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法》培训
产品质量法培训讲义
![产品质量法培训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1b758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2.png)
6、物质产品,不包括精神产品。
• 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
– 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物配件 和设备,适用本法。
• 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 军委另行规定。
思考
• 依照《产品质量法》,下列何种产品属于 该法所称的产品?
芝麻油、冰毒、自来水、 水稻、袋装大米、苹 果、血液、教材、文学作品、电子游戏、体育 馆
• 假冒产品
– 假冒是指该产品根本未含法律规定的标 准的内容,以及非法生产、已经变质的 而根本不能作为某产品使用的产品。
第二章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产品质量的监管体制
• 统一管理与分工管理相结合 • 层次管理与地域管理相结合
– 专职机构
• 国家质检总局 • 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
– 有关机构
• 行业主管部门 • 综合管理部门(如工商)
CCC+EMC 电磁兼容类认证标志
CCC+S&E 安全与电磁兼容认证标志
CCC+F 消防认证标志
农产品质量认证
绿色食品商标
农产品质量认证
有机食品认证
• GB/T19630.1-.4《有机产品》 • 中国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农产品质量认证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 (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第三章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 任和义务
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一)产品质量担保义务 (二)产品质量标识义务 (三)特殊产品的包装义务 (四)其他禁止性义务
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一)作为义务 1、进货检验义务(第33条) 2、保证产品质量义务(第34条) 3、产品质量标识义务(第36条) (二)不作为义务(第35、37-39条)
产品质量法培训课件
![产品质量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1eb6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d.png)
建立健全的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严格的监 督和管理。
加强检测能力
加强检测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提高检测机构和企业的检测能力。
严格执法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等违法行为 。
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1 2
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引导企业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积极参与制定和修订行业标准,体现行业特点,反映行业需求,确保产品质量符 合标准要求。
社会媒体对产品质量的监督
信息传播速度
社会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件产品质量事件很容易成 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企业形象和产品声誉产生重大影响。
社会舆论引导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发挥正面宣传的作用,及时发布权威信 息,消除质量谣言和不实传闻,增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 心。
产品质量问题的法律责任承担
修理、更换、退货责任
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 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
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由产品的 生产者、销售者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其他法律责任
根据具体情况,产品质量法还规定了其他法律责任,如 行政处罚、刑事责任等。
产品质量特性
指产品为实现其使用价值所具有的特性,如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
产品质量要求
指产品应达到的最低质量标准,如国家或行业规定的强制性标准、企业自行制定的内控标 准等。
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
国家标准
指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标准,包括产品基础标准 、产品质量标准、产品检测和试验方法等。
行业标准
指由行业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通常 高于国家标准。
产品质量法培训课件
![产品质量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0b3e0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7.png)
企业应秉持诚信原则,对产品质量的承诺要真实、可信,不得欺骗消费者。
01
02
03
社会公众的质量安全意识
社会公众对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和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社会公众的参与度
社会公众参与到质量安全问题中来,可以对企业形成有效的监督,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社会公众的质量安全意识
xx年xx月xx日
产品质量法培训课件
目录
contents
产品质量法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产品质量的法律规定与标准产品质量法律责任与赔偿产品质量监管制度与机构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与创新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与参与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产品质量法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产品质量法的定义与内涵
产品质量法涵盖产品责任、质量监督、质量标准、质量认证、质量信息等方面。
用户需求为导向
对创新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为产品质量创新提供保障。
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06
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与参与
消费者组织监督
消费者组织代表消费者利益,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媒体监督
媒体是社会监督的重要手段,通过报道质量问题,曝光不良企业,促使企业改正不当行为。
行业协会监督
政府、媒体、社会组织等应加强对质量安全问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质量安全意识。
社会公众的质量安全意识与参与度
07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某品牌手机电池爆炸事件
案例一
某品牌汽车刹车失灵事件
案例二
某电商平台售卖假货事件
案例三
典型产品质量案例分析
分享二
如何建立有效的产品质量控制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培训考核试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培训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37ddd6cfe4733687e21aa80.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培训考核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姓名:成绩:一、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每题4分共40分)1、本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产品的( ) ,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A、创新开发B、监督管理C、生产销售D、宣传发布2、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 )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
