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美育教育渗透小学科学课中

合集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的研究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的研究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的研究一、研究背景在当前教育中,数学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仅关注其学术能力的提升。

同时,艺术教育也逐渐受到关注,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推广。

因此,如何将美育教育与数学教育有效结合,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研究内容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其中进行美育渗透。

美育教育主要包括美术、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我们在这里以美术教育为例进行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点:1、数学教学中的美术元素美术与数学之间并非毫无联系,数学中也存在大量美术元素,如几何图形、平面色彩等等。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元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三维立体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有趣的立体图形,在小组内尝试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自己的三维立体图形,从中感受到几何变化的美妙之处。

2、数学教学中的美术作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可以更准确地解释数学概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圆锥、圆柱体积时,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圆锥、圆柱体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

3、数学教学中的美术活动美术活动是美育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引入相应的美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并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例如,在学习数字1时,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数字1,然后将其用颜料涂满并制成小鱼等有趣的形状,营造出有趣的艺术氛围,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研究美育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逐渐得到应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结合不同的美育元素,让其能够更好地与数学知识相互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对于教师而言,应积极探索和学习美育渗透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主动思考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也是一门需要主动思考的科学。

科学课教学与美术整合策略

科学课教学与美术整合策略

小学科学XIAOXUE KEXUE9202012021一、引言小学美术是一种视觉美育教育,而美是一种抽象概念,需要具体物质与环境作为载体与传输工具。

小学生要学会观察和思考,抓住所观察事物的特征,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创作并展现自己的独特情感。

小学科学是反映自然现象本质及自然美、探察研究物质特征的学科。

小学美术与科学的整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抓住自然物的基本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进行新意象作品的创作,实现美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获取以及创作能力发展的双丰收。

基于此,笔者进行了科学与小学美术整合策略的相关探讨,现分享如下。

二、科学课教学与美术整合的理论基础及可操作性探究(一)理论基础新课程改革不仅重视学生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及应用能力的提升,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笔者研究发现,在不同学段的不同学科,新课程标准都要求该学科教师打破学科界线,实现知识跨学科整合以拓宽学生思维维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笔者有理由认为,在当今教育形势下,各学科教师要遵循终身学习的理念,既要有广博而专业的学科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也要有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和丰富敏锐的联想能力。

这就是科学与小学美术学科能实现知识整合的理论基础。

(二)可操作性人对美的理解不同,创作方式也因人而异。

笔者之所以认为科学和小学美术整合具有可操作性,是因为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离不开科学知识的渗透及应用。

从美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各种自然美、器物美都需要合适的载体,而学生只有充分了解了相关自然景物、自然现象及器物的典型性质及特征后,才能开创思维加工和创新工作。

例如,下雨前的乌云因雨滴已然形成,不再是轻盈而散落的雾气状态,在绘画时不仅墨色要重,而且云层要低。

这才既符合科学事实,也符合绘画的要求。

再如,画不同类型的树木也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

松柏是四季常青的树木,而杨柳都属于落叶乔木,蔷薇属于攀缘类灌木。

美术作品确实与美的载体实物不同,因为它要根据创作需要而有所改变,但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其基本属性无法更改。

小学课程中美育的实施策略与途径

小学课程中美育的实施策略与途径

小学课程中美育的实施策略与途径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美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课程中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以期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背景分析1. 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美育具有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和丰富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审美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适当的美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 目前小学课程中美育存在的问题目前小学课程中美育存在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受限、资源匮乏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策略和途径来改进和提升美育在小学课程中的实施效果。

三、策略与途径1. 积极营造艺术氛围学校和教师应积极营造艺术氛围,如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举办艺术品鉴和艺术展览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感受和理解艺术,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感悟力。

2. 拓宽课程内容小学课程中应适当拓宽美育的内容。

除了传统的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还可以加入戏剧、舞蹈等多样化的艺术形式。

通过多样化的美育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中有所突破和发展。

3. 引入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为美育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更多的艺术教育信息和资源,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美育学习和交流。

例如,利用在线音乐教学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音乐,利用虚拟艺术馆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等。

