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鉴赏方法二: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诗句,展 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四、方法小结
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方法: 1、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细节、外貌、以及侧面描写等角度入手分析 ,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比如动词,形 容词。 2、学会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关注注释,结 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一、了解了诗歌的形象含义及分类
二、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技巧 三、答题三步骤: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
份);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背景、
言行、环境);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
感)。
作业:(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一 人物形象
一、分类别,明特征
人 物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 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形 (偏重抒情的诗歌)
象
作品中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 。 (偏重叙事的诗歌)
回顾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忧国忧民的杜甫 《声声慢》中孤苦无依的李清照
抒情主人公 的自我形象
《孔雀东南飞》中外柔内刚的刘兰芝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英姿飒爽的周瑜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 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答题步骤:说特点——析例句——明作用
规范答题: (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 心境悠闲、陶醉
中考古诗词“形象鉴赏”类解题思路
中考古诗词“形象鉴赏”类解题思路01人物形象鉴赏整体感知,确定身份分析人物形象,要从诗歌整体上把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两种: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首先区分人物形象是哪一类,为其大体定位。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把握诗歌的人物形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
同一作者,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遭遇不同,处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一样。
抓关键词,分析特征塑造人物形象,诗人往往运用关键词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完成。
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快速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示例如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8分)出塞(其二)王昌龄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6、全诗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并简要分析是如何刻画的。
(4分)【答案】诗中刻画了一位威武自信、浴血沙场、豪情盈怀、不畏牺牲、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
(2分)全诗不着一语直写人物,而是通过玉鞍战马、带血战刀的侧面描写及城头战鼓、月下沙场的烘托渲染来刻画将军的形象。
(2分)【解析】首先要用概括性词语对诗中主人公形象进行总括,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02景物形象鉴赏从景物本身的角度入手分析了解景物本身的形、声、色,注意动景与静景的搭配,掌握高低远近的写景层次。
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我们可以从形、声、色的角度分析出它展现了壮阔雄奇的赤壁景色。
从景物常见含意入手分析对诗歌景物形象的赏析离不开分析意象的作用,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意,无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如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表达思乡之愁,松柏象征孤直、清高、不畏强权的品格,等等。
注意答题要求题干要求“概括”形象特点: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
题干要求“赏析”:除了要写出景物的自然属性外,还要写出景物的社会属性,即诗人在诗中赋予该景物的情操或品性以及意义等。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 2013重庆卷 鹧鸪天•酬孝峙① • [清]钱继章 •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 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 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 字字冰。 •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 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 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 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 ⑴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拔。 熏风:东南风。 (2)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 ⑴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 手法?(4分)
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 (1)正面描写: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 描写、 神态描写、 肖像描写 、细节描写 • (2)侧面描写:环境 他人(对比反衬、衬托、 烘托) • (3)修辞和其他描写手法 白描(绘形绘色) • 比喻、拟人、夸张、用典、化用
• • • •
• • • • • •
• 一 剪 梅 刘克庄① 余赴广东,实之②夜饯于风亭。 束緼③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裳。天寒路滑马蹄僵, 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到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 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刘克庄:南宋爱国词人,政治上倍受打击,他以命运与 自己相同的刘禹锡自比,自称“刘禹福”。此词为作者被贬广东 时所作。②实之,即作者好友王迈,字实之。③束緼:用乱麻束 成火把。 1、词的下片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4分) 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 通过描写人物“酒酣耳热”的神态,细节 谈论文章、“推例胡床”的动作 细节 “疏又何妨,狂又何妨”的语言, 还有邻座吃惊、旁观者拍手而笑的侧面衬托,将两个狂放不羁、 纵情任性的狂士形象刻画得鲜明生动。
诗歌中塑造形象的常见方法
诗歌中塑造形象的常见方法(2011-02-23 11:33:43)转载标签:杂谈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
诗歌中塑造形象的常见方法有:(1)铺陈手法。
多见于叙事诗中。
如杜甫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里用铺陈手法,直叙其事,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2)通过描写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如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上首诗是女方问,下首诗是男子答。
问者问后不待回答,又自我介绍,表现出急切的心情;答者的解释包含着歉意。
进一层想想,问答间又微露出彼此的欢悦之情。
诗人通过人物对话,就把人物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
再如李端的《拜新月》:“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古代有妇女拜月、倾听心曲的古老风俗。
