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外交布局及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认识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00字论文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00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ef40582e3f5727a5e962e8.png)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环境变化和历史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既契合中国利益又符合世界发展利益、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影响的外交新理念。
落实“中国化”或“中国特色”。
为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全面深入地总结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当代外交实践中积累的极其丰富的经验,以奠定牢固的实践基础。
我们要以中国外交历史和现实问题为中心和出发点,以中国外交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积累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为素材。
在总结外交经验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包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还要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华,倡导中国式外交理念和价值观,这是实现外交学中国化的民族文化基础。
在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过程中,还必须落实“系统化”的要求。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按照系统方法来全面地总结外交实践经验,构建完整的而不是片断的、互相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孤立的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
系统化还要求我们在大力发掘中国优秀思想宝库的同时,能够海纳百川,具有开放性,充分吸收国外特别是西方外交学的积极成果,使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内涵更加深厚丰富。
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必须符合“科学化”的要求,理论概念和范畴要十分严谨,具有科学的内在逻辑。
科学理论研究的目的是发现规律,解释现象,预测未来,指导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
科学理论需要用科学方法来构建,在研究程序上至少要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概念操作化、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
外交学应当是兼具学理性与实践性的科学理论体系。
但迄今为止,无论是国外包括西方的外交学著作还是中国已经面世的外交理论体系,多数更加注重的是外交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而缺少高度的学理性、科学性。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世界格局。
现阶段,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各个国家利益集团的斗争暗流涌动,中国的外交布局已然发生了变化。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d7f6112543323968011c9210.png)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摘要:进入新时期,国际格局发生沧海桑田之多重变化。
中国和平崛起,革旧寻新,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
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在大战略视角下展开外交战略的新布局,给世人展现出清新而强有力的外交新貌。
当代大学生作为日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理解、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什么是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更加全面的理解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大战略一、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涵义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积累,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服务贸易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出口国,从而为拓展外交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中国处于国内体制改革和外交战略转型的双重机遇期,需要研究如何扮演大国角色,在经济实力和实际影响力之间实现有效的相互转化,构筑稳定的国际环境,进而实现国家利益。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交既要有延续性,又要开拓新思路。
十八大以来, 新一届政府更加强调外交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在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等方面进行整体布局,外交工作更加精细, 外交活动所要维护的国家利益更加复杂。
[1]因此,在理论层面上强化对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认知是十分必要的。
1、“大战略”及“中国大战略”的概念定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狭隘的战略观念不能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人们对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军队日益机械化,战争的前方和后方联系日益紧密,战略家对战争的思考在空间和范畴上更加扩大,战略研究开始进入经济、政治等领域, 大战略的概念应运而生。
“大战略”来源已不可考, 但最早系统阐述的学者是利德尔·哈特,他将大战略定义为“协调和集中国家的全部资源用于实现由国家政策规定的在战争中的政治目标”⋯。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解读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0a1f8687fd5360cba1adb1f.png)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解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杜正艾家好,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十九大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意义深远,是发展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论述言简意赅、亮点纷呈、立意高远,报告对中国外交在二十一世纪的地位、角色和战略内涵进行了准确、清晰、科学的定位。
他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向世界亮明了中国外交的大方向,把中国外交战略提升到了历史性的新高度,充分展现了中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应着重把握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习近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明确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习近平同志倡导建立的新型国际关系与传统国际关系不同。
十九大报告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做了明确的阐述,包含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相互尊重。
强调的是,要摈弃传统的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要一律平等,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要尊重各国根据各自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国家内政。
第二个关键词是公平正义。
强调的是,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
要尊重彼此的关切、照顾彼此的利益,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制定平衡反映各方利益和关切的国际规则,确保各国发展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营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的外交知识点政治
![中国的外交知识点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1bd0e53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e.png)
中国的外交知识点政治
中国的外交政策旨在推动国际和平与发展,并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外交的知识点:
1. 中国的外交理念:中国的外交理念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2. “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中国提出的一项重大倡议,旨在通过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促进沿线国家的合作。
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这一倡议。
3. 外交机构:中国的外交机构包括外交部、驻外使领馆、联合国代表团等,这些机构负责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
4. 与其他大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其他大国的关系已经得到了稳定发展。
与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大国的关系都在不断发展中。
5. 台湾问题:中国视台湾为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反对任何企图分裂中国的行为。
