢?不是。

这些甲壳质需要用碱液处理,去掉蛋白质。

我顺便插一句,这里面的蛋白质已被去掉了,所以肾炎的病人可以放心地服用。

甲壳质还要经过酸的处理,溶解其中的钙和无机盐,最后通过高科技的脱乙酰化的提取,得到天然的高分子多糖体,这个多糖体就是几丁质。

几丁质又叫核聚糖,它的化学结构和纤维素非常非常相似,这就决定了它是一种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动物性的食物纤维。

几丁质有一个指标直接标志它品质的好坏,这个指标就是高科技的脱乙酰程度。

脱乙酰的程度越高,它发生的生理效应也就越强。

新生代尚赫几丁质脱乙酰度高达90%以上,它能很好地保证在人体中的利用率。

在二十世纪90年代,当几丁质的效果在医学界崭露头角的时候,它已得到了国际医学营养食品学会的高度评价。

那是怎么样的一个高度评价呢?大家都知道人体有五大生命要素,分别是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他们认为几丁质是除了这五大生命要素之外的第六大生命要素。

给了几丁质这么高的评价,也使得几丁质在这十几年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几丁质属于一种天然的多糖体,是一种纯天然物质。

它是从阿拉斯加雪蟹的蟹壳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它是无毒性、无刺激性、更没有免疫抗原性的一种物质,而且它可以在人体中降解,不必担心对人体有任何的副作用,因此我们说它是一种安全的天然活性物质。

萝卜CBPs溶菌酶活性的稳定性研究

萝卜CBPs溶菌酶活性的稳定性研究

萝卜CBPs溶菌酶活性的稳定性研究摘要:植物溶菌酶是植物防御体系中的一部分,在植物防卫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萝卜中有2个具溶菌酶活性的几丁质结合蛋白(Chitin-binding proteins,CBPs),分别是CBP1、CBP2组分。

为了解CBPs的作用机制以及在萝卜中的生理功能,试验研究了CBP1、CBP2溶菌酶组分酶活性的稳定性。

结果显示,CBP1、CBP2在pH 5.4、65 ℃条件下迅速失活,在pH 3.4~10.6、25 ℃条件下较稳定;CBP1较CBP2对氧化剂H2O2、NaClO敏感;CBP2较CBP1对木瓜蛋白酶敏感;2个组分对胰蛋白酶均敏感。

关键词:萝卜;溶菌酶活性;几丁质结合蛋白;稳定性溶菌酶(Lysozyme,EC 3.2.1.17)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一类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已在医学、食品、化妆品、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对于溶菌酶的发现是从Nicolle 1907年发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溶解因子的报告开始的[1];而对于溶菌酶本质的研究则是在1922年Fleming等[2]发现人的鼻涕、唾液、眼泪具有较强的溶菌活性、并把起溶菌作用的因子命名为溶菌酶后开始的[3]。

在众多研究中,鸡蛋清的溶菌酶(Hen-egg white lysozyme,HEWL)含量多,制备技术较成熟,所以研究较深入[4]。

现在植物溶菌酶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者们已经先后从无花果(Ficus carica L.)[5]、芜菁(Brassica rapa L.)[6]、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7]、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 botrytis L.)等植物的组织中及番木瓜(Carica papaya L.)[8]、大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W. T. Aiton][9]、三叶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Willd. ex A. Juss.)Muell. Arg.][10]、冠状狗牙花[Ervatamia coronaria(Jacq.)Stap f.][11]、叙利亚马利筋(Asclepias syriaca L.)[12]等植物的乳汁中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 L.)[13]块根组织中提取到了溶菌酶;萝卜组织中有2个具有溶菌酶活性的几丁质结合蛋白(Chitin-binding proteins,CBPs)组分,业界分别表述为CBP1、CBP2;其对进一步了解植物溶菌酶的作用机制和拓展植物溶菌酶的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常见蛋白质标签总结

常见蛋白质标签总结

/bbs/home.php?mod=space&uid =34800&do=blog&id=38530常见蛋白质标签总结(Flag、HA、cMyc、CBP等)Protein tags are peptide sequences genetically grafted onto a recombinant protein. Often these tags are removable by chemical agents or by enzymatic means, such as proteolysis or intein splicing. Tags are attached to proteins for various purposes.一、氨基酸标签(含小肽标签)A stretch of amino acids is added to the protein and enables the recovery of the labelled protein by its unique affinity. Usually its easiest to add the tag to either end of the protein to ensure its accessibility and not to disturb the protein folding.1.组氨酸标签(His tag)一般为6个组氨酸,用Ni2+(Cu2+)亲和层析纯化2.FLAG tag :N-DYKDDDDK-C ,recovered with specific antibody3.HA tag: an epitope derived from the Influenza protein haemagglutinin (HA,禽流感病毒血凝素),e.g. N-YPYDVPDYA-C,recovery with an HAantibody4.MYC tag: an epitope derived from the human proto-oncoprotein MYC,e.g.N-ILKKATAYIL-C, N-EQKLISEEDL-C,recovery with an MYCantibody5.SBP tag:Streptavidin Binding Peptide,链霉亲合素结合肽,38 amino acidtag (MDEKTTGWRGGHVVEGLAGELEQLRARLEHHPQGQREP),更多参考在Sigma6.CBP tag:钙调蛋白结合肽(CBP; 26aa)钙调蛋白结合肽与钙调素结合是Ca2+依赖的,这种结合不受标签所处的位置影响(N端和C端均可),在中性pH条件下使用2mM EGTA可以很方便的将目标蛋白洗脱下来。