A、抽查B、全面检查C、现场监督D、定期检查3、从事产品质量检验、认证的社会中介机构必须依法设立,不得与()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A、企业B、行政机关C、消费者D、其他认证机构4、产品或包装上的标识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为()A、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B、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C、未标明生产日期D、标明产品的主要成分、规格、等级5、生产者生产产品需要遵守的责任和义务不包括()A、不得掺假、掺杂B、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C、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D、不得拒绝客户要求6、售出的产品有以下哪种情况,销售者不需要负责( )A、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未事先说明B、不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C、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D、产品由于消费者使用不当造成损害7、对违规企业的惩罚不包括哪一项()A、责令停止生产、销售B、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C、召回生产、销售的产品D、罚款8、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惩罚方式,错误的一项为( )A、撤回并重新出具检验结果或证明B、责令改正C、没收违法所得D、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9、需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作出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的产品包括()A、金属制品B、易碎、易燃、易爆物品C、塑料制品D、一次性医疗用品10、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 )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产品质量培训内容
![产品质量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f58f1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8.png)
产品质量培训内容一、引言产品质量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本篇文档旨在阐述产品质量培训的内容,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提高产品质量意识,掌握产品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2. 使员工掌握产品质量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3. 提升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高产品质量。
三、培训内容1.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1)质量的概念:产品质量、过程质量、服务质量等。
(2)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等。
(3)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持续改进、事实决策、供应商关系管理等。
2. 质量管理体系(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内容、实施步骤、审核与认证等。
(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等。
(3)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
3. 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1)质量控制:直方图、因果图、流程图、散点图、排列图等。
(2)质量改进:PDCA循环、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等。
(3)质量管理工具: affinity diagram(亲和图)、 tree diagram(树状图)、 matrix diagram(矩阵图)、 prioritization matrix(优先级矩阵)等。
4. 产品检验与试验(1)检验流程: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出货检验等。
(2)检验方法:视觉检验、尺寸检验、性能检验、寿命检验等。
(3)检验工具:通用量具、专用量具、试验设备等。
5. 质量成本与可靠性(1)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等。
(2)可靠性基本概念: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等。
产品质量法培训课件
![产品质量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681e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0.png)
产品质量法培训课件一、引言本课件旨在帮助学员了解产品质量法,包括其概念、适用范围、主要内容和重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掌握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组织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二、产品质量法概述2.1 产品质量法的定义产品质量法是指国家对产品质量进行规范和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2 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产品质量法适用于所有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等活动中的产品质量问题。
无论是国内生产的产品还是进口的产品,只要在国内销售或使用,都需要遵守国家的产品质量法。
2.3 产品质量法的重要性产品质量法对于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企业而言,遵守产品质量法可以保证产品的合法合规,提高产品质量,树立企业形象,增强竞争力。
对消费者而言,产品质量法可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消费者购买到安全可靠的产品。
三、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3.1 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产品质量法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合法合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安全可靠:产品必须符合安全性要求,不得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公平交易:企业不得通过虚假宣传、欺诈等手段误导消费者,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责任追溯:对于产品质量问题,企业应主动采取措施,追溯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2 产品质量法的主要规定产品质量法的主要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产品质量标准: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和用途,制定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
•产品合格认证:对于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需要经过合格认证才能上市销售。
•产品质量检测:对于市场上的产品,国家将定期进行质量检测,排查不合格产品。
•产品召回制度:对于存在安全隐患或者不合格的产品,企业应主动采取措施,进行召回。
•消费者权益保护:产品质量法强调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对于虚假宣传、欺诈销售等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罚。
产品质量法培训课件
![产品质量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423134f111f18583d05afb.png)
E、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 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 中文警示说明。
产品质量标识义务
金龙XML6390旅行车
周磊
在车辆使用说明书中未对 危及人身、财产的安全隐 患做出明确的警示和说明
上海祥盛医疗器械厂
第73条,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制定。 因核设施、核产品造 成损害的赔偿责任,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 依照其规定。
问题:芝麻油、电力、宁波体育馆、菜场泥螺、 还未投放市场的研制产品、药品、教材、枪支?