总之,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通过外交手段促进各国的合作与共赢。
在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认识的调查报告
![在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认识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972206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1.png)
在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认识的调查报告一、前言外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在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能否实现这两个伟大目标的关键,因此,我们研究了我校在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我国外交发展的历程,以此来说明我校在校大学生对国家外交的认知情况。
在调查发现我校在校大学生对国家外交了解较少,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了解外交,了解国家发展形式,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热爱。
二、问题的提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交在国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维护国家的利益,扩大国际影响,发展同各国的关系和彰显国家实力。
因此,选定我校在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认识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认知,以进一步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对国家时政的认识并增加我校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调查方法及过程(一)调查方法:1.网络调查问卷2.网络资料搜集分析(二)过程:小组人员分工进行,最后汇总四、结果与分析根据本次调查的目的与调查内容,本次网络调查活动活动对我校在校学生展开了网络调查,向我校在校学生发出了网络调查问卷,一共回收了18份有效问卷,主要为大学一年级学生为主。
依据调查的目的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具体分析结果如下:(一)我校在校大学生对外交政策普遍了解一般我校在校大学生对外交政策普遍了解一般,一部分对外交政策很感兴趣。
38.89%的大学生对外交政策了解一般,∏.∏%的大学生非常了解。
(二)我校在校大学生对外交话题的兴趣一般大部分我校在校大学生对外交话题的兴趣一般61.11%,但也有一小部分我校在校大学生较感兴趣38.89%o(三)我校在校大学生了解国际局势的途径主要是上网浏览我校在校大学生了解国际局势的途径主要是上网浏览66.67%,因为大学生接触的网络较多,还有一部分为看新闻27.78%,不过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大学生更喜欢上网。
(四)我校在校大学生认为外交是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我校在校大学生认为外交是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44.44%,还有一部分认为为维护多数国家利益27.78%和强国多外交弱国无外交27.78%o(五)我校在校大学生一致认为我国需要和平的外交我校在校大学生一致认为我国需要和平的外交100%,这于我国还有他国都是有利无害的。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目标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ae909c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f.png)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目标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战略目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和强调。
本文将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目标进行归纳和分析。
一、和平与稳定中国在外交政策中始终主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首要目标。
和平与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的期盼。
中国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谈判等和平手段解决争议和矛盾,并推动国际社会形成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二、发展与繁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第二个战略目标是推动全球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国倡导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发展新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促进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三、合作与交流中国在外交政策中强调合作与交流,这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倡导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通过多边主义机制解决全球性问题。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推动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四、主权与安全中国在对外事务中始终坚持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这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目标。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维护国家在国际上的正当权益,捍卫国际法治体系,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五、生态与环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致力于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文明。
中国以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
结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目标是中国在新时代下对外开放与合作的重要指南。
和平与稳定、发展与繁荣、合作与交流、主权与安全、生态与环境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目标。
论述中国特色之大国外交
![论述中国特色之大国外交](https://img.taocdn.com/s3/m/cfa0809183d049649b6658c0.png)
论述中国特色之大国外交21世纪,在新的世界形势下,世界各国将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各领域展开新的一轮博弈。
大国间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这很值得我们的思考。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中国历来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但从来没有提出要走大国外交之路。
这一身份定位与政策定位的错位迫使我们必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面临机遇与挑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交领域经济问题政治化、国内问题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十二五”时期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然要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形势。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加速发展,使各国正在成为更加利益交融的命运共同体,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双方在更深程度上相互依存,在更广范围内相互影响。
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还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最被看好的主要投资目的地,以及能源资源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不仅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入资金,向面临困难的国家伸出援手,还以自己坚实稳定的增长,与新兴市场国家一道,支撑起全球经济复苏的希望。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还面临许多牵制和挑战。
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外部力量对我国战略防范和牵制的增加,贸易保护主义和汇率问题会长期存在。
回顾过去,我国的外部环境似乎并不乐观,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摩擦。
在朝鲜半岛、东海、南海等问题上,中国也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随着中国发展,针对中国的各种论调仍将不断出现,对中国的疑虑、牵制及摩擦可能增多。
由来已久的“中国威胁论”,和近几年出现的“中国傲慢论”以及“中国责任论”就是典范。
国际格局风雨变幻,中国自身实力也不断发展壮大,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与实践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5ca56bd6bec0975f465e2b4.png)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与实践作者:姚致远来源:《党政论坛》2018年第02期十九大报告中,对过去几年来所进行的中国特色大國外交进行了高度评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等相关实践的推行,也使得“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