常见蛋白质标签

常见蛋白质标签

常见蛋白质标签总结2008-12-08 22:06Protein tags are peptide sequences genetically grafted onto a recombinant protein. Often these tags are removable by chemical agents or by enzymatic means, such as proteolysis or intein splicing. Tags are attached to proteins for various purposes.一、氨基酸标签(含小肽标签)A stretch of amino acids is added to the protein and enables the recovery of the labelled protein by its unique affinity. Usually its easiest to add the tag to either end of the protein to ensure its accessibility and not to disturb the protein folding.组氨酸标签(His tag)一般为6个组氨酸,用Ni2+ (Cu2+)亲和层析纯化FLAG tag :N-DYKDDDDK-C ,recovered with specific antibodyHA tag:an epitope derived from the Influenza protein haemagglutinin (HA,禽流感病毒血凝素),e.g. N-YPYDVP-C,recovery with an HA antibodyMYC tag:an epitope derived from the human proto-oncoprotein MYC,e.g.N-ILKKATAYIL-C, N-EQKLISEEDL-C,recovery with an MYC antibodySBP tag:Streptavidin Binding Peptide,链霉亲合素结合肽,38 amino acid tag (MDEKTTGWRGGHVVEGLAGELEQLRARLEHHPQGQREP),更多参考在SigmaCBP tag:钙调蛋白结合肽(CBP; 26aa)钙调蛋白结合肽与钙调素结合是Ca2+依赖的,这种结合不受标签所处的位置影响(N端和C端均可),在中性pH条件下使用2mM EGTA可以很方便的将目标蛋白洗脱下来。

几丁质结合结构域

几丁质结合结构域

几丁质结合结构域几丁质(chitin)是一种多糖,由N-乙酰葡萄糖胺分子组成,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生物质之一、几丁质在自然界中存在于很多生物体中,如真菌的壁、节肢动物的外骨骼等。

几丁质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因此在材料科学、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几丁质结合结构域是指介导几丁质与其他分子(如蛋白质和糖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构域。

这些结构域通常存在于与几丁质结合的蛋白质中,通过与几丁质相互作用调控了这些蛋白质的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的几丁质结合结构域。

1. 几丁质结合结构域(Chitin-binding domain,CBD)几丁质结合结构域是几丁质酶中常见的结构域。

通过与几丁质的结合,CBD能够在细胞壁重塑、节肢动物外骨骼脱殼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CBD主要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等方式与几丁质结合。

研究表明,CBD的结构和序列差异很大,具有极高的结构多样性。

2. 几丁质结合纤维素酶结构域(Chitin-binding cellulase domain,CBM)几丁质结合纤维素酶结构域是一类存在于纤维素酶中的几丁质结合结构域。

CBM在纤维素酶的附加部分和催化结构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CBM通过与纤维素和几丁质结合增强几丁质酶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

CBM的结构与几丁质结合相关的氨基酸残基构成了一些特定的结构域,如CBM1、CBM2、CBM3等。

3. 几丁质-纤维蛋白素结合结构域(Chitin-fibrinogen binding domain,CFBD)几丁质-纤维蛋白素结合结构域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表面蛋白质和几丁质酶中的结构域。

CFBD能够通过与几丁质的结合调控相关蛋白质的功能。

研究表明,CFBD与几丁质结合可增强蛋白质在生物膜上的定位和功能发挥。

CFBD的结构域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与几丁质结合。

4. 几丁质-蛋白质结合结构域(Chitin-protein binding domain,CPBD)几丁质-蛋白质结合结构域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

