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学会识别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2. 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处。
3.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输导组织发达,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分类和识别。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2. 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植物的特征。
2. 讲解藻类植物:介绍藻类植物的结构特点,举例说明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 讲解苔藓植物:介绍苔藓植物的特征,分析其在自然界中的生存优势。
4. 讲解蕨类植物:介绍蕨类植物的特征,讲解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观察实物,识别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并进行分类。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资料,增强对这类植物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练习题等形式,检测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特征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观察、分类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3. 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展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2. 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3. 分类卡片,用于实践环节的学生分类活动。
初二生物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教案
讲解重点知识
提问
讲述
讲述
提问
讲述
提问
蕨类植物能够从土壤里面吸收水分了,可是,这水分如何运送给地上的叶呢?
这就又回到了我们刚才说的汽车和马路的问题,蕨类植物有一种叫做维管束的结构,能够将根吸收的水分和水中溶解的物质运送到植物体的茎、叶等部分去,还能够将地上部分光合作用的产物运送到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地下部分去,这就是蕨类植物体内的“汽车”和“马路”,我们称之为输导组织
近年来一些可食用蕨类植物被人类大肆采割,严重破坏了这种野生植物资源
三、教学重点:
1.蕨类植物的结构特征
与以往学生所见的植物的结构位置有较大不同
四、教学难点:
1.蕨类植物的结构特征
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对蕨类植物填图,并且能够说出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的作用
五、教学媒体:
1.葫芦藓实物
2.肾蕨、巢蕨、树蕨的图片
苔藓植物对水土保持上具有很大作用,并且苔鲜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故可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讲解蕨类植物的各个结构名称
通过学生讨论上台演示来使学生记住蕨类植物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名称
提供感性材料
演示
讲述
蕨类植物的填图(实物投影)
这是我们实验报告册上的蕨类植物的填图
讲解重点知识
提问
一、教学内容:第十四章 生物的多样性 第四节 植物二苔藓植物三蕨类植物
设计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等特点
(2)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3)能够看图指出蕨类植物的每部分的名称
(4)能够说出蕨类植物在结构上的特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命周期、繁殖方式等。
2.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3.了解这些植物的生活环境、分布特点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4.掌握研究植物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比较、分类等。
2.延伸拓展作业:
-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课余时间,进行户外实践,观察身边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拍摄照片并记录观察过程。
-让学生尝试在家中培养藻类、苔藓或蕨类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并撰写观察日记。
3.创新性作业: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设计美观。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一系列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2.教学目的:
-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分析植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身边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评价:
《藻类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教学设计
《藻类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主要特征。
(2)能够识别常见的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3)理解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1)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
(2)观察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相关知识。
2、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标本、图片和实物。
3、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主要特征。
4、小组合作法: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观察和讨论任务。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植物图片,如藻类植物中的紫菜、海带,苔藓植物中的葫芦藓、地钱,蕨类植物中的肾蕨、铁线蕨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1)藻类植物①展示多种藻类植物的图片或标本,如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
②讲解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③分析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如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等。
④强调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如提供氧气、食用、药用等。
(2)苔藓植物①展示苔藓植物的图片或标本,如葫芦藓、地钱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教学难点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和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植物细胞结构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有的还有叶绿体、液泡、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引出新课:什么是绿色植物?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呢?(一)绿色植物1.概念: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植物。
2.分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问:“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为什么春天的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呢?学生回答:春天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
引出新课:常见的藻类植物有哪些呢?(二)藻类植物1.常见的藻类(1)淡水藻类展示淡水藻类(衣藻、水绵)图片,简单介绍:衣藻:单细胞藻类,分布于水沟、洼地和含微量有机质的小型水体中,早春晚秋最为繁盛,可培养作饲料或食用。
细胞内含有叶绿体,有眼点、鞭毛等。
水绵:多细胞藻类,大量分布于池塘、沟渠、河流等地方,可作某些鱼类的饵料。
细胞内有带状叶绿体。
(2)海洋藻类展示海洋藻类图片,简单介绍:【鹿角菜】分布于大西洋沿岸和我国东南沿海以及青岛、大连等海域,是中国的一种重要经济海藻。
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苔藓与蕨类植物》教案
