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新人教版

3、1 一元一次方程(1)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学习重点:解方程的概念与意义学习难点: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学习过程:一、课堂引入:学生回顾小学中的有关方程知识(口答)匀速运动中,时间=()÷()等式:二、学生自学教材第78页的问题(师生合作分析完成)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千米/时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千米/时,客车比卡车早1小时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①你能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列算式。

②如果设A、B两地相距X千米,能分别列式表示客车和卡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吗/客车行驶时间卡车行驶时间问题1:题目中的“两车同时同地同方向行驶”是什么意思?问题2:根据客车比卡车早1小时经过B地,你能列出方程并计算吗?卡车时间—客车时间 = 早到的时间列方程为:问题3.学生归纳给出方程的概念,介绍等式、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要具备两个条件:①必须是等式;②必须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三、自学例题:(自学课本P79例题)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3、某校女生占全校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4. 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常用x,y,z等字母)(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3)求解方程中的X5.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列算式: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导学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课题3.1.1从算式到方程【学习目标】: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重点难点】:体会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

【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根据条件列出式子①比a大5的数:;②b的一半与8的差:;③x的3倍减去5:;④a的3倍与b的2倍的商:;⑤汽车每小时行驶v千米,行驶t小时后的路程为千米;1,x天完成这件工程的;⑥某建筑队一天完成一件工程的12⑦某商品原价为a元,打七五折后售价为元;⑧某商品每件x元, 买a件共要花元;⑨某商品原价为a元,降价20%后售价为元;⑩某商品原价为a元,升价20%后售价为元;二、自主学习1.根据条件列出等式:①比a大5的数等于8:;②b的一半与7的差为6:;③x的2倍比10大3:;④比a的3倍小2的数等于a与b的和:;⑤某数x的30%比它的2倍少34:;2.例1 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为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列方程得:。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解: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列方程得:。

(3)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解:设这个学校学生数为x,则女生数为,男生数为,依题意得方程:。

【课堂练习】1.课本82页练习2.练习本每本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若干本,还找回元。

问:小明买了几本练习本3.长方形的周长为24cm,长比宽多2cm,求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要点归纳】: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3.1.1 《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3.1.1  《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3.1.1 《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难点: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一、知识回忆路程、速度、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情景创设问题: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如图表所示。

翠湖在青山、秀水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

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有多远?三、自主探究问题1、利用以上信息你能回答以下问题吗?① 青山到翠湖的路程是千米;翠湖到秀水的 路程是 千米;青山到秀水的路程是 千米。

②汽车从青山到秀水的行驶时间是小时,③汽车从王家庄到青山的行驶时间是小时,④汽车从王家庄到秀水的行驶时间是小时,列算式是问题2、上面我们利用的是算术方法,小学我们曾经学过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实例,那么本题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呢?请完成下面的填空: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是x千米①王家庄到青山的路程是千米;②王家庄到秀水的路程是千米③汽车从王家庄到青山的行驶速度是千米/小时;④汽车从王家庄到秀水的行驶速度是千米/小时;⑤汽车从青山到秀水的行驶速度是千米/小时⑥根据题意你找出的等量关系是:⑦根据⑥你列出的等式是:探究收获由此可知: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写出含有的等式─方程。