诗中的这位少女,见月下阶便拜,急切地要将藏在内心深处的话对月诉说。
但只能让月听到,所以便“细语”了。
“细语人不闻”五个字,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有着一颗激动的不安的心的少女的形象。
(3)以个体形象来反映群体形象。
诗歌的形象有个体和群体之分。
优秀的诗歌,能透过独具特点的个性,显示出蕴含在内中的共性。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歌极写人世的沧桑巨变,对豪门权贵进行辛辣讽刺(这是一般)。
但它描绘的,却只是南京城中乌衣巷的一段景色,而且只着力地刻画了燕子这一细节(这是个别),巧妙地用燕子不识盛衰、不辨贵贱,仍在已经换了主人的堂前筑巢,抒发了作者独具个性的感受(以个别来反映一般)。
(4)多侧面描写形象。
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诗歌中人物形象赏析方法
诗歌中人物形象赏析方法1.诗歌中人物形象鉴赏的分析方法①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掌握常见意象的特殊意义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代表民族和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
如:梅、莲等②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了解诗人惯用手法一个出色的诗人,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意象群,如屈原常用美人、香草、凤凰等,李白的诗中多黄河、大鹏、明月、剑侠等意象。
折合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有关,也和诗人的风格有关。
③准确理解修饰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令、“秋思之祖”。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意境: 萧瑟苍凉;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2.怎样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
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
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鉴赏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常见题目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怎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得分要点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形象
小贴士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作者借助外在景物来表达感情,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
(1)正衬关系: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
情,以乐景写乐情。
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
0 6 人形象。(4分)
08 李 白
1 0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壹 贰
现场抽样
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 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 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点评
答案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 心来写,得1分。此题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 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 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
○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 移家虽带郭①,野径入桑麻。 ○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 ①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_诗___中__的__陆__鸿__渐___是__一__个__寄___情__山__水__、__不___以__尘__事__为___念__的__高__人___逸__士__形__象__。__ _(_第__一___步__)_前__四__句__通___过__对__幽__僻___、__高__雅__的__隐___居__之__地__的___景__物__描__写___,__表___现_ _了___陆__鸿__渐__的__高___洁__不__俗__。___最__后__两__句___通__过__西__邻__对___陆__鸿__渐__行___踪__的__叙___述__,_ _侧___面__烘__托__了__陆___鸿__渐__的__潇___洒__疏__放__。___(第___二__步__)_作__者__通___过__对__陆__鸿___渐__这___一_ _形___象__的__塑__造__表___现__了__对__隐___逸__生__活__的__向_ 往和追求。(第三步)
高考语文诗歌中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和答题指导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杀敌为国、建功立业、 热爱山川、政治失意、仕途坎坷、达观、超凡脱俗、愤世嫉俗、消沉颓废、深居宫中、 孤独寂寞(宫女)、活泼可爱、勤劳勇敢(少女)、潇洒、闲适、追求自由生活、 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
整理归纳
• 答题步骤 第一步:说特点:人物特点、性格+身份地位 (特点如:不慕权贵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
身份如:英雄、游子、思妇、隐者、征人等) 格式:全诗刻画了一个…… 的……形象。 第二步:析例句:结合诗句翻译、分析其特征,融入表达技巧 从诗歌中找出能表现这一形象特点的内容加以分析说明,常用描写手法:白描、
课堂演练
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
分析
【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 高人逸士形象。(特点+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 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 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性格—具体分析)作 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 义或情感)
诗歌鉴赏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考点解读★★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两类:一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如《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
二是诗人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技巧点拨★★分析方法1. 要对诗人的生活经历、写作风格、理想抱负等有所了解。
2. 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3. 分析诗中词句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人物思想感情;借助意象、重要词语,运用典故、想象、比喻等技巧,感知人物形象。
答题步骤①点出特点。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
②概括分析。
结合全诗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
如果诗歌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描写手法。
③概括情感。
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
★★经典例题★★一、(2017全国2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答案】①忠于国家,赤诚豪迈。
尽管此时他已被排挤出朝廷,但依然关心朝政,他的爱国感情并不因此减少半分。
②虽为远别,依旧旷达。
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③胸怀博大,顾全大局。
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患难之中,劝勉有加,无少怨尤。
【解析】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诗词鉴赏之形象
题点1 人物形象 诗歌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情感的文学艺术。对诗歌 中人物形象的鉴赏,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 一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二是诗中刻画的除诗人自我外的其他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 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就是诗人自己的 形象。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 和想象到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题目要比较苦笋和魏征的相似点,是用人物形象比较事物形象,体察诗