(二)资料分析,观察图片,积极思考蕨类植物的作用和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教师出示资料,引导学生得出蕨类的生活环境。并观察波士顿蕨、鸟巢蕨、富贵蕨和桫椤的图片思考蕨类植物的作用,食用、药用和绿肥饲料等。
总结:学生填写学案中蕨类植物的总结。
学生动手观察鸟巢蕨叶片背面的褐色隆起,来学习生殖细胞——孢子。进一步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称为孢子植物。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总结、应用的能力。联系实物让学生认知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孢子,并为引出种子植物做好铺垫。】
三、归纳总结
填写表格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生答:因为苔藓植物的叶片只有一层细胞,所以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来威胁叶片细胞,因此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好了,同学们刚才的讨论非常成功,那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段录像来回顾一下苔藓植物的相关知识。点击超链接播放录像。
总结:引导学生填写学案中苔藓植物的总结。
谈话:蕨类植物比我们刚才认识的藻类、苔藓植物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环境,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并产生疑惑)
教师交流释疑:蕨类植物有了真正的根、茎、叶。(师手拿波士顿蕨进行讲解)我们看到的这部分呢,其实是蕨类的的叶;茎呢,一般是地下茎,在土壤中;根呢,也是在土壤中。而且蕨类有了输导组织。(师点击幻灯片,出示答案)因此,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能很快地运输到叶,而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能很快到达根及其他细胞。所以植物体长得比较高大,这也正是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苔藓和蕨类的实物和相关资料及各种藻类植物的视频。
《藻类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教学设计
《藻类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实物或标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通过比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难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2)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实物或标本,准确描述其形态特征。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使学生对这三类植物有初步的了解。
2、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实物或标本,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这三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这三类植物的进化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实物或标本,如海带、紫菜、水绵、葫芦藓、墙藓、肾蕨、满江红等。
(2)多媒体课件,包括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等。
2、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2)收集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资料。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案
第四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目标:1、描述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2、说出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的观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4、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特征及生活环境的描述,培养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5、通过对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提高对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的关注程度。
教学重点:1、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的特征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苔藓和蕨类植物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到的植物类群,通过学习讨论,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性,同时认识到就是这些平时少见的植物与人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不同种类植物特点的描述、总结与比较。
利用实物观察、描述最好,教师可以多提供图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总结和归纳。
教学策略:本课为1 课时,本章是在之前讲过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并以植物体为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好身边的植物资源,在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搜集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差异较大的不同植物标本,教师也应准备本地常见的三类植物的标本,以备学生搜集标本不全时补充使用。
课上通过学生的分组观察与讨论,比较总结出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与形态特征。
根据本地植物资源开发的情况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或与人类的关系。
在学习方法方面,本课是可以使用表格整理知识的,使学生对比较表格有所认识,为今后更好的使用表格比较和整理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第四节苔藓和蕨类植物、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苔藓植物: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蕨类植物:观赏、食用、药用、做肥料或饲料、与煤的形成有关。
《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六年级生物下册鲁科版】
第二节《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概述苔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苔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1.苔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教师收集苔藓、蕨类植物的相关视频、图片等,PPT。
学生课前预习。
四、相关资源《【教学图片】苔藓植物》图片资源、《【生物世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知识卡片资源、《【教学图片】蕨类植物》图片资源、《【生物世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知识卡片资源、《【教学实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及其生活习性》视频资源。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藻类植物,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吧!藻类植物生活环境:多数水中,少数陆地阴湿处形态特征:单细胞或单细胞,无根、茎、叶,无输导组织作用释放氧气鱼类饲料食用药用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两种绿色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新知讲解】(一)苔藓植物春夏时节,如果你留意,在阴湿的墙角。
或者清澈的溪流边,就有可能发现苔藓植物的踪迹。
如果你有机会走进温暖多雨地区的森林中,还会在一些树干上看到它们;有时脚下似乎有一块毛茸茸的绿毯,踩上去非常松软,这些植物主要是苔藓植物。
观察当地常见的几种苔藓植物。
展示苔藓植物教学图片。
此处插入苔藓植物的图片,并逐步展示。
讨论1.与藻类植物相比,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讲解: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讨论2.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哪些主要区别?与其生活环境有关系吗?讲解: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它们全身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自身所需要的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藻类植物的生活不能离开水。