四、尝试应用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解:设这个学校的学生数为x ,那么女生数为 ,男生数为 列方程为交流归纳:以上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收获 总结: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跟踪练习 (相信自己)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1) 2x - 1 (2) x +y = 1(3) m -1≥0 (4) x +3=a(5) 4x -3=x (x +1) (6) x =0(7)2、由下列问题中的条件,分别列出方程:(1)一名射击运动员,两次射击的平均成绩为6.5环,其中第二次的成绩为9环,问第一次射击的成绩是多少环?(2)一件衣服按8折销售的售价为72元,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3)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cm ,高是5cm ,面积是40cm 2,求上底x1 2 3 = + 2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一设、二找、三列)阅读教材P81倒数1、2自然段解方程——方程的解思考:x=1000和x=2000中哪一个是方程0.52x-(1-0.52)x=80的解?五、拓展提高1.填空(1)已知关于X的方程3X-2m=4的解是2则m=。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导学案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1.1 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理解方程的解及解方程的概念,学会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3.进一步体会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2.验证一个数是不是一个方程的解.3.理解题意,寻求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学习过程第一环节 自主学习1.判断下列是不是方程,是打“√”,不是打“×”: (1)-2+5=3( × ) (2) x >3( × ) (3)2x 2-5x +1=0( √ ) (4) 2a +b ( × ) (5) x =4( √ )2.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为48 cm 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列方程得: 4x =48 .(2)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人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学校学生人数为x ,则女生人数为 0.52x ,男生数为 0.48x ,依题意得方程: 0.52x -0.48x =80 .(3)练习本每本0.8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若干本,还找回4.4元.问:小明买了几本练习本?解:设小明买了x 本练习本,列方程得: 10-0.8x =4.4 .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 1.一元一次方程:都含有 一 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1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2.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打“√”,不是打“×”: (1)5x =0 ( √ ) (2)1+3x ( × ) (3)y 2=4+y ( × ) (4)x +y =5 ( × )(5) 3m +2=1-m ( √ )(6)1x+1=0( × ) 3.x 为自然数,当x 取0,1,2,3,4,5,6时.把这些值分别代入方程x +92=6的左边得:特别强调: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做一做,展示你的才能例检验2和-3是否为方程2x+3=3x+1的解.解:(1)当x=2时,左边=2×2+3 =7 ,右边=3×2+1 =7 ,因为左边=右边(填“=”或“≠”),所以x=2 是方程的解(填“是”或“不是”);(2)当x=-3时,左边=2×(-3)+3 =-3 ,右边=3×(-3)+1 =-8 ,因为左边≠右边(填“=”或“≠”),所以x=-3 不是方程的解(填“是”或“不是”).4.判断下列t的值是不是方程2t+1=7-t的解:(1) t=-2;(2)t=2.解:(1)不是;(2)是.第三环节课堂检测基础闯关1.x=2是下列方程( C )的解.A.5-x=2B.3x-1=4-2xC.3-(x-1)=2x-2D.x-4=5x-22.在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B )A.x-3=y+2B.x2=0C.-3x+2D.-3x2=03.超市搞促销活动,某种书包原价每个x元,第一次降价打八折,第二次降价每个又减10元,经两次降价后售价为90元,则得到方程( B )A.0.08x-10=90B.0.8x-10=90C.90-0.8x=10D.x-0.8x-10=904.x=3和x=-6中,x=-6 是方程x-3(x+2)=6的解.5.若x=3是方程2x-10=4a的解,则a=-1 .6.某文艺团体为“希望工程”募捐组织了一场义演,共售出1 000张演出票,已知成人票40元/张,学生票25元/张,共筹得票款3.4万元,设成人票售出x张,根据题意可列方程40x+25(1 000-x)=34 000 .拓展提升1. x k-1+2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 2 .2.x|k|+2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1 .3.(k-1)x|k|+2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1 .4.(k+2)x2+kx+2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2 .第四环节课后小结3.1.2 等式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等式的性质.2.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重点难点1.探索并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2.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等式变形. 学习过程第一环节 自主学习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4-1=3;(2)6x -2=10;(3)y =0; (4)3a +4;(5)am +bm =(a +b )m ;(6)6x -1>y ;(7)2x 2+5 x =0;(8)S =12(a +b )h .解:等式有:(1)(2)(3)(5)(7)(8);一元一次方程有:(2)(3).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1.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加(或减) 同一个数(或式子) ,结果仍 相等 .即,如果a =b ,那么a ±c= b ±C.2.请说明下列等式是怎样变形的.(1)将等式x -5=2的两边 加5 ,得到x =7,根据是 等式的性质1 ; (2)将等式x +6=8的两边 减6 ,得到x =2,根据是 等式的性质1 . 3.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两边乘同一个 数 或除以同一个 不为0的数 ,结果仍 相等 ,即如果a =b ,那么ac = bc ;如果a =b (c ≠ 0),那么a c = b c.温馨提示: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数时,这个数不能为 0 .4.请说明下列等式是怎样变形的.(1)将等式4 x =12的两边 除以4 ,得到x =3,根据是 等式的性质2 ; (2)将等式12x =7的两边 乘2 ,得到x =14,根据是 等式的性质2 .做一做,展示你的才能例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 x +5=23;(2)-7x =56; (3)-12x +4=5.解:(1)两边减5,得x +5-5=23-5, 于是x =18.(2)两边除以-7,得-7x -7=56-7,于是x =8.(3)两边减4,得-12x +4-4=5-4,化简,得-12x =1,两边乘-2,得x =-2. 温馨提示:解以x 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把方程逐步转化为 x =a (a 为常数) 的形式, 等式 的性质是转化的重要依据.第三环节 课堂检测基础闯关1.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D )A.若2a =3,则a =23 B.若-2x =1,则x =-2C.若5m =4,则m =-1D.若6a =2b ,则3a =b 2.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D )①由-3+2x =5,得2x =5-3;②由3y =-4,得y =-34;③由x -3=2x ,得-3=x ;④由3=x +2,得x =3-2.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若m -2=n -2,则m =n ,这是根据 等式的性质1 ,在等式的两边 加2 .4.若3x =-13,则x =-19,这种变形是在等式的两边 除以3 ,其依据是 等式的性质2 .5.解方程2x -4=1时,先在方程的两边 加4 ,得到 2x =5 ,然后在方程的两边 除以2 ,得到x = 52.6.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3x =-2x +35.解:两边同加2x ,得3x +2x =-2x +35+2x , 即5x =35,两边同除以5,得 x =7. 拓展提升1.运用等式性质的变形,正确的是( B ) A.如果a =b ,那么a +c =b -c B.如果a c =bc ,那么a =bC.如果a =b ,那么a c =bcD.如果a =3,那么a 2=3a 22.若x -1=2 017-y ,则x +y = 2 018 .第四环节 课后小结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 合并同类项学习目标1.掌握合并同类项解“ax +bx =c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2.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重点难点1.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 +bx =c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2.学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 学习过程第一环节 自主学习1.方程5x -6x =3的解是( C ) A..x =2 B..x =3 C..x =-3 D..x =-22.若-x +3x =7-1,则x = 3 .3.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 台,则去年购买计算机 2x 台,今年购买计算机 4x 台,列方程得 x +2x +4x =140 ,解得x = 20 ,所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 20 台计算机.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 1.将方程中的同类项进行 合并 ,把以x 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为 ax =b (a ≠0,a ,b 为已知数)的形式,然后利用 等式的性质2 ,方程两边 同时除以a ,从而得到x =ba.温馨提示:解方程中“合并同类项”这一变形的依据是 乘法的分配律 ,“系数化为1”的依据是 等式的性质2 .2.解下列方程:(1)9x -5x =4-8;(2)4x -6x -x =-15; (3)7x -2.5x +3x -1.5x =-15×4-6×3. 解:(1)合并同类项,得4x =-4, 系数化为1,得x =-1.(2) 合并同类项,得-3x -15, 系数化为1,得x =5.(3)合并同类项,得6x =-78, 系数化为1,得x =-13. 做一做,展示你的才能例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 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解:设所求三个数分别是x ,-3x ,9x . 由三个数的和是-1 701,得 x -3x +9x =-1 701,合并同类项,得7x =-1 701, 系数化为1,得x =-243. 所以-3x =729,9x =-2 187.所以这三个数是-243,729,-2 187.第三环节 课堂检测基础闯关1.解下列方程时,既要合并含未知数的项,又要合并常数项的是( B ) A.5x +2x =7 B.3x -2x =1+5 C.-x -4x =-1 D.5x =3+22.下列解为x =2的方程是( C ) A.7x -3x =-4 B.x =-1+1 C.3x +x =5+3 D.-2x =43.学校机房今年和去年共购置了100台计算机,已知今年购置计算机数量是去年购置计算机数量的3倍,今年购置计算机的数量是( C )A.25台B.50台C.75台D.100台 4.方程-4x -11x =9+6的解为 x =-1 .5.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 2,-6,18,-54,162,-486,…,其中三个相邻的数的和是1 134,则这三个数分别是 162,-486,1 458 .6.解下列方程:(1)16x -2.5x -7.5x =9+3;(2)12x -25x =-3+1. 解:(1)合并同类项,得6x =12,系数化为1,得x =2. (2)合并同类项,得110x =-2,系数化为1,得x =-20.拓展提升甲乙两人骑摩托车同时从相距7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40千米/时,乙的速度为30千米/时,问:经过几小时两人相距35千米?解:设经过x 小时,两人相距35千米.①相遇前:40x +30x =70-35,解得x =0.5; ②相遇后:40x +30x =70+35,解得x =1.5. 答:经过0.5小时或1.5小时两人相距35千米.第四环节 课后小结第2课时移项学习目标1.掌握移项的方法,学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2.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重点难点1.会利用移项与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2.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第一环节自主学习1.