早在2013年6月2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的演讲中指出,当代中国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又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指导地位,强调要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张合作共赢,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主张结伴而不结盟,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主张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不干涉内政而又积极介入国际事务;主张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坚持和平解决争端;主张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力争摆脱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对抗的老路”。
从国际关系领域来说,大国往往意味着在世界事务中更大的权力,但与此相当的,大国也担负着更重要的责任。
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实力强大但是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的特殊“大国”,其所拥有的权力和责任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大国也是不尽相同的。
重点关切的应该是中国承担的责任问题。
毫无疑问,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而且近年来西方世界也出现了“中国责任论”的论调,不过关于中国如何负责,负多大的责,这一直是中外学者争论的焦点。
2005 年 9月 21 日,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的佐利克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上演讲,提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自此,相对理性务实的“中国责任论”开始取代非理性、情绪化的“中国威胁论”。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威胁论”依然在西方世界拥有很大的市场,但是“中国责任论”的提出,无疑也表明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开始正视、面对并部分接纳中国崛起的现实。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620aab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8.png)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正在不断提升,其外交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发展。
下面将介绍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1.和平发展: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强调与各国友好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2.非干涉原则:中国主张各国应该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其他国家内部事务。
中国强调国家的独立性和平等,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3.全球化:中国支持全球化进程,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
中国主张各国应该携手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4.务实合作:中国外交注重实际合作,追求共同利益。
中国积极开展经贸合作,加强文化交流,推动科技创新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5.和谐共生: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互利共赢的发展。
中国强调各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实现共同发展。
1.多边外交:中国越来越重视发展多边外交,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推动全球治理的改革和进步。
2.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中国提出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强调坚持和平、发展、公正、合作的价值观。
中国主张国家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实现共同发展。
3.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
该倡议旨在加强亚洲与欧洲、非洲等地区的合作,促进区域间的发展和繁荣。
4.大国外交: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大国。
中国外交逐渐从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参与和引领,通过主动出击,塑造自身利益和形象。
5.公共外交:中国外交越来越注重公众参与和形象塑造。
中国通过媒体、文化交流等形式,向世界传递积极的形象和声音,推动国际间的理解和友谊。
中国外交的特点是和平发展、非干涉、全球化、务实合作和和谐共生。
未来中国外交的趋势是多边外交、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大国外交和公共外交等。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a77342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0.png)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一、中国外交的特点1. 自主性强中国外交在执行上以自主性为核心特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中国外交政策主张“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平等互利”,这也成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不受外部干扰,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
2. 多边合作中国外交政策强调多边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倡导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国际合作,维护全球和地区稳定与繁荣,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包容、普遍、平衡的国际关系。
3. 和平发展中国外交政策以和平发展为主旨,主张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坚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促进国际关系和解与合作。
4. 经济外交中国外交政策在执行中重视经济外交,将自身的发展与国际关系密切结合,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和贸易,倡导“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项目,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5. 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政策以建设和谐世界为目标,提倡和平、发展、合作与共赢,尊重各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1. 多边外交中国外交将继续坚持多边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事务,使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推动国际关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 大国外交中国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大国,其外交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将继续发挥自身作为大国的作用,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推动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继续为维护国际和地区稳定与繁荣作出更多有力的贡献。
3. 经济外交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强经济外交,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国际经济合作,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5. 文明交流中国将继续推动文明交流,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文明对话与交流,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知识点归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0bfec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1.png)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知识点归纳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原则1. 独立自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国际国内的具体情况,自主决定和处理对外事务,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
2. 和平共处: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间应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分歧,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维护国际和平稳定。
3. 互利共赢: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促进多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4. 不干涉内政:坚决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际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主要实践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可持续的全球发展合作格局。
2. 外交关系的多边化与全球化:积极扩大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交交往,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