苔藓植物的植株通常具有类似茎、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它们具有非常简单的假根。
六年级生物下册《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教师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特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1)苔藓植物的特征:教师详细讲解苔藓植物的体型、结构、生活环境、繁殖方式等。
(2)蕨类植物的特征:教师详细讲解蕨类植物的体型、结构、生活环境、繁殖方式等。
(3)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的区别与联系:教师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两者的异同。
2.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结合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方面: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态度。
2.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观念。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培养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植物的基本分类和特征,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其具体特征、生态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观察、描述生物现象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
2.1.1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课题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一章藻类与植物的类群第一节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能够说出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
2、通过比较归纳,能够说出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异同点。
3、通过联系实际,能够举例说出这些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1.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设计意图个性补充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播放视频: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
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将它们分为四个主要类群。
下面请同学们通过视频来了解下绿色植物有哪四大类群呢?学生思考问题,回答: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课堂探究】探究一:藻类植物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回答下列问题: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春天来了,江水和湖水都泛起了绿色,这是为什么呢?2、藻类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呢?3、藻类的形态结构特征是什么?4、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如何完成吸收作用和光合作用?5、藻类在生物圈中起什么作用?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引导思考:藻类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以此补充赤潮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问题。
1、藻类大量生长繁殖。
2、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
3、藻类有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的。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4、藻类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水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5、(1)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占90%。
2)是很多鱼类的天然饵料,海带、紫菜等可以为人类食用医药。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小组合作用能力。
和水华两种生态现象,呼吁学生保护环境。
(有基础的可拓展。
)探究二:苔藓植物古诗引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描述的又是什么植物类群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1页,回答下列问题:1、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理解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点、生活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会分辨它们的特征,并且能够比较它们与种子植物的异同之处。
2. 教学重点了解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学会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分辨它们的特征。
3.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征和生命周期,以及它们与种子植物的区别。
4. 教学内容(1)苔藓的特征和生活方式苔藓植物是最原始、最简单的陆地植物之一,它的身体由细胞密集的茎和叶组成。
其特点为没有真正的根,整个植物的体靠吸收营养和水分存活。
苔藓植物以孢子进行繁殖,生命形式多样,如地衣、苔藓和角苔。
(2)蕨类植物的特征和生活方式蕨类植物是由根、茎和叶组成的,其中叶被称为羽片或复叶,有时候会很长,形成蕨类植物的特色形态。
此类植物的根为主根和侧根结合的丛生根,成为块根或者瘤根。
蕨类植物繁殖方式主要是通过孢子繁殖。
(3)比较苔藓和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异同苔藓和蕨类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和高度,蕨类植物叶片奇特,形成它们特有的外形,但与种子植物不同的是,种子植物拥有真正的根、茎、叶和花朵,以此作为进行生殖和繁殖的方式。
5. 教学方法•配合幻灯片的讲解;•通过观察和调查生活中的苔藓和蕨类植物,对比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区别;•演示标本鉴定,并结合实际情况辅助学生分辨。
6. 教学准备•幻灯片、标本、光学显微镜和实验室设备。
7. 教学过程(1)前期准备在教学开始前,教师需要先准备好幻灯片,提前做好生物标本,并在实验室里将设备准备好。
(2)展示生物幻灯片并讲解(15分钟)首先,让学生先通过幻灯片的讲解,熟悉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点、生命周期和适应环境,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两种植物的形态和结构。
(3)实验操作(60分钟)然后,让学生分组观察苔藓和蕨类标本,通过显微镜或压片法仔细观察它们的细节,以有力的理论支持加强学生对这两种植物的理解。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案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奇妙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 掌握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分类和繁殖方式;3. 培养学生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资源:1. 图片、幻灯片或视频素材展示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外观和生长环境;2. 实物标本或模型展示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外观特征,引发学生对这两类植物的兴趣;2. 提问:你们见过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探究苔藓植物(15分钟)1. 介绍苔藓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如多细胞体、无根、喜欢潮湿环境等;2. 展示苔藓植物的实物标本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3. 引导学生思考:苔藓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为什么它们喜欢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三、探究蕨类植物(15分钟)1. 介绍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如有根、有叶、喜欢阴湿环境等;2. 