加工制作、用于销售(人工产品,而不包括天然产品;物质 产品,而不包括精神产品;商品,而不包括非商品)
(二)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运 输安全标准;
(三)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标准; (四)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 (五)重要的通用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 (六)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标准; (七)互换配合标准; (八)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质量标准。
(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QS加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意义、哪些产品、时间?
1、意义:产品准入制度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2005年9月
1日施行 2、实行许可产品 若干重要类别工业产品;(第2条 ) 生产许可证工业产品目录 3、标志及认证程序
程序:QS认证网()
法律明文排除的(不动产: 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 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 备;军工产品;核设施、核产品造成损害的赔偿责 任)
产品质量法的企业合规培训
![产品质量法的企业合规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2a3613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0.png)
产品质量法的企业合规培训在笔者为您撰写的《产品质量法的企业合规培训》中,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法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如何进行合规培训,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法律要求。
请注意,本文将按照合同的格式进行书写。
————————————一、产品质量法的背景和意义产品质量法是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法律法规。
它规定了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企业必须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产品质量合规。
二、企业合规培训的必要性1. 提高企业内部意识通过合规培训,企业能够让员工深刻理解产品质量法的重要性,并提高他们对合规问题的敏感度和自觉性。
2. 避免法律风险合规培训有助于企业了解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并确保产品销售符合相关法规,减少法律风险的发生。
3. 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合规培训,企业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关标准和规范,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企业合规培训的内容和步骤1. 了解产品质量法及相关法规企业应该全面了解产品质量法及相关法规的内容,包括市场准入要求、产品标识要求、产品检验规程等。
2. 制定内部合规政策和规范企业需要制定内部合规政策和规范,明确各岗位在产品质量合规方面的责任和要求。
3. 设计合规培训计划制定合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对象等,并确保培训计划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4. 进行合规培训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合规培训,将相关知识和要求传达给员工,提高他们的合规意识和能力。
5. 培训效果评估对合规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了解培训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企业合规培训的实施策略1. 多元化培训方式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包括组织培训讲座、制作培训视频、编写培训手册等,以满足不同员工的学习需求。
2. 定期更新培训内容产品质量法及相关法规会不断更新和调整,企业应及时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对培训内容进行更新,并进行培训同步。
3. 建立合规培训档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合规培训档案,记录培训内容、时间、人员等信息,以备查证和追责。
产品质量法培训总结
![产品质量法培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7ee7bb9b89680202d82546.png)
篇一:关于《产品质量法》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情况汇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县坚持把产品质量工作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全面强化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大力实施"质量兴县"战略,通过抓产品质量,创优质名牌,全县产品质量水平大幅提高,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质量保障。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现在的工作状态(一)坚持多措并举,优化执法环境。
全县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产品质量法》的宣传培训,逐步形成了"政府重视质量、部门监督质量、企业提高质量、社会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
一是抓普法宣传。
坚持举办"3.15"消费者权益日、"9月质量月"等主题活动,在县城、乡镇繁华街道设立宣传点,开展法律宣传、质量咨询、投诉受理、真假产品识别等活动,共制作宣传牌320多块,悬挂横幅76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7万余份,接待现场咨询近万人次。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作用,在县电视台开辟《质监园地》宣传平台,在部门网站开通质量投诉信箱,进一步提升了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质量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二是抓教育培训。
县质监局、工商局、商务局等单位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和案件审理制度,持之不懈的对干部职工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了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与企业、社区、学校等广泛合作,深入开展进社区、进村镇、进校园等质量共建活动,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质量检验检测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60余期,培训人员11000多人次。
通过狠抓教育培训,社会公众对《产品质量法》的认识水平稳步提升,全县贯彻、遵守、实施《产品质量法》的氛围日益浓厚。
(二)坚持依法行政,整顿市场秩序。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打击和防范结合、整顿和规范并重"的方针原则,突出专项执法,强化联合执法,先后开展了食品(含乳制品、豆制品、大米、蜂蜜、植物油、酱腌菜、食品添加剂等)、农资(含化肥、农机及配件、农用膜、农药等)以及液化石油气、特种设备等多项专项检查和打假活动。
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培训
![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9ad5d71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c.png)
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培训一、引言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方面。
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给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管,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产品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培训,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二、质检法律法规概述1. 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法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法律,旨在保护消费者利益,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
根据产品质量法,生产者应当对所生产的产品负责,并对产品质量提供明确的承诺和保证。
同时,产品质量法还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行了处罚措施,以保障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2. 标准化法标准化法旨在加强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根据标准化法,产品标准应当依据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确保产品具有安全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此外,标准化法还规定了产品标准的制定程序和责任主体,促进了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和透明。