4. 强化师资培养教师是美育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

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美育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科教研,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5. 创新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表现和成绩,对于美育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缺乏充分的认知。

因此,需要创新评价方式,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创作和表达能力纳入考核范围。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小学生的美育教育主要是通过引导小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感受,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养成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感性。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商,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的薄弱的状态,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那么,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如何开展小学生的美育教育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在学校中,美育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科教学进行的。

例如通过美术、音乐、语、数学等学科进行教育。

因为这些学科中包含了大量的美育内容。

我这里主要谈的是我是如何通过语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

小学语教材的题材大致包含写景、记事、人物描写、简单说明等,它是一种语言艺术。

利用这些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是我们小学语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目标。

通过语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并使思想感情和性格受到陶冶。

《草原》是人教标版小学语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描写祖国西部草原、戈壁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草原的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中描写大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

“千里”形容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通过抓住这些重点词,让学生体会到草原辽阔、碧绿的美,想象中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优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在科学探究中有数渗透美育

在科学探究中有数渗透美育


的植 物》 饿 们周 围的土 、 《 、 白天和黑夜》 《 、 我们 的地球》 《 、 雨下得有 多大》 等课文 和单元 , 让学生带 我
着 问 题 走 出教 室 ,走 向 自然 ,去 领 略 油 菜 花 开 的怡 人 风 景 ,去 探究 风霜 雨 露 的形 成 、 E月 星辰 的变 化 、宇 宙 的奥 1 秘 ……学生在研究 中充分认识到 了大 自然 的纯美 ,热爱与
学生探究成功的前提 。在技能方 面 ,教师要给予指导,使 之规范 ,比如酒精灯的使用 ,怎样添加酒 精 ,加多少 ,灯 帽怎样放 ,怎样点燃酒精灯 ,怎样给物体 加热 ,怎样熄灭 酒精灯 ,看似简单 ,要 求却 甚高。学 生需多次练习 ,掌握 要 领 ,否则 稍有不 慎 ,便 会带 来安全 问题 。又如对 温度 计 、测力计 、太阳高度测量器 、显微镜等工具 的使用,都 必须要求 学生 正确使用 ,否则不仅测得 的数据误差大 ,而 且会损坏仪器 , 响正 常探究 。学生 只有规范 、 影 有序地进 行实验 ,才会静心 发现许多 神奇 的实验现象之美。如 饺 色花》 中学生利用 自制 的紫 甘蓝 汁让 白花 白叶变成红花绿 叶 ,再变成绿花红 叶,在这神奇美丽 的现象之 中,学生发 现不同物质 的酸碱性不 同,利用酸碱指示剂得到的实验现 象 ,建构 了 “ 酸性物质 ” “ 、 碱性 物质 ” “ 、 中性物质”的
德育之窗
在 斜 学 探 究 中 有 渗 透 美 育
◆ 沈 亚 萍
美育 是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的 要 素 之 一 。 美 的 教 育应 该渗 透 在学 校 工 作 的 方 方 面 面 ,渗 透在 每 一学 科 的 教学 中 。探 究 是科学课学习的主要 方式 ,观察 、制作 、种植 、饲养 、实 三 、规 范 实 验 ,探 究现 象之 美 实 验 是 一种 有 控 制 的科 学 观 察 ,是 科 学 观察 另 外 一种 比较 高级 的形 式 。学 生 对 于实 验 的兴 趣 总 是 非 常浓 厚 ,甚 至 有 些 学 生把 “ 学 课 ”用 “ 验 课 ” 来 指代 。这 一 方 面 科 实 说明学生喜欢做实验 ,另一方面也说明 了科学教材中实验 所 占比重之大 。学生 爱做 实验 ,并 不代表他们会做实验 , 无序的 、闹哄哄 的课 堂看似活跃 、开放 ,实则收效甚微 。 强烈 的探究欲望 ,良好的探究习惯 ,正确的探究方法,是

小学美育教育实施方案篇

小学美育教育实施方案篇

小学美育教育实施方案篇小学美育教育实施方案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美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而小学阶段的美育教育,不仅在个人素质的培养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和学科整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一套适合小学的美育教育实施方案,既是教育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一、美育教育的重要性1. 美育可以培养儿童创新的思维能力。