几丁质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的方法改良

几丁质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的方法改良

几丁质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的方法改良齐齐晗尔医学院2008年第29卷第4期几丁质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的方法改良张可勇刘兴汉赵炜明【摘要】目的探索亲和层析的方法,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几丁质树脂的使用效力和使用次数,降低成产成本使之更有利于提高产量.方法考察几丁质纯化的过程.探索出如何提高几丁质珠的重复使用次数,寻找出适合工业生产的纯化步骤结果用高浓度的碱液进行洗枉,并延长浸泡时间到1h,可以使几丁质珠使用次数由原来的4~5次增加到7~8次.结论实验结果证实采用提高碱液浓度并延长浸泡时问可以增加几丁质树脂的使用次数,有利于指导实验室实验和药物开发.【关键词】蛋白质纯化亲和层析凡丁质ChitinaseproteinpurifiedbyaffinitychromatographymethodsimprovedZHANGKe——yong,eta1.(DepartmentofBiochemiatryandMolecularBiology,HarbinMedicalUniversity,ttarbin,H eilorl卣iang150086China)[Abstract]0bjectiveExploreaffinitychromatographymethod,theadoptionofeffectivemea nsto enhancechitinresineffectivenessandtheuseoffrequencyofuse,lower—costproductiontomakeitmoreconducivetoraisingoutput.MethodsInvestigationchitinpurificationprocess,andexpl orehowtoimprovethechitinbeadsrepetitionfrequencyofuse,findingsuitableindustrialproductionandpurifica—tionsteps.ResultsWithahighconcentrationofcausticwashingcolumn.andtheextensionofi mmer—siontimetolh,canmakeuseofchitinbeadsfrom4—5timesthenumberincreasedto7~8times.Con-clusions,l,heexperimentalresultsconfirmedusinglyeimproveconcentrationandtheextensi onofim—mersiontimechitincanincreasethefrequencyofuseresin,toguidethelaboratoryexperiment sanddrugdevelopment.[Keywords]ProteinpurificationChromatographyChitinase蛋白的纯化离不开层析.层析通常用于蛋白的后期纯化过程中,包括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分子筛),亲和层析.前两种成本低但效果不理想,不同程度造成目的蛋白的损失和杂蛋白的混人,甚至使目的蛋白稀释,活性降低等.亲和层析由于目的蛋白与层析介质问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可以去除所有的杂蛋白,只保留目的蛋白,特异性高.小分子多肽由于分子量小,在纯化过程中极易丢失,所以亲和层析尤其适合以融合形式表达的小分子多肽的纯化.内含肽介导的纯化系统由NEB公司建立,可以仅用一步亲和层析从融合蛋白中纯化出目的蛋白j】.我室前期构建的多种工程菌表达的均采用TYB类质粒载体.由该载体转化的工程菌表达的融合蛋白含有几丁质结合域和内含肽两部分功能元件.几丁质结合域可与几丁质树脂紧密结合,这样目的蛋白,内含肽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在一起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内含肽足一种自剪接元件,一端与几丁质结合蛋白构成载体蛋白,另一端与目的多肽相结合,当含有巯基的化合物(DTT.8一巯基乙醇)存在时,内含肽与目的多肽间肽键断裂,经缓冲液洗脱而得到目的多肽,而载体蛋白仍吸附在几丁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作地址:齐齐哈尔医学院邮编150086收稿日期2008—01~17质柱上.然后,用碱液洗脱将几丁质结合蛋白释放,从而实现柱的再生.但传统的方法柱的再生只能重复使用4~5次,由于树脂的成本较高,如何提高几丁质柱的使用次数使几丁质使用效力最大化是限制其临床应用及产业化开发的重要因素.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菌种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抗肿瘤相关的3O肽_4.1.1.2试剂酵母提取物,胰蛋白胨(TaKaRa),异丙基硫代8一D一半乳糖苷(IpTG,TakaRa),二硫苏糖醇(DTT),考马斯亮蓝G250(TaKaRa),考马斯亮蓝R250(TaKaRa),Tris(Sigma),甘氨酸(Prorna—ga),溴酚兰(Promaga),几丁质亲和树脂(Chitinbeads,NEB),HEPES(TaKaRa),-f二烷基硫酸钠(SDS)EDTA,甲叉双丙烯酰胺(Sigma),过硫酸铵,丙烯酰胺,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1.2实验方法1.2.1几丁质结合使用效力的测定挑取平板上3O肽基因工程表达菌的单菌落至20ml含氨苄青霉素(100tLg/m1)的IB培养基中,37℃,110r/min振荡过夜.次日,按1:50比例将前一日培养的菌液接种于1000ml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至A∞一0.5时加入IPTG终浓度为0.5mmol/L,28℃诱导表达6h,将菌液5000r/min, 4℃,离心10min,收集菌体沉淀,称量菌体湿重(3.5 克).将菌体沉淀加入裂解液,超声波细胞粉碎仪进行裂解,400Hz,工作2s,间歇4s,共用时50min.裂解的菌液12000r/rain,4℃,离心15min,取上清.以略超载的菌体上清量上样.获得目的多肽的同时,记录几丁质使用次数与0.3mol/LnaOH洗脱载体蛋白风高度的关系,保持记录器灵敏度及基线刻度不变. 1.2.2几丁质再生使用次数的测定分别取四支儿丁质层析柱各加入lml几丁质珠,每支几丁质柱用最大承载的工程菌量上样.第一支儿丁质柱样结束后用1.5ml的微量离心管(eppendorf)取样备用.第二支几丁质柱反复上样4次,每次在进行洗柱的过程中用至少l0倍柱床体积的0.3mol/ LNaOH洗柱,此时出现的峰即是载体蛋白峰(内含肽一几丁质结合蛋白),继续洗脱,待基线平稳后,用20倍柱床体积的水洗柱除去柱内的NaOtt,再用3倍柱床体积的缓冲液进行柱平衡.在进行第五次上样结束后用1.5ml的微量离心管(eppendorf)取样备用.第三支几丁质柱同样进行反复上样7次,每次在进行洗柱的时加大NaOH的浓度,延长洗脱时间.每次用l0倍柱床体积的0.5mol/INa()H进行洗柱,待基线平稳后,将几丁质柱上下接口对接,让NaOH在几丁质注中浸泡lh有效的去除载体蛋白.然后用20倍柱床体积的水洗柱除去柱内的NaOH,再用3倍柱床体积的缓冲液进行柱平衡.在进行第八次上样结束后用1.5ml的微量离心管(eppendorf)取样备用.同样用0.5mol/LNaOH进行洗柱,待基线平稳后,将几丁质柱上下接口对接.让NaOH在几丁质注中浸泡1h有效的去除载体蛋白.然后用2o倍柱床体积的水洗柱除去柱内的NaOH,再用3倍柱床体积的缓冲液进行柱平衡.进行第九次上样,上样结束后用1.5ml的微量离心管(eppendorf)取样备用.分别将留取的四个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浓缩胶为5,分离胶为12的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取1O.ul的样品加入4O肚l的凝胶上样缓冲液,混匀,煮沸5min,瞬时离心,将2oj上1的样品混合液上样.浓缩胶采用80V电压,分离胶采用120V电压,电泳待溴芬兰接近电泳槽底部时卸下胶[】.考马斯亮蓝R一250染色过夜后用脱色液进行脱色,观察判定结果.2结果2.1几丁质结合使用效力的测定结果利用同一组1ml几丁质树脂进行重复试验,获得几丁质柱复性峰样(图1).由于复性时间不均等,峰高存在不规律性. JournalofQiqiharMedicalCollege,2008,V o1.29.No.41,2再生时间4O分钟;3,4,8,1O再生时间6O分钟;5,7,9再生时间30分钟;6再生时间50分钟.峰高直接显示瞬时载体蛋白浓度. 峰宽与液体流速有关,与蛋白■无关.图1同一组3ml几丁质树脂使用次数,再生时间与结台载体蛋白■关系图.图示续号为几丁质树脂使用次数2.2几丁质再生使用次数的测定结果将述四个样品连同上样液进行SDS—PAGE电泳,如图2显示,四条条带均未出现融合蛋白条带,说明经过上述处理,用0.5mol/INa0H进行洗柱,浸泡lh后能有效的去除载体蛋白.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几丁质柱的使用次数.12341.第一支几】质柱;2.第二支几丁质柱(使用五次);3.第三支几丁质柱(使用八次);4.第四支几丁质柱(使用九次) 图2几丁质再生使用次数测定结果3讨论3.1几丁质结合使用效力的测定在几丁质结合效力测定过程中,采用1O轮亲和再生验证(图1所示),结果证明使用次数对柱子的结合力影响并不明显.另外,可看载体峰高与浸泡时间成正比关系,再生时.浸泡1小时能有效的去除载体蛋白.