质量检验法是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验,保护消费者权益。
根据质量检验法,生产者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并出具质量合格证明。
同时,质量检验法还规定了检验机构的资质和责任,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公正和可信度。
4. 缺陷产品责任法缺陷产品责任法是对生产者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民事侵权行为进行约束和处罚的法律。
根据缺陷产品责任法,如果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消费者受伤或财产损失,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同时,缺陷产品责任法还规定了消费者的赔偿请求期限和赔偿方式,保障了消费者权益的实现。
三、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及职责1.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质检总局是国家质量监管的最高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并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和评估。
国家质检总局还承担着制定和推广产品标准的重要职责,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
产品质量法新完整版课件 (一)
![产品质量法新完整版课件 (一)](https://img.taocdn.com/s3/m/d3b2991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5.png)
产品质量法新完整版课件 (一)产品质量法是指我国生产企业在制造、经营产品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它规范了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维修、退换货等各个环节,维护了消费者权益,保证了产品品质安全。
新版的产品质量法全面升级,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改革成果逐渐显现,为厂商和消费者们制定了更高的标准。
下面我们来仔细了解一下这个全新的法律条文内容。
1.企业品管体系建设《产品质量法》明确了企业在生产中应该建立完善的品管体系,强化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以及从源头上预防产品质量问题,将质量管理体系纳入企业管理体系的范畴,对产品从原材料到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
2.售后服务责任此次新版《产品质量法》重点关注了售后服务,强制要求生产企业提供质量安全保证措施,保质期内的维修等售后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佳的购买保障,也对质量不合格企业进行了严格制裁。
3.三包规定三包是指三个期限:换货、退货、修理医治。
无法修复的产品可以更换,不合格的产品可以退货,而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内出现质量问题可以享受免费维修保养,检验与评估。
4.严谨的市场准入制度新版《产品质量法》加强了进入市场的准入标准,从制度上为管理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条件标准,加强了生产企业的管理,确保了消费者的利益。
5.政府管理体系完善最新的《产品质量法》也明确了政府的职责,其职能包括制定和完善产品质量标准,改进产品质量监管,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示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对其中的相关执法行规进行完善。
综上所述,新版的《产品质量法》为企业提供了更好、更有针对性的质量标准管理机制。
消费者则能够在进一步保障消费、推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得到更多权益保障。
最后提醒厂商和消费者们共同遵纪守法,共建安全消费市场。
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学习
![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43bc4aedfab069dc502201ec.png)
《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培训主讲人:xxx《产品质量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等适用本法规定。
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要求的工业产品。
国家参照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企业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可的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产品质量认证。
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准许企业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二)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产品质量法培训课件
![产品质量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34b8a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e.png)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未来产品质量法的制定和实施将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跨地区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未来产品质量法将更加明确企业的主体责任,要求企业必须对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未来产品质量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附录:产品质量法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如果产品的质量问题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产品质量的民事责任
如果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将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
产品质量的行政责任
如果产品的质量问题给他人造成严重损失或者严重社会影响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0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质量法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
02
产品质量标准的概念
产品质量标准是规定产品应满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环节的规范性文件,是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
产品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历经2017年修订。
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反不正当竞争法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案例二
产品质量引发的消费者维权案例是指消费者因购买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而组织起来进行维权的行为。此类案例中,消费者通常会采取集体投诉、网络曝光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产品质量法培训
![产品质量法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8afb9a6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6.png)
产品质量法培训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产品质量法基础知识•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产品质量法的实践应用•产品质量法案例分析•产品质量法的发展趋势•产品质量法问答01产品质量法基础知识产品在规定使用条件下,满足人们对其使用价值需求的能力。
产品质量的定义产品质量产品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可靠性、安全性等综合体现。
核心具有客观性、时代性、相对性、综合性。
特点企业角度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消费者角度产品质量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国家角度产品质量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产品质量法的历史与发展1982年产品质量法颁布2013年产品质量法第二次修订2000年产品质量法第一次修订现行产品质量法于2018年1月1日生效02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生产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义务。
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应当在产品上或者在产品包装上标明实际质量内容的义务。
依照法律规定标识产品标准的义务。
生产并销售合格的产品的义务。
销售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义务。