解下列方程(1)-7x+2x=4-9; (2)9x-x-5x=9.解:(1)合并同类项,得-5x=-5,系数化为1,得x=1.(2)合并同类项,得3x=9,系数化为1,得x=3.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人?解: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每人分3本,共分出3x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3x +20)本.每人分4本,需要4x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4x-25本.根据这批书的总数不变,可列方程得3x+20=4x-25.解得x=45.所以这个班有45人.第二环节合作探究1.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作移项.温馨提示: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 ,移项要改变符号.2.解下列方程:(1)3x+7=32-2x;(2)7x+1.37=15x-0.23.解:(1)移项,得3x+2x=32-7,合并同类项,得5x=25,系数化为1,得x=5.(2)移项,得7x-15x=-0.23-1.37,合并同类项,得-8x=-1.6,系数化为1,得x=0.2,温馨提示:(1)在解方程移项时,习惯上把含有未知数的项放在等号的左边,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2)移项要变号.做一做,展示你的才能例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 t,如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 t,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温馨提示:因为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所以可设它们的废水排量分别为2x t ,5x t ,则用旧工艺的废水排量表示环保限制的最大量为 (5x -200) t ,用新工艺的废水排量表示环保限制的最大量为 (2x +100) t.解:设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分别为2x t 、5x t ,依题意得 5x -200=2x +100 ,移项,得5x -2x =100+200 ,合并同类项,得 3x =300 ,系数化为1,得 x =100 .则2x = 200 ,5x = 500 .答: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分别为 200 t 、 500 t.第三环节 课堂检测 基础闯关1.下列方程变形中的移项正确的是( A ) A.由5x =x -3得5x -x =-3 B.由7+x =3得x =3+7C.由2x +3-x =7得2x +x =7-3D.由2x -3=x +6得2x +x =6+32.解方程4x -2=3-x 时,正确的解答顺序是( C )①合并同类项,得5x =5;②移项,得4x +x =3+2;③两边都除以5,得x =1.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3.有一篮苹果平均分给几个人.若每人分2个,则还余下2个苹果;若每人分3个,则还少7个苹果.设有x 个人分苹果,则可列方程为( D )A.3x +2=2x +7B.2x +2=3x +7C.3x -2=2x -7D.2x +2=3x -74.若式子x -5与2x -1的值相等,则x 的值是 -4 .5.某船顺流航行的速度为23 ,逆流航行的速度为19 ,则水流的速度为 2 .6.解下列方程:(1)4x +5=3x +3-2x ;(2)34x -2=3-14x . 解:(1) 移项,得 4x -3x +2x =3-5, 合并同类项,得 3x =-2, 系数化为1,得x =-23.(2)移项,得34x +14x =3+2,合并同类项,得 x =5. 拓展提升1.已知14a x +1b 4与9a 2x -1b 4是同类项,则x = 2 .2.如果4m -5的值与3m -9的值互为相反数,则m = 2 .第四环节课后小结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 去括号学习目标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点难点1.掌握用去括号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2.会列方程解应用题,建立方程思想. 学习过程第一环节 自主学习1.去括号:(1)2x -(x +10)= 2x -x -10 ; (2)5x +2(x -1)= 5x +2x -2 .2.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 000 kW·h(千瓦·时),全年用电15万kW·h ,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是多少?解: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 kW·h ,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 (x -2 000) kW·h ; 上半年共用电 6x kW·h ,下半年共用电 6(x -2 000) kW·h. 根据全年用电15万kW·h ,列方程得 6x +6(x -2 000)=150 000 .去括号,得 6x +6x -12 000=150 000 , 移项,得 6x +6x =150 000+12 000 , 合并同类项,得 12x =162 000 , 系数化为1,得 x =135 00 .答: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是 135 00 kW·h.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 1.解方程时的去括号和有理数运算中的去括号类似,都是运用 乘法的分配律 ,其方法: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 相同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 相反 .2.解方程:(1)2x -(x +10)=5x +2(x -1); (2)3x -7(x -1)=3-2(x +3).解:(1)去括号得 2x -x -10=5x +2x -2 . 移项,得 2x -x -5x -2x =-2+10 . 合并同类项,得 -6x =8 .系数化为1,得 x =-43.(2)去括号,得 3x -7x +7=3-2x -6 . 移项,得 3x -7x +2x =3-6-7 . 合并同类项,得 -2x =-10 . 系数化为1,得 x =5 .温馨提示: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 去括号 ;(2) 移项 ;(3) 合并同类项 ;(4) 系数化为1 .做一做,展示你的才能例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 h ;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 h.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 ,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温馨提示:(1)顺水的速度=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 ; (2)逆水的速度=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 ;(3)顺水的速度 × 顺流时间 = 逆流速度 × 逆流时间.解: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 ,则顺流速度为 2(x +3) ,逆流速度为 (x -3) ,由题意得: 2(x +3)=2.5(x -3) ,去括号,得 2x +6=2.5x -7.5 , 移项,得 2x -2.5x =-7.5-6 , 合并同类项,得 -0.5x =-13.5 , 系数化为1,得 x =27 .答: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 27 .第三环节 课堂检测基础闯关1.解方程2(x -3)-3(x -4)=5时,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 D ) A.2x -3-3x +4=5 B.2x -6-3x -4=5 C.2x -3-3x -12=5 D.2x -6-3x +12=52.若2(a +3)的值与4互为相反数,则a 的值为( C ) A.-1B.-72C.-5D.123.一架飞机在两城间飞行,顺风航行要5.5小时,逆风航行要6小时,风速为24千米/时,设飞机无风时的速度为每小时x 千米,则下列方程正确是( C )A.5.5(x -24)=6(x +24)B.x -245.5=x +246C.5.5(x +24)=6(x -24)D.2x 5.5+6=x 5.5-24 4.当x = 10 时,式子3(x -2)与2(2+x )的值相等.5.某市按如下规定收取每月煤气费:用煤气如果不超过60立方米,每立方米按1元收费,如果超过60立方米,超过部分按每月1.5元收费.已知12月份某用户的煤气费平均每立方米1.2元,那么12月份该用户用煤气 100 立方米.6.解下列方程:(1)7x +2(3x -3)=20; (2)(x +1)-2(x -1)=1-3x .解:(1)去括号得7x +6x -6=2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3x =26, 系数化为1,得x =2.(2)去括号得x +1-2x +2=1-3x ,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 =-2, 系数化为1,得:x =-1. 拓展提升1.设P =2y -2,Q =2y +3且3P -Q =1,则y 的值是( B ) A.0.4 B.2.5 C.-0.4 D.-2.52.解方程:43⎣⎡⎦⎤32(x2-1)-3-2x =3. 解:去括号,得2(x2-1)-4-2x =3,x -2-4-2x =3,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9, 系数化为1,得x =-9.第四环节 课后小结第2课时 去分母学习目标1.掌握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体会转化思想的方法. 重点难点1.掌握去分母的方法,完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第一环节 自主学习 1.解方程:(1)7x =6x -4;(2)y +1=12y ;(3)8-2()x -7=x -(x -4).解:(1)移项,得 7x -6x =-4 , 合并同类项,得 x =-4 . (2)移项,得 y -12y =-1 ,合并同类项,得 12y =-1 ,系数化为1,得 y =-2 .(3)去括号,得 8-2x +14=x -x +4 移项,得 -2x -x +x =4-8-14 , 合并同类项,得 -2x =-18 , 系数化为1,得 x =9 .2.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莎草文书,其中有如下一道著名的末知数的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设这个数为x ,可得方程 23x +12x +17x +x =33 .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1.去分母的方法:依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各项都乘以所有分母的 最小公倍数 将分母去掉.2.解方程: x 2-x +63=1.温馨提示:先确定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 6 ,然后方程两边同乘以 6 ,注意等号右边的1不要漏乘.解:去分母,得 3x -2(x +6)=6 , 去括号,得 3x -2x -12=6 , 移项,得 3x -2x =6+12 , 合并同类项,得 x =18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去分母;(2) 去括号 ;(3) 移项 ;(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做一做,展示你的才能例 解下列方程: (1)x +12-1=2+2-x 4;(2)3x +x -12=3-2x -13.解:(1)去分母,得 2(x +1)-4=8+(2-x ),去括号,得 2x +2-4=8+2-x , 移项,得 2x +x =8+2-2+4, 合并同类项,得 3x =12, 系数化为1,得 x =4.(2)去分母,得 18x +3(x -1)=18-2(2x -1), 去括号,得 18x +3x -3=18-4x +2, 移项,得 18x +3x +4x =18+2+3, 合并同类项,得 25x =23, 系数化为1,得x =2325.第三环节 课堂检测基础闯关1.解方程3y -14-1=2y +76,为了去分母应将方程两边同乘以( B )A.10B.12C.24D.62.在解方程x -12=1-2x +33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C )A.3(x -1)=1-2(2+3x )B.3(x -1)=1+2(2x +3)C.3(x -1)=6-2(2x +3)D.3(x -1)=6+2(2x +3)3.轮船沿江从A 港顺流行驶到B 港,比从B 港返回A 港少用3小时,若船速为26千米/时,水速为2千米/时,求A 港和B 港相距多少千米.设A 港和B 港相距x 千米.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A )A.x 28=x24-3B.x 28=x24+3 C.x +226=x -226+3D.x -226=x +226-3 4.当x = 43 时,式子x +2与式子 8-x 2的值相等.5.当x = 5 时,式子x -14的值比2-x3的值大2.6.解下列方程: (1)x -32-4x +15=1.(2)x 2-5x +116=1+2x -43. 解:(1)去分母,得5x -15-8x -2=1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 =27, 系数化为1,得x =-9.(2)去分母,得3x -5x -11=6+4x -8,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6x =9, 系数化为1,得x =-1.5. 拓展提升1.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x -k 3-x -3k2=1的解是x =-1,则k 的值是( B )A.27B.1C.-1311D.02.设a ,b ,c ,d 为有理数,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 b c d =ad -bc ,则满足等式⎪⎪⎪⎪⎪⎪⎪⎪x 2 x +132 1=1的x 的值为 -10 .第四环节 课后小结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产品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学习目标1.掌握产品配套问题、工程问题,能熟练地利用相等关系列方程.2.