而浸泡时间不足,造成再生不充分,将使大量无效载体蛋白占据结合位点,影响柱子的结合效力,不利于下一轮结合,降低了蛋白产量.3.2几丁质再生使用次数的测定在几丁质再生使用次数的测定过程中,四个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如图2所示),结果证明采用高铱度的Na()H,由0.3mol/L提高到0.5mol/L,并增加浸泡时问1h能更有效的去除载体蛋白.此外,由于目的蛋自裂解效力很难达到百分之百,为防止其他蛋白污染.建议同一根柱子不要用于不同蛋白的纯化.向时建议几丁质柱使用次数不要超过8次,因为经过多次的使用,几丁质柱难免会受到污染.通过本实验初步证实了几丁质树脂可重复利用齐齐喻尔医学院2008年第29卷第4期粘着斑激酶在喉及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及意义姜洪波肖玉丽鲁建光陈伟刚【摘要】目的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探讨粘着斑激酶(FAK)表达与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设计制作喉及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在组织芯片上检测FAK的表达,分析FAK表达与喉及下咽鳞状细胞癌临床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FAK在原发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Oof72/7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3,/29,44.83,P<0.01);淋巴结转移癌中FAK的阳性表达率为1oo.oo(20/2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有淋巴结转移组FAK表达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2/32,37.50,P<0.01);高分化组FAK表达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P<o.001);而FAK的表达率与肿瘤的原发部位,浸润范围(T分期),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FAK在喉癌和下咽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率与喉癌和下咽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临床预测喉癌和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趋势和估计预后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关键词】喉肿瘤癌鳞状细胞下咽肿瘤抗原粘着斑激酶Expressionandsignificanceoffocaladhesionkinase(FAK)intissuemicroarrayoflaryngeal andhypopha'ryn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JlANGHong一.eta1.(ENT,FirstHospital,Qiqihar,Hei' lOilgJiang161005China)[Abstract]Objective7"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ofthefocaladhesionkinase(FAK)inlary n—gemandhypopharyn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sandanalyzetherelationshipbetweenFA Kexpression andbiologicalbehaviorofthiscancerbyusingtheimmunohistochemistryintissuemicroarra y.MethodsWedesignedandmadeatissuemicroarrayoflaryngealandhypopharyngealsquam ouscellcar—cinoma(SCC).andinvestigatedtheexpressionofFAKinSCCofthelarynxandhypopharynx byimmu—nohistochemistryinthetissuenficroarray,thenanalyzed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FAKexpr essioninthiscancer.ResultsInprimarycancertissue,theexpressionrateofFAKwas58.67(44/75),sig nifi—cantlyhigherthannormaltissue(34.48,lo/29,P<o.05);FAKexpressionrateinlymphnode meta—staticcarcinomais95.00(19,20),obviouslyhigherthannormaltissue(P<0.001)andprima rycane—ertissue(P<0.01);FAKexpressionraleofthegroupwithlymphnodemetastasisishigherth angroupwithoutlymphnodemetastasis(P<0.05);theexpressionrateofthewell~differentiatedgroupwas higherthanmoderatelyandpoorlydifferentiatedgroup(P<0.001).ConclusionsFAKisov erexpres—sioninSCCoflarynxandhypopharynx,theexpressionrateisconcernedwithdegreeofcelldif ferentia—tionandmetastasisoflymphnode,itmaybecomeapredictindexofmetastasisandprognosiso fthela—ryngealandhypopharyn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Kcyords]Laryngealneop[asmsCarcinomasq,lalllOUScellhypopharyngealneoplasms An?tigensFAK粘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肿瘤的增殖,生存,迁移,埕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姜洪波,陈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肖玉丽,鲁趱光)通讯作者:鲁建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邮编161005收稿一期2008 (0113)393?袭,转移和血管生成等生物行为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FAK在多种上皮及间充质源的肿瘤中高表达或过度激活,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作为一种细胞粘附分子,FAK及其变异体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被引起广泛重视.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研究应用多次而结合效力不会明显下降,通过提高碱液的浓良能增加柱子的使用次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物生产的成本,为利朋基因工程技术从事小分子多肽新药的生产提供了技术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一i-9—]E33参考文献[4]r1]O'ReillyMS.BoehmT,ShingY,eta1.Endostatin:ai1enck)g—enousinhibitorofanglogenesisandtumorgrowth[J].Cel1.1997,88(2):27_,_一285骆成玉,赵丹宁,李世拥,等.内皮抑素对结肠癌肝转移的干预作用EJ].中华外科杂志,2001,39(3):188—200黄培堂译.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l564一l594朱厚础译.蛋白质纯化与鉴定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l4l—l92。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是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生物体(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内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在生命活动中这些物质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即代谢反应)的规律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生物学与化学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以生物大分子为研究目标,通过对蛋白质、酶和核酸等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等运动规律的研究来阐明生命分子基础,从而探索生命奥秘的一门科学。

