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环节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举措
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中的问题和对策
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中的问题和对策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中的问题和对策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照合同规定归还贷款时由借款人、贷款人、担保人协商或仲裁或经法院判决和裁定由商业银行行使债权、担保物权而取得所有权或处分权的实物和权利近年来随着抵押、质押等担保贷款的日益增加商业银行收取的抵债资产也越来越多在实务中多数抵债资产所对应的贷款属于“可疑”、“损失”类贷款实际已经成为有损失的不良资产因此如何规范和加强对抵债资产的经营管理加快抵债资产的处置变现是当前商业银行减少低效资金占用盘活不良贷款和降低不良资产率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商业银行对于回收的抵债资产由于缺乏专门人才和对实物管理的有效措施及经验加上国家处理抵债资产的政策不到位其管理状况令人堪忧处置变现前景也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抵债资产的受偿价格大大高于其实际价格价值背离相当严重商业银行收回的抵债物中绝大多数是质次价高、物所不值、物不足值原因一是借款企业发生经营风险出现亏损、倒闭等情况时用于抵债的资产往往可选择性差甚至无从选择;二是评估机构在对抵债资产进行评估时受利益驱动的影响(评估费用按评估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往往高估抵债资产的价值;三是某些债务人利用以物抵债作为逃废银行债务或变相牟利的手段等等(二)抵债资产保管难形成现实损失和潜在损失的威胁日益加大商业银行回收的抵债资产大多集中在基层行由于人员少专业人才缺乏、场地有限等原因基层行无法设立专人保管也无法提供抵债资产的存放场所难以实施有效管理同时商业银行现行的对抵债资产的操作规程也没有明确该部分资产由哪个部门负责管理结果形成谁都管、谁也管不好的尴尬局面使得抵债资产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发生不同程度的自然损失和人为损失(三)抵债资产手续不全、权属不清处置政策不明确难以处置变现据笔者调查有相当多的抵债资产案例存在手续不健全、权属不清晰的情况这其中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上银行缺乏专业人员和专门技术手段无法辨别质量优劣、产品真伪难以鉴别相关权属文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存在着新官不理旧账认为不良资产是前任造成的去处置会揭前任的短因而不积极采取措施落实抵债资产的相关手续、不努力追索抵债资产权属文件现象客观上一方面许多相关政策不明确、不配套制度规定滞后如损失额度、比例的管理权限不明确呆账核销的损失出口无规定等另一方面借款人、地方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极力促成企业以质次价高的资产了结银企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无形中给商业银行处置变现抵债资产埋下了隐患(四)抵债资产的处置变现费用高、税负重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运作过程中已按税法有关规定分别缴纳了印花税、营业税和所得税在抵债资产的处置变现过程中交通工具仍要按变现额的6%、其他资产按4%缴纳增值税另外还要缴纳诸如评估费、过户费、产权登记费、变更费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契税、土地增值税等等如果抵债资产经拍卖公司拍卖还要按拍卖收入的5%给拍卖公司提取佣金更有甚者某些抵债资产还存在着原所有权人的各种欠费(税)需银行补交的问题总的算来抵债资产处置变现需缴纳的各种税费占到变现额地20%以上进一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产损失二、对策及建议借款人或担保人无力以货币资金偿还商业银行贷款银行采取回收抵债资产的方式来保全信贷资产为盘活信贷资金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抵债资产的经营管理不同于一般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其关键环节在于资产的最终变现即从实物(权利)资产向货币资产的最终转换变低效资产为有效资产笔者认为以资(产)抵贷(款)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既有生存的条件必将有一定的生命力抵债资产对商业银行保全信贷资产的不良影响在工作中还不能根本杜绝而且将是商业银行今后面临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建立一整套适应现代经济规律的有效机制(一)做好抵债资产回收工作是处置抵债资产的基础商业银行要加强对贷款企业的监控密切关注企业经营动态从而掌握保全资产的最佳时机在具体实践中对破产企业要依法及时进行清收清收要快速否则抵贷资产可能被转移或损害;对抵贷资产的评估价格要严格把握既不能低价高估做到公平、公开、公正防止道德风险;抵贷资产的手续要齐全、完备、合法(二)抓好抵债资产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是处置抵债资产的可靠保证商业银行完善的抵债资产管理制度应明确抵债资产的范围、标准、回收权限和回收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贷款风险责任认定、评估定价、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抵债资产取得后的台账设置、保管措施、财务核对;处置方法、变现价格确定、资金回收和差额损失的处理办法;明确会计处理方法和财务管理办法、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及监督检查等规定使抵债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行内各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各负其责行政部门全面负责抵债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信贷部门、保全部门负责抵债资产的接收、清理、登记和处置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财会部门要对抵债资产视同自有资产认真进行财务、会计处理(三)作好抵债资产的变现工作是处置抵债资产的关键1、在政策上要争取税务部门、资产评估机构、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制定与商业银行实施以资抵贷业务相关配套政策、制度、办法考虑抵债资产的特殊性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应减免部分税费以减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流失2、商业银行要建立抵债资产管理机构负责抵债资产的经营管理和处置工作笔者认为抵债资产的管理机构以商业银行中心城市行为单位设置比较适宜中心城市行将本辖区的抵债资产集中经营管理充分利用其相对集中的人才、资源、信息等优势有利于提高抵债资产管理的工作质量加快抵债资产的处置变现抵债资产的处置应尝试采取多种办法如拍卖、变卖、回购、租赁、资产置换、以物放贷等对手续不完善暂时难以出售的抵债资产可以采取租赁或承包等形式进行出租或承包用租金和承包费来抵偿贷款本息;对原债务人有其他易变现的有效资产的可以运用资产置换的方法;对仍有经营能力的原债务人可积极采取回购或以物放贷的办法等等3、探索与资产管理公司联手合作的路子把某些抵债资产形式上划给或移交资产管理公司利用资产管理公司的有关优惠政策处置抵债资产降低有关费用4、对商业银行确有必要转为自用资产的要比照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办法履行报批手续并按照财会制度要求设置账卡分类核算管理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
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5篇范文
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5篇范文第一篇: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金融职务犯罪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利用其从事融资活动的便利或滥用职权、不尽职责,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破坏金融管理秩序或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众所周知,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巨大,不仅损害金融机构自身的合法利益,更严重地损害广大存款人、股东的合法权益,极易诱发金融风险,危害社会稳定。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本文将在分析现阶段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其特点,分析其成因,并为更好地预防金融机构犯罪提出对策性建议。
一、现阶段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一)复杂性金融职务犯罪是一种特定身份犯罪,是公共权力异化为私人权力的结果。
正是因为这种主体的特定性带来了犯罪分子的“自我保护”功能。
犯罪前他们打着“公平”、“合法”执行金融职务的身份进行,理所当然的不易受到阻碍;犯罪过程中他们实施的是以权谋利、将公权暗化为私权,可以骗取领导和同行的支持;犯罪后他们往往利用职权地位所形成的影响,公开或秘密地对抗司法机关的侦破活动,利用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开脱罪责,无形中增加了司法机关的追诉难度。
(二)隐蔽性一般犯罪如杀人、放火、抢劫等,是以公民个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为侵害对象的,受害者与犯罪者利益冲突激烈,揭露犯罪的积极性高。
