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及生态环境的变迁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及生态环境的变迁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及生态环境的变迁作者:高小强来源:《柴达木开发研究》2009年第06期河西走廊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塞。
在政治、经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向来就为兵家必争之地。
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征匈奴起,汉朝便开始了对河西走廊大规模的屯田开发。
《史记•平准书》载:“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令居、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戌田之。
”这是河西经济发展的起点,也是河西经济区形成的开端。
大规模的屯田有汉、唐、明、清四个时期。
明清时期是河西走廊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开发时期。
这时期统治者在汉、唐经营河西的基础上,对河西进行了全方位的开发,区内民户增加,大力垦辟土地、兴修水利,开垦的地域甚至向绿洲边缘地段扩展。
这一时期无论是开发的规模,还是范围均超过了汉、唐两代。
但此时在开发过程中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日益加剧。
一、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一)移民屯田开发由于河西走廊战略地位的重要,同时为了防止蒙古残元势力的南侵和确保丝路贡使贸易的顺利进行,明政府在河西走廊置兵十万人左右。
为了减轻对外地运粮的过分依赖,明朝实行军屯与民屯相结合的屯田制度,规定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争取做到粮食的自足。
在屯田开发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以战保耕,以耕促战的耕战思想。
同时,为了维持河西农业的发展。
明朝还常用国库的银两,无偿为农民提供耕牛、农具、籽种等生产资料。
如嘉靖元年(1528年),户部“拨银一万两,委官收买牛只种粮,制造犁铧,审堪贫且无力者,人给牝牛各一头,犁铧各一张,粮一石”。
为了移民屯田,推行“量地力而区别征科”的低税政策。
官府规定:“凡膏腴之田,一般每亩纳粮三斗六升左右”,被其它地区每亩五、六斗都要低,贫瘠之地之税则更低。
为了鼓励军民开垦荒地,规定新垦土地“岁不征科”,对于商人投资开垦的荒地(即商屯),待其三年成熟之后,只征收“十之一二”。
对于弃耕地,则鼓励垦殖,三年后征税。
明清时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
明清时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个时期的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也影响了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明清时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
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与土地利用在明清时期,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明朝时期,传统的耕地保护措施逐渐失去了效果,加上人口的增加和森林的过度采伐,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到了清朝时期,则开始注意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清朝时期实行的"抚育制度",主要是通过控制砍伐,保持山林水源的稳定,以确保农田的灌溉和水土保持。
同时,清朝还实行了土地私有制度,这个制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鼓励了人民对土地的利用。
通过土地流转和贸易,农民之间产生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这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明清时期的森林资源管理清代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观念,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在森林资源的保护方面。
清代政府对森林进行精心管理,抚育山林,规定砍伐量,增加湿地,改善水质,不断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这不仅使得林业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还对于当时的节水灌溉、农业生产、水利工程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中国地大人多,只有少量人口和稀少资源的自然地区,明朝时期政府也采取了保护措施,限制森林资源的采伐和砍伐,有效地保护了当地森林的生态环境,维持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明清时期的铁路运输和水运事业明清时期,几项基础建设开创了中国发展历程的崭新阶段。
其中,铁路运输和水运事业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这使得交通运输方便了很多。
铁路的出现,让人们能够更快地把自己的产物送到更远的地方,也促进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而水运则是利用中国河流极其众多的地理条件,把水道转变为交通工具,让经济得到极大的便利。
此外,明清时期还出现了许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比如限制盐业的采集和销售,实行环保税收政策等等,都是对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关怀和重视。
转载:古代河西走廊的环境问题《河西史探》
转载:古代河西走廊的环境问题《河西史探》••古代河西走廊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以及在政治、军事和中西交通方面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中央王朝以及地方割据政权都十分重视对河西的经营和开发。
其间,令人尤为注目的一个方面就是人们尽量利用天然环境发展农牧经济,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至唐代,这里已是“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史称“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但是,自西汉至清末近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由于种种原因,人类的活动却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给人类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严重地制约了河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正确审视历史上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环境问题的存在••环境问题是指环境的结构与状态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下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