人的“志”与“物”的结合点。
第二步,读文本,找依据
抓住事 诗歌首联写见到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直
物特点 接描写苦笋:“骈头脱襁白玉婴”“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挖掘事 物内涵
诗人将“苦笋”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 俱来的,进而联想到魏征。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 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相似。
析作用 意象
分析意象的方法
意象的“象”大多是名词。 找意象 如果是主谓式或动宾式,则转换成名词结构,如“柳细花红”可转换
为“细柳”“红花”。 动词 要从动态感、形象感、包蕴性上去体味。
抓内涵 形容词
把握其外在特征,如声、色、形、味等,注意意象的时令 色彩。
抓住“意”“象”契合点,由外在特征入手,挖掘其内在品质 及独有情味。
析作用 意象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 创设情境,提供背景。 衬托人物,铺垫蓄势。 表情达意,感发兴寄。 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在“抓内涵”时,要特别注意意象内涵的共性与个性。 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 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即意象的共性。如“折柳”寓“惜别怀远”之 意。 在把握意象的时候,既要了解意象的特定含义,即共性,又要唤醒个人的 生活底蕴、人生阅历,深入分析诗歌意境,以便了解意象在诗中的寓意,即 个性。如贺知章《咏柳》中的“柳”就是一种个性,它代表的不是“惜别怀 远”,而是表现烂漫的春光。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形象
示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1年重庆卷)
渡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问题: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解析】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 的意象。诗人张弼渡江之时,想到自己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 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 落),故而“吟对沙鸥一怆神”。一“怆”字写出了张弼无限的 客愁。 参考答案:张弼用沙鸥的到处飞翔来衬托自己的孤单漂泊。
示例2: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1年四川卷)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问题: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解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南渡之后,国破家亡,诗人陈与义过 着颠沛流离的客居生活。这年二月,冰雪初融,溪水新绿,诗 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在平淡闲适的生活中想起 了窘困多病的友人而轻舟访友。诗歌通过纶巾鹤氅的外貌、睡、 忆、寻的动作和早春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情趣高雅, 珍视友情,风流飘逸的诗人形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情感指向
1.杨柳:“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2.落叶:失意、悲叹。 3.梅花:傲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不愿同 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莲:与“恋”谐音双关,爱恋思念高洁之士。 5.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6.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7.菊: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8.竹:生命力,节操,贞节,气节,谦虚,虚怀若谷, 清高。 9.梅子:常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
比喻与拟人
比喻
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来表达某种意义或情感,使语言更加鲜明生动。
拟人
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类的情感和特征,使语言更加富有情感和表现力。
对比与反衬
对比
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不同之处,来突 出它们的差异和特点,使语言更加鲜 明有力。
反衬
通过强调一个事物的相反特点,来突 出它的特点或情感,使语言更加深刻 有力。
将诗歌人物形象鉴赏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如 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可以从多角度深入 挖掘人物形象的内涵。
个性化与多元化鉴赏
随着人们对诗歌鉴赏需求的多样化,未来诗歌人 物形象的鉴赏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与多元化的视角 和方法,满足不同读者的审美需求。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语言与修辞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语言运用和 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拟 人等,可以揭示人物形象的深 层含义。
情感与主题
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理解人物形象在整体情感表 达和主题呈现中的作用。
比较与对比
将同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其 他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 ,或者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 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对比,有助 于更全面地理解人物形象的特 色。
理解诗人对人物的塑造意图
探究诗人的生平经历
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有助于理 解诗人对人物的塑造意图和情感倾向。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
通过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诗人对人物 的塑造意图,探究诗人所表达的人性和社会
价值观。
05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案例分析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人物形象鉴赏
家庭背景与性格特点
在剧中表现出对生死、人性的哲学思考,因过于审 慎而延宕复仇计划。
悲剧结局与社会意义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明手法析作用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明手法析作用诗歌鉴赏中,分析人物形象通常需要明确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法和它们的作用:1. 比喻:通过将人物与某个具体的事物进行类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化。
例如,用“如花似玉”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2. 拟人:赋予人物以人类的特质或行为,使其更加鲜活、具有人格化。
例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中的“春风”具有得意、欢快的拟人形象。
3. 对比:通过与其他人物或情境的对比,突出人物的特点、性格或境遇。
例如,用贫与富、悲与喜的对比来凸显人物的命运。
4. 象征: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或符号来暗示人物的内涵或品质。
例如,用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5. 动作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来展现其性格、情感或心理状态。
例如,“手抖心弦乱,泪洒相思地”中的动作描写表达了人物的悲伤。
6.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揭示其内心世界、性格特点或社会地位。
例如,高雅的语言暗示了人物的文化修养。
7.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外貌的刻画,展现其外貌特征或气质形象。