而职务犯罪是金融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其侵犯的对象属于国家或集体的公共财产,一般不是以公民个人利益为直接侵害对象。
因此,别人既不容易了解贪污者的职务内幕,又不容易与之发生直接的利益冲突,故不易被察觉和揭露。
(三)智能性犯罪形式多样,手段隐蔽智能化。
随着金融系统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多种多样,且不断翻新,向智能化、技术化方向发展。
试论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环节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举措
试论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环节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举措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政策、市场及人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特别是在过去银行体制和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不可避免地出现不良资产,从而接受了一定的抵债资产。
抵债资产的特殊性加之处置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难以准确掌握的情况,极易引发银行工作人员及相关领域人员的职务犯罪。
2009年在某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环节就查处了4起员工受贿案件,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环节职务犯罪的易发性和多发性规律,值得认真研究、探讨并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强防范。
一、当前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环节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一)犯罪态势严峻近几年,银行业员工收受贿赂案件总体呈上升态势,这类案件主要发生在集中采购和抵债资产处置环节,其中又以后者占比较高。
2009年,在某银行立案查处的6起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案件中,发生在不良资产处置环节就有4起,占66.67%。
(二)犯罪主体身份集中受贿犯罪主体多为银行基层行资产处置部门负责人或业务骨干。
2009年,在某银行查处的受贿案件4名受贿人员中,3人属一级支行不良资产处置部门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另1人属与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有关联的业务骨干。
且在案发时,已有3人离开了不良资产处置岗位,属陈案新发。
(三)作案手法隐蔽在抵债资产处置环节受贿犯罪案件中,受贿犯罪主体与行贿或索贿客户单位存在工作上的长期合作关系,彼此私交较好,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单线联系”,其受贿或索贿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且这些人业务比较精通,平时表现较好,无明显或异常的行为表现,银行在日常管理和排查中难以发现。
(四)受贿数额大、时间跨度长2009年,在某银行立案查处的4起不良资产处置受贿案件中,收受贿赂数额最多累计人民币34.6万元,最少的也有人民币7.08万元。
有的受贿主体受贿犯罪时间长达10年,尽管每次收受金钱数额不大,但累计起来却是不小的数字。
(五)内外勾结共同作案银行内部工作人员与关系人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相互利用,甚至勾结抵债资产所在地政府或法律机关和中介机构工作人员,暗箱操作违规处置,从中谋取私利,以收受贿赂获取好处。
(金融保险)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金融保险)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吕德赞壹、近年我国金融机构职务犯罪发案的特点和发生的原因1、涉案人员广泛。
金融机构的壹个特点是几乎每个员工都必须和金钱打交道,在特定的条件下,特别是在存在制度漏洞、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监督制约的情况下,就可能给极少数心怀不轨的人员提供作案的机会。
据笔者参考的媒体所披露的近年金融机构所发生的100多件职务案件(这些案件大多数发生在银行股份制改造前)所显示,这100多件案件中,涉案人员几乎涵盖了金融机构所有类别的职员,既有身为最高管理层总行的行长,也有最基层分支机构的普通员工,前壹类人员如中国建设银行前行长王雪冰、建设银行前行长张恩照、华夏银行前行长段晓兴等,最基层的员工也不时涉案,如前几年工商银行开平支行发生的职员詹仰东挪用公款壹案,仍有近年发生在中国银行开平支行、建设银行开平支行、农业银行开平支行的案件,都有普通的员工涉及案件。
笔者所参考的100多宗案件中,由于工商银行的治理结构相对较优,发案数也相对较少,四大银行中,中国银行占发案数25%,排不光荣的第壹,农业银行占23%,建设银行占21%,工商银行占13%。
2、涉案金额巨大,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金融机构案件涉案金额巨大这壹特点大家也非常清楚,因为早年发生在中国银行开平支行、工商银行南海支行的案件所涉及的金额都非常巨大。
笔者所参考的100多件案件,案值普遍上百万、上千万的,这些案件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案件除了直接给出国家造成损失外,更可能因这些职务犯罪引发金融机构的呆坏账,造成更大的损失,能够认为,我国金融机构上世纪80、90年代所形成2、3万呆坏账,相当多同职务犯罪的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
当下这些银行大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上市,壹旦再发生相同的案件,除了给国家造成损失外,也可能给广大公众造成直接的损失。
3、金融机构职务犯罪中贪污、挪用公款、受贿案占大多数,其中管理层人员涉及的犯罪以受贿、贪污为主,普通职员以挪用公款、贪污为主。
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中的问题和对策
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中的问题和对策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照合同规定归还贷款时由借款人、贷款人、担保人协商或仲裁或经法院判决和裁定由商业银行行使债权、担保物权而取得所有权或处分权的实物和权利近年来随着抵押、质押等担保贷款的日益增加商业银行收取的抵债资产也越来越多在实务中多数抵债资产所对应的贷款属于“可疑”、“损失”类贷款实际已经成为有损失的不良资产因此如何规范和加强对抵债资产的经营管理加快抵债资产的处置变现是当前商业银行减少低效资金占用盘活不良贷款和降低不良资产率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商业银行对于回收的抵债资产由于缺乏专门人才和对实物管理的有效措施及经验加上国家处理抵债资产的政策不到位其管理状况令人堪忧处置变现前景也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抵债资产的受偿价格大大高于其实际价格价值背离相当严重商业银行收回的抵债物中绝大多数是质次价高、物所不值、物不足值原因一是借款企业发生经营风险出现亏损、倒闭等情况时用于抵债的资产往往可选择性差甚至无从选择;二是评估机构在对抵债资产进行评估时受利益驱动的影响(评估费用按评估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往往高估抵债资产的价值;三是某些债务人利用以物抵债作为逃废银行债务或变相牟利的手段等等(二)抵债资产保管难形成现实损失和潜在损失的威胁日益加大商业银行回收的抵债资产大多集中在基层行由于人员少专业人才缺乏、场地有限等原因基层行无法设立专人保管也无法提供抵债资产的存放场所难以实施有效管理同时商业银行现行的对抵债资产的操作规程也没有明确该部分资产由哪个部门负责管理结果形成谁都管、谁也管不好的尴尬局面使得抵债资产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发生不同程度的自然损失和人为损失(三)抵债资产手续不全、权属不清处置政策不明确难以处置变现据笔者调查有相当多的抵债资产案例存在手续不健全、权属不清晰的情况这其中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上银行缺乏专业人员和专门技术手段无法辨别质量优劣、产品真伪难以鉴别相关权属文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存在着新官不理旧账认为不良资产是前任造成的去处置会揭前任的短因而不积极采取措施落实抵债资产的相关手续、不努力追索抵债资产权属文件现象客观上一方面许多相关政策不明确、不配套制度规定滞后如损失额度、比例的管理权限不明确呆账核销的损失出口无规定等另一方面借款人、地方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极力促成企业以质次价高的资产了结银企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无形中给商业银行处置变现抵债资产埋下了隐患(四)抵债资产的处置变现费用高、税负重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运作过程中已按税法有关规定分别缴纳了印花税、营业税和所得税在抵债资产的处置变现过程中交通工具仍要按变现额的6%、其他资产按4%缴纳增值税另外还要缴纳诸如评估费、过户费、产权登记费、变更费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契税、土地增值税等等如果抵债资产经拍卖公司拍卖还要按拍卖收入的5%给拍卖公司提取佣金更有甚者某些抵债资产还存在着原所有权人的各种欠费(税)需银行补交的问题总的算来抵债资产处置变现需缴纳的各种税费占到变现额地20%以上进一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产损失二、对策及建议借款人或担保人无力以货币资金偿还商业银行贷款银行采取回收抵债资产的方式来保全信贷资产为盘活信贷资金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抵债资产的经营管理不同于一般