销售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的产品,并不得销售实际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的义务。
销售者依照法律规定标识产品标准的义务。
销售合格的产品的义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照《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产品质量实施监督检查的义务。
监督者应当依法行政,不得违法要求生产经营者承担非法费用和责任的义务。
监督者的义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但是,销售者能够证明产品缺陷是由生产者造成的,应当由生产者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责任的规定03产品质量法的实践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定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对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样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或规定。
《产品质量法》教案
![《产品质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a9f0b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8.png)
《产品质量法》教案教案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产品质量法》的背景和重要性;2.掌握《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和条款;3.了解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产品质量法相关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和条款;2.产品质量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产品质量法》吗?你们会购买产品的时候关注产品质量吗?解析:通过引入,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并了解学生对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法的知识水平。
2.讲授《产品质量法》的背景和重要性(15分钟)a.介绍《产品质量法》的背景和重要性;b.分析《产品质量法》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详细解读《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和条款(40分钟)a.了解《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基础和发展历程;b.解读《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和条款,包括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等。
4.分组讨论《产品质量法》的实施与应用(20分钟)a.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产品质量法》的实施与应用展开讨论;b.指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产品质量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5.总结归纳《产品质量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5分钟)a.总结《产品质量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b.强调产品质量对于经济发展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c.激发学生对产品质量法的理解和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方式:1.讲授教学法:讲授《产品质量法》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主要内容和条款;2.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提高课堂互动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辅助工具:1.教案电子版;2.多媒体投影仪;3.白板和白板笔;4.学生课本。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等方式进行观察评价;2.课后布置相关练习作业,进行书面评价。
七、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产品质量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2.引导学生关注产品质量问题,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巢湖北制梁场《产品质量法》培训资料编制部门:安质部编制人:审核人:批准领导: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巢湖北制梁场2016年6月《产品质量法》培训资料登记表关于举办《产品质量法》培训班的通知场属各部门、班组:根据2016年梁场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安排,我场定于2016年6月8日举办《产品质量法》培训班,希望下列人员按时参加培训。
具体安排如下:一、培训时间:6月8日晚上19:00-21:00二、培训地点:会议室三、授课教师:杨彬彬四、培训人员名单(附后)本期培训班利用工作时间进行培训,如有变化以当天通知为准。
2016年6月7日培训人员名单培训人员名单培训人员名单职工培训《产品质量法》培训班教学计划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巢湖北制梁场2016年6月8日一、培训目标:通过对梁场管理人员及各班组长对产品质量知识的学习,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
二、培训对象:梁场班子成员、工程部、安质部、试验室、物机部、各班组工班长三、学制及办班形式:共计2学时,6月8日晚上19:00-21:00业余培训。
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职工培训《产品质量法》培训学员签到表职工培训《产品质量法》培训学员签到表职工培训《产品质量法》培训学员签到表职工培训《产品质量法》培训学员签到表职工培训《产品质量法培训》学员点名册职工培训《产品质量法培训》学员点名册职工培训《产品质量法培训》学员成绩汇总表《产品质量法》讲义第一章产品质量法概述一、产品与产品质量(一)产品中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是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根据这一规定,《产品质量法》调整的产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销售为目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等生产方式获得的具有特定使用性能的物品。
所谓加工、制作是指改变原材料、毛坯或半成品的形状、性质或表面状态,使之达到规定要求的各种工作的统称。
2、初级农产品(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等,例如小麦、鱼等)及未经加工的天然形成的产品(如石油、原煤、天然气等)不适用该法的规定。
但不包括经过加工的这类产品。
3、虽然经过加工、制作,但不用于销售的产品,纯为科学研究或为自己使用而加工、制作的产品,不属于该法调整的范围。
4、建设工程不适用该法规定。
但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适用该法的规定。
5、军工产品不适用该法的规定。
(二)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为满足合理的使用要求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技术、心理和社会特征的总和。
产品质量一般应包括以下性能: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维修性。
二、中国的产品质量法(一)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法是调整因产品质量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主要调整两大类社会关系:1、在国家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产品质量管理关系;2、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与产品的用户和消费者之间因产品缺陷而产生的产品质量责任关系。
(二)中国产品质量法体系中国产品质量法体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有关产品质量的其它法律规范组成。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是基本法;2、其他法律规范,如《计量法》、《标准化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等专门法;3、其他法中的相关规定,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
(三)中国产品质量法的特点中国产品质量法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律规范。
他调整的社会关系相当广泛,不同于国际上仅仅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产品责任关系的产品责任法,他把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产品责任合二而一,他的立法宗旨是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体现了国家干预市场的经济法精神。