它是由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毒学、结构分析及高分子化学等不同研究领域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科学,目前已发展成生命科学中的带头学科。

第一章糖的化学单糖凡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称为单糖。

单糖是糖类中最简单的一种,是组成糖类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单糖可根据其分子中含碳原子多少分类,最简单的单糖是三碳糖,在自然界分布广、意义大的五碳糖和六碳糖,也分别称为戊糖和己糖。

寡糖寡糖是由单糖缩合而成的短链结构(一般含2~6个单糖分子)。

其中二糖是寡糖中存在最为广泛的一类。

多糖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长链结构,分子量都很大,在水中不能成真溶液,有的成胶体溶液,有的根本不溶于水,均无甜味,也无还原性。

多糖有旋光性,但无变旋现象。

最重要的多糖有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等。

多糖中有一些是与非糖物质结合的糖称为复合糖,如糖蛋白和糖脂。

同聚多糖同聚多糖也称为均一多糖,是由一种单糖缩合而成,如淀粉、糖原、纤维素、戊糖胶、木糖胶、阿拉伯糖胶、几丁质等。

杂聚多糖杂聚多糖也称为不均一多糖,是由不同类型的单糖缩合而成,如肝素、透明质酸和许多来源于植物中的多糖如波叶大黄多糖、当归多糖、茶叶多糖等。

粘多糖粘多糖也称为糖胺聚糖,是一类含氮的不均一多糖,其化学组成通常为糖醛酸及氨基己糖或其衍生物,有的还含有硫酸。

如透明质酸、肝素、硫酸软骨素等。

结合糖结合糖也称糖复合物或复合糖,是指糖和蛋白质、脂质等非糖物质结合的复合分子。

蛋白标记标签与标签抗体介绍

蛋白标记标签与标签抗体介绍
蛋白标记标签与标签抗体
何为蛋白标记标签?
为了对目的蛋白的功能/定位或三维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需要使用生物体内各种蛋白质的抗体来研究目的蛋白的定位 和表达水平,或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但是,通常并不一定能够获得针对目的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因此,我们可以利 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目的蛋白进行标记(标签)使其在生物体内表达,以此来区分目的蛋白与其他类似蛋白质。
标签的分类
1、多肽标签
标签:DDDDK(FLAG®) 来源:人工序列 大小(肽序列):8个氨基酸(1.0 kDa)(DYKDDDDK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特征:即FLAG®(SIGMA),是一种非常有名的肽标签。
标签:6×His 来源:人工序列 大小(肽序列):6个氨基酸(0.8 kDa)(HHHHHH) 特征:可以使用镍柱等金属螯合柱进行蛋白质纯化,要进行 低成本的大量纯化时,推荐使用此标签。使用镍柱时,还可 以纯化经过尿素或盐酸胍变性的蛋白质。
标签:V5
标签:S
来源:病毒
来源:人类胰脏 RNase A
大小(肽序列):14个氨基酸(1.4 kDa)(GKPIPNPLLGLDST) 大小(肽序列):15个氨基酸(1.7 kDa)(KETAAAKFERQHMDS)
特征:来源于猿猴病毒5(simian virus 5,SV5)的P蛋白和V蛋 特征:S-tag与S蛋白紧密结合,并作为核糖核酸酶S发挥功能。
标签:HSV 来源:病毒 大小(肽序列):11个氨基酸(1.2 kDa)(QPELAPEDPED) 特征:来源于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包膜中的多肽 序列。
标签:CBP(钙调蛋白结合肽) 来源:兔 大小(肽序列):26个氨基酸(3.0 kDa) (KRRWKKNFIAVSAANRFKKISSSGAL) 特征:由于钙调蛋白结合肽(CBP)在有钙的情况下与钙调蛋白紧 密结合,所以在使用钙调蛋白进行亲和纯化时可以实现强效洗脱, 并且可以抑制非特异性吸附。此外,在大肠杆菌中不存在与钙调蛋 白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因此可以纯化出高纯度的蛋白质。

虾蟹壳中的几丁质

虾蟹壳中的几丁质

一般而言,虾蟹壳主要是由几丁质(chitin)、蛋白质与矿物质三种成分结合而成,重量大约各占三分之一,但是随着虾蟹的产地不同或是品种不同,其比例会有所改变,其中矿物质的主要成分是钙盐(碳酸钙)。

目前大量生产几丁质(又称甲壳质)的方式,主要是以虾蟹的外壳或乌贼的软骨为原料,首先经洗净、干燥及粉碎,室温下用1当量浓度盐酸处理、离心、水洗后,再用摄氏100 度的一当量浓度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最后再以乙醇加热环流处理。