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其关键环节在于资产的最终变现即从实物(权利)资产向货币资产的最终转换变低效资产为有效资产笔者认为以资(产)抵贷(款)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既有生存的条件必将有一定的生命力抵债资产对商业银行保全信贷资产的不良影响在工作中还不能根本杜绝而且将是商业银行今后面临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建立一整套适应现代经济规律的有效机制(一)做好抵债资产回收工作是处置抵债资产的基础商业银行要加强对贷款企业的监控密切关注企业经营动态从而掌握保全资产的最佳时机在具体实践中对破产企业要依法及时进行清收清收要快速否则抵贷资产可能被转移或损害;对抵贷资产的评估价格要严格把握既不能低价高估做到公平、公开、公正防止道德风险;抵贷资产的手续要齐全、完备、合法(二)抓好抵债资产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是处置抵债资产的可靠保证商业银行完善的抵债资产管理制度应明确抵债资产的范围、标准、回收权限和回收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贷款风险责任认定、评估定价、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抵债资产取得后的台账设置、保管措施、财务核对;处置方法、变现价格确定、资金回收和差额损失的处理办法;明确会计处理方法和财务管理办法、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及监督检查等规定使抵债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行内各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各负其责行政部门全面负责抵债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信贷部门、保全部门负责抵债资产的接收、清理、登记和处置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财会部门要对抵债资产视同自有资产认真进行财务、会计处理(三)作好抵债资产的变现工作是处置抵债资产的关键1、在政策上要争取税务部门、资产评估机构、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制定与商业银行实施以资抵贷业务相关配套政策、制度、办法考虑抵债资产的特殊性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应减免部分税费以减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流失2、商业银行要建立抵债资产管理机构负责抵债资产的经营管理和处置工作笔者认为抵债资产的管理机构以商业银行中心城市行为单位设置比较适宜中心城市行将本辖区的抵债资产集中经营管理充分利用其相对集中的人才、资源、信息等优势有利于提高抵债资产管理的工作质量加快抵债资产的处置变现抵债资产的处置应尝试采取多种办法如拍卖、变卖、回购、租赁、资产置换、以物放贷等对手续不完善暂时难以出售的抵债资产可以采取租赁或承包等形式进行出租或承包用租金和承包费来抵偿贷款本息;对原债务人有其他易变现的有效资产的可以运用资产置换的方法;对仍有经营能力的原债务人可积极采取回购或以物放贷的办法等等3、探索与资产管理公司联手合作的路子把某些抵债资产形式上划给或移交资产管理公司利用资产管理公司的有关优惠政策处置抵债资产降低有关费用4、对商业银行确有必要转为自用资产的要比照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办法履行报批手续并按照财会制度要求设置账卡分类核算管理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
银行抵债资产的处置方案
银行抵债资产的处置方案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许多银行已经发行了大量的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ABS)等,这些金融工具中通常都会包含一些抵押资产,如房地产、汽车、机器设备等。
在不良资产风险出现时,银行需要寻找有效的处置方案,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本文将探讨银行在面临抵债资产处置风险时的应对措施。
分析抵债资产处置的难点抵债资产处置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估值难度大:抵债资产的价值会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市场行情、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形势等,因此对其价格的估值难以准确把握。
2.操作风险高: 在抵债资产的处置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基金、信托、保险等多个金融机构,这些机构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同时也存在操作风险。
3.法律风险大:抵债资产处置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合同、权属证明等文件比较繁琐,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多方的法律纠纷和复杂的诉讼。
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的方式银行在抵债资产处置方案的设计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种方式:1.市场转让:银行可以选择将抵债资产通过公开市场进行转让。
这种方式适用于有大量资金进行交易的情况,以获得快速的变现。
2.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是一种通过调整债务人的还款方式来实现债务重组的措施,可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在避免产生不能承受的损失的前提下完成资产转让。
3.转让给金融机构:银行可以将抵债资产转让给一些金融机构,如基金、信托、保险公司等,这是比较常见的处置方式。
这些机构可以通过对抵债资产进行打包或重新转让,以获取更好的利益收益率。
处置方案应当考虑的问题在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银行还需综合考虑许多问题,来确保处置方案的执行顺利:1.民事诉讼问题:银行在处置抵债资产时,难免会遇到一些法律纷争问题,需要及时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
2.风险把控问题:由于抵债资产处置涉及多方的合作,因此风险把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银行需要严格的风险管理和分析机制,及时发现、评估各项风险。
3.客户信用评估问题:在转让抵债资产时,银行还需要评估购买方的信用状况,以避免出现相互追赔的情况。
银行业金融机构抵债资产处置中的困境与对策
银行业金融机构抵债资产处置中的困境与对策近年来,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诉讼追偿案件大幅增加的同时,案件执结率却持续下降。
本文以市29家商业银行(包括4家域外农商行)发生的债权诉讼案件为依据,分析处置抵债资产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相关意见。
一、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抵债资产基本情况(一)抵债资产情况抵债资产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法行使债务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
截至2019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取得抵债资产75笔,金额35250.98万元。
从抵债资产结构来看,房地产抵债69笔,金额28721.96万元,占抵债资产总额的81.48%;国有土地使用权抵债2笔,金额1774.1万元,占抵债资产总额的5.03%;汽车抵债1户,金额22万元,占抵债资产总额的0.06%;林权抵债1户,金额184.5万元,占抵债资产总额的0.52%;股权抵债1户,金额4500万元,占抵债资产总额的12.77%;其他抵债资产1户,金额48.42万元,占抵债资产总额的0.14%。
(二)抵债资产的处置过程抵债资产处置经过取得抵债资产和抵债资产变现两个环节。
其中,取得抵债资产需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提起诉讼,获取生效法律文书后,如债务人不履行法律文书所载的责任时,债权银行可申请强制执行,取得抵押物或借款人、保证其它可处置资产的所有权。
抵债资产变现流程较为繁琐,商业银行需先委托评估机构对抵债资产进行估值,再委托拍卖机构进行线上或线下拍卖,最后完成标的物交割手续。
一般整套流程走完,快则一两年,慢则三四年。
二、抵债资产处置存在的难点(一)“税”、“费”负担重银行从借款人手中接收抵债资产时,将处置资产的所有权转移至银行,需按“资产交易”缴纳一次相关税费,再过户转移至最终购买人,仍需按“资产交易”再次缴纳相关税费,双重税费加重了银行负担。
(二)抵债资产权属关系复杂1.善意第三人占有抵押物,加大处置难度。
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债权银行主张权利时,若抵押物已被善意第三人通过正当途径购买,即便债权银行起诉并胜诉后,根据物权法相关规定,善意第三人实际已取得抵押物所有权,债权银行无法对抵押物进行处置。
银行抵押资产处理问题及应对建议
银行抵押资产处理问题及应对建议近年来,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金清收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以资抵债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化解债权风险,避免或减少资产损失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通过这种方式消化不良资产,实现所谓的“双降”,只是将不良资产从信贷资产科目转移到非信贷资产科目,但实质并未发生变化。
如果抵债资产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把关不严,很可能会产生更大的风险。