中国的产品质量法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质量责任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等多个法律部门,只有多部门集中协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尽管法律本身的完善并不代表这一问题的解决,但这至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产品质量责任的分类:1、民事责任,这是最基本的责任,不仅不依赖于其他责任而存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排除其他以金钱为内容的责任,如行为人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赔偿金和罚款或罚金时,优先支付赔偿金。
民事责任包括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
2、行政法上的责任,如对非法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所处的没收,罚款等。
3、刑事责任,如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所应承担的责任。
第二章产品质量的监督一、产品质量的监督体制(一)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依据法定权限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
(二)我国产品质量监督体制国家产品质量监督体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地方产品质量监督: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县级以上政府各有关部门、省级以下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垂直领导1、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1)国家产品质量监督主管部门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是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2)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2、地方产品质量监督(1)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2)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3)全国省级以下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实行垂直领导。
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一)产品质量标准制度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我国实行产品质量标准制度。
其主要内容是:1、产品质量应符合一定的标准;2、产品均应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3、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未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1、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是指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或由他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依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对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通过颁发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书,证明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符合相应要求的制度。
2、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目的:(1)在合同的条件下,是为了提高供方的质量信誉,向需方提供质量担保,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2)在非合同的条件下,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实现质量目标。
3、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标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GB/TI9000—ISO9000系列国家标准。
该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采用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
(三)产品质量认证制度1、产品质量认证:产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经过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的形式,证明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活动。
2、产品质量认证的法律依据:国家产品质量法和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
国家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的主要内容是:(1)认证标准:第一,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第二,我国名、特产品,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确认的标准;第三,对于我国和国外认证机构签订了双边、多边认证合作协议的产品,依据协议中规定的标准。
(2)认证机构: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由其授权的部门。
(3)认证原则:我国实行强制性认证和自愿性认证相结合的制度(4)认证形式:①对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的认证,实行强制性认证。
②对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和达到某一水平的认证,实行自愿认证。
(5)认证标志: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发布后,将原来的“CCIB”(中国商检)认证和“长城CCEE认证”统一为“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 ,其英文缩写为“CCC”,故又简称“3C”认证。
(6)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前者认证的对象是某种特定的产品;后者认证的对象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综合能力。
(四)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1、国家监督。
国家监督是指国家对产品质量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
2、社会监督:(1)社会监督的形式1)消费者监督2)社会团体监督(2)社会监督的权利1)建议处理权2)支持起诉权第三章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一)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的义务1、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2、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做出说明的除外;3、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二)产品标识应当符合法律要求1、产品标识:产品标识是指用于识别产品或其特征、特性所做的各种表示的统称。
产品标识可以用文字、符号、标记、数字、图案等表示。
根据不同的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产品标识可以标注在产品上,也可以标注在产品包装上。
2、产品质量法对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的规定:(1)应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2)应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和厂址;(3)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的,应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4)、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5)、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6)、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有关标识的具体标注方法,应当按照《产品标识标注规定》执行。
(三)生产者对某些特殊产品的包装应当履行的义务1、产品包装:产品包装是指为在产品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并在包装上附加有关标识的总称。
2、产品质量法对某些特殊产品包装的规定:对易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以及储运中不能倒置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其包装质量必须符合相应要求,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出警示标识或中文警示说明,标明储运注意事项。
(四)法律禁止生产者从事的行为1、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是指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依据其行政职能,对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疗效不确、毒副作用大、技术明显落后的产品,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行政措施,通过发布行政文件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自某日起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