例如,“眉清目秀”形容人物的容貌俊美。
8. 环境描写: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来烘托其情感、心境或身份。
例如,阴森的环境可能暗示人物的忧愁。
在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诗歌内涵: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使诗歌更加丰富多彩,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
2. 表达情感:人物形象可以成为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人的情感倾向。
3. 反映社会现实:通过描写人物形象,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价值观念等。
4. 引发思考:具有鲜明个性或独特经历的人物形象可能引发读者对人生、人性等问题的思考。
赏析诗歌的形象
赏析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是诗歌中用以表现主题和情感的人物、事物或景物。
在赏析诗歌的形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描述其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来表现。
这些形象可以是对现实人物的描写,也可以是诗人虚构的人物。
在赏析人物形象时,可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以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2. 事物形象:诗歌中的事物形象通常用来象征或比喻某种意义或情感。
这些形象可以是现实中的事物,也可以是虚构的事物。
在赏析事物形象时,可以分析其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比喻意义以及其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3. 景物形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通常用来渲染气氛或表达情感。
这些景物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
在赏析景物形象时,可以分析其描绘手法、意境以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在赏析诗歌的形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把握形象的内涵和意义。
2. 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个人经历,以便更好地理解形象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3. 注意形象的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象征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形象的表达效果和艺术特点。
4. 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形象体系,注意形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诗歌中塑造形象的常见方法
诗歌中塑造形象的常见方法(2011-02-23 11:33:43)转载▼标签:杂谈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
诗歌中塑造形象的常见方法有:(1)铺陈手法。
多见于叙事诗中。
如杜甫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里用铺陈手法,直叙其事,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2)通过描写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如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上首诗是女方问,下首诗是男子答。
问者问后不待回答,又自我介绍,表现出急切的心情;答者的解释包含着歉意。
进一层想想,问答间又微露出彼此的欢悦之情。
诗人通过人物对话,就把人物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
再如李端的《拜新月》:“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古代有妇女拜月、倾听心曲的古老风俗。
诗中的这位少女,见月下阶便拜,急切地要将藏在内心深处的话对月诉说。
但只能让月听到,所以便“细语”了。
“细语人不闻”五个字,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有着一颗激动的不安的心的少女的形象。
(3)以个体形象来反映群体形象。
诗歌的形象有个体和群体之分。
优秀的诗歌,能透过独具特点的个性,显示出蕴含在内中的共性。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歌极写人世的沧桑巨变,对豪门权贵进行辛辣讽刺(这是一般)。
但它描绘的,却只是南京城中乌衣巷的一段景色,而且只着力地刻画了燕子这一细节(这是个别),巧妙地用燕子不识盛衰、不辨贵贱,仍在已经换了主人的堂前筑巢,抒发了作者独具个性的感受(以个别来反映一般)。
(4)多侧面描写形象。
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中国古代诗人的人物形象与塑造技巧
中国古代诗人的人物形象与塑造技巧中国古代诗歌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古代诗人通过精湛的诗歌技巧塑造出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性,同时也承载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考。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诗人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技巧。
1. 人物形象在古代诗歌中的重要性人物形象是诗歌中的重要元素,它们赋予了诗歌以生动的图像和情感表达。
通过绘制人物形象,诗人能够将抽象的思绪和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与意义。
人物形象在古代诗歌中扮演着传达诗人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的桥梁角色。
2. 中国古代诗人对人物形象的追求中国古代诗人追求的人物形象多样而丰富。
他们通过绘制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等方面,打造出独具个性和鲜明形象的诗歌人物。
这些人物不仅具备一定的社会背景,还与诗人自身的情感和处境相联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2.1 描绘外貌特征古代诗人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通常会生动地描绘其外貌特征。
他们运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来绘制人物的五官、姿态和衣着等方面的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和具体。
例如,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五花马,千金裘”,通过描绘高贵气派的人物形象,形象地展现了自己的豪迈与激情。
2.2 表达性格特点除了描绘外貌特征,古代诗人还通过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塑造人物形象。
他们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等方面,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性格特点。
例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通过描绘杨贵妃的娇媚和才艺,塑造了她的风华绝代和深受宠爱的形象。
2.3 表现情感状态人物形象不仅具有独特的外貌和性格特点,还能够表达情感状态。
古代诗人通过描写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展示了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心理状态。
例如,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通过表达自己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对时代困苦的感叹,唤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3. 中国古代诗人的人物形象塑造技巧中国古代诗人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许多精妙的技巧。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鉴赏
鉴赏人物形象蘅东八中谢洪峰一、关于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和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对诗中形象的识别,对诗中形象特征的把握,对诗中形象象征意义的感悟,以及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
二、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类命题的答题格式:1、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类命题,它的答题格式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整体界定→具体分析→揭示作用第一步:整体界定,即用一句简练、准确的话将人物形象总的本质特点概括出来。