本文通过揭示商业银行在抵债资产收取、保管、处置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原因并提出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完善抵债资产经营管理有所裨益。
一、抵债资产收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抵债资产产权不明晰。
一是抵债资产在收取时产权不完整,如抵债房屋未办产权手续,土地未缴纳土地出让金或房产、土地分属不同债权人等情况,收取抵债资产后再完善上述手续难度很大。
二是有些法院为了提高结案率,往往将产权不完备的资产裁定抵偿给银行。
当银行持法院裁定书去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时,相关部门却以产权手续不完整为由回绝。
三是由于抵债资产收取、处置过程中涉及两次交易过户,需重复缴纳税费。
部分银行为降低成本,在收取抵债资产后往往不办理过户手续,而是在处置变现时直接由债务人过户到第三方。
采用这种运作方式,抵债资产存在被债务人擅自处置或被其他债权人诉讼及强制执行的风险。
2.抵债资产价值高估现象突出。
目前,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主要以借贷双方协商价值、社会中介机构评估价值和法院判决价值等三种方式为主。
从实际情况看,抵债资产普遍存在估价偏高的现象:一是借贷双方协商定价不合理。
一方面,银行在收取抵债资产时往往是第一还款来源已经出现问题,为了维护银行债权而被迫以高价接收抵债物;另一方面,有的抵债资产同时受多个债权人追偿,银行不得不接收高于市场价格的抵押物。
二是中介机构评估欠规范。
抵押物标的价值越高,评估费越多,部分中介机构从自身利益和客户关系出发,有意高估价值。
三是受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干预等因素影响,地方法院会做出有利于借款人的裁决,导致抵债资产价值虚涨。
抵债资产处置困境及对策研究
抵债资产处置困境及对策研究2018年以来,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进入“快车道”,抵债资产持续增加、大量积聚。
人民银行B市中心支行针对抵债资产现状,选取B市13家1法人银行开展了专题调查。
调查显示,被调查机构中全部高风险和问题银行曾在历史最高点达10家。
2022年2季度,央行评级仍有5家被评级为高风险和6家被认定为问题银行2。
被调查机构面临大量抵债资产持有超期,资本占用大幅增加,资本充足率等主要监管指标承压,综合实际情况和政策导向要求,在分析抵债资产处置困境产生原因基础上,有针对地研提疏理抵债资产“堰塞湖”政策建议。
一、呈现的主要特点(一)总量快速增长,规模普遍增大。
2018年以来,被调查机构存量抵债资产规模从2017年12月末的3.41亿元,增至2022年6月末的48.85亿元,增长已超14倍,年均增长率70.6%。
其中,农合机构抵债资产规模最大,合计已超40亿元,占比达83.89%,余额最大的一家信用联社已超18亿元。
1 13家法人银行,包括2家农商银行、3家信用联社及8家村镇银行2 5家高风险和6家问题银行中,6家问题银行涵盖全部的高风险机构,另一家为央评7级的法人银行(二)房产类为主导,市场处置率低。
2022年6月末,被调查机构抵债资产中不动产类39.84亿元(其中房产类39.78亿元、土地类0.06亿元),占存量抵债资产81.56%,其房产类占81.43%,且占不动产类资产高达99.85%,主导为房产类,且占比最高;动产类9.01亿元(其中设备及车辆类0.06亿元、商品类0.32亿元、权利类8.63亿元)。
房产、土地类抵债资产在接收、持有、处置阶段涉及大量税费,处置程序复杂,处置成本高,且部分抵债资产存在产权瑕疵,处置难度较大。
据调查,某农商行存量的房产类抵债资产8.26亿元,其未过户7.83亿元,占比高达94.79%。
动产类抵债资产通常专用性强、流通性差,市场交易空间受限,以酒水、日用品居多,质量无法保证,贬值速度快,市场认可度低。
银行抵债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六种改进措施
银行抵债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六种改进措施目前,随着外部经济形势下行,银行接收的抵债资产快速增加。
从目前情况看存在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抵债资产各环节的管理,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
当前抵债资产管理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外部经济形势下行,银行接收的抵债资产快速增加。
从目前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抵债资产接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抵债资产存在较大瑕疵。
部分法人机构接收抵债资产时尽职调查不够,没有认真了解资产的产权及实物状况,包括是否设定了抵质押等他项权利,是否拖欠工程款、税款、土地出让金及其他税费,是否涉及其他法律纠纷,是否被司法机关查封、冻结,是否属于限制、禁止流通物等,接收的个别抵债资产存在产权不明争议、权证不齐全、不具有独立使用功能、不易于保管及变现等问题,个别抵债资产属于公益性质,或以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单独用于抵偿债务,以及接收的是即将被征用的土地使用权等。
2.接收的抵债资产价值虚高。
部分机构协议抵债时,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抵债资产的评估价格远高于实际市场价值;或者采取“倒算账”方式接收抵债资产,即简单按照剩余的贷款本息、欠缴的各种税费相加确定抵债资产价值,即使抵债资产不足值也放弃了继续向债务人追偿的权利。
3.接收抵债资产不审慎。
部分分支机构过分依赖于接收抵债资产化解不良贷款风险,没有充分考虑抵债资产接收、保管和处置变现环节的高额税费问题。
从目前向的抵债资产情况看,仅接收环节的相关税费就占到了贷款本金的20%-25%,再考虑保管和处置变现环节的税费,接收抵债资产普遍会面临程度不同的贷款本息损失。
4.接收抵债资产产权未过户。
部分机构为节省相关税费,对接收入账的抵债资产未进行产权过户,存在抵债资产可能因查封保全、重复抵债等导致抵债资产灭失的法律风险。
(二)抵债资产保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抵债资产管理职责不明晰。
部分法人机构接收抵债资产后没有根据抵债资产的类别(包括不动产、动产和权利等)、特点等确定采取上收保管、就地保管、委托保管等方式,没有建立登记、盘点和定期检查制度,没有确定抵债资产经营管理的主责任人,指定保管责任人,并明确各自职责,导致抵债资产管理职责不清。
浅议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及法律风险
浅议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及法律风险作者:刘玲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18期【摘要】近些年来,债务人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按照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履行约定,由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时商业银行所履行的职责,就是为了降低客户违约风险而造成的贷款损失,一些商业银行这时就要对其不良债务进行重组。
商业银行的债务重组包括多种方式,如以资抵债、债务减免等等。
这里的以资抵债就是银行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同意,或经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依法裁决,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以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作价抵偿银行债务的行为。
当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如何构建政策环境,从而规范市场的运作,建立对抵债资产进行有效管理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其处置制度等有效手段,对于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法律风险抵债资产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就是商业银行通过以资抵债手段,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
随着近些年质押或抵债的担保贷款的情况越来越多,商业银行收取的各种抵债资产也就日益增加,及时有效处置抵债资产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处置抵债资产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银行对债务人的抵债资产的权限管理过于集中。
在资产保全中,债权银行所采取的以物抵债的方法时,大部分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其中,可能因为债务人已经处在极为困难的境地,没有能力或者没有办法偿还银行贷款,仅有的一些固定资产,在这种情况下,债权银行如果不能及时的接收,可能债权永远都无法收回;另外,法院以民事裁定书的方式把债务人资产裁定给了债权银行用以抵偿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债权银行如果对债务人的固定资产没有接收,那就只能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将固定资产重新归还给债务人,那么债权银行就会一无所获。
目前,按照现在商业银行的规定,对于处置和接收的抵债资产只有在省总行或者省分行才拥有审批权限,并且审批的手续又很复杂。
部分基层银行由于审批制度的束缚,他们宁愿通过法律诉讼手段,最终由法院主持拍卖已查封资产,也不愿通过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签订抵债协议主动收取抵债资产。
浅析银行业案件风险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
浅析银行业案件风险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随着经济形势的下行,外部各种矛盾和压力持续向银行业传导,加之银行业内部的违法违规问题逐渐暴露,导致银行业近两年案件高发、频发,案防形势极其严峻和复杂。