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重点难点根据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学习过程第一环节自主学习问题: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解: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母,则(22-x) 人生产螺钉,每天生产螺母2000x个,每天生产螺钉 1 200(22-x) 个.根据螺母的个数是螺钉个数的2倍,列出方程2 000x=2×1 200(22-x) ,解得x=12 ,22-x=10 ,即应安排12 名工人生产螺母,10 名工人生产螺钉.第二环节合作探究1.解决配套问题时,关键是明确配套的物品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列方程的依据.2.某服装车间有工人54人,每人每天可加工上衣8件,或裤子10条,应该怎样分配人数,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上衣和裤子配套?设有x人做上衣,则做裤子的人数为(54-x) 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8x=10(54-x) .3.解决工程问题时,常把总工作量看作1,其基本关系为: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或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或各部分工作量之和等于工作总量.做一做,展示你的才能例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 h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 h,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 h,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温馨提示:如果把总工作量设为1,由一个人做要40 h完成,即一个人1 h能完成全部工作的140,x个人先做4 h完成的工作量为4x40,增加2人后再做8 h完成的工作量为8(x+2)40 ,这两个工作量之和等于总工作量. 解:设应先安排x人先做4 h,根据题意得:4x40+8(x+2)40 =1 .解方程,得4x+8(x+2)=40,4x+8x+16=40,12x=24,x =2.答:应先安排 2 人先做4 h.4.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4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50天完成,甲先单独做4天,然后两人合作x 天完成这项工程,则可列的方程是( D )A.x 40+x 40+50=1B.440+x 40+50=1C.440+x50=1D.440+x 40+x50=1 第三环节 课堂检测基础闯关1.某车间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800个螺钉或1 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设安排x 名工人生产螺钉,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C )A.2×1 000(26-x )=800xB.1 000(13-x )=800xC.1 000(26-x )=2×800xD.1 000(26-x )=800x2.某班组每天需生产50个零件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批零件任务,实际上该班组每天比计划多生产了6个零件,结果比规定的时间提前3天并超额生产120个零件,若设该班组要完成的零件任务为x 个,则可列方程为( C )A.x +12050-x 50+6=3B.x 50-x 50+6=3C.x 50-x +12050+6=3D.x +12050+6-x 50=3 3.某小组几名同学准备到图书馆整理一批图书,若一名同学单独做要40 h 完成.现在该小组全体同学一起先做8 h 后,有2名同学因故离开,剩下的同学再做4 h ,正好完成这项工作.假设每名同学的工作效率相同,问该小组共有多少名同学?若设该小组共有x 名同学,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8x 40+4(x -2)40=1 .4.某瓷器厂共有工人120人,每个工人一天能做200只茶杯或50只茶壶.如果8只茶杯和一只茶壶为一套,则安排 80 人生产茶杯可使每天生产的瓷器配套.5.将一批工业最新动态信息输入管理储存网络,甲独做需6 h ,乙独做需4 h ,甲先做30分钟,然后甲、乙一起做,则甲、乙一起做还需115h 才能完成工作.6.某生产车间有60名工人生产太阳镜,1名工人每天可生产镜片200片或镜架50个.应如何分配工人生产镜片和镜架,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产品配套?解:设x 人生产镜片,则(60-x )人生产镜架. 由题意得:200x =2×50×(60-x ), 解得x =20,则60-x =40.答:20人生产镜片,40人生产镜架,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产品配套. 拓展提升在手工制作课上,老师组织七年级(2)班的学生用硬纸制作圆柱形茶叶筒.七年级(2)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2人,并且每名学生每小时剪筒身40个或剪筒底120个.(1)七年级(2)班有男生、女生各多少人?(2)原计划男生负责剪筒底,女生负责剪筒身,要求一个筒身配两个筒底,那么每小时剪出的筒身与筒底能配套吗?如果不配套,那么男生应向女生支援多少人时,才能使每小时剪出的筒身与筒底相同.解:(1)设七年级(2)班有男生有x人,则女生有(x+2)人,由题意得:x+x+2=50,解得:x=24,则女生人数为:24+2=26(人),答:七年级(2)班有男生有24人,有女生26人;(2)男生剪筒底的数量:24×120=2 880(个),女生剪筒身的数量:26×40=1 040(个),因为一个筒身配两个筒底,1 880∶1 040≠2∶1,所以原计划男生负责箭筒底,女生负责剪筒身,每小时剪出的筒身与筒底不能配套,设男生应向女生支援y人,由题意得:120(24-y)=(26+y)×40×2,解得:y=4,答:男生应向女生支援4人时,才能使每小时剪出的筒身与筒底相同.第四环节课后小结第2课时销售中的盈亏问题与球赛积分问题学习目标1.理解商品销售中所涉及进价、原价、售价、利润、打折、利润率这些基本量之间关系.2.结合球赛积分表,掌握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观察与推理能力.3.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盈亏问题和球赛积分问题.重点难点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并会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第一环节自主学习1.某商品的进价是200元,售价是260元,则商品的利润是60 元,利润率是30 %.2.某商品进价是50元,利润率为20% ,则商品的利润是10 元.元,根据“进价+利润=售价”列方程,得x+0.2x=60,解得x=50.即商品的进价为50 元.第二环节合作探究1. 进价+利润=售价;利润=进价×利润率;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进价×100%;售价=进价+利润=进价+进价×利润率=进价×(1+利润率).2.折扣问题:商品打几折,就是按原标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3.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再打8折(标价的80%)销售,售价为240元,设这件商品的进价为x元,根据题意,下面所列的方程正确的是( B )A.x·40%×80%=240B.x(1+40%)×80%=240C.240×40%×80%=xD.x·40%=240×80%4.球赛积分问题:比赛总场数=胜场数+负场数+平场数;比赛总积分=胜场积分+负场积分+平场积分.5.一足球邀请赛,勇士队在第一轮比赛中共赛了9场,得分17分.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勇士队在这一轮中只负了2场,那么这个队胜了 5 场.做一做,展示你的才能例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解: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为x元,则它的商品利润是0.25x元,根据“商品售价=商品进价+商品利润”,列方程为:x+0.25x=60 ,解得:x=48 .类似地,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元,则它的利润是-0.25y元,列方程是:y-0.25y=60 ,解得:y=80 .两件衣服的进价是x+y=128 元,而两件衣服的总售价是120 元,所以进价>售价(填<、>或=),由此可知,卖出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情况是亏损8元.第三环节课堂检测基础闯关1.足球比赛的计分方法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个队共打了14场比赛,负了5场,得19分,设该队共平x场,则得方程( D )A.3x+9-x=19B.2(9-x)+x=19C.x(9-x)=19D.3(9-x)+x=192.肩背书包按进价提高50%标价,然后再按八折出售,这样商场每卖出一个书包就可赢利8元.设每个双肩背书包的进价是x元,根据题意列一元一次方程,正确的是( D )A.(1+50%)x-x=8B.50%x·80%-x=8C.(1+50%)x·80%=8D.(1+50%)x·80%-x=83.一件风衣,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后因季节关系按标价的8折出售,每件卖180元,这件风衣的成本价是( A )A.150元B.80元C.100元D.120元4.2016年4月21日在深圳体育馆召开的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茶业文化博览会上某茶商将甲、乙两种茶叶卖出,甲种茶叶卖出1 200元,盈利20%,乙种茶叶卖出1 200元,亏损20%,则此人在这次交易中是( D )A.盈利50元B.盈利100元C.亏损150元D.亏损100元5.某市中学生足球联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希望之星队前14场保持不败,共得34分,该队共平了 4 场.6.世界读书日,某书店举办“书香”图书展,已知《汉语成语大词典》和《中华上下五千年》两本书的标价总和为150元,《汉语成语大词典》按标价的50%出售,《中华上下五千年》按标价的60%出售,小明花80元买了这两本书,求这两本书的标价各多少元.解:设《汉语成语大词典》的标价为x元,则《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标价为(150-x)元,依题意得:50%x+60%(150-x)=80,解得:x=100,则《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标价为150-100=50(元).答:《汉语成语大词典》的标价为100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标价为50元.拓展提升AC米兰足球队在已赛过的20场比赛中,输了30%,平局占25%,该队还要赛若干场球,球迷发现,即使该队以后每场都没有踢赢,它也能保持30%胜场数,则该球队参赛场数共有多少场?解:设该球队参赛场数共有x场,由题意得30%x=20×(1-30%-25%),解得:x=30.答:该球队参赛场数共有30场.第四环节课后小结第3课时分段计费问题学习目标1.掌握分段计费问题,能熟练地利用相等关系列方程.2.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分段计费问题.重点难点根据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分段计费问题.学习过程第一环节自主学习1.某服装商店出售一种优惠购物卡,花200元买这种卡后,凭卡可在这家商店按8折购物,下列情况买卡购物合算的是( D )A.购900元B.购500元C.购1 200元D.购1 000元2.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3 km应付车费7元)超过3 km 以后,每增加1 km加收1.2元(不足1 km按1 km收费),某人乘出租车行驶了8.6 km,则应付车费14.2 元.第二环节合作探究1.优化方案问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设未知数;(2)列式:列出各种方案的式子;(3)比较:可代入数值进行比较,也可将表示各方案的式子相减进行比较;(4)做出判断:根据以上的比较结果,确定最优方案.温馨提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审题、设元、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和答.2.某校准备为毕业班学生制作一批纪念册,并且每人1册.甲公司提出:收设计费1 500元,另每册收取材料费5元;乙公司提出:不收设计费,每册收取材料费8元.张老师经过计算,发现两家公司收费一样,则该校今年毕业生有500 人.做一做,展示你的才能例某市移动通信公司推出两种手机卡,采用的收费标准见下表:(1)妈妈每月的通话时间累计一般在60分左右,爸爸每月的通话时间累计一般在200分左右,请你帮助他们分别选一种比较合算的手机卡,并通过计算说明你的理由.(2)想一想,通话在多少分钟时,两种标准所付话费相同?解:(1)妈妈用A卡每月的费用为:18+0.12×60=18+7.2=25.2(元),妈妈用B卡每月的费用为60×0.3=18(元),∵25.2>18,∴妈妈用B卡比较合算.爸爸用A卡每月的费用为18+0.12×200=18+24=42(元),爸爸用B卡每月的费用为0.3×200=60(元).∵42<60,∴爸爸用A卡比较合算.答:妈妈用B卡合算,爸爸用A卡比较合算,因为这样省钱.(2)设通话在x分钟时,两种标准所付话费相同,根据题意得18+0.12x=0.3x,解得x=100.答:通话100分钟时,两种话费相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套导学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1 一元一次方程》导教案 NO:34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小组 _______小组评论 _______教师评论 _____一、学习目标1.初步学习如何找寻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认识方程的观点;2.在对实质问题情形的剖析过程中感觉方程模型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阅读P79 至P80 第4段,而后用算术方法解此问题,列算式为;而后用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数学思想来解决此问题,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行程为x 千米,可列方程为:像上面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读三遍)。