在古代河西走廊两千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归纳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天然绿洲的沙漠化••河西地区地处西北内陆,属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历史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地方的天然绿洲沙漠化现象表现得非常突出,典型的区域主要有:••1.石羊河下游民勤西沙窝古绿洲••在今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的西部,有一条南北长135km,宽20~30km的沙漠化地带,俗称西沙窝。
如今在这片茫茫沙海中还残存着沙井柳湖墩、黄蒿井、黄土槽、端子号等新石器时代原始聚落遗址,并由北向南依次排布着三角城、连城、古城、文一古城等多座废墟,其周围还暴露着各种丰富的古代遗物和成片的古弃耕地,向人们昭示着昔日绿洲的繁荣。
据李并成先生考证,连城和文一古城遗址分别是西汉武威郡所辖武威县和宣威县治所;最北端的三角城遗址是汉代一处城障烽燧;处于连城和文一古城之间的古城汉时称平泽亭或晏然亭。
汉代这里曾是一个土地肥沃、五谷丰登的地区,史称武威(即连城遗址)以西地方,“风雨时节,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
”从这些城址的设置和史料反映的情况看,汉代石羊河下游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正是在今天沙浪滚滚的西沙窝地区展开的。
清代以来河西走廊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清代以来河西走廊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清代以来河西走廊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一、引言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水资源一直都是河西走廊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清代开始,人们开始积极探索河西走廊的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
二、河西走廊的水利状况清代以前,河西走廊地区的水利状况非常不利。
由于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土地缺乏水源,农业发展困难。
受限于自然条件,人们的用水主要依赖于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渗透面积收缩。
同时,由于缺水,生态环境也受到影响,植被消失,沙漠化现象严重。
三、清代水利开发的尝试清代以来,人们开始尝试改善河西走廊的水利状况。
其中最早的一项工程是道光年间修建的灌坝渠,它利用当地地形特点和地下水,通过修建水渠将外围地区的水引入河西走廊,供农业灌溉。
这一工程的成功为后来更多的水利开发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变迁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推进,河西走廊的水利状况得到了改善,农业生产也得以提升。
然而,水利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由于大量引水,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面积更广的干旱地区出现,生态系统失衡。
其次,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和灌溉导致了土地退化、沙漠扩张等问题,沙尘暴频繁发生,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五、河西走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为了应对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政府和学界开始加大河西走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力度。
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倡导节水灌溉;加强土地治理,恢复植被,防止沙漠化;推进生态补偿政策,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等。
这些措施逐渐显示出效果,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植被增加,沙漠退化程度有所减轻。
六、结论从清代以来的河西走廊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来看,水利工程的发展确实改善了河西走廊的水利状况,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演变给西部开发的启示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演变给西部开发的启示文章思路: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开发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这一时期的开发也给河西走廊造成了沉重的生态问题:过度的开垦使森林草原植被被破坏;人口的大量增长造成了人地关系的恶化;水资源过量开发导致了水资源短缺;对绿洲边缘植物的开发利用导致了土地荒漠化加快等。
认真总结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开发的经验教训,对我们现在的西部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明清两代是河西走廊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在民以食为天的思想指导下,尤其是采取的具有传统延续性的移民垦殖、兴修水利等政策及实施,使这一地区的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明清两代忽视了河西地区开发早、自然生态脆弱等特点,因而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就明清两代对河西走廊经济开发所采取的各项政策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影响加以论述。
给我们现在的西部开发提供借鉴。
文章提纲:
一、明清时期兵民屯垦的垦殖政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明清时期水利的开发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明清时期绿洲边缘植物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明清时期向山区挺进的垦殖政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明清时期河西走廊人口的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六、这样的开发给环境造成的演变以及给现在西部开发给与的启示。
河西走廊的历史演进及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位置
河西走廊的历史演进及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位置河西走廊,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片狭长的地形,呈东西走向,南北宽度不等。
因其位于黄河西岸,故称河西走廊。
这片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亚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渗透、交流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独特,交通要道畅通,历史上曾是西域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支点之一。