一、案件形成的原因外部风险的传染宏观经济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信贷风险突出,恶意骗贷套取银行资金等案件频发;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社会矛盾凸显,使得不法分子将银行作为抢劫、盗窃、诈骗的首要目标。
经营上存在重业务发展,轻风险管控的思想部分银行业机构一味追求业务及规模的快速发展,还在执行粗放式的经营方式,风险管理能力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速度,为了实现奖金、利润忽略合规操作及监督检查,为了发展业务,放松外部风险警惕、放松授信条件、不严格执行“三查”制度,授权管理不严、岗位制约不科学等等行为,为案件埋下了风险隐患。
内控失效,监督检查不到位部分银行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执行走样、监督走神、贯彻走调,不重视内控管理。
如:制度不健全、存在漏洞,未及时更新完善;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制度规定变通操作,钻空子,找空间;对监督检查不重视,监督流于形式,检查无重点,内审部门独立性不强、权威性不够、检查内容不深入,发现问题不揭露,不能真正做到动真碰硬,不能真正以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来助力业务的依法合规发展。
科技手段缺乏,技防措施不足科技手段的开发还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速度,在一些新业务上还存在盲点,没有建立有效的事中预警及监督系统,在部分关键业务及环节的授权管理上还存在制约性不够,授权人员职责不清,风险意识淡薄等问题。
合规文化建设滞后,员工教育管理缺失大部分案件都有银行内部员工参与,且作案人员大多具有年轻化特点,充分说明银行在对员工的管理教育上非常缺失,缺少对合规文化的建设、企业价值观和凝聚力的灌输和培育,导致部分员工“三观”不正,私欲膨胀,缺乏自省、自律。
抵债资产的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抵债资产的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麓曩:以jlr摄口对于保全盒■口权,蠢少jlr产按失具有■曩曩义,但局时摄口jlr 产也置誓靖多月叠.本文对彪麓行7分析.并从细强金蠢生态环境l设,严格撞|羝曩资产的接收,切实细强羝曩资产的f 理A培予括蛊的蘸繁支持纂方j.提出对l|■坡.关■啊:羝曩资产;A分析;对繁中|分类号:F83o.5文献标识码:B文|I【■号:■■舅|II啊风一分可度啊曩圈一吴志家厉平福吕峰李岩柏(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中心支行,山东日照276826)近几年.以资抵债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盘活不良贷款的重要途径.以资抵债对于保全金融债权,减少资产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受市场,政策及金融机构自身等诸多因素影响.通过这种方式真正能够全额收回的现金资产很少,绝大多数都仅仅成为账面资产.处置会遭遇大量信贷资产损失,不处置又因管理等多方面不利因素.使抵债资产实际价值不断"贬值",这就是所谓的.冰棍效应".所以,金融机构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抵债资产处置机制.对于增强信贷风险防范能力意义重大.一,抵债资产的风险分析1.价值风险.从抵债资产的类别来看.近年来金融机构收回的抵债资产种类繁多.几乎涉及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房产,厂房,土地,车辆,五金杂料,日用百货等.但其中仅有少量的房产和土地有增值的可能,多数房产,土地等所处地段偏僻,有些尚未完工.增值潜力不大.其它包括机器设备,车辆,生产机具,日用百货等物品,有很多是长期库存积压的滞销产品.或者说是以次充好的产品,自然贬值速度较快.如果不及时维护和处置,自取得抵债资产之日起,就在不断贬值.再加上金融机构花费的管理费用,取得的抵债资产可能会出现.负价值". 2.评估风险.目前中介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约束不强,个别评估机构只注重收取费用.而人为高估抵债资产价值,使低债资产评估价值实际上远远高于市场价格和实际价值.比如土地,厂房,设备等回收的固定资产评估价值失真,造成实际收回的抵债资产本身就不足值.一旦收回后,反而还加速贬值,金融机构对评估责任难以追究.以珠宝首饰,艺术品等高档消费品作为抵债资产的.评估鉴定机构少,而且评估鉴定费用高.因而多数金融机构就会选择对抵债资产免于评估.造成无形损失.3.处置风险.有些金融机构对无货币清偿能力的企业依法提起诉讼,银行即使胜诉.但为了节约中间费用.抵押物不过户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抵债资产无法变现.税费问题始终是制约金融机构处置抵债资产的重要因素.金融机构在办理抵债资产转让时.涉及到财政,税务,工商,房管,土地,法院等多个职能部门.办理手续环节多.并且还要交纳评估费,交易费,营业税,过户费,登记费,执行费,保全费等十余项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银行难以负担.据笔者调查.目前动产类和房产类登记费率,评估费率加上其它一些收费,已经相当于贷款年利率的1.08鬈. 实际上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已经交纳了税费.在处置时再交纳一次税费,造成"二次交纳.另外.目前缺乏有效的资产处置市场,也是制约银行处置抵债资产的重要因素.4.管理风险.重核算轻管理.是目前抵债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受资金和手段等方面的镧约.银行在抵债资产的管理过程中,注重的只是账务核算的合规性.对于保管维护以及处置的及时性方面重视不够.导致抵债资产久拖不决.大量沉淀.特别是银行接收的抵债资产多数属于质量差,销路差,手续不全的物品.如接收的车辆证章牌照不全,楼房属.半拉子工程,土地尚存在权属纠纷,日用品已超过保质期等,难以处置,反而还要搭上管理费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品变现难度越来越大.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严重影响银行资产安全.另外.目前的账务管理办法规定.处置抵债资产损失只能列支营业外支出.而且还得报有权行审批.无形中给基层行财务带来压力,也降低了处置的效率.5.道德风险.在抵债资产取得过程中.由于债务人部分已经停产,甚至濒临倒闭,可供抵债的资产很少.但为了逃避贷款责任追究.有些金融机构信贷人员明知抵债资产变现能力差,甚至缺少相应的合法产权证明及许可证明. 还是接收难以处置的抵债资产.以防止J|∈面损失.特别是在内部考核的压力下.多数金融机构为追求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和短期利益.将抵债资产作为掩盖不良资产的.避风港",人为放大短期效益.增加长期资产风险.在抵债资产管理过程中衍生的费用.如车辆的维护,机器的保养,物品的存放等,实际上也形成银行经营成本外溢.但基本无人过问.另外.还有银行在抵债资产的收回和处置过程中'济甯金■>第4期【39I二二二二二大搞违规经营.使本单位或个人受益,滋生腐败.如将抵债的交通工具无偿归自己或他人使用,将土地,房屋,设备等出租.租金被单位或个人挪作它用.6.制度风险.现行的政策法规与银行抵债资产的实际状况存在许多冲突.如按照规定,抵债资产只能在"其它资产"科目核算,不能计提折旧,不仅造成资产虚增,而且多交所得税.影响金融机构减亏增盈.新修订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因行使抵押权,质押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股权.应当自取得之日起二年内变现".尽管变现的时间有所延长.但抵债资产持有的时效性也受到了限制.又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必须按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开发期限开发土地.超期一年未动工的征收闲置费,满两年未开发的无偿收回使用权".而实际情况是.银行自行开发的可能性极小,若进行变卖处置的话,按照《土地登记规则>的规定,政府要求必须缴纳土地出让金,高额的出让金使本来就难以变现的抵债资产处置难上加难. 二,政策建议1.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由于社会信用环境不佳,以资抵债目前已经成为金融机构保全信贷资产的次优选择. 如何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增强政府和企业的信用意识,杜绝侵害银行利益的行为,也是当前亟需加强的一项工作.笔者建议.一是切实维护金融债权.对企业改制过程中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不仅要加强联合制裁,更重要的是铲除其生存的土壤.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相关民事行为予以约束和限制.如禁止其从事一些高档消费活动,禁止其一定时期任企业法人代表的资格等.二是规范中介机构行为. 要加快中介市场培育,严格市场规则,鼓励公平竞争,提高中介机构的信誉度.中介机构要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对抵债企业进行账表审计和资产评估.凡出现审计,评估不实及其它妨碍执业公正的.除承担相应的法律赔偿责任外.还要取消直接责任人员一定期限乃至终身的执业资格.三是加快产权交易二级市场培育.为抵债资产处置提供管理和交易平台.可以考虑发展区域性专业化产权交易市场,建立畅通的产权交易信息网络,金融机构可以凭借这个市场平台.实行抵债资产托管和处置. 提高抵债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处置速度.减少管理成本和隐性损失.2.严格控制抵债资产的接收.在目前的客观条件下.金融机构应理性看待以资抵债.不能把它当成回收贷款的"救命稻草".而是要采取谨慎原则.严格控制这种贷款回收方式的运用.要严格控制抵债资产的接收数量,除确实不能通过现金等其它方式收回贷款的,才可以考虑通过以资抵债的方式收回.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信贷管理制度,特别是根据近年来抵债资产回收,管理,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健全针对抵债资产的内控机制.使抵债资产的接收规范化.对每一笔抵债资产的接收,无论金额大小,都要建立严格的审核审批制度.明确责任人及相应的管理责任,严禁越权操作.