展示蕨类植物的实物标本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3. 引导学生思考:蕨类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为什么它们喜欢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四、总结归纳(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 引导学生总结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分类和繁殖方式;3. 强调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保护它们。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寻找并观察周围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2. 让学生记录所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和生长环境,回到教室后进行分享;3. 鼓励学生提出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保护建议,并展示在教室或学校内。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撰写一篇关于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文章,并附上自己拍摄的植物照片。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提问回答等;2. 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文章内容的准确性和照片的质量;3. 学生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表达。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3.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观察实验、讨论交流、问题回答等,及时给予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终结性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运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引发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兴趣。
-新课内容:详细介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征、分类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结合显微镜观察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三类植物的细胞结构。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对生物学科已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了解尚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植物分类的认识模糊,对显微镜的使用不够熟练,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逐步深入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点。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观察身边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巩固知识。
五、作业布置
1.结合课堂所学,观察并记录身边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尝试进行分类,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特征,完成一份观察报告。
2.设计一个小实验,探究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或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3.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给予反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3.4苔藓和蕨类植物
株潭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单内容学科生物 年级 初一 时间 2017-11 节次 3-4主备人 彭露复备人课题苔藓植物和 蕨类植物教学目标1、 识别常见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2、 概述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重点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难点 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 高等的特点课堂模式 内 容 提 要时间设计意图方法、策略个人备课①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 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 ③新授 ④课内练习(及检测)一、回顾旧知与导入新课 复习藻类植物的特点在阴湿的墙角,常常生长着一些矮小的绿色植物,人踩上去,就像踩在软软的地毯上一样。
你认真观察过这些植物吗?它们是怎样生长和繁殖的? 二、讲授新知1、探究竟:观察葫芦藓(苔藓植物) ①假根:有固着作用,无吸收作用 ②茎:无输导组织 ③叶:无叶脉④孢蒴:里面充满孢子 1.1总结苔藓植物的特征:①植物体矮小②具有茎、叶、假根③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④孢子繁殖1.2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①苔藓植物是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②苔藓植物在防止水土流失上起着重要的作用③苔藓植物可用于医药方面。
暖地大叶藓对治疗心血管病有较好的疗效。
④泥炭藓或其他藓类所形成的泥炭,可作燃料及肥料 2、探究竟:观察肾蕨植株(蕨类植物) ①根:不定根②茎:地下茎,有不定根,有输导组织 ③叶:叶大,呈羽状,地上部分 ④孢子囊:有许多孢子,繁殖后代 2.1、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①有根、茎、叶的分化 ②根、茎、叶里有了输导组织 ③孢子繁殖④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2.2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煤炭 三、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对比导入新课,口述学习目标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学生记忆相关知识点。
当堂训练,检测 知识运用。
2.1.1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生物学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一章藻类与植物的类群第一节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藻类、苔藓植物实物、图片以及生活环境资料等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等能力,归纳、概括藻类、苔藓植物的主要形态结构特征、生殖方式,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2.通过对藻类、苔藓植物适应其生活环境的特点分析,认识到生物的特征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初步形成进化与适应观。
3.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说明藻类、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认同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藻类、苔藓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藻类、苔藓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导入新课【出示黄花蒿图片】1971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经历多次失败后,摸索出提取青蒿素抗疟成分的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青蒿素的提取来自我国广泛分布的植物——黄花蒿。
你知道与生物柴油制造有关的微藻吗?你知道与土地沙漠化治理有关的生物结皮吗?你知道现在燃烧的煤与哪种植物有关吗?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大量的资源,只有深入了解这些不同的类群,才能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保护。
通过生活现象的列举,引发学生对藻类和不同类群植物重要作用的认同,同时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展开对藻类和植物类群的学习。
一、藻类【出示实物与照片】展示换水后,温暖阳光照射下长了藻类的鱼缸。
【提问】实例分析,归纳藻类的特征及作用清洗干净的鱼缸换水后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一段时间后,缸壁和水中就可能出现绿色的细丝或绿膜,这些绿膜可能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首诗在描述春日景色的同时,也都描述了水体颜色的变化。