美育教育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创造。

通过在艺术、音乐、戏剧和舞蹈等领域中的创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美育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

由于美育以身心一体为原则,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例如,运动和舞蹈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音乐和艺术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

3. 美育可以提高儿童的艺术修养和美感。

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欣赏和理解艺术,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艺术修养。

美育不仅教育学生如何欣赏和表达节日、传统文化,也可以教育学生如何欣赏和表达现代文化,从而帮助他们成长为更丰富的人格。

二、美育教育的实施方案1. 美育课程的设置小学美育教育课程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和不同学生特点,美育课程可以分为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舞蹈课和戏剧课等几个部分。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将在不同的领域接触并发展自己的才能、兴趣和技能。

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体力、认知水平、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让每一个课程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2. 美育教学方法在美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儿童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从而实现个性化发展。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美育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道德礼仪和法律知识,而是逐渐融入了美育元素,成为了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

美育渗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优秀素质。

本文将从美育渗透的角度,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美育对学生的影响。

一、美育渗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美育渗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可以通过选取一些具有美育意义的话题和案例,丰富课程内容。

比如通过介绍一些具有正面价值观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和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潜能。

可以通过讲解一些贴近生活的法律知识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2. 教学方法在美育渗透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和理解道德和法治知识。

比如在讲解美育课程内容的可以结合音乐、舞蹈、美术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法治知识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件的情节和判决结果,使他们深入地理解法律的实质和意义,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美育对学生的影响1. 培养审美情感美育渗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通过接触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和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

这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和文化修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塑造良好品格美育渗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可以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

美育教育强调的是对美的追求和崇尚,这种追求和崇尚往往体现为对美德和正义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接触一些具有正面价值观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和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试论科学美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试论科学美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通 过“ 以美 怡惰 ” 对学 生施 以弥 漫性 的 ,
二 、 过 艺 术 教 育 进 行 美 育 通
学校 的艺 术教 育是学 校美 育 的主渠道 ,
学生 的审 美素质 主要
来 源 于 学校 审 美 教 育 即 美 育 。 其 教 育 的 目的 是 培
养学 生发现 美、 受美 、 感 鉴 赏 美和 创 造 美 的能 力 . 以 形 成 学 生 正 确 的 审 美观 念 。 审 美 教 育 是 整 个 素 质 教 育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审
重要 基础 。 因此 。我们 在 深 化教 育改 革 , 进 素 质 推
教 育 的进 程 中 , 分 重 视 十
审 美 教 育 模 式 之 一——
第 二 , 析教材 美点 , 分 引导学 生 审美 。 在 备课 过程 中挖掘 出教 材 中 的美点 ,并 选 定 了美 育 的角 度 ,教师在 课 堂 教学 中就 要 有 意识地 分析 这些美 点 , 引导 学生 去审 美 。这
l美术 是 中小学进 行 美育 的重要 学科 。 、
美术 教 学是 培养 视 觉 艺术 感受 力 的 主要 途 径 。教师要 善于 在美术 教学 中 , 发学 生从 启 小 就注 意 观察 事 物的 形象 、人 物 的形 态特

课堂教 学 中通过教 学手段 渗透 美育
教 材是实施 美 育的基本 工具 , 师在 实 教 施美 育 的过程 中 发挥 主导 作用 ,因而 教 师 要 很好 地 利用 教材 中反映美 的东 西 ,启发
影响 , 学生 学习 的主 体性 加 强 , 使 培养 儿 童
学 习的 自主愿 望 ,达 到多 种学 习 方法 和谐
完美地 融合 , 成学 生学 习过程 的审美 化 。 形 学 校美 育 渗透 的 途径 和 方法 是 根 据学

小学科学教学中美育的实施途径

小学科学教学中美育的实施途径

小学科学教学中美育的实施途径科学求真,美育寻美,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美感是主观的,但它来源于科学实践活动,科学中丰富的美的形式和美的因素是美感产生的客观基础。

科学方法之真、价值观之善、情感之美,客观上要求科学教学表现出更丰富的情感性和审美性。

因此,小学科学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同时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承载着让儿童感受科技美的启蒙任务。