出现责任问题的.要二二0】《济南金融》第4期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3.切实加强对抵债资产的管理.首先,金融机构在办理抵押贷款时,要严格按照《贷款通则》,《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办理,特别是对抵押物品的选择和规定,要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因素,抵押物品的变现难易程度及抵押物品的权属关系等.超前防范信贷风险.贷款发放后要严格监督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变动情况,对抵押物的变动,变化等情况也要定期不定期地访查,发现抵押物出现减值,毁损,转移等情况,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必要时要重新设置新的抵押方案.防止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担保能力不足或转移资产,最大限度地维护银行债权.其次,要成立专门的抵债资产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抵债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要逐笔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做到账实相符.同时,可以探索通过委托管理,打包拍卖,资产置换,承包返租等方式,实现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的多元化.第三,对抵债资产的处置,要根据市场,风险,收益,资产性质等情况,制定最优处置方案,把信贷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对抵债资产要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制度规定.认真进行账务核算,对确需转增固定资产的,要按照规定逐级报批.对抵债资产变现收入,除扣除必要的费用外,要全部用于偿还贷款本息.银行监管部门也要把对抵债资产的管理处置情况纳入监管重点.督促金融机构防范内控风险.4.对抵债资产处置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以资抵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仅靠金融机构自身的努力,其操作的难度很大,有关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应给予政策支持.一是银行监管部门要制定出台《金融机构抵债资产管理办法》及操作实施细则,对金融机构抵债资产的回收,管理,处置,核算,责任追究等作出明确规定,从制度上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对金融机构以资抵债的约束.二是税务机关及中介管理机构等要尽快出台与金融机构以资抵债相配套的政策,规定.如减免抵债资产回收,过户,登记,变现过程中的有关税费,降低中介评估费用.在抵债资产确实无法变现的情况下,免除或返还金融机构所交纳的各类税费,并在核销该类资产上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三是在损失列支渠道方面.应允许经办行依据自身的财务承受能力自主选择消化方法. 同时,尽快建立"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充分体现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要求,使会计信息能准确反映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编辑张芳洁)口口作者简介:吴志家(1964一),男,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中心支行副行长,经济师;厉平福(1966-),男,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中心支行,经济师;吕峰(1968一), 男,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中心支行,经济师;李岩柏(1974一),男,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中心支行,经济师.。
抵债资产风险防范的对策
抵债资产风险防范的对策当今社会,随着不良资产的难度逐渐加⼤,国有商业银⾏对此以资抵贷资产处置和收回部分贷款,⼀定程度上保护银⾏债权,但其中仍存在诸多法律风险。
那么⼤家知道银⾏抵债资产的风险包括哪些吗?店铺⼩编马上为你做详细解答。
⼀、抵债资产风险防范的对策(⼀)以物抵债是⼀项系统⼯程,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仅靠基层⾏的规范,其操作的难度很⼤,建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抵贷资产的管理,以防⽌企业逃避银⾏债务。
经办⾏也应从银⾏利益出发维护⾃⼰的债权,减少因地⽅保护主义的影响所带来的资产损失,从源头上遏⽌抵贷资产的风险。
(⼆)严格抵贷资产的⼊账审批程序,把好抵贷资产的⼊⼝关。
对新增抵贷资产坚持“严进宽出”原则,在收取时严格执⾏偿债物选择原则,加⼤考核⼒度,防⽌抵贷资产⼤量沉淀的现象,健⽴和完善处置变现激励机制,拓宽处置渠道,加⼤处置⼒度,以化解潜在风险。
(三)银⾏要加⼤贷款“三查”⼒度,严格监督企业的⽣产经营状况和财务变动情况,防⽌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或转移资产,最⼤限度地维护银⾏债权。
(四)对于存量抵贷资产的处置应适当放权,采取灵活措施使抵贷资产尽快处置变现,以减少信贷资产的损失。
在损失列⽀渠道⽅⾯,建议允许经办⾏依据⾃⾝的财务承受能⼒⾃主选择消化⽅法。
同时,尽快建⽴“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充分体现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要求,使会计信息更能准确反映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
⼆、银⾏抵债资产的风险包括哪些以物抵贷是处理不良信贷资产的重要⼿段之⼀。
随著该清收⼿段的⼴泛运⽤,银⾏收回的抵贷物不断增加,但是抵贷物长期挂账、⼤量沉淀,严重影响了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形成了新的风险。
银⾏收取的抵贷物,主要包括房地产、⼟地、⾦银⾸饰、五⾦电料等,这些抵贷物在评估、保管、处置环节上存在诸多风险。
(⼀)评估风险。
在调查中发现,以房产和珠宝⾸饰作为抵贷资产抵偿债务。
尤其是珠宝⾸饰在河北省没有评估鉴定机构,外省市虽然有,但评估鉴定费⽤昂贵,有可能得不偿失,因⽽没有对抵贷物进⾏评估。
银行抵押物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房地产(含土地、在建工程)因其具有位置不可移动、寿命长久、价值量大等特点,已成为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乐于采用和广泛接受的抵押物。
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银行一般会要求对作为抵押物的房地产进行评估,然后按照估价结果所确定的价值,在一般不超过70%的抵押率范围内确定贷款额度。
理论上讲,按此操作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应该具有较大安全性,但实际结果往往并非如此。
大量的处置抵押物偿债实例表明,房地产变现收入往往并不能按评估价值弥补贷款本息,银行仍承受了相当大的损失。
为什么按照符合估价规范的估价结果确定的抵押物价值并不能保证银行贷款的安全,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估价报告,如何测算出能够充分保障贷款安全的抵押权价值,根据工作实践,本文对上述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银行抵押物潜藏的主要风险银行处置抵押物遭遇两大风险在借款人无力归还银行抵押贷款的情况下,抵押人同意以处置抵押物所得用于优先清偿借款人到期贷款,是银行以非诉方式实现抵押权的最快捷简约的途径之一。
但是,银行受抵押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委托拍卖公司以公开方式处置抵押物(或称拍卖标的),容易导致下列两大风险:1、对拍卖标的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的风险。
拍卖标的瑕疵主要有产权方面的瑕疵和实物方面的瑕疵。
根据《拍卖法》“委托人应当向拍卖人说明拍卖标的的来源和瑕疵”之规定,银行在接受抵押人的委托后,以自己的名义与拍卖人办理委托拍卖抵押物手续前,若由于自己的原因未向拍卖人详尽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从而导致拍卖人未向竞买人披露拍卖标的瑕疵的,则拍卖成交后,一旦买受人发现拍卖标的存在未经披露的瑕疵并主张权利的,作为拍卖标的委托人的银行就容易被诉并应自行对拍卖标的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2、无法如期交付拍卖标的的风险。
该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抵押人主观方面的原因。
由于银行对抵押人只享有他项权利而不是所有权,对于委托拍卖合同中的交付条款,只要抵押人不配合,银行就无法自行履行。
因此,如果抵押物拍卖成交后,抵押人反悔,不配合办理拍卖标的的产权过户手续或腾空拍卖标的,银行就构成违约。
浅谈做好银行内部案件分析和防范工作
浅谈做好银行内部案件分析和防范工作新闻来源:培训处发布时间:2010-09—05 浏览量:758次 [字号:大中小][打印]近年来,金融系统的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银行内部的极个别工作人员不注意思想修养,在金钱和享乐的诱惑下,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走上了歧途,利用职务之便,肆意作案,严重影响了银行的声誉和社会形象,阻碍了业务的健康发展。
为了有效防范银行内部案件发生,银行各级机构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强员工遵章守纪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培养合规尽职的文化氛围,积极做好银行内部案件的防范工作。