哪类生物又与自然界中水体颜色的变化有关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这些变化相关的藻类。
【出示照片】出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滴水中的照片。
教案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蔡贞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以贯众和葫芦藓为例,知道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描述两类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比较两类植物之间的差异时,使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了解植物所具有的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对地面上各类植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地面上植物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了解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观察,以及繁殖方式。
四、教学准备每组一盆肾蕨和一个放大镜、葫芦藓或者其它藓类、用于海报展示的A3纸(比较三种孢子植物的异同点)记号笔、PPT课件(含视频)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地面上还生活着两类比较矮小的植物,播放苔藓植物的视频,引入本课。
(二)PPT展示葫芦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1.葫芦藓的生活环境是什么?2.它长的高还是矮?(矮)3.葫芦藓有根、茎、叶的分化吗?教师总结: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主要起固着植物体的作用。
叶又小又薄(所以可作大气污染的监测植物),茎、叶里没有输导组织,叶没有叶柄或叶脉,苔藓植物依靠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但吸收的能力不强,所以植物体一般都长的很矮小。
4.观察金发藓等其他苔藓植物,它们的根、茎、叶与葫芦藓相似吗?5.葫芦藓依靠什么结构繁殖?总结:苔藓植物是孢子植物。
6.总结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茎和叶里没有输导组织。
(三)再让学生观看蕨类植物的视频,然后以肾蕨为代表植物学习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同学们观察桌子上蕨类植物(实物)的形态结构。
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肾蕨的生活环境是什么?(岩缝、路边和墙角的背阴处)2.在54页的图上表示出肾蕨的根、茎、叶器官。
(注意茎的位置,大多数蕨类植物的茎都生长在地下)3.肾蕨的根、茎、叶各有什么特征?特别是叶,能不能看到叶柄?教师补充总结:肾蕨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比苔藓植物长得高。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学历案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区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3、认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差异。
2、难点(1)理解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
(2)认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三、学习过程(一)导入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植物。
有的高大挺拔,如树木;有的矮小伏地,如小草。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种比较特殊的植物类群——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二)苔藓植物1、常见的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葫芦藓、地钱、墙藓等。
2、形态结构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
但是,它们的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主要起固定作用。
3、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树干、墙壁、岩石表面等。
4、生殖方式苔藓植物通过孢子进行生殖。
(三)蕨类植物1、常见的蕨类植物常见的蕨类植物有肾蕨、卷柏、满江红等。
2、形态结构蕨类植物有了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并且具有输导组织。
根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大多横卧在地下,叶常常呈羽状。
3、生活环境蕨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中。
4、生殖方式蕨类植物也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四)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区别1、形态结构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并且有输导组织。
2、生殖方式两者都通过孢子繁殖,但苔藓植物的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
3、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对环境的要求更高;蕨类植物相对能适应更广泛的阴湿环境。
(五)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苔藓植物(1)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因为它们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使苔藓植物无法生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
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四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1、描述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的观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4、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特征及生活环境的描述,培养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5、通过对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提高对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的关注程度。
教学重点:
1、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的特征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苔藓和蕨类植物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到的植物类群,通过学习讨论,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性,同时认识到就是这些平时少见的植物与人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难点:
对不同种类植物特点的描述、总结与比较。
利用实物观察、描述最好,教师可以多提供图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总结和归纳。
教学策略:
本课为1课时,本章是在之前讲过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并以植物体为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好身边的植物资源,在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搜集不同环
境中的形态差异较大的不同植物标本,教师也应准备本地常见的三类植物的标本,以备学生搜集标本不全时补充使用。
课上通过学生的分组观察与讨论,比较总结出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与形态特征。
根据本地植物资源开发的情况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或与人类的关系。
在学习方法方面,本课是可以使用表格整理知识的,使学生对比较表格有所认识,为今后更好的使用表格比较和整理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四节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二、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苔藓植物: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观赏、食用、药用、做肥料或饲料、与煤的形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