本文将从河西走廊的历史演变、地理与经济文化、历史地位三个方面探讨河西走廊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位置。
一、河西走廊的历史演变在中国古代,河西走廊一直是丝绸之路重要的通道之一。
早在商周时期,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便已经成为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重要中心。
隋唐时期,河西走廊的繁荣达到了顶峰。
唐代河西走廊沿线出现了一批兴盛的城镇,如张掖、酒泉、敦煌等,这些城镇成为了共同利益、文化交流和技术传播的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西走廊经历了多次战乱和外族入侵,再加上地理条件的限制,其地位逐渐衰落。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
在明代,当时统治蒙古地区的明廷在这里设立了神策军司,宣扬明朝文化和技术成果。
清代,清政府在张掖、酒泉设有琉璃厂、绢厂等工厂,为促进丝绸蕃坊的发展,积极引进、发掘国内外的经济文化资源,为河西走廊的经济文化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二、河西走廊的地理与经济文化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地势干旱、崇山峻岭,荒漠和戈壁盛行,是中国内陆地区中气候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这里的农业、畜牧业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
然而,由于其地处河西走廊,在历史上一直是中亚文化和中国文化相互交流、渗透的地带,因此也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要道。
河西走廊作为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
在这里,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得到了发展。
河西走廊沿线的生产活动以经济文化交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主要有酿酒业、手工业等传统经济活动。
在经济方面,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经济文化交流发达,各种技术和艺术造诣得以有所发展。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调研报告河西走廊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干燥河谷。
由于气候独特和人类活动的干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调研。
调研结果表明,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退化迹象。
首先,河西走廊的水资源短缺是主要问题之一。
这个地区属于干旱地带,降水量非常有限。
此外,由于清洁水资源的匮乏和过度开采,河流和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
这导致了养殖业和农业的困境,同时也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河西走廊的土壤质量也存在严重问题。
正因为气候干燥,河西走廊的土壤含水量很低,有机质含量不足。
这导致土壤持水能力差,容易发生土壤侵蚀。
此外,盐碱化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量的农田遭受了盐碱化的威胁,使得农作物产量下降,农民生计受到了严重影响。
还有,河西走廊的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
由于干旱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河西走廊地区的植被遭受了严重破坏。
大片的草原退化为沙漠,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生态系统功能受到了严重威胁。
这对于保护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改善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规划和利用河流和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加强土壤保护和治理工作,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侵蚀和盐碱化的发生。
此外,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推行生态农业和生态畜牧业,提高河西走廊地区的植被覆盖度。
最后,制定和执行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规定,加大对非法开采和破坏环境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和监督力度。
此外,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保护文化。
总之,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我们有望改善和恢复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
这不仅有利于保护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在各方合作努力下,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问题一定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历史时期河西的野生动物与生态环境
历史时期河西的野生动物与生态环境关于《历史时期河西的野生动物与生态环境》,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野生动物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是判断一个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
地处西北内陆、呈复杂地带性绿洲景观的河西,野生动物资源呈现丰富多样而又脆弱的特点,从史前至唐宋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基本上保持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态。
明清以来,河西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部分具有生态标志性动物已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野生动物资源的逐渐枯竭,反映了河西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河西;野生动物资源;环境变迁位于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周边地理环境的特定关系,历史上曾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黄金地段,又是拱卫秦陇的门户和开拓西域的桥头堡,自汉以来备受中原王朝及各割据政权的高度重视和青睐,在积极推行军政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牧经济,成为西北重要且特色鲜明的战略经济区。
然而,历代在大规模开发经营的同时,本区脆弱的自然环境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①。
一个时期以来,河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问题曾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本区森林植被的分布与破坏、河流与湖泊的变迁、城镇与绿洲沙漠化、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②,为河西环境变迁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迄今为止,对衡量这一特定区域生态变迁的重要方面――野生动物种群与分布的历史变化等,还缺乏专门系统的研究③。