一、防范银行内部案件的形势分析2004年2月新修订的《商业银行法》中,将银行的“三性原则”由原来的“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调整为“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将“安全性”放在了首位.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国家是越来越重视对银行经营安全的管理。
银行之所以要强调安全性,是因为银行的资金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银行强调安全性,不仅是对自身负责,要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是对大众负责,要保护广大客户的权益,同时更是对国家负责,要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目前,由于制度不落实,监管、惩治不得力等诸多因素,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银行职务犯罪还十分突出,其形势也十分严峻.具有上百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巴林银行的倒闭,完全是由其新加坡的一个期货交易员里森利用职务的便利,越权违规交易而无人制约和监督引起的.在向来以银行管理制度健全规范而著称的美国,也曾在短短的3年间有338家银行破产,其中七成以上是因违规引发案件和风险而破产的。
近年来,银行加大了风险防范和案件防控力度,重点从加强基层机构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增强员工责任心和规范操作以及开展警示教育等方面加强了防范,取得了一定成效。
就我行而言,由于严格落实了上级行要求,工作做得扎实有效,较好的防范了风险,杜绝了案件的发生。
抵债资产管理中的风险与防范
抵债资产管理中的风险与防范2013年05月20日10:32 王刚来源:金融时报抵债资产是指商业银行在清收资产、行使债权时,由于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担保人也无法代为偿还时,经过债权人和债务人(包括第三人)协商之后,或因债务纠纷而经过法院依法判决债务人(包括第三人)以实物折价来抵偿债务的行为。
近几年,抵债资产管理经过实践的探索,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资产保全的重要措施,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抵债资产管理所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而且自身也存在着多样性。
所以,怎样发现风险、降低风险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必须探索的重要课题。
抵债资产管理所存在的风险(一)价值风险。
近几年,我国金融机构所收回抵债资产的种类非常繁杂,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按性质可以分为待处理抵债房产、待处理抵债交通工具、待处理抵债土地、待处理权利凭证以及待处理的其他类资产;按状态可以分为自用、占用、出租、处置中、闲置、有账无物等。
这些抵债资产中,有的抵押证件齐全,完税状况较好,有的包含着诸多的瑕疵,比如使用功能狭窄、贬值速度快等,这些因素导致抵债资产的变现价值很低。
(二)处置风险。
银行接收抵债资产开始,在不同的阶段都会发生费用支出,比如收取环节、保管环节、处置环节等。
税费问题一直是制约金融机构处置抵债资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抵债资产变现率低的一个因素。
从开始收取到最后的处理完毕,要涉及的相关部门有法院、税务局、工商局、房管部门等,而需要缴纳的有评估费、执行费、过户费、增值税、保全费等多项税费。
(三)评估风险。
当前中介市场体制发展尚不健全,个别评估机构过分追求利益,而高估抵债资产所拥有的价值,就让抵债资产的评估水分太大,远高于实际价值。
例如,厂房、专用的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估价失真,从而造成了实际回收的抵债资产价值不足,回收之后迅速贬值。
而对于珠宝、首饰、艺术品等奢侈品作为抵债资产的,不但鉴定费用较高,权威的鉴定机构也很少,于是很多金融机构选择了抵债资产免于评估,这类损失往往会更大。
银行案件产生原因及防范对策
银行案件产生原因及防范对策近几年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爆发了一些比较大的案件,这些案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风险大都集中在操作环节也就是基层网点上。
案件的曝光反映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尤其对基层网点的控制还比较薄弱。
如何有效控制风险,是银行值得认真思考的迫切问题。
本人试就我国商业银行发生案件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治理路径作一粗浅探讨。
一、银行案件产生的原因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但“善与恶”是相对的,在正常情况下,道德、法律、理智等多种因素,约束着私欲的膨胀,人心向善,人们就会遵循着正常的轨道按规定行事。
但随着条件的变化,环境的差异,思想的波动,一旦约束变得松驰,善与恶的力量此消彼长,人们“恶”的劣根性就会显露。
分析近几年银行案件发生的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思想教育放松,“享乐主义”抬头。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是,由于体制在转轨,市场经济在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变化,心理上的天平在逐渐地被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击得失去重心,“向前看”变成了“向钱看”。
在具体工作中,抓效益的多了,抓思想的少了,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口头,流于形式,跟不上时代脉搏,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干部职工中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少了,盯住效益和年终分红的多了,受利益的影响越来越大,干部职工见面谈论的话题多数是问收入,对其他的事漠不关心,淡化了政治观念和法制观念,滋生了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了,追求“大款”逐渐成为新的潮流,利益驱动代替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但是,任何追求都是基于现实的基础上的,如果超过现实这个基础,那么你的追求不是落空,就是会引发出脱离现实、违背法纪法规的行为,直至发生经济案件。
2.制度观念淡薄,禁不住糖衣炮弹“利诱”。
从外部环境来讲,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重要,愈成为不法分子作案的主要目标,而银行工作人员往往成为不法分子的主要攻击对象和拉拢腐蚀对象,纵观近几年全国查处的几起案件,所涉及的作案人员大部分是金融机构的负责人或信贷、会计、出纳、联行等重要岗位的人员,正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有部分权力,才被不法分子盯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环节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举措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政策、市场及人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特别是在过去银行体制和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不可避免地出现不良资产,从而接受了一定的抵债资产。
抵债资产的特殊性加之处置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难以准确掌握的情况,极易引发银行工作人员及相关领域人员的职务犯罪。
2009年在某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环节就查处了4起员工受贿案件,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环节职务犯罪的易发性和多发性规律,值得认真研究、探讨并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强防范。
一、当前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环节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一)犯罪态势严峻近几年,银行业员工收受贿赂案件总体呈上升态势,这类案件主要发生在集中采购和抵债资产处置环节,其中又以后者占比较高。
2009年,在某银行立案查处的6起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案件中,发生在不良资产处置环节就有4起,占66.67%。
(二)犯罪主体身份集中受贿犯罪主体多为银行基层行资产处置部门负责人或业务骨干。
2009年,在某银行查处的受贿案件4名受贿人员中,3人属一级支行不良资产处置部门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另1人属与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有关联的业务骨干。
且在案发时,已有3人离开了不良资产处置岗位,属陈案新发。
(三)作案手法隐蔽在抵债资产处置环节受贿犯罪案件中,受贿犯罪主体与行贿或索贿客户单位存在工作上的长期合作关系,彼此私交较好,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单线联系”,其受贿或索贿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且这些人业务比较精通,平时表现较好,无明显或异常的行为表现,银行在日常管理和排查中难以发现。
(四)受贿数额大、时间跨度长2009年,在某银行立案查处的4起不良资产处置受贿案件中,收受贿赂数额最多累计人民币34.6万元,最少的也有人民币7.08万元。
有的受贿主体受贿犯罪时间长达10年,尽管每次收受金钱数额不大,但累计起来却是不小的数字。