其中使用盐酸是为了去除钙盐(或其它矿物质),使用氢氧化钠是为了去除蛋白质,而使用乙醇是为了去除脂质与色素。

所得到的几丁质为白色粉末状,重量约占干虾蟹壳总重的30%。

何谓几丁质、几丁聚糖一、几丁质、几丁聚糖之命名几丁质及几丁聚糖之英文名分别为chitin ,chitosan,是源自希腊字语意为铠甲的chiton(发音为ㄎㄞㄊㄨㄥ),因而正式之英语发音分别为“ㄎㄞㄊ一ㄥ(chitin)”及“ㄎㄞㄊㄡㄙㄢ(chitosan)”;日本人则依来外语发音方式分别称之为“ㄎ一ㄘ一ㄥ(kichin)”,“ㄎ一ㄊㄡㄕㄢ(kitosan)”;中国则依来自甲壳类动物而将之统称为“甲壳素”或“甲壳质”。

至于我国何以会将chitin称为“几丁质”,而将chitosan称为“几丁聚醣”实难考究,本人推测可能是不知哪位学术界前辈依照传统(标准)的英语发音方式,将chitin发音为“ㄔ一ㄉ一ㄥ”,因而直接将之译为“几丁”,至于“质”则可能是采用蛋白质或脂质等化合物皆有质字结尾,因而于“几丁”后面加上“质”而成了所谓的“几丁质”。

另外有关“几丁聚醣”的译命方面,何以会于“几丁”后面加上“聚醣”,推测可能是与此类物质属于多糖类有关。

二、几丁质、几丁聚糖之分布几丁质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于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分、动物中的上角皮层组织(epithelium cuticle)、海洋无脊椎动物、昆虫的外壳以及真菌菌体的细胞壁中,都可发现几丁质的存在。

热液区管状蠕虫几丁质结合蛋白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

热液区管状蠕虫几丁质结合蛋白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
大的应 用潜 力和应 用价值 .
关键词: 洋生物 学 ; 海 热液 口; 管状 蠕 虫 ; 丁质结合 蛋 白 ; 隆 ; 几 克 表达
DOI 1 . 9 9 J I S t 0 — 1 0. 0 2 0 . 0 : 0 3 6 / . S N. O 0 8 6 2 1 . 1 0 5
中图分类号 :75 P 3
物 转化 到大 肠杆 菌 感 受 态 细胞 T p O中 , 过 P R ol 通 C 验证 , 挑取 阳性 克隆 子进行 测 序验证 .
1 3 几丁质 结合 蛋 白基 因的表 达 与制备 .
a , rn 用超 纯 水再 漂洗 两 次 , 次 1 i; PE C i 每 0rn 用 IR E a Spr inl 剂盒对 蛋 白转 印膜 进行 曝光 检测 . ue ga试 S
高效感受态细胞制备试剂盒 , 自鹭隆生物有 限公 购
司 ; 丁质 酶 B H 1购 自 N w E gad Bo b 公 几 mC T e nl ias n l
白都带有 1 3个不同类 型的几 丁质结合区( hi ~ ci t n bn igd m i, B , idn o a C D) 由不 同 的 C D共 组 成 了 2 n B 3
冲液 ( H值 为 6 0 调 整胶 体 几 丁质 的质量 浓 度 至 p .)
2% E] 4

根据“. ” 13节 的方法 制备 四种 几丁质 结 合蛋 白 重组 表 达 样 品 , 行 几 丁 质 结 合 蛋 白亲 和 性 质 分 进 析 . 制备 的蛋 白样 品与 等 量 Ocin或 Bci 将 L ht — i —h— t i 匀 , 4C下结 合 4h 离 心弃 除上 清 , n混 于  ̄ ; 加入 10 0

虾蟹壳中的几丁质

虾蟹壳中的几丁质

一般而言,虾蟹壳主要是由几丁质(chitin)、蛋白质与矿物质三种成分结合而成,重量大约各占三分之一,但是随着虾蟹的产地不同或是品种不同,其比例会有所改变,其中矿物质的主要成分是钙盐(碳酸钙)。

目前大量生产几丁质(又称甲壳质)的方式,主要是以虾蟹的外壳或乌贼的软骨为原料,首先经洗净、干燥及粉碎,室温下用1当量浓度盐酸处理、离心、水洗后,再用摄氏100度的一当量浓度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最后再以乙醇加热环流处理。

其中使用盐酸是为了去除钙盐(或其它矿物质),使用氢氧化钠是为了去除蛋白质,而使用乙醇是为了去除脂质与色素。

所得到的几丁质为白色粉末状,重量约占干虾蟹壳总重的30%。

何谓几丁质、几丁聚糖一、几丁质、几丁聚糖之命名几丁质及几丁聚糖之英文名分别为chitin,chitosan,是源自希腊字语意为铠甲的chiton (发音为石万去乂厶),因而正式之英语发音分别为“石万去一厶(chitin)”及“石万去只厶^(chitosan)”;日本人则依来外语发音方式分别称之为“石一专一厶(kichin)”,“石一去只尸马(kitosan)”;中国则依来自甲壳类动物而将之统称为“甲壳素”或“甲壳质”至于我国何以会将chitin称为“几丁质”,而将chitosan称为“几丁聚醣”实难考究,本人推测可能是不知哪位学术界前辈依照传统(标准)的英语发音方式,将chitin发音为“彳一力一ㄥ”,因而直接将之译为“几丁”,至于“质”则可能是采用蛋白质或脂质等化合物皆有质字结尾,因而于“几丁”后面加上“质”而成了所谓的“几丁质”。