随着生态环境史研究的逐步深入,该领域诸多研究表明,野生动物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是判断一个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
“在一个确定的地理区域中,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种群数量的变化,不仅属于生态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也是对生态变迁的总体反映”④。
因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相关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资料,对历史时期河西野生动物(主要是具有生态标志性的动物)的生存状况作简要考述,从另一层面揭示河西生态环境的变迁历程。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本文旨在探讨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的状况、影响及现今趋势,以期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在古代,河西地区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繁荣一时。
然而,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这一地区逐渐出现了沙漠化现象。
据史书记载,汉代河西走廊一带还是水草丰美的草原,到了明清时期,已逐渐演变为沙漠戈壁。
河西地区位于甘肃省西部,地处黄河以西,包括张掖、嘉峪关、酒泉、敦煌等城市。
该地区自然环境独特,具有多种地形和气候条件,但总体上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这里的气候特点是干燥多风、温差大,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河西地区的沙漠化进程加速。
古代时期,该地区曾经历过大规模的开垦和放牧,导致天然植被破坏严重。
战争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明朝时期的屯田制度,以及清朝时期的移民政策等,都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尽管沙漠化问题严重,但在现代社会,河西走廊的环境状况正在逐步改善。
当地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
例如“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沙漠化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沙漠化的认知也在不断提高,这为治理沙漠化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问题严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科技进步,河西走廊的环境状况正在逐步改善。
当地政府和民众应当继续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以保护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
在此基础上,应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应加大对环保教育的投入,提高公众对沙漠化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相信河西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恢复。
水足迹概念源于20世纪末,旨在定量描述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消费和贸易活动中对水资源的消耗、污染和排放。
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水足迹研究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和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河西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水足迹对农作物需水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浅论河西走廊古今环境之变迁
浅论河西走廊古今环境之变迁河西走廊,因位于黄河之西,夹处在祁连山脉与蒙古高原南缘隆起的北山之间,形成一条长约一千公里,宽约数十至百余公里的狭长地带,形似走廊而得名。
在自然地理上属于西北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
河西走廊是历史上中原通往西域、中亚、西亚以至欧洲的必经之路,也是北方草原民族与黄河上游以及甘、青、川交界地区民族往来的通道,是屏蔽关陇和中原的门户,也是中原王朝势力强盛之时锐意经营的西进道路上的重要中继站,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河西走廊依赖发源于祁连山脉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河流水系的滋润,发育了连绵的绿洲,其自然和交通条件较之北部的荒漠要优越的多。
在中央不够强势的情况下,走廊上各块绿洲就可能割据自立。
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最佳路径,河西走廊以北是匈奴的大本营,南是青藏高原。
公元前121年,西汉大将军霍去病两次鏖战河西走廊,将匈奴驱赶出去,咽喉之道得以畅通无阻。
河西走廊一向是人口聚居区,也是古时的边防重点,军队在这里驻守。
张掖,汉武帝击败匈奴,置张掖郡,意谓断匈奴之右臂,张中国之臂掖。
西魏时改称甘州,隋代成为国际贸易市场,唐末五代,回鹘在这里建立了甘州回鹘政权。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心,绿洲面积广阔,资源丰富,故有“金张掖”之称,是丝路上重要的十字路口。
武威,位于石羊河中游绿洲,三国后为凉州治,“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十六国时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均以此为都,唐代有“凉州七城十万家”之说,商业繁荣,宋元以后衰落。
有“银武威”之誉。
酒泉,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绿洲环境优越,水质好,“城下有泉,其味若酒,故名酒泉”。
与张掖相比,酒泉形势更多是面向关外,著名的阳关就设于此,张掖区位联系则更侧重于内。
走廊内发源于祁连山麓的河流,在山前形成一个个山前冲积扇平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是河西走廊绿洲主要的分布地区。
历史时期,祁连山上森林茂盛,山坡和平原上草场如茵,碧波荡漾。
明清时期的生态环境研究
明清时期的生态环境研究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繁华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环境最差、破坏最厉害的时期之一。
明清时期的生态环境研究,一方面可以揭示历史环境演变的规律和演变机制,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明清时期的生态环境现状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出现大规模资源开发和环境破坏的时期。
据史料记载,明代中期开始,中国各地几乎都建有铁矿、煤矿、铜矿等大型矿山,林木被毁、水土流失严重。