第二步:具体分析,即扣住原诗中刻画人物的片断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该人物形象及体现其本质特点的。
第三步:揭示作用,即指出这一形象的塑造对于表达诗歌的主旨和传递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情趣等有何意义。
2、提问方式同是关于人物形象的题目,提问的方式不同,答题的侧重点也就不同。
因此,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读题干,怎么问就怎么答,切忌答非所问。
大体说来,围绕人物形象的命题有三种设问方式:方式①提问:“试析这首诗塑造的人物形象”或“试析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解析:这种提问方式是典型的鉴赏人物形象的题目,只需按“整体界定→具体分析→揭示作用”的程序答就行了。
方式②提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解析:这种提问方式问得干脆利落,答得也就直截了当,只需要“整体界定”这一步就可以了。
方式③提问: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解析:这种提问方式虽然着眼点仍是“形象”,但实际上在考查学生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或者说写作技巧的掌握。
这种题目是属于人物形象类题目的变体,此时就不能按上述“一般答法”的程序进行答题。
三、样题示例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问:(1)试析这首诗塑造的人物形象。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试析这首诗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思路点拨]这首诗塑造的是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中人物形象分类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
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
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10、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1、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则是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情感。
12、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将有情人别离时独特的表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诗中两位依依惜别的多情人形象缠绵深挚,别有一番风神韵致。
13、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善良的卖炭翁的肖像,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令人扼腕悲叹。
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常见命题方式:①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②这首诗歌中的某物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答题模式1、概括形象的总体特点用两个四字词语或四个两字词语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
(本诗描写了一个…………的……人物形象。
)2、结合诗句分析其特征结合具体诗句,描写诗歌(加上想像的翻译);有手法点出手法。
诗歌中哪些具体词句,具体表现了人物的哪些特征。
3、形象意义作者的感情,理想,追求等。
表达了诗人……情感例题题葡萄图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
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问: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答: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抛掷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被埋没。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人物形象分析答案构成:形象的总体特征+结合诗句分析其特征+形象的意义(思想内容及观点态度)三、【知识积累常见人物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知识积累·人物形象常用术语】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2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3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建功立业、4悯农怜农爱恨情长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四、点击高考:(2010福建卷)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问: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五、当堂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玉阶怨谢眺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
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什么形象?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葡萄图徐渭①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①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
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
性情放纵,屡试不第。
(1)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联系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古诗歌中的形象鉴赏教学目的:懂得诗歌形象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通过品味形象从而理解诗歌的能力帮助学生归纳把握诗歌形象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诗歌鉴赏经验基础上,揣摩诗歌形象。
教学方法:直观画面与回忆想象相结合;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强调考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分值6分,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古典诗词中的形象与一般小说、戏剧中以人物为主的形象有所不同,它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是景象,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
①人物形象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而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它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去进一步补充。
如:“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崔颢《长干曲》)——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景。
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李白《从军行》)——有装扮(铁衣碎)描写,有行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②景观场景一般有:景象描写,场面描写,色彩描写,等等。
当然,诗中的景物也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它常常带上了一定的主观色彩。
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③某些事物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
从全诗来说,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
古典诗词中常描写的形象有:蝉、鹰、雁、松、梅、竹、马,等。
如:“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在这首诗中虞世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还有大家都熟悉的陆游的《咏梅》词等。
(二)明确诗歌形象基本内容诗歌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
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诗的“事物”和送别诗中的细节。
(三)、诗歌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例题: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