另外有关“几丁聚醣”的译命方面,何以会于“几丁”后面加上“聚醣”,推测可能是与此类物质属于多糖类有关。

二、几丁质、几丁聚糖之分布几丁质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于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分、动物中的上角皮层组织(epitheliumcuticle)、海洋无脊椎动物、昆虫的外壳以及真菌菌体的细胞壁中,都可发现几丁质的存在。

几丁质——精选推荐

几丁质——精选推荐

⼏丁质简介收起⼏丁质⼜名甲壳素、甲壳质,其有效成分是⼏丁聚糖(壳聚糖)。

在⾃然界中,⼏丁质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肢动物虾、蟹、昆⾍的外壳,⾼等植物的细胞壁等,是除纤维素以外的⼜⼀重要多糖。

因⼏丁质的化学结构和植物纤维素⾮常相似,故⼏丁质⼜称做动物性纤维。

值得⼀提的是,节肢动物的外壳中有35%的蛋⽩质、30%的钙和⽆机盐、剩下的就是35%甲壳质。

在提取⼏丁质的加⼯⼯艺中,需要经过酸液及碱液的处理才能得到⼏丁质,⽽后再经脱⼄酰化的处理才能得到具有⽣理活性的⼏丁聚糖(壳聚糖)。

因此可以说,⼏丁质脱⼄酰化的程度越⾼,其有效成分的浓度就越⾼,相对⽽⾔对⼈体的⽣理功能也就越强。

组成收起⼀般由虾蟹壳提炼的⼏丁质,约含有 15% 的胺基(-NH2)与 85% 的⼄酰基(-COCH3)。

结构为β-聚- N-⼄酰葡糖胺。

这种物质含碳⽔化合物和氨,性柔软,有弹性,与钙盐混杂则硬化,形成节肢动物的外⾻骼。

⼏丁质不溶于⽔、酒精、弱酸和弱碱等液体,有保护功能,但可溶于浓盐酸、硝酸、硫酸。

在强碱作⽤下分解成脱⼄酰⼏丁质和⼄酸,脱⼄酰⼏丁质进⼀步在浓盐酸的作⽤下则⽔解成葡糖胺和⼄酸。

另外,⼏丁质脱⼄酰化的程度越⾼,发挥的⽣理效应也越强,当脱⼄酰度达到90%以上时,在⼈体中的利⽤率会越⾼。

国际医学营养⾷品学会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除糖、蛋⽩质、脂肪、维⽣素、矿物质、⽔和纤维素七⼤⽣命要素后的第⼋⼤⽣命要素,越来越受到⼴泛关注。

抗癌特性收起⼏丁质能够利⽤机体⾃⾝的免疫⼒去战胜体内种种致病因⼦,抑制肿瘤⾎管内⽪细胞的⽣成,使癌肿的⽑细⾎管不能加长,癌肿不能向周围组织浸润或转移,抑制癌细胞毒素,活化能杀死癌细胞的淋巴细胞、抑制癌细胞转移。

在⼈体内⼏丁质通过直接活化巨噬细胞、⾃然杀伤细胞(NK细胞)、攻击肿瘤细胞(LAK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监视功能,消除体内有毒有害因⼦,因⽽成为众多癌症患者的良友。

⼏丁质还可通过其带正电荷碱性氨基,帮助降低⾎压、⾎脂、⾎糖,具有强化肝功能,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促进体内微量元素的代谢等功效。

几丁质酶-蛋白质化学

几丁质酶-蛋白质化学

2
200
210
220 230 (nm)
240
250
260
PSC-EDTA、PSC以及 PSC-EDTA-Ca的CD光谱
六、PSC与Ca2+相互作用
结果与分析(PSC)
三级结构
UV Spectroscopy 0.002
0.004 0.002 0.000 -0.002 -0.004 0.006
a
0.000
天然含钙几丁质酶(PSC)的纯 化及表征
赵 广 华
钙营养缺乏
• 全球健康问题
• 中国人均膳食营养素中钙摄入量不及推荐供 给量标准(RDA)的 50%
原因 ?
钙的日常摄入量不足 钙的吸收利用率低 不良生活饮食习惯
溶解性差 食品组分干扰 吸收途径单一
补钙制剂现状
含钙量高,价格低廉 水溶性差,易受干扰
酶学性质
(M )
15mM
6
10mM
4-MU Concentration
200
4 2 0 0
7mM 5mM 4mM
a b c
Activity(fluorescence unit)
400
S Ca2+对于酶活的表征不是 E
E+S
150
5
10
Time (min)
15
20
1/v (s/M)
必需的,且对酶的催化活性 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几丁质酶的结构与分类
已从植物的根、茎、叶、果实以及种子中纯化得到多种 几丁质酶,并研究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Collinge, D. B. et al. Plant chitinases. Plant J 1993, 3 (1), 31-40. ——Rao, D. H., Gowda L. R.. J. Agric. Food Chem. 2008, 56, 2175–2182.