3. 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外交原则,对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坚持原则立场。
4.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机制的改革,提出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建设理念,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主要成就1.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坚决反恐怖主义、维护地区稳定、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为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
2.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提倡自由贸易,建设更加开放的国内市场,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3.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不断提出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主张,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发言权和代表性。
4. 发展南南合作:倡导南南合作,通过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保护主义的抬头、地区冲突与分歧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
![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8823e60ca216147917112839.png)
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可将这六块地区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
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
周边动荡加剧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通过积极、有效、妥善应对周边不稳,不仅为自身持续与完全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而且也为周边的和平稳定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一、周边出现哪些动荡中亚不稳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异动最为突出。
201 o年4月7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发生突变,首都比什凯克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在2005年靠所谓”颜色革命”上台的巴基耶夫政府被一举推翻,以奥通巴耶娃为首的反对派宣布成立临时政府。
巴基耶夫先是逃往南方.后流亡国外。
而临时政府也一直难以有效掌控巴基耶夫具有传统影响的南方地区。
6月10日.吉尔吉斯斯坦南方重镇奥什的吉尔吉斯族与乌兹别克族之间爆发大规模族群骚乱,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大量乌兹别克族难民逃往邻国乌兹别克斯坦避难。
吉临时政府先后向俄罗斯与美国提出求援.但俄罗斯除了加强其在吉军事基地戒备外一直按兵不动。
中国政府展开了大规模的撤侨行动。
6月27日,吉就新宪法举行“全民公决”,新宪法规定吉将由总统制改为议会制,公决获得高票通过。
7月3日.吉临时政府总理奥通巴耶娃宣誓出任”过渡时期”总统,任期到2011年底。
吉议会选举定于2010年1 o月举行,吉政局演变前景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变数。
南亚则有多个国家政局剧烈动荡。
阿富汗首当其>中.巴基斯坦紧随其后。
美国奥巴马政府强力实施“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战略”.大举增兵阿富汗,对巴基斯坦一再实施越境打恐,引发极端势力与恐怖组织强烈反弹.致使南亚恐怖袭击活动有增无减。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布局是()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布局是()](https://img.taocdn.com/s3/m/6e862e4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1.png)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布局是( )【题目】:
中国特色大国全面推进的外交布局是()
A.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B.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答案解析】:A
中国特色大国全面推进的外交布局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故选:A。
中国特色大国全面推进的外交布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扩展资料: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一、是大国方面。
中国不仅与美国、俄罗斯、欧盟等传统世界大国(集团)密切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推动建设新型大国关系,而且积极与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合作。
二、是周边方面。
中国加强与东盟、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的合作,启动了一批新项目。
三、是发展中国家方面。
中国注重同非洲、拉美、阿拉伯、太平洋等地区各国的交往与合作。
四、是热点问题方面。
中国积极参与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叙利亚问题和巴以问题等国际热点问题的斡旋与谈判,为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作出重要贡献。
五、是落实重大倡议方面。
中国积极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
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在这些领域实施了具体的外交举措。
中国特色的外交思想和方略
![中国特色的外交思想和方略](https://img.taocdn.com/s3/m/4aac430f0066f5335a812191.png)
中国特色的外交思想和方略作者:刘兆佳来源:《人民论坛》2018年第07期【关键词】外交思想 ;外交政策 ;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中图分类号】D82 ; ;【文献标识码】A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过去五年中国的外交政策取得的成果有全面的描述:“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习总书记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他说:“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
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习总书记的论述,言简意赅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外交思想和方略。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的外交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
它与世界上现存的主流外交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也可以说是对现行的外交思想的重要改进,是更符合中国自身发展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所需要的一套思想理论。
长期以来,不同国家的外交政策,是以维护和争取国家自身利益为主要目标的。
因此,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只能遵循“丛林法则”。
战争往往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纷争的重要手段,个别国家的外交政策的目标,更是要把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制度和发展模式强加于别的国家,并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塑造世界秩序,认为只有当其他国家与自己在各方面趋同后,本国的利益和安全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1730af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8.png)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外交是中国政府和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之间的外交关系和活动。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受到国际形势、国家利益、外交政策和外交手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中国外交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外交的特点
1. 和平发展:中国倡导和平发展,主张国际关系中的和平共处、互利共赢。
中国在外交上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为实现和平、稳定和繁荣的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
2. 独立自主:中国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发展对外关系,坚持对外政策的自主性,不受外部压力和干涉。
中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体现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维护了国家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
3. 多边外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支持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倡导国际社会合作,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