2、自学 P80 例 1 至 P81 归纳部分,依据以下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0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剖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那么周长为(cm),列方程:.( 2)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61℅,比男生多61 个,这个学校有学生多少个?剖析 : 设这个学校有学生x 个人,则女生数为,男生数为,列方程是;(3)一台计算机已使用 1200 小时,估计每个月再使用 123 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612 小时? ( 自主剖析并列出方程 )像上面( 1)、( 2)、( 3)所列的方程,只含有一个数,而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这样的方程叫做元次方程(读三遍)。

注意:“一元”是指一个未知数;“一次”是指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理解)。

上面的剖析过程归纳以下:( 1)剖析实质问题中的关系,利用关系列出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质问题的一种方法。

( 2)列方程经历的几个步骤A、设数;B、找出题中的关系; C 、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阅读 P81,理解列方程是解决实质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利用方程能够求出未知数。

当 x =6时,4 x 值是24。

这时,方程 4 x =24 等号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 =6,叫做方程4 x =24 的解;相同,当 x=10 时, 2x+3=23, 这时方程 2x+3=23 等号两边相等,所以,x=10 叫做方程 2x+3=23 的;像这样,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读三遍)。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章末复习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章末复习

章末复习一、复习导入1.导入课题:同学们,学完本章内容后,你对本章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要点以及知识运用等方面掌握得怎么样?还有哪些疑点?下面大家一起来走进本章的小结复习课堂,进行查漏补缺,完善本章的知识体系.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够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够准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判断一个方程的解的合理性.②能够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的数学模型,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一种探究建立模型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与方程相关的问题,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敢于面对解方程和建立方程模型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充满信心.3.学习重、难点: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分层复习1.复习指导:(1)复习内容:教材第110页到第111页的内容.(2)复习时间:5~8分钟.(3)复习方法:阅读课本内容,通过回顾本章的知识展开过程,熟悉本章的知识点及运用.(4)复习参考提纲:①回顾本章知识展开顺序,完成下列填空: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填表).③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是:这一过程包括设、列、解、检、答等步骤.正确分析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基础和关键.④方程和等式是什么关系?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⑤你对本章知识目标还有哪些疑难?请相互交流探讨.2.自主复习:学生可结合复习指导进行复习.3.互助复习:(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巡视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梳理情况,倾听学生讨论的问题.收集学情信息,以便进行指导.②差异指导:引导学生相互提问来检验知识掌握情况,促进记忆和理解,对重点复习的环节和共性疑点进行引导.(2)生助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解疑.4.强化复习:(1)知识结构图.(2)重要知识点.(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1.复习指导:(1)复习内容:典例分析.(2)复习时间:8分钟.(3)复习方法:按例题的分析引导,积极思考,然后尝试求解.(4)复习参考提纲:例1:已知x=-1是方程ax3+bx-3=2的解,则当x=1时,求代数式ax3+bx-3的值.分析:根据方程解的意义,将x=-1代入方程中,然后比较所求的代数式可求值.解:将x=-1代入方程a(-1)3+b(-1)-3=2,即a+b=-5.当x=1时,原式=a·12+b·1-3=a+b-3=-8.例2:在“五一”期间,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长一同到某公园游玩,下面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如图)试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8个成人,4个学生.②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用哪种方式购票更省钱?说明理由.分析:a.设成人的人数为x,则学生人数为12-x,根据总共的票价可列出方程:35x+17.5(12-x)=350.b.算一算团体票的最少费用,再比较它与350的大小.解:购买团体票,共需要花费的费用:35×16×0.6=336(元)<350元.答:买团体票便宜.2.自主复习:同学们在自学指导下进行学习,力求独立求解,若有困难,可请教他人或相互协作完成.3.互助复习:(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互帮互学.4.强化复习:(1)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得出例题的规范解答.(2)练习: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谈谈自己在本章复习小结学习中的态度、方法和成效.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教师从总体和个体两个方面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学法和成效等进行总结.(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系统掌握方程知识,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抓住应用问题的基本类型和一般等量关系,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加强理解,便于实际应用,提高计算能力.一、基础巩固1.(10分)已知4x2n-5+5=0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n =3.2.(10分)当x=65时,代数式12x-1 和324x 的值互为相反数.3.(10分)某商品的进价是1000元,售价为1500元,由于销售情况不好,商场决定降价出售,但又要保证利润不低于15%,那么商场最多降350元出售此商品.4.(10分)对方程14[43-12(2x-3)]=34x变形,第一步较好的方法是(A)A.去分母B.去括号C.移项D.合并同类项5.(10分)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用户按分段计费方式收取水费:若每月用水不超过7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1元收费,若每月用水超过7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2元收费.如果某用户今年5月缴纳17元水费,那么这户居民今年5月份的用水量为12立方米.二、综合应用7.(20分)小刚和小强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小刚骑自行车,小强步行,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而行,出发后2 h 两人相遇,相遇时小刚比小强多行进24 km ,相遇后0.5 h 小刚到达B 地,两人的行进速度分别是多少?相遇后经过多少时间小强到达A 地?解:设相遇时小强行进的路程为x km ,小刚行进的路程为(,小强行进的速度为2xkm/h ,小刚行进的速度为242x km/h.三、拓展延伸8.(10分)甲、乙两家超市以相同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为了吸引顾客,各自推出了不同优惠方案:在甲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过300元后,超过部分按原价8折优惠;在乙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过200元后,超出部分按原价8.5折优惠,若顾客累计购买商品x(x≥300) 元.(1)用含x 的式子分别表示顾客在甲、乙两家超市的费用.(2)当x为多少时,两家超市费用一样多.(3)当x=500时,选择哪家超市优惠?说明理由.(4)当x=1000时,选择哪家超市优惠?说明理由.解:(1)甲家:300+0.8×(x-300)=0.8x+60乙家:200+0.85(x-200)=0.85x+30(2)0.8x+60=0.85x+30解得:x=600.(3)选择乙家比较优惠甲:300+0.8×(500-300)=460(元);乙:200+0.85×(500-200)=455(元)∴选乙家.(4)选择甲家比较优惠.甲:300+0.8×(1000-300)=860(元);乙:200+0.85×(1000-200)=880(元)∴选甲家.。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新人教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新人教

3、1一元一次方程(2)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求实的态度。

学习目的: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2、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学习重点: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学习难点:对于复杂一点的方程,用估算的方法寻求方程的解,需要多次尝试。