清代前期,由于战乱连绵,致使人口频繁迁徙,灾害频发,又加上土地不断开垦,无可避免地造成了大量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生态环境是面临重大挑战的。
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却不能做出有效的改变。
二、生态环境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明清时期的生态环境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水资源、人口迁徙、矿产资源等方面。
1. 土地资源研究明清时期的土地资源开发量非常大,因而造成当时土地资源的极度耗竭。
明代中期以后,中国北方的草甸转化为农田,大量退耕还林的事迹较少,导致北方荒漠化程度加剧。
清代前期,土壤质量下降、土地荒漠化当场发生,许多地方土地破败,铁锈工业的热潮一度助长了土壤质量的下降。
2. 水资源研究明清时期的水资源研究主要是对水土流失、干旱、地下水水位下降等问题的研究,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不仅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同时还加剧了地面的一次性污染,引起了激烈的争议。
而当时因为缺水和水资源短缺,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
3. 人口迁徙研究明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事连绵,灾难频繁。
这些因素导致了人口的频繁迁徙,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重大的无序迁徙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的大量聚集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新的变化,成为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污染源。
4. 矿产资源研究明清时期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出现了一个爆炸性的增长,采矿行业发展迅速,但这同时也导致了当地环境的快速破坏。
历史时期河西的野生动物与生态环境
历史时期河西的野生动物与生态环境[摘要]野生动物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是判断一个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
地处西北内陆、呈复杂地带性绿洲景观的河西,野生动物资源呈现丰富多样而又脆弱的特点,从史前至唐宋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基本上保持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态。
明清以来,河西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部分具有生态标志性动物已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野生动物资源的逐渐枯竭,反映了河西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
[关键词]河西;野生动物资源;环境变迁位于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周边地理环境的特定关系,历史上曾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黄金地段,又是拱卫秦陇的门户和开拓西域的桥头堡,自汉以来备受中原王朝及各割据政权的高度重视和青睐,在积极推行军政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牧经济,成为西北重要且特色鲜明的战略经济区。
然而,历代在大规模开发经营的同时,本区脆弱的自然环境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①。
一个时期以来,河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问题曾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本区森林植被的分布与破坏、河流与湖泊的变迁、城镇与绿洲沙漠化、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②,为河西环境变迁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迄今为止,对衡量这一特定区域生态变迁的重要方面――野生动物种群与分布的历史变化等,还缺乏专门系统的研究③。
随着生态环境史研究的逐步深入,该领域诸多研究表明,野生动物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是判断一个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
“在一个确定的地理区域中,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种群数量的变化,不仅属于生态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也是对生态变迁的总体反映”④。
因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相关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资料,对历史时期河西野生动物(主要是具有生态标志性的动物)的生存状况作简要考述,从另一层面揭示河西生态环境的变迁历程。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建筑研究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建筑研究一、本文概述《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建筑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索和研究明清两代在河西走廊地区的建筑艺术及其发展历程。
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部,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这一地区的建筑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首先将对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建筑风格进行概述,包括其建筑形式、材料使用、装饰艺术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解析,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时期河西走廊建筑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文章将深入探讨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建筑的社会文化背景。
建筑不仅是物质文明的体现,更是社会文化的反映。
本文将从历史、地理、经济、民族等多个角度,分析这一地区建筑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文还将对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提出一系列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策略,以期对河西走廊传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将总结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建筑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这一地区建筑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还能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二、河西走廊的历史沿革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条狭长的平原,南依祁连山,北临巴丹吉林沙漠,因其地理位置介于黄河以西而得名。