中国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坚持国际法治,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4. 睦邻友好:中国奉行睦邻友好的政策,坚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全面、深化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中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开放式区域合作框架,实现共同繁荣和和平稳定。
5. 和平解决争端:中国在处理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上倡导和平解决,支持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反对一切形式的武力威胁和使用。
中国坚持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倡导国际社会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在国际舞台上备受关注。
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努力推动建设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国外交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大国外交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0f1f90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8.png)
大国外交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大国外交中播出了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新年贺词当中的一句话:“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这一句话对我的感触特别深。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国外交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方便大家学习。
大国外交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1中央组织拍摄的6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自8月28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并在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
这部专题片一经播出,立刻在网上激发热烈反响,不少网友纷纷感叹“被中国力量所深深震撼”,“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中国真棒!”。
按理说政论专题片的受众群是有限的,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央电视台连续推出的《法治中国》和《大国外交》两部大型政论专题片都引起了民众的强势围观,而且还获得了舆论盛赞。
其中,《大国外交》的播出,更是引发了网民的持续热议,还增强了不少网民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
政论片都能获得如此成功,其背后到底潜藏着什么密码呢?多渠道传播,立体式宣传。
不管是《法治中国》还是《大国外交》,他们的播出都跳出了传统的传播模式,而是积极的运用新媒体渠道,开展立体式宣传。
比如,《大国外交》除了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外,还在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人民日报客户端还推出了4分钟速览各集的介绍片,浏览量当日就超过了30万;以新华国际头条的微信公号为代表的中央重要媒体,刊发文章详细权威地解读专题片,并在每集中附上了该集撰稿主笔的视频访谈……这样传播,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囿于电视、广播、报纸传播的弊端,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影片的受众面,尤其是争取到了更多的青年受众。
互联网时代,得青年受众者得天下,因此《大国外交》受到舆论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讲好外交故事,戳中情感共鸣。
外交于普通民众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
熟悉在于新闻中经常看到各种外交报道,陌生在于民众多以一个局外人的姿态来看待外交。
要破除这种尴尬局面,重点就是要讲好外交故事,让民众有代入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深刻理解“两个大局”的理论逻辑与外交指导意义
![深刻理解“两个大局”的理论逻辑与外交指导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a697af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0.png)
和方法论,体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宏阔的战略视野和深邃的战略思维。
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大局”的理论逻辑,有助于我们精准定位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与世界坐标,为研判国际形势、把准潮流方向、保持战略定力,有效应对各种复杂的风险与挑战、做好各项外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 键 词〕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国外交、“两个大局”〔作者简介〕刘 卿,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中国国际问 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 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2 8832(2021)5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1]之所以强调大局,是因为大局是根本、是方向、是关乎全局[1] “习近平总书记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微镜头”,《人民日报》2019年5月23日,第2版。
的东西。
习近平关于“两个大局”的重要论述,是对当今国内国际大势的科学判断,体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深邃的战略眼光和辩证思维能力,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基本出发点,也是谋划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对外工作胸怀“两个大局”,要求我们从大历史大战略层面深入理解“两个大局”的深刻内涵及相互关系,并以其为指导积极推进工作,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一、“两个大局”蕴含深刻内涵习近平关于“两个大局”的重要论述,立足于宏阔的时空背景,反映了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规律的战略智慧,有着独特而深刻的时代内涵。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进程大趋势。
所谓伟大复兴,就是要恢复中华民族以前的辉煌,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潮流。
中华民族曾创造辉煌文明,在一定历史时期走在同时期人类文明发展前列。
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造有统计记录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总量的最大比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中国外交布局及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认识
一、中国的外交布局
第一,以周边外交为重点。
继2014年中国领导人密集访问周边国家之后,2015年4月2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离开北京,应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统侯赛因和总理谢里夫邀请,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略周边进一步成为中国塑造全球外交战略格局的重要内容。
从“一带一路”到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经济合作倡议,都显示出我国致力于同周边及世界各国打造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也显示出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首要地位。
第二、以大国外交为重心。
首先声明,当前中国所言“大国外交”,应当是作为一个大国的外交,这是日益崛起的中国对自身地位和身份、利益与目标,以及应有国际角色的准确判断和应有表达。
早在2013年,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出席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时就发表了题为《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的演讲,明确提出“在继承新中国外交六十多年形成的大政方针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当代中国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第三、以多边外交为舞台。
2014年,中国主办了两场多边外交峰会,亚信峰会和APEC峰会。
同时中国领导人也参加了包括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等多场多边外交峰会。
中国成功开展多边外交,充分发挥多边峰会外交的统领作用,使多边外交大格局日臻成熟,作用更显重要。
二、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认识
2015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十分丰富,比如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履行正确义利观
等等。
就当前而言,我认为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合作共赢”。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色就在于“合作”“共赢”和几个坚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关键环节,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不断采取新举措,推出新理念,展示新气象,使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更富全球视野、更具中国特色。
中国正致力于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切实走出一条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