学习过程: 一、课堂引入:知识复习 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叫做方程的解。

叫做解方程。

问题: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小雨年龄的2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几岁?二、学生自学教科书第80页1、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2框表示:列出方程后,还必须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对于简单的方程,我们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能使方程____________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________.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利用方程可以解出未知数。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设未知数 列方程问题(学生回答): x =1000和x =2000中哪一个是方程0.52x -(1-0.52)x =80的解?3、让学生在观察上述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各方程都只含有_____未知数,并且_____数的指数都是_____,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指:__________;“一次”指:___________________.4、师生交流:请几名学生汇报所列的方程,并解释方程等号左右两边式子的含义.(1)方程等号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量;(2)左右两边表示的方法不同.简单地说:列方程就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量.三、例题讲解例1、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2x -3=5x -15的解:(1)x=6 (2)x=4引导学生检验按下列程序进行:①把x=6代入原方程的左边,计算左边的值,②把x=6代入原方程的右边,计算右边的值,③判断左边与右边的值是否相等, ④得出x=6是不是方程解的结论。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一、导标引学 【学习目标】 1、了解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识别一元一次方程. 2、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体验估算方程的解的过程.3、能够找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学习重点】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识别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根据题意找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二、学习过程(一)导预疑学1、请举列说明什么是等式?什么是代数式?2、下列代数式中,整式有,次数是1的整式有.(填序号)①-3x ②31x 2-7 ③-5xy ④x 1 ⑤32x - ⑥-5x -4 ⑦ba b a +- (二)导问互学:如图,在广场上摆放了一些长桌子用于签名,每张长桌单独摆放时,可容纳6人同时签名,并排摆放两张长桌时可容纳10人同时签名.①并排摆放三张长桌时可容纳 人同时签名,并排摆放四张时可容纳 人同时签名. ②若并排摆放x 张长桌,可同时容纳的签名人数是 .③如果有38人同时签名,需要并排摆放多少张长桌? 设并排摆放x 张长桌,则可得到的等式是.教师点拨:问题中所包含的等量关系是:并排x 张长桌可同时容纳的签名人数=38(三)导根典学(1)观察4x+22=38,4+3(x -12)=64, 3x+5=21, 2x -3=x 的共同点.像这样含有的叫方程(2)将x=-1代入方程3x+5=2,方程的左边右边.像这样使方程的两边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教师还应指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

) 针对练习: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2x-3=5x-15的解?(1)x=6; (2)x=4(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4)方程2=x, x+3y=1,x 131x 2-观察标出的3个方程,与其它方程进行对比,你能发现标出方程的共同特点吗?这三个方程的两边都是 式,含有 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为 。

这样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总结:的方程 叫做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怎样求方程4x+2=38的解呢?请你按照下面表格中的步骤,估算这个方程的解,并进行检验.通过两次估算我们发现:方程的解在与之间.第三次估算x 应在怎样的范围内取值?你最后估算得到方程的解是.(四)导标达学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是方程,如果是,指出未知数,如果不是,说明为什么?(1)5-2x=1; (2)2x 2+5x+8; (3)y=4x -1;(4)3+2=5;(5)x 2-2=6; (6)7×8=14×4(7)x+8>-5+2x;(8)x=-1.22、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1)41x -1=0 (2)2x -3 (3)31(x -2)= 52x +4(4)5x 2-2x -1=0 (5)2x -y=1+4y (6)412=-x 3、如果x 2=是方程1x 12a +=-的根,那么a 的值为( ) A. 0B. 1C.2D. -24、关于x 的方程(m-2)x |m-1|-5=3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等于()A. 0B. 1C.21 D. -21 5、只列方程,不求解.(1)一个数与5的差的平方是42,求这个数;(2)小明的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9倍,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7.5倍,爸爸比妈妈大6岁,小明今年多大?四、导法慧学1、通过本节课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问2、在下面图中分别标出“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范围,并说明这两者的不同点。

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班别: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理解什么是方程的解及解方程,学会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3、进一步体会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

4、体会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一元一次方程及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学习难点:用估算法寻求方程的解. 一、学前准备1.预习疑难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前练习:列式表示(1)m 的15倍:__________(2)体重由x 千克增加2千克:________ (3)比x 小3的数:________(4)x 的三分之一与y 的差:___________ (5)a 的4倍与a 的2.5倍的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指导自学认真阅读课本P7981的内容,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什么是方程的解。

通过寻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的问题。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回顾小学学习过的方程,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 (1)4x+3(2)3+4=7(3)2x+1≠3(4)x x 312=+(5)6a+8=3(6)3a=2b 含有_________的________叫做方程. 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1)x 与18的和等于54:_________________(2)27与y 的差等于y 的4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2与a 的差的一半等于a 的2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 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上述列出的方程,只含有_____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____,这样的方程叫做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1.1 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 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事一元一次方程。

2. 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重点:知道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难点:找等关系列方程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先自学课本78—81页内容,独立完成学案,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一. 导学1. 书中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决应怎样列算式:2.含X 的式子表示关于路程的数量:王家庄距青山___千米,王家庄距秀水___千米。

从王家庄到青山行车__小时,王家庄到秀水__小时。

3车从王家庄到青山的速度为___千米/小时,从王家庄到秀水的速度为___千米/小时。

4.车匀速行驶,可列方程为:5.什么是方程?6.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二、合作探究1.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是方程:(1)5x+3y-6x=7 (2)4x-7(3)5x >3(4)6x 2+x-2=0 (5)1+2=3 (6) -x5-m=112.下列式子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要说明理由.(1)9x=2 (2)x+2y=0 (3)x 2-1=0(4) x=0 (5)x3=2 (6) ax=b(a 、b 是常数)3.(1)已知2x m+1 +3=7是一元一次方程,求m 的值;(2)已知关于x 的方程mx n-1+2=5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__,n=__.4、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1)某数的5倍加上3,等于该数的7倍减去5;(2)某数的3倍减去9,等于该数的三分之二加6;(3)某数的8倍比该数的5倍大12;(4)某数的一半加上4,比该数的3倍小21.(5)某班有x名学生,要求平均每人展出4枚邮票,实际展出的邮票量比要求数多了15枚,问该班共展出多少枚邮票?三、学习小结四、作业习题3.1第1、5题。

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更好的提高学习能力。

良好的学习态度应该包括:1、主动维持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2、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

3、诚挚尊重学习的对象,整合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 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  导学案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班级姓名---------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利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建立数学模型情感与能力目标:1、会用数学的观点分析看待大千世界,合理解答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

2、对解答的结果进行正确的评价。

教学重点: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逡点:如何分析审题,正确快速找准己、未知量间的等量关系式。

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一1、解答实际问题的分析过程共有______步,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答实际问题的解答过程共有_____步,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应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最后必须对求得的结果给出合理的评价,才能得出其符合实际要求的结论。

即是对求得的结果应________________。

二学生自行复习课本中相应的章节,并总结有多少类的应用。

三1、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34元,比原来的售价降低了15%,则原来的售价是多洗了?2、甲、乙、丙三种车所运货物的吨数比为6:7:4.5,己知甲车比丙车多运货物12吨,求这三辆卡车共运货物多少吨?3、小王和小江共有120元钱,小江对小王说:“将你的钱给我10元,那么我的总钱数就是你的总钱数的一半。

”根据这条信息,求小王原有多少元钱?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大致有多少类型呢?你能一一列举出来吗?(一)基础知识探究例题1:若代数式x 57-与94+x 互为相反数,求x 的值。

例题2:甲工厂的某种原料120千克,乙工厂有同样的原料96千克。

甲工厂每天用原料15千克,乙工厂每天用原料9千克。

问多少天后两工厂剩余原料一样多?例题3:某电器商场将一种冰箱先按进价提高50%作为标价,然后打“八折酬宾,再送100元运输费”的广告,结果每台冰箱仍获利300元,求每台冰箱的进价是多少元?(二) 综合应用探究例题1:某土建工程共需要15台挖运机械,每台机械每小时能挖土33m 或运土23m ,为了使挖土和运土工作同时开工,且同时结束。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1-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1-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1 新人教版 姓名 班 组 号 组长签字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去括号、去分母的意义。

2、重点讨论解方程中的“去括号”和“去分母”,并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揭发的步骤。