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审美形象就是人类科学活动及其成果呈现为审美对象的成果,是体现人的探索本性和认识能力的活的形象。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美育,引导学生认识、感受科学之美,必须根据科学教学的审美特点,遵循学生审美活动的特征,在发掘、把握小学科学教学中美育内容的基础上,探索正确实施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以情起兴,陶冶学生审美的情趣感染性是美育的基本特征之一。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美育不可能以说教或讲解的方式存在,其实现依靠的是小学生与审美形象之间的情感交往,从动之以情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

美育不能被动接受,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他们的美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之中才能形成。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地形成。

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这里,教师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

”所以,以情起兴,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引领学生感受科学之“美”的最基本的途径,以此实现“美”的教育功能。

就其实施的方法来说,可从以下方面进行:1.以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课堂弥漫一种温暖的气息杜威说:“知识是情感汪洋中的一杯水。

”王国维说:“美学即情学。

”科学教师要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首先必须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做到以情传情,以感动感,让学生产生“科学学习是美的”感受。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摘要:目前小学科学与美术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隔阂,通过对美术知识的了解,能使他们获得科学学习的兴趣。

所以,在实践中,小学科学教师应该积极地发现二者的共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科学学习。

关键词:小学美术;科学教学;融合在大多数小学科学老师看来,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没有必然联系,是两个独立的学科。

科学对常规思维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对艺术和艺术创造的重视程度更高。

其实,艺术与科学就是让孩子们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途径。

所以,把科学教学与小学美术结合起来,既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学习的理解。

一、小学美术与科学结合的价值(一)保持一致新课程大纲、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广大教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情境。

科学课程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要求老师们不断地丰富自身,深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拓宽自己的眼界;要加强对学科交叉的认识,找到交叉学科的切入点,正确地利用学生的艺术技巧来解决科学问题。

唯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与新课程的发展步伐相适应,从而实现全方位的多方面发展。

在小学阶段,艺术与科学教育是相互关联的,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启迪。

另外,二者的教学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样的,能够有效地将二者结合起来。

小学科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与情感价值的共鸣,通过参加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丰富的教学内容小学科学与艺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以及对环境的保护。

科学教育应注重对现象的本质、问题的发问、假设与观察,最终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其终极目标就是要维护我们所生活的地球。

小学科学与艺术学科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从学习整合的课程中获得共同的内容,从而实现思维的快速转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习的压力。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把审美教育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才能深入学习科学,探索和探索科学的奥秘。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突显五育并举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突显五育并举

随笔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突显五育并举吴小勇摘要:作为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育人的地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也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这里讲到的“五育”,指的就是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

要求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如何突显“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就需要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适时的强化。

关键词:科学教学;五育并举课堂教学,是科学教学的主阵地,是与学生思想与知识交流最多、最深的时间与场所。

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科学知识,还要正确的影响学生五育价值观的形成。

一、要正面渗透德育知识于科学知识中立德树人,人无“德”不立。

理想信念是奋斗的灵魂,引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孕育奋斗的精神和意志,催生奋斗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培养的学生对国家具有奉献精神是德育的底线,从小教会学生为别人、为集体、为社会、为祖国做奉献。

在科学课程里,有很多课例里就有非常明显的德育要求。

例如在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的《环境和我们》单元,其中就好多课时就是无形中对我们学生的德育有一定的要求。

在执教《一天的生活用水》时,要给学生了解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水资源如何合理利用,懂得水是生命之源。

有些地方缺水或者少水,要体谅其困惑,想象其艰辛,建议其决策,帮助其难关,从小培养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解困、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二、要正确传授科学知识于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科学知识是科学教师的主要任务。

科学知识如何才能正确无误的传授给学生呢?首先科学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内存、扎实的基础功底.一方面,知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决定着智慧的思想方向性和创造方向性的形成。

浅谈美育对学科教育的渗透

浅谈美育对学科教育的渗透

浅谈美育对学科教育的渗透作者:董雁超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6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382-011.关于美育美育有家庭美育、社会美育、学校美育,本文主要讲学校美育。

美育,主要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美育的最终目标是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这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方面。