这一地区的历史沿革悠久,与中华文明的演进紧密相连。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历史沿革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脉络。
明朝初年,为了加强西北边防,明朝政府在此设立了甘肃卫,开始了对这一地区的直接统治。
随着明朝对西北边疆的重视,河西走廊的军事防御体系逐渐完善,城堡、烽火台等建筑大量涌现,形成了独特的军事建筑风格。
清代,河西走廊的历史地位进一步提升。
清政府在继承明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治理和开发。
随着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河西走廊的城市和乡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传统的四合院、商铺、寺庙等建筑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展现了清代河西走廊丰富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
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诉说生态病痛
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诉说生态病痛来源:《经济参考报》记者:连振祥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中段,东与石羊河流域毗邻,西与疏勒河流域相接,北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干流全长821公里。
黑河水资源总量28.1亿立方米,滋养了位于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两大绿洲———张掖绿洲和额济纳旗绿洲。
石羊河流域发源于祁连山东段,流域自东向西由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8条河流及多条小沟小河组成,河流补给来源为祁连山区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多年平均径流量15.6亿立方米。
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的西段,全长662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0.31亿立方米,入敦煌市西北的哈拉湖,尾闾为间歇性河道,消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边界的盐沼之中。
在甘肃的河西走廊,自东向西有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河。
依赖这三大内陆河的哺育,千百年来,河西走廊不仅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屯兵备战、戍边固疆的前沿阵地,也成为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
三大内陆河在不同的时段上,成为古丝绸之路极其重要的节点。
解放后,河西走廊更是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同时也成为甘肃最富庶的地区。
一切都离不开三大内陆河。
2000多年的开发史在历史上,河西走廊就没有平静过,这里不断成为中原王朝与西域诸国交锋的主战场。
战国时,羌人占据河西走廊。
从那时起,羌,戎,月氏,乌孙,匈奴,吐蕃,突厥,回纥等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断地粉墨登场。
胡与羌,中原与西域,似乎在河西走廊都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讨伐征战,不是你兴,就是我亡。
文明不断消亡,文明同时也不断诞生。
从历史记载看,三大内陆河大规模的开发,始于屯田,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其中有汉、唐、明、清四个重要时期。
河西走廊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开发,是从西汉时期开始的,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河西,大破匈奴。
逐走匈奴势力后,西汉在河西走廊先后设立了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
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
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清水中学张小伟内容摘要:河西走廊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土地严重沙化,水资源匮乏,植被破坏等已成为今天河西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明显标志。
然而历史时期河西的生态环境并非如此,其生态环境的恶化固然有自然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由人们不合理的开发所致,尤其是清代以来,人们对生态的破坏影响重大,其严重程度在历史上也是罕有其匹的。
本文选取河西地区土地利用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究在当时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人们是如何改变生态环境的,搞清这些问题无疑对今天河西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大有裨益。
关键词: 环境效应土地利用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清代是河西走廊封建经济走向巅峰的重要时期,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前所未有。
社会经济的繁荣为人口的繁殖提供了条件,清代河西走廊人口快速增长,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人口基数过大,百姓盲目开发土地资源,粗放的土地经营模式造成土地沙漠化,而且越到后期伴随着人地矛盾的急剧尖锐,土地沙漠化的程度表现得越加强烈。
由土地沙化引起河西生态环境的转变,森林面积缩小,水资源短缺,沙尘天气等无一不是生态失衡的表现,以致今天这些生态问题依然是威胁人们生命、生产安全的巨大隐患。
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然植被惨遭破坏人口急剧激增,一方面给社会秩序带来了不便,一方面滋生的人丁为了生机,必须扩大土地耕作面积,政府为解决滋生人丁的吃饭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鼓励屯垦,在政策的庇护下,人们肆意开垦土地,向林地开发,致使自然植被严重被毁。
前已述及土地利用变化引起森林分布面积退缩,耕地沙化,绿洲转移,这只是土地利用诱发的直接恶果,而更严重的是由这些不良影响引起的生态连锁效应,成为足以致命的“生态毒瘤”。
自然植被破坏,除前已提到的森林面积退缩、水源调蓄能力下降外,还表现于绿洲边缘植被被毁。
明代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
明代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本文将介绍明代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当时的治理措施,并探讨这些问题与措施对今天的启示。
首先,明代时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盐碱地的扩张、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森林的砍伐等方面。