学习重点:正确快速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正确的去括号、去分母并正确的解方程。

一、自主学习1、看课本96页“问题”2、例1解下列方程① ()()4323124x x x +-=-+ ② 116427123x x x ⎛⎫⎛⎫-+=--⎪ ⎪⎝⎭⎝⎭二分层训练1、看课本97页例2并解答:()()23 2.53x x +=-2、看课本100页例4解方程的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解下列方程 ()151322423x x x -+-⎛⎫=- ⎪⎝⎭ ()23221251245x x x +-+-=-()()371323x x x --=-+解方程 解:去括号,得3x-7x+7=3-2x-6 移项,得 3x-7x+2x=3-6-7 合并同类项,得 -2x=-10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x=5选作:5415523412y y y +--+=-五、达标反馈1、去括号的依据是 。

2、去分母的依据是3、方程6175x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

4、(1)83(32)6y y -+= (3)352123x x +-=(2)2(100.5)(1.52)y y -=-+ (选作)3157146y y ---=六、教师写教后反思 (学生写改错)。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导学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课题3.1.1从算式到方程【学习目标】: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重点难点】:体会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

【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根据条件列出式子①比a大5的数:;②b的一半与8的差:;③x的3倍减去5:;④a的3倍与b的2倍的商:;⑤汽车每小时行驶v千米,行驶t小时后的路程为千米;1,x天完成这件工程的;⑥某建筑队一天完成一件工程的12⑦某商品原价为a元,打七五折后售价为元;⑧某商品每件x元, 买a件共要花元;⑨某商品原价为a元,降价20%后售价为元;⑩某商品原价为a元,升价20%后售价为元;二、自主学习1.根据条件列出等式:①比a大5的数等于8:;②b的一半与7的差为6:;③x的2倍比10大3:;④比a的3倍小2的数等于a与b的和:;⑤某数x的30%比它的2倍少34:;2.例1 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为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列方程得:。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解: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列方程得:。

(3)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解:设这个学校学生数为x,则女生数为,男生数为,依题意得方程:。

【课堂练习】1.课本82页练习2.练习本每本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若干本,还找回元。

问:小明买了几本练习本3.长方形的周长为24cm,长比宽多2cm,求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要点归纳】: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导学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了解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通过列方程的过程,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的意义,体会由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从而体会方程思想;3.理解什么是方程的解及解方程,学会检验一个数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4.能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重点难点会判断一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能验证一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情境引入观看视频,思考如何解决下面的这个问题: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桌子上剩下一盘没有吃完的虾,爸爸提出“光盘行动”,准备把剩余的虾全部分给大家,如果每人分3只虾,则剩1只虾,如果每人分4只虾,则缺7只虾,请问盘子里剩下几只虾?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78-8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探究一:方程的定义】阅读教材第78-79例1之前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应用: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是的打“√”,不是打“×”.(1) 1+2=3 ( ) (2) x+2≥1 ( )(3) 1+2x=4 ( ) (4) x+y=2 ( )归纳:含有______的______叫方程.【探究二:一元一次方程】阅读教材第79页例1和第80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列出例归纳:含有_____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_____,等号两边都是____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2.在实际问题中,列出方程后,还必须解这个_______,求出_______,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_______.二、合作互助(小组内交流讨论)1.判断①-⑤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并说明理由:1;-25-⑤21;211④1;5-③;645②;032①222x x x x x y y x ==+==+=+解: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_______________.2.分别把3、4代入2x-1=5,哪一个能使方程成立:x=3时,方程的左边=___,右边=___.x=4时,方程的左边=___,右边=___.所以x=____时,能使方程成立.x=____是方程2x-1=5的解.归纳: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_________叫做方程的解.一般地,要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就是用这个值代替方程中的未知数,看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三、重点强化 已知方程05)1(=+-m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1)求m 的值,并写出这个一元一次方程;(2)判断5.2=x 是否是该方程的解.四、展示效果1.请把一元一次方程方程带回家(只填序号),02①2=-x ,7②-=x y ,53③x x =-,112④=-x ,121⑤=-x ,2⑥=x2.若1=x 是方程0122=+-mx x 一个解,则m =?五、总结提升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一元一次方程2.解决课前引入问题.3.拓展延伸:已知()0122=++-ax x a 是关于x 的方程.(1)当a 满足什么条件时,该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当a 满足什么条件时,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4x-7()()()正方形的周长为24cm,请写出它的边长a与周长的关系式.2.观察上面所列的两个式子,三、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合作探究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从A 驶,快车的行驶速度是70km//.③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时间,快车比慢车多走了_____km.走了______.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将AB 之间的路程用x 表示,用含x 下列时间关系:快车行完AB 全程所用时间为+1)x |m |+1=0是关于x 一次方程,则m =.易错提醒:一元一次方程中求字母的值,未知数的次数为__________,系数不为________ 针对训练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2x +1;(2)2m +15=3;(3)3x -5=5x +4;(4)x 2+2x -6=0; (5)-3x +1.8=3y ;(6)3a +9>15; (7)61x =1.探究点2:列方程例2某文具店一支铅笔的售价为1.2元,一支圆珠笔的售价为2元.该店在“六一”儿童节举行文具优惠售卖活动,铅笔按原价打8折出售,圆珠笔按原价打9折出售,结果两种笔共卖出60支,卖得金额87元.求卖出铅笔的支数.方法归纳:列出方的一般步骤:1.设未知数;2.找等量关系;3.列方程.针对训练:1.两车站相距275km,慢车以50km//h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那么慢车开出几小时后与快车相遇?设慢车开出x小时后与快车相遇,可列方程为;2.六一中队的植树小队去植树,如果每人植树5棵,还剩下14棵树苗,如果每人植树7棵,就少6棵树苗.设这个小队有x人,可列方程为.探究点3:方程的解思考:对于方程4x=24,容易知道x=可以使等式成立,对于方程170+15x=245,你知道x等于什么时,等式成立吗?我们来试一试.例3x=1000和x=2000中哪一个是方程0.52x-(1-0.52)x=80的解?方法总结:判断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步骤:1.将数值代入方程左边进行计算;2.将数值代入方程右边进行计算;3.若左边=右,则是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针对训练检验x=3是不是方程2x-3=5x-15的解.二、课堂小结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1.x =1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 A.1-x =2B.2x -1=4-3x C.221-=+x x D.x -4=5x -2 2.若x =1是方程x 2-2mx +1=0的一个解,则m 的值为()A.0B.2C.1D.-13.下列方程:①x -2=x 1;②3x =11;③2x=5x -1;④y 2-4y =3;⑤x +2y =1.其中是方程的是,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填序号) 4.根据下列问题,找出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指出其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1)环形跑道一周长400m ,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000m ?(2)甲种铅笔每支0.3元,乙种铅笔每支0.6元,用9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支,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cm ,高是5cm ,面积是40cm2,求上底. 5.已知方程(m -2)x |m |-1+3=m -5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 的值,并写出其方程.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1.未知数等式2.(1)是(2)不是(3)不是(4)是(5)不是(6)是 二、新知预习1.(1)2x-3=6.(2)4a=24.2.都是等式,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课堂探究一、要点探究(1)①AB之间的路程②快车70km//)(2(3)等量关系:快车y小时路程=慢车(y+1)小时路程.方程:70y=60(y+1).(4)等量关系:慢车z小时路程=快车(z-1)小时走的路程.方程:70(z-1)=60z.(5)①1②1③整式【总结归纳】11整式或-2【变式题】1易错提醒:10【总结归纳】寻找同类项合并同类项仍是整式【针对训练】(2)(3)是一元一次方程.x支,则卖出圆珠笔(60-x)支.等量关系:x支铅笔的售价+(60-x)支圆珠笔的售价=87,列方程:1.2×0.8x+2×0.9(60-x)=87..【针对训练】1.50x+75(x-1)=2752.5x+14=7x-6思考:x=1000时,方程左边=0.52×1000-(1-0.52)×1000=520-480=40,右边=80,左边≠右边,所以x=1000不是此方程的解.当x=2000时,方程左边=0.52×2000-(1-0.52)×2000=1040-960=80,右边=80,左边=右边,所以x=2000是此方程的解.【针对训练】解:将x=3代入该方程2x-3=5x-15的左边,则左边=3,代入右边,则右边=0,左边≠右边,则x=3不是方程2x-3=5x-15的解.当堂检测1.B2.C3.①②③④⑤②③4.解:(1)设沿跑道跑x周.则由题意得400x=3000,是一元一次方程.(2)设甲种铅笔买了x支,乙种铅笔买了(20-x)支.则由题意得0.3x+0.6(20-x)=9,是一元一次方程.(3)设上底为xcm,则下底为(x+2)cm.由题意得一元一次方程.5.解:因为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所以|m|-1=1,且m-2≠0,得m=-2.所以原方程为-4x+3=-7.【素材积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嗖地直向着生命的终点射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1.1从算式到方程【学习目标】: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重点难点】:体会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