真善美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智育、德育和美育处于对立统一之中,美育能"以美启真","以美引善"。

所以,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家已经认识到了。

然而有不少人对美育的理解过于狭隘,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只要对学生进行音乐、美术教育就算是完成了美育,有的把学校美育仅仅当作艺术特长教育来施行,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既不利于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也违背了美育自身的规律和目的。

美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的美育,指审美教育。

广义的美育,是指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美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通过美学理论和审美经验的传授,学生审美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情操,并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主要包括艺术教育、美学基本理论教育,课堂教学中实行的审美教育。

艺术教育包括艺术知识教育、艺术技巧教育、艺术精神教育,它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艺术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的技艺,增强对艺术的感性体验,提高艺术修养。

美学理论教育包括美的本质、美的范畴、美感等方面的教育,它主要从哲学的高度,培养学生运用美的标准和规律观察世界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操,帮助学生塑造理想的人格和优美的灵魂。

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美育,是指教师将美学知识自觉运用于教学活动中,通过美的形式、美感的激励和陶冶作用,使学生乐于去求真、求美、求善,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课堂美育实施方案

小学课堂美育实施方案

小学课堂美育实施方案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美育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我们制定了以下小学课堂美育实施方案。

一、注重美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各种美育资源,包括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组织学生参观、参与美术创作、阅读相关书籍,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注重美育与学科的融合。

美育不应当被孤立起来,而是应当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

学校应当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将美育融入到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中,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美的魅力。

三、注重美育与实践的结合。

美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更应当通过实践活动来加以体现。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美术创作、手工制作、音乐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四、注重美育与家庭的互动。

学校应当积极与家庭合作,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美育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案,鼓励家长在家中给予孩子更多的美育启蒙和指导,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美育氛围。

五、注重美育与社会的互动。

学校应当积极与社会资源合作,邀请美术家、音乐家、作家等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指导,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艺术世界,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六、注重美育与个性的培养。

美育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在美术创作、音乐表演等方面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七、注重美育与评价的改革。

传统的美育评价方式主要注重技术性的表现,而忽视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学校应当改革美育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表达,从而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美育水平。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相信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美育教育,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希望全社会能够更加重视小学阶段的美育教育,共同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努力。

小学美术《与科学融合》教案

小学美术《与科学融合》教案
小学美术《与科学融合》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与科学融合》教案,本章节内容源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包括:
1.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光影、浮力、杠杆等;
2.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科学原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如色彩、形状、结构等;
3.尝试运用科学原理进行美术创作,结合科学知识与绘画、手工等技能,创作出具有科学趣味的美术作品;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美术作品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பைடு நூலக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科学原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对于光影、浮力、杠杆等概念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课堂上,我尝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科学原理,从他们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在讲授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某些难点时仍存在困难,比如如何将科学原理具体应用到美术作品中。针对这一点,我及时进行了个别辅导,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设计更多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4.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科学之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和美术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美术表现: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运用美术技能和科学原理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如何加强科教中的美育培养

如何加强科教中的美育培养
育 的 途 径 和 手 段 有着 明显 的差 别 。 育 主 要 是 对青 少 年 进 行 德
近几年来 , 湖南省各级教育部 门和中小学 在加 强美 育方 仍是 薄弱环 节 , 多学 校至今对美 育仍 不够重视 , 少学校 很 不 美术和音乐课都没有 按教学计 划的要求 开足课时 ; 有些学校
l L Y UJ i 0 O UY ao Y U
l 旅 游 与 教 育 ☆ ☆
如 何 加 强 科 教 中 的 美 ‘ 培 养 育
李 灿 辉
( 涟源市实验学校 , 湖南 娄底 470 ) 1 10

要: 美育是现代教 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 学校推广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 项工作 。中小学是基 础教 育, 是
其任务是要提 高全 民族素质 , 培养德 、 体 、 全 面发展的“ 智、 美、 四有” 民。社会 主义社会的每一个公 民, 公 都应具有判
断是非、 识别真伪 、 区分善恶 、 别美丑的能力和素养。 鉴 这能力和素养不是天 生的 , 而是 经过后 天的培养获得的。 这就 要求我们教师在基础教 育 中, 不仅 需要通过德 育培养具有 良好道德 品质 , 通过智 育传授 科学文化知识 , 通过体 育进
古城那精雕 细刻的 民族 建筑艺术 , 山清 水秀的风景 , 多姿多 彩的民族 风情 , 从而激 发他们强烈 的热爱家乡的思想感 情。