(五)内外勾结共同作案银行内部工作人员与关系人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相互利用,甚至勾结抵债资产所在地政府或法律机关和中介机构工作人员,暗箱操作违规处置,从中谋取私利,以收受贿赂获取好处。
2009年,某银行被查处的4起不良资产处置收受贿赂案件中,其中1起就是银行工作人员与当地法院执行局工作人员相互勾结,利用职务之便共同收受4家公司贿赂共计人民币10.2万元。
二、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环节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发生在某银行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的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有着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但归根结底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制度不完善,贯彻落实不够1.授权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有的银行虽然建立了授权管理制度,规定经营行无接收抵债资产的审批权限,但同时又规定对由法院、仲裁机构裁定接受的经营行可报备接收,对抵债资产金额较小、不易管理、耗损率较高的流动资产以及抵债资产的处置价格等于或高于抵债资产的接收价格与管理、处置费用之和的经营行可自行处置。
就导致基层经营行主动要求法院及仲裁机构直接裁定给银行以规避授权管理,在某种程度上,经营行实际可以控制资产的接收和处置,使授权管理制度大打折扣,留下风险隐患。
2.未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有的银行在聘用中介机构上未严格按市场运作,而是采取定向委托的方式指定中介机构,出现在为关系人谋取利益的同时捞取个人好处;还有的银行工作人员在信息披露上故意收窄知情面,选择一些发行量极少的报刊披露拍卖、招标信息,压缩参与竞买、竞标的范围,为关系人成功竞买、竞标创造条件,为自身从中谋取利益提供方便,或为收受贿赂利用职务为关系人提供便利。
3.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一些银行制定的相关制度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如有的银行制定“三双”制度,明确规定“双人调查、双人谈判、双人制定处置预案”,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包片客户经理一人操作。
同时,决策环节往往依赖于一线清收人员,一定程度上使建议权直接转化为决策权。
资产处置过程从表面上看合规合法,但事实上存在着高估、贱卖的风险,给心术不正者以可乘之机。
(二)监管缺位,教育缺失1.忽视人员配备规范和岗位交流制度的重要性。
当前一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环节人员的构成比较复杂,人员素质偏低,主要在于有的银行在人员的配备上存在认识偏差,认为在不良资产处置岗位的员工不管采取什么办法,只要把不良资产清收回来或把抵债资产处置掉就行,因此往往将文化程度低、业务素质差、年龄偏大、不适应网点或重要岗位工作的人员,甚至被处理过的员工安排到该岗位上。
有的银行资产处置条线工作人员岗位交流未能真正落到实处,对从事资产处置相关岗位员工不及时轮岗,且对所管理的欠款企业也很少进行相应调整,客观上为员工发生职务犯罪提供了便利。
2.总体素质参差不齐,能力强但心态失衡。
这部分人当中的少数人,法律意识淡薄,又不重视学习,而且还自我感觉良好,凭经验或依靠人际关系办事,加之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心理上的失衡,一旦受到诱惑,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还有一些基层行不良资产处置环节的负责人自感工作能力比较强,业绩突出,又深得组织和领导的肯定和信任,做人处事比较强势,对自己手中的权力不能正确使用,放松要求,放纵自己,管不住自己的行为,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捞取好处。
3.相互勾结,从中谋利。
银行有的不良资产处置人员与委托资产处置项目债务人、交易对手、中介机构等有利害关系的业务管理人员,形成“利益共同体”,互相利用,致使个别员工私下与关系人合谋、勾结,暗箱操作。
(三)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1.牵涉面广。
银行在抵债资产处置过程中,处置行为和处置程序是否合规,评估方法和处置费用是否合理,处置损失认定是否适当,处置方案是否可行,涉及方方面面政策、法规、制度和具体的业务操作流程。
部分抵债资产(集体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房产出让)的处置涉及到当地政府的利益,银行难以独立运作:有时银行通过公开拍卖已经成交,但由于拍卖标的地政府的干预而致使法院撤拍;有时政府以维护社会稳定、安置职工为由阻碍抵债(押)资产的正常拍卖;此外,抵债资产的重复过户需要垫支大笔资金,使银行背负了较大的负担。
为促使抵债资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成功变现、实现收益最大化或完成上级行下达的任务指标,银行需要收集多方面的信息、了解市场的接受意向,从而与中介机构和拟购买人接触,而后者为取得资产或佣金往往不择手段甚至进行违规操作,因而使风险伴随在处置过程中。
部分资产的处置还受到管理部门审批环节的影响,如国有划拨土地的出让需要经过规划、土管等部门的审批同意,土地价值的评估须由土管部门指定中介机构,审批部门及关系人如提出资产变现的倾向性意见,银行往往不得不考虑。
抵债资产的组成较为复杂,有的是银行主动选择的优质资产,有的是在诉讼中裁定给银行的原抵押资产,有的是在不接受就须放弃相应权利主张情况下被迫接受的抵债资产,因此部分抵债资产从接受时就存在一定的瑕疵,其存在给后期处置带来较大的困难。
2.市场因素影响。
受种种因素的叠加影响,资产变现价格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浮动幅度很大,导致选择和适用抵债资产变现价格准确性、合理性的标准十分困难。
一方面对银行、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比较高要求。
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一些银行工作人员从中动歪脑筋、谋取私利、甚至收受贿赂留下了操作空间。
3.在银行抵债资产处置过程中,除银行外,资产评估机构、拍卖行、买收人、执行法官都是资产处置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出于各自利益驱使,容易发生内外勾结、相互利用,甚至恶意串通的行为。
一是在资产评估环节,一些利益人拉拢银行内部人员,让其放大抵债资产的瑕疵而低估价值;二是在资产拍卖环节,一些拍卖机构与竞买人恶意串通“假拍卖、走程序”,甚至抓住银行急于收回欠款的心理,故意造成竞拍流标,促使再次竞拍时恶意压价;三是在执行环节,一些被执行人拉拢执行法官,导致银行权益受损等等。
这些不良的外部环境对银行工作人员发生职务犯罪有着很大的负面推动作用。
三、应对银行业抵债资产处置过程中职务犯罪的举措及建议(一)加强队伍管理和监督1.把好人员配置关。
将思想素质高、专业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同志选拔到不良资产处置条线工作岗位上,并为其成长进步搭建好平台。
2.加强思想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思想养成,定期对资产处置条线工作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案件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
引导从业人员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应有的距离,坚守立场和原则。
3.严格执行岗位交流和权限制衡机制。
从加强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必须坚持对在同一岗位满五年的员工进行交流轮岗制度。
通过岗位制约、领导搭配以及集体决策等手段控制道德风险,设置权限管理和部门制约管理,以委托资产处置经营部为经营部门、风险管理和处置部为管理部门,除现金清收外的各项事宜均要报送风险管理和处置部审查,风险管理和处置部审查通过后报分行资产处置委员会集体讨论审议、投票表决,再根据权限上报有权行批准。
4.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加强行为排查,定期不定期地对资产处置条线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行为排查,对有异常行为的要一查到底。
“小过不究则大过必生”,对有苗头性问题的要“猛拍一掌促其警醒”;对违法违纪的一律严肃查处,以敬效尤。
(二)完善市场化运作竞争机制1.充分披露信息。
在采用拍卖、招标、协议转让方式处置抵债物的情况下,应利用有效手段最大化的公开信息,确保每一位潜在购买者都可以公平地获得与其他潜在购买者同样充分的信息和竞争机会,做到购买方的最大化。
2.择优中介机构。
通过市场竞争,选择能使农行利益得到保障的中介机构,严禁少数人指定或变相指定。
3.加强过程监督。
在委托专业机构处置的情况下,应监督受托方做到购买方寻找过程的充分公开化,不得无故拒绝任何潜在的购买者。
抵债资产的购买方原则上不得为原债务人或其关联方,本行员工及关系人也应回避。
(三)建立风险环节防控机制1.控制定价风险。
制定和完善价格参考体系,建立专家型的内部定价组织和运作制度,以市场为导向,规避定价环节上的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
以处置资产评估价(评估方式首选市场比较法)为基础,以有相应市场成交的案例为范本,反之只能作为参考;开展市场询价,收集各方面意向受让人的信息及意向受让价格;综合考虑资产瑕疵和市场接受度、出让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对标的物价格的影响;采用竞标形式选择拍卖机构;严密监督拍卖机构信息发布及交易行为;保留撤拍和向拍卖机构追索的权利。
2.制约中介机构行为。
与评估机构、拍卖机构签订廉政协议书,要其作出廉政保证,不得给银农行工作人员任何好处,不得恶意串通损害银行利益,否则取消合作资格,并向检察机关举报。
3.严防内部风险。
加强银行抵债资产的管理和监督,防止擅自使用抵债资产或收取租金不入账;坚持双人接待,坚持公开、公证、公平地处置资产;做好尽职调查、合规审查、集体审议、权限管理,严格执行资产处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