盐碱地的扩张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明代的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河流域等地,这些地区的土地盐碱化严重,导致了当地农业生产的丧失和土地退化。
这主要由于当时的农耕方式和灌溉制度不科学,同时人口增长导致了农田的过度开垦,使得土地的水盐循环失衡,最终导致了盐碱地的扩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代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如修筑护盐堤、建设盐田、修建灌溉设施等,有效地改善了盐碱地的状况。
其次,明代时期的水资源开发也存在问题。
明代时期,农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因此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非常大。
但由于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许多地区的水源枯竭,河流干涸,湖泊变小。
例如,明代南京的长江水源逐渐枯竭,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修补河堤、加大治理力度等,以保证水资源的供应。
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仅依靠科学技术手段,还需要政府的有效管理和决策。
另外,明代时期的森林砍伐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明代时期,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非常大,用于建筑、制造家具等方面。
但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水土流失、干旱和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治理措施,如限制伐木、建立保护区等,以保护森林资源。
然而,这些措施在当时的条件下并不完全有效,森林资源的破坏依然存在。
通过对明代时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和启示。
首先,明代时期的生态环境问题与今天的问题有相似之处。
我们今天面对的一些环境问题,如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和森林破坏等,可以从明代的治理经验中汲取教训。
明代时期,政府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环境问题,尽管当时的条件和技术水平有限,但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明代的农垦开发与生态环保
明代的农垦开发与生态环保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农垦开发和生态环保对当今的中国社会依然有着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明代的农垦开发明代是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支持。
在明代,农垦开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国家政策对农业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源自于社会中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发展。
明代时期,国家高度重视土地的利用和开发。
政府在农田水利、谷物储藏、耕牛种种等方面都进行了非常及时和有效的管理。
例如,官府垦殖向来不敢轻言其事,而明代中期,一度声势甚盛。
由于政府对新开荒地的部分免税,许多农民积极投入到农垦开发的热潮中去,这使得开垦新土地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
同时,明代社会中大量的奴隶和农业工人,使得农垦开发得到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推进。
他们在清理荒原、开垦荒田和建设灌溉设施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使得农田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
二、明代的生态环保与农垦开发同样重要的是,明代时期还非常注重生态环保。
当时,许多古代的保护环境意识被贯彻于各个社会方面,并嵌入到国家的法律制度中。
这些举措对当时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切实的保护作用,对中国历史上生态文明的发展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首先,明代时期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十分重视。
在当时,将森林资源作为国家财产。
由国家掌管储备,减轻部分地方政府和地主对于森林资源的侵害,大大的保护了生态环境的稳定。
其次,明代时期除了政府对森林的大力保护之外,民间也开始逐渐重视这一生态问题。
例如,一些地方的宗教信仰崇拜、习俗和家训中都具备一些规范人们对环境的想法,鼓励人们积极进行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从而促进了生态环境的稳定。
另外,明代时期对水利系统的重视也构成了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利用并保护水资源,使其在水利工程和灌溉方面获得充分的利用和保护,是保护明清时期生态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结论明代时期的农垦开发和生态环保,虽然最终也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忽视和遗忘,但对当今的中国社会和世界各国而言,仍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
河西走廊近50年来生态环境恶化特征研究
河西走廊近50年来生态环境恶化特征研究
河西走廊近50年来生态环境恶化特征研究
曾经美丽丰腴的河西走廊,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为了遏止该地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搜集翔实的资料,系统阐明了河西走廊近50年来生态环境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随着中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和水利化程度的日臻完善,引起地下水补给量减少,造成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在河西走廊以植被退化、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水质恶化为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呈现逐渐恶化趋势,中上游较轻,下游民勤盆地、额济纳平原较严重.世界著名的月牙泉水面面积20世纪50年代末为14 800m2,水深为7.5m,现在水面已缩小到1 550 m2,水深已不足1m,且将不断萎缩,岌岌可危;20世纪50年代初东西居延海水域面积约有300km2,年产鱼5万kg,现在西居延海已成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东居延海只剩下干涸的湖底.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民勤红崖山水库也因无水而干涸,有志之识发出了"绝不能让民勤盆地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呐喊.
作者:赵建忠白福Zhao Jianzhong Bai Fu 作者单位:赵建忠,Zhao Jianzhong(甘肃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甘肃,张掖,734000)