善 于利用 民族 景观 , 结合 课文 引导发 现 美
二、 巧用 多媒体 课件 , 把理论融入到美育 的课程 中
加强美育 , 是建设高度精神文 明的需要 。德育 和美 育有 的教育 , 都是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 。 但是 , 这两者教
年 学 生 身 心 和谐 发 展 , 造 出完 美 的 人 格 。 塑

五育融合理念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施策略

五育融合理念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施策略

五育融合理念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施策略发布时间:2023-05-26T03:42:41.8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5月3期作者:章晓凝[导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通常侧重于语文、数学和英语学习。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科学课堂上,很容易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

(浙江省泰顺县第三实验小学浙江泰顺 325500)摘要:“五育并举”旨在满足当今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这一点更加突出[1]。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都快速发展的阶段,通过将“五育并举”教育纳入科学课程,可以更好地实现培养德行高尚的人才的根本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涉及多个领域,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五育融合;小学科学;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5-118-01引言:在小学科学教育中,五育融合旨在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多种方式渗透到科学课堂教学之中,以期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改变科学教育的思维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学生的多方面的成长,并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2]。

一、小学科学教学融合“五育并举”理念的现状分析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通常侧重于语文、数学和英语学习。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科学课堂上,很容易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

同时科学学科的教学以教室为场所,采用教师授课作为核心方法,学生被迫接受知识,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另外,过于单调的课堂方式可能会使学生对枯燥乏味的科学内容失去兴趣。

最后,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技术与工程的本质,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段创造有趣的活动体验情境,比如体验、制作等。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美育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美育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美育美育包含着真与善,又是真与善的统一与升华,它超脱了自然规律和道德法则的强制,达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自我身心的高度和谐。

它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巨大的。

美育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可以以美健体,以美益智,以美辅德,可以塑造人类最高尚的灵魂。

一个人,在成人之前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在各级学校里度过的。

学校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对一个人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作用。

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美育。

那么,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实施美育呢?笔者认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通过各学科的教育进行美育首先,要改变以往对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教育重视不够的现象,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优势对学生进行美育。

艺术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美的,它表达了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情感及审美理想。

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艺术知识和艺术技巧,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并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掌握人类的审美经验,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发展审美能力。

这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

其次,要努力发掘其他学科的审美因素,揭示学科的审美价值,并讲究教学艺术,“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从而达到美育的效果。

而这一点,由于我们以往的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智育),做得是非常不够的。

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学科的美育,我们不少教师甚至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而实际上,这些学科所涉及的领域,同样也有形形色色的美,同样与美育直接相关。

地理讲到的祖国山河雄伟壮丽是一种美,它所涉及的淳朴的民风民俗也是一种美;而电子计算的高速运算,对复杂繁难问题的准确判断以及种种对未知状态的模拟与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美;人造卫星在茫茫宇宙中准确对接、对火星的探测,宇宙飞船着陆月球,预测彗星撞击木星的时间可以精确到几日几时几分,同样也是一种美。

而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高科技,难道不也是一种美?难怪现代卓越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会这么说:“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

如何创新科学教学以落实“五育并举,立德树人”

如何创新科学教学以落实“五育并举,立德树人”

如何创新科学教学以落实“五育并举,立德树人”【摘要】小学科学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起着重要作用。

创新的教学,可在科学课堂上有效落实“五育并举,立德树人”。

教师要重视学生品质培养,通过发掘学科特色、整合其他学科、丰富科学活动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创新教学科学教学在国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中,科学作为小学重要课程之一,承载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和培育学生科技创新技能的重要作用。

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中,科学课堂至关重要。

如何创新科学教学以落实“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值得探讨。

科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在科学教学中落实“五育并举,立德树人”需要创新教学设计、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丰富教学活动等。