植物几丁质结合蛋白及几丁质结合域特征和作用

植物几丁质结合蛋白及几丁质结合域特征和作用

植物几丁质结合蛋白及几丁质结合域特征和作用
欧阳石文;冯兰香;赵开军
【期刊名称】《生命科学》
【年(卷),期】2002(14)2
【摘要】对植物中的几丁质结合蛋白类型及各类的初级结构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所含的几丁质结合域的特征、功能及其作用进行了简述。

【总页数】3页(P89-91)
【关键词】植物几丁质结合蛋白;几丁质结合域;类型;初级结构
【作者】欧阳石文;冯兰香;赵开军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6.1
【相关文献】
1.核黄素和脱乙酰几丁质对甘薯几丁质酶的诱导作用 [J], 朱刘影;张健;刘倩倩;徐悦;马媛媛;谢逸萍;刘美艳
2.家蚕表皮蛋白BmCPAP3-G的表达特征及其与几丁质的结合特性 [J], 张薇薇;董照明;张艳;张晓璐;张守亚;赵萍
3.几丁质及脱乙酰几丁质的微生物降解作用 [J], 王士奎;王汉替
4.两端融合表达几丁质结合结构域提高几丁质酶抗真菌活性 [J], 谷天燕;刘晓楠;李玲聪;刘妍池;胡少锋;吕晨茵;刘华;赵国刚
5.犬弓首蛔虫TcCPG1的表达及其与几丁质的结合特性 [J], 陈绍基; 李芳; 尹莎莎; 江艾耘; 周荣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黏质沙雷氏菌胞外几丁质酶的纯化及特性

黏质沙雷氏菌胞外几丁质酶的纯化及特性

黏质沙雷氏菌胞外几丁质酶的纯化及特性施腾鑫;黄秀菁;刘嘉;贺淹才【摘要】黏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发酵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透析、DEAE一琼脂糖凝胶阴离子交换层析和苯基-琼脂糖凝胶疏水层析,得到电泳纯的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CBP21。

该几丁质酶和CBP21分子质量分别约为58ku和21ku,CBP21对该几丁质酶水解几丁质增效明显。

几丁质酶反应最适温度为50~C,最适pH约为6.5~7.0。

该酶在55℃以下、pH4.5~8.0范围内稳定。

酶的Km值为0.22mg/mL,k为1.26Ixmol/(min·mg)。

金属离子K+、Sn2+,Mn2+对酶有一定激活作用,而Pb2+、Hg2+和Cu2+则强烈抑制其活性。

该几丁质酶的糖基含量约为3.3%。

EDTA和2-ME可分别提高酶活力65%和105%。

H2O2强烈抑制酶活力,提示其活性中心可能存在硫氢基。

%An extracellular chitinase and a chitin-binding protein (CBP21)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ulture of Serratia marcescens and purified to electrophoretic homogeneity by ordinal procedures containing ammonium sulfate precipitation, DEAE-Sepharose and Phenyl-Sepharose chromatography. Their relative molecular masses were estimated to be respectively about 58kD and 21kD by SDS-PAGE. CBP21 had great synergistic effect with the chitinase on chitin hydrolysis.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and pH for the enzyme activity were 50℃ and 6.5 respectively. The enzyme activity was stable under 55℃ and in the pH range of 4.5 - 8.0. Michaelis constants of the enzyme were Km 0.22 mg/ mL and Vm 1.26 ixmol/(min·mg) respectively. The activity was enhanced by K+, Sn2+and Mn2+ and was strong- ly inhibited by Pb2+ , Hg2+ and Cu2+. EDTAand 2-mercaptoethanol (2-ME) enhanced the activity by 65% and 105% respectively. H2O2 strongly inhibited chitinase activity, which indicated that hydrosulfide group was the possi- ble essential residue for enzyme activity.【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2(038)007【总页数】6页(P114-119)【关键词】黏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纯化;特性【作者】施腾鑫;黄秀菁;刘嘉;贺淹才【作者单位】福建福大百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酶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0;福建福大百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酶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0;华侨大学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泉州362021;华侨大学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泉州362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54.9几丁质(又称甲壳素)是N-乙酰-D-葡萄糖胺以2-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多聚物,是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可再生资源[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role for variable region-containing 包含多个结构域chitin-binding proteins 几丁质结合蛋白(VCBPs) in host gut–bacteria interactions宿主肠道细菌相互作用
A number of different classes of molecules许多不同种类的分子,function as structural matrices 起到结构矩阵的作用for effecting以影响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先天和后天免疫
The most extensively最普遍的characterized 特征性mediators中介者of adaptive immunity获得性免疫are the immunoglobulins 免疫球蛋白and T-cell antigen receptors T细胞抗原受体found in jawed vertebrates. 有颚(颌类)脊椎动物
In both classes of molecules,在两种分子中unique receptor specificity特异性受体专一性is effected through somatic variation通过体细胞变异实现in the variable (V) 结构域structural domain.
V region-containing chitin-binding proteins 包含V结构域的几丁质结合蛋白(VCBPs) consist of 由...构成two tandem两个串联的Ig 免疫球蛋白V domains as well as a chitin-binding domain. 和一个几丁质结合结构域
VCBPs are encoded at four loci (i.e., VCBPA–VCBPD) in Ciona, a urochordate, and are expressed by distinct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 as well as by granular amoebocytes present in the lamina propria of the gut and in circulating blood.
VCBPs are secreted into the gut lumen, and direct binding to bacterial surfaces can be detected by immunogold analysis.
Affinity-purified native and recombinant VCBP-C, as well as a construct consisting only of the tandem V domains, enhance bacterial phagocytosis by granular amoebocytes in vitro.
Various aspects of VCBP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suggest an early origin for the key elements that are central to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immune system of the host and gut microflora.
bacteria opsonization | bacteria phagocytosis | immunoglobulin variable
domai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