白福,Bai Fu(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甘肃,兰州,730020)
刊名:甘肃科技英文刊名: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24(23) 分类号:X171.1 关键词:生态环境恶化特征水资源河西走廊。
明清嬗代与西北边陲的变迁——以16-18世纪的河西走廊为例
明清嬗代与西北边陲的变迁——以16-18世纪的河西走廊为
例
张连银;喻堰田
【期刊名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明清嬗代改善了河西走廊周边的民族关系,清代的有效控制区域向西推进,河西走廊所承担的军事功能逐渐发生了变化,成为清政权控驭西域的大后方,河西走廊的卫所向府县制转变,河西走廊的军事防卫体系被重新构建.
【总页数】6页(P34-39)
【作者】张连银;喻堰田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9.2
【相关文献】
1.白话短篇小说研究的一部有价值的专著——评《社会心理变迁与文学走向:中国16-18世纪社会心理变迁与白话短篇小说之兴衰》 [J], 邱昌员
2.古代小说研究方法与视角上的一次新尝试——评《社会心理变迁与文学走向:中国16-18世纪社会心理变迁与白话短篇小说之兴衰》 [J], 黄亚卓
3.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及生态环境的变迁 [J], 高小强
4.乡村祖先崇拜的形式变迁和意义消解——以西北边陲种田乡为例 [J], 张畯;
5.社会心理变迁与文学走向:中国16-18世纪社会心理变迁与白话短篇小说之兴衰 [J], 聂付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西走廊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塞。
在政治、经济、
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战略地位,向来就为兵家必争之地。
自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
去病征匈奴起,汉朝便开始了对河西走
廊大规模的屯田开发。
《史记·平准书>
载:“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令居、朔方、
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戊
田之。
”这是河西经济发展的起点。
也
是河西经济区形成的开端。
大规模的屯
田有汉、唐、明、清四个时期。
明清时期
是河西走廊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开
发时期。
这时期统治者在汉、唐经营河
西的基础上,对河西进行了全方位的开
发,区内民户增加,大力垦辟土地、兴修
水利,开垦的地域甚至向绿洲边缘地段
扩展。
这一时期无论是开发的规模,还
是范围均超过了汉、唐两代。
但此时在
开发过程中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日
益加剧。
一、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
(一)移民屯田开发
由于河西走廊战略地位的重要。
同时为了防止蒙古残元势力的南侵和确
保丝路贡使贸易的顺利进行,明政府在
河西走廊置兵十万人左右。
为了减轻对
外地运粮的过分依赖,明朝实行军屯与
民屯相结合的屯田制度,规定军士“三
分守城,七分屯种”,争取做到粮食的
自足。
在屯田开发过程中,始终贯穿着54以战保耕,以耕促战的耕战思想。
同时,
为了维持河西农业的发展。
明朝还常用
国库的银两,无偿为农民提供耕牛、农
具、籽种等生产资料。
如嘉靖元年
(1528年),户部“拨银一万两,委官收
买牛只种粮,制造犁铧,审堪贫且无力
者,人给牝牛各一头,犁铧各一张,粮一
石”。
为了移民屯田,推行“量地力而区
别征科”的低税政策。
官府规定:“凡膏
腴之田,一般每亩纳粮三斗六升左
右”,被其它地区每亩五、六斗都要低,
贫瘠之地之税则更低。
为了鼓励军民开
垦荒地,规定新垦土地“岁不征科”,对
于商人投资开垦的荒地(即商屯),待
其三年成熟之后,只征收“十之一二”。
对于弃耕地,则鼓励垦殖。
三年后征税。
除此之外,还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
凡“父子兄弟相率万田者,免税钱,买
办羊酒花红犒赏。
”而对于:“惰农自安
者,各举数人,量加惩治,以警其余。
”
以上措施大大刺激了人们的积极性,使
河西走廊广阔的土地得到了又一次大
规模的开发。
清初,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河西
走廊东部与内地都很凄凉,地旷入稀,
满目疮痍,加之新疆接连发生回部叛
乱。
清政府派兵西征,河西走廊更要担
负军粮运输的重任。
因此,安楫人民,恢
复生产,成为清廷稳定统治的第一要
务。
其中在河西推广最力。
收效最大的
是屯田垦荒政策。
从顺治元年(1649
年)开始,由于实行奖励屯垦的政策。
加之清廷能较好地利用当地的自然条
件和优良传统,并恻定了一套严格的奖
惩制度,使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有了更
大的发展。
此外,屯户在生产过程中遇
到自然灾害等困难时,清廷还多次减免
他们所借的牛具、口粮、银两等。
对于主
管官员的贪污舞弊行为,将给予严厉的
惩处。
这一切都从组织上及管理上保证
了屯垦的成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
雍正七年(1628年)陕西署督查郎阿
上奏:“招往安西、沙洲等处,地方屯垦
民户,今年到者统计共有两千零四十五
户,屯种既户,树艺益繁……,家给人
足,莫不欣欣乐业……”
(二)水利事业的开发
河西走廊历来干旱少雨,但是水利
资源还是颇为丰富的,“大渠凡数拔
百,支流不下千记。
”水利开发主要凭
借祁连山冰雪融水汇集而成的石羊河、
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
河西走廊的膏
腴之地也往往与这些大大小小的渠坝
联系在一起。
“该镇屯田,全资水利”,
“欲兴团天,必开水利,欲为斯民筹干
旱之虞,亦必开水利”。
朱元璋称帝之后,就派朝臣巡视河
西水利。
统治者在“兴水利而后有农
功,有农功而后有欲国”思想的指导下
兴修水利,有利的促进了农田水利事业
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
嘉靖时,水利兴
修进入了高潮,酒泉先后修建了黄草坝
渠、洪水坝渠,使周围的土地亩产量显
著提高。
甘肃巡抚扬博开凿了龙首渠,
使荒田尽为沃壤。
经过明朝持续的水利
建设,河西走廊出现了许多渠坝,如甘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及生态环境的变迁
作者:高小强
作者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
刊名:
柴达木开发研究
英文刊名:CHAIDAMU KAIFA YANJIU
年,卷(期):2009,(6)
被引用次数:0次
1.赵向群五凉史探 2008
2.张廷玉食货志
3.明经世文编
4.杨博查处屯田安地方疏 1995
5.升允.安维峻甘肃新通志 1909
6.许承宣西北水利论
7.甘肃公路交通史编写委员会甘肃公路交通史 1987
8.庞尚鹏清理甘肃屯田疏
9.吴廷桢.郭厚安河西开发史 1993
10.永昌县志 嘉庆二十
11.杨思甘肃通志稿 1964
12.古浪县志.卷1.地理志
13.祁韵士万里行程记
14.张廷玉兵志田
15.张廷玉范济传
16.许协地理志 1825
17.冯绳武民勤绿洲水系的演变[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1963(3)
18.陈隆亨.曲耀光石羊河流域水系 1982
19.王乃昂近2Ka河西走廊及毗邻地区沙漠化过程的气候与人文背景 2003(1)
20.冯绳武疏勒河水系的变迁 1981(4)
21.明神宗实录.卷133
22.杨平林历史时期河西地区人口变化及对自然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199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dmkfyj200906019.aspx
授权使用:兰州大学(lzdx),授权号:0a9cc41e-d45a-4150-bfb0-9ea300fe6ce0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