在小学科学阶段,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分年级、分阶段创新教学,以落实德、智、体、美、劳的培养,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

一、重视学生学习品质,突出德育培养。

在科学教学中,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要注重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

如在教学中,教导学生要尊重他人、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热爱学习,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不断激励学生进步,树立学习典范,让优秀成为习惯。

同时,也要创新教学内容,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爱国主义思想。

如在教学二年级科学《书的历史》这一课中,可普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

在三年级科学《蚕的一生》这一单元中,可普及中国古代丝绸纺织、丝绸之路的知识。

让学生在科学知识的探索中热爱中国古代文明,热爱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远大的民族理想,为未来的奋斗夯实基础。

二、发掘科学学科特色,提升智育水平。

小学科学是一门涵盖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涉及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科学美育教案

科学美育教案

科学美育教案科学美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科学美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探索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科学美育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科学美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3. 科学美育对学生的影响和价值。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科学美育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源。

3. 学生练习册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一些科学美育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

探究:2. 向学生介绍科学美育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科学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作用。

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探讨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例如科学插画、科学摄影等,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创意。

展示:4.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可以是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5. 通过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总结:6. 总结科学美育的价值和学习收获,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发展自己的科学美育兴趣。

7.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对科学美育的持续热爱。

拓展活动:8.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美育相关的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意。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创作作品的原创性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科学美育的理解和认识的准确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科学美育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和创作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以及更多的实践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把美育教育渗透小学科学课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关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科学的人文精神之美”,要“不断地使学生振奋精神,以一种登山者的姿态投身科学探究活动,也使学生越来越乐观自信,朝气蓬勃,进而形成性情之美,升华为一种人文精神”,因此,在科学课中渗透美育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抓住有关内容或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

学生进行猜测后,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在相互之间交流受到启发,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

如《导体与绝缘体》一课,学生认识各种材料后,提问:你认为哪些材料可以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畅所欲言。

有的说,铁钉、铜片、铝丝可以让灯泡亮起来,有的说纸片、塑料、碳棒不能让灯泡亮起来等等。

教师把学生的这些猜想和假设板书出来,并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实验验证。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科学课教师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丰富他们童年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张扬他们的个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自然美大自然的风光是美不胜收的,如“人靠什么运动,小鸟靠什么飞翔,植物靠什么生长,汽车靠什么奔驰……神奇的能量,神奇在哪里,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学会思考,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这些都是来自大自然中美的事物,使学生得到享受和愉悦,得到美的熏陶。

这些美的事物科学课中最多又显而易见。

例如:《生物的遗传现象》一课中,出示家庭照片,让学生用连线的方法帮助他们三个同学找到自己的父母,这就要求教师能利用彩色照片、投影、录像等电教手段,指导学生去发现、去寻找,鼓励学生去积极主动发现自然美,再结合老师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解,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发出对自然美的赞叹。

三、教师要帮助学生体验美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帮助他们体验美。

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例如:《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一课中,学生通过阅读“恐龙的化石”了解到,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在教学中,教师只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科学课中美的教育要注重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其中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产生审美愉悦的感受体验。

如:《磁铁游戏》的教学,学生通过“玩”得出磁铁能吸小刀、大头针、铁片等,不能吸纸片、橡皮、玻璃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得出磁铁能吸铁。

学生又由磁铁隔着衣服、书能吸铁,得出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这是本课的两个知识点,推理过程清晰、严谨,给学生一种演绎推理的享受,孩子们就会为自己的发现感到高兴,同时也从小树立了一种审美的观点。

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指导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作为一名教师应用心捕捉时机,利用科学教学中提供的丰富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他们去发现美、欣赏美。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经常强调说:“你们看它漂亮不漂亮,美不美啊?它们多有意思,多有趣啊!”用各种启发性语言鼓励学生去观察,发现。

例如:《各种各样的能量》一课中,所探讨的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通过学生讨论得知,能量是一种驱动着宇宙万物运动的动力,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是它却无处不在,汽车在路上奔跑,喇叭发出声音,蜡烛发出光芒……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而经老师点拨后他们就知道了,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是处在一种自然协调中,是非常和谐的一种美,在学生中播下了审美的种子。