【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根据条件列出式子①比a大5的数:;②b的一半与8的差:;③x的3倍减去5:;④a的3倍与b的2倍的商:;⑤汽车每小时行驶v千米,行驶t小时后的路程为千米;1,x天完成这件工程的;⑥某建筑队一天完成一件工程的12⑦某商品原价为a元,打七五折后售价为元;⑧某商品每件x元, 买a件共要花元;⑨某商品原价为a元,降价20%后售价为元;⑩某商品原价为a元,升价20%后售价为元;二、自主学习1.根据条件列出等式:①比a大5的数等于8:;②b的一半与7的差为6:;③x的2倍比10大3:;④比a的3倍小2的数等于a与b的和:;⑤某数x的30%比它的2倍少34:;2.例1 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为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列方程得:。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解: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列方程得:。

(3)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解:设这个学校学生数为x,则女生数为,男生数为,依题意得方程:。

【课堂练习】1.课本82页练习2.练习本每本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若干本,还找回元。

问:小明买了几本练习本3.长方形的周长为24cm,长比宽多2cm,求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要点归纳】: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拓展训练】:1.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1)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5%,比男生多5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2)A、B两地相距 200千米,一辆小车从A地开往B地,3小时后离B地还有20千米,求小卡车的平均速度。

【总结反思】:课题 3. 1 .1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理解什么是方程的解及解方程,学会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重点难点】能验证一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

【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前面学过有关方程的一些知识,同学们能说出什么是方程吗答:叫做方程。

2: 判断下列是不是方程,是打“√”,不是打“×”:①3+x ;( ) ②3+4=7;( )③y x -=+6132;( )④61=x;( ) ⑤1082->-x ;( ) ⑥ 132≠+-x ;( )二、自主探究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观察下面方程的特点(1)4x =24;(2)1700+150=2450(3)=80小结:象上面方程,它们都含有 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即方程的一边或两边含有未知数)2.方程的解如何求出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如方程3+x =4中,x =方程132=+-x 中的x 呢请用小学所学过的逆运算尝试解决上面的问题。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例 检验2和-3是否为方程1332+=+x x 的解。

解:当x=2时,左边= = ,右边= = ,∵左边 右边(填=或≠)∴x=2 方程的解(填是或不是)当x=3-时,左边= = ,右边= = ,∵左边 右边(填=或≠)∴x=3 方程的解(填是或不是)【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打“√”,不是打“×”:①3+x =4;( ) ② 132=+-x ;( )③y x -=+6132; ( ) ④02=x ; ( ) ⑤1082->-x ; ( ) ⑥3+4x =7x ;( )2.检验3和-1是否为方程)1(21-=+x x 的解。

=1是下列方程( )的解:(A )21=-x , ( B )x x 3412-=-,(C )4)1(3=--x ), ( D )254-=-x x4、已知方程232)1(2=-+-x x 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

【要点归纳】: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什么是方程的解如何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拓展训练】:1.检验2和3-是否为方程2125-=--x x 的解。

2.老师要求把一篇有2000字的文章输入电脑,小明输入了700字,剩下的让小华输入,小华平均每分钟能输入50个字,问:小华要多少分钟才能完成(请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尝试求出方程的解)【总结反思】:课题 3.1.2等式的性质【学习目标】:掌握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能运用这两条性质解方程;【重点难点】:运用等式两条性质解方程;【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什么是等式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例如:m+n=n+m ,x+2x=3x ,3×3+1=5×2,3x+1=5y 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2.方程是__________的等式,为了讨论解方程,我们先来研究等式有什么性质二、自主学习1.探索等式性质.(1)观察课本82页图3.1-2,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从左往右看,发现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加上同样的量,天平还_________; 从右往左看,是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减去同样的量,结果天平还是___________; 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它具有与上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等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________;怎样用式子的形式表示这个性质注: 运用性质1时,•应注意等号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才能保持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否则就会破坏相等关系;(2)观察课本图3.1-3,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可以发现,如果把平衡的天平两边的量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量,天平还________;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_________; 怎样用式子的形式表示这个性质如果b a =,那么=±c ac注:运用性质2时,应注意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才能保持所得结果仍是等式,但不能除以0,因为0不能作除数。

2.等式的性质的应用例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x+7=26;(2)-5x=20;(3)-13x-5=4.解:(1)根据等式性质____,两边同______,得:(2)分析:-5x=20中-5x表示-5乘x,其中-5是这个式子-5x的系数,式子x•的系数为1,-x的系数为-1,如何把方程-5x=20转化为x=a形式呢即把-5x的系数变为1,应把方程两边同除以______.解:根据等式性质____,两边都除以____,得于是x=_____(3)分析:方程-13x-5=4的左边的-5要去掉,同时还要把-13x的系数化为1,如何去掉-5呢根据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和为______,所以应把方程两边都加上____ 。

解:根据等式性质______,两边都加上_____,得-13x-5+5=4+5化简,得-13x=9再根据等式性质____,两边同除以-13(即乘以-3),得-13x·(-3)=9×(-3)于是 x=_____请同学们自己代入原方程检验;【课堂练习】:1.课本第84页练习;【要点归纳】:1.根据等式的两条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必须等式两边同时进行,即:•同时加或减,同时乘或除,不能漏掉一边;2.等式变形时,两边加、减、乘、除的数或式必须相同.3.利用性质2进行等式变形时,须注意除以的同一个数不能是0;【拓展训练】1.回答下列问题:(1)从a+b=b+c,能否得到a=c,为什么(2)从a-b=c-b,能否得到a=c,为什么(3)从ab=bc能否得到a=c,为什么(4)从ab=cb,能否得到a=c,为什么(5)从xy=1,能否得到x=1y,为什么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1)-3x=15;(2)23x-1=5;【总结反思】:课题──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学习目标】: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重点】: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难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等式性质 1:2:2.解方程:(1)x-9=8;(2) 3x+1=4;二、自主探究:1.问题1:某校三年级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分析: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x台计算机,已知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那么去年购买___台,又知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则今年购买了______(即____)台;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为: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即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列方程:_____________如何解这个方程呢根据分配律,x+2x+4x=(______)x=7x;这样就可以把含x的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要注意x的系数是1,不是0;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由上可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上面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b 的形式,其中a 、b 是常数.2.自己试着完成例1 解方程 364155.135.27⨯-⨯-=-+-x x x x ;【课堂练习】1.课本第89页练习;2.某班学生共60人,外出参加种树活动,根据任务的不同,要分成三个小组且使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求各小组人数.思路:这里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就是说把总数60•人分成___份,甲组人数占___份,乙组人数占___份,丙组人数占___份,如果知道每一份是多少,•那么甲、乙、丙各组人数都可以求得,所以本题应设每一份为x 人.关键:本题中相等关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设每一份为x 人,则甲组人数为__人,乙组人数为___人,丙组为___人,•列方程: _______________合并,得________系数化为1,得x=___所以2x=____,3x=_____,5x=______答:甲组_____人,乙组___人,丙组______人.请同学们检验一下,答案是否合理,即这三组人数的比是否是2:3:5,•且这三组人数之和是否等于60;【要点归纳】: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中,找等量关系是关键也是难点,本节课的两个问题的相等关系都是:“各部分量的和=总量”;这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合并就是把类型相同的项系数相加合并为一项,也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合并时,注意x或-x的系数分别是1,-1,而不是0;【拓展训练】1.足球的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一个足球的表面一共列方程,不求解)解:设全书共有____页,那么第一天读了()页,第二天读了()页.本问题的相等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书页数;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