在科学课教学中,在自然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渗透美育,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小就树立起真、善、美的统一,和谐发展的思想,而且可以引起他们对美的追求,帮助他们增长知识,增强对大自然的了解,让学生体验科学的人文精神之美,进而形成性情之美。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符合学生的对知识认识规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课堂学习保持积极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

多媒体课件教学主要表现方法有3种,其中动画功能最能生动地表现变化效果。

并且可以非常方便地描述出视物的变化规律。

丰富的图片和声音能帮助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下面就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到小学科学教学中。

一、多媒体课件丰富了科学课教学的多样性从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要从偏重认知能力,向培养高尚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发展。

而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作用,即触景生情如,在讲述《多彩的冬天》时,我们利用声像俱全的动画、录像,在屏幕上展示出一幕幕“冬天”的自然景观,引领学生进入冬天的景色中,让学生感受着冬天的奥秘,学生自然的触景生情,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爱护,从而扩展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从课件的技术角度看。

课件的丰富色彩和动画效果,还有简要的文字说明,这都让学生以美的享受。

二、多媒体课件增强科学课教学的实效性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发现用传统的方法教学,进行《观察植物》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植物的认识很小,平进也缺乏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想象空间有限,运用传统教育方式具有局限性,往往教学效果差,教学效率低。

教师教起来费力,学生学起来吃力。

而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师就能直接了解到学生的认识,使教师能直接从学生的眼神、表情中得到教学情况的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调整课堂的难易程度如,在教授《观察植物》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景,然后,再用动画演示植物的开花过程,给学生感受花朵的美丽,认识各种有代表性的花朵,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学会和身边同学分享自己的认识。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和冬天”的变化过程,克服了学生的时间障碍,学生感受变化过程就容易多了,多媒体课件使用,用教室里的大屏幕投影机代替了黑板,电脑模拟变化代替了教师的对那些如何说也说不清的教学内容,显得更逼真、更形象。

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面对精彩的画面,对学生产生听觉、视觉的强享受,使教育信息形象而生动地传输给了学生,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来的信息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节奏,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加大了课堂教育信息的流量,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智力活动时间与课时间之比,比值越大,意味着教学效率越高,智力活动时间相对就越多教学质量就越高。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教学质量。

如,我们按传统的方式在讲台上完整的表达一个视时,会浪费很多的时间,老师在讲台上认认真真的表达,而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下面却理解不清,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而运用多媒体课讲演示实验则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如,我教低年级观察植物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可控性;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和飞冬天”的变化过程,克服了学生的时间变化的空间性。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突破了空间、时间的界限,把万紫千红、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展示给学生,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了课堂教育信息的动态反馈。

学习是外部信息作用于人的器官,通过认知主体的加工和互动作用,在知识和技能上产生的变化。

认知主体接受外部信息产生的刺激方式有多种多样,而效果却大不相同。

教育心理学家特瑞赫拉对此作了深入地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信息 2.5%来自味觉;7.5%来自嗅觉;32%来自听觉;58%来自视觉。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听觉。

具有丰富动画效果的声像画面是多媒体课件的重要特征之一。

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同时进行听觉、视觉的强刺激,不仅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观察植物》的教学,老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声像动画效果,向学生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花,还有花朵盛开的过程,再加上实物的展示。

实现了对学生的观感、触感的强刺激,使学生了解很多植物相关的信息。

多媒体课件的画面既生动又形象,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也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一个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三、多媒体课件有利于科学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利于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心理健康,个性培等,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课件的引入使“启发式”教学更具可操作性。

例如,《摩擦起电》的教学,为了让学生理解静电的形成?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冬天晚上脱衣服是看到身上有闪光呢?随后操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思考),课件显示了晚上脱衣服衣毛衣的闪光,再分析闪光的是什么材料,通过什么的形式会让材料闪光,闪光的是什么东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无须过多地讲解,只需把握时机,用恰当的启发性语言进行适当地引导,而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得到了充分的观察、思考。

这样,学生不再是被忽视的个体,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处在一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生动活泼地探索真理、掌握知识的情境中。

由于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得到了充分地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